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8312A - 測試系統 - Google Patents

測試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8312A
TW202018312A TW107139082A TW107139082A TW202018312A TW 202018312 A TW202018312 A TW 202018312A TW 107139082 A TW107139082 A TW 107139082A TW 107139082 A TW107139082 A TW 107139082A TW 202018312 A TW202018312 A TW 2020183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motherboard
operating system
testing
test resu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4431B (zh
Inventor
張桂山
易春陽
劉彬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9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44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4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31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測試系統用以測試主機板,其包含測試治具、測試板、網路設備、及儲存媒介。測試治具提供中央處理器與記憶體模組以插接於主機板。儲存媒介電性連接主機板,儲存作業系統、測試程式及控制程式,並執行以下步驟:以作業系統存取主機板的MAC位址;執行控制程式,驅動測試板發出模擬信號至主機板以執行第一測試流程,當完成後,測試程式產生第一測試結果;以及作業系統執行測試程式,對主機板進行第二測試流程,在完成後,測試程式產生第二測試結果。作業系統透過網路設備將分別將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關連MAC位址發送出。

Description

測試系統
本發明涉及電腦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主機板的測試系統。
為了保證主機板出貨品質,出貨前通常會進行相關的測試,通稱為燒機(Burn in)。現有的燒機測試由人員手動按照擬定好的各項測試步驟,逐一執行相關的測試程式,逐項地測試。並且逐項地由操作員人為完成通過(Pass)/或未通過(Fail)的判定。
在這樣的測試條件下,首先各項程式的執行、及測試結果的判定全由人為來完成,因此,操作員需要一直待在測試現場,時刻檢查測試進度。使得整體的工時較長、負擔重。自然容易發生誤測或誤判的疏失。
有鑑於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上的問題,在此提供一種測試系統,用以自動化地測試主機板。測試系統包含測試治具、測試板、網路設備、及儲存媒介。測試治具供電至主機板,並提供中央處理器與記憶體模組以插接於主機板。測試板電性連接至主機板。網路設備電性連接至主機板。儲存媒介電性連接至主機板、網路設備及測試板,儲存作業系統、測試程式及控制程式,並經由插接中央處理器與記憶體模組的主機板載入執行以下的步驟:
以作業系統存取主機板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執行控制程式,驅動測試板發出複數個模擬信號至主機板以執行第一測試流程,當第一測試流程完成後,測試程式產生第一測試結果,作業系統透過網路設備將第一測試結果關連MAC位址發送出;以及作業系統執行測試程式,對主機板進行第二測試流程,在完成後,測試程式產生第二測試結果,作業系統透過網路設備將第二測試結果關連MAC位址發送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測試系統更包含遠端伺服器,遠端伺服器接收並儲存MAC位址、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並對依據測試結果產生測試表單。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測試系統更包含資料庫,遠端伺服器存取資料庫的比對表,存取對應MAC位址的主機板序號。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遠端伺服器依據主機板序號批次地產生測試表單。
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遠端伺服器針對主機板序號、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的錯誤訊息,批次地產生錯誤分析表。更進一步地,第一測試結果或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時,遠端伺服器回傳回饋信息至作業系統,作業系統依據回饋信息,再一次進行第一測試流程或第二測試流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測試流程包含電壓開關測試、開關測試步驟、重新啟動測試、以及暫存至記憶體(Suspend to RAM,STR)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測試流程包含影片播放測試步驟、3D效果測試步驟、音訊測試步驟、處理器功能測試步驟、以及運行時間(Real Time Clock,RTC)測試。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設備為網路交換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媒介為USB隨身碟裝置、硬碟裝置、或裝設光碟片的光碟裝置。
綜上所述,完成測試系統的軟硬體架設,可以透過儲存於儲存媒介中的控制程式、測試程式自動地執行測試、產生測試結果,並將測試結果透過網路設備上傳。如此,操作員可以同時進行多個主機板的測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操作員不必一直在現場就能監控,釋放了人力資源,也因為減少了操作員人為的漏測、誤測等因素,所有測試項可以確保確實執行,也減少了人為的誤判,提升了測試的信賴度。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圖1為測試系統的單元示意圖。圖2為關於儲存媒介的局部單元示意圖。圖3為測試系統的操作流程圖。如圖1及圖2所示,測試系統1是用以測試主機板500,主要在於主機板500出廠前的燒機(Burn in)測試。測試系統1包含測試治具10、測試板20、網路設備30及儲存媒介40。測試治具10可以為裝設主機板500的平台,供電至主機板500,並提供至少一中央處理器(CPU)11與記憶體模組13以插接於主機板500上以進行測試。測試板20電性連接至主機板500。網路設備30電性連接至主機板500。儲存媒介40電性連接至主機板500、網路設備30及測試板20。在此,測試板20、網路設備30、及儲存媒介40都可插接於主機板50的輸入輸出(I/O)模組510,但此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
