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254B - 用于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及其移动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及其移动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54254B CN111954254B CN202010134077.3A CN202010134077A CN111954254B CN 111954254 B CN111954254 B CN 111954254B CN 202010134077 A CN202010134077 A CN 202010134077A CN 111954254 B CN111954254 B CN 1119542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ng cell
- network
- radio frequency
- resource control
- user id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101000616761 Homo sapiens Single-minded homolog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7
- 102100021825 Single-minded homolog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7
- 101000703681 Homo sapiens Single-minded homolog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6
- 102100031980 Single-minded homolog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该移动通信装置包含:射频(RF)装置与基带处理器。配置该射频装置执行与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无线发送与接收;以及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建立与服务小区的连接,从而执行第一通信进程,并且响应于完成该第一通信进程或者与第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有关于多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协调。特别地,有关于一种用于不用用户身份的网络同步状态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处不在的计算与网络化的增长需求,已经发展出了各种无线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技术、全局进化增强数据率(EDGE)技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技术、暂时性标准95(IS-95)技术、码分多址存取2000(CDMA-2000)技术、CDMA 2000 1x进化数据优化或进化数据(CDMA-2000 1x EV-DO)技术、时分同步分码多址存取(TD-SCDMA)技术、全球微波连接互通(WiMAX)技术、长期演进(LTE)技术、长期演进增强(LTE-A)技术、时分LTE(TD-LTE)技术、第五代新无线电(NR)技术以及其他技术。
通常,手机(也称为用户设备UE)仅支持一种无线技术,并且借助使用单一用户识别卡(其提供单一用户身份)通过所支持无线技术向用户提供任何时间上的灵活移动通信。然而,为了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用户发现具有附加用户识别卡(其提供附加用户身份)是减少移动服务费用(包含语音及/或数据服务)或者将私人与公务电话分开的有效方法,因此为了减轻为两个单独用户识别卡携带两个移动电话的负担,发展出了所谓双卡手机,其通常使用单一射频(RF)装置支持一种或两种无线技术,用于利用单独用户识别卡的各自移动服务。双卡设计允许两种无线技术同时工作,并且允许在其他移动服务同时拨打或接听电话(通过各自用户身份)。
图1显示在具有RF装置的传统双卡UE中,关联于两个用户身份的通信操作示例场景。如图1所示,首先,使用第一用户识别(图1中标注为SIM1)拨打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over-LTE,VoLTE)呼叫。当VoLTE呼叫结束时,网络通常在向UE发送连接释放命令之前等待一段时间。在该段时间,SIM1的状态应停留在连接模式。然而,当另一用户身份(图1中标注为SIM2)初始化位置更新(Location Update,LU)进程时,与SIM2相关联的LU进程将打断与SIM1相关联的通信操作,从而引起在部分时间(图1中标注为灰色背景)内SIM1的状态在UE与网络之间变为不同步的。因此,将会丢失在该部分时间到来的SIM1的任意移动终端(MT)呼叫,并且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较差用户体验。
图2描述了在具有RF装置的传统双卡UE中与两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另一示例场景。如图1所示,首先,SIM2初始化追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进程,并且SIM2的状态从空闲模式切换至连接模式。紧接着TAU进程,UE从网络接收用于SIM2的数据无线电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配置命令。当DRB配置结束时,网络在向UE发送连接释放命令之前通常等待一段时间。在该段时间,SIM2的状态应停留在连接模式。然而,当SIM1初始化TAU进程时,与SIM1相关联的TAU进程将打断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操作,,从而引起在部分时间(图2中标注为灰色背景)内SIM2的状态在UE与网络之间变为不同步的。因此,将会丢失在该部分时间到来的SIM2的任意MT呼叫,并且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较差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当完成与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或者与另一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打断时,向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特别地,该测量报告指示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足够差(例如,在测量报告中加入代表最坏信号品质的数值),其可触发网络尽快发送连接释放命令,从而保持UE与网络之间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作为用户设备,包含:射频(RF)装置与基带处理器。配置该射频装置执行与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无线发送与接收;以及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建立与服务小区的连接,从而执行第一通信进程,并且响应于完成该第一通信进程或者与第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连接。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由包含射频(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执行,该方法包含:使用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建立与服务小区的连接,从而执行第一通信进程;以及响应于完成该第一通信进程或者与第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及其移动通信装置可改善用户体验。
其它实施方式和优点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描述。该发明内容并不打算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在具有RF装置的传统双卡UE中,关联于两个用户身份的通信操作示例场景。
