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2968A -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 Google Patents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2968A
TW202042968A TW109118183A TW109118183A TW202042968A TW 202042968 A TW202042968 A TW 202042968A TW 109118183 A TW109118183 A TW 109118183A TW 109118183 A TW109118183 A TW 109118183A TW 202042968 A TW202042968 A TW 2020429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olishing pad
chemical mechanical
structure according
mechanical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5924B (zh
Inventor
金亨在
金度延
李泰炅
姜弼植
Original Assignee
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633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2285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633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86895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063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2151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559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4031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
Publication of TW202042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2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92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24B37/20Lapping pad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26Lapping pad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apping pad surface, e.g. groo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4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042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operating processes therefor
    • B24B37/044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operat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apping ag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24B37/20Lapping pad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22Lapping pads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a multi-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更詳細而言,關於一種具有用於使拋光性能均勻的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特徵在於,包括:拋光墊,設置成對位於上部的晶圓進行拋光;以及多個圖形單元,形成在所述拋光墊上,且朝向所述拋光墊的上部凸出形成;所述圖形單元形成為具有對應於目標拋光特性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

Description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本發明關於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用墊,更詳細而言,關於一種具有用於使拋光性能均勻的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化學機械拋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工序是,將欲加工的基板(晶圓等)對於旋轉的相對面即墊表面施加壓力並旋轉來進行加工的工序,是供給拋光液來對基板表面進行拋光的工序。
先前技術的化學機械拋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工序的拋光墊通常使用板狀的聚合物聚合體。具體而言,先前技術的拋光墊在墊材料中使用氣孔、拋光材料、纖維質等,或者使用包含它們的組合的聚合物聚合體。
就這種拋光墊而言,為了保持拋光時的拋光性能,需要利用黏貼有鑽石顆粒的粗糙的調節板來刮墊的表面,從而在墊表面上形成形貌(topography)。先前技術的拋光墊只有這樣才能持續保持形貌或者表面粗糙度,從而能夠具有拋光性能。
在聚合物聚合體墊表面上通過調節工序形成有沿鑽石切削顆粒移動的軌跡形成的槽,在鑽石顆粒未經過的區域形成凸起,從而產生凹凸。
這種槽和凸起中,槽發揮拋光液的供給路徑作用,凸起通過與被拋光的基板或晶圓或者不限於此的多種可拋光的基板接觸,發揮直接進行拋光的功能。
這樣,根據槽和凸起的密度和大小來決定拋光性能,因此拋光時需要持續進行調節,才能保持均勻的拋光性能。
然而,先前技術的調節工序存在幾種問題。
首先,這種槽通常因鑽石顆粒的形狀即圓錐形結構而形成為V字形槽,相反,凸起的形狀通常因鑽石顆粒的影響而形成為圓錐形三角形形狀。
若在不適用調節的情況下持續進行拋光,則凸起上發生漸變的磨損。由此,圓錐形凸起被磨損而發生與拋光基板的實際接觸面積增加的現象,相反,V字形槽的深度逐漸減小,導致拋光液的供給減少,從而整個拋光性能下降。
另外,調節工序中包括調節機的鑽石大小、密度、大小分佈、調節機的形狀以及調節裝置的轉數、壓力、腳本插件(sweep profile)、設備的穩定性等各種變數,因此存在如下缺點,即,難以以一直以不變的條件保持拋光墊的凸起和槽。而且,調節機是消耗品,需要持續更換,因此很難期待一直不變的性能。
而且,先前技術的拋光墊存在難以將凸起的形狀和大小調整為適合特定的拋光條件的形狀和大小的問題。例如,為了根據加工對象物基板表面的凹凸大小、密度、材料來獲得最適的拋光特性,會要求具有特定的表面形貌,但僅通過利用黏貼有鑽石的調節板,很難適宜地獲得目標性能。因為,具有拋光墊的形貌或者表面粗糙度取決於調節工序中的調節機的鑽石大小、密度、大小分佈、調節機的形狀以及調節裝置的轉速、壓力、腳本插件、設備的穩定性等的複雜過程,因此難以對其進行控制。
