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2540A - 攝影模組 - Google Patents

攝影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2540A
TW202042540A TW109109243A TW109109243A TW202042540A TW 202042540 A TW202042540 A TW 202042540A TW 109109243 A TW109109243 A TW 109109243A TW 109109243 A TW109109243 A TW 109109243A TW 202042540 A TW202042540 A TW 2020425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connecting wire
terminal
conductive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正培
金昌郁
朴龍星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Lg伊諾特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25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影模組,其包含:一透鏡單元,其包含一液體透鏡,該液體透鏡包含一導電性液體及一非導電性液體;一印刷電路板,其上安置有一影像感測器,該影像感測器與該透鏡單元之一光學軸線對準;一驅動電路,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且用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導電性液體與該非導電性液體間所形成之一介面;一迴轉感應器,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迴轉感應器用以感測該攝影模組之移動;及一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且用以傳輸由該驅動電路輸出之一訊號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介面。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係經設置以致不在與該光學軸線平行之垂直方向上與該迴轉感應器重疊。

Description

攝影模組
關於一種攝影模組之多個實施例。
可攜式裝置的使用者要求光學裝置具有高解析度,小型及擁有多樣化之照相功能。例如,多樣化之照相功能可包括光學放大/縮小功能,AF功能,或是手震補償或OIS功能中至少一者。
在習用之攝影模組中,前述之照相功能係藉將複數個透鏡組合並直接地移動組合後透鏡來實現。然而,此種增加透鏡數量的情況可增大光學裝置的尺寸。
AF功能及OIS功能係藉傾斜或移動複數個透鏡來進行,該等透鏡固定於透鏡支架且在光學軸線方向或與光學軸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對準光學軸線。為此目的,使用了單獨的透鏡驅動裝置來將由複數個透鏡組成之鏡頭組驅動。然,此單獨透鏡驅動裝置消耗大量功率,且為了保護此驅動裝置,需要額外地提供獨立於攝影模組外之護罩玻璃,導致習用之攝影模組在整體尺寸上的增加。因此,對於電性調整兩種液體間之介面之曲率以便執行AF功能及OIS功能之液體透鏡的研究已經展行。
習用之攝影模組使用迴轉感應器而可執行OIS功能。然而,迴轉感應器存有對雜訊敏感的問題。
實施例可提供其中迴轉感測器較不受雜訊影響之一種攝影模組。
然而,藉本揭露內容完成的目標不限於以上提出的目標,且本文未提述的其他目標,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可由以下說明輕易理解之。
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可包括:一透鏡單元,其包含一液 體透鏡,該液體透鏡包含一導電性液體及一非導電性液體;一印刷電路板,其上安置有一影像感測器,該影像感測器與該透鏡單元之一光學軸線對準;一驅動電路,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且用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導電性液體與該非導電性液體間所形成之一介面;一迴轉感應器,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迴轉感應器用以感測該攝影模組之移動;及一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用以傳輸由該驅動電路輸出之一訊號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介面,且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係經設置以致不在與該光學軸線平行之垂直方向上與該迴轉感應器重疊。
例如,攝影模組可進一步包括連接部,用以將該液體透鏡與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電性相接。
例如,在該印刷電路板上,該驅動電路設置於驅動電路區中,該驅動電路區可設置於其中安置有該影像感測器之影像區與其中安置有該迴轉感測器之迴轉區間。替代地,在該印刷電路板上,該迴轉感測器設置於迴轉區中,該迴轉區設置於其中安置有該驅動電路之驅動電路區與其中安置有該影像感測器之感測區間。
例如,該液體透鏡可包括與該導電性液體電性連接之共通電極,及與該共通電極電性隔絕之複數個單獨電極,且該液體透鏡藉由施加至該共通電極之共通電壓與施加至該等單獨電極之單獨電壓間之差異來驅動。
例如,該影像區可包括一中心區,其中安置該影像感測器,一第一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等單獨電極當中之若干個單獨電極相接之多個第一終端,該第一終端區定位於該中心區之一個側邊上,一第二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等單獨電極當中餘下多個單獨電極相接之多個第二終端,該第二終端區定位於該中心區之一相對側邊上,及一第三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共通電極相接之一第三終端。
例如,該驅動電路區可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之水平方向上設置於該影像區與該迴轉區間,且該驅動電路區可包括一第一側部,其中安置第四至第六終端,該第一側部面向該影像區,及一第二側部,形成對置該第 一側部,該第二側部面向該迴轉區,且其中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可包括一第一連接導線,電連接由第四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某些單獨電壓至第一終端,一第二連接導線,電連接由第五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餘下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及一第三連接導線,電連接由第六終端提供之共通電壓至第三終端。
例如,該迴轉區可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之水平方向上設置於該影像區與該驅動電路區間,且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可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包圍該迴轉區。
