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7825A -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7825A
TW202147825A TW110112725A TW110112725A TW202147825A TW 202147825 A TW202147825 A TW 202147825A TW 110112725 A TW110112725 A TW 110112725A TW 110112725 A TW110112725 A TW 110112725A TW 202147825 A TW202147825 A TW 2021478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unit
signal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8818B (zh
Inventor
児玉和俊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7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7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8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47Image sensors with pixel address output; Event-driven image sensors; Selection of pixels to be read out based on image dat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3Optical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04N25/63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by using optical black pix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6Addressed sensors, e.g. MOS or CMOS sensors
    • H04N25/78Readout circuits for addressed sensors, e.g. output amplifiers or A/D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無發生無效事件之虞。 本發明之攝像裝置具備:光電轉換部,其具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設定部,其相應於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中之特定區域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及第1檢測部,其當由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作為事件驅動方式之攝像裝置之一,業界曾提案被稱為DVS(Dynamic Vision Sensor,動態視覺感測器)之非同步型之攝像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於非同步型之攝像裝置中,僅於在場景中發生某些事件(例如,移動)時,進行因該事件產生之亮度位準之變化之部分之資料之取得。因此,非同步型之攝像裝置較以固定圖框率不必要地取得圖像之全部資料之一般性同步型之攝像裝置,可非常高速地取得圖像資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7-53599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DVS因感度優異,而亦對因攝像裝置內之光電轉換元件之雜訊所致之電信號之變化作出反應,有即便為原本無移動之場景,亦發生事件之虞。又,因發生原本所需之無效事件,而DVS之消耗電力增大。
為此,於本揭示中,提供一種無發生無效事件之虞之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具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 設定部,其相應於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中之特定區域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及 第1檢測部,其當由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可行的是,前述特定區域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被遮光;且 前述特定區域以外之光電轉換元件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
可行的是,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配置成二維之矩陣狀,前述被遮光之遮光區域對應於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之至少一者。
前述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前述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可包含配置成前述二維之矩陣狀之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之端部。
前述設定部可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臨限值。
可行的是,前述第1檢測部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1臨限值時,檢測第1檢測信號,且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2臨限值時,檢測第2檢測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1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1臨限值,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2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2臨限值。
前述設定部可基於在前述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階段性地設定前述臨限值。
前述設定部可隨著時間經過,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
前述設定部可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初始設定值。
前述設定部可於將前述臨限值設定為第1階段之臨限值之後,使前述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特定之設定值。
前述設定部可當在前述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不變更前述臨限值。
設定部可相應於與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對應之溫度,而設定前述臨限值。
前述設定部可隨著前述溫度變化變大,而增大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
可行的是,前述第1檢測部依次讀出前述特定區域之光電轉換元件之前述電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於特定期間,計數超過前述臨限值之前述檢測信號之數量。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攝像方法,其相應於被遮光之光電轉換元件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且 當由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以下,以攝像裝置之主要的構成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但於攝像裝置中可能存在未圖示或未說明之構成部分及功能。以下之說明並非係排除未圖示或未說明之構成部分或功能者。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攝像系統之系統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如圖1所示,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攝像系統10成為具備攝像透鏡11、記錄部12、控制部13、及攝像裝置20之構成。該攝像系統10係本揭示之電子機器之一例,作為該電子機器,可例示搭載於產業用機器人之相機系統、及車載相機系統等。
於上述之構成之攝像系統10中,攝像透鏡11擷取入來自被攝體之入射光並在攝像裝置20之攝像面上成像。攝像裝置20將由攝像透鏡11擷取入之入射光以像素單位進行光電轉換,並取得攝像資料。作為該攝像裝置20,利用後述之本揭示之攝像裝置。
攝像裝置20對於拍攝到之圖像資料,執行圖像辨識處理等特定之信號處理,其處理結果,將表示後述之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以下,有簡單記述為「檢測信號」之情形)之資料輸出至記錄部12。針對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之產生方法,於後文敘述。記錄部12記憶經由信號線14自攝像裝置20供給之資料。控制部13例如由微電腦構成,進行攝像裝置20之攝像動作之控制。
[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仲裁器方式)] 圖2係顯示作為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攝像系統10之攝像裝置20而利用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如圖2所示,作為本揭示之攝像裝置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20係被稱為DVS之非同步型之攝像裝置,成為具備像素陣列部21、驅動部22、仲裁器部(調解部)23、行處理部24、信號處理部25、及設定部26之構成。又,設定部26具有計數部26a、及臨限值控制部26b。
於上述之構成之攝像裝置20中,於像素陣列部21中,複數個像素30矩陣狀(陣列狀)二維排列。對於該矩陣狀之像素排列,就每一像素行,配線後述之垂直信號線VSL。
複數個像素30各者產生與光電流相應之電壓之類比信號作為像素信號。又,複數個像素30各者根據光電流之變化量是否超過特定之臨限值,檢測有無位址事件。而且,於發生位址事件時,像素30將請求輸出至仲裁器部23。
又,於像素陣列部21設置有將光遮斷之遮光區域21a。另一方面,於遮光區域21a以外之像素陣列部21設置有受光區域21b。
遮光區域21a對應於例如上端部之列單位之複數個像素30而設置。或,可對應於行單位之複數個像素30而設置。如此,遮光區域21a以覆蓋複數個像素30之方式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1之上端部、下端部、左端部、右端部之至少任一者。遮光區域21a之像素30之構成為除了光不入射以外,與遮光區域21a以外之像素30為同等之構成。藉此,遮光區域21a之複數個像素30根據例如因暗時雜訊所致之電流之變化量是否超過特定之臨限值,檢測有無位址事件。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有將遮光區域21a之像素30稱為遮光像素30之情形。 溫度感測器21c取得與像素陣列部21之複數個像素30對應之溫度,將包含溫度資訊之信號供給至設定部26之臨限值控制部26b。
驅動部22驅動配置於遮光區域21a以外之受光區域21b之複數個像素30各者,使由各像素30產生之像素信號輸出至行處理部24。
仲裁器部23調解來自複數個像素30各者之請求,將基於調解結果之應答發送至像素30。接收到來自仲裁器部23之應答之像素30將表示檢測結果之檢測信號(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供給至驅動部22及信號處理部25。針對來自像素30之檢測信號之讀出,亦可讀出複數列。
行處理部24例如包含類比-數位轉換器,就像素陣列部21之每一像素行,進行將自該行之像素30輸出之類比之像素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之處理。而且,行處理部24將類比-數位轉換後之數位信號供給至信號處理部25。
