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5577A - 電感消除彈簧接腳接觸 - Google Patents
電感消除彈簧接腳接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25577A TW202025577A TW108136750A TW108136750A TW202025577A TW 202025577 A TW202025577 A TW 202025577A TW 108136750 A TW108136750 A TW 108136750A TW 108136750 A TW108136750 A TW 108136750A TW 202025577 A TW202025577 A TW 20202557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spring coil
- coil
- contact
- spring p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16—Elastic
- G01R1/06722—Spring-loaded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72—High frequency prob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46—Preventing or reducing leakage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具有雙反向旋轉之伸縮同軸彈簧線圈,其中內部彈簧線圈具有比外部彈簧線圈小之一截面積,且已調整該等線圈之匝比來消除彼此之磁通量,因此藉由有效地消除由該等彈簧形成之所有額外電感來增加該接腳之效能。該彈簧接腳完全順應在端之間延伸之非剛性或耐磨滑動接觸結構,藉此藉由提供一連續內部接觸及增加該接腳之總體可壓縮範圍來改良耐久性。
Description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用於在各種不同應用中進行板對板或板對裝置電連接(通常但並不總是暫時的)之電測試接觸件領域。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前述類型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及消除由併入於其中之線圈彈簧導致之電感。
本章節中之陳述僅提供與本發明相關之背景資訊且可不構成先前技術。
每年會製造及銷售數十億個電測試接觸,通常稱為「單針彈簧接腳(pogopin)」。此等接腳用於電測試夾具、插座、連接器及無數種板對板互連中。單針彈簧接腳(如此命名乃因對一玩具彈簧單高蹺之其聯想)通常認為係一伸縮結構,其由一筒狀物、內部線圈彈簧及一或兩個柱塞構成。圖1中展示此一接腳之一項實例。通常端上為尖頭之柱塞在被按壓時會壓縮內部彈簧以在兩個電接觸之間形成一連接。由於實務上不可能藉助剛性接腳在多於三個點處進行多個電接觸,因此線圈彈簧提供跨越一寬區域進行諸多同時連接所需之順應性。
然而,在甚至僅稍微高於DC之信號頻率處,彈簧線圈可形成不可接受之高電感,此阻礙電流流動並使信號降級。出於此緣由,接腳經設計使得電流流動通過柱塞及筒狀物並完全避開線圈。毫不誇張地,此基本結構可用於來自數百家製造商之數千種設計中。
外部及經整合彈簧版本亦係可用的。儘管其等可經化學銑削或電鑄成形,但在傳統單針彈簧接腳通常利用一經機加工之柱塞及筒狀物之處,外部彈簧接腳通常經衝壓並成形。然而,在所有構形中,接腳含有使電流短路並繞過彈簧線圈以減少電感之一機構。不管彈簧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此短路機構需要滑動或可移動接觸以允許順應行程。此等滑動接觸提供額外接觸點,此增加接腳之總體電阻並遭受磨損。此電阻迫使一小百分比之電流轉向通過線圈,從而添加電感阻抗。隨著磨損在重疊結構之間增加,電阻及電感兩者亦增加,此乃因現在更多電流轉向通過彈簧線圈。
滑動接觸亦展現摩擦,此不僅在壓縮期間增加接觸力,且可在擴展期間顯著減少接觸力。事實上,眾所周知,具有滑動接觸之接腳會「卡在」一經壓縮位置中,因此在釋放壓縮接腳之力時會導致電接觸中之一間斷。當在測試期間一電裝置插入一測試夾具中及/或在一測試夾具中被調整時,此限制維持良好接觸之能力。
此外,由於重疊結構,不管是伸縮柱塞及筒狀物還是一外部或經整合彈簧之互鎖芯組件,基本上將可壓縮距離(稱為行程)限制為小於接腳之長度之一半。當包含將結構機械地固持在一起所需之組件之重疊時,有效行程實際上變得比此可壓縮距離更小,通常僅總體長度之百分之幾。此可用行程有效地限制一彈簧接腳陣列可容納之變化範圍,稱為共面性。
接腳之自感與接腳之長度成正比,且不能藉由短路結構來消除。此係等效自感,如同接腳由相同長度之一單個導線導體替換一樣。因此,使得接腳之經壓縮長度(稱為工作高度)儘可能短係有利的。在較高頻率(諸如微波及毫米波)處,可期望具有極短之接腳,在長度上通常小於1 mm。然而,遺憾的係,傳統接腳之脊狀組件嚴重限制其最大經壓縮距離。
