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3456A -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3456A
TW202133456A TW110101044A TW110101044A TW202133456A TW 202133456 A TW202133456 A TW 202133456A TW 110101044 A TW110101044 A TW 110101044A TW 110101044 A TW110101044 A TW 110101044A TW 202133456 A TW202133456 A TW 2021334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ransmittanc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1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田征志
甚田誠一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45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using temporary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無損顯示品質而提高透過率。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具備:基板;及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且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最近之智慧型手機或行動電話、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等電子機器中,於顯示面板之框緣(bezel,邊框),搭載相機等之各種感測器。另一方面,存在企圖在不對畫面尺寸賦予影響下儘量將電子機器之外形尺寸小型化之要求,而有邊框寬度變窄之傾向。根據如此之背景,提議一種在顯示面板之正下方配置相機模組,藉由相機模組拍攝通過顯示面板之被攝體光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公開公報2018/0069060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顯示面板,需要用於防止來自外部之水分等之混入之密封材,關於密封材一般而言使用聚醯亞胺。聚醯亞胺亦於耐熱性上優異,可耐受形成TFT時之熱處理步驟。
然而,由於聚醯亞胺之可見光透過率低,因此當如上述般藉由相機模組經由顯示面板進行拍攝時,攝影畫質變差。
雖然推進將聚醯亞胺透明化之開發,但若將聚醯亞胺透明化,則一般而言耐熱性變差,而有形成於顯示面板之TFT之電性特性劣化之虞。
因此,於本揭示中,提供一種可在無損顯示品質下提高透過率之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之課題,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具備: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前述第2顯示區域可為與配置於前述基板上之與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之感測裝置對向之區域。
可具備第1膜,其配置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1透過率。
可具備第2膜,其配置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2透過率。
前述第2膜可配置於包含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的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
前述第2膜之面積相對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發光區域之面積可為30%以上。
前述第2膜可具有截止紅外光之功能。
前述第2膜配置於將前述第1膜之一部分去除後之開口部, 前述第1膜及前述第2膜之邊界部分之透過率可自前述第1膜至前述第2膜連續性或階段性不同。
可行的是,前述第1膜含有聚醯亞胺,且 前述第2膜含有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之聚醯亞胺更高之材料。
前述第2膜可具有凹部及凸部之至少一者。
可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光學透鏡。
可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蛾眼構造層。
可行的是,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除外之至少一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且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之開口部。
可行的是,前述第1透過率對於波長400 nm之可見光具有0~50%之透過率, 前述第2透過率對於前述可見光具有51~100%之透過率。
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顯示裝置;及 感測裝置,其配置於前述顯示裝置之與顯示面為相反側;且 前述顯示裝置具備: 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並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前述感測裝置可具有攝像感測器。
前述感測裝置可具有生物體資訊檢測感測器。
可行的是,前述第2顯示區域設置於前述顯示面之複數個部位, 複數個前述感測裝置與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建立對應關係而配置。
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中之至少二個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前述第2透過率可互不相同。
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於第1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保護膜之上,形成第2支持基板之步驟, 去除前述第1支持基板之步驟,及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可於前述開口部,形成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的第2膜。
根據本揭示,提供一種製造方法,其具備:於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於前述開口部填充絕緣構件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第1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保護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第2保護膜之步驟,及 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前述開口部之步驟。