信號處理部25對於自行處理部24供給之數位信號,執行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關雙取樣)處理及圖像辨識處理等特定之信號處理。而且,信號處理部25將表示處理結果之資料、與自仲裁器部23供給之檢測信號經由信號線14供給至記錄部12(參照圖1)。
設定部26設定檢測有無位址事件時之臨限值。該設定部26相應於例如複數個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設定臨限值。計數部26a計數由遮光像素30產生之位址事件。
臨限值控制部26b相應於計數部26a計數出之位址事件之數量,將檢測有無位址事件時之臨限值設定於後述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臨限值控制部26b具有例如暫存器,可藉由暫存器,設定位址事件之臨限值、及位址事件之發生數之臨限值。此外,臨限值控制部26b之細節於後文敘述。
[像素陣列部之構成例] 圖3係顯示像素陣列部21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於由複數個像素30矩陣狀二維排列而成之像素陣列部21中,複數個像素30各者成為具有受光部31、像素信號產生部32、及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構成。
於上述之構成之像素30中,受光區域21b之受光部31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光電流。而且,受光部31依照驅動部22(參照圖2)之控制,對像素信號產生部32及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任一者,供給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之光電流。
另一方面,遮光像素之受光部31輸出與例如暗電流等之雜訊成分對應之輸出電流。而且,遮光像素之受光部31依照驅動部22(參照圖2)之控制,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供給與雜訊成分對應之電流。
像素信號產生部32產生與自受光區域21b之受光部31供給之光電流相應之電壓之信號作為像素信號SIG,並將該產生之像素信號SIG經由垂直信號線VSL供給至行處理部24(參照圖2)。
位址事件檢測部33根據來自受光區域21b之受光部31各者之光電流之變化量超過特定之臨限值,檢測有無位址事件。位址事件(以下,有簡單稱為「事件」之情形)例如包含:表示光電流之變化量超過上限之第1臨限值之意旨之導通事件、及表示其變化量低於下限之第2臨限值之意旨之斷開事件。又,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例如包含:顯示導通事件之檢測結果之1位元、及顯示斷開事件之檢測結果之1位元。此外,針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亦可設為僅檢測導通事件、或斷開事件之構成。
另一方面,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根據遮光像素之受光部31各者輸出之輸出電流之變化量是否超過特定之臨限值,檢測有無位址事件。位址事件例如包含:表示輸出電流之變化量超過上限之第1臨限值之意旨之導通事件、及表示該變化量低於下限之第2臨限值之意旨之斷開事件。又,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例如包含:顯示導通事件之檢測結果之1位元、及顯示斷開事件之檢測結果之1位元。此外,針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亦可設為僅檢測導通事件、或僅檢測斷開事件之構成。
於發生位址事件時,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將請求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之發送之請求供給至仲裁器部23(參照圖2)。而且,位址事件檢測部33當自仲裁器部23接收對於請求之應答時,將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供給至驅動部22及信號處理部25。
另一方面,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於發生位址事件時,將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供給至設定部26之計數部26a。而且,計數部26a計數導通事件、及斷開事件各者之數量,並將計數數量供給至臨限值控制部26b。藉由設為如此之構成,而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可以與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不同之路徑,將包含事件資訊之檢測信號供給至設定部26。
[像素之電路構成例] 圖4係顯示像素30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如上述般,複數個像素30各者成為具有受光部31、像素信號產生部32、及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構成。
於上述之構成之像素30中,受光部31成為具有受光元件(光電轉換元件)311、傳送電晶體312、及OFG(Over Flow Gate,溢流閘)電晶體313之構成。作為傳送電晶體312及OFG電晶體313,例如,利用N型之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傳送電晶體312及OFG電晶體313相互串聯連接。
受光區域21b之受光元件311連接於傳送電晶體312與OFG電晶體313之共通連接節點N1 跟接地之間,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產生與入射光之光量相應之電荷量之電荷。
另一方面,遮光像素之受光元件311連接於傳送電晶體312與OFG電晶體313之共通連接節點N1 跟接地之間,產生與雜訊成分相應之電荷量之電荷。遮光像素之受光元件311之傳送電晶體312始終為關斷狀態,將向像素信號產生部32之電荷供給停止。因此,遮光像素30可為不具有傳送電晶體312及像素信號產生部32之構成。
對受光區域21b之傳送電晶體312之閘極電極,自圖2所示之驅動部22供給傳送信號TRG。傳送電晶體312應答於傳送信號TRG,將由受光元件311光電轉換而成之電荷供給至像素信號產生部32。
對OFG電晶體313之閘極電極,自驅動部22供給控制信號OFG。OFG電晶體313應答於控制信號OFG,將由受光元件311產生之電信號供給至位址事件檢測部33。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供給之電信號為包含電荷之光電流。
像素信號產生部32成為具有重置電晶體321、放大電晶體322、選擇電晶體323、及浮動擴散層324之構成。作為重置電晶體321、放大電晶體322、及選擇電晶體323,利用例如N型之MOS電晶體。
對像素信號產生部32,自受光部31藉由傳送電晶體312供給由受光元件311光電轉換而成之電荷。自受光部31供給之電荷被蓄積於浮動擴散層324。浮動擴散層324產生與蓄積之電荷之量相應之電壓值之電壓信號。亦即,浮動擴散層324將電荷轉換成電壓。
重置電晶體321連接於電源電壓VDD 之電源線與浮動擴散層324之間。對重置電晶體321之閘極電極,自驅動部22供給重置信號RST。重置電晶體321應答於重置信號RST,將浮動擴散層324之電荷量初始化(重置)。
放大電晶體322於電源電壓VDD 之電源線與垂直信號線VSL之間,與選擇電晶體323串聯連接。放大電晶體322將由浮動擴散層324進行電荷電壓轉換而成之電壓信號放大。
對選擇電晶體323之閘極電極,自驅動部22供給選擇信號SEL。選擇電晶體323應答於選擇信號SEL,將由放大電晶體322放大之電壓信號作為像素信號SIG經由垂直信號線VSL向行處理部24(參照圖2)輸出。
於具有由上述之構成之像素30二維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21之攝像裝置20中,驅動部22當由圖1所示之控制部13指示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之檢測開始時,藉由對受光部31之OFG電晶體313供給控制信號OFG,而驅動該OFG電晶體313,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供給光電流。
另一方面,驅動部22當由圖1所示之控制部13指示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之檢測開始時,藉由對遮光像素之受光部31之OFG電晶體313供給控制信號OFG,而驅動該OFG電晶體313,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供給輸出電流。
而且,若於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中檢測到位址事件,則驅動部22將該像素30之OFG電晶體313設為關斷狀態,使向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光電流之供給停止。其次,驅動部22藉由對傳送電晶體312供給傳送信號TRG,而驅動該傳送電晶體312,使由受光元件311光電轉換而成之電荷傳送至浮動擴散層324。
如此,具有由上述之構成之像素30二維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21之攝像裝置20僅將檢測到位址事件之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之像素信號輸出至行處理部24。另一方面,遮光像素30僅被使用於位址事件之檢測。藉此,與無論有無位址事件均輸出所有像素之像素信號之情形比較,可降低攝像裝置20之消耗電力、及圖像處理之處理量。
此外,此處例示之像素30之構成為一例,並不限定於該構成例。例如,亦可設為不具備像素信號產生部32之像素構成。於該像素構成之情形下,於受光部31中,省略OFG電晶體313,只要使傳送電晶體312具有該OFG電晶體313之功能即可。
[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1構成例] 圖5係顯示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第1構成例之方塊圖。圖6係顯示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第1構成例之方塊圖。如圖5及6所示,本構成例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成為具有電流電壓轉換部331、緩衝器332、減法器333、量化器334、及傳送部335之構成。
電流電壓轉換部331將來自像素30之受光部31之光電流轉換成其對數之電壓信號。電流電壓轉換部331將轉換成之電壓信號供給至緩衝器332。緩衝器332對自電流電壓轉換部331供給之電壓信號進行緩衝,並供給至減法器333。
對減法器333,自驅動部22供給列驅動信號。減法器333依照列驅動信號,使自緩衝器332供給之電壓信號之位準降低。而且,減法器333將位準降低後之電壓信號供給至量化器334。量化器334將自減法器333供給之電壓信號量子化成數位信號,並作為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輸出至傳送部335。
如圖5所示,受光區域21b之傳送部335將自量化器334供給之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傳送至仲裁器部23等。該傳送部335於檢測到位址事件時,將請求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之發送之請求供給至仲裁器部23。而且,傳送部335當自仲裁器部23接收對於請求之應答時,將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供給至驅動部22及信號處理部25。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般,遮光像素之傳送部335將自量化器334供給之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傳送至設定部26。
繼而,針對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電流電壓轉換部331、減法器333、及量化器334之構成例,進行說明。
(電流電壓轉換部之構成例) 圖7係顯示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電流電壓轉換部331之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如圖7所示,本例之電流電壓轉換部331成為具有N型電晶體3311、P型電晶體3312、及N型電晶體3313之電路構成。作為該等電晶體3311~3313,利用例如MOS電晶體。
