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717A - 提升機構及椅 - Google Patents

提升機構及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1717A
TW201941717A TW108111356A TW108111356A TW201941717A TW 201941717 A TW201941717 A TW 201941717A TW 108111356 A TW108111356 A TW 108111356A TW 108111356 A TW108111356 A TW 108111356A TW 201941717 A TW201941717 A TW 2019417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lifting
parallelogram
lifting mechanism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1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7715B (zh
Inventor
格瑞特 W 布朗
約翰 克里斯多福 佛賽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外動力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9/02366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0535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外動力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外動力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7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4Standing-up or sitting-down 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61G5/1059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61G5/106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adjusting the width of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 A61H2003/046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brak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8Pelvis
    • A61H2201/1633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35Hand or arm, e.g. han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06Standing on the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3/00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ncerning the patient
    • A61H2203/04Position of the patient
    • A61H2203/0425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61H2203/0431Sitting on the buttocks in 90°/90°-position, like on a chair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供用作一座位設備或與一座位設備一起使用之可調整提升機構。該提升機構具有一底座,一平行四邊形結構之一樞軸經附接至該底座。一彈簧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一連桿延伸至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二連桿上之一可調整終止點以形成一提升三角形。該彈簧終止點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主樞軸位移以形成一可調整「槓桿臂」,以便使提升力變化。一提升動力調整機構調整該彈簧終止點相對於該主樞軸之位置。

Description

提升機構及椅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輔助個體之裝置,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提升機構及椅。
隨著壽命增長,人們可能無法保持臂、腿及中樞肌肉力量以便輕易自椅站起來。患病者及相關能力受損者亦可能具有此整體行動動作之煩惱。
老年座位通常構造成離底面較高,但因此不太舒適。較低椅(包含長毛絨扶手椅)長時間坐著舒適,但站起來較困難。現有提升椅不能為自坐下至站立之解剖學上站起事實提供最佳化支撐。
電動版本通常藉由傾斜整個椅結構而提升,傾斜整個椅結構會使身體向前移位且使座位傾斜至通常令人恐懼之一點。習用彈簧動力椅無法實現一致性提升(等彈性)或符合人體工學之適當提升幾何結構。
當一人體軀幹自一就座位置站起至一站立位置時,髖關節通常做半徑等於人大腿之長度之一圓弧運動。以膝關節為中心,當髖部與踝部上方之垂直平面相交時,此弓形運動自然終止。理想地,人之膝關節將保持大致固定;但若在人之質心達到彼站立位置之前不補償獲得之極度不平衡,則必須施加一極大量之作用力來向下推動扶手,以供應一成功之提升輔助椅將輕鬆地施加之力。
因此,在缺少提升輔助之情況下,指示行動有障礙之人挪動至座位墊前部、然後蹣跚向前三步(一次比一次費力),以使其質心越過其腳、然後挺直站立。
理想地,一提升輔助椅或墊將准許使用者以一自然人類步伐或接近一自然人類步伐隨意站起來,此不同於一電動提升輔助椅前進至其笨拙傾斜位置之顯著緩慢嘈雜進程。
揭示一種供用作一座位設備或與一座位設備一起使用之可調整提升機構。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該提升機構具有一底座,一平行四邊形結構之一樞軸附接至該底座。該平行四邊形結構具有四個樞轉連接之連桿。一彈簧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一連桿延伸至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二連桿上之一可調整終止點,以形成一提升三角形,其中該彈簧終止點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主樞軸位移。該彈簧終止點自該主樞軸發生之位移形成可影響提升力之一「槓桿臂」。一提升動力調整機構調整該彈簧終止點相對於該主樞軸之位置。一延伸部被以固定關係提供至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且經構形以在該平行四邊形之角度基於該提升機構在一坐下模式與一站立模式之間的升高或降低而發生變化時維持其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該延伸部可形成一後座位區段或用以支撐一後座位區段之一底座。一前座位區段樞轉地附接至該後座位區段,以在該機構自一坐下模式提升至一站立模式時允許前座位區段向下擺動。
本申請案主張標題為「提升椅 (Lifting Chair) 」之於2018年3月29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649809號及標題為「提升步行椅 (Elevating Walker Chair) 」之於2018年3月29日提出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649746號的優先權,該等美國臨時申請案特此全部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
與自一傳統椅站起來所需能量之量相比,一提升椅之說明性實施例可以一減小之能量消耗使處於一就座位置之一使用者之平衡中心位移越過人之固定膝部及腳。
提升椅機構之說明性實施例可在一使用者之重心之整個位移(自就座至站立)內均衡化,使得一使用者之重量被作為對彼移動之任何部分之一妨礙而減小或消除。
一提升椅之說明性實施例包含可調整機構以使提升動力適應一寬範圍之身體重量。
一提升椅機構之說明性實施例亦可提供用於抽出及重新插入一大致楔形形狀或其他補充中間座位支撐區段之一構件,該大致楔形形狀或其他補充中間座位支撐區段必須被移除以准許摺疊一上升座位墊,且在重返就座位置時被恢復,而不妨礙一使用者之站立及坐下運動。
另一選擇為,中間座位支撐件相對於提升機構底座框架可係固定的,因此座位分別朝向及遠離該中間座位支撐件而移動以實現座位支撐或摺疊。
圖1係在一站立模式與一坐下模式之間轉變之一說明性提升椅100之一等角圖式。提升椅100具有包含一前座位區段116及一後座位區段118之一座位114。在坐下模式中,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舉例而言)藉由彼此鄰接而形成適合坐在上面之一表面。座位區段116、118可具有習用椅之各種外形。
