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9326A -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9326A
TW202109326A TW108129596A TW108129596A TW202109326A TW 202109326 A TW202109326 A TW 202109326A TW 108129596 A TW108129596 A TW 108129596A TW 108129596 A TW108129596 A TW 108129596A TW 202109326 A TW202109326 A TW 2021093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electronic key
biometrics
smart mobile
control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9665B (zh
Inventor
沈奕廷
Original Assignee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9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9665B/zh
Priority to US16/568,417 priority patent/US1130212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6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9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932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944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6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using a biometric sensor integrated in the p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94Mechanical aspects of remotely controlled locks
    • E05B2047/0095Mechanical aspects of locks controlled by telephone signals, e.g. by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14With a sequence of inputs of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是由使用者的智慧型行動裝置下載一個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並且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建立帳號、密碼以及認證生物特徵,進一步與要控制的鎖具配對使智慧型行動裝置成為配對鎖具的電子鑰匙,智慧型行動裝置透過是否與鎖具連線自動且正確地判斷持有者輸入生物特徵時是要用來解鎖鎖具或要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使得智慧型行動裝置可以快速且簡便地作為電子鑰匙操作鎖具解鎖並且不會影響智慧型行動裝置本來的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尤指一種透過電子方式配合生物特徵對鎖具進行解鎖控制的解鎖方法。
隨著科技進步,鎖具從傳統的機械式解鎖方式進步到機械、電機與電子配合的解鎖方式(通常稱作電子鎖),這種電子鎖可以透過電子鑰匙、智慧型行動裝置進行解鎖操作,然而無論是電子鑰匙或智慧型行動裝置為了便利性通常使用遠端解鎖技術,也就是說在距離還有一段距離的狀態下就允許電子鑰匙、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連線並進行解鎖操作,然而這樣的技術存在被第三人使用電子儀器私下擷取訊號而破解的問題。
再者,已知電子鑰匙或智慧型行動裝置控制鎖具解鎖的技術,在電子鑰匙或智慧型行動裝置遺失後,會有拾取的第三人可以用來解鎖鎖具的風險。
為解決此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包括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使用一電子鑰匙開啟執行可以控制一個鎖具的一個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設定帳號與密碼,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時,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設定一組帳號與一組密碼,使用設定的帳號與密碼登入,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輸入正確的帳號與密碼,識別帳號與密碼是否均正確,若識別輸入的帳號或密碼的其中任意一者錯誤,則禁止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輸入預設生物特徵,初次輸入正確的帳號與正確的密碼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輸入一個預設生物特徵,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使用預設生物特徵建立為已認證生物特徵,與鎖具配對,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之後,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與對應的一個鎖具進行配對,配對是否成功,若配對失敗,則允許重複執行與鎖具配對程序,常駐背景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當配對成功時,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背景執行,是否連線,檢查電子鑰匙是否與鎖具連線,是否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在電子鑰匙與鎖具連線的狀態下檢測是否有輸入一個生物特徵,若沒有執行終止程序,使電子鑰匙與鎖具斷開連線,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識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是否相符,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不相符則不輸出解鎖資料,輸出解鎖資料,在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相符時,電子鑰匙輸出一個解鎖資料給所連線的鎖具,解鎖資料識別是否成功,鎖具接收解鎖資料後識別解鎖資料是否正確,若解鎖資料識別不正確,則鎖具保持上鎖,若解鎖資料識別正確,則鎖具解鎖。
本發明的方法透過背景執行的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能夠快速地使電子鑰匙(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連線,並且透過直接觸碰生物特徵擷取裝置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就可以在不用額外手動操作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狀態下控制鎖具解鎖,使用上具有很好的便利性,而且解鎖的速度也很快。
其中所述的電子鑰匙是由安裝有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構成,進一步包括:是否輸入生物特徵,在電子鑰匙與鎖具沒有連線的狀態下檢測是否有輸入生物特徵,若沒有輸入生物特徵,則智慧型行動裝置保持不動作,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在智慧型行動裝置沒有與鎖具連線的情況下對輸入的生物特徵識別,若生物特徵識別失敗則不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若生物特徵識別成功則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本發明的方法透過背景執行的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能夠快速地使電子鑰匙(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連線,並且透過直接觸碰生物特徵擷取裝置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就可以在不用額外手動操作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狀態下控制鎖具解鎖,使用上具有很好的便利性,而且解鎖的速度也很快。