例如,該迴轉區可包括一第一側邊,面向該影像區,一第二側邊,面向該驅動電路區且相對該第一側邊安置,一第三側邊,設置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間,及及一第四側邊,相對該第三側邊安置,該驅動電路區可包括一第一側部,其中安置第四至第六終端,該第一側部面向該迴轉區之該第二側邊,及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可包括一第一連接導線,其將由第四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某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一第二連接導線,其將由第五終端所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餘下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及一第三連接導線,其將由該六終端提供之共通電壓電連接至第三終端。
例如,該第一連接導線可具有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一連接導線與迴轉區之第三側邊分隔開,及該第二連接導線可具有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二連接導線與迴轉區之第四側邊分隔開。
例如,該第三連接導線可具有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三連接導線鄰接該第一連接導線或該第二連接導線來設置。
前文概述及下文中對本案揭露內容之具體描述皆屬例示與說明,且意圖對所主張的內容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20:印刷電路板
22:透鏡組
24:操控電路
26:影像感測器
100:攝影模組
144:第一連接基板
146:第二連接基板
148:絕緣層
150:接合構件
150:板支腳
200:攝影模組
200A:攝影模組
200B:攝影模組
210:操控電路
220:迴轉感應器
230:驅動電路
232:控制器
234:電壓驅動電路
250:透鏡組
260:液體透鏡單元
270:驅動電壓供應單元
280:液體透鏡
302:第一終端
304:第一終端
306:第二終端
308:第二終端
310:第三終端
410:加壓狀態
420:非活化狀態
510:持續加壓狀態
520:非活化狀態
BO:介面
CA:空腔
CEA:中心區
CL11:第一連接導線
CL12:第一連接導線
CL21:第二連接導線
CL22:第二連接導線
CL3:第三連接導線
DA:驅動電路區
E1:第一電極
E2:第二電極
GA:迴轉區
GS:迴轉感應器
i:側壁
IA:影像區
LQ1:第一液體
LQ2:第二液體
LX:光學軸線
O1:第一開口
O2:第二開口
P1:第一板部
P2:第二板部
P3:第三板部
S1:第一側部
S2:第二側部
SS1:第一側邊
SS2:第二側邊
SS3:第三側邊
SS4:第四側邊
T1:第一終端區
T2:第二終端區
T4:第四終端區
T5:第五終端區
T41:第四之一終端
T42:第四之二終端
T51:第五之一終端
T52:第五之二終端
T6:第六終端區
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藉由參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本發明之以上及其他目標、特徵及優點將變得更顯而易見,其中:
圖1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液體透鏡單元的剖面視圖;
圖3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方塊示意圖;
圖4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平面視圖;
圖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平面視圖;
圖6A及6B為根據一比較例及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中由一迴轉感應器所輸出之訊號的波形圖。
在下文中,將參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
然而,本發明之技術精神不限於下文所揭示之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但可以各種不同形式實施。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精神的情況下,可選擇性地組合及取代組件中之一或多者以在例示性實施例之間使用。
又,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可解譯為具有與一般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的含義相同的含義。可考慮到相關技術之上下文含義來解譯如辭典中所定義之彼等術語的一般術語。
此外,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意欲說明例示性實施例,但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在本說明書中,除非另外指定,否則呈單數形式之術語可包括複數形式。當表達「A、B及C中之至少一者(或一或多個)」時,其可包括A、B及C之所有可能組合中之一或多者。
此外,可在本文中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及「(b)」之術語以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的組件。該等術語中之每一者並不用以定義對應組件之本質、次序或序列,而是僅用以區分對應組件與其他組件。
在一個組件描述為「連接」、「耦接」或「接合」至另一組件之狀況下,此描述包括一個組件直接「連接」、「耦接」或「接合」至另一組件之狀況及一個組件「連接」、「耦接」及「接合」至另一組件且又一組件安 置於一個組件與另一組件之間的狀況兩者。
在任一個組件描述為形成或安置於另一組件「上(或下方)」之狀況下,此描述包括兩個組件形成為彼此直接接觸之狀況及兩個組件彼此間接接觸使得一或多個其他組件介入於兩個組件之間的狀況兩者。此外,在一個組件描述為形成於另一組件「上(或下方)」之狀況下,此描述可包括一個組件相對於另一組件形成於上或下方之狀況。
可變透鏡可為變焦透鏡。另,可變透鏡可為焦距上可予調整的透鏡。可變透鏡可為液體透鏡、聚合物透鏡、液晶透鏡、音圈馬達(VCM)類型或形狀記憶合金(SMA)類型當中的至少一者。液體透鏡可包括包含一液體之液體透鏡及包含二液體之液體透鏡。包含一液體之液體透鏡可藉調整安置於相對該液體之位置處的隔膜以改變焦距,例如,藉使用磁鐵與線圈間之電磁力按壓隔膜。包含二液體之液體透鏡可包括導電性液體或/且非導電性液體,且可使用施加至液體透鏡之電壓調整形成於導電性液體與非導電性液體間之交界面。聚合物透鏡可藉使用像是壓電致動器之驅動單元控制聚合物來改變焦距。液晶透鏡可藉使用電磁力控制液晶來改變焦距。音圈馬達(VCM)類型可藉使用磁鐵與線圈間之電磁力調整固體透鏡或包括固體透鏡之透鏡組來改變焦距。形狀記憶合金(SMA)類型係藉使用形狀記憶合金控制固體透鏡或包括固體透鏡之透鏡組來改變焦距。
下文中,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將以可變透鏡包括液體透鏡來說明。然,所揭發明不受其限制。也就是說,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之於下描述亦可應用至包括液體透鏡以外之任一可變透鏡的攝影模組。