亦可具備下述步驟,即:於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形成之前述開口部,形成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更高之第2膜。
以下,參照圖式,對於顯示裝置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以下,以顯示裝置之主要之構成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但於顯示裝置1可具有未被圖示或未被說明之構成部分或功能。以下之說明並非係將未被圖示或未被說明之構成部分或功能除外者。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搭載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電子機器2之示意性之外觀圖。圖1之電子機器2係智慧型手機或行動電話、平板、PC等的兼具顯示功能及攝影功能之任意之電子機器2。圖1之電子機器2具備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側之相機模組(攝像部)3。於圖1中,相機模組3之配置處所以虛線表示。如此般,圖1A之電子機器2,於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1a之背側設置相機模組3。因此,相機模組3經由顯示裝置1進行拍攝。於本說明書中,將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1a側稱為表(正)面、將相機模組3所配置之側稱為背面。
本實施形態提高顯示裝置1之與背面側之相機模組3之配置處所重疊之一部分顯示區域之透過率。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具備配置於基板上之第1顯示區域D1及第2顯示區域D2。於第1顯示區域D1,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於第2顯示區域D2,基板具有較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第2顯示區域D2可為與配置於基板上之與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之相機模組3等之感測裝置對向之區域。
圖2A係顯示第2顯示區域D2之一部分之示意性之剖視圖,圖2B係顯示第1顯示區域D1之一部分之示意性之剖視圖,圖2C係具有第1顯示區域D1及第2顯示區域D2之顯示裝置1之示意性之剖視圖。於圖2A及圖2B中,顯示相鄰之3像素之區域。各像素具有上部電極4、發光層5及下部電極6。實際而言,雖然具有複雜之層構成,但於圖2A及圖2B中係簡略化地顯示。圖2A及圖2B之上表面為顯示面1a,於下表面側配置有相機模組3。
如圖2B所示般,於第1顯示區域D1之下部電極6之下,配置有基底膜7。該基底膜7係由透過率較低之不透明之聚醯亞胺形成。若基底膜7之透過率低,則來自顯示面1a側之光由基底膜7遮斷,而入射至相機模組3之光量變少。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對於第2顯示區域D2,如圖2A所示般,於下部電極6之下未配置基底膜7。於圖2A及圖2B中,顯示下述之例子,即:將基底膜7稱為第1膜7b,於第2顯示區域D2之下部電極6之下,配置透過率較基底膜7(第1膜7b)更高之第2膜7c。如圖2C所示般,第2顯示區域D2係與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基板上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之面1b側之相機模組3對向之區域。
於圖2B中,例示遍及第2顯示區域D2之全域,於下部電極6之下配置第2膜7c之例子,但亦可如圖2D所示般,於第2顯示區域D2之下部電極6之下配置第1膜7b,且於第1膜7b部分地設置開口部7a,於開口部7a內配置第2膜7c。圖2D中之第2膜7c配置於包含第2顯示區域D2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的第2顯示區域D2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與顯示面1a為相反之面1b側。
開口部7a至少設置於像素之邊界部分。為了對相機模組3入射充分之光,理想的是開口部7a或第2膜7c之面積相對於第2顯示區域D2內之發光區域之面積為30%以上。
如後述般,第2膜7c可具有截止紅外光之功能。又,第1膜7b及第2膜7c之邊界部分之透過率,可自第1膜7b至第2膜7c連續性或階段性地不同。
第1透過率例如對於波長400 nm之可見光具有0~50%之透過率,第2透過率例如對於可見光具有51~100%之透過率。
另一方面,於第1顯示區域D1中,如圖2B所示般,於像素之邊界部分亦配置有基底膜7,而未設置開口部。
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與相機模組3之配置處所重疊之第2顯示區域D2之相機模組3側之透過率,而增加入射至相機模組3之光量,因此可提高攝影圖像之畫質。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具有進一步提高上述第2顯示區域D2之相機模組3側之透過率之特徵。以下,對於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構成及其製造步驟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可適用於具備進行自發光之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1,亦可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1。
由於通常之相機模組3主要拍攝可見光,因此將對於可見光之透過率較低者稱為不透明之情形居多,但在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之相機模組3若為例如拍攝紅外光者,則對於紅外光之透過率較低者即為不透明。
如此般,透明或不透明之基準、及透過率之值,乃兼顧到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之相機模組3具有檢測感度之光的波長而決定。以下,主要是以將檢測或拍攝可見光之相機模組3配置於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為前提,將可見光透過率較高者稱為透明,將可見光透過率較低者稱為不透明。
圖3A~圖3F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圖3A~圖3F顯示圖2之第2顯示區域D2之一部分之剖面構造。於圖3A~圖3F中,顯示與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特徵部分具有關聯之層構成,於實際之顯示裝置1,可具有未被圖示之層。例如,最近之顯示裝置1之大部分係採用觸控面板方式,而於顯示裝置1之層構成之中設置觸控感測器層,但於圖3A~圖3F中予以省略。又,於圖3A~圖3F中,將使有機EL元件發光之發光層5圖示為EL層15,但實際上發光層5可由複數個層構成。又,將控制有機EL元件之發光之複數個TFT圖示為TFT層14,但實際上TFT層14可由複數個層構成。
首先,如圖3A所示般,於玻璃基板11上依次形成基底膜12、第1保護膜13、TFT層14、EL層15、第2保護膜16、及透明膜17。基底膜12作為密封材發揮功能,通常係由耐熱性優異之不透明之聚醯亞胺形成。第1保護膜13係由SiN或SiO2 等之透過性高之絕緣膜形成。TFT層14係對汲極區域及源極區域等植入雜質離子並使其熱擴散而形成。EL層15實際上包含:電子注入層、電子輸入層、發光層5、電洞輸送層、電荷產生層、電子輸入層等複數個層。第2保護膜16係由SiN或SiO2 等之透過性高之絕緣膜形成。圖3A之步驟與通常之有機EL顯示裝置1之步驟相同。
圖3A所示之各層中之、不透明之層係基底膜12,其他層(犧牲層除外),係由透過率高於基底膜12之材料形成。
