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9946A - 變形柺杖 - Google Patents

變形柺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9946A
TW202029946A TW108103827A TW108103827A TW202029946A TW 202029946 A TW202029946 A TW 202029946A TW 108103827 A TW108103827 A TW 108103827A TW 108103827 A TW108103827 A TW 108103827A TW 202029946 A TW202029946 A TW 2020299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utch
pair
rod
rod body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3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木川
許維哲
王志仁
許加典
Original Assignee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亞東技術學院 filed Critical 亞東技術學院
Priority to TW108103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29946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9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94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變形柺杖,係以成對方式設置,其包括:一對第一杖體、一對第二杖體及一對第三杖體。其中該每一第一杖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以供活動容置該第三杖體於其內,並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內側面設有一第一連接桿,使該二相對之該第一連接桿經轉動而連接成一體,該對第二杖體分別對應活動樞接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頂端;據此,本創作分開使用時可供使用者支撐身體重量行走,結合時使用時,透過該對第一連接桿將該二第一杖體連接成一體後形成可暫時休息乘坐之一座椅,提高其使用時的實用性,且兼顧操作時的便利性及舒適性者。

Description

變形柺杖
本創作屬於醫療用輔助器材的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變形柺杖,可作為柺杖使用,或經過適當的翻折及連接組合後而變形為供乘坐的座椅,以大幅增加使用時的實用性及便利性者。
按,台灣每年全體身心障礙人口中,以肢體障礙者占最多,針對不良於行的病患,大多會利用如:柺杖、輪椅或助行器等輔具來輔助進行移動,經過調查,病患最常使用的輔具比例為:輪椅(85%),行走輔具(48%),便盆椅(43%),其他類別,如:支架、電動床、手功能輔具等 。由此可知輔具在病患使用的情形中還是佔很大比例的,其中以輪椅和行走輔具為最多比例,輪椅之所以會佔如此大的使用比例,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它的實用性及便利性,平時能移動或休息,不用時也能折疊起來好收納;但是,柺杖的便利性就是體積小,方便在各種空間中進行移動,針對不同情況的病患,還能夠單獨或是成對使用。
目前,在市面上經常看到的拐杖都是很普通的樣式及形狀,不管是固定手臂的或是固定腋下的,力矩跟支點都是同一條線,使用時對於人體的重心也會相對比較垂直,其所造成的問題就是下半身仍然會承受到相當大的力量,還有向前移動時,其擺動幅度也比較大,故所以容易造成施力跟反力的方向不好將力量釋放出去且受到最直接的力量反餽,不管是對於腋下或是手掌都會產生相當的負擔。現階段,絕大多數的殘障者在使用柺杖時並不是這麼順暢,加上柺杖本身又有一定的重量,更是加重了使用者的負擔,經過觀察,使用者的重心通常都是在腋下或是另一肢沒事的腳,但是行動殘障者最不方便的就是下半身,如果殘障者前進時仍將力量施加在下半身,那麼對殘障者的傷害會是更大的;再者,一般要進行拿取物品時而必須暫時支撐而空出手時,這樣的操作方式更是不方便且不舒服。
再者,目前的柺杖為了堅固的功效,其大多採用金屬材質或木頭材質製成,而能夠防撞防摔,因此,從外觀看起來就是相當笨重,雖然堅固耐用,但是就是用久了可能會造成很多使用者的負擔,使用者向下壓的力量會等於相等的反餽力,所以靠著腋下的話會容易造成腋下或手臂痠痛,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係潛心研究一種變形柺杖,首要設計要點就是改變拐杖的形狀及使用重心,讓使用時的重心集中在柺杖及上半身以降低下半身所承受的反餽力而減少不適感,當不使用時還可以變形成為座椅供放置或暫時休息,變的更加實用。
本創作之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變形柺杖,俾利用可折疊及可變形的設計,使其在分開使用時可供使用者支撐身體重量行走,結合時使用時,還能透過第一連接桿的設計將二側的柺杖連接成一體後以形成可暫時休息乘坐之一座椅,提高其使用時的實用性,且兼顧操作時的便利性及舒適性等功效。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變形柺杖,係以成對方式設置,供一使用者用手臂支撐身體或乘坐者,其包括:一對第一杖體,該每一第一杖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且該每一第一杖體底部設有一第一止滑墊,並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內側面設有一第一連接桿,使該二相對之該第一連接桿經轉動而連接成一體;一對第二杖體,分別對應活動樞接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頂端,使該每一第二杖體與該每一第一杖體之間對應該使用者之手臂的形狀而呈現一設定角度,且該每一第二杖體的頂端朝向手臂內側而設有一第二夾持部,以及前端對應手掌部位而設有一第二握把部;及一對第三杖體,其頂端活動樞接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部,平時係收容放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部,且該第三杖體底端設有一第三止滑墊;當將該變形柺杖分開使用時,可供使用者以手部支撐身體重量行走;當將該變形柺杖結合時使用時,該每一第三杖體係由該每一第一杖體內部向外展開,並將該對第一連接桿連接成一體,同時將該對第二杖體分別向外翻折靠合於該對第一杖體之外側,據而形成可暫時休息乘坐之一座椅。