其中與鎖具配對時將鎖具的一個鎖具識別資料儲存在電子鑰匙中,解鎖資料識別是由鎖具比對本身的鎖具識別資料與解鎖資料中包括的鎖具識別資料是否相符。
其中電子鑰匙與鎖具的連線為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在是否連線的步驟中,使用電子鑰匙近距離靠近鎖具而連線。
本發明的方法使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因而在傳送解鎖資料時不容易被第三人從遠端在持有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擷取。
在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說明性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之下將可更清楚瞭解本發明。
本發明是一種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在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簡便且快速地解鎖。為了方便瞭解本發明解鎖方法的技術特徵,假設將本發明的方法使用在一個門鎖的解鎖上,參閱第2圖顯示一個門20上安裝電子式的一個鎖具22,鎖具22包括的一個閂頭23外伸時允許與門框的閂孔嵌合,進一步門20無法被開啟,在鎖具22解鎖後允許操作鎖具驅動閂頭23內縮,進一步門20可以被開啟。鎖具22可以與至少一個電子鑰匙24配對,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電子鑰匙24較佳是由智慧型行動裝置所構成,其包括有一個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以及用來顯示畫面並且允許輸入資訊的一個觸控螢幕28,其中所述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較佳為指紋擷取裝置。
本發明的方法藉由鎖具22與電子鑰匙24達成,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S101,使用一電子鑰匙24開啟執行可以控制一個鎖具22的一個鎖具控制應用程式S101。實質上,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下載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並且安裝,在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安裝完成後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設定帳號與密碼S103,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時,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設定一組帳號與一組密碼,實質上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觸控螢幕28在鎖具應用程式的介面上輸入自訂的一組帳號以及一組密碼,並且將自訂的帳號與密碼儲存在鎖具應用程式內。
使用設定的帳號與密碼登入S105,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輸入正確的帳號與密碼。完成自訂的帳號與密碼設定之後,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螢幕輸入自訂的帳號與密碼。識別帳號與密碼是否均正確S107,若識別輸入的帳號或密碼的其中任意一者錯誤,則禁止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S109。
輸入預設生物特徵S111,初次輸入正確的帳號與正確的密碼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輸入一個預設生物特徵,實質上是使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S113,使用預設生物特徵建立為已認證生物特徵。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擷取到生物特徵之後,將所擷取的生物特徵設定為已認證生物特徵並且儲存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記憶體中。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已認證生物特徵並非只能有一組,也就是說,單一的智慧型行動裝置允許輸入不同人的生物特徵建立為複數個已認證生物特徵。
與鎖具配對S115,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之後,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與對應的一個鎖具進行配對,配對是否成功S117,若配對失敗S119,則允許重複執行與鎖具配對S115程序。所述與鎖具配對包括將鎖具22獨有的一個鎖具識別資料傳送給智慧型行動裝置儲存,所述鎖具識別資料可以是鎖具的硬體識別碼或者是加密封包。
常駐背景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S133,當配對成功S131時,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背景執行,並且在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22配對成功後,該智慧型行動裝置就成為一個電子鑰匙24,允許被使用來解鎖已配對的至少一個鎖具,所述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背景執行是指在鎖具控制應用程式運行之後,即便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介面沒有顯示在智慧型行動裝置的觸控螢幕28上,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仍然沒有被關閉,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常駐背景執行有利於簡化控制鎖具22解鎖的流程(特別是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從斷線到互相連線的速度有幫助)。
是否連線S135,檢查電子鑰匙24是否與鎖具22連線,實質上,常駐背景執行的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主動偵測是否與鎖具22連線,本發明已知的較佳實施例中,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的連線採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所以要使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連線的實質作法是將電子鑰匙24很靠近鎖具22上的感應位置,使得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透過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取得連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子鑰匙24沒有與鎖具22連線的情況下,電子鑰匙24(智慧型行動裝置)仍然會偵測是否輸入生物特徵S173,若沒有輸入生物特徵,則智慧型行動裝置保持不動作S175。所述智慧型行動裝置S175保持不動作是指智慧型行動裝置保持在螢幕沒有顯示畫面的狀態,則智慧型行動裝置保持螢幕沒有顯示畫面。
