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6073A - 皮下埠 - Google Patents

皮下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6073A
TW202146073A TW110112369A TW110112369A TW202146073A TW 202146073 A TW202146073 A TW 202146073A TW 110112369 A TW110112369 A TW 110112369A TW 110112369 A TW110112369 A TW 110112369A TW 202146073 A TW202146073 A TW 2021460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onnector
sealing element
rod
po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葉莎 阿主曼德
克里斯 塔拉帕塔
馬克 貝里沙里歐
克里斯提爾 哈特頌恩
馬修 J 剛
查斯 費茲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6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607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208Subcutaneous access sites for injecting or removing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4Access sites having pierceable self-seal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208Subcutaneous access sites for injecting or removing fluids
    • A61M2039/0235Subcutaneous access sites for injecting or removing fluids having an additional inlet, e.g. for a guidewire or a catheter tu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02Access sites
    • A61M39/0208Subcutaneous access sites for injecting or removing fluids
    • A61M2039/0238Subcutaneous access sites for injecting or removing fluids having means for locating the implanted device to insure proper injection, e.g. radio-emitter, protuberances, radio-opaque mar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2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tactile 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3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 A61M2205/584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by visual feedback having a color co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皮下埠總成,其包括基底、連接器、桿、密封元件及鎖定構件。該連接器自附接至該基底之第一端延伸至遠端,且包括限定具有內徑之承窩之內表面。該桿自該基底延伸至該承窩中。該桿包括具有外徑之外表面,該外徑小於該承窩之該內徑。該密封元件佈置在該承窩內之該桿與該承窩之該內表面之間。該鎖定構件具有柱塞,該柱塞自該遠端接收在該承窩內且具有面向該密封元件之末端。該柱塞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軸向移動以將該密封元件選擇性壓縮在該承窩內。

Description

皮下埠
本揭示案概言之係關於皮下埠。
此部分提供不一定為先前技術之與本揭示案相關之背景資訊。
當將導管連接至皮下埠時,可能因多種潛在問題而難以將導管牢固地連接至皮下埠,該等潛在問題係例如解剖學干擾、手術設備干擾等。另外,確保導管保持與皮下埠連接對於確保藥物正確地遞送至患者至關重要。因此,將導管連接至皮下埠之方式可能有改良之空間。
此部分提供本揭示案之一般概述,且並非其全部範圍或其所有特徵之全面揭示。
本揭示案之一個態樣提供皮下埠總成,其包括基底、連接器、桿、密封元件及鎖定構件。連接器自附接至基底之第一端延伸至遠端,且包括限定具有內徑之承窩之內表面。桿自基底延伸至承窩中。桿包括具有外徑之外表面,該外徑小於承窩之內徑。密封元件佈置在承窩內之桿與承窩之內表面之間。鎖定構件具有柱塞,該柱塞自遠端接收在承窩內且具有面向密封元件之末端。柱塞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軸向移動以將密封元件選擇性壓縮在承窩內。
本揭示案之實施方案可包括以下視情況存在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密封元件包圍桿。視情況地,在未壓縮狀態下,密封元件可與桿之外表面之外徑間隔第一距離。在一些實例中,第二位置之柱塞可經組態以朝向桿之外表面之外徑軸向及徑向壓縮密封元件。
鎖定構件可包括附接至柱塞之蓋。在一些實例中,蓋包括位置指示器。位置指示器可經組態以傳達蓋之旋轉位置。在一些實例中,蓋包括抓握構件且位置指示器提供於抓握構件上。蓋可包括複數個第一螺紋且連接器可包括與第一螺紋接合之複數個第二螺紋。柱塞可經由與第二螺紋接合之第一螺紋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承窩可包括內表面上之第一徑向突起且柱塞可包括柱塞之外表面上之第二徑向突起,第一徑向突起及第二徑向突起經組態以彼此選擇性接合以保持柱塞之至少一部分在承窩內。
密封元件可包括面向柱塞之末端之錐形端。柱塞之末端可經組態以當柱塞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軸向及徑向壓縮密封元件之錐形端。
