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8683A - 可捲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捲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8683A
TW202018683A TW108127060A TW108127060A TW202018683A TW 202018683 A TW202018683 A TW 202018683A TW 108127060 A TW108127060 A TW 108127060A TW 108127060 A TW108127060 A TW 108127060A TW 202018683 A TW202018683 A TW 2020186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uppor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7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190B (zh
Inventor
金正勳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8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19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8Projection screens collapsible, e.g. foldable; of variable ar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Abstract

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包括:第一滾筒部分、第二滾筒部分、第一組件、及第二組件。該第一組件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上,或者從第一滾筒部分展開。該第二組件捲繞在第二滾筒部分上,或者從第二滾筒部分展開以相對於該第一組件。該第一組件包含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第一支撐結構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耦接到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以支撐第一撓性顯示面板。該第二組件包含第二支撐結構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藉由磁力耦接到第一支撐結構體,以支撐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Description

可捲式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透過滾筒捲繞或展開撓性顯示面板的結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
近年來,已經開發了各種類型的撓性顯示裝置,以便增強使用者使用的便利性。一般而言,這種撓性顯示裝置被開發為可攜式顯示裝置,並且該撓性顯示裝置包含具有撓性特徵的顯示面板。
該撓性顯示裝置包含可折疊式顯示裝置和可捲式顯示裝置,其增強了使用者的便攜性。可折疊式顯示裝置具有折疊撓性顯示面板的一部分的結構特徵,而可捲式顯示裝置具有撓性顯示面板捲繞在滾筒上或從滾筒上展開的結構特徵。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其具有當撓性顯示面板透過滾筒展開時可以更穩定地支撐撓性顯示面板的結構。
用於實現本發明的一個目的之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滾筒部分、一第二滾筒部分、一第一組件、以及一第二組件。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彼此面對。該第一組件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一滾筒部分展開。該第二組件捲繞在該第二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二滾筒部分展開以相對於該第一組件。
該第一組件包含一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一第一支撐結構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該第二組件包含一第二支撐結構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藉由磁力耦接到該第一支撐結構體,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用於實現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之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滾筒部分、一第二滾筒部分、一第一組件、以及一第二組件。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彼此面對。該第一組件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一滾筒部分展開。該第二組件捲繞在該第二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二滾筒部分展開以相對於該第一組件。
該第一組件包含一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一第一支撐結構體。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顯示影像。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包含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該第二組件包含一第二支撐結構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包含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該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以不平坦的結構與該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耦接,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10‧‧‧殼體
20‧‧‧開口
30‧‧‧引導件
100A‧‧‧第一組件
100A-1‧‧‧第一組件
100B‧‧‧第二組件
100B-1‧‧‧第二組件
100B-2‧‧‧第二組件
100B-3‧‧‧第二組件
110‧‧‧第一支撐結構體
110-1‧‧‧第一支撐結構體
120‧‧‧第二支撐結構體
120-1‧‧‧第二支撐結構體
140‧‧‧突起
141‧‧‧接收凹槽
150‧‧‧第一磁鐵結構體
160‧‧‧第二磁鐵結構體
170‧‧‧第一引導滾筒
175‧‧‧第二引導滾筒
198‧‧‧引導塊
300‧‧‧可捲式顯示裝置
500‧‧‧可捲式顯示裝置
501‧‧‧可捲式顯示裝置
502‧‧‧可捲式顯示裝置
503‧‧‧可捲式顯示裝置
A1‧‧‧第一雙面黏合層
A1-1‧‧‧第一黏合層
A2‧‧‧第二雙面黏合層
A2-1‧‧‧第二黏合層
A3‧‧‧第三雙面黏合層
A4‧‧‧第四雙面黏合層
B1‧‧‧基板
B2‧‧‧基板
DA1‧‧‧第一顯示螢幕
DA2‧‧‧第二顯示螢幕
DR1‧‧‧第一方向
DR2‧‧‧第二方向
M1‧‧‧第一磁鐵元件
M2‧‧‧第二磁鐵元件
P1‧‧‧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P2‧‧‧第二撓性顯示面板
R1‧‧‧第一滾筒部分
R2‧‧‧第二滾筒部分
S1‧‧‧第一支撐元件
S1-1‧‧‧第一支撐元件
S2‧‧‧第二支撐元件
S2-1‧‧‧第二支撐元件
VD1‧‧‧第一觀看方向
VD2‧‧‧第二觀看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說明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的第一組件的前視圖。
圖3為說明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的第二組件的前視圖。
圖4為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5A為在第一組件已與圖4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分開的狀態下第一組件的後視圖。
圖5B為圖4之一部分的放大圖。
圖6為在第二組件已與圖4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分開的狀態下第二組件的後視圖。
圖7為圖4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的另一個平面圖。
圖8為說明圖7中所示之第一組件的撓性特徵的示意圖。
圖9為說明圖7中所示之第二組件的撓性特徵的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11A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11B為圖11A中所示之彼此耦接的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的部分的放大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透過以下實施例並參考附圖,將能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然而,本發明不限於在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方式,並且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修改。提供下面將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為了闡明本發明的技術精神,並且還將其技術精神完全傳達給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因此,本發明的範疇不應被解釋為限於下面將描述的實施例。在以下實施例和附圖中,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的組件。
