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0040A -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0040A
TW202200040A TW110135286A TW110135286A TW202200040A TW 202200040 A TW202200040 A TW 202200040A TW 110135286 A TW110135286 A TW 110135286A TW 110135286 A TW110135286 A TW 110135286A TW 202200040 A TW202200040 A TW 2022000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ole structure
region
outer side
seg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1053B (zh
Inventor
菲汀西歐 坎波斯二世
威斯利 K 陳
札克里 M 艾爾德
伊麗莎白 蘭格汶
李 D 培頓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05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A43B13/206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provided with tubes or pipes or tubular shaped cushion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5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idsole or middle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43B13/186Differential cushioning region, e.g. cushioning located under the ball of the f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9Resilient soles filled with a non-compressible fluid, e.g. gel,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20Pneumatic soles filled with a compressible fluid, e.g. ai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heel, i.e. the calcaneus b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idfoot, i.e.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metatars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toes, i.e. the phalan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鞋類物品的鞋底結構包括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及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間之一中腳區域。該鞋底結構亦包括具有一第一障壁層之一流體填充腔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延伸;一第二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由該前腳區域中之該內側延伸至該腳跟區域中之一外側;及一腹板區域,其設置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且連接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該第一障壁層在該腹板區域內附接在該第二障壁層上。

Description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本揭示大致關於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且特別關於具有一流體填充囊之鞋底結構,且該流體填充腔室具有多數區段。
這部份提供關於本揭示之背景資訊且不一定是習知技術。
鞋類物品以往包括一鞋面及一鞋底結構。該鞋面可由適合收納、固定及支持一腳在該鞋底結構上之任何材料形成。該鞋面可與鞋帶、繫帶或其他固結件互相配合以調整該鞋面環繞腳之適配性。靠近腳底表面之該鞋面的一底部附接在該鞋底結構上。
鞋底結構通常包括在一地面與該鞋面間延伸之一層狀配置。該鞋底結構之一層包括一外底,且該外底提供耐磨性及與地面之牽引力。該外底可由產生耐用性及耐磨性及加強與地面之牽引力的橡膠或其他材料形成。該鞋底結構之另一層包括設置在該外底與該鞋面間之一中底。該中底為腳提供緩衝且可部份地由一聚合物發泡體材料形成,該聚合物發泡體材料在一施加負載下彈性地壓縮以便藉由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來緩衝腳。該中底可另外地或替代地加入一流體填充囊以便增加該鞋底結構之耐用性及藉由在一施加負載下彈性地壓縮來減弱地面反作用力而為腳提供緩衝。鞋底結構亦包括設置在靠近該鞋面底部之一加強舒適性內底或一鞋墊及附接在該鞋面上並設置在該中底與該內底或鞋墊間之一中底布。
使用流體填充囊之中底通常包括由密封或黏結在一起之二聚合物材料障壁層形成的一囊。該等流體填充囊用如空氣之一流體加壓且可在該囊內加入多數張力構件以便在施加負載下被彈性地壓縮時,例如在運動時保持該囊之形狀。通常,多數囊設計成著重腳之平衡支持及與當該囊在一施加負載下彈性地壓縮時之反應性有關的緩衝特性。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該鞋類物品具有一鞋面,該鞋底結構包含: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一中腳區域,其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之間;及一腔室,其包括一第一障壁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延伸;一第二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由該前腳區域中之該內側延伸至該腳跟區域中之一外側;一第三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一區段朝向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另一區段延伸且終止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間之一遠端;及一腹板區域,其設置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且連接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該第一障壁層在該腹板區域內附接在該第二障壁層上。
以下參照附圖更完整地說明組態例。組態例係設置成使得這揭示為完全且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完整地傳達本揭示之範圍。在此提出例如特定組件、裝置及方法例之特定細節以便徹底了解本揭示之組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了解的是不必使用特定細節,組態例可用許多態樣實施且該等特定細節及該等組態例不應被視為限制本揭示之範圍。
在此使用之用語只是用於說明特定示範組態而非用於限制。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之單數冠詞「一」及「該」亦可用於包括複數形。該等用語「包含」、「包括」及「具有」係內含且因此表示存在多數特徵、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而未排除存在或加入一或多數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除非特別指出一實施順序,在此所述之方法步驟、製程及操作不應被視為它們一定要按所述或所示之特定順序來實施。可使用另外或替代之步驟。
當一元件或層表示為「在」、「接合於」、「連接於」、「附接於」或「耦合於」另一元件或層上時,它可直接在、接合於、連接於、附接於或耦合於另一元件或層上,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地,當一元件表示為「直接地在」、「直接接地於」、「直接地連接於」、「直接地附接於」或「直接地耦合於」另一元件或層上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用於說明元件間之關係的其他用語應以一類似方式解讀(例如,「在…之間」對「直接地在…之間」、「相鄰」對「直接地相鄰」等)。在此使用之用語「及/或」包括相關列舉項目中之一或多數列舉項目的任何或全部組合。