自前述內容顯而易見的係,習用彈簧接腳電接觸具有數個不期望之限制。磨損接觸表面會增加電阻,藉此迫使額外電流通過彈簧且增加電感。此電阻亦隨著接觸位置而變化,且並不隨著經壓縮距離而係恆定的。此外,此等接腳具有限制接腳行程範圍及可壓縮距離之重疊接觸結構。此等滑動接觸展示導致彈簧接觸力變化之摩擦,此進一步限制接腳之可用壓縮力來克服目標表面接觸上之氧化物。此外,傳統接腳並非橫向順應性的(撓性的)且若未受到橫向力保護則會遭受損壞。最終,任一習用彈簧接腳之最高效能係大約40 GHz,此限制其與當前技術搭配使用之潛力。
儘管如上文所述,但彈簧接腳確實具有優點。儘管諸如彈性體接觸之其他技術提供比彈簧接腳更高之電效能(超過100 GHz),但該等技術不能匹配其等機械耐久性或可用溫度範圍。因此,長期以來目標一直係開發一種具有一彈性體接觸之效能仍具有一彈簧接腳之耐久性之電接觸。慮及當前彈簧接腳設計之上述限制,顯而易見的係需要一較佳接觸設計。
自前述論述顯而易見的係,傳統彈簧接腳接觸之最大限制係將滑動或可移動接觸結構用於使電流短路並繞過彈簧線圈的結果。實際上,若不考量高電感,則一簡單線圈彈簧將係一理想接觸 – 其係耐久且具高度順應性的,不存在內部接觸點,行程係長度之一高百分比,且經壓縮或最小高度係極短的。然而,遺憾的係,一彈簧線圈形成一幾乎完美的電感器,且因此係一不可行之解決方案,除非可提供用於避免或消除因電流流過該彈簧線圈而產生之電感之某些手段。
慮及上述目標,本發明包括一唯一彈簧接腳接觸,其消除用於短路及繞過該線圈彈簧之所有滑動或可移動接觸結構。為達成此目標,本發明利用一雙反向旋轉同軸彈簧設計來有效地消除由該彈簧接腳產生之所有電感。藉由構造具有反向旋轉同軸線圈彈簧之該彈簧接腳,可藉由調整匝比(亦即,一個線圈中之匝數目與另一線圈中之匝數目之比率)來使由該等彈簧中之每一者引入之電感實質上被另一彈簧消除。由於一個線圈係在另一線圈之內部,因此該等線圈必須具有不同直徑。因此,必須調整該匝比以在電流流過線圈時提供相等但相反之磁場。遺憾的係,自每一彈簧之該磁場產生之該電感以與該接腳被壓縮時相同之方式改變,且該電感在任一經壓縮距離處持續消除。
以此方式構造該彈簧接觸具有勝過習用彈簧接腳接觸之若干顯著優點。首先,該雙同軸彈簧設計提供一連續內部電接觸,亦即,不存在滑動接觸,不存在內部磨損且不存在隨著經壓縮距離之電阻變化。該雙同軸彈簧設計亦在該接腳之壓縮或擴展期間維持一恆定及幾乎無摩擦之接觸力。因此,在使用及間斷與一接觸表面之電連接期間,該雙同軸彈簧設計消除該接腳會「卡在」一經壓縮位置中之可能性。
其次,在不具有滑動接觸之情況下,存在大於50%之行程範圍,因此導致較佳接腳順應性、較短總接腳高度及一較大範圍之壓縮力。最終,該雙線圈結構在不會損壞之情況下允許橫向撓性,且適合於用於與暫時或永久板對板或板對裝置電連接進行連接。所有這一切皆有助於該接腳之優異效能,此經由初始模擬測試展示超出所有當前可用接腳達三倍以上之效能資料。
本發明之前述及額外特徵及優點將自下文詳細闡述更顯而易見。然而,應理解,本文中之說明及具體實例意欲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考
此係一專利申請案,其亦揭示於2018年10月12日提出申請、標題為「電感消除彈簧接腳接觸(Inductance Canceling Spring Pin Contact)」之臨時申請案序號62/744,881中,在此主張該案之申請日期之權利。
以下說明在本質上僅係例示性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應用及用途。應理解,遍及該等圖式,對應參考編號指示類似或對應部分及特徵。
為更好理解基本力學及本發明之基礎,建議回顧一圓柱形線圈中電感之一般原理。一圓柱形線圈之電感L係依據線圈之直徑、長度及匝數目而變化。一空氣芯螺線管之電感L計算為:
其中µ0
係空氣磁導率,N係匝數目,A係圓形芯之截面積,且l係長度。
為幫助使此概念視覺化,本發明圖式中之圖2A圖解說明用一電流感應之一典型圓柱形線圈1之一截面。如圖2A中所展示,一圓柱形線圈或螺線管之磁場(由箭頭3展示)非常集中於線圈1之中心中。具有點或x’之圓圈係線圈1之垂直截面。具有點之圓圈5表示線圈分段,其中電流流出頁面,且具有x’之圓圈7表示電流返回至頁面中。具有箭頭3之線表示磁通量線。
磁場3之方向依循右手規則慣例,亦即,若右手之拇指指向頁面外,如在具有點之圓圈5中,則磁場類似四個手指一樣纏繞在導線上。此迫使通量在線圈1之中心或芯內之一集中。若電流或線圈纏繞之方向經反轉,則磁場3之方向亦被反轉。此情景展示於圖2B中。
若將相同但反向纏繞之線圈纏繞在同一芯上,則所得淨磁通量將係零,此乃因兩個線圈之磁場定位在同一軸上但在相反磁極性中。然而,若芯之直徑不同,則線圈匝數目亦必須如此,以便維持一淨零通量。此可自上文等式看出,其中電感L展示為依據一線圈之截面積A與匝數目N2
之乘積而變化。
為進一步圖解說明此概念,圖3提供類似於圖2A及圖2B之彼方向但針對以同一軸13為中心之一對間隔開之反向旋轉伸縮線圈9及11之一示意圖。使用上文所闡述之相同慣例可看出,若外部線圈11以順時針方向纏繞,且內部線圈9以逆時針方向纏繞,則可藉由對匝比進行適當調整來達成一實質上淨零通量之相同結果(如相反箭頭15所展示)。根據上文等式,具有一較小截面積之內部線圈9之匝數目可增加,或外部線圈11減少,使得由每一線圈9及11產生之磁場有效地消除其他線圈產生之磁場,因此導致淨零電感。