另外,在整個本發明中,諸如「第一」、「第二」等術語並不是限制性的,而是為了用於將一個組件與另一個組件進行區別的目的。另外,當薄膜、區域、組件等的一部分稱為在另一部分「上」時,這不僅包含了該部分「直接地」在另一部分上的情況,而且還包含在該部分與另一部分之間插設有另一個薄膜、另一個區域、另一個部分等的情況。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300的立體圖。另外,圖2為說明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300的第一組件100A的前視圖;以及圖3為說明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300的第二組件100B的前視圖。更具體地說,圖2為說明當在圖1中所示之第一觀看方向VD1上觀看可捲式顯示裝置300時的前視圖;以及圖3為說明當在圖1中所示之第二觀看方向VD2上觀看可捲式顯示裝置300時的前視圖。
參照圖1、圖2和圖3,可捲式顯示裝置300包括:殼體10、第一滾筒部分R1、第二滾筒部分R2、第一組件100A、第二組件100B、以及引導件30。
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容納在殼體10內部,第一滾筒部分R1連接到第一組件100A,而第二滾筒部分R2連接到第二組件100B。另 外,在殼體10中界定開口20,並且連接到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通過開口20從殼體10中拉出。
因此,在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已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周圍的狀態下,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容納在殼體10內部。另外,當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從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展開時,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可以通過開口20從殼體10中拉出。
第一滾筒部分R1與第一組件100A的一端部耦接,以捲繞或展開第一組件100A。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滾筒部分R1的滾動操作可以透過從容納在殼體10內部的馬達(圖中未顯示)所產生的旋轉力來執行。因此,當第一滾筒部分R1透過馬達在第一旋轉方向上旋轉時,第一滾筒部分R1可以執行捲繞第一組件100A的操作,並且當第一滾筒部分R1透過馬達在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轉方向上旋轉時,第一滾筒部分R1可以執行展開第一組件100A的操作。
第二滾筒部分R2與第二組件100B的一端部耦接,以捲繞或展開第二組件100B。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滾筒部分R2的滾動操作可以透過從容納在殼體10內部的馬達(圖中未顯示)所產生的旋轉力來執行。第二滾筒部分R2設置成面對殼體10內部的第一滾筒部分R1。第二滾筒部分R2可以透過從馬達接收的旋轉力執行捲繞和展開第二組件100B的操作。
第一組件100A的一個端部固定到第一滾筒部分R1,而第一組件100A的另一個端部固定到引導件30。第一組件100A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上,或者第一組件100A從第一滾筒部分R1展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件100A包含具有第一顯示螢幕DA1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1)。因此,第一組件100A在第一觀看方向VD1上透過第一顯示螢幕DA1顯示影像。
第二組件100B的一個端部固定到第二滾筒部R2,而第二組件100B的另一個端部固定到引導件30。第二組件100B捲繞在第二滾筒部分R2上,或者第二組件100B從第二滾筒部分R2上展開。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組件100B包含具有第二顯示螢幕DA2的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2)。因此,第二組件100B在第二觀看方向VD2上透過第二顯示螢幕DA2顯示影像。
引導件30與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耦接。在本實施例中,引導件30可以容納在開口20中,以在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最大地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上的狀態下耦接到殼體10。
第一組件100A包含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1),而第二組件100B包含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透過第一顯示螢幕DA1和第二顯示螢幕DA2顯示不同的影像。因此,複數個使用者在第一觀看方向VD1和第二觀看方向VD2上觀看不同的影像,或者一個使用者也可以旋轉可捲式顯示裝置300以選擇性地觀看第一顯示螢幕DA1或第二顯示螢幕DA2。
同時,除了上述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顯示功能以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具有支撐具有第一顯示螢幕DA1和第二顯示螢幕DA2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1、P2)的結構。這將描述如下。
圖4為圖1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500的平面圖;圖5A為在第一組件100A已與圖4所示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分開的狀態下第一組件100A的後視圖;以及圖5B為圖4之一部分的放大圖。
同時,在圖4中所示的平面圖已示出了省略殼體10的蓋部分,以便示出容納在殼體10內部的組件,並且在圖5B中已示出了放大設置在殼體10外部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部分。
參照圖4、圖5A和圖5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件100A包含: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第一支撐結構體110、以及第一磁鐵結構體150。
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透過第一顯示螢幕(圖2中的DA1)顯示圖影。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具有可以撓性彎曲的特徵,並且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配置為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上,或者從第一滾筒部分R1展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包含基板和複數個像素,複數個像素以矩陣形狀佈置在基板上,並且基板可以是具有撓性特性的聚合物膜(polymer film)。另外,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包含:陽極、設置在陽極上以發光的有機發光層、以及設置在有機發 光層上的陰極。因此,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藉由使用從複數個像素輸出的光來顯示影像。
