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2430A -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2430A
TW202022430A TW107143113A TW107143113A TW202022430A TW 202022430 A TW202022430 A TW 202022430A TW 107143113 A TW107143113 A TW 107143113A TW 107143113 A TW107143113 A TW 107143113A TW 202022430 A TW202022430 A TW 2020224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bjective lens
processor
lens unit
sharpness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7706B (zh
Inventor
謝余松
張益三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to TW107143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770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7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43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顯微裝置包括高倍率物鏡單元、控制器以及處理器。控制器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沿著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當高倍率物鏡單元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高倍率物鏡單元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處理器合併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完整的組織影像。

Description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微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藉由分析病理組織的方式來進行疾病或腫瘤的診斷是目前常見的醫療手段,然而,一般顯微裝置的掃描成像方式是對病理組織玻片的多個影像區域以逐格對焦的方式來進行影像取樣,因此導致病理組織玻片的顯微掃描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玻片影像的數位化效益不佳。有鑑於此,如何開發一種顯微裝置可在兼顧影像清晰度的條件下,可減少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以及病理組織玻片的數位化效益,以下將提出幾個實施例的解決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可減少在影像掃描過程中的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並且可同時提供具有良好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本發明的顯微裝置包括高倍率物鏡單元、控制器以及處理器。高倍率物鏡單元設置於玻片承載台上方。控制器耦接高倍率物鏡單元。控制器用以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沿著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處理器耦接控制器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當高倍率物鏡單元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高倍率物鏡單元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處理器合併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完整的組織影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微裝置更包括低倍率物鏡單元。低倍率物鏡單元設置於玻片承載台上方。低倍率物鏡單元用以預先擷取玻片影像。處理器分析玻片影像,以決定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以及非組織範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器進行預設分區操作,以決定組織範圍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為陣列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處理器依據遮罩運算來分析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以決定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同屬於同一影像區域的所述多個影像區域各別的中心灰階值分別與多個鄰近灰階值的差異值的絕對值小於預設門檻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初次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將初始清晰度閾值作為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依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來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進行影像掃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完成掃描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對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時,處理器逐一判斷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若處理器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處理器維持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若處理器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未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處理器選擇高於且最接近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玻片承載台用以承載生物組織。
本發明的自動對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控制器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沿著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當高倍率物鏡單元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處理器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高倍率物鏡單元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以及藉由處理器合併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完整的組織影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藉由低倍率物鏡單元預先擷取玻片影像;以及藉由處理器分析玻片影像,以決定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以及非組織範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藉由處理器進行預設分區操作,以決定組織範圍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為陣列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藉由處理器依據遮罩運算來分析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以決定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同屬於同一影像區域的所述多個影像區域各別的中心灰階值分別與多個鄰近灰階值的差異值的絕對值小於預設門檻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藉由處理器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所述多個物鏡距離參數的步驟包括: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初次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處理器將一初始清晰度閾值作為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依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來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進行影像掃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藉由處理器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所述多個物鏡距離參數的步驟包括: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完成掃描該組織範圍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處理器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藉由處理器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的步驟包括:當高倍率物鏡單元對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時,藉由處理器逐一判斷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藉由處理器逐一判斷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的步驟包括:若處理器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藉由處理器維持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以及若處理器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未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藉由處理器選擇高於且最接近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玻片承載台用以承載生物組織。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可藉由分區掃描的方式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以相同物鏡距離參數來進行對焦以及掃描,而減少在影像掃描過程中的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並且可同時提供具有良好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為了使本發明之內容可以被更容易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做為本發明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係代表相同或類似部件。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顯微裝置的功能電路圖。參考圖1,顯微裝置100包括處理器110、控制器120、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處理器110耦接控制器120、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控制器120耦接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10可操作控制器120,以使控制器120調整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與玻片承載台之間的焦距(焦點與物鏡距離)。並且,處理器110可接收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提供的掃描影像,並進行影像分析。