現轉至本發明並參考圖式中之圖4至圖6,揭示一電彈簧接腳接觸21之一項實施例,其併入有本發明之原理。如所展示,彈簧接腳21包含一對伸縮各別內部及外部反向旋轉同軸彈簧線圈23及25。線圈23及25係由一適合導電材料構造,諸如鍍金鋼或鈹銅,且可在相對端上由帽27及29約束。端帽27及29亦由一類似導電材料構造,且起到將線圈23及25之毗鄰端部分電耦合之作用,並為彈簧接腳21提供相對電表面接觸。
較佳地,端帽27及29亦幫助將反向旋轉彈簧線圈23及25之一主要部分以彼此稍微間隔開之關係維持在相對端帽之間。在所揭示之實施例中,端帽27及29各自包含一第一內轂31、一第二外轂33、一中間凸肩35及一外部接觸區段37。由於每一端帽27及29以相同方式與線圈彈簧23及25相互接合,因此以下論述將限於端帽27,應理解端帽29以一相同方式構造並起作用。
進一步參考圖5及圖6,可看出,端帽27之第一內轂31具有實質上與內部彈簧線圈23之內部直徑尺寸對應之一直徑,且經設計以插入至內部彈簧線圈23之一端中。一相對小的周邊凸緣41圍繞轂31之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及周向延伸,以幫助將線圈23緊固就位於轂31上並防止自其逐出。類似地,端帽27之外轂33具有實質上與外部彈簧線圈25之內部直徑尺寸對應之一直徑,且經設計以插入至其一端中。如圖6中進一步所展示,一相對小的周邊凸緣43亦圍繞轂33之外部表面徑向向外及周向延伸,以幫助將線圈25緊固就位於轂33上並防止自其逐出。
因此,如圖4及圖6中最佳所見,將瞭解,端帽27經構造以准許內部線圈23接合轂31並壓靠在轂33之底側上,並且准許外部線圈25接合轂33並壓靠在凸肩35之底側上。以此方式,確保內部線圈23及外部線圈25兩者之毗鄰端部分以一導電關係接合端帽27。端帽27之轂31及33亦幫助以彼此稍微間隔開之關係維持線圈23及25之主要部分。
端帽27之外部接觸區段37經調適以接合用於導電之一目標表面接觸(未展示)。接觸區段37之外部表面可係波狀的或格柵狀的(如在39處),以幫助促進更佳表面連接。儘管前述內容闡述針對端帽27及29之使用之一種可能構形,但應認識到,在不背離本文中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存在適合於與彈簧線圈23及25一起使用之無數種可能的端帽設計。
藉由構造分別具有反向旋轉同軸內部及外部伸縮彈簧線圈23及25之彈簧接腳21,在使一電流通過彈簧線圈之後旋即由彈簧23及25中之每一者引入之電感可藉由調整匝比而由其他彈簧來實質上消除。幸運地,每一彈簧23及25之電感以與接腳21被壓縮相同之方式改變,且電感在任一經壓縮距離處持續消除。由於一個線圈係在另一線圈之內部,因此線圈23及25必須具有不同直徑及截面積。因此,可調整該匝比以提供消除互感之相等但相反之磁場。由於外部線圈25之截面積大於內部線圈23之彼截面積,因此外部線圈25將必須需要比內部線圈23少之匝。舉例而言,在圖4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外部線圈25之完整匝數目係4,而內部線圈23之匝數目係4.6。然而,應理解,如所期望或需要,只要調整匝比來提供一淨零通量條件,就可針對任何既定應用而變更每一線圈之匝數目。
顯而易見地,除各別內部及外部彈簧線圈23及25之外,在端帽27與29之間不存在實體連接(滑動或以其他方式)。因此,本發明彈簧接腳接觸21之設計具有勝過當前最先進技術之顯著優點。由於不存在重疊結構,因此接腳21並不像傳統接腳壓縮中受到限制,而是可更進一步被壓縮。此增加行程範圍(大於50%),同時允許盡最短的可能壓縮高度。此外,雙彈簧設計提供連續內部接觸,且不需要滑動接觸。因此,幾乎沒有或沒有隨時間磨損之降級,且隨經壓縮位置電阻沒有變化。兩個(或更多個)彈簧之使用可在需要時允許較高壓縮力,且最終,雙線圈結構允許橫向撓性而不會損壞。所有這一切皆有助於接腳之優異效能。初始模擬展示1 dB頻帶寬在一個1 mm間距上超出60 GHz且在.4 mm間距處超過100 GHz。此超出當前可用接腳之效能達三倍以上。
圖7及圖8展示一共用應用之一項實施例,其中一彈簧接腳接觸陣列21形成一中介層45之一部分,中介層45用於將一小球形柵格陣列(BGA) 47連接至一電測試板49。在本發明應用中,中介層45充當在BGA 47與電測試板49之間的一電介面。中介層45之彈簧接腳接觸21展示為由一導引總成51固持就位,導引總成51由一非導電材料機加工而成。在圖7及圖8之實施例中,可預期,導引總成51可由Kapton之雷射切割片形成,該等雷射切割片以如所展示之一方式層壓在一起來保持接腳。當然,預期在不背離本文中本發明之情況下,其他非導電材料亦可用於導引總成51之構造。中介層45通常固持就位且使用一插座基座及夾持夾具(未展示)來與測試板49對準。
上文所闡述之基本結構包含兩個彈簧(23、25)及兩個端帽(27、29)。然而,如所述,當然預期只要匝比經調整以消除個別線圈電感,就可使用更多彈簧。可容易地將端帽(27、29)機加工或衝壓,此僅限於一個端帽或根本不使用端帽。事實上,預期無帽構形,其中一連續線圈可往回纏繞在其自身上,或個別線圈可焊接在一起。
圖9中展示一項此實施例,其中展示一無帽彈簧接腳接觸101。彈簧接腳接觸101係由螺旋導線103之一單個連續區段形成,該連續區段自一第一下部表面接觸端105延伸至一第二上部表面接觸端107,並往回延伸。在此實施例中,可看出,導線103之連續區段具有相對端109及111。開始於最內部端109處,可看出,導線103之區段形成一內部線圈區段113,其以一逆時針方向朝向彈簧接腳接觸101之上部表面接觸端107向上延伸。在上部表面接觸端107處,導線103開始圍繞內部線圈區段113之外部向下往回纏繞,從而有效地形成較大直徑之一較大反向旋轉外部線圈區段115,其環繞內部線圈區段113且終止於導線103之相對端111處。
