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2105A -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 Google Patents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2105A
TW202142105A TW110109799A TW110109799A TW202142105A TW 202142105 A TW202142105 A TW 202142105A TW 110109799 A TW110109799 A TW 110109799A TW 110109799 A TW110109799 A TW 110109799A TW 202142105 A TW202142105 A TW 202142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wind power
blower
aforementioned
mo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湯川敦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植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植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植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2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210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A01G31/06Hydroponic culture on racks or in stacked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2Pots for vertical horticulture
    • A01G9/023Multi-tiered plan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047Air-conditioning, e.g. ventilation, of animal hous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Greenhous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獲得可有效地抑制於在特定方向複數排列之培養部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栽培系統 本發明之風力裝置100係對在沿特定方向Dm複數配置之培養部10所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者,且具備:移動機構120,其係沿特定方向Dm,可遍及移動路徑Am地往復移動者,且以可調整往復移動之週期之方式構成;及1個以上之送風機131、132,其等構成為跟隨移動機構120移動。

Description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尤其是關於一種對在沿特定之路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所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
先前,於在室內培養蔬菜等植物、或蘑菇等菌類之情形下,對於室內之溫度及濕度之管理利用空調裝置。於專利文獻1中曾揭示如此之空調裝置。
又,於在室內培養之對象物為植物或菌類等栽培物之情形下,一般而言,經由播種、育苗、定植、收貨等工序而出貨,對於包含如此之工序之對象物之培養,利用專用之架(栽培架)。
且說,有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栽培架內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阻礙栽培物之生長之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31298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獲得可有效地抑制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培養部內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提供以下之項目。
(項目1) 一種力裝置,其對在沿特定方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所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且具備: 移動機構,其係沿前述特定方向,可遍及移動路徑地往復移動者,且以可調整前述往復移動之週期之方式構成;及 1個以上之送風機,其等構成為跟隨前述移動機構移動。
(項目2) 如項目1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移動路徑至少包含第1區間、及第2區間;且 前述1個以上之送風機包含:1個以上之第1送風機,其等在前述第1區間往復移動;及1個以上之第2送風機,其等在前述第2區間往復移動; 前述第2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短於前述第1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
(項目3) 如項目2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與前述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大致相等之速度;且 前述第1區間之距離長於前述第2區間之距離。
(項目4) 如項目2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第1區間之距離、與前述第2區間之距離為大致相等之距離;且 前述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快於前述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
(項目5) 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培養部具備沿前述特定方向之一對行;且 前述1個以上之送風機係設置於前述一對行之間,其等包含:進行向一側之行之前述培養部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及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前述培養部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
(項目6) 如項目5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一側之送風機與前述另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前述移動機構一體地移動。
(項目7) 如項目5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移動機構具備:一側之移動機構、及另一側之移動機構;且 前述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前述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 前述另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前述另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
(項目8) 如項目7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一側之移動機構與前述另一側之移動機構獨立地移動。
