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7885A - 可變形行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變形行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7885A
TW201947885A TW107116286A TW107116286A TW201947885A TW 201947885 A TW201947885 A TW 201947885A TW 107116286 A TW107116286 A TW 107116286A TW 107116286 A TW107116286 A TW 107116286A TW 201947885 A TW201947885 A TW 2019478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portion
mobile device
geometric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4332B (zh
Inventor
簡鴻鈞
范裕昇
Original Assignee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6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4332B/zh
Priority to US16/392,882 priority patent/US1081900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47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3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變形行動裝置,包括:一上蓋、一底座、一轉軸元件、一支撐元件、一天線結構,以及一覆蓋元件。該轉軸元件係連接於該上蓋和該底座之間,使得該可變形行動裝置能翻轉以操作於一筆記本模式或一平板模式。該天線結構係設置於該支撐元件上。該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輻射部和一第二輻射部,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正饋入點,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負饋入點,而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形成一耦合間隙。該覆蓋元件係用於覆蓋住該支撐元件、該天線結構,以及該轉軸元件之至少一部份。

Description

可變形行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變形行動裝置(Convertible Mobile Device),特別係關於一種可變形行動裝置及其天線結構(Antenna Structure)。
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的發達,行動裝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見的例如:手提式電腦、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攜帶型電子裝置。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行動裝置通常具有無線通訊的功能。有些涵蓋長距離的無線通訊範圍,例如:行動電話使用2G、3G、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頻帶進行通訊,而有些則涵蓋短距離的無線通訊範圍,例如:Wi-Fi、Bluetooth系統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頻帶進行通訊。
天線為支援無線通訊之行動裝置中不可或缺之元件。然而,天線很容易受到鄰近金屬元件所影響。以可變形行動裝置為例,當其操作於不同模式時,因為其內之天線元件和金屬元件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常造成天線元件受到干擾且整體通訊品質下滑。有鑑於此,勢必須提出一種全新解決方案,以克服傳統技術所面臨之問題。
在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變形行動裝置,包括:一上蓋;一底座;一轉軸元件,連接於該上蓋和該底座之間,使得該可變形行動裝置能翻轉以操作於一筆記本模式或一平板模式;一支撐元件;一天線結構,設置於該支撐元件上,其中該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輻射部和一第二輻射部,當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正饋入點時,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負饋入點,而當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負饋入點時,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正饋入點;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包括一第一幾何部、一第二幾何部,以及一第三幾何部,該第一幾何部之一縱軸平行於該第二輻射部之一側,該第二幾何部連接至該第一幾何部,該第二幾何部之一縱軸與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縱軸垂直,該第二幾何部係間接或直接連接至該第三幾何部之一第一側,該第三幾何部之一第二側與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形成一間隙,而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延伸線係相互垂直;其中該第二幾何部具有相對之二側,該二側之間具有一中心延伸線,該中心延伸線與該二側之垂直距離相等,而該中心延伸線與該二側之其中一者之垂直距離係小於該中心延伸線與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二側之垂直距離之90%;以及一覆蓋元件,覆蓋住該支撐元件、該天線結構,以及該轉軸元件之至少一部份。