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452B -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Google Patents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9452B
TWI809452B TW110126166A TW110126166A TWI809452B TW I809452 B TWI809452 B TW I809452B TW 110126166 A TW110126166 A TW 110126166A TW 110126166 A TW110126166 A TW 110126166A TW I809452 B TWI809452 B TW I8094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transmission
primary path
cell group
up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9252A (zh
Inventor
孫夢夢
丁彥飛
張冉旭
吳晏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9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9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945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傳輸路徑協調方法,由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第一小區組和第二小區組的支援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的使用者設備(UE)執行。所述UE為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將主路徑配置到第一小區組,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第二小區組。當在所述主路徑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時,所述UE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回應於所述主路徑不適用,所述UE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

Description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本發明總體上有關於行動通訊。特別地,有關於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操作中傳輸路徑的協調方法及其裝置。
在傳統行動通訊環境中,使用者設備(UE)(也稱為行動站),例如行動電話(也稱為蜂窩電話或手機),或者具有無限通訊能力的平板電腦(PC),可向一個或多個行動通訊系統傳送語音及/或資料訊號。可使用各種無線電接入技術(RAT)執行UE與行動通訊系統之間的無線通訊,例如,該RAT可為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技術、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技術、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技術、寬頻分碼多工行動通訊(WCDMA)技術、分碼多工2000(CDMA-2000)技術、分時同步分碼多工(TD-SCDMA)技術、全球互通微波接入(WiMAX)技術、長期演進(LTE)技術、增強型LTE(LTE-A)技術等。特別地,也將GSM/GPRS/EDGE技術稱為第二代(2G)蜂窩技術;也將WCDMA/CDMA-2000/TD-SCDMA技術稱為第三代(3G)蜂窩技術;以及也將LTE/LTE-A/TD-LTE技術稱為第四代(4G)蜂窩技術。
這些RAT已經被用於各種電信標準中,以提供使不同的無線設備能夠在市政、國家、地區甚至全球水準上進行通訊的通用協定。新興電信標準的一個示例是5G新無線電(NR)。 5G NR是對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頒佈的LTE行動標準的一組增強技術。它旨在透過提高頻譜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改善服務來更好地支援行動寬頻因特網接入技術。
為了滿足無線通訊中對更高資料速率的需求,需要支援更寬的傳輸頻寬,並且已經提出了所謂的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技術以允許傳送給UE的有效頻寬擴展。使用MR-DC技術,UE可以同時與兩個基地台(例如,宏基地台(也稱為主節點(MN))和微基地台(也稱為輔節點(SN)))執行資料收發。在MN控制下的服務小區(SCell)集合被定義為主小區組(MCG),而在SN控制下的服務小區(SCell)的集合被定義為輔小區組(SCG)。
依據符合4G LTE和/或5G NR技術的3GPP規範,支援MR-DC的UE通常由網路配置,該網路具有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主路徑和輔路徑,其中,將主路徑配置為MCG和SCG中的一個,而將輔路徑配置為MCG和SCG中的另一個。另外,網路還指示上行鏈路分割門檻值,以控制UE在主路徑和輔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儘管如此,在某些網路中觀察到上行鏈路分割門檻值的網路指示迫使UE始終在主路徑上發送上行鏈路資料。結果,如果主路徑變得不適用,則UE的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例如,當發生SCG故障或MCG建立或者主路徑上的傳輸延遲過高時,主路徑上的上行鏈路傳輸可能會暫停或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主路徑的不適用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允許UE忽略總是使用主路徑的網路指示,並且在主路徑不適用時利用輔路徑進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傳輸路徑協調方法,由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第一小區組和第二小區組的支援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的使用者設備(UE)執行,該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為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將主路徑配置到第一小區組,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第二小區組;當在所述主路徑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時,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以及回應於所述主路徑不適用,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區組和所述第二小區組分別是輔小區組(SCG)與主小區組(MCG)。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二實施例中,結合第一實施例,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是否檢測到所述SCG的故障;和響應於檢測到所述SCG故障,確定主路徑不適用。