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6094A -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 Google Patents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6094A
TW202106094A TW109122249A TW109122249A TW202106094A TW 202106094 A TW202106094 A TW 202106094A TW 109122249 A TW109122249 A TW 109122249A TW 109122249 A TW109122249 A TW 109122249A TW 202106094 A TW202106094 A TW 2021060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s
resource
confirmation
codebook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355B (zh
Inventor
簡均哲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ublication of TW202106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6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35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監測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PS)下行共享通道(PDSCH)資源,並根據各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中之一SPS確認位元排序。隨後,使用者裝置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一確認訊息,並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UCCH)資源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

Description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具體而言,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根據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PS)下行共享通道(PDSCH)資源每一者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值於一碼本中之一SPS位元排序。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成長,無線通訊的各種應用已充斥於人們的生活中,且人們對於無線通訊的需求亦日益增加。為滿足各種生活上之應用,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目前普遍稱為5G行動通訊系統)提出了新服務型態,例如:低延遲高可靠性通訊(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在這些服務型態中,URLLC服務型態係為了滿足低延遲、可靠性的傳輸需求,故URLLC服務相當符合車用通訊或工業用通訊。
於目前的5G行動通訊系統的規劃中,針對傳送於多個實體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上的多個 下行資料訊號,基地台會於一時槽內配置一個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供使用者裝置傳送確認訊息,以回報是否正確地接收這些下行資料訊號。
因應5G行動通訊系統發展,目前學術及業界已著手討論是否能使得5G行動通訊系統支援更多類型的工業物聯網(Industry Internet of Things;Industry IoT)裝置。舉例而言,傳統工業用通訊係採用時間敏感網路(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通訊標準,其係基於乙太網路進行訊號傳輸。若TSN系統整合至5G行動通訊系統(即,5G時間敏感通訊(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TSC)),將可使TSN系統的裝置成為工業物聯網裝置,使得其彼此間透過5G行動通訊系統進行通訊,特別是TSN系統的中央控制裝置與分佈至各地的工業操作裝置間的通訊。
TSN系統中的裝置種類繁多,主要包含機械手臂、工業控制機台等。由於這些裝置彼此有相互運作的需求且傳輸多為週期性的,故若其整合至5G行動通訊系統,則基地台需要配置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下行共享通道(PDSCH)資源供這些工業物聯網裝置使用,且根據不同的應用,有需要存在多組SPS PDSCH資源配置來滿足不同的傳輸型態(traffic type)的需求或縮短時間延遲(latency)。然而,針對傳送於這些SPS PDSCH資源的下行資料訊號,5G行動通訊系統尚未確切地規範如何組織確認訊息中的碼本(codebook),以達到回報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之目的,亦即如何決定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之這些確認位元於碼本中的排序。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針對SPS PDSCH資源之碼本確 認位元排序機制,以回報對應之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針對SPS PDSCH資源之碼本確認位元排序機制,其根據SPS PDSCH資源每一者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值於碼本中之SPS位元排序。據此,本發明之碼本確認位元排序機制可使得使用者裝置回報對應之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至基地台。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其包含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各該SPS PDSCH資源非一由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指示之一週期性資源且各該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根據各該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codebook)中之一SPS確認位元排序,各該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SPS 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根據該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碼本之一確認訊息;以及透過該收發器,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上,傳送該確認訊息至一基地台。
此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行動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其包含一收發器以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 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於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傳送複數下行資料訊號,各該SPS PDSCH資源非一由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指示之一週期性資源且各該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以及透過該收發器,自一使用者裝置,接收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上之一確認訊息,該確認訊息包含一碼本。該碼本係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codebook)中之一SPS確認位元排序所產生,該SPS確認位元排序係該使用者裝置根據各該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所決定,以及各該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1:使用者裝置
11:收發器
13:處理器
2:基地台
21:收發器
23:處理器
S0、S1、S2:時槽
S01、S02、S11、S12、S21、S22:子時槽
CC1、CC2、CC3:組成載波
UCR0、UCR1、UCR2、UCR3、UCR4、UCR5:PUCCH資源
SR10、SR11、SR12、SR 20、SR21、SR22、SR 30、SR31、SR32、SR40、SR41、SR42:SPS PDSCH資源
DR10、DR11、DR12、DR20、DR21、DR22、DR30、DR40:動態排程PDSCH資源
DCR1、DCR2、DCR3、DCR4、DCR5、DCR6、DCRL:PDCCH資源
K1: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
CB0、CB1、CB2、CB3、CB4、CB5:碼本
FPI:回報週期區間
第1A圖描繪本發明SPS 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1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碼本;
第1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2上之碼本;
第1D圖描繪本發明啟動SPS PDSCH資源之實施情境;
第1E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碼本;
第1F圖描繪本發明SPS PDSCH資源釋放之DCI之實施情境;
第1G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2上之碼本;
第2A圖描繪本發明之子時槽中SPS 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2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2上之碼本;
第2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3上之碼本;
第2D圖描繪本發明之子時槽中啟動SPS PDSCH資源之實施情境;
第2E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碼本;
第2F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碼本;
第2G圖描繪本發明SPS PDSCH資源釋放之DCI之實施情境;
第2H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4上之碼本;
第2I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5上之碼本;
第3A圖描繪本發明之時槽中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3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3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3D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3E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4A圖描繪本發明之子時槽中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4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碼本;
