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0172A - 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0172A
TW202100172A TW109107438A TW109107438A TW202100172A TW 202100172 A TW202100172 A TW 202100172A TW 109107438 A TW109107438 A TW 109107438A TW 109107438 A TW109107438 A TW 109107438A TW 202100172 A TW202100172 A TW 2021001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
base sequence
intestinal
strains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3817B (zh
Inventor
本田賢也
安間恵子
新幸二
成島聖子
古市宗弘
河口貴昭
Original Assignee
學校法人慶應義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學校法人慶應義塾 filed Critical 學校法人慶應義塾
Publication of TW202100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0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81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yc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含有腸內細菌作為有效成分的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或用來治療、改善或者預防感染病及發炎性疾病等的醫藥組成物。

Description

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所引起之疾病等的醫藥組成物或方法。
消化道或口腔等的黏膜中常存在各式各樣的常駐細菌,其整體形成菌群。常駐菌菌群對於宿主的生理或健康維持發揮極大的作用。常駐菌菌群的構成異常係稱Dysbiosis(腸道菌叢擾亂),已逐漸闡明其為各種疾病的成因。若進一步深入了解黏膜常駐菌菌群,極有可能對各種疾病發展新的疾病對策或治療開發,但由於極其複雜,其詳細機制仍未充分闡明。
人類每天會分泌約1.5L的唾液而吞入體內。一般而言,唾液所含的菌種(口腔內細菌)僅會通過腸道而不會叢生菌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口腔內細菌可能會定殖於腸道內。特別是有人報導,就克隆氏症、肝硬化或大腸癌,自疾病發生的早期可觀察到口腔內細菌定殖於腸道。而且,已知定殖的口腔內細菌會對疾病的病狀造成影響(非專利文獻1~6)。
又,本案發明人等藉由從克隆氏症等的患者之口腔內細菌,使其定殖於腸道並誘導Th1細胞,而成功分離培養並鑑定出與該疾病的發生有關之菌種(專利文獻1)。更具體而言,本案發明人等對無菌小鼠口服投予取自某克隆氏症患者之唾液的結果發現,於大腸中干擾素-γ (IFN-γ)產生性CD4陽性T細胞(Th1細胞)顯著增加。而且,成功由可看出此Th1細胞的增加之小鼠的腸內,分離培養出研判屬Klebsiella pneumoniae的Kp2H7株。進而,藉由使取自克隆氏症患者之唾液的該菌種定殖於腸道,來誘導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亦闡明與腸炎的發生有關。
再者,本案發明人等對SPF(specific-pathogen-free,無特定病原體)小鼠口服投予Kp2H7株時發現,有別於前述無菌小鼠者,無法確認此等細菌株的腸內定殖。進而,亦闡明藉由對SPF小鼠投予抗生素,此等細菌株有時可定殖於該小鼠的腸道。而且,基於此種結果,本案發明人等假設腸道中存在抑制Kp2H7株等Th1細胞誘導性細菌之腸內定殖的腸內細菌,且藉由投予前述抗生素而將前述腸內細菌由腸道內排除,由此可使該細菌定殖於腸內。
因此,吾人針對人類腸內細菌,嘗試進行抑制Th1細胞誘導性細菌的腸內定殖之細菌的鑑定。其結果,成功由取自3位健康者(#K、#F及#I)的糞便試料,各自分離培養出68株、37株及42株之腸內細菌株,且決定各菌株之16SrDNA的序列。進而,闡明藉由投予此等細菌株,可抑制Th1細胞誘導性細菌的腸內定殖(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18/084172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19/017389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Y. Chenet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6,34055 (2016) [非專利文獻2]D. Gevers et al., Cell host&microbe 15,382-392(2014) [非專利文獻3]C. A. Lozupone et al., Cell host&microbe 14,329-339(2013) [非專利文獻4]I. Vujkovic-Cvijin et 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5,193ra191(2013) [非專利文獻5]N. Qin et al., Nature 513,59-64(2014) [非專利文獻6]C. L. Sears, W. S. Garrett, Cell host&microbe 15,317-328(2014)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本發明中,吾人發現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具有抗菌活性之腸內細菌,而以提供一種以該腸內細菌作為有效成分的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所引起之疾病等的醫藥組成物或方法為目的。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案發明人等為達成前述目的而致力累積多次研究的結果闡明,抑制前述之Th1細胞誘導性細菌的腸內定殖之細菌(取自健康者#K之腸內細菌68株、取自健康者#F之腸內細菌37株、取自健康者#I之腸內細菌42株)可抑制抗多劑細菌(抗碳青黴烯類腸內細菌科細菌、抗萬古黴素腸球菌、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空腸彎曲桿菌)及發炎誘導性細菌(貼附侵入性大腸菌)的腸內定殖。
再者,關於此種腸內的細菌定殖抑制能力,吾人成功由該37株中選出可發揮與取自健康者#F之腸內細菌37株同等程度之能力的18株,而臻至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以下者。 [1] 一種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其係含有腸內細菌作為有效成分。 [2]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3]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4]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由寄存編號 NITE BP-03147~03164中之任一者所界定的至少1種細菌。 [5]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6]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7]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8] 如[1]~[7]中任一項之抗菌組成物,其為醫藥組成物。 [9] 如[1]~[7]中任一項之抗菌組成物,其為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感染病或發炎性疾病的醫藥組成物。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透過抑制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定殖於腸道等,可抑制此等細菌的增殖或活化,而且可治療、改善或預防此等細菌所引起之疾病。
[實施發明之形態]
<腸內細菌> 本發明中,作為抗菌組成物之有效成分而含有的腸內細菌係於腸道內,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以下亦稱「耐藥性細菌等」)具有抗菌作用。
本發明中所稱「抗菌活性」,係指抑制細菌的活動之活性,更具體而言意指抑制細菌的增殖或定殖,或者消滅細菌之活性,可舉出例如抑制腸內之細菌的定殖之活性、由腸內排除細菌之活性。
「腸內細菌」係指存在於動物的腸道內之細菌。又,存有所述細菌的動物可舉出人類、非人類動物(小鼠、大鼠、猿猴、豬、牛、馬、綿羊、山羊、雞、鴨、鴕鳥、家鴨、狗、貓、兔子、倉鼠等);此等動物當中,較佳為人類。
本發明中,「腸內細菌」可為1株細菌,亦可為由多株細菌所構成的細菌株之混合物。此外,由多株細菌所構成時,其中至少1種細菌株宜具有對於耐藥性細菌等之抗菌活性。又,此時,前述多株細菌可為不具有前述抗菌活性之細菌株,亦可包含具有增強具前述抗菌活性之細菌株的該活性之作用之細菌株、具有維持具前述抗菌活性之細菌株的增殖或定殖之作用之細菌株、對於抑制前述抗菌活性之細菌具有抑制該抑制活性之作用之細菌株。
本發明中,「腸內細菌」可舉出例如序列編號:具有由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者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者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者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例如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或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者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各序列編號所示序列係隨附資料中之K68、F37及I43各菌之16SrDNA的序列。下述表1~4中,係顯示各菌、表示各16SrDNA之序列的序列編號及與由該序列所推定之各菌種的對應。此外,K、F及I係表示為由3位健康者(日本人)的糞便各自分離出來的腸內細菌(參照專利文獻2)。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表1~4中顯示將各序列編號所記載之序列,對於RefSeq之16sDNA序列資料庫實施BLAST檢索而為熱門搜尋(top hit)之種名及RefSeq的accession(2020年1月8日時間點)。此外,一般而言,就%identity>97%,可鑑定至種(species);就>94%,則可鑑定至屬(genus)。因此,對於%identity為>94%的菌株,應理解為可界定為屬層次的菌種。
所稱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的「至少70%的同一性」,對於各鹼基序列之同一性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85%以上,再更佳為90%以上(例如91%以上、92%以上、93%以上、94%以上),更佳為94%以上(例如95%以上、96%以上、97%以上、98%以上),特佳為99%以上。
