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0219A -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0219A
TW202200219A TW110105914A TW110105914A TW202200219A TW 202200219 A TW202200219 A TW 202200219A TW 110105914 A TW110105914 A TW 110105914A TW 110105914 A TW110105914 A TW 110105914A TW 202200219 A TW202200219 A TW 2022002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
ultraviolet
light
sensor
toi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5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五十嵐龍志
大橋広行
奥村善彦
今村篤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21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4Apparatus using programmed or automatic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24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for eliminating microbes, germs, bacteria on or i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1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e.g. vaporisers, UV 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4Means for controlling sterilisation processes, data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and storage means, e.g. sensors, controllers, progr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5Rooms in buildings, passenger compart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6Textiles, e.g. towels, beds, clo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1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1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treatment
    • A61L2209/111Sensor means, e.g. motion, brightness, scent, contaminant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26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2Irradiating part of the body at a certain d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61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ultraviol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提供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有效率地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解決手段的不活化裝置,係具備對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內,照射包含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的光線的紫外線照射部、檢測出封閉空間內之人的所在場所的感測器、依據來自感測器的檢測訊號,控制紫外線照射部所致之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的控制部。控制部係以於依據來自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封閉空間內存在人的期間內,以因應從紫外線照射部照射的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從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人的空間照射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Description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醫療設施、學校、公家機管等,人頻繁聚集的設施係為有害的微生物(細菌或黴菌等)及病毒容易繁殖的環境。該等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係尤其在前述設施之狹小的空間(病房、廁所、電梯內等的封閉空間)容易繁殖。
如前述之有害的微生物係在前述空間之地板及牆壁等的表面上及出入於前述空間的人類(某些狀況下為動物)的內部增殖,或浮游於前述空間內。 該傾向係尤其在醫療設施內特別明顯。亦即,入院病患用的病房及病房內的廁所、鄰接於門診掛號的廁所等的狹小空間中,被散布由來於病患的感染性微生物。然後,散布的感染性微生物係附著於構成該狹小空間的表面(地板、牆壁等),或浮游於空間內。因此,感染進入該空間(廁所等)之下個人(其他病患或探病者等),某些狀況下也會有感染在醫療設施內蔓延之情況。
為了改善如以上所述之狀況,在人(某些狀況下為動物)聚集的設施(尤其醫療設施)中,要求清除(殺菌)如上所述之有害的微生物(例如感染性微生物)的措施。
於專利文獻1揭示對除污對象空間照射紫外線(UVC光),清洗該空間的除污裝置。該除污裝置係偵測出前述的除污對象空間內之人不在時,對該空間內放出紫外線。 又,於專利文獻2揭示於電梯設置人體感測器、門感測器,前述感測器偵測出人不在電梯內,且門關閉之狀態時,對電梯內放出殺菌用的紫外線的系統。在此,放出之紫外線的波長係設為大約240nm與大約280nm之間的波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7-5282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0/0032859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設施的狹小空間內有害的微生物繁殖或浮游係大多起因於具有有害的微生物的人(病患)或動物出入於前述空間一事。因此,本來此種設施之除污係不僅設施內的表面及空間,也對於存在於該區域的人(病患)及動物的表面進行比較有效。
然而,具有適合除污之波長的紫外線的照射會對人及動物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前述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揭示般,在使用紫外線照射來除污的除汙系統中,考慮人及動物的安全性,人存在於照射區域時以停止紫外線的放出之方式構成。 所以,在前述先前的除污系統中,無法有效率地進行設施的除污。又,無法進行人(病患)及動物的表面的除污,故考慮人(病患)及動物的行動範圍,需要廣範圍地擴散應除污的區域。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係提供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有效率地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的不活化裝置之一樣態,係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裝置,具備:紫外線照射部,係對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內,照射包含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的光線;感測器,係檢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人的所在場所;及控制部,係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控制前述紫外線照射部所致之前述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前述控制部,係以於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存在人的期間內,以因應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照射的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如此,利用反而敢對於人以所定時間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存在於人體的表面(皮膚及衣類的表面)之至少1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因此,可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人擴散至封閉空間內。又,可抑制從封閉空間退出的人將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擴散至封閉空間外。所以,可抑制設施內之應除污的區域的擴大,可有效率地進行設施的除污。 進而,對於人照射紫外線的時間係設為因應該紫外線的波長的時間。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係紫外線的各波長不同。因此,利用僅因應紫外線的波長的所定時間來對於人照射紫外線,可不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有效率地進行除污。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以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不存在人時,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前述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亦可。 如此,利用對人不在的封閉空間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本來存在於封閉空間內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因為人進入而擴散於封閉空間內部、人接觸封閉空間內的一部分表面而附著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及浮動於人進入時流入封閉空間內部的空氣中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的至少一部分有效地進行不活化。
