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4606A -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 Google Patents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4606A
TW202034606A TW108108740A TW108108740A TW202034606A TW 202034606 A TW202034606 A TW 202034606A TW 108108740 A TW108108740 A TW 108108740A TW 108108740 A TW108108740 A TW 108108740A TW 202034606 A TW202034606 A TW 2020346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network
port
optical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7020B (zh
Inventor
江宏祥
Original Assignee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8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702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020B/zh
Priority to US16/817,568 priority patent/US10827241B2/en
Priority to CN202010171837.8A priority patent/CN1116980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460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06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 H02M3/1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06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power
    • H04B10/808Electrical power feeding of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39Electric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49Crosstalk reduction; Noise; Power budg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8Providing power supply at the sub-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08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8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401DC and voltages of different kinds or val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第一及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殼體上設有一電輸入埠及一與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連接的第一電源埠;一收容於該殼體的電源管理單元偵測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是否有一供電電源輸出以控制一電源切換器切換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的供電傳輸路徑,其中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輸出一電源訊號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電源訊號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當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沒有輸出該電源訊號且偵測到該第一電源埠接收到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輸出的一設備電源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設備電源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該殼體上設有一與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連接的第一光收發埠以及一與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的第二光收發埠,以及收容於該殼體的一電源管理單元以及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一與該第一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以及與一與該第二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該光切換管理單元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運作異常時,會令該第一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光收發埠連接,實現第一與第二光收發埠之間的光訊號傳輸作業。

Description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本發明係涉及通訊設施領域,更詳而言之,係指一種具有數據傳輸及電力分享功能的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全球科技潮流正以5G技術邁進,未來將是5G以及萬物互聯時代。目前全球電信營運商已積極升級 4G(LTE)技術,並擴大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應用規模,包括基礎設施、供應鏈物流、資產管理甚至到環境監控等。
就目前而言,手機使用普及且4G服務也非常成熟及多元,例如人們可以透過手機查詢附近公車站公車的到站時間,或查詢醫院診所掛號是否即將到號……等等,相當方便。因應5G技術的到來,連網技術應用場景普及,物聯網的應用才有機會被廣泛利用,因此IoT網路佈建便顯得非常重要,然而,IoT網路佈建往往受限於傳輸資料的中繼處理以及電力供應上。由於基站的通道容量不足,經常無法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即為建設新的行動通訊基站。然而,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可供電信營運商建設基站的城市公共用地日益減少,加上市民出於健康因素的考慮,而使反對基站建設的聲浪日益高漲,因此,給基站建設的選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再者,傳統市政路燈通常僅用於道路照明,功能較為單一。然而,目前的市政路燈通常具備有電力引入,防雷接地,以及塔桿(滿足無線訊號的發射需具有一定的高度)等基礎設施,且路燈的分佈較為均勻,而上述這些條件又恰巧是通訊基站的必要建設基礎。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現有城市基礎建設,以克服當前基站建設存在的困難,即為本案待解決的技術課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以克服當前基站建設所存在的選址困難、傳輸資料的中繼處理以及電力供應上的問題,便於IoT網路佈建。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以提高連網技術應用場景普及性,促使物聯網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第一及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包括: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電輸入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電輸入埠用以接收一電源訊號之輸入並輸出;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電輸入埠所輸出的該電源訊號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第一電源埠、第二電源埠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而運作。
另外,本發明又提供另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第一及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其包括: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接收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所輸入的電源訊號並輸出;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第一電源埠所輸出的該電源訊號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第二電源埠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使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而運作。