(項目9) 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培養部具有可移動之栽培架,前述栽培架於上下方向具有複數個栽培擱架。
(項目10) 如項目9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送風機以與前述栽培擱架之數量一對一對應之方式,於上下方向具有複數個。
(項目11) 一種培養系統,其具備: 沿特定方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及 項目1至10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
(項目12) 如項目11之培養系統,其中前述培養部具有可移動之栽培架,且前述栽培架具備基於栽培物之培養狀態沿特定方向移動之架移動機構。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可抑制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培養部內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有效地抑制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培養部內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風力裝置,其對在沿特定方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所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且具備: 移動機構,其係沿特定方向,可遍及移動路徑地往復移動者,且以可調整往復移動之週期之方式構成;及 1個以上之送風機,其等構成為跟隨移動機構移動。
因此,本發明之風力裝置具有:移動機構,其可沿複數個培養部之排列方向即特定方向,於移動路徑往復移動;及1個以上之送風機,其等跟隨移動機構移動;且移動機構只要為可調整往復移動之週期者,則其他之構成無特別限定,可為任意。又,送風機只要為產生對由培養部培養之對象物提供之風者,則具體的構成無限定,可為任意。
本發明之培養系統將如此之風力裝置與複數個培養部一起設置。此外,培養部只要可供風自培養部外朝培養部內通過,則其他之構成無限定。
以下,詳細地說明培養部、移動機構、及送風機。
(對象物) 對象物只要為由培養部培養者,則可為任意。例如,可為豬或雞等動物,亦可為萵苣、芝麻菜、甘藍、白菜等蔬菜,又可為草莓等水果,還可為菌類(香菇、鴻喜菇、舞茸菇等)。
(培養部) 培養部只要可供所培養之對象物配置,則可為任意之形態。於培養動物等之情形下,培養部可僅為空間,亦可具有將動物圍起之籠子等。又,於培養之對象物為植物、水果、菌類等栽培物之情形下,可於培養部具有栽培架。栽培架較佳為具有載置收容有栽培物之容器(栽培容器)之複數個栽培擱架。該情形下,於栽培架中,可收容複數個栽培容器。此處,較佳為,栽培擱架於栽培架之上下方向設置複數個。藉由在栽培架之上下方向設置複數個栽培擱架,而可於不擴張栽培架於室內之佔有面積下,確保栽培物之配置空間(具體而言,栽培容器之配置空間)。
又,培養部(栽培架等)可為固定於特定位置之物體,亦可能夠移動。又,可移動之培養部較佳為相應於對象物之培養狀態,依照特定方向之移動路徑移動。藉由利用如此之培養部(栽培架等),而自對象物之播種至收穫,可以流水作業高效率地進行。
(培養部之排列) 複數個培養部只要為沿特定方向成行者,則可為任意之形態。例如,可為一行,亦可為複數行。例如,作為培養部之沿特定方向之複數行之排列之一例,為二行之排列,該情形下,較佳為隔著後述之風力裝置相對向之一對之排列。
(風力裝置之送風機) 風力裝置之送風機只要為送出對由培養部培養之對象物提供之風者,則可為任意之構成。
送風機例如可具有:旋轉風扇、及使該旋轉風扇旋轉之馬達,且將藉由旋轉風扇之旋轉而產生之風輸送至由培養部培養之對象物。或,送風機可具有壓縮機,將以壓縮機壓縮之空氣自噴嘴作為風吹拂至由培養部栽培之對象物。送風機可為將風輸送至寬廣範圍之電風扇,亦可為於某一範圍將風送至遠處之環流器。
送風機之台數無特別限定。可為1台,亦可為2台以上。又,於培養部具有栽培架,於栽培架設置有複數個栽培擱架之情形下,送風機可以與栽培架之每一栽培擱架一對一對應之方式設置,亦可對於在上下或左右相鄰之特定數(例如,2個)之栽培擱架設置1個送風機。此處,1個送風機負責之於上下或左右相鄰之栽培架之數量並不限定於2個,可為3個以上。藉由以與栽培架之每一栽培擱架一對一對應之方式設置,而可輸送與對象物之每一者之狀態相應之風。
進而,於複數個培養部具有沿特定方向之一對行之情形下,風力裝置可設置於一對行之間,包含:進行向一側之行之培養部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及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培養部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
(風力裝置之移動機構) 風力裝置之移動機構可沿培養部之排列方向即特定方向,於移動路徑往復移動,只要為往復移動之週期可調整者,則可為任意之構成。調整週期意指調整對每個對象物吹風之頻度。例如,若延長週期,則對每個對象物輸送之風之頻度變多,若縮短週期,則對每個對象物輸送之風之頻度變少。於一實施形態中,對於對象物吹風之頻度為約60秒/次以上。
移動機構可為任意之形態。例如,可包含台車,其具有驅動輪、及使驅動輪旋轉之動力源(例如,馬達),且載置送風機而行走。該情形下,於台車安裝1個以上之送風機。又,移動機構可設置於頂部,如單軌式般使送風機移動。
該台車可更具有:方向盤、及檢測沿特定方向(培養部之排列方向)配置之纜線(電線等)之感測器,且藉由基於感測器之檢測輸出,控制方向盤,而沿特定方向移動。感測器可為檢測排列之培養部本身而非沿特定之方向配置之纜線之影像感測器。該情形下,台車具有轉向控制裝置,其基於由影像感測器檢測到之培養部之映像,以台車沿培養部之排列方向移動之方式,控制方向盤。
或,移動機構可包含依照沿特定方向配置之導引構件(例如導軌、導向槽等)滑動之滑動構件,取代上述之台車。於移動機構依照導引構件移動之情形下,滑動構件例如可具備永久磁鐵或電磁鐵,藉由以滑動構件之永久磁鐵或電磁鐵、與設置於導引構件之電磁鐵形成之線性馬達,而於導引構件上移動。又,滑動構件可包含驅動輪及馬達,藉由受導引構件導引,而沿特定方向(培養部之排列方向)移動。
或,滑動構件可連接於捲繞於可旋轉地設置於導引構件之兩端之鏈輪之鏈條、或捲繞於可旋轉地設置於導引構件之兩端之皮帶輪之皮帶,藉由鏈輪或皮帶輪之旋轉而受導引構件導引且沿特定方向移動。該情形下,使鏈輪或皮帶輪旋轉之馬達設置於導引構件之兩端中之至少一端。
或,可於導引構件之兩端部分別設置捲取導線之電動捲線器,將來自導引構件之一端側之電動捲線器之導線連接於滑動構件之一端側,且將來自導引構件之另一端側之電動捲線器之導線連接於滑動構件之另一端側,藉由以各個電動捲線器捲取導線,而使滑動構件往復移動。
又,風力裝置之為了使滑動構件往復移動而使移動方向反轉之構成亦可為任意。
欲使滑動構件往復移動,例如,只要於滑動構件到達移動路徑之端部時,使滑動構件之移動方向反轉者即可,例如,只要預先於移動路徑之兩端配置無觸點開關或接近開關,以該等開關檢測到滑動構件靠近移動路徑之端部時、或滑動構件到達移動路徑之端部時,而使滑動構件之移動方向反轉即可。
進而,於本發明之風力裝置中,只要送風機可移動,則用於送風機之移動之構成便無特別限定。例如,於風力裝置中,可將使送風機移動之移動機構如上述般與送風機另行設置,送風機亦可為內置有移動機構之可自走之構成者。 (風力裝置之移動機構之移動路徑) 風力裝置之移動機構之移動路徑只要為1個以上之區間,則可為任意之形態。例如,可為送風機往復移動之1個區間,亦可分割為複數個區間。於一實施形態中,移動路徑包含第1區間及第2區間。該情形下,風力裝置之1個以上之送風機較佳為包含:於第1區間往復移動之1個以上之第1送風機、及於第2區間往復移動之1個以上之第2送風機。
又,於第1區間往復移動之第1送風機之台數可為1台,亦可為複數台,於第2區間往復移動之第2送風機之台數可為1台,亦可為複數台。
又,於第1區間及第2區間之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之調整,可為任意之形態。例如,可藉由在第1送風機與第2送風機使移動速度變化而達成,亦可藉由使第1區間之長度與第2區間之長度變化而達成。