在此可使用該等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說明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不應受限於這些用語。這些用語只用於區別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與另一區域、層或區段。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如「第一」、「第二」之用語及其他數字用語非暗示一次序或順序。因此,在不偏離組態例之教示的情形下,以下所述之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可稱為一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
本揭示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具有一鞋面之鞋類物品的鞋底結構。該鞋底結構包括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及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間之一中腳區域。該鞋底結構亦包括具有一第一障壁層之一流體填充腔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延伸;一第二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由該前腳區域中之該內側延伸至該腳跟區域中之一外側;及一腹板區域,其設置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且連接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該第一障壁層在該腹板區域內附接在該第二障壁層上。
本揭示之實施例可包括以下選擇特徵中之一或多數特徵。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三區段沿著朝向該鞋面之一方向由該第一區段連續地漸縮至該第三區段之遠端。
在某些例子中,該腔室包括一第四區段,該第四區段環繞該腳跟區域延伸且與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流體地耦合。在此,該腔室可包括一第五區段,該第五區段由在該前腳區域之該內側的該第二區段朝向該外側延伸且終止在該內側與該外側間之一遠端。在某些例子中,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該第四區段及該第五區段包括一接地表面,且該腹板區域由該接地表面凹陷。
在某些組態中,該腔室包括一第六區段,該第六區段由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另一區段朝向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該一區段延伸且終止在該腳跟區域中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間之一遠端。該第六區段沿著朝向該鞋面之一方向由該第一區段連續地漸縮至該第六區段之遠端。在此,該第六區段與該第三區段實質地平行,且該第三區段及該第六區段相對該鞋底結構之一縱軸用一傾斜角度延伸。
在某些組態中,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至少一區段包括一頸縮區域。
在某些態樣中,該鞋底結構可更包括一外底,該外底附接在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中之至少一區段上且包括一接觸墊及多數鋸齒狀突起。
本揭示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具有一鞋面之鞋類物品的鞋底結構。該鞋底結構包括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及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間之一中腳區域。該鞋底結構亦包括具有一第一障壁層之一第一腔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前腳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及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中的一者延伸;一第二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之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另一者延伸;一第三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之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及一第四區段,其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
本揭示之實施例可包括以下選擇特徵中之一或多數特徵。在某些組態中,該第一腔室包括:一第五區段,其沿著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該第四區段由該第五區段之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及一第六區段,其由該第四區段之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該第五區段設置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三區段之間。
在某些例子中,該鞋底結構包括具有一第七區段之一第二腔室,該第七區段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且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六區段之間。在此,該第三區段及該第七區段可設置在該第五區段與該第六區段之間。選擇地,該第一腔室可包括一第八流體填充區段,該第八流體填充區段環繞該前腳區域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上的一第一端延伸至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上的一第二端。此外,該第五區段及該第八區段可設置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三區段之間。
在某些例子中,該第一腔室可包括一第九區段,該第九區段由該第八區段之該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該第七區段及該第九區段可互相實質地平行,且該第三區段及該第五區段可互相實質地平行。在某些組態中,該等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及第九流體填充區段可各終止在該內側與該外側間之一遠端。
請參閱圖1與2,一鞋類物品10包括:一鞋面100;一中底200,其附接在該鞋面100上;及一外底300,其在該中底200與一地面之間延伸。該鞋類物品10可分成一或多數區域。該等區域可包括一前腳區域12、一中腳區域14及一腳跟區域16。該前腳區域12可對應腳趾及連接一腳之蹠骨與趾骨的關節。該中腳區域14可對應該腳之一足弓區域,且該腳跟區域16可對應包括一跟骨的該腳之後部。該鞋類10可分別包括外與內側18、20,該等外與內側18、20對應該鞋類10之相對側且延伸穿過該等區域12、14、16。
該鞋面100包括界定一內空孔102之多數內表面,該內空孔102係組配成可收納及固定一腳而支持在該中底200上。該鞋面100可由一或多數材料形成,該一或多數材料縫合或黏著地黏結在一起以形成該內空孔102。該鞋面之適當材料可包括,但不限於網、織物、發泡體、皮革及合成皮。該等材料可選擇及定位成產生耐用性、透氣性、耐磨性、撓性及舒適性。
在某些例子中,該鞋面100包括一中底布104,該中底布104具有與該中底200相對之一底表面106及界定該內空孔102之一鞋床108的一相對頂表面。縫線或黏著劑可將該中底布104固定在該鞋面100上。如圖4所示,該鞋床108之輪廓可作成與腳之底表面(例如,蹠面)的輪廓一致。或者,該鞋面100亦可加入可設置在該中底布104上且位在該鞋面100之內空孔102內以便收納腳之一蹠面以增加該鞋類物品10之舒適性的多數另外層,如一內底110或鞋墊。該腳跟區域16中之一踝開口112可供進接該內空孔102。例如,該踝開口112可收納一腳以便將該腳固定在該空孔102內且便於該腳進入該內空孔102及由該內空孔102移除該腳。
在某些例子中,一或多數固結件114沿著該鞋面100延伸以便調整該內空孔102環繞該腳之一適配性且配合該腳之進入及移除。該鞋面100可包括收納該等固結件114的如眼孔之多數孔116及/或如織物或網環之其他接合形貌體。該等固結件114可包括鞋帶、繫帶、繩、鉤與環或任何其他適當種類之固結件。該鞋面100可包括在該踝開口102與該等固結件114間延伸之一舌部118。
如圖4至7所示,該中底200包括由一上障壁層204(即,第一障壁層;以下稱為「上層204」)及一下障壁層206(即,第二障壁層;以下稱為「下層206」)界定的一囊202。藉由在一模塑或熱成形製程時在多數不同位置接合在一起或黏結,該上層204及該下層206界定用於該囊202之障壁層以便形成環繞該中底200之周邊延伸的一凸緣208及在該中底200之外與內側18與20間延伸的一腹板區域210。該凸緣208及該腹板區域210係設置成與該鞋面100相鄰且因此相對於該外底300之接地表面302凹陷。
