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977A -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2977A
TW202032977A TW108105846A TW108105846A TW202032977A TW 202032977 A TW202032977 A TW 202032977A TW 108105846 A TW108105846 A TW 108105846A TW 108105846 A TW108105846 A TW 108105846A TW 202032977 A TW202032977 A TW 2020329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imag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ortable device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1213B (zh
Inventor
周志宙
彭康明
陳豐元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5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1213B/zh
Priority to CN201910236477.2A priority patent/CN11159932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2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2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97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colour is display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裝置,包括近接感測器、通訊模組以及處理器。近接感測器用以感測可攜式裝置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之間的距離。通訊模組用以與顯示裝置通訊。處理器耦接於近接感測器以及通訊模組,用以根據近接感測器所感測到的距離決定是否啟動校正流程,並且在啟動校正流程後透過通訊模組觸發顯示裝置以使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顯示測試影像。此外,一種顯示裝置以及一種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亦在本發明中提出。

Description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校色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由於顯示器中每一個顯示單元的物理特性,在長時間的使用後顯示器所顯示出來的畫面的顏色會漸漸偏離標準,此時便需要進行顯示器的校色來校正顯示器的色彩偏離。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顯示器校色器大多是透過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來連接一顆裝配有感光元件的校色器,只要搭配適當的軟體或程式就能夠校正顯示器。然而,雖然使用市售顯示器校色器的校色過程相當簡易,但需要額外的高單價硬體來輔助。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色方法,能夠透過可攜式裝置與顯示裝置的協作來完成顯示器校正,具有高便利性與高準確度。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攜式裝置包括近接感測器、通訊模組以及處理器。近接感測器用以感測可攜式裝置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之間的距離。通訊模組用以與顯示裝置通訊。處理器耦接於近接感測器以及通訊模組,用以根據近接感測器所感測到的距離決定是否啟動校正流程,並且在啟動校正流程後透過通訊模組觸發顯示裝置以使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顯示測試影像。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適用於可攜式裝置,並且包括以下步驟:感測可攜式裝置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之間的距離;根據所感測到的距離決定是否啟動校正流程;以及在啟動校正流程後觸發顯示裝置以使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顯示測試影像。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通訊模組以及處理器。顯示面板用以根據顯示設定顯示測試影像。通訊模組用以從可攜式裝置接收對應測試影像的光學感測資料。處理器耦接於顯示面板以及通訊模組,用以根據測試影像以及光學感測資料,校正顯示面板的顯示設定。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示意圖;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1與圖2,校正系統中包括可攜式裝置100以及顯示裝置200,其中可攜式裝置100可以作為顯示裝置200的校正工具,由可攜式裝置100與顯示裝置200透過通訊模組130以及通訊模組230協作以進行顯示裝置200的校正。具體來說,將可攜式裝置100貼近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便能夠利用可攜式裝置100上諸如環境光感測器或影像擷取裝置等校正感光元件150來對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進行諸如色彩(color)、伽瑪(gamma)或均勻度(uniformity)等校正,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舉例來說,可攜式裝置100可以是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平板電腦(tablet)、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型遊戲機等具備有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120、通訊模組130以及上述諸如環境光感測器或影像擷取裝置等校正感光元件150的電子裝置,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可攜式裝置100的具體類型。因此,透過可攜式裝置100,使用者可以無須額外購買顯示裝置200的專用校色器,提升了便利性。
為了避免環境中其他光線的干擾而影響到校正時的準確度,本發明實施例藉由的可攜式裝置100上設置的近接感測器120來感測近接感測器120與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並且在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時才會啟動校正流程。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會觸發顯示裝置200,而顯示裝置200被觸發後會透過顯示面板220顯示測試影像。隨後,可攜式裝置100會透過校正感光元件150來取得對應測試影像的光學感測資料。利用可攜式裝置100的近接感測器200來啟動校正流程,使得光學感測資料中將不包括或包括極少的環境光干擾,能夠提升校正的準確度。