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三實施例中,結合第一實施例,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是否檢測到所述MCG的重新建立;回應於所述檢測到MCG的重新建立,確定是否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配置消息;以及回應於所述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配置消息,確定所述主路徑不適用。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四實施例中,結合第一實施例,所述MCG至少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的第四代(4G)基地台形成,所述SCG至少由3GPP第五代(5G)基地台形成。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所述主路徑上的第一傳輸延遲;以及回應於所述第一傳輸延遲大於第一預定門檻值,確定所述主路徑不適用。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六實施例中,結合第五實施例,回應於所述輔路徑上的第二傳輸延遲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執行從所述主路徑到所述輔路徑的切換以繼續上行鏈路傳輸。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七實施例中,結合第六實施例,該傳輸路徑協調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第二傳輸延遲大於該第一傳輸延遲,從所述輔路徑切換回所述主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八實施例中,結合第五實施例,該傳輸路徑協調方法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所述第一傳輸延遲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並且大於第二預定門檻值,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兩者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第二預定門檻值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
在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第九實施例中,結合第八實施例,所述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上均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的步驟包括:依據每個媒體存取控制(MAC)實體報告的上行鏈路許可,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
在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傳輸路徑協調的使用者設備(UE),支援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第一小區組和第二小區組的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該使用者設備包括:第一射頻(RF)設備,配置執行與所述第一小區組的無線收發;第二射頻設備,配置執行與所述第二小區組的無線收發;以及控制器,配置該控制器為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將主路徑配置到所述第一小區組,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所述第二小區組;當在所述主路徑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時,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以及回應於所述主路徑不適用,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
本發明提供的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可減少或避免上行鏈路傳輸的中斷或中止並且可提高UE的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
關於本發明其他附加的特徵與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依據本案實施方法中所揭露的小區選取的方法和使用者設備,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而得到。
其它實施方式和優點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描述。該發明內容並不打算限定本發明。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各方面進行更充分的描述。然而,本發明可以具體化成許多不同形式且不應解釋為侷限於貫穿本發明所呈現的任何特定結構或功能。相反地,提供這些方面將使得本發明周全且完整,並且本發明將給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地傳達本發明的範圍。基於本文所教導的內容,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意識到,無論是單獨還是結合本發明的任何其它方面實現本文所揭露的任何方面,本發明的範圍旨在涵蓋本文中所揭露的任何方面。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提出任意數量的裝置或者執行方法來實現。另外,除了本文所提出本發明的多個方面之外,本發明的範圍更旨在涵蓋使用其它結構、功能或結構和功能來實現的裝置或方法。應可理解,其可透過申請專利範圍的一或多個元件具體化本文所揭露的任何方面。
詞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於表示「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發明的任何方面或本文描述為「示例性」的設計不一定被解釋為優選於或優於本發明或設計的其他方面。此外,相同的數字在所有若干圖示中指示相同的元件,且除非在描述中另有指定,冠詞「一」和「上述」包含複數的參考。
可以理解,當元件被稱為被「連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該元件可被直接地連接到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中間元件。相反地,當該元件被稱為被「直接連接」或「直接耦接」至到另一元件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用於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的其他詞語應以類似方式被解釋(例如,「在…之間」與「直接在…之間」、「相鄰」與「直接相鄰」等方式)。
第1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行動通訊的方塊圖。
如第1圖所示,行動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使用者設備(UE)110和兩個服務網路120和130。
UE 110可以是功能電話、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PC)、膝上型電腦或支援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的任何無線通訊設備。即,UE 110支援服務網路120和130利用的RAT,並且可以同時執行去往和/或來自服務網路120和130兩者的無線發送和/或接收。 MR-DC配置的示例可包括EN-DC(E-UTRA – NR雙連接)、NR-DC(新無線電雙連接)、NGEN-DC(NG-RAN – E-UTRA雙連接)和NE-DC( NR – E-UTRA雙連接)。