第4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4D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4E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2上之碼本;
第4F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3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4G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3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5A圖描繪本發明之回報週期區間FPI中SPS 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5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碼本;
第6A圖描繪本發明之回報週期區間FPI中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6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6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1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7A圖描繪本發明之子時槽中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7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碼本;
第7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4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 本;
第7D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4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8A圖描繪本發明之子時槽中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
第8B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0上之碼本;
第8C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4上之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8D圖描繪本發明傳送於PUCCH資源UCR4上之動態碼本類型之碼本;
第9圖係本發明使用者裝置1之示意圖;以及
第10圖係本發明基地台2之示意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並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如第1A-1C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為簡化說明,僅就基地台2與單一使用者裝置1間之實施情境作為說明,以描述使用者裝置1如何回報對應之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 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至基地台2。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之元件及其元件之功能將分別於對應至第9圖及第10圖之實施例中進一步說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基於以下說明瞭解本發明於其他實施情境中亦可包含其他基地台及其他使用者裝置且其彼此間可進行如同使用者裝置1及基地台2間之該等操作,以達到回報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之目的,故將不贅述。
基地台2適用於一行動通訊系統,其可為下一代行動通訊系統(目前廣稱為5G行動通訊系統),或任一基於正交頻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術的行動通訊系統。以下敘述係以5G行動通訊系統作為說明,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可瞭解如何將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延伸適用於其他基於OFDMA技術的行動通訊系統,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基地台2於複數SPS PDSCH資源傳送複數下行資料訊號。使用者裝置1監測由基地台2配置之該等SPS PDSCH資源。該等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且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可由基地台2預先透過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來進行配置。於本實施例中,該等SPS PDSCH資源具有一週期性且非屬啟動SPS PDSCH資源,即各SPS PDSCH資源並非如同啟動SPS PDSCH資源由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使用者裝置1根據各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 本(codebook)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各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SPS 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舉例而言,請參考第1A-1B圖。第1A圖描繪本發明SPS PDSCH資源配置之實施情境。於第1A圖中,組成載波CC1之組成載波索引值(例如:1)小於組成載波CC2之組成載波索引值(例如:2),且組成載波CC2之組成載波索引值小於組成載波CC3之組成載波索引值(例如:3)。配置索引值為1之SPS PDSCH資源SR11、SR12以及配置索引值為2之SPS PDSCH資源SR21、SR22位於組成載波CC1上,配置索引值為3之SPS PDSCH資源SR31、SR32位於組成載波CC2上,以及配置索引值為4之SPS PDSCH資源SR41、SR42位於組成載波CC3上。在此,具有相同的配置索引值之SPS PDSCH資源係屬於同一組SPS PDSCH資源。
使用者裝置1於決定各SPS PDSCH資源SR11、SR12、SR21、SR22、SR31、SR32、SR41、SR42之SPS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時,需依序考慮組成載波索引值、配置索引值及時域位置。詳言之,基地台2可透過描述各SPS PDSCH資源所對應的啟動SPS PDSCH資源的下行控制資訊(DCI),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一個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並回報於下一個時槽中的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上(例如:DCI所載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在此情況下,針對時槽S1中該等SPS PDSCH資源於碼本CB1的SPS確認位元,使用者裝置1從組成載波索引值最小之組成載波CC1上之配置索引值為1之SPS PDSCH資源SR11的SPS確認位元開始排入碼本CB1,接著排入時槽S1內組成載波CC1上之配置索引值為2之SPS PDSCH資源SR21的SPS確認位元。
當時槽S1內組成載波CC1上之所有SPS PDSCH資源SR11、SR21的SPS確認位元皆已排入碼本CB1後,使用者裝置1接著排入組成載波CC2上配置索引值最小之SPS PDSCH資源(即配置索引值為3之SPS PDSCH資源SR31)的SPS確認位元。當時槽S1內組成載波CC2上之所有SPS PDSCH資源SR31的SPS確認位元已排入碼本CB1中,使用者裝置1接著排入對應至時槽S1內組成載波CC3上配置索引值最小之SPS PDSCH資源(即配置索引值為4之SPS PDSCH資源SR41)的SPS確認位元。
因此,時槽S1之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中之排序可如第1B圖所示。於決定完時槽S1中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後,使用者裝置1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1之確認訊息,並於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UCR1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
再舉例而言,請參考第1A圖及第1C圖,當使用者裝置1欲透過碼本CB2回報時槽S2內之SPS PDSCH資源SR12、SR22、SR32、SR42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時,同樣需依序考慮時槽、組成載波索引值、配置索引值及時域位置決定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2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因此,時槽S2之SPS PDSCH資源SR12、SR22、SR32、SR42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2中之排序可如第1C圖所示。隨後,於決定完時槽S2內SPS PDSCH資源SR12、SR22、SR32、SR42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2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後,使用者裝置1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2之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2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
須說明者,使用者裝置1於排序SPS確認位元時,係從時槽或子時槽內組成載波索引值最小之組成載波上配置索引值最小且時域位置最早之SPS PDSCH資源的SPS確認位元開始排序。此外,由於SPS PDSCH資源為週期性,因此使用者裝置1係在決定配置索引值後,針對所決定之配置索引值之SPS PDSCH資源配置中之複數SPS PDSCH資源才需依據時域位置來決定SPS確認位元的排序。換言之,同一組SPS PDSCH資源間的SPS確認位元排序才需考量時域位置。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如第1D-1E圖所示。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延伸。基地台2於配置各SPS PDSCH資源組後,可透過DCI指示欲啟動的SPS PDSCH資源組被啟動。具體而言,使用者裝置1更監測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以接收基地台2傳送之下行資料訊號。各啟動SPS PDSCH資源由DCI所指示,且各DCI載有一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且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之一數值映射SPS PDSCH資源至一目標時槽。在此假設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之數值皆為1,故使用者裝置1以一個時槽為單位進行下行接收正確性的回報,並傳送對應之碼本於下一個時槽中的一PUCCH資源上。