以下將舉數個實施例說明可攜式裝置100與顯示裝置200之間是如何協作以進行顯示裝置200的校正方法。
第一實施例
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請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包括處理器110以及耦接於處理器110的近接感測器120、通訊模組130、儲存元件140以及校正感光元件150。
處理器110用以負責可攜式裝置100的整體運作。舉例來說,處理器110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等,本發明並不在此設限。
近接感測器120用以取得能夠反映與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的感測資料。舉例來說,近接感測器120可以是藉由使用電磁場的力或紅外光而在無機械接觸的情況下偵測接近預定偵測表面的物件或附近物件的感測器,例如透射型光電感測器(transmission type photoelectric sensor)、直接反射型光電感測器(direct reflection type photoelectric sensor)、鏡面反射型光電感測器(mirror reflection type photoelectric sensor)、高頻振盪型近接感測器(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type proximity sensor)、電容型近接感測器(capacitance type proximity sensor)、磁性型近接感測器(magnetic type proximity sensor)、紅外光近接感測器(infrared light proximity sensor)或這些裝置的組合,本發明並不在此設限。
通訊模組130用以與顯示裝置200進行通訊,因此可以是與顯示裝置200的通訊模組230相容的任何有線或無線介面的模組。舉例來說,通訊模組130可以採用有線通訊界面如纜線、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雷電(thunderbolt)、控制器區域網(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建議標準(RS)232、建議標準(RS)422等界面、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串行週邊介面(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SPI),也可以採用無線通訊界面如無線感測網路(例,EnOcean、藍芽(Bluetooth)、網蜂(ZigBee))、蜂巢式網路(2G /3G /長期演進技術(LTE) /5G)、無線區域網路(例,無線區域網路(WLAN)、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iMAX))、短距離點對點通訊(例,射頻識別(RFID)、EnOcean、近場通訊(NFC))、無線保真網路(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本發明並不在此設限。
儲存元件140用以儲存資料。舉例來說,儲存元件140可以是固定式或移動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任何形式的硬碟或這些裝置的組合,本發明並不在此設限。
校正感光元件150用以在校正流程中,從正在顯示測試影像IMG的顯示面板22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舉例來說,校正感光元件150可以包括影像擷取裝置(例如,相機)與環境光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ALS),其中影像擷取裝置可以用來取得對應於測試影像IMG的RGB影像,而環境光感測器可以用來取得對應於測試影像IMG的亮度值。特別是,在可攜式裝置100上,校正感光元件150與近接感測器120是設置在鄰近的位置。因此,近接感測器120所感測到的距離d也可以視為校正感光元件150與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
另一方面,顯示裝置200包括處理器210以及耦接於處理器210的顯示面板220、通訊模組230以及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NVM)240。處理器210用以將測試影像IMG顯示於顯示面板220。舉例來說,處理器210包括縮放控制器(scaler)與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處理器210也可以更包括其他諸如中央處理單元等具有運算能力的處理單元。顯示面板220用以根據顯示設定來顯示測試影像IMG。舉例來說,顯示面板220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類型的顯示螢幕,根據記錄在非揮發性記憶體240中諸如顯示查找表(3D Lookup Table)LUT等顯示設定來顯示測試影像IMG,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通訊模組230用以與可攜式裝置100進行通訊,因此可以是與可攜式裝置100的通訊模組130相容的任何有線或無線介面的模組。舉例來說,通訊模組230可以採用有線通訊界面如纜線、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雷電(thunderbolt)、控制器區域網(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建議標準(RS)232、建議標準(RS)422等界面、通用非同步收發傳輸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串行週邊介面(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SPI),也可以採用無線通訊界面如無線感測網路(例,EnOcean、藍芽(Bluetooth)、網蜂(ZigBee))、蜂巢式網路(2G /3G /長期演進技術(LTE) /5G)、無線區域網路(例,無線區域網路(WLAN)、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iMAX))、短距離點對點通訊(例,射頻識別(RFID)、EnOcean、近場通訊(NFC))、無線保真網路(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本發明並不在此設限。非揮發性記憶體240用以記錄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舉例來說,非揮發性記憶體240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任何形式的硬碟或這些裝置的組合,並且記錄有顯示查找表LUT,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的儲存元件140儲存有一或多張測試影像IMG。測試影像IMG是在進行校正流程時,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所需要顯示的影像,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測試影像IMG的影像內容。可攜式裝置100在開啟校正應用程式(application)後,會透過近接感測器120來感測與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然後在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時啟動校正流程。