因此,不容易通過任意控制使拋光墊具有單位面積的凸起的密度高的結構或者單位面積的凸起的密度低的結構,而且由於僅依靠調節工序來將單位面積內的凸起大小控制成大或小,因此很難將表面凸起結構製作成所希望的形狀。
另外,為了製造半導體工序中使用的設備,會在晶圓的表面上形成各種大小和深度的元件、電線。由此,在晶圓表面上形成具有各種寬度、長度、高度以及密度的表面凹凸,CMP工序終究目的在於將這些表面凹凸平坦化(planarization)。但是,如上所述,僅通過調節工序,來製作對應於各種表面凹凸形狀的最佳拋光墊表面粗度或者形貌受限。
因此,在半導體工序或者精密拋光工序中,對於控制成能夠應對如上所述的各種表面凹凸的表面形貌的拋光墊的需求增加,而且,對於隨時間流逝而拋光墊截面形貌不變的穩定拋光墊的需求也在增加。另外,能夠自如地設計製造這種墊的技術要求也增加。
因此,以往,如韓國發明專利第10-2016-0142346號,公開了試圖預先在拋光墊表面製作定型的凸起和槽來使用的方法,但僅限於僅單純限定對凸起和槽的大小、高度區域的水平。這種方式的拋光墊設計作為提供控制拋光特性的更明確方法的方法受限,需要一種能夠更加系統地應對與多種拋光率和平坦度要求條件相符的工業化要求的方法。
一方面,圖22是示出先前技術的拋光用墊的圖,如圖22所示,先前技術的拋光用墊1包括由單一材質構成的墊,很難追蹤晶圓的形狀來實現拋光。
即,需要一種追蹤晶圓的表面形狀的同時進行拋光的拋光用墊。
[先前技術] [專利文獻] 1. 韓國發明專利第10-2016-0142346號。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均勻的拋光性能,具有用於提高晶圓表面追蹤性的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本發明所要實現的技術問題不限於以上所涉及的技術課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以下的記載中能夠明確理解未涉及的其他技術問題。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用於實現上述目標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特徵在於,包括:拋光墊,設置成對位於上部的晶圓進行拋光;以及多個圖形單元,形成在所述拋光墊上,且朝向所述拋光墊的上部凸出形成,所述圖形單元形成為具有對應於目標拋光特性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表觀接觸面積是檢查面積內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的凸出面積Au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單位面積周長是檢查面積內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的總周長Lt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表觀接觸面積控制在1.0%至80.0%,所述單位面積周長為1mm/mm2 至250mm/mm2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圖形單元包括:單一圖形部,由一個單一閉曲線包圍,連續圖形部,無單一閉曲線,由連續的線形成,且由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以及集合圖形部,由多個所述單一圖形部的組合構成,且由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所述圖形單元包括所述單一圖形部、所述連續圖形部以及所述集合圖形部中的任意一種。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均勻地反復配置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均勻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不規則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反復配置大小不同的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用於實現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包括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拋光裝置。
[發明功效]
根據如上所述的結構的本發明的效果為能夠均勻地保持拋光用墊的拋光性能。
另外,根據本發明,通過使拋光液容易地傳遞至圖形單元的上部,能夠提高拋光液的使用效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通過凹槽單元使拋光液在圖案單元上迅速地散開於整個表面,並且通過圖案單元和圖形單元的配置使拋光液不易流向拋光墊外側,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拋光液的使用效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下墊部相比於上墊部,由更軟質的材料構成,從而能夠提高晶圓表面的追蹤性。
本發明的功效不限於上述的效果,應理解為包括可從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技術方案推論出的所有效果。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可以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實現,因此不限於這裡所說明的實施例。而且,圖式中,為了明確說明本發明而省略了與說明無關的部分,在整個說明書中,對於類似的部分使用了類似的元件符號。
在整個說明書中,記載為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連接(連結、接觸、結合)”時,不僅包括“直接連接”的情況,還可包括在其中間隔著其他部件“間接連接”的情況。另外,記載為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構成要素時,如果沒有特別相反的記載,則還可包括其他構成要素,而非排除其他構成要素。
本說明書中使用的術語只是用於說明特定的實施例而使用的,並非限定本發明。只要上下文中沒有明確不同,則單數的表述包括複數的表述。在本說明書中,應理解為,“包括”或者“具有”等術語用於表示說明書中記載的特徵、數位、步驟、動作、構成要素、零部件或者它們的組合的存在,而非預先排除一個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徵或數位、步驟、動作、構成要素、零部件或者它們的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用墊的例示圖,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例示圖。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可包括拋光墊110和圖形單元120。
所述拋光墊110可設置成對位於上部的晶圓進行拋光,可設置成圓盤形狀。只是,所述拋光墊110的形狀不限於此。
所述拋光墊110可由熱固性聚合物或熱塑性聚合物構成。
