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4880A -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4880A
TW202044880A TW109106646A TW109106646A TW202044880A TW 202044880 A TW202044880 A TW 202044880A TW 109106646 A TW109106646 A TW 109106646A TW 109106646 A TW109106646 A TW 109106646A TW 202044880 A TW202044880 A TW 202044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ng cell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user identity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6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646B (zh
Inventor
蔡智元
穆罕默德 阿布杜拉澤克 艾爾席尼
林湧鈞
羅子庭
李宗明
陳俊賓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64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行動通訊裝置以及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該行動通訊裝置包含:射頻(RF)裝置與基帶處理器。配置該射頻裝置執行與一個或複數個小區之無線發送與接收;以及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一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一服務小區之一連接,從而執行一第一通訊進程,並且響應於完成該第一通訊進程或者與一第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一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一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Description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本發明總體上有關於多使用者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協調,以及更具體地,有關於一種用於不用使用者身份之網路同步狀態之裝置與方法。
隨著無處不在之計算與網路化之增長需求,已經發展出了各種無線技術,例如,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技術、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PRS)技術、全域進化增強資料率(EDGE)技術、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技術、暫時性標準95(IS-95)技術、分碼多工存取2000(CDMA-2000)技術、CDMA 2000 1x進化資料優化或進化資料(CDMA-2000 1x EV-DO)技術、分時同步分碼多工存取(TD-SCDMA)技術、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iMAX)技術、長期演進(LTE)技術、長期演進增強(LTE-A)技術、分時LTE(TD-LTE)技術、第五代新無線電(NR)技術以及其他技術。
通常,手機(也稱為使用者設備UE)僅支援一種無線技術,並且藉由使用單一使用者識別卡(其提供單一使用者身份)透過所支援無線技術向使用者提供任何時間上之靈活行動通訊。然而,為了日益增長之需求,越來越多使用者發現具有附加使用者識別卡(其提供附加使用者身份)係減少行動服務費用(包含語音及/或資料服務)或者將私人與公務電話分開之有效方法,因此為了減輕為兩個單獨使用者識別卡攜帶兩個行動電話之負擔,發展出了所謂雙卡手機,其通常使用單一射頻(RF)裝置支援一種或兩種無線技術,用於利用單獨使用者識別卡之各自行動服務。雙卡設計允許兩種無線技術同時工作,並且允許在其他行動服務同時撥打或接聽電話(透過各自使用者身份)。
第1圖顯示在具有RF裝置之傳統雙卡UE中,關聯於兩個使用者身份之通訊操作示例場景。如第1圖所示,首先,使用第一用戶識別(第1圖中標註為SIM1)撥打長期演進語音承載(Voice-over-LTE,VoLTE)呼叫。當VoLTE呼叫結束時,網路通常在向UE發送連接釋放命令之前等待一段時間。在該段時間,SIM1之狀態應停留在連接模式。然而,當另一使用者身份(第1圖中標註為SIM2)初始化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LU)進程時,與SIM2相關聯之LU進程將打斷與SIM1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從而引起在部分時間(第1圖中標註為灰色背景)內SIM1之狀態在UE與網路之間變為不同步的。因此,將會丟失在該部分時間到來之SIM1之任意行動終端(MT)呼叫,並且這將不可避免地造成較差使用者體驗。
第2圖描述了在具有RF裝置之傳統雙卡UE中與兩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另一示例場景。如第1圖所示,首先,SIM2初始化追蹤區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進程,並且SIM2之狀態從空閒模式切換至連接模式。緊接著TAU進程,UE從網路接收用於SIM2之資料無線電承載(Data Radio Bearer,DRB)配置命令。當DRB配置結束時,網路在向UE發送連接釋放命令之前通常等待一段時間。在該段時間,SIM2之狀態應停留在連接模式。然而,當SIM1初始化TAU進程時,與SIM1相關聯之TAU進程將打斷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從而引起在部分時間(第2圖中標註為灰色背景)內SIM2之狀態在UE與網路之間變為不同步的。因此,將會丟失在該部分時間到來之SIM2之任意MT呼叫,並且這將不可避免地造成較差使用者體驗。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當完成與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或者與另一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打斷時,向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特別地,該測量報告指示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足夠差(例如,在測量報告中加入代表最壞訊號品質之數值),其可觸發網路盡快發送連接釋放命令,從而保持UE與網路之間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行動通訊裝置,作為一使用者設備,包含: 射頻(RF)裝置與基帶處理器。配置該射頻裝置執行與一個或複數個小區之無線發送與接收;以及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一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一服務小區之一連接,從而執行一第一通訊進程,並且響應於完成該第一通訊進程或者與一第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一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一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由包含一射頻(RF)裝置之一行動通訊裝置執行,該方法包含:使用一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一服務小區之一連接,從而執行一第一通訊進程;以及響應於完成該第一通訊進程或者與一第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一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一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本發明提供之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可改善使用者體驗。