舉例而言,請參考第1D圖,於時槽S0中,基地台2配置多組SPS PDSCH資源,並分別於各SPS PDSCH資源組中之第一個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前之PDCCH資源DCR1、DCR2、DCR3、DCR4上傳送DCI以啟動各SPS PDSCH資源組。
詳言之,基地台2於PDCCH資源DCR1傳送之DCI指示配置索引值為1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10、SR11、 SR12)被啟動,於PDCCH資源DCR2傳送之DCI指示配置索引值為2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20、SR21、SR22)被啟動,於PDCCH資源DCR3傳送之DCI指示配置索引值為3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30、SR31、SR32)被啟動,以及於PDCCH資源DCR4傳送之DCI指示配置索引值為4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40、SR41、SR42)被啟動。
如同前述,本實施例假設傳送於PDCCH資源DCR1、DCR2、DCR3、DCR4上之各DCI所載之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之數值皆為1,因此用於傳送時槽S0內之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之SPS確認位元的PUCCH資源被映射至的目標時槽為時槽S0結束後的第一個時槽(即,時槽S1)。同樣地,用於傳送時槽S1內之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之SPS確認位元的PUCCH資源被映射至的目標時槽為時槽S1結束後的第一個時槽(即,時槽S2)。
此外,針對PUCCH資源的選擇,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該PUCCH資源。進一步言,目標時槽內可包含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且各候選PUCCH資源之PUCCH格式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因此,根據所需回報的確認位元數量,使用者裝置1可自該等候選PUCCH資源選擇適當的PUCCH資源。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1計算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之確認位元總數為4個位元數後,自目標時槽內選擇適合的PUCCH資源UCR1。
此外,於本發明中,針對具有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 其啟動SPS確認位元的排序係基於時域位置與一組成載波索引值來決定。因此,針對時槽S0內存在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使用者裝置1於排序時槽S0內之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SPS確認位元時係優先考量SPS 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且當存在時域位置相同的SPS PDSCH資源時才進一步比較其組成載波索引值的大小,因此時槽S0內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中之排序依序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0、SR40、SR20、SR30,如第1E圖所示。須說明者,判斷該等SPS 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的先後可藉由比較該等SPS PDSCH資源的起始符元位置來決定。
再者,針對存在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下行接收正確性的回報,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中,選擇一PUCCH資源集,並進一步地根據最後一個DCI所指示的PUCCH資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自該PUCCH資源集中選擇所指定的PUCCH資源。進一步言,目標時槽內可包含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且不同候選PUCCH資源集中的該等PUCCH資源的PUCCH格式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因此,根據所需回報的確認位元數量,使用者裝置1可自該等候選PUCCH資源集選擇適當的PUCCH資源集,並根據PRI,自選擇的PUCCH資源集進一步選擇指定的PUCCH資源。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1計算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之確認位元總數為4個位元數後,自目標時槽內選擇適合的PUCCH資源集,並根據PRI,選擇PUCCH資源UCR0。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如第1F-1G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亦為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更自一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資源DCRL,接收指示目標配置索引值之SPS PDSCH資源釋放之DCI,並將目標配置索引值對應之SPS PDSCH資源釋放。DCI所指示之目標配置索引值可包含一個或多個配置索引值,且可指示使用者裝置1釋放與PDCCH資源DCRL位於相同組成載波上之SPS PDSCH資源。換言之,目標配置索引值對應之SPS PDSCH資源所屬之組成載波通常與PDCCH資源DCRL所屬之組成載波相同。
為確保使用者裝置1有正確地接收到PDCCH資源DCRL上的DCI並釋放所指示的SPS PDSCH資源,基地台2需要使用者裝置1回報其是否皆正確地接收到此DCI。針對DCI之下行接收正確性的回報,使用者裝置1係根據PDCCH資源DCRL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PDCCH資源DCRL之釋放確認位元於碼本CB2中之確認位元排序。在此,釋放確認位元係用以指示PDCCH資源DCRL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且其於碼本CB2中的排序優於SPS確認位元,因此碼本CB2中之確認位元排序依序為對應至PDCCH資源DCRL之釋放確認位元及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2、SR22、SR32、SR42之SPS確認位元,如第1G圖所示。最後,使用者裝置1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2、SR22、SR32、SR42)及確認位元排序(對應至PDCCH資源DCRL),產生包含碼本CB2之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2上傳送包含碼本CB2之確認訊息。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如第2A-2C圖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基地台2係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一個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於本實施例中,基 地台2係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一個子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具體而言,為使URLLC服務類型的PDSCH資源之下行接收正確性可更即時的回報以滿足低延遲、可靠性的傳輸需求,時槽可被定義成由複數子時槽所構成,例如:一個時槽中包含兩個子時槽。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亦依序考慮組成載波索引值、配置索引值及時域位置來於決定各SPS PDSCH資源SR11、SR12、SR21、SR22、SR31、SR32、SR41、SR42之SPS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
詳言之,於第2A圖中,針對子時槽S11,使用者裝置1從組成載波索引值最小之組成載波CC1上之配置索引值為1之SPS PDSCH資源SR11的SPS確認位元開始排入碼本CB2,接著排入組成載波CC3上之配置索引值為4之SPS PDSCH資源SR41的SPS確認位元,如第2B圖所示。最後,使用者裝置1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2之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2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
再舉例而言,請參考第2A圖及第2C圖,當使用者裝置1欲回報子時槽S12內之SPS PDSCH資源SR21、SR31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3中之SPS確認位元順序時,同樣需依序考慮時槽、組成載波索引值、配置索引值及時域位置。因此,子時槽S12之SPS PDSCH資源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3中之排序依序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21、SR31,如第2C圖所示。同樣地,使用者裝置1將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3之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3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如第2D-2F圖所示。第五實施例為第四實施例之延伸。於本實施例中,各DCI所載之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數值映 射SPS PDSCH資源至目標子時槽。
請參考第2D-2E圖。類似地,於子時槽S01中,基地台2可於各SPS PDSCH資源組中之第一個SPS PDSCH資源前之PUCCH資源上傳送DCI以啟動各SPS PDSCH資源組。舉例而言,基地台2於PUCCH資源DCR1傳送之DCI,以指示配置索引值為1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10、SR11、SR12)被啟動,以及於PUCCH資源DCR4傳送之DCI,以指示配置索引值為4之SPS PDSCH資源組(即,包含:SPS PDSCH資源SR40、SR41、SR42)被啟動。
假設傳送於PUCCH資源DCR1、DCR4上之各DCI所載之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之數值皆為1,因此用於傳送子時槽S01內之SPS PDSCH資源SR10、SR40之SPS確認位元的PUCCH資源被映射至的目標子時槽為子時槽S01結束後的第一個子時槽(即,子時槽S02)。同樣地,用於傳送子時槽S02內之SPS PDSCH資源SR20、SR30之SPS確認位元的PUCCH資源被映射至的目標子時槽為子時槽S02結束後的第一個子時槽(即,子時槽S11)。