於一實施例中,本創作之該變形柺杖,更具有一對第一活動座,分別對應設於該每一第一杖體之內側面,該每一活動座能相對該第一杖體進行旋轉,而該對第一連接桿係分別樞接於該一第一活動座上。並且,該其中一第一連接桿的端部係成形為凹槽狀,該另一第一連接桿對應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而成形為凸塊狀,使呈凸塊狀之該第一連接桿可插置固定於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內。
再者,該對第一杖體及該對第二杖體均為彎曲向前的彎弧狀結構體,而其中之該對第二夾持部係呈彎弧狀結構設置。並且,該每一第二夾持部背面設有連接該第二杖體表面之一第二補強部,又該對第二夾持部對應使用者手臂內側的部位係以軟質彈性材質而製成。另該每一第二握把部係呈F字形而連接設於該第二杖體表面,且該第二握把部中央形成一穿孔。
於在一實施例中,該每一第一杖體及該每一第二杖體樞接處分別設有一第一靠合面及一第二靠合面,該第一靠合面及該第二靠合面相互靠合時可增加其組接的支撐力,展開後而形成一完成的靠合面,供乘坐時作為扶手用途。另外,該每一第三杖體外露於該對第一容置空間的表面上分別設有一第三把手,該第三把手係呈半圓形而連接設置於該第三杖體外表面。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清楚了解本創作之內容,僅以下列說明搭配圖式,敬請參閱。
請參閱圖1及2~4,係分別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其各種使用型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以上各圖所示,本創作所指之該變形柺杖1係包括一對第一杖體11、一對第二杖體12及一對第三杖體13,其係以成對方式設使用置,供一使用者用手臂支撐身體或乘坐者。
其中該每一第一杖體11係呈彎曲向前的彎弧狀結構體,其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11,且該每一第一杖體11底部設有一第一止滑墊112,並於該每一第一杖體11的內側面設有一第一連接桿113,使該二相對之該第一連接桿113經轉動而連接成一體。應注意的是,於該每一第一連接桿113與該每一第一杖體11之內側面係設有一第一活動座114,使該每一活動座114能相對該第一杖體11進行旋轉,而該對第一連接桿113係分別樞接於該一第一活動座114上,該其中一第一連接桿113的端部係成形為凹槽狀,該另一第一連接桿113對應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113而成形為凸塊狀,使呈凸塊狀之該第一連接桿113可插置固定於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113內而連接成一體。
該每一第二杖體12係呈彎曲向前的彎弧狀結構體,且其分別對應活動樞接於該每一第一杖體11的頂端,使該每一第二杖體12與該每一第一杖體11之間對應該使用者之手臂的形狀而呈現一設定角度,且該每一第二杖體12的頂端朝向手臂內側(腋下)而設有一第二夾持部121,以及前端對應手掌部位而設有一第二握把部122。並且,該對第二夾持部121係呈彎弧狀結構設置,且該每一第二夾持部121背面設有連接該第二杖體12表面之一第二補強部123,該對第二夾持部121對應使用者手臂內側的部位係以軟質彈性材質而製成。而,該每一第二握把部122係呈F字形而連接設於該第二杖體12表面,且該第二握把部122中央形成一穿孔1221,可供握持或吊掛物品。另外,該每一第一杖體11及該每一第二杖體12樞接處分別設有一第一靠合面115及一第二靠合面124,該第一靠合面115及該第二靠合面124相互靠合時可增加其組接的支撐力,展開後而形成一完成的靠合面,供乘坐時作為扶手用途。
該每一第三杖體13之頂端活動樞接於該第一容置空間111內部,平時係收容放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111內部,且該第三杖體13底端設有一第三止滑墊131,並且,該每一第三杖體13外露於該對第一容置空間111的表面上分別設有一第三把手132,該第三把手132係呈半圓形而連接設置於該第三杖體13外表面。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進行操作時,當將該變形柺杖1分開使用時,可供使用者以手部支撐身體重量行走;當將該變形柺杖1結合時使用時,該每一第三杖體13係由該每一第一杖體11內部向外展開,並藉由該對第一連接桿113連接成一體,同時將該對第二杖體12分別向外翻折靠合於該對第一杖體11之外側,據而形成可暫時休息乘坐之一座椅,提高其使用時的實用性,且兼顧操作時的便利性及舒適性等功效。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或是熟悉此技術所作出將各種元件進行等效替換,或是進行更多重串聯的變化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變形柺杖 11:第一杖體 111:第一容置空間 112:第一止滑墊 113:第一連接桿 114:第一活動座 115:第一靠合面 12:第二杖體 121:第二夾持部 122:第二握把部 1221:穿孔 123:第二補強部 124:第二靠合面 13:第三杖體 131:第三止滑墊 132:第三把手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作為柺杖使用時的狀態示意圖(一)。 圖3,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作為柺杖使用時的狀態示意圖(二)。 圖4,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作為作已呈做時的狀態示意圖。
1:變形柺杖
11:第一杖體
111:第一容置空間
112:第一止滑墊
113:第一連接桿
114:第一活動座
115:第一靠合面
12:第二杖體
121:第二夾持部
122:第二握把部
1221:穿孔
123:第二補強部
124:第二靠合面
13:第三杖體
131:第三止滑墊
132:第三把手

