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5398A - 屏蔽式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式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398A
TW202135398A TW109145422A TW109145422A TW202135398A TW 202135398 A TW202135398 A TW 202135398A TW 109145422 A TW109145422 A TW 109145422A TW 109145422 A TW109145422 A TW 109145422A TW 202135398 A TW202135398 A TW 2021353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ylindrical body
groove
shielded electrical
ou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5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1814B (zh
Inventor
安藤博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5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8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課題] 以提供一種能夠並不使屏蔽殼之強度降低地而形成鍵溝部的屏蔽式電連接器一事作為課題。 [手段] 屏蔽式電連接器(10),係以與對方連接器(60)之間之插拔方向X作為軸線方向,並具備有屏蔽殼(50),該屏蔽殼(50),係具備有於上述軸線周圍而包圍端子(20、30)的金屬板製之筒狀體部(51),上述筒狀體部(51),係具備有外板部(52),該外板部(52),係在位於朝向對方連接器側的納入開口部(51A)之開口緣部處的周方向之一部分之範圍而被作對摺並與上述筒狀體部(51)之外面之一部分相重疊地而被作配置,在被作了對摺之區域內而於上述軸線方向上延伸並在上述開口緣部處開口而納入上述對方連接器(60)之鍵部(66)的切缺狀之鍵溝部(51D),係至少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51)處。

Description

屏蔽式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屏蔽式電連接器。
作為屏蔽式電連接器,係周知有下述一般之電連接器(以下,稱作「連接器」),其係具備有屏蔽殼,該屏蔽殼,係具備有金屬板製之筒狀體部,該金屬板製之筒狀體部,係將以與對方連接器之間之插拔方向作為軸線方向的方式所配置之端子,於上述軸線周圍而作包圍。
此種連接器,係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有所揭示。在專利文獻1中,連接器(在專利文獻1中係為微插頭1´),係使具備有略角筒型之筒狀體部的屏蔽殼(屏蔽10´),將藉由殼體(在專利文獻1中,圖中並未標示元件符號)而被作了配列保持的端子(接點銷13a~13e)作包圍。此屏蔽殼(屏蔽10´),係被插入至具有略相同形狀的對應筒狀體部之對方連接器(微插座2´)的屏蔽殼(屏蔽20´)之上述對應筒狀體部中。
在上述連接器之屏蔽殼中,於其之周方向的其中一個場所(在圖示之例中,係為成為端子配列方向的連接器寬幅方向之中央位置)處,作為鍵溝部(凹部17)之切缺部係於軸線方向上延伸地而被形成,在對方連接器之屏蔽殼的對應筒狀體部處,於周方向上而在與上述鍵溝相對應之位置處作為鍵而被作了設置的突片(突出部28),係與上述鍵溝相卡止。如此一來,就算是對方連接器為具備有相同形狀的對應筒狀體部之屏蔽殼,也能夠阻止並非為正當的對方裝置並在相異之位置處作為鍵而設置有突片的對方連接器之嵌合。
上述連接器之屏蔽殼,係將1枚的金屬板於周方向上作彎折而形成略角筒型之筒狀體部,上述鍵溝之部分係維持為使1枚的金屬板之一部分被作了切缺的狀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5-510237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之連接器中,屏蔽殼,係將其之筒狀體部的全周僅藉由1枚的金屬板來形成,於其之周方向的其中一個場所處,鍵溝係作為切缺部而被形成。故而,此鍵溝之部分,係維持於在屏蔽殼處而被部分性地作了切缺的狀態。
在此種狀態下,屏蔽殼,在鍵溝之部分處係會有導致強度降低之虞。屏蔽殼,一般而言係將薄的金屬板彎曲形成為筒狀,藉由此,來將上述筒狀體部設為小型、輕量化並且亦確保有強度。此筒狀體部,由於係成為使對方連接器之對應部被作嵌合、拔出的部分,因此,於嵌合、拔出時係會受到較大之力。特別是當對方連接器伴隨有斜向插入地而被插入或者是在有所傾斜的狀態下而被作嵌合、拔出時,係會產生極大的力,並在上述鍵溝、特別是在溝隅部處造成應力的集中,而會導致屏蔽殼和具備有端子等的嵌合部之破損、變形。