图2描述了在具有RF装置的传统双卡UE中与两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另一示例场景。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区块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移动通信装置的区块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关联的通信操作的区块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关联的通信操作的区块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图11A与图11B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描述不同用户身份的与网络的状态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揭示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形式。然而,本发明可以各种不同形式进行呈现,并不一定限定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本发明描述更彻底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表述本发明范围。在接下来描述中,将忽略已知特征与技术,从而避免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不必要干扰。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区块图。
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环境100包含移动通信装置110以及两个服务网络120与130,其中,由于与两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共享RF装置,移动通信装置110可使用两个单独用户身份无线并选择性与服务网络120或130在给定时间内进行通信,从而获取移动服务。
移动通信装置110可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者移动站(MS),例如,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或者支持服务网络120与130利用无线技术的任意计算装置。
服务网络120与130的每一个可为2G网络(例如,GSM/GPRS/EDGE/IS-95网络),或者3G网络(例如,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或者4G网络(例如,LTE/LTE-A/TD-LTE网络)或者5G网络(例如,5G NR网络)或任意未来蜂窝网络。
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包含两个或多个插槽(socket),可将各个用户识别卡插入每个插槽中,以提供各个用户身份(也称为用户号码)。用户识别卡可提供各自遵循服务网络120与130使用无线技术标准的两个单独用户身份。
例如,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GSM/GPRS/EDGE网络,则一个用户识别卡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或者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WCDMA或LTE/LTE-A/TD-LTE网络,则另一个用户识别卡可为通用SIM(USIM)卡。替换地,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IS-95、CDMA-2000或者CDMA-2000 1x EV-DO网络,则一个用户识别卡可为可拆除用户识别模块(R-UIM)卡;或者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TD-SCDMA网络,则另一个用户识别卡可为CDMA用户识别模块(CSIM)卡。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无需任何插槽插入任何用户识别卡情况下,可将用户身份直接写入移动通信装置110,或者仅由一个用户识别卡或由一个或多个虚拟用户识别卡(例如,eSIM/eUSIM)提供用户身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特别地,服务网络120包含存取网络121与核心网络122,以及服务网络130包含存取网络131与核心网络132。存取网络121与131的每一个网络负责处理无线电信号、终结无线电协议以及将移动通信装置110连接至核心网络122或132,以及核心网络122与132的每一个网络负责执行移动管理、网络侧认证(anthentication)以及连接公共/外部网络(例如,因特网)。
存取网络121与131以及核心网络122与132的每一个可包含承载上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例如,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GSM/GPRS/EDGE网络,则存取网络121或131可为至少包含基站收发器(BTS)以及基站控制器(BSC)的GSM EDGE无线电存取网络(GERAN),并且核心网络122或132可为至少包含移动切换中心(MSC)、本地缓存器(HLR)、伺服GPRS支持节点(SGSN)以及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的GPRS核心。
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WCDMA网络,则存取网络121或131可为通用陆面无线电存取网络(UTRAN),并且核心网络122或132可为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核心,其包含本地缓存器(HLR)、至少一个伺服GPRS支持节点(SGSN)以及至少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LTE/LTE-A/TD-LTE网络,则存取网络121或131可为包含至少一个进化NB(eNB)(例如,宏eNB、毫eNB或者微eNB)的进化UTRAN(E-UTRAN),并且核心网络122或132可为包含本地用户服务器(HSS)、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或P-GW)、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器的进化分组核心(EPC)。
如果服务网络120或130是5G NR网络,则存取网络121或131可为包含至少一个gNB或收发点(TRP)的无线电存取网络(RAN),并且核心网络122或132可为包含各种网络功能的下一代核心网络(NG-CN),其中,该各种网络功能包含存取与移动功能(AMF)、会话管理功能(SMF)、政策控制功能(PCF)、应用功能(AF)、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用户平台功能(UPF)以及用户数据管理(UDM),其中,可将每个网络功能实施为专用硬件上的网络组件,或者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示例,或者在适当平台(例如,云结构)实施的虚拟化功能。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移动通信装置110的区块图。
如图4所示,移动通信装置110包含无线收发器10、控制器20、存储装置30、显示设备40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50。
使用两个用户识别卡(图4中标为C1与C2)配置无线收发器10执行与服务网络120、130形成的小区的无线发送与接收。具体地,无线收发器10包含RF装置11、基带处理装置12以及天线13。
RF装置11可通过天线13接收RF无线信号,将已接收RF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处理装置12可处理的基带信号,或者从基带处理装置12接收基带信号并且将已接收基带信号转换为稍后通过天线13发送的RF无线信号。RF装置11也可包含多个硬件装置,以执行射频转换。例如,RF装置11可包含混频器(mixer)以将基带信号乘以所支持无线技术的射频中振荡的载波,其中,依据使用的无线技术,射频可为GSM/EDGE/GPRS系统中使用的900兆赫兹(MHz)、1800MHz或者1900MHz,或者可为WCDMA系统中使用的900MHz、1900MHz、2100MHz,或者可为IS-95/CDMA-2000/CDMA-2000 1x EV-DO技术中使用的850MHz、1900MHz、2100MHz,或者可为LTE/LTE-A/TD-LTE技术中使用的900MHz、2100MHz、2.6GHz,或者5G(例如,NR)系统中使用的任意射频(例如,用于毫米波的30GHz至300GHz)或另一射频。