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10例如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影像信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 SOC)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其他類似處理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並且,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0可進一步耦接記憶模組(memory)。所述記憶模組可例如儲存用於實現本發明的影像分析的相關運算模組以及影像資料等,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20可進一步包括馬達(motor)、齒輪(gear)等諸如此類的相關鏡頭調整單元,以依據處理器110的操作來調整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與玻片承載台之間的距離。在本實施例中,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分別包括一或多個透鏡以及影像擷取單元如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感測器或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感測器。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用以分別將對應的影像掃描結果提供至處理器110。在一實施例中,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可共用同一個影像擷取單元,並且所述影像擷取單元耦接處理器110。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圖1實施例的顯微裝置的架構示意圖。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的示意圖。參考圖1至圖3,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以及高倍率物鏡單元140設置於玻片承載台150上方,並且玻片承載台150上的玻片160當中可包括生物組織,例如包括子宮頸抹片的人體組織等,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玻片160當中的生物組織可具有高度不一的組織(組織大小不同)。如圖3所示的玻片承載台150的示意圖(也可以是低倍率物鏡單元130所取得的玻片影像),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可預先操作低倍率物鏡單元130來預先擷取玻片影像,並且處理器110分析玻片影像,以決定玻片承載台150的組織範圍T1以及非組織範圍T2。非組織範圍T2是指不存在生物組織的區域。
在本實施例中,顯微裝置100的處理器110可進行預設分區操作,以對組織範圍T1的進行分區。如圖3所示,處理器110可以陣列的方式來進行分區,以使組織範圍T1的多個影像分區R1~R16為陣列排列。接著,顯微裝置100可操作高倍率物鏡單元140來對玻片承載台150進行影像掃描,並且當掃描至組織範圍T1時,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才會進行對焦。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20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沿著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玻片承載台150。並且,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掃描到組織範圍T1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110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高倍率物鏡單元140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最後,處理器110合併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完整的組織影像,其中所述完整的組織影像為數位化的影像資料。
然而,上述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各別可進一步切割為多個陣列排列的所述多個子影像分區,所述的子影像分區為係指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在掃描的過程中所對應於影像範圍。並且,高倍率物鏡單元140並非從影像分區R1開始進行掃描,而是以沿著S形路徑來回移動的方式進行掃描。也就是說,以圖3所示的組織範圍T1的形狀為例,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將初次掃描到組織範圍T1的影像分區R2。
更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初次掃描到組織範圍T1中的影像分區R2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110將預先設定的初始清晰度閾值作為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影像分區R2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所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接著,處理器110依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來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進行影像掃描。在一實施例中,預先設定的初始清晰度閾值可由使用者預先手動調整高倍率物鏡單元140的焦距來取得對應的初始清晰度閾值。
以此類推,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完成掃描該組織範圍T1中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110將會判斷是否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詳細而言,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對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每一個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時,處理器110逐一判斷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若處理器110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其中之一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處理器110維持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反之,若處理器110當前判斷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R1~R16的其中之一未符合於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處理器110選擇高於且最接近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
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當處理器110決定每一個影像分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的物鏡距離參數時,處理器110會依據前一個影像分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所決定的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減少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每次重新調整焦距來進行影像對焦的時間。
對此,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的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僅對於具有生物組織的區域來進行對焦。並且,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是經由分區掃描的方式來只對於每一個影像分區的第一子影像分區進行對焦操作,而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將以相同的焦距進行影像掃描。也就是說,由於在組織範圍T1當中的相鄰組織具有較為相近的高度,因此顯微裝置100無須重複進行對焦,而是透過分區掃描的方式來對每一個影像分區進行一次對焦操作。因此,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可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對焦時間,且可同時維持良好的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影像分區示意圖。參考圖1以及圖4,在一實施例中,顯微裝置100的處理器110的分區方式可採用遮罩運算的方式來分析由低倍率物鏡單元130所取得的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以決定玻片影像的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區域。在本實施例中,遮罩運算可例如依據以下公式(1)來計算影像的灰階值。在公式(1)中,f(x,y)為像素座標所對應灰階值。Gi為中心灰階值。T為預設門檻值。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10可判斷每個影像區域中的各別與中心灰階值Gi的差異值的絕對值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門檻值的多個鄰近灰階值,以分類為同一個影像分區。
Figure 02_image001
………公式(1)