在本實施例中,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例如會透過訊號SIMG 將測試影像IMG發送至顯示裝置200來觸發顯示裝置200,而顯示裝置200會透過顯示面板220顯示其所接收的測試影像IMG。隨後,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並且處理器110會根據測試影像IMG與光學感測資料來計算出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接著,可攜式裝置100會透過訊號SC 來將計算出來的調整方案發送至顯示裝置200,而顯示裝置200會根據所接收到的調整方案來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例如,更新顯示查找表LUT)。
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除了可以由可攜式裝置100的處理器100來計算之外,還可以由雲端運算主機(未繪示)來計算。詳細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也可以將測試影像IMG以及光學感測資料上傳至雲端運算主機(例如,透過通訊模組130)。雲端運算主機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等演算法來計算出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如此一來,可以彌補可攜式裝置100的校正感光元件150可能不如專用校正工具精準的缺點。
第二實施例
圖3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本實施例的可攜式裝置100與顯示裝置200中的各項元件是相同或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3,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的儲存元件140儲存有一或多張測試影像IMG。測試影像IMG是在進行校正流程時,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所需要顯示的影像,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測試影像IMG的影像內容。可攜式裝置100在開啟校正應用程式後,會透過近接感測器120來感測與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然後在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時啟動校正流程。
在本實施例中,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例如會透過訊號SIMG 將測試影像IMG發送至顯示裝置200來觸發顯示裝置200,而顯示裝置200會透過顯示面板220顯示其所接收的測試影像IMG。隨後,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並且透過訊號SDATA 將光學感測資料發送至顯示裝置200。接著,由顯示裝置200的處理器210來根據測試影像IMG與光學感測資料來計算顯示面板220的調整方案,並且根據計算出來的調整方案來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例如,更新顯示查找表LUT)。
第三實施例
圖4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本實施例的可攜式裝置100與顯示裝置200中的各項元件是相同或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4,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非揮發性記憶體240儲存有一或多張測試影像IMG。測試影像IMG是在進行校正流程時,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所需要顯示的影像,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測試影像IMG的影像內容。可攜式裝置100在開啟校正應用程式後,會透過近接感測器120來感測與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然後在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時啟動校正流程。
在本實施例中,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例如會透過觸發訊號ST 來觸發顯示裝置200,而被觸發訊號ST 觸發的顯示裝置200會透過顯示面板220顯示記錄在非揮發性記憶體240中的測試影像IMG。隨後,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並且處理器110會根據測試影像IMG與光學感測資料來計算出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接著,可攜式裝置100會透過訊號SC 來將計算出來的調整方案發送至顯示裝置200,而顯示裝置200會根據所接收到的調整方案來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例如,更新顯示查找表LUT)。
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除了可以由可攜式裝置100的處理器100來計算之外,還可以由雲端運算主機(未繪示)來計算。詳細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也可以將測試影像IMG以及光學感測資料上傳至雲端運算主機(例如,透過通訊模組130)。雲端運算主機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等演算法來計算出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的調整方案。如此一來,可以彌補可攜式裝置100的校正感光元件150可能不如專用校正工具精準的缺點。
第四實施例
圖5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本實施例的可攜式裝置100與顯示裝置200中的各項元件是相同或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故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5,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非揮發性記憶體240儲存有一或多張測試影像IMG。測試影像IMG是在進行校正流程時,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所需要顯示的影像,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在此限制測試影像IMG的影像內容。可攜式裝置100在開啟校正應用程式後,會透過近接感測器120來感測與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然後在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時啟動校正流程。
