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8449A -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8449A
TW202108449A TW109124625A TW109124625A TW202108449A TW 202108449 A TW202108449 A TW 202108449A TW 109124625 A TW109124625 A TW 109124625A TW 109124625 A TW109124625 A TW 109124625A TW 202108449 A TW202108449 A TW 2021084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camera
aerosol container
flying
direction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4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南敦嗣
荒木宗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52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3460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52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3459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52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3461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製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44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00Dropping, ejecting, releasing, or receiving articles, liquids, or the like, in flight
    • B64D1/16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 B64D1/18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by spraying, e.g. insecti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03Atomisers or mist blowers
    • A01M7/0014Field atomisers, e.g. orchard atomisers, self-propelled, drawn or tractor-mou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5Specia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he spraying or distributing parts, e.g. 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the spray booms, mounting of the nozzles, protection shields
    • A01M7/006Mounting of the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2Undercarriages, frames, mountings, couplings, tanks
    • A01M7/0085T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9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9/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 B05B9/03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B9/0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pressurised or compressible container; with p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47/08Arrangements of 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64U10/14Flying platforms with four distinct rotor axes, e.g. quad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14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elivery of liquid or semi-liquid contents by internal gaseous pressure, i.e. aerosol containers comprising propellant for a product delivered by a propellant
    • B65D83/28Nozzles, nozzl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5D83/30Nozzles, nozzl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guiding the flow of spray, e.g. funnels, ho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14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elivery of liquid or semi-liquid contents by internal gaseous pressure, i.e. aerosol containers comprising propellant for a product delivered by a propellant
    • B65D83/36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elivery of liquid or semi-liquid contents by internal gaseous pressure, i.e. aerosol containers comprising propellant for a product delivered by a propellant allowing operation in any orientation, e.g. discharge in invert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45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releasing liquids or powders in-flight, e.g. crop-du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而可裝配噴霧劑容器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是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特徵在於:前述噴霧劑容器裝配於機體外部,且前述噴霧劑容器之中心軸沿著前述機體之俯仰軸配置,或者配置於從機體之主體部延伸的小翼、設置有旋轉翼的臂部、起飛降落用的腳部等的延長部,前述噴霧劑容器與前述噴嘴是透過管件而連接。

Description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從無人飛行體等之移動體吐出液體、氣體、空氣、音(警笛)等之移動體的吐出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備藉由氣體壓力使內容物噴出之噴霧劑容器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發明背景
以往,利用此種噴霧劑容器之飛行體的吐出裝置,已知的是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蜂之驅除裝置。該蜂之驅除裝置於機體內部具備將藥劑供給至蜂巢的藥劑供給部,且於該藥劑供給部,裝設有噴霧劑容器作為噴射用器具。 而且,在驅除蜂時,一面察看裝配於機體之相機的圖像,一面使無人飛行體飛行到蜂巢附近且盤旋,並且操作位於控制器上的移動按鈕,使藥劑供給部(噴嘴)的噴射孔朝向蜂巢,將藥劑予以噴霧。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17-104063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第1問題 然而,專利文獻1之裝置由於是將噴霧劑容器裝設於機體內部的構成,因此必須配合噴霧劑容器來大幅改造機體。噴霧劑容器之徑或高度等尺寸有很多種,尺寸不合時必須進一步改造。又,為了裝配噴霧劑容器,機體的形狀、大小也受到限制。 因此,雖然考慮將噴霧劑容器安裝於飛行體的機體外部,但若機體的主體部比較小型的話,難以確保空間。特別是,若是裝設有相機,則必須避開相機的空間。 第2問題 又,專利文獻1之裝置只有裝配1支噴霧劑容器,若是必須大量使用時,則必須頻繁地更換。若是作業途中用盡時,會中斷作業使之歸航,而作業效率降低。因此,雖然考慮裝配複數支噴霧劑容器,但機體內沒有裝設複數支噴霧劑容器的空間。 第3問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是一面確認相機之拍攝圖像一面將藥劑供給部(噴嘴)的噴射孔朝向蜂巢,如此來使之移動,但若是分別設置相機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與噴嘴用之方向變更裝置,則需要該部分的空間,並且重量會增加,不僅如此,用以控制各個方向之控制方式或操作方法也會變複雜。 本發明之第1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而可裝配噴霧劑容器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本發明之第2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而可裝配複數支噴霧劑容器,可提高作業效率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本發明之第3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可變更相機之方向與噴嘴之方向,並且可使控制方式簡化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 共通之目的在於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 解決課題之手段
(第1解決手段) 為達成上述第1目的之第1解決手段是藉由以下之發明群所構成。 第1發明是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是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裝配於機體外部,且前述噴霧劑容器之中心軸沿著前述機體之俯仰軸配置,前述噴霧劑容器與前述噴嘴是透過管件而連接。 如此,藉由將噴霧劑容器裝配於機體外部,可在不改造機體內部之下裝配。又,若是構成為透過管件而連接噴嘴,不論噴霧劑容器之裝配空間,可將噴嘴配置於最適合位置。又,藉由將長形的噴霧劑容器的中心軸朝向俯仰軸方向,可確保於滾轉軸方向配置相機等的空間,並可達到空間的有效利用。進而,藉由配置於俯仰軸方向(橫向),可取得重量平衡。
又,第2發明是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噴霧劑容器配置於從前述機體之本體部延伸的延長部,且前述噴霧劑容器與前述噴嘴是透過管件而連接。 如此,藉由將噴霧劑容器裝配於從機體的主體部延伸的延長部,可達到機體之空間的有效利用。又,若是構成為透過管件連接噴嘴,則不論噴霧劑容器的裝配空間,可將噴嘴配置於最適合位置。 第2發明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可如以下構成。 1.第2發明之延長部是設置於機體的小翼、設有轉子的臂部、或者起飛降落用的腳部。 又,第1發明及第2發明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可如以下構成。 1.噴霧劑容器裝配複數個,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的管件匯合而連接於一個噴嘴。 如此,噴嘴一個即可。 2.成為如下構成:於機體裝配相機,前述噴嘴與相機相對機體可動地受支撐,對目標物使噴嘴之吐出方向與相機之拍攝方向同步移動。 如此,可經常以相機察看噴嘴的吐出方向。 3.噴嘴鄰接配置於前述相機。 4.前述噴嘴安裝於前述相機。 如此,可使噴嘴確實地與相機同步移動。 5.噴嘴受支撐於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可在於噴嘴本身不設置方向變更裝置之下,使噴嘴與相機同步移動。 6.噴嘴受支撐於與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不同的方向變更裝置。 藉設置噴嘴本身的方向變更裝置,可調整噴嘴的姿態。 7.相機是受支撐於具有令前述噴嘴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可在不設置相機本身的方向變更裝置之下,使相機與噴嘴同步移動。
(第2解決手段) 用以達成上述第2目的之第2解決手段是藉由以下之發明群所構成。 第1發明是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是裝配複數個,且複數個管件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之每一個,並且連接於一個噴嘴。 可裝配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且即使一個噴霧劑容器用盡,也不會中斷作業而可從其他的噴霧劑容器吐出內容物,提高作業效率,並且減輕噴霧劑容器之煩雜的管理。又,藉將複數支管件集中連接於一個噴嘴,噴嘴一個即可,可令吐出方向固定。 該第1發明可如下所構成。 1.於前述機體裝配相機,前述噴嘴鄰接於相機。 所謂鄰接於相機,是包含與相機相接的位置、及與相機隔有距離之相機的附近區域,不改變噴嘴及相機的姿態,而吐出目標位置(吐出方向)設定為至少進入相機之視野的區域。 如此,不論噴霧劑容器之方向為何,可令吐出方向配合相機的拍攝方向。
又,構成第2解決手段的第2發明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是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是裝配複數個,且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之每一個的複數個管件所連接的複數個噴嘴是鄰接於裝配於機體之相機而集中配置。 藉由第2發明,也可裝配複數個噴霧劑容器,即使一個噴霧劑容器用盡,也不會中斷作業而可從其他的噴霧劑容器吐出內容物,提高作業效率,並且減輕噴霧劑容器之煩雜的管理。 如此構成也可不論噴霧劑容器之方向為何,而使吐出方向配合相機的拍攝方向。