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控制部,係一定時間進行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前述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光線照射之後,將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前述光線控制成非照射亦可。 此時,可設定紫外線照射部所具有之光源的暫停時間,可延長該光源的壽命。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感測器,係包含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的進入退出的第1感測器;前述控制部,係以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亦可。 此時,在人進入封閉空間內之後,可馬上對於人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有效率地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人擴散至封閉空間內。
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第1感測器,係偵測人有無存在於前述封閉空間內的人體感測器、及偵測形成前述封閉空間之門的開閉的門感測器之至少一方亦可。 此時,可容易且適切地偵測出封閉空間內之人的進入退出。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感測器,係包含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存在於所定位置的第2感測器;前述控制部,係以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亦可。 如此,利用對於存在於所定位置的人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存在於人體表面的預定之處有效地照射紫外線。
又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感測器,係包含:第1感測器,係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的進入退出;及第2感測器,係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存在於所定位置;前述控制部,係以在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時,將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前述光線控制成非照射,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亦可。 此時,對人進入前的封閉空間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的話,人進入封閉空間內時一旦停止紫外線照射,可在預先訂定的所定位置以所定時間對人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第1感測器,係偵測形成前述封閉空間之門的開閉的門感測器;前述控制部,係以並未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狀況中,在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門的開閉時,從該時間點經過一定時間後,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亦可。 此時,確認來自第1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及來自第2感測器的檢測訊號雙方,可適切判斷人不存在於封閉空間內。例如因為門忘了上鎖或門故障等發生不希望之門的開閉時,可防止錯誤判斷為人從封閉空間退出而開始紫外線照射。又,門開閉之後,藉由一定時間不讓紫外線照射開始,例如人進入封閉空間之後,暫時性存在於所定位置以外的位置時,可防止開始紫外線照射。
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封閉空間,係為單間廁所;前述第2感測器,係設置於馬桶座的壓力感測器亦可。 此時,可作為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狀態,偵測出在單間廁所內人坐在馬桶的馬桶座之狀態。因為坐在馬桶座之狀態的人的動作比較小,所以,可有效地對存在於人體表面(皮膚及衣類的表面)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配置於對於存在於前述所定位置的人從該人的後頭部側照射光線的位置亦可。 此時,可讓包含從紫外線照射部放出之紫外線的光線不會直接照射到人的眼睛。所以,可抑制眼睛的毛病(眼痛、充血、角膜的發炎等)的發生。
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配置於從前述封閉空間的上部往下方照射前述光線的位置亦可。 此時,可對封閉空間整體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所以,例如,也可對附著於形成空間封閉的牆壁及地板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適切進行不活化。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將因應照射之紫外線的波長所訂定之對於人體的1天最大允許紫外線曝光量設為Dmax (mJ/cm2 ),將人體的紫外線照射面之照度設為W(mW/cm2 ),將1天中相同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的次數設為N時,前述所定時間,係設定為滿足以下計算式的時間T1(sec),T1≦Dmax /(W×N)亦可。 此時,在不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的光量範圍內,可對人照射具有適合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病毒的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紫外線照射動作,係交互重複進行紫外線發光動作與接續於期的暫停者;以重複進行1次以上之前述紫外線發光動作的動作時間的總和成為前述時間T1之方式設定亦可。然後,此時,前述紫外線發光動作的動作時間為10ms以上1000ms以下,前述暫停的時間為10ms以上10秒以下亦可。 此時,因為存在暫停時間,紫外線的照射時間到達所定時間T1為止的紫外線照射期間變長,例如,可提升伴隨排便及濺開之細菌、病毒等的飛濺時也可實施紫外線照射的可能性。 進行此種動作的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具有放出紫外線的發光二極體(LED)或雷射二極體(LD)亦可。此時,可藉由供電控制高速地重複進行紫外線發光動作與暫停時間。
又進而,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具有放出中心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KrCl準分子燈亦可。此時,可抑制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又,於前述的不活化裝置中,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放出的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係僅存在於190nm~235nm的波長區域亦可。此時,可適切抑制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進而,本發明的不活化方法之一樣態,係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方法,包含:藉由感測器檢測出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內之人的所在場所的步驟;及於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存在人的期間內,控制照射包含對有害前述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之光線的紫外線照射部所致之對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以因應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的步驟。
如此,利用反而敢對於人以所定時間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存在於人體的表面(皮膚及衣類的表面)之至少1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因此,可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人擴散至封閉空間內。又,可抑制從封閉空間退出的人將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擴散至封閉空間外。所以,可抑制設施內之應除污的區域的擴大,可有效率地進行設施的除污。 進而,對於人照射紫外線的時間係設為因應該紫外線的波長的時間。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係紫外線的各波長不同。因此,利用僅因應紫外線的波長的所定時間來對於人照射紫外線,可不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有效率地進行除污。 [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利用反而敢對於人以所定時間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依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人頻繁聚集的設施之特別狹小的空間(病房、廁所、電梯內等的封閉空間)中進行紫外線照射,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系統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系統係將先前根據安全的觀點而掠過之對於人類(病患)或動物等的生物體之紫外線照射,反而敢于實施所定時間,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者。