下文中,依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100,200,200A及200B將使用笛卡兒座標系描述。然,所揭發明不受其限制。也就是說,儘管笛卡兒座標系之X軸,Y軸及Z軸在圖式中係以彼此間垂直示之,但是所揭發明不受其限制。X軸,Y軸及Z軸可彼此相交,而非彼此間相垂直。
圖1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100的剖面示意圖。
參看圖1,攝影模組100可包括透鏡組22,操控電路24及影像感測器26。
透鏡組22可包括至少一個透鏡單元。至少一個透鏡單元可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鏡及液體透鏡單元(或液體透鏡模組)。
操控電路24用來控制透鏡單元(如液體透鏡單元),及供給驅動電壓(或操作電壓)以驅動液體透鏡單元。操控電路24可以積體電路之形式實現。
影像感測器26可運作來將已通過至少一個透鏡單元(如第一透鏡,液體透鏡單元及第二透鏡)之光轉換成影像數據。更具體地,影像感測器26可透過包括複數個像素之像素陣列將光轉換成類比訊號,且可將與類比訊號相應之數位訊號合成以生成影像數據。
上述之操控電路24及影像感測器26可安置於單個印刷電路板上。然,此僅作為例示,且所揭發明不受其限制。
當根據該實施例之攝影模組100應用到光學裝置時(或光學儀器)時,操控電路24之配置可按光學裝置所需之規格做出不同設計。特定言之,操控電路24可按積體電路之形式的單一晶片來實現。
第一透鏡可安置於透鏡組22上,且可為光自透鏡組22之外入射於上的一區域。第一透鏡可實施為單一個透鏡,或可實施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透鏡,其對準中央軸線以形成光學系統。此處,中央軸線可為由攝影模組100中包括之第一透鏡,液體透鏡單元及第二透鏡所形成之光學系統中的光學軸線LX,或可為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軸線。光學軸線LX可對應影像感測器26之光學軸線。亦即,第一透鏡,液體透鏡單元,第二透鏡及影像感測器26可經設置以便透過主動對位與光學軸線LX對準。此處,主動對位可為將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液體透鏡單元當中之每一者的光學軸線對準影像感測器26的光學軸線之運作。
第二透鏡可安置於液體透鏡單元下方。第二透鏡可在光學軸線方向上(如Z軸方向)與第一透鏡分隔開。
由攝影模組100之外入射至第一透鏡上的光可穿通液體透鏡單元,且可入射至第二透鏡上。第二透鏡可實施為單一個透鏡,或可實施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透鏡,其對準中央軸線以形成光學系統。
不同於液體透鏡單元,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中之每一個可為固體透鏡,且可由塑膠形成。然,所揭發明並不侷限於每一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特定材料。
圖2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液體透鏡單元的剖面視圖。
圖2中示出之液體透鏡單元可包括第一連接基板144(或單獨電極連接基板),液體透鏡(或液體透鏡體)及第二連接基板146(或通用電極連接基板)。液體透鏡單元之連接部可供以電性連接印刷電路板至液體透鏡,且可包括第一及第二連接基板144及146。
液體透鏡可包括複數個不同種類之液體(LQ1,LQ2),第一至第三板部(P1,P2,P3),第一及第二電極(E1,E2)及絕緣層148。
該等液體(LQ1,LQ2)可容置於空腔CA中,且可包括可導電之第一液體LQ1(亦可指代為「導電性液體」)及不導電之第二液體LQ2(亦可指代為「絕緣液體」或「非導電性液體」)。第一液體LQ1及第二液體LQ2可不相混和,且介面BO可形成於第一液體LQ1與第二液體LQ2間之接觸部處。例如,第一液體LQ1可安置於第二液體LQ2上,但所揭發明不受其限制。
第一板部P1之內表面可構成空腔CA之側壁i。第一板部P1可包括具有一預定傾斜面之上及下開口。亦即,空腔CA可定義為由第一板部P1之傾斜面i,接觸第二板部P2之第一開口及接觸第三板部P3之第二開口圍繞之一區域。
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之中較大的開口直徑可根據液體透鏡所需視域(FOV)或液體透鏡在攝影模組100中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根據此實施例,第一開口O1之大小(面積或寬度)可大於第二開口O2之大小(面積或寬度)。此處,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中每一個開口之大小可為水平方向(如X軸及Y軸)上之橫截面積。例如,當每一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具有圓截面時,其大小可為半徑,而當每一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具有方截面時,其大小可為對角長度。
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中之每一個開口可具有含圓截面之孔 形狀。二液體間形成之介面BO可藉施加於液體透鏡之驅動電壓沿著空腔CA之傾斜面i移動。
第一液體LQ1及第二液體LQ2可填充、容納或安置於第一板部P1中之空腔CA內。此外,空腔CA為已經通過第一透鏡之光所穿過的一部分。因此,第一板部P1可由透明材料形成,或可包括雜質以使光不容易穿透。
電極可分別設置於第一板部P1之一個及另一表面上。複數個第一電極E1可與第二電極E2分隔開,且可設置於第一板部P1之一個表面(如底表面,側表面及頂表面)上。第二電極E2可設置於第一板部P1之別的表面(如頂表面)之至少一局部上且可直接接觸第一液體LQ1。
此外,第一電極E1可實施為複數個電極(下文中將指代為「單獨電極」),而第二電極E2可實施為單一電極(下文中將指代為「共通電極」)。
安置在第一板部P1之別的表面上之第二電極E2之一局部可暴露於第一液體LQ1,其為導電性。
每一個第一及第二電極E1及E2可由導電性材料形成。
此外,第二板部P2可設置於第二電極E2之一個表面上。亦即,第二板部P2可設置於第一板部P1上。具體來說,第二板部P2可設置於第二電極E2之頂表面及空腔CA上。
圖2中之液體透鏡單元可進一步包括接合構件(或黏接劑)150。接合構件150可設置於第一板部P1與第二板部P2間,且可作用為將第一板部P1與第二板部P2彼此接合。
替代地,圖2中之液體透鏡單元可進一步包括板支腳150而非包括接合構件150。板支腳150係安置於於第一板部P1與第二板部P2間,且用作支撐第二板部P2。此處,板支腳150可同第二板部P2由相同材料製成,且可與其一體化形成。
第三板部P3可安置於第一電極E1之一個表面上。亦即,第三板部P3可安置於第一板部P1下方。具體地,第三板部P3可安置於第 一電極E1之底表面上及空腔CA下方。
第二板部P2及第三板部P3可經設置彼此相對,第一板部P1插置於其間。第二板部P2或第三板部P3中之至少其一可省略。
第二板部P2或第三板部P3中之至少其一可具有矩形平板形狀。每一個第二及第三板部P2及P3可為光所通過之區域,且可由透光材料製成。例如,每一個第二及第三板部P2及P3可由玻璃製成。出於便利製程,每一個第二及第三板部P2及P3可彼此皆由相同材料來製成。
根據一實施例,出自第一透鏡之光可入射至第二板部P2上。也就是說,在空腔CA中,在光入射之方向上定向之第一開口的面積可大於在相反方向上定向之第二開口的面積。為此,第二板部P2可具有容許光行進空腔CA之配置。第三板部P3可具有容許已穿通第一板部P1中之空腔CA的光往第二透鏡行進之配置。