本發明,係有鑑於此種問題,而以提供一種能夠並不使屏蔽殼之強度降低地而形成鍵溝的屏蔽式電連接器一事作為課題。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之屏蔽式電連接器,係具備有屏蔽殼,該屏蔽殼,係以與對方連接器之間之插拔方向作為軸線方向,並具備有將端子於上述軸線周圍而作包圍的金屬板製之筒狀體部。
在此屏蔽式電連接器中,於本發明中,上述筒狀體部,係具備有外板部,該外板部,係在位於朝向對方連接器側的納入開口部之開口緣部處的周方向之一部分之範圍而被作對摺並與上述筒狀體部之外面之一部分相重疊地而被作配置,在被作了對摺之區域內而於上述軸線方向上延伸並在上述開口緣部處開口而納入上述對方連接器之鍵部的切缺狀之鍵溝部,係至少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
在此種本發明中,屏蔽殼係在至少筒狀體部之一部分處被形成有鍵溝部,屏蔽殼係在其之筒狀體部之周方向上的一部分處,藉由對摺而將外板部作重疊配置,藉由該對摺,來設為筒狀體與外板部之2枚重疊構造,藉由此,鍵溝部及其周邊之強度係提升。
在本發明中,係可設為下述之構成:亦即是,上述屏蔽殼,係使在上述開口緣部處之上述外板部的對摺基部具備有成為用以進行上述對方連接器的朝向上述納入開口部之導入的導引部之曲面。藉由設為此種構成:上述外板部之上述對摺基部係成為曲面,該曲面係成為形成導引部,而成為能夠良好地進行對方連接器之導入。
在本發明中,係可設為下述之構成:亦即是,上述屏蔽殼,係被形成有與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之上述鍵溝部相通連並與上述對方連接器之卡止承受部相卡止的鎖死溝部。藉由設為此種構成,在筒狀體部處係與鍵溝部相通連地而形成鎖死溝部,而並不使鍵溝部與鎖死溝部之兩者相互分離地來將兩者緊緻地收容於小的區域中,而能夠對於屏蔽殼之強度降低作抑制。
在本發明中,較理想,係構成為:上述屏蔽殼,係於上述外板部處,被形成有與上述筒狀體部之上述鎖死溝部相通連之孔部,該孔部,係與上述筒狀體部之上述鎖死溝部相通連。在此種形態中,藉由使筒狀體部與外板部相重疊,筒狀體部之鎖死溝部與外板部之孔部係相通連,並將鎖死溝部在板厚方向上而實質性地作擴張,以使在鎖死溝部處的鎖死卡止力提升。
在本發明中,係可設為下述之構成:亦即是,上述對摺基部,係於上述外板部之對摺位置處而被形成有與上述鍵溝部相通連之對摺用溝部,該對摺用溝部,係包含有於上述對摺基部所延伸的方向上之上述鍵溝部之寬幅範圍,並且寬幅為較該鍵溝部而更廣。藉由設為此種構成,由於對方連接器之鍵部係先進入至對摺用溝部之形成於對摺基部處的開口,之後再被導入至鍵溝部中,因此導入係成為容易。
在本發明中,係可設為下述之構成:亦即是,上述鍵溝部,係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以及上述外板部之雙方處,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之溝部份與被形成於上述外板部處之溝部分,係相互通連。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由於係如同上述一般地,構成為使屏蔽殼具備有外板部,該外板部,係在筒狀體部之位於朝向對方連接器側的用以進行該對方連接器之導入的納入開口部之開口緣部處的周方向之一部分之範圍而被作對摺並與上述筒狀體部之外面相重疊地而被作配置,於上述軸線方向上延伸並在上述開口緣部處開口而納入上述對方連接器之鍵部的切缺狀之鍵溝部,係至少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因此,屏蔽殼之鍵溝部及其周邊之強度係提升。
以下,根據所添附的圖面,針對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形態作說明。
圖1,係為本實施形態的屏蔽式電連接器(以下,稱作「連接器」)10。在圖1以及後續之圖面中,為了成為易於理解關於連接器10之方向性,係將連接器10與對方連接器60之間之連接器插拔方向設為X,並將連接器10之成為端子配列方向的連接器寬幅方向設為Y,並且將與XY面成直角之連接器高度方向設為Z,而設定有立體空間座標軸。另外,圖1(A)係為上立體圖,圖1(B)係為下立體圖,圖1(C)係為部分平面圖。
連接器10,如同在圖1(B)以及圖3中所觀察到一般,係在「將使金屬帶狀構件作彎折所製作出之2種的端子(亦即是,複數之第1端子20和複數之第2端子30)之各者分別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作配列保持」的電性絕緣材料製之殼體40處,被安裝有屏蔽殼50,並且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納入圖2中所示之對方連接器60。