配置基带处理装置12执行基带信号处理以及控制用户识别卡C1、C2与RF装置11之间通信。基带处理装置12可包含多个硬件组件,以执行基带信号处理(包含模数转换(ADC)/数模转换(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
在实施例中,可将双卡控制器(未示出)耦接在基带处理装置12与用户识别卡C1、C2之间,以依据需求由其中的功率管理集体芯片(PMIC)以及电池向用户识别卡C1、C2提供相同或不同电压水平的电量,其中,在初始化期间确定每个用户识别卡的电压水平。基带处理装置12可从用户识别卡C1与C2的一个中读取数据,并且通过双卡控制器向用户识别卡C1与C2的一个中写入资料。此外,依据基带处理装置12发布的指示,双卡控制器选择性地向用户识别卡C1与C2传输时钟、重置及/或数据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带处理装置12可包含两个接口(未示出),用于独立处理与用户识别卡C1、C2的连接。应该理解的是,可修改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以加入多于两个用户识别卡,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控制器20可为通用处理器、微控制单元(MCU)、应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类型装置,其包含各种电路,用于提供数据处理与计算功能、控制无线收发器10协调与用户识别卡C1与C2关联的通信操作功能、向存储装置30存储以及从存储装置30获取数据功能、向显示设备40发送帧数据序列(例如,代表文本消息、图表、图像等)功能以及从I/O装置50接收信号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将控制器20合并入基带处理装置12,作为基带处理器,其可协调无线收发器10、存储装置30、显示设备40及I/O装置50的上述操作,用于执行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的同步状态的方法。
本领域通常技术者可知,通常,控制器20的电路将包含晶体管,用于依据上述功能与操作控制上述电路的操作。进一步地,编译程序(compiler)(例如,缓存器转移语言编译程序,即RTL编译程序)将通常决定晶体管的特定结构或互联情况。在类似编译语言代码的脚本上,处理器可操作RTL编译程序,以将脚本编译为用于最终电路排布或制造的形式。事实上,本领域通常技术者知道RTL的角色并且将其用于简化电子数字系统的设计程序。
存储装置30是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含内存,例如闪存内存或非挥发性随机存取内存(NVRAM);或磁存储装置,例如硬盘或磁带;或者光盘;或者用于存储应用的指令及/或程序代码、通信协议及/或本发明方法的任意组合。
显示设备40可为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有机LED(OLED)显示或者电子纸显示(EPD)等,用于提供显示功能。替换地,显示设备40可进一步包含置于上面或下面的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用于感应目标(例如,手指或笔)的触摸、接触或靠近。
I/O装置50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按键、键盘、鼠标、触摸板、视讯摄像头、麦克风及/或扬声器等,用作互联用户的人机界面(MMI)。
应该理解的是,图4实施例描述的组件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可进一步包含用于提供WiFi通信功能的WiFi装置、用于某些基于位置服务或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装置及/或供电装置等。替换地,移动通信装置110可包含很少组件。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可不包含显示设备40及/或I/O装置50。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关联的通信操作的区块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用户身份与两个不同服务网络或相同服务网络进行通信。
如图5所示,使用第一用户身份(标注为SIM1)拨打VoLTE呼叫(步骤S501),并且在语音呼叫进程期间,SIM1的状态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该状态在UE(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例如,服务网络120/130)之间同步。
当VoLTE呼叫结束时,UE使用SIM1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例如,测量报告中包含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步骤S502)。例如,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可用于触发服务网络释放该连接。具体地,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UE可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1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1的状态进入RRC空闲(RRC_IDLE)模式(步骤S503)。
换言之,在完成语音呼叫进程后尽快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1的状态从RRC连接(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从而使得SIM1的状态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
接下来,第二用户身份(标注为SIM2)可初始化发讯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504)。在发讯进程中,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随后,当完成与SIM2相关联的发讯进程时,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连接,并且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步骤S505)。
请注意,在SIM2的相关联发讯进程(即,步骤S504-S505)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SIM1的状态。换言之,不像图1的传统设计,图5的实施例可保持在UE与网络之间同步SIM状态。有利地,可避免由于未同步SIM状态而丢失MT呼叫的问题。
图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一个SIM作为数据SIM,配置另一个SIM作为非资料SIM。
如图6所示,使用第二用户身份(标注为SIM2)初始化发讯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601)。在发讯进程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当完成与SIM2相关联的发讯进程(步骤S602)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数据无线电承载(DRB)配置命令(步骤S603)。当DRB配置结束时,UE使用SIM2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步骤S604)。例如,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可用于触发服务网络释放该连接。具体地,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在相同时间下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UE可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2的状态进入RRC_IDLE模式(步骤S605)。
换言之,在完成紧随TAU进程的DRB配置后,尽快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从而使得SIM2的状态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
