TW202200319A - 揮擊工具 - Google Patents

揮擊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0319A
TW202200319A TW109121168A TW109121168A TW202200319A TW 202200319 A TW202200319 A TW 202200319A TW 109121168 A TW109121168 A TW 109121168A TW 109121168 A TW109121168 A TW 109121168A TW 202200319 A TW202200319 A TW 2022003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hole
flange
hole
along
swi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9865B (zh
Inventor
劉茂棠
Original Assignee
唐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唐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唐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1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986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8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31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揮擊工具包括有一個揮擊頭及一個揮擊桿,揮擊頭設置有一個插孔並沿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孔及一個第二側孔,第一側孔與第二側孔在同一軸線上,第一側孔與插孔相連通,第二側孔一端連通插孔且另一端連接揮擊頭的外周緣,揮擊桿其中一端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插接部,插接部插設於插孔內,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掣凸緣,第一卡掣凸緣插設於第一側孔內,揮擊桿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個中空部並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側孔,第三側孔的一端連通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插接部,第三側孔對應第二側孔,工具透過上述結構可獲得良好的結合強度。

Description

揮擊工具
本發明主要係揭示一種工具,尤指揮擊工具。
請參閱我國專利第294100號之「鐵鎚鎚頭固定構造」專利案,其為一種鐵鎚鎚頭固定構造,主要包含一鎚頭、一握柄及一鎚頭固定構造,該握柄一端接設於該鎚頭中,並於端面處軸向陷落形成一容嵌槽,該鎚頭固定構造係由一凸齒釘及一插釘所構成,該凸齒釘軸向貫穿一通孔,該通孔內壁預定處形成一斜面,該通孔於該斜面的一端形成一進入孔段、另一端形成一外張孔段,且該外長孔段內徑小於該插釘外徑,該插釘軸向伸入該進入孔段,並順沿該斜面伸入該外張孔段內;該凸齒釘側面環凸至少一凸齒,且該凸齒齒尖朝向該進入孔段方向延伸,該凸齒釘於該外張孔段的外壁軸向形成複數個缺口,俾供該插釘自內推擠,以緊密結合該鎚頭與該握柄者。
然而,上述鎚頭固定結構僅適用於木柄,而木柄具有容易磨損、變形與劣化的缺點,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鎚頭固定構造的固定效果會降低,鎚頭仍然會由握柄上脫落。
有鑑於上述習知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乃設計出一種揮擊工具,其係可克服上述習知結構之所有缺點。
本發明揮擊工具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有一個揮擊頭及一個揮擊桿的工具,該揮擊頭設置有一個插孔並沿該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孔及一個第二側孔,該第一側孔與該第二側孔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相反的兩側,該第一側孔與該插孔相連通,該第二側孔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揮擊頭的外周緣,該揮擊桿其中一端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插接部,該插接部插設於該插孔內,該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掣凸緣,該第一卡掣凸緣插設於該第一側孔內,該揮擊桿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個中空部並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側孔,該第三側孔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該第三側孔對應該第二側孔,該工具透過上述結構可獲得良好的結合強度。
該第一卡掣凸緣由擠壓該揮擊桿變形的方式形成。
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擠壓槽,該第一擠壓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第一卡掣凸緣的位置。
該第一卡掣凸緣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一擠壓槽的方式形成。
該揮擊頭設置有一個第一端及相反於該第一端的一個第二端,該插孔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端且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二端,該插接部由該第一端插設於該插孔,該插孔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寬度,該插接部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防脫凸緣,該防脫凸緣鄰近該插接部的端面,該防脫凸緣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該防脫凸緣抵靠於該第二端。
該防脫凸緣透過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向外擴張變形的方式形成。
該揮擊頭沿該插孔徑向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及相反於該第一側的一個第二側,該第一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該第二側孔相反於該插孔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該揮擊頭沿該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四側孔及一個第五側孔,該第四側孔與該第五側孔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相反的兩側,該第四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該第五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側,該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二卡掣凸緣,第二卡掣凸緣插設於該第五側孔內,該揮擊桿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六側孔,該第六側孔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該第六側孔對應該第四側孔,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擠壓槽,該第二擠壓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第二卡掣凸緣的位置,該第二卡掣凸緣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二擠壓槽的方式形成。
該第一卡掣凸緣至該插接部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第二卡掣凸緣至該插接部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
該揮擊桿沿其徑向的外周緣凸設有一個限位凸緣,該限位凸緣與該插接部相鄰,該限位凸緣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寬度,該第三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該限位凸緣環繞該揮擊桿一周。
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環凹槽,該環凹槽環繞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一周,該環凹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限位凸緣的位置。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發明之新穎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本發明揮擊工具之立體外觀圖及立體分解圖。本發明工具10包括有一個揮擊頭20及一個揮擊桿30;其中:
請繼續參照圖4至圖6所示,為本發明揮擊工具插接部變形前之剖面結構圖及插接部變形後之剖面結構圖。該揮擊頭20設置有一個插孔21並沿該插孔21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孔22及一個第二側孔23,該第一側孔22與該第二側孔23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21相反的兩側,該第一側孔22與該插孔21相連通,該第二側孔23一端連通該插孔21且另一端連接該揮擊頭20的外周緣。
該揮擊桿30其中一端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插接部31,該插接部31插設於該插孔21內,該插接部31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掣凸緣311,該第一卡掣凸緣311插設於該第一側孔22內,該揮擊桿30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個中空部32並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側孔33,該第三側孔33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32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31,該第三側孔33對應該第二側孔23。
該第一卡掣凸緣311由擠壓該揮擊桿30變形的方式形成,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擠壓槽321,該第一擠壓槽321設置於該中空部32內周緣對應該第一卡掣凸緣311的位置,該第一卡掣凸緣311在本實施例中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一擠壓槽321的方式形成。
該揮擊頭20設置有一個第一端24及相反於該第一端24的一個第二端25,該插孔2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端24且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二端25,該插接部31由該第一端24插設於該插孔21,該插孔21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寬度W1,該插接部31沿該揮擊桿30徑向設置有一個防脫凸緣312,該防脫凸緣312鄰近該插接部31的端面,該防脫凸緣312沿該揮擊桿30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二寬度W2,該第二寬度W2大於該第一寬度W1,該防脫凸緣312抵靠於該第二端25,該防脫凸緣312透過擠壓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並使其向外擴張變形的方式形成。
該揮擊頭20沿該插孔21徑向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側26及相反於該第一側26的一個第二側27,該第一側孔22的一端連通該插孔21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26,該第二側孔23相反於該插孔21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27,該揮擊頭20沿該插孔21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四側孔28及一個第五側孔29,該第四側孔28與該第五側孔29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21相反的兩側,該第四側孔28的一端連通該插孔21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26,該第五側孔29的一端連通該插孔21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側27,該插接部31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二卡掣凸緣313,第二卡掣凸緣313插設於該第五側孔29內,該揮擊桿30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六側孔34,該第六側孔34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32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31,該第六側孔34對應該第四側孔28,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擠壓槽322,該第二擠壓槽322設置於該中空部32內周緣對應該第二卡掣凸緣313的位置,該第二卡掣凸緣313在本實施例中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二擠壓槽322的方式形成。
該第一卡掣凸緣311至該插接部31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L1,該第二卡掣凸緣313至該插接部31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L2,該第二長度L2小於該第一長度L1。
該揮擊桿30沿其徑向的外周緣凸設有一個限位凸緣35,該限位凸緣35與該插接部31相鄰,該限位凸緣35沿該揮擊桿30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寬度W3,該第三寬度W3大於該第一寬度W1,該限位凸緣35環繞該揮擊桿30一周。
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環凹槽323,該環凹槽323環繞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一周,該環凹槽323設置於該中空部32內周緣對應該限位凸緣35的位置。
該工具10透過上述結構可獲得良好的結合強度,確保該揮擊頭20在揮擊的過程中不會脫離該揮擊桿30,該揮擊頭20在本實施例中能夠提供錘打功能與撬拔功能,該揮擊頭20也能夠是斧頭或其他以揮擊方式作業的工具。加工該第一卡掣凸緣311時,能夠以加工機具穿過該第二側孔23與該第三側孔33並擠壓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使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產生該第一擠壓槽321的同時可在該插接部31產生該第一卡掣凸緣311。同理,加工該第二卡掣凸緣313時,能夠以加工機具穿過該第四側孔28與該第六側孔34並擠壓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使該中空部32的內周緣產生該第二擠壓槽322的同時可在該插接部31產生該第二卡掣凸緣313。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為本發明揮擊工具,其中工具包括有一個揮擊頭及一個揮擊桿,該揮擊頭設置有一個插孔並沿該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孔及一個第二側孔,該第一側孔與該第二側孔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相反的兩側,該第一側孔與該插孔相連通,該第二側孔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揮擊頭的外周緣,該揮擊桿其中一端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插接部,該插接部插設於該插孔內,該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掣凸緣,該第一卡掣凸緣插設於該第一側孔內,該揮擊桿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個中空部並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側孔,該第三側孔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該第三側孔對應該第二側孔,該工具透過上述結構可獲得良好的結合強度。
惟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疇。
10:工具 20:揮擊頭 21:插孔 22:第一側孔 23:第二側孔 24:第一端 25:第二端 26:第一側 27:第二側 28:第四側孔 29:第五側孔 30:揮擊桿 31:插接部 311:第一卡掣凸緣 312:防脫凸緣 313:第二卡掣凸緣 32:中空部 321:第一擠壓槽 322:第二擠壓槽 323:環凹槽 33:第三側孔 34:第六側孔 35:限位凸緣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圖1:為本發明揮擊工具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揮擊工具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揮擊工具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揮擊工具插接部變形前之剖面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揮擊工具插接部變形產生第一卡掣凸緣與第二卡掣凸緣後之剖面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揮擊工具插接部變形產生防脫凸緣後之剖面結構圖。
10:工具
20:揮擊頭
22:第一側孔
25:第二端
26:第一側
28:第四側孔
30:揮擊桿
312:防脫凸緣
32:中空部
35:限位凸緣

