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9312A -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9312A
TW202119312A TW108140760A TW108140760A TW202119312A TW 202119312 A TW202119312 A TW 202119312A TW 108140760 A TW108140760 A TW 108140760A TW 108140760 A TW108140760 A TW 108140760A TW 202119312 A TW202119312 A TW 2021193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code
central
agency
accou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邵穎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0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19312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9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31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可將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機關繳款人無需再行輸入,將繳費管道改為更便捷的單(手)機操作即可完成,可大幅降低因繳款人輸入錯誤,國庫署、央行國庫局及國庫機關人工轉正之時間;並且,透過運算出符合中央機關帳務集中化繳庫帳號及足以辨識繳款人(取代個人資訊輸入)之銷帳編號,使中央機關能採用批次對帳、整批核銷等線上帳務作業,款項入帳機關人員無需再填寫國庫繳庫相關表單,將人工對帳之作業方式,改以媒體檔提供轉帳繳付明細上傳及回饋之作業模式,對於國庫署、央行國庫局現有系統的衝擊與改變並不大,卻帶給中央機關及金融機構更多的便利,達成可供繳款人便於使用的線上繳庫作業。

Description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尤指涉及一種中央機關及國庫銀行運用銷帳編號運算方式,將中央機關繳納管道導入快速響應矩陣碼(QR Code)者。
現行民眾繳納中央機關有關規費,其繳納方式多採繳款人臨櫃辦理現金收付,或由機關行文收款機關之銀行及帳號,由繳款人至金融機構臨櫃匯款(並需於匯款單上加註繳款人姓名及統一編號),或由繳款人另行開立銀行本票或支票,再行交付機關。收款機關於收款及辦理票據兌現後,再行填寫「國庫繳款書」繳納國庫,並進行後續人工對銷帳作業。綜觀上述作業模式(約占所有中央機關收付作業99%以上),其繳款作業冗長,繳款人及機關必須花費時間及金額成本辦理付款事宜。
本國在106年新提供之全國性繳費(稅)線上繳納平台後,繳款人仍需於網頁上登打繳庫帳號、銷帳編號、款項金額及繳款人身分證字號(統一編號)等資訊,並需進行「金融卡插拔」驗證,因此該線上支付方式仍顯複雜,並未能讓繳款人轉念臨櫃作業而改採線上付款之方式。
由於全省中央機關達6百餘個,目前各機關若欲導入行動支付,係只能個別申請,並依現行金融機構繳庫作業辦理(即由收款機關於收款後,再行填寫「國庫繳款書」繳納國庫),尚無通盤適用央行國庫局、財 政部國庫署(下稱國庫署)及轄屬各機關之整合性行動支付及管理作業模式。綜觀上述流程,衍生下列欲解決之技術問題與需求:(1)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手機)支付、(2)運算出符合中央機關帳務集中化繳庫帳號及足以辨識繳款人(取代個人資訊輸入)之銷帳編號、(3)中央機關採用批次對帳、整批核銷等線上帳務作業、以及(4)線上繳庫作業。故,一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可將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機關繳款人無需再行輸入,將繳費管道改為更便捷的單(手)機操作即可完成,可大幅降低因繳款人輸入錯誤,國庫署、央行國庫局及國庫機關人工轉正之時間;並且,透過運算出符合中央機關帳務集中化繳庫帳號及足以辨識繳款人(取代個人資訊輸入)之銷帳編號,使中央機關能採用批次對帳、整批核銷等線上帳務作業,款項入帳機關人員無需再填寫國庫繳庫相關表單,將人工對帳之作業方式,改以媒體檔提供轉帳繳付明細上傳及回饋之作業模式,對於國庫署、央行國庫局現有系統的衝擊與改變並不大,卻帶給中央機關及金融機構更多的便利,達成可供繳款人便於使用的線上繳庫作業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步驟一:定期更新中央機構繳庫帳號資訊;步驟二:依照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將共16碼的銷帳編號分為兩部 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其中2碼檢查碼,以及將作為收入科目的前2碼經轉換為1碼,令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另一部分的後5碼則由扣款機構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步驟三:依據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QR Code帳單;步驟四:可與繳款人之行動裝置進行連結,供繳款人下載應用程式(Application,APP)並登入後,以支付功能掃碼該產製之QR Code帳單,輸入綁定至少一金融帳號完成繳費,並送出該繳費之一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及交易筆數;步驟五:將代收該繳費款項逐筆之銷帳編號依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步驟六: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構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以異常註記;步驟七:將該繳庫帳號、繳款人由該扣款機構編列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該繳納金額、該繳款方式(新增QR Code交易型態)、該交易時間、該交易筆數及該異常註記合併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至一央行機構;步驟八:由該央行機構將該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經下載回饋給產製QR Code帳單之單位後,完成核銷帳作業;以及步驟九:該異常註記之交易經由洽詢該扣款機構,於聯繫繳款人確認繳庫單位後,進行機關間之帳務轉正及核銷作業。