N型電晶體3311連接於電源電壓VDD 之電源線與信號輸入線3314之間。P型電晶體3312及N型電晶體3313串聯連接於電源電壓VDD 之電源線與接地之間。而且,於P型電晶體3312及N型電晶體3313之共通連接節點N2 ,連接有N型電晶體3311之閘極電極、及圖5及圖6所示之緩衝器332之輸入端子。
對P型電晶體3312之閘極電極施加特定之偏壓電壓Vbias 。藉此,P型電晶體3312將一定之電流供給至N型電晶體3313。自受光部31經由信號輸入線3314,對N型電晶體3313之閘極電極輸入光電流。
N型電晶體3311及N型電晶體3313之汲極電極連接於電源側,如此之電路稱為源極隨耦器。藉由該等連接成環狀之2個源極隨耦器,將來自受光元件31之光電流轉換成其對數之電壓信號。
(減法器及量化器之構成例) 圖8係顯示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減法器333及量化器334之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本例之減法器333為具有電容元件3331、反相器電路3332、電容元件3333、及開關元件3334之構成。
電容元件3331之一端連接於圖5及圖6所示之緩衝器332之輸出端子,其另一端連接於反相器電路3332之輸入端子。電容元件3333對於反相器電路3332並聯連接。開關元件3334連接於電容元件3333之兩端間。對開關元件3334,自驅動部22將列驅動信號作為其開閉控制信號而供給。開關元件3334相應於列驅動信號,將連接電容元件3333之兩端之路徑開閉。反相器電路3332將經由電容元件3331輸入之電壓信號之極性反轉。
於上述之構成之減法器333中,於將開關元件3334設為導通(閉合)狀態時,朝電容元件3331之緩衝器332側之端子輸入電壓信號Vinit ,其相反側之端子成為假想接地端子。方便上,將該假想接地端子之電位設為零。此時,蓄積於電容元件3331之電荷Qinit 當將電容元件3331之電容值設為C1 時,由下式(1)表示。另一方面,由於電容元件3333之兩端被短路,故該蓄積電荷成為零。 Qinit =C1 ×Vinit ・・・(1)
其次,若考量開關元件3334成為關斷(斷開)狀態,電容元件3331之緩衝器332側之端子之電壓變化並成為Vafter 之情形,則蓄積於電容元件3331之電荷Qafter 由下式(2)表示。 Qafter =C1 ×Vafter ・・・(2)
另一方面,蓄積於電容元件3333之電荷Q2 當將電容元件3333之電容值設為C2 ,將輸出電壓設為Vout 時,由下式(3)表示。 Q2 =-C2 ×Vout ・・・(3)
此時,由於電容元件3331及電容元件3333之總電荷量不變化,故以下之式(4)成立。 Qinit =Qafter +Q2 ・・・(4)
若將式(1)至式(3)帶入式(4)而變形,則獲得下式(5)。 Vout =-(C1 /C2 )×(Vafter -Vinit )  ・・・(5)
式(5)表示電壓信號之減算動作,減算結果之增益成為C1 /C2 。由於通常較理想為將增益最大化,故較佳為增大C1 、減小C2 而設計。另一方面,由於若C2 過小,則有kTC雜訊增大,雜訊特性惡化之虞,故C2 之電容削減被限制於可容許雜訊之範圍。又,由於就每一像素30搭載包含減法器333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故電容元件3331及電容元件3333存在面積上之制約。考量其等,而決定電容元件3331、3333之電容值C1 、C2
於圖8中,量化器334成為具有比較器3341之構成。比較器3341將反相器電路3332之輸出信號、亦即來自減法器430之電壓信號設為非反轉(+)輸入,將特定之臨限值電壓Vth 設為反轉(-)輸入。而且,比較器3341將來自減法器430之電壓信號與特定之臨限值電壓Vth 進行比較,將顯示比較結果之信號作為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輸出至傳送部335。
[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2構成例] 圖9係顯示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第2構成例之方塊圖。圖10係顯示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第2構成例之方塊圖。如圖9、及圖10所示,本構成例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成為除了具有電流電壓轉換部331、緩衝器332、減法器333、量化器334、及傳送部335以外,亦具有記憶部336及控制部337之構成。
記憶部336設置於量化器334與傳送部335之間,基於自控制部337供給之樣品信號,蓄積量化器334之輸出、亦即比較器3341之比較結果。記憶部336可為開關、塑膠、電容等之取樣電路,亦可為鎖存器或觸發器等之數位記憶體電路。
控制部337依照設定部26之臨限值控制部26b之控制信號,對於比較器3341之反轉(-)輸入端子供給特定之臨限值電壓Vth 。自控制部337對比較器3341供給之臨限值電壓Vth 可為分時不同之電壓值。例如,控制部337藉由以不同之時序供給與表示光電流之變化量超過上限之臨限值之意旨之導通事件對應之臨限值電壓Vth1 、及與表示該變化量低於下限之臨限值之意旨之斷開事件對應之臨限值電壓Vth2 ,而可以1個比較器3341檢測複數種位址事件。
記憶部336例如可於自控制部337對比較器3341之反轉(-)輸入端子供給與斷開事件對應之臨限值電壓Vth2 之期間,蓄積利用與導通事件對應之臨限值電壓Vth1 之比較器3341之比較結果。此外,記憶部336可位於像素30之內部,亦可位於像素30之外部。又,記憶部336非為位址事件檢測部33所必須之構成要素。亦即,可無記憶部336。
[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掃描方式)] 上述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20係利用非同步型之讀出方式讀出事件之非同步型之攝像裝置。惟,作為事件之讀出方式,並不限定於非同步型之讀出方式,可為同步型之讀出方式。應用同步型之讀出方式之攝像裝置係與以特定之圖框率進行攝像之通常之攝像裝置相同之掃描方式之攝像裝置。
圖11係顯示作為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攝像系統10之攝像裝置20而利用之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亦即掃描方式之攝像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如圖11所示,作為本揭示之攝像裝置之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20成為具備像素陣列部21、驅動部22、信號處理部25、設定部26、讀出區域選擇部27、及信號產生部28之構成。
像素陣列部21包含複數個像素30。複數個像素30應答於讀出區域選擇部27之選擇信號,將輸出信號輸出。針對複數個像素30各者,亦可如例如圖6所示般設為於像素內具有量化器之構成。複數個像素30輸出與光之強度之變化量對應之輸出信號。複數個像素30可如圖11所示般矩陣狀二維配置。
又,與圖2同樣地,於像素陣列部21,設置有:將光遮斷之遮光區域21a、及遮光區域21a以外之受光區域21b。遮光區域21a對應於列單位之複數個像素30之配置、及行單位之複數個像素30之配置之至少一者。又,遮光區域21a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1之上端部、下端部、左端部、右端部之至少任一者。如此,遮光區域21a設置為覆蓋像素陣列部21之端部之複數個像素30。遮光區域21a之像素30之構成除了光不入射以外,可設為與受光區域21b以外之像素30同等之構成。藉此,遮光區域21a之複數個像素30根據因雜訊所致之電流之變化量是否超過特定之臨限值,檢測有無位址事件。
驅動部22驅動複數個像素30各者,使由各像素30產生之像素信號輸出至信號處理部25。此外,針對驅動部22及信號處理部25,係用於取得灰階資訊之電路部。因此,於僅取得事件資訊之情形下,可無驅動部22及信號處理部25。
讀出區域選擇部27選擇像素陣列部21中所含之複數個像素30中之一部分。例如,讀出區域選擇部27選擇與像素陣列部21對應之二維矩陣之構造中所含之列中任1個或複數個列。讀出區域選擇部27可相應於預設之週期,依次選擇1個或複數個列。又,讀出區域選擇部27可相應於來自像素陣列部21之各像素30之請求,決定選擇區域。
信號產生部28基於由讀出區域選擇部27選擇之像素之輸出信號,產生與所選擇之像素中之檢測到事件之主動像素對應之事件信號。事件係光之強度變化之事件。主動像素係與輸出信號對應之光之強度之變化量超過預設之第1臨限值、或低於第2臨限值之像素。例如,信號產生部28於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1臨限值時,檢測第1檢測信號,且於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2臨限值時,檢測第2檢測信號。而且,將檢測到第1檢測信號或第2檢測信號之像素設為主動像素,產生與主動像素對應之事件信號。
針對信號產生部28例如可設為包含如調解進入信號產生部28之信號之行選擇電路之構成。又,針對信號產生部28,可設為不僅輸出檢測到事件之主動像素之資訊,亦輸出未檢測到事件之非主動像素之資訊之構成。
自信號產生部28,經由輸出線15輸出檢測到事件之主動像素之位址資訊及時間戳記資訊(例如(X,Y,Ton)、(X,Y,Toff))。惟,針對自信號產生部28輸出之資料,不僅為位址資訊及時間戳記資訊,亦可為圖框形式之資訊(例如(0、0、1、0、・・・))。Ton表示檢測到導通事件之時間,Toff表示檢測到斷開事件之時間。
設定部26之計數部26a利用主動像素之位址資訊及時間戳記資訊(例如(X,Y,Ton)、(X,Y,Toff)),計數特定期間內之導通事件、及斷開事件各者之數量,並將計數數量供給至臨限值控制部26b。計數部29a可計數導通事件、或斷開事件之一者,並將計數數量供給至臨限值控制部26b。
[晶片構造之構成例] 作為上述之第1構成例或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20之晶片(半導體積體電路)構造,例如,可採用積層型之晶片構造。圖12係顯示攝像裝置20之積層型之晶片構造之概略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12所示,積層型之晶片構造、所謂之積層構造成為積層有作為第1晶片之受光晶片201、及作為第2晶片之檢測晶片202之至少2個晶片之構造。而且,於圖4所示之像素30之電路構成中,受光元件311各者配置於受光晶片201上,受光元件311以外之所有元件、及像素30之其他之電路部分之元件等配置於檢測晶片202上。受光晶片201與檢測晶片202經由通孔(VIA)、Cu-Cu接合、凸塊等之連接部電性連接。
此外,此處,例示將受光元件311配置於受光晶片201,將受光元件311以外之元件及像素30之其他之電路部分之元件等配置於檢測晶片202之構成例,但並非係限定於該構成例者。
例如,於圖4所示之像素30之電路構成中,可設為將受光部31之各元件配置於受光晶片201,將受光部31以外之元件及像素30之其他之電路部分之元件等配置於檢測晶片202之構成。又,可設為將受光部31之各元件、及像素信號產生部32之重置電晶體321、浮動擴散層324配置於受光晶片201,將其以外之元件配置於檢測晶片202之構成。進而,可設為將構成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元件之一部分,與受光部31之各元件等一起配置於受光晶片201之構成。
[行處理部之構成例] 圖13係顯示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20之行處理部24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如圖13所示,本例之行處理部24成為具有就像素陣列部21之每一像素行配置之複數個類比-數位轉換器(ADC)241之構成。
此外,此處,例示對於像素陣列部21之像素行,以一對一之對應關係配置類比-數位轉換器241之構成例,但並非係限定於該構成例者。例如,亦可設為以複數個像素行為單位配置類比-數位轉換器241,於複數個像素行間分時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器241之構成。
類比-數位轉換器241將經由垂直信號線VSL供給之類比之像素信號SIG,轉換成位元數較前文所述之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更多之數位信號。例如,若將位址事件之檢測信號設為2位元,則像素信號被轉換成3位元以上(16位元等)之數位信號。類比-數位轉換器241將以類比-數位轉換產生之數位信號供給至信號處理部25。
[關於雜訊事件] 且說,攝像裝置20係於每一像素30具備就每一像素位址即時檢測該像素之光量超過特定之臨限值之意旨作為位址事件之檢測部(亦即,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攝像裝置。
