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4580A -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4580A
TW202134580A TW110105111A TW110105111A TW202134580A TW 202134580 A TW202134580 A TW 202134580A TW 110105111 A TW110105111 A TW 110105111A TW 110105111 A TW110105111 A TW 110105111A TW 202134580 A TW202134580 A TW 2021345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efrigerator
box body
refrigerating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5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4547B (zh
Inventor
盧佳宏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茂進物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09516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266986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20170662.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601304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茂進物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茂進物流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4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54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00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 F25D3/02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using ice, e.g. ice-boxes
    • F25D3/04Stationary cabinets
    • F25D3/045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6/00Devi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ool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with a cooling mode not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所述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蓋體和所述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所述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所述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所述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所述外盒體設有和所述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液口用於所述載冷劑流入所述間隙內,以使所述載冷劑和所述內盒體進行熱交換,所述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所述載冷劑流出所述外盒體。本發明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Description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本發明涉及製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冷藏箱的使用越來越普遍。
現有的冷藏箱,一般可以包括箱體和箱蓋等組成部分。其中,箱體形成具有開口的腔體,而箱蓋蓋在開口上,從而和箱體一同將腔體進行密封。該腔體內部即可用於儲存需要冷藏的物品。而為了讓冷藏箱的腔體內部具有較低的溫度,冷藏箱內設置有製冷盒。現有技術中,製冷盒通常設置在冷藏箱的箱底或者冷藏箱的箱體上,製冷盒中一般具有蓄冷劑等能夠透過自身相變而吸收熱量的材料,透過製冷盒對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從而實現對冷藏箱內物品的冷藏。
然而上述方式對冷藏箱的功耗較大,且製冷效果不佳。而且,製冷盒安裝在冷藏箱的箱體或箱底後只能用於對該冷藏箱的製冷,即製冷盒對不同的冷藏箱的適配性低。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至少一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冷藏箱蓋,用於蓋設在冷藏箱體的開口上,所述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蓋體和所述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所述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所述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所述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所述外盒體設有和所述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液口用於所述載冷劑流入所述間隙內,以使所述載冷劑和所述內盒體進行熱交換,所述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所述載冷劑流出所述外盒體。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所述第一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蓄冷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圍成的空間內。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所述第二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凹槽,所述蓄冷組件嵌設在所述第三凹槽內。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還包括:製冷管道;所述製冷管道包括進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進液管道的一端與和所述進液口連通,以使所述載冷劑由所述進液管道流入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間隙中,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液口連通,以使所述載冷劑由所述出液管道流出所述外盒體;所述進液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液管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冷藏箱蓋的外側。