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8379B -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 Google Patents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8379B
TWI728379B TW108119996A TW108119996A TWI728379B TW I728379 B TWI728379 B TW I728379B TW 108119996 A TW108119996 A TW 108119996A TW 108119996 A TW108119996 A TW 108119996A TW I728379 B TWI728379 B TW I7283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network
signal
power
in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662A (zh
Inventor
江宏祥
Original Assignee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滐投資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9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8379B/zh
Priority to CN202010518741.4A priority patent/CN112073309B/zh
Priority to US16/897,995 priority patent/US2020038971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046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3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04Q2011/0016Construction using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係具有採用波長做為多工方式的光解多工器與光多工器,使得光纖網路中可藉由將不同來源的資訊在同一條光纖上以不同的光波長度傳遞,而大幅提升網路資訊傳輸的頻寬效益,進而增加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以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而擴大物聯網的應用規模。

Description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本發明係涉及通訊設施領域,更詳而言之,係指一種可增加通信容量的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全球科技潮流正以5G技術邁進,未來將是5G以及萬物互聯時代。目前全球電信營運商已積極升級4G(LTE)技術,並擴大物聯網(即,Internet of Things;簡稱為IoT)的應用規模,包括基礎設施、供應鏈物流、資產管理甚至到環境監控等。
就目前而言,手機使用普及且4G服務也非常成熟及多元,例如人們可以透過手機查詢附近公車站公車的到站時間,或查詢醫院診所掛號是否即將到號……等等,相當方便。因應5G技術的到來,連網技術應用場景普及,物聯網的應用才有機會被廣泛利用,因此IoT網路佈建便顯得非常重要,而IoT網路的佈建通常需要閘道器做為不同層次的網路(例如區域網路(LAN)和廣域網路(WAN))的共同存取點,然而,IoT網路佈建往往受限於傳輸資料的閘道器的通信容量。
若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不足,就無法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而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即為廣泛設置閘道器。然而,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可供電信營運商設置閘道器的城市公共用地日益減少,而給設置閘道器的選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因此,如何增加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以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即為本案待解決的技術課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係採用波長做為多工方式傳輸網路資訊,以提升網路資訊傳輸的頻寬效益,進而增加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以便於IoT網路佈建並增加IoT的應用規模。
為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波分IoT閘道器,係包括:一閘道器本體,該閘道器本體係設有一進口端光收發埠、一進口端電源埠、一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一第二出口端電源埠,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係用於收發一網路光訊號,該進口端電源埠用以接收一進口端電源訊號;一光塞取多工器(OADM),該光塞取多工器係從該網路光訊號中擷取符合一進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一進口端集成光訊號,或將符合一出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一出口端集成光訊號併入該網路光訊號中;一光解多工器(DMUX),該光解多工器係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 埠;一光多工器(MUX),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一出口端光訊號,且自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以及一電源分配模組(PDP),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
另外,本發明又提供另一種波分IoT閘道器,係包括:一閘道器本體,該閘道器本體係設有一進口端光收發埠、一進口端電源埠、一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一第二出口端電源埠,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係用於收發一網路光訊號,該進口端電源埠用以接收一進口端電源訊號;一光解多工器(DMUX),該光解多工器係將該網路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光多工器(MUX),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一出口端光訊號,且自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該網路光訊號;以及一電源分配模組(PDP),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還包括: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一第一光纖網路與一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 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是指該第一光纖網路的光功率值低於一標準值。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該網路選擇模組係至少由一光開關(OSW)與一光分歧器(OSP)組合而構成,或至少由多個光開關組合而構成。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還包括一網路供電交換模組(POE),其中,該光解多工器還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接收一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一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一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一直流電訊號,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一直流電訊號的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該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二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二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二直流電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二直流電訊號的該進口端電源訊號。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與該進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一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二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三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