於該攝像裝置中,原本,當於場景中產生某些事件(亦即,真實事件)時,進行因該真實事件之發生引起之資料之取得。然而,有即便於無真實事件之發生之場景中,亦因感測器雜訊等之雜訊事件(假事件),而無謂地進行資料之取得之情形。藉此,不僅讀出雜訊信號,而且亦使信號輸出之產能降低。以下所說明之本揭示之攝像裝置20根據遮光像素之事件數,進行對於真實事件與假事件之感度調整。
圖14係顯示雜訊事件與溫度之關係之示意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事件數與溫度。線L12A表示溫度之時間變化,線L12B表示暗時(遮光時)之雜訊事件即暗時事件數之時間變化。像素30即便於暗時,亦藉由進行光電轉換而輸出暗時電流。其被計數為暗時事件。
如圖14所示,暗時事件數之時間序列變化與例如溫度之時間序列變化相關。例如,若降低對於雜訊事件之感度,則雜訊事件減少,但真實事件之檢測感度亦降低。另一方面,若提高真實事件之檢測感度,則對於雜訊事件之感度亦增加。
因此,臨限值控制部26b藉由相應於攝像裝置20之狀態,進行感度調整,而進行對於真實事件之感度、與對於以暗時雜訊為要因之假事件之感度之調整。以下,更詳細地說明。
圖15係顯示設定部26之臨限值控制部26b之處理例之流程圖。此處,於說明利用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調整感度之後,進行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之事件之檢測之例。如上述般,於非同步型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與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掃描方式)中,事件之檢測信號之讀出方法不同,但非同步型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之臨限值之設定方法、與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掃描方式)之臨限值之設定方法可進行同等之處理。
如圖15所示,首先,臨限值控制部26b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設定臨限值(步驟S1000)。
其次,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於由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產生之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由臨限值控制部26b設定之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步驟S1100)。
其次,臨限值控制部26b判定是否結束整體處理(步驟S1200),於未結束之情形下(步驟S1200之否),重複自步驟S102起之處理。另一方面,於結束之情形下(步驟S1200之是),結束整體處理。
如此,臨限值控制部26b由於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設定臨限值,故可進行對於真實事件與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
圖16係顯示並列處理之臨限值控制部26b之處理例之流程圖。如圖16所示,並列進行與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相應之臨限值之設定(步驟S1000)、及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檢測處理(步驟S1100)。
如此,藉由並列進行處理,而可於不停止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事件檢測下,進行對於真實事件與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
圖17係顯示圖15及圖16之步驟S1000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18係示意性顯示圖17所示之處理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臨限值。如圖18所示,示意性顯示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及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對於基準位準(AZ位準)之變化量。此處,將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及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對於基準位準(AZ位準)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視為同值來處理。例如,於使第1臨限值自初始設定值增加Vh1伏之情形下,使第2臨限值自初始設定值減少Vh1伏。
如圖17所示,臨限值控制部26b將第1臨限值電壓Vth1 、及第2臨限值電壓Vth2 ,供給至遮光像素30及受光區域21b之比較器3341(參照圖8、10)之反轉(-)輸入端子(步驟S100)。比較器3341將與表示電流之變化量於上側超過上限之第1臨限值電壓Vth1 之意旨之導通事件對應之事件檢測信號、及與表示於下側超過第2臨限值電壓Vth2 之意旨之斷開事件對應之事件檢測信號,輸出至設定部26之計數部26a。計數部26a計數於特定期間內發生之事件數,並供給至臨限值控制部26b(步驟S102)。 此外,於圖16所示之並列處理之情形下,圖17所示之步驟S102之特定期間可交替地設置計數遮光像素之事件數之特定期間、與不計數遮光像素之事件數之期間,而非必須為全攝影期間。
於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掃描方式)之情形下,讀出區域選擇部27選擇遮光區域21a中所含之複數個像素30中之一部分。例如,讀出區域選擇部27選擇與遮光區域21a對應之二維矩陣之構造中所含之列中任1個或複數個列。讀出區域選擇部27(參照圖11)相應於預設之週期依次選擇1個或複數個列,依次讀出遮光像素30之主動像素之位址資訊及時間戳記資訊(例如,(X,Y,Ton)、(X,Y,Toff)),並經由信號產生部28供給至計數部26a。設定部26之計數部26a利用主動像素之位址資訊及時間戳記資訊(例如,(X,Y,Ton)、(X,Y,Toff)),計數特定期間內之導通事件、及斷開事件各者之數量,並將計數數量供給至臨限值控制部26b。
其次,臨限值控制部26b判定特定時間內之事件之計數數量(導通事件數+斷開事件數)是否在特定範圍(步驟S104)。臨限值控制部26b於事件數在特定範圍外之情形下(步驟S104之是),進一步,判定事件之計數數量是否為特定值以上(步驟S106)。臨限值控制部26b於事件數為特定值以上之情形下(步驟S106之是),降低臨限值之感度(步驟S108)。亦即,臨限值控制部26b對於像素陣列部21整體之像素30,自第1臨限值電壓Vth1 增加特定值Th1a伏,自第2臨限值電壓Vth2 減少特定值Th1a伏。
另一方面,於事件數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步驟S106之否),提高臨限值之感度。臨限值控制部26b對於像素陣列部21整體之像素30,自第1臨限值電壓Vth1 減少特定值Th2a伏,自第2臨限值電壓Vth2 增加特定值Th2a伏(步驟S110)。
另一方面,於事件數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步驟S104之否),維持臨限值之感度。亦即,臨限值控制部26b對於像素陣列部21整體之像素30,不變更第1臨限值電壓Vth1 及第2臨限值電壓Vth2 (步驟S112)。
圖19係顯示將圖17所示之處理進行3週期之處理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臨限值。如圖19所示,可使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及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伴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動。
如此,基於由遮蔽區域21a之光電轉換元件311產生之電信號自基準位準之變化量之絕對值在特定期間超過臨限值(第1臨限值電壓Vth1 或第2臨限值電壓Vth2 )之數值,設定臨限值(第1臨限值電壓Vth1 或第2臨限值電壓Vth2 )。藉此,可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暗時雜訊事件之發生數進行臨限值控制,可進行對於真實事件與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
圖20係顯示獨立地調整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與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流程圖。如圖20所示,首先,臨限值控制部26b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導通事件設定第1臨限值(步驟S1000a),並行地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斷開事件之位準設定第2臨限值(步驟S1000b)。
其次,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於由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產生之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由臨限值控制部26b獨立地設定之第1臨限值或第2臨限值之情形下,檢測導通事件之檢測信號、及斷開事件之檢測信號(步驟S1100)。
圖21係示意性顯示獨立地調整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與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臨限值。
如此,臨限值控制部26b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獨立地設定第1臨限值、及第2臨限值。藉此,可進行對於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1臨限值之真實事件、及與導通事件對應之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又,可同時進行對於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2臨限值之真實事件、及與斷開事件對應之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如此,由於可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故即便於在與導通事件對應之暗時雜訊事件、跟與斷開事件對應之暗時雜訊事件之發生分佈上於統計上存在偏差之情形下,亦可更適切地進行感度調整。
圖22係顯示獨立地調整並列處理之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流程圖。如圖21所示,臨限值控制部26b並列進行: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導通事件之位準設定第1臨限值之處理(步驟S1000a)、並行地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斷開事件之位準設定第2臨限值之處理(步驟S1000b)、及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檢測處理(步驟S1100)。
如此,藉由並列進行處理,而可於不停止受光區域21b之位址事件檢測部33之事件檢測下,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
圖23係顯示在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之處理中階段性地變更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 圖24係示意性顯示圖23所示之處理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臨限值。如圖20所示,可使對於導通事件之第1臨限值、及對於斷開事件之第2臨限值對於基準位準(AZ位準)之變化量以時間序列階段性地變化。例如,可賦予數階段之臨限值之變化直至到達作為收斂設想值之臨限值為止。此處,於設想收斂值為AZ位準+特定值Vhf之情形下,以將特定值Th1設為AZ位準+Vhf×0.8,將特定值Th2設為AZ位準+Thf×0.96等之方式,以伴隨著時間經過漸近地接近臨限值之設想收斂值之方式變更。