圖2係提升椅100在一站立模式中或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取決於椅之具體設計)之一等角圖式。後座位區段118藉由自一坐下位置轉變為一站立位置而自坐下位置升高以幫助一乘坐者離開提升椅100。前座位區段116向下傾斜以幫助一乘坐者將重量自座位區段114轉移至乘坐者腿部。選用撓性面板119具有附接至提升椅100之一座位靠背108之一第一邊緣及附接至後座位區段118之一第二邊緣。撓性面板119遮蔽提升椅100中所含納之一提升機構,舉例而言,諸如提升機構104或圖29中所展示之提升機構350。撓性面板119可係可拆離的以允許使用提升機構104及其調整組件。
圖3繪示穿過圖4之剖面3-3截取的一提升椅100在一坐下模式中之一說明性剖面。圖5繪示穿過圖6之剖面5-5截取的提升椅100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之一剖面。圖7繪示穿過圖8之剖面7-7截取的提升椅100在一站立模式中之一剖面。
提升椅100具有一椅框架102及附接至椅框架102之一提升機構104。椅框架102可具有包含一起形成一座位設備之組件之任何構形,舉例而言,諸如一扶手椅、書桌椅、無靠背椅或提升步行椅。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框架102具有複數個支腿106、一座位靠背108及底座110。椅框架102亦可包含為座位114提供支撐之一座位支撐件112。另一選擇為,提升機構104可具有完全併入其中或附接至其之一座位,在此情形中,提升機構104之組件形成座位。
圖3、圖5、圖7展示具有一前座位區段116及一後座位區段118之座位114,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兩者直接或間接地附接至提升機構104。在此說明性實施例中,座位區段116、118包含墊。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之墊分別附接至前座位支撐區段158及後座位支撐區段160,舉例而言,諸如圖12、圖13、圖21、圖24中所展示。後座位區段118在第一座位樞軸122處鉸接或以其他方式樞轉地附接至前座位區段116,以允許在採用提升機構104使一使用者自一就座位置升高或降低至一就座位置時修改後座位區段118與前座位區段116之相對位置。座位114亦可包含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20,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20在第一座位樞軸122下方之區域中加固或強化座位114。
如所看到,舉例而言,在圖3、圖5、圖7中,提升機構104包含一平行四邊形框架124。平行四邊形框架124具有一第一組平行連桿126、128及一第二組平行連桿130、132,該兩組平行連桿在樞軸134、136、138、140處彼此樞轉地附接以形成一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連桿126具有以一角度安置至平行四邊形連桿126之一延伸部150,下文將更詳細闡述此。
圖9至圖12係繪示提升機構104在一站立模式中或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之進一步圖解。圖9係提升機構104之一等角後視圖。圖10係提升機構104之一側視圖。
圖9及圖10展示附接至提升機構104之前座位區段116、後座位區段118及中間座位區段120。圖11繪示提升機構104在未附接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之墊部分之情況下之一側視圖。圖12係亦在不具有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之墊部分之情況下之提升機構104之一等角前視圖。彈簧142在輪軸之縱向中心處附接至一彈簧輪軸。彈簧輪軸在一彈簧樞軸144處相對於平行四邊形連桿132而樞轉。彈簧142樞轉地附接在與延伸部150在平行四邊形連桿126處之起點相對的延伸部150之一端處。延伸部150可附接至平行四邊形連桿126或與平行四邊形連桿126成整體。彈簧樞軸144可沿著平行四邊形連桿132之一區段而調整。在所展示之說明性實施例中,彈簧142附接至彈簧輪軸,該彈簧輪軸延伸至一狹槽156中且藉此可沿著狹槽156及因此沿著平行四邊形連桿132而調整。狹槽156可係線性的,或呈在延伸時以彈簧142之相對端為中心之一圓弧形。
應注意,儘管彈簧輪軸在圖中未明確展示,但其位置藉由彈簧樞軸144之標識顯而易見,且注意,彈簧輪軸垂直延伸至平行四邊形連桿132之面。
返回至圖5,座位114藉由提升機構104之操作而正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以在自一就座位置站起時為一使用者提供幫助。當平行四邊形框架124相對於提升機構側面支撐件146在樞軸134、136處樞轉時,座位114被升高。當一乘坐者站立時,乘坐者之重量開始轉移至底面,藉此允許彈簧142擴展。當延伸部150相對於平行四邊形連桿130圍繞樞軸140樞轉時,自上部彈簧樞軸152至樞軸144之距離增大,從而提供彈簧142擴展所需之距離。當提升椅100處於一坐下模式時,彈簧142被一乘坐者之重量壓縮。
舉例而言,彈簧142可係壓縮彈簧,諸如氣彈簧。其他說明性彈簧類型包含拉力彈簧(其將對置地部署於平行四邊形上以提供同等提升力)。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彈簧142係具有介於20 mm至45 mm之範圍內之一直徑及介於10 mm至20 mm之範圍內之一桿直徑之一氣彈簧。自完全延伸至完全壓縮之一說明性力進展範圍係45%至55%,從而產生介於2600 N至1,300 N之範圍內之一「p1」值及介於1700 N至4200 N之範圍內之一「p2」值。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彈簧142具有75 mm至85 mm之一衝程範圍以及介於200 mm至275 mm之範圍內之一無壓縮長度。
當平行四邊形框架124之平行四邊形連桿126、128、130、132圍繞樞軸134、136、138、140樞轉時,使座位114之座位區段116、118、120移動。當座位114自一站立模式轉變為一坐下模式時,後座位支撐區段160保持相對平行於底面,前座位區段116相對於後座位區段118圍繞座位樞軸122而樞轉,且因此自水平或接近一水平位置向下旋轉一角度。取決於椅之期望設計,前座位支撐區段158及後座位支撐區段160可自一坐下模式中之水平傾斜。舉例而言,座位114之前部可高於座位114之後部。類似地,座位靠背108可係垂直的或自垂直而傾斜以達成實用或舒適之期望位置。由於中間座位區段120直接或間接地附接至一平行四邊形連桿,因此當平行四邊形連桿130達到一水平位置時,中間座位區段120自動地移動至適當位置以在座位樞軸122下方支撐座位114。
在圖9至圖12中所展示之說明性實施例中,前座位支撐區段158在第一繫桿樞軸168處藉由繫桿164而連接至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62。繫桿164之一第二端在第二繫桿樞軸172處樞轉地附接至前座位支撐區段158。當提升椅100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時,平行四邊形框架124之平行四邊形連桿130圍繞樞軸134、140而旋轉,從而致使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62遠離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而移動。此允許前座位支撐區段158相對於後座位支撐區段160向下樞轉。
圖21至圖24繪示處於一坐下模式之提升機構104。圖21係提升機構104之一等角後視圖。圖22係提升機構104之一側視圖。前座位區段116、後座位區段118及中間座位區段120展示為附接至圖21及圖22中之提升機構104。圖23繪示提升機構104在不具有座位墊之情況下之一側視圖。圖24係提升機構104之一等角前視圖。
圖22展示在坐下模式中形成一坐下表面之前區段116及後區段118。中間座位區段120樞轉至座位樞軸122下方之適當位置。
在圖9至圖12及圖21至圖24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中,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62及後座位支撐區段160具有支撐彈簧176之平台,與諸如一木製平台之一剛性組件相比,該等平台可形成一更舒適底座。不過,本發明包含併入有此類剛性平台或用於墊之其他支撐件之椅設計。
前座位支撐區段158經展示為一支撐桿178。額外結構組件可形成前座位支撐區段158。前座位區段116經附接至前支撐桿178,前支撐桿178在繫桿樞軸172處旋轉,使得在提升機構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時,前座位區段116可相對於後座位支撐區段160圍繞樞軸122向下摺疊,舉例而言,如圖7中所展示。