較佳地,於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中,還包括一網路訊號處理模組,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係介於該光解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傳遞至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還介於該光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
再者,本發明再提供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上述波分IoT閘道器;一第一天線模組,該第一天線模組係耦合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以藉由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並對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第一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一第二天線模組,該第二天線模組係耦合至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以藉由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並對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第二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一電源提供模組,該電源提供模組係耦合至該進口端電源埠,以對該進口端電源埠提供該進口端電源訊號;以及一光纖網路模組,該光纖網路模組係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對該進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網路光訊號。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電源提供模組係為一交流電提供模組。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還包括一路燈,該路燈係承載該波分IoT閘道器、該第一天線模組、該第二天線模組、該電源提供模組或該光纖網路模組。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路燈係由複數燈桿排列而構成,且該複數燈桿係排列而形成容置該波分IoT閘道器、該電源提供模組或該光纖網路模組的空間。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電源提供模組係為一直流電提供模組,而包含一電源控制單元跟作為一直流電源的一電池、一直流電輸入埠與一太陽能板三者之至少其中一者,該電源控制單元係接收該直流電源,以對該進口端電源埠提供該進口端電源訊號。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電源控制單元還對該路燈提供電源以控制該路燈的明暗。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還包括一第三天線模組,其中,該光解多工器還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該第三天線模組;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三天線模組接收一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該第三天線模組。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第一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一主動天線(AAU);該第二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二主動天線;該第三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三主動天線。
較佳地,於上述IoT網路架構中,該第一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一被動天線(PAU)與一第一遠端射頻單元(RRU);該第二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二被動天線與一第二遠端射頻單元;該第三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三被動天線與一第三遠端射頻單元。
另外,本發明另提供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一第一遠端網路設備;一近端網路設備;一第一光纖網路,該第一光纖網路係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以及一第二光纖網路,該第二光纖網路係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其中,該近端網路設備係包含上述之波分IoT閘道器,而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與該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兩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兩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一第一遠端網路設備;一近端網路設備;一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一第一光纖網路,該第一光纖網路係依序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一第二光纖網路,該第二光纖網路係依序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 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其中,該近端網路設備係包含上述之波分IoT閘道器,而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與該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三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三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
綜上所述,本申請之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係具有採用波長做為多工方式的光解多工器與光多工器,使得光纖網路中可藉由將不同來源的資訊在同一條光纖上以不同的光波長度傳遞,而大幅提升網路資訊傳輸的頻寬效益,進而增加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以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而擴大物聯網的應用規模。另外,本申請之IoT網路架構還提供由複數燈桿排列而構成的路燈,以方便硬體設備的架設。
1:IoT網路架構
11:波分IoT閘道器
1111:進口端光收發埠
1112:進口端電源埠
1113: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
1114: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
1115:第一出口端電源埠
1116:第二出口端電源埠
112:光塞取多工器
113:光解多工器
114:光多工器
115:電源分配模組
116:網路選擇模組
1161:光開關
1162:光分離器
117:網路供電交換模組
1181: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
1182: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
121:第一天線模組
1211:第一主動天線
1212:第一被動天線
1213:第一遠端射頻單元
122:第二天線模組
1221:第二主動天線
1222:第二被動天線
1223:第二遠端射頻單元
123:第三天線模組
1231:第三主動天線
1232:第三被動天線
1233:第三遠端射頻單元
13:路燈
131:燈桿
14:電源提供模組
141:電源控制單元
142:電池
143:直流電輸入埠
144:太陽能板
15:光纖網路模組
161:第一光纖網路
162:第二光纖網路
171:第一遠端網路設備
172:近端網路設備
173:第二遠端網路設備
18:網路訊號處理模組