構成上述第2解決手段的第1發明及第2發明可如下構成。 1.噴霧劑容器之特徵在於配置於從前述機體之本體部延伸的延長部。 如此,藉由將噴霧劑容器裝配於從機體的主體部延伸的延長部,可達到機體之空間的有效利用。 2.前述延長部是設置於機體的小翼、設有轉子的臂部、或者起飛降落用的腳部。 3.成為如下構成:於機體裝配相機,前述噴嘴與相機相對機體可動地受支撐,對目標物使噴嘴之吐出方向與相機之拍攝方向同步移動。 4.前述噴嘴安裝於前述相機。 如此,可使噴嘴確實地與相機同步移動。 5.噴嘴受支撐於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可在於噴嘴本身不設置方向變更裝置之下,使噴嘴與相機同步移動。 6.噴嘴受支撐於與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不同的方向變更裝置。 藉設置噴嘴本身的方向變更裝置,可調整噴嘴的姿態。 7.相機是受支撐於具有令前述噴嘴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可在不設置相機本身的方向變更裝置之下,使相機與噴嘴同步移動。
(第3解決手段) 用以達成上述第3目的之第3解決手段是藉由以下之發明群所構成。 即,本發明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具備有: 噴嘴,將裝配於移動體之噴霧劑容器的內容物吐出; 及相機,裝配於前述移動體,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是設置成藉由共通的方向變更裝置而一體地動作。
根據本發明,由於採用了噴嘴與相機藉由共通的方向變更裝置而一體地動作的構成,因此不需要分開設置噴嘴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與相機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藉此,可變更相機之方向與噴嘴之方向,並且可達到輕量化。又,可簡化用以變更相機之方向與噴嘴之方向之控制的方法。
1.亦可具備用以保持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的保持構件,於固定在前述移動體之噴霧劑容器所連接之管件的前端,安裝有前述噴嘴。
2.也適合具備用以保持前述噴霧劑容器的框體,並且藉由前述框體,保持有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
3.前述相機可設置於可拍攝從前述噴嘴吐出之內容物的吐出狀況的位置。
4.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可具備有可變更前述噴嘴之方向地軸支撐之至少一個旋轉體,前述噴嘴中之吐出口之中心線的延長線與全部的前述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相交。再者,就「前述噴嘴中之吐出口之中心線的延長線,與全部的前述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相交」而言,是意指設計上構成為相交。因此,實際之製品中,由於會產生尺寸公差等,即使多少有些誤差的情況也包含於本發明。
根據以上構成,從噴嘴吐出內容物時發生的反作用力可抑制作用為使各旋轉體旋轉的轉矩。
5.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可具備有:第1馬達;第1旋轉體,藉由第1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第2馬達,隨著第1旋轉體的旋轉而旋動;第2旋轉體,藉由第2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第3馬達,隨著第2旋轉體之旋轉而旋動;第3旋轉體,藉由第3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前述噴嘴是設置成隨著第3旋轉體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6.前述方向變更裝置亦宜具備有:第1馬達;第1旋轉體,藉由第1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第2馬達,藉由第1旋轉體之旋轉而旋動;第2旋轉體,藉由第2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前述噴嘴是設置成隨著第2旋轉體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再者,上述各構成可盡可能地採用組合。 發明效果
根據第1解決手段,可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而裝配噴霧劑容器。 根據第2解決手段,可裝配複數支噴霧劑容器,有效利用機體外部的空間,提高作業效率。 根據第3解決手段,可有效利用空間,且可變更相機之方向與噴嘴之方向,可達到輕量化,並且可簡化控制之方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根據圖示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 以下之實施形態所記載之構成零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等之相對配置等,可根據發明適用之裝置的構成或各種條件而適宜變更,並非是用以將該發明之範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 以下的說明是以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的順序來說明,若是各發明之實施形態有複數個,則各解決手段之發明實施形態從1開始順編實施形態之編號以說明。又,各實施形態中,相同的構成部分賦與相同的符號並進行說明。 [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 [實施形態1] 首先,參照圖1來說明整體構成。圖1是概念性地顯示本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1(A)是裝配有吐出裝置之飛行體整體的平面圖,圖1(B)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 圖1中,100表示飛行體。飛行體100是所謂的多旋翼機等的無人航空機,機體101具備:機體主體部102、從機體主體部102呈放射狀延伸之4支臂部103、及用以起飛降落的腳部107,於臂部103的前端,分別透過馬達105設置4個旋轉翼104。圖示例中,旋轉翼104是例示4個的四旋翼,但可適用3個(三旋翼)、6個(六旋翼)等公知的各種多旋翼機。
圖中,以機體101之偏航軸為Z,以滾轉軸(roll axis)為X,以俯仰軸(pitch axis)為Y,令紙面左方向為前,右方向為後,沿著圖1(B)之偏航軸(yoke axis)Z,以紙面上方為上,以紙面下方為下,沿著圖1(A)之俯仰軸Y,以紙面上方向為右,以紙面下方向為左。 在此飛行體100之機體101的外部,圖示例中,在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裝配有將噴霧劑容器10裝進套筒20內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於機體101,在不同於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處安裝噴嘴15,噴霧劑容器10透過管件16而與噴嘴15連接,從噴嘴15吐出內容物。具備此噴霧劑容器10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管件16、噴嘴15包含於本實施形態之飛行體的吐出裝置1。 在此實施形態中,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端面,噴嘴15安裝於適合吐出之機體主體部102的下表面前端部。噴嘴15透過噴嘴支撐部50而保持於距離機體主體部102下方的位置,吐出方向朝向與滾轉軸X平行。當噴嘴15可動時,吐出方向會變化,但原點位置設定為與滾轉軸平行。又,圖示例中,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表面裝配有相機106。 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是裝配成噴霧劑容器10的中心軸N與俯仰軸Y並行。
管件16為自由變形的可撓性管件,與噴霧劑容器10的連接部是朝向與俯仰軸Y平行,在與噴嘴15的連接部中,是朝向與滾轉軸X平行的方向,但管件16可隨著連接方向變形,並在任意的位置連接。 管件16不必全長都為可撓性,只要僅方向變化的部分為可部分變形即可。又,若決定了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與噴嘴15的配置位置,噴嘴15亦為固定而非可動的話,亦可先將不能變形的管件以預定的佈設來配管。 如此,藉將噴霧劑容器10裝配於機體101外部,可不改造機體內部來裝配噴霧劑容器10。又,若是構造成透過管件16連接噴嘴15,則不論噴霧劑容器10的裝配位置為何,皆可將噴嘴15配置於最適合吐出的位置。又,藉由令長形的噴霧劑容器10的中心軸N朝向與俯仰軸Y並行的方向,可確保在機體主體部102的滾轉軸X方向配置相機之環架等的空間,並且可達到空間的有效利用。進而,藉由配置於俯仰軸方向(橫向),可取得左右的重量平衡。 再者,圖示例中,是將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但亦可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下表面,亦可裝配於上表面,亦可裝配於前表面。
其次,參照圖2,更詳細地說明圖1之吐出裝置的構成。圖2(A)是顯示圖1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的剖面圖,(B)是顯示管件與噴嘴之圖,(C)是顯示噴嘴之具體例的剖面圖,(D)是(A)之D方向箭頭視圖。 如上所述,噴霧劑容器10是以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101的狀態下,從機體101上方吐出噴霧劑容器10的內容物。吐出的內容物不僅吐出液體,也吐出氣體、空氣等的氣體、粉體等,進而也包含吐出聲音(警笛)等的情況。聲音之吐出是構成為例如在使氣體噴出時會發出聲音。 噴霧劑容器10是在收容於套筒(收容構件)20的狀態下裝配於機體101。於套筒20內建有用以從噴霧劑容器10使內容物吐出的吐出驅動部30。套筒20與噴霧劑容器10可一體更換。 以下,就各部的構成進行說明。
[關於噴霧劑容器] 噴霧劑容器10是藉由充填於內部之液化氣體或壓縮氣體的氣體壓力而噴出內容物的容器,可適用既有的金屬製噴霧劑容器,亦可使用具有耐壓性的塑膠製容器。於噴霧劑容器10,因應吐出方向或吐出形態而形成有流路的各種致動器裝設於心軸12。在圖示例中,是顯示了於噴霧劑容器10的心軸12,裝設有具有凸緣部14b之致動器14的例子。致動器14構成為具備有:具備直線式之吐出流路之直線狀的本體部14a;及從本體部14a朝軸直角方向伸出的凸緣部14b。於該致動器14之本體部14a,如圖2(B)所示,經由可撓性的管件16而連接噴嘴15。噴嘴15具有:噴嘴本體151、及用以將噴嘴本體151連接於管件16的接頭部152。 於圖2(C),是顯示噴嘴本體151與接頭部152之具體的構成者,且於噴嘴本體151設置縮小流路的噴射口15a,並且連結固定於接頭部152。噴射口15a可因應於內容物的吐出形態、吐出方向而適宜選擇要將內容物成霧狀吐出,或是以直線狀的噴流吐出。
在本實施形態1中,由於是將噴霧劑容器10朝與俯仰軸Y並行的方向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來使用,因此封入的噴射劑與內容物的形態是使用原液收容於內袋,且噴射劑收容於內袋外周與容器本體內周之間的隔離型。若為隔離型,噴霧劑容器的姿態為橫向(心軸之位置為橫向)、朝下(心軸之位置為下)皆可吐出。 當然,如本實施形態1,若是不裝配成水平狀態時,則不限定於隔離型,吐出時之噴霧劑容器10的姿態是心軸12朝上來使用時,可適用具備有傾斜管件之二相系、三相系的容器,若心軸朝下來使用時,則可適用不具有傾斜管件之二相系、三相系的容器。 再者,噴射劑可適用一般的碳氫化合物(液化石油氣體)(LPG)、二甲醚(DME)、氟化烴(HFO-1234ZE)等之液化氣體、二氧化碳(CO2)、氮(N2)、一氧化二氮(N2O)等之壓縮氣體,但考慮到對火災的安全性時,則宜為非可燃性之氟化烴、二氧化碳、氮、一氧化二氮等,特別是考慮到環境負荷時,則宜為氮。
[套筒20之構成] 套筒20的材料是以鋁等的金屬、塑膠、或碳纖維等強度高的輕量材所構成。又,不限於硬質的材料,亦可使用軟質的材料,例如矽膠或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等的橡膠材料,總之可使用可保持用以收容噴霧劑容器10之收容部的形狀的各種素材。「套筒」之用語是意指收容圓筒狀之噴霧劑容器10的筒狀構件而使用。 套筒20是由比噴霧劑容器10更大徑之圓筒狀的套筒本體21、覆蓋套筒本體21之其中一端部的第1端部罩部22、及設置於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罩部23所構成。
第1端部罩部22是透過螺絲部可裝卸地對套筒本體21旋緊並固定的構成,第2端部罩部23不能拆卸地對套筒本體21固定。第2端部罩部23與套筒本體21亦可為一體。 第1端部罩部22為具備有圓頂狀之罩本體222、及可旋緊至螺入套筒本體21之母螺絲部的螺絲筒部223的構成。罩本體222考慮到空氣動力特性而成為朝向前端漸漸地成為小徑地縮徑之前端帶有圓形的圓錐狀,或者圓頂狀的曲面。如此,藉由作成空氣動力特性佳的形狀,水平方向之風(橫風)的影響會變小,可達到飛行的安定化。 位於噴霧劑容器10之底部側的第2端部罩部23是構成為具備有一端固定在套筒本體21之後端部(噴霧劑容器10之底部側之端部)的筒狀部231、及封閉筒狀部231之他端的端板232。於該第2端部罩部23收納有吐出驅動部30。
[噴霧劑容器10之支撐構造] 套筒20的內徑比噴霧劑容器10之主體部11a的外徑還大,噴霧劑容器10是與套筒20的壁面有間隔而以一定的距離受支撐。亦可構成為使噴霧劑容器10的主體部11a與套筒20的內壁不間隔地支撐,但亦可使噴霧劑容器10之主體部11a與套筒20的內壁有間隔,藉此可將隔熱材或蓄熱材插裝於間隔空間。 再者,套筒20亦可為一部分通氣的構造,而不是密閉構造。例如,可適用網眼構造、沖壓成形等的構造。如此,具有可藉外部空氣緩和噴霧劑吐出時的自體冷卻,達到套筒20的輕量化等的效果。 另一方面,噴霧劑容器10的底部11b受支撐於容器保持部72,噴霧劑容器10的頭部側由設置於第1端部罩部22的推壓構件221所支撐。 推壓構件221具備有:筒狀體221a,從第1端部罩部22的頂部在噴霧劑容器10的中心軸方向上朝心軸12突出;及端部凸緣部221b,設置於筒狀體221a的一端且固定於第1端部罩部22。連結致動器14與噴嘴15的管件16在軸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插入至推壓構件221之筒狀體221a的內周,筒狀體221a的前端面抵接於或者靠近致動器14的凸緣部14b。該推壓構件221亦可與第2端部罩部23一體成形。
其次,就吐出驅動部30進行說明。 吐出驅動部30具有:為旋轉驅動源的馬達31、及將該馬達31之旋轉運動轉換成容器保持部72之直線運動的凸輪機構32。馬達31與凸輪機構32組裝於被固定在第2端部罩部23之不圖示的框架。凸輪機構32設置有:藉由馬達31被旋轉驅動的凸輪32a;及在容器保持部72沿著凸輪32a的凸輪面移動的凸輪從動件32c。圖示例之凸輪32a為蛋形的圓板凸輪,凸輪32a的凸輪軸對噴霧劑容器10的中心軸正交,凸輪32a的旋轉是透過凸輪從動件32c而轉換成容器保持部72的直線運動。由於凸輪32a為圓板凸輪,因此適宜地設置用以經常將凸輪從動件32c抵接於凸輪32a之彈簧等的賦與勢能手段。
容器保持部72具備:圓板部72a,抵接於噴霧劑容器10之底部11b;環狀凸部72b,從圓板部72a的外徑端部,保持噴霧劑容器10之主體部11a之底部側的端部;及連結軸部72c,設置於圓板部72a之馬達側之面的中央部,凸輪從動件32c設置於連結軸部72c。 凸輪32a通常最小徑部分抵接於凸輪從動件32c,容器保持部72位於後退限制位置,噴霧劑容器10之閥機構保持在閉閥狀態。藉由馬達31使凸輪32a旋轉,容器保持部72朝軸方向前進。即,在後退限制位置,凸輪從動件32c抵接之凸輪32a的接觸位置距離旋轉中心的徑設定較小,在前進極限位置,凸輪從動件32c抵接之凸輪32a的接觸位置距離旋轉中心的徑設定較大。在圖示例中,並不是在凸輪32a的最大徑部開閥,而是在從最小徑部往最大徑部之移行部分進行開閥,但亦可構成為在最大徑部進行開閥。 藉由該容器保持部72的前進,噴霧劑容器10朝軸方向頭部側移動,並且藉由該噴霧劑容器10的移動,致動器14緊壓於推壓構件221的筒狀體221a。推壓構件221固定於套筒20的第1端部罩部22,因此利用來自筒狀體221a的反作用力,心軸12被推入至噴霧劑容器10內,噴霧劑容器10內之閥機構開閥。當閥機構開閥時,藉由氣體壓力,內容物被自動地吐出。