座位114之座位區段116、118、120係單獨地附接或併入至提升機構104中。前座位區段116之墊組件經附接至提升機構104之前座位支撐區段158。後座位區段118之墊組件經附接至後座位支撐區段160。中間座位區段120之楔形部分經附接至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62。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62可係平行四邊形連桿130或至平行四邊形連桿130之一固定附件150。座位區段116、118、120之墊部分可與座位支撐區段158、160、162成整體,或經附接至其各別座位支撐區段。圖3、圖5及圖7繪示具有分別經附接至座位支撐區段158、160、162之墊的座位區段116、118、120的帶墊部分。當平行四邊形連桿126圍繞樞軸138樞轉時,延伸部150保持大致平行於地面,且因此,經直接或間接地附接至延伸部150的座位區段118亦保持大體平行於底面。延伸部150不一定與一平行四邊形連桿成整體或經直接附接至一平行四邊形連桿。延伸部150只需要與平行四邊形連桿以固定關係移動。延伸部150與平行四邊形連桿126或其他平行四邊形連桿之間可存在額外組件,條件係延伸部150在提升或降低期間與地面保持呈一固定角度,因此一座位可係附接至延伸部150且亦保持呈一固定角度。在說明性實施例中,延伸部150係座位。
提升機構104可經調整以適應不同重量之乘坐者。圖13A至圖13B及圖15A至圖15B繪示針對此說明性實施例之調整至最高乘坐者重量適應性的提升機構104。圖13A至圖13B及圖14展示處於一站立模式之提升機構104,且圖15A至圖15B及圖16展示處於一坐下模式之提升機構104。圖17A至圖17B及圖19A至圖19B繪示針對此說明性實施例之調整至最低乘坐者重量適應性的提升機構104。圖17A至圖17B及圖18展示處於一站立模式之提升機構104,且圖19A至圖19B及圖20繪示處於一坐下模式之提升機構104。
圖13A係穿過圖14之剖面13-13之一剖面圖,因此展示提升機構104之一側視圖以及前座位區段116、後座位區段118及中間座位區段120之一剖面。圖13B係圖13A之部分V之一放大。如上所述,圖13A、圖13B、圖14繪示相對於乘坐者重量調整至一最大適應性之處於一站立模式之一提升機構。在圖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中,用以調整提升機構104以適應不同重量之乘坐者的機構包含樞軸144,樞軸144可沿著狹槽156而調整位置以控制提升效率。彈簧樞軸144經展示為處於狹槽156中之最靠前或最低位置。本文中一般使用「彈簧樞軸144」,且「彈簧樞軸144」可呈延伸穿過狹槽156之一輪軸形式。
彈簧142相對於延伸部150在彈簧樞軸152處樞轉。彈簧樞軸152之位置相對於延伸部150係固定,然而,彈簧142可圍繞樞軸152旋轉。延伸部150之位置與平行四邊形連桿126亦呈一固定關係。因此,彈簧樞軸152之位置相對於平行四邊形連桿126亦係固定的。不管高度如何或提升椅100或提升機構104係處於坐下模式還是站立模式,即使在平行四邊形連桿126、128、130、132圍繞平行四邊形樞軸134、136、138、140樞轉時,此皆保持幾何結構不變。不管乘坐者之重量如何,亦維持此關係。
當彈簧樞軸144在狹槽156中朝向提升椅100或提升機構104之後部定位時,諸如圖19B、圖20中所展示,虛擬提升槓桿臂將縮短且提升動力將最小化,且由彈簧142上之平行四邊形框架124之動作引起之提升動作將更等彈性。此位置通常將更適合具有一較低重量之一乘坐者。當彈簧輪軸沿著狹槽156更靠近提升椅100或提升機構104之前部而放置時,動力將最大化且由彈簧142上之平行四邊形框架124之動作引起之提升將不太等彈性。此對於具有一較大重量之一乘坐者將係有益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等彈性」意指在提升機構之歷程內彈性恆定。可不一定要達成或期望完美等彈性,但相對等彈性可受調整機構影響。理論上,在提升機構之整個歷程內,乘坐者之重量應藉由彈簧之力而平衡。但對於具有較大重量之乘坐者,與提升歷程之其餘部分相比,在歷程開始或結束時具有一動力變化可係合意的。
可藉由旋轉調整旋鈕180而沿著狹槽156調整彈簧樞軸144。相對於平行四邊形樞軸144之位置將狹槽156策略性定位於平行四邊形框架124上以獲得最佳或有益等彈性。樞軸144在狹槽156內相對於樞軸138之位置決定彈簧角度之效率,且因此決定彈簧相對於平行四邊形框架124而施加之力。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狹槽156中之彈簧樞軸144自平行四邊形樞軸138之位置位移。當彈簧142垂直於狹槽156時,沿著狹槽156對彈簧樞軸之調整通常將最簡單。
在圖1至圖24中所展示之說明性實施例中,提升機構104係對稱的,因此當自相對側觀看時,側視圖中所標識之組件可重複。實施例亦包含具有單個平行四邊形之結構、彈簧結構或單支撐組件,諸如圖65中所展示。
在提升機構104之一說明性實施例中,提升平行四邊形124之邊之縱橫比相對較低。即使在調整為最大提升動力時,亦對一相對短「槓桿臂」施加一特別大量之彈性力,該槓桿臂係與平行四邊形124之一連桿組或一邊相連或者固定附接至平行四邊形124之一連桿組或一邊的一延伸部。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縱橫比為6:1或大致6:1。參見關於一虛擬槓桿臂402之一實例之圖25至圖29。
在調整為最低提升力時,舉例而言藉由一銷與孔調整或者一銷或類似組件可在其中滑動之一狹槽而調整為最低提升力,此等槓桿臂仍係較短的—長度減小至多80%,且產生高達24:1之縱橫比。一說明性縱橫比範圍為6:1至24:1。舉例而言,最佳縱橫比可取決於彈性部件之提升動力及槓桿臂。本文中所闡述之提升機構中之任一者中之彈性部件可係一彈簧,舉例而言,諸如一氣彈簧。為簡單起見,彈性部件可稱為且繪示為一彈簧或氣彈簧,然而,可使用其他彈性部件。
現在將闡述提升機構104之說明性提升角度。另外,此說明性實施例將展示,在任何提升調整(自最弱至最強)下,當彈簧完全延伸時,座位114或其他有效負載可上升至相同海拔高度。此特徵可係極合意的,此乃因經升高座位本身呈現為一個一致高度,而非針對較輕使用者突出的更高且更向前。
圖25至圖29繪示在各種高度處及在各種調整情況下並且類似於提升機構602而得到之與提升機構104、350 (下文將闡述350)相關之量測值。該等量測值包含一提升角度394、狹槽角度396、平行四邊形樞軸354與358之間的或平行四邊形樞軸352與356之間的距離(此乃因此等距離彼此相等)、平行四邊形樞軸356與358之間的或平行四邊形樞軸352與354之間的距離(此乃因此等距離彼此相等),及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與主樞軸352之間的距離。儘管稱為一「狹槽角度」,但該角度可與一系列孔有關。平行四邊形樞軸354與358之間的或平行四邊形樞軸352與356之間的距離將稱為平行四邊形短連桿長度398,且平行四邊形樞軸356與358之間的或平行四邊形樞軸352與354之間的距離將稱為平行四邊形長連桿長度400。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與主樞軸352之間的距離將稱為終止樞軸距離402。
提升角度394係連接上部提升彈簧樞軸364及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之線(亦即,彈簧軸線148)與連接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及主樞軸352之線之間的角度。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與主樞軸352之間的線402充當平行四邊形382上之一「虛擬槓桿臂」或「槓桿臂」。狹槽角度396係連接上部提升彈簧樞軸364及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之線與在狹槽368中調整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可沿著之線之間的角度。狹槽角度396僅圖解說明在槓桿臂402之長度改變時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之潛在路徑。
圖25繪示其中平行四邊形為水平或大致水平之一說明性實施例。一2.27’’槓桿臂402展示為具有115°之一提升角度394。槓桿臂長度位置之說明性範圍包含1.0英吋至4.0英吋及2.0英吋至3.0英吋。說明性調整量包含0.75英吋至1.25英吋及0.9英吋至1.0英吋。
對於椅墊之就座構形,如圖25中所展示,此傾斜提升角度充分減小有效彈簧力以在椅墊之最低位置處或接近椅墊之最低位置處產生椅墊之等彈性或接近等彈性。
如可見,舉例而言,在圖26中,提升機構104提升後座位區段118,同時後座位區段118藉助保持水平之延伸部150而保持實質上水平或相對於其在較低位置中時所處之水平面保持處於一選定角度。提升機構104亦向前移動座位114。當轉變為一站立模式時,前座位區段116隨著中間區段120遠離在定位於坐下表面中時支撐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之位置之移動而向下傾斜。若向後移動座位114,則最佳提升角度可不同。與向後提升時可需要之提升力相比,向前提升通常需要較小提升力,此乃因提升椅100之使用者在達到一經提升位置時將使其重量完全地或幾乎完全地承載於其腳上,而非仍受到極大地支撐,如在可致使使用者倚靠靠背之向後提升之情形中。
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使用介於一使用者之重量之50%至70%之間的一提升力。舉例而言,此範圍可適合與具有一使用者可下推之扶手之一提升椅一起使用。在缺少扶手之情況下,最佳提升力可較大,舉例而言,一乘坐者之重量之70%至95%,或更大。
圖26繪示處於其最高平行四邊形歷程之提升機構104。在相同2.27’’槓桿臂之情況下,提升角度394減小至61°,在此實施例中,更越過最高效(90˚)角度一點。此適於「向前」提升平行四邊形,此乃因在接近其最高位置時,提升能力可需要減小。
當提升機構104處於其最高位置時,傾斜提升角度394使力充分減小,使得有效負載提升力均衡化或接近均衡化,且因此「等彈性」或接近「等彈性」。