又,序列(胺基酸序列或核苷酸(鹼基)序列)的相同性或同一性可利用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本地序列比對檢索工具)的程式(Altschul et al. J. Mol. Biol., 215:403-410,1990)來決定。該程式係基於根據Karlin及Altschul之演算法BLAST(Proc. Natl. Acad. Sci. USA, 87:2264-2268, 1990,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5873-5877,1993)。藉由BLAST來解析序列間的相同性或同一性時,可利用例如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之BLAST等(例如使用預設值,即初始設定之參數)來決定。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較佳為此等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5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0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75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20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35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40種細菌,再更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147種腸內細菌,特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147種細菌。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較佳為此等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7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5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5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60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65種細菌,更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68種腸內細菌,特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68種細菌。又,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宜對安比西林具有抗性。又,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46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者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46種細菌亦於本發明中適合使用。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較佳為此等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4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8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8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29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3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5種細菌,再更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37種腸內細菌,特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37種細菌。又,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宜對安比西林具有敏感性。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較佳為此等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2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5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0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4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5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6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17種細菌,更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18種腸內細菌,特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18種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69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0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5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6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7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8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89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0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1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2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4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6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8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99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100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101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具有由序列編號:103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及具有由序列編號:105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
此外,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18種細菌的典型例係下述表5所示之寄存菌株。任一種細菌株均於2020年3月2日寄存於獨立行政法人製品評定技術基礎機構(NITE,郵遞區號292-0818千葉縣木更津市Kazusakamatari 2-5-8 122號室)。
Figure 02_image009
此外,只要不損及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作用等,則由此等各種菌,藉由突變處理、基因重組、基因體編輯、自然突變株的選擇等所培育之細菌(衍生株、誘導株等)亦包含於本發明之腸內細菌。
本發明中,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較佳為此等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4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9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22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4種細菌,再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39種細菌,更佳為前述腸內細菌群中的至少41種細菌,再更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42種腸內細菌,特佳為各自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42種細菌。又,作為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腸內細菌」,宜對安比西林具有敏感性。
又,本發明中,「腸內細菌」之一態樣可舉出對選自由奇黴素所構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顯示抗性,及/或對選自由安比西林、泰樂菌素及氯仿所構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顯示敏感性的腸內細菌。又,作為其他態樣,可舉出對咪唑尼達顯示抗性,及/或對選自由萬古黴素及泰樂菌素所構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顯示敏感性的腸內細菌。
此外,如後述實施例所示,上述之腸內細菌係由本案發明人等所分離出來者,對於耐藥性細菌、發炎誘導性細菌等可發揮抗菌作用而為有用者。從而,本發明亦可提供以下者。 (1) 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2) 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3) 由寄存編號NITE BP-03147~03164中之任一者所界定的至少1種細菌。 (4) 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5) 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6) 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7) 如(1)~(6)中任一項之細菌,其係於腸道內,對於耐藥性細菌、發炎誘導性細菌、或誘導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細菌具有抗菌作用的細菌。