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還包括:通風管道;所述外盒體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通風管道穿設在所述蓄冷組件內部;且所述通風管道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連通;所述進風口用於為所述通風管道內提供冷卻氣流;所述出風口用於供經過熱交換的所述冷卻氣流流出。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還包括風機和控制器,所述風機設置在所述進風口處,所述控制器設置在所述第一蓋體上,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風機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用於控制所述風機的轉速。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所述第二蓋體背離所述第一蓋體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所述冷藏箱體的開口邊緣相適配。
在上述的冷藏箱蓋中,可選的是,所述第一蓋體和/或所述第二蓋體為隔熱件。
第二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冷藏箱,包括冷藏箱體和如上所述的冷藏箱蓋,所述冷藏箱蓋可拆卸的蓋設在所述冷藏箱體的開口上。
第三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冷藏系統,包括製冷裝置和如上所述的冷藏箱;製冷裝置上設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所述製冷裝置內具有載冷劑,所述製冷裝置用於對所述載冷劑進行冷卻,所述第一管道用於向所述冷藏箱的冷藏箱蓋的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輸入所述載冷劑,所述第二管道用於接收來自所述冷藏箱內的所述載冷劑。
本發明提供的冷藏箱蓋、冷藏箱和冷藏系統,該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蓋體和所述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所述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所述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所述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所述外盒體設有和所述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液口用於所述載冷劑流入所述間隙內,以使所述載冷劑和所述內盒體進行熱交換,所述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所述載冷劑流出所述外盒體。
透過上述設置,能夠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流入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並由出液口流出外盒體,從而能夠對內盒體進行製冷,當內盒體被冷卻後,內盒體內的蓄冷劑在低溫下吸收並儲存大量冷量,同時透過外盒體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內物品的製冷,且由於內盒體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透過將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的冷藏箱蓋上,由於冷藏箱蓋一般位於冷藏箱頂部位置,基於物理學中冷氣下沉的原理,本發明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當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蓋上時,該冷藏箱蓋可以同時適配於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大幅度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本發明的構造以及它的其他發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將會透過結合圖式而對優選實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顯易懂。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圖式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透過參考圖式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下面結合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透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者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第二蓋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再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蓄冷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蓄冷組件與第一蓋體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中的載冷劑和冷卻氣流的流向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和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一種冷藏箱蓋100,該冷藏箱蓋100用於蓋設在冷藏箱的冷藏箱體的開口上,以實現冷藏箱整體的封閉。冷藏箱蓋100與冷藏箱體可以為相互獨立的分離式結構,例如兩者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當冷藏箱蓋100與冷藏箱體可拆卸的連接時,可以在冷藏箱無需封閉時將冷藏箱蓋100從冷藏箱體上拆卸下來,在冷藏箱需要封閉時,將冷藏箱蓋100安裝在冷藏箱體上,以實現冷藏箱整體的封閉。
如圖1和圖2所示,冷藏箱蓋100包括第一蓋體10和第二蓋體20,且在第一蓋體10和第二蓋體20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30。
其中,蓄冷組件30的設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兩種可能的實現方式: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為:第一蓋體10靠近蓄冷組件30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圖中未示出),第二蓋體20靠近蓄冷組件30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凹槽(圖中未示出),蓄冷組件30設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圍成的空間內。