藉由依循外部線圈區段115自導線103之端111至彈簧接腳接觸101之上部表面接觸端107之向上旋轉可最佳看出外部線圈區段115相對於內部線圈區段113反向旋轉。可看出,此旋轉方向與自端109至彈簧接腳接觸101之上部表面接觸端107向上延伸之內部線圈區段113之旋轉方向相反。可進一步自圖9看出,導線103之內部線圈區段113具有比較大直徑之外部線圈區段115更小之一直徑但更大之完整匝數目。因此,藉由經由焊接或其他方式將導線103之相對端109與111電耦合,可完成彈簧接腳接觸101之無帽雙線圈構造。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分別相對於彼此調整內部線圈區段113及外部線圈區段115之匝數目以在誘發電流自彈簧接腳接觸101之一端至另一端之一改變時旋即產生一實質上抵消的淨磁通量條件。如此操作,由反向旋轉線圈區段113及115產生之自感應電感中之大部分(若非全部)將被消除。
儘管確實預期前述無帽彈簧接腳接觸101可用於涉及暫時以及永久板對板及板對裝置電連接之應用中,無帽版本101可具有特定適應性以供在焊接應用中使用,諸如「柱柵格陣列」,亦即CGA。就此而言,並非在彈簧接腳接觸101之接觸端105及107處具有尖頭的帽,而是將此等端裝配或調適成平坦表面以適應永久焊接安裝應用。在將彈簧接腳接觸101之接觸端105及107兩者焊接就位之情況下,內部線圈區段113及外部反向旋轉線圈區段115在相對端處有效地電耦合。此處,雙線圈構造再次勝過實心接腳CGA之實質益處,此乃因除其他事物之外其允許橫向撓性而不會損壞。不管是否與暫時或永久板對板及板對裝置之電連接一起使用,彈簧接腳接觸之無帽版本皆可顯著降低成本,儘管本發明之所有實施例皆可利用自動化組裝。
僅出於參考之目的而在本文中使用特定術語,且因此並不意欲進行限制。舉例而言,諸如「上部(upper)」、「下部(lower)」、「上方(above)」、「下方(below)」、「頂部(top)」、「底部(bottom)」、「向上(upward)」、「向下(downward)」、「向後(rearward)」及「向前(forward)」之術語係指圖示中所參考之方向。諸如「前(front)」、「後(back)」、「後方(rear)」、「底部(bottom)」及「側(side)」之術語闡述在一個一致但任意參考座標內之組件之部分之定向,此藉由參考闡述所論述組件之文字及相關聯圖示而變得清晰。此等術語可包含上文具體提及之詞、其衍生詞及類似意義之詞。類似地,除非由內容脈絡清晰指示,否則涉及結構之術語「第一」、「第二」及其他此等數值術語並不暗指一順序或次序。
當介紹元件或特徵及例示性實施例時,冠詞「一(a)」、「一(an)」、「該(the)」及「該(said)」意欲意指存在此等元件或特徵中之一或多者。術語「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及「具有(having)」意欲具包含性並意指除具體所述之彼等元件或特徵外可能存在額外元件和特徵。應進一步理解,除非具體識別為一執行次序,否則本文中所闡述之方法步驟、程序及操作不應被視為必須以所論述或所圖解說明之特定次序來執行。亦應理解,可採用額外或替代步驟。
本文中本發明意欲在性質上僅係例示性的,因此,未背離本發明之主旨之變化形式意欲係在本發明之範疇內。此等變化形式將不視為係對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一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包括本文中所展示及所闡述並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陳述之事物。
1:典型圓柱形線圈/線圈
3:箭頭/磁場
5:圓圈
7:圓圈
9:間隔開之反向旋轉伸縮線圈/內部線圈/線圈
11:間隔開之反向旋轉伸縮線圈/外部線圈/線圈
13:軸
15:相反箭頭
21:電彈簧接腳接觸/彈簧接腳/接腳/彈簧接腳接觸陣列
23:伸縮各別內部反向旋轉同軸彈簧線圈/線圈/反向旋轉彈簧線圈/線圈彈簧/內部彈簧線圈/內部線圈/彈簧線圈/反向旋轉同軸內部伸縮彈簧線圈/彈簧/各別內部彈簧線圈
25:伸縮各別外部反向旋轉同軸彈簧線圈/線圈/反向旋轉彈簧線圈/線圈彈簧/外部彈簧線圈/外部線圈/彈簧線圈/反向旋轉同軸外部伸縮彈簧線圈/彈簧/各別外部彈簧線圈
27:帽/端帽
29:帽/端帽
31:第一內轂/轂
33:第二外轂/外轂/轂
35:中間凸肩/凸肩
37:外部接觸區段/接觸區段
39:波狀/格柵狀
41:相對小的周邊凸緣
43:相對小的周邊凸緣
45:中介層
47:小球形柵格陣列/球形柵格陣列
49:電測試板/測試板
51:導引總成
101:無帽彈簧接腳接觸/彈簧接腳接觸
103:螺旋導線/導線
105:第一下部表面接觸端/接觸端
107:第二上部表面接觸端/上部表面接觸端/接觸端
109:相對端/最內部端/端
111:相對端/端
113:內部線圈區段/反向旋轉線圈區段
115:較大反向旋轉外部線圈區段/外部線圈區段/反向旋轉線圈區段/外部反向旋轉線圈區段