如圖23所示,臨限值控制部26b判定對於初始設定之臨限值Th0之特定時間內之事件之計數數量(導通事件數+斷開事件數)是否為特定值以上(步驟S104)。臨限值控制部26b於事件數為特定值以上之情形下(步驟S104之是),階段性地降低臨限值之感度(步驟S108a)。亦即,臨限值控制部26b於第1期間,對於像素陣列部21整體之像素30,使第1臨限值電壓Vth1 自基準位準增加特定值Th1伏,使第2臨限值電壓Vth2 自基準位準減小特定值Th1伏。其次,於第2期間,對於像素陣列部21整體之像素30,使第1臨限值電壓Vth1 自基準位準增加特定值Th2伏,使第2臨限值電壓Vth2 自基準位準減小特定值Th2伏。該情形下,(Th2-Th1)之絕對值小於(Th1-Th0)之絕對值。
另一方面,臨限值控制部26b於事件數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步驟S104之否),不變更當前之臨限值,並結束整體處理。
如此,由於階段性地變更臨限值,故可設定為接近設為目的之暗時雜訊事件數之感度。又,由於階段性地變更臨限值,故可抑制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之每小時之事件之發生數之變化,且變更臨限值。
圖25係顯示在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a)之處理中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如圖25所示,計數遮光像素之導通事件(步驟S102a),於未在特定範圍內之情形下,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步驟S110a)。如此,即便於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情形下,亦可進行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之處理。
圖26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之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第1臨限值。如圖26所示,將初始設定之第1臨限值Th0a於第1階段變更為第1臨限值Th1a,於第2階段變更為第1臨限值Th2a。如此,藉由在粗略地調整第1臨限值之後,慢慢使其收斂,而可抑制發散,且加速收斂。此外,圖26所示之處理亦可應用於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
圖27係顯示在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b)之處理中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如圖27所示,計數遮光像素之斷開事件(步驟S102b),於未在特定範圍之情形下,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步驟S110b)。如此,即便於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情形下,亦可進行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之處理。
圖28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之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第1臨限值。如圖28所示,將初始設定之第1臨限值Th0b於第1階段變更為第1臨限值Th1b,於第2階段變更為第1臨限值Th2b。如此,在粗略地調整第2臨限值之後,慢慢使其收斂,而可抑制發散並加速收斂。此外,圖28所示之處理亦可應用於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
圖29係顯示在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b)之處理中設有死區之例之流程圖。圖30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設有死區之第2臨限值之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第2臨限值。
此處,死區意指設置於第2臨限值Th0b、Th1b、Th2b等之上下之臨限值。例如,將AZ位準與第2臨限值Th0b之差之絕對值之前後百分之10設為死區。更具體而言,若AZ位準為例如100,第2臨限值Th0b為50,則AZ位準與第2臨限值Th0b之差之絕對值為(100-50),差之絕對值之前後百分之10為50×0.1=±5。亦即,死區為45~55之範圍。例如,當要變更第2臨限值Th0b之臨限值時,若第2臨限值Th1b在死區之範圍內,則不變更臨限值,若在死區外,則變更臨限值。於圖30中,由於第2臨限值Th1b在第2臨限值Th0b之死區之範圍外,故第2臨限值Th1b之值自第2臨限值Th0b變更。另一方面,由於第2臨限值Th2b在第2臨限值Th1b之死區之範圍內,故第2臨限值Th2b之值與第2臨限值Th1b設為同值,而不變更。
如圖29所示,於斷開事件數在特定之範圍之情形下(步驟S104b之否),臨限值控制部26b判定預定變更之第2臨限值Th1b之值是否在當前之第2臨限值Th0b之死區之範圍(步驟S112b),若在死區之範圍外(步驟S112b之否),將該第2臨限值Th1b之值自第2臨限值Th0b變更。另一方面,於在死區之範圍內之情形下(步驟S112b之是),將第2臨限值Th1b之值維持為第2臨限值Th0b之值,並結束處理。 若如上述般臨限值之應變更之量在死區之範圍,則不變更臨限值。此外,圖30所示之處理亦可應用於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步驟S1000a)。
例如,有若進行臨限值之變更,則觀察者感受到圖像之偏差之情形。因此,若增大死區之範圍,則不變更臨限值,抑制觀察者感覺到圖像之偏差。另一方面,若增大死區之範圍,則感度調整受抑制。因此,藉由調整死區之範圍,而可使感度調整、與圖像之偏差平衡。
圖31係顯示在臨限值之設定處理(步驟S1000b)之處理中相應於溫度變化變更臨限值之變更量之例之流程圖。圖32係示意性顯示相應於溫度變化變更臨限值之變更量之例之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第2臨限值。如圖32所示,增大在溫度之時間序列值Tma之時間變化較大之區域之第2臨限值Th1b之變化量。
如圖31所示,臨限值控制部26b於斷開事件數在特定之範圍之情形下(步驟S104b之否),利用以時間序列記錄於記錄部12之與受光區域21b之像素30對應之溫度資訊,運算溫度之時間變化量。例如,運算溫度之時間差分之絕對值(步驟S116b)。自溫度感測器21c取得之溫度以時間序列記錄於記錄部12。
其次,臨限值控制部26b基於溫度之變化量,運算第2臨限值之變更量,並變更第2臨限值(步驟S118b)。如此,相應於溫度之時間變化量,調整第2臨限值之變化量。如圖14所示,由於溫度變化與雜訊變化相關,故以溫度變化較大之時序,可增大第2臨限值之變化量,故可更有效率地進行感度調整。
如以上所說明般,根據本實施形態,臨限值控制部26b相應於遮光區域21a之遮光像素30之雜訊位準,設定臨限值。藉此,由於可調整暗時雜訊事件之發生量,故可進行對於真實事件與暗時雜訊事件之感度調整。
(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 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攝像系統10於在攝像裝置20之外部具有設定臨限值之運算處理部15之點,與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系統10不同。以下,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攝像系統10不同之點。
圖3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攝像裝置20之構成之方塊圖。於圖33中,省略驅動部22、仲裁器部23、行處理部24之記載。如圖33所示,於攝像裝置20之外部具有運算處理部15。運算處理部15係使用者可變更運算程式、或處理參數之裝置。藉此,使用者可以任意之演算法進行臨限值設定。
<本揭示之技術之應用例> 本揭示之技術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以下,針對更具體的應用例進行說明。例如,本揭示之技術可實現為搭載於汽車、電動汽車、油電混合汽車、機車、自行車、個人移動性裝置、飛機、無人機、船舶、機器人、建設機械、農業機械(曳引機器)等任一種類之移動體之測距裝置。
[移動體] 圖34係顯示作為可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移動體控制系統之一例之車輛控制系統7000之概略性構成例之方塊圖。車輛控制系統7000具備經由通訊網路7010連接之複數個電子控制單元。於圖31所示之例中,車輛控制系統7000具備: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車體系統控制單元7200、電池控制單元730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7500、及整合控制單元7600。連接該等複數個控制單元之通訊網路7010例如可為基於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區域網路)、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區域互連網路)、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或FlexRay(註冊商標)等任意之規格之車載通訊網路。
各控制單元具備:依照各種程式進行運算處理之微電腦、記憶由微電腦執行之程式或用於各種運算之參數等之記憶部、及驅動各種控制對象之裝置之驅動電路。各控制單元具備用於經由通訊網路7010在與其他之控制單元之間進行通訊之網路I/F,且具備用於在與車內外之裝置或感測器等之間利用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進行通訊之通訊I/F。於圖34中,作為整合控制單元7600之功能構成,圖示:微電腦7610、泛用通訊I/F 7620、專用通訊I/F 7630、測位部7640、信標接收部7650、車內機器I/F 7660、聲音圖像輸出部7670、車載網路I/F 7680及記憶部7690。其他之控制單元亦同樣地具備微電腦、通訊I/F及記憶部等。
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依照各種程式控制與車輛之驅動系統相關聯之裝置之動作。例如,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作為內燃機或驅動用馬達等用於產生車輛之驅動力之驅動力產生裝置、用於將驅動力傳遞至車輪之驅動力傳遞機構、調節車輛之舵角之轉向機構、及產生車輛之制動力之制動裝置等的控制裝置發揮功能。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可具有作為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或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等控制裝置之功能。
於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連接有車輛狀態檢測部7110。於車輛狀態檢測部7110中例如包含:檢測車體之軸旋轉運動之角速度之陀螺儀感測器、檢測車輛之加速度之加速度感測器、或用於檢測加速踏板之操作量、煞車踏板之操作量、方向盤之轉向角、引擎轉數或車輛之旋轉速度等之感測器中至少一者。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利用自車輛狀態檢測部7110輸入之信號進行運算處理,控制內燃機、驅動用馬達、電動轉向裝置或煞車裝置等。
車體系統控制單元7200依照各種程式,控制裝備於車體之各種裝置之動作。例如,車體系統控制單元7200作為無鑰匙門禁系統、智慧型鑰匙系統、電動車窗裝置、或頭燈、尾燈、煞車燈、方向燈或霧燈等各種燈之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該情形下,可對車體系統控制單元7200輸入自代替鑰匙之可攜式機發出之電波或各種開關之信號。車體系統控制單元7200受理該等電波或信號之輸入,而控制車輛之門鎖裝置、電動車窗裝置、燈等。
電池控制單元7300依照各種程式控制驅動用馬達之電力供給源即二次電池7310。例如,對電池控制單元7300自具備二次電池7310之電池裝置輸入電池溫度、電池輸出電壓或電池之剩餘容量等之資訊。電池控制單元7300利用該等信號進行運算處理,進行二次電池7310之溫度調節控制或電池裝置所具備之冷卻裝置等之控制。
