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3886A -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3886A
TW202133886A TW109142933A TW109142933A TW202133886A TW 202133886 A TW202133886 A TW 202133886A TW 109142933 A TW109142933 A TW 109142933A TW 109142933 A TW109142933 A TW 109142933A TW 202133886 A TW202133886 A TW 2021338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mor
lesion
cells
cancer
tumo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茲曼 馬吉爾 蓋西亞
俊翎 方
艾米 索恩
蜜雪兒 許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樂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樂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樂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88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61K41/0057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a photosensitizer, i.e. agent able to produc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upon exposure to light or radiation, e.g. UV or visible light; photocleavage of nucleic acids with an agent
    • A61K41/0071PDT with porphyrins having exactly 20 ring atoms, i.e. based on the non-expanded tetrapyrrolic ring system, e.g. bacteriochlorin, chlorin-e6, or phthalocyan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61K47/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4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receptor, a cell surface antigen or a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組合物、組合以及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包括投與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與諸如IR700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在一些態樣中,在投與結合物之後,用適於活化結合物之光波長照射目標區域。在一些態樣中,該照射會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之殺滅。所提供之實施例會造成包括轉移性腫瘤細胞、侵襲性腫瘤細胞、異質腫瘤及/或對其他療法無反應及/或具有抗性之腫瘤在內的腫瘤、病變或癌症之生長抑制、體積減小及消除。本發明亦關於用於增強免疫反應,諸如抗腫瘤或抗癌免疫反應、用於針對腫瘤生長之反應及用於有效治療腫瘤、病變或癌症的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

Description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治療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組合物、組合以及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包括向該個體投與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與諸如IR700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在一些態樣中,在投與該靶向分子-酞菁染料結合物之後,用適於活化該結合物中之酞菁染料的光波長照射目標區域。在一些態樣中,該照射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細胞殺滅。所提供之實施例引起包括轉移性腫瘤細胞、侵襲性腫瘤細胞、異質腫瘤及/或對其他療法具有抗性之腫瘤在內的腫瘤、病變或癌症之生長抑制、體積減小及消除。本發明亦關於用於增強免疫反應,諸如抗腫瘤或抗癌免疫反應、用於針對腫瘤生長之反應及有效治療腫瘤、病變或癌症的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
每年會開發出許多用於治療癌症之治療劑,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小分子靶向療法及其他抗癌治療劑。然而,一些患者對該等治療劑無反應,且大部分癌症患者最終將在其治療過程期間對其所接受之治療劑不產生反應或產生抗性,導致疾病進展及癌症相關死亡。迫切地需要解決此等臨床難題的新穎組合物及方法。
本文提供藉由活化免疫細胞反應來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結合物,該結合物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的酞菁染料。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包含結合至PD-L1之抗體及酞菁染料IR700。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亦涉及照射表現PD-L1之細胞所在之目標部位。舉例而言,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引起或導致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引起或導致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減少或抑制,及/或腫瘤轉移及/或新產生之腫瘤的減少或抑制。
本文亦提供藉由活化免疫細胞反應來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且由此抑制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
本文亦提供用於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包含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之敏感性降低之腫瘤細胞;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奈米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本文亦提供用於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引起該目標區域中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
本文亦提供用於治療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之個體的方法及用途。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涉及:鑑別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之個體;(b)向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的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c)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且由此增加腫瘤中及/或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
本文亦提供用於治療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之個體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鑑別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該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的個體;向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該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的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照射表現PD-L1之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且由此增加腫瘤中及/或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
本文亦提供用於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抗癌劑;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相較於由單獨該抗癌劑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強抑制作用。
本文亦提供用於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該個體已被投與抗癌劑,且其中相較於由單獨該抗癌劑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強抑制作用。
本文亦提供用於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個體投與抗癌劑;其中該個體已接受治療,該治療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且其中相較於由單獨該抗癌劑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強抑制作用。
本文亦提供用於對患有第一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免疫接種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照射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內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受抑制及/或大小減小;且位於經治療之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的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得到抑制、延遲或防止。
本文亦提供用於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增強。
本文亦提供用於增加腫瘤或病變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量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之腫瘤或病變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量增加。
本文亦提供用於治療異質腫瘤或病變之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之異質腫瘤或病變經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含有複數個不同類型的腫瘤細胞或來自複數個不同來源之腫瘤細胞。
本文亦提供治療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之方法,其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之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經治療。
本文亦提供用於對個體疫苗接種以使其產生抗癌免疫反應之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照射目標區域;其中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抗癌反應,該抗癌反應選自該個體中腫瘤之出現或生長的延遲或抑制、或腫瘤附近T記憶細胞之出現或增加。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或用途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或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
本文亦提供用於投與結合物之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個體投與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的酞菁染料,該個體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或先前未曾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以及照射該個體中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包含表現PD-L1之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包含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增強先天性免疫反應包含活化樹突狀細胞(DC)或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增加。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活化DC展現CD80+及/或CD40+之細胞表面表現型。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展現CD11b+ CD103+ CD11c+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展現CD11b+ Ly6C-/ Ly6G+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效應T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內效應T細胞展現CD3+ CD8+ PD-1-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先前免疫療法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對包含PD-1/PD-L1阻斷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原發抗性或獲得性抗性。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包含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之腫瘤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PD-L1、PD-1或CTLA-4。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癌劑選自檢查點抑制劑、免疫佐劑、化學治療劑、放射線及包含結合至腫瘤細胞之抗癌靶向分子的生物製劑。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癌劑係抗體結合物。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結合物包含酞菁染料、毒素或TLR促效劑。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第一病變及/或抑制其生長;且該方法抑制或延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或該第一腫瘤或該第一病變之轉移的出現。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之轉移。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治療延遲該腫瘤或病變之再生長,防止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的復發或延長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之緩解的持續時間。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及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位於腫瘤、腫瘤微環境或淋巴結中。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該病變包含PD-L1陰性腫瘤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該病變中超過或超過約40%、50%、60%、70%、80%、90%或95%之腫瘤細胞係PD-L1陰性腫瘤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細胞不被抗PD-L1抗體特異性識別。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細胞不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或具有減少之免疫檢查點蛋白表現。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選自PD-L1、PD-1及CTLA-4。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細胞不回應於炎性刺激而表現PD-L1。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炎性刺激係干擾素。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對抗PD-L1療法具有抗性。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PD-L1療法係用抗PD-L1抗體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抗PD-L1療法引起之抑制作用,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涉及或引起對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的較強抑制作用。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對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的抑制作用及/或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取決於CD8+ T細胞之存在。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該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病變及/或抑制其生長及/或減小其大小。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抑制、延遲或防止位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之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先前已用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先前已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對用該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治療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治療起反應或在該先前治療之後復發。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治療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治療起反應或在該先前治療之後復發。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由進行該方法或用途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由進行該方法或用途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位於經治療之第一腫瘤或病變之遠端的第二腫瘤或病變之生長或建立受到抑制或防止。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係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涉及或引起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附近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及/或活化免疫細胞反應,由此抑制或防止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與該第一腫瘤或病變相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第二病變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先前已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治療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治療起反應或在該先前治療之後復發。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由進行該方法或用途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抗PD-L1免疫療法。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或先前未曾接受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治療。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PD-1或CTLA-4之抑制劑。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1抑制劑。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PD-1抑制劑係抗PD-1抗體。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抑制劑。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PD-L1抑制劑係抗PD-L1抗體。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CD8+ T細胞浸潤數量或量較少之腫瘤或病變。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該個體患有CD8+ T細胞浸潤數量或量較少之腫瘤或病變。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量或活性增加。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該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增加。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附近記憶T細胞之數量或量增加。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分子係結合PD-L1之抗體、抗體片段或抗體樣分子。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抗PD-L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抗體的互補決定區(CDR):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MPDL3280A、泰聖奇(Tecentriq)、RG7446)、阿維魯單抗(avelumab)(巴文西亞(Bavencio))、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osibelimab)(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MEDI4736、英飛凡(Imfinzi))、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HTI-1088)、STI-3031(IMC-001、STI-A1015)、TG-1501、ZKAB001(STI-A1014)。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之互補決定區(CDR)。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CK-301,或其生物類似藥、可互換藥(interchangeable)、生物改良藥(biobetter)、複製生物製劑(copy biological)或生物仿製藥(biogeneric),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CK-301。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在腫瘤或病變附近。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淋巴結或在淋巴結附近。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個體展現持久反應、延長之無進展存活期、降低之復發機率及/或降低之轉移機率。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酞菁染料係Si-酞菁染料。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Si-酞菁染料係IR700。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30分鐘與96小時之間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24小時±4小時進行。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在690±40 nm之波長下照射。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以或以約50 J/cm2 或以或以約1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癌症相關:結腸癌、結腸直腸癌、胰臟癌、乳癌、皮膚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頭頸癌、胃腸癌、胃癌、小腸癌、梭狀細胞贅瘤、肝臟癌瘤、肝癌、周邊神經癌症、腦癌、骨骼肌癌症、平滑肌癌症、骨癌、脂肪組織癌症、子宮頸癌、子宮癌、生殖器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
在任何所提供之方法中之一些中,重複該方法之一或多個步驟。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將該結合物之投與重複一或多次。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在每次重複投與該結合物之後,重複該照射步驟。在任何所提供之方法中之一些中,該方法亦涉及投與額外治療劑或抗癌療法。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9年12月6日提交的題為「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METHODS FOR ENHANCING IMMUNITY AND TUMOR TREATMENT)」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945,053號的優先權,該案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文提供藉由例如活化免疫反應來治療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涉及向該個體投與結合物,該結合物含有與諸如IR700之酞菁染料結合的靶向分子,該靶向分子結合計劃性死亡蛋白配體1(PD-L1)。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涉及照射目標區域,諸如目標區域,諸如存在或可能存在表現PD-L1之細胞的目標區域。在一些態樣中,該照射引起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的死亡。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結合物、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係用於治療患有腫瘤、病變(例如癌性病變)或癌症之個體,該腫瘤、病變或癌症對先前治療性治療,諸如先前免疫調節劑治療及/或先前抗癌治療性治療具有低反應或實質上無反應、用該等先前治療性治療失敗、在該等先前治療性治療之後復發、用該等先前治療性治療難以治療及/或對該等先前治療性治療具有抗性。
在一些態樣中,將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例如抗PD-L1與IR700之結合物),且在一些情況下,將額外治療劑用於所提供之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中。用途包括該等結合物、組合物及組合在諸如治療方法之該等方法以及諸如治療方案之治療中的用途,以及此類結合物、組合物及組合在製備藥物以便進行此類治療方法及治療中的用途。亦提供用於治療腫瘤、病變或癌症之此類結合物、組合物及組合。在一些態樣中,此類用途包括執行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或治療,諸如任何治療方法或治療方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亦涉及用光,例如本文所描述之光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該個體中腫瘤、病變或癌症所在之目標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由此治療該腫瘤、病變或癌症。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諸如個體中之癌症,其包括原發性腫瘤及繼發性或轉移性腫瘤細胞,例如繼發性或轉移性癌症。在一些態樣中,該腫瘤、病變或癌症可包括一個原發性腫瘤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細胞。在一些情況下,經治療之個體可能具有原發性腫瘤、轉移性腫瘤細胞及/或侵襲性腫瘤細胞中之一或多種。
在一些態樣中,亦提供此類結合物、組合物及組合用於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加強或支持該個體之免疫功能,諸如局部及/或全身免疫性的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靶向腫瘤微環境中之細胞,包括非癌細胞及/或免疫細胞,諸如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之免疫細胞。
在治療癌症患者中之一大難題係癌症對治療劑缺乏反應性。迫切地需要用於治療此類癌症之組合物和方法。在一些情況下,所提供之實施例係基於觀察到用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諸如含有PD-L1靶向分子及酞菁染料(例如IR700)之結合物治療且隨後光照射(又稱為「光免疫療法」及「PIT」)目標區域引起腫瘤生長之顯著抑制及/或對治療之完全反應。