本文中所闡述之圖式僅出於說明目的且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係一習用「單針彈簧接腳」內部彈簧型電彈簧接觸之一透視圖;
圖2A係使用右手規則慣例來展示藉由使電流以一個方向通過一典型線圈彈簧而產生之感應磁通量之方向之一示意圖;
圖2B係使用右手規則慣例來展示藉由使電流以與圖2A中所展示之方向相反之一方向通過一典型線圈彈簧而產生之感應磁通量之方向之一示意圖;
圖3係展示兩個反向旋轉伸縮彈簧線圈之感應磁通量可藉由調整兩個線圈之匝比來彼此消除並產生一實質上淨零磁通量(及電感)之方式之一示意圖;
圖4係一經改良彈簧接腳接觸之一項實施例之一側視立面圖,該經改良彈簧接腳接觸併入有電感消除反向旋轉伸縮線圈彈簧,其之匝比已經調整以產生一實質上淨零磁通量;
圖5係類似於圖4中所揭示之彼經改良彈簧接腳接觸之一彈簧接腳接觸之一分解視圖;
圖6係類似於圖4中所揭示之彼經改良彈簧接腳接觸之一彈簧接腳接觸之一垂直剖視圖;
圖7係用作一電測試板與一球形柵格陣列之間的一中介層之部分的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彈簧接腳接觸陣列之一透視圖;
圖8係圖7中所展示之彈簧接腳接觸總成之一分解視圖;及
圖9係體現本發明之原理之一彈簧接腳接觸之一替代實施例,該彈簧接腳接觸可由一單個連續導線形成。
21:電彈簧接腳接觸/彈簧接腳/接腳/彈簧接腳接觸陣列
23:伸縮各別內部反向旋轉同軸彈簧線圈/線圈/反向旋轉彈簧線圈/線圈彈簧/內部彈簧線圈/內部線圈/彈簧線圈/反向旋轉同軸內部伸縮彈簧線圈/彈簧/各別內部彈簧線圈
25:伸縮各別外部反向旋轉同軸彈簧線圈/線圈/反向旋轉彈簧線圈/線圈彈簧/外部彈簧線圈/外部線圈/彈簧線圈/反向旋轉同軸外部伸縮彈簧線圈/彈簧/各別外部彈簧線圈
27:帽/端帽
29:帽/端帽
31:第一內轂/轂
33:第二外轂/外轂/轂
35:中間凸肩/凸肩
37:外部接觸區段/接觸區段
39:波狀/格柵狀
Claims (24)
- 一種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括: (a) 一第一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b) 一第二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c) 該第二彈簧線圈形成為與該第一彈簧線圈呈反向旋轉關係且經定大小以可伸縮地接納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電耦合至該第一彈簧線圈;且 (d) 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匝數目係相對於彼此而建立,使得由通過一個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消除由通過另一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之至少一部分。
- 如請求項1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產生於該第二彈簧線圈中之該磁場實質上消除產生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中之該磁場,因此總體上產生一實質上淨零電感。
- 如請求項1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每一者與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一毗鄰者電耦合。
- 如請求項3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至少一者接合一導電端帽。
- 如請求項3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端中之一者及該第一彈簧線圈之其毗鄰端電連接至一第一導電端帽,且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相對端及該第一彈簧線圈之其毗鄰端電連接至一第二導電端帽。
- 如請求項5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端帽各自包含一中心轂,其延伸於至少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
- 如請求項6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端帽中之每一者之該中心轂包含一第一轂部分及一第二較小轂部分,該第一轂部分經調適而以與其電接合之方式接納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該第二較小轂部分經調適而以與其電接合之方式接納於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芯內。
- 如請求項4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端帽包含一接觸表面,其延伸於大體上垂直於在該第一彈簧之該等相對端之間延伸之一軸之一平面中,其中該接觸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向外漸縮成一尖峰。