接著,如圖3B所示般,於透明膜17之上,隔著犧牲層18而形成玻璃基板19。犧牲層18設置之目的在於:當於之後之步驟中藉由雷射剝離將玻璃基板19予以剝離時,吸收雷射光而易於剝離玻璃基板19。
接著,如圖3C所示般,去除基底膜12上之玻璃基板11,使基底膜12露出。玻璃基板11之去除可藉由BGR或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學機械研磨)進行,亦可藉由雷射剝離剝離玻璃基板11。
接著,如圖3D所示般,將正反面反轉,於所露出之基底膜12之上塗佈抗蝕劑10,藉由微影技術將抗蝕劑10圖案化。更具體而言,配合與相機模組3重疊之位置,於抗蝕劑10設置開口部12a。然後,以抗蝕劑10為遮罩,對位於抗蝕劑10之開口部12a之基底膜12之一部分予以蝕刻。
接著,如圖3E所示般,將抗蝕劑10剝離而使基底膜12露出。基底膜12之一部分(與相機模組3之配置處所重疊之區域)藉由上述之蝕刻蝕削而形成開口部12a。於該開口部12a形成透過構件20。透過構件20例如可為透明聚醯亞胺。再者,透過構件20相當於圖2之第2膜7c,基底膜12相當於第1膜7b。
如上述般,透明聚醯亞胺與不透明之已有之聚醯亞胺相比,大多在耐熱性上較差。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僅於與相機模組3重疊之部分,限定性地形成透明聚醯亞胺。由於基底膜12本身具備耐熱性,故可施加高熱而進行擴散步驟,因此無形成於TFT層14之TFT之電性特性降低之虞。
於圖3E之步驟之後,如圖3F所示般,藉由雷射剝離將玻璃基板19予以剝離。照射至玻璃基板19之雷射光係由犧牲層18吸收,而可容易地剝離形成於犧牲層18之上之玻璃基板19。藉此,獲得在可撓性上優異之撓性基板形狀之顯示裝置1。顯示裝置1亦可設為彎曲形狀而使用,因此利用價值變高。
於圖3F之步驟之後,可與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透過構件20對向地安裝相機模組3。再者,可如後述般,於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安裝相機模組3以外之各種感測器模組。例如,可將指紋感測器等各種生物體資訊檢測感測器與基底膜12之透過構件20對向地配置。以下,將包含相機模組3之進行任意種類之感測之構造體總稱為感測裝置。
於在圖3A~圖3F之製造步驟中所製作之顯示裝置1中,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透過構件20之感測裝置側之透過率(第2透過率)高於基底膜12之感測裝置側之透過率(第1透過率)。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透過構件20可形成於顯示裝置1之像素之邊界部分。於本說明書中,將不與感測裝置對向之顯示區域稱為第1顯示區域D1,將與感測裝置對向之顯示區域稱為第2顯示區域D2。第1顯示區域D1內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之面側之透過率係第1透過率,第2顯示區域D2內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之面側(感測裝置側)之透過率,係高於第1透過率之第2透過率。
透過構件20不僅透過率高於基底膜12,而且可具備將紅外光截止之功能。若透過構件20具有截止紅外光之功能,則無需於感測裝置側設置紅外光截止膜等,而可將感測裝置之構成簡略化。
於基底膜12與透過構件20之透過率大不相同之情形下,有基底膜12與透過構件20之邊界經由顯示面1a而被視認之虞。因此,如圖4A或圖4B所示般,可使基底膜12及透過構件20之邊界部分之透過率自基底膜12至透過構件20連續性或階段性不同。於圖4A及圖4B中,將透過率較低之部位以黑色表示。圖4A顯示自透過構件20之中心至周緣,透過率較低之區域之密度階段性變大之例子。圖4B顯示自透過構件20之中心至周緣,透過率連續性地變化之例子。
於圖3A~圖3E之步驟中所製造之透過構件20,例如可形成相機模組3用之透鏡。圖5A~圖5F係顯示在透過構件20形成透鏡之步驟之剖視圖。圖5A顯示與圖3E同樣之剖面構造。接著,如圖5B所示般,去除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透過構件20之一部分而形成凹部20a。該凹部20a例如可藉由蝕刻或壓印等而形成。圖6A及圖6B係示意性地說明壓印步驟之步序之一例之圖。首先,如圖6A所示般,於透過構件20之表面按壓壓印之壓模21,或者照射光,而將壓模21之外形形狀轉印於透過構件20。接著,使壓模21脫模,並進行熱處理或光照射等。藉此,可將透過構件20之表面形狀設為與透鏡之外形形狀相稱之形狀。
如此般,藉由進行壓印步驟,而可於透過構件20之表面形成凹部與凸部之至少一者。
若圖5B之步驟結束,則接著如圖5C所示般,藉由與CMOS影像感測器之晶載透鏡之製造步驟同樣之步驟,包含上述之凹部20a之內部而於基底膜12之上形成透明樹脂層22。
接著,如圖5D所示般,於透明樹脂層22之上塗佈抗蝕劑23並圖案化,而僅於透過構件20之正上方殘留抗蝕劑23。接著,如圖5E所示般,以抗蝕劑23為遮罩,藉由蝕刻而將透明樹脂層22部分地去除,其後將抗蝕劑23去除。藉此,於透過構件20之一部分,藉由透明樹脂層22形成透鏡24。該透鏡24例如係凸透鏡。配合透鏡24之外形形狀,進行圖5B之透過構件20之表面加工、及圖5D之抗蝕劑23之圖案化,而可形成所期望之外形形狀之透鏡。
接著,如圖5F所示般,與圖3F同樣地,藉由利用例如雷射剝離將玻璃基板19予以剝離,而獲得附帶撓性基板形狀之透鏡之顯示裝置1。該透鏡可為了使光集光至相機模組3等之感測裝置而使用。
於圖5A~圖5F中,對於將透過構件20之表面予以加工而形成凸透鏡之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亦可藉由使用例如壓印步驟,將透過構件20加工成各種形狀。例如,亦可將透過構件20予以加工,而形成具有細微之凹凸之蛾眼構造層。由於蛾眼構造層具有抑制反射之功能,因此,例如藉由在發光層5與相機模組3之透鏡之間配置蛾眼構造層,而可增加入射至透鏡之光之光量,從而可提高攝影畫質。
如此般,於第1實施形態中,於由不透明之聚醯亞胺形成之基底膜12之一部分,配合相機模組3等之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設置開口部12a,而於該開口部12a形成透過構件20,因此可經由透過構件20將充分之光引導至感測裝置,從而可提高感測裝置之檢測感度。
(第2實施形態) 於第1實施形態中,係於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開口部12a形成透過構件20,但亦可保持開口部12a之原樣。保持開口部12a之原樣,亦即即便不於開口部12a之內部配置透過構件20,開口部12a之感測裝置側之透過率亦高於基底膜12之感測裝置側之透過率。因此,藉由與開口部12a對向地配置感測裝置,而可增加入射至感測裝置之光之量。
圖7A~圖7F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圖7A~圖7D與圖3A~圖3D相同。於圖3E中,於露出之基底膜12,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形成開口部12a,於該開口部12a形成透過構件20,但於圖7E中,保持形成開口部12a之原樣,而不於開口部12a內形成透過構件20。接著,如圖7F所示般,藉由利用雷射剝離將玻璃基板19予以剝離,而獲得在撓性基板形狀之可撓性上優異之顯示裝置1。
可於圖7F之步驟之後,與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開口部12a對向地配置相機模組3等之感測裝置,為了保護基底膜12,可在保留開口部12a之狀態下,利用透過性之保護膜覆蓋基底膜12之表面。該情形下,開口部12a成為由基底膜12與保護膜密封之空隙部,而維持較高之透過性。