所述熱固性聚合物可包括如聚氨酯、聚醯胺、環氧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醚醯亞胺以及丙烯酸酯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所述熱塑性聚合物作為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可包括聚氨酯、聚亞烷基、聚乙烯及聚丙烯、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聚環氧烷、聚環氧乙烷、聚酯、聚醯胺、聚碳素內酯以及聚苯乙烯。另外,所述熱塑性聚合物可由嵌段共聚物或聚合物共混物構成,所述嵌段共聚物或聚合物共混物包含上述材料中的任意一種或者由兩種以上的組合構成。
另外,所述熱塑性聚合物中可包括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聚酯、聚氨酯、矽、丙烯酸酯以及它們的混合物、共聚物,作為聚合物材料可包括由芴、伸苯基(phenylene)、芘、薁、萘、乙炔、對伸苯基伸乙烯基(p-phenylenevinylene)、吡咯、哢唑、吲哚、氮雜卓(azepine)、苯胺、噻吩、3,4-乙撐二氧噻吩、對苯硫醚以及它們中兩種以上的組合構成的組。
所述圖形單元120形成於所述拋光墊110,可朝向所述拋光墊110的上部凸出形成。這種所述圖形單元120可在所述拋光墊110上以規定的形狀反復形成。
所述圖形單元120可由與所述拋光墊110相同的材料構成,可由雖然材料相同,但物理特性即硬度或彈性係數、損耗模數(loss modulus)、儲能模數(storage modulus)等不同的材料構成。另外,根據需要,所述圖形單元120也可由與所述拋光墊110不同的材料構成。
如圖2所示,所述圖形單元120可包括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以及集合圖形部123。
所述單一圖形部121可定義為由一個單一閉曲線包圍的圖形。
所述連續圖形部122可定義為無單一閉曲線,由連續的線形成且由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
所述集合圖形部123可定義為由多個所述單一圖形部121的組合構成,且由可區分的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
所述圖形單元120的特徵在於,包括所述單一圖形部、所述連續圖形部以及所述集合圖形部中的任意一種而形成。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一圖形部的剖面例示圖,圖4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表觀接觸面積的運算方法的例示圖,圖5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位面積周長的運算方法的例示圖。
再參照圖3至圖5,所述圖形單元120可形成為具有對應於目標拋光特性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
所述表觀接觸面積的特徵在於,將刻有反復的圖案的規定區域設為檢查面積A0 時,所述表觀接觸面積為檢查面積A0 中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凸出面積Au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即,此時,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凸出面積Au 是指,所述檢查面積A0 中包括的單一圖形部121和連續圖形部122的凸出面積的總和。
例如,如圖5所示,檢查面積記憶體在n個單一圖形部121,要素圖形的大小為a×b時,凸出面積Au 的值為n×(a×b)。
所述表觀接觸面積的基本單位可以用無因次數或者百分比(%)表示。
另外,根據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大小和檢查面積A0 的大小,表觀接觸面積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因此關於所述表觀接觸面積Aa 可定義為,在排列的圖案的任意位置,邊增加檢查面積A0 的大小邊測定檢查面積A0 內包括的凸出面積Au ,出現如圖4的圖表示出的線性相互關係時的斜率值。
所述表觀接觸面積可控制在1.0%至80.0%。
所述單位面積周長的特徵在於,所述單位面積周長可為檢查面積A0 中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120的總周長Lt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存在圖5中公開的單一圖形部121時,周長定義為2(a+b),檢查面積A0 內的所述圖形單元120的總周長定義為2n(a+b)。這樣,單位面積周長是將刻有反復的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等的面的規定區域設為檢查面積A0 時,將該面積內的所有圖形單元120的總周長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基本單位可以為mm/mm2 。只是,單位系是長度除以面積的值,可以用單位轉換的任何方式來表示。
為了根據圖形單元120的大小和檢查面積A0 的大小更準確地定義單位面積周長,且為了具有連貫性的解釋,單位面積周長可定義為在排列的圖案的任意位置邊增加檢查面積A0 的大小邊測定檢查面積A0 內包括的圖案的總周長Lt ,出現如圖5的圖表示出的線性相互關係的斜率值。
所述單位面積周長可控制為1mm/mm2 至250mm/mm2
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凸出高度較佳控制在0.001-1mm範圍,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垂直方向截面積變化量較佳控制在0-20%範圍。在這裡,垂直方向截面積變化量是指,基於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垂直高度的截面積變化量。
圖6至圖9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配置的例示圖。
如圖6至圖9所示,所述圖形單元120可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110上均勻地反復配置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集合圖形部123。
或者,所述圖形單元120可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110上均勻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集合圖形部123。
或者,所述圖形單元120也可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110上不規則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集合圖形部123。
或者,所述圖形單元120也可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110上反復配置大小不同的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集合圖形部123。
一方面,在定義關於晶圓與拋光墊110的接觸步驟的相互關係時,可定義表觀接觸壓力(Pa,Apparent Contact Pressure),表觀接觸壓力可定義為施加到基板的總荷重除以基板的總面積的值。這種表觀接觸壓力可設為拋光時在拋光設備中通常調整施加到基板的總荷重來控制拋光量在內的其他拋光特性的因數。
