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3830A - 磁性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磁性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3830A
TW202013830A TW108124869A TW108124869A TW202013830A TW 202013830 A TW202013830 A TW 202013830A TW 108124869 A TW108124869 A TW 108124869A TW 108124869 A TW108124869 A TW 108124869A TW 202013830 A TW202013830 A TW 2020138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connector
magnetic
connector portion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4689B (zh
Inventor
羅蘭 安東普羅斯
琴路克 富林里
殷豪
張學清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68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24F40/9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c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15/00Receptacles or box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 A24F15/01Receptacles or box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or cigarett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reverse polarity correcting or pro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氣溶膠生成系統,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形成基質並從氣溶膠形成基質產生氣溶膠之氣溶膠生成裝置,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可充電電源;可電連接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以供應電力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將可充電電源充電之充電單元;以及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含:第一連接器部,及以可釋放方式電連接至第一連接器部的第二連接器部。第一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以及第一磁性元件。第二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其中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為可致動於延伸位置與下壓位置之間並被偏置成返回到延伸位置之彈性接點;以及第二磁性元件。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者且充電單元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定位在第一連結位置中,其中: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處於延伸位置中;第一連接器部配置成接觸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且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移動到下壓位置所需的力量。

Description

磁性連接器
本發明有關於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尤其,本發明有關於包含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充電單元的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本發明有關於用於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之電連接器。
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一般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及霧化器,其經操作以霧化氣溶膠形成基質而形成供使用者吸入的氣溶膠。通常,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亦包含氣溶膠生成裝置,其則包含供應電力至霧化器的電源。霧化器可為電加熱器。
在一些系統中,氣溶膠生成裝置配置成收容氣溶膠生成物品,其包含固體氣溶膠生成基質,比如聚集捲曲的烟草片。在一些系統中,該裝置通常包含霧化器,其配置成當該物品收容於裝置中時加熱氣溶膠形成基質。該物品亦可包含濾器,其以桿狀形式與氣溶膠形成基質包在一起,與傳統香煙類似。在其他系統中,該裝置配置成收容包含霧化器及液體氣溶膠形成基質的菸匣。這種菸匣常稱為霧化菸匣(cartomiser)。常用於霧化菸匣中的霧化器種類包含加熱線圈,其纏繞在浸於液體氣溶膠形成基質中的長條形菸芯上。
一些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包括用於將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電源充電的充電單元。充電單元可包含殼體、置於殼體內的可充電電源以及收容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裝置之腔體。通常充電單元為可攜式並可由使用者連同裝置一起攜帶以延長裝置的操作時間。
希望可以改善使用者能將氣溶膠生成裝置與充電單元電連接的速度及容易度。也希望可以提供一種用於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之電連接器,使得氣溶膠生成裝置與充電單元能電連接,以及一種充電單元,其在裝置和充電單元的任何定向及在使用者的正常移動所造成的振動期間維持電連結。還希望可提供一種改善氣溶膠生成裝置與充電單元之間的電連結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提供一種氣溶膠生成系統,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形成基質並自氣溶膠形成基質生成氣溶膠的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可充電電源、可電連接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來供電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充電可充電電源的充電單元、及電連接器。電連接器包含:第一連接器部,及以可釋放方式電連接至第一連接器部的第二連接器部。第一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以及第一磁性元件。第二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其中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為可致動於延伸位置與下壓位置之間並被偏置成返回到延伸位置之彈性接點;以及第二磁性元件。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者且充電單元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定位在第一連結位置中,其中: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處於延伸位置中;第一連接器部配置成接觸該至少 一個彈性接點;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且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移動到下壓位置所需的力量。
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能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沿著延伸與下壓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行進長度的位置範圍維持電連結。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行進長度,在延伸與下壓位置之間,可為任何適當的距離。在延伸與下壓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行進長度可為至少0.1毫米、至少0.2毫米、或至少0.3毫米。在延伸與下壓位置之間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行進長度可介於約0.1毫米與約1.5毫米之間、約0.2毫米與約1毫米之間、或約0.3毫米與約0.7毫米之間。
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偏置成返回延伸位置。當藉由第一連接器部從延伸位置朝下壓位置下壓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時,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對第一連接器部沿著延伸位置的方向施加一偏置力。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配置成提供第一與第二連接器部之間的磁吸力,其沿著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偏置力相反方向作用。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移動到下壓位置所需的力。有利地,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這樣的磁吸力能夠克服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偏置力,並把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吸引到一起。換言之,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傾向於透過磁吸力朝彼此吸引,並且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被第一連接器部朝下壓位置下壓。
有利地,當使用者把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充電單元移動到電接合中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為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第一連結位置接合時且當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朝下壓位置下壓時讓使用者不會感受到來自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偏置力。換言之,在第一連結位置之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到足以隱藏或掩蓋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的偏置力而不被把氣溶膠生成裝置與充電單元帶到電連結的使用者感受到。