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第一支撐結構體110耦接到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後表面,以支撐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後表面。因此,透過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可以提高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機械強度和平坦度,並且透過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可以增強保持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已展開的狀態的特徵,也就是所謂的直立特徵(standing characterist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可以包含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條形形狀,並且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可以在與第一方向DR1垂直的第二方向DR2上佈置。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的構成材料可以包含鋁,並且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中空形狀,以減小第一支撐結構體110的重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雙面黏合層A1可以插設於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和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中的每一個之間,並且由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所組成的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可以透過第一雙面黏合層A1的黏合力耦接到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已以基本上呈現平坦狀態展開的狀態下,在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之中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支撐元件S1可以基本上彼此接觸。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可以佈置成彼此隔開一定間隔,並且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彼此已隔開的間隔可以小於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中的每一個的寬度。
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並且第一磁鐵結構體150耦接到第一支撐結構體110的後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可以包含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第二雙面黏合層A2可以插設於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和第一支撐結構體110中的每一個之間,並且由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所組成的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可以透過第二雙面黏合層A2的黏合力與第一支撐結構體110耦接。
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條形形狀,並且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可以在第二方向 DR2上佈置。另外,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每一個的尺寸可以小於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中的每一個的尺寸,並且在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之中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磁鐵元件M1可以彼此隔開,藉以降低在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磁鐵元件M1之間所產生的磁力影響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磁鐵元件M1的程度。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每一個具有條形形狀,但是本發明並沒有限制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每一個的形狀。例如,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每一個可以實施為佈置在第一支撐元件S1中的任何一個上的磁力點(magnetic dots),並且在這種情況下,磁力點也可以選擇性地設置到第一支撐元件S1的兩個端部。
同時,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根據以下配置藉由磁力耦接。例如,可以省略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和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並且替代地,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實施為磁鐵,從而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透過在第一支撐結構體110與第二支撐結構體120之間所產生的磁力彼此互相耦接。又例如,可以省略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並且第二磁鐵結構體160可以以回應磁力的金屬結構來代替,並且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透過在第一磁鐵結構體150與金屬結構之間所產生的磁力來耦接。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4、圖5B和圖6進一步描述第二組件100B的結構如下。
圖6為在第二組件100B已與圖4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分開的狀態下第二組件100B的後視圖。
參照圖4、圖5B和圖6,第二組件100B在可捲式顯示裝置500中的位置不同於第一組件100A的位置,但是第二組件100B的結構可以類似於第一組件100A的結構,因此將簡要地描述第二組件100B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組件100B包含: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第二支撐結構體120、以及第二磁鐵結構體160。
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透過第二顯示螢幕顯示影像(圖3中的DA2)。另外,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具有可以撓性彎曲的特徵,並且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可以配置為捲繞在第二滾筒部分R2上,或者從第二滾筒部分R2展開。
在本實施例中,類似於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可以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
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第二支撐結構體120耦接到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的後表面,以支撐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的後表面。因此,可以透過第二支撐結構體120提高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的機械強度、平坦度、和直立特徵(standing characteristic)。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包含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條形形狀,並且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佈置。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的構成材料可以包含鋁,並且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中空形狀。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雙面黏合層A3可以插設於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中的每一個之間,並且由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所組成的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透過第三雙面黏合層A3的黏合力耦接到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已以基本上呈現平坦狀態展開的狀態下,在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之中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二支撐元件S2可以基本上彼此接觸,並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可以佈置成彼此隔開一定間隔。
第二磁鐵結構體160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並且第二磁鐵結構體160耦接到第二支撐結構體120的後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磁鐵結構體160可以包含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第四雙面黏合層A4可以插設於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中的每一個之間,並且由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所組成的第二磁鐵結構體160可以透過第四雙面黏合層A4的黏合力耦接到第二支撐結構體120。