在一些態樣中,用酞菁染料-PD-L1靶向分子結合物治療及光照射可例如藉助於消除免疫抑制性細胞,諸如免疫抑制性骨髓細胞(例如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活化、誘導、增強或加強免疫反應。在一些態樣中,消除免疫抑制性細胞引起免疫反應,諸如抗腫瘤或抗癌免疫反應之活化、誘導、增強或加強。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提供的優點在於,其可應用於許多不同的腫瘤、病變或癌症類型,例如不同來源或表現不同表面抗原之癌症類型,或癌症可共有類似免疫抑制機制。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用於克服此類免疫抑制機制。此外,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提供對異質腫瘤、病變或癌症,例如含有各種不同類型之腫瘤或癌症細胞之腫瘤、病變或癌症的有效治療。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亦提供誘導、活化或增強該個體之局部及/或全身免疫活性或全身免疫性之優點,由此允許治療除供照射之目標區域外在體內別處存在之腫瘤、病變或癌症,諸如轉移之腫瘤或癌症、侵襲性腫瘤或癌症、在不同部位之腫瘤或癌症、或不同類型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其他優點包括治療轉移性癌症及/或侵襲性癌症,無需定位及/或直接照射轉移性腫瘤細胞。
所提供之實施例亦可用於治療對包括抗PD-L1免疫療法在內之先前治療性治療,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癌劑或針對免疫抑制性細胞之分子無反應之腫瘤、病變或癌症。所提供之實施例亦在癌症治療中提供其他優點,諸如有效治療對包括抗PD-L1治療在內之先前治療性治療無反應的癌症。
本發明亦在增強個體之抗癌或抗腫瘤免疫性,例如針對可能產生之不同腫瘤或癌症的抗癌或抗腫瘤免疫性方面提供出人意料的特徵。在一些情況下,所提供之實施例係基於觀察到用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諸如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治療癌症且隨後照射腫瘤不僅引起對該特定腫瘤之治療,而且亦引起對隨後產生的相同或不同類型之腫瘤的有效治療。所提供之實施例亦提供對該個體在初始腫瘤治療後具有完全反應之後引入之腫瘤的有效治療,指示免疫記憶反應;及/或對在供照射之目標區域遠端之腫瘤(例如轉移腫瘤或不同位置中存在之腫瘤)的有效治療。所提供之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可增強或改善個體之免疫反應,例如針對癌症之全身免疫反應,包括免疫記憶反應,其可有效針對在治療之後可能發展之腫瘤。
在一些態樣中,亦提供涉及投與諸如免疫調節劑之額外治療劑與該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例如抗PD-L1-IR700結合物)之組合的方法。
在任何所提供之實施例中的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治療或投與之後一般用適合光波長照射。除非特定地陳述該方法不執行照射步驟,否則此類照射被視為抗PD-L1結合物治療及投與的一部分。在一些情況下,此類照射稱為光免疫療法(PIT)。
本申請案中所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包括專利文件、科學論文及資料庫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用於所有目的,其引用之程度如同各個別公開案以引用之方式個別地併入一般。若本文所闡述之定義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之專利、申請案、公開之申請案及其他公開案中所述之定義相反或另外不一致,則以本文所闡述之定義為準,而非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的定義為準。
本文所使用之章節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所描述之主題。 I.         用抗PD-L1結合物治療之方法及其用途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涉及投與抗PD-L1結合物及用適合與該酞菁染料一起使用之光波長照射目標區域,由此使光激發該染料並引起對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例如本文所描述。此類方法及用途使得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加強或支持免疫功能,諸如局部及/或全身免疫性;減少或消除病變(例如腫瘤);減少或抑制腫瘤生長;減少、抑制或消除腫瘤細胞轉移,或其任何組合。
計劃性死亡蛋白配體1(PD-L1),又稱為分化簇247 (CD247)或B7-H1,係用作免疫檢查點並下調免疫反應之蛋白質受體。PD-L1係B細胞、NK細胞及T細胞中表現的免疫檢查點蛋白計劃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之配體(Shinohara等人, 1995, Genomics 23:704-6;Blank等人, 2007,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56:739-45;Finger等人, 1997, Gene 197:177-87;Pardoll, 2012,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252-264)。PD-L1係在活化T細胞、B細胞、骨髓細胞、巨噬細胞及某些類型之腫瘤細胞上表現。PD-L1在某些免疫細胞,諸如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或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或某些腫瘤細胞上表現,以在腫瘤或腫瘤微環境(TME)附近誘導免疫抑制。
PD-1與PD-L1之複合物抑制CD8+ T細胞之增殖且減少免疫反應(Topalian等人, 2012, N Engl J Med 366:2443-54;Brahmer等人, 2012, N Eng J Med 366:2455-65)。PD-1之主要作用係在回應於感染而發炎期間限制周邊組織中T細胞之活性,以及限制自體免疫(Pardoll, 2012,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252-264)。PD-1表現在活化T細胞中被誘導且PD-1與其內源性配體之一,諸如PD-L1之結合藉由抑制刺激性激酶而起到抑制T細胞活化的作用(Pardoll, 2012,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252-264)。PD-1亦用於抑制TCR「停止信號」(Pardoll, 2012,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252-264)。PD-1在調節性T(Treg)細胞上大量表現且可在配體存在下增加其增殖(Pardoll, 2012, Nature Reviews Cancer 12:252-264)。PD-L1與PD-1之結合基於經由免疫受體酪胺酸開關模體(ITSM)與磷酸酶(SHP-1或SHP-2)相互作用來傳輸抑制信號。
抗PD-L1抗體已被用於治療癌症,諸如非小細胞肺癌、黑素瘤、結腸直腸癌、腎細胞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乳癌及惡性血液病(Brahmer等人, N Engl J Med 366:2455-65;Ott等人, 2013, Clin Cancer Res 19:5300-9;Radvanyi等人, 2013, Clin Cancer Res 19:5541;Menzies及Long, 2013, Ther Adv Med Oncol 5:278-85;Berger等人, 2008, Clin Cancer Res 14:13044-51)。在一些態樣中,使用抗PD-L1抗體可藉由阻止PD-L1與PD-1之結合來降低PD-1/PD-L1之部分免疫抑制作用。
然而,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可藉由在用適合於與酞菁染料一起使用之光波長照射目標區域,使得該光激發該染料且引起細胞殺滅之後,殺滅及消除在細胞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進一步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加強或支持免疫功能,諸如局部及/或全身免疫。因此,消除或殺滅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特別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之免疫細胞,諸如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或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可用以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加強或支持免疫功能,諸如局部及/或全身免疫,諸如抗腫瘤或抗癌免疫。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可增強、活化、誘導、募集或支持淋巴球浸潤至腫瘤或病變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活化腫瘤內先天性反應,使得腫瘤內樹突狀細胞(例如活化樹突狀細胞)之活化增加。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活化適應性免疫反應,使得CD8+ T細胞之浸潤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使得腫瘤內耗竭之CD8+ T細胞的數量減少。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使得新激活之CD8+ T細胞的腫瘤內浸潤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可引起治療作用之改善,諸如藉由選擇具有較高含量或數量之非耗竭效應細胞,例如CD8+ T細胞的個體進行治療,及/或藉由改善非耗竭效應細胞之活性或反應引起治療作用之改善。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可用於對抗PD-L1免疫療法具有抗性或用該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的腫瘤。腫瘤,諸如實體腫瘤,可藉由若干機制發展對抗PD-L1療法之抗性,該等機制包括(但不限於)不可逆T細胞耗竭;不足T細胞激活;引起T細胞之補償性抑制性信號傳導上調的腫瘤細胞免疫編輯;產生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諸如藉由增加Treg、MDSC、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例如M2巨噬細胞)之浸潤;升高腫瘤源性細胞介素及趨化因子(例如TGF-β、CXCL8)之含量;使Th1型趨化因子沉默;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產生;及過量細胞外腺苷。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可用於克服一些腫瘤所採用的一或多個抗PD-L1抗性機制。
此外,投與該等結合物且隨後照射亦可引起表現PD-L1之癌細胞的直接殺滅,由此引起腫瘤生長之抑制或減少。PD-L1靶向分子-酞菁結合物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及殺滅腫瘤或腫瘤之微環境(又稱為腫瘤微環境;TME)中存在之一或多個腫瘤細胞,包括在與原發性腫瘤不同之位置處的腫瘤細胞、轉移之腫瘤、新產生之腫瘤細胞及/或不同類型或細胞表面抗原表現之腫瘤。因此,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可甚至對不表現細胞表面PD-L1之腫瘤細胞、對先前療法,諸如先前免疫調節劑療法具有低反應或實質上無反應、先前療法已失敗、在先前療法之後復發、用先前療法難以治療及/或對先前療法具有抗性的腫瘤、病變或癌症提供有效治療。在特定實施例中,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可治療對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無反應、具有抗性或用該療法難以治療的腫瘤或病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亦有效治療大小較大之腫瘤且展現比較小腫瘤更大的免疫抑制作用。此類腫瘤可能對其他治療,諸如用免疫調節劑,諸如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治療(例如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具有較低反應或無反應。在此類情況下,藉由投與本文所描述之抗PD-L1結合物且隨後照射而提供的抗PD-L1光免疫療法可有效抑制或實質上減少較大腫瘤之生長,該等較大腫瘤在一些情況下無法藉由其他免疫調節劑療法及/或抗癌療法有效地抑制。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及用途有效治療大小較大且對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具有抗性的腫瘤。
在一些態樣中,提供藉由活化免疫細胞反應來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及用途。免疫細胞活化可為直接或間接活化。在一些態樣中,提供治療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例如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之個體的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結合物,該結合物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諸如抗PD-L1抗體)的酞菁染料(諸如IR700)。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亦涉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以或以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細胞,例如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使得該方法可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並由此抑制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可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並由此增加該腫瘤或病變中及/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藉由活化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的免疫細胞反應來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及用途,該個體已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且該活化包括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該方法引起該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並由此抑制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腫瘤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治療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之個體的方法及用途,其包含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的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中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該個體已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其中該方法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並由此增加該腫瘤中及/或該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涉及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抗癌劑。在一些態樣中,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在一些態樣中,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引起的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單獨抗癌劑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該個體已投與抗癌劑;引起針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抑制作用,該抑制作用要大於由單獨該抗癌劑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其涉及:向個體投與抗癌劑;其中該個體已接受治療,該治療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且其中該抗癌劑之投與及該治療引起的對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用單獨抗癌劑引起之抑制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對個體進行疫苗接種或免疫接種以使其產生抗癌免疫反應的方法及用途。在一些態樣中,對個體進行疫苗接種或免疫接種以使其產生抗癌免疫反應可抑制第一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及/或減小其大小;且亦延遲或防止例如位於經治療之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的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出現、生長或建立。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涉及向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涉及照射目標區域,引起抗癌反應,該抗癌反應選自該個體中腫瘤出現或生長之延遲或抑制、或腫瘤附近T記憶細胞之出現或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對個體進行疫苗接種或免疫接種以使其產生抗癌免疫反應之方法及用途,其涉及:照射已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之個體中的目標區域;引起抗癌反應,該抗癌反應選自該個體中腫瘤出現或生長之延遲或抑制、或腫瘤附近T記憶細胞之出現或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重複該方法之一或多個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將該結合物之投與重複一或多次,視情況其中在每次重複投與該結合物之後,重複該照射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包含投與額外治療劑或抗癌療法。 A.       用於刺激或增強抗癌免疫反應之方法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的採用包括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的方法及用途可使該個體之免疫反應,諸如全身及/或局部免疫反應增強,該免疫反應增強又可引起對用於腫瘤、病變或癌症之療法或治療之反應增強。在一些態樣中,本文中之方法及用途包括向該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照射目標區域,諸如存在表現PD-L1之細胞的目標區域,例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刺激、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強化、加強或支持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免疫反應,諸如全身免疫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使得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全身免疫反應增強。「全身免疫反應」係指個體之免疫系統以全身方式對一或多個免疫攻擊,包括與腫瘤、病變或癌症相關之免疫攻擊起反應之能力。全身免疫反應可包括個體之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之全身反應。全身免疫反應可包括由個體之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產生之抗腫瘤或抗癌反應。在一些態樣中,全身免疫反應包括不同組織中,包括血流、淋巴結、骨髓、脾及/或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反應,且在一些情況下,包括組織及器官以及組織及器官之各種細胞及因子的協調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刺激、增強、活化、誘導、引起、強化、加強或支持包括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在內之個體自身免疫系統的抗癌或抗腫瘤免疫反應。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可使該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增強。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亦可展現遠端效應。在一些態樣中,「遠端效應」係指未直接治療或遠離局部治療部位之腫瘤,例如遠端或轉移性腫瘤亦得到治療,例如腫瘤體積減小的治療效應。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實現腫瘤免疫。在此等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防止或阻礙新腫瘤或轉移之生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所提供之實施例實現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引起持久的抗腫瘤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所提供之實施例實現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使無進展存活期延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所提供之實施例實現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使復發機率減小及/或轉移機率減小。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實現對經治療個體中相同腫瘤類型或不同腫瘤類型之免疫。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抑制來自不同腫瘤譜系之腫瘤,亦即在經治療個體體內產生或可產生的不同類型腫瘤之生長。
在一些態樣中,目標區域係包含表現PD-L1之細胞的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引起該等表現PD-L1之細胞,諸如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及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位於腫瘤、腫瘤微環境或淋巴結中。
在一些態樣中,擬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照射之目標區域係腫瘤,諸如原發性腫瘤、腫瘤(諸如原發性腫瘤)附近或腫瘤微環境(TME)。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靠近腫瘤或鄰近腫瘤、或在腫瘤或腫瘤細胞附近。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原發性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繼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腫瘤微環境。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淋巴結或在淋巴結附近。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淋巴結,例如含有表現PD-L1之細胞的淋巴結,或在該淋巴結附近。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淋巴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在淋巴結附近。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刺激或增強針對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或病變及/或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諸如轉移性腫瘤或病變、或不同類型之腫瘤或病變的全身反應,諸如全身免疫反應。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在一些情況下藉由移除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諸如可能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之細胞,諸如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包括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或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來刺激或增強個體之免疫反應,諸如個體之抗癌免疫反應。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藉由殺滅及消除表現PD-L1之免疫抑制性細胞,諸如M2 TAM、tDC或MDSC,來刺激或增強個體之免疫反應,諸如靶向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全身及/或局部免疫反應。如本文中所例示,在投與PD-L1-酞菁染料結合物及光照射之後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需要個體之CD8+ T細胞的存在及/或活性,因為個體之CD8+ T細胞耗竭會引起與投與生理鹽水之對照中之生長類似的腫瘤生長。在一些態樣中,免疫抑制性細胞,例如M2 TAM、tDC或MDSC,諸如表現PD-L1之細胞,抑制個體免疫細胞,諸如CD8+ T細胞或自然殺手(NK)細胞之功能及/或活性。藉助於殺滅及消除免疫抑制性細胞,諸如表現PD-L1之免疫抑制性細胞,包括M2 TAM、tDC或MDSC,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刺激及增強個體之免疫反應。如本文中所例示,此類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的治療引起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之生長抑制,諸如對該治療之完全反應,以及對一或多個第二腫瘤,諸如與原發性腫瘤或病變相同或不同類型及/或來源之第二腫瘤及/或存在於與原發性腫瘤或病變不同之部位處,諸如遠端部位之第二腫瘤的生長抑制。
在一些態樣中,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抑制及/或該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取決於CD8+ T細胞之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之前,該個體患有CD8+ T細胞浸潤數量或量較少之腫瘤或病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中或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量或活性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該病變中該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附近記憶T細胞之數量增加。
在一些態樣中,刺激或增強的全身免疫反應包括該個體之全身CD8+ T效應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增加;如使用CTL分析法,使用來自脾、末梢血液、骨髓或淋巴結之細胞所量測的針對腫瘤細胞的全身T細胞之細胞毒性增加;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腫瘤內CD8+ T效應細胞之數量、活性及/或激活增加;全身CD8+ T細胞活化增加;全身樹突狀細胞活化增加;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樹突狀細胞活化增加;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腫瘤內樹突狀細胞浸潤增加;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新T細胞激活增加;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T細胞多樣性增加;全身調節性T細胞減少;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調節性T細胞減少;全身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減少;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腫瘤內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減少;原發性或繼發性(例如轉移性或新)腫瘤或病變中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減少;或其任何組合。在一些情況下,全身反應可藉由對來自個體之血液、組織、細胞或其他流體取樣並評估促炎性細胞介素之增加、免疫細胞活化標記物及/或T細胞多樣性之增加或出現進行評估。在一些態樣中,全身反應可藉由分析直接地或間接地受該等方法影響之細胞來評估。舉例而言,可在治療後第4天與第28天之間或在照射該個體之原發性腫瘤之步驟之後的任何時間,自該個體收集細胞。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可刺激、增強、強化、加強或支持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免疫反應,諸如局部反應,諸如局部免疫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使得患有腫瘤、病變或癌症之個體的局部反應增強。「局部免疫反應」係指組織或器官中針對一或多個免疫攻擊,包括與腫瘤、病變或癌症相關之免疫攻擊的免疫反應。局部免疫反應可包括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在一些態樣中,局部免疫包括在不同組織,諸如血流、淋巴結、骨髓、脾及/或腫瘤微環境同時發生的免疫反應。