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可為任何適當的大小。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可為至少0.1牛頓、至少0.15牛頓或至少0.2牛頓、至少0.5牛頓、至少1牛頓或至少1.5牛頓。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可為至少0.15牛頓。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可介於約0.1牛頓與約10牛頓之間、約0.5牛頓與約5牛頓之間或約1.5牛頓與約4.0牛頓之間。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進一步可定位在第二連結位置中,其中:第一連接器部的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電連接至第二連接器部的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且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處於下壓位置中。
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設置在第二連結位置中時,在下壓位置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對第一連接器部施加一偏置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設置在第二連結位 置中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所施加到第一連接器部之偏置力。這樣的磁吸力確保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之偏置力無法迫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離開第二連結位置。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大於氣溶膠生成裝置的重量。這樣的磁吸力確保無論系統的定向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都能保持在第二連結位置中。
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並未電接合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會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吸引在一起到電接合中。有利地,這提供給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某程度上的自對準以及自接合,促進電接合。這可進一步改善使用者能夠電連接裝置與充電單元的速度及容易度。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連接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增加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分開所需的力量。有利地,這實質上禁止或防止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變成無意地分離,例如經由在運送過程中的振動及旋轉。
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為任何適當的大小。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為至少0.5牛頓、至少1牛頓、至少1.5牛頓、至少2牛頓、至少3牛頓或至少4牛頓。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為至少1牛頓。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介於約0.5牛頓及約10牛頓之間、約1牛頓及約5牛頓之間或約1.5牛頓及約4牛頓之間。當第一及第二連 接器部處於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介於約1.5牛頓及約4牛頓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者可形成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結器部的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包含第一磁性元件。在磁性材料不形成電接點之一的實施例中,磁性材料可與連接器部之電接點電隔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者包含永磁體。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部的第二磁性元件包含永磁體。
如本文中所用,「磁性元件」用來描述包含磁性材料的元件。如本文中所用,「磁性材料」一詞用來描述能與磁場交互作用之材料,其包括順磁性及鐵磁性材料。可磁化材料可為順磁材料,使其僅在有外部磁場的情況下保持磁化。替代地,可磁化材料可為能在有外部磁場的情況下變成磁化並在移除外部磁場之後仍保持磁化的材料(例如鐵磁材料)。「磁性材料」一詞在此涵蓋這兩種的可磁化材料,還有已經磁化的材料。
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者可包含釹的合金,如釹,鐵和硼。換言之,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者可為釹磁體。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者可包含鐵磁不鏽鋼,如SS430不鏽鋼。
「電接觸」或「電接合」在此用來描述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間的電連結,其允許電流流動於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間。
如本文中所用,「氣溶膠生成裝置」一詞係指與氣溶膠形成基質作用以產生使用者可透過使用者的嘴巴直接吸入肺 部的氣溶膠之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加熱氣溶膠形成基質以促進揮發性化合物的釋放。氣溶膠生成裝置可與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氣溶膠生成物品或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菸匣作用。一種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可包含例如電加熱器之霧化器以加熱氣溶膠形成基質來形成氣溶膠。
如本文中所用,「氣溶膠生成物品」一詞係指包含能夠釋放揮發性化合物之氣溶膠形成基質的物品,該揮發性化合物可形成氣溶膠。在某些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物品可包含能夠受熱後釋放揮發性化合物之氣溶膠形成基質,該揮發性化合物可形成氣溶膠。
如本文中所用,「上游」、「下游」、「近端」、及「遠端」這些詞用來描述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物品及充電單元之組件或組件之部份之相對位置。
如本文中所用,「縱向」在此用來描述下游、近端或嘴端與相對之上游或遠端之間的方向,而「橫向」一詞則用來描述與縱向垂直之方向。
如本文中所用,「長度」一詞用來描述組件、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物品及充電單元的遠端或上游端與近端或下游端之間的最大縱向尺寸。
如本文中所用,「直徑」一詞用來描述組件、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物品及充電單元的最大橫向尺寸。
如本文中所用,「橫截面」一詞用來描述組件、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物品及充電單元分別與沿著組件、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物品及充電單元的主軸垂直之方向的剖面。
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任何適當的形狀。例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實質上圓形、橢圓形或正方形。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相同的形狀。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不同的形狀。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實質上環形。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包含環狀體、環狀或管狀的磁性元件。設置環狀體、環形或管狀的磁性元件很有利,因為環狀體或管體可包含中央通道,使電連接器可通過其以將連接器部之一或多個電接點連接至裝置或充電單元之電源。
第一磁性元件可配置在第一連接器部上的任何適當位置。第一磁性元件可包含配置成實質上在第一連接器部的電接點後面之磁性元件的一個主體。換言之,第一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可疊置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可包含配置在第二連接部的電接點之間或周圍之磁性元件的一或多個主體。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可包含第一磁性元件。
第二磁性元件可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上的任何適當位置。第二磁性元件可包含配置成實質上在充電單元之連接器部的電接點後面的磁性元件的一個主體。換言之,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可疊置第二磁性元件。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一或多者可包含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可包含配置在第二連接部的電接點之間或周圍之磁性元件的一或多個主體。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可包含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的相對側之磁性材料的兩個主體,使得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配置在磁性材料的兩個主體之間。磁性材料之兩個主體可為實質上弧形並具有與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三電接點相同或類似的弧度。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可為任何適當類型的電接點。電接點可為接腳型接點。接腳型接點可自一表面向外延伸或突出,通常與該表面的平面實質上垂直。接腳型接點可為彈性接腳型接點或「單針彈簧接腳型(pogo pin)」接點。換言之,接腳型接點可為有彈性或彈簧加載的接點。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為彈性接腳型接點。電接點可為片型接點。片型接點可實質上在一平面之上或之中或在一表面上或沿著一表面延伸。可在印刷電路板上設置該些電接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接點全部都是相同類型的電接點。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接點可包含不同類型的電接點。第一連接器部的電接點可包含一種類型的電接點,而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可包含一不同類型的電接點。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為片型電接點。換言之,通常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實質上在一平面之上或之中或在第一連接器部的一表面上或沿該表面延伸。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包含一或多個表面,且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的各者實質上在第一連接器部的一或多個表面之一上或沿該表面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可實質上在相同平面上或中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可在不同平面中延伸。
