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0879B - 電源供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源供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0879B
TWI510879B TW103110872A TW103110872A TWI510879B TW I510879 B TWI510879 B TW I510879B TW 103110872 A TW103110872 A TW 103110872A TW 103110872 A TW103110872 A TW 103110872A TW I510879 B TWI510879 B TW I5108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supply
coupled
outpu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880A (zh
Inventor
Yung Hsiang Shih
Kun Fe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Fsp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sp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sp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00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8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more than one ouput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Description

電源供應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源供應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在輸出發生偏載時進行穩壓的電源供應裝置。
為了提供電腦內部電路元件所需的工作電源,電腦內的主機板都會連接至電源供應裝置,而電源供應裝置可以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後提供至電腦的主機板及其週邊裝置。其中,目前的電源供應裝置一般會支援先進技術擴展(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ATX)的電源供應規格,其可提供多組不同準位之輸出電壓(例如+3.3V、+5V、+12V、-5V、-12V等)藉以符合電腦內部之電路元件的運作需求。
然而,可提供多組輸出電壓的電源供應裝置在偏載(offset loading)時(亦即,對應一組輸出電壓的負載操作於輕載(即,負載操作於小電流),而對應另一組輸出電壓的負載操作於重載(即,負載操作於大電流)的狀態),一般會發生輸出電壓偏移(offset)的問題。也就是當其中一組輸出電壓上升或下降時,其他組輸出電壓會受該組輸出的影響而相對下降或上升。例如:額 定電壓值為12V的輸出組在輕載時(例如電流為1A),輸出電壓會上升到12.5V,而使額定電壓值為5V的輸出組之輸出電壓相對地降至4.5V。所述輸出電壓的偏移即可能會令電源供應裝置於偏載時不符合所需求之電源規範。
在現行的技術下,一般是藉由在各組輸出端上並聯電阻的方式來解決上述電壓偏移的問題。但此種解決方式僅是透過被動式的電路架構來降低各組輸出端上的電壓,其無法根據各組輸出端的電壓變化而相對調整輸出電壓。此外,由於在電源供應裝置的輸出端並聯電阻會使電源供應裝置產生功率損耗,因此若採用傳統的解決方式來解決偏載時之電壓偏移問題,則電源供應裝置整體的供電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源供應裝置,其可在輸出發生偏載時同時對各組輸出進行穩壓,以在不顯著降低供電效率的情況下,使電源供應裝置之各組輸出可符合所需求的電源規範。
本發明的電源供應裝置包括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以及第一穩壓電路。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具有多組輸出端。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從所述多個輸出端其中之一提供第一電壓,並且從所述多個輸出端其中之另一提供第二電壓,其中第一電壓的額定電壓值大於第二電壓的額定電壓值。第一穩壓電路耦接於所述其中之一與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之間,其中第一穩壓電路於第一電壓 超過第一門檻值時啟動,並且於啟動後對第二電壓進行穩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穩壓電路包括第一分壓單元以及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第一分壓單元用以對第一電壓進行分壓,並據以產生第一分壓信號。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接收第一電壓並耦接第一分壓單元以接收第一分壓信號,其中當第一電壓超過第一門檻值時,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反應於第一分壓信號而啟動,以將第一電壓轉換為一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以提升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所提供之第二電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分壓單元包括第一電阻以及第二電阻。第一電阻的第一端接收第一電壓。第二電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且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耦接參考電位。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以及諧振電路。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具有致能腳位與輸出腳位。致能腳位耦接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的第一端。諧振電路耦接於輸出腳位與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諧振電路反應於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的切換而充/放能,並據以令第一電壓轉換為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包括開關。所述開關耦接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的致能腳位與輸出腳位。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穩壓電路包括穩壓晶片以及 第一外掛電路。