其它實施方式和優點在下面之詳細描述中描述。該發明內容並不打算限定本發明。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在此揭示本發明之詳細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僅係為了描述本發明之各種形式。然而,本發明可以各種不同形式進行呈現,並不一定限定於本發明所述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本發明描述更徹底完整,並向本領域技術人員全面表述本發明範圍。在接下來描述中,將忽略已知特徵與技術,從而避免對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不必要干擾。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環境之區塊圖。
如第3圖所示,無線通訊環境100包含行動通訊裝置110以及兩個服務網路120與130,其中,由於與兩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共享RF裝置,行動通訊裝置110可使用兩個單獨使用者身份無線並選擇性與服務網路120或130在給定時間內進行通訊,從而獲取行動服務。
行動通訊裝置110可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或者行動台(MS),例如,功能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個人電腦(PC)、膝上型電腦或者支援服務網路120與130利用無線技術之任意計算裝置。
服務網路120與130之每一個可為2G網路(例如,GSM/GPRS/EDGE/IS-95網路),或者3G網路(例如,WCDMA/CDMA-2000/TD-SCDMA網路),或者4G網路(例如,LTE/LTE-A/TD-LTE網路)或者5G網路(例如, 5G NR網路)或任意未來蜂窩網路。
行動通訊裝置110可包含兩個或複數個插槽(socket),可將各個使用者識別卡插入每個插槽中,以提供各個使用者身份(也稱為使用者號碼)。使用者識別卡可提供各自遵循服務網路120與130使用無線技術標準之兩個單獨使用者身份。
例如,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GSM/GPRS/EDGE網路,則一個使用者識別卡可為使用者識別模組(SIM)卡;或者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WCDMA或LTE/LTE-A/TD-LTE網路,則另一個使用者識別卡可為通用SIM(USIM)卡。替換地,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IS-95、CDMA-2000或者CDMA-2000 1x EV-DO網路,則一個使用者識別卡可為可拆除使用者識別模組(R-UIM)卡;或者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TD-SCDMA網路,則另一個使用者識別卡可為CDMA使用者識別模組(CSIM)卡。
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無需任何插槽插入任何使用者識別卡情況下,可將使用者身份直接寫入行動通訊裝置110,或者僅由一個使用者識別卡或由一個或複數個虛擬使用者識別卡(例如,eSIM/eUSIM)提供使用者身份,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
特別地,服務網路120包含存取網路121與核心網路122,以及服務網路130包含存取網路131與核心網路132。存取網路121與131之每一個網路負責處理無線電訊號、終結無線電協定以及將行動通訊裝置110連接至核心網路122或132,以及核心網路122與132之每一個網路負責執行行動管理、網路側認證(anthentication)以及連接公共/外部網路(例如,網際網路)。
存取網路121與131以及核心網路122與132之每一個可包含承載上述功能之一個或複數個網路節點。例如,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GSM/GPRS/EDGE網路,則存取網路121或131可為至少包含基地台收發器(BTS)以及基地台控制器(BSC)之GSM EDGE無線電存取網路(GERAN),並且核心網路122或132可為至少包含行動切換中心(MSC)、本地暫存器(HLR)、伺服GPRS支援節點(SGSN)以及閘道器GPRS支援節點(GGSN)之GPRS核心。
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WCDMA網路,則存取網路121或131可為通用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UTRAN),並且核心網路122或132可為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核心,其包含本地暫存器(HLR)、至少一個伺服GPRS支援節點(SGSN)以及至少一個閘道器GPRS支援節點(GGSN)。
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LTE/LTE-A/TD-LTE網路,則存取網路121或131可為包含至少一個進化NB(eNB)(例如,宏eNB、毫eNB或者微eNB)之進化UTRAN(E-UTRAN),並且核心網路122或132可為包含本地使用者伺服器(HSS)、行動管理實體(MME)、服務閘道器(S-GW)、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DN-GW或P-GW)、IP多媒體子系統(IMS)伺服器之進化封包核心(EPC)。
如果服務網路120或130是5G NR網路,則存取網路121或131可為包含至少一個gNB或收發點(TRP)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並且核心網路122或132可為包含各種網路功能之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其中,該各種網路功能包含存取與行動功能(AMF)、會話管理功能(SMF)、政策控制功能(PCF)、應用功能(AF)、認證伺服器功能(AUSF)、使用者平台功能(UPF)以及使用者資料管理(UDM),其中,可將每個網路功能實施為專用硬體上之網路元件,或者專用硬體上運行之軟體示例,或者在適當平台(例如,雲結構)實施之虛擬化功能。
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行動通訊裝置110之區塊圖。
如第4圖所示,行動通訊裝置110包含無線收發器10、控制器20、存儲裝置30、顯示裝置40以及輸入/輸出(I/O)裝置50。
使用兩個使用者識別卡(第4圖中標為C1與C2)配置無線收發器10執行與服務網路120、130形成之小區之無線發送與接收。具體地,無線收發器10包含RF裝置11、基帶處理裝置12以及天線13。
RF裝置11可透過天線13接收RF無線訊號,將已接收RF無線訊號轉換為基帶處理裝置12可處理之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裝置12接收基帶訊號並且將已接收基帶訊號轉換為稍後透過天線13發送之RF無線訊號。RF裝置11也可包含複數個硬體裝置,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裝置11可包含混頻器(mixer)以將基帶訊號乘以所支持無線技術之射頻中振蕩之載波,其中,依據使用之無線技術,射頻可為GSM/EDGE/GPRS系統中使用之900兆赫茲(MHz)、1800MHz或者1900MHz,或者可為WCDMA系統中使用之900MHz、1900MHz、2100MHz,或者可為IS-95/CDMA-2000/CDMA-2000 1x EV-DO技術中使用之850MHz、1900MHz、2100MHz,或者可為LTE/LTE-A/TD-LTE技術中使用之900MHz、2100MHz、2.6GHz,或者5G(例如,NR)系統中使用之任意射頻(例如,用於毫米波之30GHz至300GHz)或另一射頻。