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更包含有一控制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收款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收發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繳費單元、以及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帳務代理單元。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控制單元為中央處理器,可作為該 銷帳編號編碼單元、該收款單元、該收發單元、該繳費單元與該帳務代理單元,運作時之運算、控制、處理、編碼、解碼與各式驅動指令之下達。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係依據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將共16碼的銷帳編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一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其中2碼檢查碼,以及將作為收入科目的前2碼經轉換為1碼,令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另一部分的後5碼則由扣款機構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係將14碼匯款繳庫帳號中,以前11碼為該收入科目,第3碼至第6碼及第12碼至第14碼合計7碼為機構代號,該收入科目第11碼,以及該機構代號第7碼,即該繳庫帳號第11碼及第14碼,為可省略之檢查碼,且該收入科目前2碼小於30,其轉換規則係將前2碼為01至09者,直接轉換成1至9,而前2碼為10至29者,以英文字母順序轉換成A至W,其中英文字母O、I及L為易混淆字元,不予使用;依上述規則可將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收入科目之還原演算,係將除了第11碼為檢查碼以外的第1碼至第10碼,由後至前,將第10碼乘上3,第9碼乘上4,依此類推至第6碼乘上7以後,第5碼從頭由3乘起,依此類推至第1碼乘上7,再將所有乘積合計後除以11,所得餘數即為第11碼,而該機構代號之還原演算方式同該收入科目;依上述規則可將簡化的11碼繳庫帳號還原成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還原演算若可除盡或餘數為10,則 檢查碼為0。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收款單元可依據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之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QR Code帳單。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收款單元至少具有一帳單條碼產製模組及一銷帳模組,該帳單條碼產製模組可產製QR Code帳單,該銷帳模組可根據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完成核銷帳作業。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收發單元可供與繳款人之行動裝置進行連結,且該收發單元可為無線網路通訊協定。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繳費單元可供繳款人透過該收發單元之傳輸,下載安裝應用程式並登入後,以支付功能掃碼該收款單元產製之QR Code帳單,輸入綁定至少一金融帳號完成繳費,並送出該繳費之一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及交易筆數。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帳務代理單元係定期更新中央機構繳庫帳號之資訊,並將該繳費單元代收款項逐筆之銷帳編號依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再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關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以異常註記,最後將繳庫帳號、繳款人由扣款機構編列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交易筆數及異常註記合併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至一央行機構,由該央行機構將該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由該收款單元自行下載,完成核銷帳作業。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銷帳編號可採英文、數字或其組合。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應用程式係為台灣行動支付APP或 金融機構之行動銀行APP。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金融帳號係為一金融卡資料或一信用卡資料。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QR Code帳單可供遠端支付或臨櫃支付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自行擇定編碼規則可視部門別、流水號、ID或手機號碼之其中幾碼進行繳款人身分識別轉換為銷帳編號後5碼。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1‧‧‧線上付款裝置