请注意,不像图2的传统设计,图6的实施例可保持在UE与网络之间同步SIM状态。有利地,可避免由于未同步SIM状态而丢失MT呼叫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503与S605中接收的RRC连接释放消息不包含重定向信息(redirection information),并且UE可直接释放该连接并且进入RRC_IDLE模式。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503与S605接收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可包含重定向信息,其指示UE进入其他无线电存取技术(RAT),并且UE可忽略该重定向信息,并且接着释放该连接。替换地,UE可忽略该重定向信息,并且接着通过执行与相同网络的TAU进程,表现得像已经尝试遵循该重定向信息但失败的情况。
图7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关联的通信操作的区块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用户身份与两个不同服务网络或相同服务网络进行通信。
如图7所示,使用第一用户身份(标注为SIM1)拨打VoLTE呼叫(步骤S701),并且在语音呼叫进程期间,SIM1的状态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该状态在UE(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例如,服务网络120/130)之间同步。
当VoLTE呼叫结束时,UE使用SIM1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步骤S702)。例如,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在相同时间下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UE可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可包含新测量配置(步骤S703)。由于UE未从服务网络接收到响应于发送测量报告的SIM1的RRC连接释放消息,所以需要另一方式触发服务网络释放该连接。
响应于未接收SIM1的RRC连接释放消息,UE使用SIM1发送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包含不同于服务小区的UE真实识别的假UE识别(步骤S704)。
随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1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1的状态进入RRC_IDLE模式(步骤S705)。
换言之,虽然事件类型A2的测量报告未成功触发服务网络释放与SIM1相关联的连接,但UE仍可发送包含假UE识别的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以触发服务网络发送RRC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依据3GPP TS 36.331标准,UE应释放该连接并且进入RRC_IDLE模式。
因此,在完成语音呼叫进程后尽快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1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从而使得SIM1的状态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
接下来,第二用户身份(标注为SIM2)可初始化发讯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706)。在发讯进程中,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随后,当完成与SIM2相关联的发讯进程时,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连接,并且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步骤S707)。
请注意,不像图5与图6的传统设计,图7的实施例提供当发送事件类型A2的测量报告不工作时,触发服务网络以释放该连接的替换例。
当完成与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时,图5-7的实施例提供尽快保持UE与网络之间的SIM状态同步;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后续图8-10所述)提出延迟SIM状态的同步,直到与另一用户身份相关联的另一进程打断与用户身份相关联的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为止。
图8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在该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用户身份与两个不同服务网络或与相同服务网络进行通信。
如图8所示,使用第一用户身份(标注为SIM1)拨打VoLTE呼叫(步骤S801),并且在该语言呼叫进程期间,SIM1的状态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在UE(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例如,服务网络120/130)之间同步。
不像图5的实施例,当VoLTE呼叫结束(步骤S802)时,与SIM1相关联的连接保持,直到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例如,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打断为止。换言之,当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打断SIM1时,UE使用SIM1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步骤S803)。例如,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在相同时间下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1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1的状态进入RRC_IDLE模式(步骤S804)。
随后,UE使用SIM2初始化通信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805)。在通信进程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随后,当完成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时,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连接,并且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步骤S806)。
请注意,在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即,步骤S805-S806)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SIM1的状态。换言之,不像图1的传统设计,图8的实施例可将SIM状态在UE与网络之间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于未同步SIM状态丢失MT呼叫的问题。
图9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在该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用户身份与两个不同服务网络或与相同服务网络进行通信。
如图9所示,使用第二用户身份(标注为SIM2)初始化发讯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901)。在该发讯进程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在与SIM2相关联的发讯进程完成(步骤S902)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DRB配置命令(步骤S903)。
不像图6的实施例,当DRB配置结束时,与SIM2相关联的连接保持,直到与SIM1相关联的通信进程(例如,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打断为止。换言之,当与SIM1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打断SIM2时,UE使用SIM2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步骤S904)。具体地,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在相同时间下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2的状态进入RRC_IDLE模式(步骤S905)。