如圖2所示,儲存媒介40儲存有作業系統41、控制程式43及測試程式45。儲存媒介40中的作業系統41、控制程式43及測試程式45經由插接CPU11與記憶體模組13的主機板500載入執行。在此,儲存媒介40為USB隨身碟裝置、硬碟裝置、或裝設存儲有作業系統41、控制程式43及測試程式45之光碟片的光碟裝置。
圖3為測試系統之測試方法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測試系統的測試方法S1包含步驟S10、步驟S20、步驟S31、步驟S33、步驟S35、步驟S41、步驟S43、及步驟S45。同時參閱圖1及圖2,在步驟S10中,完成測試治具10、測試板20、網路設備30、儲存媒介40及主機板500的架設。步驟S20,以作業系統41存取主機板500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
接著步驟S31中,作業系統41執行控制程式43,發出驅動信號以驅動測試板20發出複數個模擬信號至主機板500以執行第一測試流程。步驟S33是在第一測試流程完成後,測試程式產生第一測試結果。接著,步驟S35作業系統41透過網路設備30將第一測試結果關連該MAC位址發送出。
步驟S41,作業系統41執行測試程式45,對主機板500進行一第二測試流程。步驟S43,在完成第二測試流程後,測試程式45產生第二測試結果。接著,步驟S45,作業系統41透過網路設備30將該第二測試結果關連MAC位址發送出。在此流程中,步驟S10、步驟S20、步驟S31、步驟S33及步驟S35間,或是步驟S41、步驟S43及步驟S45具有順序關係,但是步驟S31、步驟S33至步驟S35與步驟S41、步驟S43至步驟S45這兩套流程間並無順序關係。換言之,測試系統的測試方法S1可以先執行步驟S31、步驟S33至步驟S35,也可以先執行步驟S41、步驟S43至步驟S45。唯,測試之間可能會造成相互干擾,故不可能同時執行步驟S31、步驟S33至步驟S35,以及步驟S41、步驟S43至步驟S45。
再次參閱圖1至圖3,測試系統1更包含遠端伺服器50。遠端伺服器50接收並儲存MAC位址、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測試系統的測試方法S1更包含步驟S50。遠端伺服器50依據測試結果產生測試表單。在此僅為示例,實際上也可以將MAC位址、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儲存至近端的電腦,也是可行的。
圖4為測試系統另一實施例的局部單元示意圖。如圖4所示,網路設備30為網路交換器,從而,遠端伺服器50可以對應於多個欲進行測試的主機板500,如此,MAC位址更顯得重要,能對於不同的主機板500測試產生的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加以區別,以避免測試的結果造成混淆。
再次參閱圖1,測試系統1更包含資料庫55,資料庫55中可以儲存MAC位址及主機板序號的比對表。遠端伺服器50存取資料庫55的比對表,從而存取對應MAC位址的主機板序號。如此,遠端伺服器50可以對於主機版序號,而關連於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然而,以上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主機板序號也可以是由在進行測試時,透過手動的方式輸入。由於主機板500的製作通常有批號,若是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有錯誤資訊,可以比對主機板序號,而確認整個批號的主機板500是否在製作上有缺失。在此,遠端伺服器50可以依據主機板序號批次地產生測試表單。
另外,當第一測試結果及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該遠端伺服器50針對主機板序號、第一測試結果及該第二測試結果的錯誤訊息,批次地產生錯誤分析表。從而,能針對整個批號的主機板500的錯誤進行分析、比對,並判斷是否在製作的缺失。
更進一步地,操作員或任何參與測試的人員,可以透過網路連線至遠端伺服器50,從而可以即時監測整個測試流程的測試情況,以及是否有不正常的狀況產生。從而,操作員可以不必隨時在場,而達到即時監測的功效。
進一步地,再次參閱圖2,由於可能測試時,程式有當機的問題存在,當第一測試結果或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時,遠端伺服器50透過網路設備30回傳回饋信息至作業系統41,作業系統依據回饋信息,再一次進行第一測試流程或第二測試流程。從而,再一次進行測試,以確認錯誤資訊是來自程式或是主機板500。
再次參閱圖3,在此,第一測試流程係指需要軟、硬體協作測試主機板500的測試流程。第一測試流程包含電壓開關測試、開關測試步驟、重新啟動測試、以及暫存至記憶體(Suspend to RAM,STR)測試,而第一測試流程可為上述的其中一項測試步驟或是多個測試步驟。以上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第一測試流程中的這些測試項目,是透過作業系統41執行控制程式43,驅動測試板20產生模擬信號,例如,發出模擬按壓開關的模擬信號等,以確認主機板500的相關功能是否正常,並依各個測試項目產生第一測試結果。
例如,在第一測試流程中,可以透過測試板20發出多次模擬信號,以進行電壓開關測試、開關測試步驟、重新啟動測試時,並於作業系統41中,紀錄每一個測試的結果,經計算而獲得測試值、並將測試值與設定值進行比對,若測試值低於設定值,則判定錯誤(fail)。另外,若在測試時作業系統41產生發現錯誤視窗(Error Windows found)、測試電腦重啟(The computer restarts)、作業系統測試錯誤(OS test error)、CPU加負載超時(CPU load time out)時,整個測試項目也將被判定為錯誤(fail),並將相關的錯誤信息紀錄,並透過網路設備30傳送至遠端伺服器50。