<抗菌組成物及醫藥組成物> 本發明之組成物只要是包含前述種腸內細菌者即可,該細菌可為生菌或死菌種。此外,可複合使用組成物,結果,併用而經攝取或吸收時(併用組成物時)、前述種腸內細菌亦可於2種以上之組成物中分開存在。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為醫藥組成物、準醫藥品用組成物、飲食品(包含動物用飼料),或者用於研究目的(例如活體外或活體內之實驗)之試劑之形態。
本發明之組成物由於對耐藥性細菌等可發揮抗菌活性,而適用於作為用於該細菌所引起之疾病的治療、預防或改善之醫藥組成物、準醫藥品用組成物、飲食品。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藉由週知之製劑學方法製劑化。例如,可作成膠囊劑、錠劑、丸劑、液劑、散劑、顆粒劑、細粒劑、膜衣劑、顆粒劑、片劑、舌下劑、咀嚼劑、口頰劑、糊劑、糖漿、懸浮劑、酏劑、乳劑、塗佈劑、軟膏劑、硬膏劑、貼敷劑、經皮吸收型製劑、洗劑、吸入劑、氣霧劑、注射劑、坐劑等,而使用於口服、非口服(例如腸道內、肌肉內、靜脈內、氣管內、鼻內、經皮、皮內、皮下、眼內、陰道、腹腔內、直腸或者吸入)、或此等多種之組合所構成的路徑之投予用。
於此等的製劑化時,可與可容許作為藥理學上或者飲食品之載體,具體而言為滅菌水、生理食鹽水、緩衝液、培養基、植物油、溶劑、基劑、乳化劑、懸浮劑、界面活性劑、安定劑、香味劑、芳香劑、賦形劑、載色劑、防腐劑、黏合劑、稀釋劑、等滲壓劑、舒緩劑、增量劑、崩解劑、緩衝劑、包衣劑、潤滑劑、著色劑、甜味劑、黏稠劑、矯味矯臭劑、增溶劑或者其他添加劑等適宜組合。
又,於此等的製劑化時,基於對腸道內的耐藥性細菌等更有效率地發揮抗菌活性等觀點,尤其是在以口服投予為目的之製劑中,亦可與能將本發明之組成物有效地傳遞至腸道內的組成物組合。就此種可傳遞至腸道內的組成物不特別限制,可適宜採用週知之組成物,可舉出例如pH敏感性組成物、可抑制釋放至腸道之組成物(纖維素系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及共聚物、乙烯酸聚合物及共聚物等)、可特異性地貼附於腸道黏膜之生物體貼附性組成物(例如美國專利第6.368.586號說明書所記載之聚合物)、含蛋白酶抑制劑之組成物、可藉由腸道內酵素而特異性地分解之組成物)。
又,將本發明之抗菌組成物作為醫藥組成物用時,亦可進一步包含用於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治療、預防或改善的週知之物質(例如其他抗菌劑、抗發炎劑、免疫抑制劑),且亦可與所述物質併用。
將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飲食品使用時,該飲食品可為例如健康食品、機能性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機能食品、機能性標示食品、營養輔助食品、病患用食品或動物用飼料。飲食品的具體例可舉出發酵飲料、含油分之製品、湯類、乳飲料、清涼飲料水、茶飲料、酒精飲料、飲劑、膠凍狀飲料等的液狀食品、含碳水化合物食品、畜產加工食品、水產加工食品;蔬菜加工食品、半固態食品、發酵食品、糕點類、調理包製品、微波爐專用食品等。甚而,亦可舉出調製成粉末、顆粒、錠劑、膠囊劑、液狀、糊狀或膠凍狀的健康飲食品。此外,本發明中之飲食品的製造可藉由該技術領域所熟知之製造技術來實施。於該飲食品中,亦可添加有效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成分(例如營養素等)。再者,亦可透過與可發揮該改善等以外之機能的其他成分或者其他機能性食品組合而製成多機能性的飲食品。
本發明之組成物的製品(醫藥品、準醫藥品、飲食品、試劑)或其說明書可附加對於耐藥性細菌等可發揮抗菌活性,或用以治療、改善或者預防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之意旨的標示。又,關於飲食品,為了使其形態及使用對象等與一般食品區別,可將作為保健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機能食品、機能性標示食品)的健康機能標示附加於本發明之組成物的製品等。此處所稱「對製品或說明書附加標示」,係指對製品本身、容器、包裝等附加標示,或者對揭示製品資訊的說明書、附加文件、傳單、其他印刷物等附加標示之意。又,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為套組之形態。
又,諸如上述,使用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並藉由週知之製劑化技術,可製造醫藥組成物。從而,本發明亦提供一種供製造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醫藥組成物的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使用。
<治療方法等>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治療、改善或預防對象之由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方法,其特徵為使對象攝取上述之抗菌組成物或者醫藥組成物、或作為彼等之有效成分的上述之腸內細菌(以下總稱為「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
本發明中所稱「耐藥性細菌」,係指對抗菌劑(抗生素等)具有抗性,該藥劑對其無效或不易發揮效果的細菌。又,該藥劑可為1種藥劑或多種藥劑。亦即,本發明之耐藥性細菌中亦包含耐多藥劑細菌。作為所述細菌,不特別限制,可舉出例如抗碳青黴烯類腸內細菌科細菌(CRE,產生KPC-2之Klebsiella pneumoniae等)、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具有抗萬古黴素基因(vanA)之細菌等)、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空腸彎曲桿菌。更具體而言,可舉出Klebsiella pneumoniae(ATCC BAA-1705)、Enterococcus faecium(Orla-Jensen)Schleifer and Kilpper-Balz (ATCC 700221)、Clostridioides difficile(Prevot)Lawson et al.(ATCC 43255,菌株標示:VPI 10463)、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Prevot)Lawson et al.(ATCC BAA-1382,菌株標示:630)、Campylobacter jejuni 81-176(ATCC BAA2151)。
所稱「耐藥性細菌所引起之疾病」,可舉出由耐藥性細菌所引起的感染病。又,亦包含由該感染所引起,或與該感染有關之疾病。所述疾病可舉出例如敗血症、腹膜炎、腦膜炎、腸胃炎、肺炎等呼吸器官感染病、尿路感染病、手術部位感染病、軟組織感染病、醫療器具相關感染病(醫療器具相關血流感染病等)。
本發明中所稱「發炎誘導性細菌」,係指在腸道內誘導發炎之細菌,可舉出例如貼附侵入性大腸菌(AIEC)。更具體而言,可舉出AIEC LF82。
所稱「發炎誘導性細菌所引起之疾病」,可舉出由該細菌所誘導之發炎所引起,或與該發炎有關之疾病。所述疾病可舉出例如發炎性腸疾病(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發炎性腸疾病等慢性發炎性腸疾病等)。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能以包含人類之動物為對象而使用;就人類以外的動物,不特別限制,能以各種家畜、家禽、寵物、實驗用動物等為對象。
此外,作為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攝取對象,可舉出無論是否發生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均保有耐藥性細菌等的動物。又,基於預防之觀點,亦可使未保有或可能未保有該細菌的動物攝取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
作為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的攝取方法,不特別限制,可為口服投予,又亦可為非口服投予(例如對腸道內之投予);若為口服投予時,基於進一步提升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的效果之觀點,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的攝取對象係以先藉由攝取質子幫浦抑制劑(PPI)等而使胃酸產生減少為佳。
又,使其攝取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時,若為本業者,其攝取量可依據對象的年齡、體重、疾病的症狀、健康狀態、組成物的種類(醫藥品、飲食品等)、攝取方法等而適宜選擇。
以上,既已就本發明之抗菌組成物及醫藥組成物,以及治療方法等的較佳實施形態加以說明,惟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如後述實施例所示,關於屬Th1細胞誘導性細菌之克留氏菌屬2H7株(Kp2H7)的腸內定殖抑制能力,已成功選出可發揮與取自健康者#F之腸內細菌37株同等程度之腸內定殖抑制能力的18株。從而,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抗菌組成物及醫藥組成物,以及治療方法等,亦可提供下述態樣。 <1> 一種對於Th1細胞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其係含有腸內細菌作為有效成分,前述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2> 如<1>之抗菌組成物,其為醫藥組成物。 <3> 如<1>或<2>之抗菌組成物,其為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Th1細胞所引起之疾病的醫藥組成物。 <4> 一種抑制對象之Th1細胞的增殖或者活化之方法、抑制該對象之免疫之方法、或治療、改善或預防該對象之由Th1細胞所引起之疾病之方法,其特徵為使對象攝取如<1>~<3>中任一項所之抗菌組成物,或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本發明之「Th1細胞誘導性細菌」係通常存在於人類的口腔內,但藉由定殖於腸道內,而誘導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細菌。較佳為屬Klebsiella,更佳為屬Klebsiella pneumoniae或Klebsiella aeromobilis,且在腸道內誘導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細菌。又,「Th1細胞誘導性細菌」較佳為在藉由投予抗菌劑,與健康狀態相比多樣性變化的腸內環境中容易定殖的細菌。又,亦可為在因大腸炎等,而與健康狀態相比多樣性變化的腸內環境中容易定殖的細菌。
就「Th1細胞誘導性細菌」之實例,可參照專利文獻1;典型上可舉出屬Klebsiella之Kp2H7株、Ka11E12株、34E1株、BAA-1705株、700603株、40B3株。此等當中,更佳為Kp2H7株或Ka11E12株,特佳為Kp2H7株。此外,就此等細菌的細節,茲參照表6。
Figure 02_image011
又,本發明之「Th1細胞誘導性細菌」可舉出含有由編碼Kp2H7株、Ka11E12株、34E1株、BAA-1705株、700603株或40B3株之16SrRNA的核苷酸序列與具有90%以上(91%以上、92%以上、93%以上、94%以上、95%以上、96%以上、97%以上、98%以上、99%以上)的同一性之核苷酸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又,亦可舉出含有由對Kp2H7株、Ka11E12株、34E1株、BAA-1705株、700603株或40B3株具特異性之核苷酸序列與具有70%以上(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85%以上,再更佳為90%以上,更佳為94%以上(例如95%以上、96%以上、97%以上、98%以上、99%以上))的相同性或同一性之核苷酸序列所構成的DNA之細菌。