類似地,針對PUCCH資源的選擇,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子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該PUCCH資源。進一步言,目標子時槽內可包含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且各候選PUCCH資源之PUCCH格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並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子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PUCCH資源UCR2。舉例而言,使用者 裝置1計算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1、SR41之確認位元總數為2個位元數後,自目標子時槽(即,子時槽S11)內選擇適合的PUCCH資源UCR2。
此外,如同前述,於本發明中,針對具有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其啟動SPS確認位元的排序係基於時域位置與一組成載波索引值來決定。因此,針對子時槽S01內存在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SR10、SR40,使用者裝置1於排序子時槽S01內之SPS PDSCH資源SR10、SR40的SPS確認位元時係優先考量SPS 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且當存在時域位置相同的SPS PDSCH資源時才進一步比較其組成載波索引值的大小,因此子時槽S01內SPS PDSCH資源SR10、SR40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中之排序可如第2E圖所示。
再舉例而言,請參考第2D圖及第2F圖,子時槽S02內SPS PDSCH資源SR20、SR30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中之排序可如第2F圖所示。
再者,針對存在對應之DCI的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下行接收正確性的回報,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子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中,選擇一PUCCH資源集,並進一步地根據最後一個DCI所指示的PUCCH資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自該PUCCH資源集中選擇所指定的PUCCH資源。進一步言,目標子時槽內可包含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且不同候選PUCCH資源集中的該等PUCCH資源的PUCCH格式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因此,根據所需回報的確認位元數量,使用者裝置1可自該等候選PUCCH資源集選擇適當 的PUCCH資源集,並根據PRI,自選擇的PUCCH資源集進一步選擇指定的PUCCH資源。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1計算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0、SR40之確認位元總數為2個位元數後,自目標時槽內選擇適合的PUCCH資源集,並根據PRI,選擇PUCCH資源UCR0。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為第四實施例及第五實施例之延伸。於第2G圖中,子時槽S21內僅存在SPS PDSCH資源SR12、SR42,以及子時槽S22內除了SPS PDSCH資源SR22、SR32外,更存在PDCCH資源DCRL。因此,子時槽S21之SPS PDSCH資源SR12、SR42的SPS確認位元碼本CB4中之排序可如第2H圖所示。再者,子時槽S22之PDCCH資源DCRL的釋放確認位元以及SPS PDSCH資源SR22、SR32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5中之排序可如第2I圖所示。如同前述,釋放確認位元用以指示PDCCH資源DCRL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且其於碼本中的順序優於SPS確認位元。
本發明第七實施例如第3A-3E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所監測的複數PDSCH資源除了包含前述實施例之該等啟動SPS PDSCH資源外,更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例如: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11、DR12、DR20、DR21、DR22)。使用者裝置1根據各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並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及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確認訊息。類似地,基地台2可透過描述各動態排程PDSCH資源的下行控制資訊(DCI),以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指示使用者裝置1於哪個時槽中的PUCCH資源上回報下行接收正確性。本實施例亦假設各DCI所載之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之數值皆為1。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 常知識者可瞭解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K1為其他數值的實施態樣,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舉例而言,請參考第3B-3C圖。針對時槽S0,基地台2配置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基地台2於PDCCH資源DCR1、DCR4上傳送DCI以啟動配置索引值為1、4之SPS PDSCH資源,以及於PDCCH資源DCR6上傳送DCI以指示使用者裝置1於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上接收下行資料訊號。
如同前述實施例,使用者裝置1需先排序由DCI指示之SPS PDSCH資源SR10、SR40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之確認位元,並以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作為排序依據,再排序無DCI指示之SPS PDSCH資源SR20、SR30之SPS確認位元。
若基地台2預先以RRC訊息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半靜態碼本類型之碼本回報確認位元,則不論使用者裝置1於各PDSCH資源上是否接收到下行資料訊號,碼本中需包含所有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因此,時槽S0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的確認位元及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之排序可如第3B圖所示。
若基地台2預先以RRC訊息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動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使用者裝置1僅需回報有接收到下行資料訊號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無需回報沒有接收到下行資料訊號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因此,時槽S0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的確認位元及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之 排序可如第3C圖所示。
再舉例而言,請參考第3D-3E圖,於時槽S1中,基地台2配置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DR21,並於PDCCH資源DCR5上傳送DCI,以指示使用者裝置1於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上接收下行資料訊號。若使用者裝置1以半靜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時槽S1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的DR11、DR21確認位元及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3D圖所示。若使用者裝置1以動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時槽S1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的確認位元及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3E圖所示。
類似地,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可藉由計算對應至該等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該等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中,選擇一PUCCH資源集,並進一步地根據最後一個DCI所指示的PUCCH資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自該PUCCH資源集中選擇所指定的PUCCH資源。進一步言,目標時槽內可包含複數候選PUCCH資源集,且不同候選PUCCH資源集中的該等PUCCH資源的PUCCH格式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因此,根據所需回報的確認位元數量,使用者裝置1可自該等候選PUCCH資源集選擇適當的PUCCH資源集,並根據PRI,自選擇的PUCCH資源集進一步選擇指定的PUCCH資源。
本發明第八實施例如第4A-4G圖所示。不同於第七實施例, 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1係以一個子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於第4A圖中,中,基地台2於子時槽S01內PDCCH資源DCR1、DCR4上傳送DCI以啟動配置索引值為1、4之SPS PDSCH資源並配置SPS PDSCH資源SR10、SR40。因此,SPS PDSCH資源SR10、SR40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之排序可如第4B圖所示。
請參考第4A圖及第4C-4D圖。於子時槽S02中,基地台2所配置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20、SR30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並於PDCCH資源DCR6上傳送DCI以指示使用者裝置1於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上接收下行資料訊號。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半靜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子時槽S02之SPS PDSCH資源SR20、SR30的SPS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4C圖所示。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動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子時槽S02之SPS PDSCH資源SR20、SR30的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4D圖所示。