圖26展示89°之一狹槽角度396,此顯著偏離115°之槓桿臂提升角度。選擇此狹槽角度396係因為此狹槽角度在類似提升下實現了完全延伸彈簧142之行程,不管狹槽156內之經調整位置如何。實際上,若狹槽156係彎曲的(及一樞軸上之導螺桿),則沿著狹槽156之所有位置皆可與彈簧142之最終延伸一致,且因此在任何提升調整下皆產生座位114之等同高度。
圖27及圖28分別繪示平行四邊形382之低歷程及高歷程。圖27及圖28圖解說明在提升件被調整至最低(其中彈簧樞軸儘可能遠地朝向此實施例之後方放置)時槓桿臂402與彈簧軸線148之間獲得之所得提升角度394。注意,在就座位置中,彈簧142係以97°之一提升角度394抵靠一高效之接近90°槓桿臂402而提升。
在高「跨步(stepping off)」位置,如圖28中所展示,注意,在沿著狹槽156之一最低調整之情況下,提升角度394為一低效45°,此阻止座位114太過向前推動。此係重要的;不僅遠離椅而推進乘坐者可能會造成傷害,使座位/墊開始下降所需之力亦可能會致使整個椅在一潛在使用者接近時後移。
說明性實施例(舉例而言,圖25至圖28中所展示之彼等實施例)在座位114下方具有提升機構104。此相同提升幾何結構可用於提升一座位/墊,其中提升機構分成定位於提升椅之任一側上或兩側上之兩個協作式提升平行四邊形,舉例而言,諸如圖29至圖32中所展示。提升機構104併入有一中心彈簧142或安置於兩個平行四邊形124之間的一毗鄰彈簧群組。雖然提升機構350在提升機構350之相對側上可包含兩個彈簧362,每一彈簧與一平行四邊形382相關聯,但提升機構350可利用與一單個平行四邊形382相關聯之一單個彈簧362而構造。
平行四邊形382之後端塊422藉由一橫管或桿426而互連,諸如圖35、圖36中所展示。可包含用以支撐後墊之凸緣,諸如所展示之部分359,舉例而言,在圖35中。應注意,彈簧362可與彈簧142為相同類型。
將平行四邊形382之樞軸指定為352、354、356、358,其中主樞軸用參考編號352指代,但將理解,平行四邊形連桿及調整機構之構形可不同於本文中所揭示之其他提升機構實施例。
在提升機構350之實施例中,當座位410處於一坐下模式時,底座框架406在墊之左右兩側上包含向前平行四邊形端塊408。中間座位支撐區段120固定至底座框架406之一橫向連接底面412。橫向連接底面412將側壁414、416連接至底座框架406。儘管提及了墊,但具有坐下及站立模式之類似提升機構可經構造不具有墊,而是替代地提供足夠以一相當舒適方式支撐一使用者之任何表面。亦注意,墊可與提升機構支撐區段成整體。「一體式」意指墊被永久地或以可移除方式固定至提升機構之座位支撐區段。
在提升機構350實施例之一體式墊版本中,在就座位置中,中間座位區段120同樣用於填充毗鄰於前座位區段116與後座位區段118之界面之摺疊切口。與其中提升機構350安置於座位114之中間下方且在平行四邊形上升時必須升高中間區段120的其他所揭示版本不同,提升平行四邊形382在左右兩側上皆不受阻礙且准許中間座位區段120相對於橫向連接底面412保持位置固定。「升高平行四邊形382」意指平行四邊形382之組件可上升,但不一定將使全部部分升高。舉例而言,在圖26中,樞軸354保持在適當位置,且平行四邊形382之最低連桿之一部分可甚至延伸至其原始位置之下。
圖29繪示在平行四邊形382之連桿為水平(此處於一說明性就座位置)之情況下且具有用以調整彈簧終止端366之位置之一系列弓形孔424之提升機構350。當彈簧142完全延伸時,代替狹槽368,孔424之圓弧具有等於自彈簧終止點至彈簧樞軸364之長度之一半徑。儘管孔424形成一圓弧,但孔之中心可用於密切接近用以界定界定一狹槽角度368之一射線之點。因此,圖29、圖31、圖32上展示了用於與具有包括一狹槽368之一調整機構之構形作近似比較之狹槽角度368。在圖29之說明性實施例中,「狹槽角度」396為150°。槓桿臂402之長度圖解說明為2.27’’且提升角度394為115°,此處,提升角度394係在下部平行四邊形樞軸352與距後部之次最遠之孔(最遠孔將提供額外提升)之間的展開。不管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位於哪一孔中,狹槽角度396皆相同。
由於彈簧樞軸364僅在彈簧142完全延伸時處於孔424之圓弧之中心處,因此藉由改變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之孔位置對有效提升力做出之調整可僅在彈簧142完全延伸時進行。此藉由比較圖29與圖30而圖解說明。在圖29中,提升機構350處於其最低位置,且彈簧142被壓縮。彈簧樞軸364不在安置孔424所沿之圓弧之中心處。因此,在最低模式中,彈簧142無法旋轉及與孔424中之每一者對準。圖30繪示處於其最高位置之提升機構350。彈簧142完全延伸,且彈簧樞軸364在安置孔424所沿之圓弧之中心處。在此構形中,彈簧142可圍繞彈簧樞軸364而旋轉且將與孔424中之任一者對準,且因此,可做出提升力調整。
圖30繪示處於一經提升位置之提升機構350。後座位區段118藉助保持水平之延伸部359而保持處於一水平位置。延伸部359亦可經設計以相對於水平面維持一既定或選定角度。延伸部359以類似於延伸部150之一方式操作。當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遠離固定中間座位區段120移動時,前座位區段116自由地向下下降以允許一使用者移動至一站立位置中。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可藉由由剛性或軟材料或者兩種類型之材料之一組合製成之一鉸鏈而連接。舉例而言,一織物(諸如布、皮革或乙烯樹脂)可連接前區段116與後區段118且允許前區段116在保持附接至後區段118之同時向下下降。另外或另一選擇為,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可使用一樞軸,諸如圖5中所展示之樞軸122。應注意,為簡單起見,前座位區段116、後座位區段118及中間座位區段120包含任何帶墊、帶軟墊或底座組件,但亦可單獨地識別彼等個別組件。座位114包含前座位區段116、後座位區段118及中間座位區段120。
孔424可併入提升機構350之任一側上之後端塊422上。另一選擇為,一端塊422上可採用孔424,且相對端塊422上可使用一狹槽及栓釘。參見針對一說明性彈簧輪軸銷432之圖42。或者,若僅採用一個平行四邊形382提升結構,則在單個端塊422上使用一系列弓形孔424。在此實施例中,孔424之圓弧之半徑428自彈簧(彈性部件)樞軸364延伸至與一選定孔424一致之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在平行四邊形382升高至其最大高度時,半徑428等於10.5英吋的一或若干完全延伸之彈簧362之樞軸364中心至樞軸366中心之距離。一說明性半徑範圍為9英吋至12英吋。
可藉由將一彈簧輪軸銷432拉出選定孔424且使彈簧362向上朝向一更向前孔(更強)或向下朝向一更向後孔(更弱)擺動至另一孔424而調整有效提升力。針對在提升機構350之相對側上具有彈簧362之一構形,由於相對側上之彈簧仍一直將座位/墊保持在相同高度,因此孔424保持對準以准許將彈簧輪軸銷432插入至任一孔中。然後,可重新定位相對側彈簧輪軸銷432,而近側彈簧輪軸銷則使座位/墊保持在最大高度。此交替雙側調整程序提供一游標效應,乃因藉由一側上之一個孔做出之調整僅產生在重新定位兩個彈簧輪軸銷432時一半之提升改變。此特徵可提供一便捷方式來在一寬廣範圍之提升設定內選擇一充分精細調整。
圖31展示彈簧輪軸銷432之最低提升位置(亦即,最靠後孔位置)對相對於彈簧軸線148之提升角度394之影響。在最靠後位置處,彈簧362抵靠一相對短1.56’’槓桿臂402而提供動力,從而以僅39°之一低效率提升角度394推進以抵消藉由降低提升三角形之縱橫比所致的與等彈性之偏差。「提升三角形」之三個邊包含:1)彈簧362之長度,亦即,自提升彈簧樞軸364至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之距離;2)自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至主樞軸352之距離;及3)自主樞軸352至提升樞軸364之距離。此調整機構自最靠前孔424至最靠後孔424產生提升動力之一幾乎2:1變化。
應注意,諸如針對提升角度、狹槽角度及槓桿臂長度所提供之規格僅係用於說明性實施例。舉例而言,此等規格可變化以適應不同重量及能力之使用者。
在具有提升機構350之一椅中,有效提升動力可經選擇以允許一乘坐者補充其自身之能力而自一坐下位置站起來。舉例而言,在一50%進展率下具有3200 N之一說明性彈簧力之情況下,此調整範圍應能提升介於100 lbs.與200 lbs.之間的人之大致一半重量,且使人容易地自低扶手椅或者含有提升機構350之其他設備或家具站起來。一說明性彈簧力範圍為3000 N至3500 N。自完全延伸至完全壓縮之一說明性力進展範圍為45%至55%。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彈簧362具有75 mm至85 mm之一衝程範圍以及介於200 mm至275 mm之範圍內之一無壓縮長度。舉例而言,彈簧362可係壓縮彈簧,諸如氣彈簧。其他說明性彈簧類型包含拉力彈簧(其將需要對置地部署於平行四邊形上以提供同等提升力)。
在此說明性實施例中,適當小直徑氣彈簧(舉例而言,介於23 mm直徑至28 mm直徑之範圍內)可配裝於摺疊墊之左右兩側上之窄平行四邊形機構內。當後座位區段118升起時,後座位區段118可在其向後邊緣處附接至之一寬鬆墊織物外罩(未展示),該寬鬆墊織物外罩亦將附接至一座位靠背之下部邊緣,使得提升機構即使在升高狀態中亦被隱藏且受到保護。
圖32展示最靠後孔位置中之彈簧輪軸銷之最低提升位置對相對於彈簧軸線之提升角度之影響,從而提供98°之一提升角度394及153°之一「狹槽角度」396。
圖29繪示提升機構350之一說明性幾何結構,其中在2.27’’之說明性槓桿臂長度402處,提升彈簧終止樞軸處於最靠前孔中且該機構處於就座位置。