第1端子20與第2端子30,係如同在分別各1根地而被從殼體40拔出並作標示之圖3中所觀察到一般,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之長度係為相異。第1端子20,係具備有藉由殼體40而被作保持之L字狀之被保持部21、和從該被保持部21起而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朝向面向對方連接器60之前方(在圖3中係為左方)而延伸之接觸部22、和從上述被保持部21起而於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朝向下方而延伸之連接部23。另一方面,第2端子30,係具備有藉由殼體40而被作保持之L字狀之被保持部31、和從該被保持部31起而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朝向面向對方連接器60之前方而延伸之接觸部32、和被形成於從上述被保持部31起而於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朝向下方而延伸並且進而曲柄狀地而作了2次的彎折之下端部處之連接部33。第2端子30,由於係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較第1端子20更長,因此,第2端子30之連接部33係位置在較第1端子20之連接部23而更後方處。
保持第1端子20以及第2端子30之殼體40,係如同在圖3中所觀察到一般,具備有將第1端子20之被保持部21與第2端子30之被保持部31藉由與殼體40之間之一體成形或者是藉由對於殼體40之插入來作保持的殼體本體部41、和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從此殼體本體部41之前端突出的板狀之嵌合部42。在殼體本體部41之上面處,係於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與兩端之稜部處被形成有屏蔽殼卡止溝41A。
又,殼體本體部41,係於其之下面處,被設置有用以進行對於電路基板(未圖示)之定位的腳部41B(參照圖1(B))。第1端子20與第2端子30,係使該些之被保持部21、31之部分被收納在殼體本體部41內,接觸部22、32係分別位置在板狀之嵌合部42之下面與上面處。故而,第2端子30之接觸部32,係被展示於圖3中,第1端子20之接觸部22,係被展示於圖4中。另外,複數之第1端子20,係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被錯開而形成為2列(連接部23被形成為2列的模樣,係被展示於圖1(B)、圖4中)。
屏蔽殼50,係使金屬板彎折而被製作出來,並如同在圖1(A)、(B)中所觀察到一般,具備有被對於殼體40作安裝的筒狀體部51、和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於筒狀體部51之前端處之開口緣部位置處被作對摺並以與筒狀體部51相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的外板部52。
筒狀體部51,係被安裝於在圖1(A)、(B)中所觀察到的殼體40之殼體本體部41處,並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一直到達將殼體40之嵌合部42之周圍作覆蓋的位置處。筒狀體部51,係如同在圖1(A)、(B)、圖3中所觀察到一般,涵蓋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之全長範圍地,而成為不論是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寬幅或者是在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之高度的何者均不會依存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之位置而使尺寸有所改變的直狀之角筒體,其之後半部係與殼體本體部41之周面作面接觸地而被作安裝,其之前半部係於嵌合部42之周圍而形成朝向前方作了開口的環狀空間。筒狀體部51之前半部與嵌合部42之間之環狀空間,係形成用以納入對方連接器60之對方嵌合部的納入開口部51A。
在筒狀體部51之上板部51-1的後半部處,係藉由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之兩端部處形成U字之窗部P1,而在此窗部P1內設置有卡止片51C。此卡止片51C,係成為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延伸的單側支撐樑狀,並隨著朝向前端而朝下方有所傾斜,而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與被形成於既述之殼體本體部41處的屏蔽殼卡止溝41A相卡止。
進而,在筒狀體部51處,係於其之前半部之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2個位置處,具備有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延伸之鍵溝部51D、和與此鍵溝部51D相連之鎖死溝部51E、以及位置於筒狀體部51之開口緣部處並用以使成為屏蔽殼50之素材的金屬板之半加工品的在該開口緣部處之對摺加工成為容易進行的與鍵溝部51D相連之對摺用溝部51F。此對摺用溝部51F,係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包含有鍵溝部51D之範圍,並且寬幅為較鍵溝部51D而更廣。