本揭示案之另一態樣提供皮下埠總成,其包括基底、連接器、桿、套環及密封元件。連接器自鄰近基底之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連接器包括處於第一端之具有第一寬度之頸部,及靠近第二端之具有第二寬度之肩部,以及由自第二端延伸穿過連接器之內表面限定之承窩。桿自基底延伸至承窩中,桿包括自承窩之內表面向內間隔開之外表面。套環包括具有第三寬度之內偏移表面,該第三寬度大於頸部之第一寬度且小於肩部之第二寬度。套環可在內偏移表面鄰近頸部之第一位置與內偏移表面鄰近肩部之第二位置之間操作。密封元件佈置在承窩內之桿與承窩之內表面之間。密封元件當套環處於第一位置時包圍桿且當套環處於第二位置時壓縮桿。此態樣可包括以下視情況存在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由連接器包圍。視情況地,第二位置之套環可經組態以徑向壓縮密封元件以將導管固定在密封元件與桿之間。
連接器可包括至少一個自承窩延伸穿過肩部之狹縫。當套環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連接器可經由至少一個狹縫朝向密封元件徑向偏轉。內偏移表面可為錐形且連接器可包括錐形外偏移表面。當套環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內偏移表面及錐形外表面之接合可使得連接器朝向密封元件徑向偏轉且使得密封元件徑向壓縮並將導管固定至桿。連接器之錐形外表面可佈置在頸部與肩部之間。至少一個狹縫可包括複數個狹縫,該複數個狹縫限定連接器之複數個撓性凸片。連接器之每一撓性凸片可與連接器之相鄰撓性凸片間隔一個狹縫。
本揭示案之另一態樣提供皮下埠總成之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包括連接器、桿、密封元件、編織導管及鎖定構件。連接器具有承窩及處於承窩第一端之複數個螺紋。桿佈置在承窩內。密封元件佈置在承窩內之桿與連接器之間。編織導管具有偶合至桿且經密封元件包圍之端。鎖定構件可滑動地偶合至連接器且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沿連接器移動以在導管周圍在壓縮狀態與未壓縮狀態之間選擇性改變密封元件。此態樣可包括以下視情況存在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鎖定構件包括接收在承窩內之柱塞及藉由螺紋偶合至連接器之蓋。在一些實例中,蓋包括位置指示器。位置指示器可經組態以傳達蓋之旋轉位置。在一些實例中,蓋包括抓握構件且位置指示器提供於抓握構件上。蓋可經由螺紋之接合相對於連接器在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移動。連接器可包括內表面上之第一徑向突起且鎖定構件可包括外表面上之第二徑向突起。第一徑向突起及第二徑向突起可經組態以彼此接合以將柱塞之至少一部分固定至連接器。密封元件可包括具有第一錐形端之套筒且柱塞可包括經組態以接合套筒之第一錐形端之第二錐形端。第一錐形端及第二錐形端可在鎖定構件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接合,使得套筒軸向及徑向壓縮並將編織導管固定至桿。
本揭示案之一或多個實施方案之細節闡述於下文附圖及描述中。根據描述及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將明了其他態樣、特徵及優點。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119(e)主張於2020年4月2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63/004,142之優先權。此先前申請案之揭示內容視為本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之一部分且其全文皆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將參考附圖更全面地闡述實例組態。提供實例組態,以使得本揭示案將為透徹的,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全面地傳達本揭示案之範圍。陳述特定細節,例如特定組件、裝置及方法之實例,以提供對本揭示案組態之透徹理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了,無需採用特定細節,實例組態可以許多不同形式體現,且該等特定細節及實例組態不應解釋為限制本揭示案之範圍。
參考圖1-圖5B,大體上顯示皮下埠總成100之第一實例。皮下埠總成100包括埠102,其包括基底104、蓋106、隔膜108及連接器110。皮下埠總成100可以手術方式安裝在患者之皮膚下方。如在圖2及圖3中可見,基底104可限定貯器112,且蓋106可限定接收隔膜108之進入孔114,該隔膜可為由聚矽氧或任何其他適宜材料形成之膜。如下文更詳細陳述,連接器110可接收導管10之遠端10a,且導管10之相對端可連接至患者之靜脈、肌肉、骨骼、組織或任何其他適宜解剖學結構或系統。導管10可為具有任何適宜彈性、強度及剛性之編織導管。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導管10沿其縱軸具有最小彈性或拉伸。
健康護理提供者(例如醫師、護士等)可經由注射器及針將藥物注射穿過患者之皮膚且穿過隔膜以將藥物遞送至貯器112。藥物隨後可穿過導管10遞送至藥物施用之期望位置。基底104、蓋106及連接器110可由任何適宜材料形成,例如鈦、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金、鉑、銀、銥、鉭、鎢、聚碳酸酯或前述之任一組合。
連接器110自附接至基底104之第一端110a延伸至與基底104間隔開之遠端110b。連接器110包括限定承窩118之內表面116。如圖5A中所指示,承窩118包括第一內徑ID118a 及大於第一內徑ID118a 之第二內徑ID118b 。第一內徑ID118a 可比第二內徑ID118b 更靠近第一端110a定位。承窩118可包括內表面116上具有第二內徑ID118b 之部分(例如自遠端110b延伸之部分)處之複數個第一螺紋120。
參考圖3-圖5B,承窩118可包括在具有第一內徑ID118a 之部分處自內表面116延伸之第一徑向突起122。第一徑向突起122可為倒鉤且具有傾斜(angled)部分,該傾斜部分在自遠端110b向第一端110a延伸之方向上向上傾斜(ramp),且第一徑向突起122可具有鄰近傾斜部分且面向第一端110a之大體上平坦之部分。第一徑向突起122之平坦部分可垂直於內表面116或可經底切以沿內表面116提供障礙物。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第一徑向突起122可佈置在承窩118之具有第一內徑ID118a 之部分末端。在其他實施方案中,第一徑向突起122可佈置在承窩118之具有第一內徑ID118a 之任一位置。承窩118可經由由基底104或連接器110中之一者限定之管道124與貯器112流體連通。