服務網路120可以包括接入網路121和核心網路122,服務網路130可以包括接入網路131和核心網路132。接入網路121和131負責處理無線電訊號、終止無線協定以及將UE 110與核心網路122和132分別連接。核心網路122和132負責執行行動性管理、網路側認證、並與公共/外部網路(例如,因特網)對接。接入網路121和131以及核心網路122和132可各自包括一個或多個用於執行所述功能的網路節點。例如,在MR-DC操作中,接入網路121和131之一可以至少包括用作主節點(MN)的基地台,並且接入網路121和131中的另一個可以至少包括用作輔節點(SN)的基地台。
在一個實施例中,服務網路120和130可以利用不同的RAT。例如,在EN-DC / NE-DC / NGEN-DC中,服務網路120和130中的一個可以是利用NR技術的5G系統(5GS),而服務網路120和130中的另一個可以是利用LTE / LTE-A / TD-LTE技術的演進分組系統(EPS)。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服務網路120和130可以利用相同的RAT。例如,在NR-DC中,服務網路120和130中的每一個可以是5GS。
如果服務網路120/130是5GS,則接入網路121/131可以是下一代無線電接入網路(NG-RAN),核心網路122/132可以是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
NG-RAN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基地台(BS),例如,下一代節點B(gNB),其支持高頻帶(例如,24GHz以上),並且每個gNB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發送接收點(TRP)。每個gNB或TRP可以稱為5G基地台,並且可以配置為MN或SN。 5G基地台可以形成一個或多個具有不同分量載波(CC)的小區,以向UE 110提供行動服務。例如,UE 110可以駐留在由一個或多個gNB或TRP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小區上,其中,UE 110駐留的小區可以被稱為服務小區。
特別地,如果將gNB配置為MR-DC操作的MN,則由gNB形成的小區組可以稱為主小區組(Master Cell Group,MCG)。或者,如果將gNB配置為MR-DC操作的SN,則由gNB形成的小區組可以稱為輔小區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
NG-CN通常由各種網路功能組成,包括訪問和行動功能(AMF)、會話管理功能(SMF)、策略控制功能(PCF)、應用功能(AF)、認證伺服器功能(AUSF)、用戶平面功能(UPF)和使用者資料管理(UDM),其中,每個網路功能都可以實現為專用硬體上的網路單元,也可以實現為在專用硬體上運行的軟體實例,也可以實現為在適當平臺上(例如雲基礎架構)上虛擬機器上產生實體的虛擬化功能。
AMF提供基於UE的認證、授權、行動性管理等。SMF負責會話管理並向UE分配因特網協定(IP)位址。SMF還選擇並控制用於資料傳輸的UPF。如果UE具有多個會話,則可以將不同的SMF分配給每個會話以單獨地管理該會話,並且可能每個會話提供不同的功能。 AF向負責策略控制的PCF提供有關資料包流的資訊,以支援服務品質(QoS)。PCF依據該資訊確定有關行動性和會話管理的策略,以使AMF和SMF正常運行。AUSF存儲用於UE認證的資料,UDM存儲UE的訂閱資料。
如果服務網路120/130是EPS,則接入網路121/131可以是演進通用陸地無線接入網(E-UTRAN),並且核心網路122/132可以是演進分組核心(EPC)。
E-UTRAN可以至少包括演進的節點B(eNB)(例如,宏eNB、毫微微eNB或微微eNB)。每個eNB可以被稱為4G基地台,並且可以被配置為MN或SN。 4G基地台可以形成具有用於向UE 110提供行動服務的不同CC的一個或多個小區。例如,UE 110可以駐留在由一個或多個eNB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小區上,其中,UE 110駐留其上的小區可以被稱為服務小區。
特別地,如果將eNB配置為MR-DC操作的MN,則由eNB形成的小區組可以被稱為MCG。替代地,如果eNB被配置為MR-DC操作的SN,則由eNB形成的小區組可以被稱為SCG。
EPC通常由歸屬訂戶伺服器(HSS)、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服務閘道(S-GW)和分組資料網路閘道(PDN-GW或P-GW)組成。 HSS是一個中央資料庫,包含與使用者有關和與訂閱有關的資訊。HSS的功能包括諸如行動性管理、呼叫和會話建立支援、用戶身份驗證和訪問授權之類的功能。MME負責管理會話、身份驗證、尋呼、行動性、承載和漫遊。S-GW負責路由和轉發使用者資料包,同時還充當eNB間切換過程中用戶平面的行動錨點(anchor),並充當LTE與其他3GPP技術之間的行動錨點。P-GW透過作為UE 110的訊務的出入口點,提供從UE 110到外部PDN的連接。PGW還提供策略執行、每個使用者的資料包篩選、收費支援、合法攔截和資料包篩選等功能。
應當理解,在第1圖的實施例中描述的行動通訊系統100僅用於說明目的,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的範圍。例如,服務網路120或130可以是6G網路或彼此支援MR-DC的任何網路。
第2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UE的方塊圖。
如第2圖所示,UE可以包括兩個無線收發器10和20、控制器30、存儲裝置40、顯示裝置50和輸入/輸出(I / O)設備60。
無線收發器10被配置為執行去往和來自服務網路120和130之一個網路的無線收發。
具體地,無線收發器10可以包括基帶處理設備11、射頻(RF)設備12和天線13,其中天線13可以包括用於波束成形的天線陣列。
基帶處理設備11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並控制使用者標識卡(未示出)與RF設備12之間的通訊。基帶處理設備11可以包含多個硬體元件,例如基帶處理器,以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例如模數轉換(ADC)/數模轉換(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
RF設備12可以經由天線1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11處理的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11接收基帶訊號並轉換,將接收到的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隨後再透過天線13發送。RF設備12還可以包含多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12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在支援的蜂窩技術的射頻中振盪的載波相乘,其中,LTE/LTE-A/TD-LTE系統中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可以是900MHz、2100MHz或2.6GHz,或5G(例如NR)系統中使用的任何無線電頻率(例如,低於6 GHz、用於mmWave的24.25GHz〜52.6 GHz)或其他無線電頻率,具體取決於使用的RAT。
無線收發器20被配置為執行去往和來自服務網路120和130中的另一個網路的無線收發。
具體地,無線收發器20可以包括基帶處理設備21、RF設備22和天線23,其中天線23可以包括用於波束成形的天線陣列。
基帶處理設備21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基帶處理設備21可以包含多個硬體元件,例如基帶處理器,以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例如ADC / 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