根據另一實施例,光可從第一透鏡入射至第三板部P3上。亦即,在空腔CA中,在光入射之方向上定向之第二開口的面積可小於在相反方向上定向之第一開口的面積。為此,第三板部P3可具有容許光行進空腔CA之配置。第三板部P3可具有容許已穿通第一板部P1中之空腔CA的光往第二透鏡行進之配置。第二板部P2可具有容許已穿通第一板部P1中之空腔CA的光往第二透鏡行進之配置。
第二板部P2可與第一液體LQ1直接接觸。
絕緣層148可經安置以便覆蓋空腔CA下方之第三板部P3之頂表面之一部分。亦即,絕緣層148可安置於第二液體LQ2與第三板部P3之間。
另外,絕緣層148可經安置以便將構成空腔CA之側壁之第一電極E1的一部分覆蓋。另外,絕緣層148可經安置以便覆蓋第二電極E2的一部分,第一板部P1及第一板部P1之頂表面上之第一電極E1。因此,可藉絕緣層148來防止第一電極E1與第一液體LQ1間之接觸及第一電極E1與第二液體LQ2間之接觸。
絕緣層148可覆蓋第一及第二電極E1及E2中的一者(如第 一電極E1),且可將其另一者(如第二電極E2)之一部分暴露,而可將電能施加至可導電之第一液體LQ1。
第一連接基板144可將液體透鏡中包括的複數個第一電極E1電連接至主機板(未示)。第二連接基板146可將液體透鏡之第二電極E2電連接至主機板。為此,第一連接基板144可實施為軟性電路板,而第二連接基板146可實施為軟性電路板或單一金屬基板(或導電金屬板)。
第一連接基板144可經由電連接至複數個第一電極E1中每一個電極之連接墊而與主機板上形成的電極焊墊電性相連。
第二連接基板146可經由電連接至第二電極E2之連接墊而與主機板上形成的電極焊墊電性相連。
主機板可包括凹口及電路元件(未示),該凹口可將影像感測器26安裝、座設、緊密設置、固設、暫時固定,支撐、耦接或容納於中。主機板之電路元件可構成控制模組,其控制液體透鏡單元及影像感測器。於此,控制模組可於後參照圖3描述。電路元件可包括被動元件或主動元件中至少一個,且可具有各種面積及高度。
主機板可實施為包括軟性電路板之軟硬結合電路板(RFPCB)。軟性電路板可根據安裝攝影模組100需要的空間而彎折。
如上所述配置之液體透鏡的驅動將於下細述。
第一連接基板144及第二連接基板146作用為供應驅動電壓,用於分別驅動液體透鏡至第一及第二電極E1及E2。當驅動電壓透過第一連接基板144及第二連接基板146施加至第一及第二電極E1及E2時,第一液體LQ1與第二液體LQ2間之介面BO可變形,且液體透鏡之形狀(如曲度),焦距長度或傾斜角度中之至少一個可被改變(或被調整)。例如,液體透鏡之焦距長度可隨著液體透鏡中形成之介面BO根據驅動電壓彎曲或傾斜當中至少其一的改變而被調整。在此方式中,當介面BO之形變,曲率半徑及傾斜角度受到了控制,包括液體透鏡之攝影模組100可執行AF功能及手震補償或OIS功能。
例如,第一連接基板144可傳輸四種不同的單獨電壓,即第 一至第四單獨電壓至液體透鏡,且第二連接基板146可傳輸一種共通電壓至液體透鏡。共通電壓可包括直流(DC)電壓或交流(AC)電壓。當共通電壓以脈衝形式施加時,脈衝之寬度或其任務週期可為常數。
液體透鏡可藉施予至共通電極的共通電壓與施予至複數個單獨電極之多個單獨電壓之間的差異來驅動。
透過第一連接基板144供應的多個單獨電壓可施加至暴露於液體透鏡之各別角落處之複數個第一電極E1。
儘管未加以示之,傳導性環氧樹脂可安置於第一連接基板144與複數個第一電極E1之間以使第一連接基板144與複數個第一電極E1可成彼此接觸、耦接及電性連接。另外,傳導性環氧樹脂可安置於第二連接基板146與第二電極E2之間以使第二連接基板146與第二電極E2可成彼此接觸、耦接及電性連接。。
在下文中,將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的控制過程。
圖3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的方塊示意圖。
參看圖3,攝影模組200可包括操控電路210及透鏡組250。操控電路210可對應圖1之操控電路24,透鏡組250可對應圖1之透鏡組22。特而言之,操控電路210對應上文述及之控制模組。
操控電路210可控制包括液體透鏡280之液體透鏡單元之操作。為此,操控電路210可包括迴轉感應器220及驅動電路230。操控電路210可具有用以執行AF及OIS功能之配置,且可基於使用者需求或感應結果(如迴轉感應器220之動態訊號)控制包括在透鏡組250中之液體透鏡280。此處,液體透鏡280可對應圖2中示出之液體透鏡。
迴轉感應器220可為不包括在操控電路210之獨立組件,或可包括在操控電路210中。
迴轉感應器220可感應在二個方向(即偏航軸(yaw-axis)方向及俯仰軸(pitch-axis)方向)上移動之旋轉角速度,以針對攝影模組100或200或包括攝影模組100或200之光學裝置於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動(即 抖動或手震)作出補償。迴轉感應器220可對應所感應之旋轉角速度產出動態訊號,且可提供動態訊號至驅動電路230。
驅動電路230可作用來控制兩種液體LQ1及LQ2間形成之介面BO,且可包括控制器232及電壓驅動電路234。
為了實現OIS功能,控制器232可藉使用低通濾波器(LPF)從動態訊號移除高頻雜訊來單提取所期波段中之組分,可使用雜訊經移除之動態訊號計算手震總數,並可計算與液體透鏡模組260之液體透鏡280需具有之形狀相對應的驅動電壓,以針對計算出之手震總數作出補償。
控制器232可接收出自光學裝置或攝影模組100或200之內部(如影像感測器26)或其外部(如距離感測器或應用處理機)用於執行AF功能的資訊(有關至物件之距離的資訊),並可使用距離資訊根據聚焦透鏡在物件上的焦距長度來計算與液體透鏡280需具有之形狀相對應的驅動電壓。
控制器232可儲存驅動電壓表,其中圖示化驅動電壓及使電壓驅動電路234產生驅動電壓之驅動電壓碼,可參照此驅動電壓表取得對應計算出的驅動電壓之驅動電壓碼,並可將取得之驅動電壓碼輸出至電壓驅動電路234。
電壓驅動電路234可接收來自控制器232之數位形式的驅動電壓碼,對應經接收之驅動電壓碼產生類比式驅動電壓,且將類比式驅動電壓提供予透鏡組250。
電壓驅動電路234可包括用於接收供應電壓(如由一獨立的供壓電路供應之電壓)及增加電壓位準(voltage level)之升壓機,用於穩定化升壓機之輸出功率的穩壓器以及用於選擇性供應升壓機之輸出功率至液體透鏡280的各別終端之切換單元。
此處,切換單元可包括稱之為H電橋的電路。自升壓機之高電壓輸出功率施加至切換單元成供電電壓。切換單元可選擇性橫跨液體透鏡280之兩端來供給經施加之供電電壓及接地電壓。此處,如上文所述,液體透鏡280可包括四個第一電極E1,第一連接基板144,第二電極E2及第二連接基板146以實現驅動。液體透鏡280之兩端可分別為複數個第一 電極E1當中任一個電極及第二電極E2。替代地,液體透鏡280之兩端可分別為四個第一電極E1中任何一個及第二電極E2。
具有預定寬度之脈衝型電壓可施加至液體透鏡280之各個電極,且施予液體透鏡280之驅動電壓可為施加至每一個第一電極E1與施加至第二電極E2之電壓之間的差值。
另外,為使電壓驅動電路234根據自控制器232給出之數位形式驅動電壓碼來控制施予液體透鏡280之驅動電壓,升壓機控制電壓位準之增加,而切換單元則控制施予共通電極及多個單獨電極之脈衝電壓的相位,由此,對應驅動電壓碼之類比式驅動電壓產出。
也就是說,操控電路210可控制施予第一電極E1及每一個第二電極E2之電壓。此外,操控電路210可進而包括連接器(未示),其執行操控電路210之連通或介面功能。例如,連接器可執行通訊協定轉換以實現操控電路210(使用積體電路匯流排I2C傳輸體制)與透鏡組250(使用移動行業處理器介面(MIPI)傳輸體制)間之連通。
透鏡組250可包括液體透鏡單元260,且液體透鏡單元260可包括驅動電壓供應單元270及液體透鏡280。此處,液體透鏡單元可對應上文所述於圖2中示出之液體透鏡單元。