随后,UE使用SIM1初始化通信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906)。在通信进程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1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在与SIM1相关联的通信进程完成(步骤S907)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DRB配置命令(步骤S908)。当DRB配置结束时,与SIM1相关联的连接保持如未被同等SIM所打断。
请注意,在与SIM1相关联的通信进程(即,步骤S805-S806)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SIM2的状态。换言之,不像图2的传统设计,图9的实施例可将SIM状态在UE与网络之间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于未同步SIM状态丢失MT呼叫的问题。
图10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描述的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与两个不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操作区块图。
在该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用户身份与两个不同服务网络或与相同服务网络进行通信。
如图10所示,使用第一用户身份(标注为SIM1)拨打VoLTE呼叫(步骤S1001),并且在该语言呼叫进程期间,SIM1的状态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在UE(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与服务网络(例如,服务网络120/130)之间同步。
不像图7的实施例,当VoLTE呼叫结束(步骤S1002)时,与SIM1相关联的连接保持,直到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例如,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打断为止。换言之,当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打断SIM1时,UE使用SIM1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当前连接(步骤S1003)。具体地,如果将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用于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的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成足够差。
在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包含在3GPP标准中定义的设定为A2的事件类型,并且不管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是否足够差,可发送测量报告。换句话说,即使当在相同时间下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即,不是足够差)以保持当前连接(即,服务小区的真实测量信号品质等于或大于网络预定的阈值),可发送该测量报告。
在发送该测量报告后,移动通信装置不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释放消息。替换地,移动通信装置可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步骤S1004)。响应于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UE使用SIM1发送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其包含不同于服务小区的UE真实识别的假UE识别(步骤S1005)。
随后,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1的RRC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1相关联的该连接,并且SIM1的状态进入RRC_IDLE模式(步骤S1006)。
随后,UE使用SIM2初始化通信进程(例如,TAU进程)(步骤S1007)。在通信进程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IDLE模式切换至RRC_CONNECTED模式。
当完成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时,UE从服务网络接收SIM2的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作为响应,释放与SIM2相关联的连接,并且在UE与服务网络上将SIM2的状态从RRC_CONNECTED模式切换至RRC_IDLE模式(步骤S1008)。
请注意,在与SIM2相关联的通信进程(即,步骤S1007-S1008)期间,在UE与服务网络之间同步SIM1的状态。换言之,不像图1的传统设计,图8的实施例可将SIM状态在UE与网络之间保持同步。有利地,可避免由于未同步SIM状态丢失MT呼叫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UE可首先确定与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是否比与另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具有更高优先级水平。如果答案为是,则允许该打断发生(即,允许与该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从与另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接管该RF装置)。否则,如果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不具有高于与另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打断通信进程的优先级水平,则该打断通信进程可继续占据RF装置。
例如,语音呼叫(包含VoLTE呼叫、数据呼叫、电路交换(CS)呼叫以及分组切换(PS)呼叫)进程可具有比发讯进程(例如,TAU进程)。
图11A与图11B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描述不同用户身份的与网络的状态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不同用户身份的与网络的状态同步方法应用于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10),或者由包含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执行。
开始,首先确定是否应用替代方式1或替代方式2用于该方法的触发条件(步骤S1101)。具体地,替代方式1涉及当完成与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特定通信进程(例如,完成语音呼叫进程或发讯进程,或者暂停或终止数据服务应用(例如,YouTube应用))时执行该方法(步骤S1102),替代方式2涉及当与另一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打断与一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通信进程时执行该方法(步骤S1103)。
紧接着步骤S1102与S1103,移动通信装置确定与特定通信进程或打断通信进程相关联的RRC连接是否存在(步骤S1104),如果答案为否,则该方法结束。
否则,如果与特定通信进程或打断通信进程相关联的RRC连接存在,则移动通信装置向服务网络的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当前连接(步骤S1105)。具体地,如果将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表示最差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网络预定阈值(例如,事件类型A2测量报告预定阈值)的另一数值,则将服务小区的信号品质看做足够差。