Claims (10)

  1. 一種變形柺杖,係以成對方式設置,供一使用者用手臂支撐身體或乘坐者,其包括: 一對第一杖體,該每一第一杖體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且該每一第一杖體底部設有一第一止滑墊,並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內側面設有一第一連接桿,使該二相對之該第一連接桿經轉動而連接成一體; 一對第二杖體,分別對應活動樞接於該每一第一杖體的頂端,使該每一第二杖體與該每一第一杖體之間對應該使用者之手臂的形狀而呈現一設定角度,且該每一第二杖體的頂端朝向手臂內側而設有一第二夾持部,以及前端對應手掌部位而設有一第二握把部;及 一對第三杖體,其頂端活動樞接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部,平時係收容放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內部,且該第三杖體底端設有一第三止滑墊;當將該變形柺杖分開使用時,可供使用者以手部支撐身體重量行走;當將該變形柺杖結合時使用時,該每一第三杖體係由該每一第一杖體內部向外展開,並將該對第一連接桿連接成一體,同時將該對第二杖體分別向外翻折靠合於該對第一杖體之外側,據而形成可暫時休息乘坐之一座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形柺杖,更具有一對第一活動座,分別對應設於該每一第一杖體之內側面,該每一活動座能相對該第一杖體進行旋轉,而該對第一連接桿係分別樞接於該一第一活動座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變形柺杖,該其中一第一連接桿的端部係成形為凹槽狀,該另一第一連接桿對應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而成形為凸塊狀,使呈凸塊狀之該第一連接桿可插置固定於呈該凹槽狀之該第一連接桿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對第一杖體係彎曲向前的彎弧狀結構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對第二杖體係彎曲向前的彎弧狀結構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對第二夾持部係呈彎弧狀結構設置,且該每一第二夾持部背面設有連接該第二杖體表面之一第二補強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對第二夾持部對應使用者手臂內側的部位係以軟質彈性材質而製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每一第二握把部係呈F字形而連接設於該第二杖體表面,且該第二握把部中央形成一穿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每一第一杖體及該每一第二杖體樞接處分別設有一第一靠合面及一第二靠合面,該第一靠合面及該第二靠合面相互靠合時可增加其組接的支撐力,展開後而形成一完成的靠合面,供乘坐時作為扶手用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變形柺杖,其中,該每一第三杖體外露於該對第一容置空間的表面上分別設有一第三把手,該第三把手係呈半圓形而連接設置於該第三杖體外表面。
TW108103827A 2019-01-31 2019-01-31 變形柺杖 TW2020299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3827A TW202029946A (zh) 2019-01-31 2019-01-31 變形柺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3827A TW202029946A (zh) 2019-01-31 2019-01-31 變形柺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946A true TW202029946A (zh) 2020-08-16

Family

ID=7300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3827A TW202029946A (zh) 2019-01-31 2019-01-31 變形柺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299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5070A (en) Dual handled walking and uprisal assist device
US8540256B1 (en) Up-right walker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with up-right posture
JP2007503264A (ja) 歩行器
US8714171B1 (en) Walker handrail extension
US87269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ticulating walking aid
JP2008036392A (ja) 介護補助装置
US10278887B2 (en) Crutch and sitting device
US20050279392A1 (en) Adjustable walker
US8291924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walking apparatus
KR102218837B1 (ko) 접이식 이동보조장치
TW202029946A (zh) 變形柺杖
CN206587151U (zh) 一种四轮助行器
KR101790441B1 (ko) 보행보조기 겸용 휠체어
TW201105311A (en) Multi-functional walker
ES2672935T3 (es) Sillón de hospital equipado con un sistema de ayuda a los pacientes para sentarse y levantarse
TWM469904U (zh) 多功能行動復健輔具
KR101118135B1 (ko) 보행 보조기
TWM503218U (zh) 便攜可摺式助行器
CN215081747U (zh) 一种用于医院护理的老年患者搀扶器
CN21701447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脚蹬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医用轮椅
CN214632895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坐具结构
JP3223044U (ja) 杖補助具
JPS6125478Y2 (zh)
TWM587517U (zh) 行動輔具
TWM645826U (zh) 起身輔助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