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檢測搭載車輛控制系統7000之車輛外部之資訊。例如,於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連接有攝像部7410及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中至少一者。於攝像部7410中包含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相機、立體攝影機、單眼相機、紅外線相機及其他之相機中至少一者。於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中例如包含用於檢測當前之天氣或氣象之環境感測器、或用於檢測搭載有車輛控制系統7000之車輛周圍的其他之車輛、障礙物或行人等的周圍資訊檢測感測器中至少一者。
環境感測器例如可為檢測雨天之雨滴感測器、檢測霧之霧感測器、檢測日照程度之日照感測器、及檢測降雪之雪感測器中至少一者。周圍資訊檢測感測器可為超音波感測器、雷達裝置及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裝置中至少一者。該等攝像部7410及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可作為分別獨立之感測器乃至裝置而具備,亦可作為整合有複數個感測器乃至裝置之裝置而具備。
此處,圖35顯示攝像部7410及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之設置位置之例。攝像部7910、7912、7914、7916、7918設置於例如車輛7900之前保險桿、後照鏡、後保險桿、後門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中至少一個位置。前保險桿所具備之攝像部7910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所具備之攝像部7918主要取得車輛7900前方之圖像。後照鏡所具備之攝像部7912、7914主要取得車輛7900側方之圖像。後保險桿或後門所具備之攝像部7916主要取得車輛7900後方之圖像。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所具有之攝像部7918主要用於前方車輛或行人、障礙物、號志燈、交通標誌或車道線等之檢測。
此外,於圖35中顯示各個攝像部7910、7912、7914、7916之攝影範圍之一例。攝像範圍a表示設置於前保險桿之攝像部7910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b、c表示分別設置於後照鏡之攝像部7912、7914之攝像範圍,攝像範圍d表示設置於後保險桿或後門之攝像部7916之攝像範圍。例如,藉由重疊由攝像部7910、7912、7914、7916拍攝到之圖像資料,而可獲得自上方觀察車輛7900之俯瞰圖像。
設置於車輛7900之前方、後方、側方、角隅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的車外資訊檢測部7920、7922、7924、7926、7928、7930可為例如超音波感測器或雷達裝置。設置於車輛7900之前保險桿、後保險桿、後門及車廂內之擋風玻璃之上部的車外資訊檢測部7920、7926、7930可為例如LIDAR裝置。該等車外資訊檢測部7920~7930主要用於前方車輛、行人或障礙物等之檢測。
返回圖34繼續進行說明。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使攝像部7410拍攝車外之圖像,且接收拍攝到之圖像資料。又,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自連接之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接收檢測資訊。於車外資訊檢測部7420為超音波感測器、雷達裝置或LIDAR裝置時,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發送超音波或電磁波等,且接收接收到之反射波之資訊。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基於接收到之資訊進行人、車、障礙物、標識或路面上之文字等之物體檢測處理或距離檢測處理。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基於接收到之資訊,進行辨識降雨、霧或路面狀況等之環境辨識處理。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基於接收到之資訊算出與車外之物體相隔之距離。
又,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基於接收到之圖像資料進行辨識人、車、障礙物、標識或路面上之文字等之圖像辨識處理或距離檢測處理。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對於接收到之圖像資料進行變形修正或定位等處理,且合成由不同之攝像部7410拍攝到之圖像資料,而產生俯瞰圖像或全景圖像。車外資訊檢測單元7400可利用由不同之攝像部7410拍攝到之圖像資料進行視點轉換處理。
車內資訊檢測單元7500檢測車內之資訊。於車內資訊檢測單元7500連接有例如檢測駕駛者之狀態之駕駛者狀態檢測部7510。駕駛者狀態檢測部7510可包含拍攝駕駛者之相機、檢測駕駛者之生物體資訊之生物體感測器或對車廂內之聲音進行集音之麥克風等。生物體感測器例如設置於座面或方向盤等,檢測坐於坐席之乘客或握著方向盤之駕駛者之生物體資訊。車內資訊檢測單元7500基於自駕駛者狀態檢測部7510輸入之檢測資訊可算出駕駛者之疲勞度或注意力集中度,亦可判別駕駛者是否打瞌睡。車內資訊檢測單元7500可對所集音之聲音信號進行消除雜訊處理等處理。
整合控制單元7600依照各種程式控制車輛控制系統7000內之動作整體。於整合控制單元7600連接有輸入部7800。輸入部7800例如可藉由觸控面板、按鈕、麥克風、開關或控制桿等可由乘客進行輸入操作之裝置實現。可對整合控制單元7600輸入藉由對由麥克風輸入之聲音進行聲音辨識而獲得之資料。輸入部7800例如可為利用紅外線或其他之電波之遙控裝置,亦可為與車輛控制系統7000之操作對應之行動電話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等外部連接機器。輸入部7800可為例如相機,此時,乘客可利用手勢輸入資訊。或,可輸入藉由檢測乘客佩戴之穿戴式裝置之移動而獲得之資料。再者,輸入部7800例如可包含基於利用上述之輸入部7800由乘客等輸入之資訊產生輸入信號並對整合控制單元7600輸出的輸入控制電路等。乘客等藉由操作該輸入部7800而對車輛控制系統7000輸入各種資料或指示處理動作。
記憶部7690可包含:記憶由微電腦執行之各種程式之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以及記憶各種參數、運算結果或感測器值等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又,記憶部7690可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碟機)等磁性記憶裝置、半導體記憶裝置、光記憶裝置或磁光記憶裝置等實現。
泛用通訊I/F 7620係中介與存在於外部環境7750之各種機器之間之通訊的泛用性通訊I/F。泛用通訊I/F 7620可安裝GSM(註冊商標)(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行動通訊系統)、WiMAX(註冊商標)、LTE(註冊商標)(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或LTE-A(LTE-Advanced,進階長期演進技術)等蜂巢通訊協定、或無線LAN(亦稱為Wi-Fi(註冊商標))、藍芽(註冊商標)等其他之無線通訊協定。泛用通訊I/F 7620例如可經由基地台或存取點對存在於外部網路(例如,網際網路、雲端網路或公司固有網路)上之機器(例如應用伺服器或控制伺服器)連接。又,泛用通訊I/F 7620可利用例如P2P(Peer To Peer,點對點)技術與存在於車輛之附近之終端(例如駕駛者、行人或店鋪之終端、或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機器型通訊)終端)連接。
專用通訊I/F 7630係支持出於車輛之使用之目的而制定之通訊協定之通訊I/F。專用通訊I/F 7630例如可安裝下位層之IEEE802.11p與上位層之IEEE1609之組合即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le Environment,車輛環境中的無線存取)、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專用短距通訊)、或蜂巢通訊協定等標準協定。專用通訊I/F 7630典型而言,執行包含車輛與車輛之間(Vehicle to Vehicle)通訊、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通訊、車輛與家之間(Vehicle to Home)之通訊、及車輛與行人之間(Vehicle to Pedestrian)通訊中一個以上之概念之V2X通訊。
測位部7640例如接收來自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衛星之GNSS信號(例如來自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衛星之GPS信號)而執行測位,產生包含車輛之緯度、經度及高度之位置資訊。此外,測位部7640可藉由與無線存取點交換信號而特定當前位置,或可自具有測位功能之行動電話、PHS或智慧型手機等終端取得位置資訊。
信標接收部7650例如接收自設置於道路上之無線基地台等發送之電波或電磁波,而取得當前位置、交通擁堵、禁止通行或所需時間等資訊。此外,信標接收部7650之功能可包含於上述之專用通訊I/F 7630。
車內機器I/F 7660係中介微電腦7610與存在於車內之各種車內機器7760之間之連接之通訊介面。車內機器I/F 7660可利用無線LAN、藍芽(註冊商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或WUSB(Wireless USB,無線USB)等無線通訊協定確立無線連接。又,車內機器I/F 7660可經由未圖示之連接端子(及若有必要的話可經由纜線)確立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HDMI(註冊商標)(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或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行動高解析度鏈接)等有線連接。車內機器7760例如可包含乘客具有之移動機器或穿戴式機器、或被搬入或安裝於車輛之資訊機器中至少一者。又,車內機器7760可包含進行探索至任意之目的地之路徑之導航裝置。車內機器I/F 7660在與該等車內機器7760之間交換控制信號或資料信號。
車載網路I/F 7680係中介微電腦7610與通訊網路7010之間之通訊之介面。車載網路I/F 7680依照由通訊網路7010支持之特定之協定收發信號等。
整合控制單元7600之微電腦7610基於經由泛用通訊I/F 7620、專用通訊I/F 7630、測位部7640、信標接收部7650、車內機器I/F 7660及車載網路I/F 7680中至少一者取得之資訊,依照各種程式控制車輛控制系統7000。例如,微電腦7610可基於所取得之車內外之資訊,運算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之控制目標值,而對驅動系統控制單元7100輸出控制指令。例如,微電腦7610可進行以實現包含車輛之避免碰撞或緩和衝擊、基於車距之追隨行駛、車速維持行駛、車輛之碰撞警告、或車輛之車道脫離警告等的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之功能為目的之協調控制。又,微電腦7610可藉由基於所取得之車輛之周圍之資訊控制驅動力產生裝置、轉向機構或制動裝置等,而可進行以不依賴駕駛者之操作而自律行駛之自動駕駛等為目的之協調控制。
微電腦7610可基於經由泛用通訊I/F 7620、專用通訊I/F 7630、測位部7640、信標接收部7650、車內機器I/F 7660及車載網路I/F 7680中至少一者取得之資訊取得之資訊,產生車輛與周邊之構造物或人物等物體之間之三維距離資訊,而製作包含車輛之當前位置之周邊資訊之局部地圖資訊。又,微電腦7610可基於所取得之資訊預測車輛之碰撞、行人等之靠近或朝禁止通行之道路之進入等危險,而產生警告用信號。警告用信號例如可為用於產生警告音或使警告燈點亮之信號。
聲音圖像輸出部7670朝可對車輛之乘客或車外以視覺或聽覺通知資訊之輸出裝置發送聲音及圖像中之至少一者之輸出信號。於圖34之例中,例示音訊揚聲器7710、顯示部7720及儀表板7730,作為輸出裝置。顯示部7720例如可包含車載顯示器及抬頭顯示器之至少一者。顯示部7720可具有AR(Augmented Reality,強化實境)顯示功能。輸出裝置可為該等裝置以外之頭戴耳機、乘客佩戴之眼鏡型顯示器等穿戴式裝置、投影機或燈等其他之裝置。於輸出裝置為顯示裝置之情形下,顯示裝置以文字、圖像、表、圖等各種形式以視覺顯示藉由微電腦7610進行之各種處理獲得之結果或自其他之控制單元接收到之資訊。又,於輸出裝置為聲音輸出裝置之情形下,聲音輸出裝置將包含所播放之聲音資料或音響資料等之音訊信號轉換為類比信號並以聽覺輸出。