另外,可定義表觀圖案接觸壓力(Ppa,Apparent Contact Pressureon Pattern),表觀圖案接觸壓力可定義為假設晶圓的表面與凸出的要素圖形的上部全部接觸時的壓力。即,可定義為晶圓覆蓋的所述拋光墊110面積下的圖形單元120的上部面積的總和除以施加到晶圓的總荷重的值。
另外,可定義實際接觸壓力(Pr,Real Contact Pressure),實際接觸壓力是施加到晶圓的荷重除以與晶圓的表面實際接觸的圖形單元120的總面積的值,當拋光墊表面為理想的平面,且晶圓的表面為理想的平面時,實際接觸壓力和表觀圖案接觸壓力相等,但因晶圓和拋光墊110在製造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平坦度誤差,導致兩個值可能不同。
實際拋光的特性,根據實際接觸壓力其特性受到較大影響,在實際接觸壓力大的情況下,拋光率會增加,但對包含金屬的軟質基板或者晶圓進行拋光時,拋光液中包含的拋光顆粒可能會在基板的表面留下刮痕等缺陷。因此,需要將實際接觸壓力控制在適宜水平。
軟質的金屬可包括銅、鋁、鎢、鈦、氮化鈦、鉭、氮化鉭等,但不限於這些材質。但對硬度高的基板材料或晶圓進行拋光時,會要求較高的實際接觸壓力特性,因此不必製作成低實際接觸壓力。
通常,在拋光墊上僅通過調節很難控制表觀圖案接觸壓力,但本發明能夠按照設計控制表觀接觸面積。其中,硬度高的基板材料可包括SiO2 、SixNx、SiC等,但不限於此。
提出的拋光用墊100的特徵在於,為了控制拋光性能,控制要素圖案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即,即使晶圓與同一拋光墊110面接觸,實際上也可根據拋光墊110面上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來控制拋光特性。
即,設計拋光用墊100時,可通過調整晶圓和圖形單元120的表觀接觸面積來初次調整表觀圖案接觸壓力,在同一表觀接觸面積上將單位面積周長設計成互不相同,由此能夠控制拋光特性。
在這裡,如果調整表觀圖案接觸壓力,則能夠容易地調整可能會在晶圓的表面發生的刮痕或過度的壓力。
但是,在具有同一表觀圖案接觸壓力的拋光用墊100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進一步需要通過調整拋光率等不同的因數來更容易地調整拋光特性。為此,在初次確定的表觀接觸面積上可以進一步通過調整單位面積周長來進一步調整拋光的特性。這種設計過程也可通過先確定單位面積周長再調整表觀接觸面積的方法來實施。
另外,製作拋光用墊100時拋光墊110的平坦度可能不均勻,因此拋光墊110的平坦度差時,即使晶圓僅與拋光墊110上的圖形單元120的一部分接觸,或者整個圖形單元120與晶圓接觸,墊的均勻度也可能差。該情況下,由於存在實際接觸壓力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因此表觀圖案接觸壓力和實際接觸壓力可能會不同。為了改善這種實際製作工序中的不完全性,也可以用同一材料構成所述拋光墊110和所述圖形單元120,較佳由即使材料相同,物理特性即硬度或彈性係數、損耗模數(loss modulus)、儲能模數(storage modulus)等也不同的材料構成。
作為更佳的實施例,將所述拋光墊110的彈性係數或者硬度設計成低於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彈性係數或者硬度,從而能夠減少表觀圖案接觸壓力與實際接觸壓力的差異。另外,進一步地,也可通過將所述拋光墊110黏貼在彈性係數或者硬度更低的平板上來減少所述表觀圖案接觸壓力與實際接觸壓力之間的差異。
圖10和圖11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基於單位面積周長的拋光量的圖表。
圖10是在形成有具有相等的表觀接觸面積的均勻的圖形單元120的拋光用墊100上,變更圖形單元120的形狀之後,變更單位面積周長的實驗的結果。
更具體而言,圖10是使用形成有具有2.5%±0.5%、5%、10%以及30%的表觀接觸面積的均勻的圖案的圖形單元120的拋光用墊100來改變表觀接觸壓力的實驗的結果。從圖10中可知,在分別形成有具有相等的表觀圖案接觸壓力的均勻的圖案的拋光用墊100內,改變單位面積周長時拋光特性也得到一貫控制。
另外,通過調整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利用圖6所示的各種圖案進行實驗的結果示於圖11中。圖11的左側圖表是利用圓形圖形單元120改變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來進行拋光的結果,可知拋光率根據單位面積周長成比例地得到控制。
另外,圖11的右側圖表是示出利用除圓形以外的圖6中明示的多種圖形單元120並調整單位面積周長和表觀接觸面積來控制拋光率的結果,可確認到,其結果不僅適用於圓形,而且一貫地適用於多種圖形。
因此,在需要防止刮痕等缺陷的拋光工序中,為了增加圖形單元120的表觀接觸面積的同時控制拋光率等其他拋光特性,可具有可控制單位面積周長的多種形狀以及配置的單一圖形部121、連續圖形部122或者集合圖形部123。
圖12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一圖形部的形狀的例示圖。
另外,作為一實施例,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單一圖形部121為了相對於相等的表觀接觸面積調整單位面積周長,可多樣地設計成圖12所示的形狀,但其大小和配置密度、形狀等不限於這裡所示出的一實施例。
圖13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用墊的圖案單元的例示圖,圖14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案單元間的界限的例示圖,圖15是放大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案單元間的界限的例示圖。
如圖13至圖15所示,拋光用墊100還可包括圖案單元130。
所述圖案單元130的特徵在於,由多個所述圖形單元120組成,多個所述圖案單元130在所述拋光墊110上以同心圓形狀排列。
具體而言,由於拋光工序為旋轉工序,容納於設在拋光墊110上的圖形單元120內側的拋光液的流動方向根據旋轉方向而改變。因此,為了獲得所有角度上均勻的拋光特性,較佳在拋光墊110上至少3塊以上的所述圖案單元130以同心圓形狀排列。
即,為了在整個所述拋光墊110上實現所述晶圓的拋光特性滿足規定的誤差率以內的均勻的拋光,所述圖案單元130可以通過將所述拋光墊110分割成如下數量而被設置,該數量是使基於所述拋光墊110的旋轉方向的各所述圖案單元130內的拋光液的流動方向變相同的數量。
圖16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液的流動的例示圖,圖17至圖20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形狀和排列的例示圖。
如圖16至圖20所示,構成所述圖案單元130的所述圖形單元120可排列成具有流動阻力結構,該流動阻力結構能夠使沿旋轉方向流動的拋光液朝向所述圖形單元120的上部移動。
為此,構成所述圖形單元120的連續圖形部122以及集合圖形部123的單一圖形部121可設置成具有v字形、+字形、之字形等流動阻力結構。
另外,所述圖案單元130和所述圖形單元120設置成拋光液容納於所述圖形單元120的內側的結構,從而能夠防止拋光液向拋光墊110外側流出。
即,所述圖形單元120的排列可以如下方向設置,即,阻礙拋光液因離心力向拋光墊110的外側流出的方向。
以這種結構設置的所述圖案單元130和所述圖形單元120增加拋光液停留在拋光墊110的時間,從而能夠提高拋光液的使用效率。
另外,從圖16的拋光液流動特性解釋結果可知,左側上下(a)、(c)的解釋結果是圓形的單一圖形的情況下的流動解釋結果,右側上下(b)、(d)的解釋結果是在將單一圖形集合成妨礙漿料流動方向的集合圖像上的流動解釋結果。