請參考第4A圖及第4E圖。類似地,子時槽S11之SPS PDSCH資源SR11、SR41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2之排序可如第4E圖所示。再者,請參考第4A圖及第4F-4G圖。於子時槽S12中,基地台2所配置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21、SR31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DR21,並於PDCCH資源DCR5上傳送DCI以指示使用者裝置1於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1上接收下行資料訊號。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半靜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子時槽S12之SPS PDSCH資源SR21、SR31的SPS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DR21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3之排序可如第4F 圖所示。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動態碼本類型回報確認位元,則子時槽S12之SPS PDSCH資源SR21、SR31的SPS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1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3之排序可如第4G圖所示。
本發明第九實施例如第5A-5B圖所示。碼本所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於時域上係於一回報週期區間(feedback periodic interval)FPI內。簡言之,於本實施例中,下行接收正確性的回報係基於回報週期區間。
具體而言,基地台2配置多組SPS PDSCH資源配置,SPS PDSCH資源為週期性資源,在每一時槽內皆會重複出現直到SPS PDSCH資源配置被釋放為止。基地台2指定回報週期區間FPI內之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需一起回報。
舉例而言,回報週期區間FPI之長度為兩個時槽(例如:包含時槽S1、S2)。時槽S1、S2內包含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SR12、SR22、SR32、SR42。使用者裝置1於回報時,同樣根據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選擇PUCCH資源UCR1。時槽S1、S2之SPS PDSCH資源SR11、SR21、SR31、SR41、SR12、SR22、SR32、SR42於碼本CB1中之排序可如第5B圖所示。
須說明者,於本實施例中,回報週期區間FPI之長度係以數量個時槽作為舉例說明。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回報週期區間FPI之長度亦可為數量個子時槽,且由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回報週期區間FPI之長度為數量個子時槽的實施態樣,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本發明第十實施例如第6A-6C圖所示。第十實施例為第九實 施例之延伸。不同於第九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除了SPS PDSCH資源外,回報週期區間FPI內更包含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啟動SPS PDSCH資源之DCI。如同前述,基地台2可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半靜態碼本類型或動態碼本類型。
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半靜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S1之PDSCH資源SR10、SR40、DR10、DR20、DR11、DR21、SR11、SR20、SR21、SR30、SR31、SR41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6B圖所示。此外,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動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S1之PDSCH資源SR10、SR40、DR20、DR11、SR11、SR20、SR21、SR30、SR31、SR41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之排序可如第6C圖所示。
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如7A-7D圖所示。不同於前述實施例係將一個時槽或一個子時槽內之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放在同一個碼本中一起回報,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2係事先透過RRC訊息(但不限於此)指示使用者裝置1將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放在一個碼本內回報,以及將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放在另一個碼本內回報。簡言之,使用者裝置1將同一個時槽內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分開回報給基地台2。
請參考第7A圖。於時槽S0中,基地台2配置之SPS 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基地台2透過DCI指示啟動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40,因此於回報啟動SPS確認位元及SPS確認位元時,使用者裝置1先依照 時域位置及載波索引值排序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40之啟動SPS確認位元,再排序對應至SPS PDSCH資源SR30之SPS確認位元。
在此情況下,時槽S0之啟動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40的啟動SPS確認位元及SPS PDSCH資源SR30的SPS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中之排序可如第7B圖所示。最後,使用者裝置1再根據啟動SPS確認位元排序及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0之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0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
針對時槽S0,使用者裝置1於回報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之確認位元時,僅根據各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載波索引值排序確認位元於碼本CB1中之順序。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半靜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4中之排序可如第7C圖所示。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動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於碼本CB4中之排序可如第7D圖所示。如同前述,使用動態碼本類型時,針對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下行接收正確性,使用者裝置1僅回報載有下行資料訊號之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最後,使用者裝置1再根據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4之另一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4上傳送另一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須說明者,包含碼本CB4之另一確認訊息與包含碼本CB0之確認訊息可以相同或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即兩者使用的PUCCH資源的PUCCH格式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同樣地,本實施例中係以一個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作為說明,於其他實施例中,基地台2亦可指示使用者裝置1以一個子時槽為單位進 行回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基於前述說明了解使用者裝置1如何以子時槽為單位進行回報,故於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如第8A-8D圖所示。不同於第十一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2事先透過RRC訊息(但不限於此)指示使用者裝置1將同一時槽內以DCI指示之啟動SPS PDSCH資源之啟動SPS確認位元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放在同一個碼本內一起回報,以及將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放在同一個碼本內一起回報。
請參考第8A圖。於時槽S0中,基地台2配置之SPS PDSCH資源包含SPS PDSCH資源SR10、SR20、SR30、SR40以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因此,時槽S0之SPS PDSCH資源SR20、SR3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0中之排序可如第8B圖所示。同時,根據SPS確認位元總數,使用者裝置1可選擇PUCCH資源UCR0傳送包含碼本CB0之確認訊息。