再者,本發明再提供另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第一及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其包括: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電輸入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電輸入埠用以接收一電源訊號之輸入;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一電源切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該電源切換器與該電輸入埠及該第一電源埠連接,用以切換該電輸入埠及該第一電源埠的供電傳輸路徑;一設備電源開關,其收容於該殼體,其與該電源切換器連接;一電源管理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用以偵測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是否有一供電電源輸出以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切換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的供電傳輸路徑,其中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輸出該電源訊號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電源訊號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導通該設備電源開關;當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沒有輸出該電源訊號且偵測到該第一電源埠接收到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輸出的一設備電源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設備電源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切斷該設備電源開關;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一光切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具有一第一光切開關以及一第二光切換開關,該第一光切開關分別與該第一光收發埠及第一光電轉換單元連接,該第二光切開關分別與第二光收發埠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電源切換器所輸出的供電電源以分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該第二電源埠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以及一光切換管理單元,用於監測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之運作狀態,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運作正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發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令第一光收發埠與對應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連接,第二光收發埠與對應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運作異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發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令該第一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光收發埠連接,實現第一與第二光收發埠之間的光訊號傳輸作業。
較佳地,於上述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中,其復包括一功能模組,其收容於該殼體並連接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用以提供一服務功能。此外,上述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一訊號傳輸埠,其係設於該殼體外殼上並連接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透過將該訊號傳輸埠外接一功能單元,使該功能單元透過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以及進行傳輸服務。
較佳地,於上述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中,該殼體上復包括一第三光收發埠、一第四光收發埠、一第三電源埠以及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且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復包括一專線網路切換開關以及一收發埠管理單元,該第三光收發埠係連接一第一專線網路,該第四光收發埠係連接一第二專線網路,且該第三光收發埠透過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與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係用以連接一第一專線設備,而該第三電源埠係與該直直流轉換器連接,以將該直直流轉換器調節的電源訊號輸出至該第一專線設備供電使用,其中,該收發埠管理單元用於監測該第三光收發埠的網路流量,當監測到該網路流量過低時,向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發送一切換指令,以令第四光收發埠與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以在與該第三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一專線網路傳輸異常時,改由與該第四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二專線網路執行傳輸作業。
較佳地,於上述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電輸入埠所接收到該供電電源為一交流電訊號,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一突波保護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電源切換器以接收該交流電訊號,用以去除竄入該交流電訊號的瞬間電流並輸出一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以及一整流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突波保護器以接收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將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整流為直流電供電訊號並輸出至該直直流轉換器,以由該直直流轉換器調節該直流電供電訊號以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該第二電源埠以及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較佳地,上述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一功能擴充單元,用以與一周邊裝置搭接,其中該突波保護器復輸出一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該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供電至該功能擴充單元,使搭接的該周邊裝置獲得供電運作。上述周邊裝置可為一路燈照明設備,該功能擴充單元係包括:一路燈連接器,係設於該殼體上,用以與該路燈照明設備連接;一路燈明暗調整器,係與該路燈連接器連接,用以控制該路燈照明設備的亮度;以及一路燈驅動器,係與該突波保護器連接,用以接收該第三交流電供電訊號以供電至該路燈照明設備,使該路燈照明設備獲得供電運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可設置於路燈,透過該路燈來獲得電力公司的電力,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又內建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以及複數個光收發埠或訊號傳輸埠、專線光收發埠,因此可為網路設備分享網路與電力。此外,內建例如人工智慧運算處理的功能模組,可預先進行演算處理再進行資料傳輸,降低傳輸負擔且強化網路資料傳輸效能,同時也易於電信營運商快速完成戶外物聯網閘道器的安裝。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申請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申請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申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申請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申請實施的實際狀況。