該囊202之上層204與該鞋面100之中底布104之底表面106相對且附接(例如,接合或黏結)。此外,該囊202之上層204的輪廓可作成與該腳之底表面的輪廓一致以便為該腳提供緩衝及支持。該上層204可在一模塑製程或一熱成形製程中由一或多數聚合物材料形成且包括在該鞋面100之一外周邊向上延伸的一外周緣。該囊202之下層206設置在與該上層204的該囊202相對之一側。該下層206可包括一外周緣,該外周緣朝向該鞋面100向上延伸且與該上層204之外周緣黏結以形成該凸緣208。如同該上層204,該下層206可在該模塑或熱壓製程中由與該上層204相同或不同之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上與下層204、206係由各界定各種表面的各模部份形成,用於形成對應當該下層206與該上層204接合或黏結在一起時形成該凸緣208及/或該腹板區域210之多數位置的多數凹部及多數捏縮表面。在某些實施例中,黏著劑黏結接合該上層204及該下層206以形成該凸緣208及該腹板區域210。在其他實施例中,該上層204及該下層206藉由熱黏結接合以形成該凸緣208及該腹板區域210。在某些例子中,該等上與下層204、206中之一或兩者被加熱至有助於成形及熔接之一溫度。在某些例子中,該等層204、206在設置在其各模間前被加熱。在其他例子中,可加熱該模以提高該等層204、206之溫度。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形成該囊202之一模塑製程在多數模部份內加入真空埠來移除空氣使得該等上與下層204、206被抽吸而與各模部份接觸。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如空氣之流體注入該等上與下層204、206間之區域中使得多數壓力差使該等該等層204、206與其各模部份之表面結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中底200可包括設置在該囊202之上層204與該鞋面100間的一聚合物發泡層(未圖示)。因此,該中底200之選擇發泡層作為一中間層操作以便藉由接合該囊202之上層204與該鞋面100及/或該中底布104之底表面106來間接地附接該囊202之上層204及該鞋面100。因此,該選擇發泡層進一步將該下層206接合在該外底300上,藉此將該中底200及該外底300固定在該鞋面100上。此外,該鞋類10之發泡層亦減少該上層204延伸在該鞋面100之周邊表面上的長度且因此藉由減少在長期使用該鞋類10後該上層204由該鞋面100分離之可能性來增加該鞋類10之耐用性。
請參閱圖3,該囊202包括一或多數腔室212、214。在所示例子中,一第一腔室212由該中腳區域14延伸至該前腳區域12之一趾部且一第二腔室214延伸穿過該腳跟區域16。如以下更詳細說明地,該第二腔室214藉由一導管220c與該第一腔室212流體地耦合。
該等腔室212、214各由多數區段218a至218n界定,且該等區段218a至218n藉由一或多數導管220a至220d互相流體地耦合。在某些實施例中,該下層206界定該等多數區段218a至218n及該等導管220a至220d之一幾何結構(例如,厚度、寬度及長度)。該下層206及該上層204可在該囊202之外側18與內側20間之多數分開區域中接合且黏結在一起,以便形成界限及分開各區段218a至218n及導管220a至220d的該腹板區域210之多數部份。因此,各區段218a至218n及導管220a至220d伴隨該囊202之一區域,其中該等上與下層204、206未接合在一起且因此互相分開以形成各空孔。
該凸緣208及腹板區域210可互相配合以界限及環繞各區段218a至218n延伸而將該流體(例如,空氣)收納在該等區段218a至218n內。在某些例子中,該腹板區域210之多數區域完全地由區段218a至218n及/或導管220a至220d界限,同時該腹板區域210之其他區域由沿著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一者的區段218a至218n及/或導管220a至220d與沿著該外側18或該內側20中之另一者的該凸緣208的一組合來界限。在某些組態中,該腹板區域210之多數區域界定多數撓性區以便該鞋類10在該中底200沿著地面捲曲時撓曲。如圖3所示,該腹板區域210沒有任何部份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之間連續地延伸。
如圖4至7所示,各區段218a至218n及導管220a至220d可界定一實質管狀橫截面形狀及與該中底200之縱軸L實質垂直地在該上層204與該下層206之間延伸的一厚度。因此,各區段218a至218n之厚度係由該下層206朝遠離該鞋面100之一方向突出遠離該上層204的一距離來界定。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至少二區段可界定不同厚度。例如,設置在腳跟區域16中之一或多數區段218j至218m可伴隨比伴隨設置在該前腳區域12或該中腳區域14中之一或多數區段218a至218i之厚度大的厚度。如圖7所示地,該中底200之一厚度由該腳跟區域16逐漸地減少至該前腳區域12以便提供一更大緩衝度,用於吸收更多開始時在該腳跟區域16中產生且在該中底200之前腳區域12捲曲而與地面接合時減少的地面反作用力。
各區段218a至218n及導管220a至220d可用一加壓流體(例如,氣體、液體)填充以便在使用該鞋類10時提供緩衝及穩定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腔室212、214之該等多數區段218a至218n的一第一部份在一施加負載下的壓縮性提供一反應型緩衝,而該等腔室212、214之區段218a至218n的一第二部份可組配成在一施加負載下提供一軟式緩衝。因此,該囊202之區段218a至218n可互相配合以便對該鞋類物品10提供當該施加負載改變時改變(即,該負載越大,該等區段218a至218n壓縮越多且因此該鞋類10產生之反應性更好)之梯度緩衝。
在其他實施例中,如聚合物發泡體及/或微粒物質之一或多數緩衝材料(未圖示)被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一或多數區段封閉來取代或外加至該加壓流體中以便為腳提供緩衝。在這些實施例中,該等緩衝材料可為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一或多數區段提供與用該加壓流體填充之區段218a至218n不同的緩衝性。例如,該等緩衝材料可具有比該加壓流體大或小之反應性或提供比該加壓流體大之吸震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一覆模部份延伸在該囊202之一部份上以便在施加負載下時為該等腔室212、214提供更大耐用性及彈性。藉由附接在該下層206上,該覆模部份可延伸在該前腳區域12、該中腳區域14及/或該腳跟區域16上以便在該下層206與該上層204間之分開距離更大時為該囊202提供更大耐用性及彈性,或在如該腳跟區域16的囊202之特定區域中提供更大厚度。在某些例子中,該覆模部分黏結在該下層206上且包括與該下層206不同厚度、不同硬度及不同材料中之至少一者。該覆模部份可只限於該下層206之多數區域,且該等多數區域部份地界定位在該等前腳、中腳及腳跟區域12、14、16中之腔室212、214且因此該凸緣208及腹板區域210可沒有該覆模部份。因此,該覆模部份可部份地界定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多數區段。
該外底300附接在該中底200上且形狀與該中底200一致。在某些例子中,該外底300包括該接地表面302及一相對內表面304,該相對內表面304附接在界定該等區段218a至218n的該下層206之多數區域。因此,該外底300可包括多數區段,各區段界定與各區段218a至218l之形狀一致的一形狀,藉此該外底300不存在該等區段218a至218l間之區域中以便因此暴露該囊202之凸緣208及腹板區域210。該外底300通常提供耐磨性及與地面之牽引力且可由產生耐用性及耐磨性以及增加與地面之牽引力的一或多數材料形成。例如,橡膠可形成該外底300之至少一部份。
該接地表面302可界定多數接觸墊306及由該接地表面302朝遠離該鞋面100之一方向突出之多數鋸齒狀突起308。該等接觸墊306各界定該接地表面之一實質平坦部份,且沿著該區段218a至218l間歇地分開。特別地,該等接觸墊306中之一接觸墊可設置在該等區段218a至218l之相鄰區段的各相交處,使得該等接觸墊306中之一接觸墊的一第一部份沿著該區段218a至218l中之一第一區段延伸且該等接觸墊306中之一接觸墊的一第二部份沿著該區段218a至218l中之一第二區段延伸。另外地或替代地,該等接觸墊306可沿著該等流體填充區段218a至218l之長度延伸以便在該中腳及前腳區域14與12中產生牽引力及穩定性。該等鋸齒狀突起308包括沿著該外底300之接地表面302均等地分開的多數突起以提供更多牽引力。特別地,該等鋸齒狀突起308係組配成可結合一軟地面以增加牽引力。
在所示例子中,該外底300如上所述地形成為該覆模部份。因此,該外底300可使用一覆模製程而與該囊202之下層206一體地形成。在其他例子中,該外底300可與該囊202之下層206分開地形成且黏著地黏結在該下層206上。