再者,針對時槽S0中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及啟動SPS PDSCH資源SR10、SR40,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半靜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之啟動SPS PDSCH資源SR10、SR40的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10、DR20的確認位元於碼本CB4中之排序可如第8C圖所示。再者,若基地台2指示使用者裝置1使用動態碼本類型,則時槽S0之啟動SPS PDSCH資源SR10、SR40的確認位元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DR20的認位元可如第8D圖所示。最後,使用者裝置1再根據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CB4之另一確認訊息,並於PUCCH資源UCR4上傳送另一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同樣地,包含碼本CB4之另一確認訊息與包含碼本CB0之確認訊息可以相同或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即兩者使用的PUCCH資源的PUCCH格式 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如第9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1之示意圖。使用者裝置1包含收發器11以及處理器13。處理器13電性連接至收發器11。基於說明簡化之原則,使用者裝置1之其它元件,例如:儲存器、殼體、電源模組等與本發明較不相關的元件,皆於圖中省略而未繪示。處理器13可為各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之其他計算裝置。
對應至第一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PS)下行共享通道(PDSCH)資源。各SPS PDSCH資源非由下行控制資訊(DCI)所指示之週期性資源且各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處理器13根據各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時域位置、組成載波(CC)索引值及配置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codebook)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各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處理器13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確認訊息,並透過收發器11,於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UCCH)資源上,傳送確認訊息至基地台。
對應至第二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並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PUCCH資源。各啟動SPS PDSCH資源由一DCI所指示,各DCI載有一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數值映射SPS PDSCH資源至目標時槽。各候選PUCCH資源之一PUCCH格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對應至第五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確認位元總數,自目標子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PUCCH資源。各啟動SPS PDSCH資源由DCI所指示,各DCI載有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數值映射SPS PDSCH資源至目標子時槽。各候選PUCCH資源之PUCCH格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對應至第三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自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DCCH)資源,接收指示目標配置索引值之SPS PDSCH資源釋放之DCI,根據PDC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PDCCH資源之釋放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釋放確認位元用以指示PDC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最後,處理器13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及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確認訊息。
對應至第七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處理器13根據各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各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最後,處理器13根據SPS確認位元排序及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確認訊息。碼本屬於半靜態碼本類型及動態碼本類型其中之一。
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上行資料訊號的每一者由一DCI所指示。各DCI載有混合型自動重傳請求(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數值映射所對應的PUCCH資源至目 標時槽。
於其他實施例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該上行資料訊號之最後動態排程PDSCH資源所對應之DCI載有PUCCH資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其用以指示目標時槽內PUCCH資源集中之PUCCH資源之位置。
於其他實施例中,各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數值映射所對應的PUCCH資源至一時槽內複數子時槽其中之一目標子時槽。此外,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該上行資料訊號之最後動態排程PDSCH資源所對應之DCI載有一PRI,其用以指示目標子時槽內PUCCH資源集中之PUCCH資源之位置,如第八實施例所述。
於其他實施例中,碼本所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於一時域上係於一回報週期區間(feedback periodic interval)內,如第九實施例及第十實施例所述。
對應至第十一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處理器13根據各啟動SPS 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啟動SPS PDSCH資源之複數啟動SPS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啟動SPS確認位元排序,並根據啟動SPS確認位元排序及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碼本之確認訊息。各啟動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啟動SPS 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
此外,處理器13根據各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另一碼 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並根據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另一碼本之另一確認訊息。各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最後,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於另一PUCCH資源上,傳送另一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於一實施例中,確認訊息與另一確認訊息以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
對應至第十二實施例,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接著,處理器13根據各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另一碼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各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最後,處理器13根據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另一碼本之另一確認訊息,並透過收發器11,於另一PUCCH資源上,傳送另一確認訊息至基地台2。於一實施例中,確認訊息與另一確認訊息以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
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如第10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基地台2之示意圖。基地台2於5G行動通訊系統中通常被稱作為「gNB」。基地台2包含收發器21以及處理器23。處理器23電性連接至收發器21。基於說明簡化之原則,基地台2之其它元件,例如:儲存器、殼體、電源模組等與本發明較不相關的元件,皆於圖中省略而未繪示。處理器23可為各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之其他計算裝置。
對應至第一實施例,處理器23透過收發器21,於複數SPS PDSCH資源傳送複數下行資料訊號。各SPS PDSCH資源非一由DCI所指示之週期性資源且各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處理 器23透過收發器21,自使用者裝置1,接收於PUCCH資源上之確認訊息,其包含碼本。碼本係使用者裝置根據複數SPS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所產生。SPS確認位元排序係使用者裝置1根據各該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時域位置、組成載波索引值及配置索引值所決定。各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PDSCH資源上之下行接收正確性。
處理器23透過收發器,傳送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訊息,其指示複數可用PUCCH資源,以使使用者裝置1根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總數,自該等可用PUCCH資源中,選擇PUCCH資源,如第二實施例所述。
於其他實施例中,RRC訊息指示一回報週期長度。碼本所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於時域上係於回報週期區間內。回報週期區間之時間長度等於回報週期長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根據SPS PDSCH資源每一者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SPS PDSCH資源之SPS確認位元值於碼本中之SPS確認位元排序,以及根據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時域位置及組成載波索引值,決定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確認位元於碼本中之確認位元排序。據此,使用者裝置可針對SPS PDSCH資源及動態排程PDSCH資源上之下行資料訊號回報對應之下行接收正確性至基地台。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 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使用者裝置