RF設備22可以經由天線2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的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21處理的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21接收基帶訊號並轉換,將接收到的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然後再透過天線23發送。RF設備22還可以包含多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22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在支援的非蜂窩技術的射頻中振盪的載波相乘,其中,LTE/LTE-A/TD-LTE系統中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可以是900MHz、2100MHz或2.6GHz,5G(例如NR)系統中使用的任何無線電頻率(例如,低於6 GHz、用於mmWave的24.25GHz〜52.6GHz)或其他射頻,具體取決於所使用的RAT。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無線收發器10和20可以被合併到單個晶片中。也就是說,單個晶片可以包括組合RF設備,以支援往返於服務網路120和130的無線收發。
控制器30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微控制單元(MCU)、應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圖形處理單元(GPU)、全息處理單元(HPU)、神經處理單元(NPU)等,包括用於提供資料(包括視頻資料和其他類型的資料)處理和計算功能、控制無線收發器10和20與服務網路120、130進行無線通訊、向存儲裝置40存儲資料和從存儲裝置40獲取資料(例如,程式碼)、向顯示裝置50發送一系列訊框資料(例如,文本消息、圖形、圖像等)、並透過I/O設備60接收使用者輸入或輸出訊號的各種電路。
特別地,控制器30協調無線收發器10和20、存儲裝置40、顯示裝置50和I/O設備60的前述操作以執行本申請的方法。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控制器30可以被合併入基帶處理設備11或基帶處理設備21中,以用作基帶處理器。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30的電路可以包括電晶體,該電晶體被配置為依據本文描述的功能和操作來控制電路的操作。如將進一步理解,電晶體的具體結構或互連可以由諸如寄存器傳輸語言(RTL)編譯器之類的編譯器確定。RTL編譯器可以由處理器在與組合語言代碼非常相似的腳本上進行操作,以將腳本編譯為用於最終電路佈局或製造的形式。實際上,RTL以其在促進電子和數位系統設計過程中的作用和用途而聞名。
存儲裝置40可以是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諸如FLASH記憶體或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之類的記憶體、或諸如硬碟或磁帶之類的磁存儲裝置、光碟或用於存儲資料、指令和/或應用程式的程式碼、通訊協定和/或本發明方法的任意組合。
顯示裝置50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CD)、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有機LED(OLED)顯示器或電子紙顯示器(EPD)等,以提供顯示功能。備選地,顯示裝置50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觸摸感測器,用於感測諸如手指或筆的對象的觸摸、接觸或靠近。
I/O設備6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按鈕、鍵盤、滑鼠、觸控板、攝像機、麥克風和/或揚聲器等,以用作人機界面(MMI)與用戶互動。
應該理解的是,在第2圖的實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僅用於說明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申請範圍。例如,UE可以包括更多元件,例如用於一些基於位置的服務或應用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和/或用於為UE的其他組件供電的電池等。另外,UE可以包括更少的元件。例如,UE可以不包括顯示裝置50和/或I/O設備60。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協調MR-DC操作中傳輸路徑的方法的流程圖。
在該實施例中,用於將MR-DC操作的傳輸路徑進行協調的方法可以應用於UE,並且由支援MR-DC的UE執行,其中,在行動通訊系統(例如,行動通訊系統100)中具有第一小區組(例如,MCG)與第二小區組(例如,SCG)。
在步驟S310中,UE在MR-DC操作中為上行鏈路傳輸配置通往第一小區組的主路徑和通往第二小區組的輔路徑。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小區組和第二小區組可以分別是SCG和MCG。例如,MCG可以至少由3GPP 4G基地台(例如,eNB)形成,SCG可以至少由3GPP 5G基地台(例如,gNB)形成。
為了進一步闡明,主路徑和輔路徑的配置可以基於從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的上行鏈路(UL)分割參數。例如,UE可以從4G LTE網路接收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或者從5G NR網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其中,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或RRC重配置消息可以包括用於UE的UL分割參數。具體地,UL分割參數可以指示具有與第一小區組或第二小區組相關聯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相對應的小區組ID或邏輯通道ID(LCID)的主路徑,並指示UL分割門檻值。即,只要將主路徑配置為一個小區組,預設情況下,會將輔路徑自動配置為另一小區組。
請注意,如果為傳輸而緩存的資料量小於UL分割門檻值,則傳統UE應在主路徑上發送上行鏈路資料,並且僅當在主路徑上緩存用於傳輸的資料量大於或等於UL分割門檻值時,在主路徑和次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不利的是,在上行鏈路資料量小於UL分割門檻值的情況下,傳統UE將被限制為僅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而不管主路徑條件是好還是壞。與傳統設計不同,本申請中的方法執行以下步驟。
在步驟S320中,當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時,UE確定主路徑是否不適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確定主路徑是否不適用指的是:確定是否檢測到SCG的故障,以及回應於檢測到SCG故障而確定主路徑不適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確定主路徑是否不適用可以是:確定是否檢測到MCG的重新建立;回應於MCG的重新建立確定是否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新配置消息;回應於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配置消息,確定主路徑不適用。
在又一個實施例中,確定主路徑是否不適用可以指的是:確定主路徑上的第一傳輸延遲,以及回應於第一傳輸延遲大於第一預定門檻值確定主路徑不適用。