圖1係揭示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系統的構造例的圖。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不活化系統,說明對存在於單間廁所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系統的範例。 該不活化系統係具備不活化裝置100。不活化裝置100係具備對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內放出紫外線的紫外線照射部(UV照射部)10A、10B的至少一方。在此,UV照射部10A、10B所放出之紫外線的波長區域係例如200nm~320nm。
UV照射部10A係設置於單間廁所200內的頂板201。再者,UV照射部10A係設置於單間廁所200內的上部即可,例如設置於單間廁所200內之壁部202的上側部分亦可。 從該UV照射部10A係往下方向放出紫外線,該紫外線被照射至單間廁所200的空間、壁部202、地板等。又,從UV照射部10A放出的紫外線係對於進入單間廁所200的人(例如病患)300,從該人300的上部照射。
UV照射部10B係設置於單間廁所200內的壁部202。從UV照射部10B係主要從安裝位置朝向下方的方向放出紫外線。該UV照射部10B係配置於假設於單間廁所200中,在所定位置採取所定姿勢的人300照射紫外線的位置。
具體來說,UV照射部10B係假設在人300採取坐在馬桶211的姿勢時對該人300照射紫外線,設置於單間廁所200的壁部202。更具體來說,UV照射部10B係設置於人300坐在馬桶211時,與該人300的後頭部對向的壁部202。 如此,利用設置UV照射部10B,從UV照射部10B放出的紫外線係從坐在馬桶211的人200的後頭部側上方照射至該人300,不會直接照射至該人300的眼睛。
又,不活化裝置100係作為用以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的感測器,可具備人體感測器11、壓力感測器12、門感測器13的至少之一。 人體感測器11及門感測器13係偵測人進入退出單間廁所200的感測器,壓力感測器12係偵測人存在於單間廁所200內之所定位置的感測器。
人體感測器11係例如圖1所示,設置於頂板201,偵測人300有無存在單間廁所200的空間內。 壓力感測器12係例如圖1所示,設置於馬桶座212的內部,偵測人300是否坐在設置於馬桶211的馬桶座212。 門感測器13係例如圖1所示,設置於門203,偵測單間廁所200的門203的開閉。
進而,不活化裝置100具備控制部20。控制部20係接收來自各感測器11~13的檢測訊號,依據該檢測訊號控制來自UV照射部10A、10B之紫外線的照射及非照射。 具體來說,控制部20係以於依據感測器11~13的至少1個檢測訊號,判斷為單間廁所200內存在人300的期間中,以因應從UV照射部10A、10B的至少一方,將紫外線以因應該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照射至包含前述人300的單間廁所200內之方式進行控制。
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控制部20係依據人體感測器11的偵測訊號,控制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原則上,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2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流程圖。 首先於步驟S1中,控制部20係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定是否偵測出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時,等待到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為止,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2。
在步驟S2中,控制部20係開始計算器即計時器1的計算。 接著在步驟S3中,控制部20係依據計時器1的計算值,判定從計時器1的計算開始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1,亦即偵測出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1。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經過所定時間T1時,等待到經過所定時間T1為止,判定為經過所定時間T1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4。 在此,所定時間T1係因應從UV照射部10A放出之紫外線的波長的時間,安全規格上設定為可照射至生物體的最大時間以下。關於所定時間T1,於後詳述。
在步驟S4中,控制部20係結束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重設計時器1的計算值。 在步驟S5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放出。 在步驟S6中,控制部20係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定人300是否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人300並未退出時直接待機,判定為人300退出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7。 在步驟S7中,控制部20係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放出,返回步驟S1。
圖3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時序圖。 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亦即,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之期間係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從該狀態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於其時間點A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的所在場所,開始計時器1的計算。然後,從時間點A經過所定時間T1之後,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後,到經過所定時間T1為止之期間也從UV照射部10A放出紫外線到單間廁所200內,對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照射紫外線。 然後,之後,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話,於其時間點B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退出,再次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以下,針對對人300照射紫外線的照射時間(所定時間T1)進行說明。 從UV照射部10A、10B放出之200nm~320nm的波長區域的紫外線,係包含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的紫外線。例如,被照射前述之波長區域的紫外線的話,可能發生紅斑或皮膚的DNA損傷所致之癌的誘發、眼睛的毛病(眼痛、充血、角膜的發炎等)。
但是,前述之波長區域的紫外線照射係照射對象物即生物體的積算光量(劑量)不超過所定量的話,不會對生物體造成不良悪影響。本發明者們係注目於該點,設定對人的照射時間(所定時間T1),反而對於人照射紫外線。
將使用封閉空間(單間廁所)的人承受之1天的紫外線曝光量設為D(mJ/cm2 )。將人的紫外線照射面之照度設為W(mW/cm2 ),將1天中人進入封閉空間(單間廁所)內的次數設為N,將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設為T1的話,1天的紫外線曝光量D係如以下表示。 D(mJ/cm2) =W(mW/cm2 )×N(次)×T1(sec)・・・(1)
將對於使用封閉空間(單間廁所)的人承受之1天的最大允許紫外線曝光量設為Dmax (mJ/cm2 )的話,對於防止起因於紫外線照射之對人的不良影響來說,設為Dmax ≧D即可。 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T1係如以下表示。 T1≦Dmax /(W×N)・・・(2)
例如,考量作為紫外線光源,使用放出波長253.7nm之紫外線的低壓水銀燈之狀況。此時,波長253.7nm之紫外線的1天的最大允許紫外線曝光量係在安全規格上為Dmax =6(mJ/cm2 )。該數值係ACGIH(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美國工業衛生師協會)所訂定之值。 將被紫外線照射之人的照射面上的照度設為0.022(mW/cm2 ),將1天使用附屬於病房的單間廁所的次數(進入單間廁所的次數)N設為10次的話,根據前述(2)計算式,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T1成為30(sec)以下。
亦即,UV照射部10A所具有的紫外線光源是放出波長253.7nm之紫外線的低壓水銀燈時,只要圖2及圖3中所設定之所定時間T1為30(sec)以下的話,則不會有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於人300的不良影響。因此,此時將所定時間T1設定為例如最大時間即30(sec)。 再者,前述被紫外線照射之人的照射面上的照度係將於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內人300站立時的頭部(頂部)設為紫外線照射面,將從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的頂板201到站立於地板上的人300的頭部為止的距離設定為紫外線照射距離之值。
又,前述之人進入封閉空間(單間廁所)的次數N係設為1天使用附屬於病房的單間廁所的次數,設為N=10次。然而,附屬於醫院門診的單間廁所之狀況中,在等候室待機的複數人分別1天利用單間廁所的次數N´係少於附屬於病房之單間廁所的利用次數N。所以,此時,例如設為N´=2~3次,設定紫外線照射時間T1亦可。 再者,1天中人進入封閉空間內的次數N係多設定於安全方面為佳。
進而,低壓水銀燈之狀況中,即使供電也不會馬上點燈,到點燈為止需要某種程度時間。因此,作為紫外線光源使用低壓水銀燈時,無法藉由供電控制以比較短的間隔重複進行紫外線的照射與非照射。因此,此時,利用設置遮光用的快門,使低壓水銀燈在點燈狀態直接控制快門的開閉,以控制紫外線的照射與非照射亦可。