圖1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一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圖2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二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圖3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三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四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圖5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五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以及圖6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六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圖7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於路燈上的使用狀態圖;圖8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七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以及圖9係顯示本發明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第八實施例的基本系統架構方塊圖。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申請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申請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申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申請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申請實施的實際狀況。
本申請係提供一種可增加通信容量的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針對本申請的技術思想,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9暨以下的實施例說明。
為使揭露內容更為簡潔而容易明瞭,以下各實施例中相同或近似功能的元件將採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且省略相同或均等特徵的描述。
如圖1、圖3及圖5所示,IoT網路架構1係用於環狀的網路架構,包括有第一天線模組121、第二天線模組122、路燈13、電源提供模組14、光纖網路模組15、第一光纖網路161、第二光纖網路162、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近端網路設備172與第二遠端網路設備173。近端網路設備172係具有波分IoT閘道器11。可選擇性地,IoT網路架構1還包括有路燈13,以承載波分IoT閘道器11、第一天線模組121、第二天線模組122、電源提供模組14或光纖網路模組15,舉例而言,如圖7所示,路燈13係由複數燈桿131排列而構成以方便硬體設備的架設,且複數燈桿131係排列而於其中形成容置波分IoT閘道器11、電源提供模組14或光纖網路模組15的空間。
其中,第一光纖網路161係依序連接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近端網路設備172與第二遠端網路設備173,而第二光纖網路162係依序連接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近端網路設備172與第二遠端網路設備173。波分IoT閘道器11包括有分別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161與該第二光纖網路162的網路選擇模組116,其中,如圖1至圖4所示,網路選擇模組116係至少由光開關(即Optical Switch,簡稱OSW)1161與光分歧器(即Optical Splitter,簡稱OSP)1162組合而構成,或者,如圖5至圖6所示,網路選擇模組116係至少由多個光開關1161組合而構成。
當第一光纖網路161正常時,網路選擇模組116係選擇將第一光纖網路161耦合至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以藉由第一光纖網路161,在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近端網路設備172與第二遠端網路設備173三者之間,提供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第一光纖網路161異常時,網路選擇模組116係將第二光纖網路162 耦合至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以藉由第二光纖網路162,在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近端網路設備172與第二遠端網路設備173三者之間,提供網路光訊號的收發,如此,網路選擇模組116可避免第一光纖網路161的異常,會對網路光訊號的收發造成影響。另應說明的是,第一光纖網路161異常是指第一光纖網路161的光功率值低於一標準值。
其中,波分IoT閘道器11係包括有閘道器本體、光塞取多工器(即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簡稱OADM)112、光解多工器(即Optical De-multiplexer,簡稱DMUX)113、光多工器(即Optical Multiplexer,簡稱MUX)114與電源分配模組(即Power Distribution Panel,簡稱PDP)115。
如圖1所示,閘道器本體係設有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進口端電源埠1112、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第一出口端電源埠1115與第二出口端電源埠1116。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係用於收發網路光訊號,而光纖網路模組15係耦合至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以對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提供網路光訊號。
可選擇性地,為降低工程施作的困難度,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與進口端電源埠1112係可集成於第一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與第一出口端電源埠1115係可集成於第二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1116係可集成於第三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
光塞取多工器112係從網路光訊號中擷取符合一進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進口端集成光訊號,或將符合一出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出口端集成光訊號併入網路光訊號中。
光解多工器113係將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不同波長的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第二進口端光訊號,而後,令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分別傳遞至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與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其中,光解多工器113係可分解出在同一條光纖上以不同波長傳遞的資訊,即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第二進口端光訊號的光波長度(即波長)係不同。
光多工器114係自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接收第一出口端光訊號,且自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接收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出口端集成光訊號。其中,光多工器114係可將以不同波長傳遞的資訊併入同一條光纖中,即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第二出口端光訊號的波長係不同。可選擇性地,第一出口端光訊號或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跟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兩者中的一者的波長係相同或不同。
進口端電源埠1112用以接收進口端電源訊號,而電源提供模組14係耦合至進口端電源埠1112,以對進口端電源埠1112提供進口端電源訊號。電源分配模組115係將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分別傳遞至第一出口端電源埠1115與第二出口端電源埠1116。
如圖1及圖2所示,電源提供模組14係可為直流電提供模組,其中,電源提供模組14係包含電源控制單元141跟作為直流電源的電池142、直流電輸入埠143與太陽能板144三者之至少其中一者。電源控制單元141係接收直流電源,以對進口端電源埠1112提供進口端電源訊號,更甚者,電源控制單元141還可對路燈13提供電源以控制路燈13的明暗。然,不以此為限,如圖3至圖6所 示,電源提供模組14亦可為交流電提供模組,以對進口端電源埠1112提供屬於交流電的進口端電源訊號。
