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5690A - 抑菌防護衣 - Google Patents

抑菌防護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690A
TW202135690A TW109108628A TW109108628A TW202135690A TW 202135690 A TW202135690 A TW 202135690A TW 109108628 A TW109108628 A TW 109108628A TW 109108628 A TW109108628 A TW 109108628A TW 202135690 A TW202135690 A TW 2021356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antibacterial
bacterio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7704B (zh
Inventor
江國慶
Original Assignee
江國慶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江國慶 filed Critical 江國慶
Priority to TW109108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77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5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70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外層;抑菌層,位於該外層上,該抑菌層包含抑菌銅材料(銅離子)。

Description

抑菌防護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護衣,特別是關於一種抑菌防護衣。
醫療衛生引起的感染已經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有些感染是活耀於我們每天生活上所接觸物體上的細菌所引起。儘管洗手和清潔,這些細菌仍然可以繁殖不已。目前抑菌大部分都採用奈米銀,使用奈米銀不利環境與人體,參看論文:奈米微粒危害測試技術與生物毒性指標之探討,作者:李宥萱等人,發表單位:國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及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民國105年9月,第24卷第3期,第330-342頁,該研究載明曝露18或24小時,奈米銀將使得細胞毒性增加,且在每毫升5微克的劑量下,造成細胞百分之58.95的死亡率,因此必須採用非奈米銀技術殺菌,本發明因而生焉。
本發明之目的係揭露一種含抑菌防護衣,包含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分布於高分子材料層之至少一層,以達到抑菌的效果。其中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形式包含奈米銅離子。
一種抑菌銅防護衣製作方法,包含預備一高分子材料;備置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將該抑菌銅材料混入該高分子材料以形成一混合溶液;以及,將該混合溶液進行織布製作程序,以形成該抑菌銅貼身用品材料。
一種抑菌銅防護衣之製作方法,包含:預備一高分子材料;備置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將該抑菌銅材料混入該高分子材料以形成一混合溶液;以 及將該混合溶液進行織布製作程序,以形成該抑菌銅織物。其亦可應用於不織布製作程序。
其中抑菌銅織物具有高分子化纖布料材料,包含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Fiber)、聚酯纖維(Polyester Fiber)、聚丙烯腈纖維(Polyacrylonitrile Fiber)、聚乙烯纖維(Polyethylene Fiber)、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聚乙烯醇纖維(Polyvinylalcohol Fiber)、聚氯乙烯纖維(Polyvinylchloride Fiber)、聚四氟乙烯纖維(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ber)、聚丙烯腈(PAN)、尼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滌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氨酯(氨綸)或以上之任意組合。上述基礎材料可與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或合成纖維混紡。