在一些態樣中,刺激或增強的局部免疫反應包括該個體之腫瘤內CD8+ T效應細胞(例如CD3+ CD8+ 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增加、CD8+ T效應細胞活化增加、腫瘤內樹突狀(CD11c+ )細胞浸潤增加、腫瘤內樹突狀細胞活化(例如CD11c+ CD80+ 及/或CD11c+ CD40+ )增加、腫瘤內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CD11b+ CD103+ CD11c+ )增加、腫瘤內新T細胞激活(例如CD3+ CD8+ PD1- 細胞)增加、腫瘤內T細胞多樣性增加、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CD11b+ Cy6C-/ Ly6G+ 細胞)增加、腫瘤內巨噬細胞(例如CD11b+ F4/80+ 細胞)減少、腫瘤內調節性T細胞(Treg)減少、腫瘤內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例如CD11b+ Ly6C+ Ly6G- 細胞)減少、腫瘤內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減少、腫瘤內耗竭性T細胞,諸如耗竭性CD8+ T細胞(例如PD-1+ CTLA-4+ CD3+ CD8+ 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減小,或其任何組合。在一些態樣中,刺激或增強的局部免疫反應係藉由所提供之實施例中之任一個實現。在一些態樣中,細胞,諸如指示局部免疫反應或先天性免疫反應之免疫細胞的細胞表面表現型係藉由用可用於偵測表面上標記物之表現的試劑,諸如經標記抗體進行染色來評估。在一些態樣中,細胞,諸如指示局部免疫反應或先天性免疫反應之免疫細胞的細胞表面表現型係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偵測。
在一些情況下,局部反應,諸如局部免疫反應,可藉由自個體取得血液、組織或其他樣品並評估腫瘤或TME中抗免疫細胞類型之增加及/或評估局部免疫活化標記物之增加或出現來評估。在一些態樣中,局部反應,諸如局部免疫反應,可藉由分析直接地或間接地受該等方法影響之細胞來評估。舉例而言,可在治療後第4天與第28天之間或在照射該個體之原發性腫瘤之步驟之後的任何時間,自該個體收集細胞。
在一些態樣中,該等方法及用途亦涉及投與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免疫調節劑可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在一些態樣中,投與該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亦可引起刺激、增強、活化、誘導、加強或支持免疫反應,諸如個體之全身及/或局部免疫反應,包括抗癌或抗腫瘤反應。例示性額外治療劑、組合物、組合、方法及用途包括本文所描述者,例如第V部分中所描述者。 B.              用於抗PD-L1結合物療法之腫瘤及病變
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包括投與抗PD-L1結合物及用活化該結合物之酞菁染料部分的光波長照射個體中之目標區域,諸如腫瘤或病變、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或病變之腫瘤微環境(TME),以實現例如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的細胞殺滅。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包括治療具有一或多個腫瘤或病變,諸如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或病變(或第一腫瘤或病變)、一或多個繼發性腫瘤或病變(或第二腫瘤或病變)、一或多個新產生之腫瘤或病變及/或一或多個轉移之腫瘤或病變的個體。個體可具有一個、兩個、三個或超過三個腫瘤。此類腫瘤可在一或多個組織或器官中,諸如在一個組織或器官中、兩個不同的組織或器官中、三個不同的組織或器官中或超過三個不同的組織或器官中。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中的一或多個在構成該腫瘤之細胞的表面上表現PD-L1。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中的一或多個含有不表現PD-L1之細胞,主要由該等細胞構成,具有較大數量之該等細胞或完全由該等細胞構成,具有低PD-L1表現,或呈PD-L1陰性。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中的一或多個含有對PD1/PD-L1檢查點阻斷具有減少之反應、具有抗性或變得具有抗性(亦即,獲得性抗性)之細胞,主要由該等細胞構成,具有較大數量之該等細胞,或完全由該等細胞構成。
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之腫瘤或病變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未治療的,或先前未曾接受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諸如一或多種抗PD-1、抗PD-L1及/或抗CTLA-4療法未治療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未曾接受抗PD-1治療(未用該治療進行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未曾接受抗PD-L1治療(未用該治療進行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病變未曾接受抗CTLA-4治療(未用該治療進行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有待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之腫瘤或病變的個體係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係未用抗PD-1治療進行治療的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係未用抗PD-L1治療進行治療的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係未用抗CTLA-4治療進行治療的個體。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諸如抗PD-1抗體治療個體可引起腫瘤中、其周圍及/或全身CD8+效應T細胞耗竭。此可使得CD8+ T細胞無法識別並定位至腫瘤,或其可使CD8+ T細胞雖然定位至腫瘤或腫瘤附近,但仍無效,由此導致檢查點抑制劑(例如PD-1/PD-L1)抗性。因此,在一些情況下,無效或不足的CD8+效應T細胞活性可藉由在採用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或用途之前,避免採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例如抗PD-1、抗PD-L1及/或抗CTLA-4療法)來緩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或病變對本文中之治療的反應係藉由在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諸如PD-1、PD-L1及/或CTLA-4定向療法(諸如抗PD-1抗體及抗PD-L1抗體、及/或抗CTLA-4抗體)對該腫瘤或病變進行任何治療之前,先投與抗PD-L1結合物治療該腫瘤或病變且隨後照射實現。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方法包括選擇未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抗PD-1、抗PD-L1及/或抗CTLA-4)療法進行之治療的個體,及用抗PD-L1結合物治療此類個體(亦即,此類個體之腫瘤或病變)且隨後照射。
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腫瘤或病變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癌症相關:結腸癌、結腸直腸癌、胰臟癌、乳癌、皮膚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頭頸癌、胃腸癌、胃癌、小腸癌、梭狀細胞贅瘤、肝臟癌瘤、肝癌、周邊神經癌症、腦癌、骨骼肌癌症、平滑肌癌症、骨癌、脂肪組織癌症、子宮頸癌、子宮癌、生殖器癌症、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
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之腫瘤或病變包括一或多個原發性(例如第一)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原發性腫瘤或病變可包括個體中之第一或原發性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個體可具有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或病變。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可為一或多個實體腫瘤,可為淋巴瘤,或可為白血病。腫瘤可為肺、胃、肝、胰臟、乳房、食道、頭頸部、腦、周邊神經、皮膚、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卵巢、子宮、膀胱、前列腺、脂肪組織、骨骼肌、平滑肌、血管、骨骼、骨髓、眼睛、舌、淋巴結、脾、腎、子宮頸、雄性生殖器、雌性生殖器、睪丸之腫瘤或未知原發來源之腫瘤。
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之腫瘤或病變包括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諸如轉移性腫瘤或病變、或新產生之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係來源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係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的腫瘤。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在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係新產生之腫瘤或病變。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係來自與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不同之來源。在一些態樣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由與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不同之器官或不同之細胞產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可為一或多個實體腫瘤,可為淋巴瘤,或可為白血病。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可為肺、胃、肝、胰臟、乳房、食道、頭頸部、腦、周邊神經、皮膚、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卵巢、子宮、膀胱、前列腺、脂肪組織、骨骼肌、平滑肌、血管、骨骼、骨髓、眼睛、舌、淋巴結、脾、腎、子宮頸、雄性生殖器、雌性生殖器、睪丸或未知來源之腫瘤。
在一些實施例中,針對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免疫係在投與所提供之抗PD-L1結合物之後照射該第一腫瘤時實現,且該第一腫瘤之體積減小。在此類實施例中,該第一腫瘤之體積減小至少或至少約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腫瘤之體積減小至少或至少約50%。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腫瘤之體積減小至少或至少約75%。在一些實施例中,針對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免疫係在治療該第一腫瘤之後,該第一腫瘤實現部分或完全反應(PR或CR)時實現。在一些實施例中,針對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免疫係在治療該第一腫瘤之後,該第一腫瘤實現CR時實現。
在一些情況下,供照射之目標區域可為原發性腫瘤或病變,或在該原發性腫瘤或病變附近。在其他情況下,供照射之目標區域並非原發性腫瘤或病變,而是存在表現PD-L1之細胞的不同區域,諸如淋巴結、或繼發性腫瘤或病變、或在繼發性腫瘤或病變附近。
在一些態樣中,在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用抗PD-L1結合物治療及光照射進行治療後,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受到抑制,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或病變之體積減小,或腫瘤生長及體積均減少。在一些態樣中,在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用抗PD-L1結合物治療及光照射進行治療後,一或多個繼發性或轉移性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受到抑制,一或多個繼發性或轉移性腫瘤或病變之體積減小,或腫瘤生長及體積均減少。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將延遲腫瘤或病變之再生長,防止癌症(諸如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之復發或延長癌症緩解之持續時間,防止或抑制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包括與原發性腫瘤或病變類型不同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產生及/或生長,及/或防止或抑制轉移之產生及/或生長。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第一病變及/或抑制其生長;且該方法抑制或延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或該第一腫瘤或該第一病變之轉移的出現。
在一些態樣中,原發性腫瘤或病變含有在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在一些態樣中,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諸如免疫抑制性細胞,例如M2 TAM、tDC或MDSC。在一些態樣中,表現PD-L1之細胞係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在一些情況下,表現PD-L1之細胞係腫瘤細胞或癌細胞。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個體具有一或多個表現PD-L1之細胞,諸如一或多個與該腫瘤、病變或癌症相關的表現PD-L1之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含有不表現PD-L1之腫瘤或癌症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該病變包含PD-L1陰性腫瘤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腫瘤或該病變中超過或超過約40%、50%、60%、70%、80%、90%或95%之腫瘤細胞係PD-L1陰性腫瘤細胞。在一些態樣中,PD-L1陰性腫瘤細胞可以指在表面上不表現可偵測量之PD-L1的腫瘤細胞或PD-L1之表現量低於臨限值,諸如可偵測之臨限值的腫瘤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陰性腫瘤細胞包括不被抗PD-L1抗體特異性識別之腫瘤細胞。在一些情況下,PD-L1之表現量係由流動式細胞測量術測定。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引起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之間接殺滅,此係諸如藉由消除免疫抑制性細胞,例如M2 TAM、tDC或MDSC,並增強免疫系統中效應細胞,諸如CD8+ T細胞之功能及/或活性,使其能發揮抗腫瘤或抗癌反應以消除腫瘤細胞或癌細胞來實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含有表現PD-L1之腫瘤或癌症細胞。在一些態樣中,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隨後光照射可直接殺滅表現PD-L1之細胞。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引起表現PD-L1之腫瘤細胞的直接殺滅。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包括治療具有侵襲性腫瘤細胞,諸如當源自原發性腫瘤之細胞侵襲至周圍組織中時具有侵襲性腫瘤細胞的個體。該等方法包括向具有侵襲性腫瘤細胞之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用適於所選酞菁染料之波長照射目標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免疫調節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態樣中,侵襲性腫瘤細胞係指源自原發性腫瘤之細胞且其已侵襲至具有原發性腫瘤之個體中與原發性腫瘤相同之器官或相鄰之器官或體腔的周圍組織中。
在一些情況下,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包括照射目標區域。在一些態樣中,該目標區域包含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且侵襲性腫瘤細胞中之一些或全部未經照射,且在此類方法中,侵襲性腫瘤細胞之生長被抑制、減少或消除,一或多個侵襲性腫瘤之體積減小或其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原發性腫瘤之生長亦被抑制、減少或消除,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之體積亦減小,以及針對一或多個侵襲性腫瘤細胞之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侵襲性腫瘤細胞係包含在實體腫瘤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侵襲性腫瘤細胞係包含在體液中,包括(但不限於)腹膜液、胸膜液及腦脊髓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侵襲性腫瘤細胞係包含在一或多個體腔積液,包括(但不限於)腹膜積液(腹水)、肋膜積液及心包積液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包括治療具有一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細胞之個體。該等方法包括向具有原發性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細胞之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用適於所選酞菁染料之波長照射目標區域。在此類方法中,轉移性腫瘤細胞之生長被抑制、減少或消除,一或多個轉移性腫瘤之體積減小,或其任何組合。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的一些實施例中,轉移性腫瘤細胞在原發性腫瘤之遠端且轉移性腫瘤細胞中之一些或全部未經照射,例如未直接照射。
在該等方法及用途之一些實施例中,僅目標區域,諸如含有淋巴結或原發性腫瘤或病變之目標區域及/或在淋巴結或原發性腫瘤或病變附近之目標區域經照射。在一些態樣中,第二腫瘤或病變,諸如轉移性腫瘤或病變未經照射。
在一些態樣中,轉移性腫瘤細胞包括源自原發性腫瘤且擴散至遠端組織或器官、或源自具有該原發性腫瘤之個體中之遠端組織或器官的細胞。該等轉移性腫瘤細胞可位於肺、胃、肝、胰臟、乳房、食道、頭頸部、腦、周邊神經、皮膚、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卵巢、子宮、膀胱、前列腺、脂肪組織、骨骼肌、平滑肌、血管、骨骼、骨髓、眼睛、舌、淋巴結、脾、腎、子宮頸、雄性生殖器、雌性生殖器、睪丸、血液、骨髓、腦脊髓液或任何其他組織器官中的一或多個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轉移性腫瘤細胞係包含在實體腫瘤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轉移性腫瘤細胞係循環腫瘤細胞或與腫塊無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包括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免疫調節劑,諸如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包括投與第二結合物,諸如第二免疫結合物,隨後在投與剛剛提供之結合物的同時、之前或之後進行照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及用途包括投與一或多種額外抗癌治療,諸如化學療法、抗血管生成療法、激酶抑制劑、放射線療法、小分子療法或其他治療中的一或多種,諸如本文題為「組合療法」之部分中所描述之任何治療。 C.              用於治療對先前治療性治療具有較低反應、先前治療性治療難以治療或對先前治療性治療無反應之腫瘤或腫瘤細胞的方法及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含有抗PD-L1結合物,亦即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之組合物,其中該靶向分子結合至PD-L1(例如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以及涉及該抗PD-L1結合物用於腫瘤或癌症療法或治療的方法及用途,該腫瘤或癌症用一或多種先前治療,諸如免疫調節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及/或抗癌劑,諸如直接靶向腫瘤或癌症細胞之抗癌劑治療失敗,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較低反應,用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未實現所希望水準之反應,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實現低於所希望水準之反應(例如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較差反應或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無法有效治療)或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無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或癌症對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實現低於所希望水準之反應或預測會對該療法具有抗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或癌症對抗PD-L1療法實現低於所希望水準之反應或預測會對該療法具有抗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或癌症實現低於所希望程度之反應或預測會對抗PD-1療法具有抗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或癌症對抗CTLA-4療法實現低於所希望水準之反應或預測會對該療法具有抗性。
該等癌症包括一個原發性腫瘤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細胞,例如轉移性癌症;新產生之腫瘤或癌症;包括一個原發性腫瘤或多個原發性腫瘤之癌症;及/或侵襲性腫瘤細胞,例如侵襲性癌症。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組合物、方法、用途及組合亦可使冷腫瘤,包括原發性冷腫瘤及繼發性冷腫瘤(例如轉移性腫瘤)對免疫調節劑或其他抗癌療法敏感。
此類方法及用途包括例如向具有腫瘤或腫瘤細胞之個體投與抗PD-L1結合物,隨後使用適於酞菁染料之光波長及劑量照射目標區域(例如存在表現PD-L1之細胞的部位)。在一些態樣中,照射引起在表面上表現目標分子(例如PD-L1)之細胞的照射依賴性溶解及死亡,由此產生癌症之治療作用或治療。在一些情況下,表現PD-L1之細胞,諸如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或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或某些腫瘤細胞經殺滅且由此迅速地耗竭。因此,可發生腫瘤細胞之壞死。
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用一或多種先前治療,諸如免疫調節劑,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及/或抗癌劑,諸如抗PD-L1、抗PD-1或抗CTLA-4療法失敗、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或實質上無反應,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較低反應,用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未實現所希望水準之反應,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實現低於所希望水準之反應(例如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較差反應或用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無法有效治療),在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之後復發,用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難以治療及/或對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具有抗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個體先前曾用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個體先前曾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個體先前用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或在該治療之後復發。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的個體先前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或在該治療之後復發。
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先前用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治療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先前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抗PD-L1、抗PD-1及/或抗CTLA-4療法)治療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
在一些態樣中,不能引起癌症之反應的該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性治療包括使用抗癌劑。先前抗癌劑可為以下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抗體治療及/或放射線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先前療法係利用選自以下之抗癌劑的療法:檢查點抑制劑、免疫佐劑、化學治療劑、放射線及包含結合至腫瘤細胞之抗癌靶向分子的生物製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先前療法係用抗癌劑之療法,該抗癌劑係抗體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先前療法係用包含酞菁染料、毒素或TLR促效劑之抗體結合物的療法。
在一些態樣中,癌症、腫瘤或腫瘤細胞無反應之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性治療可為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又稱為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之治療。先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為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CTLA-4抑制劑或其組合。先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為小分子抑制劑、抗體抑制劑、或結合並抑制免疫檢查點蛋白,諸如PD-1或PD-L1之其他分子。針對PD-1之例示性抗體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任一種: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MK-3475、克珠達(Keytruda))、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西普利單抗(cemiplimab)(LIBTAYO)、特瑞普利單抗(toripalimab)(JS001)、HX008、SG001、GLS-010、多斯利單抗(dostarlimab)(TSR-042)、替雷利珠單抗(tislelizumab)(BGB-A317)、西利單抗(cetrelimab)(JNJ-63723283)、皮立珠單抗(pidilizumab)(CT-011)、傑諾珠單抗(genolimzumab)(APL-501、GB226)、BCD-100、西普利單抗(REGN2810)、F520、斯迪利單抗(sintilimab)(IBI308)、GLS-010、CS1003、LZM009、坎立珠單抗(camrelizumab)(SHR-1210)、SCT-I10A、MGA012、AK105、PF-06801591、AMP-224、AB122、AMG 404、BI 754091、HLX10、JTX-4014、MEDI0680、Sym021、MGD019、MGD013、AK104、XmAb20717、RO7121661、CX-188及斯巴達珠單抗(spartalizumab)。針對PD-L1之例示性抗體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任一種:阿特珠單抗(MPDL3280A、泰聖奇)、阿維魯單抗(Bavencio)、德瓦魯單抗(MEDI4736、英飛凡)、LDP、NM-01、STI-3031、KN035、LY3300054、M7824 (MSB0011359C)、BMS-936559、MSB2311、BCD-135、BGB-A333、CBT-502、科西貝利單抗(CK-301)、CS1001、FAZ053、MDX-1105、SHR-1316、TG-1501、ZKAB001、INBRX-105、MCLA-145、KN046、LY3415244、REGN3504及HLX20。
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對抗PD-1抗體或抗PD-L1抗體治療具有抗性、用該治療難以治療或對該治療無反應的腫瘤或癌症。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對抗PD-L1抗體治療具有抗性、用該治療難以治療或對該治療無反應,或預測會對抗PD-L1抗體治療無反應、對該治療具有抗性或用該治療難以治療的腫瘤或癌症。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對抗PD-1抗體治療具有抗性、用該治療難以治療或對該治療無反應,或預測會對抗PD-1抗體治療無反應、對該治療具有抗性或用該治療難以治療的腫瘤或癌症。
在一些態樣中,該先前治療係用抗CTLA-4抗體,諸如伊匹單抗(ipilimumab)(YERVOY)、曲美木單抗(tremelimumab)、AGEN1181、AGEN1884、ADU-1064、BCD-145及BCD-217治療。在一些態樣中,待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對抗CTLA-4抗體治療具有抗性、用該治療難以治療或對該治療無反應,或預測會對抗CTLA-4抗體治療無反應、對該治療具有抗性或用該治療難以治療的腫瘤或癌症。