又,作為紫外線光源,例如也可使用放出中心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KrCl準分子燈。 準分子燈的狀況中,在燈管後會馬上點燈。因此,不同於作為光源使用低壓水銀燈之狀況,不需要設置遮光用的閘門。亦即,在以比較短的間隔重複進行紫外線的照射與非照射時,只要控制對於準分子燈的供電即可。
又,中心波長222nm的紫外線係雖然對細菌等進行殺菌,但對人細胞的不良影響低的光線。 UV放射線係越低波長則貫通力越小。例如,大約200nm的低波長的UV放射線係雖然非常有效率地通過水,但人細胞的外側部分(細胞質)所致之吸收較大,有並未具有到達對放射線敏感之包含DNA的細胞核來說充分的能量之狀況。因此,前述的低波長的UV係典型上來說,對於人類細胞,也就是說對於人的不良影響少。
相對於此,細菌係典型上在物理上小於人類細胞很多。具體來說,典型的細菌細胞直徑大約未滿1µm,相對於此,人類細胞係也取決於種類及部位,但典型上來說直徑大約10µm~30µm。 所以,前述的低波長的UV放射係容易貫通細菌,可進行殺菌。
依據現行的安全規格,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1天的最大允許紫外線曝光量係為Dmax =21(mJ/cm2 ),比上述之波長253.7nm的紫外線多。亦即,根據該安全規格,也可知波長222nm的紫外線係相較於波長253.7nm的紫外線,對於人的不良影響少的光線。
與使用上述之放出波長253.7nm之紫外線的低壓水銀燈時相同,將被紫外線照射之人的照射面上的照度設為0.022(mW/cm2 ),將1天使用附屬於病房的單間廁所的次數(進入單間廁所的次數)N設為10次的話,根據前述(2)計算式,使用放出中心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KrCl準分子燈時之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T1成為95(sec)以下。 如此,UV照射部10A所具有的紫外線光源是放出中心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KrCl準分子燈時,圖2及圖3中所設定之所定時間T1可設定為例如最大時間即95(sec)。
再者,KrCl準分子燈係其放出光線的中心波長為222nm,但也會些微放出其以外之波長範圍的光線。因此,實際使用時係使用僅透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少之波長區域190nm~235nm的光線,截斷其以外之波長區域的光線的波長選擇濾光器為佳。 作為波長選擇濾光器,例如可使用具有HfO2 層及SiO2 層所致之介電體多層膜的光學濾光器。具體來說,該光學濾光器係可作為於合成石英玻璃所成之基板的一面形成交互層積HfO2 層及SiO2 層所成的介電體多層膜,於基板的另一面施加HfO2 層及SiO2 層所致之AR塗層的構造。例如,介電體多層膜之HfO2 層的厚度大約240nm,SiO2 層的厚度係為1460nm,HfO2 層及SiO2 層的層數可設為總數33層。
再者,作為波長選擇濾光器,例如可使用具有SiO2 層及Al2 O3 層所致之介電體多層膜的光學濾光器。 然而,作為波長選擇濾光器,使用具有HfO2 層及SiO2 層所致之介電體多層膜的光學濾光器時,相較於使用具有SiO2 層及Al2 O3 層所致之介電體多層膜的光學濾光器之狀況,可減少層的總數。因此,可提升射入角為0˚時的紫外線的透射率,可確保所希望之波長區域190~235nm的紫外線的光強度。又,利用層的總數變少,可削減該分量的成本。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係具備對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內,照射包含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的光線的紫外線照射部(UV照射部)10A。又,不活化裝置100係作為用以檢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的所在場所的感測器,可具備偵測人有無存在於單間廁所200內的人體感測器11。然後,控制部20係以於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單間廁所200內存在人的期間內,以因應從UV照射部10A照射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T1),從UV照射部10A對包含人的空間照射紫外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如此,利用反而敢對於人以所定時間T1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存在於人體的表面(皮膚及衣類的表面)之至少1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因此,可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人擴散至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內。 又,從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退出的人係紫外線的照射後,附著於皮膚或衣類表面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減少或被去除,故可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退出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的人擴散至其他區域。所以,可抑制設施內之應除污的區域的擴大,可有效率地進行設施的除污。
進而,對於人照射紫外線的所定時間T1係設為因應該紫外線的波長的時間。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係取決於紫外線的各波長而不同,故利用因應紫外線的波長來設定所定時間T1,可在不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的光量範圍內,對人照射具有適合除污之波長的紫外線。 具體來說,所定時間T1係設為滿足前述(2)計算式的時間T1。如此,依據安全規格,對應所照射之紫外線的各波長來設定紫外線照射時間,所以,可適切抑制紫外線照射所致之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再者,控制部20係取得從UV照射部10A放出之紫外線的波長相關之資訊,設定以所取得之資訊為基準的依據安全規格的所定時間T1,控制UV照射部10A的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亦可。亦即,所定時間T1係可設定為因應使用的光源而可變的構造亦可。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能以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出人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後,以所定時間T1讓UV照射部10A對包含人的空間照射紫外線之方式進行控制。如此,在人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後,可馬上對於人照射紫外線。所以,可更有效率地抑制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從人擴散至單間廁所200內。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中,能以在藉由人體感測器11判斷為人不存在單間廁所200內(從單間廁所200退出)的時間點,從UV照射部10A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照射紫外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如此,利用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照射紫外線,可對本來存在於單間廁所200內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因為人進入而擴散於單間廁所200內部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及浮動於人進入時流入單間廁所200內部的空氣中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的至少一部分有效地進行不活化。又,人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利用連續進行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可更有效地進行前述的不活化。
又,UV照射部10A係可配置於從單間廁所200的上部往下方照射光線的位置,具體來說是單間廁所200的頂板201。所以,UV照射部10A係可對單間廁所200整體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所以,例如,也可對附著於單間廁所200的壁部202及門203、地板等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適切進行不活化。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作為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的進入退出的感測器,使用偵測人有無存在於單間廁所200內的人體感測器11之狀況進行說明,但是,只要可偵測人進入單間廁所200、及人從單間廁所200退出的話,可使用任意感測器。
(第一實施形態的變形例) 又,在上述之第一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然而,人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僅所定時間T2進行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亦可。
圖4係說明本變形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流程圖。於該圖4中,對於進行與圖2相同之處理的部分附加相同步驟號碼,以下,以處理不同之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 控制部20係於步驟S1中,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的話,轉移至步驟S11,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放出,轉移至步驟S2。