在本實施例中,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例如會透過觸發訊號ST 來觸發顯示裝置200,而被觸發訊號ST 觸發的顯示裝置200會透過顯示面板220顯示記錄在非揮發性記憶體240中的測試影像IMG。隨後,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並且透過訊號SDATA 將光學感測資料發送至顯示裝置200。接著,由顯示裝置200的處理器210來根據測試影像IMG與光學感測資料來計算顯示面板220的調整方案,並且根據計算出來的調整方案來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例如,更新顯示查找表LUT)。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會多張測試影像IMG,並且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於上述多張測試影像IMG的多筆光學感測資料。然後,可攜式裝置100、顯示裝置200或雲端運算主機再根據上述的多張測試影像IMG及其所對應的多筆光學感測資料計算出調整方案,來據以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也可以一次先顯示一張測試影像IMG,並且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於顯示的測試影像IMG的一筆光學感測資料。然後,可攜式裝置100、顯示裝置200或雲端運算主機再根據上述的測試影像IMG及其所對應的光學感測資料計算出調整方案,來據以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接著,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會顯示下一張測試影像IMG,並且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於顯示的測試影像IMG的一筆光學感測資料。然後,可攜式裝置100、顯示裝置200或雲端運算主機再根據顯示的測試影像IMG及其所對應的光學感測資料計算出調整方案,來再次據以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測試影像IMG都被顯示過。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可以將多張相同或不同的測試影像IMG顯示在不同的位置,而可攜式裝置100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於上述多張測試影像IMG的多筆光學感測資料。然後,可攜式裝置100、顯示裝置200或雲端運算主機會根據多張測試影像IMG及其所對應的多筆光學感測資料,以及多張測試影像IMG的顯示位置來計算出調整方案,來據以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據此,能夠校正顯示面板220的均勻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例如可以透過可攜式裝置100的校正應用程式來設定顯示面板220的調整目標,例如設定色彩空間(color space)中的RGB三點等等,而可攜式裝置100、顯示裝置200或雲端運算主機在計算調整方案時也會根據這個調整目標來進行計算。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也可以是根據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來校正,例如使顯示面板220的伽瑪曲線或色彩響應與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同步。
舉例來說,顯示面板220顯示多張不同的測試影像IMG。針對每一張測試影像IMG,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都會拍攝一張對應的RGB影像,而顯示面板220必須調整顯示設定使得每一張測試影像IMG與對應的RGB影像相符。例如,當測試影像IMG的R值分別為32時,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必須調整(例如,調整RGB增益值)到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所拍攝的RGB影像的R值也是32;當測試影像IMG的R值分別為255時,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必須調整(例如,調整RGB增益值)到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所拍攝的RGB影像的R值也是255,以此類推。應說明的是,雖然上述例子是針對R值進行調整,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所述調整也可以是針對其他一或多個值來進行調整,例如針對Y值或針對RGB值。
據此,當有使用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來拍攝顯示面板220的顯示內容的需求時,可攜式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將能夠拍攝下顯示面板220所顯示出來的所有細節。
圖6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步驟將參照圖1至圖5中的可攜式裝置100的各項元件來進行說明。必須說明的是,步驟中已於前述實施例說明的細節在下文中將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6,首先可攜式裝置100的近接感測器120會感測與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之間的距離d(步驟S610),隨後處理器110會判斷距離d是否小於預設距離(步驟S620)。若距離d不小於預設距離,則不啟動後續的校正流程並且繼續感測距離d(步驟S610)。另一方面,若距離d小於預設距離,則啟動校正流程(步驟S630)。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100會透過通訊模組130觸發顯示裝置200以使顯示面板220顯示測試影像IMG。
圖7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步驟將參照圖1至圖5中的可攜式裝置100的各項元件來進行說明。必須說明的是,步驟中已於前述實施例說明的細節在下文中將不再贅述。
為了避免可攜式裝置100在校正流程中移動導致準確度下降,本實施例的可攜式裝置100在校正流程中也會使用近接感測器120、環境光感測器及/或加速度感測器(未繪示)來確保校正準確度。
請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裝置100會在校正流程中偵測可攜式裝置100是否有移動(步驟S640)。舉例來說,可攜式裝置100可以利用近接感測器120或加速度感測器來判斷可攜式裝置100是否有移動。
若可攜式裝置100沒有偵測到移動,則可攜式裝置100會進一步判斷環境光強度是否穩定(步驟S650)。舉例來說,可攜式裝置100可以利用環境光感測器來感測環境光強度。若環境光強度在預設時間內的變動幅度不大於預設閥值,則判斷環境光強度穩定;反之,若環境光強度在預設時間內的變動幅度大於預設閥值,則判斷環境光強度不穩定。
若可攜式裝置100偵測到移動或判斷環境光強度不穩定,則會暫停校正流程(步驟S690)。舉例來說,可攜式裝置100在偵測到移動或判斷環境光強度不穩定時,可以透過通訊模組130發送校正流程暫停的通知訊號至顯示裝置200,以使顯示裝置200的顯示面板220顯示出警告。在校正流程暫停時,顯示裝置200不會調整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
若可攜式裝置100沒有偵測到移動且判斷環境光強度穩定,則會利用校正感光元件150取得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步驟S660)。