如圖1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用以對一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A以及一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提供供電以及網路傳輸功能,以建立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3AA及4)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包括:一殼體18AA、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以及一直直流轉換器16AA,上述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以及直直流轉換器16AA均收容於該殼體18AA中,該殼體18AA上設有複數個連接埠,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個連接埠包括:一直流電輸入埠180AA、一第一電源埠181AA、一第二電源埠182、一第一光收發埠183以及一第二光收發埠184,其中,該直流電輸入埠180AA用以接收一直流電電源的輸入,該直流電電源可來自於一直流電電源供應器、一直流電電源控制器或一外部電池(在此未予以圖示),所述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係例如為POE (即Power Over Ethernet)或POH (Power over HDBaseT)。特別提出說明的是,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用以接收供電電源的電輸入埠並不限於本實施例的直流電輸入埠180AA,亦可採用交流電輸入(請容後詳述於圖8及圖9所示實施例),端視實施型態而定而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如圖1所示,該第一光收發埠183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A,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184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181AA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A,該第二電源埠182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
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183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183;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184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184,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係與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該直直流轉換器16AA用於調節自該直流電輸入埠180AA所輸出的該電源訊號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一電源埠181AA、第二電源埠182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A、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獲得供電而運作。補充說明的是,圖1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中,可在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兩者跟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間設置支援DDS (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即稱資料分散式服務) 標準的一資料處理單元,用於處理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以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兩者所轉換輸出的電訊號中代表的資料,使處理後的資料符合基於發行和訂閱的通訊規則與分散式體系架構相結合的DDS標準。
若該直流電輸入埠180AA所接收的直流電訊號係來自於遠端、或所接收到的該直流電訊號為一較高的高電源訊號時,可在該直直流轉換器16AA與該直流電輸入埠180AA間設置一降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且該直直流轉換器16AA與該第一電源埠181AA間設置一升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係遠端點對點的對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A進行供電,為避免電源訊號因遠端傳輸致使電源訊號衰退,因此透過該升壓轉換器將欲輸出的電源訊號轉換為較高的高電源訊號,而該直流電輸入埠180AA所接收的直流電訊號係來自於遠端傳來的高電源訊號時,透過該降壓轉換器將該高電源訊號調降為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可使用的工作電源訊號。
此外,圖1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A還包括: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用以與一周邊裝置(在此未予以圖示)搭接,且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與該直直流轉換器16AB連接,該直直流轉換器16AB將輸出的該供電直流電源傳送至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使搭接的該周邊裝置獲得供電運作。該周邊裝置可為一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或例如紅綠燈之直流電道路交通指揮標示設備等,若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與上述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搭接時,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包括:一直流電路燈連接器以及一路燈明暗調整器,該直流電路燈連接器係設於該殼體18AB上,用以與該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連接,該路燈明暗調整器係與該直流電路燈連接器連接,用以控制該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的亮度。
接著如圖2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B僅就與上述圖1不同處提出說明,上述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B並不具有圖1所示的直流電輸入埠180AA,且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B的供電電源為該第一電源埠181AB接收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B所輸入的電源訊號,該直直流轉換器16AB調節自該第一電源埠181AB所輸出的電源訊號並以轉換而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二電源埠182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藉此由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B供電給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使用。
補充說明的是,圖2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B中,可在該直直流轉換器16AB與該第一電源埠181AB間設置一降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且該直直流轉換器16AB與該第二電源埠182間亦設置一升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AB係遠端點對點對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B進行供電,為避免電源訊號因遠端傳輸致使電源訊號衰退,一般在發送端透過升壓轉換器輸出較高的高電源訊號,而在接收端透過該降壓轉換器將所接收到的高電源訊號調降為接收端設備可使用的工作電源訊號。
接著如圖3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僅就與上述圖1不同處提出說明,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復包括:一電源切換器10A、一設備電源開關11A、一電源管理單元12、一光切換單元14以及一光切換管理單元17,上述電源切換器10A、設備電源開關11A、電源管理單元12、光切換單元14以及光切換管理單元17均收容於該殼體18中,特別提出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相較於上述圖1及圖2,因具有電源切換器10A、設備電源開關11A以及電源管理單元12可因應不同的供電電源來源自動調整電源訊號的接收路徑。該電源切換器10A與該直流電輸入埠180及該第一電源埠181連接,用以切換該直流電輸入埠180及第一電源埠181的供電傳輸路徑,在此請一併參閱圖4,為簡化說明,圖4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僅就與上述圖3不同處提出說明,兩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圖3是由該直流電輸入埠180輸出的一電源訊號作為供電電源,即相似於圖1;而圖4是由第一電源埠181A’輸出的一設備電源作為供電電源,即相似於上述圖2,上述供電傳輸路徑的切換是由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該直流電輸入埠180及第一電源埠(181A或181A’)是否有一供電電源輸出以控制該電源切換器(10A或10A’)切換該直流電輸入埠180及第一電源埠(181A或181A’)的供電傳輸路徑,其中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到該直流電輸入埠180輸出該電源訊號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10A將該電源訊號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導通該設備電源11A開關(如圖1所示);當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到該直流電輸入埠180沒有輸出該電源訊號且偵測到該第一電源埠181A’接收到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輸出一設備電源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10A’將該設備電源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切斷該設備電源開關11A'(如圖4所示)。
