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4079A - 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4079A
TW202014079A TW107133922A TW107133922A TW202014079A TW 202014079 A TW202014079 A TW 202014079A TW 107133922 A TW107133922 A TW 107133922A TW 107133922 A TW107133922 A TW 107133922A TW 202014079 A TW202014079 A TW 2020140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module
server
plates
stor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9931B (zh
Inventor
彭秉威
丁曉寧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3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99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9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07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伺服器,包含一機殼、一第一儲存模組、一第二儲存模組以及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機殼包含一底板以及二側板。底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一第三側以及一第四側。第一側相對第二側。第三側以及第四側介於第一側以及第二側之間,且第三側相對第四側。二側板分別立於第一側以及第二側。第一儲存模組固定於機殼,並介於第三側與第四側之間。第二儲存模組介於第一儲存模組與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介於第二儲存模組以及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

Description

伺服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伺服器,特別是一種便於維修儲存模組的伺服器。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結合伺服器以及網際網路所提供的雲端服務於近年來迅速普及於全球各地,而雲端服務的普及化便導致伺服器所需處理的數據資料以驚人的速度大量成長。因此,伺服器對於儲存單元的儲存空間以及讀寫速度的需求便隨著數據資料的成長而提高。而為了容納更多儲存單元於伺服器中,伺服器中的各組件通常以並排且緊密的方式設置於機殼中。
然而,由於伺服器中的各組件以並排且緊密的方式設置於機殼中,使得部分硬碟組件中的硬碟受其他組件干涉而難以更換或維修。如此一來,便需將整個硬碟組件拆離機殼或移開其他組件才能更換或維修硬碟,因而降低使用者更換或維修硬碟的效率以及方便性。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伺服器,以解決因伺服器中各組件以並排且緊密的方式設置於機殼中,而降低使用者更換或維修硬碟的效率以及方便性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包含一機殼、一第一儲存模組、一第二儲存模組以及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機殼包含一底板以及二側板。底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一第三側以及一第四側。第一側相對第二側。第三側以及第四側介於第一側以及第二側之間,且第三側相對第四側。二側板分別立於第一側以及第二側。第一儲存模組固定於機殼,並介於第三側與第四側之間。第二儲存模組介於第一儲存模組與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介於第二儲存模組以及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因介於第一儲存模組與第四側之間的第二儲存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且介於第二儲存模組以及第四側之間的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使得位於伺服器內側的第二儲存模組以及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僅需相對機殼轉動便能進行維修。如此一來,便能更有效率且更方便地維修內側的儲存模組。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2。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伺服器之立體圖。圖2為圖1之伺服器之分解圖。
本實施例之伺服器10的高度H例如為2U。一般而言,市售伺服器之高度以U為單位,而1U相當於1.75英寸,亦相當於44.45毫米。因此本實施例之伺服器10之高度H相當於3.5英寸,亦相當於88.9毫米。伺服器10包含一機殼100、一第一儲存模組200、一風扇模組300、一主機板400、一第二儲存模組500以及二第三儲存模組600。
機殼100包含一底板101以及二側板102。底板101具有一第一側S1、一第二側S2、一第三側S3以及一第四側S4。第一側S1相對第二側S2。第三側S3以及第四側S4介於第一側S1以及第二側S2之間,且第三側S3相對第四側S4。二側板102分別立於第一側S1以及第二側S2。
第一儲存模組200固定於機殼100,並介於第三側S3與第四側S4之間。第一儲存模組200包含二橫板201、多個直立板202以及多個儲存單元203。二橫板201固定於二側板102。這些直立板202固定於二橫板201。二橫板201、這些直立板202以及二側板102共同圍繞出多個容置槽204以及分別連通於這些容置槽204的多個第一更換口A1。這些儲存單元203分別設置於這些容置槽204中。這些第一更換口A1顯露於外,且這些儲存單元203可由這些第一更換口A1更換。