- 如請求項1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在其該等相對端之間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長度之一主要部分維持相對於彼此稍微間隔開之關係。
- 如請求項1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含以相同方式構造之一額外彈簧接腳接觸陣列,其中該等彈簧接腳接觸中之每一者之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至少一者與一電路板接合。
- 如請求項4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含以相同方式構造之一額外彈簧接腳接觸陣列,其中該等彈簧接腳接觸中之每一者之至少一個端帽與一電路板接合。
- 如請求項1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係由導電材料之一單個連續分段形成。
- 如請求項12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往回纏繞在該第二彈簧線圈上。
- 一種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括: (a) 一第一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b) 一第二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c) 該第二彈簧線圈形成為與該第一彈簧線圈呈反向旋轉關係且可伸縮地安置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 (d) 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安置成彼此呈大體上同軸關係,且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端中之每一者定位成毗鄰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等端中之一者; (e) 該等第一及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毗鄰端中之每一者藉由一單獨接觸構件電耦合在一起;且 (f) 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匝數目係相對於彼此而判定,使得由通過一個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實質上消除由通過另一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因此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彈簧線圈之間產生一實質上淨零電感。
- 如請求項14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每一者處之該接觸構件係由具有一中心轂之一導電端帽組成,該中心轂以與其接合之關係延伸至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中。
- 如請求項14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在其該等相對端之間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長度之一實體部分維持相對於彼此稍微間隔開之關係。
- 如請求項14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含以相同方式構造之一額外彈簧接腳接觸陣列,其中該等彈簧接腳接觸中之每一者之該等導電接觸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具有一接觸表面,其安置成與一電路板接合。
- 如請求項17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等彈簧接腳接觸中之每一者之該等導電接觸構件中之一者具有一自由接觸表面,其向外漸縮成一尖峰。
- 一種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括: (a) 一第一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b) 一第二彈簧線圈,其由一導電材料形成且具有相對端及一開放式中心芯, (c) 該第二彈簧線圈形成為與該第一彈簧線圈呈反向旋轉關係且經定大小以可伸縮地接納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其中在其該等相對端之間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長度之一主要部分維持相對於彼此稍微間隔開之關係,且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每一者與該第一外部彈簧線圈之該等相對端中之一毗鄰者電耦合;且 (d) 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之匝數目係相對於彼此而調整,使得由通過一個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實質上消除由通過另一彈簧線圈之電流產生之一磁場,因此總體上產生一實質上淨零電感。