例如,第2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可短於第1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該情形下,例如,可行的是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與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大致相等之速度,且第1區間之距離為較第2區間之距離長之距離,或,可行的是第1區間之距離與第2區間之距離為大致相等之距離,且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較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快之速度。
但,第2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可與第1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相同。該情形下,雖然可行的是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與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大致相等之速度,且第1區間之距離與第2區間之距離為大致相等之距離,但第1區間之距離長於第2區間之距離,且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快於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亦可行,或,第2區間之距離長於第1區間之距離,且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快於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亦可行。
如此,藉由改變在第1區間之第1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及在第2區間之第2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而可於培養部移動之移動路徑之上游側及下游側改變吹至對象物之風之頻度,可以與培養部內之對象物之生長相應之頻度對培養部內之對象物提供風。
例如,將第1區間設為移動路徑之上游側之區間,將第2區間設為移動路徑之下游側之區間,藉由使在下游側之第2區間之第2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短於在上游側之第1區間之第1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而可抑制吹至在上游側之對象物之風之頻度,且提高吹至在下游側之對象物之風之頻度。藉此,例如,於對象物為植物或水果之情形下,位於上游側之區間之培養部內之植物由於處於剛播種後之尚未進行光合作用之時期,故植物附近之二氧化碳之吸收較少,氧之排出較少。因而,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變動較少。因此,藉由減少吹風之頻度,而可避免過多之用於換氣之耗電。相對於此,位於下游側之區間之對象物由於經過播種後之一定期間,處於植物之光合作用旺盛進行之階段,故植物附近之二氧化碳之減少量變大,氧之排出量變大,其結果,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變大。因此,由於藉由增加風之吹拂頻度,而供給風中所含之氧,故減小植物附近之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其結果,可提高換氣效率。
例如,於對象物為動物之情形下,位於上游側之區間之培養部內之動物由於仍較小,處於呼吸量及運動量較小之時期,故氧之吸收較少,二氧化碳之排出及運動之向體外之散熱較少。因此,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變動較少,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較小。且,培養部內之溫度變化較少。因此,藉由減少吹風之頻度,而可避免過多之用於換氣之耗電。相對於此,位於下游側之區間之動物由於充分生長,處於呼吸及運動旺盛進行之階段,故氧之吸收量變大,二氧化碳之排出量及向體外之散熱亦變大。其結果,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變大,且培養部內之溫度變化變大。因此,由於藉由增加風之吹拂頻度,而供給風中所含之二氧化碳,故可減小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又,藉由吹風,而可降低溫度已上升之培養部內之溫度。其結果,可提高換氣效率。此外,關於溫度調整,以特別顯著之動物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於植物或菌類等栽培物中亦可同樣地獲得溫度調整之效果。
例如,於對象物為蘑菇等菌類之情形下,位於上游側之區間之培養部內之菌類由於在剛播種後之狀態下處於呼吸量較少之時期,故菌類附近之氧之吸收較少,二氧化碳之排出較少。因而,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變動較少,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較小。因此,藉由減少吹風之頻度,而可避免過多之用於換氣之耗電。相對於此,位於下游側之區間之菌類由於經過播種後之一定期間,處於呼吸旺盛進行之階段,故氧之吸收量變大,二氧化碳之排出變大。其結果,菌類附近之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變大。因此,由於藉由增加風之吹拂頻度,而供給風中所含之二氧化碳,故減小菌類附近之空氣與二氧化碳之量之偏差。其結果,可提高換氣效率。
具體而言,例如,可藉由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與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設為大致相等之速度,使上游側之第1區間之自起點至終點之距離長於下游側之第2區間之自起點至終點之距離,而使在下游側之第2區間之第2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短於在上游側之第1區間之第1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
又,可藉由上游側之第1區間之自起點至終點之距離、與下游側之第2區間之自起點至終點之距離設為大致相等之距離,將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設為較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快之速度,而使在下游側之第2區間之第2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短於在上游側之第1區間之第1送風機之往復之週期。
進而,於如上述般,1個以上之送風機包含:進行向一側之行之培養部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及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培養部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之情形下,一側之送風機與另一側之送風機可跟隨移動機構一體地移動。或,於1個以上之送風機包含一側之送風機及另一側之送風機之情形下,移動機構可具備一側之移動機構及另一側之移動機構,一側之送風機跟隨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另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另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
進而,於移動機構具備一側之移動機構及另一側之移動機構之情形下,一側之移動機構與另一側之移動機構可獨立地移動。惟,一側之移動機構與另一側之移動機構可連動地移動。