可攜式裝置100在取得了對應測試影像IMG的光學感測資料後,會判斷是否還有未顯示的測試影像IMG(步驟S670)。若有,則可攜式裝置100觸發顯示裝置200以使顯示面板220顯示下一張測試影像IMG(步驟S675),然後繼續進行校正流程。反之,若所有測試影像IMG都已經顯示完成,則顯示面板220的顯示設定會根據所有測試影像IMG與其對應的光學感測資料來進行校正(步驟S680)。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出的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使用可攜式裝置上的近接感測器來在與顯示面板的距離足夠接近時啟動校正流程。在校正流程中,可攜式裝置會觸發顯示裝置以使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顯示測試影像,並且使用可攜式裝置上的影像擷取裝置及/或環境光感測器等校正感光元件來取得對應測試影像的光學感測資料。如此一來,顯示面板的顯示設定可以根據測試影像與光學感測資料來進行校正。據此,使用者無須另外購買昂貴的專用校色器就能夠利用可攜式裝置校正顯示裝置,大幅提升便利性。此外,透過利用可攜式裝置上的近接感測器能夠提升校正的準確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可攜式裝置 110、210:處理器 120:近接感測器 130、230:通訊模組 140:儲存元件 200:顯示裝置 220:顯示面板 240:非揮發性記憶體 d:距離 S610、S620、S630、S640、S650、S660、S670、S675、S680、S690: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步驟 Sc、SDATA、SIMG、ST:訊號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示意圖。 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圖3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圖4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圖5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校正系統的概要方塊圖。 圖6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7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100:可攜式裝置
200:顯示裝置
220:顯示面板
d:距離

Claims (19)

  1. 一種可攜式裝置,包括: 一近接感測器,用以感測該可攜式裝置與一顯示裝置的一顯示面板之間的一距離; 一通訊模組,用以與該顯示裝置通訊;以及 一處理器,耦接於該近接感測器以及該通訊模組,用以根據該距離決定是否啟動一校正流程,並且在啟動該校正流程後透過該通訊模組觸發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面板顯示一測試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更包括: 一校正感光元件,耦接於該處理器,用以取得對應於該測試影像的一光學感測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根據該測試影像以及該光學感測資料產生一校正訊號,並且透過該通訊模組發送該校正訊號至該顯示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透過該通訊模組將該光學感測資料發送至該顯示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從該顯示裝置接收一請求訊號,並且該處理器根據該資料請求決定該光學感測資料的一資料類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校正感光元件包括一影像擷取裝置,用以取得該測試影像對應的一RGB影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校正感光元件包括一環境光感測器,用以取得該測試影像對應的一亮度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透過該通訊模組發送該測試影像至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面板顯示該測試影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攜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在判斷該距離小於一預設距離時啟動該校正流程。
  10. 一種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適用於一可攜式裝置,所述校正方法包括: 感測與該顯示裝置的一顯示面板之間的一距離; 根據該距離決定是否啟動一校正流程;以及 在啟動該校正流程後觸發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面板顯示一測試影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校正方法,更包括: 取得對應該測試影像的一光學感測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校正方法,更包括: 根據該測試影像以及該光學感測資料產生一校正訊號;以及 發送該校正訊號至該顯示裝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校正方法,更包括: 將該光學感測資料發送至該顯示裝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取得對應該測試影像的該光學感測資料的步驟包括: 從該顯示裝置接收一請求訊號;以及 根據該請求訊號決定該光學感測資料的一資料類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取得對應該測試影像的該光學感測資料的步驟包括: 取得該測試影像對應的一RGB影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取得對應該測試影像的該光學感測資料的步驟包括: 取得該測試影像對應的一亮度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在啟動該校正流程後觸發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面板顯示該測試影像的步驟包括: 發送該測試影像至該顯示裝置,以使該顯示面板顯示該測試影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根據該距離決定是否啟動該校正流程的步驟包括: 判斷該距離是否小於一預設距離;以及 在判斷該距離小於該預設距離時啟動該校正流程。
  19.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顯示面板,用以根據一顯示設定顯示一測試影像; 一通訊模組,用以從一可攜式裝置接收對應該測試影像的一光學感測資料; 一處理器,耦接於該顯示面板以及該通訊模組,用以根據該測試影像以及該光學感測資料,校正該顯示設定;以及 一非揮發性記憶體,用以儲存該測試影像, 其中該通訊模組從該可攜式裝置接收一觸發訊號,並且回應於該觸發訊號,該顯示面板根據該顯示設定顯示該非揮發性記憶體中的該測試影像。