在一些態樣中,不能引起癌症、腫瘤或腫瘤細胞之反應的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性治療可為用免疫調節劑的治療,該免疫調節劑諸如細胞介素,例如阿地白介素(Aldesleukin)(PROLEUKIN)、干擾素α-2a、干擾素α-2b(Intron A)、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SYLATRON/PEG-Intron)或靶向IFNAR1/2路徑、IL-2/IL-2R路徑之細胞介素,或諸如佐劑,例如聚ICLC(HILTONOL/咪喹莫特(Imiquimod))、4-1BB(CD137;TNFRS9)、OX40(CD134)OX40-配體(OX40L)、鐸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2促效劑SUP3、鐸樣受體TLR3及TLR4促效劑,以及靶向鐸樣受體7(TLR7)路徑、TNFR及TNF超家族之其他成員的佐劑、其他TLR2促效劑、TLR3促效劑及TLR4促效劑。
在一些態樣中,不能引起癌症之反應的一或多種先前治療性治療包括使用靶向免疫抑制性細胞之治療劑。該治療劑可為靶向調節性T細胞之抗體,例如抗CD25抗體,諸如巴利昔單抗(basiliximab)(Simulect®)、達利珠單抗(daclizumab)或PC61;小分子抑制劑;或其組合。免疫抑制性細胞包括調節性T細胞、M2巨噬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或其組合。
在一些情況下,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治療之腫瘤、病變或癌症包括「冷腫瘤」或「冷癌症」,諸如具有免疫抑制表現型之腫瘤。此類冷腫瘤可具有諸多特徵,包括(但不限於)腫瘤內CD8+ T效應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顯著降低或不存在、及/或腫瘤內免疫抑制性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顯著增加。在一些情況下,冷腫瘤或癌症具有高腫瘤突變負荷(TMB)、指示低免疫反應性之免疫分數、可指示低免疫反應性的計劃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或計劃性死亡蛋白配體1(PD-L1)標記物狀態(例如細胞表面表現)。在一些情況下,冷腫瘤或癌症不對PD-1或PD-L1抑制劑單藥療法起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所描述,冷腫瘤或癌症可用抗PD-L1結合物治療,隨後照射。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抗PD-L1結合物且隨後照射與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調節劑的組合治療使得對經照射原發性腫瘤及遠端腫瘤兩者之生長的抑制作用增強。
另外,對於對免疫調節療法治療,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具有抗性的腫瘤,利用抗PD-L1結合物且隨後光照射及/或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組合的治療可使得對經照射原發性腫瘤及遠端腫瘤、原發性腫瘤及新產生之腫瘤及/或原發性腫瘤及不同類型之繼發性腫瘤之生長的抑制作用增強,表明在治療癌症及腫瘤細胞時抗PD-L1光免疫療法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具有敏化作用。 II.       用於該等方法之結合物及組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提供採用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組合、方法或用途,該結合物包括連接至酞菁染料的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在一些態樣中,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係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分子結合PD-L1,諸如在細胞表面上,例如在免疫抑制性細胞,例如M2 TAM、tDC或MDSC及/或某些腫瘤細胞之表面上表現之PD-L1。亦提供含有結合物,諸如本文所描述之抗PD-L1結合物中之任一種的組合物,諸如醫藥組合物,以及含有此類組合物或此類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在一些態樣中,此類結合物、組合物及組合係用於根據本文所提供之實施例的療法或治療中。
在一些態樣中,「抗PD-L1結合物」包括具有連接至酞菁染料之PD-L1結合分子的結合物。PD-L1結合分子可包括抗PD-L1抗體或抗體片段(例如抗原結合片段)、或結合至PD-L1之其他蛋白質、肽或小分子。在一些態樣中,例示性抗PD-L1結合物包含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示性抗PD-L1結合物包括Si-酞菁染料,諸如IR700染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靶向分子係靶向或結合PD-L1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諸如抗PD-L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態樣中,靶向或結合至PD-L1之例示性抗體包括(但不限於)阿特珠單抗(MPDL3280A、泰聖奇、RG7446))、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MEDI4736、英飛凡)、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HTI-1088)、STI-3031(IMC-001、STI-A1015)、TG-1501、ZKAB001(STI-A1014)及其任何抗原結合片段。例示性抗PD-L1抗體包括MDX-1105(MEDAREX)、MEDI4736(Medimmune)、MPDL3280A(Genentech)、BMS-935559(Bristol-Myers Squibb)及MSB0010718C,及前述任一者之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靶向分子可為包括抗PD-L1抗體,諸如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中之任一種之「互補決定區」或「CDR」的抗體或抗體片段。CDR通常負責結合至抗原之抗原決定基。各鏈之CDR通常自N末端開始依序編號而稱為CDR1、CDR2及CDR3,且一般亦藉由特定CDR所在之鏈標識。因此,重鏈可變區(VH ) CDR3位於發現其之抗體之重鏈的可變域中,而輕鏈可變區(VL ) CDR1係來自發現其之抗體之輕鏈的可變域之CDR1。具有不同特異性,諸如針對不同抗原之不同組合位點的抗體具有不同CDR。雖然不同抗體之CDR不同,但CDR內僅有限數目個胺基酸位置直接參與抗原結合。CDR內之此等位置稱為特異性決定殘基(SDR)。
給定CDR或構架區(FR,即重鏈及輕鏈可變區之非CDR部分)之精確胺基酸序列邊界可使用多種已知方案中之任一種,包括以下所描述之方案確定:Kabat等人(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Kabat」編號方案);Al-Lazikani等人(1997) JMB 273,927-948 (「Chothia」編號方案);MacCallum等人, J. Mol. Biol. 262:732-745 (1996), 「Antibody-antigen interactions: Contact analysis and binding site topography」, J. Mol. Biol. 262, 732-745.」 (「Contact」編號方案);Lefranc MP等人, 「IMGT unique numbering for 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domains and Ig superfamily V-like domains」, Dev Comp Immunol, 2003, 27(1):55-77 (「IMGT」編號方案);Honegger A及Plückthun A, 「Yet another numbering scheme for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domains: an autom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 J Mol Biol, 2001, 309(3):657-70, (「Aho」編號方案);及Martin等人, 「Modeling antibody hypervariable loops: a combined algorithm」, PNAS, 1989, 86(23):9268-9272, (「AbM」編號方案)。
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分子可為抗體片段。「抗體片段」係指不同於完整抗體的分子,其包含完整抗體中結合完整抗體所結合之抗原之一部分。抗體片段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Fv、Fab、Fab'、Fab'-SH、F(ab')2 、雙功能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例如scFv)、僅重鏈可變區(VHH)之單域抗體以及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其他抗體片段或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包括多價scFv、雙特異性scFv或scFv-CH3二聚體。抗體片段可藉由各種技術製得,包括(但不限於)完整抗體之蛋白水解消化以及由重組宿主細胞產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包括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抗體之互補決定區(CDR)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阿特珠單抗(MPDL3280A、泰聖奇、RG7446))、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MEDI4736、英飛凡)、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 (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 (HTI-1088)、STI-3031 (IMC-001、STI-A1015)、TG-1501及ZKAB001 (STI-A1014)。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包括含選自以下之抗體之CDR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
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包含選自以下之抗體:阿特珠單抗(MPDL3280A、泰聖奇、RG7446))、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MEDI4736、英飛凡)、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 (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 (HTI-1088)、STI-3031 (IMC-001、STI-A1015)、TG-1501、ZKAB001 (STI-A1014)及其任何抗原結合片段。例示性抗PD-L1抗體包括MDX-1105(MEDAREX)、MEDI4736(Medimmune)、MPDL3280A(Genentech)、BMS-935559(Bristol-Myers Squibb)及MSB0010718C,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包含選自以下之抗體: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及CK-301,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中之抗體係本文所描述之抗PD-L1抗體中之任一種,例如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的生物類似藥、可互換藥或生物改良藥,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此類抗體亦包括本文所描述之抗PD-L1抗體中之任一種,例如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的複製生物製劑及生物仿製藥,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之靶向分子包含功能性Fc區。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分子,亦即抗PD-L1抗體,不包含功能性Fc區。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分子,亦即抗PD-L1抗體,係人類化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分子,亦即抗PD-L1抗體,係完全人類抗體。
在一些態樣中,所提供之實施例中採用的抗PD-L1結合物包括酞菁染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酞菁染料係具有矽配位金屬之酞菁染料(Si-酞菁染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酞菁染料包含下式:
Figure 02_image001
, 其中: L係連接子; Q係用於將染料連接至靶向分子之反應性基團; R2 、R3 、R7 及R8 各自獨立地選自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R4 、R5 、R6 、R9 、R10 及R11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胺甲醯基及螯合配位體,其中R4 、R5 、R6 、R9 、R10 及R11 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水溶性基團; R12 、R13 、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20 、R21 、R22 及R23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視情況經取代之烷硫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胺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且 X2 及X3 各自獨立地為視情況間雜有雜原子之C1 -C10 伸烷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酞菁染料包含下式:
Figure 02_image003
, 其中: X1 及X4 各自獨立地為視情況間雜有雜原子的C1 -C10 伸烷基; R2 、R3 、R7 及R8 各自獨立地選自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 R4 、R5 、R6 、R9 、R10 及R11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醯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羰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胺甲醯基及螯合配位體,其中R4 、R5 、R6 、R9 、R10 及R11 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水溶性基團;且 R16 、R17 、R18 及R19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視情況經取代之烷硫基、視情況經取代之烷基胺基及視情況經取代之烷氧基。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之一些實施例中,Si-酞菁染料係IRDye 700DX (IR700)。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反應性基團之酞菁染料為IR700 NHS酯,諸如IRDye 700DX NHS酯(LiCor 929-70010,929-70011)。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染料係具有下式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出於本文之目的,當染料例如經由反應性基團諸如與抗體結合時,術語「IR700」、「IRDye 700」或「IRDye 700DX」包括上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之方法中的結合物包括抗PD-L1結合物,其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的Si-酞菁染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抗PD-L1抗體-Si-酞菁染料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其中該抗體係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阿特珠單抗-IR700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阿維魯單抗-IR700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德瓦魯單抗-IR700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KN035-IR700結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CK-301-IR700結合物。 III.    投與方法及調配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可全身性或局部投與至待治療之器官或組織。例示性投藥途徑包括(但不限於)表面、注射(諸如皮下、肌肉內、皮內、腹膜內、腫瘤內及靜脈內)、經口、舌下、經直腸、經皮、鼻內、經陰道及吸入途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係經靜脈內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係非經腸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係經腸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藉由局部注射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以表面施用之方式投與。
包含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局部或全身性投與至例如患有腫瘤,諸如患有癌症之個體,或先前已例如經由手術移除腫瘤之個體。儘管提供具體實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可使用所揭示之試劑之替代性投與方法。此類方法可包括例如使用導管或可植入泵經數小時至數天之時間向需要治療之個體中提供連續輸注。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係藉由非經腸手段投與,包括直接注射或輸注至腫瘤中,諸如腫瘤內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係藉由將試劑施加至腫瘤,例如藉由將腫瘤浸於含有抗PD-L1結合物之溶液中或藉由將試劑傾倒至腫瘤上來向腫瘤投與。
另外或替代地,抗PD-L1結合物可全身性投與,例如經靜脈內、肌肉內、皮下、皮內、腹膜內、皮下或經口投與至患有腫瘤,諸如患有癌症之個體。
本文亦提供含有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諸如醫藥組合物,以及此類組合物之用途,諸如治療用途及/或作為藥物之用途。在一些態樣中,該等組合物包含抗PD-L1結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含有該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係用於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中之任一個的治療或療法中,諸如用於投與患有疾病或病況之個體、用於治療該疾病或病況。擬投與個體之抗PD-L1結合物的劑量並無絕對限值,而是將取決於該組合物及其活性成分之性質以及其不想要的副作用,諸如針對該試劑之免疫反應、所治療之個體以及所治療之病況的類型及投與方式。一般而言,劑量將為治療有效量,諸如足以實現所希望之生物作用的量,例如有效減小腫瘤大小(諸如體積及/或重量)或衰減腫瘤之進一步生長或減少腫瘤之非所要症狀的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投與抗PD-L1結合物之組合物含有有效量的該試劑以及適合所考慮之投與類型的習知醫藥載劑及賦形劑。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經腸調配物可含有該結合物之無菌水性溶液或懸浮液。在一些實施例中,供經腸投與之組合物可含有於水性溶液或懸浮液中的有效量之抗PD-L1結合物,該水性溶液或懸浮液可視情況包括緩衝劑、界面活性劑、搖變劑及調味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結合物或結合物與額外治療劑之組合可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諸如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媒劑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中調配。一般而言,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媒劑,諸如存在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中者,可為任何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媒劑。E. W. Martin, Mack Publishing Co., Easton, Pa., 第19版(1995)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描述了適於醫藥學上遞送一或多種治療性化合物之組合物及調配物。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組合物係在管理機構或其他機構之批准下,根據用於動物及人類之公認藥典製備。
醫藥組合物可包括與化合物一起投與之載劑,諸如稀釋劑、佐劑、賦形劑或媒劑。適合醫藥載劑之實例描述於E. W. Martin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此類組合物將含有治療有效量的大體上呈純化形式之化合物,以及適合量之載劑,以便提供向患者適當投藥之形式。此類醫藥載劑可為無菌液體,諸如水及油,包括石油、動物、蔬菜或合成來源之油,諸如花生油、大豆油、礦物油及芝麻油。當醫藥組合物係經靜脈內投與時,水為典型載劑。亦可使用生理鹽水溶液及右旋糖水溶液及甘油溶液作為液體載劑,尤其是對於可注射溶液而言。組合物除活性成分外,亦可含有:稀釋劑,諸如乳糖、蔗糖、磷酸二鈣或羧甲基纖維素;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硬脂酸鈣及滑石;及黏合劑,諸如澱粉、天然樹膠,諸如阿拉伯膠、明膠、葡萄糖、糖蜜、聚乙烯吡咯啶酮、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聚維酮(povidone)、交聯普維酮(crospovidone),及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此類黏合劑。適合醫藥賦形劑包括澱粉、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膠、麥芽、稻穀、麵粉、白堊、矽膠、硬脂酸鈉、甘油單硬脂酸酯、滑石、氯化鈉、脫脂乳粉、甘油、丙烯、乙二醇、水及乙醇。必要時,組合物亦可含有少量潤濕劑或乳化劑,或pH緩衝劑,例如乙酸鹽、檸檬酸鈉、環糊精衍生物、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三乙醇胺乙酸鈉、三乙醇胺油酸酯及其他此類試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製劑可呈液體形式,例如呈溶液、糖漿或懸浮液形式。此類液體製劑可藉由習知方式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添加劑製備,該等添加劑諸如懸浮劑(例如山梨糖醇糖漿、纖維素衍生物或氫化可食用脂肪);乳化劑(例如卵磷脂或阿拉伯膠);非水性媒劑(例如杏仁油、油酯、乙醇或分餾植物油);及防腐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在一些情況下,醫藥製劑可以在使用之前用水或其他適合媒劑復原的凍乾形式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或載劑之性質取決於所用特定投藥模式。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經腸調配物可包含可注射流體,其包括醫藥學上及生理上可接受之流體,諸如水、生理鹽水、平衡鹽溶液、右旋糖水溶液或甘油作為媒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固體組合物,例如散劑、丸劑、錠劑或膠囊形式,無毒固體載劑可包括例如醫藥級甘露糖醇、乳糖、澱粉或硬脂酸鎂。在一些實施例中,除生物中性載劑外,擬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可含有少量無毒輔助物質,諸如潤濕劑或乳化劑、防腐劑及pH緩衝劑,例如乙酸鈉或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
化合物可調配成供經口投與的適合醫藥製劑,諸如溶液、懸浮液、錠劑、可分散錠劑、丸劑、膠囊、散劑、持續釋放調配物或酏劑,以及調配成經皮貼片製劑及乾粉吸入劑。通常,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技術及程序將化合物調配成醫藥組合物(參見例如Ansel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第四版, 1985, 126)。一般而言,調配物之模式隨投藥途徑而變化。
組合物可調配成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途徑投與,包括肌肉內、靜脈內、皮內、病灶內、腹膜內注射、皮下、腫瘤內、硬膜外、經鼻、經口、經陰道、經直腸、表面、局部、經耳、吸入、經頰(例如舌下)及經皮投與或任何途徑。亦涵蓋其他投與模式。投與可取決於治療位置而為局部、表面或全身的。局部投與需要治療之區域可藉由例如(但不限於)在手術期間局部輸注、表面施用(例如在手術後與傷口敷料一起施用)、藉由注射、藉助於導管、藉助於栓劑或藉助於植入物實現。
本文中涵蓋非經腸投藥,其特徵一般在於經皮下、肌肉內、腫瘤內、靜脈內或皮內注射。可注射劑可製備為習知形式,如呈液體溶液或懸浮液形式;適合於在注射之前於液體中形成溶液或懸浮液的固體形式;或乳液形式。適合賦形劑係例如水、生理鹽水、右旋糖、甘油或乙醇。此外,必要時,擬投與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含有呈溶劑形式之活化劑,諸如pH緩衝劑、金屬離子鹽或其他此類緩衝劑。醫藥組合物亦可含有其他少量無毒輔助物質,諸如潤濕劑或乳化劑、pH緩衝劑、穩定劑、溶解增強劑,及其他此類試劑,諸如乙酸鈉、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三乙醇胺油酸酯及環糊精。本文中亦涵蓋緩慢釋放或持續釋放系統的植入,以便維持恆定的劑量水準(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3,710,795號)。此類非經腸組合物中所含活性化合物之百分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具體性質,以及化合物之活性及個體之需求。
可注射劑係設計用於局部及全身投與。供非經腸投與之製劑包括可立即用於注射之無菌溶液、臨用前可立即與溶劑組合之無菌乾燥可溶性產物(諸如凍乾粉)(包括皮下錠劑)、可立即用於注射之無菌懸浮液、臨用前可立即與媒劑組合的無菌乾燥不溶性產品,及無菌乳液。溶液可為水性溶液或非水性溶液。若靜脈內投與,則適合之載劑包括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及含有增稠劑及增溶劑(諸如葡萄糖、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及其混合物)之溶液。
用於非經腸製劑中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水性媒劑、非水性媒劑、抗微生物劑、等張劑、緩衝劑、抗氧化劑、局部麻醉劑、懸浮劑及分散劑、乳化劑、鉗合劑或螯合劑,及其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物質。水性媒劑之實例包括氯化鈉注射液、林格氏注射液(Ringers Injection)、等張右旋糖注射液、無菌水注射液、右旋糖及乳酸化林格氏注射液。非水性非經腸媒劑包括植物來源之不揮發性油,棉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及花生油。可將抑制細菌或抑制真菌濃度之抗微生物劑添加至包裝於多劑量容器中之非經腸製劑中,包括苯酚或甲酚、汞劑、苯甲醇、氯丁醇、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及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硫柳汞(thimerosal)、苯紮氯銨(benzalkonium chloride)及苄索氯銨(benzethonium chloride)。等張劑包括氯化鈉及右旋糖。緩衝劑包括磷酸鹽及檸檬酸鹽。
若靜脈內投與,則適合之載劑包括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及含有增稠劑及增溶劑(諸如葡萄糖、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及其混合物)之溶液。
組合物可經調配用於單劑量投與或用於多劑量投與。試劑可調配成供直接投與。組合物可呈液體或凍乾調配物形式提供。當組合物係以凍乾形式提供時,其可在臨用前藉由適當緩衝液,例如無菌生理鹽水溶液復原。
組合物亦可與其他生物活性劑一起連續地、間歇地或以同一組合物投與。投與亦可包括控制釋放系統,其包括控制釋放調配物及諸如藉助於泵之裝置控制釋放。
在任何給定情況下的最適合途徑取決於多種因素,諸如疾病之性質、疾病之進展、疾病之嚴重程度及所用具體組合物。舉例而言,組合物係全身性投與,例如經由靜脈內投與。亦可使用皮下方法,不過相較於靜脈內方法,其可能需要增加吸收時間來確保相當的生物利用率。
醫藥組合物可調配成適合於每一投與途徑之劑型。醫藥及治療活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通常係以單位劑型或多劑量形式調配及投與。各單位劑量含有足以產生所需療效之預定量的治療活性化合物,其與所需醫藥載劑、媒劑或稀釋劑結合。單位劑型包括(但不限於)含有適合量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衍生物的錠劑、膠囊、丸劑、散劑、顆粒劑、無菌非經腸溶液或懸浮液及口服溶液或懸浮液、以及油水乳液。單位劑型可含有安瓿及注射器或個別地包裝之錠劑或膠囊。單位劑型可以分數份或其倍數份投與。多個劑型係包裝在單一容器中以分離之單位劑型投與的複數個相同單位劑型。多個劑型之實例包括小瓶、具有錠劑或膠囊之瓶子、或數品脫或數加侖之瓶子。因此,多個劑型係在包裝中未分開之多個單位劑量。一般而言,可製備含有在0.005%至100%範圍內之活性成分且其餘部分由無毒載劑構成的劑型或組合物。醫藥組合物可調配成適合於每一投與途徑之劑型。
醫藥活性化合物之濃度係調整成使得注射劑提供有效產生所希望藥理學作用的量。如此項技術中所知,確切劑量取決於患者或動物之年齡、體重及病況。單位劑量非經腸製劑係包裝於安瓿、小瓶或帶針注射器中。含有醫藥活性化合物之液體溶液或復原之粉末製劑的體積隨待治療之疾病及選擇用於包裝之特定製品而變。如此項技術中所知及實踐,供非經腸投與之所有制劑必須為無菌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可以凍乾粉形式提供,其可經復原成以溶液、乳液及其他混合物形式投與。其亦可經復原且調配成固體或凝膠形式。凍乾粉可由上述溶液中之任一種製備。