第一天線模組121係耦合至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與第一出口端電源埠1115,以藉由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接收第一進口端光訊號,並對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提供第一出口端波長光訊號。可選擇性地,如圖1至圖2所示,第一天線模組121係包含第一主動天線(即Active Antenna Unit,簡稱AAU)1211,但不以此為限,如圖3至圖6所示,第一天線模組121係包含第一被動天線(即Passive Antenna Unit,簡稱PAU)1212與第一遠端射頻單元(即Remote Radio Unit,簡稱RRU)1213。
第二天線模組122係耦合至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與第二出口端電源埠1116,以藉由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接收第二進口端光訊號,並對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提供該第二出口端波長光訊號。可選擇性地,如圖1至圖2所示,第二天線模組122係包含第二主動天線1211,但不以此為限,如圖3至圖6所示,第二天線模組122係包含第二被動天線1222與第二遠端射頻單元1223。
可選擇性地,本申請的IoT網路架構1還包括有第三天線模組123,相應地,光解多工器113還可以將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第三天線模組123;光多工器114還可以自第三天線模組123接收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出口端集成光訊號;電源分配模組115還可以將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第三天線模組123。可選擇性地,如圖1至圖2所示,第三天線模組123係包含第三主動天 線1231,但不以此為限,如圖3至圖6所示,第三天線模組123係包含第三被動天線1232與第三遠端射頻單元1233。
可選擇性地,本申請的IoT網路架構1還包括有網路供電交換模組(即Power Over Ethernet,簡稱POE)117,相應地,光解多工器113還將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如此,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可以提供網路的功能;光多工器114還自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接收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出口端集成光訊號;電源分配模組115還將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如此,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可以提供供電的功能。
應說明的是,如圖5與圖6所示,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第一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11還包括有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1181,其中,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1181係將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由第一交流電訊號轉換為第一直流電訊號,以讓網路供電交換模組117接受為第一直流電訊號的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但,不以此為限,如圖3與圖4所示,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第二交流電訊號,且波分IoT閘道器11還包括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1182,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1182係將進口端電源訊號由第二交流電訊號轉換為第二直流電訊號,以讓電源分配模組115接受為第二直流電訊號的進口端電源訊號。
如圖2、圖4及圖6所示,IoT網路架構1係用於星狀的網路架構,其中,第一光纖網路161係連接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與近端網路設備172,第二光纖網路162係連接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與近端網路設備172,光解多工器113係將網路光訊號分解出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光多工器114係 自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接收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網路光訊號。
相應地,於本實施例中,波分IoT閘道器11係省略上述光塞取多工器的設置,且還包括分別連接第一光纖網路161與第二光纖網路162的網路選擇模組116。於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一光纖網路161正常時,網路選擇模組116係選擇將第一光纖網路161耦合至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近端網路設備兩者之間,提供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第一光纖網路161異常時,網路選擇模組116係將第二光纖網路162耦合至進口端光收發埠1111,以在第一遠端網路設備171與近端網路設備172兩者之間,提供網路光訊號的收發。另應說明的是,第一光纖網路161異常是指第一光纖網路161的光功率值低於一標準值。
另外,如圖8及圖9所示,波分IoT閘道器11還包括可提供例如動態頻寬管理(即Quality of Service,簡稱QoS)或網路切片技術(Network Slicing)的網路訊號處理模組18,可選擇性地,網路訊號處理模組18係為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witch。於本申請中,網路訊號處理模組18係介於光解多工器113跟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與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兩者之間,俾對傳遞至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的第一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傳遞至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的第二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網路訊號處理模組18還介於光多工器114跟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與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兩者之間,俾對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1113接收的第一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1114接收的第二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可選擇性地,網路訊號處理模組18與網路供電模組117可集成於一單體模組上,以藉由 該單體模組同時提供網路供電與網路訊號處理。綜上所述,本申請係提供一種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其中,波分IoT閘道器具有採用波長做為多工方式的光解多工器與光多工器,使得光纖網路中可藉由將不同來源的資訊在同一條光纖上以不同的光波長度傳遞,而大幅提升網路資訊傳輸的頻寬效益,進而增加閘道器的通信容量,以滿足地區日益增加的通信服務需求,而擴大物聯網的應用規模。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申請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申請。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申請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申請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申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IoT網路架構
11:波分IoT閘道器
1111:進口端光收發埠
1112:進口端電源埠
1113: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