如此般,於第2實施形態中,由於在基底膜12之一部分,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形成開口部12a,因此可使充分之光經由開口部12a入射至感測裝置。由於可省略在開口部12a形成其他構件之步驟,因此與第1實施形態相比可將製造步驟簡略化。
(第3實施形態) 第3實施形態在製作顯示裝置1時在結束施加熱之步驟之後,去除包含聚醯亞胺之基底膜12。
使用不透明之聚醯亞胺作為顯示裝置1之基底膜12之理由,係緣於在耐熱性上優異之故。於顯示裝置1中,需要使用多晶矽等形成TFT層14,於TFT層14之形成上,雜質離子之擴散處理不可或缺。於擴散處理中,為了進行熱處理,而例如將透明聚醯亞胺用作基底膜12之情形下,由於無法施加較高之熱,因此有TFT之電性特性變差之虞。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預先形成使用不透明之聚醯亞胺之基底膜12,直至施加顯示裝置1之熱之步驟結束為止,若施加熱之步驟結束,則將基底膜12予以剝離。
圖8A~圖8F係顯示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圖8A~圖8C與圖3A~圖3C相同。如圖8D所示般,在去除(剝離)玻璃基板11而使基底膜12露出之階段,TFT層14與EL層15之形成已經結束,於其後不存在施加高熱之步驟。因此,如圖8E所示般,藉由蝕刻等將基底膜12去除。此時,將包含SiN等之保護膜用作蝕刻阻擋層。接著,如圖8F所示般,藉由雷射剝離將玻璃基板19予以剝離。
藉由將基底膜12去除,而可在顯示裝置1之保護功能及密封功能不充分之情形下,將透明樹脂層22等配置於保護膜之上。
如此般,於第3實施形態中,預先形成包含不透明之聚醯亞胺之基底膜12,直至製作顯示裝置1時之施加熱之步驟結束為止,當施加熱之步驟結束時,去除基底膜12。藉此,可提高第2顯示區域D2之全域之透過率,而可使充分之光入射至感測裝置。
(第4實施形態) 第4實施形態之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形成開口部12a之步驟順序與第1~第3實施形態不同。
圖9A~圖9G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首先,如圖9A所示般,於玻璃基板11之上形成包含不透明之聚醯亞胺之基底膜12,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於基底膜12形成開口部12a。此處,例如,於基底膜12之上塗佈抗蝕劑並圖案化,藉由蝕刻而形成開口部12a。
接著,如圖9B所示般,包含開口部12a之內部,將基底膜12之上表面由SiO2 或SiN等之透過性較高之絕緣膜25覆蓋。接著,如圖9C所示般,將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上表面之絕緣膜25例如藉由CMP去除,使基底膜12與開口部12a內之絕緣膜25露出。
接著,如圖9D所示般,於基底膜12之上,依次形成第1保護膜13、TFT層14、EL層15、第2保護膜16、及透明膜17。
接著,如圖9E所示般,藉由蝕刻或雷射剝離等將玻璃基板11去除(剝離),而使基底膜12露出。
接著,如圖9F所示般,藉由例如蝕刻將形成於基底膜12之開口部12a之內部之絕緣膜25去除。此時,基底膜12之下之第2保護膜16作為蝕刻阻擋層發揮功能。
接著,如圖9G所示般,包含開口部12a之內部而由透過構件20覆蓋基底膜12之上表面之整體。藉此,獲得撓性基板形狀之顯示裝置1。
於圖9A~圖9G中,在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初始階段於基底膜12內形成開口部12a,於在該開口部12a內形成耐熱性較高之絕緣膜25之狀態下,依次形成顯示裝置1之各層,最後,將開口部12a內之絕緣膜25置換成原本之透過構件20。
於上述之圖9C之步驟中,係藉由CMP等去除絕緣膜25,而使基底膜12與開口部12a內之絕緣膜25露出,但亦可預先在基底膜12之上表面設置阻擋層。
圖10A~圖10C係取代圖9B及圖9C而實施之步驟之剖視圖。首先,如圖9A所示般,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形成開口部12a之後,如圖10A所示般,由阻擋層26覆蓋包含開口部12a之內壁部分的基底膜12之上表面。阻擋層26例如藉由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層沈積)或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汽相沈積)等而形成。
接著,如圖10B所示般,於阻擋層26之上形成絕緣膜25。接著,藉由蝕刻去除阻擋層26之上之絕緣膜25,使阻擋層26與開口部12a內之絕緣層25露出。
如此般,於第4實施形態中,由於在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初始階段於基底膜12形成開口部12a,因此無需在基底膜12之下配置蝕刻阻擋層26等,而可簡易地形成開口部12a。又,於開口部12a,形成耐熱性較高之臨時之絕緣膜25,於最終階段將絕緣膜25置換為透過構件20,因此可在顯示裝置1之製造時施加高熱,而可製作電性特性優異之顯示裝置1。
(第5實施形態) 於上述之第1~第4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中,可與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的開口部12a對向地配置各種感測裝置。以下,作為檢測生物體資訊之感測裝置之一例,對於配置無需透鏡之指紋感測器之例子進行說明。
圖11A~圖11J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圖11A~圖11E與圖7A~圖7E同樣。惟,於本實施形態中,設想配置指紋感測器31,因此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的開口部12a之開口尺寸為與指紋感測器31之外形形狀一致之尺寸。更具體而言,開口部12a之開口尺寸必須大於指紋感測器31之外形尺寸。
接著,如圖11F所示般,在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的開口部12a內,形成指紋感測器31。指紋感測器31無需於外側設置透鏡,但於指紋感測器31之內部設置有內透鏡31a。
如上述般,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的開口部12a之開口尺寸大於指紋感測器31之外形尺寸,因此若在開口部12a之內部配置指紋感測器31,於開口部12a之內壁面與指紋感測器31之外壁面之間會形成間隙。因此,如圖11G所示般,包含該間隙在內,於基底膜12之上表面之整體形成接著層或絕緣膜32。該情形之絕緣膜32例如為SiO2 或SiN等。
接著,如圖11H所示般,藉由CMP或蝕刻等去除接著層或絕緣膜32,使基底膜12露出。藉此,於開口部12a之內壁面與指紋感測器31之外壁面之間,填充接著層或絕緣膜32。
接著,如圖11I所示般,藉由微影技術及蝕刻去除形成於指紋感測器31之墊部33之上之接著層或絕緣膜32,使墊部33露出。接著,如圖11J所示般,於指紋感測器31之墊部33連接接合線34,進行配線連接。
如此般,於第5實施形態中,可於形成於基底膜12之一部分之開口部12a直接配置感測裝置。
(第6實施形態) 第6實施形態於顯示裝置1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側配置複數個感測裝置。
圖12係第6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之平面圖。圖12之電子機器2於顯示裝置1之與顯示面1a為相反側配置3個感測裝置30。再者,感測裝置30之數目並不限定於3個。又,感測裝置30所檢測之對象亦為任意。例如,可行的是,3個感測裝置30均為相機模組,且各自之焦點距離不同。或者,亦可組合相機模組與2個生物體資訊檢測感測裝置而配置。
於顯示裝置1之基底膜12,與各感測裝置30建立對應關係,而形成開口部12a。於開口部12a,可配置透過構件20,亦可保持開口之原樣。因有可能根據感測裝置30之種類不同,而入射光之最佳之光量不同,故當在開口部12a配置透過構件20之情形下,理想的是將透過構件20之透過率設定為與各感測裝置30對應之值。