2:基地台
S1、S2:時槽
CC1、CC2、CC3:組成載波
UCR1、UCR2:PUCCH資源
SR11、SR12、SR21、SR22、SR31、SR32、SR41、SR42:SPS PDSCH資源
K1: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一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包含:
    一收發器;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各該SPS PDSCH資源非一由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指示之一週期性資源且各該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
    根據各該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codebook)中之一SPS確認位元排序,各該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SPS 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根據該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碼本之一確認訊息;以及
    透過該收發器,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上,傳送該確認訊息至一基地台。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各該啟動SPS PDSCH資源由一DCI所指示,各該DCI載有一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該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一數值映射該SPS PDSCH資源至一目標時 槽;以及
    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該確認位元總數,自該目標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該PUCCH資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各該候選PUCCH資源之一PUCCH格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各該啟動SPS PDSCH資源由一DCI所指示,各該DCI載有一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該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一數值映射該SPS PDSCH資源至一目標子時槽;以及
    計算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以及根據該確認位元總數,自該目標子時槽內複數候選PUCCH資源中,選擇該PUCCH資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各該候選PUCCH資源之一PUCCH格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最大編碼率。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執行以下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資源,接收指示一目標配置索引值之一SPS PDSCH資源釋放之一DCI;
    根據該PDCCH資源之一時域位置及一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PDCCH資源之一釋放確認位元於該碼本中之一確認位元排序,該釋放確認位元用以指示該PDC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以及
    根據該SPS確認位元排序及該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碼本之該確認訊息。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
    根據各該PDSCH資源之一時域位置及一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該碼本中之一確認位元排序,各該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以及
    根據該SPS確認位元排序及該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碼本之該確認訊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一上行資料訊號的每一者由一DCI所指示,各該DCI載有一混合型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該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一數值映射所對應的該PUCCH資源至一目標時槽。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該上行資料訊號之一最後動態排程PDSCH資源所對應之該DCI載有一PUCCH資源指示符(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以及該PRI用以 指示該目標時槽內一PUCCH資源集中之該PUCCH資源之一位置。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一上行資料訊號的每一者由一DCI所指示,各該DCI載有一混合型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各該HARQ回報時序指示符之一數值映射所對應的該PUCCH資源至一時槽內複數子時槽(sub-slot)其中之一目標子時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等PDSCH資源中載有該行資料訊號之一最後動態排程PDSCH資源所對應之該DCI載有一PUCCH資源指示符(PRI),以及該PRI用以指示該目標子時槽內一PUCCH資源集中之該PUCCH資源之一位置。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碼本屬於一半靜態(semi-static)碼本類型及一動態(dynamic)碼本類型其中之一。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碼本所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於一時域上係於一回報週期區間(feedback periodic interval)內。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
    根據各該啟動SPS PDSCH資源之一時域位置及一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啟動SPS PDSCH資源之複數啟動SPS確認位元於該碼本中之一啟動SPS確認位元排序,各該啟動SPS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啟 動SPS 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根據該啟動SPS確認位元排序及該SPS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碼本之該確認訊息;以及
    根據各該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一時域位置及一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動態排程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另一碼本中之一確認位元排序,各該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根據該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另一碼本之另一確認訊息;以及
    透過該收發器,於另一PUCCH資源上,傳送該另一確認訊息至該基地台。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確認訊息與該另一確認訊息以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監測複數PDSCH資源,該等PDSCH資源包含複數動態排程PDSCH資源及複數啟動SPS PDSCH資源;
    根據各該PDSCH資源之一時域位置及一CC索引值,決定對應至該等PDSCH資源之複數確認位元於另一碼本中之一確認位元排序,各該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根據該確認位元排序,產生包含該另一碼本之另一確認訊息;以及
    透過該收發器,於另一PUCCH資源上,傳送該另一確認訊息至該基地台。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確認訊息與該另一確認訊息以不同的編碼率進行編碼。
  18. 一種用於一行動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包含:
    一收發器;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於複數半持續性排程(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資源傳送複數下行資料訊號,各該SPS PDSCH資源非一由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指示之一週期性資源且各該SPS PDSCH資源由至少一組資源配置參數所定義;以及
    透過該收發器,自一使用者裝置,接收於一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資源上之一確認訊息,該確認訊息包含一碼本;
    其中,其中該碼本係該使用者裝置根據複數SPS確認位元於一碼本(codebook)中之一SPS確認位元排序所產生,該SPS確認位元排序係該使用者裝置根據各該SPS PDSCH資源所對應之一時域位置、一組成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值及一配置索引值所決定,以及各該確認位元用以指示對應之該PDSCH資源上之一下行接收正確性。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訊息;
    其中,該RRC訊息指示複數可用PUCCH資源,以使該使用者裝置根據對應至該等SPS PDSCH資源之一確認位元總數,自該等可用PUCCH資源中,選擇該PUCCH資源。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執行下列操作:
    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RRC訊息;
    其中,該RRC訊息指示一回報週期長度,該碼本所對應之該等SPS PDSCH資源於一時域上係於一回報週期區間內,以及該回報週期區間之一時間長度等於該回報週期長度。
TW109122249A 2019-07-18 2020-07-01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TWI747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75954P 2019-07-18 2019-07-18
US62/875,954 2019-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094A true TW202106094A (zh) 2021-02-01