[閥機構之構成] 圖3(A)顯示由上述吐出驅動部30開閥之噴霧劑容器10的閥機構13之一例。 即,於心軸12,設置從前端開口部朝軸方向延伸預定尺寸的吐出流路12a,於心軸12的側面有成為閥孔的心軸孔12b開口,該心軸孔12b被墊圈13a的內周面密封,前述墊圈13a裝設於安裝帽11d之插通孔的孔緣。 通常,藉由氣體壓力與彈簧13b之勢能力,心軸12被賦與朝突出方向的勢能,將作為閥體之墊圈13a的內周緣朝軸方向推壓,藉此墊圈13a的內周面緊密接合於構成閥座之心軸孔12b的孔緣而維持在閉閥狀態。 藉由上述之吐出驅動部30的凸輪機構32,當可動板32b移動到前進極限時,噴霧劑容器10朝第1端部罩部22側移動,附有凸緣之致動器14的凸緣部14b抵接於推壓構件221的端面,藉由其反作用力,心軸12朝容器內方相對的被推入。當心軸12被推入時,墊圈13a的內周緣朝向容器的內方撓曲,墊圈13a的內周面離開心軸孔12b的孔緣而開閥,被氣體壓力推動的內容物從心軸12的吐出流路12a被吐出。
圖示例之閥機構13為一例,並不限定於如此的構成,可適用通常維持閉閥狀態,藉由推入心軸12而開閥之各種構成。 在此例中,是藉由凸輪機構32將馬達31的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但不限定於凸輪機構32,例如,若為進給螺絲機構、或齒條-齒輪等將馬達31的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的機構則可適用。又,亦可不是旋轉馬達,而是使用直線驅動用的線性馬達、或電磁閥等的線性驅動源,則可作成不使用運動轉換機構,而使噴霧劑容器10朝軸方向移動的構成。
[吐出驅動部的其他方式] 圖2(A)所示之吐出驅動部30為一例,且吐出驅動部30的構成亦可適用其他構成。 即,圖2(A)中,是使噴霧劑容器10在套筒20內移動,但噴霧劑容器10亦可為固定且將致動器14推入的構成,亦可不是機械性地移動的構成,噴霧劑容器10之閥機構時常間保持為開,並藉由外部閥切換吐出與停止。 圖4是將吐出驅動部30構成為藉由外部閥30C驅動,而不是噴霧劑容器10之內部的閥機構13。外部閥30C是如圖示,可使用藉由電磁閥切換停止位置與吐出位置之2方向切換閥。通常是構成為先保持在停止位置,在吐出時,則驅動電磁閥而切換到吐出位置,使內容物吐出。若使用如此的外部閥30C,由於僅將噴霧劑容器10之心軸12連接於管路30D,因此噴霧劑容器10的安裝容易,且開閉控制也變容易。若是使用固有的噴霧劑容器10,則構成為例如在組裝噴霧劑容器10時,將心軸12推入而將內部的閥時常保持在開狀態。
[電氣設備] 其次,回到圖1(B),就用以驅動上述吐出驅動部30的電氣設備進行說明。圖1(B)概念性地記載裝配於飛行體的電氣設備。 用以控制吐出驅動部30或相機106等之吐出裝置的吐出裝置控制部410,與用以控制飛行體100之飛行的飛行控制部610是分開設置的,且與飛行控制部610一起設置於機體101側。又,用以驅動吐出驅動部30的吐出裝置用電源411,與用以驅動飛行體100的電源(為組入於飛行控制部610者,不圖示)是分開設置,且裝配於機體101側。 又,包含用以遠端操作吐出裝置1或相機106之天線的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與包含用以遠端操作飛行體100之天線的飛行用通信部612是分開設置,且裝配於機體101。 吐出裝置控制部410、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及吐出裝置用電源411亦可帶有飛行控制部610、飛行用通信部612及飛行用電源之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角色。圖3(B)是共用配置於飛行控制部610的電源之例。
[機體與之支撐構造] 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對機體101的安裝沒有特別圖示,但亦可為例如滑軌與T形溝之滑動式的嵌合構造、可朝如插接結合之旋轉方向掛上拆下的構成,可適用將螺絲固定、夾合、鉗合等將拆卸與安裝容易化的各種支撐手段。 亦可設置將配置於機體101側之吐出裝置控制部410及吐出裝置用電源411與吐出驅動部30之馬達31等電性連接的電性接點,亦可以電線等從套筒20直接連接於配置在機體101的連接器。其他亦可在套筒20內具有二次電池等的電源及無線通信機,亦可藉由無線通信,將來自配置於機體101側之飛行控制部610的電信號與套筒20內的吐出裝置控制部410發送接收。 噴嘴15透過噴嘴支撐部50而支撐於機體的前部。就噴嘴支撐部50,亦可為滑軌與T形溝之滑動式的嵌合構造、朝如插接結合之旋轉方向掛上拆下的構成,可適用螺絲固定、夾合、鉗合等拆卸與安裝容易化的各種支撐手段。就該噴嘴支撐部50,若是作成具備環架等之方向變更裝置的構成,則可控制方向。
其次,說明本發明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的作用。 [更換作業] 預先準備如圖2(A)所示之將噴霧劑容器10收容於套筒20內之更換用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更換作業是從機體主體部102拆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設新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噴嘴15也要更換時,將噴嘴15從噴嘴支撐部50取下,將噴霧劑容器組裝體連噴嘴15及管件一起拆下。更換後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是從套筒20取下噴霧劑容器10,將氣體及內容物完全釋放後廢棄。套筒20可重複利用。又,在該實施形態中,在將套筒20固定於機體101之狀態下,亦可僅更換噴霧劑容器10。
[噴灑作業] 其次,參照圖5說明噴灑作業。圖5(A)是顯示裝配了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第1操作終端與第2操作終端的遠端操作例的說明圖,(B)為簡單的控制區塊圖。 [噴灑作業] 噴灑作業是例如圖5所示,飛行體100的飛行藉由第1操作終端(操縱終端)510進行遠端操作,吐出裝置1是藉由第2操作終端520進行遠端操作。第1操作終端510是控制公知之飛行體100的飛行,藉由進行桿511、512的操作,操作信號從天線513發送到飛行用通信部612,而進行遠端操作。在該第1操作終端510,設置有放映由相機106拍攝之映像的顯示器514。第2操作終端520也作為裝配於飛行體100的相機106的控制器來使用。即,操作者一面看著顯示器567上之圖像,一面進行桿521、522的操作,藉此,操作信號從天線523被發送到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21,而遠端操作相機106。於第2操作終端520,設置例如吐出按鈕525或停止按鈕526,當看到顯示器524上的圖像,訂定目標,壓下吐出按鈕525時,從天線523發送吐出指令信號,由裝配於飛行體100的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接收。根據所接收之吐出指令信號,藉由吐出裝置控制部410驅動吐出驅動部30,噴霧劑容器10之心軸12被推進而吐出內容物。按下停止按鈕526時,發送停止指令信號,並藉由吐出驅動部30,使心軸12的推進被釋放而停止吐出。 吐出與停止的切換可不僅是按鈕的操作,亦可依據預先記憶的程式自動地切換。例如,亦可預先將航線作成程式,藉由GPS的信號,利用地圖上的位置及高度計檢出高度,當達到預定的位置時則開始吐出,並在預定的區域的吐出結束時則停止吐出。
其次,說明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的其他實施形態。在以下的說明中,僅說明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就相同的構成部分則賦與相同的標號且省略說明。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2] 圖6顯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飛行體的吐出裝置,圖6(A)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在該實施形態2中,內置有噴霧劑容器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噴嘴15安裝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此點與實施形態1相同,而噴嘴15安裝於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被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之下表面前端部的相機106此點不同。 方向變更裝置300為3軸環架,具有可繞著互為正交的3軸的旋轉自由度,相對於機體主體部102,可將相機106的方向朝向所有方向。
圖7(A)是顯示圖6之方向變更裝置之構成例的示意圖,(B)是顯示方向變更裝置之其他構成例的示意圖。 即,具有:第1旋轉體320,連結於對機體主體部102安裝的第1馬達310;第2馬達340,透過第1旋轉體320與第1臂330而連結;及第2旋轉體350,連結於該第2馬達340。進而,具有:第3馬達370,透過第2臂360對第2旋轉體350連結;及第3旋轉體380,連結於該第3馬達370。相機106透過安裝構件等保持於第3旋轉體380,噴嘴15保持於相機106。 如此,當相機106的方向變更時,噴嘴15與相機106同步移動,噴嘴15的吐出方向會追隨相機106而變更,可使吐出狀態經常進入相機106的視野範圍而進行察看。 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線及第3旋轉體380之旋轉中心線(旋轉軸線)互相正交,且其延長線321、351、381成為在一點相交的構成。又,在此例中,方向變更裝置300是變更相機106的方向者,相機106的光軸與第3旋轉體380之旋轉中心線的長線381一致。 再者,第1旋轉體320、第2旋轉體350及第3旋轉體380之各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351、381亦可不相交,以方向變更裝置300而言,旋轉軸亦可為2軸而不為3軸,亦可為1軸。
圖7(B)是2軸之簡易的方向變更裝置300之例,具有:對機體主體部102安裝的第1馬達310;連結於第1馬達310的第1旋轉體320;透過第1旋轉體320與板狀構件331、332連結的第2馬達340;及連結於該第2馬達340的第2旋轉體350。 第1旋轉體320藉由第1馬達310被驅動旋轉,且第2旋轉體350藉由第2馬達340被驅動旋轉此點與3軸環架同樣,但成為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與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51不相交的構成。又,第1旋轉體320與第2馬達340為以板狀構件331、332連結的便宜的構成例。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3] 圖8顯示本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A)為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該實施形態3也與實施形態1同樣,內置有噴霧劑容器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噴嘴15安裝於機體主體部102之前端部此點與實施形態1相同,而噴嘴15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且相機安裝於噴嘴15此點不同。 如此,噴嘴15的方向變更時,相機106可與噴嘴15同步移動,且相機106追隨噴嘴15的吐出方向,使吐出狀態經常進入相機106的視野範圍而察看。 特別是,在此實施形態中,噴嘴15之中心軸的延長線構成為與第1旋轉體320、第2旋轉體350及第3旋轉體380之各旋轉中心線之延長線321、351、381的交點相交。 如此,內容物吐出時之來自噴嘴15的吐出反作用力作用於第1馬達310、第2馬達340及第3馬達370之旋轉中心。因此,具有以下優點:藉由吐出反作用力形成的力矩,而無第1馬達310、第2馬達340及第3馬達370之保持轉矩為負,且噴嘴15及相機106之方向偏離之虞。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 圖9及圖10是顯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4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9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圖10(A)為圖9之裝置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在此實施形態4中,噴嘴15安裝於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而受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之前端部的相機,這點與實施形態2同樣,但在具備有噴霧劑容器10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為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之延長部之小翼108這一點,與實施形態2不同。 小翼108是從機體主體部102之左右側面而於左右朝與俯仰軸平行之方向突出延伸的部分,在圖示例中,於左右之小翼108的下表面,各裝配有一個、共計二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而且,連接於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的2個管件16匯合後連接於一個噴嘴15。 如此,噴嘴15可為一個就好,可簡化配管構成。
圖11顯示配置於管件16之匯合部的接合部17之一例。圖11(A)是顯示配管構成的圖,(B)是單向閥的剖面圖。 即,接合部17是具有連接噴嘴的一個出口側管部17a、及連接管件16、16之2個入口側管部17b、17b之分岔的構件,且於2個入口側管部17b、17b,設置有單向閥17c、17c。 該等二個單向閥17c、17c為相同的構成,容許超過預定壓之吐出方向的流動,且切斷與吐出方向相反的流動,例如圖11(B)所示,在設置有入口埠17c1與出口埠17c2之殼體17c3內,配置有與入口埠17c1之孔緣接離的閥體17c4、及使閥體17c4接觸入口埠17c1之孔緣而時常維持在閉閥狀態的彈簧17c5。閥體17c4具有:容置彈簧17c5的彈簧容置部17c6、及半球狀的凸部17c7,凸部17c7用以開關入口埠17c1。 因此,當從其中一方的管件16送來內容物時,從送來內容物之單向閥17c、圖11(B)中下側之)、噴嘴15吐出。該吐出壓也作用於他方之單向閥17c(圖11(B)中,上側),但成為關閉單向閥17c之方向,因此可阻止逆流。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5] 圖12是顯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5相關的飛行體的吐出裝置,(A)為飛行體的底面圖,(B)為保持複數個噴嘴之噴嘴保持部的概略立體圖。 在該實施形態5中,噴嘴15安裝於相機106,相機106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而受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且具備有噴霧劑容器10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有2個裝配於為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之延長部即小翼108,此點與實施形態4相同,但對應於各管件16、16而具備有2個噴嘴15、15這一點則有所不同。 圖12(B)顯示支撐二個噴嘴15、15的噴嘴保持構件18,透過噴嘴保持構件18而受支撐於相機106。 圖13(A)、(B)顯示噴嘴保持構件18之其他構成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13(A)是顯示將3個噴嘴15保持為一列之噴嘴保持構件18之例,圖13(B)是顯示基本的構成是將3個噴嘴15保持為3列且為二維的噴嘴保持構件18之例,於中央配置相機106之鏡頭,而非噴嘴15,並將相機106配列成以8個噴嘴15圍成正方形。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6] 圖14及圖15是顯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6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14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圖15(A)為飛行體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在該實施形態6中,在以下點與實施形態4相同:噴嘴15安裝於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受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之前端部的相機106、具備有噴霧劑容器10之2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的延長部、來自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的管件16匯合於一個噴嘴15,但在下述點不同:自機體主體部102延伸的延長部裝配於支撐旋轉翼104的臂部103。在圖示例中,雖然是裝配於後方的2個臂部103,但亦可裝配於前方的臂部103。 如此,藉由令臂部103為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的裝配位置,可達到裝配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空間的有效利用。