穩壓晶片具有穩壓輸入腳位、穩壓輸出腳位以及接地腳位。穩壓輸入腳位耦接所述其中之一輸出端,且穩壓輸出腳位耦接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第一外掛電路耦接於穩壓輸入腳位、穩壓輸出腳位以及接地腳位之間。其中,第一電晶體類型的穩壓晶片於穩壓輸入腳位與穩壓輸出腳位之間的電壓差超過第一設定值時啟動,並於啟動後對第二電壓進行穩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穩壓晶片包括開關以及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開關於穩壓晶片啟動後導通,而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於開關導通後將第一電壓轉換為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外掛電路包括齊納二極體、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以及二極體。齊納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穩壓輸入腳位。第三電阻的第一端耦接齊納二極體的陽極端。第四電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三電阻的第二端,且第四電阻的第二端耦接接地端。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耦接接地腳位與第四電阻的第二端,且第五電阻的第二端耦接穩壓輸出腳位。第六電阻的第一端耦接第四電阻的第二端,且第六電阻的第二端耦接參考電位。二極體的陽極端耦接第六電阻的第一端,且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參考電位。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更從所述多個輸出端其中之又一提供第三電壓,且第三電壓與第一電壓及第二電壓皆不同。電源供應裝置更包括第二穩壓電路。第二穩壓電 路耦接於所述其中之一與所述其中之又一輸出端之間,其中第二穩壓電路於第一電壓超過第二門檻值時啟動,並且於啟動後對第三電壓進行穩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適於從所述其中之一輸出端供電予第一負載,從所述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供電予第二負載,以及從所述其中之又一輸出端供電予第三負載。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穩壓電路與第二穩壓電路係以下列設置方式其中之一設置於該電源供應裝置中:直接設置於該電源供應裝置所對應的一主電路板上;設置於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電源供應裝置所對應的該主電路板上;以及設置於所述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電源供應裝置外部的連接器線纜上。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電源供應裝置,其可在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發生偏載時啟動穩壓電路,以同時對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的各組輸出電壓進行穩壓。其中,由於所述穩壓電路可利用主動式的電路架構來實施,因此不會使得電源供應裝置的供電效率降低。此外,由於所述穩壓電路具有針對偏載發生時才啟動的特性,因此也不會造成電源供應裝置的整體功率消耗顯著地提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500‧‧‧電源供應裝置
110、510‧‧‧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
120、220、320、520、530‧‧‧穩壓電路
222‧‧‧分壓單元
224‧‧‧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322‧‧‧穩壓晶片
324‧‧‧外掛電路
C1~C5、Cout‧‧‧電容
Cr‧‧‧諧振電容
D1‧‧‧二極體
DCT‧‧‧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
DCTC‧‧‧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
Lr‧‧‧諧振電感
LD1、LD2、LD3‧‧‧負載
R1~R6、Rf1、Rf2‧‧‧電阻
RC‧‧‧諧振電路
SW1、SW2‧‧‧開關
T1、T2、T3‧‧‧輸出端
Vout1‧‧‧第一電壓
Vout2‧‧‧第二電壓
Vout3‧‧‧第三電壓
VS1‧‧‧第一穩壓電壓
Vth、Vth1、Vth2‧‧‧門檻值
V_REF‧‧‧參考電位
VIN、GND、EN、SS、BS、LX、FB、VCC‧‧‧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的各個腳位
VIN_S、VOUT_S、GND_S‧‧‧穩壓晶片的各個腳位
ZD1‧‧‧齊納二極體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穩壓電路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壓電路的示意圖。
圖4為依照圖3的一實施例的穩壓晶片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的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電源供應裝置,其可在輸出發生偏載時同時對各組輸出進行穩壓,以在不顯著降低供電效率的情況下,使電源供應裝置之各組輸出可符合所需求的電源規範。為了使本揭露之內容可以被更容易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做為本揭露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係代表相同或類似部件。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電源供應裝置100包括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以及穩壓電路120。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具有多組輸出端(於本實施例是以輸出端T1與T2為例,但不僅限於此),其中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適於分別經由輸出端T1與T2耦接至對應的負載LD1與LD2。穩壓電路120則是耦接於輸出端T1與T2之間,以在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發生偏載時,對各組輸出進行穩壓。