可以任何適當的配置排列第一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包含一實質圓形面,且第一連接器部的第一電接點配置成實質上位於該圓形面之中央上。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及第三電接點配置成圍繞第一電接點。通常,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及第三電接點自第一電接點徑向往外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及第三電接點 可與第一電接點間隔相同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電接點可以比第二電接點離第一電接點隔得更遠。
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可圓對稱第一連接器部的一軸。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以及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可在第一連接器部相對於第二連接器部繞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軸之任何定向為可電連接。
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一電接點可為實質上圓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及第三電接點為實質上環形。換言之,第二及第三電接點之各者可形成實質上環繞第一電接點的環。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及第三電接點可形成環繞第一電接點的同心圓。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為接腳型電接點。換言之,通常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從第二連接器部之一平面或表面往外延伸,通常與該平面或表面實質上垂直。第二連接器部包含一或多個表面,且第二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的各者從第二連接器部的該一或多個表面之一垂直地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部的所有電接點為彈性接點。彈性電接點可有利地有助於在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並受到使用者之移動所導致之振動及小移動時維持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間可靠的電連結。
在一些特別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電連接器部包括一面及一實質上配置在該面中央之凹部,該凹部具有封閉端、在該面之開放端及在開放端與封閉端之間延伸的側壁。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一者可配置在凹部的封閉端。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二者可配置在凹部的側壁並實質上環繞第一電接點。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三者可配置在該面並實質上環繞該第一電接點。
在一些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部包含一面及配置成實質上位於該面之中央中的突出部,突出部具有一端面及延伸於該面與突出部之端面之間的側壁。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一者可配置在突出部的端面。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二者可配置在突出部的至少一側壁。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三者可配置在該面。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三者可為彈性接腳型接點。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一者亦可為彈性接腳型接點。該複數個電接點的第二者可為彈性接點。第二連接器部可包含配置在該面的相對側之一對第三電接點。該對第三電接點的各者可為彈性接腳型接點。
在這些特別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藉由將第二連接部的突出部插入第一連接部的凹部而電接合。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時: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一電接點,其係在突出部的端面,可電接合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一電接點,其係在凹部之封閉端;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其係在突出部的側壁,可電接合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其係在凹部之側壁;以及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三電接點,其係在實質平面,可電接合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三電接點,其係在實質平面。
在這些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凹部及突出部可為實質上圓形的圓柱狀。這可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相對於彼此圍繞凹部及突出部的軸自由旋轉。這可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無論第一連接器部相較於第二連接器部的角位置為何。
配置在突出部的側壁之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可緊密地適配於第一連接器部之凹部內,比如藉由摩擦或干涉配 合,以與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在凹部之側壁上實現可靠的電接合。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及凹部可配置成使得,當突出部被收容在凹部中且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時,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二電接點卡扣適配(snap fit)於凹部中。
凹部可具有任何適當的形狀及尺寸。凹部可為實質上圓柱狀。凹部可具有實質上圓形橫截面。凹部的直徑小於該面的直徑。凹部的直徑可等於或小於該面的直徑之75%或等於或小於該面的直徑之約50%。
突出部可具有任何適當的形狀及尺寸。突出部可為實質上圓柱狀。突出部可具有實質上圓形橫截面。突出部的直徑小於該面的直徑。突出部的直徑可等於或小於該面的直徑之75%或等於或小於該面的直徑之約50%。
在一些實施例中,突出部之端面與側壁之間的交界處可為傾斜、斜面或倒角以促進突出部在第一連接器部之凹部中的定位。
第二連接器部可包含其上裝設電接點之主體。突出部可與主體一體成形或可為固定在主要主體部分之分開的部件。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一近端及相對於近端之一遠端。近端可為於氣溶膠生成裝置上使用者所抽吸以吸入裝置產生的氣溶膠之端部。依此,近端亦可稱為嘴端。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可配置在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可配置在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面。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在裝置的遠端之第一或第二連接器部。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在裝置的遠端面之第一或第二連接器部。
充電單元可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生成裝置之至少一遠端部的腔體。充電單元可包含在腔體的遠端之第一或第二連接器部。
當氣溶膠生成裝置的遠端收容在充電單元的腔體之遠端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設置在第二連結位置中。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在裝置遠端的第一或第二連接器部;充電單元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生成裝置的至少一遠端部的腔體,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的另一者配置在腔體的遠端;以及當氣溶膠生成裝置的遠端收容在充電單元的腔體之遠端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設置在第二連結位置中。
在這些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一及第二接點在第一連結位置中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間的磁吸力可大於氣溶膠生成裝置與充電單元的腔體之間的摩擦力和在延伸位置與下壓位置間致動至少一彈性接點所需的偏置力之結合。
氣溶膠生成裝置具有該第一連接器部及該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者且該充電單元具有該第一連接器部及該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第一連接器部且充電單元可包含第二連接器部。有利地,由於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包含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將第二連接器設置在充電單元上可實質上保護至少一個彈性接點不受破壞。
於裝置包含在遠端面之連接器部的實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可配置在裝置中連接器部之近端。在裝置包含在遠端面之連接器部的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部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包含第一磁性元件。