請參閱圖3、8與9,參照該鞋類10之一底立體圖顯示囊202之幾何形狀及組態。如上所述,該囊202包括一第一腔室212及一第二腔室214,該第一腔室212及該第二腔室214具有界定一流體網路之多數區段218a至218n及導管220a至220d。該等區段218a至218n之至少一區段可具有與其他區段218a至218n不同之一長度。如上所述,該等區段218a至218n形成在該中底200之多數區域中,其中該上層204及該下層206互相分離且分開以界定用以封閉該加壓流體及/或緩衝材料之各空孔。因此,該凸緣208及該腹板區域210對應該囊202之多數區域,其中該上層204及該下層206接合且黏結,且互相配合而界限並界定各區段218a至218n之一周邊以藉此將該加壓流體密封在其中。因此,該等區段218a至218n可設置在該中底200之區域12、14、16中之對應區域內且可藉由該腹板區域210互相分開。換言之,該一或多數區段218a至218n可互相配合以界限該腹板區域210之多數對應區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至少二區段沿著該中底200之外側18延伸,而至少二其他區段218a至218n則沿著該中底200之內側20延伸。此外,某些區段218a至218n在該中底200之外側18與該中底200之內側20間延伸。例如,至少一區段218a至218l可由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一者延伸至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另一者。另外地或替代地,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至少一區段由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一者延伸至終止在該內側20與該外側18間之一位置的一遠端222。在此,該(等)遠端222可沿著朝向該鞋面100之一方向漸縮(即,該下層206朝向該囊202之上層204漸縮,因此該區段218a至218n之厚度沿著朝向該遠端222之一方向減少)。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區段218a至218n直接地或透過導管220互相流體地連通以形成用於該囊202之一單一壓力系統。因為該等區段218a至218n壓縮或膨脹,所以該單一壓力系統在一施加負載下時引導流體通過該等區段218a至218n以便特別在該鞋類10向前跑步移動時藉由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來提供緩衝及穩定性與支持。選擇地,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一或多數區段可與其他區段218a至218n流體地隔離使得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至少一區段可不同地加壓。
在某些組態中,至少二相鄰區段218a至218n在一彎曲224或轉彎處互相連接,藉此被該對應彎曲224連接之各區段朝互不相同之方向延伸。各彎曲224伴隨朝向該中底200之周邊延伸的一內半徑。在某些例子中,各彎曲224之半徑係至少3 mm。此外,各彎曲224設置成靠近在各區段218a至218n之與該凸緣208相對之一側的中底200周邊。藉由將該等彎曲224定位在該等區段218a至218n之與該凸緣208相對的側,在施加至該中底200之負載間進行方向位移時,該等區段218a至218n之塌縮受限。
請參閱圖3與8,在某些例子中,該第一腔室212包括由該前腳區域12延伸進入該中腳區域14之多數區段218a至218h及導管220a至220b。一第一區段218a沿著該內側20在該前腳區域12中延伸。一第二區段218b朝向該外側18由該第一區段218a之一第一端延伸且一第三區段218c朝向該外側18由該第一區段218a之一第二端延伸。該第二區段218b及該第三區段218c各終止在設置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一遠端222b、222c。該第二區段218b及該第三區段218c朝由該內側20至該外側18之一方向互相發散。
一第四區段218d沿著該中底200之外側在該前腳區域12中延伸。一第五區段218e朝向該內側20由該第四區段218d之一第一端延伸,且一第六區段218f朝向該外側18由該中腳區域14中之該第四區段218d的一相對第二端延伸。第五區段218e及第六區段218f各終止在設置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一遠端222e、222f。該第五區段218e在該第二區段218b與該第三區段218c之間延伸,同時該第三區段218c在該第五區段218e與該第六區段218f之間延伸。該第五區段218e由該第六區段218f朝由該內側20至該外側18之一方向發散。此外,該第五區段218e與該第三區段218c相鄰且實質平行地延伸,如圖10所示。
仍請參閱圖3,一第七區段218g環繞該前腳區域12之一趾部由在該中底200之內側20的一第一端延伸至在該中底200之外側18的一第二端。一第八區段218h由該第七區段218g之第二端朝向該外側18延伸,且終止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一遠端222h。該第八區段218h之遠端222h在該第二區段218b與該第五區段218e之間延伸。
如圖3與9所示,該第二腔室214包括一第九區段218i,該第九區段218i設置在該前腳區域12內且由該內側20朝向該外側18延伸。該第九區段218i終止在該內側20與該外側18間之一遠端222i,且在該第一腔室212之第三區段218c與第六區段218f之間延伸。
該第二腔室214更包括一第十區段218j,該第十區段218j具有:一第一部份,其由在該前腳區域12中該內側20上之第九區段218i延伸至該腳跟區域16中之外側18;及一第二部份,其沿著該腳跟區域16之外側18延伸。因此,該第十區段218j之第一部份與該中腳區域14相對該中底200之縱軸用一傾斜角度橫交。一十一區段218k沿著該內側20在該腳跟區域16中延伸,且包括藉由一導管220d流體地耦合該第十區段218j之第一部份的一第一端。該第二腔室214之一第十二區段218l環繞該腳跟區域16由該外側18上之第十區段2018j延伸至該內側20上之第十一區段218k。該第十二區段218l可與該第十區段218j及該第十一區段218k之各區段流體地耦合。
該第二腔室214更包括與該縱軸L橫交地延伸之一對錨固區段218m、218n。例如,一第一錨固區段218m由該第十區段218j及/或第十二區段218l沿著該外側18朝向該內側延伸,且終止在該第十區段218j與該第十一區段218k間之一遠端222m。類似地,一第二錨固區段218n由該第十一區段218k沿著該內側20朝向該內側外側18延伸,且終止在該第十一區段218k與該第十區段218j間之一遠端222n。該第二錨固區段218n及該第一錨固區段218m沿著實質平行軸30p、30q相對該縱軸L用一傾斜角度延伸,如圖10所示。
如上所述,該第二腔室214之各區段218l至218o可用一加壓流體填充以便產生所需緩衝及反應性。另外地或替代地,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一或多數區段可包括一緩衝材料(未圖示)來提供與該加壓流體不同之緩衝特性。例如,該第十區段218o可包括一聚合物發泡緩衝材料來增加吸收該鞋類10與地面之一初始衝擊。
如圖3至6所示,形成該外底300之該等第一與第二腔室212、214的區段218a至218l可包括設置在該等接觸墊306間之多數頸縮區域226。該等頸縮區域226界定具有較小厚度之區段218a至218l的多數區域,使得該接地表面302相對地面凹陷。如圖3所示,該等腔室212、214之頸縮區域226包括該等鋸齒狀突起308且組配成可在該囊202被壓入地面時提供與地面之二次結合。
在某些例子中,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各大致沿著由該外側18至該內側20之一方向延伸。如圖10所示,該第三區段218c及該第五區段218e沿著與該縱軸L橫交之一第一方向平行地延伸,同時該第二區段218b及該第八區段218h沿著與該縱軸L橫交之一第二方向平行地延伸。因此,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組配成可在該鞋類10實行一跑步運動時因該外底300捲曲來與地面結合而連續地壓縮以便為腳提供緩衝。該腹板區域210可使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互相分開使得該腹板區域210界定由該前腳區域12延伸穿過該中腳區域14之一撓曲區。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相對該縱軸L橫交之配置,及使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分開之該腹板區域210容許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在一施加負載下壓縮以便在跑步運動時藉由減弱地面反作用力為前腳提供緩衝,同時在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壓縮時阻尼該腳之振盪。
如圖3、8與9所示,該等遠端222包括一複合錐形,其中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218m、218n之厚度T及寬度都沿著朝向該遠端222之一方向減少。該等錐形遠端222作為用於各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218m、218n之一錨固點及用於該囊202整體之一錨固點來操作,用於在施加如剪力之負載時保持其形狀。
如圖3、8與9所示,該第一腔室212包括沿著該內側20流體地耦合該第七區段218g之第一端及該第一區段218a之第一端的一第一導管220a。一第二導管220b沿著該外側18流體地耦合該第七區段218g之第二端及該第四區段218d之第一端。因此,該第一腔室212之全部區段218a至218h直接地或間接地互相流體地連通。類似地,第一區段218a之第二端藉由一第三導管220c沿著該內側20流體地耦合該第十區段218j之第一端,藉此流體地耦合該第一腔室212及該第二腔室214。如上所述,該導管220d流體地耦合該第十一區段218k之第一端及與該內側20相鄰之該第十區段218j的一中間部份。導管220可設置成替代或外加於該等導管220a至220c的配置。例如,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的該囊202之多數區域中可包含多數導管。
