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9020A -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9020A
TW202039020A TW108114835A TW108114835A TW202039020A TW 202039020 A TW202039020 A TW 202039020A TW 108114835 A TW108114835 A TW 108114835A TW 108114835 A TW108114835 A TW 108114835A TW 202039020 A TW202039020 A TW 2020390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
cover
extensio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道存
王旭祥
蔡宜珍
Original Assignee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4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39020A/zh
Priority to US16/657,314 priority patent/US1146493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03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902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包括一罩體、一延伸管、一浮子、一密封件及一受熱板;該罩體的內部具有複數氣道隔板,該延伸管一體成型於該罩體的內側,該延伸管並具有複數定位塊;該浮子是一個具有複數凹部的中空容器,該浮子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的頂端具有複數卡勾,該密封件可固定於該延伸部的頂端;該受熱板位於該罩體的下方,且該受熱板密封該罩體以形成一腔室空間;其中該延伸部藉由所述卡勾與所述定位塊懸吊於該延伸管,所述氣道隔板與所述凹部在該腔室空間形成至少兩個複雜氣道,該浮子的外側面與該罩體的壁面在該腔室空間形成至少兩個環形氣道。

Description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加濕室,特別是一種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一浮子(Float)設置於該加濕室內,且該浮子懸吊於該加濕室的罩體,使得該浮子的底部不會接觸到該加濕室的受熱板;在加濕過程中,該加濕室可以補充液體,該浮子可以隨著水位而升降,當該浮子阻塞該加濕室的進水口(Water inlet),該加濕室可以停止補充液體,以控制該加濕室的水位。
第一習知技術如美國公開第US20160199614號專利,主要公開的技術是一種用於加濕室的浮子保持裝置,一主浮子(primary float 116)連接在一聯接臂(coupling arm 118),該主浮子(116)經由該聯接臂(118)移動一推桿(push rod 124),以致動一主閥(primary valve 112);該推杆(124)包括可樞轉地連接到該連接臂(118)的下端部分(128)以及上端部分(126),該上端部分(126)包括一閥體(130),該閥體(130)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接合一第一閥座(132),以關閉該主閥(112)並防止水通過該主閥(112)進入該加濕室(100);該閥體(130)也可以從該第一閥座(132)脫離以打開該主閥 (112)並允許水進入該加濕室(100);一供應管(150)的一端連接到一進水口(108),該供應管(150)的另一端連接到一適配器,用於將該供應管(150)連接到水源,該適配器可以是水刺(152)的形式,該水刺(152)可作為該主浮子(116)的保持裝置。該第一習知技術的組裝不易,而且成本高,因此該第一習知技術仍有改良的需求。
第二習知技術如美國公告第US7722016號專利,主要公開的技術是一種加濕室,該加濕室具有一浮子,該浮子具有可移動進入和離開閥座的密封件,從而當該加濕室的水位超過第一水平時密封一進水口,並當該加濕室的水位低於第一水平打開該進水口,該浮子具有間隔肋(stand-off ribs 94)以防止該浮子的下端接觸一熱傳導板。當該加濕室的水位過低時,該浮子的間隔肋(94)仍然可能接觸該熱傳導板。當該進水口不再補充水進入該加濕室時(例如:連接該進水口的一儲水容器已經沒有水),該浮子的間隔肋(94)仍然可能接觸該熱傳導板。因此,該第二習知技術仍有改良的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包括一罩體、一延伸管、一浮子、一密封件及一受熱板;該罩體的內部具有複數氣道隔板,該延伸管一體成型於該罩體的內側,該延伸管並具有複數定位塊;該浮子是一個具有複數凹部的中空容器,該浮子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的頂端具有複數卡勾,該密封件可固定於該延伸部的頂端;該受熱板位於該罩 體的下方,且該受熱板密封該罩體以形成一腔室空間;其中該延伸部藉由所述卡勾與所述定位塊懸吊於該延伸管,所述氣道隔板與所述凹部在該腔室空間形成至少兩個複雜氣道,該浮子的外側面與該罩體的壁面在該腔室空間形成至少兩個環形氣道。
本發明增益之功效(一)在於,該浮子的延伸部直接地結合於該罩體的延伸管,該延伸部直接地懸吊於該延伸管,亦即,該罩體的延伸管可作為該浮子的保持裝置,使得該浮子的底部與該受熱板形成一距離;因此,本發明的組裝容易,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本發明增益之功效(二)在於,當一氣體進入該腔室空間,所述複雜氣道可以增加該氣體的滯留時間,所述環形氣道可以導引該腔室空間的濕氣,使得該氣體與該濕氣充分混合。
本發明增益之功效(三)在於,該所述複數凹部對稱設置於該浮子,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對稱設置於該罩體的內部;藉此,該浮子與該罩體的組裝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因為該浮子與該罩體的組裝具有防呆作用,所以,該罩體的進氣口與該罩體的出氣口亦具有防呆作用,亦即,該進氣口與該出氣口可以互換使用,使用者無需分辨該進氣口與該出氣口。
10‧‧‧罩體
103‧‧‧罩體的壁面
11‧‧‧進水口