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為:如圖3所示,第二蓋體20靠近蓄冷組件30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凹槽201,蓄冷組件30嵌設在第三凹槽201內。
具體地,如圖4所示,蓄冷組件30包括外盒體301和設置在外盒體301內部的內盒體302,其中,內盒體302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可以容納載冷劑。
需要說明的是,蓄冷劑是一種由有機或/和無機化合物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粘稠膠狀混合物,可在低溫下吸收並儲存大量冷量,而在溫度較高時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較長時間保持自身及周圍小範圍內的低溫環境。
載冷劑是一種以間接冷卻方式工作的製冷裝置中,將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傳給正在蒸發的製冷劑的物質。載冷劑通常為液體,在傳送熱量過程中一般不發生相變。但也有些載冷劑為氣體,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內盒體302與外盒體301為可拆卸的連接。由此,可以先將內盒體302取出並放入其他製冷設備中進行預冷卻,在需要使用時,可將預冷卻後的內盒體302裝入外盒體301內並透過載冷劑對內盒體302進行製冷,從而縮短內盒體302的冷卻時間。
如圖5和圖6所示,外盒體301上還設有和冷藏箱蓋100外部連通的進液口3011和出液口3012,進液口3011用於載冷劑流入間隙303內,以使載冷劑和內盒體302進行熱交換,出液口3012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載冷劑流出外盒體301。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一蓋體10和/或第二蓋體20可以為隔熱件。由於冷藏箱蓋100為隔熱箱蓋,因此,能夠防止冷藏箱蓋100內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從而保證對於冷藏箱內物品的製冷效果。
示例性地,第一蓋體10和/或第二蓋體20的材質可以為EPP材質。
需要說明的是,EPP是發泡聚丙烯的縮寫(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種新型泡沫塑料的簡稱。具體地,EPP是指聚丙烯塑料發泡材料,一種高結晶型聚合物/氣體複合材料,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環保新型抗壓緩衝隔熱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可以自然降解,不會造成白色污染。
在本實施例中,該冷藏箱蓋100中還可以包括:製冷管道;其中,製冷管道包括進液管道401和出液管道402,進液管道401的一端和進液口3011連通,以使載冷劑由進液管道401流入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出液管道402的一端和出液口3012連通,以使載冷劑由出液管道402流出外盒體301。進液管道401的另一端與出液管道402的另一端通向冷藏箱蓋100的外側。
在具體使用時,如圖7所示,透過將進液口3011連接在進液管道401上,出液口3012連接在出液管道402上,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3011流入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並由出液口3012流出外盒體301,從而能夠對內盒體302進行製冷,當內盒體302被冷卻後,可將進液口3011和出液口3012分別與進液管道401和出液管道402分離,此時,透過外盒體301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內物品的製冷,由於內盒體302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該冷藏箱蓋100中還可以包括:通風管道50;外盒體301上設置有進風口3013和出風口3014,通風管道50穿設在蓄冷組件30內部;且通風管道50的兩端分別與進風口3013和出風口3014連通,進風口3013用於為通風管道50內提供冷卻氣流,出風口3014用於供經過熱交換的冷卻氣流流出。
需要說明的是,圖7中空心箭頭表示載冷劑的流向,實心箭頭表示冷卻氣流的流向。
在本實施例中,該冷藏箱蓋100中還可以包括風機60和控制器70,風機60可以設置在進風口3013處,控制器70設置在第一蓋體10上,且控制器70和風機60電連接,控制器70用於控制風機60的轉速,風機60和控制器70配合使用,從而達到透過向通風管道50內施加冷卻氣流以實現對內盒體302進行進一步製冷的效果。
在具體使用時,透過在外盒體301上設置有進風口3013和出風口3014,通風管道50穿設在蓄冷組件30內部,採用風機60設置在進風口3013處,將冷空氣導入通風管道50,並沿著通風管道50傳向內盒體302。相比于現有技術中僅依靠空氣自然流動來散熱冷量的方式相比,本實施例中採用風機60驅動冷空氣沿著通風管道50進行傳輸,進一步提高了製冷速度。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第二蓋體20背離第一蓋體10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槽202,安裝槽202與冷藏箱體的開口邊緣相適配,以此實現冷藏箱蓋100與冷藏箱體的封閉。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冷藏箱體具有不同形狀或不同尺寸,冷藏箱體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開口邊緣,因此,當蓄冷組件30設置在冷藏箱蓋100上時,該冷藏箱蓋100的安裝槽202可以同時適配於各種不同形狀及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而且,本發明實施例中安裝槽202所圍成的形狀可以為圓形、方形、多邊形等,從而使冷藏箱體100可以適配於具有不同的開口邊緣的冷藏箱體。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冷藏箱蓋100不僅可以適配於具有相同的開口邊緣的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還可以透過設置不同的安裝槽202使冷藏箱蓋100適配於具有不同的開口邊緣的任意形狀任意尺寸的冷藏箱體。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對安裝槽202的形狀和大小並不加以限定,也不限於上述示例。
此外,如圖4和圖6所示,進液管道401遠離進液口3011一端以及出液管道402遠離出液口3012的一端可以設置有快速接頭80,以此可以便於進液管道401和出液管道402與其他外部連通管道直接的快速連接。
快速接頭是一種不需要工具就能實現管路連通或斷開的接頭。示例性地,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快速接頭80可以為空氣用快速接頭、氧氣燃料氣體用快速接頭、氣體液體共用快速接頭、油壓用快速接頭、惰性氣體用快速接頭、冷卻水溫油用快速接頭或半導體快速接頭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對快速接頭80的具體類型並不加以限定,也不限於上述示例。