圖4提供沿圖3之線4-4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該前腳區域12中之中底200且該內底110、該鞋面100之中底布104及該囊202之上層204如以上參照圖1與2所述地配置成該層狀組態。如上所述,該下層206之周緣可朝向該鞋面100向上延伸且與該上層204之周緣接合以便沿著該內側20及該外側18形成該凸緣208。該囊202之下層206亦可朝向該鞋面100延伸且與該上層204接合以形成在該等區段218a、218e間延伸且分開該等區段218a、218e的該腹板區域210之一區域。例如,沿著該中底200之內側20延伸之區段218a被該腹板區域210及形成在該內側20之該凸緣208界限,同時由在該外側18之區段218a朝向該內側20延伸的區段218e被該腹板區域210及形成在該外側18之該凸緣208界限。該區段218e之遠端222e沿著朝向該鞋面100之方向漸縮且終止在形成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一位置的腹板區域210。圖4之截面線(請參見圖3)係沿著該第一區段218a之其中一頸縮區域226截取,其中該第一區段218a之厚度減少且該第一區段218a之接地表面302與地面分開。
該外底300附接在各區段218a、218d、218e上且形狀與其一致。在某些例子中,該接觸墊306由該外底300朝遠離該鞋面100之一方向且沿該等區段218a、218c、218d之各長度延伸以便增加與地面的牽引力。
圖5提供沿圖3之線5-5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前腳區域12中之中底200且該內底110、該鞋面100之中底布104及該囊202之上層204如以上參照圖1與2所述地配置成該層狀組態。該下層206之周緣可朝向該鞋面100向上延伸且與該上層204之周緣接合以便沿著該內側20及該外側18形成該凸緣208。該囊202之下層206亦可朝向該鞋面100延伸且與該上層204接合以形成在該等區段218d、218i間延伸且分開該等區段218d、218i的該腹板區域210之一區域。例如,沿著該中底200之外側18延伸之區段218d被該腹板區域210及形成在該外側18之該凸緣208界限,同時由在該內側20之區段218j朝向該外側18延伸的區段218f被該腹板區域210及形成在該內側20之該凸緣208界限。該區段218f之遠端222i沿著朝向該鞋面100之方向漸縮且終止在形成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位置的腹板區域210。圖5之截面線5-5(請參見圖3)係沿著該第四區段218d之其中一頸縮區域226截取,其中該第四區段218d之厚度減少且該第四區段218d之接地表面302與地面分開。
該外底300附接在各區段218d、218i、218j上且形狀與其一致。在某些例子中,該接觸墊306由該外底300朝遠離該鞋面100之一方向且沿該等區段218d、218i、218j之各長度延伸以便增加與地面之牽引力。
圖6提供沿圖3之線6-6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該腳跟區域16中之中底200且該內底110、該中底布104及該囊202之上層204如以上參照圖1與2所述地配置成該層狀組態。該下層206之周緣可朝向該鞋面100向上延伸且與該上層204之周緣接合以便沿著該內側20及該外側18形成該凸緣208。如圖6所示,該下層206朝遠離該鞋面100之一方向突出遠離該上層204以界定沿著該外側18之第十區段218j、沿著該內側20之第十一區段218k及該第二腔室214之第一錨固區段218m。圖6之截面線6-6(請參見圖3)係沿著該第十區段218j之其中一頸縮區域226截取,其中該第十區段218j之厚度減少且該第十區段218j之接地表面302與地面分開。
圖7提供沿圖3之線7-7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延伸穿過該腳跟區域16、該中腳區域14及該前腳區域12之中底200及外底300。如以上參照圖1與2之鞋類10所述地,該外底300附接在該下層206之多數部份上,其中該等腔室212、214突出遠離該鞋面100以便在該腳跟區域16、該中腳區域14及該前腳區域12中增加該囊202之耐用性及彈性。此外,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至j、218l至n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之間延伸。該腹板區域210可使該等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至j、218l至n分開且在其間延伸,如圖7所示。在某些例子中,該等區段218a至218i延伸進入該前腳區域12且具有比該腳跟區域16及/或該中腳區域14中之區段218j至218l小的一厚度。
圖8提供互相流體地連接且設置在該中底200之前腳區域12內的區段218a、218b、218d、218e、218g、218h的底立體圖。在某些例子中,該等區段218b、218e、218h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之間延伸至終止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間之一位置的遠端222b、222e、222h。該等遠端222b、222e、222h可沿著朝向該鞋面100之一方向漸縮。該等區段218b、218e、218h之遠端222b、222e、222h的漸縮可在一施加負載下時作為該等區段218b、218e、218h之一錨固點。
圖9提供互相流體地連接且設置在該中底200之腳跟區域16內的區段218j至218n的底立體圖。在某些例子中,該等區段218m、218n在該外側18與該內側20之間延伸至終止在該第十區段218j與該第十一區段218k間之一位置的遠端222m、222n。該等遠端222m、222n可沿著朝向該鞋面100之一方向漸縮。該等區段218m、218n之遠端222m、222n的漸縮可在一施加負載下時作為該等區段218j、218k之一錨固點。
圖10提供圖1之鞋類物品10的底立體圖,顯示由該等區段218a至218l界定之多數緩衝支持向量30a至30l。更詳而言之,各區段218a至218l之一縱軸界定該等緩衝支持向量30a至30l之各緩衝支持向量。伴隨與一緩衝支持向量平行之方向的施加負載使該一或多數對應區段實質地保持其形狀而不塌縮以便為這些區域中之腳提供支持及穩定性。另一方面,伴隨與一緩衝支持向量橫交之方向的施加負載使該一或多數對應區段壓縮及塌縮以便藉由減弱伴隨該施加負載之地面反作用力來為這些區域中之腳提供緩衝。縱緩衝支持向量30a、30d、30k、30j2可沿著該中底200之縱軸L的一方向延伸,同時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與該中底200之縱軸L橫交地延伸。例如,該等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可由垂直相對該中底200之縱軸L界定15度(15°)內的角度。該等第七、第十第十二區段218g、218j、218l各界定複合緩衝支持向量30g1,2、30j1、30l1,2,藉此該等傾斜及/或彎曲區段218g、218j、218沿著該中底200之縱向及橫向兩者提供某種程度之反應支持。
在例如行走或跑步運動之向前運動時,施加在該中底200上之負載伴隨與該等縱緩衝支持向量30a、30d、30k、30j2平行之一方向以使各區段218a、218d、218k、218j受到剪力作用,藉此使各區段218a、218d、218k、218j保持其形狀(例如,未壓縮)且當該外底捲曲以便透過該腳跟區域16及該中腳區域14與地面結合時提供支持與穩定性。在該等區段218a、218d、218k、218j之間延伸之腹板區域210在一施加負載下時減少扭力作用在該等區段218a、218d、218k、218j上以藉此阻尼該腳之振盪同時提供梯度反應型緩衝。
在例如移位或切割運動之橫向運動時,施加在中底200上之負載伴隨與縱緩衝支持向量30a、30d、30k、30j2橫交且大致垂直之一方向。因此,界定該等向量30a、30k中之一向量的該等區段218a、218k可壓縮以便在該施加負載沿著朝向該中底200之內側20的一方向時為腳之內側提供緩衝,同時界定其他向量30d、30j之該等區段218d、218j可壓縮以便在該施加負載沿著朝向該中底200之外側18的一方向時為腳之外側提供緩衝。
在某些實施例中,一連串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設置在該中腳區域14及前腳區域12內且朝與該中底200之縱軸L橫交之一方向延伸。在例如行走或跑步運動之向前運動時,施加至該中底200之負載伴隨與該等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橫交之一方向。因此,界定各向量30b、30c、30e、30f、30h、30i之各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連續地壓縮及塌縮以便透過推離地面來為腳之蹠區域提供緩衝。該等向量30b、30c、30e、30f、30h、30i相對該等施加負載之方向及各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之一長度決定該等區段如何壓縮來減弱地面反作用力。
在例如移位或切割運動之橫向運動時,施加在中底200上之負載伴隨與該等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大致平行且只稍微橫交之一方向以使各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受到剪力作用,藉此使各區段218b、218c、218e、218f、218h、218i保持其形狀(例如,未壓縮或稍微壓縮)且回應實行一橫向運動之鞋類10來為腳之蹠區域提供支持與穩定性。
如上所述,該中底200更界定一連串複合緩衝支持向量30g1,2、30j1、30l1,2,且各複合緩衝支持向量30g1,2、30j1、30l1,2組配成可提供某種程度之縱緩衝與反應性及橫緩衝與反應性,藉此增補該等橫緩衝支持向量30b、30c、30e、30f、30h、30i及該等縱緩衝支持向量30a、30d、30k、30j2。