在充電單元包含腔體且充電單元的連接器部配置在腔體的封閉端之情況中,可將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配置成使得磁性元件之磁性南北極與腔體的縱軸實質上對準。這可讓磁性保持手段幫助將氣溶膠生成裝置吸引到腔體中並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定位在電接合中。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一包含永磁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一包含複數個永磁體。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包含複數個永磁體。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一包含第一永磁體及第二永磁體。第一及第二永磁體可在連接器部中間隔開。在這些實施例的一些中,第一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可與第二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配置於相同方向中。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可與第二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配置於相反方向中。在這些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一連接器部及第二連接器部配置在第一及第二連結位置時且第一及第二永磁體經由其他連接器部的磁性元件而磁性連接於一磁路中時,可形成一磁路。
如本文中所用,「磁路」係指兩個永磁體之間的磁性連結,使磁場線從一個磁性元件通到另一個磁性元件。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第一及第二連結位置中時,磁場線可從第一永磁體經過其他連接器部的磁性元件通到第二永磁體。
在一些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部包含第一及第二永磁體。
如本文中所用,對磁體的磁性南北極之「方向」的參照用來指該磁體所產生的磁場線之方向。
如本文中所用,對磁體一部分之「磁極性」的參照係指磁極,例如該磁體的北極或南極。
在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一包含複數個永磁體的實施例中,每一個永磁體可包含延伸在兩個相對端之間的本體。本體的每一端可具有一個磁性南北極。在端部的第一者之磁性南北極的方向可配置在與本體相對端之磁性南北極相反的方向中。本體可具有延伸在該兩個相對端之間的長度,且每一端的磁性南北極可實質上配置成與本體的長度垂直。在於第二連接器中設置複數個永磁體的情況中,每一個永磁體之每一端的磁性南北極之方向可與彈性接點於延伸位置與下壓位置之間行進的方向平行。
換句話來說,複數個永磁體的各者之本體可具有上側及相對於上側的下側,上與下側延伸於兩個相對端之間本體的長度。在端部第一者之上側可具有第一磁極性且在端部第一者之下側可具有與第一磁極性相反之第二磁極性。端部第一者之磁性南北極具有與本體長度垂直的第一方向。在端部第二者(相對於第一端)之上側可具有第二磁極性,其為與在端部第一者之上側相反的極性。在端部第二者之下側可具有第一磁極性,其為與在端部第二者之上側相反的極性。在端部第二者之磁性南北極具有與本體長度垂直且與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
在一些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包含第二磁性元件,其包含兩個永磁體。每一個永磁體具有延伸於兩個相對端之間的本體。每一個永磁體具有第一端,其有具有第一方向之磁性南北極,以及第二端,其有具有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 向之磁性南北極。這兩個永磁體可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中,使得永磁體的各者受到來自另一個永磁體的磁排斥力。
永磁體的各者可具有在第一端之第一端面和在第二端之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可配置成彼此實質上平行。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為實質上弧形。第一及第二端面可實質上位在一平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弧形永磁體可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中,使得: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直接相對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且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直接相對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在第一及第二磁體為弧形的情況中,第一及第二擁有磁體可形成實質上環形磁性結構。這兩個永磁體可間隔開來,使得在永磁體的相對面之間設有間隙。第一及第二永磁體可實質上環繞第二連接器部的電接點。
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可具有與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之磁性南北極朝向相同方向的磁性南北極。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可具有與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之磁性南北極朝向相同方向的磁性南北極。換言之,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與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配置成相互磁斥。同樣地,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與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配置成相互磁斥。
此配置可進一步在第一與第二連接器部在第一及第二連結位置時增加第一連接器部之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
以另一種方式描述該配置,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相對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且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相對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磁斥第二永磁體的第 二端面且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磁斥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之上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的上側具有相同的磁極性。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之下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的下側具有相同的磁極性,其與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之上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的上側的磁極性相反。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之上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的上側具有相同的磁極性,其與第一永磁體的第一端面之上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二端面的上側的磁極性相反。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之下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的下側具有相同的極性,其與第一永磁體的第二端面之上側和第二永磁體的第一端面的上側的極性相反。
第一及第二永磁體可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的殼體中。第二連接器部的殼體可維持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的分離。第二連接器部的殼體可防止第一及第二永磁體之間的磁斥力推開永磁體。
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永磁體可配置成磁性相吸。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遞送、或供應電力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例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第一電接點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電力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尤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的電源傳輸電力至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從氣溶膠生成裝置傳輸資料至充電單元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 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例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第二電接點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氣溶膠生成裝置傳輸資料至充電單元。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亦可配置成接地連結。例如,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第三電接點可配置成接地連結。
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電力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並且從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裝置及從裝置傳輸資料至充電單元的至少一者。有利地,這可讓裝置僅包含單一電連接器部。與具有複數個電連接器部之裝置相比,這可減少氣溶膠生成裝置之大小及重量。
通常,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可充電電源。可充電電源可包含任何適當類型的可充電電源,比如電池或電容器。可充電電源可包含鋰離子電池。氣溶膠生成裝置之可充電電源可具有足以讓氣溶膠生成裝置傳遞一或多次用戶體驗之容量。一次用戶體驗一般包含使用者從氣溶膠生成裝置取得之一連串的抽吸,氣溶膠生成裝置藉由霧化氣溶膠形成基質來產生氣溶膠,並由使用者吸入裝置所產生的氣溶膠。構成一次典型用戶體驗之抽吸的次數可為任何適當的次數。通常,抽吸的數量可介於兩及二十次之間,可介於四及十二次之間,以及可約六或七次。氣溶膠生成裝置之可充電電源可具有足以讓氣溶膠生成裝置傳遞任何適當次數的用戶體驗之容量。可充電電源可具有足以讓氣溶膠生成裝置傳遞一、二、三、四、五或六次用戶體驗之容量。
類似地,充電單元可包含電源。充電單元的電源可包含任何適當類型的電源,比如電池或電容器。充電單元的電源可包含鋰離子電池。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讓電力得以傳送於充電單元的電源與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之間以充電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有利地,這可延長氣溶膠生成裝置的使用壽命。充電單元的電源可具有足以提供足夠的電荷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傳遞複數次用戶體驗之容量。充電單元的電源可具有足以提供足夠的電荷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傳遞任何適當次數的用戶體驗之容量,比如介於一及二十次之間用戶體驗、介於五及十五次之間用戶體驗以及約10次用戶體驗。有利地,這可讓使用者攜帶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充電單元兩者,以長時間使用氣溶膠生成裝置,比如超過一天或一星期,而無須將氣溶膠生成裝置連接到外部電源,比如市電,來充電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