從該結果可知,與單一圖形相比,利用集合圖形的情況下,漿料流動時漿料的流動阻力增加是顯而易見的,出於這種理由,漿料更多參與到圖案的上部即與加工物接觸的部位。通過利用這種集合圖形,能夠進一步調整拋光量。
圖21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凹槽單元的例示圖。
如圖21所示,本發明的所述拋光用墊100還可包括凹槽單元140。
所述凹槽單元140形成於所述圖案單元130,可以以槽的形式設置,以將供給到所述圖案單元130的拋光液輸送至所述圖案單元130的整個面。
所述凹槽單元140可包括第一凹槽141、第二凹槽142以及第三凹槽143。
所述第一凹槽141可沿所述圖案單元130的邊緣以放射狀形成,以向所述圖案單元130的長度方向引導所述拋光液。更具體而言,所述第一凹槽141可在所述圖案單元130中與形成所述拋光墊110的半徑的線對應的位置以槽的形態形成。這樣形成的所述第一凹槽141可使所述拋光液沿所述圖案單元130的長度方向迅速散開。
所述圖案單元130上可形成有3個至12個所述第一凹槽141。
所述第二凹槽142可以以與所述拋光墊110呈同心圓的同心狀形成,以向所述圖案單元130的寬度方向引導所述拋光液。
這樣設置的所述第二凹槽142能夠引導所述拋光液沿所述圖案單元130的寬度方向迅速散開。
所述第二凹槽142可形成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凹槽142可形成為相互具備0.5至5mm的間隔。
所述第三凹槽143可向所述拋光墊110的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傾斜形成。
所述第三凹槽143可相對於所述拋光墊110的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以+45度至-45度傾斜形成。
所述第一凹槽141、所述第二凹槽142以及所述第三凹槽143可具有0.1mm至2.0mm的寬度,且具有0.05mm至2.00mm的深度。
所述凹槽單元140可具備第一凹槽141、第二凹槽142以及第三凹槽143中的任意一個以上。
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拋光用墊100中,即使所述圖形單元120被晶圓磨損,也能夠保持拋光性能均勻,能夠容易地控制所述拋光用墊100的拋光率。
一方面,本發明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所述拋光墊包括上墊部1100以及下墊部1200,較佳所述下墊部1200以硬度和彈性係數中的任意一個以上的物理性質低於所述上墊部1100的軟質的材料形成。
即,在如圖23至圖25所示的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1000、2000、3000)中,所述上墊部(1100、2100、3100)直接形成於所述下墊部(1200、2200、3200),從而實現與所述下墊部成一體的狀態,可通過將聚合物填充到凹雕模具中並冷凍(freezing)來形成上墊部,此時,參考圖23,所述凹雕模具可設置成形成與所述圖案單元對應的形狀的凹雕圖案,以使能夠在所述上墊部1100上形成由多個圖形單元120構成的圖案單元。
之後,在所述上墊部1100完全凝固之前,將下墊部1200緊貼在上墊部1100的下部,所述上墊部1100需為填充到所述凹雕模具的聚合物未完全凝固的狀態。
之後,將所述下墊部1200朝向所述上墊部1100加壓來黏貼,從而能夠使所述下墊部1200和所述上墊部1100成為一體。
這樣,所述下墊部1200與所述上墊部1100以同一材質設置時,在所述上墊部1100完全凝固之前緊貼,從而能夠容易地實現一體化,若所述下墊部1200相比於所述上墊部1100以更軟質的材料形成,則所述下墊部1200對應於晶圓的表面形狀而變形,由此能夠提高拋光效率。
另外,除所述圖形單元120以外的所述上墊部1100以及所述下墊部1200的厚度可設置成小於4mm。
圖24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2000的例示圖。
參照圖24,在將聚合物填充到凹雕模具中並冷凍來形成上墊部2100的步驟中,形成於所述凹雕模具的所述凹雕圖案可設置成還在多個所述圖案單元之間形成間隙區域G,所述間隙區域G上未形成圖形單元120。
此時,所述間隙區域G的寬度可以形成為0.2-5mm。
圖25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3000的例示圖。
再參照圖25,在上墊部3100上還可形成有間隙凹槽3110。
所述間隙凹槽3110可形成於間隙區域,可由朝向所述上墊部3100的厚度方向具有預先設定的深度且延伸至所述上墊部3100或者所述下墊部3200規定深度的槽構成。
在這裡,所述間隙凹槽3110的寬度為0.1-5mm,深度可超過0且形成至所述下墊部的剩餘厚度為0.01的深度。
隨著形成所述間隙凹槽3110,所述上墊部3100以及所述下墊部3200對應於所述晶圓的表面的形狀更柔軟地變形,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拋光效率。
只是,所述間隙凹槽3110不限於形成在間隙區域,也可形成在上墊部3100上需要的位置。
圖26至圖29是示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4000、5000、6000、7000)的例示圖,第四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可通過在黏結膜部上形成上墊部(4100、5100、6100、7100)之後將其與下墊部(4200、5200、6200、7200)黏貼的方式製作。
在如圖26所示的第四實施例中,在黏結膜部上形成上墊部的情況下,可通過與前述的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方法將聚合物填充到凹雕模具中並冷卻來形成所述上墊部4100,圖形單元以及圖案單元與前述的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具體的說明。
此時,在黏結膜部上形成上墊部的過程中,所述上墊部4100可通過將預先以片狀製造的熱塑性聚合物利用所述凹雕模具以半熔融狀態注塑的方法形成,由此縮短冷卻時間,從而實現更迅速的工序,而且,不僅使得與所述黏結膜的黏結更好地實現,而且使得與下墊部4200的黏結更好地實現。
圖27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5000的例示圖,可在多個所述圖案單元之間形成間隙區域G,在所述間隙區域G上未形成圖形單元120。
圖28是示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6000的例示圖,圖29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7000的例示圖。
如圖28和圖29所示,利用黏結膜部黏結上墊部和下墊部之後,可在間隙區域或者上墊部上還形成間隙凹槽。
具體而言,如圖28所示,所述間隙凹槽6110形成為朝向所述上墊部6100的厚度方向具有預先設定的深度,可形成延伸至所述上墊部6100的規定的深度的槽。
或者,如圖29所示,所述間隙凹槽7110形成為朝向所述上墊部7100的厚度方向具有預先設定的深度,可形成延伸至所述上墊部7100和所述下墊部7200的規定的深度的槽。
這樣設置的所述間隙凹槽6110、7110能夠使所述上墊部6100、7100以及所述下墊部6200、7200對應於所述晶圓的表面形狀而變形。
另外,所述第六實施例和第七實施例的間隙凹槽也可形成為前述的凹槽單元的形狀。
圖30是比較先前技術的拋光墊與根據本發明製造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拋光率性能的圖表,這樣可確認到,與先前技術的拋光用墊相比,本發明在各種條件下拋光率性能大幅提高。