配置基帶處理裝置12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以及控制使用者識別卡C1、C2與RF裝置11之間通訊。基帶處理裝置12可包含複數個硬體元件,以執行基帶訊號處理(包含類比數字轉換(ADC)/數字類比轉換(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
在實施例中,可將雙卡控制器(未示出)耦接在基帶處理裝置12與使用者識別卡C1、C2之間,以依據需求由其中之功率管理集體芯片(PMIC)以及電池向使用者識別卡C1、C2提供相同或不同電壓水平之電量,其中,在初始化期間確定每個使用者識別卡之電壓水平。基帶處理裝置12可從使用者識別卡C1與C2之一個中讀取資料,並且透過雙卡控制器向使用者識別卡C1與C2之一個中寫入資料。此外,依據基帶處理裝置12發佈之指示,雙卡控制器選擇性地向使用者識別卡C1與C2傳輸時鐘、重置及/或資料訊號。
在另一實施例中,基帶處理裝置12可包含兩個接口(未示出),用於獨立處理與使用者識別卡C1、C2之連接。應該理解的是,可修改第2圖所示之硬體結構,以加入多於兩個使用者識別卡,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
控制器20可為通用處理器、微控制單元(MCU)、應用處理器、數字訊號處理器(DSP)或類型裝置,其包含各種電路,用於提供資料處理與計算功能、控制無線收發器10協調與使用者識別卡C1與C2關聯之通訊操作功能、向存儲裝置30存儲以及從存儲裝置30獲取資料功能、向顯示裝置40發送訊框資料序列(例如,代表文本訊息、圖表、圖像等)功能以及從I/O裝置50接收訊號功能。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將控制器20合併入基帶處理裝置12,作為基帶處理器,其可協調無線收發器10、存儲裝置30、顯示裝置40及I/O裝置50之上述操作,用於執行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之同步狀態之方法。
本領域通常技藝者可知,通常,控制器20之電路將包含電晶體,用於依據上述功能與操作控制上述電路之操作。進一步地,編譯器(compiler)(例如,暫存器轉移語言編譯器,即RTL編譯器)將通常決定電晶體之特定結構或互聯情況。在類似編譯語言代碼之腳本上,處理器可操作RTL編譯器,以將腳本編譯為用於最終電路排布或製造之形式。事實上,本領域通常技藝者知道RTL之角色並且將其用於簡化電子數字系統之設計程序。
存儲裝置30是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包含記憶體,例如閃存記憶體或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或磁存儲裝置,例如硬碟或磁帶;或者光碟;或者用於存儲應用之指令及/或程序代碼、通訊協定及/或本發明方法之任意組合。
顯示裝置40可為液晶顯示(LCD)、發光二極體(LED)顯示、有機LED(OLED)顯示或者電子紙顯示(EPD)等,用於提供顯示功能。替換地,顯示裝置40可進一步包含置於上面或下面之一個或複數個觸摸感應器,用於感應目標(例如,手指或筆)之觸摸、接觸或靠近。
I/O裝置50可包含一個或複數個按鍵、鍵盤、滑鼠、觸摸板、視訊攝像頭、麥克風及/或揚聲器等,用作互聯使用者之人機界面(MMI)。
應該理解的是,第4圖實施例描述之元件僅是為了說明之目的,並不是對本發明範圍之限制。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可進一步包含用於提供WiFi通訊功能之WiFi裝置、用於某些基於位置服務或應用之全球定位系統(GPS)裝置及/或供電裝置等。替換地,行動通訊裝置110可包含很少元件。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可不包含顯示裝置40及/或I/O裝置50。
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關聯之通訊操作之區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使用者身份與兩個不同服務網路或相同服務網路進行通訊。
如第5圖所示,使用第一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1)撥打VoLTE呼叫(步驟S501),並且在語音呼叫進程期間,SIM1之狀態處於RRC連接(RRC_CONNECTED)模式,並且該狀態在UE(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與服務網路(例如,服務網路120/130)之間同步。
當VoLTE呼叫結束時,UE使用SIM1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服務小區之(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例如,測量報告中包含表示最差訊號品質值數值)(步驟S502)。例如,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可用於觸發服務網路釋放該連接。具體地,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UE可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1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1之狀態進入RRC空閒(RRC_IDLE)模式(步驟S503)。
換言之,在完成語音呼叫進程後盡快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1之狀態從RRC連接(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從而使得SIM1之狀態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
接下來,第二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2)可初始化發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504)。在發訊進程中,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隨後,當完成與SIM2相關聯之發訊進程時,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連接,並且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步驟S505)。
請注意,在SIM2之相關聯發訊進程(即,步驟S504-S505)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SIM1之狀態。換言之,不像第1圖之傳統設計,第5圖之實施例可保持在UE與網路之間同步SIM狀態。有利地,可避免由於未同步SIM狀態而丟失MT呼叫之問題。
第6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實施例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配置一個SIM作為資料SIM,配置另一個SIM作為非資料SIM。
如第6圖所示,使用第二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2)初始化發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601)。在發訊進程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當完成與SIM2相關聯之發訊進程(步驟S602)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資料無線電承載(DRB)配置命令(步驟S603)。當DRB配置結束時,UE使用SIM2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服務小區之(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步驟S604)。例如,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可用於觸發服務網路釋放該連接。具體地,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在相同時間下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UE可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2之狀態進入RRC_IDLE模式(步驟S605)。