風扇模組300包含一風扇殼體301以及多個風扇302。風扇殼體301設置於二側板102並介於第一儲存模組200及第四側S4之間。這些風扇302設置於風扇殼體301以提供散熱氣流至機殼100內,而協助排除機殼100內各組件所累積之熱量。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伺服器亦可無需包含風扇模組,而由伺服器外部的裝置提供散熱氣流至機殼內。
主機板400設置於底板101上,並介於風扇模組300及第四側S4之間。
第二儲存模組500介於第一儲存模組200與第四側S4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更進一步來說,第二儲存模組500介於第一儲存模組200與風扇模組300之間,並樞接於風扇殼體301。也就是說,第二儲存模組500係透過樞接於風扇殼體301而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若伺服器無包含風扇模組,則第二儲存模組改為直接樞接於二側板。
二側板102各具有一第一導引槽103。第二儲存模組500包含一第一架體501、一第一把手502以及多個儲存單元503。第一架體501藉由樞接於風扇殼體301而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且具有多個第二更換口A2。這些第二更換口A2面對第一儲存模組200而被第一儲存模組200遮蔽。第一把手502包含二第一承靠部5020、二第一樞接部5021以及一第一握持部5022。二第一樞接部5021分別連接於二第一承靠部5020,且第一握持部5022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二第一樞接部5021。二第一承靠部5020分別可活動地設置於二第一導引槽103。二第一樞接部5021分別樞接於第一架體501的相對兩側。第一把手502能帶動第一架體501相對二側板102轉動,而顯露這些第二更換口A2。
本實施例之第一把手502包含二第一承靠部5020、二第一樞接部5021以及一第一握持部5022,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把手亦可僅包含依序相連之一第一承靠部、一第一樞接部以及一第一握持部。
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介於第二儲存模組500以及第四側S4之間,且並排地設置於風扇模組300遠離第二儲存模組500的一側,並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進一步來說,第三儲存模組600介於風扇模組300及第三儲存模組600'之間,而使第三儲存模組600的多個第三更換口A3面對風扇模組300而被風扇模組300遮蔽。另一方面,第三儲存模組600'介於第三儲存模組600及第四側S4之間,而使第三儲存模組600'的多個第三更換口A3'面對第三儲存模組600而被第三儲存模組600遮蔽。
此外,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位於主機板400上方,且主機板400電性連接第一儲存模組200、第二儲存模組500以及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而能提供電源及傳送訊號至第一儲存模組200、第二儲存模組500以及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
二側板102各更具有二第二導引槽104及二樞接孔105。每一側板102中,二第二導引槽104分別對應於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且二樞接孔105分別對應於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
由於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的結構相同,因此以下僅針對第三儲存模組600的結構做說明。
第三儲存模組600包含一第二架體601、二第二把手602、二止擋件603、多個儲存單元604、一卡扣件605、一彈性元件606、一限位件607及二樞接件608。
第二架體601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且這些第三更換口A3位於第二架體601。
二第二把手602分別設置於第二架體601之相對兩側,且各包含相連的一第二承靠部6020、一第二樞接部6021以及一第二握持部6022。二第二承靠部6020分別可活動地設置於相對應之二第二導引槽104。二第二樞接部6021樞接於第二架體601。二第二把手602能帶動第二架體601相對二側板102旋轉而使這些第三更換口A3顯露於外,並且令第三儲存模組600具有不同之位置。
二止擋件603設置於第二架體601,並分別對應於二第二把手602。
這些儲存單元604設置於第二架體601內。
卡扣件605設置於第二架體601,且對應於其中一側板102。
彈性元件606例如為彈簧,且彈性元件606的相對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二架體601以及卡扣件605。如此一來,卡扣件605便能藉由彈性元件606的彈力於脫離於其中一側板102時復位。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三儲存模組亦可無需包含卡扣件以及彈性元件,或是亦可僅包含卡扣件。
限位件607設置於第二架體601,且對應於卡扣件605而能限制卡扣件605之活動。
二樞接件608分別可分離地樞接於相對應之二樞接孔105,以令第三儲存模組600可轉動地設置於二側板102,並讓使用者能視需求將第三儲存模組600拆離二側板102。
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中,這些儲存單元203、503、604之總數量為三十二,且這些儲存單元203、503、604為三十二個大型尺寸硬碟(LFF)。其中,第一儲存模組200包含十二個儲存單元203、第二儲存模組500包含十二個儲存單元503且二第三儲存模組600各包含四個儲存單元604,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這些儲存單元亦可改為小型尺寸硬碟(SFF),且這些儲存單元的數量亦可依使用者需求而調整。
