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4060A -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4060A
TW202044060A TW108116805A TW108116805A TW202044060A TW 202044060 A TW202044060 A TW 202044060A TW 108116805 A TW108116805 A TW 108116805A TW 108116805 A TW108116805 A TW 108116805A TW 202044060 A TW202044060 A TW 2020440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product
verification
data
ite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5037B (zh
Inventor
洪榮德
李建鴻
Original Assignee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6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50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4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5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503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種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包含下列步驟:進行一檢驗步驟複數次,以取得多個產品的檢驗資料並記錄於資料庫之產品項目;第一方透過第一電子裝置在資料庫中的多個產品項目中選擇複數個核對項目;該資料管理系統產生對應該些核對項目的一核對碼及一通知訊息;第二方透過第二電子裝置回應通知訊息後,資料管理系統判斷各該核對項目之檢驗資料符合對應的一檢核條件時,將符合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第二電子裝置。藉此,讓產品檢驗之核對更便利。

Description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本發明係與產品檢驗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在一般常見的產品項目的資料管理中,時常有定期維護的需求。以吊掛器具的資料管理為例,吊掛器具例如吊鉤(hook)、扣環(buckle、carabiner)、止墜器(fall arrester)等,由於吊掛器具涉及了生命財產的安全,為確保吊掛器具的使用安全,吊掛器具必需進行定期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對於有許多吊掛器具的公司而言,吊掛器具的管理者需要將檢驗的資料建檔,以方便管理及定期維護。
一般而言,吊掛器具的檢驗是由公司內部的檢驗人員進行,然,若需檢驗的吊掛器具之數量眾多,考量公司內部檢驗人員的人力配置,可能無法由內部的檢驗人員執行所有吊掛器具的檢驗,因此,有部分的吊掛器具的檢驗勢必要委外給檢驗單位執行。
然而,在產品委外檢驗之後,如何讓公司內部的人員得知是檢驗單位是否有如實進行產品的檢驗,仍是當前待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可讓產品檢驗之核對更為便利。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係應用於一資料管理系統,該資料管理系統包含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儲存有對應複數個產品的複數個產品項目;每一該產品上設置有一識別標籤,該識別標籤具有一識別碼對應一該產品項目;該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 進行一檢驗步驟複數次,其中該檢驗步驟包含:
A1. 由至少一檢驗人員以至少一標籤讀取裝置取讀一該產品的識別標籤,以取得對應的一該識別碼;
A2. 於取得該識別碼後,將該識別碼及對應的一檢驗資料傳送至該資料管理系統;
A3. 由該資料管理系統依據所接收的識別碼,將所接收的檢驗資料記錄於對應該識別碼之產品項目中;
B. 提供一第一電子裝置與該資料管理系統連線,由一第一方透過該第一電子裝置在該資料庫中選擇該些產品項目之中的複數者,並定義為複數個核對項目;
C. 該資料管理系統產生一核對碼,該核對碼係對應該些核對項目,以及產生對應該核對碼的一通知訊息;
D. 提供一第二電子裝置與該資料管理系統連線,由一第二方透過該第二電子裝置回應該通知訊息;
E. 該資料管理系統依據該第二方所回應的該通知訊息對應的該核對碼自該資料庫取得該些核對項目,並檢查該些核對項目的檢驗資料,在所檢查的各該核對項目之檢驗資料符合對應的一檢核條件時,將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第一方在檢驗產品之後,藉由選擇所檢驗的產品之產品項目給第二方,經過檢核條件之比對,第二方即可知曉第一方是否有如實對產品進行檢驗,讓產品檢驗之核對更便利。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所示,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所應用的一資料管理系統100及其連線架構,該資料管理系統100包含一伺服器10、一資料庫12,其中該伺服器10連接該資料庫12,該伺服器10可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經由網路20與一第一電子裝置30、一第二電子裝置40及至少一標籤讀取裝置50連線,所述之網路20可為區域網路或網際網路,第一電子裝置30及第二電子裝置40可為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有線或無線連網的設備,第一電子裝置30具有一第一螢幕32,第二電子裝置40具有一第二螢幕42,以供顯示資料。標籤讀取裝置50可為具有標籤讀取模組的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有線或無線連網的設備,該標籤讀取裝置50用以讀取複數個的識別標籤60,該些識別標籤60分別設置在複數個產品70上,每一個識別標籤60具有一識別碼對應一該產品70,且該些識別標籤60的識別碼各不相同。所述的識別標籤60可為非接觸式的資料載體,例如RFID標籤,標籤讀取模組為對應的RFID讀取模組。實務上,識別標籤60亦採用一維或二維碼,標籤讀取模組為攝影模組。