1114: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
1115:第一出口端電源埠
1116:第二出口端電源埠
112:光塞取多工器
113:光解多工器
114:光多工器
115:電源分配模組
116:網路選擇模組
1161:光開關
1162:光分離器
117:網路供電交換模組
121:第一天線模組
1211:第一主動天線
122:第二天線模組
1221:第二主動天線
123:第三天線模組
1231:第三主動天線
14:電源提供模組
141:電源控制單元
142:電池
143:直流電輸入埠
144:太陽能板
15:光纖網路模組
161:第一光纖網路
162:第二光纖網路
171:第一遠端網路設備
172:近端網路設備
173:第二遠端網路設備

Claims (25)

  1. 一種波分IoT閘道器,係包括:一閘道器本體,該閘道器本體係設有一進口端光收發埠、一進口端電源埠、一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一第二出口端電源埠,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係用於收發一網路光訊號,該進口端電源埠用以接收一進口端電源訊號;一光塞取多工器(OADM),該光塞取多工器係從該網路光訊號中擷取符合一進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一進口端集成光訊號,或將符合一出口端預定波長範圍的一出口端集成光訊號併入該網路光訊號中;一光解多工器(DMUX),該光解多工器係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光多工器(MUX),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一出口端光訊號,且自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一電源分配模組(PDP),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以及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一第一光纖網路與一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 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其中,該網路選擇模組係至少由一光開關(OSW)與一光分歧器(OSP)組合而構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是指該第一光纖網路的光功率值低於一標準值。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供電交換模組(POE),其中,該光解多工器還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接收一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一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一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一直流電訊號,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一直流電訊號的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
  5. 如申請求項1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二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二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二直流電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二直流電訊號的該進口端電源訊號。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與該進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一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二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三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訊號處理模組,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係介於該光解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傳遞至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還介於該光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
  8. 一種波分IoT閘道器,係包括:一閘道器本體,該閘道器本體係設有一進口端光收發埠、一進口端電源埠、一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一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一第二出口端電源埠,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係用於收發一網路光訊號,該進口端電源埠用以接收一進口端電源訊號;一光解多工器(DMUX),該光解多工器係將該網路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 一光多工器(MUX),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一出口端光訊號,且自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一第二出口端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與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併入該網路光訊號;一電源分配模組(PDP),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一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一進口端電源訊號與該第二進口端電源訊號分別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以及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一第一光纖網路與一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其中,該網路選擇模組係至少由一光開關(OSW)與一光分歧器(OSP)組合而構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是指該第一光纖網路的光功率值低於一標準值。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供電交換模組(POE),其中,該光解多工器還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接收一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四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一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一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一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一直流電訊號,該網路供電交換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一直流電訊號的該第四進口端電源訊號。
  12. 如申請求項8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進口端電源訊號係為一第二交流電訊號,且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該第二交直流轉換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由該第二交流電訊號轉換為一第二直流電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接受為該第二直流電訊號的該進口端電源訊號。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其中,該進口端光收發埠與該進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一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二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係集成於一第三光電混合式線纜接頭。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訊號處理模組,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係介於該光解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傳遞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傳遞至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的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該網路訊號處理模組還介於該光多工器跟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兩者之間,俾對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一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還對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的該第二出口端光訊號進行處理。