又,控制部20係於步驟S7中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放出之後,轉移至步驟S12,開始計算器即計時器2的計算。 接著在步驟S13中,控制部20係依據計時器2的計算值,判定從計時器2的計算開始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2,亦即人300退出單間廁所200後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2。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經過所定時間T2時,等待到經過所定時間T2為止,判定為經過所定時間T2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14。 在此,所定時間T2係設定為對存在於人300退出之單間廁所200內的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的至少一部分進行不活化來說充分的時間。 在步驟S14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放出,返回步驟S1。
圖5係說明本變形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時序圖。 在此,設為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停止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在該狀態下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於其時間點A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的所在場所,開始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的紫外線的照射。然後,從時間點A經過所定時間T1之後,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即使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A的紫外線照射之狀況中,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也可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A的紫外線照射。然後,從該時間點到經過所定時間T1為止之期間係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照射紫外線。 之後,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話,於其時間點B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退出,開始計時器2的計算,並且再次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然後,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時間點B經過所定時間T2的話,於其時間點C中,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在藉由人體感測器11判斷為人不存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從UV照射部10A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照射紫外線,一定時間(所定時間T2)進行紫外線照射之後,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A的紫外線照射亦可。利用僅一定時間進行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可設定UV照射部10A所具有之紫外線光源的暫停時間,可延長該紫外線光源的壽命。
(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在上述的第一實施形態中,已針對利用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進入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依據該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控制來自UV照射部10A之紫外線的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在此第二實施形態中,已利用壓力感測器12偵測在單間廁所200內人300坐在馬桶座212之狀態,依據該壓力感測器12的偵測訊號,控制紫外線的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原則上連續進行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又,紫外線照射係使用UV照射部10B進行者。
圖6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流程圖。 首先於步驟S21中,控制部20係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定是否偵測出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時,等待到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為止,偵測出人300的所在場所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22。
在步驟S22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轉移至步驟S23。 在步驟S23中,控制部20係依據來自壓力感測器12的檢測訊號,判定是否偵測出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偵測出人300的就座時,等待到偵測出就坐為止,偵測出人300的就座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24。 在步驟S24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轉移至步驟S25。
在步驟S25中,控制部20係開始計算器即計時器1的計算。 接著在步驟S26中,控制部20係依據計時器1的計算值,判定從計時器1的計算開始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1,亦即偵測出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後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1。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經過所定時間T1時,等待到經過所定時間T1為止,判定為經過所定時間T1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27。
在此,所定時間T1係因應從UV照射部10B放出之紫外線的波長的時間,安全規格上設定為可照射至生物體的最大時間以下。所定時間T1係例如可設為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時間。 UV照射部10B係假設在人300採取坐在馬桶211的姿勢時從人300的後頭部側上方照射紫外線,設置於單間廁所200的壁部202。因此,此時之人300的照射面(頭部)的照度係如上述之第一實施形態般,設為與使用UV照射部10A對站立的人300照射紫外線時的照度相同值亦可。亦即,被紫外線照射之人的照射面上的照度可設為0.092 (mW/cm2 )。
在步驟S27中,控制部20係結束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重設計時器1的計算值。 在步驟S28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 在步驟S29中,控制部20係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定人300是否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人300並未退出時直接待機,判定為人300退出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30。 在步驟S30中,控制部20係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返回步驟S21。
圖7係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時序圖。 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亦即,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之期間係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從該狀態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於其時間點P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的所在場所,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之後,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的話,於其時間點Q中,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人300的就座,開始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然後,從時間點Q經過所定時間T1之後,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一旦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的紫外線照射,但是,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時,在所定時間T1之期間,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放出紫外線,對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照射紫外線。 然後,之後,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話,於其時間點R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退出,再次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以上所說明般,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20係以於依據來自人體感測器11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單間廁所200內存在人的期間內,依據來自壓力感測器12的檢測訊號,偵測出就座於馬桶座212後以所定時間(T1),從UV照射部10B對包含人的空間照射紫外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如此,利用對於存在於封閉空間內的所定位置的人照射包含紫外線的光線,可對存在於人體表面的預定之處有效地照射紫外線。又,在單間廁所200內坐在馬桶座212之狀態的人的動作比較小。因此,對坐在馬桶座212之狀態的人照射紫外線的話,可有效地對存在於人體表面(皮膚及衣類的表面)之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進行不活化。