換言之,在完成緊隨TAU進程之DRB配置後,盡快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從而使得SIM2之狀態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
請注意,不像第2圖之傳統設計,第6圖之實施例可保持在UE與網路之間同步SIM狀態。有利地,可避免由於未同步SIM狀態而丟失MT呼叫之問題。
在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503與S605中接收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不包含重定向資訊(redirection information),並且UE可直接釋放該連接並且進入RRC_IDLE模式。
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503與S605接收之RRC連接釋放訊息可包含重定向資訊,其指示UE進入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並且UE可忽略該重定向資訊,並且接著釋放該連接。替換地,UE可忽略該重定向資訊,並且接著透過執行與相同網路之TAU進程,表現得像已經嘗試遵循該重定向資訊但失敗之情況。
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關聯之通訊操作之區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使用者身份與兩個不同服務網路或相同服務網路進行通訊。
如第7圖所示,使用第一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1)撥打VoLTE呼叫(步驟S701),並且在語音呼叫進程期間,SIM1之狀態處於RRC_CONNECTED模式,並且該狀態在UE(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與服務網路(例如,服務網路120/130)之間同步。
當VoLTE呼叫結束時,UE使用SIM1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服務小區之(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步驟S702)。例如,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在相同時間下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UE可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重配置訊息,其可包含新測量配置(步驟S703)。由於UE未從服務網路接收到響應於發送測量報告之SIM1之RRC連接釋放訊息,所以需要另一方式觸發服務網路釋放該連接。
響應於未接收SIM1之RRC連接釋放訊息,UE使用SIM1發送RRC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包含不同於服務小區之UE真實識別之假UE識別(步驟S704)。
隨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重新建立拒絕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1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1之狀態進入RRC_IDLE模式(步驟S705)。
換言之,雖然事件類型A2之測量報告未成功觸發服務網路釋放與SIM1相關聯之連接,但UE仍可發送包含假UE識別之RRC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以觸發服務網路發送RRC連接重新建立拒絕訊息。依據3GPP TS 36.331標準,UE應釋放該連接並且進入RRC_IDLE模式。
因此,在完成語音呼叫進程後盡快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1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從而使得SIM1之狀態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
接下來,第二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2)可初始化發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706)。在發訊進程中,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隨後,當完成與SIM2相關聯之發訊進程時,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連接,並且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步驟S707)。
請注意,不像第5圖與第6圖之傳統設計,第7圖之實施例提供當發送事件類型A2之測量報告不工作時,觸發服務網路以釋放該連接之替換例。
當完成與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時,第5-7圖之實施例提供盡快保持UE與網路之間之SIM狀態同步;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後續第8-10圖所述)提出延遲SIM狀態之同步,直到與另一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另一進程打斷與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為止。
第8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在該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使用者身份與兩個不同服務網路或與相同服務網路進行通訊。
如第8圖所示,使用第一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1)撥打VoLTE呼叫(步驟S801),並且在該語言呼叫進程期間,SIM1之狀態處於RRC_CONNECTED模式並且在UE(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與服務網路(例如,服務網路120/130)之間同步。
不像第5圖之實施例,當VoLTE呼叫結束(步驟S802)時,與SIM1相關聯之連接保持,直到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例如,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打斷為止。換言之,當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打斷SIM1時,UE使用SIM1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步驟S803)。例如,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在相同時間下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1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1之狀態進入RRC_IDLE模式(步驟S804)。
隨後,UE使用SIM2初始化通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805)。在通訊進程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隨後,當完成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時,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連接,並且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步驟S806)。