本發明中,「Th1細胞」係CD4陽性之輔助T細胞(Th細胞)的子群,係指使細胞性免疫增強之細胞。又,「Th1細胞的活性」係指包含藉由該細胞之Th1細胞激素(IFN-γ等)的產生、藉由該細胞激素之巨噬細胞、細胞傷害性T細胞(CTL)等細胞的活化、藉由該活化之細胞性免疫的增強之意義。再者,「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的誘導」係指亦包含達到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由初始T細胞向Th1細胞的分化誘導之意義。
對腸道內之Th1細胞誘導增殖或活化之作用,可藉由定量檢測Th1細胞特異性標記(例如CD4及IFN-γ)來評定。所述定量性檢測可藉由週知之手法來進行,可藉由例如流式細胞測量術、影像細胞測量術、ELISA法、放射免疫測定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免疫沉降法、免疫轉漬法、抗體陣列解析法等利用抗體來進行檢測之方法(免疫學手法)來進行。
任意的菌種等是否具有誘導腸道內之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作用,例如當藉由流式細胞儀所檢測出之腸道內之CD4+ TCRβ+ T細胞的IFN-γ+ 細胞的比例為10%以上時,可判定為前述菌種等具有誘導腸道內之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作用(若為25%以上時,較佳判定為前述菌種等具有誘導腸道內之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作用;若為30%以上時,更佳判定為前述菌種、物質等具有誘導腸道內之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之作用)。
本發明中所稱「Th1細胞所引起之疾病」,係指由Th1細胞的增殖或活化所誘發之疾病,可舉出發炎性腸疾病(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發炎性腸疾病等慢性發炎性腸疾病等)、第一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實驗性自體免疫腦脊髓炎(EAE)、多發性硬化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慢性發炎性疾病。又,本發明中經抑制之「免疫」,不僅包含黏膜免疫(腸道免疫等),亦包含全身免疫。而且,不僅包含細胞性免疫,亦包含液性免疫。
又,將本發明之抗菌組成物作為醫藥組成物使用時,亦可進一步包含用於Th1細胞所引起之疾病的治療、預防或改善的週知之物質(例如抗發炎劑、免疫抑制劑),又亦可與所述物質併用。
此外,就上述<1>~<4>中的其他文句,茲適當參照上述之<抗菌組成物及醫藥組成物>及<治療方法等>。
<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用組成物> 本發明中,已闡明可抑制耐藥性細菌等定殖於腸道等之腸內細菌的存在。因此,藉由檢測該腸內細菌的存在,可檢查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
從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以下之供檢查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組成物。
一種供檢查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組成物,其係包含可特異性地辨識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地抗體。
一種供檢查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組成物,其係包含供檢測對本發明之耐藥性細菌等具特異性之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
本發明中,「可特異性地辨識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地抗體」,只要可特異性地辨識該細菌,則可為多株抗體或單株抗體,且亦可為抗體之機能性片段(例如Fab、Fab’、F(ab’)2、可變區片段(Fv)、二硫鍵Fv、單股Fv(scFv)、sc(Fv)2、雙價抗體、多特異性抗體或此等之聚合物)。本發明之抗體若為多株抗體,則可藉由抗原(源自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多肽、多核苷酸、糖鏈、脂質等)使免疫動物免疫,並由其抗血清,藉由習知手段(例如鹽析、離心分離、透析、層析等)進行純化而取得。又,單株抗體可藉由融合瘤法或重組DNA法來製作。
又,作為本發明之檢查所使用的抗體,可使用結合有標記物的抗體。藉由檢測該標記物,可直接測定結合於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或源自該細菌之物質的抗體量。作為標記物,只要是可結合於抗體,且可於化學或光學方法中檢測出來者則不特別限制,可舉出例如螢光色素(GFP等)、酵素(HRP等)、放射性物質。
本發明之檢查用組成物中,除抗體成分外,亦可包含可容許作為組成物的其他成分。此種其他成分可舉出例如載體、賦形劑、崩解劑、緩衝劑、乳化劑、懸浮劑、安定劑、保存劑、防腐劑、生理食鹽、標記物、二次抗體。又,除上述檢查用組成物外,亦可組合標記物的檢測所需之基質、用於陽性對照、陰性對照或者試料的稀釋或洗淨之緩衝液、用於試料與本發明之抗體的反應之細管或平板等,也可作成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用套組。又,以未標記之抗體作為抗體標準品時,可組合標記有結合於該抗體之物質(例如二次抗體、蛋白質G、蛋白質A等)者。再者,所述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用套組中可包含該套組之使用說明書。
進而,本發明之檢查用組成物亦可組合供檢測本發明之抗體的裝置。所述裝置可舉出例如流式細胞儀、微量盤分析儀。
本發明中,作為「供檢測對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具特異性之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只要可檢測對該細菌具特異性之序列則不特別限制,可舉出例如具有至少15個核苷酸之鏈長之屬下述(a)~(b)所記載之任一項的多核苷酸。 (a)屬設計成包夾前述特異性核苷酸序列之一對引子的多核苷酸 (b)屬對包含前述特異性核苷酸序列之核苷酸序列進行雜交之引子或探針的多核苷酸。
本發明之多核苷酸係具有與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地核苷酸序列互補的鹼基序列。此處所稱「互補」,只要可進行雜交,非為完全互補亦無妨。此等多核苷酸,對於前述核苷酸序列,通常具有80%以上,較佳為90%以上,更佳為95%以上,特佳為100%的相同性。
就本發明之多核苷酸的「鏈長」,在作為引子使用時,通常為15~100個核苷酸,較佳為17~30個核苷酸,更佳為20~25個核苷酸。又,在作為探針使用時,則通常為15~1000個核苷酸,較佳為20~100個核苷酸。
本發明之多核苷酸可為DNA或RNA,且亦可於其一部分或全部,藉由LNA(註冊商標、交聯化核酸)、ENA(註冊商標、2’-O,4’-C-Ethylene-bridged nucleic acids)、GNA(甘油核酸)、TNA(蘇糖核酸)、PNA(胜肽核酸)等人工核酸來取代核苷酸。
此外,本發明之多核苷酸可利用市售核苷酸自動合成機等以化學方式來合成。又,作為用於本發明之檢查的多核苷酸,可使用結合有標記物的多核苷酸。作為標記物,只要是可結合於多核苷酸,且能以化學或光學方法檢測出來者則不特限制,除例如螢光色素(DEAC、FITC、R6G、TexRed、Cy5等)、螢光色素以外尚可舉出DAB等色素(chromogen)、酵素、放射性物質。
本發明之檢查用組成物中,除前述之多核苷酸外,亦可包含藥理學上可容許的其他成分。此種其他成分可舉出例如緩衝劑、乳化劑、懸浮劑、安定劑、防腐劑、生理食鹽等。
又,除上述檢查用組成物外,亦可組合加成於多核苷酸之標記物的檢測所需之基質、用於陽性對照、陰性對照或者試料的稀釋或洗淨之緩衝液等的標準品,或組合用於試料與本發明之多核苷酸的反應之細管或平板等,亦可作成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用套組。再者,所述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用套組中可包含該套組之使用說明書。
又,本發明之檢查用組成物亦可組合供檢測對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具特異性之核苷酸序列的裝置。所述裝置可舉出例如熱循環控制裝置、定序儀、微陣列。
再者,於本發明中亦提供一種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方法,其係使用前述之抗體、多核苷酸、或檢查用組成物。亦即,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方法,其係包含:使前述抗體、多核苷酸或檢查用組成物與由受檢體分離之試料接觸之步驟;及藉由該接觸,來檢測在腸道內存在或不存在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之步驟。
受檢體不特別限制,可舉出疑似罹患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人類等動物。又,由所述受檢體分離之試料亦不特別限制,受檢體之糞便試料、其培養物、或由此等所萃取出來的多肽、多核苷酸、糖鏈、脂質等在本發明之方法中屬適用者。
作為藉由使本發明之抗體或包含其之檢查用組成物與前述試料接觸,來檢測存在或不存在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方法,可舉出例如ELISA法、免疫轉漬法、抗體陣列解析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流式細胞測量術、影像細胞測量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免疫沉降法等利用抗體來進行檢測之方法(免疫學手法)。
又,作為藉由使本發明之多核苷酸或包含其之檢查用組成物與前述試料接觸,來檢測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存在或不存在之方法,可使用例如PCR(RT-PCR、即時PCR、定量PCR)、DNA微陣列解析法、北方點漬法、16srRNA定序、次世代定序法(合成定序法(sequencing-by-synthesis,例如藉由Illumina公司製Solexa基因體分析儀或Hiseq(註冊商標)2000之定序)、焦磷酸根定序法(例如藉由Roche Diagnostics(454)公司製定序儀GSLX或FLX之定序(所謂454定序))、連接酶反應定序法(例如藉由Life Technology公司製SoliD(註冊商標)或5500xl之定序)、珠粒陣列(beads array)法、原位雜交法、點漬法、RNase保護檢測法、質譜法、基因體PCR法、南方點漬法。
本發明中所稱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檢查」,不僅包含檢查有無發生該疾病,亦包含檢查其發病風險;只要藉由前述方法,在腸道內檢測出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的存在,則可判定為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未發生或其發病風險較低。