又,控制部20係以在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出人進入單間廁所200內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的紫外線照射,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馬桶座212的就座後,以所定時間(T1)從UV照射部10B對包含人的空間照射紫外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藉此,對人進入前的單間廁所200照射紫外線時,人進入單間廁所200內時一旦停止紫外線照射,可對於就座於馬桶座212之狀態的人以所定時間(T1)照射紫外線。所以,可適切進行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與對於進入單間廁所200的人的紫外線照射。
進而,UV照射部10B係假設在人300採取坐在馬桶211的姿勢時對該人300照射紫外線,設置於單間廁所200的壁部202,故利用使用UV照射部10B來進行紫外線照射,相較於使用UV照射部10A之狀況,可增加地板面的劑量。亦即,可對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有效地進行不活化。
又,UV照射部10B係配置於人300採取坐在馬桶211的姿勢時從人300的後頭部側照射紫外線的位置。所以,可讓從UV照射部10B放出之紫外線不會直接照射到人300的眼睛。所以,可抑制眼睛的毛病(眼痛、充血、角膜的發炎等)的發生。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使用UV照射部10B來進行紫外線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但是,也可使用設置於單間廁所200的頂板201的UV照射部10A。 使用UV照射部10A時,坐在馬桶座212之人300的紫外線照射面的照度係相較於站在地板上的人300的紫外線照射面的照度的話比較小,例如為0.010(mW/cm2 )。
因此,UV照射部10A所具有的光源是低壓水銀燈時,將1天使用附屬於病房的單間廁所的次數(進入單間廁所內的次數)N設為10次的話,根據前述(2)計算式,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所定時間T1)成為60(sec)。 因此,UV照射部10A所具有的光源是KrCl準分子燈時,將1天使用附屬於病房的單間廁所的次數(進入單間廁所內的次數)N設為10次的話,根據前述(2)計算式,1次停留單間廁所內之紫外線照射時間(所定時間T1)成為210(sec)。 如此,比較使用UV照射部10A之狀況、使用UV照射部10B之狀況,可增加紫外線照射時間(所定時間T1)。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作為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坐在馬桶座212之狀態的感測器,使用設置於馬桶座212的壓力感測器12之狀況進行說明,但是,只要可偵測人坐在馬桶座212之狀態,可使用任意感測器。
(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1)) 又,在上述之第二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A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之狀況進行說明。然而,人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僅所定時間T2進行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亦可。
圖8係說明本變形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流程圖。於該圖8中,對於進行與圖6相同之處理的部分附加相同步驟號碼,以下,以處理不同之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 控制部20係於步驟S21中,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的話,轉移至步驟S23。
又,控制部20係於步驟S30中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之後,轉移至步驟S31,開始計算器即計時器2的計算。 接著在步驟S31中,控制部20係依據計時器2的計算值,判定從計時器2的計算開始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2,亦即人300退出單間廁所200後是否經過所定時間T2。然後,控制部20係在判定為未經過所定時間T2時,等待到經過所定時間T2為止,判定為經過所定時間T2的話則轉移至步驟S32。 在此,所定時間T2係設定為對存在於人300退出之單間廁所200內的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的至少一部分進行不活化來說充分的時間。 在步驟S33中,控制部20係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之紫外線的放出,返回步驟S21。
圖9係說明本變形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時序圖。 在此,設為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停止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在該狀態下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於其時間點P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的所在場所。之後,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的話,於其時間點Q中,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人300的就座,開始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然後,從時間點Q經過所定時間T1之後,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即使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A的紫外線照射之狀況中,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就座於馬桶座212的話,也可開始來自UV照射部10B的紫外線照射。然後,從該時間點到經過所定時間T1為止之期間係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照射紫外線。 之後,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話,於其時間點R中,藉由人體感測器11偵測人300退出,開始計時器2的計算,並且再次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然後,之後,從人300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的時間點R經過所定時間T2的話,於其時間點S中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在藉由人體感測器11判斷為人不存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從UV照射部10B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照射紫外線,一定時間(所定時間T2)進行紫外線照射之後,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的紫外線照射亦可。利用僅一定時間進行對人不在的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可設定UV照射部10B所具有之紫外線光源的暫停時間,可延長該紫外線光源的壽命。
(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2)) 在上述的第二實施形態中,已針對使用偵測人體感測器11,偵測單間廁所200內之人300的所在場所之狀況進行說明,但是,使用門感測器13,偵測單間廁所200之人300的進入退出亦可。 圖10係說明本變形例之不活化裝置100的動作的時序圖。 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前,亦即,人300不在單間廁所200內之期間係連續進行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
從該狀態人300為了進入單間廁所200內而開啟門203的話,於其時間點P1中,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開啟,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接下來,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而關閉門203的時間點P2中,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被關閉。 於是,於其時間點P2中,開始計時器0的計算。計時器0係以在從動作開始經過所定時間T0的時間點結束計算,將計算結束訊號發送至控制部20,並且進行重設之方式設定。再者,計時器0係以在計算的途中,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人300坐上馬桶座212時,也可藉由控制部20重設之方式設定。 在此,前述的所定時間T0係以比在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之後,坐上馬桶座212為止的時間還充分夠長之方式設定。
之後,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的話,於其時間點Q中,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人300的就座,開始計時器1的計算,並且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此時,計時器0的計算結束。然後,從時間點Q經過所定時間T1之後,停止對單間廁所200內及人300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人300進入單間廁所200內的話,一旦停止來自UV照射部10B的紫外線照射,但是,人300就座於馬桶座212時,在所定時間T1之期間,從UV照射部10B對單間廁所200內放出紫外線,對單間廁所200內的人300照射紫外線。 然後,之後人300為了從單間廁所200內退出而開啟門203的話,於其時間點R1中,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被開啟。接下來,人300從單間廁所200退出而關閉門203的時間點R2中,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被關閉。