又,筒狀體部51,係於其之側板部51-2處,具備有朝向下方延伸之後方固定腳51G,並在底板部51-3處,如同在圖1中所觀察到一般地,而具備有將在形成筒狀之彎折工程中的接合部作連結之鳩尾槽狀之結合溝51H1和與此作連結之結合突部51H2。
進而,筒狀體部51,係於後端處,具備有將筒狀體部51之後端作閉塞的後板部51-4。
屏蔽殼50,係在筒狀體部51之連接器插拔方向X之前端處的開口緣部之位置處,具備有以此開口緣部之周緣中的上緣作為對摺基部51L而被作對摺並以與筒狀體部51之上面相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的外板部52。
外板部52,係位置於筒狀體部51之前半部之上板部51-1上,在外板部52之後緣處,係於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中間位置處而被形成有朝向前方而陷入的凹緣部52A,進而,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靠向兩端的位置處,卡止孔部52B係以會於上下方向而與在筒狀體部51之上板部51-1處之鎖死溝部51E相重疊的方式,而被作配置(參照圖1(C))。
又,外板部52,係如同在圖1(A)、(B)中所觀察到一般,係具備有從其之側壁起而朝向下方延伸的前方固定腳52C。
如此這般地而具備有筒狀體部51與外板部52之屏蔽殼50,係於各處具備有發揮有功能之部位,以下,針對此些部位,與屏蔽殼50之製作程序一同地來進行說明。
屏蔽殼50,係在將如同於圖5中所觀察到一般的形狀為平坦之金屬板形成為半加工品M之後,對此進行彎曲加工,而形成作為成品之屏蔽殼50。
半加工品M,係在複數位置處被作彎曲或者是對摺,於圖5中,係針對該些之位置,而將「在加工後2個的板面係形成有角度,例如以成為略直角的方式而被作加工」的情況,定義為「彎曲」,並將該位置以彎曲線F1~F3、F6(均為凸摺)與彎曲線f4(凹摺)來作標示,並將「以在加工後2個的板面會相互重疊的方式來進行加工」的情況,定義為「對摺」,並且以對摺線f5(凹摺)來作標示。藉由各彎曲線F1~F3、F6以及彎曲線f4乃至於對摺線f5而被作了區分的各區域M1~6,在被製作為成品後,係成為屏蔽殼50之各部。
區域M1,係身為成為筒狀體部51之上板部51-1之區域,區域M2,係身為成為筒狀體部51之側板部51-2之區域,區域M3,係身為成為筒狀體部51之底板部51-3之區域,區域M4,係身為成為筒狀體部51之後板部51-4之區域,區域M5,係身為成為已述之外板部52之區域,區域M6,係身為成為從外板部52而延伸出去的前方固定腳52C之區域。
於圖5中所示之半加工品M,在區域M1與區域M2之間,係藉由彎曲線F1而被作凸摺,在區域M2與區域M3之間係藉由彎曲線F2而被作凸摺,在區域M1與區域M4之間係藉由彎曲線F3而被作凸摺,在區域M5與區域M6之間係藉由彎曲線f4而被作凹摺,此些係被略直角地作彎曲。進而,在區域M1與區域M5之間,係藉由對摺線f5而被作凹摺,區域M1和區域M5係以相互重疊的方式而被作對摺。
在區域M1與區域M2之間之邊界區域中,係為了使在彎曲線F1之位置處而成為容易進行彎曲並同時在與殼體本體部41之屏蔽殼卡止溝41A作卡止之後被作彎曲而設置卡止片51C,而被形成有U字狀之窗部P1。又,在區域M1與區域M4之間之邊界區域中,係於彎曲線F3之位置處而被形成有窗部P2。進而,在區域M1與區域M5之間之邊界區域中,係於彎曲線f5所通過的位置處而被形成有窗部P3,此窗部P3,在彎曲加工後,係成為與已述之鍵溝部51D、鎖死溝部51E、對摺用溝部51F相連的形狀。
在區域M2處,係於其之緣部處被形成有切缺溝S1、S2,在圖5中,較切缺溝S1更下方之部分係形成主側板部51-2A,在切缺溝S1、S2之間,設置副側板部51-2B,在進行了於彎曲線F2處之彎曲後,藉由主側板部51-2A和副側板部51-2B而形成側板部51-2。較切缺溝S2而更後方之部分,係並不會被進行彎曲加工或者是對摺加工,而是延長並成為腳狀,而形成已述之後方固定腳51G。又,在區域M2處,係於其之下緣處而被形成有側方導引部51J。
副側板部51-2B,係使其之前端部分在彎曲線F2處而被作彎曲,並被朝向殼體40之底面而作捲入。主側板部51-2A,係與位置於其之側方的區域M3相連。在其中一方之區域M3之前端處,係被形成有已述之結合溝51H1,在另外一方之區域M3之前端處,係被形成有已述之結合突部51H2。
區域M4,係藉由在彎曲線F3處而被作彎曲,而形成後板部51-4,並且係使連接器寬幅方向Y之兩端部進而在彎曲線F6處而被作彎曲並成為如同沿著側板部51-2一般之後板部彎曲部分51-4A。
區域M5,係如同已述一般地,被形成有於連接器寬幅方向Y之中間部處而作了陷入的凹緣部52A,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之靠向兩端的位置處,係被形成有成為卡止孔部52B之窗部P4。
區域M6,係具備有在圖5中而朝向下方的前端為縮細並朝向前端而延伸之前方固定腳52C。