埠102包括自基底104延伸至承窩118中之桿126。桿126包括具有外徑OD126 之外表面128,該外徑小於承窩118之第一內徑ID118a 及第二內徑ID118b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126之外徑OD126 可介於約0.2 mm與1.0 mm之間。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126之外徑OD126 可介於約0.3 mm與0.7 mm之間。桿126可沿承窩118之實質上整個長度延伸,即自基底104延伸至連接器110之遠端110b。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126可延伸超過連接器110之遠端110b或在該遠端之前終止。桿126可由任何適宜類型之材料形成,例如鈦、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金、鉑、銀、銥、鉭、鎢、聚碳酸酯或前述之任一組合。
繼續參考圖3-圖5B,皮下埠總成100包括套筒或密封元件130,其佈置在承窩118內之桿126之外表面128與承窩118之內表面116之間。密封元件130自近端130a延伸至遠端130b。近端130a可佈置在承窩118之具有第一內徑ID118a 之部分末端或附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遠端130b可朝向密封元件130之縱向中心逐漸變細,如圖5A中所顯示。在其他實施方案中,遠端130b可為大體上平坦的或不為錐形,如圖5B中所顯示。密封元件130可包括整個延伸穿過密封元件130之中心孔132,使得密封元件130完全包圍桿126。當在未壓縮狀態下時,密封元件130可與桿126之外表面128間隔開。具體而言,限定密封元件130之中心孔132之表面與桿126之外表面128間隔之距離大於導管10之壁厚度。因此,當密封元件130處於未壓縮狀態時,導管可插入穿過桿126之外表面128與密封元件130之間之空間。密封元件130可由任何適宜材料形成,例如泡沫、橡膠、氯丁橡膠、聚矽氧等。
皮下埠總成100包括鎖定構件134,其具有柱塞136、鄰近柱塞136之蓋138及延伸穿過柱塞136及蓋138之中心孔140。柱塞136自遠端110b接收在承窩118內。柱塞136包括面向密封元件130之遠端130b之末端136a。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末端136a可遠離柱塞136之縱向中心逐漸變細以匹配密封元件130之遠端130b之斜度,如圖5A中所顯示。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柱塞136之末端136a可為實質上平坦的以毗連密封元件130之遠端130b之平坦端,如圖5B中所顯示。柱塞136可在第一位置(圖3)與第二位置(圖4)之間軸向移動以將密封元件130選擇性壓縮在承窩118內。鎖定構件134可由任何適宜材料形成,例如鈦、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金、鉑、銀、銥、鉭、鎢、聚碳酸酯、聚合材料、塑膠材料或前述之任一組合。
柱塞136包括延伸至承窩118之第一內徑ID118a 中之外表面142。外表面142包括自外表面142延伸之第二徑向突起144。第二徑向突起144可具有傾斜(angled)部分,該傾斜部分在自末端136a向蓋138延伸之方向上向上傾斜(ramp),且第二徑向突起144可具有鄰近傾斜部分且面向蓋138之大體上平坦之部分。承窩118之第一徑向突起122及柱塞136之第二徑向突起144經組態以彼此選擇性接合以保持柱塞136之至少一部分在承窩118內,如在圖5A及圖5B中可見。第一徑向突起122及第二徑向突起144之傾斜部分允許柱塞136進入承窩118之第一內徑ID118a ,但在第二徑向突起144超過第一徑向突起122後,第一徑向突起122及第二徑向突起144之平坦部分限制柱塞136離開承窩118之第一內徑ID118a 。此一組態確保在正確安裝後,鎖定構件134不會自埠102斷開。儘管第一徑向突起122及第二徑向突起144顯示且闡述為具有類似於直角三角形之形狀,但應理解涵蓋任何適宜形狀。
蓋138包括具有複數個第二螺紋148及複數個抓握構件150之外表面146。複數個第二螺紋148延伸至承窩118之第二內徑ID118b 中且經組態以與複數個第一螺紋120接合。柱塞136經由與第二螺紋148接合之第一螺紋120在第一位置(圖3)與第二位置(圖4)之間移動。第二螺紋148經組態,使得鎖定構件134之單旋轉在第一位置(圖3)與第二位置(圖4)之間移動柱塞136以將密封元件130選擇性壓縮在承窩118內並固定導管。更特定而言,當柱塞處於圖3中所顯示之第二位置(即完全縮回)時,鎖定構件134在順時針方向上之單旋轉使柱塞136移動至圖4中所顯示之第一位置以壓縮密封元件130,從而在導管10上提供符合ISO 10555之鎖定力。相反,逆時針方向上之完全旋轉使柱塞136自完全鎖定之第一位置返回至圖3中所顯示之完全解鎖之第二位置,以允許導管10容易地自桿126斷開。
抓握構件150可為一系列具有較高摩擦係數之凹部、突起或區域以幫助例如健康護理提供者抓住並扭轉蓋138。蓋138可包括位置指示器151a,其經組態以將鎖定構件134之位置傳達至使用者。特定而言,如上文所論述,第一螺紋120及第二螺紋148經組態,使得鎖定構件134之單旋轉使鎖定構件134在完全解鎖之第一位置(圖3)與完全鎖定之第二位置(圖4)之間移動。因此,位置指示器151a將蓋138之旋轉位置傳達至使用者,使得使用者可確定鎖定構件134係處於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抑或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之中間位置。位置指示器151a進一步與第一徑向突起122及第二徑向突起144協作以防止鎖定構件134不慎自連接器110移除。舉例而言,位置指示器151a向使用者提供視覺反饋,即鎖定構件134鄰近或處於第一位置(即完全縮回),同時當柱塞136之第二徑向突起144在第一位置毗連承窩118之第一徑向突起122時,第一徑向突起122及第二徑向突起144向使用者提供物理或觸覺反饋。冗餘反饋(即視覺及觸覺)有利地最小化鎖定構件134自承窩118移除之可能性,此在用插入患者內之導管實施時尤其有利。