由於第一儲存模組200的這些第一更換口A1顯露於外,因此無須活動橫板201或直立板202即能輕易維修及更換這些容置槽204中之儲存單元203。
請參閱圖3及圖4,圖3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二儲存模組位於水平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二儲存模組位於傾斜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對於第二儲存模組500而言,當使用者逆時針(以圖3之視角為基準)旋轉第一握持部5022時,二第一承靠部5020會分別於二第一導引槽103中滑動而靠近風扇殼體301。此時,第一架體501便由水平位置(如圖3所示)相對風扇殼體301以及二側板102旋轉至一傾斜位置(如圖4所示),而令這些第二更換口A2顯露於外。如此一來,使用者更換第二儲存模組500中之儲存單元503時便不會受到第一儲存模組200之干涉。使用者完成更換後,以順時針旋轉第一握持部5022便能令二第一承靠部5020分別於二第一導引槽103中滑動而遠離風扇殼體301,進而使第一架體501由傾斜位置復位至水平位置。
請參閱圖5及圖6。圖5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水平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傾斜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對第三儲存模組600單側的一第二把手602而言,當使用者順時針(以圖5之視角為基準)旋轉第二把手602之第二握持部6022時,第二承靠部6020會於第二導引槽104中滑動。同時,第二把手602會帶動第二架體601由一水平位置(如圖5所示)順時針旋轉一第一角度θ1至一傾斜位置(如圖6所示),而第一角度θ1例如為15度。此時,第二把手602抵靠於止擋件603及側板102而使第二架體601能固定於傾斜位置,並使這些第三更換口A3顯露於外。如此一來,第三儲存模組600中之儲存單元604的更換便不會受到干涉。此外,使用者更換儲存單元604的方便性則因止擋件603將第二架體601固定於傾斜位置而更進一步地提升。使用者完成更換後,以逆時針旋轉第二把手602即能令第二把手602脫離止擋件603,而使第二架體601由傾斜位置復位至水平位置。
請參閱圖5以及圖7至圖9。圖7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垂直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8為圖5之伺服器之正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9為圖5之伺服器之卡扣件卡扣於側板時之正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另一方面,以第三儲存模組600為例,使用者可將二第二把手602之二第二承靠部6020分別拆離相對應之二第二導引槽104,並例如將第二架體601由水平位置(如圖5所示)順時針(以圖5之視角為基準)旋轉一第二角度θ2至一垂直位置(如圖7所示)。第二角度θ2例如為90度。第二架體601旋轉至垂直位置後,使用者搬動卡扣件605便能令卡扣件605卡扣於其中一側板102(如圖9所示),並同時拉伸彈性元件606。如此一來,第二架體601便透過卡扣件605與其中一側板102之卡合而固定於垂直位置。另一方面,限位件607能限制卡扣件605之位移而優化卡扣件605與側板102之扣合。第二架體601固定於垂直位置後,主機板400便顯露於外而能進行維修或更換。使用者完成維修或更換後,再次搬動卡扣件605便能使卡扣件605脫離側板102,並利用彈性元件606之彈力復位(如圖8所示)。而卡扣件605復位後,使用者便能將第二架體601順時針旋轉至水平位置,並將二第二把手602之二第二承靠部6020分別設置回二第二導引槽104。
再者,請參閱圖10至圖12。圖10為圖1之伺服器之立體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11為圖1之伺服器之樞接件脫離樞接孔時之立體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圖12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沿拆卸方向拆離側板時之立體示意圖。
使用者欲將第三儲存模組600拆離二側板102時,首先需將關閉的二樞接件608(如圖10所示)分別開啟(如圖11所示)而拆離相對應之二樞接孔105。接著再將整個第三儲存模組600以一拆卸方向A遠離二側板102(如圖12所示)便能將第三儲存模組600拆離二側板102。而將開啟的二樞接件608分別鎖合於對應之二樞接孔105中並關閉,便能將第三儲存模組600設置回二側板102。
第一實施例中,伺服器10包含二第三儲存模組600、600',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3,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伺服器之立體圖。於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a僅包含一第三儲存模組600a。而由於僅設置一個第三儲存模組600a,因此伺服器10a可更包含多個擴充卡700a。多個擴充卡700a例如為網路卡或圖形顯示卡,且位於第三儲存模組600a以及第四側S4a之間,並設置於主機板400a,以擴充伺服器10a之功能。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伺服器,因介於第一儲存模組與第四側之間的第二儲存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且介於第二儲存模組以及第四側之間的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機殼,使得位於伺服器內側的第二儲存模組以及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僅需相對機殼轉動便能進行維修。如此一來,便能更有效率且更方便地維修內側的儲存模組。