11‧‧‧控制單元
12‧‧‧銷帳編號編碼單元
13‧‧‧收款單元
131‧‧‧帳單條碼產製模組
132‧‧‧銷帳模組
14‧‧‧收發單元
15‧‧‧繳費單元
16‧‧‧帳務代理單元
2‧‧‧中央機構
3‧‧‧扣款機構
4‧‧‧行動裝置
5‧‧‧央行機構
s1~s9‧‧‧步驟一~步驟九
第1圖,係本發明之流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方塊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之流程示意圖、以及本發明之方塊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適用於一線上付款裝置1,於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線上付款裝置1包含有一控制單元11、一銷帳編號編碼單元12、一收款單元13、一收發單元14、一繳費單元15以及一帳務代理單元16。
上述所提之控制單元11可為中央處理器,用以作為該銷帳編 號編碼單元12、該收款單元13、該收發單元14、該繳費單元15與該帳務代理單元16,運作時之運算、控制、處理、編碼、解碼與各式驅動指令之下達。
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12連接該控制單元11,可依據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將共16碼的銷帳編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一中央機構2(為財政部國庫署)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其中2碼檢查碼,以及將作為收入科目前2碼經轉換為1碼,令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另一部分的後5碼則由扣款機構3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3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
該收款單元13為中央收款機關,係連接該控制單元11,其至少具有一帳單條碼產製模組131及一銷帳模組132,該帳單條碼產製模組131可依據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12之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快速響應矩陣碼(QR Code)帳單。
該收發單元14可為無線網路通訊協定,其連接該控制單元11,可供與繳款人之行動裝置4進行連結,而該行動裝置4可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該繳費單元15連接該控制單元11,可供繳款人透過該收發單元14之傳輸,下載安裝應用程式(Application,APP)並登入後,以支付功能掃碼該收款單元13產製之QR Code帳單,輸入綁定至少一金融帳號完成繳費,並送出該繳費之一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及交易筆數。
該帳務代理單元16為國庫銀行,其連接該控制單元11,用以定期更新該中央機構2繳庫帳號之資訊,並將該繳費單元15代收款項逐 筆之銷帳編號依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再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構2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以異常註記,最後將該繳庫帳號、繳款人由該扣款機構3編列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該繳納金額、該繳款方式(新增QR Code交易型態)、該交易時間、該交易筆數及該異常註記合併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至一央行機構5(為央行國庫局),由該央行機構5將該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2,由該收款單元13自行下載,回饋給該銷帳模組132,完成核銷帳作業。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裝置構成一全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裝置1。
上述銷帳編號編碼單元12的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其中銷帳編號前11碼係由帳號轉換,其轉換規則為:
中央機構2(即財政部國庫署)核編之帳號共14碼,其中前11碼為收入科目,第3碼至第6碼及第12碼至第14碼合計7碼為機構代號。如國庫署一般捐獻A/C:10171001017003,收入科目為10171001017,機關代號為1710003。
1.該收入科目第11碼(末碼),以及該機構代號第7碼(末碼),即該繳庫帳號第11碼及第14碼,係檢查碼,爰該2碼檢查碼可以省略。
2.該收入科目前2碼小於30,按下表一轉換規則,將2碼轉換為1碼,轉換規則為:前2碼為01至09者,直接轉換成1至9,而前2碼為10至29者,以英文字母順序轉換成A至W,其中英文字母O、I及L等易混淆字元,則不予使用;依上述規則可將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
Figure 108140760-A0101-12-0009-1
於一實施例中,國庫署一般捐獻之帳號中,收入科目為10171001017,帳號為10171001017003,機關代號為1710003,其中:
1.收入科目第11碼(末碼)為檢查碼,計算方式如下表二:
Figure 108140760-A0101-12-0009-2
將除了第11碼為檢查碼以外的第1碼至第10碼,按表二排列,由右至左,將第1碼乘上3,第2碼乘上4,依此類推至第5碼乘上7以後,第6碼從頭由3乘起,依此類推至第10碼乘上7,以上所有乘積合計為51,除以11,餘數為7,即為第11碼。其中,若可除盡或餘數為10,則檢查碼為0。
2.機構代號第7碼(末碼)亦為檢查碼,計算方式如下表三:
Figure 108140760-A0101-12-0009-3
其演算方式同該收入科目,合計為58,除以11,餘數為3,即為第7碼。其中,若可除盡或餘數為10,則檢查碼為0。
依上述規則,將帳號第11碼及第14碼省略,以及前2碼轉換為1碼,國庫署一般捐獻帳號經轉換為11碼銷帳編號,如表四所示:
Figure 108140760-A0101-12-0010-4
上述帳號轉換的還原演算,首先將銷帳編號第1碼先還原為2碼,即將A1710010100(11碼)還原為101710010100(12碼)。其次,由第1次還原後12碼之前10碼,依上述編碼規則,還原第11碼檢查碼,即將101710010100(12碼)還原為1017100101700(13碼)。最後,由第2次還原後之編號第3碼至第6碼,以及第12碼及第13碼,還原第14碼檢查碼,即將1017100101700(13碼)還原為10171001017003(14碼)。經上述還原後,即將簡化的銷帳編號前11碼,還原為14碼繳庫帳號。其中,還原收入科目檢查碼與機關代號檢查碼無先後順序,亦可先還原機關代號檢查碼,再還原收入科目檢查碼。
銷帳編號後5碼為繳款人身分識別,其編碼規則係由扣款機構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部門別、流水號、ID或手機號碼之其中幾碼)。
於一實施例中,扣款機構進行繳款人身分識別轉換為銷帳編號後5碼,可參考下表五方式:
Figure 108140760-A0101-12-0011-5
當運用時,可讓使用者之行動裝置4(如智慧型手機)與該收發單元14進行連結,而該收發單元2可為無線網路通訊協定,例如:3G、4G、5G、wi-fi等。待完成連結之後,便可由該繳費單元15下載應用程式(台灣行動支付APP或金融機構之行動銀行APP)後,輸入個人驗證資料,並綁定一組或多組的金融卡資料或信用卡資料註冊成會員。其步驟流程如下:
步驟一s1,由帳務代理單元16(國庫銀行)定期更新中央機構2(財政部國庫署)繳庫帳號資訊。
步驟二s2,由銷帳編號編碼單元12依照如上所述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銷帳編號共16碼(可採英文、數字或其組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中央機構2(財政部國庫署)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2碼檢查碼,以及收入科目前2碼經轉換為1碼,則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後5碼則由扣款機構3(扣款銀行)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3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
步驟三s3,由收款單元13(中央收款機關)依據前項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QR Code帳單。
步驟四s4,繳款人利用行動裝置4登入台灣行動支付APP或金融機構之行動銀行APP,以支付功能掃碼前項產製之QR Code帳單(可供遠端支付或臨櫃支付),輸入綁定金融卡之密碼或信用卡驗證流程完成繳費。
步驟五s5,由帳務代理單元16(國庫銀行)將代收款項逐筆之銷帳編號依上述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
步驟六s6,該帳務代理單元16(國庫銀行)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構2(財政部國庫署)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註記異常。
步驟七s7,該帳務代理單元16(國庫銀行)將繳庫帳號、繳款人自編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繳納金額、繳款方式(新增QR Code交易型態)、交易時間、交易筆數及異常註記併入合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國庫銀行的國庫收支連線作業),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央行機構5(央行國庫局)。
步驟八s8,該央行機構5將該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2(財政部國庫署),由收款單元13(中央收款機關)自行下載,回饋給銷帳模組132,完成核銷帳作業。
步驟九s9,異常註記之交易由該帳務代理單元16(國庫銀行)洽扣款機構3(扣款銀行),於聯繫繳款人確認繳庫單位後,由該收款單元13(中央收款機關)進行機關間之帳務轉正及核銷作業。
QR Code係二維條碼的其中一種型式,其應用範圍已經擴展到包括產品跟蹤、物品識別、文件管理、及行銷推廣等方面。中央機關及國庫銀行運用銷帳編號運算方式,將中央機關繳納管道導入QR Code,可以解決傳統前案業務及技術需求問題,茲說明如下:
1.中央機關共有逾6百多個機關單位,導入行動支付除可解決繳款人臨櫃辦理之不便外,對於轉帳繳付作業的處理方式提供更新的選擇,亦能符合其金融創新之要求。
2.機關繳款人無需再行輸入,可將繳費管道由臨櫃、金融票據兌(交)換、桌上型電腦輸入、或插卡驗證改為更便捷的單(手)機操作即可完成。
3.可大幅降低因繳款人輸入錯誤,財政部國庫署、央行國庫局及國庫機關人工轉正之時間。
4.因將繳款人資訊去識別化,可避免繳款人個資外洩。
5.中央機關帳務集中化之銷帳編號統一運算規則,可大幅減化機關個別與金融機構簽約申辦流程(僅需函文通知)。
6.銷帳、對帳採線上作業,款項入帳機關人員無需再填寫國庫繳庫相關表單。
相較於傳統以人工對帳之作業方式,本發明以媒體檔提供轉帳繳付明細上傳及回饋之作業模式,對於財政部國庫署、央行國庫局現有系統的衝擊與改變並不大,卻帶給中央機關及金融機構更多的便利。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將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手機)支付,運算出符合中央機關帳務集中化繳庫帳號及足以辨識繳款人(取代個人資訊輸入)之銷帳編號,使中央機關能採用批次對帳、整批核銷等線上帳務作業,達成能讓繳款人便於使用的線上繳庫作業,進而使本發明之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發明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線上付款裝置
11‧‧‧控制單元
12‧‧‧銷帳編號編碼單元
13‧‧‧收款單元
131‧‧‧帳單條碼產製模組
132‧‧‧銷帳模組
14‧‧‧收發單元
15‧‧‧繳費單元
16‧‧‧帳務代理單元
2‧‧‧中央機構
3‧‧‧扣款機構
4‧‧‧行動裝置
5‧‧‧央行機構

Claims (18)

  1. 一種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一:定期更新中央機構繳庫帳號資訊;