如圖33中所展示,為控制或輔助控制上升座位410之前座位區段116之位置,可包含一限制面板404。限制面板404可附接在前座位區段116之向前下部邊緣與一適合點(在此說明性情形中,中間座位區段120之頂點)之間,使得限制面板404使前座位區段保持充分向下摺疊且在座位410之整個向上及向下歷程內不會妨礙乘坐者之膝部。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限制面板404係可為布或其他撓性材料之一非伸展材料。
圖25、圖29及圖31中繪示座位表面離地面之說明性高度392,且該說明性高度分別包含13.28英吋、5.83英吋及18.24英吋。圖29中所繪示之5.83高度對應於就座高度,而圖31中所繪示之高度對應於一經提升高度。由於墊之厚度可變化且所揭示提升機構可經構形而在不具有墊之情況下利用,因此重要距離係坐下表面自最低位置至最高經提升位置之高度改變。自坐下模式至站立模式之說明性垂直距離位置改變為8英吋至16英吋及11英吋至13英吋。
圖33展示在點或邊緣「A」與「B」之間延伸之限制面板404。點或邊緣「A」及「B」經選擇使得限制面板404執行一限制功能且可在提升機構350之整個歷程內保持張緊並在一就座位置中位於座位410下方。
圖34展示在座位處於其最低位置時限制面板404之位置之一圖式。
圖35繪示提升機構350及座位410在一經提升位置中之一等角視圖。在此說明性實施例中,限制面板404沿著前座位區段116之一下部向前邊緣且沿著中間座位區段(「楔形物」) 120之峰頂具有附件長度。
具有增量式「孔」調整機構430之相對提升平行四邊形382允許自兩側移除彈簧輪軸銷432,且在無壓縮彈簧在最低孔旁延伸之情況下,允許前座位區段116及後座位區段118平放或如所設計般平放,從而在需要時形成看起來或「顯得」像一習用椅墊之一座位410。此構形亦可適合將提升機構轉移並重新定位至一不同椅或其他設備。
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對此提升椅模式之設置及恢復將僅需要提升後座位區段118,直至一個彈簧輪軸銷432可透過任一孔424接合彈簧帽434為止,且然後在兩側間交替地重新定位彈簧輪軸銷432以實現期望提升量。
圖36繪示提升機構350在座位410處於一摺疊模式之情況下之一等角視圖以獲得設備之額外視覺效果。如上所述,展示連接相對提升機構350之桿426。桿426可為設備提供支撐且維持相對提升機構350相對於彼此之位置。若提升設備中僅存在一個提升機構350,則桿426仍可提供結構支撐且維持相對側上之框架組件或其他部分之相對位置之完好性。
圖37繪示具有一可線性調整彈簧終止樞軸504之一提升機構502之一說明性實施例。彈簧終止樞軸504可沿著狹槽506而調整。狹槽角度可藉由一習用導螺桿(舉例而言藉由一摺疊曲柄508而轉動之導螺桿)而增大或減小。圖37繪示具有一線性狹槽506之一實施例。狹槽亦可係圓弧形的,其中其餘提升機構組件經適當改動以允許彈簧終止樞軸504利用圓弧形狹槽而調整。
提升機構502包含一延伸部524以類似於延伸部150、359、616而維持後座位區段118之角度。
圖38及圖42係圖37中所展示之提升機構502之等角視圖,其中後端塊522之一側呈現為透明的。圖39進一步繪示彈簧終止調整機構520 (亦稱為「提升力量調整機構」)。圖38展示安置於端塊522之兩側之間的一導螺桿510。一活動螺帽512可沿著導螺桿510移動以調整彈簧終止樞軸504之位置。活動螺帽512在每一側上具有接合軛架516 (以促進裝設)之一體式橫向輪軸514。彈簧終止樞軸504亦接合在軛架516或附接至軛架516之組件中。定位器螺桿518卡住一體式橫向輪軸514。用於調整活動螺帽512之位置之摺疊曲柄508展示為處於一摺疊位置。
部署及旋轉曲柄508會使所附接導螺桿510轉動,從而致使活動螺帽512及所卡住彈簧終止樞軸504在最小提升力量位置與最大提升力量位置之間向上或向下移動導螺桿510。在設備之左右兩側上可採用等同提升力量調整機構520。可單獨地調整每一提升力量調整機構520來實現提升,有利地可將每一提升力量調整機構520調整至沿著其各別狹槽之大致多個位置。因此,此版本可提供游標(連續)式調整而非增量式調整。
除筆直狹槽與一系列弓形孔之外,彼等實施例之提升幾何結構可係相同的或實質上相同的。增量式孔調整機構430及可線性調整彈簧終止樞軸504可各自用於提升機構350中。相對於彈簧軸線之提升角度以及界定狹槽角度之射線處之弱提升位置及強提升位置(其有效地調整在平行四邊形連桿組內操作之提升三角形之縱橫比)可係功能上相同的。
可使用交替提升幾何結構用於提升機構。亦可有效地實施相對於彈簧軸線148之最佳提升角度394及上文所界定之狹槽角度396,以在提升平行四邊形124、382之各種其他連桿與其內側及外側之元件之間施加力。提升機構104、350及502在後端塊170、422 (或後端塊之內側延伸部)與相對下部平行四邊形連桿之間施加提升力。
然而,圖40、圖41中所圖解說明之提升機構602具有根據與上文所闡述之原理相同之原理操作之一交替提升幾何結構。彈簧在底座與上升下部連桿之間施加力。圖40係提升機構602在未附接座位墊之情況下之一等角視圖,固定框架底座610上所展示之一支撐楔形物(中間座位墊) 120除外。圖41係在經附接有座位墊116及118之情況下所繪示之提升機構602之一側視圖。圖40、圖41繪示具有調整機構606之平行四邊形604。調整機構606係定位在平行四邊形604之連桿608於提升機構升高時保持連接至固定框架底座610之一端處。當提升機構602升高或降低時,延伸部616相對於水平面之角度維持不變或使延伸部616維持處於水平。
將調整樞軸銷612插入相對提升機構602上之孔614中之最低者中,從而產生針對此說明性版本之最短可能槓桿臂(及因此,最低縱橫比提升三角形)。此提升幾何結構之其他細節係與上文所闡述之說明性實施例相同。
當氣彈簧完全延伸時,更容易調整大部分或全部所揭示提升機構。當彈簧端部沿著用於增量式提升調整之孔之一最佳且連續圓弧或沿著一連續調整機構擺動時,僅唯一幾何結構提供充足效能。
在遵循與說明性實施例相同之設計但經旋轉(舉例而言)使得彈簧142或362朝向提升椅100或提升機構104、350或602之後部突出的實施例中,可達成所闡述之結構的效應。舉例而言,參見圖40及圖41。
所揭示提升機構104、350、602及其顛倒構形(諸如前一段中所述)可用作用於除所展示之說明性椅之外之設備之一提升裝置,舉例而言,輪椅或升降椅,諸如於2018年3月29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提升步行椅、提升機構及座位 (Elevating Walker Chair, Lifting Mechanism and Seat) 」之美國專利申請案62/649,746的標的,該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內容經併入本文中。該提升裝置亦可用於經併入至諸如運載工具或機器等其他系統中的椅中。
圖式展示具有四個連桿之平行四邊形124、382、604,但一類似提升平行四邊形可經構造具有更少連桿或不同形狀之連桿。
圖43至圖56繪示一說明性提升步行椅700,此處所揭示之提升機構中之任一者可併入至該說明性提升步行椅中。提升步行椅700具有一坐下模式及一站立或步行模式,在坐下模式中,座位或車座718處於一經降低位置,且在站立或步行模式中,座位718經升高以允許一乘坐者在被提升步行椅支撐之同時步行。
圖43至圖56繪示類似於提升機構350的在提升步行椅700之相對右/左側上具有彈簧之一提升機構。其他提升機構(諸如,雙彈簧提升機構602,或單彈簧提升機構104)亦可併入至一升降椅中。
如在圖49C及圖50C中最清晰可見,提升機構736包括一平行四邊形結構738,平行四邊形結構738包括平行於連桿756之連桿759。端塊734及框架702之組件形成平行四邊形738之其他「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756、759在端塊734上之樞軸745、746處樞轉。平行四邊形連桿756、759進一步在框架702上之樞軸747、749處樞轉。儘管針對結構738使用術語「平行四邊形」,但應注意,連桿756、759不需要係筆直且完全平行的,然而連接樞軸745、746、747、749之直線形成一平行四邊形。
圖43係升降椅700在一較低坐下模式中之一前等角視圖。升降椅700具有一框架702,各種組件皆直接或間接地附接至該框架或者與該框架成整體。在圖43之說明性實施例中,框架702包括輪706附接至之下部框架組件704。框架702包含附接至下部框架組件704且自下部框架組件704向上延伸之靠背組件708。扶手710附接至靠背組件708。選用腳踏板788在腳踏板樞軸790處附接至框架702。腳踏板788可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標準位置,舉例而言,如圖43至圖46中所繪示之經摺疊位置,及在坐下時為適應一使用者之腳而樞轉90°之位置。可採用用以限制腳踏板788在樞軸790處之旋轉之一腳踏板旋轉機構,諸如所述之兩個位置處之一旋轉限制止動件。可包含提供額外位置選擇之其他腳踏板旋轉機構。
輪706可經由雙態腳輪併入至升降椅700中,諸如國際專利申請案PCT/US2017/060163中所闡述,該國際專利申請案於2017年11月7日提出申請,且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框架702具有一最大高度調整機構712。在圖43中所繪示之說明性實施例中,最大高度調整機構712包含具有用於選擇座位718之高度之一系列高度調整孔716之一高度調整桿714。一最大高度調整銷720可插入至一系列高度調整孔716種之一孔中以鎖定在一期望高度。下文將更詳細闡述最大高度調整機構712及程序。最大高度調整機構712可提供支撐功能性及高度調整功能性兩者。