圖3及圖4相較於上述圖1及圖2除了供電電源可依實際電源訊號的輸入來源自動調整外,因具有上述光切換單元14以及光切換管理單元17還可進一步偵測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是否正常運作。該光切換單元14係具有一第一光切開關140以及一第二光切換開關141,該第一光切開關140分別與該第一光收發埠183及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連接,該第二光切開關141分別與第二光收發埠184及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連接。
該直直流轉換器16用於調節自該電源切換器10A所輸出的供電電源,以圖1所示的供電情況時,由於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到該直流電輸入埠180輸出電源訊號,則導通該設備電源開關11A並切換該電源切換器10A以該電源訊號作為供電來源且予以輸出,該直直流轉換器16將該供電電源調節而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分別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11A、該第二電源埠182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使該第一及第二光纖網路設備(3及4)獲得供電;另一種供電情況如圖2所示,由於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到該直流電輸入埠180沒有輸出電源訊號且偵測到該第一電源埠181A’輸出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所傳來的設備電源時,則切斷該設備電源開關11A',並切換該電源切換器10A'以該設備電源作為供電來源並予以輸出,該直直流轉換器16調節自該電源切換器10'A所輸出的設備電源並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二電源埠182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藉此由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供電給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4使用。
該光切換管理單元17用於監測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之運作狀態,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運作正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14發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令第一光收發埠183與對應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130連接,第二光收發埠184與對應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131連接,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運作異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14發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令該第一光收發埠183與該第二光收發埠184連接,實現第一與第二光收發埠(183及184)之間的光訊號傳輸作業,藉此防止光纖網路由於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斷電或當機而出現斷線之缺失,以保證第一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3以及4)正常的網路通訊。
可依規格需求,上述直流電輸入埠180、該第一電源埠181A(或181A')及第二電源埠182與該直直流轉換器16間形成的直流電傳輸線路的各路徑中可設置一直流漏電斷路器(在此未予以圖示),以提供過載保護或短路保護作用。
同理於上述圖1及圖2,為避免因遠端點對點傳輸電源訊號所造成的訊號衰減問題,圖3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中,可在該直直流轉換器16與該電源切換器10A間設置一降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且該直直流轉換器16與該第二電源埠182間設置一升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而圖4所示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A'中可在該直直流轉換器16與該電源切換器10A'間設置一降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且該直直流轉換器16與該第二電源埠182間則設置一升壓轉換器(在此未予以圖示)。
此外,圖3所示之實施例中,該殼體18內還可設有電池20,該電池20用以儲存自該直直流轉換器16調節而輸出的供電電源,以在該電源管理單元12偵測到上述直流電輸入埠180或第一電源埠181A'均未輸出供電電源時,則將該電池20所儲存的電力作為供電來源。
接著如圖5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僅就與上述圖3不同處提出說明,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的殼體18B復包括:一第三光收發埠185、一第三電源埠187以及一專線光收發埠188,該第三光收發埠185係連接一第一專線網路5,且該第三光收發埠185透過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190與該專線光收發埠188連接,該專線光收發埠188係用以連接例如為網路接取裝置或行動基站的一專線設備7,而該第三電源埠187係與該直直流轉換器16B連接,以將該直直流轉換器16B調節的電源訊號輸出至該專線設備7供電使用。
此外,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還包括:一功能模組150以及一設於該殼體18B的訊號傳輸埠151,該功能模組150以及該訊號傳輸埠151均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B連接,該功能模組150用以提供一服務功能,例如人工智慧運算處理服務,而該訊號傳輸埠151可外接一功能單元(在此未予以圖示),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訊號傳輸埠例如一影像訊號接收埠,而該功能單元例如一網路攝影裝置(在此未予以圖示),藉由該訊號傳輸埠以及功能模組150兩者的搭配下可以實現一種影像辨識的運算處理,並且可將運算結果透過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B進行傳輸處理。因此,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藉由該功能模組150所提供的人工智慧運算處理,以降低後端設備的運算負載,或者由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提供一種在特定情境下的判定結果輸出,舉例而言,若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可提供監視功能,則該功能模組150所提供的人工智慧運算處理可對該訊號傳輸埠151所接收到的影像訊號進行影像辨識處理,若該影像辨識處理中判定有影像進入監視區域,則該功能模組150可透過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B發出警報訊息。因此,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除了提供資料傳輸通訊以及電力分享外,還可提供例如人工智慧運算處理等之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處理。
須提出說明的是,該訊號傳輸埠151並不限於上述影像訊號接收埠,舉凡可傳輸訊號的連接埠均可;此外,該訊號傳輸埠151復具有網路訊號轉換模組,以對外接的功能單元所傳來的訊號進行網路訊號轉換。
接著如圖6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僅就與上述圖5不同處提出說明,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的殼體18B"復包括:一收容於該殼體18B"的分波多工器(Wavelength Division Mutiplexer;WDM)1850,該分波多工器1850係與第三光收發埠185'以及該專線光收發埠188'連接,且該分波多工器1850復與該第一專線網路5連接,該分波多工器1850將自該第三光收發埠185'擷取特定波長的光訊號予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188',或將自該專線光收發埠所輸出的光訊號跟該第一專線網路5所傳輸的光訊號匯合在一起,進而利用該第一專線網路5進行匯合後的光訊號的傳輸。