    步驟二:依照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將共16碼的銷帳編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其中2碼檢查碼,以及將作為收入科目的前2碼經轉換為1碼,令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另一部分的後5碼則由扣款機構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
    步驟三:依據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快速響應矩陣碼(QR Code)帳單;
    步驟四:可與繳款人之行動裝置進行連結,供繳款人下載應用程式(Application,APP)並登入後,以支付功能掃碼該產製之QR Code帳單,輸入綁定至少一金融帳號完成繳費,並送出該繳費之一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及交易筆數;
    步驟五:將代收該繳費款項逐筆之銷帳編號依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
    步驟六: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構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以異常註記;
    步驟七:將該繳庫帳號、繳款人由該扣款機構編列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該繳納金額、該繳款方式(新增QR Code交易型態)、該交易時間、該交易筆數及該異常註記合 併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至一央行機構;
    步驟八:由該央行機構將該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經下載回饋給產製QR Code帳單之單位後,完成核銷帳作業;以及
    步驟九:該異常註記之交易經由洽詢該扣款機構,於聯繫繳款人確認繳庫單位後,進行機關間之帳務轉正及核銷作業。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更包含有一控制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收款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收發單元、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繳費單元、以及一連接該控制單元之帳務代理單元。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控制單元為中央處理器,可作為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該收款單元、該收發單元、該繳費單元與該帳務代理單元,運作時之運算、控制、處理、編碼、解碼與各式驅動指令之下達。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係依據銷帳編號編碼規則,將共16碼的銷帳編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的前11碼係由一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匯款繳庫帳號轉換,省略其中2碼檢查碼,以及將作為收入科目的前2碼經轉換為1碼,令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另一部分的後5 碼則由扣款機構編列,作為繳款人身分識別之用,扣款機構可視業務需求,自行擇定編碼規則。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銷帳編號編碼規則係將14碼匯款繳庫帳號中,以前11碼為該收入科目,第3碼至第6碼及第12碼至第14碼合計7碼為機構代號,該收入科目第11碼,以及該機構代號第7碼,即該繳庫帳號第11碼及第14碼,為可省略之檢查碼,且該收入科目前2碼小於30,其轉換規則係將前2碼為01至09者,直接轉換成1至9,而前2碼為10至29者,以英文字母順序轉換成A至W,其中英文字母O、I及L為易混淆字元,不予使用;依上述規則可將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繳庫帳號簡化為11碼。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收入科目之還原演算,係將除了第11碼為檢查碼以外的第1碼至第10碼,由後至前,將第10碼乘上3,第9碼乘上4,依此類推至第6碼乘上7以後,第5碼從頭由3乘起,依此類推至第1碼乘上7,再將所有乘積合計後除以11,所得餘數即為第11碼,而該機構代號之還原演算方式同該收入科目;依上述規則可將簡化的11碼繳庫帳號還原成該中央機構核編之14碼。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還原演算若可除盡或餘數為10,則檢查碼為0。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 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收款單元可依據該銷帳編號編碼單元之銷帳編號編碼規則產製QR Code帳單。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收款單元至少具有一帳單條碼產製模組及一銷帳模組,該帳單條碼產製模組可產製QR Code帳單,該銷帳模組可根據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完成核銷帳作業。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收發單元可供與繳款人之行動裝置進行連結,且該收發單元可為無線網路通訊協定。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繳費單元可供繳款人透過該收發單元之傳輸,下載安裝應用程式並登入後,以支付功能掃碼該收款單元產製之QR Code帳單,輸入綁定至少一金融帳號完成繳費,並送出該繳費之一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及交易筆數。