驅動電壓供應單元270可接收出於電壓驅動電路234之驅動電壓並將此驅動電壓供予液體透鏡280。此處,驅動電壓可為類比式驅動電壓,其施加至複數個單獨電極當中任一個及一個共通電極。
驅動電壓供應單元270可包括雜訊移除電路(未示)或電壓調變電路(未示),用於對操控電路210與透鏡組250間之端子連接造成的損耗做補償,或可將由電壓驅動電路234供應之電壓分流至液體透鏡280。
液體透鏡280可透過根據驅動電壓在第一液體LQ1與第二液體LQ2間之介面BO的形變來執行AF或OIS功能中至少一個功能。
圖3中所示之迴轉感應器220可對雜訊敏感。
下文中,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各樣配置將參照圖4及圖5說明。
圖4為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A的平面視圖,圖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B的平面視圖。
雖然圖4及圖5中示出攝影模組200A及200B將以對應圖1及圖3所示之攝影模組100及200之實施例來說明,但所揭發明並不受其限。即,根據其它實施例,圖4及圖5中所示之攝影模組200A及200B亦可施用至與圖1及圖3所示之攝影模組100及200之配置有所不同的攝影模組。
圖4及圖5中所示之攝影模組200A及200B中之每一個可包括印刷電路板20,透鏡單元,其包括液體透鏡280,驅動電路,迴轉感應器GS及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
印刷電路板20,液體透鏡280,迴轉感應器GS及影像感測器26於圖4及圖5中之每一圖係以具有矩形平板形狀描述,但所揭發明並不受其限。即,印刷電路板20,液體透鏡280,迴轉感應器GS及影像感測器26可具有任何各種平板形狀。
另外,影像感測器26於圖4及圖5中之每一圖係以具有比液體透鏡280較大的平面區描述之,但所揭發明並不受其限。即,根據其它實施例,影像感測器26之平面區可等同或小於液體透鏡280之平面區。
另外,雖然液體透鏡280非設置於印刷電路板20上,但液體透鏡280於圖4及圖5中之每一圖係使用虛線繪示以使對所揭發明有更好的理解。
圖4及圖5中之每一圖所示出之印刷電路板20可對應上文所述之主機板,且影像感測器26,驅動電路,迴轉感應器GS及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可設置於印刷電路板20上。
印刷電路板20可包括影像區IA,迴轉區GA及驅動電路區DA。
影像區IA可定義為沿光學軸線LX配置之透鏡單元及影像感測器26安置於中的一區域。此處,透鏡單元可包括上文參照圖2及圖3所述之液體透鏡單元(如260),且可進而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鏡。特以言之, 液體透鏡280可對應圖2及圖3所示之液體透鏡,但所揭發明並不受其限。另外,影像感測器26可對準包括液體透鏡280之透鏡單元之光學軸線LX,且可對應圖1中展示之影像感測器26。
影像區IA可包括中心區CEA及第一及第二終端區T1及T2。中心區CEA可定義為安置影像感測器26之區域。第一終端區T1可定義為位在中心區CEA之一個側邊上的區域(如位處於中心區CEA上之一區部),且其中安置有連接至複數個單獨電極當中之若干個電極之多個第一終端(如302及304)。另外,第二終端區T2可定義為位在中心區CEA之對側上的區域(如位處中心區CEA下方之一區部),且其中安置有連接至複數個單獨電極中之另些電極之多個第二終端(如306及308)。
例如,當複數個單獨電極包括第一至第四單獨電極時,第一終端區T1中之第一終端可與第三及第四單獨電極連接,且第二終端區T2中之第二終端可與第一及第二單獨電極連接。
另外,影像區IA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有第三終端之第三終端區。第三終端可連接至共通電極。雖然圖4及圖5中之第三終端區係繪示為包括在第二終端區T2中,但所揭發明並不受其限。也就是說,第三終端區可包括在第一終端區T1中,或可獨立於第一及第二終端區T1及T2之外來設置。
迴轉區GA可定義為安置迴轉感應器GS以感測攝影模組200A或200B或包括攝影模組200A或200B之光學裝置的移動(抖動或手震)的一區域。此處,迴轉感應器GS可對應圖3展示之迴轉感應器220。迴轉區GA,影像區IA及驅動電路區DA可設置於印刷電路板20上,同時在平面視圖中係相互分隔開。
用於控制及驅動透鏡單元(如液體透鏡單元)之驅動電路(未示)可安置在驅動電路區DA中。此處,驅動電路可對應圖3展示之驅動電路230。
另外,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係設置於印刷電路板20上,且充當傳輸自設置在驅動電路區DA中之驅動電路所輸出 之訊號以控制液體透鏡280之介面BO。為此,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可電連接驅動電路至透鏡單元,即至液體透鏡280。也就是說,連接部(如圖2中所示之連接基板144及146可電連接液體透鏡280至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
在此情況中,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可經設置而在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垂直方向上(如Z軸方向)不與迴轉感應器GS(或迴轉區GA)重疊。
根據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A將參照圖4說明。
根據一實施例,如圖4中所示,驅動電路區DA可在與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相交之水平方向(如x軸方向或Y軸方向)上設置於影像區IA與迴轉區GA之間。
驅動電路區DA可包括第一及第二側部S1及S2。第一側部S1可面向影像區IA,且第四至第六終端T4至T6可安置於第一側部S1中。第二側部S2可面向迴轉區GA,且可對置第一側部S1定位。
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可包括第一至第三連接導線。
第一連接導線充當將複數個單獨電壓當中由第四終端T4提供之某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區T1中之第一終端。例如,第一連接導線可包括第一之一及第一之二連接導線CL11及CL12。在複數個單獨電壓(如第一至第四單獨電壓)當中,第一之一連接導線CL11可將由第四之一終端T41提供之第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區T1中之多個第一終端中的一個終端302。在複數個單獨電壓(如第一至第四單獨電壓)當中,第一之二連接導線CL12可將由第四之二終端T42提供之第三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區T1中之多個第一終端中的另一個終端304。
第二連接導線充當將由第五終端T5提供之複數個單獨電壓當中之另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區T2中之第二終端。例如,第二連接導線可包括第二之一及第二之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在複數個單獨電壓(如第一至第四單獨電壓)當中,第二之一連接導線CL21可將由第五之一終端T51提供之第二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區T2中之多個第二終 端中的一個終端306。在複數個單獨電壓(如第一至第四單獨電壓)當中,第二之二連接導線CL22可將由第五之二終端T52提供之第一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區T2中之多個第二終端中的另一個終端308。
