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6644A -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6644A
TW202106644A TW109117595A TW109117595A TW202106644A TW 202106644 A TW202106644 A TW 202106644A TW 109117595 A TW109117595 A TW 109117595A TW 109117595 A TW109117595 A TW 109117595A TW 202106644 A TW202106644 A TW 2021066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nversion member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嶺一
浅野秀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64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波長轉換構件,其於作為發光裝置之構成構件使用時,可抑制包圍側面部分之反射樹脂硬化、於收縮時向下方滑落,提高來自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1之特徵在於,其係具有互為反向之第1主面1a與第2主面1b、及連接第1主面1a與第2主面1b之側面1c者,且側面1c之表面粗糙度Sa為0.1~0.8 μm。

Description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激發光轉換為其他波長之光之波長轉換構件、及使用其之發光裝置。
近年來,作為代替螢光燈及白熾燈之下一代之光源,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或LD(Laser Diode,雷射二極體)之發光裝置越來越受到關注。作為此種下一代光源之一例,揭示有將出射藍色光之LED與吸收來自LED之光之一部分並將之轉換為黃色光之波長轉換構件加以組合而得之發光裝置。該發光裝置發出從LED出射並透過波長轉換構件之藍色光與從波長轉換構件出射之黃色光之合成光即白光。
作為波長轉換構件,先前使用使無機螢光體分散於樹脂基質中而成者。但是,於使用該波長轉換構件之情形時,有因來自LED之光導致樹脂劣化,光源之亮度容易降低之問題。特別是,有因LED發出之熱及高能量之短波長(藍色~紫外)光導致樹脂基質劣化,引起變色或變形之問題。因此,揭示有包含完全無機固體之波長轉換構件,該完全無機固體代替樹脂而於玻璃基質中分散固定有無機螢光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波長轉換構件具有作為母材之玻璃不易因LED晶片之熱或照射光而劣化,不易產生變色或變形之問題之特徵。
專利文獻2中,作為量產如上所述之波長轉換構件之方法,揭示有製作將無機螢光體分散固定於玻璃基質中而得之大面積之板狀之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後,使該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單片化之方法。具體而言,揭示有於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之表面以特定之圖案形成分割槽(劃線),沿著該分割槽割斷上述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2583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8-970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上所述獲得之波長轉換構件係藉由與LED等光源組合而作為發光裝置使用。圖4係表示使用先前之波長轉換構件之發光裝置之模式性之剖視圖。波長轉換構件31係藉由載置於設置於殼體33之底部之光源32上,且利用反射樹脂34包圍波長轉換構件31(及光源32)之側面而作為發光裝置30使用。反射樹脂34具有反射從波長轉換構件31之側面漏出之光而提高從波長轉換構件31之光出射面(上表面)之光提取效率之作用。但是,如圖4之(b)所示,存在如下情形,即,與波長轉換構件31之側面接觸之反射樹脂34硬化、收縮時,波長轉換構件31與反射樹脂34之密接性較低,向下方滑落而露出波長轉換構件31之側面部分(例如側面之上部)。其結果,有光從露出之該側面部分漏出,從波長轉換構件31之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降低之問題。
鑒於以上內容,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波長轉換構件,該波長轉換構件於作為發光裝置之構成構件使用時,可抑制包圍側面部分之反射樹脂硬化、收縮時向下方滑落,提高從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特徵在於,其係具有互為反向之第1主面與第2主面、及連接第1主面與第2主面之側面者,且側面之表面粗糙度Sa為0.1~0.8 μm。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藉由將側面之表面粗糙度Sa如上所述增大,而增大與反射樹脂之接觸部分之抓固效果,故而,可抑制反射樹脂硬化、於收縮時向下方滑落而露出波長轉換構件之側面部分。其結果,可提高從波長轉換構件之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較佳為具有無機基質及分散於無機基質中之螢光體粉末。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螢光體粉末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50 μm。再者,本說明書中,平均粒徑表示藉由雷射繞射法測定之值(D50 )。