在本實施例中,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會從輸出端T1 提供第一電壓Vout1以供負載LD1使用,並且從輸出端T2提供相異於第一電壓Vout1的第二電壓Vout2以供負載LD2使用。穩壓電路,120會根據第一電壓Vout1的大小來判斷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是否偏載,並據以決定是否啟動以進行穩壓的動作。於此,本實施例的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可例如為電子裝置(如筆記型電腦、超輕薄筆電、平板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等)的主機電源。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所提供的第一電壓Vout1之額定電壓值大於第二電壓Vout2之額定電壓值,其中第一電壓Vout1之額定電壓值例如為12V且第二電壓Vout2之額定電壓值例如為5V或3.3V,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此外,本實施例的負載LD1可為電子裝置中應用第一電壓Vout1的電路單元(例如應用12V電壓的PCI-E匯流排、CPU及顯示卡等),且負載LD2可為電子裝置中應用第二電壓Vout2的電路單元(例如應用5V電壓的硬碟機、光碟機及風扇等;或應用3.3V電壓的PCI匯流排、南橋晶片及網路晶片等),但本發明同樣不僅限於此。
詳細而言,於偏載的狀態下,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所提供之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會發生偏移,從而令電源供應裝置100不符合負載LD1與LD2所需求之電源規範(例如:額定電壓偏移量的規範或供電效率的規範等)。舉例來說,當負載LD1操作於輕載且負載LD2操作於重載時,會使得第一電壓Vout1上升且第二電壓Vout2下降;相反地,當負載LD1操作於重載且負載LD2操作於輕載時,會使得第一電壓Vout1下降且第二電壓 Vout2上升。
換言之,在穩壓電路120未啟動的狀態下,若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之其一因偏載而上升至超過對應的額定電壓值時,則其另一就會相對的降至低於對應的額定電壓值。以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的額定電壓值分別為12V與5V為例,當第一電壓Vout1因偏載而上升至12.5V時,第二電壓Vout2則會相對降至4.5V。
為了因應偏載狀態而發生的電壓偏移問題,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壓電路120會於第一電壓Vout1超過門檻值Vth時啟動(此時即表示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發生偏載),並且於啟動後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以負載LD1操作於輕載且負載LD2操作於重載的偏載狀況為例,穩壓電路120會在第一電壓Vout1上升至大於門檻值Vth時啟動,以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使得第二電壓Vout2不會因偏載而低於其額定電壓值(也就是讓第二電壓Vout2維持在規定範圍內)。
舉例來說,同樣以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的額定電壓值分別為12V與5V為例,若門檻值Vth係設定為12.4V,則穩壓電路120會於第一電壓Vout1上升至12.4V時啟動,以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藉以令第二電壓Vout2可維持在5V。此時,由於穩壓電路120抑制了第二電壓Vout2的降低,因此其亦等同於相對抑制了第一電壓Vout1的提升,從而令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皆可穩定地維持在額定電壓值(也就是讓 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分別維持在其規定範圍內)。
另一方面,若第一電壓Vout1未超過門檻值(此時即表示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未發生偏載),則穩壓電路120會維持於關閉的狀態,藉以降低不必要的功率消耗。
相較於藉由在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端T1/T2上並聯假負載的偏載穩壓機制而言,由於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壓電路120可利用主動式的電路架構來實施,因此不會使得電源供應裝置100的供電效率降低。此外,由於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壓電路120具有針對偏載發生時才啟動的特性,因此也不會造成電源供應裝置100的整體功率消耗(power consumption)顯著地提升。
以下就圖2以及圖3的範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壓電路120之各種可能的實施態樣。
請先同時參照圖1與圖2,其中,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穩壓電路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穩壓電路220可應用於電源供應裝置100中,其包括分壓單元222以及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分壓單元222用以對第一電壓Vout1進行分壓,並據以產生分壓信號Vp。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耦接分壓單元222以接收分壓信號Vp,並且根據分壓信號Vp來判斷第一電壓Vout1是否超過門檻值Vth,藉以決定啟動與否。
其中,若第一電壓Vout1超過門檻值Vth,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會反應於分壓信號Vp而啟動,以開始對所接收之第一電壓Vout1進行升/降壓轉換而將第一電壓Vout1轉換為第一穩 壓電壓VS1,以提升經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端T2所提供之第二電壓Vout2。換言之,此時流經負載LD2的電流是由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共同提供。相反地,若第一電壓Vout1未超過門檻值Vth,則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不會啟動。換言之,此時流經負載LD2的電流是由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單獨提供。