  15. 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之其中一者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一第一天線模組,該第一天線模組係耦合至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一出口端電源埠,以藉由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該第一進口端光訊號,並對該第一出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第一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一第二天線模組,該第二天線模組係耦合至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與該第二出口端電源埠,以藉由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接收該第二進口端光訊號,並對該第二出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第二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一電源提供模組,該電源提供模組係耦合至該進口端電源埠,以對該進口端電源埠提供該進口端電源訊號;以及一光纖網路模組,該光纖網路模組係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對該進口端光收發埠提供該網路光訊號。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電源提供模組係為一交流電提供模組。
  17. 如請求項15項所述之IoT網路架構,還包括一路燈,該路燈係承載該波分IoT閘道器、該第一天線模組、該第二天線模組、該電源提供模組或該光纖網路模組。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路燈係由複數燈桿排列而構成,且該複數燈桿係排列而形成容置該波分IoT閘道器、該電源提供模組或該光纖網路模組的空間。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電源提供模組係為一直流電提供模組,而包含一電源控制單元跟作為一直流電源的一電池、一直流電 輸入埠與一太陽能板三者之至少其中一者,該電源控制單元係接收該直流電源,以對該進口端電源埠提供該進口端電源訊號。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電源控制單元還對該路燈提供電源以控制該路燈的明暗。
  21. 如請求項15所述之IoT網路架構,還包括一第三天線模組,其中,該光解多工器還將該進口端集成光訊號分解出一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三進口端波長光訊號傳遞至該第三天線模組;該光多工器係自該第三天線模組接收一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而後,令該第三出口端波長光訊號併入該出口端集成光訊號;該電源分配模組係將該進口端電源訊號分配出一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而後,令該第三進口端電源訊號傳遞至該第三天線模組。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一主動天線(AAU);該第二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二主動天線;該第三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三主動天線。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IoT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一被動天線(PAU)與一第一遠端射頻單元(RRU);該第二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二被動天線與一第二遠端射頻單元;該第三天線模組係包含一第三被動天線與一第三遠端射頻單元。
  24. 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一第一遠端網路設備;一近端網路設備;一第一光纖網路,該第一光纖網路係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以及 一第二光纖網路,該第二光纖網路係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其中,該近端網路設備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之其中一者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而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與該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兩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與該近端網路設備兩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
  25. 一種IoT網路架構,係包括:一第一遠端網路設備;一近端網路設備;一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一第一光纖網路,該第一光纖網路係依序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一第二光纖網路,該第二光纖網路係依序連接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其中,該近端網路設備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之其中一者所述之波分IoT閘道器,而該波分IoT閘道器還包括一網路選擇模組,該網路選擇模組係分別連接該第一光纖網路與該第二光纖網路;當該第一光纖網路正常時,該網路選擇模組係選擇將該第一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三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當該第一光纖網路異常時,該網 路選擇模組係將該第二光纖網路耦合至該進口端光收發埠,以在該第一遠端網路設備、該近端網路設備與該第二遠端網路設備三者之間,提供該網路光訊號的收發。
TW108119996A 2019-06-10 2019-06-10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TWI728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996A TWI728379B (zh) 2019-06-10 2019-06-10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CN202010518741.4A CN112073309B (zh) 2019-06-10 2020-06-09 IoT网络架构及其波分IoT网关
US16/897,995 US20200389712A1 (en) 2019-06-10 2020-06-10 IoT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IoT GATEWAY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9996A TWI728379B (zh) 2019-06-10 2019-06-10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662A TW202046662A (zh) 2020-12-16
TWI728379B true TWI728379B (zh) 2021-05-21

Family

ID=7365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996A TWI728379B (zh) 2019-06-10 2019-06-10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9712A1 (zh)
CN (1) CN112073309B (zh)