第三連接導線CL3可將由第六終端T6提供之共通電壓電連接至第三終端。如圖4中所示,由於第三終端區包括在第二終端區T2中,第三連接導線CL3可電連接至第二終端區T2中之第三終端310。
根據另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200B將參照圖5說明。
不同於圖4,根據圖5中展示之另一實施例,迴轉區GA可在與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相交之水平方向(如x軸方向或Y軸方向)上設置於印刷電路板20上之影像區IA與驅動電路區DA間。除迴轉區GA及驅動電路區DA之平面配置異於圖4之外,圖5中展示之攝影模組200B相同於圖4中展示之攝影模組200A。
迴轉區GA可包括第一至第四側邊SS1至SS4。第一側邊SS1可界定為面向影像區IA之側邊,而第二側邊SS2可界定為面向驅動電路區DA之側邊並對置第一側邊SS1。第三側邊SS3可界定為第一側邊SS1與第二側邊SS2間所形成之側邊,而第四側邊SS4可界定為對置第三側邊SS3之側邊。
驅動電路區DA可包括第一側部S1。第一側部S1可面向迴轉區GA之第二側邊SS2,且第四至第六終端T4至T6可安置於第一側部S1中。
同於圖4中展示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CL11至CL3,圖5中展示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CL11至CL3可包括第一至第三連接導線CL11至CL3。電連接至影像區IA中之第一至第三終端之第一至第三連接導線CL11至CL3中之配置同於參照圖4之前述說明。
也就是說,第一連接導線CL11及CL12將複數個單獨電壓當中由第四終端T4(T41及T42)提供之某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區T1中之第一終端302及304。第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將複數個單獨電壓當中由第五終端T5(T51及T52)提供之另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第一終端 區T2中之第二終端306及308。第三連接導線CL3將由第六終端T6提供之共通電壓電連接至第三終端區T2中之第三終端310。
然而,不同於圖4中展示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圖5中展示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CL11至CL22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包圍迴轉區GA。此係緣於,不同於圖4,圖5中展示之200B係經配置而使迴轉區GA定位於驅動電路區DA與影像區IA間。
舉例來說,第一連接導線CL11及CL12可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與迴轉區GA之第三側邊SS3分隔開,且第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可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與迴轉區GA之第四側邊SS4分隔開。在平面視圖中,第一連接導線CL11及CL12與迴轉區GA之第三側邊SS3之間的隔距增加越多,迴轉感應器GS受到雜訊的影響越小,且第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與迴轉區GA之第四側邊SS4之間的隔距增加越多,迴轉感應器GS受到雜訊的影響越小。
此外,第三連接導線CL3可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鄰接第一連接導線CL11及CL12或第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來安置。例如,如圖4及圖5所展示,第三連接導線CL3可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設置與第二連接導線CL21及CL22鄰接。
下文中,將參照隨附圖式說明根據比較例之攝影模組及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
圖6A及6B為根據一比較例及一實施例之攝影模組中由迴轉感應器220或GS所輸出之訊號的波形圖。在每一圖式中,水平軸表示時間,且垂直軸表示程度。
通常,迴轉感應器220或GS對其周遭之電氣及機械雜訊非常敏感。因此,取決於迴轉感應器220或GS,影像感測器26及印刷電路板20上之驅動電路的配置,外界雜訊可對迴轉感應器220或GS起作用,且迴轉感應器220或GS感應出的訊號可波動,因此劣化攝影模組之OIS效能。另外,高電壓(如70伏特)可透過將驅動電路連接至液體透鏡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施加至液體透鏡,且具有高頻分量之訊號可透過傳導性驅 動訊號線路傳輸至液體透鏡。
在根據比較例之攝影模組的情況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在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上與迴轉區GA(或迴轉感應器)重疊。因此,如圖6A中所展示,在液體透鏡上加壓狀態410下,即施加驅動電壓至液體透鏡的狀態下,迴轉感應器GS受到雜訊影響,且因此,從迴轉感應器GS輸出的訊號具有一擺幅寬,其以約兩倍大於液體透鏡在未受驅動之非活化狀態420下之擺幅寬增加。
另一方面,在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的情況下,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經設置而在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上不重疊迴轉區GA(或迴轉感應器)。亦即,如圖4中所展示,由於影像區IA及驅動電路區DA係經設置而可直接彼此相向,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不在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上與迴轉區GA(或迴轉感應器)重疊。替代地,如圖5中所展示,雖然迴轉區GA定位於影像區IA與驅動電路區DA之間,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CL11至CL22具有平面圖型而因此包圍迴轉區GA,且因此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如CL11至CL3)不在與光學軸線LX平行之垂直方向(如Z軸方向)上與迴轉區GA(或迴轉感應器)重疊。因此,如圖6B中所展示,在持續加壓(boosted-on)狀態510下之擺幅寬幾乎不改變,且與非活化狀態520下之擺幅寬近似。
雖然只於上文描述少數實施例,各樣其它實施例是可能的。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技術內容只要彼此間無不相容情形,可以組合成各種型態,並且可於新的實施例中加以實施。
可使用上文所述之根據實施例之攝影模組100,200,200A及200B來實現光學裝置(或光學儀器)。此處,光學裝置可包括能處理或分析光學訊號的裝置。此光學裝置之實例可包括相機/攝影機裝置、伸縮式裝置、顯微鏡裝置、干涉儀、光度計、偏振計、分光計、反射儀、自動準直儀及焦度計,且所述實施例可應用至包括透鏡組之光學儀器。