在將藉由此種圖5之形狀的金屬板所形成之半加工品M,如同於圖5中所觀察到一般地而在彎曲線F1、F2、F6處以凸摺來作了彎曲之後,將區域M3之結合突部51H2與結合溝51H1作結合而形成筒狀體部51,並在彎曲線f4處進行凹摺而將筒狀體部51設為朝向後方作了開口的角筒狀,再將殼體從後方來插入裝著於此筒狀體部51內。之後,在彎曲線F3處進行凸摺之彎曲,並且將卡止片51C作彎折,藉由此,來作成如同在圖3中所觀察到一般之形態,接著,在對摺線f5處進行凹摺而形成外板部52,藉由此,來作為如同在圖1(A)~(C)中所觀察到的屏蔽殼50而嵌入裝著於殼體40處並將卡止片51C卡止於殼體本體部41之屏蔽殼卡止溝41A中,而得到連接器10。
該連接器10中之屏蔽殼50,在對於金屬板之半加工品M進行彎曲並進行彎摺而形成為成品之後,係如同在圖1(A)、(B)中所觀察到一般,位置於筒狀體部51之上板部51-1處的鍵溝部51D係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並且在屏蔽殼50之納入開口部51A的於前端緣處之2個位置處,經由對摺用溝部51F而於前方開口。鍵溝部51D,藉由外板部52,在上方處係以蓋狀而被作閉塞,鍵溝部51D周邊係藉由外板部52而被有所強化。鍵溝部51D,係於其之側方(連接器寬幅方向Y)處而與鎖死溝部51E相通連,此鎖死溝部51E,係與被形成於外板部52處之卡止孔部52B相通連並成為與將鎖死溝部51E實質性地朝向上方作擴張一事相同的形態,而使在與對方連接器60之後述之鎖死卡止突部65B(參照圖2)之間的卡止中的卡止能力提升。
在納入開口部51A處,於側板部51-2之前端處而突出的側方導引部51J,係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朝向外側傾斜而被彎曲,又,在圖5中之區域M3的前緣部、亦即是在圖1(A)、(B)中的下側之前緣部,係於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而朝向外側(在圖中係為下方)作傾斜並被彎曲,而形成下方導引部51K,進而,外板部52之對摺基部51L(在圖5中係為對摺線f5之位置近旁)係帶有圓角地而被作對摺。側方導引部51J、下方導引部51K以及對摺基部51L,係分別在進行與對方連接器60之間之嵌合時而進行順暢的導引。
接著,針對被與該連接器10作嵌合的對方連接器60,基於圖2來簡單地作說明。
在圖2中,對方連接器60,係具備有從此對方連接器60之連接器本體部61起而朝向圖1之連接器10突出的嵌合部。連接器本體部61,係在使上部殼體62A與下部殼體62B作了結合的殼體62內,進行有纜線C與嵌合部內之端子(未圖示)之間的結線。
嵌合部,係具備有朝向連接器10而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突出的端子保持殼體63、和被裝著於端子保持殼體63之周面上的金屬板製之屏蔽殼64、和藉由端子保持殼體63而被作保持並從屏蔽殼64而部分性地突出之鎖死臂65。
端子保持殼體63,係從前端起朝向深處部分地,而被形成有將連接器10之嵌合部42作納入的細縫孔狀之納入溝63A,在納入溝63A內,係於溝之上內壁面與下內壁面處,分別被配置有與在嵌合部42處之第2端子30之接觸部32和第1端子20之接觸部22作接觸的對應端子之接觸部(對應端子在圖2中係並無法觀察到)。
屏蔽殼64,係包圍端子保持殼體63之周面。在此屏蔽殼64之上面處,係於連接器寬幅方向Y之靠向兩端之位置處,被形成有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延伸之細縫狀之溝部64A,在此溝部64A內係被配設有鎖死臂65。
鎖死臂65,係於腕部65A之前端處被設置有作為鎖死部之鉤狀之鎖死卡止突部65B,僅有鎖死卡止突部65B會從屏蔽殼64之上面之位置而有所突出。此鎖死卡止突部65B,在朝向下方而承受有外力時,係成為能夠以會使鎖死卡止突部65B朝向溝部64A之內側而陷入的方式,來使腕部65A作彈性變形。
屏蔽殼64,係於其之上面的前端緣部處,而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相互分離之2個位置處,對於屏蔽殼64而以會在板厚方向上成為略半球狀並於屏蔽殼64之上面而突出的方式來施加壓花加工,而形成有突起狀的鍵部66。鍵部66之前端(板厚)面係對於連接器10之嵌合部42之端面而會相互衝突,以謀求防止錯誤插入。此時,鍵部66與嵌合部42,由於係成為端面彼此間之衝突,因此對於相互衝突的強度係為高。此鍵部66,係被形成於會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與在已述之連接器10處的被形成於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之2個位置處的鍵溝部51D相互一致之位置處。同樣的,上述之鎖死臂65,係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位置於與「和筒狀體部51之鍵溝部51D相通連所形成的鎖死溝部51E」相互一致之位置處,並以「當對方連接器60對於連接器10而一直嵌合至了正確位置時,鎖死臂65之鎖死卡止突部65B會卡止於鎖死溝部51E內」的方式,來制定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的位置。