另外,在進行暫存至記憶體(Suspend to RAM,STR)測試時,若接收到作業系統41產生的控制/測試軟體錯誤(BurnIn test failed)、無法進入S3模式(Failed to set sleep mode)、閒置測試錯誤回報(Suspend test failed)、測試電腦重啟(The computer restarts)、超出視頻檢測時間(Video check time out)、以及閒置開啟失敗(Failed to open suspend) 也判定為錯誤(fail),並將相關的錯誤信息紀錄,並透過網路設備30傳送至遠端伺服器50。
第二測試流程為安裝於主機板500上相關晶片的功能測試流程,第二測試流程包含影片播放測試步驟、3D效果測試步驟、音訊測試步驟、處理器功能測試步驟以及運行時間(Real Time Clock,RTC)測試,而第二測試流程可為上述的其中一項測試步驟或是多個測試步驟。
在此,在第二測試流程的影片播放測試步驟、及音訊測試步驟,可以透過測試程式45執行預存於作業系統41中的相關影音資料,並透過播放、文字辨識、畫面擷取、比對,來確認相關的功能是否正常。又例如,對於運行時間(Real Time Clock,RTC)測試,係比對終端的系統時間與伺服端的系統時間,若差值超過一預訂值,例如三分鐘,則判定為錯誤,並將相關的錯誤信息紀錄,並透過網路設備30傳送至遠端伺服器50。在CPU功能測試時,若作業系統41產生測試電腦重啟(The computer restarts)、CPU加負載超時(CPU load time out)、CPU使用率小於門檻值(CPU usage is below the upper limit)或是測試中異常關閉(Abnormal shutdown of furmark)。則判定為錯誤,並將相關的錯誤信息紀錄,並透過網路設備30傳送至遠端伺服器50。
此外,對於3D效果測試步驟,若在測試時,作業系統41產生畫面卡死(time out)、畫面退出(benchmark cancelled)、運行錯誤(encountered error while running)、影片無法運行(video did not run)、超出視頻檢測時間(Video check time out)、測試電腦重啟(The computer restarts)、或C&C測試錯誤回報(C&C Test XX fail),也會被判定為錯誤,並將相關的錯誤信息紀錄,並透過網路設備30傳送至遠端伺服器50。然而,以上各種測試的判定僅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實際上各種錯誤訊息、或是各種錯誤的判定,均可以依據需求來加載於控制程式或是測試程式之中。
綜上所述,測試系統1透過硬體的架設及儲存媒介40中的程式,可以自動地執行測試流程、產生測試結果,並透過網路設備30上傳。如此,操作員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主機板500的測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操作員不必一直在現場就能監控,釋放了人力資源,也因為減少了操作員人為的漏測、誤測的因素,所有測試項可以確保確實執行能,也減少了人為的誤判,提升了測試的信賴度。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測試系統10:測試治具11:中央處理器(CPU)13:記憶體模組20:測試板30:網路設備40:儲存媒介41:作業系統43:控制程式45:測試程式50:遠端伺服器55:資料庫500:主機板510:輸入輸出模組S1:測試系統的測試方法S10:完成測試治具、測試板、網路設備及主機板、儲存媒介的架設S20:存取主機板的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S31:執行控制程式,驅動測試板發出模擬信號至主機板,執行第一測試步驟S33:產生第一測試結果S35:將第一測試結果關連MAC位址發送出S41:執行測試程式,對主機板進行第二測試流程S43:產生第二測試結果S45:將第二測試結果關連MAC位置發送出S50:產生測試表單
圖1為測試系統的單元示意圖。 圖2為關於儲存媒介的局部單元示意圖。 圖3為測試系統之測試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測試系統另一實施例的局部單元示意圖。
1:測試系統
10:測試治具
11:中央處理器(CPU)
13:記憶體模組
20:測試板
30:網路設備
40:儲存媒介
50:遠端伺服器
55:資料庫
500:主機板
510:輸入輸出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測試系統,用以測試一主機板,包含: 一測試治具,供電至該主機板,並提供至少一中央處理器與一記憶體模組以插接於該主機板; 一測試板,電性連接至該主機板; 一網路設備,電性連接至該主機板;以及 一儲存媒介,電性連接至該主機板、該網路設備及該測試板,儲存一作業系統、一測試程式及一控制程式,經由插接該中央處理器與該記憶體模組的該主機板載入執行: 以該作業系統存取該主機板的一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 執行該控制程式,驅動該測試板發出複數個模擬信號至該主機板以執行一第一測試流程,當該第一測試流程完成後,該測試程式產生一第一測試結果,該作業系統透過該網路設備將該第一測試結果關連該MAC位址發送出;以及 該作業系統執行該測試程式,對該主機板進行一第二測試流程,在完成後該測試程式產生一第二測試結果,該作業系統透過該網路設備將該第二測試結果關連該MAC位址發送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系統,更包含一遠端伺服器,該遠端伺服器接收並儲存該MAC位址、該第一測試結果及該第二測試結果,並對依據該測試結果產生一測試表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測試系統,更包含一資料庫,該遠端伺服器存取該資料庫的一比對表,存取對應該MAC位址的一主機板序號。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該遠端伺服器依據該主機板序號批次地產生該測試表單。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當該第一測試結果及該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該遠端伺服器針對該主機板序號、第一測試結果及該第二測試結果的錯誤訊息,批次地產生一錯誤分析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當該第一測試結果或該第二測試結果中具有錯誤資訊時,該遠端伺服器回傳一回饋信息至該作業系統,該作業系統依據該回饋信息,再一次進行該第一測試流程或該第二測試流程。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該第一測試流程包含一電壓開關測試、一開關測試步驟、一重新啟動測試、以及一暫存至記憶體(Suspend to RAM,STR)測試的至少其中之一者。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該第二測試流程包含一影片播放測試步驟、一3D效果測試步驟、一音訊測試步驟、一處理器功能測試步驟以及一運行時間(Real Time Clock,RTC)測試的至少其中之一者。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該網路設備為一網路交換器。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系統,其中該儲存媒介為一USB隨身碟裝置、一硬碟裝置、或裝設一光碟片的一光碟裝置。