在一實施例中,可添加包含安定劑、抗氧化劑、UV吸收劑或以上之組合;其中上述之抑菌銅材料形式包含微膠囊、液體、粉體、溶液態。
在一實施例中,亦可將具有抑菌銅(銅離子)的原料紗織成布,使該布具有抑菌銅抑菌功能。其中上述之程序可添加包含安定劑、抗氧化劑、UV吸收劑或以上之組合。高分子基礎材料包含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Fiber)、聚酯纖維(Polyester Fiber)、聚丙烯腈纖維(Polyacrylonitrile Fiber)、聚乙烯纖維(Polyethylene Fiber)、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聚乙烯醇纖維(Polyvinylalcohol Fiber)、聚氯乙烯纖維(Polyvinylchloride Fiber)、聚四氟乙烯纖維(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ber)、聚丙烯腈(PAN)、尼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滌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氨酯(氨綸)或以上之任意組合。其中上述之基礎材料與天然纖維或半合成纖維或合成纖維混紡。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外層;抑菌層,位於該外層內側,該抑菌層包含抑菌銅材料(銅離子);裏層,位於該抑菌層內側。細菌會在於該抑菌層被抑制。其中該抑菌銅材料包含銅離子,其中該銅離子包含二價銅離子、一價銅離子或以上之任意組合。抑菌層包含不織布其中該抑菌銅材料於製作該不織布時摻入,或抑菌銅材料噴塗或刷於該不織布表面,其中利用該外層顏色掩飾該抑菌層顏色。
100:備置樹脂及抑菌銅材料
110:融合樹脂及抑菌銅材料以形成一混合溶液
120:將混合溶液噴塗、印刷或塗佈於該貼身用品至少一部分,以形成該抑菌銅貼身用品
200:外層
210:抑菌層
240:親膚層
300、302、304、306、308、310、312:步驟
藉由參考下列詳細敘述,將可以更快地瞭解上述觀點以及本發明之優點,並且藉由下面的描述以及附加圖式,可以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精神。其中:
第一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示意圖。
第四圖顯示本發明之抑菌防護衣所採用之抑菌布料或抑菌不織布的製造程序。
在下列敘述中,各式特定細節係用以提供本發明實施例之通盤瞭解。本發明將配合其較佳實施例與後附之圖式詳述於下,應理解的是本發明中所有較佳實施例僅為例示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熟知該項技術者亦應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不須一或多特定細節,或其他特定方法。本發明可以應用於各種纖維,以下做一說明。
就本發明製作方法中,首先備置降低病毒活性材料,例如(1)準備抑制病毒表面蛋白質有機化合物,藉由化學吸附性改變病毒的表面蛋白質,抑制病毒複製;或(2)準備金屬化合物,利用自由基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提取病毒蛋白質中的氫原子,破壞病毒型態,抑制病毒複製;或(3)利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其包含金屬(包括類金屬)和碳原子鍵結的有機金屬化合物,除傳統金屬元素外,鑭系元素、錒系元素、半金屬、類金屬(如硼、矽、砷、硒)也可以和碳鍵結,形成有機金屬化合物。利用上述物質,可以使病毒表面蛋白質破壞,或破壞核酸,或破壞套膜,而降低病毒活性。舉一例而言,A型流感病毒抑制劑的甲醯胺和異 腈類化合物,其包含R基,選自烷基、環烷基、芳香基、雜芳基、氨基酸基及上述基團的取代衍生物。甲醯胺和異腈類化合物是以胺為原料分別通過醯化、脫水等方式製備得到,這些甲醯胺和異腈類化合物及其鹽可用於製備抑制病毒物。另一優選例子是一種基於肽或蛋白質類型化合物,包括一種或多種蛋白質、多肽或者肽、核酸、肽核酸、核酸類似物、核苷、核苷類似物、小的有機分子、聚合物、脂質、留體、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或者以上任意的組合。上述基於肽或蛋白質類型化合物,其為該化合物的主要具有氨基酸構架,其中氨基酸是通過肽鍵連結。一種基於肽或者蛋白質的化合物也可具有附著至該氨基酸構架或骨架的其它化學化合物或基團,包括有助於錨定域的錨定活性的部分。細胞外錨定域或錨定域是指任何能穩定地結合位於或在靶細胞外表面上或者鄰近靶細胞外表面的實體。其次,在另一實施例中,抑制內切酶的高活性金屬化合物團,具有高親和力和結合能力的流感核酸內切酶抑制劑。又如一價銅化合物遇到細菌及病毒時,一價銅離子與氧氣反應後,產生羥基,銅離子和羥基這兩種物質可減少病毒及細菌的數量水分中分離出一價銅離子,一價銅化合物分離出的一價銅離子與二價銅離子相比,具有更易被氧化的特性,因此可產生羥基。羥基具有抑制微生物繁殖的功效,可發揮抗病毒效果。