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支撐元件係由非導體材質所製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係藉由雷雕技術(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而形成於該支撐元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幾何部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縱軸係介於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之間,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第一側以及該第二側之間之最大距離係小於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一第三側之間之最大距離之90%,而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該第三側係相對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形成一耦合間隙,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正饋入點或負饋入點係位於該第一輻射部之該第一端,而該第一輻射部之該第二端為一開路端並鄰近於該耦合間隙。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係呈現一L字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係呈現一直條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負饋入點或該正饋入點係位於該第二輻射部之該第一端,而該第二輻射部之該第二端為一開路端並鄰近於該耦合間隙。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輻射部係呈現一直條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輻射部係呈現一L字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之長度係大於該第二輻射部之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係至少部份包圍住一非金屬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非金屬區域係呈現一L字形、一T字形或一矩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涵蓋一第一頻帶和一第二頻帶,該第一頻帶係介於2400MHz至2500MHz之間,而該第二頻帶係介於5150MHz至5850MHz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係激發產生一基頻共振模態,以形成該第一頻帶。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更激發產生一高階共振模態,以形成該第二頻帶。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之總長度係小於該第一頻帶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部之長度或該第二輻射部之長度係等於該第二頻帶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耦合間隙之寬度係小於3mm。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覆蓋元件係由非導體材質所製成。
100‧‧‧可變形行動裝置
110‧‧‧上蓋
111‧‧‧上蓋外殼
112‧‧‧顯示器框架
120‧‧‧底座
121‧‧‧框架
122‧‧‧底座外殼
130‧‧‧轉軸元件
140‧‧‧支撐元件
150、650‧‧‧天線結構
155、655‧‧‧非金屬區域
160、660‧‧‧第一輻射部
161、661‧‧‧第一輻射部之第一端
162、662‧‧‧第一輻射部之第二端
165‧‧‧第一輻射部之末端彎折部份
1610‧‧‧第一幾何部
1611‧‧‧第一幾何部之第一側
1612‧‧‧第一幾何部之第二側
1620‧‧‧第二幾何部
1621、1622‧‧‧第二幾何部之二側
1630‧‧‧第三幾何部
1631‧‧‧第三幾何部之第一側
1632‧‧‧第三幾何部之第二側
1633‧‧‧第三幾何部之第三側
170、670‧‧‧第二輻射部
171、671‧‧‧第二輻射部之第一端
172、672‧‧‧第二輻射部之第二端
180‧‧‧覆蓋元件
181‧‧‧第一區域
182‧‧‧第二區域
190‧‧‧信號源
675‧‧‧第二輻射部之末端加寬部份
FB1‧‧‧第一頻帶
FB2‧‧‧第二頻帶
FP‧‧‧正饋入點
FN‧‧‧負饋入點
G1、G2‧‧‧間距(間隙)
GC1、GC2‧‧‧耦合間隙
第1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之立體圖。
第1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轉軸元件、支撐元件、天線結構,以及覆蓋元件之分解圖。
第1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天線結構和支撐元件之俯視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操作於筆記本模式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時天線結構之電壓駐波比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操作於平板模式之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操作於平板模式時天線結構之電壓駐波比圖。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天線結構和支撐元件之俯視圖。
為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當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詞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僅限定於」。「大致」一詞則是指在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一定誤差範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達到所述基本之技術效果。此外,「耦接」一詞在本說明書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性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 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至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裝置,或經由其它裝置或連接手段而間接地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第1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Convertible Mobile Device)100之立體圖。