110‧‧‧進水孔
12‧‧‧進氣口
13‧‧‧出氣口
15‧‧‧環形邊緣
16‧‧‧氣道隔板
161‧‧‧直線邊緣
162‧‧‧弧形邊緣
18‧‧‧環形凹槽
19‧‧‧U型隔板
191‧‧‧傾斜板
192‧‧‧缺口
193‧‧‧穿孔
20‧‧‧延伸管
23‧‧‧定位塊
231‧‧‧傾斜面
30‧‧‧浮子
30a‧‧‧上殼體
30b‧‧‧下殼體
301‧‧‧浮子的外側面
31‧‧‧延伸部
311‧‧‧延伸部的頂端
312‧‧‧凹槽
33‧‧‧卡勾
35‧‧‧浮子的底部
36‧‧‧凹部
361‧‧‧凸部
40‧‧‧密封件
41‧‧‧固定座
413‧‧‧固定孔
43‧‧‧頸部
45‧‧‧插銷
50‧‧‧受熱板
51‧‧‧腔室空間
55‧‧‧受熱板的邊緣
60‧‧‧密封環
70‧‧‧上蓋
71‧‧‧延伸柱
A1‧‧‧複雜氣道
A2‧‧‧環形氣道
圖1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的罩體與上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的上蓋的立體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的密封件與固定座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的浮子、密封件與固定座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的浮子、密封件與固定座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8及圖9係本發明的罩體的另一立體視角圖。
圖10係圖1的A-A剖面視角圖。
圖11係圖1的B-B剖面視角圖。
圖12係圖1的C-C剖面圖。
圖13係圖12的部分放大圖。
圖14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15係圖14的部分放大圖。
圖1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罩體的立體視角圖。
為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成之具體功能、目的,茲列舉較具體之實施例,繼以圖式圖號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至圖7所示,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加濕室結構改良包括一罩體10、一延伸管20、一浮子30、一密封件40及一受熱板50;該罩體10具有一進水口11、一進氣口12及一出氣口13,該罩體10的內部具有複數氣道隔板16;該延伸管20一體成型於該罩體10的內側,該延伸管20的位置對應於該進水口 11,該延伸管20具有複數定位塊23;該浮子30是一個中空容器,該浮子30具有複數凹部36,該浮子30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31(例如但不限於:複數凹部36分佈於該浮子30的同一側,且複數凹部36環繞該延伸部31),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具有複數卡勾33;該密封件40可固定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且該密封件40位於該進水口11的下方;該受熱板50位於該罩體10的下方,且該受熱板50密封該罩體10以形成一腔室空間51(請同時參考圖12所示);其中該浮子30的延伸部31可部份穿入該延伸管20內,該延伸部31可以藉由所述複數卡勾33與所述複數定位塊23懸吊於該延伸管20,使得該浮子30的底部與該受熱板50形成一距離;所述氣道隔板16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所述氣道隔板16與所述凹部36在該腔室空間51形成至少兩個複雜氣道A1(請同時參考圖10與11所示);該浮子30的外側面301與該罩體10的壁面103在該腔室空間51形成至少兩個環形氣道A2(請同時參考圖10與11所示);當該腔室空間51的水位使該浮子30上升至該密封件40阻塞該進水口11的一進水孔110,該進水口11將停止注入液體;當該腔室空間51的水位使該浮子30下降至該密封件40離開該進水孔110,該進水口11將再次注入該液體(請同時參考圖12與14所示)。
列舉說明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的組合方式如後:該浮子30由一上殼體30a及一下殼體30b所構成,該延伸部31位於該上殼體30a,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例如複數中空凸部361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相鄰的凸部361可形成一凹部 36),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藉此,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的組裝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所述防呆作用例如但不限於:當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相對旋轉九十度時,因為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所以,該罩體10的所述氣道隔板16還是可以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當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相對旋轉一百八十度時,因為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所以,該罩體10的所述氣道隔板16還是可以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當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相對旋轉二百七十度時,因為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所以,該罩體10的所述氣道隔板16還是可以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