於本範例實施例中,分壓單元222可利用電阻R1與R2來實現,且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224可利用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與諧振電路RC所組成的電路架構來實現,其中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可例如具有電源腳位VIN、接地腳位GND、致能腳位EN、軟啟動(soft-start)腳位SS、自舉(bootstrap)腳位BS、輸出腳位LX、回授腳位FB以及參考腳位VCC(但不以此為限;各腳位的功能可參照一般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的規格說明,於此不贅述)。而諧振電路RC則可例如為由諧振電感Lr及諧振電容Cr所組成。此外,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的各腳位之外掛電路元件(如電容C1~C5、Cout及電阻Rf1與RF2)配置可如圖2所示,藉以輔助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的運作。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
詳細而言,在穩壓電路220中,電阻R1的第一端接收第一電壓Vout1。電阻R2的第一端耦接電阻R1的第二端(即,分壓單元222的分壓點),且電阻R2的第二端耦接參考電位V_REF。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的電源腳位VIN從輸出端T1接收第 一電壓Vout1。接地腳位GND耦接參考電位V_REF。致能腳位EN耦接分壓單元222的分壓點以接收分壓信號Vp(即,分壓點上的電壓)。軟啟動腳位SS經由電容C4耦接參考電位V_REF。自舉腳位BS經由電容C3耦接輸出腳位LX。輸出腳位LX經由諧振電路RC耦接至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端T2。回授腳位FB耦接於電阻Rf1與Rf2的共節點。參考腳位VCC經由電容C5耦接參考電位V_REF。
在本實施例中,若第一電壓Vout1大於門檻值Vth,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會反應於其致能腳位EN上的分壓信號Vp而啟動,並且開始以切換的方式輸出第一電壓Vout1,使得諧振電路RC反應於輸出腳位LX上的電壓切換而充/放能,從而產生第一穩壓電壓VS1。反之,若第一電壓Vout1小於門檻值Vth,則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不會被啟動。基此,本實施例的穩壓電路220即可實現於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發生偏載時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於一範例實施例中,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可包括一耦接於致能腳位EN與輸出腳位LX的開關SW1,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DCTC可藉由控制開關SW1的導通/截止狀態來實現以切換的方式輸出第一電壓Vout1的運作。
請再同時參照圖1與圖3,其中,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壓電路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穩壓電路320同樣可應用於電源供應裝置100中,其包括穩壓晶片322以及外掛電路324。穩 壓晶片322例如為電晶體類型(transistor-type)的穩壓晶片,其具有穩壓輸入腳位VIN_S、穩壓輸出腳位VOUT_S以及接地腳位GND_S。穩壓晶片322的輸入腳位VIN_S耦接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端T1,且其輸出腳位VOUT_S耦接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的輸出端T2。而外掛電路324則耦接於穩壓輸入腳位VIN_S、穩壓輸出腳位VOUT_S以及接地腳位GND_S之間。
於本範例實施例中,電晶體類型的穩壓晶片322例如為低壓降穩壓(low dropout linear,LDO)晶片,其係藉由比較其輸入腳位VIN與輸出腳位VOUT上的電壓差異來做為控制其啟動與否的依據。此外,外掛電路324可例如為由齊納二極體ZD1、二極體D1以及電阻R3~R6所組成的電路來實現。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
詳細而言,在穩壓電路320中,齊納二極體ZD1的陰極端耦接穩壓晶片322的穩壓輸入腳位VIN_S。電阻R3的第一端耦接齊納二極體ZD1的陽極端。電阻R4的第一端耦接電阻R3的第二端,且電阻R4的第二端耦接接地腳位GND_S。電阻R5的第一端耦接接地腳位GND_S與電阻R4的第二端,且電阻R5的第二端耦接穩壓晶片322的穩壓輸出腳位VOUT_S。電阻R6的第一端耦接電阻R4的第二端,且電阻R6的第二端耦接參考電位V_REF。二極體D1的陽極端耦接電阻R6的第一端,且二極體D1的陰極端耦接參考電位V_REF。
在本實施例中,穩壓晶片322會在穩壓輸入腳位VIN_S 與穩壓輸出腳位VOUT_S之間的電壓差(亦即,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之間的電壓差)超過一設定值時啟動,並於啟動後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換言之,穩壓晶片322可依據所述設定值而判斷第一電壓Vout1是否超過門檻值Vth。
以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的額定電壓值分別為12V與5V為例,在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未偏載的狀態下,穩壓晶片322的穩壓輸入腳位VIN_S與穩壓輸出腳位VOUT_S的電壓差理想上應為7V。當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發生偏載時,穩壓輸入腳位VIN_S與穩壓輸出腳位VOUT_S間的電壓差則會相對增加,例如從7V上升至8V(第一電壓Vout1從12V上升至12.5V,且第二電壓從5V降至4.5V)。因此,設計者僅需將穩壓晶片322的設定值設為7.8V,穩壓晶片322即可在第一電壓Vout1上升至12.4V的時候啟動(此時第二電壓Vout2會對應降至4.6V),從而將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皆拉回至額定的12V與5V。反之,若穩壓輸入腳位VIN_S與穩壓輸出腳位VOUT_S之間的電壓差未超過所述設定值,則穩壓晶片322不會被啟動。基此,本實施例的穩壓電路320即可實現於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110發生偏載時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的功能。