可變形行動裝置100可操作於一筆記本模式(Notebook Mode)或一平板模式(Tablet Mode)。在第1A圖之實施例中,可變形行動裝置100包括:一上蓋(Upper Cover)110、一底座(Base)120、一轉軸元件(Hinge Element)130、一支撐元件(Supporting Element)140、一天線結構(Antenna Structure)150,以及一覆蓋元件(Cover Element)180。第1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轉軸元件130、支撐元件140、天線結構150,以及覆蓋元件180之分解圖。第1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天線結構150和支撐元件140之俯視圖。請一併參考第1A、1B、1C圖。必須理解的是,雖然未顯示於第1A、1B、1C圖中,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更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觸控面板(Touch Control Panel)、一處理器(Processor)、一電池模組(Battery Module),以及一輸入輸出裝置(Input/Output Device)。
上蓋110可包括一上蓋外殼(Upper Cover Housing)111和相對於上蓋外殼之一顯示器框架(Display Frame)112,其中一顯示器(Display Device)可以內嵌於顯示器框架112之中。底座120可包括一框架121(Frame)和相對於框架121之一底座外殼(Base Housing)122。例如,框架121可為一鍵盤框架(Keyboard Frame),其中一鍵盤(Keyboard)可以內嵌於鍵 盤框架121之中。必須理解的是,上蓋外殼111、顯示器框架112、鍵盤框架121,以及底座外殼122即分別指筆記型電腦製造業中慣稱之「A件」、「B件」、「C件」,以及「D件」。轉軸元件130係連接於上蓋110和底座120之間。藉由使用轉軸元件130,可變形行動裝置100可以選擇性地翻轉(Flip Over)以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或平板模式兩者其一。
支撐元件140可由非導體材質(Nonconductive Material)所製成,例如:塑膠材質。支撐元件140之形狀和種類在本發明中並不特別限制。天線結構150可由金屬材質所製成,例如:銅、銀、鋁、鐵,或是其合金。天線結構150係設置於支撐元件14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結構150係藉由雷雕技術(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而形成於支撐元件140上。
請參考第1B圖。覆蓋元件180係用於覆蓋住支撐元件140、天線結構150,以及轉軸元件130之至少一部份。例如,覆蓋元件180具有一中空內部,此中空內部可再劃分為彼此相鄰之一第一區域181和一第二區域182,其中轉軸元件130之至少一部份可位於第一區域181,而支撐元件140和天線結構150可位於第二區域182。在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元件180係藉由一螺絲(Screw)來鎖附固定於轉軸元件130上。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元件180更藉由另一螺絲和一卡溝(Slot Wedge)來鎖附固定於支撐元件140上。由於覆蓋元件180係由非導體材質所製成,其將不會干擾天線結構150之輻射場型(Radiation Pattern),因此其結構及形狀不受限。圖式中的覆蓋元件180的結構及形狀 之繪示主要係供天線結構150及轉軸元間130相對位置參考之用。另外,此種天線結構150與轉軸元件130、覆蓋元件180互相整合之設計更有助於微縮整體天線尺寸。
請參考第1C圖。天線結構150包括一第一輻射部(Radiation Element)160和一第二輻射部170,其中第一輻射部160具有一正饋入點(Positive Feeding Point)FP,第二輻射部170具有一負饋入點(Negative Feeding Point)FN,而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170之間形成一耦合間隙(Coupling Gap)GC1。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結構150更包括一信號源(Signal Source)190和一同軸電纜線(Coaxial Cable)(未顯示)。信號源190可以是一射頻(Radio Frequency)模組,其中信號源190之正極可經由同軸電纜線之一中心導線耦接至正饋入點FP,而信號源190之負極可經由同軸電纜線之一導體外殼耦接至負饋入點FN,以激發天線結構150。
第一輻射部160可以大致呈現一L字形。詳細而言,第一輻射部160具有一第一端161和一第二端162,其中正饋入點FP係大致位於第一輻射部160之第一端161,而第一輻射部160之第二端162為一開路端(Open End)並鄰近於耦合間隙GC1。第二輻射部170可以大致呈現一直條形。詳細而言,第二輻射部170具有一第一端171和一第二端172,其中負饋入點FN係大致位於第二輻射部170之第一端171,而第二輻射部170之第二端172為一開路端並鄰近於耦合間隙GC1。必須注意的是,本說明書中所謂「鄰近」或「相鄰」一詞可指對應之二元件間距小於一既定距離(例如:5mm或更短),亦可包括對應之二元件 彼此直接接觸之情況(亦即,前述間距縮短至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輻射部160之長度(亦即,由第一端161至第二端162之長度)係大於第二輻射部170之長度(亦即,由第一端171至第二端172之長度),而第一輻射部160之寬度係小於第二輻射部170之寬度。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170可以至少部份或完全包圍住一非金屬區域(Non-metal Region)155。例如,非金屬區域155可以大致呈現一L字形,但亦不僅限於此。非金屬區域155可與耦合間隙GC1互相連通,故非金屬區域155可將第一輻射部160與第二輻射部170完全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輻射部160更可包括一末端彎折部份165,其係位於第一輻射部160之第一端161,使得第一輻射部160可大致呈現一J字形。必須理解的是,末端彎折部份165為一選用元件(Optional)。在其他實施例中,末端彎折部份165亦可由第一輻射部160中移除。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輻射部160具有正饋入點FP時,第二輻射部170具有負饋入點FN。