此外,於圖34所示之例中,經由通訊網路7010連接之至少二個控制單元可一體化為一個控制單元。或,各個控制單元可由複數個控制單元構成。再者,車輛控制系統7000可具備未圖示之另一控制單元。又,於上述之說明中,可使其他之控制單元具有任一控制單元擔負之功能之一部分或全部。即,若經由通訊網路7010進行資訊之收發,則特定之運算處理可由任一控制單元進行。同樣地,可行的是,連接於任一控制單元之感測器或裝置連接於其他之控制單元,且複數個控制單元經由通訊網路7010相互收發檢測資訊。
以上,針對可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車輛控制系統之一例,進行了說明。本揭示之技術可應用於以上所說明之構成中之例如攝像部7910、7912、7914、7916、7918、或車外資訊檢測部7920、7922、7924、7926、7928、7930、或是駕駛者狀態檢測部7510等。具體而言,可對該等攝像部或檢測部,應用具有本揭示之攝像裝置之圖1之攝像系統10。而且,由於藉由應用本揭示之技術,而可緩和感測器雜訊等之雜訊事件之影響,確實且迅速地感知真實事件之發生,故可實現安全的車輛行駛。
此外,本發明可採用如以下之構成。
(1)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具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 設定部,其相應於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中之特定區域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及 第1檢測部,其當由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2)如(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特定區域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被遮光;且 前述特定區域以外之光電轉換元件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
(3)如(2)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配置成二維之矩陣狀,前述被遮光之遮光區域對應於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之至少一者。
(4)如(3)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前述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包含配置成前述二維之矩陣狀之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之端部。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臨限值。
(6)如(1)至(5)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部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1臨限值時,檢測第1檢測信號,且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2臨限值時,檢測第2檢測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1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1臨限值,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2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2臨限值。
(7)如(1)至(5)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基於在前述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階段性地設定前述臨限值。
(8)如(7)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隨著時間經過,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
(9)如(8)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初始設定值。
(10)如(8)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於將前述臨限值設定為第1階段之臨限值之後,使前述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特定之設定值。
(11)如(1)至(10)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當在前述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不變更前述臨限值。
(12)如(1)至(10)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相應於與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對應之溫度,而設定前述臨限值。
(13)如(12)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隨著前述溫度變化變大,而增大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
(14)如(1)至(13)中任一項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部依次讀出前述特定區域之光電轉換元件之前述電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於特定期間,計數超過前述臨限值之前述檢測信號之數量。
(15)一種攝像方法,其相應於被遮光之光電轉換元件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且 當由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本揭示之態樣並非係限定於上述之各個實施形態者,亦包含熟悉此項技術者可想到之各種變化,本發明之效果亦不限定於上述之內容。亦即,於不脫離根據由申請專利範圍規定之內容及其均等物導出之本揭示之概念性思想與旨趣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追加、變更及局部削除。
10:攝像系統 11:攝像透鏡 12:記錄部 13:控制部 14:信號線 15:輸出線/運算處理部 20:攝像裝置 21:像素陣列部 21a:遮光區域 21b:受光區域 21c:溫度感測器 22:驅動部 23:仲裁器部(調解部) 24:行處理部 25:信號處理部 26:設定部 26a:計數部 26b:臨限值控制部 27:讀出區域選擇部 28:信號產生部 30:像素/遮光像素 31:受光部 32:像素信號產生部 33:位址事件檢測部 201:受光晶片 202:檢測晶片 241:類比-數位轉換器(ADC) 311:受光元件(光電轉換元件) 312:傳送電晶體 313:OFG電晶體 321:重置電晶體 322:放大電晶體 323:選擇電晶體 324:浮動擴散層 331:電流電壓轉換部 332:緩衝器 333:減法器 334:量化器 335:傳送部 336:記憶部 337:控制部 3311, 3313:N型電晶體/電晶體 3312:P型電晶體/電晶體 3314:信號輸入線 3331, 3333:電容元件 3332:反相器電路 3334:電容元件 3341:比較器 7000:車輛控制系統 7010:通訊網絡 7100:驅動系統控制單元 7110:車輛狀態檢測部 7200:車體系統控制單元 7300:電池控制單元 7310:二次電池 7400:車外資訊檢測單元 7410, 7910, 7912, 7914, 7916, 7918:攝像部 7420:車外資訊檢測部 7500:車內資訊檢測單元 7510:駕駛者狀態檢測部 7600:整合控制單元 7610:微電腦 7620:泛用通訊I/F 7630:專用通訊I/F 7640:測位部 7650:信標接收部 7660:車內機器I/F 7670:聲音圖像輸出部 7680:車載網絡I/F 7690:記憶部 7710:音訊揚聲器 7720:顯示部 7730:儀表板 7750:外部環境 7760:車內機器 7800:輸入部 7900:車輛 7920, 7922, 7924, 7926, 7928, 7930:車外資訊檢測部 a, b, c, d:攝像範圍 L12A, L12B:線 N1 , N2 :連接節點 OFG:溢流閘 Qinit :電荷 RST:重置信號 SEL:選擇信號 SIG:像素信號 Th0:臨限值 Th1, Th2:特定值 Th1a, Th2a:特定值/第1臨限值 Th1b, Th2b:第1臨限值/第2臨限值 Tma:溫度之時間序列值 TRG:傳送信號 Vbias :偏壓電壓 VDD :電源電壓 Vinit :電壓信號 Vhf:特定值 VSL:垂直信號線 Vth :臨限值電壓
圖1係顯示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攝像系統之系統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揭示之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3係顯示像素陣列部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4係顯示像素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5係顯示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1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6係顯示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1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7係顯示電流電壓轉換部之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8係顯示位址事件檢測部之減法器及量化器之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9係顯示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2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10係顯示遮光像素之位址事件檢測部之第2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11係顯示本揭示之第2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12係顯示攝像裝置之積層型晶片構造之概略之分解立體圖。 圖13係顯示第1構成例之攝像裝置之行處理部之構成之一例之方塊圖。 圖14係顯示雜訊事件與溫度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15係顯示臨限值控制部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16係顯示並列處理之臨限值控制部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17係顯示圖15及圖16之步驟S1000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18係示意性顯示圖17所示之處理例之圖。 圖19係顯示將圖17所示之處理進行3週期之處理例之圖。 圖20係顯示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21係示意性顯示獨立地調整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圖。 圖22係顯示獨立地調整並列處理之第1臨限值、與第2臨限值之處理例之流程圖。 圖23係顯示階段性地變更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 圖24係示意性顯示圖23所示之處理例之圖。 圖25係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 圖26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1臨限值之例之圖。 圖27係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之例之流程圖。 圖28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第2臨限值之例之圖。 圖29係顯示設置有死區之例之流程圖。 圖30係示意性顯示階段性地變更設置有死區之第2臨限值之例之圖。 圖31係顯示相應於溫度變化變更臨限值之變更量之例之流程圖。 圖32係示意性顯示相應於溫度變化變更臨限值之變更量之例之圖。 圖33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攝像裝置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34係顯示作為可應用本揭示之技術之移動體控制系統之一例之車輛控制系統之概略性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35係顯示攝像部及車外資訊檢測部之設置位置之例之圖。