上述中,第一電子裝置30及標籤讀取裝置50係由一第一方的人員所使用,第二電子裝置40係由第二方的人員使用,第一方為檢驗單位,第二方為產品的擁有者,第二方係將產品的檢驗委託給第一方進行檢驗。
請配合圖2,該資料庫12中儲存有多筆的產品項目P01~P12之資料,該些產品項目P01~P12分別對應該些產品70,該些產品項目P01~P12係經第二方授權給第一方進行檢驗資料的編修。該伺服器10用以對資料庫12中的資料進行處理。本實施例中,對應該些產品項目P01~P12之該些產品70係以吊掛器具為例,例如,吊鉤(hook)、扣環(buckle、carabiner)、止墜器(fall arrester)等。各該產品項目P01~P12之資料包括複數個欄位(欄位F1~欄位F15),該些欄位包括一基本欄位組(欄位F1~欄位F5)、一檢驗欄位組(欄位F6~欄位F12)、一核對欄位組(欄位F13~欄位F15),其中,該基本欄位組(欄位F1~欄位F5)之欄位記錄產品項目P01~P12的基本資料,例如,欄位F1記錄產品名稱,欄位F2記錄產品編號,欄位F3記錄識別標籤的識別碼,欄位F4記錄產品位置資料,欄位F5記錄管理人,欄位F1~欄位F5所記錄的內容以「DATA」表示。藉由,欄位F3所記錄之識別碼,即可讓每一個識別標籤可對應一該產品項目P01~P12及一該產品70。
該檢驗欄位組(欄位F6~欄位F12)之欄位記錄產品項目的檢驗資料,例如,欄位F6記錄產品的預定檢驗期間,不同的產品項目P01~P12的預定檢驗期間可相同或不相同,各預定檢驗期間具有一起始日與一終止日,產品70需於預定檢驗期間之內進行檢驗且合格方可使用,欄位F7記錄檢驗人,欄位F8記錄檢驗標準,欄位F9記錄檢驗日期,欄位F10記錄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欄位F11記錄檢驗的零件,欄位F12記錄檢驗的合格狀態,欄位F6~欄位F12所記錄的內容以「DATA」表示。
該核對欄位組(欄位F13~欄位F15)之欄位則是記錄產品項目的核對資料,例如欄位F13為核對碼欄位,係記錄核對碼,核對碼之作用容後再述。欄位F14記錄產品驗收的一檢核條件所記錄的內容以「DATA」表示。欄位F15記錄產品項目是否符合該檢核條件(Y代表符合,N代表不符合,空白代表尚未檢驗)。
前述之欄位組及欄位的數量只是舉例說明本發明之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實施例的資料庫12於圖1中是以獨立於伺服器10之外表示,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以資料庫12與伺服器10整合於同一主機中。
藉由上述之架構,即進行本實施例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包含圖3所示之下列步驟。
步驟S11:進行一檢驗步驟複數次,該檢驗步驟係用以取得待檢驗之一該產品70的檢驗資料,檢驗步驟包含:
步驟S111,由第一方的一檢驗人員以該標籤讀取裝置50取讀一該產品70上的識別標籤60,以取得對應的一該識別碼。本實施例中,檢驗人員至一該產品70的所在之處,以該標籤讀取裝置50讀取產品上的識別標籤60,而後,將取得的識別碼儲存於該標籤讀取裝置50中。
步驟S112,於取得該識別碼後,將該識別碼及對應的一檢驗資料傳送至該資料管理系統100。本實施例中,檢驗人員對產品70依檢驗標準進行檢驗,例如進行目視檢查、荷重試驗等符合安全規範的檢驗。在檢驗完成之後,可在標籤讀取裝置50中輸入一檢驗資料,標籤讀取裝置50將識碼別及檢驗資料傳送至伺服器10。該檢驗資料包括了檢驗人、檢驗日期、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檢驗的零件、合格狀態之其中至少一者或二者以上的組合。前述之檢驗資料可由檢驗人員自行輸入至標籤讀取裝置50,或由標籤讀取裝置50自動抓取部分的資料,例如檢驗人之資料可藉由讀取檢驗人員之身份識別標籤取得,檢驗日期可依標籤讀取裝置50系統時間產生,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可由該標籤讀取裝置50接收一定位訊號(例如來自GPS或網路之定位訊號),再依據該定位訊號產生該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
由於資料庫12中的各產品項目P01~P12之檢驗資料欄位組的欄位F8記錄了檢驗標準,因此,標籤讀取裝置50可先將取得的識別碼傳送到資料管理系統100的伺服器10後,伺服器10依據識別碼自資料庫12中查找對應之產品項目P01~P12的欄位F8之檢驗標準的內容,並將檢驗標準傳送到標籤讀取裝置50顯示於其螢幕52上。檢驗人員即可得知產品70的檢驗標凖,據以進行檢驗。
實務上,檢驗人員亦可在第一電子裝置30上輸入識別碼及檢驗資料。
步驟S113,由該資料管理系統100依據所接收的識別碼,將所接收的檢驗資料記錄於對應該識別碼之產品項目P01~P12中。本實施例中,係將檢驗資料(檢驗人、檢驗日期、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檢驗的零件、合格狀態)記錄於檢驗資料欄位組中對應的欄位F7, F9~12。
重覆進行步驟S11複數次後,即可對多個不同的產品70進行檢驗,及取得對應的檢驗資料並記錄在資料庫12中。本實施例中,步驟S11不限定於對所有被授權的產品70進行檢驗,亦可選擇檢測該些產品70之中的一部分。實務上,檢驗人員及標籤讀取裝置50亦可分別為複數個,由各檢驗人員各別使用一個標籤讀取裝置50進行步驟S11。
步驟S12:提供第一電子裝置30與資料管理系統100連線,由第一方透過該第一電子裝置30在該資料庫12中選擇該些產品項目P01~P12之中的複數者,並定義為複數個核對項目。本實施例中,第一方的人員使用第一電子裝置30連線至伺服器10後,伺服器10將資料庫12中的該些產品項目P01~P12之資料傳送到第一電子裝置30中,以在第一電子裝置30的第一螢幕32上顯示。第一方的人員即可在第一電子裝置30選擇要將哪些產品項目P01~P12給第二方核對。舉例而言,第一方的人員由該些產品項目P01~P12中選擇產品項目P01~P08欲給第二方核對,其它產品項目P09~P12則暫不核對。第一電子裝置30將所選擇的結果傳送至伺服器10,伺服器10則將產品項目P01~P08定義為一組的複數個核對項目,產品項目P09~P12則定義為暫不核對項目。
步驟S13:該資料管理系統100產生一核對碼,該核對碼係對應步驟S12中所定義的該些核對項目,及產生對應該核對碼的一通知訊息。