惟,於以下之實施形態1~3中,如以下般,作為風力裝置之實施形態,舉出具有安裝有送風機之移動機構、及導引移動機構之移動之導軌者,進行說明。雖然針對將培養對象物設為植物,培養部具有栽培架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具備安裝有2個送風機之移動機構,移動機構沿著沿特定方向於一行複數配置之培養部之排列方向往復移動。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具備安裝有與栽培架之4個栽培擱架之每一者對應之4個送風機之移動機構,取代於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中安裝有2個送風機之移動機構。
實施形態2之風力裝置具備分別安裝有2個送風機之獨立之2個移動機構,2個移動機構中之1個移動機構於移動路徑中所含之第1區間往復移動,2個移動機構中之另1個移動機構於移動路徑中所含之第2區間往復移動。
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具備於排列成二行之培養部(具有移動之栽培架)之一對行之間沿移動路徑往復移動之1個移動機構,於移動機構安裝4個送風機,對一行之培養部(栽培架)以2個送風機提供風,對另一行之培養部(栽培架)以其餘之2個送風機提供風。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具備獨立之往復移動之2個移動機構,取代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之1個移動機構,2個移動機構分別具有2個送風機,對一行之培養部(栽培架)以一移動機構之2個送風機提供風,對另一行之培養部(栽培架)以另一移動機構之2個送風機提供風。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1) 圖1及圖2分別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及培養系統1100之圖,圖1顯示具備風力裝置100之培養系統1100之外觀,圖2(a)顯示自圖1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100之構造,圖2(b)顯示自圖1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100之構造。
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係對由複數個培養部(栽培架)10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之風力裝置。複數個培養部(栽培架)10於室內之培養區域(例如,培養工廠之建物內之區域)Rp內沿特定方向Dm配置。於該培養區域Rp內,設定供沿特定方向Dm配置之複數個培養部(栽培架)10移動之移動路徑(架移動路徑)Pm。
該風力裝置100具備:可往復移動之移動機構120、及構成為跟隨移動機構120移動之2個送風機131、132,且於培養區域Rp內,設定供移動機構120與2個送風機131、132一起沿特定方向Dm往復移動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此處,移動機構120可調整在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往復移動之週期地構成。
以下,說明栽培架10、移動機構120、及送風機131、132之具體的構成。
圖3係用於具體地說明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立體圖,圖3(a)將風力裝置100與栽培架10一起顯示,圖3(b)將圖3(a)所示之栽培容器1放大而顯示。
該風力裝置100更具備配置於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導軌110,移動機構120具有:設置為相對於導軌110於其上滑動之滑動構件121、及固定於滑動構件121上之支持構件122。於支持構件122,上下排列地安裝有2個送風機131、132,以將由2個送風機131、132產生之風W提供給收容於在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
此處,風力裝置100未必必須具有導軌110,於風力裝置100中,移動機構120只要為可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往復移動者即可。例如,移動機構120可檢測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鋪設之電線等纜線,且於送風機移動路徑Am往復移動。該情形下,可行的是,移動機構120使車輪21及22之任一者具有作為方向盤之功能,控制部25以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移動之方式操控方向盤。
進而,2個送風機131、132之構成無限定,但此處,送風機131、132為相同類型之送風機,具有旋轉之風扇30、及使風扇30旋轉之驅動馬達(未圖示)。惟,送風機131、132並不限定於利用風扇,可自噴嘴吹出以壓縮機壓縮之空氣。又,送風機131、132可為不同類型之送風機,可為每小時產生之風量及風速不同者。
此外,栽培架10如圖3(a)所示般,具有載置用於栽培對象物Lp之栽培容器1之4個栽培擱架11~14,風力裝置100之下側之送風機131對置放於栽培架10之下2段之栽培擱架11、12之栽培容器1之對象物Lp提供風W,風力裝置100之上側之送風機132對置放於栽培架10之上2段之栽培擱架13、14之栽培容器1之對象物Lp提供風W。進而,該栽培架10於底面部安裝有移動用之腳輪15,成為作業者可手動使其行走之構造。惟,栽培架10可具有取代移動用之腳輪之電動之驅動輪,栽培架10一旦被導入架移動路徑Pm,則藉由電動之驅動輪之斷續驅動於架移動路徑Pm自其起點朝向終點移動。
又,栽培容器1如圖3(b)所示般,具有:栽培棧板2,其具有收容作為對象物之種子或苗之收容凹部2a;及栽培托盤3,其積存對栽培棧板2之植物供給之營養液;且栽培棧板2對於栽培托盤3可拆裝地構成。
且說,安裝於移動機構120之支持構件122之送風機131、132之台數並不限定於上述之2台,可為1台,亦可為3台以上。
例如,於風力裝置100中,送風機可就具有複數個栽培擱架之栽培架10之每一栽培擱架設置。
(實施形態1之變化例) 圖4係用於說明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變化例(風力裝置100a)之立體圖,將風力裝置100a與栽培架10一起顯示。
圖4所示之風力裝置100a具有4台送風機131a、132a、133a、134a,其他之構成與圖3隨時之風力裝置100之構成相同。
具體而言,於該風力裝置100a中,在移動機構120之支持構件122,以與栽培架10之4個栽培擱架11~14各者一對一對應之方式沿上下方向安裝有4個送風機131a~134a。
於如此之構成之風力裝置100a中,於支持構件122自下方依序設置之4個送風機131a~134a分別對置放於栽培架10之第1段~第4段之栽培擱架11~14之栽培容器1之對象物Lp提供風W,可對置放於具有4段之栽培擱架11~14之栽培架10之各栽培擱架之栽培容器1之對象物有效地提供風W。
又,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或其變化例之風力裝置100a之移動機構120之具體的構成無特別限定,以下,說明其具體的構成之一例。
圖5係示意性顯示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移動機構120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移動機構120具有:滑動構件121,其可滑動地安裝於導軌110;一對車輪21、22,其等安裝於滑動構件121;驅動馬達23,其使該等車輪21、22旋轉;感測器24,其檢測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端部(導軌110之端部),且輸出端部檢測信號;及控制部25,其控制驅動馬達23。此處,驅動馬達23、感測器24、及控制部25例如搭載於支持構件122。惟,驅動馬達23、感測器24、及控制部25例如可搭載於滑動構件121。控制部25構成為接收來自設置於移動機構120之外部之風力裝置100之操作部26之操作信號。該操作部26可設置於構成移動機構120之滑動構件121或支持構件122。
控制部125於風力裝置100之操作部26之電源開關(未圖示)被導通時,藉由驅動馬達23之旋轉,使車輪21、22於特定之旋轉方向旋轉,藉此,使滑動構件121沿導軌110移動,於滑動構件121靠近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任一端時,基於來自感測器24之端部檢測信號,使馬達23逆轉。進而,控制部25可根據來自風力裝置100之操作部26之操作信號調整馬達23之旋轉速度地構成。此外,對驅動馬達23,自移動機構120之外部藉由電源纜線等供給電源。惟,驅動馬達23之電源可為內置於移動機構120之電池。