在所說明實例中,位置指示器151a提供為外表面146之彩色部分,對應於抓握構件150之一個突起。視情況地,參考指示器151b可形成於連接器110上以指示鎖定構件134相對於連接器110之相對位置。指示器151a、151b中之每一者可使用移印製程(tampography process,即pad printing)來施加。然而,可使用其他塗覆製程(例如陽極處理)來形成指示器151a、151b中之每一者。另外或替代地,指示器151a、151b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在外表面146中形成之觸覺特徵,例如滾花或對準狹縫。
蓋138包括朝向中心孔140延伸之拋物線凹部152。在安裝導管10時,拋物線凹部152經組態以將導管10引向中心孔140。舉例而言,導管10之遠端10a可沿拋物線凹部152之表面滑向中心孔140。
在操作中,鎖定構件134起始於第一位置(圖3)且導管10之遠端10a插入鎖定構件134之中心孔140中。導管10之遠端10a繼續沿承窩118中之中心孔140,在桿126之外表面128上滑動,並穿過密封元件130之中心孔132,直至導管10之遠端10a終止於承窩118之末端。此時,導管10包圍桿126,但導管10無法充分固定至桿126。鎖定構件134經由與蓋138相互作用旋轉,此使得柱塞136在第一螺紋120與第二螺紋148接合時更靠近密封元件130移動。柱塞136進一步移動至承窩118中,直至柱塞136之末端136a接合密封元件130之遠端130b。鎖定構件134繼續旋轉且向第二位置(圖4)移動,使得柱塞136之末端136a朝向桿126之外表面128之外徑OD126 軸向及徑向壓縮密封元件130之遠端130b,由此將導管10固定至桿126。換言之,當鎖定構件134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密封元件130自未壓縮狀態(即與導管間隔開)移動至壓縮狀態(即接觸導管)以將導管10固定至桿126。
參考圖6-圖10,大體上顯示皮下埠總成200之第二實例。皮下埠總成200包括埠202,其具有基底204、蓋206、隔膜208及連接器210。限定貯器212之基底204、限定進入孔214之蓋206及隔膜208之結構及功能實質上類似於如上文所述皮下埠總成100之基底104、蓋106及隔膜108,且因此不再詳細闡述該等組件。
連接器210自鄰近基底204之第一端210a延伸至與基底204間隔開之第二遠端210b。連接器210包括限定承窩218之內表面216。承窩218包括內徑ID218 。承窩218包括至少一個自內表面216朝向承窩218之中心延伸之徑向突起220。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至少一個徑向突起220可包括兩個徑向突起220或任何其他適宜數量之徑向突起。徑向突起220可具有大體上三角形之形狀(例如等邊三角形)或任何其他適宜形狀。承窩218可經由由基底204或連接器210中之一者限定之管道224與貯器212流體連通。
連接器210包括頭部222、頸部234及介於頭部222與頸部234之間之肩部236。頸部234包括處於連接器之第一端210a、例如處於連接至基底204之部分處之第一寬度W234 ,且肩部236包括靠近連接器210之第二端210b之大於第一寬度W234 之第二寬度W236 。承窩118延伸穿過頭部222,穿過肩部236,且至少部分延伸至頸部234中。肩部236包括肩部236之外表面上之唇緣或第一鎖扣244。第一鎖扣244可面向連接器210之第二端210b,例如第一鎖扣244可面向頭部222。
頭部222可包括延伸至連接器210之第二端210b之錐形外表面238。頭部222包括朝向承窩218延伸之錐形凹部240。在安裝導管10時,錐形凹部240經組態以將導管10引向承窩218。舉例而言,導管10之遠端10a可沿錐形凹部240之表面滑向承窩218。
參考圖8-圖10,連接器210包括自頸部234之外表面延伸至肩部236之外表面之外偏移表面242。外偏移表面242相對於頸部234及肩部236可為錐形。舉例而言,由於頸部234之第一寬度W234 小於肩部236之第二寬度W236 ,故外偏移表面242之寬度自頸部234至肩部236增加。
參考圖6及圖7,連接器210包括至少一個自承窩218延伸穿過頭部222、肩部236及頸部234之至少一部分的狹縫246。至少一個狹縫246可包括四個狹縫或任何其他適宜數量之狹縫。狹縫246可協作限定連接器210之至少一個撓性凸片248。舉例而言,在存在四個狹縫246之實施方案中,可存在由四個狹縫246限定之四個撓性凸片248。每一凸片248可與相鄰凸片248間隔一個狹縫246。
埠202包括自基底204延伸至承窩218中之桿226。桿226包括外表面228,其具有自承窩218之內表面216向內間隔開且小於承窩218之內徑ID218 的外徑OD226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226之外徑OD226 可介於約0.2 mm與1.0 mm之間。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226之外徑OD226 可介於約0.3 mm與0.7 mm之間。桿226可由連接器210包圍且可沿承窩218之實質上整個長度延伸,即自基底204延伸至連接器210之第二端210b。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桿226可延伸超過連接器210之第二端210b或在該第二端之前終止,例如桿226可終止於頭部222之起始處或附近。桿226可由任何適宜類型之材料形成,例如鈦、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金、鉑、銀、銥、鉭、鎢、聚碳酸酯或前述之任一組合。
參考圖8-圖10,皮下埠總成200包括套筒或密封元件230,其佈置在承窩218內之桿226與承窩218之內表面216之間。密封元件230自近端230a延伸至遠端230b。近端230a可佈置在承窩218之靠近基底204之部分末端或附近。密封元件230可包括整個延伸穿過密封元件230之中心孔232,使得密封元件230完全包圍桿226。當在未壓縮狀態下時,密封元件230可與桿226之外表面228間隔開。具體而言,限定密封元件230之中心孔232之表面與桿226之外表面228間隔之距離大於導管10之壁厚度。因此,當密封元件230處於未壓縮狀態時,導管10可插入穿過桿226之外表面228與密封元件230之間之空間。密封元件230可由任何適宜材料形成,例如泡沫、橡膠、氯丁橡膠、聚矽氧等。