通常,充電單元的電源為可充電式。充電單元的電源可比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具有更大的容量。充電單元的電源可比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具有更大的體積。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為手持型裝置。換言之,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適合握在使用者手中之任何大小及形狀。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與傳統香煙或雪茄類似的大小及形狀。氣溶膠生成裝置可為可攜式。通常,充電單元也為可攜式。充電單元可具有任何適當的大小及形狀。充電單元可具有與傳統一包香煙類似的大小及形狀。提供可攜式充電單元可讓使用者得以連同氣溶膠生成裝置一起攜帶充電單元。有利地,這可讓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製造得更小且更輕而不會犧牲氣溶膠生成裝置的操作 壽命,當裝置的可充電電源用光時,可從使用者所攜帶的可攜式充電單元充電氣溶膠生成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氣溶膠生成裝置。這可有利地得以從充電單元傳輸軟體更新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各者的其他電接點之至少一者可配置成從氣溶膠生成裝置傳輸資料至充電單元。這可得以從氣溶膠生成裝置傳輸使用資料至充電單元。使用資料可包括,例如,裝置之可充電電源的用電狀態、裝置的使用次數、霧化器之使用次數及氣溶膠形成基質識別資訊的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一電接點可配置成在充電單元的電源與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可充電電源之間傳輸電力,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或多個第二電接器可配置成從該充電單元傳輸資料至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從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傳輸資料至該充電單元的至少一者,以及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或多個第三電接點可配置成接地連結。
電接點可以由任何適當的導電材料製成。例如,可以例如銅或金之金屬製成電接點。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相同材料製成電接點,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不同材料製成電接點。
通常,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的各者之電接點彼此電分離或隔離。可藉由配置在相鄰的電接點之間的電絕緣材料來提供各連接器部之電接點的電分離或隔離。可藉由間隔相鄰的電接點來提供電分離或隔離。
如本文中所用,「導電的」係指具有於1x10-4Ωm或更小的電阻值之材料。如本文中所用,「電絕緣的」係指具有1x104Ωm或更大的電阻值之材料。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任何適當的大小及形狀。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任何適當形狀之橫截面。例如,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實質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型、菱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的橫截面。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具有實質上圓形的橫截面。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恆定的橫截面。氣溶膠生成裝置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圓形的橫截面。裝置可旋轉對稱於其之縱軸。裝置可具有圍繞其縱軸的大於一的重合數(order)之旋轉對稱性。裝置可實質上軸對稱於其之縱軸。在特定的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為實質上圓形的圓柱狀。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任何適當的直徑及任何適當的長度。氣溶膠生成裝置可為長條形。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實質上與傳統香煙或雪茄類似的形狀、直徑和長度。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介於約30mm及約150mm之間或介於約50mm及約120mm之間或介於約90mm及約100mm之間之長度。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介於約5mm及約30mm之間或介於約10mm及約20mm或約15mm之間之外直徑。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配置成收容菸匣、霧化器及氣溶膠生成物品之一或多者。氣溶膠生成裝置可配置成在一近端收容菸匣、霧化器及氣溶膠生成物品之一或多者。裝置可包含收容菸匣、霧化器及氣溶膠生成物品之一或多者的腔體。
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霧化器。在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霧化器的情況中,可將裝置配置成收容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物品或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菸匣。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氣溶膠生成裝置配置成收容霧化器或霧化器及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物品或包含氣溶膠形成基質之菸匣的組合。在裝置包含收容菸匣及氣溶膠生成物品之一或多者的腔體之情況中,霧化器可配置在腔體中。
裝置可包含在裝置之遠端的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裝置可包含在裝置之遠端面的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換言之,在裝置之遠端的一面,相對於該嘴端,可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裝置的遠端面可為實質上圓形。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殼體。在特定的實施例中,殼體可為實質上圓形的圓柱狀。殼體可包含任何適當的材料或多個材料的組合。適當材料的範例包括金屬、合金、塑膠或含有那些材料的一或多者之複合材料,或適用於食物或藥品應用之熱塑性塑料,例如聚丙烯,聚醚醚酮(PEEK)和聚乙烯。在特定實施例中,該材料既輕又不易破碎。
氣溶膠生成裝置之可充電電源可置於殼體內。殼體可包含收容氣溶膠生成物品及菸匣的一或多者之腔體。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霧化器。霧化器可為電加熱器。在裝置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生成物品或菸匣的腔體之情況中,霧化器可配置在腔體中。
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包含電路。電路可配置成在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時控制從充電單元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電力傳輸。電路可配置成控制從充電單元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從氣溶膠生成裝置至充電單元的一或多者之資料傳輸。電路可包含微處理器。
充電單元可具有任何適當的大小及形狀。
充電單元可具有任何適當形狀之橫截面。例如,充電單元可具有實質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的橫截面。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具有實質上矩形的橫截面。
充電單元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恆定的橫截面。充電單元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矩形的橫截面。在特定實施例中,充電單元可為實質上矩形的長方體。
充電單元可具有任何適當的直徑及任何適當的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具有實質上與傳統一包香煙類似的形狀、直徑和長度。充電單元具有介於約50mm及約200mm之間的長度。充電單元可具有介於約10mm及約150mm之間或介於約50mm及約100mm之間之外直徑。
充電單元可具有配置成收容該氣溶膠生成裝置之腔體。可將腔體配置成收容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可將腔體配置成收容整個氣溶膠生成裝置。充電單元的腔體可具有用於收容氣溶膠生成裝置之任何適當的大小及形狀。
充電單元之腔體可具有任何適當形狀之橫截面。例如,腔體可具有實質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八邊形的橫截面。在特定實施例中,充電單元的腔體可具有與收容在腔體中的氣溶膠生成裝置之橫截面實質上相同形狀之橫截面。在一些特定的實施例中,腔體具有實質上圓形的橫截面。
充電單元之腔體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恆定的橫截面。腔體可沿其長度具有實質上圓形的橫截面。腔體可為實質上圓形的圓柱狀。腔體可實質上軸對稱於其縱軸。
充電單元之腔體可具有任何適當的直徑及任何適當的長度。
在特定實施例中,充電單元的腔體可具有實質上相等或稍大於氣溶膠生成裝置之直徑的直徑。
充電單元之腔體可為長條形。腔體可具有小於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長度的長度,使得當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被收容在充電單元的腔體中時,氣溶膠生成裝置的近端或下游端超出腔體。充電單元的腔體可具有實質上等於或稍大於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長度的長度,使得氣溶膠生成裝置的實質上全部長度都被收容在充電單元的腔體中。有利地,這可讓裝置完全圍封在腔體內並可讓充電單元保護裝置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可配置在該充電單元之腔體中。此配置可實質上屏蔽或保護連接器部不受外界環境影響。腔體可具有一開放端。開放端可使氣溶膠生成裝置插入腔體中並自腔體予以移除。腔體可具有相對於開放端之一封閉端。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該一者可配置在充電單元之腔體的封閉端。