  1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帳務代理單元係定期更新中央機構繳庫帳號之資訊,並將該繳費單元代收款項逐筆之銷帳編號依銷帳編號編碼規則還原成繳庫帳號,再將還原後之繳庫帳號與更新之中央機關繳庫帳號進行線上比對,比對結果不符合者將另行以異常註記,最後將繳庫帳號、繳款人由扣款機構編列之銷帳編號(原銷帳編號後5碼)、繳納金額、繳款方式、交易時間、交易筆數及異常註記合併成一網路繳庫明細資料檔,於交易隔日批次傳送至一央行機構,由該央行機構將該網路繳 庫明細資料檔上傳至該中央機構,由該收款單元自行下載,完成核銷帳作業。
  1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銷帳編號可採英文、數字或其組合。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1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應用程式係為台灣行動支付APP或金融機構之行動銀行APP。
  1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1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金融帳號係為一金融卡資料或一信用卡資料。
  1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8、9或11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QR Code帳單可供遠端支付或臨櫃支付
  1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自行擇定編碼規則可視部門別、流水號、ID或手機號碼之其中幾碼進行繳款人身分識別轉換為銷帳編號後5碼。
  1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10項所述之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其中,該行動裝置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TW108140760A 2019-11-08 2019-11-08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TW2021193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760A TW202119312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760A TW202119312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312A true TW202119312A (zh) 2021-05-16

Family

ID=7702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760A TW202119312A (zh) 2019-11-08 2019-11-08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193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44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merchant payment data
US20120011071A1 (en) Remote invoice and negotiable instrument processing
CN107665445B (zh) 一种处理订单赎回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27694A2 (en) Account number based bill payment platform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1136123A (zh) 智能卡pos机系统及相应在商户进行取现及汇款的方法
CN101587579A (zh) 信用卡还款系统及方法
CN106846144A (zh) Mt940报文在银企直连中应用的方法及系统
US7991658B2 (en) Accounting process
US871915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funds
CN106297087A (zh) 一种o2o商业平台装置
JP2007510190A (ja) 販売時点情報管理購買システム
TWM594743U (zh)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裝置
CN101877098A (zh) 银行代收代付业务报表系统及其报表生成方法
CN101908253B (zh) 一种实现税控功能的系统以及方法
US20170024715A1 (en) Systems & methods for making real-time electronic payments u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0415097B (zh) 一种汇票拆分、合并系统及实现汇票交易的方法
CN107038586A (zh) 电子商务平台转账收款自动化确认的方法及系统
TW202119312A (zh) 中央機關收款作業導入行動支付的線上付款方法
US106503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check assurance
US850442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cking and encod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CN103577981A (zh) 采用二维条码的手机支付系统和相应方法
TWM594768U (zh) 政府採購網押標金之收款流程線上化及交易流程優化之裝置
TWI733251B (zh) 政府採購網押標金之收款流程線上化及交易流程優化之方法
CN105283891A (zh) 用于促进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17581A (zh) 金融支付终端无银行卡付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