皮下埠總成200包括套環250,其可相對於連接器210在第一解鎖位置(圖6及圖9)與第二鎖定位置(圖7及圖10)之間滑動。套環250包括第一內表面252,其具有大於連接器210之頸部234之第一寬度W234 之第三寬度W252 。第一內表面252包括自第一內表面252延伸之唇緣或第二鎖扣254。第二鎖扣254經組態以與自肩部236延伸之第一鎖扣244接合。鎖扣244、254經定向以允許套環250移動遠離基底204,但在第二鎖扣254超過第一鎖扣244後,第一鎖扣244與第二鎖扣254接合以限制套環250向基底204移動。套環250包括第二內表面256,其具有在移動遠離基底204之方向上增加之第四寬度W256 。亦即,第二內表面256之一部分係傾斜的以與連接器210之擴口外偏移表面242協作。第二內表面256之第四寬度W256 大於頸部234之第一寬度W234 且小於肩部236之第二寬度W236 。在解鎖位置,套環250之第二內表面256鄰近頸部234。在鎖定位置,套環250之第二內表面256鄰近肩部236。第二鎖扣254佈置在第一內表面252與第二內表面256之間。
套環250包括外表面258,該外表面包括複數個抓握構件260。抓握構件260可為一系列具有較高摩擦係數之凹部、突起或區域以幫助例如健康護理提供者抓住並滑動套環250。另外或替代地,套環250之內表面252、256可包括複數個第一螺紋,且連接器210之外表面可包括經組態以接合第一螺紋之複數個相應第二螺紋,使得套環250可圍繞連接器210旋轉以自解鎖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套環250可由任何適宜材料形成,例如鈦、不鏽鋼、鈷-鉻合金、鎳-鈦合金、金、鉑、銀、銥、鉭、鎢、聚碳酸酯、聚合材料、塑膠材料或前述之任一組合。
在操作中,套環250起始於解鎖位置(圖6)。如上文所論述,在解鎖位置,套環250經排列以使得第二內表面256與連接器210之頸部234對準。因此,肩部236及更具體而言肩部236之凸片248不經套環250壓縮。如圖9中所顯示,在未壓縮狀態下,在承窩218之內表面216上形成之徑向突起220與密封元件230徑向向外間隔開,以使得密封元件230之內孔與桿226間隔開。
當套環250處於解鎖狀態時,導管10之遠端10a插入承窩218中。導管10之遠端10a繼續沿承窩218,在桿226之外表面228上滑動,並穿過密封元件230之中心孔232,直至導管10之遠端10a終止於承窩218之末端。此時,導管10包圍且偶合至桿226,但導管10無法充分固定至桿226。套環250自解鎖位置滑向鎖定位置,例如直至第二鎖扣254超過第一鎖扣244。此時,鎖扣244、254之接合限制套環250滑回基底204。當套環250滑向鎖定位置時,連接器210藉由套環250之第二內表面256沿連接器210之外偏移表面242滑動經由狹縫246朝向密封元件230徑向偏轉。連接器210朝向密封元件230徑向偏轉使得徑向突起220徑向壓縮密封元件230,此壓縮導管10且將導管10固定至桿226。
應理解,除前述描述外,亦涵蓋其他實施方案及/或實施例。另外,任一實施方案或實施例(包括每一實施方案之任何特徵)可在適宜時組合或互換。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導管可經由圍繞導管纏繞之套筒或插入物至少部分地固定至桿,且以任何適宜方式緊固,包括經由螺紋、脊、肋、突起、徑向壓縮等。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埠總成包括自基底延伸至遠端之連接器。連接器包括自連接器遠端延伸之內腔,其中該腔之內徑沿遠離遠端之方向逐漸變細。與上述實例相似,桿自基底且穿過腔、朝向連接器之遠端延伸。埠總成進一步包括鎖定構件,其具有經組態以軸向插入連接器之腔中之管。軸可經組態為中空軸或管,該中空軸或管具有軸向穿過其形成之通道。穿過軸之遠端形成複數個狹縫或凹口以向遠端軸提供複數個撓性凸片。當軸之遠端插入連接器之腔中時,指狀物接合腔之錐形內徑且朝向桿徑向向內偏移。在使用時,在鎖定構件與腔之錐形部分接合之前,將導管擰在桿上。鎖定構件隨後向鎖定位置移動,以使得軸之遠端接合腔之錐形部分。在此處,指狀物徑向向內偏移以抵靠桿壓縮導管。在一些情況下,腔可包括形成於其中之狹縫或棘爪,且鎖定構件可包括相應的肋或突起。當鎖定構件與腔完全接合時,螺旋蓋上之肋可與連接器產生卡-扣連接以將導管固定至連接器且指示鎖定構件正確就位。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埠總成包括具有複數個剛性傾斜凸片之導管鎖,該複數個剛性傾斜凸片圍繞可具有圓柱形狀之撓性區段徑向延伸。導管鎖可纏繞在導管之外表面上,將導管鎖固定至導管,例如藉由穿過螺釘及導管鎖之銷擰上。與上述實例相似,埠基底可限定腔且桿可自基底延伸穿過該腔。埠基底可包括複數個狹縫,其自腔延伸且經組態以接收複數個凸片。導管鎖可插入腔中,凸片之角使得凸片壓縮撓性區段,使得凸片朝向撓性區段之中心彎曲。導管鎖繼續進一步進入腔中,直至狹縫接收凸片且經由凸片及狹縫之接合阻止導管鎖遠離埠基底移動。在此類實施方案中,導管鎖可類似於尼爾-康塞曼卡口(Bayonet Neill-Concelman,BNC)連接器,其中埠基底充當BNC凸模且導管鎖充當BNC凹模。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埠總成包括可自近端延伸至遠端之埠基底。遠端可例如經由至少一個延伸穿過埠基底之狹縫徑向彎曲,埠基底係由撓性材料等形成。埠基底可限定腔,桿延伸穿過該腔。導管鎖可纏繞在導管上且例如經由摩擦暫時固定至導管。導管鎖可具有圓柱形狀及沿導管鎖延伸之縱向分隔部,使得導管鎖可沿縱向分隔部打開以將導管鎖自附接至導管移除。導管鎖(包括導管)可延伸至埠基底之腔中,使得遠端徑向向外彎曲以允許導管纏繞在桿之外表面上。可自腔移除導管鎖,使得遠端徑向向內彎曲以將導管向桿壓縮。導管鎖隨後可經由縱向分隔部打開且自導管斷開。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埠總成可限定腔及延伸穿過腔之桿。埠總成可包括纏繞在導管上之夾頭,且導管可包括具有按扣特徵之蓋子。導管可穿過夾頭擰在桿上,且具有按扣特徵之蓋子可將導管固定至夾頭。亦即,蓋子可纏繞在夾頭上,該夾頭可纏繞在導管上,該導管可纏繞在桿上,從而在該等組件之間產生干涉配合以將導管固定至桿。夾頭可具有倒鉤或擴口以與蓋子之部分(例如狹縫、凹部等)接合。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導管可連接至具有大體上圓柱形狀且自近端延伸至遠端之鎖定蓋,包括附接至遠端之聚矽氧墊片。鎖定蓋可包括加鍵狹縫(keyed slot),其具有沿圓柱形鎖定蓋之縱向方向延伸之第一部分、圍繞鎖定蓋之外周垂直於第一方向延伸之第二部分及平行於第一部分延伸之第三部分,例如加鍵狹縫可類似於“J”形。導管可擰在延伸穿過埠基底之腔之桿上。埠基底可包括自桿之外表面延伸之銷。鎖定蓋可在桿上滑動且鎖定蓋可旋轉以將銷接收在加鍵狹縫內,即加鍵狹縫之第三部分,由此將鎖定蓋固定至埠基底。在鎖定位置,聚矽氧墊片可毗連埠基底且經壓縮以將導管維持在鎖定位置。