無菌凍乾粉可藉由將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溶解於緩衝溶液中來製備。緩衝溶液可含有改善粉末或由粉末製備之復原溶液的穩定性或其他藥理學組分的賦形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隨後無菌過濾溶液,接著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標準條件下凍乾,得到所需調配物。簡言之,凍乾粉係藉由將賦形劑,諸如右旋糖、山梨糖醇、果糖、玉米糖漿、木糖醇、甘油、葡萄糖、蔗糖或其他適合試劑溶解於適合緩衝劑,諸如檸檬酸鹽、磷酸鈉或磷酸鉀或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此類緩衝劑中來製備。隨後,將所選酶添加至所得混合物中,並攪拌直至其溶解。所得混合物經無菌過濾或處理以移除顆粒且確保無菌,並分配至小瓶中凍乾。各小瓶可含有單次劑量(1 mg-1 g,一般為1-100 mg,諸如1-5 mg)或多次劑量之化合物。凍乾粉可在適當條件下,諸如在約4℃至室溫下儲存。用適當緩衝溶液復原此凍乾粉得到一種供非經腸投與之調配物。精確量取決於所治療之適應症及所選化合物。此類量可憑經驗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pH值係在或在約6與10之間,諸如在或在約6與8之間,在或在約6.9與7.3之間,諸如為約pH 7.1。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之pH值係至少或至少約5、至少或至少約6、至少或至少約7、至少或至少約8、至少或至少約9、或至少或至少約10,或為7.1。
組合物可調配成供單次劑量投與或供多次劑量投與。試劑可調配成供直接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組合物係調配成一定量以直接投與抗PD-L1結合物,該量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3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5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1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5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1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1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01 mg至或至約0.1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2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5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1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5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1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0.1 mg至或至約1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 mg至或至約2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 mg至或至約5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 mg至或至約1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 mg至或至約1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 mg至或至約2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 mg至或至約5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 mg至或至約1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0 mg至或至約2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0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100 mg至或至約5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500 mg至或至約2000 mg之範圍內、在或在約500 mg至或至約1000 mg之範圍內、及在約1000 mg至或至約3000 mg之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體積可為0.5 mL至1000 mL、諸如0.5 mL至100 mL、0.5 mL至10 mL、1 mL至500 mL、1 mL至10 mL,諸如至少或至少約0.5 mL、1 mL、2 mL、3 mL、4 mL、5 mL、6 mL、7 mL、8 mL、9 mL、10 mL、15 mL、20 mL、30 mL、40 mL、50 mL或更大體積。舉例而言,該組合物係調配成以在或在約100 mg與或與約500 mg之間、或在或在約200 mg與或與約400 mg之間的量單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調配成以在或在約500 mg與或與約1500之間、在或在約800 mg與或與約1200 mg之間或在或在約1000 mg與或與約1500 mg之間的量單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體積係在或在約10 mL與或與約1000 mL之間或在或在約50 mL與或與約500 mL之間;或該組合物之體積係至少或至少約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75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300 mL、400 mL、500 mL或1000 mL。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配物之完整小瓶內含物可經抽取以供投與或可分成複數個劑量以供多次投與。在抽取出一定量供投與之藥物後,必要時,該調配物可進一步稀釋,諸如在水、生理鹽水(例如0.9%)或其他生理溶液中稀釋。
在一些實施例中,亦提供含有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或抗癌劑之組合物以根據所提供之實施例,與抗PD-L1結合物組合使用。在一些態樣中,該額外治療劑可根據已知或標準調配指導原則,諸如上述指導原則製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調節劑、抗癌劑及/或抗PD-L1結合物係調配為獨立組合物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免疫調節劑係以與抗PD-L1結合物分開之組合物形式提供,且該兩種組合物係分開投與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癌劑係以與抗PD-L1結合物分開之組合物形式提供,且該兩種組合物係分開投與的。組合物可調配用於非經腸遞送(亦即,用於全身傳遞)。舉例而言,組合物或組合物之組合經調配用於皮下遞送或用於靜脈內遞送。各試劑,諸如抗PD-L1結合物及免疫調節劑及/或抗癌劑可藉由不同投藥途徑投與。
在一些態樣中,例示性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可根據關於單藥療法之指導或根據該特定治療劑之其他投與時程及劑量投與。在涉及投與抗PD-L1結合物及額外治療劑之方法及用途的一些實施例中,該額外治療劑係以推薦投與劑量及/或時程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額外治療劑在本文之方法中可以低於推薦量之劑量或根據替代性時程投與,諸如當抗PD-L1結合物使腫瘤或癌症或TME對該額外治療劑敏感時及/或當抗PD-L1結合物及額外治療劑之組合引起協同作用時。 IV.     用於抗PD-L1結合物之裝置及照射方法
在一些態樣中,可用於所提供之實施例的裝置包括光漫射裝置,其在適合用於染料結合物組合物,諸如酞菁染料結合物(例如抗PD-L1結合物,諸如本文所描述之該等結合物)之光波長的一或多個波長下提供照射(在一些情況下,又稱為輻照)。照射裝置可包括光源(例如雷射)及將光傳送至所關注區域之構件(例如用於照射個體之獨立區域、或獨立病變或腫瘤之一或多個光纖)。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波長在如下範圍內之光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在或在約400 nm至或至約900 nm之範圍內,諸如在或在約500 nm至或至約900 nm之範圍內,諸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範圍內,諸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740 nm之範圍內,諸如在或在約660 nm至或至約740 nm之範圍內、在或在約660 nm至或至約710 nm之範圍內、在或在約660 nm至或至約700 nm之範圍內、在或在約670 nm至或至約690 nm之範圍內、在或在約680 nm至或至約740 nm之範圍內、或在或在約690 nm至或至約710 nm之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波長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諸如在或在約660 nm至或至約740 nm之光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波長為至少或至少約600 nm、620 nm、640 nm、660 nm、680 nm、700 nm、720 nm或740 nm,諸如在或在約690±50 nm或在或在約690±40 nm,例如在或在約690 nm在或在約680 nm之光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
在本文所提供之方法及用途之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係使用柱狀漫射光纖進行,該等柱狀漫射光纖包括在或在約0.5 cm至或至約10 cm之漫射器長度且間隔或間隔約1.8±0.2 cm。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照射劑量係自或自約20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超過或超過約10 mm深度或係皮下腫瘤。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包括用柱狀漫射光纖照射個體中之目標區域,亦即間質性腫瘤,該等光纖包括在或在約0.5 cm至或至約10 cm之漫射器長度且間隔或間隔約1.8±0.2 cm,且光劑量為或為約100J/cm光纖長度或通量率為或為約400 mW/cm。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深度大於或大於約10 mm之腫瘤或係皮下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柱狀漫射光纖係置放在安置於腫瘤中之導管中,相隔或相隔約1.8±0.2 cm。在一些實施例中,導管係光學透明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至少或至少約1 J/cm2 ,諸如至少或至少約10 J/cm2 、至少或至少約30 J/cm2 、至少或至少約50 J/cm2 、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500 J/cm2 之光劑量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之劑量係自或自約1至或至約J/cm2 、自或自約1至或至約500 J/cm2 、自或自約5至或至約200 J/cm2 、自或自約10至或至約100 J/cm2 或自或自約10至或至約50 J/cm2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至少或至少約2 J/cm2 、5 J/cm2 、10 J/cm2 、25 J/cm2 、50 J/cm2 、75 J/cm2 、100 J/cm2 、150 J/cm2 、200 J/cm2 、300 J/cm2 、400 J/cm2 或500 J/cm2 之劑量照射目標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係作為表淺性腫瘤之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之厚度小於10 mm。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係使用供表面照射的頂端為微透鏡之光纖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照射劑量係自或自約5 J/cm2 至或至約200 J/cm2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如下劑量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至少或至少約1J/cm光纖長度,諸如至少或至少約10 J/cm光纖長度、至少或至少約50 J/cm光纖長度、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光纖長度、至少或至少約250 J/cm光纖長度、或至少或至少約500 J/cm光纖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之劑量係自或自約1至或至約1000 J/cm光纖長度、自或自約1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自或自約2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自或自約50至或至約300 J/cm光纖長度、自或自約10至或至約100 J/cm光纖長度、或自或自約10至或至約50 J/cm光纖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如下劑量照射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至少或至少約2 J/cm光纖長度、5 J/cm光纖長度、10 J/cm光纖長度、25 J/cm光纖長度、50 J/cm光纖長度、75 J/cm光纖長度、100 J/cm光纖長度、150 J/cm光纖長度、200 J/cm光纖長度、250 J/cm光纖長度、300 J/cm光纖長度、400 J/cm光纖長度或500 J/cm光纖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包括用供表面照射的頂端為微透鏡之光纖,以自或自約5 J/cm2 至或至約200 J/cm2 之光劑量照射個體中之目標區域,亦即表淺性腫瘤。在一些實施例中,光照射劑量係或係約50 J/cm2
在一些情況下,發現在人類個體中實現PIT之照射劑量可低於在小鼠中實現PIT所需之劑量。舉例而言,在一些情況下,在小鼠活體內腫瘤模型中在或在約50 J/cm2 (50 J/cm2 )之光劑量測定法對PIT無效,此與在臨床上用人類患者所能觀察到的情況形成對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包含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之組合物後,照射的劑量在或在約660-74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 J/cm光纖長度,例如在或在約660-74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0 J/cm光纖長度、在或在約660-74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50/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50 J/cm光纖長度,或在或在約660-74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光纖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波長係660-710 nm。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包含酞菁染料-靶向分子結合物之組合物後,照射的劑量在或在約69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 J/cm光纖長度,例如在或在約69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0 J/cm光纖長度、在或在約69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5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50J/cm光纖長度、或在或在約690 nm之波長下為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00 J/cm光纖長度,例如在或在約690 nm之波長下為1.0至500 J/cm2 或1.0至500J/cm光纖長度。在投與本文所提供之結合物或組合物之後的例示性照射包括在或在約660 nm至或至約740 nm之波長下,以至少或至少約1 J/cm2 或至少或至少約1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目標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在690±40 nm之波長下照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目標區域係以或以約50 J/cm2 或以或以約1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光或雷射施加至染料分子,諸如含有該結合物之細胞,持續自或自約5秒至或至約5分鐘。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光或雷射施加或施加約5、10、15、20、25、30、35、40、45、50或55秒,或在任何兩個該等值之間之範圍內的時間,以活化染料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將光或雷射施加或施加約1、1.5、2、2.5、3、3.5、4、4.5或5分鐘或更長時間,或在任何兩個該等值之間的範圍內的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施加光或雷射的時間長度可取決於例如光或雷射之能量,諸如瓦數而變化。舉例而言,具有較低瓦數之光或雷射器可施加較長時間段以便活化染料分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在或在約30分鐘至或至約96小時的時候,施加光或雷射。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在或在約30、35、40、45、50或55分鐘,或在任何兩個該等值之間的範圍內的時間,施加光或雷射。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或雷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在或在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個小時的時候施加,或在約任何兩個該等值之間的範圍內,諸如在或在約20小時至或至約28小時之間,或約24小時±4小時內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或雷射係在或在約1與24小時之間,諸如在或在約1與或與約12小時之間、在或在約12與或與約24小時之間、在或在約6與或與約12小時之間施加,或可在投與該結合物後超過或超過約24小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或雷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在或在約36、48、72或96小時的時候施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或雷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在或在約24小時±4小時的時候施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或腫瘤微環境,或個體可經照射一或多次。因此,照射可在一天內完成,或可分多天以相同或不同的劑量重複進行,諸如至少在或在約2個不同時間、3個不同時間、4個不同時間、5個不同時間或10個不同時間照射。在一些實施例中,重複照射可在同一天、連續數天、或每1-3天、每3-7天、每1-2週、每2-4週、每1-2個月或以甚至更長的時間間隔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執行多次照射,諸如至少2次、至少3次或至少4次照射,諸如2、3、4、5、6、7、8、9或10次獨立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之劑量或方法取決於目標區域,諸如腫瘤、腫瘤附近、淋巴結、淋巴結附近的類型或形態而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照射採用具有「頂帽」輻照分佈型態之裝置,諸如WO2018/080952及US20180239074中所述之裝置。 V.       組合療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亦提供包括組合療法之方法及用途,以及組合,諸如根據組合療法使用之組合。在一些態樣中,該等組合包括抗PD-L1結合物及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或抗癌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此類組合療法中之抗PD-L1結合物的靶向分子係抗PD-L1抗體、或結合至PD-L1之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結合物係連接至Si-酞菁染料,諸如IR700染料的抗PD-L1抗體或結合至PD-L1之抗體片段。在一些態樣中,該組合療法包括投與抗PD-L1結合物及額外治療劑,例如免疫調節劑或抗癌劑。在此類方法中,原發性腫瘤、新產生之腫瘤、侵襲性腫瘤細胞及轉移性腫瘤細胞可對利用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或抗癌劑之治療敏感。在此類方法中,原發性腫瘤、新產生之腫瘤、侵襲性腫瘤細胞及轉移性腫瘤細胞的生長可經抑制、減少或消除,及/或一或多個腫瘤之體積減小。
由此類組合治療引起之敏感性增加可包括(但不限於)腫瘤生長減少或抑制、腫瘤細胞侵襲及/或轉移減少、腫瘤細胞殺滅增加、全身免疫反應增加、新T細胞激活增加、腫瘤內CD8+ T細胞之多樣性增加、腫瘤內CD8+ T效應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增加、腫瘤內調節性T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減小、腫瘤內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之數量及/或活性減小、腫瘤內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CAF)之數量及/或活性減小,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額外治療劑係抗癌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癌劑可為以下一或多種:化學治療劑、抗體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額外治療劑係選自以下之抗癌劑:檢查點抑制劑、免疫佐劑、化學治療劑、放射線及包含結合至腫瘤細胞之抗癌靶向分子的生物製劑。
在一些態樣中,該額外治療劑係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y agent)(又稱為免疫調節試劑(immune modulating agent)),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一些態樣中,此類組合係用於治療腫瘤、病變或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在投與抗PD-L1結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免疫調節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之此類組合療法中使用的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調節劑,可包括佐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介素或其任何組合。用於該組合中之細胞介素可為例如阿地白介素(PROLEUKIN)、干擾素α-2a、干擾素α-2b(Intron A)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SYLATRON/PEG-Intron)或靶向IFNAR1/2路徑、IL-2/IL-2R路徑之細胞介素。用於該組合中之佐劑可為例如聚ICLC(HILTONOL/咪喹莫特)、4-1BB(CD137;TNFRS9)、OX40(CD134)OX40-配體(OX40L)、鐸樣受體2促效劑SUP3、鐸樣受體TLR3及TLR4促效劑,以及靶向鐸樣受體7(TLR7)路徑、TNFR及TNF超家族之其他成員之佐劑、其他TLR2促效劑、TLR3促效劑及TLR4促效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額外治療劑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亦即PD-1抑制劑,諸如小分子、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例示性抗PD-1抗體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派姆單抗(MK-3475、克珠達)、納武單抗(OPDIVO)、西普利單抗(LIBTAYO)、特瑞普利單抗(JS001)、HX008、SG001、GLS-010、多斯利單抗(TSR-042)、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西利單抗(JNJ-63723283)、皮立珠單抗(CT-011)、傑諾珠單抗(APL-501、GB226)、BCD-100、西普利單抗(REGN2810)、F520、斯迪利單抗(IBI308)、GLS-010、CS1003、LZM009、坎立珠單抗(SHR-1210)、SCT-I10A、MGA012、AK105、PF-06801591、AMP-224、AB122、AMG 404、BI 754091、HLX10、JTX-4014、MEDI0680、Sym021、MGD019、MGD013、AK104、XmAb20717、RO7121661、CX-188及斯巴達珠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額外治療劑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亦即CTLA-4抑制劑,諸如小分子、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伊匹單抗(YERVOY)、曲美木單抗、AGEN1181、AGEN1884、ADU-1064、BCD-145及BCD-217。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額外治療劑係CD25抑制劑,諸如小分子、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在任何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中,抗CD25抗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巴利昔單抗(Simulect®)、達利珠單抗、PC61。
額外治療劑,諸如檢查點抑制劑、佐劑或細胞介素之投與可在投與該抗PD-L1結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舉例而言,該等方法可包括投與一或多次劑量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投與抗PD-L1結合物及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用適合光波長照射目標區域。該等方法可包括先投與該結合物,並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照射目標區域,且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或在照射步驟之後,接著投與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等方法亦可包括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同時,投與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隨後照射目標區域。在一些實施例中,額外治療劑,諸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佐劑或細胞介素先在投與抗PD-L1結合物時投與一或多次,隨後照射目標區域,且接著再投與一或多次額外治療劑(相同或不同額外治療劑)。 VI.     定義
除非另作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之所有技術術語、標記法以及其他技術及科學術語意欲具有與一般熟習所主張主題所屬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相同的含義。在一些情況下,為清楚起見及/或為方便參考,在本文中定義具有通常所理解含義之術語,且本文中包括此類定義不必解釋為表示與此項技術中通常所理解存在實質性差異。
除非本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如本文所使用,單數形式「一個/種(a/an)」及「該」包括複數個指示物。舉例而言,「一個/種(a/an)」意謂「至少一個/種」或「一或多個/種」。應理解,本文所述之態樣及變化形式包括「由態樣及變化形式組成」及/或「基本上由態樣及變化形式組成」。
在本發明通篇,所主張之主題的各種態樣均以範圍形式呈現。應理解,範圍形式中之描述僅為了方便及簡潔起見且不應視為對所主張主題之範圍的不靈活限制。因此,範圍之描述應視為特定地揭示所有可能子範圍以及該範圍內的個別數值。舉例而言,在提供值之範圍的情況下,應理解,在該範圍之上限與下限之間的每一中間值及該所述範圍內的任何其他所述值或中間值均涵蓋在所主張之主題內。此等較小範圍之上限及下限可獨立地包括在較小範圍內且亦涵蓋在所主張之主題內,在所陳述範圍內受到任何特定排他性限制。在所述範圍包括一個或兩個限值之情況下,排除該等所包括之限值中之任一個或兩個的範圍亦包括在所主張之主題中。不管範圍之廣度如何,此均適用。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約」係指熟習此技術領域之技術者易於知曉之各別值的常見誤差範圍。本文中提及「約」某一值或參數包括(且描述)針對該值或參數本身之實施例。舉例而言,涉及「約X」之描述包括「X」之描述。
如本文所使用,「結合物」係指直接或間接地連接至光可活化染料之靶向分子,諸如藉由化學結合物製備之結合物及藉由任何其他方法製備之結合物。舉例而言,結合物可以指直接地或間接地連接至一或多個靶向分子,諸如結合至或靶向細胞表面蛋白質之多肽的酞菁染料,諸如矽-酞菁染料(Si-酞菁染料),諸如IR700分子。靶向分子可為肽、多肽、多於一種多肽、抗體、抗體之一部分(諸如抗原結合片段)或化學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抗PD-L1結合物」係指具有結合至PD-L1之靶向分子的結合物。抗PD-L1結合物可具有結合至PD-L1之靶向分子,亦即抗體、抗原結合片段、小分子、肽、多肽或其他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抗體」係指包含特異性識別並結合抗原之抗原決定基之至少一個輕鏈或重鏈免疫球蛋白可變區的多肽,諸如腫瘤特異性蛋白質。抗體由重鏈及輕鏈構成,該等鏈各自具有可變區,稱為可變重鏈(VH )區及可變輕鏈(VL )區。VH 區及VL 區一起負責結合由抗體識別之抗原。術語「抗體」亦包括完整抗體及展現抗原結合之抗原結合抗體片段,諸如Fab片段、Fab'片段、F(ab)'2 片段、Fab'-SH片段、單鏈Fv蛋白質(「scFv」)、僅重鏈可變區(VHH)之單域抗體及二硫鍵穩定之Fv蛋白質(「dsFv」)、雙功能抗體、線性抗體以及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其他抗體片段或由抗體片段形成之多特異性抗體包括多價scFv、雙特異性scFv或scFv-CH3二聚體。scFv蛋白係免疫球蛋白之輕鏈可變區與免疫球蛋白之重鏈可變區經連接子結合在一起之融合蛋白,而在dsFv中,該等鏈經突變而引入二硫鍵以使該等鏈之結合穩定。術語「抗體」亦包括經基因工程改造之形式,諸如免疫球蛋白之經修飾形式;嵌合抗體,例如人類化鼠類抗體;及異結合抗體,諸如雙特異性抗體。亦參見Pierce Catalog and Handbook, 1994-1995 (Pierce Chemical Co., Rockford, Ill.);Kuby, J.,Immunology, 第3版, W.H. Freeman & Co., New York, 1997。