接著如圖7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B僅就與上述圖5不同處提出說明,不同處在於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B復具有:設於殼體18BB上的一第四光收發埠186、收容於該殼體18BB中的一專線網路切換開關190以及一收發埠管理單元19,該第四光收發埠186係與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190連接,本實施例之第三光收發埠185透過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190與該專線光收發埠188連接,該第四光收發埠186係連接一第二專線網路6,其中,該收發埠管理單元19用於監測該第三光收發埠185的光功率,當監測到該光功率過低時,向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190發送一切換指令,以令第四光收發埠186與該專線光收發埠188連接,以在與該第三光收發埠185連接的第一專線網路5傳輸異常時,改由與該第四光收發埠186連接的第二專線網路6執行傳輸作業。
接著如圖8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B'僅就與上述圖5不同處提出說明,不同處在於供電路徑,圖5是由該直流電輸入埠180B輸出的一電源訊號作為供電電源,而圖8是由第一電源埠181B’接收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B'所提供的設備電源作為供電電源,即與上述圖4所述的供電路徑相同,在此不為文贄述。
接著如圖9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僅就與上述圖3不同處提出說明,不同處在於輸入至電輸入埠的供電電源為一交流電訊號,如圖9所示,一設於該殼體18C上的交流電輸入埠180C用以接收一交流電訊號的輸入,且因應該交流電訊號的輸入,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相較於上述圖3還包括一突波保護器100以及一整流器102,該突波保護器100以及整流器102係收容於殼體18C中,該突波保護器100係連接該電源切換器10C以接收該交流電訊號,用以去除竄入該交流電訊號的瞬間電流並輸出一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該整流器102係連接該突波保護器100以接收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將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整流為直流電供電訊號並輸出至該直直流轉換器16C,以由該直直流轉換器16C調節該直流電供電訊號以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11C、該第二電源埠182以及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
可依規格需求,於該突波保護器100輸出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至該整流器102的傳輸路徑中設置一交流漏電斷路器(在此未予以圖示),用來對人進行間接接觸保護,也可用來防止因交流電傳輸線路絕緣損壞,產生接地故障電流而引起的火災危險,並可用來分配電能和保護線路及電源設備的過載和短路。
圖9所示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可裝設於路燈基座中或路燈燈桿上,以藉由該路燈獲取電力公司所提供的電力來作為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的供電來源,因此上述交流電電源來自於戶外路燈的供電,且為因應戶外環境,故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之殼體上的複數個連接埠採用防水接頭設計。此外,本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還具有收容於殼體18C內的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以及第二功能擴充單元103,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101用以與一周邊裝置搭接,且該突波保護器100復輸出一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該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供電至該第一功能擴充模組101,使搭接的該周邊裝置獲得供電運作,而上述周邊裝置可為一路燈照明設備或例如紅綠燈之道路交通指揮標示設備等,若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與上述路燈照明設備搭接時,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包括:一路燈連接器、 一路燈明暗調整器以及一路燈驅動器,該路燈連接器係設於該殼體18C上,用以與該路燈照明設備連接,該路燈明暗調整器係與該路燈連接器連接,用以控制該路燈照明設備的亮度,該路燈驅動器係與該突波保護器100連接,用以接收該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以供電至該路燈照明設備,使該路燈照明設備獲得供電運作。
再者,同理於上述,可依規格需求,於該突波保護器100輸出該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至該第二功能擴充單元101的傳輸路徑中設置一交流漏電斷路器(在此未予以圖示),用來對人進行間接接觸保護,也可用來防止因交流電傳輸線路絕緣損壞,產生接地故障電流而引起的火災危險,並可用來分配電能和保護線路及電源設備的過載和短路。補充直流燈
該第二功能擴充單元103例如一全球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單元,該GNSS單元根據衛星訊號計算時間作為網路定時的基準參考。
接著如圖10所示,其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為簡化說明,本實施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1C'僅就與上述圖9不同處提出說明,不同處在於圖9是由該交流電輸入埠180C輸出的交流電訊號作為供電電源,而圖10是由第一電源埠181C’輸出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3C'所提供的設備電源作為供電電源,而該設備電源為一交流電訊號,圖10實施例的供電路徑與上述圖4所述的供電路徑相同,然不同處在於,由於本實施例的供電電源為交流電訊號,故圖10電源切換器10C'所輸出的交流電訊號會如上述圖9相同,即該交流電訊號會由該突波保護器100'去除竄入該交流電訊號的瞬間電流以輸出一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接著由該整流器102'將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整流為直流電供電訊號並輸出至該直直流轉換器16C',以由該直直流轉換器16C'調節該直流電供電訊號以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二電源埠182以及網路供電交換單元15。
上述各實施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一跳線盤(在此未予以圖示),該跳線盤設於上述各該光收發埠與上述各該光切換開關(或專線網路切換開關)之間,用以供安裝人員方便調整各該光收發埠與各該切換開關間的連接關係。
接著,如圖11所示,其用以顯示應用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建立一網路架構,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例僅連接兩台光纖網路設備,可依規格需求增設多個光收埠及搭配該光收埠的數量相應增設光切換開關及光電轉換單元,如圖11所示,此應用架構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至少設置六個光收發埠以分別連接四台光纖網路設備以及第一及第二專線網路,並透過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一專線設備,而供電來源可由一外部交流電輸入(例如路燈)、一外部電池或任一台光纖網路設備的直流電輸入,有效解決現有電源供應佈線不易的問題,因此,透過本發明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可對電信營運商提供方便的連網技術以及簡化供電來源佈設,此外安裝人員只要依據網路傳輸需求選擇相應的功能模組,例如內建人工智慧運算處理等功能,提供更優化的傳輸通道。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A,1AA,1AB,1A',1B,1B',1B",1C,1C':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10A,10A',10B',10C,10C':電源切換器 100,100':突波保護器 101,101':第一功能擴充單元 102,102':整流器 103:第二功能擴充單元 11A,11A',11B',11C:設備電源開關 12,12C:電源管理單元 130:第一光電轉換單元 131:第二光電轉換單元 14:光切換單元 15,15B: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150:功能模組 151:訊號傳輸埠 16,16AA,16AB,16B,16C,16C':直直流轉換器 17:光切換管理單元 18,18AA,18AB,18B,18B",18BB,18C殼體 180C:交流電輸入埠 180,180B:直流電輸入 181A,181A',181B,181B',181C':第一電源埠 181AA,181AB:第一電源埠 182:第二電源埠 183:第一光收發埠 184:第二光收發埠 185,185':第三光收發埠 1850:分波多工器(WDM) 186:第四光收發埠 187:第三電源埠 188,188':專線光收發埠 19:收發埠管理單元 190:專線網路切換開關 3,3',3AA,3AB,3B',3C':第一光纖網路設備 4:第二光纖網路設備 5:第一專線網路 6:第二專線網路 7:專線設備