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輻射部160具有負饋入點FN時,第二輻射部170具有正饋入點FP。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輻射部160包括一第一幾何部1610、一第二幾何部1620,以及一第三幾何部1630。第一幾何部1610之一縱軸平行於第二輻射部170之一側。第二幾何部1620係連接至第一幾何部1610,其中第二幾何部1620之一縱軸與第一幾何部1610之縱軸垂直。第二幾何部1620係間接或直接連接至第三幾何部1630之一第一側1631。第三幾何部1630之一 第二側1632與第二輻射部170之間形成一間隙G1。第三幾何部1630之第一側1631與第二側1632之延伸線相互垂直。第二幾何部1620具有相對之二側1621、1622,其中前述二側1621、1622之間具有一中心延伸線(例如,當第二幾何部1620為一矩形時,前述中心延伸線即等同於第二幾何部1620之縱軸),此中心延伸線與前述二側1621、1622之垂直距離相等,而此中心延伸線與前述二側1621、1622之其中一者之垂直距離係小於此中心延伸線與第三幾何部1630之第二側1632之垂直距離之9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幾何部1610具有一第一側1611和一第二側1612,其中第一幾何部1610之縱軸係介於第一幾何部1610之第一側1611及第二側1612之間。第一幾何部1610之第一側1611以及第二側1612之間之最大距離係小於第三幾何部1630之第一側1631與一第三側1633之間之最大距離之90%,其中第三幾何部1630之第一側1631與第三側1633係相對設置。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筆記本模式之示意圖。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時天線結構150之電壓駐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圖。根據第3圖之量測結果,當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時,天線結構150可涵蓋介於2400MHz至2500MHz之間之一第一頻帶(Frequency Band)FB1,以及介於5150MHz至5850MHz之間之一第二頻帶FB2。天線結構150於第一頻帶FB1內之輻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可達約-3.73dB,而天線結構150於第 二頻帶FB2內之輻射效率可達約-3.77dB,此已可滿足一般行動通訊裝置之實際應用需求。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平板模式之示意圖。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平板模式時天線結構150之電壓駐波比圖。根據第5圖之量測結果,當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平板模式時,天線結構150亦可涵蓋介於2400MHz至2500MHz之間之第一頻帶FB1,以及介於5150MHz至5850MHz之間之第二頻帶FB2。天線結構150於第一頻帶FB1內之輻射效率可達約-5.05dB,而天線結構150於第二頻帶FB2內之輻射效率可達約-4.13dB,此已可滿足一般行動通訊裝置之實際應用需求。
如前所述,天線結構150至少可支援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2.4GHz/5GHz之雙頻帶寬頻操作,且無論可變形行動裝置100係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或平板模式皆然。詳細而言,當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筆記本模式時,天線結構150係面向上蓋110和底座120之外側;而當可變形行動裝置100操作於平板模式時,天線結構150係面向上蓋110和底座120之內側(或同一側)。根據實際量測結果,此種天線配置方式有助於降低可變形行動裝置100之特定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並提升天線結構150之輻射效率(改善達約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變形行動裝置100之天線結構150之操作原理可如下列所述。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 170之間因耦合間隙GC1之存在而有耦合效應。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170可共同激發產生一基頻共振模態(Fundamental Resonant Mode),以形成前述之第一頻帶FB1。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170更可共同激發產生一高階共振模態(Higher-Order Resonant Mode),以形成前述之第二頻帶FB2。另外,第二輻射部170尚可單獨激發,以增加前述第二頻帶FB2之頻寬(Bandwidth)。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變形行動裝置100之元件尺寸可如下列所述。第一輻射部160和第二輻射部170之總長度可小於前述第一頻帶FB1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λ/4)。第二輻射部170之長度可大致等於前述第二頻帶FB2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λ/4)。第一輻射部160之第一端161和第二輻射部170之第一端171之一間距G1可小於3mm。第一輻射部160之第二端162和第二輻射部170之第二端172之間之耦合間隙GC1之寬度可小於3mm。以上尺寸範圍係根據多次實驗結果而得出,其可最佳化天線結構150之操作頻率和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