本文所用之術語僅出於闡述具體例示性組態之目的且不欲具有限制性。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否則如本文所用之單數冠詞「一(a)」、「一(an)」及「該(the)」意欲包括複數形式。術語「包含(comprises)」、「包含(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及「具有(having)」係包含性的,且因此指定特徵、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之存在或添加。本文所述之方法步驟、過程及操作不應解釋為必須要求其以所討論或說明之特定順序實施,除非明確標識為實施順序。可採用額外或替代性步驟。
當元件或層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層」、「連接至另一元件或層」、「附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或「偶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層、連接至另一元件或層、附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或偶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當元件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層」、「直接連接至另一元件或層」、「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或「直接偶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可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用於闡述元件之間之關係之其他詞語應以類似之方式來解釋(例如「之間」對「直接在……之間」、「鄰近」對「直接鄰近」等)。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及/或」包括一或多個相關之所列條目之任何及所有組合。
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在本文中可用於闡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部分。該等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不應受該等術語之限制。該等術語僅可用於區分一個元件、組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區域、層或部分。除非上下文明確指出,否則諸如「第一」、「第二」及其他數字術語之類之術語並不暗指序列或順序。因此,本文所論述之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部分可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部分,而不脫離實例組態之教示。
前述描述係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的而提供。其不欲窮盡或限制本揭示案。特定組態之個別元件或特徵通常不限於該特定組態,而是在適用時係可互換的且可用於所選組態中,即使沒有明確顯示或闡述。其亦可以許多方式進行改變。此類變化不應視為脫離本揭示案,且所有此類修改意欲包括在本揭示案之範圍內。
10:導管 10a:遠端 100:皮下埠總成 102:埠 104:基底 106:蓋 108:隔膜 110:連接器 110a:第一端 110b:遠端 112:貯器 114:進入孔 116:內表面 118:承窩 120:第一螺紋 122:第一徑向突起 124:管道 126:桿 128:外表面 130:密封元件 130a:近端 130b:遠端 132:中心孔 134:鎖定構件 136:柱塞 136a:末端 138:蓋 140:中心孔 142:外表面 144:第二徑向突起 146:外表面 148:第二螺紋 150:抓握構件 151a:位置指示器 151b:參考指示器 152:拋物線凹部 200:皮下埠總成 202:埠 204:基底 206:蓋 208:隔膜 210:連接器 210a:第一端 210b:第二端 212:貯器 214:進入孔 216:內表面 218:承窩 220:徑向突起 222:頭部 224:管道 226:桿 228:外表面 230:密封元件 230a:近端 230b:遠端 232:中心孔 234:頸部 236:肩部 238:外表面 240:凹部 242:外偏移表面 244:第一鎖扣 246:狹縫 248:凸片 250:套環 252:第一內表面 254:第二鎖扣 256:第二內表面 258:外表面 260:抓握構件
本文所述之圖式僅出於說明所選組態之目的且不欲限制本揭示案之範圍。
圖1係根據本揭示案之原理之皮下埠之局部分解透視圖; 圖2係圖1皮下埠之分解透視圖; 圖3係沿線3-3截取之處於解鎖位置之圖1皮下埠之剖面視圖; 圖4係沿線3-3截取之處於鎖定位置之圖1皮下埠之剖面視圖; 圖5A係沿線3-3截取之處於解鎖位置之圖1皮下埠之一部分的剖面細節視圖; 圖5B係沿線3-3截取之處於解鎖位置且在密封元件與鎖定構件之間具有平坦接合之圖1皮下埠之一部分的剖面細節視圖; 圖6係根據本揭示案之原理之另一皮下埠之透視圖; 圖7係處於鎖定位置之圖6皮下埠之透視圖; 圖8係沿線8-8截取之處於解鎖位置之圖6皮下埠之剖面透視圖; 圖9係沿線8-8截取之處於解鎖位置之圖6皮下埠之剖面細節視圖;且 圖10係沿線8-8截取之處於鎖定位置之圖6皮下埠之剖面細節視圖。
在整個圖式中,相應參考數字指示相應部件。
100:皮下埠總成
102:埠
106:蓋
108:隔膜
110:連接器
110a:第一端
110b:遠端
116:內表面
118:承窩
120:第一螺紋
126:桿
130:密封元件
134:鎖定構件
136:柱塞
138:蓋
140:中心孔
146:外表面
148:第二螺紋
150:抓握構件
151a:位置指示器
151b:參考指示器
152:拋物線凹部

Claims (26)

  1. 一種皮下埠總成,其包括: 基底; 連接器,其自附接至該基底之第一端延伸至遠端且包括限定具有內徑之承窩之內表面; 桿,其自該基底延伸至該承窩中,該桿包括具有外徑之外表面,該外徑小於該承窩之該內徑; 密封元件,其佈置在該承窩內之該桿與該承窩之該內表面之間;及 鎖定構件,其具有柱塞,該柱塞自該遠端接收在該承窩內且具有面向該密封元件之末端,該柱塞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軸向移動以將該密封元件選擇性壓縮在該承窩內。