請注意,在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即,步驟S805-S806)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SIM1之狀態。換言之,不像第1圖之傳統設計,第8圖之實施例可將SIM狀態在UE與網路之間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於未同步SIM狀態丟失MT呼叫之問題。
第9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在該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使用者身份與兩個不同服務網路或與相同服務網路進行通訊。
如第9圖所示,使用第二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2)初始化發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901)。在該發訊進程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在與SIM2相關聯之發訊進程完成(步驟S902)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DRB配置命令(步驟S903)。
不像第6圖之實施例,當DRB配置結束時,與SIM2相關聯之連接保持,直到與SIM1相關聯之通訊進程(例如,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打斷為止。換言之,當與SIM1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打斷SIM2時,UE使用SIM2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步驟S904)。具體地,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在相同時間下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2之狀態進入RRC_IDLE模式(步驟S905)。
隨後,UE使用SIM1初始化通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906)。在通訊進程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1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在與SIM1相關聯之通訊進程完成(步驟S907)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DRB配置命令(步驟S908)。當DRB配置結束時,與SIM1相關聯之連接保持如未被同等SIM所打斷。
請注意,在與SIM1相關聯之通訊進程(即,步驟S805-S806)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SIM2之狀態。換言之,不像第2圖之傳統設計,第9圖之實施例可將SIM狀態在UE與網路之間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於未同步SIM狀態丟失MT呼叫之問題。
第10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在該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使用者身份與兩個不同服務網路或與相同服務網路進行通訊。
如第10圖所示,使用第一使用者身份(標註為SIM1)撥打VoLTE呼叫(步驟S1001),並且在該語言呼叫進程期間,SIM1之狀態處於RRC_CONNECTED模式並且在UE(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與服務網路(例如,服務網路120/130)之間同步。
不像第7圖之實施例,當VoLTE呼叫結束(步驟S1002)時,與SIM1相關聯之連接保持,直到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例如,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打斷為止。換言之,當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打斷SIM1時,UE使用SIM1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當前連接(步驟S1003)。具體地,如果將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用於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之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成足夠差。
在實施例中,測量報告可包含在3GPP標準中定義之設定為A2之事件類型,並且不管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是否足夠差,可發送測量報告。換句話說,即使當在相同時間下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即,不是足夠差)以保持當前連接(即,服務小區之真實測量訊號品質等於或大於網路預定之門檻值),可發送該測量報告。
在發送該測量報告後,行動通訊裝置不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釋放訊息。替換地,行動通訊裝置可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步驟S1004)。響應於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UE使用SIM1發送RRC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其包含不同於服務小區之UE真實識別之假UE識別(步驟S1005)。
隨後,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1之RRC連接重新建立拒絕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1相關聯之該連接,並且SIM1之狀態進入RRC_IDLE模式(步驟S1006)。
隨後,UE使用SIM2初始化通訊進程(例如,TAU進程)(步驟S1007)。在通訊進程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IDLE模式切換至RRC_CONNECTED模式。
當完成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時,UE從服務網路接收SIM2之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作為響應,釋放與SIM2相關聯之連接,並且在UE與服務網路上將SIM2之狀態從RRC_CONNECTED模式切換至RRC_IDLE模式(步驟S1008)。
請注意,在與SIM2相關聯之通訊進程(即,步驟S1007-S1008)期間,在UE與服務網路之間同步SIM1之狀態。換言之,不像第1圖之傳統設計,第8圖之實施例可將SIM狀態在UE與網路之間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於未同步SIM狀態丟失MT呼叫之問題。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首先確定與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是否比與另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具有更高優先級水平。如果答案為是,則允許該打斷發生(即,允許與該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從與另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接管該RF裝置)。否則,如果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不具有高於與另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打斷通訊進程之優先級水平,則該打斷通訊進程可繼續佔據RF裝置。