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條形形狀,並且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佈置。另外,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可以佈置成彼此隔開一定間隔。
同時,如圖4所示,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透過殼體10外部的引導件30彼此耦接。更具體地說,當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設置 在殼體10的外部時,第一磁鐵結構體150面對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以藉由磁力與第二磁鐵結構體160耦接,並且因此,第一組件100A耦接到第二組件100B。
在本實施例中,在藉由磁力彼此耦接的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和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中,第一磁鐵結構體150的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藉由磁力耦接,以與第二磁鐵結構體160的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一對一地對應。例如,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M1中的一個第一磁鐵元件藉由磁力耦接到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M2中之相應的第二磁鐵元件,並且在這種情況下,暴露於第一磁鐵元件外部的表面可以具有N極,而暴露於第二磁鐵元件外部的表面可以具有S極。
根據以上述描述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構造,當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設置在殼體10的外部時,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成為一個整體的結構,使得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插設於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與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之間。因此,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由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和第一支撐結構體110支撐,並且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可以由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支撐,藉以透過第一支撐結構體110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增強了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的直立特徵。
圖7為圖4中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500的另一個平面圖。更具體地說,圖4示出了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圖4中的100A、100B)已被第一滾筒部分和第二滾筒部分(圖4中的R1、R2)展開的狀態,並且圖7示出了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部分地捲繞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狀態。
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滾筒部分R1、第二滾筒部分R2、第一引導滾筒170、第二引導滾筒175、和引導塊198容納在殼體10內部。
如上所述,第一滾筒部分R1捲繞或展開第一組件100A,而第二滾筒部分R2捲繞或展開第二組件100B。例如,當比較圖4中所示的第一滾筒部分和第二滾筒部分(圖4中的R1、R2)和圖7中所示的第一滾筒部分和第二滾筒部分(圖7中的R1、R2)時,在圖7中,第一滾筒部分R1逆時針旋轉,使得第一組件100A的一部分可以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上,而第二滾筒部分R2順時針旋轉,使得第二組件100B的一部分可以捲繞第二滾筒部分R2上。
第一引導滾筒170和第二引導滾筒175容納在殼體10內部彼此面對,並且第一引導滾筒170與第二引導滾筒175之間的間隔小於殼體10內部第一 滾筒部分R1與第二滾筒部分R2之間的間隔。第一引導滾筒170藉由在殼體10內部滾動第一組件100A來引導將第一組件100A捲繞到第一滾筒部分R1的操作,而第二引導滾筒175藉由在殼體10內部滾動第二組件100B來引導將第二組件100B捲繞到第二滾筒部分R2的操作。
引導塊198容納在殼體10內部。引導塊198設置在捲繞第一滾筒部分R1的第一組件100A的一部分與捲繞第二滾筒部分R2的第二組件100B的一部分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引導塊198的傾斜部分設置在第一組件100A與第二組件100B之間,以引導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在殼體10內部彼此互相分開的操作,因此,透過引導塊198防止彼此互相分開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藉由磁力再次彼此重新耦接。
同時,如圖4所示,在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圖4中的100A、100B)已從第一滾筒部分和第二滾筒部分(圖4中的R1、R2)展開的狀態下,當第一滾筒部分R1逆時針旋轉而第二滾筒部分R2順時針旋轉時,開始將第一組件100A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上的操作,並且開始將第二組件100B捲繞在第二滾筒部分R2上的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彼此隔開的間隔大於第一組件100A的厚度和第二組件100B的厚度之和。因此,開始將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上的操作,並且同時,開始與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相鄰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之間的分開。
在開始第一組件100A與第二組件100B之間的分開之前,如上所述,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透過作用在第一磁鐵結構體150與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之間的磁力暫時地耦接。然而,當透過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的旋轉作用在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上的力在不同方向上作用時,可以釋放第一磁鐵結構體150與第二磁鐵結構體160之間藉由磁力的耦接,並且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可以分別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上。
另外,當第一滾筒部分R1順時針旋轉而第二滾筒部分R2逆時針旋轉時,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R1上的第一組件100A展開,而捲繞在第二滾筒部分R2上的第二組件100B展開,並且同時,彼此互相隔開的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 組件100B收集在第一引導滾筒170與第二引導滾筒175之間。另外,第一磁鐵結構體150和第二磁鐵結構體160藉由第一引導滾筒170與第二引導滾筒175之間的磁力彼此互相耦接,因此,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可彼此耦接並從殼體10中拉出。
圖8為說明圖7中所示之第一組件100A的撓性特徵的示意圖;以及圖9為說明圖7中所示之第二組件100B的撓性特徵的示意圖。
參照圖8,如上所述,第一支撐結構體110的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基本上佈置成在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上彼此接觸。當力在第一方向DR1上施加到第一組件100A時,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彼此接觸,使得第一組件100A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不會因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所產生的支撐力而彎曲。因此,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具有相對於作用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力的直立特徵。