如圖43及圖48中可見,高度調整桿714以可滑動方式安置於一高度調整套筒754內。高度調整套筒754在連桿756處附接至一平行四邊形結構738。因此,當改變平行四邊形738之角度以升高或降低升降椅700時,高度調整套筒754使高度調整桿714上下移動。在升降椅700升高時,高度調整銷720限制高度調整套筒754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之歷程。如圖48中可見,若高度調整銷720處於高度調整孔716中之最高孔中,或若高度調整銷720未插入至一孔中,則當升降椅700處於其最高可能高度時,高度調整套筒754可上升至高度調整桿714上之最高可能位置。藉由將高度調整銷720插入至一較低孔中,升降椅700被限制於一較低最大高度。
套筒754可具有內部輪以促進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之滑動。用於改良滑動之其他構件可單獨地使用或連同輪一起使用,舉例而言,諸如Teflon®等材料、滾珠軸承或其他習用機構。
除藉由插入高度調整銷720而設定一最大高度之外,座位718之高度可設定在介於最低高度範圍至最大高度範圍內之特定中間高度處。可採用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將高度調整套筒754設定在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之一中間位置處。舉例而言,高度調整套筒754亦可與用以沿著高度調整桿714固定其之一組件相關聯,諸如可自高度調整孔716當中之一孔抽出並重新插入至一不同孔中之一彈簧負載或非彈簧負載銷。可採用其他形式之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一般而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提供用以沿著高度調整桿714暫時固定高度調整套筒754之高度水準之一構件。
圖58A至圖58B及圖59A至圖59B繪示一說明性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圖58A繪示在中間高度調整件760及座位718處於其最低位置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步行椅700。圖58B係在選擇座位718之一高度之前的來自圖58A之細節K之一特寫。圖59A繪示在中間高度調整件760以及座位718固定在一選定高度處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步行椅700。圖59B係展示經接合以固定座位718之高度之中間高度調整件760的來自圖59A之細節L之一特寫。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包含中間高度調整銷770,中間高度調整銷770可插入至套筒754中之一套筒孔772中。套筒754可沿著高度調整桿714移動直至套筒孔772與高度調整桿714中之高度調整孔716當中之一選定孔對準為止。然後,可將中間高度調整銷插入穿過套筒孔772並插入至高度調整孔716當中之選定孔中以固定座位718之高度。用於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以可調整方式固定平行四邊形連桿756之其他習用構件可用作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
圖64A至圖64B繪示附接至端塊734而非在連桿756處附接至平行四邊形結構738 (諸如圖56中所展示)之高度調整套筒754。圖64B是圖64A之面積Q的放大。高度調整套筒754可附接至平行四邊形結構738之各種組件。藉由將高度調整套筒754配准至提升機構,可控制座位718之高度。
儘管提及一高度調整「套筒」,但可使用允許一調整組件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以可滑動方式或以其他方式上下移動之其他構形。「套筒」不一定完全地包圍高度調整桿714。中間高度調整機構760可經構形以同時調整右/左中間高度機構。舉例而言,一同時中間高度調整組件可包括用以協調右/左調整之一纜索。
應注意,該「高度調整」不同於下文將闡述之提升機構736所提供之調整。最大高度調整提供界定提升機構自一坐下模式至一站立模式所產生之歷程之範圍之一最大高度。
圖44係提升步行椅700之一後等角視圖。將一摺疊機構722併入至圖43之說明性實施例中,下文關於圖60至圖63更詳細闡述摺疊機構722。
圖45繪示提升步行椅700在一經提升或站立位置中之一等角視圖。在經提升位置中,一使用者在使用腿部力量及運動來行走之同時可被座位/車座718支撐。提供站立臂支撐件732,當升降椅處於一經升高位置時,站立臂支撐件732可以一舒適且支撐性方式適應一使用者。支撐臂732附接至一提升機構736之端塊734,因而在提升機構736升高座位718時亦得到提升。支撐臂732可經構形以在升降椅700升高時延伸,或可併入至升降椅700中以手動地部署。
圖57A至圖57C繪示一說明性臂支撐件調整機構768。圖57A係具有一支撐臂調整機構768之說明性提升步行椅700之一側視圖。圖57B係圖57A之區段O之一細節。圖57C係穿過圖57B之線P-P截取的臂支撐件調整機構768之一剖面。站立臂支撐件732在臂支撐件樞軸762處樞轉地附接至端塊734。臂支撐件調整機構768將站立臂支撐件732鎖定在一選定位置中。臂支撐件調整機構768包含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764,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764可定位於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凹部766中及自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凹部766抽出。臂支撐件調整銷764可係彈簧負載的。當臂支撐件銷764自支撐件銷凹部766抽出時,站立臂支撐件732可圍繞臂支撐件樞軸762而旋轉。當臂支撐件銷764插入至臂支撐件銷凹部766中時,站立臂支撐件732鎖定在旋轉位置中。當臂支撐件銷764自臂支撐件銷凹部766抽出時,站立臂支撐件732可圍繞臂支撐件樞軸762而旋轉。站立臂支撐件調整機構768可包含在右左站立臂支撐件732兩者上。可使用用於調整、鎖定及解鎖站立臂支撐件732之角度位置之其他習用構件作為站立臂支撐件調整機構。
提升機構736具有帶有一彈簧740之一平行四邊形結構738,諸如圖49C中所展示。彈簧740與平行四邊形結構738之多個部分一起形成一提升三角形。提升三角形由以下各項組成:由彈簧740自一彈簧樞軸742至一彈簧終止點744之長度界定之一第一邊;由自彈簧樞軸742至主樞軸746之一線界定之一第二邊;及自主樞軸746至彈簧終止點744之一第三邊。可沿著一系列彈簧終止孔748調整彈簧終止樞軸744之位置以改變有效提升力。調整彈簧終止樞軸744之位置會縮短或加長提升三角形之第三邊,亦即,自主樞軸746至彈簧終止點744之距離750,或如在本文中偶爾提及之「槓桿臂」。有效提升力隨槓桿臂750之長度之增大而增大。可根據乘坐者之重量而調整提升力。
圖46繪示提升步行椅700在一經升高位置中之一等角後視圖。
圖65繪示具有附接至一單個中心提升機構736之一座位718之一提升步行椅之一部分之一等角視圖。座位718及提升機構736可附接至類似於框架702之一框架。在其他設備中亦可使用具有如圖65中所展示之中心提升機構736之座位718。儘管座位718繪示為一車座,此對於一提升步行椅係有利的,但座位718可具有與其中併入有座位718之座位設備之類型相容之其他構形。
圖47A、圖47B至圖52A至圖52B展示一說明性提升調整程序。若存在相對提升機構及調整機構,則先在升降椅700之一側上執行步驟,且然後在升降椅700之相對側上執行步驟。
圖47A、圖47B展示提升力調整程序之一第一步驟。圖47A係提升步行椅700在一經升高位置中之一前等角視圖。圖47B係展示一提升調整機構758之多個部分之細節A之一放大,提升調整機構758係提升機構736之一部分。提升調整機構758包含一提升調整銷752及安置於端塊734中之一系列彈簧終止孔748。首先自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一孔移除提升調整銷752。此允許升降椅700升高至如圖48中所展示之其最大高度位置,從而減小或消除由於彈簧740處於最大延伸而由彈簧740所施加之力。在彈簧樞軸742處於圓弧之中心之情況下,亦沿一圓弧定位彈簧終止孔748,因此彈簧740可樞轉至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任一者中。此藉由比較圖43與圖45而圖解說明。在圖43中,提升步行椅700處於其最低坐下位置,且彈簧740被壓縮。彈簧樞軸742並不處於安置彈簧終止孔748所沿之圓弧之中心處。因此,在坐下模式中,彈簧740無法旋轉及與彈簧終止孔748中之每一者對準。圖45繪示處於其最高站立位置之提升步行椅700。彈簧740完全延伸,且彈簧樞軸742處於安置彈簧終止孔748所沿之圓弧之中心處。在此構形中,彈簧740可圍繞彈簧樞軸742而旋轉且將與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任一者對準,且因此,可實現提升調整。
回想起藉由設定最大高度調整機構712而判定「最大高度位置」。另一方面,提升力調整機構758設定提升步行椅座位718升高及降低將藉助之力。
圖49A至圖49C展示提升力調整程序之下一步驟。圖49B繪示穿過圖49A之線B-B截取之升降椅700之一側視剖面圖,線B-B切割穿過彈簧740。圖49C係圖49B之細節C之一放大。圖49C展示在針對此實施例形成最短槓桿臂750的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一孔中之彈簧終止樞軸744。