例如,語音呼叫(包含VoLTE呼叫、資料呼叫、電路交換(CS)呼叫以及封包切換(PS)呼叫)進程可具有比發訊進程(例如,TAU進程)。
第11A圖與第11B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描述不同使用者身份之與網路之狀態同步方法之流程圖。
在本實施例中,可將不同使用者身份之與網路之狀態同步方法應用於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例如,行動通訊裝置110),或者由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執行。
開始,首先確定是否應用替代方式1或替代方式2用於該方法之觸發條件(步驟S1101)。具體地,替代方式1涉及當完成與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特定通訊進程(例如,完成語音呼叫進程或發訊進程,或者暫停或終止資料服務應用(例如,YouTube應用))時執行該方法(步驟S1102),替代方式2涉及當與另一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打斷與一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進程時執行該方法(步驟S1103)。
緊接著步驟S1102與S1103,行動通訊裝置確定與特定通訊進程或打斷通訊進程相關聯之RRC連接是否存在(步驟S1104),如果答案為否,則該方法結束。
否則,如果與特定通訊進程或打斷通訊進程相關聯之RRC連接存在,則行動通訊裝置向服務網路之服務小區發送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服務小區之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當前連接(步驟S1105)。具體地,如果將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表示最差訊號品質之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網路預定門檻值(例如,事件類型A2測量報告預定門檻值)之另一數值,則將服務小區之訊號品質看做足夠差。
接下來,行動通訊裝置確定是否接收RRC連接釋放訊息(步驟S1106),並且如果答案為是,則確定RRC連接釋放訊息是否包含重定向資訊(步驟S1107)。
緊接著步驟S1107,如果RRC連接釋放訊息不包含重定向資訊,則行動通訊裝置釋放該連接(步驟S1108),並且該方法結束。
緊接著步驟S1107,如果RRC連接釋放訊息包含重定向資訊,則行動通訊裝置確定是否遵循重定向資訊(步驟S1109),並且如果答案為是,釋放該連接並且依據該重定向資訊在另一RAT上重選小區(步驟S1110),並且該方法結束。否則,如果行動通訊裝置確定不遵循該重定向資訊,則行動通訊裝置停留在當前RAT,並且透過在服務小區上執行TAU進程,該行動通訊裝置表現得像其已經嘗試遵循該重定向資訊但失敗了(步驟S1111),並且該方法結束。
緊接著步驟S1106,如果未接收RRC連接釋放訊息,則行動通訊裝置確定是否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S1112)。如果未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則該方法返回至步驟S1105。否則,如果接收了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則行動通訊裝置向服務小區發送RRC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該RRC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包含假UE身份(步驟S1113),並且接著當從服務小區接收RRC連接重新建立拒絕訊息時釋放該連接(步驟S1114),並且該方法結束。
雖然已經透過示例並且按照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但是要理解之是,本發明不限於此。熟悉該技術之人仍然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與精神之情況下進行各種變更與修改。因此,本發明之範圍應當由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與保護。
像「第一」、「第二」等修飾元件之序詞並不意味著自身具有任何優先權、優先順序或者一個元件之等級高於另一個元件或者方法執行之時間順序,而僅僅作為標號用於區分一個具有確切名稱的元件與具有相同名稱(除了修飾序詞)的另一元件。
100:無線通訊環境 110:行動通訊裝置 120、130:服務網路 121、131:存取網路 122、132:核心網路 10:無線收發器 11:RF裝置 12:基帶處理裝置 13:天線 20:控制器 30:存儲裝置 40:顯示裝置 50:I/O裝置 S501、S502、S503、S504、S505、S601、S602、S603、S604、S605、S701、S702、S703、S704、S705、S706、S707、S801、S802、S803、S804、S805、S806、S901、S902、S903、S904、S905、S906、S907、S908、S1001、S1002、S1003、S1004、S1005、S1006、S1007、S1008、S1101、S1102、S1103、S1104、S1105、S1106、S1107、S1108、S1109、S1110、S1111、S1112、S1113、S1114:步驟
第1圖顯示在具有RF裝置之傳統雙卡UE中,關聯於兩個使用者身份之通訊操作示例場景。 第2圖描述了在具有RF裝置之傳統雙卡UE中與兩個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另一示例場景。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環境之區塊圖。 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行動通訊裝置之區塊圖。 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關聯之通訊操作之區塊圖。 第6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實施例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關聯之通訊操作之區塊圖。 第8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第9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第10圖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述之包含RF裝置之行動通訊裝置中與兩個不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通訊操作區塊圖。 第11A圖與第11B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描述不同使用者身份之與網路之狀態同步方法之流程圖。
110:行動通訊裝置
10:無線收發器
11:RF裝置
12:基帶處理裝置
13:天線
20:控制器
30:存儲裝置
40:顯示裝置