TW (1) TWI728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510B (zh) * 2021-12-31 2023-11-10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雷达标校的光网络传输系统和雷达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856A (en) * 1987-05-04 1989-06-06 Glista Jr Andrew S Fault-tolerant fiber optic coupler/repeater for use in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the like
US20070201878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Fujitsu Limited Repeater and repeating method
WO2013097395A1 (zh) * 2011-12-31 201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天线装置及其收发信号的方法
US20160353554A1 (en) * 2015-01-23 2016-12-01 Vertecra,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ing intelligent lighting networks
TW201812209A (zh) * 2016-09-30 2018-04-01 艾普仕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型路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0362B1 (ko) * 1998-08-04 2003-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결합및분리장치,그리고 이를구비한파장분할다중화광링크
JP4044253B2 (ja) * 1999-04-05 2008-02-06 株式会社東芝 光分岐挿入ノード装置
US6275623B1 (en) * 1999-07-12 2001-08-14 Corning Incorporated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spectral filter
CN1474532A (zh) * 2002-08-08 2004-02-11 波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隔绝度波长管理模块
TW594090B (en) * 2003-05-20 2004-06-21 Univ Nat Taiwan Normal SOI integrated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087179A (zh) * 2006-06-09 2007-12-12 缪健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KR100918395B1 (ko) * 2006-12-05 2009-09-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진화형 파장 분할 다중/시분할 다중 하이브리드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장치
CN102918924B (zh) * 2010-05-02 2016-01-20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在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射频(rf)通信系统中提供数字数据服务
CN202889547U (zh) * 2012-10-17 2013-04-17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tth的无源光网络综合网关设备
JP6060648B2 (ja) * 2012-11-28 2017-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ドロップ装置、光アド装置および光アド/ドロップ装置
US9891395B2 (en) * 2016-07-14 2018-02-13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Optical transmitter or transceiver including optical multiplexer with input and output ports on a single sid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856A (en) * 1987-05-04 1989-06-06 Glista Jr Andrew S Fault-tolerant fiber optic coupler/repeater for use in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the like
US20070201878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Fujitsu Limited Repeater and repeating method
WO2013097395A1 (zh) * 2011-12-31 2013-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天线装置及其收发信号的方法
US20160353554A1 (en) * 2015-01-23 2016-12-01 Vertecra,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ing intelligent lighting networks
TW201812209A (zh) * 2016-09-30 2018-04-01 艾普仕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型路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662A (zh) 2020-12-16
CN112073309A (zh) 2020-12-11
US20200389712A1 (en) 2020-12-10
CN112073309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2636B2 (e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rchitectures
US9184842B2 (en)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 signals at different optical wavelengths
RU2599927C2 (ru) Оптическое линейное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EP2753141B1 (en) Data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87159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092734A (zh) 电力数据传输设备、系统及检测方法
TWI728379B (zh)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Charbonnier et al. Upcoming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for ROF
CN102137406B (zh) 用于无线通信多网合一的主装置、扩展装置及远端装置
CN205123869U (zh) 一种pon接口网络视频摄像机
CN102546022B (zh) 一种光纤传输子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4022831B (zh) 基于周期性阵列波导光栅的光与无线融合接入网
CN106101874A (zh)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海洋平台内通系统设计方法
TWM591745U (zh) IoT網路架構及其波分IoT閘道器
US20080095534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Access Network
CN1885756A (zh) 一种光载无线rof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Hatano et al. 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ology trends in optical, wireless and virtualized access systems
Cheng Research on 5G optical transport schemes
CN206117668U (zh) 一种光接入网络系统
Zakrzewski et al. Potential use of fiber-optic and Li-Fi systems in private 5G/6G networks dedicated to the industrial IoT
CN113132049A (zh) 5g前传组网的半有源管理系统
CN102196323B (zh) 无线通信多网合一下行系统
CN206181037U (zh) 一种信号传输系统
CN201937590U (zh) 一种光纤传输子系统
Wei et al. Exploration 5G Fronthaul Technology & Networking 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