更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的部份玻片影像410的多個像素411_1~411_25(5×5格)的灰階值分布。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10可採用5×5的遮罩來對所述多個像素411_1~411_25的每一個進行運算,以例如將部份玻片影像410當中的灰階值較為接近像素分類為“a”分區以及“b”分區。例如,處理器110將中心灰階值“1 ”以及“7 ”分別鄰近的灰階值的差異值的絕對值小於預設門檻值T的像素分類為同一分區。因此,部份玻片影像410的分區結果如分區後的部份玻片影像420。多個像素421_1~421_25可被分類為“a”分區以及“b”分區。對此,當顯微裝置100的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相同的影像分區時,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將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因此,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可更進一步地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對焦時間,且可同時維持良好的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此外,本發明的遮罩運算不限於上述的5×5的遮罩,並且預設門檻值T可依據不同的影像分類需求或影像分析方式來對應設計之。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的流程圖。參考圖1以及圖5,本發明的自動對焦方法可至少適用於圖1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以使顯微裝置100可執行步驟S501~S511。在步驟S501中,處理器110操作低倍率物鏡單元130取得玻片影像。在步驟S502中,處理器110分析玻片影像,以決定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以及非組織範圍。在步驟S503中,處理器110對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進行分區。在步驟S504中,處理器110透過控制器120操作高倍率物鏡單元140對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進行以影像掃描。
在步驟S505中,處理器110判斷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是否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若是,則處理器110執行步驟S506。在步驟S506中,處理器110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進行影像掃描。若否,則處理器110執行步驟S510。在步驟S510中,處理器110選擇相同影像分區所對應的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以進行影像掃描,並且處理器110接著執行步驟S511。
在步驟S507中,處理器110判斷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當前清晰度閾值。若是,則處理器110執行步驟S508。在步驟S508中,處理器110維持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並且處理器110接著執行步驟S511。若否,則處理器110執行步驟S509。在步驟S509中,處理器110選擇高於且最接近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處理器110接著執行步驟S511。在步驟S511中,處理器110判斷是否完成掃描全部的所述多個影像分區。若是,則處理器110結束影像掃描。若否,則處理器110重新執行步驟S504,以繼續進行影像掃描。因此,本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可減少在影像掃描過程中的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並且可同時提供具有良好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另外,關於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的其他電路元件特徵、具體技術細節以及相關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圖1至圖4實施例的內容,而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以及實施說明,因此不再贅述。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的流程圖。參考圖1以及圖6,本發明的自動對焦方法可至少適用於圖1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以使顯微裝置100可執行步驟S610~S630。在步驟S610中,控制器120控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沿著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在步驟S620中,當高倍率物鏡單元140掃描到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處理器110依序依據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高倍率物鏡單元140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在步驟S630中,處理器110合併所述多個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完整的組織影像。因此,本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可減少在影像掃描過程中的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並且可同時提供具有良好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另外,關於本實施例的顯微裝置100的其他電路元件特徵、具體技術細節以及相關實施方式可參考上述圖1至圖4實施例的內容,而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以及實施說明,因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可藉由分區掃描的方式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以相同物鏡距離參數來進行對焦以及掃描,並且可藉由參考前一個影像分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所決定的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每一個影像分區的第一個子影像分區的物鏡距離參數。因此,本發明的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可減少在影像掃描過程中的對焦時間,以有效地提高影像掃描速度,並且可同時提供具有良好影像清晰度的影像掃描結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微裝置110:處理器120:控制器130:低倍率物鏡單元140:高倍率物鏡單元150:玻片承載台160:玻片D1、D2、D3:方向R1~R16:影像分區T1:組織範圍T2:非組織範圍410、420:部份玻片影像411_1~411_25、421_1~421_25:像素S501~S511、S610~S630: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顯微裝置的功能電路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圖1實施例的顯微裝置的架構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玻片承載台的組織範圍的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影像分區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自動對焦方法的流程圖。
100:顯影裝置
110:處理器
120:控制器
130:低倍率物鏡單元
140:高倍率物鏡單元

Claims (20)

  1. 一種顯微裝置,包括: 一高倍率物鏡單元,設置於一玻片承載台上方; 一控制器,耦接該高倍率物鏡單元,用以控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沿著一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該玻片承載台的一組織範圍;以及 一處理器,耦接該控制器以及該高倍率物鏡單元, 其中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掃描到該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一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該處理器依序依據一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該些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該高倍率物鏡單元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 其中該處理器合併該些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一完整的組織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微裝置,更包括: 一低倍率物鏡單元,設置於該玻片承載台上方,並且用以預先擷取一玻片影像, 其中該處理器分析該玻片影像,以決定該玻片承載台的該組織範圍以及一非組織範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行一預設分區操作,以決定該組織範圍的該些影像分區為陣列排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依據一遮罩運算來分析該玻片影像的該組織範圍,以決定該玻片影像的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同屬於同一影像區域的該些影像區域各別的一中心灰階值分別與多個鄰近灰階值的一差異值的絕對值小於一預設門檻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初次掃描到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該處理器將一初始清晰度閾值作為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依據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依據該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來控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進行影像掃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完成掃描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該處理器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對該些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時,該處理器逐一判斷該些影像分區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若該處理器當前判斷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符合於該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該處理器維持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 其中若該處理器當前判斷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未符合於該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該處理器選擇高於且最接近該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微裝置,其中該玻片承載台用以承載一生物組織。