更進一步地說,於一範例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穩壓晶片322可利用包括開關SW2以及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DCT的架構來實現。其中,開關SW2會於穩壓晶片322啟動後導通,使得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DCT反應於開關SW2的導通而將第一 電壓Vout1轉換為第一穩壓電壓VS1並提供至輸出端T2。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電源供應裝置500包括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510、第一穩壓電路520以及第二穩壓電路530。具體而言,本實施例與前述圖1實施例大致相同。兩者間的差異在於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510除了可分別從輸出端T1與T2提供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之外,更可從輸出端T3提供相異於第一電壓Vout1及第二電壓Vout2的第三電壓Vout3。於此,第一電壓Vout1、第二電壓Vout2以及第三電壓Vout3的額定電壓值分別例如為12V、5V以及3.3V。
因此,本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500除了用以對第一電壓Vout1與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的第一穩壓電路520外(即如同圖1實施例的穩壓電路110),更包括用以對第一電壓Vout1與第三電壓Vout3進行穩壓的第二穩壓電路530。其中,第一穩壓電路420可於第一電壓Vout1超過門檻值Vth1時啟動,以對第二電壓Vout2進行穩壓;而第二穩壓電路430則可於第一電壓Vout1超過門檻值Vth2時啟動,以對第三電壓Vout3進行穩壓。
於此值得注意的是,門檻值Vth1與Vth2可依據設計者的設計選擇而為相同或不同的數值,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換言之,第一穩壓電路520與第二穩壓電路530可在相同的偏載條件下啟動,以同時對第二電壓Vout2與第三電壓Vout3進行穩壓。或者,第一穩壓電路520與第二穩壓電路530可依據各自所對應 的偏載條件而啟動。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除此之外,第一穩壓電路520以及第二穩壓電路530的設計及概念皆可參照前述圖1至圖3實施例所述,故相同或重複之部分於此不再贅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於上述實施例中,無論是穩壓電路120,還是第一穩壓電路520以及第二穩壓電路530,都可以1)直接設置在電源供應裝置100/500所對應的主電路板上;2)設置在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電源供應裝置100/500所對應的主電路板上;或3)設置在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電源供應裝置100/500外部的連接器線纜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電源供應裝置,其可在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發生偏載時啟動穩壓電路,以同時對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的各組輸出電壓進行穩壓。其中,由於所述穩壓電路可利用主動式的電路架構來實施,因此不會使得電源供應裝置的供電效率降低。此外,由於所述穩壓電路具有針對偏載發生時才啟動的特性,因此也不會造成電源供應裝置的整體功率消耗顯著地提升。基此,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源供應裝置可具有良好的供電效率及供電穩定性表現。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源供應裝置
110‧‧‧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
120‧‧‧穩壓電路
LD1、LD2‧‧‧負載
T1、T2‧‧‧輸出端
Vout1‧‧‧第一電壓
Vout2‧‧‧第二電壓
Vth‧‧‧門檻值
VS1‧‧‧第一穩壓電壓

Claims (11)

  1. 一種電源供應裝置,包括:一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具有多組輸出端,該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從該些輸出端其中之一提供一第一電壓,並且從該些輸出端其中之另一提供一第二電壓,其中該第一電壓的額定電壓值係大於該第二電壓的額定電壓值;以及一第一穩壓電路,耦接於該其中之一與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穩壓電路於該第一電壓超過一第一門檻值時啟動,並且於啟動後對該第二電壓進行穩壓,其中該第一穩壓電路係將該第一電壓轉換為一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以提升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所提供之該第二電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穩壓電路包括:一第一分壓單元,用以對該第一電壓進行分壓,並據以產生一第一分壓信號;以及一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接收該第一電壓並耦接該第一分壓單元以接收該第一分壓信號,其中當該第一電壓超過該第一門檻值時,該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反應於該第一分壓信號而啟動,以將該第一電壓轉換為該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分壓單元包括: 一第一電阻,其第一端接收該第一電壓;以及一第二電阻,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一電阻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一參考電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單元包括:一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具有一致能腳位與一輸出腳位,該致能腳位耦接該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該第二電阻的第一端;以及一諧振電路,耦接於該輸出腳位與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諧振電路反應於該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的切換而充/放能,並據以令該第一電壓轉換為該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直流對直流轉換晶片包括:一開關,該開關係耦接該致能腳位與該輸出腳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穩壓電路包括:一穩壓晶片,具有一穩壓輸入腳位、一穩壓輸出腳位以及一接地腳位,該穩壓輸入腳位耦接該其中之一輸出端,且該穩壓輸出腳位耦接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以及一第一外掛電路,耦接於該穩壓輸入腳位、該穩壓輸出腳位以及該接地腳位之間,其中該穩壓晶片於該穩壓輸入腳位與該穩壓輸出腳位之間的電壓差超過一第一設定值時啟動,並於啟動後 