列舉說明該下殼體30b的作用如後:該下殼體30b可以是淺碟型結構,以避免該罩體10的高度增加,並且因為該下殼體30b的淺碟型結構,該下殼體30b具有較大的截面積,可以提升該浮子30的浮力。
請參閱圖12至圖15所示,列舉說明該浮子30的懸吊方式如後:所述複數卡勾33環繞於該密封件40的外側,且各卡勾33銜接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各定位塊23阻擋各卡勾33脫離該延伸管20,該浮子30可懸吊於該延伸管20,使得該浮子30的底部35不會接觸該受熱板50。
列舉說明該浮子30的延伸部31與該延伸管20的組合方式如後:各定位塊23進一步具有傾斜面231,當該浮子30的延伸部31穿入該延伸管20,各卡勾33藉由各定位塊23的傾斜面231易於進入該延伸管20(如圖13與圖15所示)。
列舉說明該密封件40與該浮子30的組合方式如後: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具有一凹槽312,該凹槽312可設置一固定座41,該密封件40藉由該固定座41固定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其中該密封件40可以是矽膠材質,該密封件40具有一頸部43及一插銷45,該頸部43可固定於該固定座41的一固定孔413,該凹槽312並可容納該插銷45(如圖13與圖15所示)。
請參閱圖3、圖12至圖15所示,列舉說明該罩體10的結構如後:該罩體10具有一環形凹槽18,該環形凹槽18銜接該罩體10的延伸管20;一上蓋70可以嵌固於該環形凹槽18,該進水口11與該進水孔110設置於該上蓋70,該進水孔110位於該延伸管20內(例如:該進水孔110設置於該上蓋70的一延伸柱71,使得該進水孔110可位於該延伸管20內);藉此,該罩體10的模具易於製作,且該罩體10與該上蓋70易於射出成型。
請參閱圖8、圖9、圖12及圖14所示,列舉說明該罩體10的附加結構如後:該進氣口12與該出氣口13各別銜接一U型隔板19,各U型隔板19銜接一傾斜板191,各傾斜板191與該罩體10的壁面103形成一缺口192,且各傾斜板191具有一穿孔193,各缺口192與各穿孔193可供氣流通過;當氣流進入該進氣口 12,該進氣口12所銜接的U型隔板19與傾斜板191可集中該氣流,該氣流藉由該缺口192與該穿孔193進入該腔室空間51,以得到適當的緩衝。
列舉說明該罩體10的結構變化如後:各U型隔板19與各傾斜板191可部份伸入該浮子30的至少一凹部36;其中該進氣口12的U型隔板19與該出氣口13的U型隔板19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浮子30,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藉此,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的組裝具有防呆作用。
請參閱圖2及圖12所示,列舉說明該受熱板50與該罩體10的密封方式如後:該罩體10具有一環形邊緣15,該受熱板50的邊緣55密封於該環形邊緣15,該受熱板50的邊緣55與該環形邊緣15中間設置有一密封環60;其中該密封環60可包覆該環形邊緣15。
請參閱圖9與圖16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複數氣道隔板16具有直線邊緣161(如圖9所示);在第二實施例中,複數氣道隔板16具有弧形邊緣162(如圖16所示);藉以形成不同的氣流阻抗。
10‧‧‧罩體
11‧‧‧進水口
12‧‧‧進氣口
13‧‧‧出氣口
15‧‧‧環形邊緣
30‧‧‧浮子
36‧‧‧凹部
50‧‧‧受熱板
55‧‧‧受熱板的邊緣
60‧‧‧密封環

Claims (10)

  1. 一種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包括:一罩體(10),具有一進水口(11)、一進氣口(12)及一出氣口(13),該罩體(10)的內部具有複數氣道隔板(16);一延伸管(20),一體成型於該罩體(10)的內側,該延伸管(20)的位置對應於該進水口(11),該延伸管(20)具有複數定位塊(23);一浮子(30),該浮子(30)是一個中空容器,該浮子(30)具有複數凹部(36),該浮子(30)的中央具有一延伸部(31),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具有複數卡勾(33);一密封件(40),該密封件(40)可固定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且該密封件(40)位於該進水口(11)的下方;一受熱板(50),該受熱板(50)位於該罩體(10)的下方,且該受熱板(50)密封該罩體(10)以形成一腔室空間(51);其中該浮子(30)的延伸部(31)可部份穿入該延伸管(20)內,該延伸部(31)可以藉由所述複數卡勾(33)與所述複數定位塊(23)懸吊於該延伸管(20),使得該浮子(30)的底部與該受熱板(50)形成一距離;所述氣道隔板(16)部份伸入所述凹部(36),所述氣道隔板(16)與所述凹部(36)在該腔室空間(51)形成至少兩個複雜氣道(A1);該浮子(30)的外側面(301)與該罩體(10)的壁面(103)在該腔室空間(51)形成至少兩個環形氣道(A2);當該腔室空間(51)的水位使該浮子 (30)上升至該密封件(40)阻塞該進水口(11)的一進水孔(110),該進水口(11)將停止注入液體;當該腔室空間(51)的水位使該浮子(30)下降至該密封件(40)離開該進水孔(110),該進水口(11)將再次注入該液體。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浮子(30)由一上殼體(30a)及一下殼體(30b)所構成,該延伸部(31)位於該上殼體(30a),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上殼體(30a),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藉此,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的組裝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所述複數卡勾(33)環繞於該密封件(40)的外側,且各卡勾(33)銜接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各定位塊(23)阻擋各卡勾(33)脫離該延伸管(20),該浮子(30)可懸吊於該延伸管(20),使得該浮子(30)的底部(35)不會接觸該受熱板(50)。