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外盒體設有和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進液口用於載冷劑流入間隙內,以使載冷劑和內盒體進行熱交換,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載冷劑流出外盒體。
透過上述設置,能夠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流入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並由出液口流出外盒體,從而能夠對內盒體進行製冷,當內盒體被冷卻後,內盒體內的蓄冷劑在低溫下吸收並儲存大量冷量,同時透過外盒體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內物品的製冷,且由於內盒體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透過將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的冷藏箱蓋上,由於冷藏箱蓋一般位於冷藏箱頂部位置,基於物理學中冷氣下沉的原理,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當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蓋上時,該冷藏箱蓋可以同時適配於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大幅度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實施例二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裝配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如圖9和圖10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一種冷藏箱200;包括冷藏箱體1和如上述實施例一所述的冷藏箱蓋100。
其中,冷藏箱蓋100可拆卸的蓋設在冷藏箱體1的開口上。冷藏箱蓋100內的蓄冷組件30用於對所冷藏箱200內的物品進行製冷。
本實施例中的冷藏箱200,在具體使用時,透過將進液口3011連接在進液管道401上,出液口3012連接在出液管道402上,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3011流入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並由出液口3012流出外盒體301,從而能夠對內盒體302進行製冷,當內盒體302被冷卻後,可將進液口3011和出液口3012分別與進液管道401和出液管道402分離,此時,透過外盒體301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1內物品的製冷,由於內盒體302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
其他技術特徵與實施例一相同,並能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冷藏箱,至少包括冷藏箱蓋,該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外盒體設有和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進液口用於載冷劑流入間隙內,以使載冷劑和內盒體進行熱交換,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載冷劑流出外盒體。
透過上述設置,能夠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流入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並由出液口流出外盒體,從而能夠對內盒體進行製冷,當內盒體被冷卻後,內盒體內的蓄冷劑在低溫下吸收並儲存大量冷量,同時透過外盒體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內物品的製冷,且由於內盒體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透過將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的冷藏箱蓋上,由於冷藏箱蓋一般位於冷藏箱頂部位置,基於物理學中冷氣下沉的原理,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當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蓋上時,該冷藏箱蓋可以同時適配於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大幅度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實施例三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如圖1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一種冷藏系統300,包括製冷裝置2和如上述實施例二中所述的冷藏箱200。
具體地,製冷裝置2上設置有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且製冷裝置2內具有載冷劑,製冷裝置2用於對載冷劑進行冷卻,第一管道21與進液管道3011連通,用於向冷藏箱200的冷藏箱蓋100的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輸入載冷劑,第二管道22與出液管道3012連通,用於接收來自冷藏箱200內的載冷劑。
因此,透過第一管道21與進液管道3011連通,第二管道22與出液管道3012連通,載冷劑能夠由第一管道21流入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內,並由第二管道22流出外盒體302,從而能夠對冷藏箱200內的物品進行製冷。
本實施例中的冷藏系統300,在具體使用時,透過將進液口3011連接在進液管道401上,出液口3012連接在出液管道402上,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3011流入外盒體301和內盒體302的間隙303中,並由出液口3012流出外盒體301,從而能夠對內盒體302進行製冷,當內盒體302被冷卻後,可將進液口3011和出液口3012分別與進液管道401和出液管道402分離,此時,透過外盒體301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1內物品的製冷,由於內盒體302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
其他技術特徵與實施例一和/或實施例二相同,並能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冷藏系統,至少包括冷藏箱,該冷藏箱至少包括冷藏箱蓋,該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冷藏箱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外盒體設有和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進液口用於載冷劑流入間隙內,以使載冷劑和內盒體進行熱交換,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載冷劑流出外盒體。