接下来,移动通信装置确定是否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步骤S1106),并且如果答案为是,则确定RRC连接释放消息是否包含重定向信息(步骤S1107)。
紧接着步骤S1107,如果RRC连接释放消息不包含重定向信息,则移动通信装置释放该连接(步骤S1108),并且该方法结束。
紧接着步骤S1107,如果RRC连接释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则移动通信装置确定是否遵循重定向信息(步骤S1109),并且如果答案为是,释放该连接并且依据该重定向信息在另一RAT上重选小区(步骤S1110),并且该方法结束。否则,如果移动通信装置确定不遵循该重定向信息,则移动通信装置停留在当前RAT,并且通过在服务小区上执行TAU进程,该移动通信装置表现得像其已经尝试遵循该重定向信息但失败了(步骤S1111),并且该方法结束。
紧接着步骤S1106,如果未接收RRC连接释放消息,则移动通信装置确定是否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S1112)。如果未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则该方法返回至步骤S1105。否则,如果接收了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则移动通信装置向服务小区发送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该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包含假UE身份(步骤S1113),并且接着当从服务小区接收RRC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时释放该连接(步骤S1114),并且该方法结束。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并且按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熟悉该技术的人仍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与保护。
像“第一”、“第二”等修饰组件的序词并不意味着自身具有任何优先权、优先级或者一个组件的等级高于另一个组件或者方法执行的时间顺序,而仅仅作为标号用于区分一个具有确切名称的组件与具有相同名称(除了修饰序词)的另一组件。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的移动通信装置,作为用户设备,包含:
射频装置,配置该射频装置执行与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无线发送与接收;以及
基带处理器,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建立与服务小区的连接,从而执行第一通信进程,并且响应于完成该第一通信进程或者与第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连接,并且即使当该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以保持该连接时,依然发送该测量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该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代表最坏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该服务小区所属的服务网络预定的阈值的另一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报告包含设定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定义的A2的事件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不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并且依据该重定向信息重选另一小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并且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忽略该重定向信息,并且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执行该服务小区的一追踪区域更新进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该基带处理器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响应于接收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其中,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包含不同于该用户设备真实身份的假用户设备身份,并且响应于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释放该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该基带处理器确定该第二通信进程是否具有比该第一通信进程的更高优先水平,并且响应于确定该第二通信进程具有比该第一通信进程的该更高优先水平,允许该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进程与该第二通信进程的每一个是语音呼叫进程、发讯进程或数据服务应用。
10.一种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由包含射频(RF)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执行,该方法包含:
使用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建立与服务小区的连接,从而执行第一通信进程;以及
响应于完成该第一通信进程或者与第二用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指示该服务小区的已报告信号品质足够差以释放该连接,并且即使当该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品质足够好以保持该连接时,依然发送该测量报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服务小区的该已报告信号品质设定为代表最坏信号品质的数值,或者设定为小于该服务小区所属的服务网络预定的阈值的另一数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报告包含设定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定义的A2的事件类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进一步包含:
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以及
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不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进一步包含:
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以及
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并且依据该重定向信息重选另一小区。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进一步包含:
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以及
响应于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包含重定向信息,释放该连接,忽略该重定向信息,并且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执行该服务小区的一追踪区域更新进程。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进一步包含:
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响应于接收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配置消息,使用该第一用户身份通过该射频装置向该服务小区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其中,该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消息包含不同于该用户设备真实身份的假用户设备身份;以及