  2.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密封元件包圍該桿。
  3.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在未壓縮狀態下,該密封元件與該桿之該外表面之該外徑間隔第一距離。
  4.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第二位置之該柱塞經組態以朝向該桿之該外表面之該外徑軸向及徑向壓縮該密封元件。
  5.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鎖定構件進一步包括附接至該柱塞之蓋,該蓋包括複數個第一螺紋且該連接器包括與該等第一螺紋接合之複數個第二螺紋。
  6. 如請求項5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蓋包括位置指示器。
  7. 如請求項6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位置指示器經組態以傳達該蓋之旋轉位置。
  8. 如請求項6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蓋包括抓握構件,該位置指示器提供於該抓握構件上。
  9. 如請求項5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柱塞經由與該等第二螺紋接合之該等第一螺紋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10.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承窩包括該內表面上之第一徑向突起且該柱塞包括該柱塞之外表面上之第二徑向突起,該第一徑向突起及該第二徑向突起經組態以彼此選擇性接合以保持該柱塞之至少一部分在該承窩內。
  11. 如請求項1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密封元件包括面向該柱塞之該末端之錐形端,該柱塞之該末端經組態以當該柱塞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軸向及徑向壓縮該密封元件之該錐形端。
  12. 一種皮下埠總成,其包括: 基底; 連接器,其自鄰近該基底之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該連接器包括處於該第一端之具有第一寬度之頸部,及靠近該第二端之具有第二寬度之肩部,以及由自該第二端延伸穿過該連接器之內表面限定之承窩; 桿,其自該基底延伸至該承窩中,該桿包括自該承窩之該內表面向內間隔開之外表面; 套環,其包括具有第三寬度之內偏移表面,該第三寬度大於該頸部之該第一寬度且小於該肩部之該第二寬度,該套環可在該內偏移表面鄰近該頸部之第一位置與該內偏移表面鄰近該肩部之第二位置之間操作;及 密封元件,其佈置在該承窩內之該桿與該承窩之該內表面之間,該密封元件當該套環處於該第一位置時包圍該桿,且當該套環處於該第二位置時壓縮該桿。
  13. 如請求項12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連接器包圍該桿。
  14. 如請求項12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第二位置之該套環經組態以徑向壓縮該密封元件以將導管固定在該密封元件與該桿之間。
  15. 如請求項12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連接器包括至少一個自該承窩延伸穿過該肩部之狹縫。
  16. 如請求項15之皮下埠總成,其中當該套環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連接器經由該至少一個狹縫朝向該密封元件徑向偏轉。
  17. 如請求項15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內偏移表面為錐形且該連接器包括錐形外偏移表面,且其中當該套環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內偏移表面及該錐形外表面之接合使得該連接器朝向該密封元件徑向偏轉且使得該密封元件徑向壓縮並將導管固定至該桿。
  18. 如請求項17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連接器之該錐形外表面佈置在該頸部與該肩部之間。
  19. 如請求項15之皮下埠總成,其中該至少一個狹縫包括複數個狹縫,該複數個狹縫限定該連接器之複數個撓性凸片,該連接器之每一撓性凸片與該連接器之相鄰撓性凸片間隔該等狹縫中之一者。
  20. 一種皮下埠總成之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包括: 連接器,其具有承窩及處於該承窩之第一端之複數個螺紋; 桿,其佈置在該承窩內; 密封元件,其佈置在該承窩內之該桿與該連接器之間; 編織導管,其具有偶合至該桿且經該密封元件包圍之端;及 鎖定構件,其可滑動地偶合至該連接器且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沿該連接器移動以在該導管周圍在壓縮狀態與未壓縮狀態之間選擇性改變該密封元件。
  21. 如請求項20之鎖定機構,其中該鎖定構件包括接收在該承窩內之柱塞及藉由螺紋偶合至該連接器之蓋,該蓋可經由該等螺紋之接合相對於該連接器在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移動。
  22. 如請求項21之鎖定機構,其中該蓋包括位置指示器。
  23. 如請求項22之鎖定機構,其中該位置指示器經組態以傳達該蓋之旋轉位置。
  24. 如請求項21之鎖定機構,其中該蓋包括抓握構件,該位置指示器提供於該抓握構件上。
  25. 如請求項21之鎖定機構,其中該連接器包括內表面上之第一徑向突起且該鎖定構件包括外表面上之第二徑向突起,該第一徑向突起及該第二徑向突起經組態以彼此接合以將該柱塞之至少一部分固定至該連接器。
  26. 如請求項21之鎖定機構,其中該密封元件包括具有第一錐形端之套筒且該柱塞包括經組態以接合該套筒之該第一錐形端之第二錐形端,且其中該第一錐形端及該第二錐形端在該鎖定構件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接合,使得該套筒軸向及徑向壓縮並將該編織導管固定至該桿。
TW110112369A 2020-04-02 2021-04-06 皮下埠 TW2021460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04142P 2020-04-02 2020-04-02