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S177,在智慧型行動裝置(電子鑰匙24)沒有與鎖具22連線的情況下對輸入的生物特徵識別,若生物特徵識別失敗則不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S179,若生物特徵識別成功則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S191。這將有助於智慧型行動裝置所構成的電子鑰匙24兼具控制鎖具22的功能並且不影響智慧型行動裝置本身操作,例如目前已知的許多智慧型行動裝置配備有指紋擷取裝置,並且透過觸碰指紋擷取裝置讀取持有者的指紋能透主動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及其觸控螢幕28,因而在電子鑰匙24(智慧型行動裝置)沒有與鎖具22連線的狀態下,持有者觸碰指紋擷取裝置(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使智慧型行動裝置讀取指紋之後,若指紋識別正確,能夠正常地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及其觸控螢幕28。
在電子鑰匙24沒有與鎖具22連線的狀態下輸入生物特徵能夠使作為電子鑰匙24的智慧型行動裝置進行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操作,然而當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連線的狀態下,輸入生物特徵並不是用來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詳細的說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是否輸入及時生物特徵S137,在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連線的狀態下檢測是否有輸入一個生物特徵,若沒有執行終止程序S139,使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斷開連線,也就是說,在電子鑰匙24與鎖具22的距離很接近並且連線的狀態下使用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擷取持有者的生物特徵被視為及時生物特徵,並且判斷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S151,識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是否相符,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不相符則不輸出解鎖資料S153。
輸出解鎖資料S155,在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相符時,電子鑰匙24輸出一個解鎖資料給所連線的鎖具22,所述解鎖資料包括儲存在電子鑰匙24中的鎖具識別資料,也就是說,當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相符時,電子鑰匙24傳送一個包括鎖具識別資料的解鎖資料給鎖具22。
解鎖資料識別是否成功S157,鎖具22接收解鎖資料後識別解鎖資料是否正確,若解鎖資料識別不正確,則鎖具22保持上鎖S159,若解鎖資料識別正確,則鎖具22解鎖S171。詳細地說,若解鎖資料包括的是鎖具22的硬體識別碼,則鎖具22是比對解鎖資料中的硬體識別碼與鎖具22本身的硬體識別碼是否相符,若兩者相符則鎖具22控制為解鎖,若兩者不相符鎖具22抱持在上鎖狀態。若解鎖資料包括的是鎖具22的加密封包,則鎖具22接收到加密封包後須要進一步使用解密鑰解密後取得內部資料進行比對是否相符。
本發明的方法透過判斷智慧型行動裝置(電子鑰匙24)是否有與鎖具22連線而準確地識別持有者輸入生物特徵的目的是要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或者是要解除鎖具22的鎖定狀態,如此使得智慧型行動裝置作為允許控制鎖具22解鎖的電子鑰匙24的同時不會影響本來智慧型行動裝置的操作流程或方法。
本發明的方法透過背景執行的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能夠快速地使電子鑰匙24(智慧型行動裝置)與鎖具22連線,並且透過直接觸碰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就可以在不用額外手動操作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狀態下控制鎖具22解鎖,使用上具有很好的便利性,而且解鎖的速度也很快。
本發明的方法透過與鎖具22配對時取得鎖具22獨有的鎖具識別資料,並且在執行解鎖時由鎖具22識別鎖具識別資料是否正確判斷發出解鎖要求端的電子鑰匙是否為已配對的電子鑰匙,進一步可以防止鎖具22被沒有配對過的其他電子鑰匙24解鎖的問題,因而使用上有好的安全性。
本發明的方法使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因而在傳送解鎖資料時不容易被第三人從遠端在持有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擷取。
本發明的方法需要在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成功的狀態下才會傳送解鎖資料給鎖具22,因此若電子鑰匙24(智慧型行動裝置)遺失,鎖具22仍然不容易被拾取者破解。
本發明的方法在傳送解鎖資料前需要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允許建立複數個已認證生物特徵,而且在解鎖鎖具22的過程中無須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電子鑰匙24),因而允許成為多人共用的電子鑰匙24。
本發明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所述生物特徵擷取裝置26可以是指紋擷取裝置以外的設備,例如生物徵擷取裝置26可以是聲音擷取裝置、指靜脈擷取裝置、影像擷取裝置的其中任意一種。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發明可在未脫離本發明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20:門 22:鎖具 23:閂頭 24:電子鑰匙 26:生物特徵擷取裝置 28:觸控螢幕 S101: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S103:設定帳號與密碼 S105:使用設定的帳號與密碼登入 S107:識別帳號與密碼是否正確 S109:禁止登入鎖具應用程式 S111:輸入預設生物特徵 S113: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 S115:與鎖具配對 S117:鎖具配對是否成功 S119:配對失敗 S131:配對成功 S133:常駐背景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S135:是否連線 S137:是否輸入及時生物特徵 S139:終止程序 S151: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 S153:不輸出解鎖資料 S155:輸出解鎖資料 S157:解鎖資料識別是否成功 S159:保持上鎖 S171:解鎖 S173:是否輸入生物特徵 S175:不動作 S177: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 S179:不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S191: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第1圖為本發明兼具安全性與簡便解鎖的方法的流程圖。
第2圖為本發明兼具安全性與簡便解鎖的方法的狀態圖。
所有圖式係僅便於解釋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說明用實施例之元件的數目、位置、關係、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屬於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S101: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S103:設定帳號與密碼
S105:使用設定的帳號與密碼登入
S107:識別帳號與密碼是否正確
S109:禁止登入鎖具應用程式
S111:輸入預設生物特徵
S113: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
S115:與鎖具配對
S117:鎖具配對是否成功
S119:配對失敗
S131:配對成功
S133:常駐背景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S135:是否連線
S137:是否輸入及時生物特徵
S139:終止程序
S151: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
S153:不輸出解鎖資料
S155:輸出解鎖資料