在步驟S330中,回應於主路徑不適用,UE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以繼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340中,回應於主路徑適用,UE繼續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在MR-DC操作期間用於SCG故障的傳輸路徑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在本實施例中,MR-DC配置被例示為EN-DC,其中,MCG由eNB形成,SCG由gNB形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步驟S401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指示主路徑具有CGID(即SCG的小區組ID)= 0和UL分割門檻值= 無窮大。
在步驟S402中,基於CGID = 0,UE配置主路徑到SCG以及配置輔路徑到MCG。
在步驟S403中,UE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答覆MCG。
在步驟S404中,UE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405中,UE檢測到SCG故障,並向MCG發送SCG故障資訊消息。
在步驟S406中,UE將傳輸路徑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並且在輔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407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消息,該消息包括用於分組資料融合協定(PDCP)重建的資訊。
在步驟S408中,UE利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來回復MCG。
在步驟S409中,回應於PDCP重建,UE刪除SCG配置。即,UE退出MR-DC操作,並且不使用任何分割承載。
在步驟S410中,UE在沒有分割承載的情況下執行到MCG的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411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包括用於添加SCG的資訊。
在步驟S412中,UE利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答覆MCG。
在步驟S413中,UE依據SCG添加資訊配置SCG。
在步驟S414中,UE將傳輸路徑從輔路徑切換回主路徑,並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鑒於第4圖的前述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從SCG故障發生到完成PDCP重建期間可透過將傳輸路徑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繼續上行鏈路傳輸。有利地,可以減少或避免上行鏈路傳輸的中斷或中止,並且可以提高UE的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
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在MR-DC操作期間用於MCG重建的傳輸路徑協調的消息序列。
在該實施例中,MR-DC配置被例示為EN-DC,其中,MCG由eNB形成,SCG由gNB形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步驟S501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指示主路徑具有CGID(即,SCG的小區組ID)= 0和UL 分割門檻值=無窮大。
在步驟S502中,UE基於CGID = 0,將主路徑配置到SCG和將輔路徑配置到MCG。
在步驟S503中,UE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答覆MCG。
在步驟S504中,UE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505中,UE在MCG上檢測到無線鏈路故障(RLF)(即,檢測到MCG重建),並向MCG發送RRC連接重建請求消息以進行MCG重建。
在步驟S506中,回應於MCG重建,UE刪除SCG配置。即,UE退出MR-DC操作,並且不使用任何分割承載。
在步驟S507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建消息。
在步驟S508中,UE用RRC連接重建完成消息回復MCG。
在步驟S509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不包括用於指示PDCP刪除原始分割配置(例如,主路徑配置和UL分割門檻值)的RadioBearerConfig資訊元素(IE)。也就是說,如果沒有RadioBearerConfig IE,傳統UE仍將使用原始分割配置(即,主路徑仍為SCG)。
在步驟S510中,UE利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來回復MCG。
在步驟S511中,UE將傳輸路徑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並在輔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512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包括用於添加SCG的資訊。
在步驟S513中,UE利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來回復MCG。
在步驟S514中,UE依據SCG添加資訊來配置SCG。
在步驟S515中,UE將傳輸路徑從輔助路徑切換回主路徑,並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鑒於第5圖的前述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從沒有用於PDCP配置的RadioBearerConfig IE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接收到用於PDCP配置的RadioBearerConfig IE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接收(例如,SCG添加)的時間間隔內,透過允許UE回應於接收沒有RadioBearerConfig IE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將傳輸路徑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可以繼續上行鏈路傳輸。有利地,可以減少或避免上行鏈路傳輸的中斷或中止,並且可以提高UE的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
第6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方法的流程圖。
在該實施例中,該方法可以被應用於支援MR-DC的UE(例如,UE 110)並且由其執行,用於上行鏈路傳輸,該MR-DC的主路徑被配置為第一小區組(例如,MCG),輔路徑被配置為第二小區組(例如,SCG)。特別地,使用用於傳輸延遲的兩個預定門檻值,包括第一預定門檻值(在此稱為DelayThresholdHigh)和第二預定門檻值(在此稱為DelayThresholdLow),以評估傳輸路徑對於MR-DC的適用性。假定DelayThresholdHigh大於DelayThresholdLow。
在步驟S610中,UE計算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在此稱為D1)和輔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在此稱為D2)。具體地,平均傳輸延遲可以指的是從上行鏈路資料的發送時間到上行鏈路資料的RLC確認(Ack)的接收時間的平均持續時間。例如,長的傳輸延遲可以指示傳輸路徑的不適用性(例如,由小的上行鏈路許可或高的塊錯誤率(BLER)指示的品質差),這導致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的降低。