相反地,當透過第一滾筒部分(圖7中的R1)的旋轉在第二方向DR2上向第一組件100A施加力時,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之間的間隔可以變寬。因此,當第二方向DR2上的力作用在第一組件100A上時,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不會阻礙到第一組件100A的彎曲操作,使得第一組件100A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可以具有相對於作用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力的撓性特徵。
參照圖9,第二支撐結構體120的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佈置成在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上彼此接觸。因此,與參照圖8所描述的第一支撐結構體(圖8中的110)中的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圖8中的S1)類似,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可以透過作用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力而具有直立的功能。
另外,當透過第二滾筒部分(圖7中的R2)的旋轉在第一方向DR1上向第二組件100B施加力時,與參照圖8所描述的第一支撐結構體(圖8中的110)的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圖8中的S1)類似,第二組件100B的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可以具有相對於作用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力的撓性特徵。
因此,當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設置在殼體(圖7中的10)外部時,透過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的直立特徵,可以容易地保持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已展開的狀態。另外,當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設置在殼體內部時(圖7中的10),透過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 件100B的撓性特徵,可以容易地保持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已捲繞在第一滾筒部分和第二滾筒部分(圖7中的R1、R2)上的狀態。
圖10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501的平面圖。同時,在圖10的描述中,上述組件由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並且省略了對這些組件多餘的描述。
參照圖10,可捲式顯示裝置501包含第一組件100A和第二組件100B-1。
當比較圖4所示實施例的結構與圖10所示實施例的結構時,圖4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圖4中的500)的第二組件(圖4中的100B)包含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圖4中的P2),並且相反地,在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可捲式顯示裝置501的第二組件100B-1包含基板B1而不是撓性顯示面板。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B1可以是具有撓性特徵的薄膜,例如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在基板B1與第二支撐結構體120之間插設黏合劑層,使得第二支撐結構體120可以耦接到基板B1。
根據以上描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501的配置,設置在第一組件100A中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在第一觀看方向VD1上顯示影像,且第二組件100B-1支撐第一組件100A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
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撓性顯示面板已從第二組件100B-1的組件中省略,並且其可以適用於在可捲式顯示裝置501中實現一個顯示螢幕的實施例。另外,如同在以上參照圖4所描述的實施例,即使在該實施例中,也可以透過第二組件100B-1的配置增強可捲式顯示裝置501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直立功能。
圖11A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502的平面圖;以及圖11B為圖11A中所示之彼此耦接的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的部分的放大圖。同時,在圖11A和圖11B的描述中,上述組件由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並且省略了對這些組件多餘的描述。
參照圖11A和圖11B,可捲式顯示裝置502包含括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另外,第一組件100A-1包含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和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而第二組件100B-2包含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可捲式顯示裝置502透過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在第一觀看方向VD1上顯示 影像,並且可捲式顯示裝置502透過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在第二觀看方向VD2上顯示影像。
圖4所示的實施例與圖11A和圖11B所示的實施例之間的比較如下。
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可捲式顯示裝置(圖4中的500)的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圖4中的100A、100B)透過在第一磁鐵結構體與第二磁鐵結構體(圖4中的150、160)之間所產生的磁力耦接。相反地,在圖11A和圖11B所示的實施例中,並非從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省略磁鐵結構體,而是透過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與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之間的結構耦接而使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彼此互相耦接。
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透過第一黏合層A1-1耦接到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後表面,並且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包含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1。另外,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透過第二黏合層A2-1耦接到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的後表面,並且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包含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1。
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1可以以不平坦的結構與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1耦接。換句話說,第一支撐元件S1-1與第二支撐元件S2-1之間的界面可以是不平坦的。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1中的每一個包含突起140,並且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1中的每一個具有用於接收相應突起140的接收凹槽141。
因此,在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已從殼體10中拉出的狀態下,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S1-1和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S2-1以不平坦的結構耦接,使得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中的每一個可以由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支撐。因此,可以透過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增強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和第二撓性顯示面板P2中的每一個的直立特徵。