[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7] 圖16顯示了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7相關的飛行體的吐出裝置。(A)為整體構成圖,(B)為(A)之B方向箭頭視圖。 在該實施形態7中,噴嘴15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而受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此點與實施形態3(圖8)同樣,但在下述點則有所不同: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之延長部即起飛降落用之腳部107,還有在相機106受支撐在與噴嘴15之方向變更裝置300不同的方向變更裝置300支撐。 該相機106之方向變更裝置300與噴嘴15之方向變更裝置300是互相鄰接而左右排列且安裝於被固定在機體主體部102之下表面的安裝框架109。 如此,若將噴嘴15之方向變更裝置300與相機106之方向變更裝置300分開設置,亦可使之與相機106同步移動,亦可不與相機106同步來控制噴嘴15的方向。
以上,在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中,已說明於機體主體部102之後表面只裝配一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例,但當然也可以裝配複數個,且不僅是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亦可使用下表面、上表面、前表面來裝配。此種情況下,如實施形態4所記載,可適用:使複數個管件匯合成一個噴嘴的構成;如實施形態5所記載,使複數個噴嘴鄰接配置的構成;還有與相機鄰接的構成。
進而,在裝配複數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的觀點中,亦可與機體主體部102一起,如實施形態4~6所示,使之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長的小翼、臂部103、腳部107之至少1個,而配置複數個。 又,若是配置複數個,亦可適宜組合對機體主體部102、小翼108、臂部103、腳部107的裝配,而裝配複數個。 又,在此情況下,如實施形態4~6所記載,亦可使之匯合於一個噴嘴,且可將複數個噴嘴集合配置於鄰接相機的位置。
[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 其次,根據圖示之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 以下之實施形態所記載之構成零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等之相對配置等,應可根據發明所適用之裝置的構成或各種條件而適宜變更,其目的並非是用以將該發明之範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 該第2解決手段之第1發明是,裝配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且複數個管件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之每一個,並且連接於一個噴嘴,第2發明是裝配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且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的每一個之複數個管件所連接的複數個噴嘴是鄰接於裝配在機體上的相機而集中配置。 上述之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及6作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來說明,但也相當於第2解決手段之第1發明之實施形態。又,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及5也相當於第2解決手段之第2發明之實施形態。在以下的說明中,針對上述之實施形態4-6以外之實施形態說明。 [實施形態1] 首先,參照圖17及圖18來說明整體構成。圖17是概念地顯示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17(A)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圖18(A)為平面圖,(B)為從前方觀看的圖。以下,主要是參照圖17,並參照圖2補充說明。 圖18中,100表示飛行體。飛行體100就是所謂的多旋翼機等的無人航空機,機體101具備:機體主體部102;從機體主體部102呈放射狀延伸之4支臂部103;及用以起飛降落的腳部107,於臂部103的前端,分別透過馬達105設置有4個旋轉翼104。在圖示例中,旋轉翼104是例示了4個的四旋翼,但可適用3個(三旋翼)、6個(六旋翼)等公知的各種多旋翼機。 圖中,以飛行體100的偏航軸為Z,以滾轉軸為X,以俯仰軸為Y,圖17(A)中,沿著偏航軸Z而以紙面上方為上,沿著滾轉軸X而以紙面左方向為前,以右方向為後。又,圖18(A)中,從上方來看,相對滾轉軸X,以左手方向為左,以右手方向為右。
於從該飛行體100之機體主體部102朝下方延伸的腳部107,裝配有將噴霧劑容器10組入套筒20內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配置於比朝下方延伸之腳部107的下端部更上方,在起飛降落時,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不會干擾登陸面。於機體主體部102,在不同於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處,安裝噴嘴15,噴霧劑容器10透過管件16與噴嘴15連接,並且從噴嘴15吐出內容物。具備該噴霧劑容器10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管件16、噴嘴15包含於本實施形態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1。 在此實施形態中,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朝下方延伸的延長部、即為腳部107。腳部107相對於滾轉軸X成左右對稱地設置左右一對,於左右之腳部107、107之各個,各裝配一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共計2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是其中心軸N朝與滾轉軸X平行的方向配置,且於前端部連接管件16。 另一方面,噴嘴15配置於適於吐出之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在該例中,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相機106可動地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下表面,噴嘴15與該相機106鄰接安裝,與相機106一起同步移動。就連接於噴嘴15之各管件16的匯合部,可適用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之圖6所記載的接合部。 鄰接相機106的範圍如圖示例,包含與相機106相接的位置、及與相機106隔有距離之相機106的附近區域,且在不改變噴嘴15及相機106的姿態之下,吐出目標位置(吐出方向)設定為至少會進入相機106之視野的區域。
方向變更裝置300在圖示例中是例示具有繞3軸之旋轉自由度的環架,但只要為控制相機的姿態以變更拍攝方向者即可。又,不限於具有繞3軸的旋轉自由度的型態,亦可為具有繞2軸、繞1軸的旋轉自由度的構成。噴嘴15的吐出方向配合相機的拍攝方向。 就方向變更裝置300,可適用例如與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2之圖7同樣的構成。 管件16為自由變形的可撓性管件,無論噴嘴15與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在任何位置,管件16皆可變形而在任意位置連接。管件16不必整個全長為可撓性,只要僅方向變化的部分可部分變形即可。又,若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與噴嘴15之配置位置決定後,噴嘴15也為固定而非可動的話,可先以預定的配置將不能變形的管件配管。 如此,藉由將噴霧劑容器10裝配於機體101外部,可在不改造機體內部之下,裝配噴霧劑容器10。又,若是透過管件16連接噴嘴15,則不論噴霧劑容器10的裝配位置為何,可將噴嘴15配置於最適合吐出的位置。又,如本實施形態,藉由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長的腳部107,可確保於機體主體部102配置相機106、或方向變更裝置300的空間,並可達到空間的有效利用。進而,藉由配置於左右之腳部107、107,可取得左右的重量平衡,並可達到飛行體100的安定化。
該實施形態1在以下點與上述第1解決手段的實施形態4相同,即:噴嘴15安裝於相機106,相機106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具備有噴霧劑容器10之2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的延長部;來自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管件16匯合於一個噴嘴15,但在下述點有所不同: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的延長部,裝配於起飛降落用之腳部107。在該例中,腳部107、107位於左右2處,且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40裝配於各腳部107、107這一點有所不同。 關於噴霧劑容器10的構成、套筒20的構成、噴霧劑容器10的支撐構造、吐出驅動部30的構成、閥機構的構成、吐出驅動部之其他方式、電氣設備、與機體之支撐構造的說明,是如在上述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段落0026~段落0037所說明的,省略說明。 再者,在圖示例中,顯示了裝配2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之例,但亦可裝配3個以上。
[噴灑作業] 其次,參照圖19說明噴灑作業。圖19(A)是顯示裝配了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第1操作終端與操作終端的遠端操作例的說明圖,(B)為簡單的控制區塊圖。 噴灑作業是例如圖19所示,飛行體100的飛行由第1操作終端510進行遠端操作,吐出裝置1是藉由第2操作終端520遠端操作。基本上與圖5所示之第1解決手段的實施形態1相同,僅就不同點說明。在圖5之例中,藉由吐出裝置控制部410控制吐出驅動部30之外,還控制方向變更裝置300。第2操作終端520之桿521、522是方向變更裝置300之遠端操作用桿。在圖5所示之第1解決手段的實施形態1中,安裝於機體101之相機106是遠端操作,但並無如本實施形態安裝於機體外部的方向變更裝置300。在本實施形態中,具有方向變更裝置300,操作該方向變更裝置300以調整相機106的拍攝方向。於該相機106安裝噴嘴15,與相機106同步而一體地動作,因此拍攝方向為吐出方向。 相機106的姿態控制是操作桿521、522時,發送方向變更指令信號,並且由裝配於飛行體100之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接收。根據所接收之方向變更指令信號,藉由吐出裝置控制部410驅動方向變更裝置300,變更相機106的方向。 由吐出按鈕525、停止按鈕526進行之吐出驅動部30的吐出、停止的切換操作與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相同。
其次,說明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在以下的說明中,僅就與上述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相同之構成部分則賦與相同編號且省略說明。 [實施形態2] 圖20及圖21顯示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20(A)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圖21(A)為平面圖,圖21(B)是從前方觀看的圖。 該實施形態2是內置有噴霧劑容器的2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裝配於機體的腳部107,且噴嘴15鄰接於相機106而設置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此點和與實施形態1相同且噴嘴15透過方向變更裝置300受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且相機安裝於噴嘴15這點不同。 如此,變更噴嘴15的方向時,相機106與噴嘴15同步移動,並且相機106追隨噴嘴15的吐出方向,可經常使吐出狀態進入相機106之視野範圍來察看。
特別是,在該實施形態中,在上述之課題解決手段1之圖7說明的方向變更裝置300中,是配置成噴嘴15之中心軸的延長線與第3旋轉體380的旋轉中心位於相同線上,且通過正交之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的延長線321及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的延長線351的交點。 如此,內容物吐出時之來自噴嘴15的反作用力是吐出反作用力的力矩不作用於第1馬達310、第2馬達340及第3馬達370。因此,具有如下優點:藉由吐出反作用力的力矩,而無第1馬達310、第2馬達340及第3馬達370之保持轉矩為負,且噴嘴15及相機106之方向偏離之虞。