另外,本發明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製造方法只是用於製造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實施例,不限於前述的方法。
具體而言,可通過在材料上通過鐳射、電子速(e-beam)、蝕刻等方法直接進行雕刻(engraving)來製造。另外,也可適用不使用模具而是利用3D列印來直接製造的方法。
前述的本發明的說明用於例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理解在不變更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或必需特徵的前提下可簡單變更為其他具體的方式。因此,應理解以上敘述的實施例是整體方面的例示,並非用於限定。例如,以單一方式說明的各構成要素也可分散實施,同樣,分散說明的構成要素也可以以結合的方式實施。
本發明的範圍由申請專利範圍來確定,應解釋為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的主旨、範圍以及其等同概念匯出的所有變更或者變形的方式均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100:拋光用墊 110:拋光墊 120:圖形單元 121:單一圖形部 122:連續圖形部 123:集合圖形部 130:圖案單元 140:凹槽單元 141:第一凹槽 142:第二凹槽 143:第三凹槽 1000:第一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2000:第二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3000:第三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4000:第四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5000:第五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6000:第六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7000:第七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上墊部 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下墊部 3110、5110、6110、7110:間隙凹槽 G:間隙區域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例示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一圖形部的剖面例示圖。
圖4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表觀接觸面積的運算方法的例示圖。
圖5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位面積周長的運算方法的例示圖。
圖6至圖9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配置的例示圖。
圖10和圖11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基於單位面積周長的拋光量的圖表。
圖12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一圖形部的形狀的例示圖。
圖13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用墊的圖案單元的例示圖。
圖14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案單元間的界限的例示圖。
圖15是放大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案單元間的界限的例示圖。
圖16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拋光液的流動的例示圖。
圖17至圖20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圖形單元的形狀以及排列的例示圖。
圖21是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凹槽單元的例示圖。
圖22是示出先前技術的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3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4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5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6是示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7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8是示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29是示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例示圖。
圖30是比較先前技術的拋光用墊與根據本發明製造的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的拋光率性能的圖表。
100:拋光用墊
110:拋光墊
120:圖形單元
121:單一圖形部

Claims (33)

  1. 一種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包括: 拋光墊,設置成對位於上部的晶圓進行拋光;以及 多個圖形單元,形成在所述拋光墊上,且朝向所述拋光墊的上部凸出形成; 其中所述圖形單元形成為具有對應於目標拋光特性的表觀接觸面積和單位面積周長。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表觀接觸面積是檢查面積內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的凸出面積(Au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單位面積周長是檢查面積內包括的所述圖形單元的總周長(Lt )除以檢查面積(A0 )的值。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表觀接觸面積控制在1.0%至80.0%,所述單位面積周長為1mm/mm2 至250mm/mm2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包括: 單一圖形部,由一個單一閉曲線包圍; 連續圖形部,無單一閉曲線,由連續的線形成,且由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以及 集合圖形部,由多個所述單一圖形部的組合構成,且由反復的最小單位構成; 其中所述圖形單元包括所述單一圖形部、所述連續圖形部以及所述集合圖形部中的任意一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均勻地反復配置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均勻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不規則地反復配置不同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設置成在所述拋光墊上反復配置大小不同的同一形狀的所述單一圖形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還包括由多個所述圖形單元構成的多個圖案單元。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多個所述圖案單元在所述拋光墊上以同心圓形狀排列。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為了在整個所述拋光墊上實現所述晶圓的拋光特性滿足預先設定的誤差率以內的均勻的拋光,所述圖案單元通過將所述拋光墊分割成使基於所述拋光墊的旋轉方向的各所述圖案單元內的拋光液的流動方向變相同的數量而被設置。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排列成使沿旋轉方向流動的拋光液朝向所述圖形單元的上部移動。