圖1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二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三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四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五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六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七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八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九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第十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以及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的一應用範例。
1AA: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101':第一功能擴充單元
130:第一光電轉換單元
131:第二光電轉換單元
15: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16AA:直直流轉換器
18AA:殼體
180AA:直流電輸入
181AA:第一電源埠
182:第二電源埠
183:第一光收發埠
184:第二光收發埠
3AA:第一光纖網路設備
4:第二光纖網路設備

Claims (21)

  1. 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一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一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包括: 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電輸入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電輸入埠用以接收一電源訊號之輸入並輸出;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 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 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 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 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電輸入埠所輸出的該電源訊號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一電源埠、該第二電源埠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而運作。
  2. 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一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一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包括: 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接收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所輸入的電源訊號並輸出;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 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 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 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與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 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第一電源埠所輸出的該電源訊號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二電源埠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使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及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而運作。
  3. 一種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用於連接搭建在光纖網路中之一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一第二光纖網路設備,以建立該光纖網路的供電架構並使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與第二光纖網路設備間的網路通訊運作正常,包括: 一殼體,其上設有一第一光收發埠、一第二光收發埠,一電輸入埠、一第一電源埠、及一第二電源埠,其中,該電輸入埠用以接收一電源訊號之輸入;該第一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二光收發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用於收發光訊號,該第一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該第二電源埠係連接該第二光纖網路設備; 一電源切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該電源切換器與該電輸入埠及該第一電源埠連接,用以切換該電輸入埠及該第一電源埠的供電傳輸路徑; 一設備電源開關,其收容於該殼體,其與該電源切換器連接; 一電源管理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用以偵測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是否有一供電電源輸出以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切換該電輸入埠及第一電源埠的供電傳輸路徑,其中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輸出該電源訊號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電源訊號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導通該設備電源開關;當該電源管理單元偵測到該電輸入埠沒有輸出該電源訊號且偵測到該第一電源埠接收到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輸出的一設備電源時,則控制該電源切換器將該設備電源作為該供電電源並予以輸出,且切斷該設備電源開關; 一第一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一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一光收發埠; 一第二光電轉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用於將自該第二光收發埠接收之光訊號執行轉換處理,以產生並輸出電訊號,或將電訊號轉換為光訊號,而予以輸出至該第二光收發埠; 一網路供電交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係與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作為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以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間的訊號傳輸管道;以及 一直直流轉換器,其收容於該殼體,用於調節自該電源切換器所輸出的該供電電源以分別輸出一供電直流電源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該第二電源埠與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 一光切換單元,其收容於該殼體,係具有一第一光切開關以及一第二光切換開關,該第一光切開關分別與該第一光收發埠及該第一光電轉換單元連接,該第二光切開關分別與該第二光收發埠及該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以及 