在步驟S620中,UE確定D1是否小於DelayThresholdLow。
在步驟S620之後,如果D1小於DelayThresholdLow,則方法進入步驟S630,在步驟S630中,UE依據配置的主路徑和配置的UL分割門檻值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620之後,如果D1大於或等於DelayThresholdLow,則該方法進入步驟S640,在步驟S640中,UE確定D1是否小於DelayThresholdHigh。
在步驟S640之後,如果D1小於DelayThresholdHigh,則方法進行到步驟S650,在步驟S650中,UE依據由每個媒體存取控制(MAC)實體報告的上行鏈路許可,在主路徑和次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
在步驟S640之後,如果D1大於或等於DelayThresholdHigh,則該方法進入步驟S660,在該步驟S660中,UE確定D2是否小於DelayThresholdHigh。
在步驟S660之後,如果D2小於DelayThresholdHigh,則方法進入步驟S670,在步驟S670中,UE在輔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660之後,如果D2不小於DelayThresholdHigh,則該方法進入步驟S680,在步驟S680中,UE確定D2是否小於D1。
在步驟S680之後,如果D2小於D1,則該方法進入步驟S670。否則,如果D2不小於D1,則該方法進入步驟S630。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可以以遞迴的方式重複。即,在步驟S630和S670之後,該方法可以返回到開始。
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例中,MR-DC配置被例示為EN-DC,其中,MCG由eNB形成,SCG由gNB形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步驟S701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指示主路徑具有CGID(即SCG的小區組ID)= 0和UL split threshold =無窮大。
在步驟S702中,UE基於CGID = 0,將主路徑配置到SCG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MCG。
在步驟S703中,UE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答覆MCG。
在步驟S704中,UE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705中,UE計算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
在步驟S706中,UE確定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大於或等於DelayThresholdLow且小於DelayThresholdHigh。作為回應,如下所示,UE可以在主路徑和輔助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
在步驟S707中,UE向MCG發送緩衝器狀態報告(BSR),以報告要發送的緩衝資料量。
在步驟S708中,UE從MCG接收上行鏈路許可,該上行鏈路許可指示用於輔路徑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配置。
在步驟S709中,UE依據指示的無線電資源配置,在輔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710中,UE向SCG發送BSR以報告要發送的緩衝資料量。
在步驟S711中,UE從SCG接收UL授權,該UL授權指示用於主路徑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配置。
在步驟S712中,UE依據指示的無線電資源配置,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第8圖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例中,MR-DC配置被例示為EN-DC,其中,MCG由eNB形成,SCG由gNB形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步驟S801中,UE從MCG接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該消息指示主路徑具有CGID(即SCG的小區組ID)= 0和UL split threshold = 無窮大。
在步驟S802中,UE基於CGID = 0,將主路徑配置到SCG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MCG。
在步驟S803中,UE用RRC連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答覆MCG。
在步驟S804中,UE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805中,UE計算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
在步驟S806中,UE確定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大於或等於DelayThresholdHigh,輔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小於DelayThresholdHigh。注意,在輔路徑上發生任何上行鏈路傳輸之前,輔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被初始化為0。
在步驟S807中,UE將傳輸路徑從主路徑切換到輔路徑,並在輔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在步驟S808中,UE計算輔助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
在步驟S809中,UE確定輔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大於主路徑上的平均傳輸延遲。
在步驟S810中,UE將傳輸路徑從輔路徑切換回主路徑,並在主路徑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
鑒於第7圖至第8圖的前述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透過允許UE基於平均傳輸延遲在主路徑和輔路徑之間進行動態切換,可以減少或避免MR-DC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的中斷或中止。有利地,可以提高UE的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儘管上面出於指導目的結合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因此,在不脫離如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的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可實踐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的各種特徵的各種修改、更改和組合。
100:行動通訊系統 110:UE 120、130:服務網路 121、131:接入網路 122、132:核心網路 10、20:無線收發器 30:控制器 40:存儲裝置 50:顯示裝置 60:I/O設備 11、21:基帶處理設備 12、22:RF設備 13、23:天線 S310、S320、S330、S340、S401、S402、S403、S404、S405、S406、S407、S408、S409、S410、S411、S412、S413、S414、S501、S502、S503、S504、S505、S506、S507、S508、S509、S510、S511、S512、S513、S514、S515、S610、S620、S630、S640、S650、S660、S670、S680、S701、S702、S703、S704、S705、S706、S707、S708、S709、S710、S711、S712、S801、S802、S803、S804、S805、S806、S807、S808、S809、S810:步驟