另外,此光學裝置可在像是如智慧手機,筆電或平板電腦之 可攜式裝置上實施。此類光學裝置可包括攝影模組100,200,200A或200B,用於輸出影像之顯示單元(未示),用於提供電源至攝影模組100,200,200A或200B之電池組(未示),以及攝影模組100,200,200A或200B,顯示單元及電池組安裝於其中之殼體。此光學裝置可進而包括能與其它裝置相通之通訊模組及能夠儲存資料之存儲器。通訊模組及存儲器可裝設於殼體中。
如以上描述所顯示,由於迴轉感應器受到雜訊影響小,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攝影模組能夠執行經改善之OIS功能。
然而,透過本揭示內容達成的功效不限於上文所記載,對於本技術領域熟知者而言,本文中未提出的其它功效對於本技術領域熟知者而言可輕易地理解之。
實施例已參考其許多說明性實施例加以描述,但應理解,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設計將屬於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疇內的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例。更特定而言,可能存在屬於揭示內容、圖式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主題組合配置之組成部分及/或配置的各種變化及修改。除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之變化及修改之外,替代性使用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為顯而易見的。
22:透鏡組
24:操控電路
26:影像感測器
100:攝影模組

Claims (12)

  1. 一種攝影模組,其包含:
    一透鏡單元,其包含一液體透鏡,該液體透鏡包含一導電性液體及一非導電性液體;
    一印刷電路板,其上安置有一影像感測器,該影像感測器與該透鏡單元之一光學軸線對準;
    一驅動電路,用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導電性液體與該非導電性液體間所形成之一介面,該驅動電路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
    一迴轉感應器,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迴轉感應器用以感測該攝影模組之移動;及
    一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其安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用以傳輸由該驅動電路輸出之一訊號以控制該液體透鏡之該介面,
    其中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係經設置以致不在與該光學軸線平行之一垂直方向上與該迴轉感應器重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將該液體透鏡與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電性相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在該印刷電路板上,該驅動電路設置於一驅動電路區中,該驅動電路區設置於其中安置有該影像感測器之一影像區與其中安置有該迴轉感測器之一迴轉區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在該印刷電路板上,該迴轉感測器設置於一迴轉區中,該迴轉區設置於其中安置有該驅動電路之一驅動電路區與其中安置有該影像感測器之一感測區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液體透鏡包含:
    一共通電極,用以與該導電性液體電性連接;及
    複數個單獨電極,用以自該共通電極電性隔絕,
    其中該液體透鏡藉由施加至該共通電極之共通電壓與施加至該等單獨電極之單獨電壓間之差異來驅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影像區包含:
    一中心區,其中安置該影像感測器;
    一第一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等單獨電極當中之若干個單獨電極相接之多個第一終端,該第一終端區定位於該中心區之一個側邊上;
    一第二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等單獨電極當中餘下多個單獨電極相接之多個第二終端,該第二終端區定位於該中心區之一對置側邊上;及
    一第三終端區,其中安置與該共通電極相接之一第三終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驅動電路區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之一水平方向上設置於該影像區與該迴轉區間,
    其中該驅動電路區包含:
    一第一側部,其中安置多個第四終端,多個第五終端及一第六終端,該第一側部面向該影像區;及
    一第二側部,形成對置該第一側部,該第二側部面向該迴轉區,且
    其中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包含:
    一第一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些第四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某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該些第一終端;
    一第二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些第五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餘下單獨電壓電連接至該些第二終端;及
    一第三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第六終端提供之共通電壓電連接至該第 三終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迴轉區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之一水平方向上設置於該影像區與該驅動電路區間,及其中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包圍該迴轉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迴轉區包含:
    一第一側邊,面向該影像區;
    一第二側邊,面向該驅動電路區,該第二側邊相對該第一側邊安置;
    一第三側邊,設置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間;及
    一第四側邊,相對該第三側邊安置,
    其中該驅動電路區包含一第一側部,其中安置多個第四終端,多個第五終端及一第六終端,該第一側部面向該迴轉區之該第二側邊,及
    其中該傳導性驅動訊號線路包含:
    一第一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些第四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某些單獨電壓電連接至該些第一終端;