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對應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1~P08)產生對應的一核對碼,核對碼可以任意一種方式產生,例如,隨機產生或是依據任一種編碼方式產生。伺服器10將產生的核對碼寫入資料庫12中對應之核對項目的核對碼欄位(欄位F13)。舉例而言,伺服器對應產品項目P01~P08產生的核對碼為「R5PUT」,則將「R5PUT」寫入資料庫12中產品項目P01~P08的核對碼欄位(欄位F13)中。產品項目P09~P12為暫不核對項目,其核對碼欄位(欄位F13)內容為空白,產品項目P09~P12可為產品70已檢驗,但不在本次的進行核對,實務上亦可以是產品70尚未檢驗。
而後,伺服器10產生對應該核對碼的該通知訊息,第一方的人員即可由伺服器10中選擇要將通知訊息傳送給第二方。所傳送通知訊息的形式可以是在伺服器10中的一訊息模組傳送,在第二方以第二電子裝置40連線至伺服器後,即可收到通知訊息。通知訊息亦可是伺服器10以電子郵件、通訊軟體傳送一超連結至外部,第二方收到並點選該超連結後即可連線至該伺服器10的訊息模組取得通知訊息。
步驟S14:提供第二電子裝置40與該資料管理系統100連線,由第二方透過該第二電子裝置40回應該通知訊息。本實施例中,第二方之人員透過第二電子裝置40連線至伺服器10,並進入伺服器10的訊息模組以回應該通知訊息。
步驟S15:該資料管理系統100依據該第二方所回應的該通知訊息對應的該核對碼自該資料庫12取得該些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1~P08),並檢查該些核對項目的檢驗資料,在所檢查的各該核對項目之檢驗資料符合對應的檢核條件時,將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40。
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確認第二方回應通知訊息後,伺服器10依據通知訊息對應的核對碼與該資料庫12中該些產品項目P01~P12的核對碼欄位(欄位F13)之內容比對,以篩選取得該些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1~P08)。舉例而言,伺服器10依據核對碼「R5PUT」自資料庫12中篩選出對應的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1~P08)。伺服器10檢查該些核對項目的檢驗資料欄位組中的部分欄位的內容,以判斷第一方所輸入的檢驗資料是否符合驗收的檢核條件。若符合,則在核對欄位組的欄位F14中記錄對應的內容「Y」以表示符合,若不符合,則在核對欄位組的欄位F14中記錄對應的內容「N」。
不同產品70所對應的檢核條件可為相同或不相同,各該產品70的檢核條件可由第二方在任一步驟中預先設定於並儲存於該資料庫12中對應之產品項目P01~P12的欄位F14中,例如透過第二電子裝置40或其它電子裝置連線到資料管理系統100設定。
各該檢核條件包括比對預定檢驗期間,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至少為產品項目P01~P12的該檢驗日期落於該預定檢驗期間內。或者比對產品位置資料,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至少為產品項目P01~P12的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符合該產品位置資料。當然,亦可比對預定檢驗期間與產品位置資料二者,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為二者皆符合。
舉例而言,產品項目P01~P07為符合,其欄位F15中記錄為「Y」,產品項目P08為不符合,其欄位F15中記錄為「N」。
而後,則該伺服器10至少將欄位F15中記錄為「Y」的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1~P07)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圖4參照),並在第二螢幕上顯示。
藉由上述步驟S11~S15,檢驗單位(第一方)即可選擇所檢驗的產品70之產品項目P01~P12給產品的擁有者(第二方)核對,產品70的擁有者也可知曉第一方是否有如實對產品70進行檢驗,讓產品檢驗之核對更便利。進一步,產品70的擁有者即可依據符合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支付款項給第一方。
此外,在步驟S15伺服器10亦可將不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即產品項目P08)可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圖5參照),並在第二螢幕42上顯示,讓第二方得知有核對項目不符合檢核條件。該資料管理系統100的伺服器10亦可將不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30,藉此,讓第一方得知有核對項目不符合檢核條件。
圖6所示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資料庫中的產品項目P01~P12,其係以第一實施例為基礎,各產品項目P01~P12的核對欄位組更包含一核對狀態欄位(欄位F16)及一核對日期欄位(欄位F17),欄位F16係記錄產品項目P01~P12是否先前已經過核對(Y代表先前已經過核對,N代表尚未核對),欄位F17記錄產品項目P01~P12先前核對的日期,格式例如為西元年.月.日。圖6中產品項目P08於本實施例中為符合檢核條件。
本實例的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係以第一實施例的步驟為基礎,於步驟S15中更包含將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40的該些核對項目依核對狀態欄位(欄位F16)之內容區分成二個群組,其中一個群組為未核對群組,另一個群組為已核對群組(圖7參照),並可顯示於第二螢幕42上。讓第二方得知有部分的核對項目先前已經過核對及其核對的日期。
進一步,第二方可依據未核對群組的核對項目支付款項給第一方。
此外,於步驟S15中更包含該資料管理系統100傳送一提示訊息至該第二電子裝置40,該提示訊息係提示部分的核對項目之核對狀態為已核對,讓第二方得知有部分的核對項目先前已經過核對。提示訊息亦可傳送到第一電子裝置30通知第一方。
藉此,可避免先前已經過核對的產品項目又重覆核對的問題,例如可避免重覆支付款項)。