伴隨該等腔室212、214之區段218a至218n可互相配合以增強一習知中底提供之功能性及緩衝特性,同時藉由阻尼使用該鞋類10時回應一地面反作用力產生之腳的振盪來為該腳增加穩定性及支持。例如,在例如行走或跑步運動之向前運動時對該中底200的一施加負載可使該等區段218a至218n中之某些區段壓縮以便藉由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來為該腳提供緩衝,同時其他區段218a至218n可保持其形狀以便產生穩定性及支持特性,該穩定性及支持特性阻尼回應該地面反作用力之初始衝擊相對該鞋類10的腳振盪。
此外,一或多數區段218a至218n可與該中底200之不同區域12、14、16內的腹板區域210互動以提供多數反應型緩衝之隔離區域。例如,該腳跟區域16內之區段218j至218l可界限該腹板區域210之各部份以便藉由使環繞該腳跟區域16之周邊的區段218j至218l因該等區段218j至218l連續地壓縮產生一跳床效應而吸收一地面反作用力之一初始衝擊來在該腳跟區域16中提供反應型緩衝,且藉此在該腳跟區域16中提供一梯度反應型緩衝。
此外,該等區段218a至218n沿著該中底200之幾何形狀及定位可在向前運動時因該外底300捲曲而由該腳跟區域16至該前腳區域12與地面接觸,以及在橫向運動時因該外底300捲曲而由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一者至該外側18及該內側20中之另一者與地面接觸來增加該外底300與地面間之牽引力。
以下實施態樣為上述鞋類物品提供一示範組態。
實施態樣1:一種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該鞋類物品具有一鞋面,該鞋底結構包含: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一中腳區域,其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之間;及一腔室,其包括一第一障壁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延伸;一第二區段,其在該腳跟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由該前腳區域中之該內側延伸至該腳跟區域中之一外側;一第三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一區段朝向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另一區段延伸且終止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間之一遠端;及一腹板區域,其設置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間且連接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該第一障壁層在該腹板區域內附接在該第二障壁層上。
實施態樣2:如實施態樣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三區段沿著朝向該鞋面之一方向由該第一區段連續地漸縮至該第三區段之該遠端。
實施態樣3:如實施態樣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腔室包括一第四區段,該第四區段環繞該腳跟區域延伸且與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流體地耦合。
實施態樣4:如實施態樣3之鞋底結構,其中該腔室包括一第五區段,該第五區段由在該前腳區域之該內側的該第二區段朝向該外側延伸且終止在該內側與該外側間之一遠端。
實施態樣5:如實施態樣4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該第四區段及該第五區段包括一接地表面。
實施態樣6:如實施態樣5之鞋底結構,其中該腹板區域由該接地表面凹陷。
實施態樣7:如實施態樣4之鞋底結構,其中該腔室包括一第六區段,該第六區段由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該另一區段朝向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該一區段延伸且終止在該腳跟區域中在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間之一遠端。
實施態樣8:如實施態樣7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六區段沿著朝向該鞋面之一方向由該第一區段連續地漸縮至該第六區段之該遠端。
實施態樣9:如實施態樣8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六區段與該第三區段實質地平行,且該第三區段及該第六區段相對該鞋底結構之一縱軸用一傾斜角度延伸。
實施態樣10:如實施態樣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中之至少一區段包括一頸縮區域。
實施態樣11:如實施態樣1之鞋底結構,更包含一外底,該外底附接在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中之至少一區段上且包括一接觸墊及多數鋸齒狀突起。
實施態樣12:一種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該鞋類物品具有一鞋面,該鞋底結構包含:一腳跟區域;一前腳區域;一中腳區域,其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之間;及一第一腔室,其包括一第一障壁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其在該前腳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及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中的一者延伸;一第二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之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另一者延伸;一第三區段,其由該第一區段之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及一第四區段,其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
實施態樣13:如實施態樣12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腔室包括:一第五區段,其沿著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該第四區段由該第五區段之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及一第六區段,其由該第四區段之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該第五區段設置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三區段之間。
實施態樣14:如實施態樣13之鞋底結構,其中該鞋底結構包括具有一第七區段之一第二腔室,該第七區段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延伸且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六區段之間。
實施態樣15:如實施態樣14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三區段及該第七區段設置在該第五區段與該第六區段之間。
實施態樣16:如實施態樣14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腔室包括一第八區段,該第八區段環繞該前腳區域由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上的一第一端延伸至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另一者上的一第二端。
實施態樣17:如實施態樣16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五區段及該第八區段設置在該第二區段與該第三區段之間。
實施態樣18:如實施態樣16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腔室包括一第九區段,該第九區段由該第八區段之該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中之該一者延伸。
實施態樣19:如實施態樣18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七區段及該第九區段實質地平行。
實施態樣20:如實施態樣18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三區段及該第五區段互相實質地平行。
實施態樣21:如實施態樣18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等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及第九流體填充區段各終止在該內側與該外側間之一遠端。
前述說明係用於顯示及說明。它不是意圖窮舉或限制本揭示。一特定組態之個別元件或形貌體通常不限於該特定組態,而是在可行時可互換且即使未特別顯示或說明亦可使用在一選擇組態中。該等特定組態之個別元件或形貌體亦可以許多方式變化。該等變化不應被視為偏離本揭示,且所有該等修改例應包含在本揭示之範圍內。