响应于通过该射频装置从该服务小区接收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拒绝消息,释放该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进一步包含:
确定该第二通信进程是否具有比该第一通信进程的更高优先水平;以及
响应于确定该第二通信进程具有比该第一通信进程的该更高优先水平,允许该第二通信进程打断该第一通信进程。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进程与该第二通信进程的每一个是语音呼叫进程、发讯进程或数据服务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72613P | 2018-05-17 | 2018-05-17 | |
US16/413,899 US11032857B2 (en) | 2018-05-17 | 2019-05-16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states of separate subscriber identities with network |
US16/413,899 | 2019-05-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54254A CN111954254A (zh) | 2020-11-17 |
CN111954254B true CN111954254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6853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34077.3A Active CN111954254B (zh) | 2018-05-17 | 2020-03-02 | 用于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及其移动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32857B2 (zh) |
CN (1) | CN111954254B (zh) |
TW (1) | TWI7306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20203964B2 (en) | 2019-04-04 | 2021-10-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port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resul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
WO2022077252A1 (en) * | 2020-10-14 | 2022-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enhancing page sharing using a channel quality-based merge condition for dual-subscription devices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3659A (zh) * | 2009-04-21 | 2010-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报告上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WO2014000650A1 (en) * | 2012-06-27 | 2014-01-03 | Mediatek Inc. | Enhancement procedure of suspending and resuming ue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04782178A (zh) * | 2013-10-11 | 2015-07-15 | 黑莓有限公司 | 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5898895A (zh) * | 2015-02-13 | 2016-08-24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通讯装置及释放连线或资源的方法 |
WO2016200305A1 (en) * | 2015-06-12 | 2016-12-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evaluating a connection |
CN107040958A (zh) * | 2015-11-20 | 2017-08-1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为用户设备建立呼叫的方法、用户设备及通信系统 |
WO2019031919A1 (ko) * | 2017-08-11 | 2019-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93591B1 (ko) * | 2009-09-25 | 2016-02-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심 단말기의 프로토콜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883384A (zh) * | 2011-07-15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改变接入小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WO2014012562A1 (en) * | 2012-07-19 | 2014-0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
US9596616B2 (en) * | 2013-09-30 | 2017-03-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nhancement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to record necessary timing details for a dual-threshold handover trigger event |
US9253813B2 (en) * | 2014-05-16 | 2016-02-02 | Ht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
WO2016065108A1 (en) * | 2014-10-22 | 2016-04-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ling of user equipment pages i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 mode |
US20160249408A1 (en) * | 2015-02-24 | 2016-08-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to manag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connection in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ue) |
US9693281B2 (en) * | 2015-06-07 | 2017-06-27 | Apple Inc. | Handover between cells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
US9967817B2 (en) * | 2015-07-17 | 2018-05-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selection of inter-RAT measurement methods |
US9769867B2 (en) * | 2015-11-25 | 2017-09-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in dual SIM mobiles in connected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7143609A1 (en) * | 2016-02-27 | 2017-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ual sim dual standby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releases rrc connection on one subscription based on activities on other subscription |