本發明之陽離子金屬有機化合物係為金屬陽離子與有機材料二者的化合物,亦即二者係經過化合作用或程序而產生陽離子金屬有機化合物,其屬於有機-無機化合抑制病毒劑(材料)。例如,合成酰基吡唑啉酮與Ni +Cu 2+Co 2+Zn 2+的化合物,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比金屬離子高,說明化合物形成後,過渡金屬離子對配體的抑菌活性起到了增強的效應。又如,合成四縮氨基硫脲和2個縮氨基硫脲與Ni +Cu 2+Zn 2+穩定的螯合物,其抑菌能力遠比配體和單獨之金屬離子都好。因此,本發明之有機-無機化合物兼有個別單獨有機、無機抑制病毒的優點,具有有機抗菌劑的高效性、持續性及無機抗菌劑的安全性、耐熱性,所得產品不僅抗菌效果好,不受紫外線的干擾。有機金屬化合物中,金屬和碳的鍵結性質一般會介於離子鍵和共價鍵之間。當金屬的電負度很低(例如鹼金屬元素)或是含碳的配基為穩定的碳負離子時,其鍵結會類似離子鍵。碳負離子可以因為共振或者是因為有吸電子取代基(例如三苯甲基負離子)而穩定。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外層 或內層包含一種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結晶型矽鋁酸鹽,它的結構具有很強陽離子交換能力;金屬-矽酸鹽類例如銀或銀和鋅-矽酸鹽類,與生物具有良好親和性。優點尚包含:高安全性、耐久性、有廣譜抗菌性(改變金屬離子的種類,可殺不同菌種)、不易產生抗藥性。填充形式將上述成分與合成纖維混合製作成纖維。由於被混入纖維內部,因而耐洗滌性好,效果時間長。後加工形式在纖維後加工過程中,將上述成分通過化合鍵或氫鍵結合在纖維表面,與病毒接觸面積較大(相同劑量下)。其可於不同需求而採用不同製程。
抑菌銅離子為最有效的接觸表面抑菌材料之一,其至少具有三種優異的特性,(1)持續的殺滅細菌:抑菌銅之抑菌的有效性遠高於不銹鋼和含銀塗層,能持續的殺滅致病細菌的接觸表面固體抑菌材料;(2)耐磨損:反復磨損和汙染仍可保持其抑菌性,且自然氧化不影響其抑菌性;(3)安全性:對人和環境無傷害,天然抑菌、不添加化學成分,完全可回收。
銅離子的滅(抗)菌原理是會產生高反應性自由基。如以下反應式所示:
Cu++H2O→Cu2++OH-+‧OH(自由基)OH的反應產生之羥基(氫氧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能夠破壞細胞中的蛋白質及脂類;同時,銅離子能自2Cu++2RSH→2Cu++RSSR+2H+的反應中消耗硫氫基團(sulfhydrylgroup,SH-),而減少胱氨酸(cysteine)或穀胱甘(glutathione)的含量;又能在繼發的反應過程2Cu++2H++O2→2Cu2 ++H2O2產生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H2O2),而再度產生氫氧自由基,繼續破壞細胞成分。此外,銅離子可和鋅或其他金屬離子競爭酵素蛋白質結合部位而影響酵素作用。而上述之羥基抑可以破壞病毒之表面蛋白質,抑制病毒之複製。
金屬銅通常可以在數小時內使微生物去活化,但實際上和微生物的接種方式、培養溫度以及合金中的銅含量有關。一般而言,當銅含量越高、環境中的相對濕度越高或是環境溫度越高時殺菌力越強。大腸桿菌會在接觸到銅 表面數分鐘內失去活性,這間接指出乾燥的銅表面也具有殺菌的作用。接觸殺滅(contact killing)的機轉是銅離子以破壞細胞膜、產生含氧自由基、破壞細胞DNA的方式造成細胞的死亡。儘管在不含氧的環境下對於大腸桿菌的接觸殺滅仍能出現,但需時較長。此外,銅離子可迅速分解DNA並且破壞細胞膜造成細菌死亡。此外,由於某些革蘭氏陽性細菌,如桿菌屬(Bacilli)及芽孢菌屬(Clostridia)的革蘭氏陽性菌,能夠產生抗熱、抗輻射線、抗乾燥、抗化學藥劑的內孢子(endospore),那麼銅金屬是否能夠有效除去內孢子的影響呢?在Wheeldon及Weaver等人的實驗中發現99.8%的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內孢子在固體金屬銅表面存活時間不超過三小時;而且在24到48小時內,內孢子的活性可被完全抑制。此外,儘管仍有少量的細菌能夠在銅金屬表面存活,但是在接觸殺滅的情況下,細菌質體DNA也和染色體DNA一樣被完全分解,而且細菌被消滅的速度很快,很難藉由質體的傳遞使其他細菌出現對銅的抗性。
抑菌銅離子能夠在2小時內持續有效的殺滅超過99.9%的特定致病細菌,並能持續抑菌最大限度減少二次汙染,遠離致病細菌的侵害。
抑菌銅離子可做成持久耐用、易於清潔又價格合理的接觸表面材料,且有各種顏色和樣式可供選擇。
本發明利用抑菌銅材料(奈米銅纖維)之特性,應用於日常的貼身用品之中,例如:內衣(underwear)、內褲(underpants)、紙尿褲(diaper)、紙巾(paper towel)、口罩(mask)、衛生棉(tampon)、防護衣..等等。亦即,在襪子、內衣、內褲、紙尿褲、紙巾、口罩、衛生棉、防護衣等貼身用品之製造過程之中,加入抑菌銅材料,使得使用者使用該些貼身用品可以得到抑菌、殺滅致病細菌的防護效果。且可避免人體因外來細菌造成感染的機會。