50:I/O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之行動通訊裝置,作為一使用者設備,包含: 一射頻(RF)裝置,配置該射頻裝置執行與一個或複數個小區之無線發送與接收;以及 一基帶處理器,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一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一服務小區之一連接,從而執行一第一通訊進程,並且響應於完成該第一通訊進程或者與一第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一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一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將該服務小區之該已報告訊號品質設定為代表一最壞訊號品質之一數值,或者設定為小於該服務小區所屬之一服務網路預定之一門檻值之另一數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該測量報告包含設定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標準定義之A2之一事件類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即使當該服務小區之一測量訊號品質足夠好以保持該連接時,發送該測量報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釋放訊息,並且響應於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訊息不包含重定向資訊,釋放該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訊息,並且響應於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訊息包含重定向資訊,釋放該連接並且依據該重定向資訊重選另一小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訊息,並且響應於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釋放訊息包含重定向資訊,釋放該連接,忽略該重定向資訊,並且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執行該服務小區之一追蹤區域更新(TAU)進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訊息,響應於接收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請求訊息包含不同於該使用者設備真實身份之一假使用者設備身份,並且響應於透過該射頻裝置從該服務小區接收一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建立拒絕訊息,釋放該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進一步配置該基帶處理器確定該第二通訊進程是否具有比該第一通訊進程之一更高優先水平,並且響應於確定該第二通訊進程具有比該第一通訊進程之該更高優先水平,允許該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
  10. 一種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由包含一射頻(RF)裝置之一行動通訊裝置執行,該方法包含: 使用一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建立與一服務小區之一連接,從而執行一第一通訊進程;以及 響應於完成該第一通訊進程或者與一第二使用者身份相關聯之一第二通訊進程打斷該第一通訊進程,使用該第一使用者身份透過該射頻裝置向該服務小區發送一測量報告,其中,該測量報告指示該服務小區之一已報告訊號品質足夠差以釋放該連接。
TW109106646A 2018-05-17 2020-03-02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TWI730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2613P 2018-05-17 2018-05-17
US16/413,899 US11032857B2 (en) 2018-05-17 2019-05-16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states of separate subscriber identities with network
US16/413,899 2019-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880A true TW202044880A (zh) 2020-12-01
TWI730646B TWI73064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853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646A TWI730646B (zh) 2018-05-17 2020-03-02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2857B2 (zh)
CN (1) CN111954254B (zh)
TW (1) TWI730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0203964B2 (en) 2019-04-04 2021-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port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077252A1 (en) * 2020-10-14 2022-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page sharing using a channel quality-based merge condition for dual-subscription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659B (zh) * 2009-04-21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报告上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KR101593591B1 (ko) * 2009-09-25 2016-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심 단말기의 프로토콜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83384A (zh) * 2011-07-15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改变接入小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517454A (zh) * 2012-06-27 2014-01-1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信令连接释放指示处理方法
WO2014012562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US9596616B2 (en) * 2013-09-30 2017-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hancement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to record necessary timing details for a dual-threshold handover trigger event
US9313698B2 (en) * 2013-10-11 2016-04-1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9253813B2 (en) * 2014-05-16 2016-02-02 Ht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WO2016065108A1 (en) * 2014-10-22 2016-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of user equipment pages i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 mode