大致而言,天線結構150可歸類為一耦合式迴圈天線(Coupling Loop Antenna),其總長度係遠小於傳統偶極天線(Dipole Antenna)或傳統迴圈天線所需之0.5倍波長(λ/2)。必須注意的是,由於天線結構150無須耦接至可變形行動裝置100之系統接地面(System Ground Plane),故天線結構150具有不易被干擾以及低製造複雜度等優勢,其可應用於各種不同環境,例如:具有全金屬殼之電腦。另外,天線結構150可在不使用任 何平衡轉換器(Balun)之情況下仍然保持相對較高之天線穩定度(Antenna Stability),此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整體之天線製造成本。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天線結構650和支撐元件640之俯視圖。天線結構650和支撐元件640可套用至第1A、1B、1C圖之可變形行動裝置100。第6圖和第1C圖相似。在第6圖之實施例中,天線結構650係設置於支撐元件640上,其中天線結構650包括一第一輻射部660和一第二輻射部670。第一輻射部660可以大致呈現一直條形。第一輻射部660具有一第一端661和一第二端662,其中一正饋入點FP係大致位於第一輻射部660之第一端661,而第一輻射部660之第二端662為一開路端。第二輻射部670可以大致呈現一L字形。第二輻射部670具有一第一端671和一第二端672,其中一負饋入點FN係大致位於第二輻射部670之第一端671,而第二輻射部670之第二端672為一開路端。第一輻射部660之第一端661與第二輻射部670之第一端671兩者具有一間距G1。第一輻射部660之第二端662和第二輻射部670之第二端672之間形成一耦合間隙GC2。第一輻射部660之長度(亦即,由第一端661至第二端662之長度)係小於第二輻射部670之長度(亦即,由第一端671至第二端672之長度)。例如,第一輻射部660和第二輻射部670之總長度可小於天線結構650之一第一頻帶FB1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λ/4),而第一輻射部660之長度可大致等於天線結構650之一第二頻帶FB2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λ/4)。第一輻射部660和第二輻射部670可以至少部份包圍住一非金屬區域655。 例如,非金屬區域155可以大致呈現一矩形,但亦不僅限於此。第二輻射部670更可包括一末端加寬部份675,其係位於第二輻射部670之第一端671,以增加天線結構650之頻寬。必須理解的是,末端加寬部份675為一選用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末端加寬部份675亦可由第二輻射部670中移除。第6圖之天線結構650可視為第1C圖之天線結構150之一變化實施例,其大致將正饋入點FP和負饋入點FN兩者之位置對調,但不影響本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之可變形行動裝置,相較於傳統設計,其至少具有下列優勢:(1)可縮小整體天線尺寸;(2)可涵蓋寬頻操作;(3)可降低特定吸收率;(4)可提升天線輻射效率;以及(5)可減少整體複雜度及製造成本。因此,本發明很適合應用於各種各式之可變形行動通訊裝置當中以改善其通訊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之元件尺寸、元件形狀,以及頻率範圍皆非為本發明之限制條件。天線設計者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調整這些設定值。本發明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及天線結構並不僅限於第1-6圖所圖示之狀態。本發明可以僅包括第1-6圖之任何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之任何一或複數項特徵。換言之,並非所有圖示之特徵均須同時實施於本發明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及天線結構當中。
在本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間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其僅用於標示區分兩個具有相同名字之不同元件。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0)

  1. 一種可變形行動裝置,包括:一上蓋;一底座;一轉軸元件,連接於該上蓋和該底座之間,使得該可變形行動裝置能翻轉以操作於一筆記本模式或一平板模式;一支撐元件;一天線結構,設置於該支撐元件上,其中該天線結構包括一第一輻射部和一第二輻射部,當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正饋入點時,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負饋入點,而當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負饋入點時,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正饋入點;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包括一第一幾何部、一第二幾何部,以及一第三幾何部,該第一幾何部之一縱軸平行於該第二輻射部之一側,該第二幾何部連接至該第一幾何部,該第二幾何部之一縱軸與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縱軸垂直,該第二幾何部係間接或直接連接至該第三幾何部之一第一側,該第三幾何部之一第二側與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形成一間隙,而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之延伸線係相互垂直;其中該第二幾何部具有相對之二側,該二側之間具有一中心延伸線,該中心延伸線與該二側之垂直距離相等,而該中心延伸線與該二側之其中一者之垂直距離係小於該中心延伸線與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二側之垂直距離之90%;以及一覆蓋元件,覆蓋住該支撐元件、該天線結構,以及該轉軸元件之至少一部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支撐元件係由非導體材質所製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天線結構係藉由雷雕技術(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而形成於該支撐元件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幾何部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縱軸係介於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之間,該第一幾何部之該第一側以及該第二側之間之最大距離係小於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一第三側之間之最大距離之90%,而該第三幾何部之該第一側與該第三側係相對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之間形成一耦合間隙,該第一輻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正饋入點或負饋入點係位於該第一輻射部之該第一端,而該第一輻射部之該第二端為一開路端並鄰近於該耦合間