其次,說明具備本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之培養系統1100之作用效果。
於具備如此之構成之風力裝置100之培養系統1100中,當將於各栽培擱架11~14收容有已播種對象物(例如,植物、水果、菌類)之種子之栽培容器1之栽培架10依次導入培養區域(例如,栽培工廠之建物)Rp內時,栽培架10沿特定方向Dm於架移動路徑Pm上排列。於架移動路徑Pm上排列之複數個栽培架10例如藉由每隔一定時間由作業者手動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一定距離,而自架移動路徑Pm之起點朝向終點移動。此外,於栽培架10具有取代移動用之腳輪15之電動之驅動輪之情形下,如上述般,栽培架10一旦被導入架移動路徑Pm,則於架移動路徑Pm自其起點朝向終點,藉由電動之驅動輪之斷續驅動,而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
如此,於栽培架10在架移動路徑Pm自其起點朝向終點移動之間,風力裝置100之移動機構120於導軌110上往復移動。藉由該移動機構120之往復移動,而安裝於移動機構120之支持構件122之2個送風機131、132亦遍及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往復區間Rs地往復移動。
藉此,朝在架移動路徑Pm移動中之複數個栽培架10內,自安裝於移動機構120之2個送風機131、132提供風W,藉此,對置放於栽培架10之各栽培擱架11之栽培容器1內之對象物Lp周邊之氣體環境予以換氣。
又,於移動機構120中,根據需要,根據來自風力裝置100之操作部126之操作信號,調整驅動馬達23之旋轉速度,移動機構120以適切之速度於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往復區間Rs往復移動,往復移動之週期成為最佳之週期。
藉此,可相應於收納於栽培架10之各栽培擱架11之對象物Lp之培養狀況,即相應於在栽培架10中對象物之光合作用及呼吸量,有效地進行栽培架10內之換氣。
其結果,可提供一種可有效地抑制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栽培架內產生氧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
此外,上述之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顯示送風機移動路徑Am僅包含1個往復區間Rs之情形,但送風機移動路徑可包含2個以上之往復區間,於以下之實施形態2中,說明送風機移動路徑Am包含2個往復期間Rs1、Rs2之情形。
(實施形態2) 圖6及圖7分別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風力裝置200及培養系統1200之圖,圖6顯示具備風力裝置200之培養系統1200之外觀,圖7(a)顯示自圖6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200之構造,圖7(b)顯示自圖6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200之構造。
該實施形態2之風力裝置200,係將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之具有1個往復區間Rs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設為包含2個往復區間(亦即,第1往復區間Rs1及第2往復區間Rs2)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者,該風力裝置200係具備於第1往復區間Rs1往復移動之第1移動機構220a、及於第2往復區間Rs2往復移動之第2移動機構220a,來取代實施形態1之1個移動機構120者。
於該風力裝置200中,導軌110於中間部分配置有規制第1移動機構220a及第2移動機構220b之移動之移動規制片211,導軌110藉由移動規制片211區分為第1往復區間Rs1與第2往復區間Rs2。此處,第1往復區間Rs1之長度長於第2往復區間Rs2之長度,且第1移動機構220a之移動速度與第2移動機構220b之移動速度,被調整為大致相等之一定速度。其結果,在第1往復區間Rs1之第1移動機構220a之往復週期,係長於在第2往復區間Rs2之第2移動機構220b之往復週期。其理由係由於在架移動路徑Pm中之相當於第1往復區間Rs1之上游側部分移動之栽培架10,與在架移動路徑Pm中之相當於第2往復區間Rs2之下游側部分移動之栽培架10相比,伴隨著二氧化碳之消耗及氧之排出之光合作用之量、及伴隨著二氧化碳之排出及氧之消耗之呼吸量較少的緣故。
此外,第1往復區間Rs1之長度可與第2往復區間Rs2之長度大致相等。該情形下,藉由以使第2移動機構220b之移動速度快於第1移動機構220a之移動速度之方式進行調整,而可使在第1往復區間Rs1之第1移動機構220a之往復週期,長於在第2往復區間Rs2之第2移動機構220b之往復週期。
此處,第1移動機構220a具有:於導軌110之第1往復區間Rs1往復移動之滑動構件221a、及固定於滑動構件221a之支持構件222a,於支持構件222a在上下安裝有2個送風機231a、232a。第2移動機構220b亦與第1移動機構220a同樣地具有滑動構件221b及支持構件222b,於支持構件222b在上下安裝有2個送風機231b、232b。又,第1移動機構220a及第2移動機構220b均具有相當於實施形態1之移動機構120之車輪21、22、驅動馬達23、感測器24、及控制部25之各部之同類物。各移動機構220a、220b之控制部,以接收來自風力裝置200之操作部26之操作信號之方式構成。
於具備如此之構成之實施形態2之風力裝置200之培養系統1200中,與實施形態1之培養系統1100同樣地,於栽培架10在架移動路徑Pm自其起點朝向終點移動之間,風力裝置200之2個移動機構220a、220b係沿導軌110上移動。
惟,於該實施形態2之培養系統1200中,第1移動機構220a僅在配置於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導軌110之第1往復區間Rs1往復移動,第2移動機構220a僅在配置於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導軌110之第2往復區間Rs2往復移動。
此處,雖然第1移動機構220a及第2移動機構220b之移動速度相同,但由於第1移動機構220a往復之第1往復區間Rs1長於第2移動機構220b往復之第2往復區間Rs2,故送風機移動路徑Am中之與架移動路徑Pm之上游側對應之部分(第1往復區間Rs1),與送風機移動路徑Am中之與架移動路徑Pm之下游側對應之部分(第2往復區間Rs2)相比,送風機通過之頻度變少。
藉此,於一面使複數個栽培架10在培養區域內依次移動,一面進行對象物之栽培之情形下,可與對象物之生長階段相配對應地有效地進行栽培架10之換氣。
此外,於上述之實施形態1、2之培養系統1100、1200中,顯示在培養區域Rp內,複數個栽培架10於架移動路徑Pm排列成一行地移動之情形,但培養系統可為複數個栽培架10於架移動路徑Pm排列成複數行地移動者,於以下之實施形態3中,說明複數個栽培架10於架移動路徑Pm排列成2行地移動之培養系統、及由如此之培養系統利用之風力裝置。
(實施形態3) 圖8~圖10分別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及培養系統1300之圖,圖8顯示具備風力裝置300之培養系統1300之外觀,圖9顯示自圖8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之構造,圖10顯示自圖8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之構造。
該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係將僅朝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一側吹出風W之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之構成設為朝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兩側吹出風W之構成者,如此之構成之風力裝置300如圖8~圖10所示般被用在複數個栽培架10於培養區域Rp內在架移動路徑Pm排列成2行地移動之培養系統1300中。