[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3] 圖22及圖23是顯示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圖22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圖23(A)為圖22之裝置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在該實施形態3中,噴嘴15安裝於相機,且相機透過方向變更裝置500而支撐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前端部,此點與實施形態2同樣,但在具備有噴霧劑容器10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是裝配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伸之延長部、即為小翼108這一點,則與實施形態2不同。 小翼108是從機體主體部102之左右側面而於左右朝與俯仰軸平行的方向突出延伸的部分,在圖示例中,於左右之小翼108的下表面,裝配有各一個、共計二個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而且,連接於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的2個管件16匯合而連接於一個噴嘴15。 如此,噴嘴15一個即可,可簡化配管構成。
以上,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3、及在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也有的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6中,說明了將複數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40,設置於從機體主體部102延長之延長部即為腳部107、小翼108及臂部103的例b,但亦可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例如,可裝配於機體主體部102的後表面、下表面、上表面、前表面、側面等各處。又,若是配置複數個,亦可將對機體主體部102、小翼108、臂部103、腳部107之裝配適宜組合來裝配複數個。該情況亦可如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3、及在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也有的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4、6所記載,使之匯合於一個噴嘴15,如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也有的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5所記載,可將複數個噴嘴15集合配置於鄰接於相機106的位置。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1中,是顯示將噴嘴15保持在受方向變更裝置300支撐的相機106之例,在實施形態2中,是顯示保持於受支撐於相機106、方向變更裝置300之噴嘴15的例,但亦可如圖17所示,將相機106與噴嘴15分別藉由另外的方向變更裝置300支撐。 如此,若將噴嘴15的方向變更裝置300與相機106之方向變更裝置300分開設置,亦可使之與相機106同步移動,亦可不與相機106同步來控制噴嘴15的方向。
再者,在上述之第1解決手段及第2解決手段的實施形態中,是將噴霧劑容器存放於套筒而裝配於飛行體,但未必要存放於套筒來裝配,亦可藉由例如用以把持主體部的把持手段,將噴霧劑容器裝配於飛行體。 又,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說明了使用多旋翼機作為裝配液體物噴出裝置之飛行體的例,但本發明之移動體的吐出裝置亦可適用於直昇機,並可適用於固定翼機、飛行船、滑空機等的無人航空機,而不僅是使用旋轉翼(轉子)的飛行體,並且亦可適用於有人航空機,不限於無人航空機。
[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 其次,根據圖示之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 在以下之實施形態所記載之構成零件之尺寸、材質、形狀其等之相對配置等,應可根據發明適用之裝置的構成或各種條件而適宜變更,並非用以將該發明之範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相關的附有相機的吐出裝置藉利用噴霧劑容器,使用於用以從移動體吐出液體或氣體等之流體的用途。又,亦可使用於用以利用流體的吐出而產生音(警笛)之用途。移動體之例可舉例無人飛行體、無人車輛及無人船。又,飛行體之例可舉例具有旋轉翼(轉子)之航空機(多旋翼機或直昇機)、固定翼機、飛行船及滑空機。本實施例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適合用於無人的移動體,但亦可適用於有人的移動體。在以下之實施例中,以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移動體為無人航空機(多旋翼機)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該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是設置成噴嘴與相機藉由共通的方向變更裝置而一體地進行動作。 上述之第1解決手段的實施形態2~6是作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也相當於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的實施形態。又,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3是作為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也相當於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的實施形態。在以下的說明中,說明上述之第1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2~6、第2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3以外的實施形態。 [第3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1] 參照圖25~圖34,說明本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圖25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具備有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無人航空機)的外觀圖,顯示從側方看飛行體之外觀。圖26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本體之示意剖面圖。圖27是將圖2之噴霧劑容器之閥構成的一例放大的放大剖面圖,且是將噴霧劑容器中之噴射部附近放大的剖面圖。圖28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主要構成安裝於方向變更裝置之狀態的立體圖。圖29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圖30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主要構成安裝於變形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之狀態的立體圖。圖31為本發明之變形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圖32為本發明之變形例2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圖33為本發明之變形例相關的吐出裝置本體的示意剖面圖。圖34是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之飛行體之操作裝置的概略圖。
<飛行體(多旋翼機)> 特別是,參照圖25,說明具備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之無人航空機(多旋翼機)的整體構成。本實施形態中,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設置於為無人航空機的飛行體100。飛行體100之機體101具備有:機體主體部102;從機體主體部102呈放射狀伸出之4支臂部103;及用以起飛降落之2支腳部107。於臂部103的前端,分別隔著馬達105設置有旋轉翼104。再者,在圖示例中,旋轉翼104是例示了4個四旋翼,但亦可採用旋轉翼為3個三旋翼、旋轉翼為6個六旋翼等公知的各種多旋翼機。機體101之偏航軸為紙面上下方向,滾轉軸為紙面左右方向,俯仰軸為紙面之表裏方向。又,紙面上側為機體101的上方,紙面左側為機體101的前方。
接著,於腳部107,安裝有吐出裝置本體1200。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本體1200構成為可依每一個吐出裝置本體1200更換。又,亦可構成為僅更換內部的噴霧劑容器。該吐出裝置本體1200具備有設置於其內部之用以將噴霧劑容器內之內容物吐出(噴射)的機構。本實施形態中,吐出裝置本體1200安裝於腳部107,但不限定於腳部107,亦可構成為安裝於機體主體部102或臂部103。
又,在機體主體部102的下表面,設置有方向變更裝置300。方向變更裝置1300的具體例可舉環架。而且,於該方向變更裝置300,設置有用以保持噴嘴160等之保持構件170。噴嘴160安裝於管件150的前端,管件150連接於吐出裝置本體200內的噴霧劑容器。吐出裝置本體200對應於第1解決手段及第2解決手段之各實施形態的噴霧劑容器組裝體,也可稱為噴霧劑容器組裝體。具備該噴霧劑容器10之吐出裝置本體200、管件150、噴嘴160、及用以保持噴嘴160與後述之相機的保持構件170,也包含於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
<吐出裝置本體> 特別是,參照圖26及圖27,說明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本體200。吐出裝置本體200具備有內部中空的框體210。框體210對應於上述第1解決手段及第2解決手段之收容構件、套筒20。該框體210是由圓筒狀之框體本體部210X、覆蓋該框體本體部210X之其中一方之端部的第1罩部220、及設置於他方之端部的第2罩部230所構成。該等框體本體部210X、第1罩部220及第2罩部230的材料可採用鋁等之金屬、塑膠、或碳纖維等之強度高的輕量素材。又,不限於硬質的材料,亦可採用軟質的材料,例如矽膠或胺基甲酸酯發泡體等的橡膠材料,總之可使用可保持用以收容0之收容部之形狀的各種素材。
第1罩部220是藉設置於其端部之公螺絲部2201a螺入設置於框體本體部210X之母螺絲部211,構成為可對框體本體部210X自由裝卸。本實施形態相關的第2罩部230是藉由有底圓筒形狀的構件所構成,且固定於框體本體部210X。該等框體本體部210X與第2罩部230亦可一體地構成。第1罩部220是由於前端設置有貫通孔之圓頂狀的罩本體2201、及具有上述之公螺絲部2201a的圓筒部所構成。罩本體2201考慮到空氣動力特性而呈以朝前端漸漸地成為小徑的方式縮徑之前端帶有圓形的圓錐狀、或者圓頂狀的曲面。如此,藉由作成空氣動力特性佳的形狀,水平方向之風(橫風)的影響會變小,可達到飛行體100之飛行的安定化。又,在位於噴霧劑容器110之底部側的第2罩部230之內部,具備有用以使噴霧劑容器110的內容物吐出(噴射)的驅動機構240。
設置於吐出裝置本體200之噴霧劑容器110是容器111的底部112受支撐於設置於驅動機構240的底部支撐構件244,容器111的頭部側是受到設置於第1罩部220之推壓構件2202支撐。推壓構件2202具備有:筒狀部2202a,從第1罩部220的頂部在噴霧劑容器110之中心軸方向上朝心軸120突出;及端部凸緣部2202b,設置於筒狀部2202a的一端,並且固定於第1罩部220。如圖27所示,連結致動器140中的筒狀部141與噴嘴160的管件150在軸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插入至推壓構件2202中之筒狀部2202a的筒內。又,推壓構件2202中之筒狀部2202a的前端面抵接於或者靠近致動器140的凸緣部142。再者,該推壓構件2202亦可一體地設置於第1罩部220。
驅動機構240對第2罩部230固定,噴霧劑容器110可在軸方向上移動。驅動機構240使噴霧劑容器110在軸方向上移動,藉此擔任控制內容物之吐出與停止的角色。
該驅動機構240具備有:為旋轉驅動源的馬達241;構成為可藉由該馬達241旋轉的凸輪242;及沿著凸輪242之凸輪面移動的凸輪從動件243。凸輪從動件243是固定於用以支撐容器111之底部112的底部支撐構件244。圖示例之凸輪242為蛋形的圓板凸輪,該凸輪242之凸輪軸對噴霧劑容器110之中心軸正交,凸輪242的旋轉是透過凸輪從動件243而轉換成底部支撐構件244的直線運動。再者,為了使凸輪從動件243時常抵接於凸輪242,底部支撐構件244藉由不圖示之賦與勢能手段(彈簧等)而被賦與朝向凸輪242側的勢能。
凸輪242通常是最小徑部分抵接於凸輪從動件243,而底部支撐構件244位於後退限制位置,噴霧劑容器110之閥機構130保持在閉閥狀態。藉由馬達241使凸輪242旋轉,藉此底部支撐構件244朝軸方向(圖2中,左方向)前進。即,凸輪從動件243在後退限制位置抵接之凸輪242的接觸位置是距離旋轉中心的徑設定較小,凸輪從動件243在前進極限位置抵接之凸輪242的接觸位置是距離旋轉中心的徑設定較大。在圖示例中,並非是在凸輪242的最大徑部開閥,而是在從最小徑部往最大徑部的移行部分開閥,但亦可構成為在最大徑部開閥。
隨著底部支撐構件244的前進,噴霧劑容器110也前進,致動器140被緊壓在推壓構件2202之筒狀部2202a的前端。推壓構件2202固定於第1罩部220,因此藉來自筒狀部2202a的反作用力,心軸120被推入至噴霧劑容器110內,噴霧劑容器110內之閥機構130被開閥。當閥機構130開閥時,藉由氣體壓力而自動地吐出內容物。
<噴霧劑容器> 特別是,參照圖26及圖27,更詳細地說明噴霧劑容器110。噴霧劑容器110是藉由充填於內部之液化氣體或壓縮氣體的氣體壓力,噴出內容物的容器,且可適用既有的金屬製噴霧劑容器,並且亦可使用具有耐壓性之塑膠製容器。於噴霧劑容器110,因應於吐出方向或吐出形態而形成有流路之各種致動器裝設於心軸120。在圖示例中,是顯示了於噴霧劑容器110之心軸120,裝設了具有凸緣部142之致動器140之例。致動器140為具備有直線狀之筒狀部141與凸緣部142之構成,前述筒狀部141是具備有前述直線式之吐出流路,前述凸緣部142是從筒狀部141朝軸直角方向伸出。於該致動器140之筒狀部141,連接有管件150。又,於該管件150之前端,連皆有具備吐出口161之噴嘴160(參照圖28)。關於噴嘴160之吐出口161的構成,可以是將內容物成霧狀吐出,或是以直線狀的噴流吐出,因應於內容物的吐出形態、吐出方向來適宜設定。
在圖示例中,將噴霧劑容器110呈水平裝配於機體101的下表面來使用,因此封入之噴射劑與內容物的形態是原液收容於內袋且噴射劑收容於內袋外周與容器本體內周之間的隔離型。若為隔離型,噴霧劑容器的姿態不論是橫向(心軸之位置為橫向)、向下(心軸之位置向下)皆可吐出。
更甚者,並不限定於隔離型,若是吐出時之噴霧劑容器110的姿態是心軸120向上使用的話,可適用具備有傾斜管件的二相系、三相系的容器,若是心軸120是向下使用的話,可適用不具有傾斜管件的二相系、三相系的容器。
再者,噴射劑可適用一般的碳氫化物(液化石油氣體)(LPG)、二甲醚(DME)、氟化碳氫化物(HFO-1234ZE)等的液化氣體、二氧化碳、氮、一氧化氮等的壓縮氣體。考慮到對火災的安全性時,非可燃性之氟化碳氫化物、二氧化碳、氮、一氧化氮等較佳,特別是考慮到環境負荷時,以氮為佳。
<噴霧劑容器之閥機構> 特別是,參照圖27,說明藉由驅動機構240進行閥的開閉之噴霧劑容器的閥機構130。即,於心軸120,設置從前端開口部在軸方向上延伸預定尺寸之吐出流路121,成為閥孔之心軸孔122於心軸120之側面呈開口,該心軸孔122是藉由裝設在安裝帽113之插通孔之孔緣的墊圈131的內周面被密封。
通常心軸120是藉氣體壓力與彈簧132之勢能力而被賦與朝突出方向的勢能,藉將成為閥體之墊圈131之內周緣朝軸方向推壓,墊圈131之內周面密接於構成閥座之心軸孔122的孔緣而維持於閉閥狀態。