同時,在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已從殼體10中拉出的狀態下,當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旋轉以開始捲繞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的操作時,引導塊198的尖端部分設置在第一組件100A-1與第二組件100B-2之間,從而可以容易地將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 120-1的不平坦的結構的耦接彼此互相分離,並且透過引導塊198可以防止彼此互相分開的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彼此重新耦接。
另外,當第一滾筒部分R1和第二滾筒部分R2旋轉以開始展開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的操作時,因為彼此分開的第一組件100A-1和第二組件100B-2在第一引導滾筒170與第二引導滾筒175之間通過,實現了第一支撐結構體110-1和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的不平坦的結構的耦接,從而第一組件100A-1與第二組件100B-2可以彼此互相耦接。
圖12為根據本發明又另一個實施例的可捲式顯示裝置503的平面圖。在圖12的描述中,上述組件由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並且省略了對這些組件多餘的描述。
當比較圖11A所示之實施例與圖12所示之實施例時,圖11A所示之可捲式顯示裝置(圖11A中的502)的第二組件(圖11A中的100B-2)包含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圖11A中的P2),並且相反地,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可捲式顯示裝置503的第二組件100B-3包含基板B2,而不是撓性顯示面板。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B2可以是具有撓性特徵的薄膜,例如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在基板B2與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之間插設黏合劑層,使得第二支撐結構體120-1可以耦接到基板B2。
根據以上描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503的配置,設置在第一組件100A-1中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在第一觀看方向VD1上顯示影像,而第二組件100B-3支撐第一組件100A-1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
也就是說,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與圖11A所示的實施例相比,撓性顯示面板已從第二組件100B-3的組件中省略,並且其可以適用於在可捲式顯示裝置503中實現一個顯示螢幕的實施例。另外,如同在以上參照圖11A所描述的實施例,即使在該實施例中,也可以透過第二組件100B-3的配置增強可捲式顯示裝置503的第一撓性顯示面板P1的直立功能。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捲繞在滾筒部分上的組件包含:撓性顯示面板、磁鐵結構體、以及支撐結構體。根據該構造,當執行滾筒部分的展開操作並且組件佈置在殼體外部時,支撐結構體插設於顯示面板之間,並且支撐結構體透過磁鐵結構體耦接。因此,儘管沒有設置用於支撐撓性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之單獨的鏈接框架,但是透過支撐結構體支撐撓性顯示面板的力,可以提 高撓性顯示面板的機械強度和平坦度,並且因此,提高保持撓性顯示面板在殼體外部的展開狀態的直立特徵。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捲繞在滾筒部分周圍的組件包含:撓性顯示面板、以及以不平坦的結構彼此互相耦接的支撐結構體。根據該構造,當執行滾筒部分的展開操作並且組件佈置在殼體外部時,以不平坦的結構彼此互相耦接的支撐結構體插設於顯示面板之間。因此,儘管沒有設置用於支撐撓性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之單獨的鏈接框架,但是透過使用支撐結構體的不平坦的結構,可以增強保持撓性顯示面板在殼體外部的展開狀態的直立特徵。
如上所述,儘管已經參考有限的實施例和圖式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在本發明的技術精神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等同範籌內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形。
本發明主張於2018年7月31日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8-0089571號的優先權,其揭露的內容通過引用整體併入本文中。
10‧‧‧殼體
30‧‧‧引導件
100A‧‧‧第一組件
100B‧‧‧第二組件
110‧‧‧第一支撐結構體
120‧‧‧第二支撐結構體
150‧‧‧第一磁鐵結構體
160‧‧‧第二磁鐵結構體
170‧‧‧第一引導滾筒
175‧‧‧第二引導滾筒
198‧‧‧引導塊
500‧‧‧可捲式顯示裝置
P1‧‧‧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P2‧‧‧第二撓性顯示面板
R1‧‧‧第一滾筒部分
R2‧‧‧第二滾筒部分
VD1‧‧‧第一觀看方向
VD2‧‧‧第二觀看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包括:
    一第一滾筒部分;
    一第二滾筒部分,面向該第一滾筒部分;
    一第一組件,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一滾筒部分展開;以及
    一第二組件,捲繞在該第二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二滾筒部分展開以相對於該第一組件,
    其中,該第一組件包括:
    一第一撓性顯示面板;以及
    一第一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以及
    其中,該第二組件包括:
    一第二支撐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且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藉由磁力耦接到該第一支撐結構體,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磁鐵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並耦接到該第一支撐結構體的一後表面,以及
    其中,該第一磁鐵結構體藉由該磁力耦接到該第二支撐結構體。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組件進一步包括:一第二磁鐵結構體,具有複數個分開的結構,並耦接到該第二支撐結構體的一後表面,以及
    其中,該第二磁鐵結構體藉由該磁力耦接到該第一支撐結構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殼體,包含一開口,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穿過該開口,其中該殼體被設置以容納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以及
    其中,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在該殼體內部彼此分開,同時分別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藉由該磁力彼此耦接的該第一磁鐵結構體和該第二磁鐵結構體插設在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與該第二支撐結構體之間,以支撐該殼體外部的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引導塊,容納在該殼體內部,
    其中,彼此面對而該引導塊插入其間的該第一組件的一部分和該第二組件的一部分透過該引導塊彼此分開。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引導塊設置在該第一組件與該第二組件之間,以引導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在該殼體內部彼此分開的操作。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組件還包括:
    一第二撓性顯示面板,耦接到該第二支撐結構體,以及
    其中,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二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二撓性顯示面板。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和該第二撓性顯示面板彼此面對,以在該殼體外部彼此相對的兩個方向上顯示影像。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引導滾筒,容納在該殼體中並被配置以引導該第一組件;以及
    一第二引導滾筒,容納在該殼體中並被配置以引導該第二組件,其中該第二引導滾筒面向該第一引導滾筒,且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插設在該第一引導滾筒與該第二引導滾筒之間,以及