透過上述設置,能夠使低溫的載冷劑由進液口流入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並由出液口流出外盒體,從而能夠對內盒體進行製冷,當內盒體被冷卻後,內盒體內的蓄冷劑在低溫下吸收並儲存大量冷量,同時透過外盒體內低溫的載冷劑向外釋放冷量實現對於冷藏箱體內物品的製冷,且由於內盒體中容納有蓄冷劑,因此蓄冷劑能夠將儲存的冷量傳遞給載冷劑,從而延長製冷時間,提高製冷效果。透過將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的冷藏箱蓋上,由於冷藏箱蓋一般位於冷藏箱頂部位置,基於物理學中冷氣下沉的原理,能夠在降低冷藏箱的功耗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製冷效果。而且,當蓄冷組件設置在冷藏箱蓋上時,該冷藏箱蓋可以同時適配於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冷藏箱體,大幅度的提高了對不同的冷藏箱體的適配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後」、「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裝置或者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確具體地規定。
本申請的說明書和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上述圖式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於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於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裡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例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裡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1:冷藏箱體 2:製冷裝置 10:第一蓋體 20:第二蓋體 21:第一管道 22:第二管道 30:蓄冷組件 50:通風管道 60:風機 70:控制器 80:快速接頭 100:冷藏箱蓋 200:冷藏箱 201:第三凹槽 202:安裝槽 300:冷藏系統 301:外盒體 302:內盒體 303:間隙 401:進液管道 402:出液管道 3011:進液口 3012:出液口 3013:進風口 3014:出風口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以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第二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再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蓄冷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蓄冷組件與第一蓋體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中的載冷劑和冷卻氣流的流向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蓋的裝配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10:第一蓋體
20:第二蓋體
30:蓄冷組件
70:控制器
100:冷藏箱蓋
201:第三凹槽

Claims (10)

  1. 一種冷藏箱蓋,用於蓋設在冷藏箱體的開口上,其中所述冷藏箱蓋包括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蓋體和所述第二蓋體之間設置有蓄冷組件,所述蓄冷組件包括外盒體和設置在所述外盒體內部的內盒體,所述內盒體的內部容納有用於對所述冷藏箱體內部進行製冷的蓄冷劑;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間隙中可容納載冷劑,所述外盒體設有和所述冷藏箱蓋外部連通的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液口用於所述載冷劑流入所述間隙內,以使所述載冷劑和所述內盒體進行熱交換,所述出液口用於將經過熱交換的所述載冷劑流出所述外盒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冷藏箱蓋,其中所述第一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蓄冷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圍成的空間內。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冷藏箱蓋,其中所述第二蓋體靠近所述蓄冷組件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凹槽,所述蓄冷組件嵌設在所述第三凹槽內。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冷藏箱蓋,進一步包括:製冷管道;所述製冷管道包括進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進液管道的一端和所述進液口連通,以使所述載冷劑由所述進液管道流入所述外盒體和所述內盒體的所述間隙中,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液口連通,以使所述載冷劑由所述出液管道流出所述外盒體;所述進液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液管道的另一端通向所述冷藏箱蓋的外側。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冷藏箱蓋,進一步包括:通風管道;所述外盒體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通風管道穿設在所述蓄冷組件內部;且所述通風管道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連通;所述進風口用於為所述通風管道內提供冷卻氣流;所述出風口用於供經過熱交換的所述冷卻氣流流出。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冷藏箱蓋,進一步包括風機和控制器,所述風機設置在所述進風口處,所述控制器設置在所述第一蓋體上,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風機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用於控制所述風機的轉速。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冷藏箱蓋,其中所述第二蓋體背離所述第一蓋體的一側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所述冷藏箱體的開口邊緣相適配。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冷藏箱蓋,其中所述第一蓋體和/或所述第二蓋體為隔熱件。
  9. 一種冷藏箱,包括冷藏箱體及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的冷藏箱蓋,所述冷藏箱蓋可拆卸的蓋設在所述冷藏箱體的開口上。
  10. 一種冷藏系統,包括製冷裝置及如請求項9所述的冷藏箱,其中所述製冷裝置上設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所述製冷裝置內具有載冷劑,所述製冷裝置用於對所述載冷劑進行冷卻,所述第一管道用於向所述冷藏箱的冷藏箱蓋的外盒體和內盒體的間隙中輸入所述載冷劑,所述第二管道用於接收來自所述冷藏箱內的所述載冷劑。