  14.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排列成阻擋流入所述集合圖形部和所述連續圖形部內側的拋光液向所述拋光墊的外側流出。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還包括凹槽單元,所述凹槽單元形成於所述圖案單元,以槽的形式設置,以將供給到所述圖案單元的拋光液輸送至所述圖案單元的整個面。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凹槽單元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圖案單元的邊緣以放射狀形成,以向所述圖案單元的長度方向引導所述拋光液。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在所述圖案單元上形成有3個至12個所述第一凹槽。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凹槽單元包括多個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與所述拋光墊呈同心圓的同心狀形成,以向所述圖案單元的寬度方向引導所述拋光液。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多個所述第二凹槽設置成具備0.5至5mm的間隔。
  20.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還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向所述拋光墊的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傾斜形成。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相對於所述拋光墊的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以+45度至-45度傾斜形成。
  22.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凹槽單元具有0.1mm至2.0mm的寬度,且具有0.05mm至2.00mm的深度。
  23.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凹槽單元具備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中的任意一個以上。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拋光墊包括上墊部和下墊部, 所述下墊部的硬度和彈性係數中的任意一個以上的物理性質低於所述上墊部。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上墊部直接形成於所述下墊部上,設置成與所述下墊部成一體。
  26. 如請求項24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在所述上墊部上形成有由多個所述圖形單元構成的圖案單元。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上墊部設置成在多個所述圖案單元之間形成間隙區域,所述間隙區域上未形成圖形單元。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間隙區域的寬度為0.2-5mm。
  29. 如請求項26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在所述上墊部上還形成有間隙凹槽, 所述間隙凹槽由形成為朝向所述上墊部的厚度方向具有預先設定的深度,且由延伸至所述上墊部或者所述下墊部的槽構成。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間隙凹槽的寬度為0.1-5mm,深度超過0且形成至所述下墊部的剩餘厚度成為0.01的深度。
  31. 如請求項26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的凸出高度形成為0.001至1mm。
  32. 如請求項26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圖形單元的垂直方向截面積變化量設置成0-20%。
  33. 如請求項24所述之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其中,所述上墊部以及所述下墊部的整體厚度小於5mm。
TW109118183A 2019-05-29 2020-05-29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TWI805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63360 2019-05-29
KR1020190063360A KR102222851B1 (ko) 2019-05-29 2019-05-29 그루브가 형성된 연마용 패드
KR10-2019-0063380 2019-05-29
KR1020190063372A KR102186895B1 (ko) 2019-05-29 2019-05-29 마이크로 패턴을 갖는 연마용 패드의 설계방법
KR1020190063380A KR102221514B1 (ko) 2019-05-29 2019-05-29 연마액의 유동 저항 구조를 갖는 연마용 패드
KR10-2019-0063372 2019-05-29
KR1020200055933A KR102440315B1 (ko) 2020-05-11 2020-05-11 패턴구조를 갖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용 패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020-0055933 2020-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968A true TW202042968A (zh) 2020-12-01
TWI805924B TWI805924B (zh) 2023-06-21

Family

ID=7355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8183A TWI805924B (zh) 2019-05-29 2020-05-29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4507A1 (zh)