US10057800B2 (en) 2015-02-13 2018-08-21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UE)-initiated connection and resource release
US20160249408A1 (en) * 2015-02-24 2016-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to manag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in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ue)
US9693281B2 (en) * 2015-06-07 2017-06-27 Apple Inc. Handover between cells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10327276B2 (en) * 2015-06-12 201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evaluating a connection
US9967817B2 (en) * 2015-07-17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lection of inter-RAT measurement methods
US10028243B2 (en) * 2015-11-20 2018-07-17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setup
US9769867B2 (en) * 2015-11-25 2017-09-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n dual SIM mobiles in connected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7143609A1 (en) * 2016-02-27 2017-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sim dual standby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leases rrc connection on one subscription based on activities on other subscription
US10057870B2 (en) * 2016-04-01 2018-08-21 Intel I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11276B2 (en) * 2016-09-21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ower savings in multi-SIM modems using extended LTE signaling
US10440599B2 (en) * 2016-09-30 2019-10-08 Intel IP Corporation Processing requests for measurement of signal quality at the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with multiple SIMs or subscriptions
US10979946B2 (en) * 2016-11-10 2021-04-13 Parallel Wireless, Inc. Hand-in with topology hiding
US9826570B1 (en) * 2016-12-30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management by preponing scheduled activities
EP3787323A1 (en) * 2017-05-17 2021-03-03 Cellwize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managing radio connectivity of a vehicle
US11197184B2 (en) * 2017-08-11 2021-12-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69568B1 (en) * 2017-08-18 2023-10-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ffic distribut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hybrid access networks
WO2019159150A1 (en) * 2018-02-19 2019-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lving ambiguities related to nr cell quality derivation
EP3763148A4 (en) * 2018-03-08 2021-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356166B2 (en) * 2019-03-01 2022-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arly termination of beam failure detection for a multi-panel 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54A (zh) 2020-11-17
US20190357275A1 (en) 2019-11-21
CN111954254B (zh) 2024-03-12
TWI730646B (zh) 2021-06-11
US11032857B2 (en)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8509B (zh) 處理公共陸地行動網路特定參數之使用者設備及方法
CN112188642B (zh) 用于支持多个订户标识的双对话的装置和方法
CN111698653B (zh) 用于多个用户身份的双重激活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TWI775266B (zh) 用於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協調之使用者設備和方法
TWI730646B (zh) 用於與網路之不同使用者身份狀態同步方法及其行動通訊裝置
TWI761722B (zh) 通訊操作協調方法與行動通訊裝置
CN115208858B (zh) 语音域管理的增强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91024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TWI812892B (zh) 用於協調與多個用戶身份相關聯的操作的裝置和方法
CN113810897A (zh) 用于接入npn的移动通信设备及方法
CN111586753A (zh) 使用多种无线技术进行多径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TWI797899B (zh) 與雙使用者號碼相關的同時接收或發送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TWI809452B (zh)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N112020114B (zh) 快速恢复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移动通信装置和方法
US11528592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obust moving between a roaming 3GPP network and a non-3GPP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