圖50A、圖50B、圖50C類似於圖49A至圖49C,但係穿過圖50A中所展示之剖面D-D而截取。剖面D-D提供彈簧740及提升調整銷752之一側視圖。
圖51A、圖51B繪示下一提升力調整步驟。圖51B係圖51A之細節F之一放大。自一系列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一孔移除提升調整銷752。此允許彈簧740圍繞彈簧樞軸742自由地旋轉至其他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任一者中以調整提升力。
圖52A、圖52B繪示提升力調整程序之下一步驟。圖52B係圖52A之細節G之一放大。已圍繞彈簧樞軸742而旋轉彈簧740,因此彈簧740之端部可經定位以在一系列彈簧終止孔748中之一不同孔處形成彈簧終止樞軸744。將提升調整銷752插入一孔中以形成彈簧終止樞軸744。舉例而言,與圖49C中所展示之槓桿臂750之長度相比,此調整會擴大槓桿臂750。換言之,彈簧終止樞軸744與主樞軸746之間的距離被增大,且因此,有效提升力亦被增大。
圖53A、圖53B至圖56繪示一高度調整程序。圖53B係圖53A之細節H之一放大。圖53A、圖53B繪示升降椅700之一初始構形,其中升降椅700定位於其最低高度處且高度調整銷720處於高度調整桿714上之高度調整孔716之最高孔中。
圖53A、圖53B繪示在高度調整銷720處於最高位置之情況下處於其最低位置之升降椅700。圖54A、圖54B繪示針對此說明性實施例之用以改變升降椅700可達成之最大高度之第一高度調整步驟。圖54B係圖54A之細節I之一放大。高度調整銷720展示為自其已插入的高度調整孔716中之一孔移除。
圖55A、圖55B繪示針對此說明性實施例之下一高度調整步驟。圖55B係圖55A之細節J之一放大。將高度調整銷720重新插入至高度調整孔716之一下部孔中。此將升降椅700之最大高度設定為一較低高度水準,此乃因高度調整套筒754沿著平行四邊形連桿756之歷程受高度調整銷720限制。
圖56係提升步行椅700之一側視圖,其展示阻擋高度調整套筒754完全沿著高度調整桿714上升之高度調整銷720。此抵抗彈簧740之提升力而限制提升步行椅700到達全高度。
應注意,在提升調整機構758及高度調整機構712、760位於提升步行椅700之兩側上之情況下,本文中所闡述之調整可需要在兩側上實施。在其他實施例中,一調整機構可僅存在於一側上,條件係提升步行椅及調整機構組件足夠耐用以允許單側機構。
轉至圖60至圖63,展示視情況包含於提升步行椅700中之摺疊機構722。圖60係摺疊式提升步行椅700之一等角後視圖。圖61繪示經部分摺疊之提升步行椅700之一前視圖。圖62係提升步行椅700在一摺疊位置中之一後等角視圖。圖63係提升步行椅700在一摺疊模式中之一前視圖。
摺疊機構722包含各自連接至中心直立組件728且相對於中心直立組件728可摺疊的一對下部橫桿724及一對上部橫桿726。提供用以將升降椅700結構鎖定在一展開位置中以供使用及解鎖升降椅700結構以進行摺疊之一鎖定機構730。鎖定機構730亦可將提升步行椅鎖定在一摺疊位置中。在將下部橫桿724及上部橫桿726朝向中心直立件728摺疊後,亦可手動地或自動地向上摺疊座位718。
在說明性摺疊機構722中,提升步行椅700在被摺疊時處於一坐下模式,諸如圖44中所展示之模式。在額外實施例中,提升步行椅700在被摺疊時可處於一站立模式。鎖定可藉由向上拉動鎖定機構730而起始。座位718可藉由向上提升座位之一側或提升(若存在)座位718上之一把手784而摺疊。繫桿連桿組786在一端連接至座位718,且連接至框架702或附接至702之一組件,以維持將座位718連接至設備,同時允許將座位718摺疊以適應提升步行椅700之左右兩側朝向彼此進行摺疊。繫桿786可以可滑動方式附接至座位718及/或框架702。
上部橫桿726中之狹槽774可滑動地容納桿778之延伸部銷776。導桿778在圖61中所展示之中心直立樞軸780處樞轉地固定至中心直立組件728。中心樞軸780可在狹槽782中可滑動地固定至中心直立組件728。當延伸部銷776沿著狹槽782移動時,上部橫桿726、下部橫桿724及導桿778樞轉且朝向中心直立組件728移動,且致使框架702之靠背組件708朝向彼此移動。將座位718向上或向下摺疊大致90°以適應提升步行椅之下部框架組件704、扶手710及其他組件以一摺疊方式朝向中心直立組件728摺疊。
其他習用摺疊機構722及鎖定機構730可併入至提升步行椅700中。
已闡述各自具有一不同元件組合之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本發明不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實施例或組合。本發明可包含所揭示之元件之不同組合、某些元件之省略或此類結構之等效物對元件做出之替換。舉例而言,提升機構104、350及602之各種態樣可互換。
雖然已闡述說明性實施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聯想到額外優點及修改。因此,在本發明之較寬廣態樣中,本發明不限於本文中所展示及闡述之特定細節。因此,本發明並非意欲限於特定說明性實施例,而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內容之全部精神及範疇內加以解釋。
100‧‧‧說明性提升椅/提升椅
101‧‧‧椅靠背(未使用)
102‧‧‧椅框架/框架
104‧‧‧提升機構/所揭示提升機構/單彈簧提升機構
106‧‧‧支腿
108‧‧‧座位靠背/靠背
110‧‧‧底座
112‧‧‧座位支撐件
114‧‧‧座位/座位區段
116‧‧‧前座位區段/座位區段/前區段/座位墊
118‧‧‧後座位區段/座位區段/後區段/座位墊
119‧‧‧選用撓性面板/撓性面板
120‧‧‧中間座位支撐區段/中間座位區段/座位區段/中間區段/中間座位區段(「楔形物」)/支撐楔形物(中間座位墊)
122‧‧‧第一座位樞軸/座位樞軸/樞軸
124‧‧‧平行四邊形框架/平行四邊形
126‧‧‧第一組平行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128‧‧‧第一組平行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130‧‧‧第二組平行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13-13‧‧‧剖面
132‧‧‧第二組平行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134‧‧‧樞軸/平行四邊形樞軸
136‧‧‧樞軸/平行四邊形樞軸
138‧‧‧樞軸/平行四邊形樞軸
140‧‧‧樞軸/平行四邊形樞軸
142‧‧‧彈簧/中心彈簧
144‧‧‧彈簧樞軸/樞軸/平行四邊形樞軸
146‧‧‧提升機構側面支撐件
148‧‧‧彈簧軸線
150‧‧‧延伸部
15-15‧‧‧剖面
152‧‧‧上部彈簧樞軸/彈簧樞軸/樞軸
154‧‧‧輪軸
156‧‧‧狹槽
158‧‧‧前座位支撐區段/座位支撐區段
160‧‧‧後座位支撐區段/座位支撐區段
162‧‧‧中間座位支撐區段/座位支撐區段
164‧‧‧繫桿
166‧‧‧繫桿
168‧‧‧第一繫桿樞軸
170‧‧‧後端塊
17-17‧‧‧剖面
172‧‧‧第二繫桿樞軸/繫桿樞軸
176‧‧‧支撐彈簧
178‧‧‧支撐桿/前支撐桿/前座位區段支撐桿
180‧‧‧調整旋鈕
19-19‧‧‧剖面
3-3‧‧‧剖面
350‧‧‧提升機構/相對提升機構/所揭示提升機構/提升機構(相對平行四邊形)
352‧‧‧平行四邊形樞軸/主樞軸/下部平行四邊形樞軸
354‧‧‧平行四邊形樞軸/樞軸
356‧‧‧平行四邊形樞軸
358‧‧‧平行四邊形樞軸
359‧‧‧部分/延伸部
360‧‧‧下部平行四邊形連桿
362‧‧‧彈簧/完全延伸之彈簧/提升彈簧
364‧‧‧上部提升彈簧樞軸/彈簧樞軸/彈簧(彈性部件)樞軸/樞軸/提升彈簧樞軸/提升樞軸
366‧‧‧提升彈簧終止樞軸/彈簧終止端/樞軸
368‧‧‧狹槽/狹槽角度
382‧‧‧平行四邊形/提升平行四邊形/相對提升平行四邊形
392‧‧‧說明性高度
393‧‧‧座位高度
394‧‧‧提升角度/傾斜提升角度/所得提升角度/低效率提升角度/最佳提升角度
396‧‧‧狹槽角度
398‧‧‧平行四邊形短連桿長度
400‧‧‧平行四邊形長連桿長度
402‧‧‧虛擬槓桿臂/終止樞軸距離/線/槓桿臂/2.27’’槓桿臂/高效之接近90°槓桿臂/相對短1.56’’槓桿臂/說明性槓桿臂長度/提升彈簧終止樞軸366與主樞軸352之間的距離(終止樞軸距離),即「槓桿臂」
404‧‧‧限制面板
406‧‧‧底座框架
408‧‧‧向前平行四邊形端塊/端塊
410‧‧‧座位/上升座位
412‧‧‧橫向連接底面
414‧‧‧側壁
416‧‧‧側壁
420‧‧‧次最遠孔
422‧‧‧後端塊/端塊/相對端塊/(平行四邊形之)後端塊
424‧‧‧孔/選定孔/最靠前孔/最靠後孔/孔(弓形列)
426‧‧‧橫管或桿
428‧‧‧半徑/(孔424之弓形列之)半徑
430‧‧‧增量式孔調整機構
432‧‧‧說明性彈簧輪軸銷/彈簧輪軸銷/相對側彈簧輪軸銷/銷
434‧‧‧彈簧帽
502‧‧‧提升機構/在相對側上具有狹槽調整件及彈簧之提升機構
504‧‧‧可線性調整彈簧終止樞軸/彈簧終止樞軸/所卡住彈簧終止樞軸
506‧‧‧狹槽/線性狹槽
508‧‧‧摺疊曲柄/曲柄
510‧‧‧導螺桿/所附接導螺桿
512‧‧‧活動螺帽/螺帽
514‧‧‧一體式橫向輪軸
516‧‧‧軛架/輪軸接合軛架
518‧‧‧定位器螺桿
520‧‧‧彈簧終止調整機構/提升力量調整機構
522‧‧‧後端塊/端塊/提升機構(502)之端塊
524‧‧‧延伸部
5-5‧‧‧剖面
602‧‧‧提升機構/相對提升機構/所揭示提升機構/雙彈簧提升機構/提升機構(被提升時孔停留在底部)
604‧‧‧平行四邊形
606‧‧‧調整機構
608‧‧‧連桿
610‧‧‧固定框架底座
612‧‧‧調整樞軸銷
614‧‧‧孔
616‧‧‧延伸部
700‧‧‧說明性提升步行椅/提升步行椅/升降椅/摺疊式提升步行椅