一光切換管理單元,用於監測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之運作狀態,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運作正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發送一第一控制指令,以令該第一光收發埠與對應的第一光電轉換單元連接,且令該第二光收發埠與對應的第二光電轉換單元連接,當監測到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運作異常時,向該光切換單元發送一第二控制指令,以令該第一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光收發埠連接,實現該第一、第二光收發埠之間的光訊號傳輸作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一功能模組,其收容於該殼體並連接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用以提供一服務功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一訊號傳輸埠,其係設於該殼體外殼上並連接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該訊號傳輸埠外接一功能單元,使該功能單元透過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獲得供電以及進行訊號傳輸服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訊號傳輸埠復具有網路訊號轉換模組,以將該功能模組所傳來的訊號進行網路訊號轉換,以透過該網路供電交換單元進行網路傳輸服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殼體上復包括一第三光收發埠、一第三電源埠以及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該第三光收發埠係連接一第一專線網路,且該第三光收發埠與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係用以連接一第一專線設備,而該第三電源埠係與該直直流轉換器連接,以將該直直流轉換器調節後輸出的該供電直流電源傳送至該第一專線設備供電使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殼體上復包括一第四光收發埠,且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一專線網路切換開關以及一收發埠管理單元,該第四光收發埠係連接一第二專線網路,且該第四光收發埠復與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連接,其中,該收發埠管理單元用於監測該第三光收發埠的光功率,當監測到該光功率過低時,向該專線網路切換開關發送一切換指令,以令第四光收發埠與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以在與該第三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一專線網路傳輸異常時,改由與該第四光收發埠連接的第二專線網路執行傳輸作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殼體復收容一分波多工器(Wavelength Division Mutiplexer;WDM),該分波多工器係與第三光收發埠以及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連接,且該分波多工器復與該第一專線網路連接,該分波多工器將自該第三光收發埠擷取特定波長的光訊號予該至少一專線光收發埠,或將自該專線光收發埠所輸出的光訊號跟該第一專線網路所傳輸的光訊號匯合在一起,進而利用該第一專線網路進行匯合後的光訊號的傳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一跳線盤,該跳線盤用以調整各該光收發埠與各該光切換開關間的連接關係。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電輸入埠所接收到該電源訊號為一交流電訊號,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 一突波保護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電源切換器以接收該交流電訊號,用以去除竄入該交流電訊號的瞬間電流並輸出一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以及 一整流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突波保護器以接收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將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整流為直流電供電訊號並輸出至該直直流轉換器,由該直直流轉換器調節該直流電供電訊號以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處於導通狀態的該設備電源開關、該第二電源埠以及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一第一功能擴充單元,用以與一第一周邊裝置搭接,其中該突波保護器復輸出一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該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供電至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使搭接的該第一周邊裝置獲得供電運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第一周邊裝置為一路燈照明設備,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係包括: 一路燈連接器,係設於該殼體上,用以與該路燈照明設備連接,並將該突波保護器輸出的第二交流電供電訊號傳送給該路燈照明設備供電運作; 一路燈明暗調整器,係與該路燈連接器連接,用以控制該路燈照明設備的亮度;以及 一路燈驅動器,係與該突波保護器連接,用以接收該第三交流電供電訊號以供電至該路燈照明設備,使該路燈照明設備獲得供電運作。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源埠接收自該第一光纖網路設備所輸入的電源訊號為一交流電訊號,該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復包括: 一突波保護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電源切換器以接收該交流電訊號,用以去除竄入該交流電訊號的瞬間電流並輸出一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以及 一整流器,其收容於該殼體,係連接該突波保護器以接收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用以將該第一交流電供電訊號整流為直流電供電訊號並輸出至該直直流轉換器,以由該直直流轉換器調節該直流電供電訊號以輸出該供電直流電源至該第二電源埠以及網路供電交換單元。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直直流轉換器與該第二電源埠間具有一升壓轉換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電輸入埠所接收到電源訊號為一直流電訊號,該電輸入埠與該直直流轉換器間具有一升壓轉換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直直流轉換器與該第一電源埠間具有一降壓轉換器,且該直直流轉換器與該第二電源埠間具有一升壓轉換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直直流轉換器與該該電源切換器間具有一降壓轉換器,且該直直流轉換器分別與該設備電源開關及該第二電源埠間各具有一升壓轉換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復包括一第一功能擴充單元,用以與一第一周邊裝置搭接,且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與該直直流轉換器連接,使該直直流轉換器將輸出的該供電直流電源傳送至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使搭接的該第一周邊裝置獲得供電運作。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其中,該第一周邊裝置為一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該第一功能擴充單元係包括: 一直流電路燈連接器,係設於該殼體上,用以與該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連接;以及 一路燈明暗調整器,係與該直流電路燈連接器連接,用以控制該直流電路燈照明設備的亮度。
TW108108740A 2019-03-14 2019-03-14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TWI687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740A TWI687020B (zh) 2019-03-14 2019-03-14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US16/817,568 US10827241B2 (en) 2019-03-14 2020-03-12 Network and power sharing device
CN202010171837.8A CN111698039B (zh) 2019-03-14 2020-03-12 网络与电力分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740A TWI687020B (zh) 2019-03-14 2019-03-14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7020B TWI687020B (zh) 2020-03-01
TW202034606A true TW202034606A (zh) 2020-09-16

Family

ID=7076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740A TWI687020B (zh) 2019-03-14 2019-03-14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7241B2 (zh)
CN (1) CN111698039B (zh)
TW (1) TWI687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51B (zh) * 2022-05-16 2023-09-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1296A1 (de) * 1987-09-16 1989-04-06 Totoku Electric Optische kommunikationseinheit