亦即,利用該風力裝置300之培養系統1300構成為栽培架10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風力裝置300構成為於設定於排列成2行之一對行之栽培架10之間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往復移動。
以下,詳細地說明風力裝置300之構成。
風力裝置300具有:導軌110;移動機構320,其在導軌110上移動;及4個送風機331a、332a、331b、332b,其等藉由移動機構320而移動。
此處,導軌110配置於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一對栽培架10之行之間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移動機構320可遍及送風機移動路徑Am地往復移動。
移動機構320具有:可於導軌110上移動之滑動構件321、及安裝於滑動構件321之一對支持構件322a、322b。
於一個支持構件322a,上下排列地安裝有2個送風機331a、332a,以將由2個送風機331a、332a產生之風W提供給收容於2行中之一行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於另一支持構件322b,上下排列地安裝有2個送風機331b、332b,以將由2個送風機331b、332b產生之風W提供給收容於2行中之另一行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該等4個送風機331a、332a、331b、332b之構成與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之送風機131、132相同。
又,由該培養系統1300利用之栽培架10亦為與由實施形態1之培養系統1100利用之栽培架10相同者。
於具備如此之構成之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之培養系統1300中,當將收容有已播種對象物(例如,植物、水果之種子)之複數個栽培容器1之栽培架10依次導入培養區域(栽培工廠之建物等)Rp內時,栽培架10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
於該培養系統1300中,在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一對栽培架10之行之間,風力裝置300之移動機構320如圖9所示般往復移動。
於該風力裝置300中,在滑動構件321安裝有一對支持構件322a及322b,於一個支持構件322a,安裝有對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一行之栽培架10輸送風W之送風機331a、332a,於另一支持構件322b,安裝有對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另一行之栽培架10輸送風W之送風機331b、332b。
因此,藉由移動機構320於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栽培架10之一對行之間移動,而可對收容於位於移動機構320之兩側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同時提供風W。
因此,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於構成為複數個栽培架10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培養系統1300中,亦可高效率地進行風W向收納於栽培架10之對象物之提供。
此外,於實施形態3中,作為風力裝置300,顯示進行向排列成2行地移動之一對行之一側之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與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作為一體地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移動者,但對排列成2行地移動之栽培架10之兩行之栽培架10提供風之風力裝置可為進行向一側之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與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獨立地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移動者,於以下之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中說明如此之構成之風力裝置。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 圖11~圖13分別係用於說明圖8所示之風力裝置300之變化例(風力裝置300a)及培養系統1300之變化例(培養系統1300a)之圖,圖11顯示具備風力裝置300a之培養系統1300a之外觀,圖12顯示自圖11之A方向觀察到之栽培系統1300a之構造,圖13顯示自圖11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a之構造。
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300a具備2個移動機構320a、320b,取代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之1個移動機構320,設為可將4個送風機中之2個送風機、與另2個送風機獨立地移動之構成。
亦即,風力裝置300a如圖11~圖13所示般,具有:導軌310,其沿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一對行之間之送風機移動路徑Am配置;2個移動機構320a、320b,其等在導軌310上移動;2個送風機331a、332a,其等藉由一個移動機構320a而移動;及2個送風機331b、332b,其等藉由另一移動機構320b而移動。
於該風力裝置300之導軌310上,2個移動機構320a、320b可交錯而過,而且,2個移動機構320a、320b均可自送風機移動路徑Am之端部移動至端部。
一個移動機構320a具有滑動構件321a、及安裝於滑動構件321a之支持構件322a,滑動構件321a以於配置於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一對行之間之導軌310上,可接近一對行之一行之栽培架10而移動之方式方式,安裝於導軌310。
於該滑動構件321a固定支持構件322a,於支持構件322a,上下排列地安裝有2個送風機331a、332a,以對收容於一對行中之一行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提供風W。
另一移動機構320b具有:滑動構件321b、及安裝於滑動構件321b之支持構件322b,滑動構件321b以於導軌310上可接近一對行之另一行之栽培架10而移動之方式,安裝於導軌310。
於該滑動構件321b固定支持構件322b,於支持構件322b,上下排列地安裝有2個送風機331b、332b,以對收容於一對行中之另一行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提供風W。
該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300a之其他之構成與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之構成相同。
於具備如此之構成之風力裝置300a之培養系統1300a中,在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一對栽培架10之行之間,2個移動機構320a及320b如圖12所示般獨立地往復移動。
進而,於一個移動機構320a之固定於滑動構件321a之支持構件322a,安裝有對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一行之栽培架10輸送風W之送風機331a、332a,又,於另一移動機構320b之固定於滑動構件321b之支持構件322b,安裝有對排列成2行之栽培架10之另一行之栽培架10輸送風W之送風機331b、332b。