在本發明利用抑菌銅材料(銅離子)於防護衣製作的實施例之中,抑菌銅防護衣可以在其表層上噴塗、印刷或塗佈抑菌銅材質,而達到殺菌、抑制病毒的功能。若噴塗有本發明之抑菌銅塗層,可得到殺菌功能,傳統的防護衣並無殺菌功能。實際上,傳統布料無任何殺菌功能,因此無法防止細菌接觸。
本發明將抑菌銅(Antimicrobial Copper)材料摻雜於樹脂中,可以採用微粉狀抑菌銅材料與水性或油性樹脂混合。製作方式也可以採用塗佈在於布料表面,為生產便利與成本考慮亦可採用印刷。
本發明所提供的纖維、織物及各種衣服,包括製造此類物品的方式,可以讓皮膚直接與該物品接觸的穿著者可以得到抑菌、殺滅致病細菌的防護效果。
本發明使用於內衣、內褲之針織物可使用聚胺甲酸酯系彈性纖維的典型彈性紗與聚酯系纖維、聚醯胺系纖維、及纖維素系纖維等之非彈性纖維所成的伸縮性針織物者,使用細圓紗,為形成薄質、富含美觀性之針織物時,以使用聚酯系纖維、聚醯胺系纖維之單紗較佳。編織組織為圓編織之平組織、兩面組織、精製組織、雙反面組織或此等織變化針織物、以經編者有特里科針織物、羅素斜紋針織物等,沒有特別的限制。編織組織為特里科針織物時例如半組織、逆半組織、雙梳櫛經平組織、雙梳櫛經織組織,為羅素斜紋針織物時例如有彈性針織物、半彈性針織物、緞紋針織物、經編針織物等。
抑菌銅材料(銅離子)摻雜樹脂後可以塗佈、印刷、噴塗在纖維上。纖維包含天然纖維或人造纖維,天然纖維如植物纖維(Vegetable Fiber),如種子纖維(Seed Fiber):棉花(Cotton)、木棉(Kapok);韌皮纖維(Bast Fiber):亞麻(Linen)、黃麻(Jute)、大麻(Hemp)、苧麻(Ramie)等;葉脈纖維(Leaf Fiber):馬尼拉麻(Manila Hemp)、瓊麻(Sisal)、紐西蘭麻(New Zealand Hemp)、鳳梨纖維(Piña)等;果實纖維(Fruit Fiber):椰子纖維(Coir)。動物纖維(Animal Fiber)包含毛類纖維(Wool & Hair Fiber):綿羊毛(Sheep Wool)、駱駝毛(Camel Wool)、駝羊毛(Alpaca)、開士米毛(Cashmere Hair)、馬海毛(Mohair Hair)、山羊毛(Goat Hair)..等;蠶絲(Silk):家蠶絲(Cultivated Silk)、野蠶絲(Tussah Silk);礦物纖維(Mineral Fiber):石棉(Asbestos)。
人造纖維包含(一)再生纖維(Regenerated Fiber)。(二)半合成纖維 (Semi Synthetic Fiber):例如醋酸纖維(Acetate Fiber)或三醋酸纖維(Triacetate Fiber)。(三)合成纖維(Synthetic Fiber),藉由自然界取得的單體分子原料,以聚合紡絲方式形成纖維。例如,縮合聚合物(Condensation Polymer):(A)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Fiber):尼龍6(Nylon 6)、尼龍6.6(Nylon 6.6)、尼龍11(Nylon 11);(B)聚酯纖維(Polyester Fiber):PET、PBT、PTT;(C)加成聚合物(Addition Polymer):1).聚丙烯腈纖維(Polyacrylonitrile Fiber):PAN(或稱Acrylic Fiber);2).聚乙烯纖維(Polyethylene Fiber):PE;3).聚丙烯纖維(Polypropylene Fiber):PP;4).聚乙烯醇纖維(Polyvinylalcohol Fiber):PVA;5).聚氯乙烯纖維(Polyvinylchloride Fiber):PVC;6).聚四氟乙烯纖維(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ber):PTFE;7).聚氨基甲酸酯系纖維(Polyurethane Fiber):PU。碳纖維、玻璃纖維等則歸類於無機合成纖維。高機能纖維包括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BO纖維(p-phenylene-2,6-benzobisoxazole)、高強力聚酯、聚醯胺、聚烯烴、對位及間位芳香族聚醯胺、碳纖、高係數聚乙烯(HMPE)、聚苯硫(PPS)、酚系聚合物纖維、聚醚基酮(PEEK)、P84..等。若需使用聚丙烯纖維時,最好採用接枝形聚丙烯纖維使其可以與其他材料混紡後可以染色。
於以噴塗、印刷或塗佈於合成纖維為例,抑菌銅貼身用品之製造方法如第一圖所示。首先,於步驟100之中,備置樹脂與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可以採用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加入到樹脂之中,上述之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可以是粉狀、膠囊狀、液態、溶液。抑菌銅材料與樹脂之混合比例可以依據成本與效果考慮。接下來,於步驟110之中,將樹脂與抑菌銅材料(銅離子)攪拌混合均勻以形成一混合溶液。