受檢體由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診斷通常係由醫師(亦包含受醫師指示者)來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得之數據係有助於醫師的診斷。從而,本發明之方法亦可表現為收集有助於醫師的診斷之數據,並予以出示的方法。
又,於本發明中,亦可提供一種利用前述之檢查方法的伴隨式診斷法及其藥劑。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以下者。
一種方法,其係判定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對於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治療、改善或預防之有效性的方法,其係包含:使前述抗體、多核苷酸或檢查用組成物與由受檢體分離之試料接觸之步驟;藉由該接觸,來檢測存在或不存在前述腸內細菌等之步驟;於前述步驟中,在未檢測出該細菌存在時,係判定為前述受檢體中之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對前述疾病的治療、改善或預防之有效性較高。
一種方法,其係治療、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方法,其係包含使藉由前述判定方法,經判定為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之有效性較高的患者攝取該醫藥組成物等或彼等之有效成分等之步驟。
一種組成物,其係包含本發明之腸內細菌等作為有效成分之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耐藥性細菌等所引起之疾病的組成物,其係被藉由前述判定方法經判定為有效性較高的受檢體所攝取。
<篩選在腸道內對於耐藥性細菌等具有抗菌活性之腸內細菌的方法> 由本案發明人等首次闡明,在腸內細菌中存在可於腸道內抑制耐藥性細菌等的定殖等之細菌。從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篩選對於耐藥性細菌等具有抗菌活性之腸內細菌的方法,其係包含以下步驟。
在腸道內使非人類無菌動物攝取耐藥性細菌等與受試腸內細菌之步驟; 在該非人類無菌動物的腸道內檢測前述耐藥性細菌等之步驟; 在前述步驟中檢測出之細菌數,與未使其攝取前述受試腸內細菌的情形相比減少時,將該受試腸內細菌判定為對於耐藥性細菌等具有抗菌活性的腸內細菌之步驟。
就「耐藥性細菌等」係如上述。「非人類無菌動物」係指在無菌條件下出生及成長之人類以外的動物。人類以外的動物可舉出例如小鼠、大鼠、猿猴、豬、牛、馬、綿羊、山羊、雞、鴨、鴕鳥、家鴨、狗、貓、兔子、倉鼠等,但不限制於此等。又,此等動物中,宜利用小鼠。
作為使非人類無菌動物攝取之受試腸內細菌,只要是存在於動物的腸內之細菌即可,就所述動物,可舉出人類、非人類動物(小鼠、大鼠、猿猴、豬、牛、馬、綿羊、山羊、雞、鴨、鴕鳥、家鴨、狗、貓、兔子、倉鼠等)。又,使非人類無菌動物攝取之受試腸內細菌亦可為經分離之腸內細菌,可舉出包含腸內細菌之試料(例如前述動物之糞便試料、或其培養物)。
此外,作為使非人類動物「攝取」受試腸內細菌及耐藥性細菌等的方法不特別限制,一般係藉由口服投予來進行,亦可為非口服投予(例如對腸道內的投予)。又,受試腸內細菌與耐藥性細菌等的攝取可為同時,亦可使非人類動物攝取受試腸內細菌後再使該動物攝取前述耐藥性細菌等,也可使非人類動物攝取前述耐藥性細菌等後再使該動物攝取受試腸內細菌。
腸道內之耐藥性細菌等的「檢測」,可藉由檢測該耐藥性細菌等特異性核苷酸序列來進行。所述檢測方法可舉出例如PCR(RT-PCR、即時PCR、定量PCR)、DNA微陣列解析法、北方點漬法、16srRNA定序、次世代定序法(合成定序法(sequencing-by-synthesis,例如藉由Illumina公司製Solexa基因體分析儀或Hiseq(註冊商標)2000之定序)、焦磷酸根定序法(例如藉由Roche Diagnostics(454)公司製定序儀GSLX或FLX之定序(所謂454定序))、連接酶反應定序法(例如藉由Life Technology公司製SoliD(註冊商標)或5500xl之定序)、珠粒陣列(beads array)法、原位雜交法、點漬法、RNase保護檢測法、質譜法、基因體PCR法、南方點漬法。
又,腸道內之耐藥性細菌等的「檢測」,例如可藉由檢測該耐藥性細菌等的特異性胺基酸序列來進行。所述檢測方法可舉出ELISA法、免疫轉漬法、抗體陣列解析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流式細胞測量術、影像細胞測量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免疫沉降法等利用抗體來進行檢測的方法(免疫學手法)。作為檢測之時間點,不特別限制,只要為本業者則可依據所用動物的種類等來適宜調整。
此外,於本發明之篩選方法中,藉由實施1次而無法選出對於耐藥性細菌等具有抗菌活性的腸內細菌時,可藉由將所得之包含該細菌的腸道內試料作為次一種受試腸內細菌,使新的非人類無菌動物攝取並進行前述篩選多次,即可分離出具有前述抗菌活性的腸內細菌。 [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克留氏菌屬2H7株(Kp2H7),於1週後投予健康自願者的糞便試樣。
具體而言,無菌小鼠係將C57BL/6N(日本CLEA股份有限公司)之4~8週大者在飼養用塑膠隔離器(無菌隔離器)(ICM股份有限公司製;ICM-1B)內,以自由飲水餵食條件飼養1週以上,使其經過環境馴養後使用。實驗開始時的週齡為8~14週大。本說明書中的其他實施例亦同。
將克留氏菌屬的菌液置入LB液體培養基中以37℃培養一夜,將OD值調整為1.2(相當於1*10^9CFU/mL),並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相當於2*10^8CFU/隻)的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
糞便試樣係將由日本人健康自願者(#A、#F、#I、#J、#K)所提供的糞便以甘油PBS溶液(甘油的最終濃度:20體積%)稀釋成5倍重量,以直徑100μm過濾器過濾後調成儲備液於-80℃保存。於糞便投予時在厭氧室內將儲備液以PBS稀釋10倍,各以200μL/隻使用餵食管投予至小鼠的胃內。
將小鼠的糞便試樣以50mg糞便/mL的比例溶解於PBS中混有甘油(最終濃度20%)及EDTA(最終濃度10 mM)的溶液。將糞便溶解液在進行適當的稀釋後播種於摻有50mg/L安比西林及50mg/L奇黴素的DHL培養基中,以37℃培養一夜後計數菌落數,算出糞便每1g的CFU數。
就本說明書中的其他實施例,克留氏菌屬的菌液及糞便的投予亦以同樣的方法進行,且CFU亦以同樣的方法來計數。
就其結果,如圖1之下部(曲線圖)所示,雖使用了5種糞便,但就任一種試樣,皆可看出Kp2H7菌量明顯降低。
(實施例2) 菌種從健康自願者糞便的分離 實施例1中所調製之源於取自健康者F、K及I的糞便(F便、K便及I便)之各冷凍糞便試樣在常溫下融解後,以PBS稀釋,在EG培養基、變法GAM瓊脂培養基(日水製藥股份有限公司;05426)、REINFORCED CLOSTRIDIAL AGAR(RCM AGAR)(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CM0151)或Schaedler血液培養基(Wako公司製;517-45805)之各瓊脂平皿中,於37℃、10%CO2 厭氧環境下進行培養,並分離出形成之菌落。由F便中分離出37株,由I便中分離出42株,由K便中分離出47株。其後對於K便係再度進行分離,最終由K便中分離出68株。
分離菌係藉由採桑格法之16SrDNA解析,來進行基因序列的解析及菌種的推定。定序解析係使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製3130 DNA Analyzer及以下序列之引子組來進行。 27Forward-mod:5’-AGRGTTTGATYMTGGCTCAG-3’ (序列編號:148) 1492Reverse:5’-GGYTACCTTGTTACGACTT-3’(序列編號:149) 於此,R:A或G、Y:C或T、M:A或C。
進而,針對源於F便之37菌株,使用次世代定序儀來決定基因體序列。亦即,使用Illumina公司製MiSeq及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製Sequel,分別進行基因體定序,並藉由使用Unicycler之混合組裝(Hybrid assembly)分別取得全部基因體序列。對此各基因體序列,使用RNAmmer擷取16S rRNA序列,由此取得包含在以前述桑格法決定之16S rDNA序列中無法決定之兩末端序列的更高精確度的序列。
將如此進行解析之結果示於表1~4。又,將對取自捐贈者F、I、K之3種糞便進行16S後設分析的結果示於圖2。
(實施例3) 如圖3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分離菌(源於F便之37株(F37mix)、源於I便之42株(I42mix)、源於K便之47株(K47mix))或I便。
分離菌係使用mGAM液體培養基、EG培養基或CM0149培養基,於37℃下在厭氧室內培養24~48小時並混合。將混合液濃縮5倍,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總菌量相當於1*10^9CFU/隻)的菌液投予至胃內。以下實施例中之混合分離菌株的投予亦以同樣的方法進行。
其結果,如圖3之下部(曲線圖)所示,顯然源於F便之37株係與克留氏菌屬從小鼠腸道內的排除能力有關,且具有與I便同等的活性。
(實施例4) 如圖4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分離菌(源於F便之37株、源於K便之68株)。其結果,如圖4之下部(曲線圖)所示,源於F便之37株與源於K便之68株係同等地將克留氏菌屬由小鼠的腸道內排除。
(實施例5) 如圖5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分離菌(F37mix),自分離菌投予後飲水投予安比西林200mg/L。為了探討投予之各菌的菌量變化,而使用各菌之特異性引子進行PCR。將用於解析之引子示於表7。
Figure 02_image013
其結果,如圖5之下部所示,藉由投予安比西林,克留氏菌屬的菌量暫時性上升,但其後再度減少。
又,針對總菌量中之各分離菌的存在比率,與Kp2H7的存在比率共同解析其歷時變化。將所得結果示於圖6A~6H。進而,算出克留氏菌屬的菌量與各菌的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將正相關性由高至低依序排列。將所得結果示於圖7。
如圖7所示,判明屬Bacteroidetes之株與克留氏菌屬的動態無關地分佈。另一方面,成負相關的株多屬Furmicutes屬。
(實施例6) 如圖9所示,將源於F便之37株分成屬Bacteroidetes的8株(F8mix)與此外的29菌株(F29mix)並分別混合,使Kp2H7定殖於無菌小鼠後,投予混合之分離菌。此外,圖9、10及12所示系統樹係將分離菌之採桑格法的16SrDNA解析結果之DNA鹼基序列,使用MEGA X,以Neighbor-joining法作成。
其結果,如圖8所示,F37mix與F29mix同等地將克留氏菌屬由小鼠的腸道內排除。另一方面,就屬Bacteroidetes之F8mix投予群,克留氏菌屬的菌量不變,暗指F8mix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無關。
(實施例7) 由37株中排除屬Bacteroidetes之株、以16SrDNA水準重複之株、因投予安比西林投予而消失之株、顯示與克留氏菌屬無關之行為之株而選出18株(參照圖10)。
而且,如圖11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株,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分離菌(源於F便之37株(F37mix)、18株(F18mix)、源於I便之42株(I42mix))。
其結果,如圖11之下部(曲線圖)所示,顯然就圖10所示18株,均與37株同等地可發揮克留氏菌屬株排除能力。