如此這般地所構成的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和相對於此之對方連接器60,係以下述之要領而被作使用。
首先,將被設置在圖1(A)、(B)中所示之連接器10之殼體本體部41處的腳部41B,插入至特定之電路基板(未圖示)之定位用之孔部中,之後,將第1端子20、第2端子30、屏蔽殼50對於上述電路基板作連接。第1端子20之連接部23,係被插通於電路基板之貫孔中並被作焊接,第2端子30之連接部33係被配置於上述電路基板之所對應的墊片處並被作焊接。又,係將屏蔽殼50之前方固定腳52C與後方固定腳51G分別插通於上述電路基板之所對應的接地連接孔部中並作焊接固定。此前方固定腳52C與後方固定腳51G,係供以進行對於電路基板之固定,並且謀求對於電路基板的特定接地電路之導通。
接著,將對方連接器60對於該連接器10作連接。在對方連接器60處,係已使纜線C與對方連接器60之端子作了結線。在將對方連接器60對於連接器10作連接時,若是將藉由屏蔽殼64而使周面被作了覆蓋的端子保持殼體63之部分嵌入至連接器10之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處的納入開口部51A中,則連接器10之成為殼體40之前部的有所突出之嵌合部42係嵌入至被形成於此端子保持殼體63處的納入溝63A內。如此一來,被配列於嵌合部42之面上的第1端子20之接觸部22與第2端子30之接觸部32,係被與對方連接器60之對應端子作連接,並且對方連接器60之屏蔽殼64係與連接器10之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而於全周上作包圍,而成為被作屏蔽。
在將對方連接器60之被屏蔽殼64所覆蓋的端子保持殼體63嵌入至連接器10之在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處的納入開口部51A中時,於開始進行嵌入時,係藉由被形成於連接器10之筒狀體部51之納入開口部51A之開口周圍邊緣處之2個的側方導引部51J、下方導引部51K、具有圓角之對摺基部51L,而被朝向連接器寬幅方向Y以及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的正確位置作導入。
之後,被形成於對方連接器60之屏蔽殼64處之2個的鍵部66,係被導引至連接器10之筒狀體部51處之2個的鍵溝部51D處。鍵溝部51D,由於係與寬幅為較此鍵溝部51D而更廣的對摺用溝部51F相連,因此,鍵部66係先容易地位置於此對摺用溝部51F中,之後被朝向鍵溝部51D作導入。假設當對方連接器60之覆蓋端子保持殼體63之屏蔽殼64為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而於與正確位置相異之位置處被設置有鍵部的情況時,對方連接器60之相異位置之鍵部,係並無法進入至連接器10之鍵溝部51D中,故而,係成為無法進行並不正確的對方連接器之嵌入。
被形成於連接器10之屏蔽殼50處的對摺用溝部51F,係藉由在筒狀體部51以及外板部52之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朝向對方連接器60之側的板厚面,而形成抵接面51F1(參照圖1(A)、(B))。另一方面,在對方連接器60之屏蔽殼64處藉由壓花加工而被形成的鍵部66,係藉由其之板厚面,而形成朝向連接器10之側的被抵接面66A(參照圖6)。故而,當對方連接器60並未在正確之位置處被形成有鍵部,而身為並非為正確之對方連接器的其他之對方連接器的情況時,此其他之對方連接器之鍵部之被抵接面係會與連接器10之抵接面51F1相抵接,而防止其他之對方連接器的錯誤插入。此時,由於鍵部係藉由壓花加工而被形成,而能夠將連接器高度方向之尺寸形成為較大,並且此鍵部之被抵接面與連接器10之抵接面51F1係藉由板厚面而被形成,因此,係確保有充分的對於相互之抵接時的強度。假設若是在連接器10之屏蔽殼50處,並未被設置有形成抵接面51F1之對摺用溝部51F,而屏蔽殼50之外板部52係在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之全部區域處而形成有帶有圓角之對摺基部51L,則上述之其他之對方連接器之鍵部,係會有起因於與此對摺基部51L之圓角之間之抵接而導致自身朝向下方作彈性變形並於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被朝向連接器10內作誘導而產生錯誤插入的可能性。為了防止此種情況,在連接器10處之抵接面51F1亦係存在有技術上的意義。
若是對方連接器60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朝向連接器10而一直被嵌入至特定位置處,則於嵌入開始時被連接器10之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所擠壓並陷入至溝部64A內側的鎖死卡止突部65B,係伴隨著從鎖死臂65之彈性變形而來的解放,而從溝部64A突出,並突入至被形成於筒狀體部51處之鎖死溝部51E中,並且進而突入至位置於其之上方處的外板部52之卡止孔部52B中,而對於對方連接器60之從連接器10的拔出作阻止。此阻止,由於筒狀體部51與外板部52係成為2枚重疊,並從鎖死溝部51E與卡止孔部52B之雙方而進行有此阻止,因此係成為強力且為確實。