於是,於該時間點R2中,開始計時器0的計算。人300係從單間廁所200退出,即使從時間點R2經過所定時間T0,壓力感測器12所致之馬桶座212的就座也不會被偵測出。因此,從時間點R2經過所定時間T0的時間點R3中,再次開始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
如此,即使代替人體感測器11使用門感測器13之狀況中,也可藉由使用計時器0的計算,獲得與上述之第二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又,可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的開閉,所以,可在門203關閉之狀態下對封閉空間(單間廁所200)內照射紫外線。因此,可防止意外地對封閉空間外的物體照射紫外線。
再者,在此,已針對控制部20係在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被關閉的時間點,開始計時器0的計算之狀況進行說明。然而,控制部20係在藉由門感測器13偵測出門203被關閉的時間點中,並未藉由壓力感測器12偵測出人300的就座時,開始計時器0的計算亦可。
此時,人300坐上馬桶座212之狀態下,因為忘了關門203或門203的不良狀況等之理由,發生不希望之門203的開閉時,不讓計時器0的計算開始亦可。 換句話說,在從壓力感測器12接收表示人300的就座的檢測訊號時,只要接著餵從壓力感測器12接收表示人300的離座,即使藉由門感測器13接收表示門203被關閉的檢測訊號,也可讓計時器0的計算不開始。 如此,利用確認來自門感測器13的檢測訊號與來自壓力感測器12的檢測訊號雙方,可適切判斷人不存在於單間廁所200內。
又,如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1),人不在單間廁所200內時,僅所定時間T2進行對單間廁所200內的紫外線照射亦可。亦即,從圖10的時間點R3經過所定時間T2的時間點中,結束對單間廁所200內之紫外線的照射亦可。
(變形例) 再者,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中,已針對將不活化裝置100設置於單間廁所之狀況進行說明,但並不限定於前述內容。不活化裝置100係可設置於病房及電梯、會議室等人頻繁聚集的設施之特別狹小的空間。 又,從不活化裝置100對人照射紫外線的時機係作為人存在於封閉空間內之期間中的任意時機亦可。但是,可偵測出人存在於封閉空間內之期間中,有害的微生物及病毒飛濺的可能性高的時機時,在該時機照射紫外線為佳。
又,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中,已針對將不活化裝置100設置於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之狀況進行說明,但是,前述封閉空間作為人以外的動物可進入退出的空間亦可。
又,前述各實施形態中對人或包含人的空間僅所定時間T1照射紫外線,但是,光源的動作是重複進行發光與非發光的動作時,將發光動作時間的總和設為所定時間T1亦可。 例如控制準分子燈的供電,將該準分子燈的發光動作時間設為10ms以上1000ms以下,將接續於期的暫停時間設為10ms以上10秒以下,重複進行發光動作與暫停時,前述所定時間T1係成為發光動作時間的總和。 具體來說,例如將KrCl準分子燈的發光動作時間設為100ms,將暫停時間設為100ms,所定時間T1為30秒時,KrCl的發光動作次數成為300次,Kr準分子燈的動作時間係包含暫停時間,成為60sec。
亦即,光源的動作是連續動作時,對人或包含人的空間的紫外線照射期間係成為所定時間T1,但是,光源的動作是包含暫停時間的斷續性動作時,紫外線照射期間會比所定時間T1還長。 例如,包含人的空間是廁所時,以光源的動作成為斷續性之方式進行控制,更長地設定紫外線照射期間,藉此提升伴隨排便及濺開之細菌、病毒等的飛濺時也可實施紫外線照射的可能性。
再者,如上所述,發光動作時間設為10ms以上1000ms以下,暫停時間設為10ms以上10秒以下時,低壓水銀燈的狀況係如前述般控制遮光用的快門的開閉,但是,取決於狀況有將快門的開閉動作設為高速的必要,比較難對應。 因此,作為紫外線光源,可利用供電控制重複進行紫外線發光動作與暫停時間的光源為佳。 作為此種光源,例如可使用像前述的準分子燈(KeCl準分子燈)及固體光源(發光二極體(LED)、雷射二極體(LD))等。
依據本發明的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可不讓紫外線照射所致之人體的不良影響發生,提供紫外線本來的殺菌、病毒的不活化能力。尤其,不同於先前的紫外線光源,利用活用可在有人的環境使用的特徵,設置於人可退出進入的封閉空間內,可照射整個封閉空間內,可提供空氣與封閉空間內之設置構件表面的病毒抑制、除菌。此係對應聯合國主要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目標3「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人群的福祉」,又,大幅貢獻於目標3.3「在西元2030年前,消除愛滋病、肺結核、瘧疾以及受到忽略的熱帶性疾病,並對抗肝炎,水傳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傳染疾病」。
10A:UV照射部 10B:UV照射部 11:人體感測器 12:壓力感測器 13:門感測器 20:控制部 100:不活化裝置 200:封閉空間(單間廁所) 201:頂板 202:壁部 203:門 211:馬桶 212:馬桶座 300:人
[圖1]揭示本實施形態之不活化系統的構造例的圖。 [圖2]說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3]說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動作的時序圖。 [圖4]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5]說明第一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動作的時序圖。 [圖6]說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7]說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動作的時序圖。 [圖8]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9]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動作的時序圖。 [圖10]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動作的時序圖。
10A:UV照射部
10B:UV照射部
11:人體感測器
12:壓力感測器
13:門感測器
20:控制部
100:不活化裝置
200:封閉空間(單間廁所)
201:頂板
202:壁部
203:門
211:馬桶
212:馬桶座
300:人

Claims (20)

  1. 一種不活化裝置,係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紫外線照射部,係對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內,照射包含對有害前述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的光線; 感測器,係檢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人的所在場所;及 控制部,係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控制前述紫外線照射部所致之前述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 前述控制部,係以於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存在人的期間內,以因應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照射的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係以依據來自前述感測器的檢測訊號,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不存在人時,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前述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係一定時間進行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前述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光線照射之後,將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前述光線控制成非照射。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感測器,係包含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的進入退出的第1感測器; 前述控制部,係以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第1感測器,係偵測人有無存在於前述封閉空間內的人體感測器、及偵測形成前述封閉空間之門的開閉的門感測器之至少一方。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感測器,係包含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存在於所定位置的第2感測器; 前述控制部,係以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感測器,係包含: 第1感測器,係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的進入退出;及 第2感測器,係偵測前述封閉空間內之人存在於所定位置; 前述控制部,係以在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時,將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前述光線控制成非照射, 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後,以前述所定時間讓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第1感測器,係偵測形成前述封閉空間之門的開閉的門感測器; 前述控制部,係以並未藉由前述第2感測器偵測出前述封閉空間內人存在於所定位置之狀況中,在藉由前述第1感測器偵測出門的開閉時,從該時間點經過一定時間後,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人不在的前述封閉空間內照射前述光線之方式進行控制。