因此,對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任一行之栽培架10,亦可自安裝於與各者對應之移動機構320a及320b之送風機331a、332a及331b、332b提供風W。
因此,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300a於構成為複數個栽培架10排列成2行地於架移動路徑Pm移動之培養系統1300a中,與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同樣地,可高效率地進行風向收納於栽培架10之對象物之提供。
進而,於該實施形態3之變化例之風力裝置300a中,由於進行向排列成2行地移動之栽培架10之一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與進行向另一行之栽培架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獨立地沿送風機移動路徑Am移動,故於在一行之栽培架與另一行之栽培架中,對象物之培養狀態不同之情形下,可獨立地調整一側之送風機331a、332a之往復週期、與另一側之送風機331b、332b,可進行與在各個行之栽培架10之對象物之培養狀況相配對應之換氣。
如以上般,利用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例示了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應由該實施形態限定、解釋。應理解為本發明之範圍應當僅由申請專利範圍解釋。應理解為熟悉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之具體的較佳之實施形態之記載,基於本發明之記載及技術常識可在等效之範圍內實施。應理解為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文獻與其內容本身被具體地記載於本說明書中同樣地其內容應當作為對於本說明書之參考而被援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作為可獲得可有效地抑制於在特定方向排列有複數個之培養部內產生空氣與二氧化碳之偏差之風力裝置、及具備如此之風力裝置之培養系統者是有用的。
1:栽培托盤/栽培容器 2:栽培棧板 2a:收容凹部 3:栽培托盤 10:培養部(栽培架) 11~14:栽培擱架 15:腳輪 21,22:車輪 23:驅動馬達/馬達 24:感測器 25:控制部 26:操作部 30:風扇 100,100a,200,300,300a:風力裝置 110,310:導軌 120,220a,220b,320,320a,320b:移動機構 121,221a,221b,321,321a,321b:滑動構件 122,222a,222b,322a,322b:支持構件 131,131a,132,132a,133a,134a,231a,231b,232a,232b,331a,331b,332a,332b:送風機 211:移動規制片 1100,1200,1300,1300a:培養系統 A,B:方向 Am:送風機移動路徑/移動路徑 Dm:特定方向 Lp:對象物 Pm:移動路徑(架移動路徑) Rp:培養區域 Rs:往復期間 Rs1:第1往復區間 Rs2:第2往復區間 W:風
圖1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風力裝置100及培養系統1100之立體圖,顯示具備風力裝置100及栽培架10之培養系統1100之外觀。 圖2係用於說明圖1所示之培養系統1100之平面圖,圖2(a)顯示自圖1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100之構造,圖2(b)顯示自圖1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100之構造。 圖3係用於具體地說明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立體圖,圖3(a)將風力裝置100與培養部(栽培架)10一起顯示,圖3(b)將圖3(a)所示之栽培托盤1放大而顯示。 圖4係用於說明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變化例(風力裝置100a)之立體圖,將風力裝置100a與培養部(栽培架)10一起顯示。 圖5係示意性顯示圖1所示之風力裝置100之移動機構120之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6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風力裝置200及培養系統1200之立體圖,顯示包含風力裝置200及培養部(栽培架)10之培養系統1200之外觀。 圖7係用於說明圖6所示之培養系統1200之平面圖,圖7(a)顯示自圖6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200之構造,圖7(b)顯示自圖6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200之構造。 圖8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風力裝置300及培養系統1300之立體圖,顯示包含風力裝置300及培養部(栽培架)10之培養系統1300之外觀。 圖9係用於說明圖8所示之培養系統1300之俯視圖,顯示自圖8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之構造。 圖10係用於說明圖8所示之培養系統1300之側視圖,顯示自圖8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之構造。 圖11係用於說明圖8所示之風力裝置300之變化例(風力裝置300a)及培養系統1300之變化例(培養系統1300a)之立體圖。 圖12係用於說明圖11所示之培養系統1300之俯視圖,顯示自圖11之A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a之構造。 圖13係用於說明圖11所示之培養系統1300a之側視圖,顯示自圖11之B方向觀察到之培養系統1300a之構造。
10:培養部(栽培架)
100:風力裝置
110:導軌
120:移動機構
121:滑動構件
122:支持構件
131,132:送風機
1100:培養系統
A,B:方向
Am:送風機移動路徑/移動路徑
Dm:特定方向
Pm:移動路徑(架移動路徑)
Rp:培養區域
Rs:往復期間

Claims (12)

  1. 一種風力裝置,其係對在沿特定方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所培養之對象物提供風者,且包含: 移動機構,其係沿前述特定方向,可遍及移動路徑地往復移動者,且以可調整前述往復移動之週期之方式構成;及 1個以上之送風機,其等構成為跟隨前述移動機構移動。
  2. 如請求項1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移動路徑至少包含第1區間、及第2區間;且 前述1個以上之送風機包含:1個以上之第1送風機,其等在前述第1區間往復移動;及1個以上之第2送風機,其等在前述第2區間往復移動; 前述第2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短於前述第1送風機之往復移動之週期。
  3. 如請求項2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與前述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為大致相等之速度;且 前述第1區間之距離,長於前述第2區間之距離。
  4. 如請求項2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第1區間之距離、與前述第2區間之距離為大致相等之距離;且 前述第2送風機之移動速度,快於前述第1送風機之移動速度。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培養部具備沿前述特定方向之一對行;且 前述1個以上之送風機係設置於前述一對行之間,其等包含:進行向一側之行之前述培養部之送風之一側之送風機、及進行向另一側之行之前述培養部之送風之另一側之送風機。