US7729617B2 (en) * 2002-06-04 2010-06-01 Samir Satish Sheth Flexible, dense line card architecture
US20050089027A1 (en) * 2002-06-18 2005-04-28 Colton John R. Intelligent optical data switching system
US7277637B2 (en) * 2003-01-03 2007-10-02 Tellabs Bedford, Inc. Fiber to the home broadband home unit
CN100346561C (zh) * 2003-10-29 2007-10-31 圆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重输出电压的切换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TW200820535A (en) * 2006-10-24 2008-05-01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Power supplier for fiber network remote switch controller
US20090015204A1 (en) * 2007-07-09 2009-01-15 Tellabs Vienn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backup power source at a network terminal
US8310218B2 (en) * 2007-08-08 2012-11-13 Advanced Analogic Technologies, Inc. Time-multiplexed-capacitor DC/DC converter with multiple outputs
US20100046940A1 (en) * 2008-08-22 2010-02-25 Generonix, Inc. Reliable Power Source for Fiber to Home Network Termination and Other Critical Applications
TWI430612B (zh) * 2009-10-28 2014-03-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Remote line switching and status reading device
CN201528276U (zh) * 2009-11-04 2010-07-14 北京英赛德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出开关电源
CN102111019B (zh) * 2009-12-25 2014-01-29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取电设备及其取电方法
US20120288273A1 (en) * 2011-05-12 2012-11-15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lligent splitter monitor
CN203014814U (zh) * 2012-10-31 2013-06-19 深圳市思科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网融合的onu
CN103873138B (zh) * 2012-12-13 2016-09-14 江宏祥 具备旁路开关功能的光传输模块及与其搭配使用的设备壳体
TWI535227B (zh) * 2013-02-25 2016-05-21 江宏祥 光收發裝置
TWI510879B (zh) * 2013-06-21 2015-12-01 Fsp Technology Inc 電源供應裝置
KR20150004169A (ko) * 2013-07-02 2015-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원공급장치, 이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 서버 및 전원공급방법
US10277330B2 (en) * 2013-09-19 2019-04-30 Radius Universal Llc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and power network
CN104518830B (zh) * 2013-09-26 2018-04-24 江若滐 光收发装置
TWI540423B (zh) * 2014-03-25 2016-07-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分配系統
CN104301039A (zh) * 2014-09-11 2015-01-21 广西师范大学 基于光码分多址的局端光收发装置
CN204145507U (zh) * 2014-10-28 2015-02-04 张大禹 一种以太网光转发器
US10146285B2 (en) * 2015-04-15 2018-12-04 Quanta Computer Inc. Method for extending hold time of power supply units
US20170117813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Quanta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a power supply unit
CN105577284A (zh) * 2015-12-30 2016-05-11 鞍山卓越光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收发器
CN106160876B (zh) * 2016-08-17 2019-06-21 深圳市海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设备及其受电电路
US10649512B2 (en) * 2017-07-25 2020-05-12 Quanta Computer Inc. High efficient battery backup system
US10735105B2 (en) * 2018-05-04 2020-08-04 Cisco Technology, Inc. High power and data deliver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safety and fault protec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51B (zh) * 2022-05-16 2023-09-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039B (zh) 2022-05-27
US20200296488A1 (en) 2020-09-17
CN111698039A (zh) 2020-09-22
US10827241B2 (en) 2020-11-03
TWI687020B (zh) 202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5572B1 (en) Light fixture having power over ethernet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US101354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US10056761B2 (en) Power and data solution for remote low-power devices
CN104202881B (zh) 路灯控制系统
CN103314556A (zh) 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能够带电连接和/或断开连接的配电模块及相关电力单元、组件与方法
US20130202301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CN109195115B (zh) 利用窄带网络实现语音寻呼和广播的系统及方法
JP2013522842A (ja) 街灯システム
EP3488625A1 (en) Integrated street light controller and small cell
CN102611496B (zh) 一种可实现控制管理的光缆交接箱
US10721794B2 (en) Intelligent street light
CN111698039B (zh) 网络与电力分享装置
CN105578675A (zh) 互联网机场助航灯光显示及控制系统
CN100477588C (zh) 电源分配器、传送数据的方法、网络以及设计网络的方法
TWI728379B (zh)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CN204948404U (zh) 互联网机场助航灯光显示及控制系统
CN216873401U (zh) 通信装置
CN216087081U (zh) 照明灯控制装置
US20230078547A1 (en) Smart pole power system
CN220440425U (zh) 配电终端
US20230131414A1 (en) Nema edge gateway
KR101636265B1 (ko) 무선 통신보드를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
TWM591745U (zh)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KR20200001112A (ko) 조명부를 구비한 영상 획득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영상 전송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17676372A (zh) 一种将卫星信号转换为可用网络的智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