提及「VH 」或「VH」係指免疫球蛋白重鏈之可變區,包括Fv、scFv、dsFv或Fab之可變區。提及「VL 」或「VL」係指免疫球蛋白輕鏈之可變區,包括Fv、scFv、dsFv或Fab之可變區。
「單株抗體」係藉由B淋巴球之單一純系或藉由已轉染單一抗體之輕鏈及重鏈基因之細胞產生的抗體。單株抗體係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方法產生,例如藉由自骨髓瘤細胞與免疫脾細胞之融合製造雜交抗體形成細胞來產生。單株抗體包括人類化單株抗體。
「特異性結合」係指相對於與不相關蛋白質,諸如非腫瘤蛋白質,例如β-肌動蛋白之結合,個別抗體與抗原,諸如PD-L1特異性免疫反應的能力。舉例而言,PD-L1特異性結合劑在活體外或活體內實質上僅僅結合PD-L1蛋白。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腫瘤特異性結合劑」包括腫瘤特異性抗體及實質上僅僅結合至該製劑中之腫瘤特異性蛋白的其他試劑。
「抗體-IR700分子」或「抗體-IR700結合物」係指包括與IR700結合之抗體,諸如腫瘤特異性抗體的分子。在一些實例中,抗體係特異性結合至癌細胞上之表面蛋白質的人類化抗體(諸如人類化單株抗體)。
「抗原」係指可刺激動物中抗體或T細胞反應之產生的化合物、組合物或物質,包括經注射或吸收至動物體內之組合物(諸如包括腫瘤特異性蛋白質之組合物)。抗原與具有特定體液或細胞免疫性之產物反應,包括由異源抗原,諸如所揭示之抗原誘導之產物。「抗原決定基」或「抗原決定子」係指使B細胞及/或T細胞起反應之抗原區域。在一個實施例中,當抗原決定基結合MHC分子一起呈現時,T細胞對抗原決定基起反應。抗原決定基可由鄰接胺基酸或非鄰接胺基酸形成,此等胺基酸因蛋白質之三級摺疊而毗鄰。由鄰接胺基酸形成的抗原決定基通常在暴露於變性溶劑時保留,而由三級摺疊形成的抗原決定基在變性溶劑處理時通常消失。在獨特空間構形中,抗原決定基通常包括至少3個且更通常至少5個、約9個或約8-10個胺基酸。測定抗原決定基之空間構形的方法包括例如x射線結晶學及核磁共振。
抗原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含有抗原決定子之肽、脂質、多醣及核酸,諸如由免疫細胞識別之肽、脂質、多醣及核酸。在一些實例中,抗原包括腫瘤特異性肽(諸如在癌細胞表面上發現之腫瘤特異性肽)或其免疫原性片段。
「免疫調節劑」及「免疫調節療法」分別係指利用調節免疫系統之此類試劑,諸如細胞介素、佐劑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治療劑及治療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指阻斷由一些類型之免疫系統細胞、諸如T細胞及一些癌細胞產生之某些蛋白質的一種類型之藥物。此等蛋白質幫助控制免疫反應且可阻止T細胞殺死癌細胞。當此等蛋白質被阻斷時,免疫系統上之「制動器(brake)」釋放且T細胞能夠更佳地殺滅癌細胞。在T細胞或癌細胞上發現的檢查點蛋白質之實例包括PD-1/PD-L1及CTLA-4/B7-1/B7-2。一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被用於治療癌症。
如本文所使用,組合係指兩個或更多個物件之間之任何結合。組合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物件,諸如兩種組合物或兩個集合;可為其混合物,諸如兩個或兩個以上物件之單一混合物;或其任何變化形式。組合之要素一般在功能上相關聯或有關。
如本文所使用,「組合療法」係指給予個體兩種或兩種以上治療劑,諸如至少兩種或至少三種治療劑,以治療單一疾病的治療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療法可產生獨立的醫藥作用,且一起可產生累加或協同的醫藥作用。
如本文所使用,「治療」患有疾病或病況之個體意謂在治療之後,個體之症狀部分或完全緩解或保持不變化。因此,治療涵蓋預防、療法及/或治癒。預防係指防止潛在疾病及/或防止症狀惡化或疾病進展。
如本文所使用,「治療」意謂改善或以其他方式有益地改變病況、病症或疾病或其他適應症之症狀的任何方式。
如本文所使用,「治療作用」意謂由治療個體產生的改變、通常改良或改善疾病或病況之症狀或治癒疾病或病況之作用。
如本文所使用,藉由治療,諸如藉由投與醫藥組合物或其他治療劑改善特定疾病或病症之症狀係指可歸因於該組合物或治療劑之投與或與其相關的任何症狀減輕,不論是持久的抑或暫時的、持續或短暫的減輕。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個體」係指動物,包括哺乳動物,諸如人類。
如本文所使用,「可選的(optional)」或「視情況(optionally)」意謂隨後描述之事件或情形可能發生或不發生,且該描述包括該事件或情形發生之情況及該事件或情形未發生之情況。舉例而言,視情況經取代之基團意謂該基團未經取代或經取代。
如本文所使用,「腫瘤」係指當細胞分裂超過其應當分裂之程度時,或當其應當死亡時未死亡而產生的異常組織腫塊。腫瘤可為良性的(不為癌症)或惡性的(癌症)。
如本文所使用,「病變」係指異常組織區域。病變可為良性的(不為癌症)或惡性的(癌症)。
如本文所使用,「抗癌劑」係指用於治療以停止或防止癌症的任何分子。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小化學分子、抗體、抗體結合物、免疫調節劑或其任何組合。
如本文所使用,「抑制性細胞」或「免疫抑制性細胞」係指能夠減少或抑制諸如CD8+ T效應細胞之類免疫效應細胞之功能的細胞。抑制性細胞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調節性T細胞、M2巨噬細胞、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或癌症相關纖維母細胞。
如本文所使用,「免疫抑制劑」係指降低身體之免疫反應的試劑。其減弱身體對抗感染及其他疾病,諸如癌症之能力。
如本文所使用,「對治療具有抗性」係指一種疾病或病理性病況對治療無反應或展現不足的功效,使得此治療在治療該疾病或病理性病況無效或未顯示出功效,或功效要低於所希望之水準。
如本文所使用,「全身免疫反應」係指個體之免疫系統以全身方式對一或多個免疫攻擊,包括與腫瘤、病變或癌症相關之免疫攻擊起反應之能力。全身免疫反應可包括個體之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之全身反應。全身免疫反應包括不同組織中,包括血流、淋巴結、骨髓、脾及/或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反應,且在一些情況下,包括組織及器官以及組織及器官之各種細胞及因子的協調反應。
如本文所使用,「局部免疫反應」係指組織或器官針對一或多個免疫攻擊,包括與腫瘤、病變或癌症相關之免疫攻擊的免疫反應。局部免疫反應可包括後天免疫系統及/或先天免疫系統。局部免疫包括在不同組織包括血流、淋巴結、骨髓、脾及/或腫瘤微環境處同時發生的免疫反應。 VII.   例示性實施例
在所提供之實施例當中有: 1.     一種藉由活化免疫細胞反應治療個體之腫瘤或病變的方法,其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 其中該方法引起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且由此抑制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 2.     一種治療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 (a)    鑑別對用於腫瘤或病變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之個體; (b)   向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或無反應的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c)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 其中該方法引起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且由此增加該腫瘤中及/或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 3.     如實施例2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4.     一種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針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其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抗癌劑; (b)   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c)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 其中相較於由用單獨該抗癌劑之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方法引起對於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高抑制作用。 5.     一種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針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其包含: 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該個體已投與抗癌劑,且 其中相較於由用單獨該抗癌劑之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方法引起對於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強抑制作用。 6.     一種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針對抗癌劑之反應的方法,其包含: 向個體投與抗癌劑;其中該個體已接受治療,該治療包含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所在之目標區域,且 其中相較於由用單獨該抗癌劑之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該方法引起對於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較強抑制作用。 7.     如實施例4至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抗癌劑選自檢查點抑制劑、免疫佐劑、化學治療劑、放射線及包含結合至腫瘤細胞之抗癌靶向分子的生物製劑。 8.     如實施例4至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抗癌劑係抗體結合物。 9.     如實施例7或8之方法,其中該抗體結合物包含酞菁染料、毒素或TLR促效劑。 10.   一種對個體疫苗接種以使其產生抗癌免疫反應之方法,其包含: (a)    向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照射目標區域; 其中該方法引起抗癌反應,該抗癌反應選自該個體中腫瘤之出現或生長的延遲或抑制、或腫瘤附近T記憶細胞之出現或增加。 11.   如實施例10之方法,其中該照射係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進行。 12.   如實施例10或11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包含表現PD-L1之細胞。 13.   如實施例12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14.   如實施例1至13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引起該表現PD-L1之細胞或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 15.   如實施例1至1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向該個體投與該PD-L1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第一病變及/或抑制其生長;且該方法抑制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或該第一腫瘤或該第一病變之轉移,或延遲其出現。 16.   如實施例15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 17.   如實施例15或16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第二腫瘤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之轉移。 18.   如實施例1至1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延遲該腫瘤或該病變之再生長,防止癌症之復發或延長癌症緩解之持續時間。 19.   如實施例1至1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及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 20.   如實施例1至1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係位於該腫瘤、該腫瘤微環境或淋巴結中。 21.   如實施例1至20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該病變包含PD-L1陰性腫瘤細胞。 22.   如實施例21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該病變中超過或超過約40%、50%、60%、70%、80%、90%或95%之腫瘤細胞係PD-L1陰性腫瘤細胞。 23.   如實施例1至22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該病變之生長的抑制及/或該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取決於CD8+ T細胞之存在。 24.   如實施例1至23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曾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25.   如實施例1至2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曾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26.   如實施例24或25之方法,該個體在用該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之後失敗或復發。 27.   如實施例24至2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之後失敗或復發。 28.   如實施例24至2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抗癌療法及/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的腫瘤生長抑制作用。 29.   如實施例24至2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根據抑制作用。 30.   如實施例1至2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之前,該個體患有具有較低量CD8+ T細胞浸潤之腫瘤或病變。 31.   如實施例1至30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中或該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量或活性增加。 32.   如實施例1至31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該病變中該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增加。 33.   如實施例1至32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附近記憶T細胞之數量增加。 34.   一種增強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該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由此增強該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 35.   如實施例34之方法,其中增強該先天性免疫反應包含活化樹突狀細胞(DC)或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增加。 36.   如實施例35之方法,其中該活化DC展現CD80+及/或CD40+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37.   如實施例35之方法,其中該等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展現CD11b+ CD103+ CD11c+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38.   一種增加腫瘤或病變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量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由此增加該個體之該腫瘤或病變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量。 39.   如實施例38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 40.   如實施例39之方法,其中該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展現CD11b+ Ly6C-/ Ly6G+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41.   如實施例38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效應T細胞。 42.   如實施例41之方法,其中該腫瘤內效應T細胞展現CD3+ CD8+ PD-1-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43.   一種治療異質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由此治療該個體之異質腫瘤或病變。 44.   如實施例43之方法,其中該異質腫瘤或病變包含複數個不同類型的腫瘤細胞或來自複數個不同來源之腫瘤細胞。 45.   一種治療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由此治療該個體之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 46.   如實施例45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包含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之腫瘤細胞。 47.   如實施例46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PD-L1、PD-1或CTLA-4。 48.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包含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之敏感性降低的腫瘤細胞;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其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49.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 其中該方法引起該目標區域中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 50.   如實施例2、3、14至33、48及4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先前免疫療法係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治療。 51.   如實施例2、3、14至33及48至50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對包含PD-1/PD-L1阻斷療法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原發抗性或獲得性抗性。 52.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未治療或先前未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其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53.   如實施例15至33及48至52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向該個體投與該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病變、抑制其生長及/或減小其大小;且該方法抑制、延遲或防止位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之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 54.   一種對患有第一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免疫接種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或在約600 nm至或至約850 nm之波長下,以自或自約25 J/cm2 至或至約400 J/cm2 或自或自約2 J/cm光纖長度至或至約5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內之目標區域; 其中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受抑制及/或大小減小;且位於經治療之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的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得到抑制、延遲或防止。 55.   如實施例15至33、53及5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係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 56.   如實施例15至33及53至55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引起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附近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及/或活化免疫細胞反應,由此抑制、延遲或防止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出現、生長或建立。 57.   如實施例15至33及53至5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與該第一腫瘤或病變相同。 58.   如實施例15至33及53至5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 59.   如實施例15至33、53及5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 60.   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引起該表現PD-L1之細胞或該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 61.   如實施例1至60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包含腫瘤細胞,且該腫瘤細胞不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或具有降低之免疫檢查點蛋白表現。 62.   如實施例6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選自PD-L1、PD-1及CTLA-4。 63.   如實施例7至62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細胞不回應於炎症刺激而表現PD-L1。 64.   如實施例63之方法,其中該炎性刺激係干擾素。 65.   如實施例7至6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細胞不被抗PD-L1抗體特異性識別。 66.   如實施例1至65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包含PD-L1陰性腫瘤細胞。 67.   如實施例66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中至少或至少約40%、50%、60%、70%、80%、90%或95%之腫瘤細胞係PD-L1陰性腫瘤細胞。 68.   如實施例1至6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延遲該腫瘤或病變之再生長,防止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的復發或延長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之緩解的持續時間。 69.   如實施例1至6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的抑制及/或該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取決於CD8+ T細胞之存在。 70.   如實施例1至6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或先前未曾接受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治療。 71.   如實施例1至6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曾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72.   如實施例71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難以治療、無法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起反應或在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之後復發。 73.   如實施例71或72之方法,其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的對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的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 74.   如實施例71至73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PD-1或CTLA-4之抑制劑。 75.   如實施例24至7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1抑制劑。 76.   如實施例75之方法,其中該PD-1抑制劑係抗PD-1抗體。 77.   如實施例24至7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抑制劑。 78.   如實施例77之方法,其中該PD-L1抑制劑係抗PD-L1抗體。 79.   如實施例1至7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該腫瘤或病變中及/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增加。 80.   如實施例1至7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包含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 81.   如實施例2至7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82.   如實施例1至81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DC)及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 83.   如實施例1至82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位於該腫瘤、該腫瘤微環境或淋巴結中。 84.   如實施例1至83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該個體患有具有較低CD8+ T細胞浸潤數量或量之腫瘤或病變。 85.   如實施例1至8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量或活性增加。 86.   如實施例84或85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該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增加。 87.   如實施例84至8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附近記憶T細胞之數量或量增加。 88.   如實施例1至8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增強該個體之先天性免疫反應。 89.   如實施例88之方法,其中該增強該先天性免疫反應包含活化樹突狀細胞(DC)或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增加。 90.   如實施例89之方法,其中該活化DC展現CD80+及/或CD40+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91.   如實施例89之方法,其中該等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展現CD11b+ CD103+ CD11c+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92.   如實施例1至91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增加該個體之該腫瘤或病變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量。 93.   如實施例92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 94.   如實施例93之方法,其中該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展現CD11b+ Ly6C-/ Ly6G+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95.   如實施例92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腫瘤內效應T細胞。 96.   如實施例95之方法,其中該腫瘤內效應T細胞展現CD3+ CD8+ PD-1- 之細胞表面表現型。 97.   如實施例1至9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治療該個體之異質腫瘤或病變。 98.   如實施例97之方法,其中該異質腫瘤或病變包含複數個不同類型的腫瘤細胞或來自複數個不同來源之腫瘤細胞。 99.   如實施例1至9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治療該個體之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 100. 如實施例99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抑制性腫瘤或病變包含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之腫瘤細胞。 101. 如實施例100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PD-L1、PD-1或CTLA-4。 102. 如實施例1至101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結合PD-L1之抗體、抗原結合抗體片段或抗體樣分子。 103. 如實施例102之方法,其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抗PD-L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04. 如實施例103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抗體的互補決定區(CDR):阿特珠單抗(MPDL3280A、泰聖奇、RG7446)、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MEDI4736、英飛凡)、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HTI-1088)、STI-3031(IMC-001、STI-A1015)、TG-1501及ZKAB001(STI-A1014)。 105. 如實施例103或104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之互補決定區(CDR)。 106. 如實施例103至105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及CK-301,或其生物類似藥、可互換藥、生物改良藥、複製生物製劑或生物仿製藥,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107. 如實施例103至10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及CK-301。 108. 如實施例1至107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淋巴結或在淋巴結附近。 109. 如實施例1至10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個體展現持久反應、延長之無進展存活期、降低之復發機率及/或降低之轉移機率。 110.  如實施例1至109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酞菁染料係Si-酞菁染料。 111.  如實施例110之方法,其中該Si-酞菁染料係IR700。 112.  如實施例1至111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30分鐘與96小時之間進行。 113.  如實施例1至112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24小時±4小時進行。 114.  如實施例1至113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在690±40 nm之波長下照射。 115.  如實施例1至114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以或以約50 J/cm2 或以或以約1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 116.  如實施例1至115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癌症相關:結腸癌、結腸直腸癌、胰臟癌、乳癌、皮膚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頭頸癌、胃腸癌、胃癌、小腸癌、梭狀細胞贅瘤、肝臟癌瘤、肝癌、周邊神經癌症、腦癌、骨骼肌癌症、平滑肌癌症、骨癌、脂肪組織癌症、子宮頸癌、子宮癌、生殖器癌症、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 117.  如實施例1至116中任一例之方法,其中重複該方法之一或多個步驟。 118.  如實施例117之方法,其中將該結合物之投與重複一或多次,視情況其中在每次重複投與該結合物之後,重複該照射步驟。 119.  如實施例1至118中任一例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額外治療劑或抗癌療法。 VIII.        實例