  9.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封閉空間,係為單間廁所; 前述第2感測器,係設置於馬桶座的壓力感測器。
  10.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封閉空間,係為單間廁所; 前述第2感測器,係設置於馬桶座的壓力感測器。
  11.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配置於對於存在於前述所定位置的人從該人的後頭部側照射前述光線的位置。
  12.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配置於對於存在於前述所定位置的人從該人的頭部後側照射前述光線的位置。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配置於從前述封閉空間的上部往下方照射前述光線的位置。
  1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將因應照射之紫外線的波長所訂定之對於人體的1天最大允許紫外線曝光量設為Dmax (mJ/cm2 ),將人體的紫外線照射面之照度設為W(mW/cm2 ), 將1天中相同人進入前述封閉空間內的次數設為N時, 前述所定時間,係設定為滿足以下計算式的時間T1(sec), T1≦Dmax /(W×N)。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來自前述紫外線照射部的紫外線照射動作,係交互重複進行紫外線發光動作與接續於其的暫停者; 以重複進行1次以上之前述紫外線發光動作的動作時間的總和成為前述時間T1之方式設定。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發光動作的動作時間為10ms以上1000ms以下,前述暫停的時間為10ms以上10秒以下。
  1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具有放出中心波長222nm之紫外線的KrCl準分子燈。
  18. 如請求項16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前述紫外線照射部,係具有放出紫外線的發光二極體(LED)或雷射二極體(LD)。
  1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不活化裝置,其中, 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放出的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係僅存在於190nm~235nm的波長區域。
  20. 一種不活化方法,係對有害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的不活化方法,其特徵為包含: 藉由感測器檢測出人可進入退出的封閉空間內之人的所在場所的步驟;及 於判斷為前述封閉空間內存在人的期間內,控制照射包含對有害前述人體的微生物及/或病毒進行不活化之波長的紫外線之光線的紫外線照射部所致之對前述封閉空間內之前述光線的照射及非照射,以因應前述光線所包含之紫外線的波長之所定時間,從前述紫外線照射部對包含前述人的空間照射前述光線的步驟。
TW110105914A 2020-03-17 2021-02-20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TW2022002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7045 2020-03-17
JP2020119894A JP2021146178A (ja) 2020-07-13 2020-07-13 不活化装置および不活化方法
JP2020-119894 2020-07-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219A true TW202200219A (zh) 2022-01-01

Family

ID=8194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914A TW202200219A (zh) 2020-03-17 2021-02-20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9578A1 (zh)
EP (1) EP3960055A4 (zh)
JP (1) JP2021146178A (zh)
CN (2) CN114206399B (zh)
TW (1) TW202200219A (zh)
WO (1) WO20220140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5923B1 (ja) 2022-01-27 2023-04-11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システム及び紫外線照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1095A (ja) * 2006-12-27 2008-07-17 Univ Of Tokushima 紫外線殺菌装置と紫外線殺菌方法
US7692172B2 (en) * 2008-08-06 2010-04-06 Sound Health Desig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rmicidal sanitizing of an elevator or other enclosed structure
JP5197550B2 (ja) * 2009-11-09 2013-05-15 株式会社ミウラ 紫外線殺菌装置
JP6025756B2 (ja) * 2011-03-07 2016-11-16 ザ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コロンビア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イン ザ シティ オブ ニューヨーク 殺菌装置、及び、殺菌装置の作動方法
JP2015171440A (ja) * 2014-03-11 2015-10-01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深紫外線照射によるウイルス不活化方法、及び装置
KR20160070195A (ko) * 2014-12-09 2016-06-20 백은숙 공간 개방형 살균소독 시스템
US9623133B2 (en) * 2015-01-30 2017-04-18 The Boeing Company Lavatory disinfection system
US10195300B2 (en) * 2016-02-25 2019-02-05 Ralph Birchard Lloy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infecting an occupied area using germicidal radiation based on eye protection worn by persons in the area
JP6597891B2 (ja) * 2016-04-22 2019-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WO2018072000A1 (en) * 2016-10-19 2018-04-26 Corsetti Christopher Alexander Sanitization system
JP2018114209A (ja) * 2017-01-20 2018-07-26 日機装株式会社 医療用導管
CN207079220U (zh) * 2017-08-02 2018-03-0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紫外线耦合高压脉冲电场的醋杀菌装置
JP6490318B1 (ja) * 2018-03-29 2019-03-27 サン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紫外線照射方法、照明装置および紫外線照射システム
JP7023798B2 (ja) * 2018-06-15 2022-02-22 日機装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6399A (zh) 2022-03-18
EP3960055A4 (en) 2022-06-08
CN114206399B (zh) 2023-09-15
EP3960055A1 (en) 2022-03-02
JP2021146178A (ja) 2021-09-27
US20230149578A1 (en) 2023-05-18
CN114306664B (zh) 2024-04-16
WO2022014087A1 (ja) 2022-01-20
CN114306664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6200B1 (ko) 미리 결정된 임계 강도에서 미리 결정된 스펙트럼 범위 내의 광으로 공간의 서브-부분을 노출하기 위한 광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2203984A (zh)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KR20230069989A (ko) 불활화 방법 및 불활화 시스템
KR102514375B1 (ko) 지능형 안티 바이러스 엘리베이터
JP7193019B2 (ja) 不活化装置および不活化方法
TW202200219A (zh) 不活化裝置及不活化方法
Akshat et al. AT89S52-Microcontroller Based Elevator with UV-C disinfection to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JP7226509B2 (ja) 不活化装置および不活化方法
US11185602B1 (en) Decontamination of body surfaces and articles with harmless radi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JP7230245B2 (ja) 消毒システム
WO2022230341A1 (ja) 不活化方法
WO2024084797A1 (ja) 殺菌機能付きシンク、シンクの殺菌処理方法
JP6912014B1 (ja) 不活化方法および不活化システム
KR102346972B1 (ko) 방역 살균을 위한 램프 팩키지
JP2022170895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および紫外線照射方法
JP2022136005A (ja) ドアセット、ドアハンドルセットおよび殺菌ユニット
CN115771831A (zh) 乘客输送机的扶手带消毒装置以及扶手带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