此外,由於第三儲存模組能藉由承靠於側板以及止擋件而固定於傾斜位置,並能利用卡扣件固定於垂直位置,因此使用者對儲存模組或主機板進行維修時便不必扶持第二架體,而能以雙手進行維修,進而更進一步提升伺服器內部組件的維修效率。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0a:伺服器100:機殼101:底板102:側板103:第一導引槽104:第二導引槽105:樞接孔200:第一儲存模組201:橫板202:直立板203:儲存單元204:容置槽300:風扇模組301:風扇殼體302:風扇400、400a:主機板500:第二儲存模組501:第一架體502:第一把手5020:第一承靠部5021:第一樞接部5022:第一握持部503:儲存單元600、600'、600a:第三儲存模組601:第二架體602:第二把手6020:第二承靠部6021:第二樞接部6022:第二握持部603:止擋件604:儲存單元605:卡扣件606:彈性元件607:限位件608:樞接件700a:擴充卡H:高度S1:第一側S2:第二側S3:第三側S4、S4a:第四側A1:第一更換口A2:第二更換口A3、A3':第三更換口θ1:第一角度θ2:第二角度A:拆卸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伺服器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伺服器之分解圖。 圖3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二儲存模組位於水平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二儲存模組位於傾斜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水平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傾斜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位於垂直位置時之側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8為圖5之伺服器之正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9為圖5之伺服器之卡扣件卡扣於側板時之正面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10為圖1之伺服器之立體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11為圖1之伺服器之樞接件脫離樞接孔時之立體示意圖之局部放大圖。 圖12為圖1之伺服器之第三儲存模組沿拆卸方向拆離側板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伺服器之立體圖。
10:伺服器
100:機殼
200:第一儲存模組
300:第二儲存模組
400:第三儲存模組
600:風扇模組
H:高度

Claims (10)

  1. 一種伺服器,包含: 一機殼,該機殼包含一底板以及二側板,該底板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一第三側以及一第四側,該第一側相對該第二側,該第三側以及該第四側介於該第一側以及該第二側之間,且該第三側相對該第四側,該二側板分別立於該第一側以及該第二側;一第一儲存模組,該第一儲存模組固定於該機殼,並介於該第三側與該第四側之間;一第二儲存模組,該第二儲存模組介於該第一儲存模組與該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殼;以及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介於該第二儲存模組以及該第四側之間,並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二側板至少其中一個具有一第一導引槽,該第二儲存模組包含一第一架體、一第一把手以及多個儲存單元,該第一架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二側板,該第一把手包含依序相連的至少一第一承靠部、至少一第一樞接部以及一第一握持部,該至少一第一承靠部可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導引槽,該至少一第一樞接部樞接於該第一架體,以令該第一把手能帶動該第一架體相對該二側板轉動,該些儲存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架體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二側板各更具有一第二導引槽,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包含一第二架體、二第二把手、二止擋件以及多個儲存單元,該第二架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二側板,該二第二把手各包含依序相連的一第二承靠部、一第二樞接部以及一第二握持部,該二第二承靠部分別可活動地設置於該二第二導引槽,該二第二樞接部樞接於該第二架體,該二止擋件設置於該第二架體,該些儲存單元設置於該第二架體中,該二第二把手能帶動該第二架體相對該二側板旋轉而令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具有一水平位置以及一傾斜位置,當該第二架體位於該傾斜位置時,該二第二把手分別抵靠於該二止擋件,且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的該些儲存單元顯露於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更包含一卡扣件,該卡扣件設置於該第二架體,且該卡扣件對應於其中一該側板,而能於該第二架體位於一垂直位置時可分離地卡扣於其中一該側板以固定該第二架體於該垂直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更包含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連接於該第二架體以及該卡扣件,該卡扣件能藉由該彈性元件的彈力於脫離其中一該側板時復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二把手能旋轉而脫離該止擋件,以令該第二架體能由該傾斜位置