(實施例8) 基於系統樹將圖10所示18株分成4群(Blautia、Lachonoclostridum、other Firmicutes、other Phyla)(參照圖12)。進而,將此4群由18菌株(F18mix)中抽出而製作F15mix(F18mix-other phyla)、F12mix(F18mix-Lachnoclostiridum)、F14mix(F18mix-Blautia)、F13mix(F18mix-other Firmicutes) 之菌株群。又,亦製作混有由37株中排除重複之株,並由其31株中進一步排除前述18株之13株(F13mix(F31-18mix))的菌株組。然後,如圖13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如前述混合之各分離菌。
其結果,如圖13之下部(曲線圖)所示,F18mix最常排除克留氏菌屬。然而,自其中排除任何一群,克留氏菌屬的菌量均明顯較多。又,如圖14所示,就圖13所示實驗中之day28之時間點之各投予群的便中克留氏菌屬的CFU,F18mix比起F37mix以外的其他群,均可統計學上顯著地減少克留氏菌屬。
由以上暗指,圖10所示4群均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有關,而進行作為菌叢之克留氏菌屬的排除。
又,在圖13所示實驗中,由F37mix、F18mix、F31-18mix之群的小鼠擷取大腸黏膜固有層的淋巴球,供予採流式細胞儀之解析。
其結果,如圖15所示,CD4+IFNγ+細胞的比例在F13mix(F31-18mix)群中較高,顯然F37mix、F18mix可抑制Th1細胞的誘導。
(實施例9) 如實施例8所示,在由F18mix排除各群之菌的實驗中,排除other Phyla此3株之F15mix其克留氏菌屬排除能力最低。因此,著眼於此群,製作由源於F便之18株中將此3株(E. coli、Bifidobacterium、Fusobacterium)各排除1株者。然後,如圖16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株,於1週後投予如前述混合之分離菌、F18mix或F15mix。
其結果,如圖16之下部(曲線圖)所示,藉由排除前述3株的任一者,可看出克留氏菌屬菌量增加1log左右,暗指任一株均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有關。
(實施例10) 為了探索F37mix之排除克留氏菌屬的機制,而著眼於本機制是否參與主體的免疫。因此,如圖17之上部所示,對無菌之Rag2-/- γc-/- 小鼠、MyD88-/- Triff-/- 小鼠或野生型小鼠投予克留氏菌屬2H7株,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
其結果,如圖17之下部(曲線圖)所示,就任一類型的小鼠,均可看出藉由F37mix之同等程度之克留氏菌屬2H7株的排除。由此暗指,主體的主要自然免疫、後天性免疫係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無關。
其次,評定分離之菌株對Kp2H7株以外的病原菌或耐藥性菌的排除效果。此外,解析係使用屬各菌特異性引子的表8所示之引子。
Figure 02_image015
(實施例11) 首先,如圖18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抗碳青黴烯類克留氏菌屬(CRE),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或I42mix。將所得結果示於圖18之下部。
此外,CRE的菌液係置入LB液體培養基中於37℃培養一夜,將OD值調整成1.2(相當於1*10^9 CFU/mL),並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相當於2*10^8 CFU/隻)的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CRE之CFU的計數係使用含安比西林30mg/L、奇黴素30mg/L的DHL培養基作為選擇培養基,於37℃好氧條件下培養一夜。
進而,對投予混合之分離菌後1個月的小鼠進行解剖,將大腸以4%PFA固定並用石蠟包埋後,製成薄切切片。將此切片以蘇木精液及伊紅液染色,觀察組織的發炎影像。將所得結果示於圖19。
如圖18之下部(曲線圖)所示,F37mix及K68mix係顯示同等的CRE排除能力,I42mix為較彼等略差之結果。又,如圖19所示,對於任一隻小鼠,均未看出潰瘍形成或發炎細胞之浸潤等地發炎跡象。由此,顯然藉由投予前述各分離菌混合群,可抑制大腸的發炎誘導。
(實施例12) 如圖20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抗萬古黴素Enterococcus faecium(VRE),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或I42mix。
此外,VRE的菌液係置入LB液體培養基中於37℃培養一夜而調整成OD值1.2(相當於1*10^9 CFU/mL),並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相當於2*10^8 CFU/隻)的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VRE的CFU計數係使用VRE培養基(日本Becton),於37℃好氧條件下培養一夜。
其結果,如圖20之下部(曲線圖)所示,對於VRE,K68mix可發揮最高的排除能力。又,如圖21所示,對於任一隻小鼠,均未看出潰瘍形成或發炎細胞之浸潤等的發炎跡象。由此,顯然藉由投予前述各分離菌混合群,可抑制大腸的發炎誘導。
(實施例13) 如圖22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adhesion-invasive E. coli(AIEC LF82),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I42mix。
此外,AIEC LF82的菌液係置入LB液體培養基中於37℃培養一夜而調整成OD 1.2(相當於1*10^9 CFU/mL),並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相當於2*10^8 CFU/隻)的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AIEC LF82之CFU的計數係使用含1mg/L頭孢噻肟的馬康基氏培養基作為選擇培養基,於37℃好氧條件下培養一夜而算出CFU。
其結果,如圖22之下部(曲線圖)所示,F37mix其對於AIEC LF82之排除能力最高。
(實施例14) 如圖23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產生ESBL之克留氏菌屬(Kp-ESBL)(ATCC 700721),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I42mix或F便。
此外,Kp-ESBL的菌液係置入LB液體培養基中於37℃培養一夜而調整成OD 1.2(相當於1*10^9 CFU/mL),並使用餵食管將200μL/隻(相當於2*10^8 CFU/隻)的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Kp-ESBL之CFU的計數係使用含安比西林30mg/L、奇黴素30mg/L的DHL培養基作為選擇培養基,於37℃好氧條件下培養一夜而算出。
其結果,如圖23之下部(曲線圖)所示,F37mix及K68mix係顯示與F便同等的Kp-ESBL排除能力。
(實施例15) 如圖24及25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Campylobacter jejuni 81-176(ATCC BAA2151),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I42mix或F便。
Campylobacter jejuni的菌液係置入TS液體培養基中並與微好氣性Anaeropack共同置入厭氧瓶中於42℃下培養48小時,並使用餵食管將其菌液投予至小鼠的胃內。
對於Campylobacter jejuni表示其菌量,係使用CFU及qPCR。
CFU計數係使用CHROMagar Campylobacter,與微好氣性Anaeropack共同置入厭氧瓶中於42℃下培養48小時。將所得結果示於圖24。
qPCR測定係依以下程序進行。 使用LightCycler(註冊商標)480II(Roche;05015243001)及Thunderbird(註冊商標)SYBR(註冊商標)qPCR Mix (TOYOBO;QPS-201X5),以Campylobacter jejuni基因體特異性引子及通用細菌引子進行擴增定量,將算出之DNA濃度比率作為Campylobacter jejuni的存在比率。將所得結果示於圖25。
此外,作為qPCR之Campylobacter jejuni基因體特異性引子,係使用序列編號:220及221所記載之引子組;作為通用細菌引子,係使用序列編號:222及223所記載之引子組。
又,菌基因體的萃取係依以下步驟進行。 對小鼠糞便10mg添加5倍重量之含有EDTA及甘油的PBS溶液(EDTA的最終濃度:10mM、甘油的最終濃度:20體積%),劇烈搖晃攪拌弄碎而予以懸浮。對試樣液100μL添加溶有15mg溶菌酶(Sigma-Aldrich公司製,Lysozyme from chicken egg white;L4919)及5μL RNas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製,PureLink RNase A(20mg/mL);12091-021)的10mM Tris/10mM EDTA緩衝液(pH8.0,以下亦稱「TE10」)800μL,於37℃搖晃1小時。接著,添加Achromopeptidase(註冊商標)(Wako;015-09951)2,000U,於37℃搖晃30分鐘而使菌種溶解。然後,添加20%SDS TE10溶液50μL與溶有最終濃度為20mg/ml之蛋白酶K (Roche, Proteinase K, recombinant, PCR Grade;03115852001)的TE10溶液50μL,於55℃搖晃60分鐘。其次,由400μL的溶液,使用Maxwell(註冊商標)RSC Cultured Cells DNA Kit(Promega公司)而得到DNA。
如圖24及25所示,對於Campylobacter jejuni,任一種混合之菌種均具有與F便同等的良好菌排除能力。
(實施例16) 如圖26之上部所示,對無菌小鼠投予Clostridum difficile (St.630),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K68mix、I42mix、K47mix或F便。此外,K47mix係由取自#K之糞便試料分離出來的47株,除1種菌株外,係與前述68菌株重複(表1及2所記載之K1~K46)。
C.difficle的菌液係經孢子(Spore)化,調整成1x10^5 cells左右並使用餵食管投予至小鼠的胃內。孢子化係以Clospore培養基培養8日,並於37℃厭氧室內培養,將培養基以PBS清洗(wash)後進行超音波處理並添加Lysoizyme(溶菌酶)及trypsin(胰蛋白),以45℃、6小時,其後以70℃、10分鐘實施處理而製作。
關於C.difficle,定量其菌量係使用qPCR。qPCR之引子係使用序列編號:224及225所記載之引子組。
其結果,如圖26之下部所示,對於C. difficile, K68mix及K47mix可看出高排除能力。 [產業上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發明,藉由抑制耐藥性細菌及發炎誘導性細菌在腸道的定殖等,可治療、改善或預防此等細菌所引起之疾病。從而,本發明對於與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所引起之感染病等有關之醫藥品的開發、治療、改善及預防等極為有用。