US63/004,142 2020-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6073A true TW202146073A (zh) 2021-12-16

Family

ID=75581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369A TW202146073A (zh) 2020-04-02 2021-04-06 皮下埠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3477A1 (zh)
EP (1) EP4126181A1 (zh)
JP (1) JP2023520239A (zh)
KR (1) KR20220162722A (zh)
CN (1) CN115551585A (zh)
AR (1) AR121741A1 (zh)
AU (1) AU2021248326A1 (zh)
BR (1) BR112022020005A2 (zh)
CA (1) CA3178720A1 (zh)
MX (1) MX2022012269A (zh)
TW (1) TW202146073A (zh)
WO (1) WO20212012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801583U1 (zh) * 1988-02-09 1988-03-24 B. Braun Melsungen Ag, 3508 Melsungen, De
FR2628639B1 (fr) * 1988-03-21 1994-03-04 Microtechnic Dispositif implantable pour perfusion de liquides medicaux
US5562618A (en) * 1994-01-21 1996-10-08 Sims Deltec, Inc. Portal assembly and catheter connector
US20180214680A1 (en) * 2017-02-01 2018-08-02 Pfm Medical, In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injectable access po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26181A1 (en) 2023-02-08
AU2021248326A1 (en) 2022-11-17
WO2021201273A1 (en) 2021-10-07
US20230143477A1 (en) 2023-05-11
AR121741A1 (es) 2022-07-06
CA3178720A1 (en) 2021-10-07
KR20220162722A (ko) 2022-12-08
JP2023520239A (ja) 2023-05-16
MX2022012269A (es) 2023-01-11
BR112022020005A2 (pt) 2022-11-22
CN115551585A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9984B2 (ja) 固定装置、固定システム、及び固定方法
US9149621B2 (en) Collet lock
US20050251102A1 (en) Catheter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3717184B2 (ja) 医療用の連結サイトにおけるバルブ体
US9017291B2 (en) Luer connector
JP2024026700A (ja) 雄ねじおよび雌ねじ継手のユニバーサルコネクタまたはキャップ
US96822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a gastrostomy tube
US7632263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percutaneously implanted port system
JP6885929B2 (ja) 注入システム、カテーテル装置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関連する方法
US8777932B2 (en) Catheter connector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20040220532A1 (en) Medical device having releasable retainer
EP0845274A3 (en) Angiographic syringe and luer connector
WO2005030316A1 (en) Sutureless pump connector
JPH08332228A (ja) 連動カテーテル集成体
JPH11319114A (ja) アダプタ―
NZ570238A (en) Sealing catheter hub attachment with an integrally moulded elastomeric seal
US10299993B2 (en)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EP3062851A1 (en) Catheter connector
WO2006036192A1 (en) Catheter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W202146073A (zh) 皮下埠
WO2010052517A1 (en) Improved drug container
US20100076410A1 (en) Catheter connectors,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implantable infusion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8845615B2 (en) Clamping catheter connector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30372664A1 (en) Catheter set for forming different catheter arrangements for peripheral regional anaesth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