    一第二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些第五終端提供之單獨電壓中之餘下單獨電壓電連接至該些第二終端;及
    一第三連接導線,用以將由該第六終端提供之共通電壓電連接至該第三終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第一連接導線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一連接導線與該迴轉區之該第三側邊分隔開,及其中該第二連接導線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二連接導線與該迴轉區之該第四側邊分隔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第三連接導線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三連接導線設置鄰接該第一連接導線或該第二連接導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影模組,其中該第三連接導線具有一平面圖型,以致該第三連接導線設置鄰接該第一連接導線或該第二連接導線。
TW109109243A 2019-03-19 2020-03-19 攝影模組 TW202042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31287 2019-03-19
KR1020190031287A KR20200111508A (ko) 2019-03-19 2019-03-19 카메라 모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540A true TW202042540A (zh) 2020-11-16

Family

ID=7252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9243A TW202042540A (zh) 2019-03-19 2020-03-19 攝影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111508A (zh)
TW (1) TW202042540A (zh)
WO (1) WO2020189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0244A (zh) * 2020-10-14 2023-06-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装置
CN112927628B (zh) * 2021-01-28 2023-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66126B (zh) * 2022-02-25 2023-09-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摄像组件的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1823B1 (ko) * 2006-01-11 2007-07-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기능을 구비한 카메라모듈 패키지
KR101288945B1 (ko) * 2011-10-20 2013-07-23 주식회사 동운아나텍 카메라의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US8922901B2 (en) 2013-05-24 2014-12-30 Invenios Inc Fabrication of liquid lens arrays
US9952358B2 (en) 2015-04-11 2018-04-24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to prevent emulsion in a liquid lens
KR20180087082A (ko) * 2017-01-24 2018-08-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WO2018187578A2 (en) * 2017-04-05 2018-10-11 Corning Incorporated Liquid lens feedback and control
KR101908658B1 (ko) * 2017-11-02 2018-1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9992A1 (ko) 2020-09-24
KR20200111508A (ko)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9116B2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lens
US11363182B2 (en) Camera module
TW202042540A (zh) 攝影模組
US10871599B2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lens
US20170082866A1 (en) Camera module
US11846767B2 (en) Camera module
KR20190089574A (ko) 액체 렌즈 제어 회로, 카메라 모듈 및 액체 렌즈 제어 방법
US20220171155A1 (en) Camera module
JP2021512361A (ja) 液体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これを含む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ー及びこのアセンブリーを含む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3424514B (zh) 包括液体透镜的相机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34829B (zh) 包括液体镜头的双相机模块
CN112384830B (zh) 液体透镜和包括液体透镜的透镜组件
KR102508494B1 (ko)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20220066122A1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US20220260888A1 (en) Liquid lens control apparatus
KR20200092645A (ko) 액체 렌즈
US20220075139A1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90127441A (ko) 액체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어셈블리
KR20200089481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00074751A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00089897A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광학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