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厚度較佳為0.01~1 mm。
本發明之發光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上述波長轉換構件、對波長轉換構件照射激發光之光源、及包圍波長轉換構件之反射樹脂。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可抑制包圍波長轉換構件之側面之反射樹脂硬化、收縮時向下方滑落而露出波長轉換構件之側面部分之不良情況。其結果,可提高從波長轉換構件之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
以下,利用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之實施方式。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一實施方式之立體圖。波長轉換構件1係平面形狀為矩形(正方形或長方形)之板狀。波長轉換構件1之平面形狀不限定於矩形,亦可為矩形以外之多邊形或圓形等其他形狀。波長轉換構件1具有互為反向之第1主面1a與第2主面1b、及連接第1主面1a與第2主面1b之側面1c。
圖2係表示使用波長轉換構件1之發光裝置10之模式性之剖視圖。波長轉換構件1係載置於設置於殼體3之底部之光源2上,且以反射樹脂4包圍波長轉換構件1(及光源2)之側面而作為發光裝置10使用。再者,波長轉換構件1可直接載置於光源2上,亦可經由未圖示之接著劑層而接著於光源2。
波長轉換構件1具有例如無機基質及分散於無機基質中之螢光體粉末。螢光體粒子藉由入射激發光而出射螢光。因此,若激發光從波長轉換構件1之第2主面1b入射,則激發光及螢光之合成光從波長轉換構件1之第1主面1a出射。
螢光體粒子只要為藉由入射激發光而出射螢光者即可,非特別限定。作為螢光體粒子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選自氧化物螢光體、氮化物螢光體、氮氧化物螢光體、氯化物螢光體、氧氯化物螢光體、硫化物螢光體、氧硫化物螢光體、鹵化物螢光體、硫族化物螢光體、鋁酸鹽螢光體、鹵磷酸氯化物螢光體及石榴石系化合物螢光體中之1種以上等。於使用藍色光作為激發光之情形時,例如可使用出射綠色光、黃色光或紅色光作為螢光之螢光體。
螢光體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50 μm,更佳為5~30 μm。若螢光體粒子之平均粒徑過小,則有發光強度降低之情形。另一方面,若螢光體粒子之平均粒徑過大,則有發光色不均勻之情形。
波長轉換構件1中之螢光體粒子之含量較佳為1體積%以上,更佳為1.5體積%以上,進而較佳為2體積%以上。波長轉換構件1中之螢光體粒子之含量較佳為70體積%以下,更佳為50體積%以下,進而較佳為30體積%以下。若螢光體粒子之含量過少,則需要加厚波長轉換構件1以獲得所需之發光色,其結果,有因所得之波長轉換構件1之內部散射增加而導致光提取效率降低之情形。另一方面,若螢光體粒子之含量過多,則需要使波長轉換構件1變薄以獲得所需之發光色,故而,有波長轉換構件1之機械強度降低之情形。
無機基質中使用之無機材料只要為可作為螢光體粒子之分散介質使用者便不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玻璃。作為無機基質中使用之玻璃,例如可使用硼矽酸鹽系玻璃、磷酸鹽系玻璃、錫磷酸鹽系玻璃、鉍酸鹽系玻璃等。作為硼矽酸鹽系玻璃,可列舉以質量%計含有SiO2 30~85%、Al2 O3 0~30%、B2 O3 0~50%、Li2 O+Na2 O+K2 O 0~10%、及MgO+CaO+SrO+BaO 0~50%者。作為錫磷酸鹽系玻璃,可列舉以莫耳%計含有SnO 30~90%、P2 O5 1~70%者。
波長轉換構件1之厚度較佳為0.01~1 mm,更佳為0.05~0.5 mm,進而較佳為0.1~0.3 mm。若波長轉換構件1之厚度過小,則有不易獲得充分之發光強度之情形。又,有波長轉換構件1之機械強度不充分之情形。另一方面,若波長轉換構件1之厚度過大,則有波長轉換構件1之光之散射或吸收過大,光提取效率降低之情形。
波長轉換構件1之側面1c之表面粗糙度Sa為0.1~0.8 μm,較佳為0.1~0.5 μm,特佳為0.2~0.4 μm。若表面粗糙度Sa過小,則與反射樹脂34之接觸部分之抓固效果較小,因此反射樹脂34硬化、收縮時向下方滑落而容易露出波長轉換構件1之側面1c。其結果,光從露出之側面1c漏出,從波長轉換構件1之第1主面1a之光提取效率容易降低。另一方面,若表面粗糙度Sa過大,則製造時容易於波長轉換構件1之主面1a之周邊部產生碎屑。其結果,有反射樹脂34流動至碎屑部,主面1a之面積(光出射面積)變小,光提取效率降低之傾向。
再者,波長轉換構件1除上述例示者以外,亦可為例如包含YAG(Yttrium Aluminium Garnet,釔-鋁-石榴石)陶瓷等陶瓷之波長轉換構件。
作為光源2,可使用LED或LD。再者,光源2藉由未圖示之電極與外部電源連接。
作為殼體3,例如可使用可效率良好地反射從光源2發出之光線之白色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低溫共燒多層陶瓷)等。具體而言,可列舉氧化鋁或氧化鈦、氧化鈮等無機粉末與玻璃粉末之燒結體。或者,作為殼體3,亦可使用熱導率較高之材料,以效率良好地釋出從光源2發出之熱。特別是自耐熱性、耐候性優異之方面考慮,較佳為使用陶瓷等。具體而言,可列舉包含氧化鋁或氮化鋁等陶瓷之殼體。
反射樹脂4係用於反射從波長轉換構件1之側面1c或光源2之側面漏出之光而設置。反射樹脂4由例如包含氧化鈦等白色顏料之樹脂組合物(高反射樹脂)構成。作為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矽酮系樹脂、環氧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等。作為硬化手段,可列舉光硬化或熱硬化、常溫硬化(與水分反應硬化、或2液混合反應硬化)等。