對方連接器60,係會有在相對於連接器10而有所傾斜的狀態下被開始進行嵌合、亦即是所謂傾斜嵌合的情況。例如,如同圖6一般,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的對方連接器60之前端處之其中一方之角部60R1係相較於另外一方之角部60R2而更大幅度地進入至連接器10之納入開口部51A中。在此連接器10之納入開口部51A內,係存在有板狀之嵌合部42,連接器10之端子20之接觸部22與端子30之接觸部32係分別位置於兩面之各者處(參照圖3、圖4)。於此種情況,係亦會有對方連接器60之上述其中一方之角部60R1與嵌合部42之前端相互衝突並導致被以較薄的板厚所形成之嵌合部42之前端有所損傷的可能性。
為了確實地防止此種事態,係以就算是身為所預測到的最大之傾斜角度的情況時,對方連接器60之上述其中一方之角部60R1也不會與連接器10之嵌合部42之前端相互衝突的方式,來使鍵部66之被抵接面66A與連接器10之抵接面51F1作抵接,而防止對方連接器之特定以上的程度之錯誤插入。又,如同在圖6中以虛線所示一般,係將此嵌合部42之前端,定位於在連接器插拔方向X上而僅會從連接器10之納入開口部51A之開口端作距離X1之陷入的位置處。藉由上述之2個的構成之組合,上述衝突係被確實地防止。
當對方連接器60為以在上下方向上有所傾斜的狀態下而被開始進行嵌合的情況時,係藉由連接器10之在筒狀體部51處的下方導引部51K和對摺基部51L而被作導引,伴隨著嵌合之進行,該傾斜係變小。
在本發明中,係並不被圖示之實施形態所限定,而可進行變形。例如,如同圖7中所示一般,鍵溝部51D,係亦可並非僅是被形成於屏蔽殼50之筒狀體部51處,而亦在外板部52處有所形成。於此情況,係成為經由屏蔽殼50之對摺用溝部51F來使筒狀體部51之鍵溝部51D與被形成於外板部52處之鍵溝部52D於連接器寬幅方向Y上位置於相同位置處並於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相通連,而成為在板厚方向、亦即是在連接器高度方向Z上而使鍵溝作了擴張的形態之鍵溝部。於此情況,在外板部52處的卡止孔部52B係與鍵溝部52D相通連。
10:(屏蔽式電)連接器 20:(第一)端子 30:(第二)端子 50:屏蔽殼 51:筒狀體部 51A:納入開口部 51D:鍵溝部 51E:鎖死溝部 51L:對摺基部 52:外板部 52B:卡止孔部 60:對方連接器 65B:鎖死部(鎖死卡止突部) 66:鍵部
[圖1]係對於作為本發明之其中一個實施形態的屏蔽式電連接器作展示,(A)係為上立體圖,(B)係為下立體圖,(C)係為針對重要部分的部份切斷平面圖。 [圖2],係為對於被與圖1之連接器作嵌合的對方連接器作展示之立體圖。 [圖3]係為針對圖1之連接器,而將半加工狀態的屏蔽殼分離並將端子之一部分抽出而作展示的上立體圖。 [圖4]係為針對圖1之連接器,而將半加工狀態的屏蔽殼(與圖3相同之狀態)分離並作展示的下立體圖。 [圖5]係為有關於圖1之連接器中的屏蔽殼之在加工過程中的半加工品之平面圖。 [圖6]係為針對對於圖1之連接器而對方連接器被以特定範圍以上之過大的角度作插入並僅能夠傾斜地作不完整的嵌合之狀態作展示之平面圖。 [圖7]係為作為其他實施形態的連接器之上立體圖。
10:(屏蔽式電)連接器
20:(第一)端子
23:連接部
30:(第二)端子
33:連接部
40:殼體
41:殼體本體部
41A:屏蔽殼卡止溝
41B:腳部
50:屏蔽殼
51:筒狀體部
51-1:上板部
51-2:側板部
51-3:底板部
51-4:後板部
51A:納入開口部
51C:卡止片
51D:鍵溝部
51E:鎖死溝部
51F:對摺用溝部
51F1:抵接面
51G:後方固定腳
51H1:結合溝
51H2:結合突部
51J:側方導引部
51K:下方導引部
51L:對摺基部
52:外板部
52A:凹緣部
52B:卡止孔部
52C:前方固定腳
P1:窗部
P3:窗部

Claims (6)

  1. 一種屏蔽式電連接器,係以與對方連接器之間之插拔方向作為軸線方向,並具備有屏蔽殼,該屏蔽殼,係具備有於上述軸線周圍而包圍端子的金屬板製之筒狀體部, 該屏蔽式電連接器,其特徵為: 上述筒狀體部,係具備有外板部,該外板部,係在位於朝向對方連接器側的納入開口部之開口緣部處的周方向之一部分之範圍而被作對摺並與上述筒狀體部之外面之一部分相重疊地而被作配置,在被作了對摺之區域內而於上述軸線方向上延伸並在上述開口緣部處開口而納入上述對方連接器之鍵部的切缺狀之鍵溝部,係至少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屏蔽式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屏蔽殼,係使在上述開口緣部處之上述外板部的對摺基部具備有成為用以進行上述對方連接器的朝向上述納入開口部之導入的導引部之曲面。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屏蔽式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屏蔽殼,係被形成有與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之上述鍵溝部相通連並與上述對方連接器之鎖死部相卡止的鎖死溝部。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屏蔽式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屏蔽殼,係於上述外板部處,被形成有與上述筒狀體部之上述鎖死溝部相通連之孔部,該孔部,係與上述筒狀體部之上述鎖死溝部相通連。