US10057870B2 (en) * | 2016-04-01 | 2018-08-2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0111276B2 (en) * | 2016-09-21 | 2018-10-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power savings in multi-SIM modems using extended LTE signaling |
US10440599B2 (en) * | 2016-09-30 | 2019-10-0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rocessing requests for measurement of signal quality at the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with multiple SIMs or subscriptions |
US10979946B2 (en) * | 2016-11-10 | 2021-04-13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Hand-in with topology hiding |
US9826570B1 (en) * | 2016-12-30 | 2017-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management by preponing scheduled activities |
EP3787323A1 (en) * | 2017-05-17 | 2021-03-03 | Cellwize Wireless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system of managing radio connectivity of a vehicle |
CN111213401B (zh) * | 2017-08-18 | 2023-08-29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混合接入网络的业务分布控制 |
EP3756281A1 (en) * | 2018-02-19 | 2020-12-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solving ambiguities related to nr cell quality derivation |
US11490313B2 (en) * | 2018-03-08 | 2022-11-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nag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11356166B2 (en) * | 2019-03-01 | 2022-06-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arly termination of beam failure detection for a multi-panel UE |
-
2019
- 2019-05-16 US US16/413,899 patent/US1103285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2 CN CN202010134077.3A patent/CN11195425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3-02 TW TW109106646A patent/TWI73064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3659A (zh) * | 2009-04-21 | 2010-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报告上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WO2014000650A1 (en) * | 2012-06-27 | 2014-01-03 | Mediatek Inc. | Enhancement procedure of suspending and resuming ue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CN104782178A (zh) * | 2013-10-11 | 2015-07-15 | 黑莓有限公司 | 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5898895A (zh) * | 2015-02-13 | 2016-08-24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行动通讯装置及释放连线或资源的方法 |
WO2016200305A1 (en) * | 2015-06-12 | 2016-12-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evaluating a connection |
CN107040958A (zh) * | 2015-11-20 | 2017-08-1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为用户设备建立呼叫的方法、用户设备及通信系统 |
WO2019031919A1 (ko) * | 2017-08-11 | 2019-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57275A1 (en) | 2019-11-21 |
TW202044880A (zh) | 2020-12-01 |
CN111954254A (zh) | 2020-11-17 |
US11032857B2 (en) | 2021-06-08 |
TWI730646B (zh) | 2021-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81093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single wireless transceiver | |
CN111698653B (zh) | 用于多个用户身份的双重激活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12188642B (zh) | 用于支持多个订户标识的双对话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1031570B (zh) | 移动通讯装置及释放连线或资源的方法 | |
EP3955696A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inactive state | |
US11751279B2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coordination | |
CN110692269B (zh) | 用户设备及访问控制方法 | |
CN111954254B (zh) | 用于与网络的不同用户身份状态同步方法及其移动通信装置 | |
CN111741497B (zh) | 通信操作协调方法与移动通信装置 | |
CN115208858B (zh) | 语音域管理的增强方法及用户设备 | |
US20220417730A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 reception or transmission associated with dual subscriber numbers using a single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 |
US1191024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
TWI812892B (zh) | 用於協調與多個用戶身份相關聯的操作的裝置和方法 | |
CN114651478A (zh) | 传递系统间非接入层(nas)安全算法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4071621B (zh) | 用于在漫游3gpp网络和非3gpp网络之间进行稳健移动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12020114A (zh) | 快速恢复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移动通信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