  6. 如請求項5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一側之送風機與前述另一側之送風機,係跟隨前述移動機構一體地移動。
  7. 如請求項5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移動機構包含:一側之移動機構、及另一側之移動機構;且 前述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前述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 前述另一側之送風機,跟隨前述另一側之移動機構移動。
  8. 如請求項7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一側之移動機構與前述另一側之移動機構係獨立地移動。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培養部包含可移動之栽培架,且前述栽培架於上下方向包含複數個栽培擱架。
  10. 如請求項9之風力裝置,其中前述送風機係以與前述栽培擱架之數量一對一對應之方式,於上下方向具有複數個。
  11. 一種培養系統,其包含: 沿特定方向複數配置之培養部;及 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風力裝置。
  12. 如請求項11之培養系統,其中前述培養部包含可移動之栽培架,且前述栽培架包含基於栽培物之培養狀態沿特定方向移動之架移動機構。
TW110109799A 2020-03-19 2021-03-18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TW2021421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9453A JP6851098B1 (ja) 2020-03-19 2020-03-19 風力装置および生育システム
JP2020-049453 2020-03-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105A true TW202142105A (zh) 2021-11-16

Family

ID=7515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799A TW202142105A (zh) 2020-03-19 2021-03-18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6984A1 (zh)
EP (1) EP4122316A4 (zh)
JP (1) JP6851098B1 (zh)
CN (1) CN218784120U9 (zh)
TW (1) TW202142105A (zh)
WO (1) WO20211875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400147A1 (en) * 2022-06-08 2023-12-14 Rite-Hite Holding Corporation Adjustable mounting assembl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3342A (en) * 1978-03-24 1979-08-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facility and method for its operation
JPH0585245U (ja) * 1992-04-23 1993-11-19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送風車
JPH07312985A (ja) 1994-05-25 1995-12-05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 Co Ltd 植物栽培室の局所空調装置
JP2002165522A (ja) * 2000-11-30 2002-06-11 Katsuzo Okada 植物の成長促進法
JP3829988B2 (ja) * 2003-07-31 2006-10-04 農事組合法人大富農園 温室内に於ける植物の高設栽培用のキャスター付き栽培棚
JP5785877B2 (ja) * 2012-01-20 2015-09-30 日本システムウエア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ラックユニット
JOP20190171A1 (ar) * 2017-06-14 2019-07-09 Grow Solutions Tech Llc أنظمة وطرائق لتوفير تدفق الهواء في أصيص زراعة
CN108651171B (zh) * 2018-07-25 2022-02-18 浙江布鲁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6984A1 (en) 2023-05-11
EP4122316A4 (en) 2024-04-17
JP6851098B1 (ja) 2021-03-31
JP2021145623A (ja) 2021-09-27
CN218784120U9 (zh) 2023-05-23
WO2021187598A1 (ja) 2021-09-23
CN218784120U (zh) 2023-04-04
EP4122316A1 (en) 2023-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4718B2 (ja) 苗木育成装置及び苗木育成方法
AU20172878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droponic plant growth
CA3139691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density indoor farming
US20180035624A1 (en)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and plant cultivation system
JP2019524145A (ja) カルーセル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モジュール式農場
EP3871492A2 (en) Combined plant grow rack and venti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147172B2 (ja) キノコ類の栽培装置
TW202142105A (zh) 風力裝置及培養系統
US11083141B2 (en) Growing system
US20230034181A1 (en) Botanical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7383003B2 (ja) 育成システム
US20230263116A1 (en)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2104631B1 (ko) 버섯 재배 장치
KR102376675B1 (ko) 버섯 재배 장치
JP2008104364A (ja) 植物生理管理装置
WO2021229726A1 (ja) 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JP3176244U (ja) 植物及び菌類の栽培装置
CN109362489A (zh) 一种玉木耳培养房
CN218897837U (zh) 箱式植株培育系统及运输工具
CN114194711B (zh) 一种自动化食用菌上架设备及栽培棚系统
CN110612836A (zh) 工业化有机作物移动养殖生产线
JPS6349025A (ja) 多段式移動回転栽培装置
KR101113914B1 (ko) 공장형 식물 재배시설의 기류조절장치
JPH0411820A (ja) 植物・細菌等の栽培・培養装置
JP2022156548A (ja) 農業用送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