[圖1]為對無菌小鼠投予克留氏菌屬2H7株(Kp2H7),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健康者之糞便試樣(FMT)時,以CFU表示便中克留氏菌屬之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使用5種糞便的任一種試樣,克留氏菌屬均明顯減少。 [圖2]為表示取自健康捐贈者F、I、K之3種糞便之16S後設分析的結果的長條圖。一個個方格表示1菌株,其大小表示該菌佔全體菌量的比例。將3種糞便在厭氧環境下進行培養,以相鄰曲線圖的(彩色顯示下)黃色表示由此培養、分離而來的菌株。下方表示可分離之菌種的總數。 [圖3]為使Kp2H7定殖於無菌小鼠後,各自混合投予由糞便分離之菌株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源於取自健康捐贈者F之糞便(F便)的37株係與糞便試樣同等地使克留氏菌屬減少。 [圖4]為使Kp2H7定殖於無菌小鼠後,各自混合投予由糞便分離之菌株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源於F便之37株,其糞便試樣與由取自健康捐贈者K之糞便(K便)所分離之68菌株係同等地使克留氏菌屬減少。 [圖5]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後,於1週後投予F37mix(源於F便之37菌株),進而於1個月後飲水投予安比西林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藉由投予安比西林,克留氏菌屬雖暫時性增加,但其後再度降低。 [圖6A]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31、F22、F20、F32)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B]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26、F28、F21、F30)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C]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24、F23/F25、F35/F36、F09)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D]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33、F12、F17/F19、F18)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E]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34、F03/F08、F29、F13)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F]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04/F08、F37、F01、F02)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G]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05、F07、F14)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6H]為表示圖5所示實驗之各菌量(F10/F15、F16、F11/F27)的總菌量之存在比率的歷時變化的圖。圖中下方顯示各菌的編號、r(與克留氏菌屬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及菌名。 [圖7]為以Kp2H7與各菌的菌量之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具正相關之順序排列菌種的圖。對於Bacteroides,多數呈現與Kp2H7無關之動向,成負相關者多為Furmicutes屬。 [圖8]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而使其定殖後,各自混合投予圖7所示37株(F37mix)、其37株中屬Bacteroidetes之8株(F8mix)、或除此之外的29菌株(F29mix)時,以CFU表示便中Kp2H7之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Bacteroides除外的29株亦可看出與37株幾乎同等的克留氏菌屬之減少,研判排除克留氏菌屬時不需排除Bacteroides。 [圖9]為表示圖8所示實驗中所使用之F37mix、F8mix及F29mix的細項的系統樹。系統樹係使用MEGA X並以Neighbor-joining法作成分離菌之採桑格法之16SrDNA解析結果的DNA鹼基序列。對於系統樹的作成,於圖10及12中亦同。 [圖10]為表示源於F便之18菌株(F18mix)的細項的系統樹。 [圖11]為使Kp2H7定殖於無菌小鼠後,各自混合投予源於F便之37菌株(前述F37mix)、源於F便之18菌株(圖10所示F18mix)、或源於取自健康者I之糞便(I便)的42菌株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就F18mix,亦與F37mix同等地可排除克留氏菌屬。 [圖12]為將源於F便之18菌株(F18mix)分成4群,且表示彼等的細項的系統樹。將此4群由18菌株(F18mix)中抽出而調製F15mix(F18mix-other phyla)、F12mix(F18mix-Lachnoclostiridum)、F14mix(F18mix-Blautia)、F13mix (F18mix-other Firmicutes)之菌株群,供予圖11所示之實驗。 [圖13]為使Kp2H7定殖於無菌小鼠後,各自混合投予由F37mix重複之株及F18mix除外之群(F31-18mix)、前述F15mix、前述F12mix、前述F14mix、前述F13mix、或前述F18mix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此外,圖13中係一併表示進行2次的實驗數據。由F18mix中排除圖12所示之任一群,克留氏菌屬排除能力均變差,顯然任一群對克留氏菌屬的排除均為重要者。 [圖14]為表示在圖13所示實驗中,於day28之時間點之各群之便中Kp2H7的CFU的曲線圖。F18mix投予群比起F37mix以外的其他投予群,克留氏菌屬的菌量均統計學上顯著偏少。 [圖15]為表示對F37mix投予群、F18mix投予群、或Kp2H7單獨投予群之小鼠大腸黏膜固有層的免疫細胞,以流式細胞儀進行解析之結果的點圖。圖中之各圈選(gate,四方形)中的數值係表示CD4+IFNγ+細胞的比例。比起Kp2H7單獨投予群,就F37mix投予群及F18mix投予群,CD4+IFNγ+細胞的誘導經抑制。 [圖16]為對無菌小鼠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各菌株mix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圖中的「F15mix」係表示由F18mix排除E. coli、Fusobacterium及Bifidobacterium此3株而進行投予之小鼠的結果,「F18mix-E.coli」、「F18mix-Fusobacterium」及「F18mix-Bifidobacterium」則分別表示由F18mix排除前述3株當中的各1株而進行投予之小鼠的結果。此3株均由F18mix排除時,其效果減弱,顯示各者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有關。 [圖17]為對無菌之Rag2-/- γc-/- 小鼠、MyD88-/- Triff-/- 小鼠或野生型小鼠(WT)投予Kp2H7,於1週後投予混合之F37mix時以CFU表示Kp2H7之便中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任何類型的小鼠均可同等地排除克留氏菌屬。由此暗指,宿主的主要自然免疫、後天性免疫係與克留氏菌屬的排除無關。 [圖18]為對無菌小鼠投予克留氏菌屬(Kp-CRE),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時以CFU表示便中CRE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就F37mix、K68mix,亦可使CRE減少。 [圖19]為表示對圖18所示實驗結束時之小鼠的大腸以HE染色進行解析之結果的顯微鏡照片。就任何分離菌mix投予小鼠均未看出發炎跡象。 [圖20]為對無菌小鼠投予VRE(抗萬古黴素腸球菌),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時以CFU表示便中VRE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對於VRE,比起F37mix,K68mix較能使菌量降低。 [圖21]為表示對圖20所示實驗結束時之小鼠的大腸以HE染色進行解析之結果的顯微鏡照片。就任何分離菌mix投予小鼠均未看出發炎跡象。 [圖22]為對無菌小鼠投予AIEC,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時以CFU表示便中AIEC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對於AIEC,F37mix係最有效地使菌量減少。 [圖23]為對無菌小鼠投予產生ESBL之克留氏菌屬,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時以CFU表示便中產生ESBL之克留氏菌屬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F37mix、K68mix係與取自F之糞便同等地可排除產生ESBL之克留氏菌屬。 [圖24]為對無菌小鼠投予Campylobacter jejuni,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或取自健康者F之糞便試料時以CFU表示便中Campylobacter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就任何分離菌mix投予群均可同等程度地看出Campylobacter jejuni的排除。 [圖25]為對無菌小鼠投予Campylobacter jejuni,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或取自健康者F之糞便試料時以除以總菌量之相對值表示便中Campylobacter之菌量的歷時變化的曲線圖。就任何分離菌mix投予群均可同等程度地看出Campylobacter jejuni的排除。 [圖26]為表示對無菌小鼠投予Clostridium difficile,於其1週後對小鼠投予分離菌mix(F37mix、K68mix、I42mix、K47mix)或取自健康者F之糞便試料時以qPCR解析便中Clostridium difficile之菌量的歷時變化之結果的曲線圖。就K68mix、K47mix,比起取自F之糞便雖可排出Clostridium difficile,但F37mix的排除效果較低。