    其中,該第一引導滾筒與該第二引導滾筒之間的一間隔小於該第一滾筒部分與該第二滾筒部分之間的一間隔。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包括:
    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該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中的每一個在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在與該第一方向相交的一第二方向上佈置,以及
    其中,該第一磁鐵結構體包括:
    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該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中的每一個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在該第二方向上佈置,且該複數個第一磁鐵元件與該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耦接。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支撐結構體包括:
    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該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中的每一個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在該第二方向上佈置,以及
    其中,該第二磁鐵結構體包括:
    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該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中的每一個在該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在該第二方向上佈置,且該複數個第二磁鐵元件與該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耦接。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組件還包括:
    一撓性基板,與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耦接,以及
    其中,該第二支撐結構體插設在該基板與該第二磁鐵結構體之間。
  14. 一種可捲式顯示裝置,包括:
    一第一滾筒部分;
    一第二滾筒部分,面向該第一滾筒部分;
    一第一組件,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一滾筒部分展開;以及
    一第二組件,捲繞在該第二滾筒部分上,或者從該第二滾筒部分展開以相對於該第一組件,
    其中,該第一組件包括:
    一第一撓性顯示面板;以及
    一第一支撐結構體,包括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且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以及
    其中,該第二組件包括:
    一第二支撐結構體,包括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該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以一不平坦的結構與該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耦接,以支撐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殼體,包含一開口,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穿過該開口,其中,該殼體被設置以容納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
    其中,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在該殼體內部彼此分開,同時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分別捲繞在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上,以及
    其中,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由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和該第二支撐結構體支撐,該第一支撐結構體和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設置在該第一撓性顯示面板的該後表面上並在該殼體外部以該不平坦的結構彼此耦接。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支撐結構體與該第二支撐結構體隔開,其中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的部分分別捲繞該第一滾筒部分和該第二滾筒部分。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引導滾筒,容納在該殼體中,並被配置以引導該第一組件;
    一第二引導滾筒,容納在該殼體中,並被配置以引導該第二組件,其中,該第二引導滾筒面向該第一引導滾筒,且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插設在該第一引導滾筒與該第二引導滾筒之間;以及
    一引導塊,容納在該殼體內部,
    其中,該第一組件的一部分和該第二組件的一部分彼此面對,並透過該引導塊彼此互相分開,以及
    其中,該引導塊設置在該第一組件與該第二組件之間,以引導該第一組件和該第二組件在該殼體內部彼此分開的操作。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二組件進一步包括:
    一第二撓性顯示面板,耦接到該第二支撐結構體,以及
    其中,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耦接到該第二撓性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支撐該第二撓性顯示面板。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
    其中,該複數個第一支撐元件中的至少一個第一支撐元件包括一突起,該突起朝向該第二支撐結構體突出,以及
    其中,該複數個第二支撐元件中對應於該第一支撐元件的一個第二支撐元件界定用於接收該突起的一接收凹槽。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捲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組件還包括一撓性基板,該撓性基板與該第二支撐結構體耦接。
TW108127060A 2018-07-31 2019-07-30 可捲式顯示裝置 TWI714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89571A KR102627272B1 (ko) 2018-07-31 2018-07-31 롤러블 표시장치
KR10-2018-0089571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683A true TW202018683A (zh) 2020-05-16
TWI714190B TWI714190B (zh) 2020-12-21

Family

ID=6751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7060A TWI714190B (zh) 2018-07-31 2019-07-30 可捲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3809B2 (zh)
EP (1) EP3605272B1 (zh)
KR (1) KR102627272B1 (zh)
CN (1) CN110782787B (zh)
TW (1) TWI714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7996B (zh) * 2017-12-07 2022-05-03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USD938951S1 (en) * 2018-06-20 2021-12-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Video display
KR20200046336A (ko) * 2018-10-24 2020-05-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73255B1 (ko) * 2018-11-15 2023-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979329B (zh) * 2019-04-29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KR20200141773A (ko) * 2019-06-11 2020-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0494909B (zh) * 2019-07-09 202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583797B (zh) * 2020-05-14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合件和电子设备