10:攝像系統
11:攝像透鏡
12:記錄部
13:控制部
14:信號線
20:攝像裝置

Claims (15)

  1. 一種攝像裝置,其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具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 設定部,其相應於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中之特定區域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及 第1檢測部,其當由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2.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特定區域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被遮光;且 前述特定區域以外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前述電信號。
  3. 如請求項2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配置成二維之矩陣狀,前述被遮光之遮光區域對應於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之至少一者。
  4. 如請求項3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列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及前述行單位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之配置包含配置成前述二維之矩陣狀之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之端部。
  5.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前述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臨限值。
  6.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部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1臨限值時,檢測第1檢測信號,且於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第2臨限值時,檢測第2檢測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增大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1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1臨限值, 基於由前述特定區域中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信號位準減小之方向之變化量之絕對值於特定期間超過前述第2臨限值之數值,設定前述第2臨限值。
  7. 如請求項5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基於在前述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階段性地設定前述臨限值。
  8. 如請求項7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隨著時間經過,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
  9. 如請求項8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使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初始設定值。
  10. 如請求項8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於將前述臨限值設定為第1階段之臨限值之後,使前述變化率減小,逐漸接近特定之設定值。
  11.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當在特定期間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數值未達特定值之情形下,不變更前述臨限值。
  12.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相應於與前述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對應之溫度,而設定前述臨限值。
  13. 如請求項12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設定部隨著前述溫度變化變大,而增大前述臨限值之變化率。
  14. 如請求項1之攝像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部依次讀出前述特定區域之光電轉換元件之前述電信號;且 前述設定部於特定期間,計數超過前述臨限值之前述檢測信號之數量。
  15. 一種攝像方法,其相應於被遮光之光電轉換元件之雜訊位準而設定臨限值;且 當由各自將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而產生電信號之複數個光電轉換元件產生之前述電信號之變化量之絕對值超過前述臨限值之情形下,對檢測信號予以檢測。
TW110112725A 2020-05-28 2021-04-08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TWI788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3556 2020-05-28
JP2020-093556 2020-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7825A true TW202147825A (zh) 2021-12-16
TWI788818B TWI788818B (zh) 2023-01-01

Family

ID=7874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725A TWI788818B (zh) 2020-05-28 2021-04-08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9879A1 (zh)
JP (1) JPWO2021241120A1 (zh)
CN (1) CN115699791A (zh)
TW (1) TWI788818B (zh)
WO (1) WO2021241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06711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物体検出システム
WO2023182049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データ構造
WO2023189279A1 (ja) * 2022-03-29 2023-10-05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0708A (zh) * 2012-03-19 2013-10-01 Sony Corp 固體攝像裝置及電子機器
TW202408216A (zh) * 2018-01-23 2024-02-16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光檢測裝置
JP2019134271A (ja) * 2018-01-31 2019-08-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制御方法
CN112385044A (zh) * 2018-07-17 2021-02-19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摄像元件、层叠型摄像元件和固态摄像装置
JP2020053827A (ja) * 2018-09-27 2020-04-02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DE112019004886T5 (de) * 2018-09-28 2021-07-0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Festkörper-bildgebungselement, 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ein festkörper-bildgebungselement und elektronische 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1120A1 (ja) 2021-12-02
TWI788818B (zh) 2023-01-01
US20230179879A1 (en) 2023-06-08
CN115699791A (zh) 2023-02-03
JPWO2021241120A1 (zh)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3911B2 (en) Imag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ing system, and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
US20220172488A1 (en) Imaging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ing system, and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
TWI788818B (zh) 攝像裝置及攝像方法
US11895398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system
US1168360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230276141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US20230047180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US20220148432A1 (en) Imaging system
WO2019073726A1 (ja) 固体撮像素子、固体撮像素子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235323A1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21153428A1 (ja) 撮像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撮像方法
WO2021256095A1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22065032A1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20230108884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WO2024106169A1 (ja) 光検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US20240080587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13615152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JP2024071188A (ja) 光検出素子及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