對該第二電壓進行穩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穩壓晶片包括:一開關,其中該開關於該穩壓晶片啟動後導通;以及一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於該開關導通後將該第一電壓轉換為該第一穩壓電壓並提供至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外掛電路包括:一齊納二極體,其陰極端耦接該穩壓輸入腳位;一第三電阻,其第一端耦接該齊納二極體的陽極端;一第四電阻,其第一端耦接該第三電阻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該接地端;一第五電阻,其第一端耦接該接地腳位與該第四電阻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該穩壓輸出腳位:一第六電阻,其第一端耦接該第四電阻的第二端,且其第二端耦接一參考電位;以及一二極體,其陽極端耦接該第六電阻的第一端,且其陰極端耦接該參考電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更從該些輸出端其中之又一提供一第三電壓,且該第三電壓的額定電壓值與該第一電壓及該第二電壓皆不同,該電源供應裝置更包括: 一第二穩壓電路,耦接於該其中之一與該其中之又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二穩壓電路於該第一電壓超過一第二門檻值時啟動,並且於啟動後對該第三電壓進行穩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多輸出電源供應電路適於從該其中之一輸出端供電予一第一負載,從該其中之另一輸出端供電予一第二負載,以及從該其中之又一輸出端供電予一第三負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源供應裝置,其中該第一穩壓電路與該第二穩壓電路係以下列設置方式其中之一設置於該電源供應裝置中:直接設置於該電源供應裝置所對應的一主電路板上;設置於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該電源供應裝置所對應的該主電路板上;以及設置於該另一電路板上,而插接在該電源供應裝置外部的一連接器線纜上。
TW103110872A 2013-06-21 2014-03-24 電源供應裝置 TWI5108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37648P 2013-06-21 2013-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880A TW201500880A (zh) 2015-01-01
TWI510879B true TWI510879B (zh) 2015-12-01

Family

ID=5211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872A TWI510879B (zh) 2013-06-21 2014-03-24 電源供應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1283B2 (zh)
CN (1) CN104242630B (zh)
TW (1) TWI510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3457B2 (en) * 2015-04-23 2018-03-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Regulated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5425930A (zh) * 2015-11-17 2016-03-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稳定电路、输出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168512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Le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Output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of power supply
US20170192446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Nxp B.V. Serial bus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circuit and related uses
CN107888065A (zh) * 2017-12-22 2018-04-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嵌位电路
TWI687020B (zh) * 2019-03-14 2020-03-01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網路與電力分享裝置
CN110417254A (zh) * 2019-07-26 2019-11-05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颗内置三通道直流电压变换器的集成电路
US11392183B2 (en) 2020-05-28 2022-07-19 Ovh Power supply combination for delivering power at multiple voltages
CN112636574A (zh) * 2020-12-30 2021-04-09 华清瑞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输出保护电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1493A (en) * 2010-06-21 2012-01-01 Niko Semiconductor Co Ltd Flyback power converter with multi-output and a secondary side post regulator thereof
TW201228207A (en) * 2010-12-30 2012-07-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SIDO power co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1243534A (en) * 2011-02-16 2012-11-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Regulator providing various output voltages
CN202550890U (zh) * 2012-04-11 2012-11-21 赵浩如 两路输出开关电源偏载时稳压精度控制电路