CN212659253U (zh) * 2020-06-22 2021-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99977B (zh) * 2020-08-29 2022-02-22 芜湖宏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教学用折叠式硬质投屏幕布
CN111986574A (zh) * 2020-08-31 2020-11-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D978226S1 (en) * 2020-11-10 2023-02-14 Emart International Inc Collapsible screen
CN112489559B (zh) * 2020-11-27 2022-06-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396970B (zh) * 2020-12-11 2022-08-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396969B (zh) * 2020-12-11 2022-05-2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55819A1 (zh) * 2021-01-20 2022-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3724591B (zh) * 2021-08-25 2023-10-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卷轴式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WO2023075217A1 (ko) * 2021-10-27 2023-05-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30085995A (ko) * 2021-12-07 2023-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097235A (ko) * 2021-12-23 2023-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824925B (zh) * 2023-01-16 2023-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捲軸式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7184B1 (ko) * 2007-04-16 2014-07-08 크리에이터 테크놀로지 비.브이. 멀티레이어구조 및 롤러들을 포함하는 장치
JP2011022260A (ja) * 2009-07-14 2011-02-03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
US20160155965A1 (en) * 2013-06-11 2016-06-0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KR20160103073A (ko) * 2013-12-24 2016-08-31 폴리에라 코퍼레이션 가요성 전자 부품용 지지대 구조물
US9940892B2 (en) * 2014-05-20 2018-04-10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2413109B1 (ko) * 2014-05-20 2022-06-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105379354B (zh) 2014-06-17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me重选的方法和mme
KR102342761B1 (ko) * 2014-12-0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98162B1 (ko) * 2015-02-10 2022-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장치
KR102304310B1 (ko) * 2015-02-13 2021-09-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102252322B1 (ko) * 2015-04-30 2021-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84576B1 (ko) * 2015-06-15 2022-04-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378758B1 (ko) * 2015-06-19 2022-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148980B1 (ko) * 2015-07-20 2020-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EP3796074B1 (en) * 2015-11-27 2023-05-03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EP3627279B1 (en) * 2015-11-27 2023-05-10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591373B1 (ko) * 2015-11-27 2023-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54387B1 (ko) 2016-04-29 2022-10-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05289B1 (ko) * 2016-09-05 2023-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297568A (zh) * 2016-10-31 2017-01-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952581B (zh) * 2017-05-10 2024-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KR102504138B1 (ko) * 2018-01-04 2023-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CN108230937A (zh) * 2018-03-26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787A (zh) 2020-02-11
KR102627272B1 (ko) 2024-01-22
TWI714190B (zh) 2020-12-21
KR20200014112A (ko) 2020-02-10
US20200043386A1 (en) 2020-02-06
EP3605272A1 (en) 2020-02-05
CN110782787B (zh) 2022-05-24
EP3605272B1 (en) 2023-09-20
US10783809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190B (zh) 可捲式顯示裝置
JP6306752B2 (ja) ローラブル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EP3796127A1 (en) Display device
EP3477424B1 (en) Foldable display
KR102490314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JP6694922B2 (ja) ローラブル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JP6574216B2 (ja) ローラブ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20003391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oving method thereof
KR2020005812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837090A (zh) 可伸缩显示装置
KR102552528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60069556A (ko)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CN110910767A (zh)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EP4006885A1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US11011726B2 (en) Bendable backplate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10043029A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지지기판 및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37031B1 (ko) 롤러블 표시장치
US20220264755A1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TW202327339A (zh) 顯示裝置
JP2022112785A (ja) 表示装置
KR20210034716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8203399A (ja) 折り畳み扇子型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