如此般,於第6實施形態中,於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配置複數種類之感測裝置30,將配置於與各感測裝置30重疊之處所之透過構件20之透過率個別地最佳化,而可提高全部感測裝置30之檢測感度。
(第7實施形態) 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之相機模組3之光學系統與第1~第6實施形態不同。
圖13係顯示搭載於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之相機模組3之攝像部之剖面構造之圖。圖13之攝像部具有不是單一之透鏡或將單一之透鏡於光軸方向上排列之透鏡群,而是微透鏡陣列64。
更詳細而言,圖13之攝像部具有:光電轉換部4a,其沿著殼體63之底面配置;微透鏡陣列64,其配置於光電轉換部4a之上方;複數個遮光體66,其等配置於相鄰之微透鏡65之間,及導光板67,其配置於微透鏡陣列64之上方。圖13之攝像部可適用於上述之第1~第8實施形態任一者。
(第8實施形態) 作為具備上述之第1~第7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構成之電子機器2之具體之候補,可考量各種。例如,圖14係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適用於膠囊型內視鏡50之情形下之平面圖。圖14之膠囊型內視鏡50例如於兩端面為半球狀且中央部為圓筒狀之殼體51內具備:相機(超小型相機)52,其用於拍攝體腔內之圖像;記憶體53,其用於記錄由相機52拍攝到之圖像資料;及無線發送機55,其用於在膠囊型內視鏡50被排出至受檢者之體外之後,將所記錄之圖像資料經由天線54朝外部發送。
又,於殼體51內,設置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56及線圈(磁力/電流轉換線圈)57。CPU 56控制由相機52執行之攝影、及朝記憶體53之資料蓄積動作,且控制自記憶體53由無線發送機55執行之朝殼體51外之資料接收裝置(未圖示)之資料發送。線圈57進行朝相機52、記憶體53、無線發送機55、天線54及後述之光源52b之電力供給。
進而,於殼體51,設置有磁性(磁簧)開關58,其用於在將膠囊型內視鏡50設置於資料接收裝置時,檢測該情形。CPU 56檢測該磁簧開關58朝資料接收裝置之安裝,且在可進行資料之發送之時點,進行自線圈57朝無線發送機55之電力供給。
相機52例如具有用於拍攝體腔內之圖像之包含對物光學系統之攝像元件52a、及對體腔內進行照明之複數個光源52b。具體而言,相機52例如藉由具備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之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感測器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等構成光源52b。
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之顯示裝置1,係包含如圖14之光源52b之發光體之概念。於圖14之膠囊型內視鏡50中,例如具有2個光源52b,但可將該等光源52b由具有複數個光源部之顯示板、或具有複數個LED之LED模組構成。該情形下,藉由在顯示板或LED模組之下方配置相機之攝像部,而與相機52之佈局配置相關之限制變少,而可實現更小型之膠囊型內視鏡50。
又,圖15係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適用於數位單反相機60之情形下之後視圖。數位單反相機60或小相機,於與鏡頭為相反側之背面,具備顯示預覽畫面之顯示裝置1。可行的是,於該顯示裝置1之與顯示面為相反側配置相機模組3,而可將攝影者之面部圖像顯示於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1a。於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中,可於與顯示裝置1重疊之區域配置相機模組3,因此無需將相機模組3設置於顯示裝置1之框緣部分,而可將顯示裝置1之尺寸儘可能地大型化。
圖16A係顯示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適用於頭戴式顯示器(以下為HMD)61之例子之平面圖。圖16A之HMD 61可於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或SR(Substituional Reality,替代實境)等中利用。現狀之HMD如圖16B所示般,於外表面搭載相機62,而存在下述問題,即:HMD之佩戴者可視認周圍之圖像,另一方面,周圍之人不瞭解HMD之佩戴者之眼睛或面部之表情之問題。
因此,於圖16A中,於HMD 61之外表面設置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且於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之相反側設置相機模組3。藉此,可使相機模組3所拍攝到之佩戴者之面部之表情顯示於顯示裝置1之顯示面,佩戴者之周圍之人可即時地掌握佩戴者之面部之表情或眼睛之動作。
於圖16A之情形下,由於在顯示裝置1之背面側設置相機模組3,因此無對相機模組3之設置處所之限制,而可提高HMD 61之設計之自由度。又,由於可將相機配置於最佳之位置,因此可防止顯示於顯示面之佩戴者之視線不合等之不良狀況。
如此般,於第8實施形態中,可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用於各種用途,而可提高利用價值。
再者,本技術亦可採用如以下之構成。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具備: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2) 如(1)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顯示區域係與配置於前述基板上之與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之感測裝置對向之區域。 (3) 如(2)之顯示裝置,其具備第1膜,該第1膜配置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1透過率。 (4) 如(3)之顯示裝置,其具備第2膜,該第2膜配置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2透過率。 (5) 如(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配置於包含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的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 (6) 如(4)或(5)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之面積相對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發光區域之面積為30%以上。 (7) 如(4)至6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具有截止紅外光之功能。 (8) 如(4)至(7)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配置於將前述第1膜之一部分去除後之開口部, 前述第1膜及前述第2膜之邊界部分之透過率自前述第1膜至前述第2膜連續性或階段性不同。 (9) 如(4)至(8)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1膜含有聚醯亞胺,且 前述第2膜含有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之聚醯亞胺更高之材料。 (10) 如(4)至(9)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具有凹部及凸部之至少一者。 (11) 如(10)之顯示裝置,其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光學透鏡。 (12) 如(10)之顯示裝置,其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蛾眼構造層。 (13) 如(3)至(12)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除外之至少一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且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之開口部。 (14) 如(1)至(13)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1透過率對於波長400 nm之可見光具有0~50%之透過率, 前述第2透過率對於前述可見光具有51~100%之透過率。 (15) 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顯示裝置;及 感測裝置,其配置於前述顯示裝置之與顯示面為相反側;且 前述顯示裝置具備: 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並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16) 如(15)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感測裝置具有攝像感測器。 (17) 如(15)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感測裝置具有生物體資訊檢測感測器。 (18) 如(15)至(17)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第2顯示區域設置於前述顯示面之複數個部位, 複數個前述感測裝置與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建立對應關係而配置。 (19) 如(18)之電子機器,其中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中至少二個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前述第2透過率互不相同。 (20) 一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於第1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保護膜之上,形成第2支持基板之步驟, 去除前述第1支持基板之步驟,及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21) 如(20)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開口部形成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的第2膜。 (22) 一種製造方法,其具備:於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於前述開口部填充絕緣構件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第1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保護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第2保護膜之步驟,及 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前述開口部之步驟。 (23) 如(22)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下述步驟,即:於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形成之前述開口部,形成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更高之第2膜。
本揭示之態樣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個實施形態,亦為包含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想到之各種變化者,本揭示之效果亦不限定於上述之內容。亦即,在不脫離自申請專利範圍所規定之內容及其均等物導出之本揭示之概念性之思想及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追加、變更及部分性削除。
1:顯示裝置 1a:顯示面 1b:面 2:電子機器 3:相機模組(攝像部) 4:上部電極 5:發光層 6:下部電極 7:基底膜 7a:開口部 7b:第1膜 7c:第2膜 10:抗蝕劑 11:玻璃基板 12:基底膜 12a:開口部 13:第1保護膜 14:TFT層 15:EL層 16:第2保護膜 17:透明膜 18:犧牲層 19:玻璃基板 20:透過構件 20a:凹部 21:壓模 22:透明樹脂層 23:抗蝕劑 24:透鏡 25:絕緣膜 26:阻擋層 30:感測裝置 31:指紋感測器 31a:內透鏡 32:接著層或絕緣膜 33:墊部 34:接合線 50:膠囊型內視鏡 51:殼體 52:相機(超小型相機) 52a:攝像元件 52b:光源 53:記憶體 54:天線 55:無線發送機 56:CPU 57:線圈(磁力/電流轉換線圈) 58:磁性(磁簧)開關 60:數位單反相機 61:頭戴式顯示器(HMD) 62:相機 63:殼體 64:微透鏡陣列 65:微透鏡 66:遮光體 D1:第1顯示區域 D2:第2顯示區域
圖1係搭載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電子機器之示意性之外觀圖。 圖2A係顯示第2顯示區域之一部分之示意性之剖視圖。 圖2B係顯示第1顯示區域之一部分之示意性之剖視圖。 圖2C係具有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之顯示裝置之示意性之剖視圖。 圖2D係於第2顯示區域配置第1膜與第2膜之顯示裝置之示意性之剖視圖。 圖3A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 圖3B係繼圖3A之步驟剖視圖。 圖3C係繼圖3B之步驟剖視圖。 圖3D係繼圖3C之步驟剖視圖。 圖3E係繼圖3D之步驟剖視圖。 圖3F係繼圖3E之步驟剖視圖。 圖4A係顯示自透過構件之中心至周緣,透過率較低之區域之密度階段性變大之例子之圖。 圖4B係顯示自透過構件之中心至周緣,透過率連續性變化之例子之圖。 圖5A係顯示在透過構件形成透鏡之步驟之剖視圖。 圖5B係繼圖5A之步驟剖視圖。 圖5C係繼圖5B之步驟剖視圖。 圖5D係繼圖5C之步驟剖視圖。 圖5E係繼圖5D之步驟剖視圖。 圖5F係繼圖5E之步驟剖視圖。 圖6A係示意性地說明壓印步驟之步序之一例之圖。 圖6B係繼圖6A之步驟剖視圖。 圖7A係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 圖7B係繼圖7A之步驟剖視圖。 圖7C係繼圖7B之步驟剖視圖。 圖7D係繼圖7C之步驟剖視圖。 圖7E係繼圖7D之步驟剖視圖。 圖7F係繼圖7E之步驟剖視圖。 圖8A係顯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 圖8B係繼圖8A之步驟剖視圖。 圖8C係繼圖8B之步驟剖視圖。 