- 如請求項19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彈簧線圈之該等毗鄰端中之每一者攜載一導電端帽。
- 如請求項20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每一端帽包含一中心轂,其具有一第一轂部分及一第二較小轂部分,該第一轂部分經調適而以與其電接合之方式接納於該第一彈簧線圈之該芯內,該第二較小轂部分經調適而以與其電接合之方式接納於該第二彈簧線圈之該芯內。
- 如請求項20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包含以相同方式構造且攜載於由一非導電材料形成之一導引總成中之一額外彈簧接腳接觸陣列中。
- 如請求項19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及該第二彈簧線圈係由導電材料之一單個連續分段形成。
- 如請求項23之電彈簧接腳接觸,其中該第一彈簧線圈往回纏繞在該第二彈簧線圈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744881P | 2018-10-12 | 2018-10-12 | |
US62/744,881 | 2018-10-12 | ||
US16/366,370 US20200119481A1 (en) | 2018-10-12 | 2019-03-27 | Inductance canceling spring pin contact |
US16/366,370 | 2019-03-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25577A true TW202025577A (zh) | 2020-07-01 |
Family
ID=7016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36750A TW202025577A (zh) | 2018-10-12 | 2019-10-09 | 電感消除彈簧接腳接觸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119481A1 (zh) |
TW (1) | TW202025577A (zh) |
WO (1) | WO20200766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31713B2 (en) * | 2017-09-11 | 2021-06-08 |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 Spring probe connector for interfac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a backplane |
US11661733B2 (en) * | 2020-12-09 | 2023-05-30 | Zoeller Pump Company, Llc | Spring-loaded float tree and float tree assembly |
TWI773290B (zh) * | 2021-04-30 | 2022-08-01 | 楊智傑 | 螺旋式天線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
US20230087891A1 (en) * | 2021-09-23 | 2023-03-23 | Apple Inc. | Pass-through connectors for connector systems |
USD1015282S1 (en) * | 2022-02-01 | 2024-02-20 | Johnstech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pring pin tip |
WO2023205750A1 (en) * | 2022-04-20 | 2023-10-26 | Optisys, Inc. | Coaxial structure for enabling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circuit board and antenna array |