藉由上述之驅動機構240的凸輪242,當底部支撐構件244前進極限地移動時,噴霧劑容器110朝第1罩部220側移動,致動器140之凸緣部142抵接於推壓構件2202的端面,並藉由其反作用力而心軸120相對地朝容器內方被推入。當心軸120被推入時,墊圈131之內周緣朝容器之內方撓曲,墊圈131的內周面離開心軸孔122的孔緣而開閥,被氣體壓力推動的內容物則從心軸120的吐出流路121吐出(噴射)。
圖示例之閥機構130為一例,並不限定於如此的構成,可適用通常維持閉閥狀態,並且藉由推入心軸120而開閥的各種構成。
在該例中,是藉由凸輪機構將馬達241之軸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但在本發明中,噴霧劑容器中之用以進行閥的開閉的機構不限定於凸輪機構。例如,亦可適用於進給螺絲機構,或是藉由齒條-齒輪等,而將馬達之軸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機構。又,亦可作成為如下構成:不使用旋轉馬達,而是使用直線驅動用之線性馬達、或電磁電磁閥等之直線驅動源,在不使用運動轉換機構之下而可使噴霧劑容器110在軸方向上移動的構成。
<方向變更裝置> 特別是,參照圖28及圖29,說明本實施形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本實施形態中,於方向變更裝置300,安裝有用以保持噴嘴160與相機180的保持構件170。如上述,噴嘴160安裝於管件150的前端,管件150是連接於噴霧劑容器110。又,相機180的本體部分設置於保持構件170的內部,構成為僅露出鏡頭(參照圖28)。該相機180設置於可拍攝從噴嘴160吐出之內容物的吐出狀況的位置。又,設置成噴嘴160不會進入相機180的撮像範圍。根據以上構成,藉由方向變更裝置300,變更保持構件170的方向,藉此噴嘴160與相機180一體地動作(一體地變更方向)。
其次,特別是,參照圖28,說明方向變更裝置300本身的機構。方向變更裝置300具備有:第1馬達310;藉由第1馬達310的驅動力而旋轉的第1旋轉體320;伴隨第1旋轉體320的旋轉而旋動的第2馬達340;及藉由第2馬達340的驅動力而旋轉的第2旋轉體350。第1旋轉體320與第2馬達340是藉由第1臂330而連結。而且,方向變更裝置300進而具備:伴隨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而旋動的第3馬達370;及藉由第3馬達370的驅動力而旋轉的第3旋轉體380。第2旋轉體350與第3馬達370藉由第2臂360而連結。而且,上述之保持構件170透過連結部385而對第3旋轉體380固定。藉此,保持在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隨著第3旋轉體380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如此,方向變更裝置300具備有可變更噴嘴160之方向且軸支撐的至少一個旋轉體(本實施形態中,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與第3旋轉體380)。而且,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是設計成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會與全部的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之延長線相交。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51、與第3旋轉體38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81分別正交。而且,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與第3旋轉體38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81是設計成一致。因此,延長線L是以對延長線321與延長線351正交的方式相交,且以對延長線381為一致的方式相交。
根據以上的構成,即使產生從噴嘴160的吐出口161吐出噴霧劑容器110之內容物時的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也不作用為使各旋轉體(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與第3旋轉體380)旋轉的轉矩。
<方向變更裝置之變形例1> 參照圖30及圖31,說明變形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a。本變形例中,也於方向變更裝置300a,安裝有用以保持噴嘴160與相機180的保持構件170。該等噴嘴160與相機180相關的構成是如上述,故省略其說明。
本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a具備有:第1馬達310;藉由第1馬達310之驅動力旋轉的第1旋轉體320;隨著第1旋轉體320的旋轉而旋動的第2馬達340;及藉由第2馬達340的驅動力而旋轉的第2旋轉體350。第1旋轉體320與第2馬達340是藉由第1臂330而連結。而且,上述之保持構件170透過連結部355而對第2旋轉體350固定。藉此,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隨著第2旋轉體350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如此,在本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a中也具備有可變更噴嘴160之方向地軸支撐之至少一個旋轉體(本變形例中,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而且,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是設計成,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會與全部的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相交。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與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51分別正交。接著,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是以對延長線321與延長線351正交的方式相交。
根據以上的構成,即使從噴嘴160之吐出口161吐出噴霧劑容器110之內容物時產生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也不作用為使各旋轉體(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旋轉的轉矩。
<方向變更裝置之變形例2> 參照圖32,說明變形例2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b。在本變形例中,於方向變更裝置300b安裝保持噴嘴160與相機180的保持構件170(圖32中,僅顯示噴嘴160的吐出口161)。關於噴嘴160與相機180的構成如上述,因此省略其說明。
本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b具備有:第1馬達310;藉由第1馬達310之驅動力而旋轉的第1旋轉體320;伴隨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而旋動的第2馬達340;及藉由第2馬達340的驅動力而旋轉的第2旋轉體350。第1旋轉體320與第2馬達340藉由2個板狀構件331、332而連結。而且,上述之保持構件170(不圖示)對第2旋轉體350固定。藉此,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隨著第2旋轉體350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如此,在本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b中也具備有可變更噴嘴160之方向地軸支撐之至少一個旋轉體(本變形例中,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而且,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設計成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與全部的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之延長線相交。本實施形態中,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與第2旋轉體35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51僅相隔距離W,並未相交。而且,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是以對延長線321與延長線351正交的方式相交。
根據以上的構成,即使從噴嘴160之吐出口161吐出噴霧劑容器110之內容物時產生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也不作用為使各旋轉體(第1旋轉體320與第2旋轉體350)旋轉的轉矩。
<方向變更裝置之其他例> 到目前為止的方向變更裝置之例子是說明了設置3個旋轉體的型態、與設置2個的型態。然而,本發明中,旋轉體只要有至少一個即可,其數量沒有限定。例如,亦可採用僅具備在上述之各例顯示的第1馬達310與藉由第1馬達310之驅動力旋轉的第1旋轉體320的方向變更裝置,並可採用將上述之保持構件170對第1旋轉體320固定的構成。此種情況下,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噴嘴160只要設置成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L對第1旋轉體320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321正交即可。在如此的構成中,即使從噴嘴160的吐出口161吐出噴霧劑容器110之內容物時產生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也不會作用為使第1旋轉體320旋轉的轉矩。再者,設置4個以上的旋轉體也無妨。
<吐出裝置之變形例> 如上述,於吐出裝置,具備有用以使噴霧劑容器110的內容物吐出(噴射)的機能。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是顯示如下構成:藉由驅動機構240,將噴霧劑容器110的底部112朝頭部側推壓而使噴霧劑容器110移動,藉此令噴霧劑容器110的閥機構130為開閥狀態。然而,本發明中,用以實現用以使噴霧劑容器的內容物吐出(噴射)的機能的構成不限定於如此的構成。例如,亦可設置將設置於噴霧劑容器的致動器朝向噴霧劑容器的底部側推壓的機構。又,藉於筒匣內,另外設置閥機構,亦可讓使噴霧劑容器之內容物吐出(噴射)的機能發揮。在此,參照圖33說明後者之一例。
圖33所示之變形例相關的吐出裝置本體200X中也於內部中空之框體210的內部裝設噴霧劑容器110。在本變形例中,容器111固定於框體210的內部。又,在裝設於該吐出裝置本體200X的噴霧劑容器110中,是構成為心軸120成為時常被壓下去的狀態,設置於噴霧劑容器110之內部的閥時常成為開閥狀態。例如,當噴霧劑容器110裝設於框體210時,只要是藉由固定於框體210的推壓部(不圖示),心軸120被下推即可。
而且,在本變形例中,於與心軸120之吐出流路相接的流路120X之途中,設置有閥機構250。該閥機構250之一例可舉電磁閥。根據如此的構成,藉由閥機構250的控制,可進行閥的開閉,並可使吐出(噴射)噴霧劑容器110之內容物的機能發揮。
<電氣設備> 特別是,參照圖25,說明用以驅動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與飛行體100的電氣設備。在圖25中,簡略地顯示電氣設備。控制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的吐出裝置控制部410是與用以控制飛行體100之飛行的飛行控制部610分開設置。飛行控制部610與吐出裝置控制部410任一者皆設置於機體101。再者,關於用以驅動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的電源與用以驅動飛行體100的電源也設置於機體101(任一者皆不圖示)。再者,關於該等電源,亦可組入各控制部,亦可與控制部分開設置。
又,包含用以遠端操作飛行體100之天線613的飛行用通信部612、與包含用以遠端操作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之天線413的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分別裝配於機體101。
吐出裝置控制部410、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及吐出裝置用電源亦可令飛行控制部610、飛行用通信部612及飛行用電源之一部分或者全部帶有其角色。
關於上述之將吐出裝置本體200與機體101連接的構造、及方向變更裝置300與機體101之連接構造,沒有特別圖示,但可採用各種公知技術。例如,除了滑軌與T形溝之滑動式的嵌合構造之外,亦可作成可朝如插接結合之旋轉方向掛上拆下的構成,可採用螺絲固定、夾合、鉗合等拆卸與安裝容易化的各種構造。
而且,於連接構造之部分,可設置將配置於機體101側的電源等、與設置於吐出裝置本體200側的馬達241、及設置於方向變更裝置300側的各馬達電連接的電接點。又,配置於機體101側的電源等,與設置於吐出裝置本體200側的馬達241、及設置於方向變更裝置300側的各馬達之間,亦可使用纜線與安裝於纜線的連接器而電連接。
<具備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操作> 特別是,參照圖34,說明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的飛行體100的操作。飛行體100的飛行是藉由進行設置於第1操作終端510之桿511、512的操作,從天線513將操作信號發送到飛行用通信部612,進行遠端操作。於該第1操作終端510,設置有放映由相機180所拍攝之映像的顯示器514。又,本實施形態中,也具備有第2操作終端520。藉由進行該第2操作終端520中之桿521、522的操作,從天線523將操作信號發送到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而遠端操作方向變更裝置300。又,藉由吐出按鈕525及停止按鈕526,從天線523將操作信號發送到吐出裝置用通信部412,而遠端操作噴霧劑容器之閥機構130。於該第2操作終端520,也設置有放映由相機180所拍攝之映像的顯示器524。
操作者一面看著顯示器524上之圖像,一面按下吐出按鈕525時,發送吐出指令信號,並從噴嘴160吐出噴霧劑容器110的內容物。又,當壓下停止按鈕526時,發送停止指令信號,停止來自噴嘴160的吐出。
吐出與停止之切換不僅是按鈕的操作,亦可依據預先記憶的程式自動地切換。例如,亦可將航路預先作成程式,藉由來自GPS的信號,利用地圖上的位置及高度計檢出高度,達到預定的位置時,則開始吐出,當預定的區域之吐出結束時,則停止吐出。
<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的優點> 分別設置相機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與噴嘴用之方向變更裝置時,不僅是增加重量,用以控制各個方向之控制方法或操作方法變複雜。 根據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噴嘴160與相機180採用了藉由共通的方向變更裝置300、300a、300b一體地動作的構成,不需要分別設置噴嘴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與相機用之方向變更裝置。藉此,可變更相機180的方向與噴嘴160的方向,並且可達到輕量化。又,可將用以變更相機180的方向與噴嘴160的方向之控制的方法簡化。進而,在使噴嘴160與相機180保持於保持構件170的狀態下,設置成噴嘴160不會進入相機180的撮像範圍,因此,即使噴嘴160與相機180之方向變更,也不會拍攝到噴嘴160。因此,可時常加大視野。