圖8D係繼圖8C之步驟剖視圖。 圖8E係繼圖8D之步驟剖視圖。 圖8F係繼圖8E之步驟剖視圖。 圖9A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 圖9B係繼圖9A之步驟剖視圖。 圖9C係繼圖9B之步驟剖視圖。 圖9D係繼圖9C之步驟剖視圖。 圖9E係繼圖9D之步驟剖視圖。 圖9F係繼圖9E之步驟剖視圖。 圖9G係繼圖9F之步驟剖視圖。 圖10A係取代圖9B及圖9C而實施之步驟之剖視圖。 圖10B係繼圖10A之步驟剖視圖。 圖10C係繼圖10B之步驟剖視圖。 圖11A係顯示第5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之剖視圖。 圖11B係繼圖11A之步驟剖視圖。 圖11C係繼圖11B之步驟剖視圖。 圖11D係繼圖11C之步驟剖視圖。 圖11E係繼圖11D之步驟剖視圖。 圖11F係繼圖11E之步驟剖視圖。 圖11G係繼圖11F之步驟剖視圖。 圖11H係繼圖11G之步驟剖視圖。 圖11I係繼圖11H之步驟剖視圖。 圖11J係繼圖11I之步驟剖視圖。 圖12係第6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之平面圖。 圖13係顯示搭載於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之相機模組之攝像部之剖面構造之圖。 圖14係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適用於膠囊型內視鏡之情形下之平面圖。 圖15係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適用於數位單反相機之情形下之後視圖。 圖16A係將第1~第7實施形態之電子機器2適用於HMD之例子之平面圖。 圖16B係顯示現狀之HMD之圖。
1:顯示裝置
1a:顯示面
1b:面
2:電子機器
3:相機模組(攝像部)

Claims (23)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具備: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並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顯示區域係與配置於前述基板上之與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之感測裝置對向之區域。
  3. 如請求項2之顯示裝置,其具備第1膜,該第1膜配置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1透過率。
  4. 如請求項3之顯示裝置,其具備第2膜,該第2膜配置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具有前述第2透過率。
  5.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配置於包含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的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區域中與前述顯示面為相反之面側。
  6.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之面積相對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之發光區域之面積為30%以上。
  7.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具有截止紅外光之功能。
  8.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配置於將前述第1膜之一部分去除後之開口部, 前述第1膜及前述第2膜之邊界部分之透過率自前述第1膜至前述第2膜連續性或階段性不同。
  9.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1膜含有聚醯亞胺,且 前述第2膜含有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之聚醯亞胺更高之材料。
  10. 如請求項4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2膜具有凹部及凸部之至少一者。
  11. 如請求項10之顯示裝置,其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光學透鏡。
  12. 如請求項10之顯示裝置,其具有使用前述第2膜構成之蛾眼構造層。
  13. 如請求項3之顯示裝置,其中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除外之至少一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且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內相鄰之像素之邊界部分設置前述第1膜之開口部。
  14.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第1透過率對於波長400 nm之可見光具有0~50%之透過率, 前述第2透過率對於前述可見光具有51~100%之透過率。
  15. 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顯示裝置;及 感測裝置,其配置於前述顯示裝置之與顯示面為相反側;且 前述顯示裝置具備: 基板;及 第1顯示區域及第2顯示區域,其等配置於前述基板上,各自具有複數個像素;並且 於前述第1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第1透過率, 於前述第2顯示區域,前述基板具有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
  16. 如請求項15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感測裝置具有攝像感測器。
  17. 如請求項15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感測裝置具有生物體資訊檢測感測器。
  18. 如請求項15之電子機器,其中前述第2顯示區域設置於前述顯示面之複數個部位, 複數個前述感測裝置與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建立對應關係而配置。
  19. 如請求項18之電子機器,其中複數個部位之前述第2顯示區域中至少二個前述第2顯示區域之前述第2透過率互不相同。
  20. 一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於第1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保護膜之上,形成第2支持基板之步驟, 去除前述第1支持基板之步驟,及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21. 如請求項20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開口部形成較前述第1透過率更高之第2透過率的第2膜。
  22. 一種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於支持基板之上,形成第1透過率之第1膜之步驟; 配合感測裝置之配置處所,於前述第1膜形成開口部之步驟, 於前述開口部填充絕緣構件之步驟, 於前述第1膜之上,形成第1保護膜之步驟, 於前述第1保護膜之上,形成發光層之步驟, 於前述發光層之上,形成第2保護膜之步驟,及 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於前述第1膜形成前述開口部之步驟。