在一些特定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可配置在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之一端面,而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可配置在充電單元之腔體的封閉端之一端面。在這些特定實施例中,可透過將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遠端插入充電單元的腔體之開放端,並使配置在裝置之遠端面的連接器部接觸在充電單元的腔體之封閉端面的連接器部,以電接合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
在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充電單元的腔體為實質上圓形圓柱狀的情況中,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在腔體中圍繞其縱軸自由旋 轉。在這些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得以使裝置以相較於充電單元之腔體的任何角位置插入腔體中,並使氣溶膠生成裝置在腔體中旋轉而不會斷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間的電連結。
充電單元可包含殼體。在特定實施例中,殼體可為實質上矩形的長方體。殼體可包含任何適當的材料或多個材料的組合。適當材料的範例包括金屬、合金、塑膠或含有那些材料的一或多者之複合材料,或適用於食物或藥品應用之熱塑性塑料,例如聚丙烯,聚醚醚酮(PEEK)和聚乙烯。在特定實施例中,該材料既輕又不易破碎。
在充電單元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裝置的腔體之情況中,殼體可界定腔體。充電單元可包含用於封閉腔體的開放端之手段,比如樞接至殼體的蓋子。
在充電單元包含電源的情況中,電源可安置在殼體中。充電單元可包含用於將充電單元連接至外部電源的手段,比如市電,以充電充電單元之電源。
充電單元可包含電路。電路可配置成在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電接合時控制從充電單元至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電力傳輸。電路可配置成控制從充電單元至氣溶膠生成裝置及從氣溶膠生成裝置至充電單元的一或多者之資料傳輸。電路可包含微處理器。
亦可設想到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用作除了電操作氣溶膠生成系統以外之電性系統之電連接器。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電連接器可特別適合包含可攜式電性裝置及充電單元的系統,其中可攜式電性裝置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而充電單元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一種包含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電連接器。
詳言之,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含:第一連接器部以及以可釋放方式電連接至第一連接器部的第二連接器部。第一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以及第一磁性元件。第二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其中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為可致動於延伸位置與下壓位置之間並被偏置成返回到延伸位置之彈性接點;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定位在第一連結位置,其中: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處於延伸位置;第一連接器部配置成接觸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且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延伸位置移動到下壓位置所需的力。
於上關於第一態樣所述的任何特徵亦適用於第二態樣。
40‧‧‧第一連接器部
43‧‧‧第一電接點
44‧‧‧第二電接點
45‧‧‧第三電接點
46‧‧‧圓形平面
48‧‧‧凹部
50‧‧‧第二連接器部
53‧‧‧第一電接點
54‧‧‧第二電接點
55‧‧‧第三電接點
56‧‧‧圓形平面
58‧‧‧突出部
59‧‧‧第二磁性元件
100‧‧‧氣溶膠生成系統
101‧‧‧氣溶膠生成裝置
103‧‧‧充電單元
104‧‧‧腔體
105‧‧‧電池
106‧‧‧電路
201‧‧‧氣溶膠生成裝置
204‧‧‧腔體
210‧‧‧第一磁性元件
220‧‧‧第二磁性元件
222、223‧‧‧鐵磁材料環
224‧‧‧圓柱狀通道
225、226‧‧‧磁體
240‧‧‧第一連接器部
250‧‧‧第二連接器部
258‧‧‧凹部
201'‧‧‧氣溶膠生成裝置
204'‧‧‧腔體
210'‧‧‧第一磁性元件
220'‧‧‧第二磁性元件
225'、226'‧‧‧永磁體
240'‧‧‧第一連接器部
250'‧‧‧第二連接器部
220"‧‧‧第二磁性元件
225"、226"‧‧‧永磁體
將參照附圖舉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圖中:第1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之第一連接器部的示意圖;第2圖顯示第1圖之第一連接器部的透視圖;第3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之第二連接器部的示意圖,第二連接器部可與第1圖之第一連接器部相容;第4圖顯示第3圖之第二連接器部的透視圖;第5圖顯示電操作器氣溶膠生成系統之示意圖,該系統包含包括第1及2圖之第一連接器部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被收容在包括第3及4圖之第二連接器部的充電單元中; 第6圖顯示與第3及4圖的第二連接器部相容之磁性保持結構的示意圖;第7圖顯示第6圖之磁性保持結構的截面圖;第8圖顯示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其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以及第6及7圖之磁性保持手段;第9圖顯示與第3及4圖的第二連接器部相容之磁性保持結構的另一個實施例之透視圖;第10圖顯示第9圖之配置的磁體之一的前視圖;第11圖顯示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其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以及第9及10圖之磁性保持手段;第12圖顯示在第一連結位置中的第11圖之電連接器的側視圖;第13圖顯示在第二連結位置中的第11圖之電連接器的側視圖;第14圖顯示與第3及4圖的第二連接器部相容之磁性保持結構的另一個實施例之透視圖;以及第15圖顯示第12圖之配置的磁體之一的前視圖。
第1及2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電操作氣溶膠生成系統的第一連接器部40之示意圖。第一連接器部40配置在氣溶膠生成裝置(未圖示)的遠端面。第一連接器部40包含三個電接點,第一電接點43、第二電接點44及第三電接點45。
第一連接器部40包含圓形平面46,其具有位在該面中央的凹部48。凹部48為圓形的圓柱狀,具有在面46之開口端、相對的封閉端以及延伸在開口端與封閉端面之間的管狀側 壁。凹部的封閉端面為圓形並位在與面46之平面呈實質上水平的一平面上。圓形面46具有約10mm的直徑而凹部48具有約4mm的直徑及約4mm的深度。
第一電接點43為圓形並實質上延伸於凹部48的封閉端面上方。由凹部48的側壁界定第一電接點43的外邊緣,因此第一電接點的直徑與凹部的直徑相同。第二電接點44為管狀並實質上延伸於凹部48的管狀側壁上方。第二電接點44具有約0.1mm的厚度,使得第二電接點44在凹部48中的設置不會顯著地減少凹部48的直徑。第二電接點44具有約3.8mm的寬度,並設置在凹部48中而使得第二電接點44不致於延伸到凹部48的封閉端面。此設置確保第二電接點44不接觸第一電接點44。第三電接點45為環形並實質上延伸於面46上方。第三電接點45具有約8mm的外直徑以及約4.6mm的內直徑,使得第三電接點45不接觸第二電接點44。在此配置中,第一、第二及第三電接點43、44、45彼此皆電隔離。
第一及第三電接點43及45位在不同但平行的平面上,而第二電接點44延伸於圓柱表面上,其與第一及第三電接點43及45的平面垂直。
在此實施例中,以銅合金形成第一電接點,以SS304不鏽鋼形成第二電接點,並以SS430不鏽鋼形成第三電接點45。
第一連接器部40的電接點43、44、45的配置之一項優點在於電接點具有圍繞一軸之圓形旋轉對稱性,該軸通過第一接點43中央並與第一電接點43的平面垂直。這使第一連接器部43得以在繞著該軸的任何旋轉定向連接到第二連接部並呈現一致的接點配置給第二連接器部。因此,第一連接器部43可在 第一連接器部43相對於第二連接器部繞著第一連接器部43的該軸之任何定向連接至第二連接器部。
第3及4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電操作的氣溶膠生成系統的第二連接器部50之示意圖。第二連接器部50配置在充電單元(未圖示)之腔體的封閉端面。第二連接器部50包含四個電接點,第一電接點53、第二電接點54及兩個第三電接點55。
第二連接器部50包含圓形平面56,其具有位在該面的中央之突出部58。突出部58自面56以和面56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往外延伸。突出部58為實質上圓形的圓柱狀並包含一端面及延伸在面56及突出部58的開放端面之間的一管狀側壁。突出部58的端面為圓形並位在與面56之平面呈水平的一平面上。突出部具有和第一連接器部40之凹部48實質上相同的形狀,具有約3mm的高度並具有比約3.3mm的凹部48稍小之最大直徑,使得第二連接器部50的突出部58可緊密地適配於第一連接器部40之凹部48內。突出部58的直徑或寬度朝突出部的端面減少,使得突出部58的端面與側壁之間的界面為斜面,以便於將突出部58定位在第一連接器部40的凹部48內。
第一電接點53為配置在突出部58之端面上的彈性接腳型接點或「單針彈簧接腳型」接點。第一電接點53以與突出部相同的方向自突出部58之端面往外延伸。第二電接點54為配置在突出部58之側壁的板簧。第二電接點54以和側壁垂直並與平面56平行的方向自突出部58的側壁徑向往外延伸約0.3mm的最大距離。兩個第三電接點55為與第一電接點53類似的單針彈簧接腳型接點。這兩個第三電接點55以和面56垂直以及與第一電接點53平行的方向自面56往外延伸。
這兩個第三電接點55以相反方向自第一電接點53徑向往外隔開,使得第一電接點53及這兩個第三電接點55呈一條線配置。這兩個第三電接點55與第一電接點53間隔相等的距離,其自接點之中央軸起測量約為2.75mm。第二連接器部50之第三電接點54與第一電接點53之間的距離大於突出部58的直徑。
在此實施例中,以黃銅形成單針彈簧接腳型接點53及55,並以SS301不鏽鋼形成板簧接點54。
單針彈簧接腳型接點53及55通常在未被擠壓時自第二連接器部50的面上方延伸約1mm,並在被完全擠壓時自其所延伸的面上方延伸約0.5mm。
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40及50包含磁性保持手段。磁性保持手段包含以第一連接器部40之第三電接點45的形式呈現之第一磁性元件,其包含鐵磁金屬環或帶。磁性保持手段進一步包含第二磁性元件59,其包含一對鐵磁元件之弧形體,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50之電接點的相對側。第二磁性元件59與第二連接器部50之電接點電隔離。
在此實施例中,以鐵磁不鏽鋼(比如是SS430不鏽鋼)形成第一連接器部40的第三電接點45(亦即第一磁性元件),並以釹、鐵和硼的合金形成第二磁性元件59,該合金經磁化形成永磁體。
當第一連接器部40移到第一連接器部50附近時,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吸引到一起,壓縮第二連接器部50之單針彈簧接腳型接點53及55並使各連接器部之電接點電接合。磁性保持手段有助於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保持在電接合中。