國外寄存資訊 1.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47 2.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48 3.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49 4.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0 5.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1 6.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2 7.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3 8.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4 9.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5 10.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6 11.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7 12.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8 13.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59 14.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60 15.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61 16.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62 17.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63 18.日本 ; NPMD ; 2020/03/02 ; NITE BP-031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Figure 12_A0101_SEQ_0060
Figure 12_A0101_SEQ_0061
Figure 12_A0101_SEQ_0062
Figure 12_A0101_SEQ_0063
Figure 12_A0101_SEQ_00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65
Figure 12_A0101_SEQ_0066
Figure 12_A0101_SEQ_0067
Figure 12_A0101_SEQ_0068
Figure 12_A0101_SEQ_0069
Figure 12_A0101_SEQ_0070
Figure 12_A0101_SEQ_0071
Figure 12_A0101_SEQ_0072
Figure 12_A0101_SEQ_0073
Figure 12_A0101_SEQ_0074
Figure 12_A0101_SEQ_0075
Figure 12_A0101_SEQ_0076
Figure 12_A0101_SEQ_0077
Figure 12_A0101_SEQ_0078
Figure 12_A0101_SEQ_0079
Figure 12_A0101_SEQ_0080
Figure 12_A0101_SEQ_0081
Figure 12_A0101_SEQ_0082
Figure 12_A0101_SEQ_0083
Figure 12_A0101_SEQ_0084
Figure 12_A0101_SEQ_0085
Figure 12_A0101_SEQ_0086
Figure 12_A0101_SEQ_0087
Figure 12_A0101_SEQ_0088
Figure 12_A0101_SEQ_0089
Figure 12_A0101_SEQ_0090
Figure 12_A0101_SEQ_0091
Figure 12_A0101_SEQ_0092
Figure 12_A0101_SEQ_0093
Figure 12_A0101_SEQ_0094
Figure 12_A0101_SEQ_0095
Figure 12_A0101_SEQ_0096
Figure 12_A0101_SEQ_0097
Figure 12_A0101_SEQ_0098
Figure 12_A0101_SEQ_0099
Figure 12_A0101_SEQ_0100
Figure 12_A0101_SEQ_0101
Figure 12_A0101_SEQ_0102
Figure 12_A0101_SEQ_0103
Figure 12_A0101_SEQ_0104
Figure 12_A0101_SEQ_0105
Figure 12_A0101_SEQ_0106
Figure 12_A0101_SEQ_0107
Figure 12_A0101_SEQ_0108
Figure 12_A0101_SEQ_0109
Figure 12_A0101_SEQ_0110
Figure 12_A0101_SEQ_0111
Figure 12_A0101_SEQ_0112
Figure 12_A0101_SEQ_0113
Figure 12_A0101_SEQ_0114
Figure 12_A0101_SEQ_0115
Figure 12_A0101_SEQ_0116
Figure 12_A0101_SEQ_0117

Claims (8)

  1. 一種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其係含有腸內細菌作為有效成分。
  2. 如請求項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69~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3. 如請求項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69、80、85~92、94、96、98~101、103及105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4. 如請求項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5. 如請求項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68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6. 如請求項1之抗菌組成物,其中前述腸內細菌係具有由序列編號:106~147中之任一者所記載之鹼基序列或對於該鹼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之鹼基序列所構成的DNA之至少1種細菌。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抗菌組成物,其為醫藥組成物。
  8.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抗菌組成物,其為用來治療、改善或預防感染病或發炎性疾病的醫藥組成物。
TW109107438A 2019-03-07 2020-03-06 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 TWI843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15101P 2019-03-07 2019-03-07
US62/815,101 2019-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0172A true TW202100172A (zh) 2021-01-01
TWI843817B TWI843817B (zh) 2024-06-0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25858A1 (en) 2022-04-28
CA3125323A1 (en) 2020-09-10
CN113573780A (zh) 2021-10-29
EP3957367A1 (en) 2022-02-23
EP3957367A4 (en) 2023-03-22
JP7488581B2 (ja) 2024-05-22
AU2020232066A1 (en) 2021-07-22
JPWO2020179868A1 (zh) 2020-09-10
WO2020179868A1 (ja)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n et al. Beneficial roles of probiotics on the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immune response in pigs
Wellman et al. Intestinal epithelial sirtuin 1 regul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during aging in mice by altering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U2016361583B2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reducing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infection or colonization
JP7109794B2 (ja) Th1細胞誘導性細菌に対する抗菌組成物
WO2013146319A1 (ja) 糖尿病誘起細菌
Oezguen et al. Microbiota stratification identifies disease-specific alterations in neuro-Behçet’s disease and multiple sclerosis
JP7482494B2 (ja) Th1細胞を誘導する細菌
EP3851517A1 (en) Composition for inhibiting trypsin activity, containing, as active ingredient, bacterium belonging to genus paraprevotella
Husain et al. Phenotypic assessment of safety and probiotic potential of native isolates from marine fish Moolgarda seheli towards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TW202100172A (zh) 對於耐藥性細菌或發炎誘導性細菌之抗菌組成物
WO2021221110A1 (ja) Th1細胞及び/又はTh17細胞の増殖又は活性化を誘導する小腸内細菌
US20230263839A1 (en) Composition for inhibiting trypsin activity containing as active ingredient bacterium belonging to genus paraprevotella
EP4046643A1 (en) A method of treating or preventing colorectal cancer
Devi Oktaviyani et al. A Review: Composition of Neonatal Meconium Microbiota and Its Role for Potential Probiotic
JP2023508138A (ja) 炎症性腸疾患を治療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SHAO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patients after duodenopancreatectomy surgery
Chew Host and microb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ut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Mele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in Arcobacter spp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food s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