10:鞋類(物品) 12:前腳區域 14:中腳區域 16:腳跟區域 18:外側 20:內側 30a-30l,30j2:緩衝支持向量 30g1,2,30j1,30l1,2:複合緩衝支持向量 30p,30q:實質平行軸 100:鞋面 102:內空孔 104:中底布 106:底表面 108:鞋床 110:內底 112:踝開口 114:固結件 116:孔 118:舌部 200:中底 202:囊 204:上障壁層;上層 206:下障壁層;下層 208:凸緣 210:腹板區域 212:第一腔室 214:第二腔室 218a-218n:區段 220a-220d:導管 222,222b,222c,222e,222f,222h,222i,222m,222n:遠端 224:彎曲 226:頸縮區域 300:外底 302:接地表面 304:相對內表面 306:接觸墊 308:鋸齒狀突起 L:縱軸 T:厚度
在此所述之圖只是用於顯示選擇組態而非用於限制本揭示之範圍。
圖1係依據本揭示原理之一鞋類物品的側立體圖;
圖2係圖1之鞋類物品的分解圖,顯示具有配置成一層狀組態之一鞋面、一中底及一外底的一鞋類物品;
圖3係圖1之鞋類物品的底立體圖,顯示伴隨一鞋底結構之一囊的多數區段的幾何形狀及組態;
圖4係沿圖3之線4-4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設置在該鞋底結構之一前腳區域內且被一腹板區域互相分開的多數區段;
圖5係沿圖3之線5-5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設置在該鞋底結構之一前腳區域內且被一腹板區域互相分開的多數區段;
圖6係沿圖3之線6-6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設置在該鞋底結構之一前腳區域內且被一腹板區域互相分開的多數區段;
圖7係沿圖3之線7-7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長度附接在多數區段上的一覆模外底;
圖8係附接一外底之一囊的一第一腔室的立體圖;
圖9係附接一外底之一囊的一第二腔室的立體圖;及
圖10係圖1之鞋類物品的底立體圖,顯示由該鞋底結構之一囊界定的緩衝支持向量。
在全部圖中對應符號表示對應部件。
10:鞋類(物品)
12:前腳區域
14:中腳區域
16:腳跟區域
18:外側
20:內側
200:中底
210:腹板區域
212:第一腔室
214:第二腔室
218a-218n:區段
220a-220d:導管
222b,222c,222e,222f,222h,222i,222m,222n:遠端
224:彎曲
226:頸縮區域
302:接地表面
306:接觸墊
308:鋸齒狀突起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該鞋類物品具有一鞋面,該鞋底結構包含: 一腳跟區域; 一前腳區域; 一中腳區域,其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之間;及 一第一腔室,其包括一第一障壁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一第三區段、及一第四區段, 該第一區段在該前腳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及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的其中之一者延伸; 該第二區段從該第一區段的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延伸; 該第三區段從該第一區段的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延伸; 該第四區段延伸於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四區段從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其中之一者延伸。
  3. 如請求項2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互相配合而形成一實質上U形。
  4. 如請求項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互相配合而形成一實質上U形。
  5. 如請求項1之鞋底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區段,其延伸於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三區段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五區段實質上平行於該第四區段。
  7. 如請求項6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五區段從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其中之一者延伸。
  8. 如請求項5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五區段從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其中之一者延伸。
  9. 如請求項1之鞋底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區段,其從該第四區段沿著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另一者延伸。
  10. 一種鞋類物品,其具有如請求項1之鞋底結構。
  11. 一腳跟區域; 一前腳區域; 一中腳區域,其設置在該腳跟區域與該前腳區域之間;及 一第一腔室,其包括一第一障壁層,該第一障壁層與一第二障壁層互相配合以便界定: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一第三區段、及一第四區段, 該第一區段在該前腳區域內沿著該鞋底結構之一內側及該鞋底結構之一外側的其中之一者延伸; 該第二區段從該第一區段的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另一者延伸; 該第三區段沿著該內側及該外側的該另一者延伸; 該第四區段從該第三區段的一第一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的該另一者延伸。
  12. 如請求項1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四區段朝向該第一區段延伸。
  13. 如請求項11之鞋底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區段,其從該第一區段的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另一者延伸。
  14. 如請求項13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一區段、該第二區段、及該第五區段互相配合而形成一實質上U形。
  15. 如請求項14之鞋底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六區段,其從該第三區段的一第二端朝向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其中之一者延伸。
  16. 如請求項15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三區段、該第四區段、及該第六區段互相配合而形成一實質上U形。
  17. 如請求項16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二區段實質上平行於該第四區段。
  18. 如請求項11之鞋底結構,其中該第二區段實質上平行於該第四區段。
  19. 如請求項11之鞋底結構,進一步包括一第五區段,其從該內側及該外側之該另一者延伸、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二區段及該第四區段。
  20. 一種鞋類物品,其具有如請求項11之鞋底結構。
TW110135286A 2017-12-14 2018-11-27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TWI831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98811P 2017-12-14 2017-12-14
US62/598,811 2017-1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040A true TW202200040A (zh) 2022-01-01
TWI831053B TWI831053B (zh) 2024-02-01

Family

ID=6523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286A TWI831053B (zh) 2017-12-14 2018-11-27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TW107142279A TWI744570B (zh) 2017-12-14 2018-11-27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四)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279A TWI744570B (zh) 2017-12-14 2018-11-27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四)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8961B2 (zh)