TW110105111A 2020-02-14 2021-02-09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 TWI754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0662.4 2020-02-14
CN202010095167.6A CN113266986A (zh) 2020-02-14 2020-02-14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202010095167.6 2020-02-14
CN202020170662.4U CN211601304U (zh) 2020-02-14 2020-02-14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4580A true TW202134580A (zh) 2021-09-16
TWI754547B TWI754547B (zh) 2022-02-01

Family

ID=7748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111A TWI754547B (zh) 2020-02-14 2021-02-09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1273B2 (zh)
KR (1) KR102489528B1 (zh)
TW (1) TWI7545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4184A (en) * 1987-08-26 1989-03-01 Toshiba Corp Cooling delivery heat-insulating box
JP3542453B2 (ja) * 1997-03-11 2004-07-14 クールパック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小型急冷システム及び保冷方法
JPH11223441A (ja) * 1998-02-09 1999-08-17 Inoac Corporation:Kk 断熱容器用蓋
KR200277502Y1 (ko) * 2002-03-19 2002-06-03 박선우 냉각수단을 갖는 아이스박스
JP2006240684A (ja) * 2005-03-04 2006-09-14 Inoac Corp 保冷ボックス
CN101598479B (zh) * 2008-06-04 2011-01-26 李茂雄 具有子母盖的保冷箱
KR20090126772A (ko) * 2008-06-05 2009-12-09 주식회사 리우스 축냉팩의 교환이 용이한 축냉식 냉장고
DE102012213542A1 (de) * 2012-08-01 2014-02-06 Goselig UG Kältespeichervorrichtung sowie Kühlanlagenanordnung
KR20140148085A (ko) * 2013-06-21 2014-12-31 권순범 다수의 착탈식 냉온수단을 구비한 냉온 장치
TWI594905B (zh) * 2013-07-12 2017-08-11 Innovation Thru Energy Co Ltd Filled car and container
TWM475570U (en) * 2013-12-17 2014-04-01 Univ Far East Multi-function mobile refrigerator
TWM482058U (zh) * 2014-03-26 2014-07-11 Ind Tech Res Inst 蓄冷箱
KR200486826Y1 (ko) * 2016-05-16 2018-07-05 주식회사 이지앤 보관된 음식물이 눅눅해 지거나 상하게 되는 것을 방지하도록 제습이나 냉각기능을 갖는 밀폐용기
US11466918B2 (en) * 2016-11-22 2022-10-11 Innovation Thru Energy Co Ltd. Cold storage container, cold storage contain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ld storage program
CN207991044U (zh) * 2018-02-08 2018-10-19 深圳市酷凌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冷式移动冷藏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04575A (ko) 2021-08-25
KR102489528B1 (ko) 2023-01-17
JP2021127957A (ja) 2021-09-02
TWI754547B (zh) 2022-02-01
JP7011273B2 (ja) 202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2216A (en)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US5605047A (en) Enclosure for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CN203810826U (zh) 冰箱
US20160109187A1 (en) Device for conserving and transporting fresh or frozen products, in particular for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or the like
KR20150081090A (ko) 서로 다른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빙축열 냉방시스템.
CN102538283A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装置、制冷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TW202134579A (zh) 製冷系統
CN103134254B (zh) 冷冻冷藏箱
TWI754547B (zh) 冷藏箱蓋、冷藏箱及冷藏系統
WO2024001904A1 (zh) 具有制冰功能的便携式冰箱
CN107940851A (zh) 速冷装置以及具有其的风冷冰箱
CN205897699U (zh) 一种带有均温板的冷暖箱
CN105650978B (zh) 风门组件、风冷设备及风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US7237598B2 (en) Refrigerating device for a water station
CN211601304U (zh)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210619086U (zh) 冷链设备
CN209926689U (zh) 一种蓄冰柜
CN113266986A (zh)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210050932U (zh) 一种封闭空间制冷结构
CN205708215U (zh) 制冷罐
CN207894087U (zh) 能量存储装置及具有其的运输箱
CN207894114U (zh) 保藏运输箱
CN107031490A (zh) 冷藏运输车及制冷方法
KR200273591Y1 (ko) 상변화물질을 이용하는 냉축열식 냉방장치의 열교환기
CN204115291U (zh) 液态半导体制冷换热模块和大功率液态半导体制冷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