(波長轉換構件之製造方法) 圖3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製造方法之俯視圖。 首先,準備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係具有互為反向之主面之板狀構件,可藉由以所需之圖案予以切斷而獲得複數個波長轉換構件1。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例如可以如下方式製作。
對作為玻璃基質之玻璃粉末、與螢光體粉末之混合粉末添加有機媒劑而製作糊劑。以刮刀法將糊劑塗佈於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基材膜上並加以乾燥,藉此獲得陶瓷坯片。藉由將陶瓷坯片燒成到玻璃粉末之軟化點附近而獲得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
其次,沿著切斷預定線C切斷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而予以單片化。切斷預定線C係選擇與最終製造之波長轉換構件1之形狀及尺寸對應之圖案。藉此獲得複數個波長轉換構件1。
本實施方式中,藉由切割而切斷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20。此處,適當選擇切割中使用之切斷刀片之粒度號數(切斷刀片中使用之研磨粒之粒度號數),藉此,可將波長轉換構件1之側面1c之表面粗糙度製備於所需之範圍內。具體而言,切斷刀片之粒度號數較佳為600~2000號,更佳為800~1500號。若切斷刀片之粒度號數過大,則波長轉換構件1之側面1c之表面粗糙度變小,如上所述,容易產生反射樹脂4硬化、收縮時向下方滑落之問題。另一方面,若切斷刀片之粒度號數過小,則切斷時於波長轉換構件1之周圍產生碎屑等不良情況,反射樹脂流動至碎屑部,因此,有波長轉換構件1之主面1a之面積(光出射面積)變小,光提取效率降低之傾向。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表1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No.2~4)及比較例(No.1、5、6)。
[表1]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切斷方法 切割 切割 切割 切割 切割 割斷
切割刀片之粒度號數 500 900 1200 1500 2000 -
波長轉換構件之側面之表面粗糙度Sa(μm) 1.030 0.462 0.322 0.144 0.075 0.006
反射樹脂之滑落
總光束值(相對值) 0.97 1 1 1 0.98 0.95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之製作) 準備YAG螢光體粉末分散於硼矽酸系玻璃基質(軟化點850℃)中之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板(50 mm×50 mm×0.2 mm,螢光體濃度8.3體積%)。關於No.1~5,對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使用切割裝置於X方向及Y方向上分別以1 mm間隔進行切割,而使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單片化。再者,作為切斷刀片,使用利用金屬黏結劑固定人造金剛石研磨粒而得之刀片,粒度號數(研磨粒之粒度號數)如表1所示。又,關於No.6,對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使用刻劃器於X方向及Y方向上分別以1 mm間隔形成劃線後,沿著劃線進行割斷,而使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單片化。藉由以上方法,從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獲得複數個波長轉換構件。
使用3D測定雷射顯微鏡(Olympus公司製造之OLS4000)測定所得之波長轉換構件之側面之表面粗糙度Sa,將所得之結果示於表1中。再者,表面粗糙度Sa表示對藉由母材之單片化獲得之波長轉換構件中之任意選擇之10個試樣進行測定而得之資料之平均值。
使用所得之波長轉換構件,製作依據圖2之發光裝置。作為光源,使用激發波長450 nm之藍色LED,作為反射樹脂,使用將二氧化鈦粉末分散於矽酮樹脂中而得之樹脂組合物。波長轉換構件利用矽酮樹脂接著於LED之表面。確認反射樹脂藉由加熱而硬化、收縮時之波長轉換構件與反射樹脂之界面之反射樹脂之滑落。將結果示於表1中。
(發光特性之評價) 對製作之發光裝置(反射樹脂硬化後而得者) 施加1.0 A之直流電流而點亮光源。將從波長轉換構件之第1主面發出之光引入積分球內部後,將其導入經標準光源校正之分光器中,測定光之能量分佈光譜。藉由將標準比視感度與所得之光譜相乘,算出總光束值。將結果示於表1中。再者,表1中之總光束值係以將No.2之總光束值設為1之情形時之相對值表示。
如表1所示,實施例之No.1~4之發光裝置中,未確認到反射樹脂硬化、收縮時之滑落。另一方面,比較例之No.5、6之發光裝置中,確認到反射樹脂硬化、收縮時之滑落。因此,與實施例之發光裝置相比,比較例之No.5、6之發光裝置從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不佳。再者,於No.1製作之波長轉換構件中,於周邊部確認到一部分碎屑,與實施例之發光裝置相比,從光出射面之光提取效率不佳。
1:波長轉換構件 1a:第1主面 1b:第2主面 1c:側面 2:光源 3:殼體 4:反射樹脂 10:發光裝置 20:波長轉換構件之母材 30:發光裝置 31:波長轉換構件 32:光源 33:殼體 34:反射樹脂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一實施方式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發光裝置之一實施方式的模式性之剖視圖。 圖3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波長轉換構件之製造方法之俯視圖。 圖4之(a)係表示使用先前之波長轉換構件而製作之發光裝置之模式性之剖視圖,(b)係表示(a)之發光裝置中之反射樹脂硬化、收縮時向下方滑落之情況之模式性之剖視圖。