EP (1) EP3723535A1 (zh)
JP (2) JP7186778B2 (zh)
KR (2) KR102658979B1 (zh)
CN (2) CN111683555B (zh)
TW (2) TWI831053B (zh)
WO (1) WO20191185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574B (zh) 2019-03-01 2023-01-11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具有中足可撓性的鞋類物件
USD1004930S1 (en) 2021-07-15 2023-11-21 Lululemon Athletica Canada Inc. Shoe sole
US11564446B1 (en) 2021-07-20 2023-01-31 Lululemon Athletica Canada Inc. Outsoles having traction inser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2176A (en) * 1989-01-19 1991-08-27 Robert C. Bogert Load carrying cushion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barrier material for control of diffusion pumping
US5598645A (en) * 1992-01-02 1997-02-04 Adidas Ab Shoe sole, in particular for sports shoes, with inflatable tube elements
US5595004A (en) * 1994-03-30 1997-01-21 Nike, Inc. Shoe sole including a peripherally-disposed cushioning bladder
US7451555B1 (en) * 1999-09-10 2008-11-18 Nikola Lakic Methods of making adjustable air cushion insoles and resulting products
US6402879B1 (en) * 2000-03-16 2002-06-11 Nike, Inc. Method of making bladder with inverted edge seam
US6571490B2 (en) * 2000-03-16 2003-06-03 Nike, Inc. Bladder with multi-stage regionalized cushioning
CN100515254C (zh) * 2004-05-24 2009-07-22 胡润富 一种弹力鞋内垫的减震方法和装置
US9420848B2 (en) * 2013-02-21 2016-08-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chamber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chamber system
US9750307B2 (en) * 2013-02-21 2017-09-05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structure including a fluid-filled chamber and an outsole, the sole structur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US9510646B2 (en) * 2012-07-17 2016-12-0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flexible fluid-filled chamber
US10631593B2 (en) 2012-08-21 2020-04-28 Levi J. Patton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a stabilization structure
US10178891B2 (en) * 2013-03-22 2019-01-15 Reebok International Limited Sole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pod assembly
US10463106B2 (en) * 2014-02-13 2019-11-05 Nike, Inc. Sole assembly with textile sh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9687044B2 (en) * 2014-07-24 2017-06-27 Nike, Inc. Footwear with sole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lobed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protruding end wall portions
WO2016144649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Nike Innovate C.V. A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fluid-filled chamber and an outsol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US10070691B2 (en) * 2015-11-03 2018-09-11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bladder element having a cushioning component with a single central opening and a cushioning component with multiple connecting featur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10905194B2 (en) * 2015-11-03 2021-02-02 Nike, Inc.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bladder element with laterally extending tub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ole structure
CN108778028B (zh) * 2016-03-15 2021-07-30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类物品以及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
KR102210977B1 (ko) * 2016-03-15 2021-02-02 나이키 이노베이트 씨.브이. 신발류 물품용 밑창 구조체
EP3669688B1 (en) * 2016-03-15 2024-04-03 NIKE Innovate C.V.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TWI737946B (zh) * 2017-12-14 2021-09-01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6285A (zh) 2022-03-15
TWI831053B (zh) 2024-02-01
KR20220099581A (ko) 2022-07-13
TWI744570B (zh) 2021-11-01
CN111683555B (zh) 2021-12-10
EP3723535A1 (en) 2020-10-21
KR20200096295A (ko) 2020-08-11
CN111683555A (zh) 2020-09-18
JP2022179541A (ja) 2022-12-02
US11528961B2 (en) 2022-12-20
TW201927185A (zh) 2019-07-16
US20210169174A1 (en) 2021-06-10
JP2021506385A (ja) 2021-02-22
US20230097094A1 (en) 2023-03-30
KR102658979B1 (ko) 2024-04-18
WO2019118535A1 (en) 2019-06-20
KR102417460B1 (ko) 2022-07-06
JP7186778B2 (ja)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8980B1 (ko) 신발류 물품을 위한 밑창 구조물
CN111683554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
TWI831053B (zh)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CN111683556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