  11. 一種自動對焦方法,包括: 藉由一控制器控制一高倍率物鏡單元沿著一S形路徑移動來掃描一玻片承載台的一組織範圍; 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掃描到該組織範圍中的多個影像分區各別的一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該處理器依序依據一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該些影像分區的多個物鏡距離參數,以使該高倍率物鏡單元以依據相同的物鏡距離參數對同屬於相同影像分區中的每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以及 藉由該處理器合併該些影像分區的多個影像掃描結果,以產生一完整的組織影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 藉由一低倍率物鏡單元預先擷取一玻片影像;以及 藉由該處理器分析該玻片影像,以決定該玻片承載台的該組織範圍以及一非組織範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進行一預設分區操作,以決定該組織範圍的該些影像分區為陣列排列。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更包括: 藉由該處理器依據一遮罩運算來分析該玻片影像的該組織範圍,以決定該玻片影像的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區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同屬於同一影像區域的該些影像區域各別的一中心灰階值分別與多個鄰近灰階值的一差異值的絕對值小於一預設門檻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藉由該處理器依序依據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該些影像分區的該些物鏡距離參數的步驟包括: 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初次掃描到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該處理器將一初始清晰度閾值作為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並且依據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以依據該對應的物鏡距離參數來控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進行影像掃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藉由該處理器依序依據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來決定對應於該些影像分區的該些物鏡距離參數的步驟包括: 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完成掃描該組織範圍中的該些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時,藉由該處理器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藉由該處理器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的步驟包括: 當該高倍率物鏡單元對該些影像分區的每一個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進行影像掃描時,藉由該處理器逐一判斷該些影像分區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藉由該處理器逐一判斷該些影像分區的各別的該第一個子影像分區是否符合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以決定是否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的步驟包括: 若該處理器當前判斷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符合於該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藉由該處理器維持該當前清晰度閾值,以用於判斷下一個影像分區;以及 若該處理器當前判斷的該些影像分區的其中之一未符合於該當前清晰度閾值,則藉由該處理器選擇高於且最接近該當前清晰度閾值的另一清晰度閾值,以用於更新該當前清晰度閾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動對焦方法,其中該玻片承載台用以承載一生物組織。
TW107143113A 2018-11-30 2018-11-30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TWI677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113A TWI677706B (zh) 2018-11-30 2018-11-30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113A TWI677706B (zh) 2018-11-30 2018-11-30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706B TWI677706B (zh) 2019-11-21
TW202022430A true TW202022430A (zh) 2020-06-16

Family

ID=6918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113A TWI677706B (zh) 2018-11-30 2018-11-30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77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4489A (zh) * 2021-12-02 2022-04-15 倍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自动扫片ai辅助判读系统及其扫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8536B (zh) * 2020-11-30 2024-03-26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799B (zh) * 2009-06-05 2013-11-01 中原大學 The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looking for the focus position of the optical microscope
JP5941395B2 (ja) * 2012-10-31 2016-06-2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装置のフォーカス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4489A (zh) * 2021-12-02 2022-04-15 倍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自动扫片ai辅助判读系统及其扫片方法
TWI819421B (zh) * 2021-12-02 2023-10-21 倍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自動掃片ai輔助判讀系統及其掃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706B (zh)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8898B2 (en) Image acquiring apparatus, image acquiring method, and image acquiring program
US7944609B2 (en) 3-D optical microscope
JP6100813B2 (ja) スライド全体蛍光スキャナ
CN109085113B (zh) 一种用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测装置的自动对焦方法和装置
US9383569B2 (en) Magnification observation device
US20130250144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6136085B2 (ja)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90268573A1 (en) Digital microscope apparatus for reimaging blurry portion based on edge detection
EP3203290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EP3035104B1 (en) Microscope system and setting value calculation method
US10110798B2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observing cells
JP2013080144A5 (zh)
US2017003857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15007056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vision measuring apparatus
WO2014109095A1 (ja) 撮像装置、顕微鏡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TW202022430A (zh) 顯微裝置以及自動對焦方法
WO2018042786A1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080291533A1 (en) Illuminator for a 3-d optical microscope
JP2018163248A (ja) 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画像取得装置
US20130016192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JP7243718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58704A (ja)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290707B1 (ja) 高速自動スライド走査ai支援型判断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スライド走査方法
JP2018116309A (ja)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顕微鏡
CN112230416A (zh) 一种基于微型晶粒的物镜检测系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