然後,於步驟120之中,完成混合溶液之備置後,將其噴塗、印刷或塗佈於該貼身用品至少一部分(布料)之上,以形成該抑菌銅貼身用品。其中可以採用超音波噴塗或紅外線噴塗程序。另一實施例中,可將抑菌銅材料溶解於適當的溶劑中,例如樹脂,混合製成抑菌銅材料漿,將纖維或織品在這種漿液中進行塗層處理,就可以得到具有抑菌銅的纖維。
利用上述方法不改變原有的製程,也不會增加工序,在布料上將 抑菌銅材料塗佈、印刷或噴塗,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用聚合物如滌綸、錦綸、維綸、丙綸等原料與天然纖維,如棉、毛、絲、麻混紡紗。本發明塗佈、印刷或噴塗抑菌銅材料於貼身用品之製作當中,使該些貼身用品達到抑菌、殺菌的效果,提升其產品價值。此外,亦可以採用回收寶特瓶做為上述之聚合物材料,達到環保效果。
在另一實施例,可以採用織布或不織布程序,將高分子材料與抑菌銅材料(銅離子)加入到樹脂之中,上述之抑菌銅材料可以是粉狀、膠囊狀、液態、溶液。抑菌銅材料與高分子混合比可依據成本與效果考慮,混合溶液再進行織布製作程序,以製作抑菌銅織物,例如抑菌銅內衣、抑菌銅內褲、抑菌銅紙巾、抑菌防護衣..等。在另外實施例中,無須採用織布製程,利用不織布程序,亦即完成混合溶液後,採取不織布製程,而免去織布、抽紗等工序。
請參看第二圖,其揭示本發明之抑菌銅貼身用品之截面示意圖,抑菌銅貼身用品可包含二層或三層以上,本實施例以二層為例子。抑菌銅貼身用品,例如防護衣。外層為一表層200,可以為抑菌層,其實施方式可參看以上各實施方法,包含採用印刷面料、塗佈、或溶入於織布或不織布纖維內。裏層則為一親膚層240,可以採用親膚性材質加上抑菌銅材料(銅離子),使得形成的抑菌銅親膚層240可以有抑菌、殺菌的功能。本發明上述之各個技術特徵例如:表層200、親膚層240可採用不織布。上述之抑菌銅材料亦可加在表層200。請參看第三圖,其為三層架構,包含外層200,裏層240,其中包含一銅離子抑菌層210位於外層200,細菌會在於銅離子抑菌層210被抑制。此外,親膚層可包含抑菌銅離子材料,可抑制汗水或口沫噴濺之細菌。此外,銅離子抑菌層210可能基於銅離子不銅價數,而有微藍、微褐色。基於不織布孔隙為亂數不均勻,為了利於外層視覺與遮蔽效果,可由兩子層堆疊構成。
請參照第四圖,其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顯示本發明之抑菌防護衣所採用之抑菌布料或抑菌不織布的製造程序。於步驟300中,首先進行奈米研磨程序以形成銅離子。接著,於步驟302中,對銅離子進行不變色處理。之後,於步驟304中,將聚丙烯(PP,Polypropylene)粒加入反應爐以使其熔融。接 續,於步驟306中,將經過不變色處理之銅離子加入反應爐中以形成混合物料。接著於步驟308中,經過造粒機進行造粒程序以形成顆粒。之後,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310中,利用顆粒進行噴紗程序以形成不織布。於另一實施例中,可於步驟312中,利用顆粒進行抽紗程序以進一步藉由紡織程序織成布料。如此完成的抑菌布料或抑菌不織布可用以製造抑菌防護衣或抑菌貼身用品。
本發明以較佳實施例說明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所主張之專利權利範圍。其專利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領域而定。凡熟悉此領域之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專利精神或範圍內,所作之更動或潤飾,均屬於本發明所揭示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設計,且應包含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200:外層
210:抑菌層
240:親膚層

Claims (12)

  1.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
    外層;以及
    抑制病毒活性物,塗佈在該外層至少一表面,該抑制病毒活性物選自以下之一或任意組合:表面蛋白破壞有機化合物、產生羥基金屬化合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抑制病毒活性物包含有機一無機複合鹽類、金屬化合物或以上任意組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金屬化合物包含銅離子。
  4.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
    外層;
    其中該外層包含不織布材質,抑制病毒活性物混於不織布內,該抑制病毒活性物選自以下之一或任意組合:表面蛋白破壞有機化合物、產生羥基金屬化合物。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抑制病毒活性物包含有機一無機複合鹽類、金屬化合物或以上任意組合。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金屬化合物包含銅離子。