可理解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可由自替代的材料所形成並可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中。例如,第一磁性元件可配置在第一連接器部40的電接點後面,形成在第三電接點45下方並環繞凹部48的鐵磁材料環。
也應理解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可包含磁化材料而第二磁性元件可包含未磁化的磁性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兩者皆可包含磁化磁性材料。
第5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位在氣溶膠生成系統100中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40及50。
氣溶膠生成系統100包含氣溶膠生成裝置101,其具有配置在一遠端面之第一連接器部40。氣溶膠生成系統100進一步包含充電單元103,其包含用於收容氣溶膠生成裝置101之遠端的腔體104。腔體104包含在一封閉端面之第二連接器部50。充電單元103進一步包含置於殼體中之電池105及電路106。該殼體界定圓形圓柱狀腔體104。
藉由將氣溶膠生成裝置101的遠端插入充電單元103的腔體104中,第一連接器部40及第一連接器部50可被帶至電接合。氣溶膠生成裝置101為圓形圓柱狀且充電單元103的腔體104也為圓形圓柱狀,並具有比氣溶膠生成裝置101之直徑稍大的直徑。將氣溶膠生成裝置101的遠端插入腔體104中會使第一連接器部40的面46與第二連接器部50的面56對齊。對齊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40及50的面46及56亦會分別使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40及50的凹部48及突出部58、第一電接點43及53、第二電接點44及54及第三電接點45及55對齊。依此,在令第一連接器部40與第二連接器部50接觸時,突出部 58收容於凹部48之中,第一電接點43與53電接合,第二電接點44與54電接合,且第三電接點45與55電接合。
第6、7及8圖顯示磁性保持手段的一實施例,其用於在當系統之氣溶膠生成裝置201收容於系統的充電單元之腔體204之中時以可釋放方式保持本發明的氣溶膠生成系統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間的電接合。磁性保持手段包含位在氣溶膠生成裝置201之遠端的第一磁性元件210以及在腔體204之封閉端的第二磁性元件。
氣溶膠生成裝置201包含在遠端面之第一連接器部24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210不形成第一連接器部240的第三電接點。第一磁性元件210包含鐵磁材料環,其配置在裝置201第一連接器部250的近端。該環環繞第一連接器部250的凹部258並與第一連接器部240電隔離。
充電單元的腔體204包含在一封閉端面之第二連接器部250。第二磁性元件220包含管狀磁性結構,如第6及7圖中詳細顯示。第二磁性元件220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250下方並與第二連接器部250電隔離。
第6及7圖顯示第二磁性元件220之示意圖。第二磁性元件220一般包含兩個鐵磁材料環222及223,此兩環對齊而得以提供穿過環222及223之未受阻擋的圓柱狀通道204。環222,223沿著圓柱狀通道的軸間隔開來,並透過兩個永磁體225,226分隔。
這兩個永磁體225及226彼此相同。永磁體的每一者包含一半圓弧,其具有等於環222及223之半徑的半徑。永磁體225及226配置成在中央通道的相對側大致上環繞圓柱狀通 道224。永磁體225及226的磁性南北極以相同方向定向,如第7圖中的字母「N」及「S」所示。
各個磁體225及226具有相對側以及延伸於相對側之間的一本體。各個磁體225及226的本體具有延伸於端部之間的弧形上側及相對的弧形下側。各個磁體225及226具有在上及下側之一的單一磁性北極和在上及下側之相對者的單一磁性南極。在此實施例中,磁體225及226的磁性北極配置在與頂環222相鄰之磁體上側,而磁體225及226的磁性南極則配置在與底環223相鄰之磁體下側。在此配置中,第二磁性元件220形成大致管狀的永磁體。
第二磁性元件220配置在充電單元中第二連接器部250下方在腔體204的封閉端。通過第二磁性元件220之中央通道223與第二連接器部250的突出部258對齊,而使得電連接器將第二連接器部250之第一及第二電接點(配置在突出部258上)連接到充電單元的電路。
第二磁性元件220之磁性南北極大致上與腔體204的縱軸對齊。當第一連接器部240移到腔體之中並到第二連接器部250附近時,第二磁性元件220磁化氣溶膠生成裝置中之第一磁性元件210,且第一磁性元件210與第二磁性元件220之間的磁吸力會沿著腔體204的縱軸將氣溶膠生成裝置吸向第二連接器部250以及在封閉端的第二磁性元件220。此動作促成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之電連結。
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電接合時,第一與第二磁性元件210及220之間的磁吸力會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一起以可釋放方式保持在電接合中。換言之,第 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在腔體204的縱軸方向中抵抗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之分離。如此,需要額外的力量來分離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
第9、10及11圖顯示磁性保持手段的另一個實施例,其用於在當系統之氣溶膠生成裝置201'收容於系統的充電單元之腔體204'之中時以可釋放方式保持氣溶膠生成系統之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之間的電接合。磁性保持手段包含位在氣溶膠生成裝置201'之遠端的第一磁性元件210'以及在腔體204之封閉端的第二磁性元件220'。
氣溶膠生成裝置201'包含在遠端面之第一連接器部240'。在此實施例,第一連接器部240'之第三電接點包含第一磁性元件210',並因此,第一磁性元件210'包含環繞第一連接器部240'之凹部的鐵磁材料環。
充電單元的腔體204'包含在腔體的一封閉端面之第二連接器部250'。第二磁性元件220'包含兩個弧形永磁體225'及226',如第9及10圖中所示。這兩個永磁體225'及226'為弧形且具有與第一連接器部210'的第三電接點相同的曲率。永磁體225'及226'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250'的相對側上並與第二連接器部250'電隔離。永磁體225'及226'配置成在相對側上繞著圓柱狀通道224'橫向彎曲並大致上環繞圓柱狀通道224'。永磁體225'及226'亦為橫向間隔開,使永磁體225'及226'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250'的第三電接點相對側上,其中第三電接點設置在其之間。
如第11圖中所示,永磁體225'及226'延伸於第二連接器部250'的表面上方。永磁體225'及226'的一弧形上表面 配置於,當單針彈簧接腳接點在其壓縮位置時,略低於第三電接點單針彈簧接腳的頂部之一位置。在此配置中,當裝置201'配置在腔體204'中且第一連接器部240'接觸第二連接器部250時,裝置201'的第一磁性元件210'配置成鄰接充電單元的凹部204'之第二磁性元件220'。
各個磁體225'及226'具有在上及下側之一的單一磁性北極以及在上及下側之相對者的單一磁性南極。如圖10中針對磁體225'所示,當各個磁體從前面看去,看著弧形磁體的相對端面時,磁體的兩個端面皆具有以相同方向定向之磁性南北極。
永磁體225'及226'的磁性南北極以相反方向定向,如第10圖中的字母「N」及「S」所示。磁體225'的磁性北極及磁體226'的磁性南極配置成,以通過磁體之中央通道方向,從第二連接器部250'之表面延伸出去。在此配置中,當裝置201'配置於腔體204'中且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接合時,磁體225'的磁性北極及磁體226'的磁性南極配置成鄰接第一磁性元件210'。在此配置中,永磁體225'、第一磁性元件210'及永磁體226'形成磁路。
第一磁性元件210'與第二磁性元件220'之間的磁吸將氣溶膠生成裝置沿腔體204'的縱軸吸向第二連接器部250'以及在封閉端的第二磁性元件220'。如先前的實施例般,此動作促成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之電連結。
第12圖顯示在第一連結位置中的第一連接器部240'及第二連接器部250'。在第一連結位置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電接合。換言之,在第一連結位置中,連接器部的第一電接點接合,連接器部的第二電接點接合並且連接器部 的第三電接點接合。在第一連結位置中,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一彈性接腳型接點(未圖示)以及第三彈性接腳型接點在其延伸位置中。在第一連結位置中,第一磁性元件210'及第二磁性元件220'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一及第二彈性接腳型接點下壓所需的力以及裝置與充電單元之間的摩擦力。因此,藉由磁吸力將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吸引在一起。將裝置移動到充電單元的腔體中之使用者,當第一連接器部抵靠彈性接腳型接點時,透過第一連結位置不會感受到在第一連結位置的額外阻力,因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210'及220'之間的磁吸力有效地掩蓋彈性接腳型接點施加於裝置上的偏置力。在此實施例中,當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在第一連結位置時,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210'及220'分隔約0.5毫米。
第13圖顯示在第二連結位置中的第一連接器部240'及第二連接器部250'。在第二連結位置中,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240'及250'亦電接合。在第二連結位置中,第二連接器部之第一彈性接腳型接點(未圖示)以及第三彈性接腳型接點在其下壓位置中。在第二連結位置中,第一磁性元件210'及第二磁性元件220'之間的磁吸力大於第二連接器部250'之彈性接腳型接點所施加在第一連接器部240’上之偏置力以及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重量的結合,使得可將充電單元和裝置倒置而氣溶膠生成裝置仍可藉由磁吸力保持在第二連結位置中。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二連結位置中在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設置小間隙。應可理解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在第二連結位置中可直接接觸。
第14及15圖顯示上述第9、10及11圖之磁性保持手段的第二磁性元件之一替代實施例。第14及15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之第二磁性元件220"包含兩個弧形永磁體225"及226",其與第9及10圖之永磁體225'及226'相同。永磁體225"及226"與永磁體225'及226'之差別在於磁性南北極的配置。
永磁體225"及226"之上及下側的各者具有一磁性北極及一磁性南極。針對各個磁體225"及226",上側的磁性北極配置在下側的磁性北極之相對端。同樣地,上側的磁性南極配置在下側的磁性南極之相對端。換句話來說,各個磁體225"及226"的各端面具有在相反方向中的磁性南北極。如第14圖中針對磁體225"所示,在此配置中,當從前面觀看各個磁體並看著弧形磁體的兩個端部表面時,端部表面具有以相反方向定向的磁性南北極。換言之,磁性北極配置在磁體的斜對角,且磁性南極配置在磁體的斜對角。