在第二方確認已核對之後,更可在資料管理系統100的資料庫中設定為欄位F16為已核對,及欄位F17的核對日期。在後續重新執行步驟S11~S15時,即可得知是否有重覆核對的情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本發明] 100:資料管理系統 10:伺服器 12:資料庫 20:網路 30:第一電子裝置 32:第一螢幕 40:第二電子裝置 42:第二螢幕 50:標籤讀取裝置 52:螢幕 60:識別標籤 70:產品 P01~P12:產品項目 F1~F17:欄位 S11~S15:步驟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所應用的資料管理系統及其連線架構。 圖2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資料庫內容的示意圖。 圖3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產品項目的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流程圖。 圖4為上述較佳實施例傳送到第二電子裝置之符合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的示意圖。 圖5為上述較佳實施例傳送到第二電子裝置之不符合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資料庫內容的示意圖。 圖7為上述較佳實施例傳送到第二電子裝置之核對項目的示意圖。
S11~S15: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係應用於一資料管理系統,該資料管理系統包含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儲存有對應複數個產品的複數個產品項目;每一該產品上設置有一識別標籤,該識別標籤具有一識別碼對應一該產品項目;該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 進行一檢驗步驟複數次,其中該檢驗步驟包含: A1. 由至少一檢驗人員以至少一標籤讀取裝置取讀一該產品的識別標籤,以取得對應的一該識別碼; A2. 於取得該識別碼後,將該識別碼及對應的一檢驗資料傳送至該資料管理系統; A3. 由該資料管理系統依據所接收的識別碼,將所接收的檢驗資料記錄於對應該識別碼之產品項目中; B. 提供一第一電子裝置與該資料管理系統連線,由一第一方透過該第一電子裝置在該資料庫中選擇該些產品項目之中的複數者,並定義為複數個核對項目; C. 該資料管理系統產生一核對碼,該核對碼係對應該些核對項目,以及產生對應該核對碼的一通知訊息; D. 提供一第二電子裝置與該資料管理系統連線,由一第二方透過該第二電子裝置回應該通知訊息; E. 該資料管理系統依據該第二方所回應的該通知訊息對應的該核對碼自該資料庫取得該些核對項目,並檢查該些核對項目的檢驗資料,在所檢查的各該核對項目之檢驗資料符合對應的一檢核條件時,將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E中包含將所檢查的檢驗資料不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另外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E中包含將所檢查的檢驗資料不符合該檢核條件的核對項目傳送至該第一電子裝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包含由第二方設定各該產品的各該檢核條件並儲存於該資料庫中對應之產品項目。
  5.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A2中,該檢驗資料包括一檢驗日期;步驟E中,該檢核條件包括比對一預定檢驗期間,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至少為該檢驗日期落於該預定檢驗期間內。
  6. 如請求項5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A2中,該檢驗資料包括一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步驟E中,該檢核條件包括比對一產品位置資料,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為該檢驗日期落於該檢驗期間內及該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符合該產品位置資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A1中包含由該至少一標籤讀取裝置接收一定位訊號,且依據該定位訊號產生該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
  8.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A2中,該檢驗資料包括一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步驟E中,該檢核條件包括比對一產品位置資料,符合該檢核條件之判斷為該檢驗地點之定位資料符合該產品位置資料。
  9.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各該產品項目包括一核對狀態,各該核對狀態為各該產品項目是否已核對;其中步驟E中包含該資料管理系統傳送一提示訊息至該第二電子裝置,該提示訊息係提示部分的核對項目之核對狀態為已核對。
  10. 如請求項9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步驟E中包含該資料管理系統傳送該提示訊息至該第一電子裝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各該產品項目包括一核對狀態,該核對狀態之內容為各該產品項目是否已核對;步驟E中包含將傳送至該第二電子裝置的該些核對項目依核對狀態之內容區分成二個群組,其中一個群組為已核對,另一個群組為未核對。
  12. 如請求項1所述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其中該資料庫中的各該產品項目包含一檢驗標準,其中步驟A2包含,該至少一標籤讀取裝置將取得的識別碼傳送到該資料管理系統,該資料管理系統依據該識別碼自資料庫中查找對應之產品項目的檢驗標準並傳送到該標籤讀取裝置。