  7.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
    不織布層;
    抑菌層位於該不織布層之上,其中抑菌銅材料噴塗、塗佈或印刷於該不織布 層表面以形成該抑菌層,其中該抑菌銅材料產生羥基。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抑菌銅材料包含銅離子,該銅離子包含二價銅離子、一價銅離子或以上之任意組合。
  9. 一種抑菌防護衣,包含:
    不織布層;
    抑菌銅材料位於該不織布層之內,其中該抑菌銅材料於不織布程序中加入不織布形成材料中,其中該抑菌銅材料產生羥基。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抑菌防護衣,其中該抑菌銅材料包含銅離子,該銅離子包含二價銅離子、一價銅離子或以上之任意組合。
  11. 一種製造抑菌防護衣之方法,包含:
    備置抑菌銅材料;
    將聚丙烯熔融;
    將該抑菌銅材料加入該聚丙烯以形成混合物料;
    利用該混合物料進行不織布程序以形成不織布;以及
    利用該不織布形成抑菌防護衣。
  12. 一種製造抑菌防護衣之方法,包含:
    備置抑菌銅材料;
    將聚丙烯熔融;
    將該抑菌銅材料加入該聚丙烯以形成混合物料;
    利用該混合物料進行紡織程序以形成織布;以及
    利用該織布形成抑菌防護衣。
TW109108628A 2020-03-16 2020-03-16 抑制病毒不織布 TWI757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628A TWI757704B (zh) 2020-03-16 2020-03-16 抑制病毒不織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628A TWI757704B (zh) 2020-03-16 2020-03-16 抑制病毒不織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690A true TW202135690A (zh) 2021-10-01
TWI757704B TWI757704B (zh) 2022-03-11

Family

ID=7960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628A TWI757704B (zh) 2020-03-16 2020-03-16 抑制病毒不織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77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679A (zh) * 2022-05-06 2022-07-22 温州市虹锐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无纺布及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3476B2 (ja) * 1997-12-25 2004-04-26 Ykk Ap株式会社 抗菌・防カビ性合成樹脂材料の製造方法
ATE525095T1 (de) * 2002-01-08 2011-10-15 Bernard Technologies Inc Antimikrobielle körperbedeckungsartikel
DE102008012937A1 (de) * 2008-01-04 2009-07-09 BLüCHER GMBH Funktionelles Schutzmaterial mit reaktiv ausgerüsteter Membran und hiermit hergestellte Schutzbekleidung
TW200938684A (en) * 2008-03-11 2009-09-16 Liu rong p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crylic fiber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long filament having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y
WO2013005446A1 (ja) * 2011-07-06 2013-01-10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抗ウイルス性樹脂部材
TW201626895A (zh) * 2015-01-23 2016-08-01 黃思倫 植物電池廢液作為滅減香蕉黃葉病菌之配方的用途及滅減香蕉黃葉病之方法