TW (1) TWI805924B (zh)
WO (1) WO20202421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1590B2 (en) * 2021-06-14 2024-04-09 Applied Materials, Inc. Polishing pads with interconnected po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7426B1 (en) * 1999-04-06 2001-04-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CMP polishing pad
KR100348525B1 (ko) * 1999-10-09 2002-08-14 동성에이앤티 주식회사 다양한 표면 그루브패턴을 갖는 연마패드
JP2001150332A (ja) * 1999-11-22 2001-06-05 Nec Corp 研磨パッドおよび研磨方法
US6612916B2 (en) * 2001-01-08 2003-09-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rticle suitable for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processes
US20030139122A1 (en) * 2002-01-24 2003-07-24 Lawing Andrew Scott Polishing pad for a 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or polishing (CMP) system
JP4806160B2 (ja) * 2003-12-19 2011-11-0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研磨パッド、研磨方法ならびに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JP5186738B2 (ja) * 2006-07-10 2013-04-24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被研磨体の研磨方法
KR100842486B1 (ko) * 2006-10-30 2008-07-01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Cmp 장비의 폴리싱패드와 이의 제조장치
WO2013081665A2 (en) * 2011-11-29 2013-06-06 Nexplanar Corporation Polishing pad with foundation layer and polishing surface layer
US9649742B2 (en) * 2013-01-22 2017-05-16 Nexplanar Corporation Polishing pad having polishing surface with continuous protrusions
KR101916119B1 (ko) * 2017-02-06 2019-01-30 주식회사 리온에스엠아이 화학적 기계 연마용 연마패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4507A1 (en) 2022-05-05
TWI805924B (zh) 2023-06-21
WO2020242172A1 (ko)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01500A1 (en)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pad with internal channels
US7807252B2 (en)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pad having secondary polishing medium capacity control grooves
KR101109160B1 (ko) 슬러리 소모량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홈 배열을 갖는 연마 패드
US20210323114A1 (en) 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pad with protruded structures
US6620031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planarizing length of a polishing pad
US20060014477A1 (en) Polishing pad with flow modifying groove network
US11673226B2 (en) Retaining ring for CMP
TW201800181A (zh) 用於cmp拋光墊之碎屑移除凹槽
TW202042968A (zh) 具有圖案結構的化學機械拋光用墊
KR102221514B1 (ko) 연마액의 유동 저항 구조를 갖는 연마용 패드
JP4478859B2 (ja) 研磨パッド
TWI652735B (zh) 具有內部通道的化學機械研磨墊
KR102440315B1 (ko) 패턴구조를 갖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용 패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186895B1 (ko) 마이크로 패턴을 갖는 연마용 패드의 설계방법
KR102222851B1 (ko) 그루브가 형성된 연마용 패드
TWI602650B (zh) 化學機械研磨之固定環
KR102526840B1 (ko) 증가된 둘레 길이를 갖는 돌출 패턴을 포함하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30226660A1 (en) Polishing pad, polish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273586Y1 (ko) 그루브를 갖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용 연마패드
KR200273585Y1 (ko) 그루브를 갖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용 연마패드
KR100207514B1 (ko) 화학기계적 연마(cmp) 장비의 연마패드 복원장치
KR20230062499A (ko) 다공성 돌출 패턴을 포함하는 화학-기계적 연마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169685A (ko) 개선된 연마속도를 갖는 연마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학적 기계적 연마장치
KR20230169683A (ko) 개선된 연마속도를 갖는 연마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학적 기계적 연마장치
KR20070022054A (ko) 진동 경로를 갖는 그루브 망상조직을 포함하는 연마 패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