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各定位塊(23)進一步具有傾斜面(231),當該浮子(30)的延伸部(31)穿入該延伸管(20),各卡勾(33)藉由各定位塊(23)的傾斜面(231)易於進入該延伸管(20)。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具有一凹槽(312),該凹槽 (312)可設置一固定座(41),該密封件(40)藉由該固定座(41)固定於該延伸部(31)的頂端(311)。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密封件(40)可以是矽膠材質,該密封件(40)具有一頸部(43)及一插銷(45),該頸部(43)可固定於該固定座(41)的一固定孔(413),該凹槽(312)並可容納該插銷(45)。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罩體(10)具有一環形凹槽(18),該環形凹槽(18)銜接該罩體(10)的延伸管(20);一上蓋(70)可以嵌固於該環形凹槽(18),該進水口(11)與該進水孔(110)設置於該上蓋(70),該進水孔(110)位於該延伸管(20)內。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進氣口(12)與該出氣口(13)各別銜接一U型隔板(19),各U型隔板(19)銜接一傾斜板(191),各傾斜板(191)與該罩體(10)的壁面(103)形成一缺口(192),且各傾斜板(191)具有一穿孔(193),各缺口(192)與各穿孔(193)可供氣流通過,各U型隔板(19)與各傾斜板(191)可部份伸入該浮子(30)的至少一凹部(36)。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該進氣口(12)的U型隔板(19)與該出氣口(13)的U型隔板(19)對稱設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所述複數凹部(36)對稱設置於該浮子(30),且所述複數氣道隔板(16)對稱設 置於該罩體(10)的內部;藉此,該浮子(30)與該罩體(10)的組裝具有防呆(foolproof)作用。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其中各氣道隔板(16)具有一直線邊緣(161)或一弧形邊緣(162)。
TW108114835A 2019-04-25 2019-04-25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TW202039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835A TW202039020A (zh) 2019-04-25 2019-04-25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US16/657,314 US11464936B2 (en) 2019-04-25 2019-10-18 Auto feed humidification chamb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4835A TW202039020A (zh) 2019-04-25 2019-04-25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9020A true TW202039020A (zh) 2020-11-01

Family

ID=7420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835A TW202039020A (zh) 2019-04-25 2019-04-25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390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522304A5 (zh)
US9513030B2 (en) Water heater
KR20190077041A (ko) 밸브 조립체 및 조리기기
CN106237478B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EP1733751A1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for use in a breathing circuit
KR101260877B1 (ko) 빌트인용 가스버너
TW202039020A (zh)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WO2018166065A1 (zh) 分气结构、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TW201402448A (zh) 飲水機
CN111888612B (zh) 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
TWM596321U (zh) 自動注水加濕室結構改良
KR200439635Y1 (ko) 상부 급수식 가습기
CN206285330U (zh) 储液装置、加湿器和呼吸机
CN211268645U (zh) 一种电子烟
US11464936B2 (en) Auto feed humidification chamb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N209332954U (zh) 一种安全的氧气湿化装置及一种氧气输送管路
CN209253889U (zh) 一种液面恒定的氧气湿化装置及一种氧气输送管路
CN111494775A (zh) 湿化器及通气治疗设备
US10661044B2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having suspension type float
JP6131451B2 (ja) 水加熱容器
CN207454895U (zh) 具有浮子的加湿室
CN211632797U (zh)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组件
CN205410852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4619923U (zh) 蒸汽加湿器
CN208349416U (zh) 生活热水进口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