TW201630994A (zh) * 2015-02-08 2016-09-01 阿爾賈曼技術有限公司 使用於安全面罩及個人防護衣物的抗微生物織物材料
US11535939B2 (en) * 2017-07-03 2022-12-27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for copper or copper alloy, surface treatment liquid for sterilizing copper or copper alloy, and sterilization method using copper or copper alloy treated by said method
CN108754664A (zh) * 2018-06-14 2018-11-06 摩登大道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健服装面料的智能纤维
CN209534379U (zh) * 2018-12-26 2019-10-25 泉州维林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铜离子纤维的快干面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679A (zh) * 2022-05-06 2022-07-22 温州市虹锐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无纺布及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7704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0394B2 (ja) 布地及び関連する基材のための消毒性組成物、及び抗菌的、抗ウイルス的、及び抗真菌的消毒性、洗浄耐久性を提供し、多機能的特性を用いて必要に応じて強化するための基材の処理方法
Gupta Antimicrobial treatments for textiles
Andra et al. Emerging nanomaterials for antibacterial textile fabrication
EP3253819B1 (en) Antimicrobial material comprising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of metal oxides
US20050019568A1 (en) Anti-microbial fiber and fibrous products
CN103397532B (zh) 修造船人员冬季元素纤维健身安全服
JP2016535179A5 (zh)
CN101225604A (zh) 一种含抗菌肽的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Joshi et al. Antimicrobial textiles based on metal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TWI757704B (zh) 抑制病毒不織布
CN101822430A (zh) 纳米银抗菌除臭袜
CN202062729U (zh) 生物抗菌型无纺布
US20100136074A1 (en) Biocidic textiles and fabrics
KR100627830B1 (ko) 건강섬유제품
KR101225040B1 (ko) 피부질환 예방 및 치료 기능이 있는 환자복
KR101832073B1 (ko) 흡수용품용 항균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JP2002053416A (ja) 機能性材料
KR102184455B1 (ko) 항균력이 우수한 나노 은(銀) 피착방법 및 그 나노 은(銀)이 피착된 사물
US20190053556A1 (en) Textiles Treated with Composition Inhibiting Sustainability and Growth of Pathogenic Microbes
KR101821965B1 (ko) 이중파일편성구조를 구비하는 기능성 스타킹 양말
KR200392113Y1 (ko) 나노실버 입자가 함입된 항균성 원단 및 그를 이용한 항균 양말, 항균 침장류 및 속내의
Rastogi et al. Antimicrobial finish on fabrics using phytoconstituents: A review
WO2024069222A1 (en) Clothing with soy fibers for butterfly patients
TWI695688B (zh) 抑菌紙尿褲
CN216139549U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面料及医用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