以下實例僅出於說明之目的而包括在內且不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實例1:抗PD-L1抗體-IRDye 700結合物之產生
本實例描述一種用於製備含有連接至抗PD-L1抗體10F.9G2之IRDye 700DX(IR700)的結合物,由此製造出10F.9G2-IRDye 700DX(抗PD-L1-IR700或α-PD-L1-IR700結合物)的方法。
將10F.9G2單株抗體(mAb)緩衝液交換成1×PBS pH 7.1,接著濃縮至8.2 mg/mL。用100 mM磷酸鈉pH 8.6將mAb(16mg)稀釋至3 mg/mL以獲得目標pH 8.0-8.5。將IR700 NHS酯(1 mg,IR700;LI-COR Bioscience, Lincoln, NE)溶解於DMSO中達到10 g/L濃度。接著,將溶解之染料以1 mg IR700 NHS酯比16 mg mAb之目標染料比mAb比率添加至mAb中。在室溫下,將結合保持2小時。藉由添加1 M甘胺酸達到20 mM目標批料濃度之甘胺酸來淬滅反應。在室溫下,將淬滅保持1小時。使用Millipore 30 kDa分子量截止Amicon離心過濾器,在約3000 RPM下藉由進行至多3個循環之濃縮及稀釋來執行緩衝液交換。
使用Sephadex G50管柱(PD-10;GE Healthcare, Piscataway, NJ)純化混合物。利用Coomassie Plus蛋白質分析套組(Pierce Biotechnology, Rockford, IL),藉由用UV-Vis系統(8453 Value System;Agilent Technologies, Palo Alto, CA)量測在595 nm下之吸收,來測定蛋白質濃度。藉由用UV-Vis系統測定吸收來量測IR700之濃度以確定與各抗PD-L1抗體分子結合之螢光團分子之數量。每個抗體的IR700之數量為約3。
藉由分析型尺寸排阻HPLC (SE-HPLC)確定抗PD-L1-IR700結合物之純度。使用裝備有由Chemstation軟體控制之PDA偵測器的Agilent 1100 HPLC系統(Santa Clara, CA)執行SE-HPLC。在Shodex KW-803管柱(New Yok, NY)上執行SE層析,使用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以1.0 mL/min溶離20分鐘。如藉由SE-HPLC所測定,抗PD-L1-IR700製劑展現較強締合且不含可偵測之mAb聚集體。
為測定IR700結合物之活體外結合特徵,使用Indo-Gen程序執行該等結合物之125 I標記。觀察到結合IR700之mAb的最少損失。如先前所描述,執行免疫反應性分析。簡言之,在胰蛋白酶處理之後,使2×106 個腫瘤細胞再懸浮於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BSA)之PBS中。添加125 I-抗PD-L1-IR700(1 mCi,0.2 µg)並在冰上培育1小時。洗滌細胞,使其集結成粒,傾析出上清液,並在2470 Wizard γ-計數器(Perkin Elmer, Shelton, CT)中對細胞計數。在過量未標記抗體(200 µg未標記抗體)之條件下檢查與細胞之非特異性結合。 實例2:抗PD-L1-IR700 PIT抑制CT26腫瘤之生長
本實例描述抗PD-L1抗體-IR700結合或不結合光照射針對原發性腫瘤之活性。
在6-8週齡BALB/c小鼠之右後側腹中皮下接種1×106 個CT26鼠類結腸癌細胞。當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大小時(腫瘤植入之後約第6天),向小鼠投與生理鹽水(100 µL;對照)或大體上如以上實例1中所描述產生的抗PD-L1-IR700結合物(100 µg)。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75、100或150 J/cm2 之劑量照射光免疫療法(PIT)組中之腫瘤。觀察腫瘤生長24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長度/2。
相較於接受生理鹽水或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PIT之對照小鼠中的腫瘤生長抑制情況,在接受抗PD-L1-IR700(α-PD-L1-IR700)與照射(PIT)之組合的小鼠中,腫瘤生長實質上受到抑制( 1 ;虛線(PIT)相對於實線(對照))。接受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PIT之小鼠亦展現腫瘤生長相較於生理鹽水對照小鼠有適度減少( 1 ;空心圓相對於實心圓)。
除檢查腫瘤生長之外,亦比較治療組間之完全反應(CR)率。在本實例中,CR定義為體積小於100 mm3 之腫瘤保持至少2週。在腫瘤植入後24天,用抗PD-L1-IR700加100及150 J/cm2 之PIT治療的小鼠中有至少50%實現CR,而生理鹽水對照組中沒有動物實現CR。抗PD-L1-IR700 PIT治療組實現CR的數量要大於接受單獨抗PD-L1至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PIT之小鼠,該等小鼠中僅20%實現CR( 1 )。結果顯示,抗PD-L1-IR700 PIT治療引起原發性腫瘤之生長之顯著抑制,且當接受某些光劑量之照射時,超過半數的小鼠實現CR。 實例3:抗PD-L1-IR700 PIT抑制用第二CT26腫瘤攻擊之小鼠體內的腫瘤生長
本實例描述在成功抑制第一腫瘤生長之後用相同腫瘤類型之第二腫瘤攻擊的動物中先前抗PD-L1-IR700結合物投與及PIT的作用。
在初始腫瘤植入後第56天,在來自實例2的抗PD-L1-結合物加PIT治療(全部三種光劑量)及單獨抗PD-L1-結合物的治療組中實現CR之小鼠的對側側腹上皮下植入相同類型之第二腫瘤(1×106 個CT26鼠類結腸癌細胞/小鼠)。以與對照組相同之方式,對一小組未治療小鼠(未預先治療)進行植入。觀察第二腫瘤之生長約20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長度/2。
相較於未治療對照小鼠中之腫瘤生長抑制情況,在先前接受抗PD-L1-IR700 PIT且接著藉由在對側側腹上植入第二CT26再攻擊的小鼠中,腫瘤之生長實質上受到抑制( 2A 描繪平均腫瘤體積; 2B 描繪個別小鼠)。
除檢查腫瘤生長之外,亦比較治療組間之完全反應(CR)率。在第二腫瘤植入後21天,100%的先前用抗PD-L1-IR700結合物治療(利用或不利用預先PIT治療)之動物實現CR。相比之下,未治療對照小鼠均未實現CR。結果顯示,預先用抗PD-L1-IR700結合物治療(利用或不利用光照射進行PIT)之小鼠成功地排斥相同類型之第二腫瘤。 實例4:抗PD-L1-IR700 PIT抑制用不同類型之第三腫瘤攻擊之小鼠體內的生長
本實例描述在成功抑制第一腫瘤之生長且排斥類型該第一腫瘤相同之第二腫瘤之後,在用不同腫瘤類型之第三腫瘤攻擊的動物中先前抗PD-L1-IR700結合物投與加PIT的作用。
在第一腫瘤植入後第104天,對來自實例3的抗PD-L1-結合物加PIT治療(全部三種光劑量;在 2A 中,*來自α-PD-L1-IR700 + 100 J/cm2 組的一隻CR小鼠除外)及單獨抗PD-L1結合物的治療組中實現CR的小鼠皮下植入3×106 個工程改造成過度表現上皮細胞黏附分子(4T1-EpCAM)之4T1小鼠乳腺癌細胞(來源於與CT26腫瘤細胞株不同之組織的同基因型BALB/c小鼠腫瘤株)。以與對照組相同之方式,對一小組未治療小鼠(未預先治療)進行植入。觀察第二腫瘤之生長約20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高度/2。
意外地是,相較於先前僅用抗PD-L1-IR700結合物治療而未光照射的小鼠或相較於未治療的對照小鼠,在先前接受抗PD-L1-IR700 PIT,排斥相同類型之第二腫瘤且接著用4T1-EpCAM腫瘤再攻擊之小鼠中,腫瘤之生長受到抑制( 3A 描繪組平均腫瘤體積; 3B 描繪個別小鼠)。甚至更出乎意料地是,在先前用抗PD-L1-IR700結合物與100或150 J/cm2 PIT之組合治療的組中超過50%的小鼠實現CR(分別為87%及66%)。先前僅用抗PD-L1 IR700治療而未經歷光照射(無PIT治療)之小鼠及未治療對照組未產生任何CR。結果顯示,意外地是,先前用抗PD-L1-IR700結合物加光照射(PIT)治療之小鼠成功地排斥不同類型腫瘤之接種。 實例5:PD-L1 PIT介導之腫瘤排斥反應需要CD8細胞
本實例描述抗PD-L1-IR700 PIT對活體內腫瘤生長之作用取決於功能性CD8+ T細胞群。
在BALB/c小鼠之右後側腹上皮下接種1×106 個CT26細胞/小鼠。為耗竭CD8+ T細胞,在腫瘤細胞接種後第6天及第9天,藉由腹膜內注射向小鼠投與抗CD8a抗體(BioXCell,純系2.43,目錄號BP0061) (每隻小鼠100 µg)。當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大小時,向小鼠投與抗PD-L1-IR700結合物(100 µg)或生理鹽水對照。在第6天投與抗PD-L1至IR700結合物,並在二十四小時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之劑量照射在PIT組小鼠右側腹上之腫瘤。
4 中所示,相較於對照生理鹽水或僅抗PD-L1-IR700結合物且無光照射的動物,在用抗PD-L1-IR700結合物加光照射(PIT)治療的有免疫能力之小鼠中,腫瘤之生長實質上受到抑制。意外地是,在CD8+ T細胞耗竭之小鼠中,抗PD-L1-IR700 PIT之腫瘤抑制作用完全消除( 4 ),指示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作用係由CD8+ T細胞介導。此外,在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且CD8+ T細胞未耗竭之小鼠組中實現CR之小鼠的數量實質上高於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且CD8+ T細胞耗竭之小鼠中的數量,如相較於CD8+ T細胞未耗竭之小鼠(分別為46.7% CR相對於6.7% CR)。結果顯示,抗PD-L1-IR700 PIT之腫瘤生長抑制作用需要CD8+ T細胞。 實例6:抗PD-L1-IR700 PIT延遲或排斥用各種腫瘤類型攻擊之小鼠體內的腫瘤生長
本實例描述在成功抑制第一腫瘤之生長之後用各種類型之第二腫瘤攻擊的動物中投與抗PD-L1-IR700結合物及PIT的作用。
1 在6-8週齡BALB/c小鼠之右後側腹上皮下接種1×106 個CT26細胞/小鼠。當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大小時,向小鼠投與抗PD-L1-IR700結合物(100 µg)。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100 J/cm2 之劑量照射腫瘤。收集實現CR的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小鼠並分成3個子組進行第二輪腫瘤攻擊。
2 在該三個子組(「CR」組)中之每一個中,在小鼠之對側側腹上植入第二腫瘤。該三個子組各自亦具有先前未治療並植入與其相配亞組相同之腫瘤細胞的相配之小鼠對照組(「未治療」對照組)。該三個子組植入如下第二腫瘤:(a) CT26、(b) 4T1.WT(未經工程改造之親本/野生型4T1細胞)及(c) RENCA小鼠腎臟腺癌。觀察第二腫瘤之生長約20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高度/2。
5A (組平均)及5B (個別小鼠)中所示,先前在第1輪中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且在第2輪中植入CT26腫瘤的動物在第2輪中展現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其中100%(7/7)的小鼠在第2輪中用CT26腫瘤攻擊之後實現CR。比較而言,在未治療之對照動物中,腫瘤生長未受到抑制。如 5C (組平均)及5D (個別小鼠)中所示,先前在第1輪中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且在第2輪中植入4T1.WT腫瘤之動物展現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其中8隻經治療動物中有6隻實現CR。相比之下,在第2輪中植入4T1.WT腫瘤之對照未治療動物均未實現CR。
相較於未治療之對照組,先前在第1輪中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且在第2輪中植入RENCA之動物( 5E (組平均)及5F (個別小鼠))僅展現極低的腫瘤生長抑制,因為在RENCA接種之後,相較於8隻未治療動物均未實現CR,抗PD-L1-IR700 PIT治療僅在8隻動物中之1隻中引起CR。在實現CR之後由各種腫瘤攻擊得到的此等結果顯示,先前用抗PD-L1-IR700結合物及光照射(PIT)治療的小鼠成功地排斥相同類型或某些不同腫瘤類型之第二腫瘤。 實例7:抗PD-L1-IR700 PIT抑制用第三4T1-EpCAM腫瘤攻擊之小鼠體內的生長
對來自實例6的已在對側側腹上植入CT26且展現CR的第2輪亞組中之動物進行第3輪攻擊。
3 在來自第2輪的CT26組中實現CR之動物的右腋窩上植入4T1-EpCAM腫瘤。作為對照,在未治療動物(先前未治療)之右腋窩上亦植入4T1-EpCAM腫瘤。觀察第三腫瘤之生長約21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高度/2。
6A (組平均)及6B (個別小鼠)中所示,動物在第3輪治療中展現顯著的4T1-EpCAM腫瘤抑制,其中7隻動物中有6隻展現CR。相比之下,未治療動物展現較多的腫瘤生長且並無動物實現CR。結果顯示,先前用抗PD-L1-IR700結合物加光照射(PIT)治療之小鼠成功地排斥不同類型之第三腫瘤。 實例8:抗PD-L1-IR700 PIT抑制PD-L1基因敲除之CT26腫瘤細胞的生長
本實例描述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及光照射(PIT)針對由於CRISPR-Cas9介導之基因破壞(基因敲除)而不表現PD-L1之腫瘤細胞的活性。
使用靶向PD-L1之導引RNA(gRNA),藉由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CRISPR相關蛋白9(Cas9)將在CD274基因(編碼PD-L1)處之基因破壞引入至CT26細胞中,以在表現型上敲除PD-L1之表現。
在存在或不存在PD-L1基因敲除(KO)之CT26細胞中,在不存在(基礎量)或存在可誘導細胞中PD-L1表現之干擾素γ(IFNγ)的情況下評估PD-L1表現。如 7A 中所示,正如預期的,CT26細胞表現基礎量之PD-L1,且在IFNγ存在下表現較高量之PD-L1。在PD-L1基因敲除(PD-L1 KO)之CT26細胞中,在基礎量(不存在IFNγ)下或在IFNγ存在下未觀察到PD-L1表現。
在第0天,對6-8週齡BALB/c小鼠皮下接種1×106 個CT26 PD-L1 KO細胞。當CT26 PD-L1 KO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大小時(腫瘤植入之後約第6天),向小鼠投與生理鹽水(100 µL;對照)或大體上如以上實例1中所描述產生的抗PD-L1-IR700結合物(100 µg)。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75、100或150 J/cm2 之劑量照射光免疫療法(PIT)組中之腫瘤。觀察腫瘤生長約21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長度/2。亦監測存活情況。
相較於接受生理鹽水或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PIT之對照小鼠中的腫瘤生長抑制情況,投與抗PD-L1-IR700(α-PD-L1-IR700)及以各種光劑量照射(PIT)引起CT26 PD-L1 KO腫瘤之顯著腫瘤生長抑制及存活率增加( 7B7C )。相較於生理鹽水對照小鼠,接受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PIT之小鼠亦展現腫瘤生長減少及存活率增加( 7B7C )。結果顯示,抗PD-L1-IR700 PIT治療引起PD-L1基因敲除之腫瘤的顯著生長抑制;與抗PD-L1-IR700P IT治療之抗癌活性並非主要歸因於直接靶向及殺滅癌細胞的觀察結果相符。 實例9:抗PD-L1-IR700 PIT減少活體內表現PD-L1之細胞類型
本實例描述抗PD-L1-IR700 PIT對活體內表現PD-L1之細胞群的刺激作用。
對BALB/c小鼠接種CT26腫瘤細胞。一旦腫瘤達到150 mm3 之近似平均體積,即用生理鹽水、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或抗PD-L1-IR700結合物加照射(抗PD-L1-IR700 PIT)治療小鼠。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使照射(PIT)組之小鼠的腫瘤暴露於100 J/cm2 的690 nm光。照射後兩小時,切除所有組中之腫瘤且加工成單細胞懸浮液。接著,針對細胞標記物,包括CD11b、CD11c、CD80、CD86、CD103、F4/80、Ly6C、Ly6G及MHCII,對懸浮細胞染色,以鑑別腫瘤內單核球、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DSC)及樹突狀細胞(DC)。亦使用同型對照進行染色。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染色之細胞。
8 中所示,在用PD-L1-IR700 PIT (PDL1 PIT)治療之荷瘤小鼠中,腫瘤中巨噬細胞(CD11b+ F4/80+ 細胞)、樹突狀細胞(CD11c+ 細胞)及MDSC(CD11b+ Ly6C+ Ly6G- 細胞)之比例明顯低於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IR700結合物(PDL1 Conj.;不照射)之腫瘤中的比例,指示抗PD-L1-IR700 PIT在治療後立即減少多種骨髓細胞類型。由於骨髓細胞,即腫瘤內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在抗PD-L1 PIT之後減少,故此等資料表明抗PD-L1 PIT靶向並殺滅腫瘤內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 實例10:抗PD-L1-IR700 PIT引起活體內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之募集
亦分析在以上實例9中收集並染色之腫瘤細胞中鑑別為CD11b+ Cy6C-/ Ly6G+ 細胞之嗜中性白血球。
9 中所示,在用PD-L1-IR700 PIT (PDL1 PIT)治療之小鼠的腫瘤中,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CD11b+ Cy6C-/ Ly6G+ 細胞)之比例相較於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IR700結合物(PDL1 Conj.;不照射)之小鼠之腫瘤中的比例明顯增加。由於嗜中性白血球係募集至炎症部位,故此結果表明抗PD-L1 PIT引起腫瘤之迅速發炎。 實例11:抗PD-L1-IR700 PIT活化活體內先天免疫系統
本實例描述抗PD-L1-IR700 PIT對活體內樹突狀細胞活化之作用。
對BALB/c小鼠接種CT26腫瘤細胞。一旦腫瘤達到150 mm3 之近似平均體積,即用生理鹽水、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PDL1 Conj.)或抗PD-L1-IR700結合物加照射(抗PDL1 PIT)治療小鼠。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使照射(PIT)組之小鼠的腫瘤暴露於100 J/cm2 的690 nm光。照射後兩天,切除腫瘤且加工成單細胞懸浮液。接著,針對細胞標記物,包括CD11b、CD11c、CD40、CD80、CD86、CD103及MHCII,對懸浮細胞染色以鑑別腫瘤內樹突狀細胞(DC)。亦使用同型對照進行染色。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染色之細胞。
10A10B 中所示,如由CD80+ ( 10A )及CD40+ ( 10B )標記物所指示,相較於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照射(PDL1 Conj.)之小鼠的腫瘤,用PD-L1-IR700 PIT(PDL1 PIT)治療之小鼠的腫瘤含有明顯增加之量的活化樹突狀細胞。CD40及CD80係T細胞活化之共刺激分子,其活化原生及記憶T細胞並藉由增強細胞介素產生來刺激樹突狀細胞。相較於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IR700結合物(PDL1 Conj.;不照射)之小鼠的腫瘤,用PD-L1-IR700 PIT(PDL1 PIT)治療之小鼠的腫瘤亦含有增加之量的抗原呈現樹突狀細胞(CD103+ CD11c+ )( 10C )。綜合而言,此等資料指示抗PD-L1-IR700 PIT活化活體內腫瘤內先天性免疫反應。 實例12:抗PD-L1-IR700 PIT增加活體內未耗竭之腫瘤內效應CD8+ T淋巴球
本實例描述抗PD-L1-IR700 PIT對活體內效應CD8+ T淋巴球擴增之刺激作用。
對BALB/c小鼠接種CT26腫瘤細胞。一旦腫瘤達到150 mm3 之近似平均體積,即用生理鹽水、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或抗PD-L1-IR700結合物加照射(抗PD-L1-IR700 PIT)治療小鼠。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使照射(PIT)組之小鼠的腫瘤暴露於100 J/cm2 的690 nm光。照射後八天,切除所有組中之腫瘤且加工成單細胞懸浮液。接著,針對包括CD3、CD45、CD8a及PD1在內之細胞標記物對懸浮細胞染色。亦使用同型對照進行染色。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染色之細胞。
11A 中所示,相較於僅投與生理鹽水之小鼠的腫瘤,用抗PD-L1結合物或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小鼠的腫瘤中總CD8+ T細胞之比例增加(P <0.05)。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腫瘤中表現PD1(一種耗竭標記物)之CD8+ T細胞之比例要低於來自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結合物(無照射)之小鼠之腫瘤中的比例( 11B )。相比之下,相較於來自僅投與生理鹽水或抗PD-L1結合物(無照射)之小鼠的腫瘤,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腫瘤中對應於由周邊免疫活化得到的新激活之CD8+ T細胞的PD1-CD8+ T細胞增加( 11C )。此等資料表明抗PD-L1 PIT之局部治療可活化全身後天性免疫反應。 實例13:抗PD-L1 PIT誘導遠端腫瘤之抗癌反應
本實例描述抗PD-L1 PIT對未直接照射之遠端腫瘤之生長的抑制作用。
在BALB/c小鼠之右及左後側腹上皮下接種1×106 個CT26鼠類結腸癌細胞/小鼠。當兩側上之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體積時,對小鼠投與生理鹽水(100 μL)或抗PD-L1-IR700結合物(100 μg)。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100 J/cm2 之劑量照射抗PD-L1 PIT組中右側腹中之腫瘤,而左側腹中之腫瘤經遮蔽以防照射。觀察未照射腫瘤(遠端腫瘤)之生長18天,且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高度/2。
12 中所示,相較於生理鹽水治療或抗PD-L1-IR700結合物治療(無照射)之腫瘤,在對側上用抗PD-L1 PIT治療之小鼠的未照射之遠端腫瘤展現腫瘤生長抑制。相較於生理鹽水對照,投與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不照射)之小鼠亦展現遠端腫瘤生長,但單獨該結合物在抑制遠端腫瘤生長方面不如抗PD-L1-PIT有效。此等資料支持以下發現:相較於用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治療,抗PD-L1 PIT能夠誘導全身免疫反應並展現遠端效應,例如對遠端(未照射)腫瘤生長之抑制作用。 實例14:抗PD-L1 PIT使得腫瘤負荷降低相較於多次給予裸抗PD-L1抗體改善
大體上如實例1中所描述,將抗PD-L1抗體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與IR700染料結合,該抗體係與小鼠PD-L1交叉反應之人類抗PD-L1抗體。
在BALB/c小鼠(6-8週齡)之右後側腹中皮下接種1×106 個CT26鼠類結腸癌細胞。當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250 mm3 大小時(腫瘤植入之後約第6天),經眼眶後對小鼠投與生理鹽水(100 µL;對照)或抗PD-L1-IR700結合物(抗PD-L1-IR700;100 µg)。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75 J/cm2 照射光免疫療法(PIT)組中之腫瘤。出於比較,自植入之後第6天開始,每週兩次藉由腹膜內注射向另一組小鼠投與10 mg/kg裸(未結合)抗PD-L1抗體,總計12劑。隨時間監測所有組之腫瘤生長及存活情況。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腫瘤體積=(寬度×寬度)×長度/2。
所有組小鼠之平均腫瘤生長隨時間的變化標繪於 13A 中,且個別小鼠之腫瘤生長情況標繪於 13B 中。如 13A13B 中所示,相較於接受生理鹽水、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無照射)或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之對照小鼠的腫瘤生長抑制情況,在接受抗PD-L1-IR700加照射(α-PD-L1 PIT)之小鼠中,腫瘤生長實質上受到抑制。接受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之小鼠的腫瘤展現與接受單次劑量抗PD-L1-IR700結合物之小鼠的腫瘤類似之腫瘤生長速率,且其腫瘤生長速率低於生理鹽水對照小鼠。
除檢查腫瘤生長之外,亦比較治療組間之完全反應(CR)率。在本實例中,CR定義為體積小於100 mm3 之腫瘤保持至少2週。到研究結束時,10隻用抗PD-L1-IR700 PIT治療之小鼠中的7隻、10隻用單獨抗PD-L1-IR700(無照射)治療之小鼠中的2隻及10隻用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治療之小鼠中的1隻實現CR,且10隻僅用生理鹽水治療之小鼠均未實現CR( 13A )。
接受抗PD-L1-IR700 PIT之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實現任何治療組中最高的存活率(70%存活率; 13C )。接受單次劑量之抗PD-L1結合物(無照射)之荷瘤小鼠的存活率與投與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之小鼠的存活率類似(20%相對於30%; 13C )。生理鹽水組中沒有動物存活超過24天( 13C )。
此等結果指示,抗PD-L1-IR700 PIT治療一次在降低腫瘤負荷及促進存活率方面要比給予多個週期之裸抗PD-L1抗體有效。 實例15:抗PD-L1 PIT降低免疫抑制性鼠類腫瘤模型中之腫瘤負荷
阿維魯單抗(巴文西亞)係一種用於治療人類癌症之抗PD-L1抗體。阿維魯單抗亦與小鼠PD-L1分子交叉反應及結合。比較抗PD-L1-IR700 PIT(用阿維魯單抗-IR700)與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無照射)及裸抗PD-L1(阿維魯單抗)治療對抗PD-L1治療具有抗性之腫瘤的作用。
在C57Bl/6小鼠(6-8週齡)之右後側腹中皮下接種5×105 個LL/2鼠類肺癌細胞。當同種異體移植腫瘤生長至約150 mm3 大小時(植入之後約第8天),經眼眶後對小鼠投與生理鹽水(100 µL;對照)或抗PD-L1-IR700結合物(抗PD-L1-IR700;100 µg)。投與該結合物之後二十四小時,在690 nm下以150 J/cm2 照射光免疫療法(PIT)組中之腫瘤。出於比較,自植入之後第8天開始,每週兩次藉由腹膜內注射向另一組小鼠投與10 mg/kg裸抗PD-L1抗體,總計6劑。如上文所描述,隨時間監測所有組之腫瘤生長情況。
在另一實驗中,向如上文所描述產生的帶有LL/2腫瘤之小鼠(6-8週齡)在第6天、第10天及第14天投與100 µg裸抗PD-1抗體;在第6天、第9天、第12天及第15天投與裸抗CTLA-4抗體;或投與生理鹽水(100 µL;對照)。如先前所描述,隨時間監測所有組之腫瘤生長情況。