S157:解鎖資料識別是否成功
S159:保持上鎖
S171:解鎖
S173:是否輸入生物特徵
S175:不動作
S177: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
S179:不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S191: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Claims (4)

  1. 一種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包括 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使用一電子鑰匙開啟執行可以控制一個鎖具的一個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設定帳號與密碼,初次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時,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設定一組帳號與一組密碼; 使用設定的帳號與密碼登入,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引導輸入正確的帳號與密碼; 識別帳號與密碼是否均正確,若識別輸入的帳號或密碼的其中任意一者錯誤,則禁止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 輸入預設生物特徵,初次輸入正確的帳號與正確的密碼登入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輸入一個預設生物特徵; 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使用預設生物特徵建立為已認證生物特徵; 與鎖具配對,建立已認證生物特徵之後,依據鎖具控制應用程式引導與對應的一個鎖具進行配對; 配對是否成功,若配對失敗,則允許重複執行與鎖具配對程序; 常駐背景執行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當配對成功時,鎖具控制應用程式背景執行; 是否連線,檢查電子鑰匙是否與鎖具連線; 是否輸入及時生物特徵,在電子鑰匙與鎖具連線的狀態下檢測是否有輸入一個生物特徵,若沒有執行終止程序,使電子鑰匙與鎖具斷開連線; 及時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識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是否相符,若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不相符則不輸出解鎖資料; 輸出解鎖資料,在及時生物特徵與已認證生物特徵相符時,電子鑰匙輸出一個解鎖資料給所連線的鎖具; 解鎖資料識別是否成功,鎖具接收解鎖資料後識別解鎖資料是否正確,若解鎖資料識別不正確,則鎖具保持上鎖,若解鎖資料識別正確,則鎖具解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電子鑰匙是由安裝有鎖具控制應用程式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所構成,進一步包括: 是否輸入生物特徵,在電子鑰匙與鎖具沒有連線的狀態下檢測是否有輸入生物特徵,若沒有輸入生物特徵,則智慧型行動裝置保持不動作; 生物特徵識別是否成功,在智慧型行動裝置沒有與鎖具連線的情況下對輸入的生物特徵識別,若生物特徵識別失敗則不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若生物特徵識別成功則喚醒智慧型行動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其中與鎖具配對時將鎖具的一個鎖具識別資料儲存在電子鑰匙中,解鎖資料識別是由鎖具比對本身的鎖具識別資料與解鎖資料中包括的鎖具識別資料是否相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其中電子鑰匙與鎖具的連線為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在是否連線的步驟中,使用電子鑰匙近距離靠近鎖具而連線。
TW108129596A 2019-08-20 2019-08-20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TWI699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9596A TWI699665B (zh) 2019-08-20 2019-08-20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US16/568,417 US11302128B2 (en) 2019-08-20 2019-09-12 Easy unlocking method with safety using an electronic key and a biological fea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9596A TWI699665B (zh) 2019-08-20 2019-08-20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9665B TWI699665B (zh) 2020-07-21
TW202109326A true TW202109326A (zh) 2021-03-01

Family

ID=7260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596A TWI699665B (zh) 2019-08-20 2019-08-20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2128B2 (zh)
TW (1) TWI6996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755B (zh) * 2021-12-16 2022-09-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鎖裝置的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9665B (zh) * 2019-08-20 2020-07-2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TWI810821B (zh) 2022-02-18 2023-08-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離合器的鎖具
TWI828294B (zh) 2022-08-31 2024-01-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鬆脫連桿組的門弓器
TWI828293B (zh) 2022-08-31 2024-01-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能控制關門速度的門弓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32854C2 (sv) * 2007-02-23 2010-04-20 Phoniro Ab Låsanordning
US2013034231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Gun Chen Smart lock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9679429B2 (en) * 2012-12-03 2017-06-13 13876 Yukon Inc. Wireless portable lock system
AU2015214079C1 (en) * 2014-02-05 2017-01-19 Apple Inc. Uniform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ntrollers and accessories
CN103927802B (zh) * 2014-04-18 2017-01-25 深圳市威富安防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70332055A1 (en) * 2014-11-26 2017-11-16 STRATTEC Advanced Logic Door lock and door security system
US10074224B2 (en) * 2015-04-20 2018-09-11 Gate Labs Inc. Access management system