  5.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屏蔽式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對摺基部,係於上述外板部之對摺位置處而被形成有與上述鍵溝部相通連之對摺用溝部,該對摺用溝部,係包含有於上述對摺基部所延伸的方向上之上述鍵溝部之寬幅範圍,並且寬幅為較該鍵溝部更廣。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屏蔽式電連接器,其中, 上述鍵溝部,係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以及上述外板部之雙方處,被形成於上述筒狀體部處之溝部份與被形成於上述外板部處之溝部分,係相互通連。
TW109145422A 2020-02-14 2020-12-22 屏蔽式電連接器 TWI841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3265 2020-02-14
JP2020023265A JP7307006B2 (ja) 2020-02-14 2020-02-14 シールド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398A true TW202135398A (zh) 2021-09-16
TWI841814B TWI841814B (zh) 2024-05-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0768A (zh) 2021-08-17
JP2021128871A (ja) 2021-09-02
JP7307006B2 (ja) 2023-07-11
CN113270768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18226Y2 (zh)
EP1936749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and a forming method
JP394906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052489B2 (en) Connector
US7476133B2 (en) Connector
CN100499276C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TW201401662A (zh) 電連接器組裝體、插頭連接器及插座連接器
JP2006127803A (ja) コネクタ
US20110008989A1 (en) Connector
US6786777B2 (en) Split-type connector
US7431597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2002198117A (ja) コネクタ
TW202135398A (zh) 屏蔽式電連接器
US5746628A (en) Engaging structure of a terminal and a connector housing
TWI841814B (zh) 屏蔽式電連接器
US6692303B2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that facilitate insertion of the terminal fitting into the connector
JP2003197312A (ja) ロック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EP1619760B1 (en) A jig and a method for withdrawing a terminal in a connector
US6669508B2 (en) Connector
JP201611556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164611A (ja) コネクタ
JPH06197432A (ja) 電気接続箱
US6565379B2 (en) Divided connector
US7001224B2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for locking terminal fitings
TWM639623U (zh) 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