TW107139082A 2018-11-02 2018-11-02 測試系統 TWI664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9082A TWI664431B (zh) 2018-11-02 2018-11-02 測試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9082A TWI664431B (zh) 2018-11-02 2018-11-02 測試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4431B TWI664431B (zh) 2019-07-01
TW202018312A true TW202018312A (zh) 2020-05-16

Family

ID=6804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082A TWI664431B (zh) 2018-11-02 2018-11-02 測試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4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873A (zh) * 2019-11-30 2021-06-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存储器模块内部线路测试存储器模块的系统及方法
TWI707355B (zh) * 2019-12-09 2020-10-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透過記憶體模組內部線路測試記憶體模組之系統及方法
TWM594691U (zh) 2020-02-06 2020-05-01 鴻邦自動化有限公司 奔應爐的反饋式預燒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3435B1 (en) * 1998-12-29 2002-09-17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circuit boards
TWI221202B (en) * 2002-05-08 2004-09-21 Via Tech Inc Test platform device and test method for use with tested chip with embedded memory
US6792378B2 (en) * 2002-11-21 2004-09-14 V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testing I/O ports of a computer motherboard
JP5816144B2 (ja) * 2012-08-30 2015-11-18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テス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試験システム
TW201500749A (zh) * 2013-06-26 2015-01-01 Inventec Corp 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4431B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7192B2 (en) Automated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ation on multiple drives
TWI470420B (zh) 除錯方法及電腦系統
KR20090118863A (ko) 오퍼레이팅 시스템 메모리 핫 애드를 시뮬레이션하여 파워온 시간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TWI664431B (zh) 測試系統
CN110750396B (zh) 一种服务器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542304B1 (en) Automated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ation
US8117430B2 (en) Boot tes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222239A (en) Testing method for a unit under test
CN101989220A (zh) 压力测试方法
CN114138587B (zh) 服务器电源固件升级的可靠性验证方法、装置和设备
TW202036293A (zh) 電腦系統及其偵錯方法
TW200415461A (en) Program debugging method
WO2021056913A1 (zh) 基于i2c通讯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2014894A (zh) 監測系統與方法
TW201301023A (zh) 主機板測試系統及方法
CN102023916B (zh) 电脑系统的检测方法
US10216525B1 (en) Virtual disk carousel
CN111221684B (zh) 伺服器的检测方法
TWI675293B (zh) 主機開機檢測方法及其系統
CN111143135A (zh) 测试系统
TWI775360B (zh) 用以記錄電腦系統的硬體元件狀態的儲存裝置及其電腦實施方法
CN113094221B (zh) 故障注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Zhao Analysis of An Abnormal Start-up Problem of A Certain Testing Platform
TWI777259B (zh) 開機方法
TWI726434B (zh) 排除管理引擎運作異常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