又,本實施形態中,可抑制從噴嘴160吐出內容物時發生的反作用力,作用為使各旋轉體(第1旋轉體320、第2旋轉體350、第3旋轉體380)旋轉之轉矩。因此,使內容物吐出時,可抑制噴嘴160及相機180之方向變動。
(第3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2) 圖35及圖36顯示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2。在上述實施形態1中,顯示了於方向變更裝置,安裝有保持噴嘴與相機的保持構件,且吐出裝置安裝於機體時的構成。對此,本實施形態中,顯示於方向變更裝置安裝具備噴嘴與相機之吐出裝置時的構成。關於其他構成及作用與實施形態1相同,因此關於相同的構成部分則賦與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圖35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外觀圖,顯示了從側方側看飛行體的外觀。圖36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主要構成的立體圖。
本實施形態中也與上述實施形態1之情況同樣,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設置於飛行體100。關於飛行體100之相關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1之情況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也於機體主體部102的下表面,設置有方向變更裝置300。關於方向變更裝置300的構成也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也可採用在上述實施形態1說明之各種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a、300b。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於方向變更裝置300,設置有吐出裝置本體200。關於吐出裝置本體200本身的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1中,參照圖2及圖3說明的構成相同。惟,於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對於管件150連接於致動器140,但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在由剛性高之材料所構成的管155連接於致動器140此點,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該管155的前端側,安裝有用以保持噴嘴160與相機180的保持構件170。再者,噴嘴160安裝於管155的前端。關於噴嘴160、相機180及用以保持該等的保持構件170的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再者,關於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與設置於方向變更裝置300之各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的關係,皆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
如此,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保持噴霧劑容器的框體(也就是吐出裝置本體200的框體210),保持著噴嘴160與相機180此點,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
在如以上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中,當然也可得到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的效果。
(第3解決手段之實施形態3) 於圖37及圖38,顯示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在上述實施形態1中,顯示了於方向變更裝置,安裝有用以保持噴嘴與相機的保持構件,而吐出裝置安裝於機體之情況的構成。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顯示於方向變更裝置,安裝有具備噴嘴與相機的吐出裝置之情況的構成。關於其他構成及作用與實施形態1相同,因此相同的構成部分賦與相同的符號,且省略其說明。
圖37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之外觀圖,顯示從側方側看無人航空機的外觀。圖38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具備吐出裝置的無人航空機的外觀圖,顯示了從正面側看無人航空機的外觀。
在本實施形態中也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1010設置於飛行體(無人航空機)100。關於飛行體100相關的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也於機體主體部102的下表面,設置有方向變更裝置300。關於方向變更裝置300的構成,也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同樣,因此省略其說明。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也可採用在上述實施形態1所說明之各種變形例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300a、300b。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於方向變更裝置300設置有吐出裝置本體200。關於吐出裝置本體200本身的構成,與上述實施形態1中參照圖2及圖3所說明的構成相同。惟,若是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對於管件150連接於致動器140,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在由剛性高的材料構成的管155連接於致動器140這點,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該管155的前端,安裝有噴嘴160。又,於吐出裝置本體200之框體210的外壁面,安裝有相機180。再者,除了將與框體210是分開個體的相機180安裝於框體210的表面的構成之外,也可採用將相機180一體地內建於框體210之內部,並且使框體210與相機180的殼體成一體的構成。相機180關於下述點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同,即設置於可拍攝從噴嘴160吐出之內容物的吐出狀況的位置、及設置成噴嘴160不會進入相機180的撮像範圍。在本實施形態中,也是藉由方向變更裝置300而變更吐出裝置本體200的方向,並且噴嘴160與相機180是一體地動作(一體地變更方向)。
再者,就噴嘴160之吐出口161之中心線的延長線、與設置於方向變更裝置300之各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的關係,也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同。
如此,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保持噴霧劑容器的框體(也就是吐出裝置本體200的框體210)保持噴嘴160與相機180此點,與上述實施形態1不同。
在如以上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中,當然也可得到與上述實施形態1的情況相同的效果。
(第1解決手段、第2解決手段) 1:吐出裝置 10:噴霧劑容器 11a:主體部 11b:底部 11d:安裝帽 12:心軸 12a:吐出流路 12b:心軸孔 13:閥機構 13a:墊圈 13b:彈簧 14:致動器 14a:本體部 14b:凸緣部 15:噴嘴 15a:噴射孔 151:噴嘴本體 152:接頭部 16:管件 17:接合部(圖11) 17a:出口側管部 17b:入口側管部 17c:單向閥 17c1:入口埠 17c2:出口埠 17c3:殼體 17c4:閥體 17c5:彈簧 17c6:彈簧容置部 17c7:凸部 18:噴嘴保持構件(圖12,圖13) 20:套筒(收容構件) 21:套筒本體 21a:徑方向支撐部 22:第1端部罩部 221:推壓構件 221a:筒狀體 221b:端部凸緣部 222:罩本體 223:螺絲筒部 23:第2端部罩部 231:筒狀部 232:端板 30:吐出驅動部 30C:外部閥 30D:管路 31:馬達 32a:凸輪 32b:可動板 32c:凸輪從動件 40:噴霧劑容器組裝體 50:噴嘴支撐部 72:容器保持部 72a:圓板部 72b:環狀凸部 72c:連結軸部 100:飛行體 101:機體 102:機體主體部 103:臂部 104:旋轉翼 105:馬達 106:相機 107:腳部 108:小翼 109:安裝框架 300:方向變更裝置 310:第1馬達 320:第1旋轉體 321:旋轉中心之延長線 330:第1臂 331、332:板狀構件 340:第2馬達 350:第2旋轉體 351:旋轉中心之延長線 360:第2臂 370:第3馬達 380:第3旋轉體 381:旋轉中心之延長線 410:吐出裝置控制部 411:吐出裝置用電源 412:吐出裝置用通信部 413:天線 510:第1操作終端(操縱終端) 511:桿 512:桿 513:天線 514:顯示器 520:第2操作終端 524:顯示器 525:吐出按鈕 526:停止按鈕 610:飛行控制部 612:飛行用通信部 N:噴霧劑容器之中心軸 X: 滾轉軸 Y:俯仰軸 Z:偏航軸 (第3解決手段) 1010: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 100:飛行體(無人航空機) 101:機體 102:機體主體部 103:臂部 104:旋轉翼 105:馬達 107:腳部 110:噴霧劑容器 111:容器 112:底部 113:安裝帽 120:心軸 120X:流路 121:吐出流路 122:心軸孔 130:閥機構 131:墊圈 132:彈簧 140:致動器 141:筒狀部 142:凸緣部 150:管件 155:管 160:噴嘴 161:吐出口 170:保持構件 180:相機 200:吐出裝置 200X:吐出裝置 210:框體(收容構件) 210X:框體本體部 211:母螺絲部 220:第1罩部 2201:罩本體 2201a:公螺絲部 2202:推壓構件 2202a:筒狀部 2202b:端部凸緣部 230:第2罩部 240:驅動機構 241:馬達 242:凸輪 243:凸輪從動件 244:底部支撐構件 250:閥機構 300,300a,300b:方向變更裝置 310:第1馬達 320:第1旋轉體 321,351,381:延長線 330第1臂 340:第2馬達 350:第2旋轉體 355,385:連結部 360:第2臂 370:第3馬達 380:第3旋轉體 410:吐出控制裝置/裝配裝置控制部 412:吐出裝置用通信部/裝配裝置用通信部 413:天線 510:第1操作終端 511,512:桿 513:天線 514:顯示器 520:第2操作終端 521,522:桿 523:天線 524:顯示器 525:吐出按鈕 526:停止按鈕 610:飛行控制部 612:飛行用通信部 611:天線 W:距離
圖1是概念性地顯示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A)為平面圖,(B)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 圖2(A)為圖1之噴霧劑容器組裝體的剖面圖,(B)是顯示管件與噴嘴的圖,(C)是顯示噴嘴之具體例的剖面圖,(D)是(A)的B方向箭頭視圖。 圖3(A)是顯示圖2之噴霧劑容器之閥機構之一例,(B)是顯示利用飛行用控制部之電源之例。 圖4是顯示吐出驅動部之其他方式。 圖5(A)是顯示裝配有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第1操作終端與第2操作終端之遠端操作例的說明圖,(B)為控制區塊圖。 圖6(A)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圖7(A)是顯示圖6之方向變更裝置,(B)是顯示方向變更裝置之其他構成例。 圖8(A)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圖9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4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 圖10(A)為圖9之裝置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圖11(A)是圖10之裝置之複數個管件之接合部的說明圖,(B)為單向閥的剖面圖。 圖12(A)是裝配有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5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的底面圖,(B)是保持複數個噴嘴之噴嘴保持部的概略立體圖。 圖13(A)、(B)是顯示噴嘴保持部之其他構成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14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6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 圖15(A)是圖14之飛行體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圖16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7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的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A)的B方向箭頭視圖。 圖17是概念地顯示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A)是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圖18(A)是圖17之裝置的平面圖,(B)是從前方看的圖。 圖19(A)是顯示裝配了吐出裝置之飛行體的第1操作終端與第2操作終端的遠端操作例的說明圖,(B)為控制區塊圖。 圖20(A)是第2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B)為底面圖。 圖21(A)是圖1之裝置的平面圖,(B)是從前方看的圖。 圖22是第1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飛行體之吐出裝置之以透視圖顯示的飛行體的整體構成圖。 圖23(A)為圖22之裝置的平面圖,(B)為底面圖。 圖24是顯示對機體以另外的方向變更裝置支撐噴嘴與相機的構成。 圖25是具備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無人航空機)的外觀圖。 圖26是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相關的吐出裝置的示意剖面圖。 圖27是將圖27之噴霧劑容器之閥構成之一例放大的放大剖面圖。 圖28是顯示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主要構成安裝於方向變更裝置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29是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 圖30是顯示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1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主要構成安裝於變形例1之方向變更裝置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31是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變形例1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 圖32是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變形例2相關的方向變更裝置的立體圖。 圖33是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變形例相關的吐出裝置的示意剖面圖。 圖34是具備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之操作裝置的概略圖。 圖35是具備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的外觀圖。 圖36是顯示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2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之主要構成的立體圖。 圖37是具備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之外觀圖。 圖38是具備第3解決手段之發明之實施形態3相關的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的飛行體的外觀圖。