Claims (5)

  1. 一種波長轉換構件,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互為反向之第1主面與第2主面、及連接第1主面與第2主面之側面者,且 側面之表面粗糙度Sa為0.1~0.8 μm。
  2. 如請求項1之波長轉換構件,其具有無機基質、及分散於無機基質中之螢光體粉末。
  3. 如請求項2之波長轉換構件,其中螢光體粉末之平均粒徑為1~50 μm。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波長轉換構件,其厚度為0.01~1 mm。
  5. 一種發光裝置,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波長轉換構件; 光源,其對波長轉換構件照射激發光;及 反射樹脂,其包圍波長轉換構件。
TW109117595A 2019-06-03 2020-05-27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TW2021066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3593 2019-06-03
JP2019103593A JP2020197627A (ja) 2019-06-03 2019-06-03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644A true TW202106644A (zh) 2021-02-16

Family

ID=7364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595A TW202106644A (zh) 2019-06-03 2020-05-27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97627A (zh)
TW (1) TW202106644A (zh)
WO (1) WO20202462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7520B2 (ja) * 2010-04-14 2014-05-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波長変換部材
JP2013038115A (ja) * 2011-08-04 2013-02-21 Koito Mfg Co Ltd 光波長変換ユニット
CN109154425B (zh) * 2016-05-13 2021-06-15 新唐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JP6785316B2 (ja) * 2016-11-30 2020-1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波長変換部材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7482096B (zh) * 2017-08-11 2019-04-09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7627A (ja) 2020-12-10
WO2020246239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870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132265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14236202A (ja) 発光装置
CN111213075B (zh) 波长变换部件和发光装置
JP2015130459A (ja) 蛍光体含有多層膜シート、並びに発光装置
EP3495722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240014357A1 (en) Glass for use i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5917183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8077324A (ja)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発光装置
WO2018012273A1 (ja) 波長変換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波長変換部材群
TWI757521B (zh)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TW202106644A (zh) 波長轉換構件及發光裝置
KR102621944B1 (ko) 파장 변환 부재 및 발광 장치
EP3495721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EP3495857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7480472B2 (ja) 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TW201830733A (zh) 發光裝置
US2021018792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te-like member and laminate
JP2021057437A (ja) 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