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係呈現一L字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係呈現一直條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負饋入點或該正饋入點係位於該第二輻射部之該第一端,而該第二輻射部之該第二端為一開路端並鄰近於該耦合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部係呈現一直條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二輻射部係呈現一L字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之長度係大於該第二輻射部之長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係至少部份包圍住一非金屬區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非金屬區域係呈現一L字形、一T字形或一矩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天線結構涵蓋一第一頻帶和一第二頻帶,該第一頻帶係介於2400MHz至2500MHz之間,而該第二頻帶係介於5150MHz至5850MHz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係激發產生一基頻共振模態,以形成該第一頻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更激發產生一高階共振模態,以形成該第二頻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和該第二輻射部之總長度係小於該第一頻帶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第 一輻射部之長度或該第二輻射部之長度係等於該第二頻帶之中心頻率之0.25倍波長。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耦合間隙之寬度係小於3mm。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變形行動裝置,其中該覆蓋元件係由非導體材質所製成。
TW107116286A 2018-05-14 2018-05-14 可變形行動裝置 TWI684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286A TWI684332B (zh) 2018-05-14 2018-05-14 可變形行動裝置
US16/392,882 US10819005B2 (en) 2018-05-14 2019-04-24 Convertible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286A TWI684332B (zh) 2018-05-14 2018-05-14 可變形行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885A true TW201947885A (zh) 2019-12-16
TWI684332B TWI684332B (zh) 2020-02-01

Family

ID=68464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286A TWI684332B (zh) 2018-05-14 2018-05-14 可變形行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9005B2 (zh)
TW (1) TWI684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7980B2 (ja) * 2019-05-20 2021-01-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N113725589B (zh) * 2020-05-26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952347B (zh) * 2021-01-29 2023-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8084B (zh) * 2008-10-28 2013-03-01 Wistron Neweb Corp 寬頻平面天線
TWM537316U (zh) * 2016-01-14 2017-02-21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
JP2017227976A (ja) * 2016-06-20 2017-12-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画面の分割表示を行うための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プロダクト
US10218077B2 (en) * 2016-08-04 2019-02-2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multi-band slot antenna with a parasitic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4332B (zh) 2020-02-01
US10819005B2 (en) 2020-10-27
US20190348745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346B (zh) 行動裝置
TWI708429B (zh) 天線結構
TWI701865B (zh) 天線結構
TWI583052B (zh) 行動裝置
TWI638486B (zh) 行動裝置
TWI659565B (zh) 行動裝置
CN208272122U (zh) 可变形移动装置
TWI646730B (zh) 行動裝置
TWI708427B (zh) 行動裝置
TWI623151B (zh) 行動裝置
TWI648906B (zh) 行動裝置和天線結構
TWI711215B (zh) 電子裝置
TWI684332B (zh) 可變形行動裝置
TWI715316B (zh) 天線結構
TW201721964A (zh) 行動裝置
TWI736387B (zh) 行動裝置
TWI642231B (zh) 行動裝置
TWI626792B (zh) 行動裝置
TWI590522B (zh) 行動裝置
TWI717932B (zh) 行動裝置和可拆卸天線結構
CN111355018B (zh) 天线结构和移动装置
TW202230880A (zh) 天線系統
TWI646726B (zh) 行動裝置
TWI719754B (zh) 天線系統
CN114976604B (zh) 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