TWI747355B TWI747355B (zh) 2021-11-21

Family

ID=7417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249A TWI747355B (zh) 2019-07-18 2020-07-01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7657B2 (zh)
CN (1) CN112243297B (zh)
TW (1) TWI7473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64001B2 (en) * 2019-08-16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activation of multiple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s in a single message
CN114651409A (zh) * 2019-11-08 2022-06-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harq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US11877292B2 (en) * 2020-07-29 2024-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tivating and releasing resources across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17099446A (zh) * 2021-03-31 2023-11-21 紫藤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装置、及基站
CN115189819B (zh) * 2021-04-01 2023-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pucch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2216701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Intel Corporation Harq feedback for dynamic and semi-persistent rece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851B (zh) * 2010-01-15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及其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
CN103098536A (zh) * 2010-04-22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分配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用户设备和其中的集成电路
EP3687090B1 (en) * 2010-11-02 2022-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96316B1 (ko) * 2012-10-18 2020-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925523B (zh) * 2015-09-11 2021-04-13 苹果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
CN106714320B (zh) * 2015-11-16 2019-07-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60350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rrangements
CN110138514B (zh) * 2018-02-08 2020-10-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和终端
US11546092B2 (en) * 2018-05-11 2023-01-0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ACK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10943806B (zh) * 2018-09-21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405907B2 (en) * 2018-12-28 2022-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ant-fre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228231A1 (en) * 2019-01-14 2020-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odebook design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CN113396551B (zh) * 2019-01-21 2023-07-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侧链路harq反馈的方法
US11296829B2 (en) * 2019-02-01 2022-04-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eedback method for repetitive uplink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25978B (zh) * 2019-02-01 2022-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索引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KR102342397B1 (ko) * 2019-02-20 2021-12-23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및 업링크 harq-ack 피드백을 핸들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26204B (zh) * 2019-03-22 2023-07-2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数据的harq-ack反馈的方法、ue、基站、设备及介质
US20220174693A1 (en) * 2019-03-26 2022-06-0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757489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159692A1 (en) * 2019-03-30 2022-05-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codebook, user equipm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method for receiving harq-ack codebook, and base station
US11381346B2 (en) * 2019-04-02 2022-07-05 Intel Corporation Prioritization of services for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77657B2 (en) 2023-10-03
CN112243297B (zh) 2023-11-17
TWI747355B (zh) 2021-11-21
CN112243297A (zh) 2021-01-19
US20210021382A1 (en)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7355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N110830221B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及用户装置
JP7130749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0278062B (zh)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JP6767477B2 (ja) 短縮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アレンジメント
WO2020057566A1 (zh) 一种harq-ack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2745593B1 (en)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EP38746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information
JP2018531551A6 (ja) 短縮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アレンジメント
WO2021032005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和设备
WO2018202159A1 (zh) 一种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接入网设备
TWI736086B (zh) 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及網路設備
CN107370570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EP3641450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954308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8405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d configur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9530361A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uci)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6746269A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增强型harq-ack反馈的方法
WO201913701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上行资源确定方法
WO2020228588A1 (zh) Pucch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865917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传送方法和设备
WO202115560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210103564A (ko) 제어 정보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12684B (zh) 一种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751539A (zh) 方法、通信装置和基础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