CN116525121B (zh) * | 2023-07-05 | 2023-09-26 | 昆明同心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 栓塞动脉瘤的首发弹簧圈推荐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53723A (ja) * | 2004-11-30 | 2006-06-15 | Japa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rp | 垂直型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プローブと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ーブユニット |
WO2010008257A2 (ko) * | 2008-07-18 | 2010-01-21 | Lee Jae Hak | 스프링 조립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테스트 소켓 |
KR101039072B1 (ko) * | 2009-02-19 | 2011-06-03 | 주식회사 오킨스전자 | 스프링 콘택터 |
TWI482973B (zh) * | 2009-04-03 | 2015-05-01 | Nhk Spring Co Ltd | 彈簧用線材、接觸探針及探針單元 |
KR101476793B1 (ko) * | 2013-08-28 | 2014-12-29 |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 테스트용 소켓 |
-
2019
- 2019-03-27 US US16/366,370 patent/US202001194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10-07 WO PCT/US2019/054981 patent/WO20200766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0-09 TW TW108136750A patent/TW202025577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76689A1 (en) | 2020-04-16 |
US20200119481A1 (en)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2025577A (zh) | 電感消除彈簧接腳接觸 | |
KR100429057B1 (ko) | 전기 접촉 시스템 | |
US9645172B2 (en) | Cable assembly | |
US8523579B2 (en) | Spring contact assembly | |
CN107843750B (zh) | 插销式探针 | |
US8610447B2 (en) | Spring structure and test socket using thereof | |
EP3679630B1 (en) | Inline compression rf connector | |
KR101593572B1 (ko) | 절연 부재를 구비한 전기 커넥터 | |
KR101409821B1 (ko) | 컴플라이언트 컨택 어셈블리 및 컴플라이언트 컨택 부재에 의해 테스트 사이트를 스크러빙하는 방법 | |
JP2009164135A (ja) | 柔軟電気接点 | |
JP2021526630A (ja) | 電気的設計及び機械的設計が互いに分離された電気試験プローブ | |
TWI641838B (zh) | 兩分型探針裝置 | |
JP2005516344A5 (zh) | ||
CN101067636B (zh) | 柔性测试电缆 | |
JP2015004614A (ja) |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 | |
DE202022101265U1 (de) | Prüfstiftvorrichtung | |
US20140094070A1 (en) | Electrical socke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US20180040991A1 (en) | Connecting Conductor | |
WO2014108171A1 (en) | Shield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JP2007248237A (ja) |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ピン | |
KR102575597B1 (ko) | 컨택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6602300B (zh) | 一种毛纽扣连接组件 | |
KR20230146795A (ko) | 검사장치용 프로브 핀 | |
US20100073021A1 (en) | Electrical contact pro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