永磁體225"及226"以與先前針對第11圖中所示的實施例所述之磁體225'及226'類似的方式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未圖示)周圍。當磁體225"及226"配置在第二連接器部周圍時,磁體225"的磁性北極配置成鄰接第二磁體226"的磁性北極,且磁體225"的磁性南極配置成鄰接第二磁體226"的磁性南極,如第12圖中所示。在此配置中,當第一磁性元件配置在磁體225"及226"的弧形上表面旁時,磁體225"及226"及第一磁性元件形成取代先前有關於第9、10及11圖的實施例所述之路徑的替代磁路。
可理解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之永磁體可具有以反方向定向的磁性南北極。可理解到在第二磁性元件包 含超過一個永磁體的實施例中,磁體的磁性南北極可以替代配置定向。可理解到在其他實施例中,氣溶膠生成裝置的第一磁性元件可包含一或多個永磁體。
可理解到關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或態樣所述之特徵可適用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或態樣。
201'‧‧‧氣溶膠生成裝置
204'‧‧‧腔體
210'‧‧‧第一磁性元件
220'‧‧‧第二磁性元件
240'‧‧‧第一連接器部
250'‧‧‧第二連接器部

Claims (18)

  1. 一種氣溶膠生成系統,其包含:一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用於收容一氣溶膠形成基質並從該氣溶膠形成基質產生一氣溶膠,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一可充電電源;一充電單元,其可電連接至該氣溶膠生成裝置以供應電力至該氣溶膠生成裝置以將該可充電電源充電;以及一電連接器,其包含:一第一連接器部,其包含:複數個電接點;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第二連接器部,其以可釋放方式電連接至該第一連接器部,該第二連接器部包含:複數個電接點,其中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為彈性接點,其可致動於一延伸位置與一下壓位置之間並被偏置於該延伸位置;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其中: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一者且該充電單元包含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之另一者;以及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定位在一第一連結位置中,其中:該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在該延伸位置中;該第一連接器部配置成接觸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以及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磁吸力大於將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從該延伸位置移動至該下壓位置所需的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該第一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至少為0.15牛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該第一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介於約0.2牛頓及約10牛頓之間。
  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在該延伸位置與該下壓位置之間的行進長度介於約0.3mm及約0.7mm之間。
  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進一步可定位在一第二連結位置中,其中:該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個電連接至該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個;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彼此磁吸;以及該第二連接器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在該下壓位置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定位在該第二連結位置中時:在該下壓位置中的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對該第一連接器部施加一偏置力;以及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大於由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對該第一連接器部所施加的該偏置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該第二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至少為1牛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該第二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介於約1.5牛頓及約4牛頓之間。
  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器部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至少一者由該第一磁性元件所形成。
  1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磁性元件包含一永磁體。
  1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器部包含:一面及實質上配置於該面中央中的一凹部,該凹部具有一封閉端、在該面之一開放端以及延伸於該開放端與該封閉端之間的一側壁;配置在該凹部的該封閉端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一者;配置在該凹部的該側壁並實質上環繞該第一電接點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二者;以及配置在該面並實質上環繞該第一電接點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三者;以及該第二連接器部包含:一面及配置成實質上位於該面中央中的一突出部,該突出部具有一端面及延伸於該面與該突出部之該端面之間的一側壁;配置在該突出部的該端面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一者; 配置在該突出部的該至少一側壁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二者;以及配置在該面之該複數個電接點的一第三者,該複數個電接點的該第三者為一彈性接腳型接點。
  1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在該第二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大於該氣溶膠生成裝置之重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在該裝置的一遠端之該第一或第二連接器部;該充電單元包含用於收容該氣溶膠生成裝置的至少一遠端部之腔體,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的另一者被配置在該腔體的一遠端;以及當該氣溶膠生成裝置的該遠端收容在該充電單元之腔體的該遠端時,該第一及第二連接器部可定位在該第二連結位置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接點在第一連結位置中時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間的該磁吸力大於該氣溶膠生成裝置與該充電單元的該腔體之間的摩擦力和使該至少一個彈性接點致動於該延伸位置與該下壓位置之間所需的該偏置力的結合。
  1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氣溶膠生成裝置包含該第一連接器部而該充電單元包含該第二連接器部。
  1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磁性元件之一包含一第一永磁體及與該第一永磁體間隔開的一第二永磁體;以及該第一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與該第二永磁體的磁性南北極以相反方向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二連接器部的該第二磁性元件包含兩個永磁體,每一個永磁體具有:延伸在兩個相對端之間的一本體;具有含有一第一方向之磁性南北極的一第一端;以及具有含有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之磁性南北極的一第二端;以及該兩個永磁體配置在該第二連接器部中,使該些永磁體的各者受到來自另一個永磁體之磁斥力。
  1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所述之氣溶膠生成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繞該第一連接器部的一軸為圓形對稱,且該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與該第二連接器部的該複數個電接點可在該第一連接器部相對於該第二連接器部圍繞該第一連接器部的該軸之任何定向電連接。
TW108124869A 2018-07-19 2019-07-15 氣溶膠生成系統 TWI834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6246 WO2020014917A1 (en) 2018-07-19 2018-07-19 Magnetic connector
WOPCT/CN2018/096246 2018-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3830A true TW202013830A (zh) 2020-04-01
TWI834689B TWI834689B (zh) 2024-03-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51302A1 (en) 2021-08-19
EP3823475A4 (en) 2022-03-02
EP3823475A1 (en) 2021-05-26
KR20210030907A (ko) 2021-03-18
AR115809A1 (es) 2021-03-03
RU2764289C1 (ru) 2022-01-17
WO2020014917A1 (en) 2020-01-23
CN112351696A (zh) 2021-02-09
PH12020552027A1 (en) 2021-06-07
JP2024038445A (ja) 2024-03-19
BR112020026782A2 (pt) 2021-03-30
JP2022501010A (ja) 2022-01-06
JP7463302B2 (ja) 2024-04-08
IL278842A (en) 2021-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31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CN110536613B (zh) 具有容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JP2024038445A (ja) 磁気コネクター
JP2023548875A (ja) 改善された電気コネクター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
TWI834689B (zh) 氣溶膠生成系統
KR102666883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