  23. 如請求項22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下述步驟,即:於去除前述絕緣構件而形成之前述開口部,形成透過率較前述第1膜更高之第2膜。
TW110101044A 2020-02-13 2021-01-12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2133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2417 2020-02-13
JP2020-022417 2020-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456A true TW202133456A (zh) 2021-09-01

Family

ID=7718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1044A TW202133456A (zh) 2020-02-13 2021-01-12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0657A1 (zh)
EP (1) EP4105694A4 (zh)
JP (1) JPWO2021161882A1 (zh)
KR (1) KR20220138049A (zh)
CN (2) CN214477459U (zh)
DE (1) DE112021001013T5 (zh)
TW (1) TW202133456A (zh)
WO (1) WO20211618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62208A (ko) * 2020-11-06 2022-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7627B2 (en) 2011-10-14 2015-02-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openings
KR20160116162A (ko) * 2015-03-26 2016-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730803B2 (ja) * 2015-12-18 2020-07-2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光学体の形成方法、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KR102646280B1 (ko) * 2016-05-27 2024-03-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80090973A1 (en) 2016-09-23 2018-03-29 Apple Inc. Wireless charging mat with a transmitter coil arrangement including inner and outer coil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es
WO2018196149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10071121B (zh) * 2019-04-17 2020-09-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34541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3347A (zh) * 2019-10-12 2020-02-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61882A1 (zh) 2021-08-19
CN214477459U (zh) 2021-10-22
EP4105694A1 (en) 2022-12-21
WO2021161882A1 (ja) 2021-08-19
KR20220138049A (ko) 2022-10-12
EP4105694A4 (en) 2023-08-16
CN113257869A (zh) 2021-08-13
DE112021001013T5 (de) 2023-01-26
US20220390657A1 (en)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38408A1 (zh)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TWI765170B (zh) 光學感測器、光學感測系統及其製造方法
US11600648B2 (en) Apparatuses and packages including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with a plurality of photoelectronic conversion regions and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KR101899596B1 (ko) 고체 촬상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9813679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with on-chip lens and micro-lens
US8084287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apparatus, producing method therefor, image pickup module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CN108461045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13216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及其成像方法
JP2014082310A (ja)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1126168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M595331U (zh) 光學感測器以及光學感測系統
CN212392247U (zh) 屏内光学生物特征感测装置
WO202205013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2133456A (zh) 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4549195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134769A (zh) 電子機器
CN111898397B (zh) 纹路识别装置
JP2003209231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システム
TWI739557B (zh) 摩爾紋成像裝置
JP2023178185A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表示装置、光電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2139680A (zh) 電子機器
CN11623439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93996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