CN202957759U (zh) * 2012-11-28 2013-05-29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多路输出偏载稳压电路
CN202978740U (zh) * 2012-12-12 2013-06-05 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两路输出机顶盒电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1503B2 (ja) * 2009-08-26 2014-01-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源出力電圧ループバック制御回路、電源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フェイルセーフ制御方法
CN201805493U (zh) * 2010-09-21 2011-04-20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液晶电视电源的输出电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1493A (en) * 2010-06-21 2012-01-01 Niko Semiconductor Co Ltd Flyback power converter with multi-output and a secondary side post regulator thereof
TW201228207A (en) * 2010-12-30 2012-07-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SIDO power co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1243534A (en) * 2011-02-16 2012-11-0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Regulator providing various output voltages
CN202550890U (zh) * 2012-04-11 2012-11-21 赵浩如 两路输出开关电源偏载时稳压精度控制电路
CN202957759U (zh) * 2012-11-28 2013-05-29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多路输出偏载稳压电路
CN202978740U (zh) * 2012-12-12 2013-06-05 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两路输出机顶盒电源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75127A1 (en) 2014-12-25
US9531283B2 (en) 2016-12-27
CN104242630B (zh) 2017-04-12
CN104242630A (zh) 2014-12-24
TW201500880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879B (zh) 電源供應裝置
JP4439443B2 (ja) 直流電圧変換機能を含む電子機器、および直流電圧変換回路
US85592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ow current startup circuit for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ies
US8410767B2 (en) Control circuit of DC-DC converter applying offset to coil current, DC-DC converter applying offset to coil current and control method of DC-DC converter
US8018210B2 (en) Voltage convert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JP5322499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US8013587B2 (en) DC/DC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a bypass circuit
US20090033289A1 (en) Voltage converter with combined buck converter and capacitive voltage divider
US20090033293A1 (en) Voltage converter with combined capacitive voltage divider, buck converter and battery charger
KR102169384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력 관리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30285630A1 (en) Voltage regulating apparatus with enhancement functions for transient response
US10680504B2 (en) 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 and DCDC converter having the same
EP3713064A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068843B1 (ko) Dc-dc 컨버터
US20170018934A1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US20240030822A1 (en) Dc-to-dc converter and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US8093877B2 (en) Transient voltag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using the same
JP2008086165A (ja) 電源装置
CN111026257B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装置
TWI631808B (zh) 並聯供電系統
KR101029127B1 (ko) 전원공급장치
US10871812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483091B (zh) 電壓調節裝置與電子裝置
Marasco How to apply low-dropout regulators successfully
US20230231479A1 (en) Charging integrated circuit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conver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