1:吐出裝置
10:噴霧劑容器
15:噴嘴
16:管件
20:套筒
40:噴霧劑容器組裝體
50:噴嘴支撐部
100:飛行體
101:機體
102:機體主體部
103:臂部
104:旋轉翼
105:馬達
106:相機
107:腳部
211:母螺絲部
410:吐出控制裝置
411:吐出裝置用電源
412:吐出裝置用通信部
610:飛行控制部
612:飛行用通信部
N:噴霧劑容器之中心軸
X:滾轉軸
Y:俯仰軸
Z:偏航軸

Claims (31)

  1. 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是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裝配於機體外部,且前述噴霧劑容器之中心軸沿著前述機體之俯仰軸配置,前述噴霧劑容器與前述噴嘴是透過管件而連接。
  2. 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噴霧劑容器配置於從前述機體之本體部延伸的延長部,且前述噴霧劑容器與前述噴嘴是透過管件而連接。
  3. 如請求項2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是設置於機體的小翼。
  4. 如請求項2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是設置旋轉翼的臂部。
  5. 如請求項2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為登陸起飛用的腳部。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噴霧劑容器是裝配複數個,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的管件匯合而連接於一個噴嘴。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於前述機體裝配相機,前述噴嘴與相機相對於機體可動地受支撐,且成為相對於目標物使噴嘴之吐出方向與相機之拍攝方向同步移動的構成。
  8. 如請求項7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鄰接配置於前述相機。
  9. 如請求項7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安裝於前述相機。
  10. 如請求項7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是受支撐於方向變更裝置,且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的旋轉自由度。
  11. 如請求項7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是受支撐於與具有令前述相機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不同的方向變更裝置。
  12. 如請求項7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相機是受支撐於方向變更裝置,前述方向變更裝置是具有令前述噴嘴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
  13. 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是裝配複數個,且複數個管件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之每一個,並且連接於一個噴嘴。
  14. 如請求項13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於前述機體裝配相機,並且前述噴嘴鄰接於相機。
  15. 一種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是從裝配於機體之噴霧劑容器透過噴嘴而吐出內容物,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霧劑容器是裝配複數個,且連接於複數個噴霧劑容器之每一個的複數個管件所連接的複數個噴嘴是鄰接於裝配於機體之相機而集中配置。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噴霧劑容器是配置於從前述機體之本體部延伸的延長部。
  17. 如請求項16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是設置於機體的小翼。
  18. 如請求項16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是設置轉子的臂部。
  19. 如請求項16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延長部是起飛降落用的腳部。
  20. 如請求項14至19中任一項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與相機是成如下的構成:相對於機體可動地受支撐,且相對於目標物使噴嘴之吐出方向與相機之拍攝方向同步移動。
  21. 如請求項20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安裝於相機。
  22. 如請求項20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是受支撐於方向變更裝置,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具有令前述相機之方向為可變的旋轉自由度。
  23. 如請求項20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噴嘴是受支撐於與具有令前述相機之方向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不同之具有令前述噴嘴之方向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24. 如請求項20之飛行體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相機是受支撐於具有令前述噴嘴之姿態為可變之旋轉自由度的方向變更裝置。
  25. 一種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具備有:噴嘴,將裝配於移動體之噴霧劑容器的內容物吐出;及相機,裝配於前述移動體,其特徵在於: 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是設置成藉由共通的方向變更裝置而一體地動作。
  26. 如請求項25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具備保持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的保持構件, 且於固定在前述移動體之噴霧劑容器所連接之連接管件的前端,安裝有前述噴嘴。
  27. 如請求項25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具備用以保持前述噴霧劑容器的框體, 並且藉由前述框體,保持有前述噴嘴與前述相機。
  28. 如請求項25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相機設置於可拍攝從前述噴嘴吐出之內容物的吐出狀況的位置。
  29. 如請求項25至28中任一項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具備有可變更前述噴嘴之方向且軸支撐的至少一個旋轉體, 前述噴嘴中之吐出口之中心線的延長線與全部之前述旋轉體之旋轉中心線的延長線相交。
  30. 如請求項29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具備有: 第1馬達; 第1旋轉體,藉由第1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 第2馬達,隨著第1旋轉體的旋轉而旋動; 第2旋轉體,藉由第2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 第3馬達,隨著第2旋轉體之旋轉而旋動;及 第3旋轉體,藉由第3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 前述噴嘴是設置成隨著第3旋轉體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31. 如請求項29之附有相機之吐出裝置,其中前述方向變更裝置具備有: 第1馬達; 第1旋轉體,藉由第1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 第2馬達,隨著第1旋轉體之旋轉而旋動;及 第2旋轉體,藉由第2馬達之驅動力而旋轉, 前述噴嘴是設置成隨著第2旋轉體的動作而變更方向。
TW109124625A 2019-07-23 2020-07-21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TW202108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5204 2019-07-23
JP2019-135206 2019-07-23
JP2019135205A JP6763460B1 (ja) 2019-07-23 2019-07-23 カメラ付き吐出装置
JP2019-135205 2019-07-23
JP2019135204A JP6763459B1 (ja) 2019-07-23 2019-07-23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JP2019135206A JP6763461B1 (ja) 2019-07-23 2019-07-23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449A true TW202108449A (zh) 2021-03-01

Family

ID=7419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4625A TW202108449A (zh) 2019-07-23 2020-07-21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5224A1 (zh)
CN (1) CN114514176A (zh)
TW (1) TW202108449A (zh)
WO (1) WO20210149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3513B2 (en) 2018-04-26 2022-09-27 Skydio, Inc. 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2274A (ja) * 2006-03-23 2007-10-04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虫駆除装置
FI126677B (en) * 2014-07-17 2017-03-31 Johannes Vähänen INJECTOR, REMOTE CONTROL TOOL AND METHOD OF CONTROL INJECTION DIRECTION OF INJECTOR
CN204507277U (zh) * 2015-03-31 2015-07-29 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喷涂设备
CN106623172A (zh) * 2015-11-04 2017-05-10 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机罩清洗装置
US20180194464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Jesse E. Elder Drone Washing
JP2018191610A (ja) * 2017-05-19 2018-12-06 株式会社Queen Bee And Drone 空中移動式薬剤噴霧装置
SG11202006500WA (en) * 2018-01-15 2020-08-28 Drone Net Co Ltd Remote operation spray device
KR101956345B1 (ko) * 2018-04-23 2019-03-08 농업회사법인 주식회사 천풍무인항공 무인항공기를 이용한 연막방제장치
CN109258601B (zh) * 2018-08-10 2020-10-2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智能化的除草无人机自动对靶喷雾流量控制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5224A1 (en) 2022-10-06
WO2021014944A1 (ja) 2021-01-28
CN114514176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01243A1 (en) Aerial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CN113830306A (zh) 用于推进乘客的装置
JP6729781B1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CN107458579A (zh) 一种无人机装置
TW202108449A (zh)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
TW202124221A (zh) 噴出裝置及無人飛機
WO2021235423A1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JP6763460B1 (ja) カメラ付き吐出装置
JP6763459B1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JP6763461B1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TW202120386A (zh) 飛行體之吐出裝置、滴液防止構件、及飛行體之吐出裝置的控制方法
RU2809957C1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JP6930630B2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および液垂れ防止部材
JP6930631B2 (ja) 飛行体の吐出装置
WO2021106983A1 (ja) 吐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