第1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行動通訊的方塊圖。 第2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UE的方塊圖。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協調MR-DC操作中傳輸路徑的方法的流程圖。 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在MR-DC操作期間用於SCG故障的傳輸路徑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在MR-DC操作期間用於MCG重建的傳輸路徑協調的消息序列。 第6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方法的流程圖。 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第8圖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用於MR-DC的傳輸路徑的傳輸延遲協調的消息序列圖。
S310、S320、S330、S340: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傳輸路徑協調方法,由一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一第一小區組和一第二小區組的支援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的一使用者設備(UE)執行,該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包括:為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基於從所述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的上行鏈路分割參數將一主路徑配置到第一小區組,並且將一輔路徑配置到第二小區組;確定上行鏈路資料量小於網路指示的上行鏈路分割門檻值;當在所述主路徑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時,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以及回應於所述主路徑不適用,從所述主路徑切換到所述輔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以避免所述使用者設備持續在所述主路徑上發送上行鏈路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小區組和所述第二小區組分別是輔小區組(SCG)與主小區組(MCG)。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是否檢測到所述SCG的故障;和響應於檢測到所述SCG故障,確定主路徑不適用。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是否檢測到所述MCG的重新建立;回應於所述檢測到MCG的重新建立,確定是否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配置消息;以及回應於所述接收到不包括用於指示分組資料彙聚協定刪除原始分割配置的 無線承載配置資訊元素的重配置消息,確定所述主路徑不適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的步驟包含:確定所述主路徑上的第一傳輸延遲;以及回應於所述第一傳輸延遲大於第一預定門檻值,確定所述主路徑不適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回應於所述輔路徑上的第二傳輸延遲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執行從所述主路徑到所述輔路徑的切換以繼續上行鏈路傳輸。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回應於第二傳輸延遲大於該第一傳輸延遲,從所述輔路徑切換回所述主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回應於所述第一傳輸延遲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並且大於第二預定門檻值,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兩者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第二預定門檻值小於所述第一預定門檻值。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上均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的步驟包括:依據每個媒體存取控制(MAC)實體報告的上行鏈路許可,在所述主路徑和所述輔路徑之間分配上行鏈路資料。
  10. 一種用於傳輸路徑協調的使用者設備(UE),支援一行動通訊系統中具有一第一小區組和一第二小區組的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MR-DC),該使用者設備包括:一第一射頻(RF)設備,配置執行與所述第一小區組的無線收發;一第二射頻設備,配置執行與所述第二小區組的無線收發;以及 一控制器,配置該控制器為多無線接入技術雙連接操作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基於從所述行動通訊系統接收的上行鏈路分割參數將主路徑配置到所述第一小區組,並且將輔路徑配置到所述第二小區組;確定上行鏈路資料量小於網路指示的上行鏈路分割門檻值;當在所述主路徑上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時,確定所述主路徑是否不適用;以及回應於所述主路徑不適用,從所述主路徑切換到所述輔路徑以繼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以避免所述使用者設備持續在所述主路徑上發送上行鏈路資料。
TW110126166A 2021-03-23 2021-07-16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TWI809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7149.4 2021-03-23
CN202110307149.4A CN115119240A (zh) 2021-03-23 2021-03-23 传输路径协调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9252A TW202239252A (zh) 2022-10-01
TWI809452B true TWI809452B (zh) 2023-07-21

Family

ID=8332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6166A TWI809452B (zh) 2021-03-23 2021-07-16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9410B2 (zh)
CN (1) CN115119240A (zh)
TW (1) TWI80945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8126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c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EP3478019A1 (en) * 2017-10-26 2019-05-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configured grant