復位至該水平位置,當該卡扣件卡扣於其中一該側板時,該第二架體固定於該垂直位置,當該卡扣件脫離於其中一該側板時,該第二架體能旋轉而由該垂直位置復位至該水平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主機板,且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的數量為二,該二第三儲存模組並排地設置於該第二儲存模組遠離該第三側的一側,該主機板設置於該底板以及該二第三儲存模組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主機板以及多個擴充卡,該主機板位於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以及該底板之間,該些擴充卡介於該至少一第三儲存模組以及該第四側之間,並設置於該主機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更包含一風扇模組,該風扇模組包含一風扇殼體以及多個風扇,該風扇殼體設置於該機殼,該些風扇設置於該風扇殼體,該第二儲存模組樞接於該風扇殼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伺服器,其中該第一儲存模組包含二橫板、多個直立板以及多個儲存單元,該二橫板固定於該二側板,該些直立板固定於該二橫板,該二橫板、該些直立板以及該二側板共同圍繞出多個容置槽以及分別連通於該些容置槽的多個第一更換口,該些儲存單元分別設置於該些容置槽中,且該些第一更換口顯露該些儲存單元。
TW107133922A 2018-09-26 2018-09-26 伺服器 TWI679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922A TWI679931B (zh) 2018-09-26 2018-09-26 伺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922A TWI679931B (zh) 2018-09-26 2018-09-26 伺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9931B TWI679931B (zh) 2019-12-11
TW202014079A true TW202014079A (zh) 2020-04-01

Family

ID=6958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922A TWI679931B (zh) 2018-09-26 2018-09-26 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9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2356B (zh) * 2020-01-22 2020-12-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685B (zh) * 2012-06-21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的插拔装置及服务器
TWM488170U (zh) * 2014-05-22 2014-10-11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可旋取儲存裝置之伺服器機箱
TWI530774B (zh) * 2014-12-11 2016-04-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裝置
TWM522544U (zh) * 2015-11-18 2016-05-21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可旋取儲存裝置之伺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9931B (zh)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7770B (zh) 服务器
US7126817B2 (en) Hard disk-mounting module
US7254018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drive bracket
TWI678957B (zh) 固定架組與伺服器
TW201311118A (zh) 具有存放在一可從側邊存取之驅動器抽拉盤之儲存器件之裝置及系統
JP2016062580A (ja) サーバー装置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20080285221A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Space Efficient Cubic Configuration
US7055160B1 (en) Bezel door for computer enclosure
TW201345381A (zh) 資料存取器固定裝置
TWM532715U (zh) 機箱內之防回流擋板結構
TWM522544U (zh) 可旋取儲存裝置之伺服器
TWI487458B (zh) 介面卡模組以及具有介面卡模組的電子裝置
TWI679931B (zh) 伺服器
TWI711359B (zh) 可拆式隔板組件與包含其之機箱
TWM543447U (zh) 免螺絲薄型硬碟抽取盒
US6353541B1 (en) Processor and circuit board ret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594639B1 (ja) 固定ブラケット
US7872862B2 (en) Fixing device
TW201448715A (zh) 電子裝置
TWM485591U (zh) 機箱內存取裝置之快拆結構
TWI435204B (zh) 光碟機檔板組合
TWI702895B (zh) 伺服器之機殼
TWM276273U (en) POS computer device
US10706894B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for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