US9672674B2 (en) * 2015-07-06 2017-06-06 Acsys Ip Hold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lock systems with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TWI550435B (zh) * 2015-09-11 2016-09-21 I Tek Metal Mfg Co Ltd 使用行動裝置操作的管制系統
US10178530B2 (en) * 2015-12-14 2019-01-08 Afe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sset and crowd tracking in an IoT system
SG10201607277VA (en) * 2016-09-01 2018-04-27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 control
CN106355717A (zh) * 2016-09-05 2017-0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nfc的移动终端开锁方法及系统
JP6565877B2 (ja) * 2016-11-25 2019-08-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施錠システム
TWI614391B (zh) * 2017-03-17 2018-02-11 I Tek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鎖裝置的管制系統
MY194318A (en) * 2017-08-28 2022-11-28 Timetec Holding Sdn Bhd Mobile-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20190147157A1 (en) * 2017-11-14 2019-05-16 Stratis loT, LLC Smart Lock System
US11917070B2 (en) * 2018-02-17 2024-02-27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multiplicity of credentials
TWM562879U (zh) * 2018-03-29 2018-07-01 陳澤興 無線門鎖裝置及具有該無線門鎖裝置之生物辨識門鎖控制系統
US11521445B2 (en) * 2018-08-03 2022-12-06 Therma-Tru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lectronic entry door systems
TWM574279U (zh) * 2018-09-21 2019-02-11 廖禮士 生物辨識智慧電鎖系統
TWI662177B (zh) * 2018-10-12 2019-06-1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解鎖識別型式的門禁管制方法
TWI699665B (zh) * 2019-08-20 2020-07-2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MX2022006009A (es) * 2019-11-26 2022-06-22 Spectrum Brands Inc Sistema y metodo de inscripcion de usuarios de una cerradura biometrica inalambric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755B (zh) * 2021-12-16 2022-09-0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鎖裝置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02128B2 (en) 2022-04-12
TWI699665B (zh) 2020-07-21
US20210056791A1 (en)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665B (zh) 兼具安全性的簡便解鎖的方法
US10586036B2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recovery and resetting of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
US11736478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user-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ask performance
WO2018040770A1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nfc的移动终端开锁方法及系统
US10164985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overy and resetting of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
US10812485B1 (en) Wearable device-based user authentication
US10037421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user authentication
US10476873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assword-less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password-less detection of user identity
US99531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identifying a user to an associated device
TWI543012B (zh) 一種移動終端的身份驗證方法和移動終端
TWI770422B (zh) 用於操作物聯網設備的方法和系統
US201500333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tection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US201302236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acces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facial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 gesture
US20140143860A1 (en) Two tier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37247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1693941B2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access control using a wearable device
CN109147104A (zh) 一种双重验证的电子门锁及其验证方法
WO2018014322A1 (zh) 住宅智能门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188230A1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
WO2020206734A1 (zh) 基于手写密码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339610A (zh) 一种终端用户认证方法和装置
WO2015053573A1 (ko) 모바일 단말기용 지문인식 해킹방지 장치 및 지문 해킹방지용 표면부재와 그 지문해킹 방지방법
WO2018000234A1 (zh) 一种基于双指纹控制智能门禁的方法及系统
TWI529559B (zh) Computer system with wake-up authentication and its computer equipment
CN110111463A (zh) 触屏智能门锁用户密码显示输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