Claims (10)

  1. 一種揮擊工具,其包括有: 一個揮擊頭,該揮擊頭設置有一個插孔並沿該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孔及一個第二側孔,該第一側孔與該第二側孔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相反的兩側,該第一側孔與該插孔相連通,該第二側孔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揮擊頭的外周緣; 一個揮擊桿,該揮擊桿其中一端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插接部,該插接部插設於該插孔內,該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一卡掣凸緣,該第一卡掣凸緣插設於該第一側孔內,該揮擊桿內沿其軸向設置有一個中空部並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側孔,該第三側孔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該第三側孔對應該第二側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第一卡掣凸緣由擠壓該揮擊桿變形的方式形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擠壓槽,該第一擠壓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第一卡掣凸緣的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第一卡掣凸緣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一擠壓槽的方式形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揮擊頭設置有一個第一端及相反於該第一端的一個第二端,該插孔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端且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二端,該插接部由該第一端插設於該插孔,該插孔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一寬度,該插接部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防脫凸緣,該防脫凸緣鄰近該插接部的端面,該防脫凸緣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該防脫凸緣抵靠於該第二端。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防脫凸緣透過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向外擴張變形的方式形成。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揮擊頭沿該插孔徑向的外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一側及相反於該第一側的一個第二側,該第一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該第二側孔相反於該插孔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側,該揮擊頭沿該插孔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四側孔及一個第五側孔,該第四側孔與該第五側孔在同一軸線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插孔相反的兩側,該第四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側,該第五側孔的一端連通該插孔且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側,該插接部以一體成形結構設置有一個第二卡掣凸緣,第二卡掣凸緣插設於該第五側孔內,該揮擊桿沿其徑向設置有一個第六側孔,該第六側孔的一端連通該中空部且另一端連接該插接部,該第六側孔對應該第四側孔,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第二擠壓槽,該第二擠壓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第二卡掣凸緣的位置,該第二卡掣凸緣透過衝擊或擠壓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並使其產生該第二擠壓槽的方式形成。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第一卡掣凸緣至該插接部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第二卡掣凸緣至該插接部端面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
  9.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揮擊桿沿其徑向的外周緣凸設有一個限位凸緣,該限位凸緣與該插接部相鄰,該限位凸緣沿該揮擊桿徑向設置有一個第三寬度,該第三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該限位凸緣環繞該揮擊桿一周。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揮擊工具,其中該中空部的內周緣設置有一個環凹槽,該環凹槽環繞該中空部的內周緣一周,該環凹槽設置於該中空部內周緣對應該限位凸緣的位置。
TW109121168A 2020-06-22 2020-06-22 揮擊工具 TWI729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168A TWI729865B (zh) 2020-06-22 2020-06-22 揮擊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1168A TWI729865B (zh) 2020-06-22 2020-06-22 揮擊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9865B TWI729865B (zh) 2021-06-01
TW202200319A true TW202200319A (zh) 2022-01-01

Family

ID=7751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168A TWI729865B (zh) 2020-06-22 2020-06-22 揮擊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986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4340A (en) * 2008-04-21 2009-11-01 Mao-Tang Liu Tool with position-switching structure
TWM454906U (zh) * 2012-12-17 2013-06-11 Yakita Metal Industry Co Ltd 衝擊件之結構
TW201440970A (zh) * 2013-04-18 2014-11-01 Mao-Tang Liu 增加結構強度及支撐面積的拔釘器
SG11202007712VA (en) * 2018-02-27 2020-09-29 Tokuyama Corp Hammer
CN208729708U (zh) * 2018-08-01 2019-04-12 武义华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锤的活塞销防窜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9865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61370B1 (en) A blind rivet
JP5156051B2 (ja)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
JP2018136022A5 (zh)
US5210898A (en) Wooden broom assembly and adapter means therefor
TWM600677U (zh) 套筒工具的固定結構
TW202200319A (zh) 揮擊工具
JP2006322516A (ja) 軸部材の結合構造
TWI556915B (zh) Tool head
TWM512073U (zh) 固定裝置
CN103465210A (zh) 增加强度的套筒
US20080029281A1 (en) Pneumatic tool
TWI741578B (zh) 揮擊工具
US2538919A (en) Adapter
JP5649921B2 (ja) ブラインドリベット及びその締結方法
US11607798B2 (en) Hammer tool
TWI767723B (zh) 撞擊工具
TWI783173B (zh) 具有過盈配合的鎚頭
TWI741577B (zh) 揮擊工具
KR200390983Y1 (ko) 원터치 결합형 리벳
TWI762333B (zh) 具有緩衝結構之工具
US6685378B2 (en) Coupler having a solid locking pin device
JP5636607B2 (ja) 高ナットの係止接続方法
KR102253150B1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746305B (zh) 穿透式扳手卡接結構
JP2003239928A (ja) ブラインドリベ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