14A14B 中所示,用裸抗PD-1( 14A ;空心正方形)、裸抗CTLA-4( 14A ;空心三角形)或裸抗PD-L1( 14B ;空心菱形)治療之小鼠的LL/2腫瘤生長與投與生理鹽水之小鼠的腫瘤( 14A14B ;空心圓)沒有區別,指示此等腫瘤對此等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具有抗性且具有免疫抑制性。相比之下,如 14B 中所示,相較於在接受生理鹽水、單獨抗PD-L1-IR700結合物(無照射)或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之對照小鼠中所觀察到的腫瘤生長情況,對於接受抗PD-L1-IR700加照射(抗PD-L1 PIT)之小鼠的腫瘤,免疫抑制性腫瘤之生長實質上受到抑制(實心菱形加虛線分別相對於空心圓、實心菱形及空心菱形加實線)。此外,接受多次劑量之裸抗PD-L1抗體或單次劑量之抗PD-L1-IR700結合物(無照射)之小鼠的腫瘤與生理鹽水治療之對照小鼠之腫瘤沒有區別。
綜合而言,此等結果指示,抗PD-L1 PIT有效治療對抗PD-L1、抗PD-1及抗CTLA-4治療具有抗性之腫瘤。
本發明不意欲將範圍侷限於具體揭示之實施例,提供該等實施例係例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各種態樣。對所述組合物及方法之各種修改將自本文中之描述及教示而變得顯而易見。此類變化形式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真正範圍及精神的情況下實踐且意欲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1 顯示在植入CT26腫瘤之小鼠中的平均腫瘤體積隨時間之變化,該等小鼠已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75、100或15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α-PD-L1-IR700 + 75、100或150 J/cm2 )、未經歷光照射(α-PD-L1-IR700)或投與生理鹽水之對照。亦顯示實現完全反應(CR)之小鼠的分率及百分比。實現CR之小鼠在圖2A-2B中用第二腫瘤攻擊。
2A -2B 顯示圖1中已實現CR之小鼠在藉由植入第二CT26腫瘤攻擊之後的組平均腫瘤體積( 2A )及個別腫瘤體積( 2B )隨時間的變化。亦顯示實現完全反應(CR)之小鼠的分率。實現CR之小鼠(*:來自α-PD-L1-IR700 + 100 J/cm2 組的一隻CR小鼠除外)在圖3A-3B中用不同類型之第三腫瘤攻擊。
3A -3B 顯示圖2A-2B中已實現CR之小鼠在藉由植入第三4T1-EpCAM腫瘤攻擊之後的組平均腫瘤體積( 3A )及個別腫瘤體積( 3B )隨時間的變化。亦顯示實現完全反應(CR)之小鼠的分率及百分比。
4 顯示植入CT26腫瘤之小鼠中的平均腫瘤體積隨時間的變化,該等小鼠已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α-PD-L1-IR700 PIT)、或亦耗竭CD8細胞(α-PD-L1-IR700 PIT+CD8 depl.)、或未經歷光照射(α-PD-L1-IR700)、未經歷光照射且CD8細胞耗竭(α-PD-L1-IR700+CD8 depl.)或投與生理鹽水之對照。亦顯示實現完全反應(CR)之小鼠的分率及百分比。
5A -5F 顯示在第一輪CT26腫瘤及抗PD-L1-IR700 PIT之後實現CR之小鼠中的組平均腫瘤體積及個別腫瘤體積,該等小鼠用第二輪腫瘤攻擊如下:(a) CT26(圖5A (組平均)及5B (個別小鼠))、(b) 4T1.WT(未經工程改造之親本4T1細胞; 5C (組平均)及5D (個別小鼠))、及(c)RENCA小鼠腎臟腺癌( 5E (組平均)及5F (個別小鼠))。先前未治療(未治療小鼠)組用CT26、4T1.WT或RENCA腫瘤攻擊作為對照( 5A -5F )。組(a)中實現CR之小鼠在圖6A-6B中用不同類型之第三腫瘤攻擊。
6A -6B 顯示圖5A-5B中已實現CR且排斥CT26腫瘤攻擊之小鼠在藉由植入第三輪4T1-EpCAM腫瘤攻擊之後小鼠中的組平均腫瘤體積( 6A )及個別腫瘤體積( 6B )。
7A 顯示在CT26細胞或編碼PD-L1之基因敲除(KO)的CT26細胞在基礎量(不含IFNγ)下或在IFNγ存在下、或陰性對照中的PD-L1表現。
7B 顯示在植入CT26 PD-L1基因敲除(KO)腫瘤之小鼠中平均腫瘤體積隨時間之變化,該等小鼠已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75、100或15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α-PD-L1-IR700 + 75、100或150 J/cm2 )、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α-PD-L1-IR700)或投與生理鹽水之對照。
7C 顯示帶有CT26 PD-L1 KO腫瘤之小鼠的存活率,該等小鼠經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75 J/cm2 劑量之光照射(α-PD-L1 PIT(75 J/cm2 ))、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α-PD-L1-IR700)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
8 顯示在測定前2天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PDL1 PIT)、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PDL1 Conj.)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之腫瘤中的腫瘤內巨噬細胞(CD11b+ F4/80+細胞;左圖)、樹突狀細胞(CD11c+細胞;中間圖)及MDSC(CD11b+ Ly6C+ Ly6G-細胞;右圖)之比例。
9 顯示在測定前兩天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PDL1 PIT)、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PDL1 Conj.)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之腫瘤中的腫瘤內嗜中性白血球(CD11b+ Ly6C-/ Ly6G+ 細胞)之比例。
10A - 10C 顯示在測定前2天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PDL1 PIT)、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PDL1 Conj.)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之腫瘤中展示活化標記物CD80+( 10A )及CD40+( 10B )之樹突狀細胞(DC)以及抗原呈現DC(CD11b+CD103+ CD11c+細胞; 10C )的比例。
11A - 11C 顯示在測定前8天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PDL1 PIT)、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PDL1 Conj.)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之腫瘤中的總CD8+ T細胞( 11A )、耗竭之CD8+ T細胞( 11B )及「新激活」之CD8+ T細胞( 11C )的比例。
12 描繪隨時間對已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未經歷光照射(抗PD-L1-IR700 conj.)、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0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在對側上植入之腫瘤(抗PD-L1 PIT)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之小鼠中遠端、未照射之CT26腫瘤的遠端效應。
13A - 13C 顯示在植入CT26腫瘤之小鼠中平均腫瘤體積( 13A )、個別腫瘤體積( 13B )及存活率( 13C )隨時間的變化,該等小鼠已投與抗PD-L1抗體-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75 J/cm2 劑量之光照射(α-PD-L1 PIT)、投與抗PD-L1結合物且未經歷照射(α-PD-L1-IR700 conj.)、每週兩次給予裸(未結合)抗PD-L1抗體(α-PD-L1多次給予;以在x軸下的箭頭指示)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 13A13B 中亦顯示實現完全反應(CR)之小鼠的分率。
14A 14B 顯示植入LL/2鼠類肺癌腫瘤之小鼠中的平均腫瘤體積隨時間的變化,該等小鼠已投與裸抗PD-1抗體、裸抗CTLA-4抗體或生理鹽水( 14A ;抗體給予以在x軸下之箭頭指示)、或投與抗PD-L1-IR700結合物且隨後在690 nm下以150 J/cm2 劑量之光照射(抗PD-L1 PIT)、投與抗PD-L1-IR700結合物(抗PD-L1結合物)且未經歷照射、每週兩次給予裸抗PD-L1抗體(裸抗PD-L1)或投與生理鹽水(對照)( 14B )。

Claims (58)

  1.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患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包含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之敏感性降低的腫瘤細胞;以及 (b)    在600 nm或約600 nm至850 nm或約850 nm之波長下,以以下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25 J/cm2 或約25 J/cm2 至400 J/cm2 或約400 J/cm2 ;或2 J/cm或約2 J/cm光纖長度至500 J/cm或約500 J/cm光纖長度; 其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2.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患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該腫瘤或病變對先前免疫療法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先前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無法對該先前免疫療法起反應或在該先前免疫療法之後復發;以及 (b)    在600 nm或約600 nm至850 nm或約850 nm之波長下,以以下之劑量照射該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25 J/cm2 或約25 J/cm2 至400 J/cm2 或約400 J/cm2 ;或2J/cm或約2J/cm光纖長度至500J/cm或約500J/cm光纖長度; 其中該方法引起該目標區域中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先前免疫療法係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4.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對包含PD-1/PD-L1阻斷療法之先前免疫療法具有原發抗性或獲得性抗性。
  5. 一種治療腫瘤或病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或先前未曾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600 nm或約600 nm至850 nm或約850 nm之波長下,以以下之劑量照射該個體中腫瘤或病變所在之目標區域:25 J/cm2 或約25 J/cm2 至400 J/cm2 或約400 J/cm2 ;或2 J/cm或約2 J/cm光纖長度至500 J/cm或約500 J/cm光纖長度;其中在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減小或受抑制。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向該個體投與該結合物以治療第一腫瘤或病變,抑制第一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及/或減小其大小;且該方法抑制、延遲或防止位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之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
  7. 一種對患有第一腫瘤或病變之個體免疫接種的方法,該方法包含: (a)    向有腫瘤或病變之個體投與包含連接至結合PD-L1之靶向分子之酞菁染料的結合物;以及 (b)    在600 nm或約600 nm至850 nm或約850 nm之波長下,以以下之劑量照射該第一腫瘤或病變內之目標區域:25 J/cm2 或約25 J/cm2 至400 J/cm2 或約400 J/cm2 ;或2 J/cm或約2 J/cm光纖長度至500 J/cm或約500 J/cm光纖長度; 其中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受抑制及/或大小減小;且位於經治療之第一腫瘤或病變遠端的一或多個第二腫瘤或病變的出現、生長或建立受到抑制、延遲或防止。
  8. 如請求項6或7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係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引起該第一腫瘤或病變附近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及/或活化免疫細胞反應,由此抑制、延遲或防止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之出現、生長或建立。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與該第一腫瘤或病變相同。
  11.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在表現型上及/或基因型上不同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
  12. 如請求項6或7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腫瘤或病變並非來源於該第一腫瘤或病變之轉移。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引起該表現PD-L1之細胞或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的殺滅。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包含腫瘤細胞,且該腫瘤細胞不表現免疫檢查點蛋白或具有減少的免疫檢查點蛋白表現。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蛋白係選自PD-L1、PD-1及CTLA-4。
  16. 如請求項14或15之方法,其中該腫瘤細胞不回應於炎性刺激而表現PD-L1。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炎性刺激係干擾素。
  18. 如請求項14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細胞不被抗PD-L1抗體特異性識別。
  19.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包含PD-L1陰性腫瘤細胞。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中至少或至少約40%、50%、60%、70%、80%、90%或95%之腫瘤細胞係PD-L1陰性腫瘤細胞。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延遲該腫瘤或病變之再生長,防止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的復發或延長與該腫瘤或病變相關之癌症之緩解的持續時間。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的抑制及/或該表現PD-L1之細胞的殺滅取決於CD8+ T細胞之存在。
  23. 如請求項1及6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未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或先前未曾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24. 2及6至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曾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具有低反應、無反應、具有抗性、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難以治療、無法對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起反應或在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之後復發。
  26. 如請求項24或25之方法,其中由進行該方法引起的該腫瘤或病變之生長、大小或活力的抑制作用要大於由用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先前治療引起之抑制作用。
  27. 如請求項24至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PD-1或CTLA4之抑制劑。
  28. 如請求項24至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1抑制劑。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PD-1抑制劑係抗PD-1抗體。
  30. 如請求項24至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係PD-L1抑制劑。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PD-L1抑制劑係抗PD-L1抗體。
  32. 如請求項1至3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增加該腫瘤或病變中及/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或活性。
  33. 如請求項1至3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包含表現PD-L1之免疫細胞。
  34. 如請求項2至3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表現PD-L1之細胞係免疫細胞。
  35. 如請求項33或34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M2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M2 TAM)、致耐受性樹突狀細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tDC)及骨髓源性抑制性細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
  36.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係位於該腫瘤、該腫瘤微環境或淋巴結中。
  37.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前,該個體患有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小的腫瘤或病變。
  38. 如請求項1至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或該腫瘤或病變之微環境中免疫細胞之數量、量或活性增加。
  39. 如請求項37或38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腫瘤或病變中該CD8+ T細胞浸潤之數量或量增加。
  40. 如請求項37至3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在該腫瘤或病變附近的記憶T細胞之數量或量增加。
  41. 如請求項1至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結合PD-L1之抗體、抗原結合抗體片段或抗體樣分子。
  42.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靶向分子係或包含抗PD-L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抗體的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CDR):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MPDL3280A、泰聖奇(Tecentriq)、RG7446)、阿維魯單抗(avelumab)(巴文西亞(Bavencio))、BCD-135、BGB-A333、BMS-936559(MDX-1105)、CBT-502(TQB-2450)、科西貝利單抗(cosibelimab)(CK-301)、CS1001(WPB3155)、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MEDI4736、英飛凡(Imfinzi))、FAZ053、HLX20、INBRX-105、KN035、KN046、LDP、LY3300054、LY3415244、M7824(MSB0011359C)、MCLA-145、MSB2311、NM-01、REGN3504、SHR-1316(HTI-1088)、STI-3031(IMC-001、STI-A1015)、TG-1501及ZKAB001(STI-A1014)。
  44. 如請求項42或43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來自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或CK-301之互補決定區(CDR)。
  45. 如請求項42至4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及CK-301,或其生物類似藥、可互換藥(interchangeable)、生物改良藥(biobetter)、複製生物製劑(copy biological)或生物仿製藥(biogeneric),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46. 如請求項42至4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阿特珠單抗、阿維魯單抗、德瓦魯單抗、KN035及CK-301。
  47. 如請求項1至4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淋巴結或在淋巴結附近。
  48. 如請求項1至4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投與及該照射之後,該個體展現持久反應、延長之無進展存活期、降低之復發機率及/或降低之轉移機率。
  49. 如請求項1至4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酞菁染料係Si-酞菁染料。
  50. 如請求項49之方法,其中該Si-酞菁染料係IR700。
  51. 如請求項1至5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30分鐘與96小時之間進行。
  52.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照射係在投與該結合物之後24小時±4小時進行。
  53. 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在690±40 nm之波長下照射。
  54. 如請求項1至5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區域係以50 J/cm2 或約50 J/cm2 或以100 J/cm或約100 J/cm光纖長度之劑量照射。
  55. 如請求項1至5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腫瘤或病變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癌症相關:結腸癌、結腸直腸癌、胰臟癌、乳癌、皮膚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頭頸癌、胃腸癌、胃癌、小腸癌、梭狀細胞贅瘤、肝臟癌瘤、肝癌、周邊神經癌症、腦癌、骨骼肌癌症、平滑肌癌症、骨癌、脂肪組織癌症、子宮頸癌、子宮癌、生殖器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
  56. 如請求項1至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重複該方法之一或多個步驟。
  57. 如請求項56之方法,其中將該結合物之投與重複一或多次,視情況其中在每次重複投與該結合物之後,重複該照射步驟。
  58. 如請求項1至5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額外治療劑或抗癌治療。
TW109142933A 2019-12-06 2020-12-04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TW202133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45053P 2019-12-06 2019-12-06
US62/945,053 2019-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886A true TW202133886A (zh) 2021-09-16

Family

ID=73856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933A TW202133886A (zh) 2019-12-06 2020-12-04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8062A1 (zh)
EP (1) EP4069300A1 (zh)
JP (1) JP2023505222A (zh)
CN (1) CN115052631A (zh)
TW (1) TW202133886A (zh)
WO (1) WO20211137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42520A (zh) * 2022-02-18 2023-11-01 美商樂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計畫性死亡配體1(pd—l1)抗體分子、編碼多核苷酸及使用方法
CN115364238B (zh) * 2022-08-16 2024-02-02 山东大学 一种阿特珠单抗-mmad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0795A (en) 1970-09-29 1973-01-16 Alza Corp Drug-delivery device with stretched, rate-controlling membrane
US11141483B2 (en) * 2015-08-18 2021-10-12 Rakuten Medical, Inc.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phthalocyanine dye conjugates and stable conjugates
JP7085995B2 (ja) * 2015-08-18 2022-06-17 ラクテン・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免疫療法のための組成物、組み合わせおよび関連方法
EP3663816A1 (en) 2016-10-25 2020-06-10 Rakuten Medical, Inc. Light diffusing devices for use in photoimmunotherapy
US10416366B2 (en) 2016-10-25 2019-09-17 Rakuten Medical, Inc. Light diffusing devices for use in photoimmunotherapy
AU2018225177A1 (en) * 2017-02-23 2019-09-05 Rakuten Medical, Inc. Therapeutic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photoimmunotherapy
CN115943306A (zh) * 2019-03-29 2023-04-07 乐天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光免疫疗法的方法和相关生物标志物
EP4004048A1 (en) * 2019-07-30 2022-06-01 Rakuten Medical, Inc. Near-infrared (nir) photoimmunotherapy (pit)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using anti-cd25 antibody-phthalocyanine dye conjugate and anti-pd1 antibod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3734A1 (en) 2021-06-10
CN115052631A (zh) 2022-09-13
JP2023505222A (ja) 2023-02-08
EP4069300A1 (en) 2022-10-12
US20230028062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5561B1 (ko) Pd-1 억제제를 투여함으로써 피부암을 치료하는 방법
KR102628557B1 (ko) 폐암의 치료를 위한 항-pd-1 항체
TW202233239A (zh) 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之抗b7-h1及抗ctla-4抗體
JP2021529741A (ja) がん治療
JP2021511341A (ja) アンタゴニスト抗pd−1抗体による癌の治療方法
KR102314003B1 (ko) 종양성 질병들에 대한 치료
TW202133886A (zh) 用於增強免疫及腫瘤治療之方法
JP2022515188A (ja) がん治療の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20230001006A1 (en) Amhrii-binding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nd their use thereof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s
US20210277135A1 (en) Ox-40 agonist, pd-1 pathway inhibitor and ctla-4 inhibitor combination for use in a method of treating a cancer or a solid tumor
US20220296712A1 (en) Methods for treatment using phthalocyanine dye-targeting molecule conjugates
WO2020049534A1 (en) Sting agonist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thereof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RU2771759C2 (ru) Антитела против pd-1 для лечения рака легких
US20220111008A1 (en) Use of il-15 protein complex joint pd-l1 antibody for treating tumor diseases
CA3218665A1 (en) Use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n treatment of urothelial cancer
EA040891B1 (ru)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или ингибирования роста плоскоклеточной карциномы кожи с помощью антитела против p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