CN111602451A (zh) * 2018-01-10 2020-08-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竞争和非基于竞争的波束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16856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obility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6721B2 (en) * 2019-06-17 2023-07-18 Ofinno, Llc Power control of sidelink operation
KR20210009730A (ko) * 2019-07-17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11871469B2 (en) * 2020-08-10 2024-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igger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fall back at a user equipment (EU) based on data traffic information
US20220104229A1 (en) * 2020-09-30 2022-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latency determination
US11375564B2 (en) * 2020-10-07 2022-06-28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ally transitioning a UE to standalone connectivity with an access node based on the UE having threshold low power headroom on a secondary connection with the access node
US11737010B2 (en) * 2020-10-09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xposure-based suspensions of communication attemp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8126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c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EP3478019A1 (en) * 2017-10-26 2019-05-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configured grant
CN111602451A (zh) * 2018-01-10 2020-08-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竞争和非基于竞争的波束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16856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obility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89410B2 (en) 2023-02-21
TW202239252A (zh) 2022-10-01
US20220312527A1 (en) 2022-09-29
CN115119240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9773B2 (ja) 無線端末及びその方法
CN105898895B (zh) 移动通讯装置及释放连线或资源的方法
TWI705727B (zh) 用於隨機存取進程的頻寬部分選擇的使用者設備及方法
US10455466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in ultra-dense network
CN110463252B (zh) 接收报告的方法、网络设备、执行报告的方法和基站
CN112637963B (zh) 多址接入协议数据单元会话释放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WO2019214741A1 (e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n ps data-off
CN111328460A (zh) 无效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第五代移动通信会话管理处理机制
JP7354189B2 (ja)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通信可能に接続されるユーザー装置(ue)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ユーザー装置(ue)
JP2023162223A (ja) 5gsからepsへのモビリティの際にpduセッションのためのデータフローを転送すること
WO2022150136A1 (en) Ue capability support for multiple concurrent and independent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s
CN112399643A (zh) 退出rrc连接状态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EP3925130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1153925B2 (en) Handling of QoS flow description without valid EPS bearer context
TW201902257A (zh) 用戶設備及位置更新方法
WO2020123146A1 (en) Enhancements for uplink beam operations
JP2020061732A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でのアップリンクベアラーバインディング
TWI809452B (zh) 傳輸路徑協調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US8744464B2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1586753A (zh) 使用多种无线技术进行多径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TW202101948A (zh) 支援網際網路協定多媒體子系統信令之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150257145A1 (en) Configuring wireless service
WO2023138352A1 (zh) 一种用于系统间互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58943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31932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witching to a relay ue in an rrc idle or inactive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