TW108105846A 2019-02-21 2019-02-21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TWI691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5846A TWI691213B (zh) 2019-02-21 2019-02-21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CN201910236477.2A CN111599325B (zh) 2019-02-21 2019-03-27 可携式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5846A TWI691213B (zh) 2019-02-21 2019-02-21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1213B TWI691213B (zh) 2020-04-11
TW202032977A true TW202032977A (zh) 2020-09-01

Family

ID=7113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846A TWI691213B (zh) 2019-02-21 2019-02-21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325B (zh)
TW (1) TWI691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75884B1 (en) 2019-07-26 2023-02-07 Apple Inc. Display calibr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1954B2 (ja) * 2001-07-25 2012-09-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AU2003252254A1 (en) * 2002-07-26 2004-05-04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1026777B (zh) * 2006-02-21 2011-01-26 台湾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产业协会 显示器动态影像色彩偏移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
TWI411967B (zh) * 2006-08-11 2013-10-11 Geo Semiconductor Inc 用於顯示器幾何及色彩自動校準及校正之系統與方法
KR101341007B1 (ko) * 2008-12-23 2013-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색 보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3301B (zh) * 2010-03-18 2013-01-09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DE102012016675B4 (de) * 2012-08-23 2015-02-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Farbkalibrierung eines Farbmonitors mit LED-Hintergrundbeleuchtung
TWI506533B (zh) * 2014-12-05 2015-11-01 Aten Int Co Ltd 多螢幕系統之校正系統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325B (zh) 2021-11-26
TWI691213B (zh) 2020-04-11
CN111599325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6455B2 (ja) 色温度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WO2021159529A1 (zh) 可移动装置、控制终端、利用可移动装置中的红外热像仪测温的方法以及可移动系统
US9998665B2 (en) Camera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context
WO2016078103A1 (zh) 显示参数的调整方法及液晶显示系统
KR20140144423A (ko) 발열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300213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backlight brightness
CN102722268B (zh) 光学信号输出、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及投影机
TW201626786A (zh) 周圍光基礎的影像調整
TWI504263B (zh) 投影系統、投影機及其校正方法
TWI691213B (zh) 可攜式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校正方法
KR102290991B1 (ko) 열화상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83315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亮度方法
KR20110056167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교정방법
TWI708192B (zh) 影像處理方法、電子設備、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TW201546783A (zh) 顯示亮度的調校方法、畫面顯示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WO2018018982A1 (zh) 无人机偏航角度值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TWI720813B (zh) 醫療影像用行動裝置顯示器亮度校正系統與方法
US2020033665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251307B1 (ko) 거리측정 기능을 갖는 열상 카메라 시스템
KR20150099672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것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KR102523985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로부터 획득된 휘도 데이터에 기반하여 휘도를 조절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휘도 조절 방법
US11506966B2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method
US20070146383A1 (en) Color uniformity system
US201502011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9514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depth error according to modulation frequ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