TW108116805A 2019-05-15 2019-05-15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TWI715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805A TWI715037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805A TWI715037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060A true TW202044060A (zh) 2020-12-01
TWI715037B TWI715037B (zh) 2021-01-01

Family

ID=74668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805A TWI715037B (zh) 2019-05-15 2019-05-15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50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7017B2 (ja) * 2008-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作業履歴記録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A3050131C (en) * 2010-04-30 2021-09-07 Scott Hunter Machines, systems,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o test and certify oil and gas equipment
TW201241763A (en) * 2011-04-07 2012-10-16 Imei Chemical Entpr Ltd Cosmetic factory system and equipment with intellectual decision ability
CN104808052B (zh) * 2015-04-30 2017-11-10 深圳市北电仪表有限公司 远程设备运行功率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5037B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110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workflows
US116101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nd tracking asset inspections
KR101683441B1 (ko) 모바일 기반의 준공 점검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100353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WO2014084438A1 (ko) 온라인을 통한 식품안전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481349A (zh) 一种车站巡检方法及其巡检系统
CN109508825A (zh) 员工行为风险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US9915929B1 (en) Monitoring availability of facility equipment
EP3764291B1 (en) Method of examining a product inspection
CN111241595A (zh) 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安全监管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8152484A (ja) 伝達通知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品質改善システム
CN11355444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进口冷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方法及系统
TWI715037B (zh) 產品檢驗之核對方法
US11520793B2 (en) Servicing, diagnosing, logging, and surveying building equipment assets
CN11218426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药品监管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US20170083863A1 (en) Display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Mjakuškina et al. Product conformity assessment withi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manufacturing compliance and customer safety
US10891453B1 (en) Method of examining the product inspection
CN111985737B (zh) 产品检验的核对方法
US20210034826A1 (en) Method of checking products
US20170186105A1 (en) Method to inspect equipment
CN112035362A (zh) 测试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0482416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management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WI768211B (zh) 產品之核對方法
CN111090659A (zh) 一种工程验评管理系统及其验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