702‧‧‧框架
704‧‧‧下部框架組件
706‧‧‧輪
708‧‧‧靠背組件
710‧‧‧扶手
712‧‧‧最大高度調整機構/高度調整機構
714‧‧‧高度調整桿
716‧‧‧高度調整孔
718‧‧‧座位或車座/提升步行椅座位
720‧‧‧最大高度調整銷/高度調整銷
722‧‧‧摺疊機構/說明性摺疊機構/其他習用摺疊機構
724‧‧‧下部橫桿
726‧‧‧上部橫桿
728‧‧‧中心直立組件/中心直立件
730‧‧‧鎖定機構
732‧‧‧站立臂支撐件/支撐臂
734‧‧‧端塊
736‧‧‧提升機構/中心提升機構
738‧‧‧平行四邊形結構/平行四邊形/結構
740‧‧‧彈簧
742‧‧‧彈簧樞軸
744‧‧‧彈簧終止點/彈簧終止樞軸
745‧‧‧樞軸
746‧‧‧樞軸/主樞軸
747‧‧‧樞軸
748‧‧‧彈簧終止孔
749‧‧‧樞軸
750‧‧‧距離/槓桿臂/最短槓桿臂
752‧‧‧提升調整銷
754‧‧‧高度調整套筒/套筒
756‧‧‧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758‧‧‧提升調整機構/提升力調整機構
759‧‧‧連桿/平行四邊形連桿
760‧‧‧中間高度調整機構/說明性中間高度調整機構/中間高度調整件/高度調整機構
762‧‧‧臂支撐件樞軸/站立臂支撐件樞軸
764‧‧‧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臂支撐件調整銷/臂支撐件銷
766‧‧‧站立臂支撐件調整銷凹部/支撐件銷凹部/臂支撐件銷凹部
768‧‧‧說明性臂支撐件調整機構/支撐臂調整機構/臂支撐件調整機構/站立臂支撐件調整機構
7-7‧‧‧剖面
770‧‧‧中間高度調整銷
772‧‧‧套筒孔
774‧‧‧狹槽
776‧‧‧延伸部銷
778‧‧‧桿/導桿
780‧‧‧中心直立樞軸/中心樞軸
782‧‧‧狹槽
784‧‧‧把手
786‧‧‧繫桿連桿組/繫桿
788‧‧‧選用腳踏板/腳踏板
790‧‧‧腳踏板樞軸/樞軸
A‧‧‧點或邊緣/細節
B‧‧‧點或邊緣
B-B‧‧‧線
C‧‧‧細節
D-D‧‧‧線/剖面
E‧‧‧細節
F‧‧‧ 細節
G‧‧‧部分/細節
H‧‧‧細節
I‧‧‧細節
J‧‧‧部分/細節
K‧‧‧細節
L‧‧‧細節
O‧‧‧區段
P-P‧‧‧線
T‧‧‧部分
V‧‧‧部分
所有圖式包含一提升椅及其組件之說明性實施例、可裝納於提升椅或其他設備中之一提升機構之說明性實施例以及說明性提升椅及相關聯組件及機構。在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說明時最佳地理解說明性實施例。
圖1係在一站立模式與一坐下模式之間轉變之一說明性提升椅之一等角圖式。
圖2係一提升椅在一站立模式中或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取決於椅之具體設計)之一等角圖式。
圖3繪示穿過圖4之剖面3-3截取的一提升椅在一坐下模式中之一剖面。
圖4係一提升椅之一前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3之剖面。
圖5繪示穿過圖6之剖面5-5截取的一提升椅自一坐下模式轉變為一站立模式之一剖面。
圖6係一提升椅之一前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5之剖面。
圖7繪示穿過圖8之剖面7-7截取的一提升椅在一站立模式中之一剖面。
圖8係一提升椅之一前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7之剖面。
圖9係一提升機構之一等角後視圖。
圖10係一提升機構之一側視圖。
圖11繪示一提升機構在未附接一前座位區段墊或後座位區段墊之情況下之一側視圖。
圖12係一提升機構在未附接前座位區段墊或後座位區段墊之情況下之一等角前視圖。
圖13A至圖13B展示穿過圖14之剖面13-13之一剖面圖,其展示一提升機構之一側視圖以及一前座位區段、後座位區段及中間座位區段在一經提升位置中之一剖面。圖13B係圖13A之部分V之一放大。
圖14係一提升椅之一後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13A至圖13B之剖面。
圖15A至圖15B展示穿過圖16之剖面15-15之一剖面圖,其展示一提升機構之一側視圖以及一前座位區段、後座位區段及中間座位區段在一坐下模式中之一剖面。圖15B係圖15A之部分J之一放大。
圖16係一提升椅之一後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15A至圖15B之剖面。
圖17A至圖17B展示穿過圖18之剖面17-17之一剖面圖,其繪示一提升機構之一側視圖以及一前座位區段、後座位區段及中間座位區段在一經提升位置中之一剖面,其中彈簧終止點處於與在圖15A至圖15B中不同之一狹槽位置中。圖17B係圖17A之部分T之一放大。
圖18係一提升椅之一後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17A至圖17B之剖面。
圖19A至圖19B展示穿過圖20之剖面19-19之一剖面圖,其繪示一提升機構之一側視圖以及一前座位區段、後座位區段及中間座位區段在一坐下位置中之一剖面,其中彈簧終止點處於與在圖13A至圖13B中不同之一狹槽位置中。圖19B係圖19A之部分G之一放大。
圖20係一提升椅之一後視圖以圖解說明經截取以獲得圖19A至圖19B之剖面。
圖21係一提升機構在不裝設座位墊之情況下之一後等角視圖。
圖22係一提升機構在裝設座位墊之情況下之一側視圖。
圖23係一提升機構在不裝設座位墊之情況下之一側視圖。
圖24係一提升機構之一等角前視圖。
圖25至圖29繪示在各種高度處及在各種調整情況下得到之與提升機構104、350 (下文將闡述350)相關之量測值。
圖25繪示其中平行四邊形為水平或大致水平之一提升機構。
圖26繪示處於其最高平行四邊形歷程之一提升機構。
圖27繪示一提升機構在一低位置或坐下位置中之一側視圖。
圖28繪示一提升機構在一高位置或站立位置中之一側視圖。
圖29繪示針對一就座位置之在相關聯平行四邊形之連桿為水平之情況下且具有代替一狹槽用於調整目的之一系列弓形孔之一提升機構。
圖30繪示針對一站立位置之在彈簧處於一最大延伸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機構。
圖31繪示針對一站立位置之在彈簧處於一最大延伸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機構。
圖32展示最靠後孔位置中之彈簧輪軸銷之最低提升位置對相對於彈簧軸線之提升角度之影響。
圖33繪示具有在點「A」與點「B」之間延伸之一限制面板之一提升機構。
圖34展示在提升機構處於其最低位置時之一限制面板位置。
圖35繪示展示在提升機構處於一經提升位置時之一限制面板之一等角視圖。
圖36繪示提升機構350在座位410處於一摺疊模式之情況下之一等角視圖以獲得設備之一較佳視覺效果。
圖37繪示具有一可線性調整彈簧終止樞軸之一提升機構,其中包含彈簧之該提升機構安置於座位之側面上。
圖38係圖37中所展示之提升機構之一部分之一等角視圖,其中後端塊之一側呈現為透明的。
圖39係進一步繪示圖38之彈簧終止調整機構之一等角視圖。
圖40係一交替提升幾何結構之一等角視圖,該交替提升幾何結構根據與先前所繪示實施例相同之原理而操作,但在平行四邊形之一長連桿之最低端具有彈簧終止點調整件。
圖41繪示在附接有墊之情況下之圖40之提升機構。
圖42繪示一彈簧終止調整機構。
圖43係具有一可調整提升機構之一升降椅在一較低坐下模式中之一前等角視圖。
圖44係具有一可調整提升機構之一提升步行椅之一後等角視圖。
圖45繪示一提升步行椅在一經提升位置或站立位置中之一前等角視圖。
圖46繪示一提升步行椅在一經升高位置中之一後等角視圖。
圖47A、圖47B繪示用於一提升步行椅之一提升機構調整件之一前等角視圖。圖47B展示圖47A之細節A。
圖48展示一提升步行椅在其最高經提升位置中之一側視圖。
圖49A至圖49C展示提升機構之一調整步驟。圖49B繪示穿過圖49A之線B-B截取的一升降椅之一側視剖面圖。圖49C係圖49B之細節C之一放大。
圖50A至圖50C展示提升機構之一調整步驟。圖50B繪示穿過圖50A之線D-D截取的一升降椅之一側視剖面圖。圖50C係圖50B之細節E之一放大。
圖51A、圖51B繪示在圖50A至圖50C中所展示之調整步驟之後進行的提升調整步驟。圖51B係圖51A之細節F之一放大。
圖52A、圖52B繪示下一提升調整步驟。圖52B係圖52A之細節G之一放大。
圖53A、圖53B繪示在起始一最大高度調整程序之前的一初始提升步行椅構形。圖53B係圖53A之細節H之一放大。
圖54A、圖54B繪示用以改變一升降椅可達成之最大高度之一第一最大高度調整步驟。圖54B係圖54A之細節I之一放大。
圖55A、圖55B繪示針對此說明性實施例之下一最大高度調整步驟。圖55B係圖55A之細節J之一放大。
圖56係一提升步行椅之一側視圖,其展示阻擋一高度調整套筒完全沿著一高度調整桿上升之一高度調整銷。
圖57A至圖57C繪示一支撐臂調整機構。圖57A係具有一支撐臂調整機構之一說明性提升步行椅之一側視圖。圖57B係圖57A之區段O之一細節。圖57C係穿過圖57B之線P-P截取之一臂支撐件調整機構之一剖面。
圖58A至圖58B展示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圖58A繪示在中間高度調整件及座位處於其最低位置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步行椅。圖58B係在選擇座位之一高度之前的來自圖58A之細節K之一特寫。
圖59A至圖59B繪示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圖59A繪示在中間高度調整件以及座位固定於一選定高度處之情況下之一提升步行椅。圖59B係展示經接合以固定座位之高度之中間高度調整件的來自圖59A之細節L之一特寫。
圖60係一摺疊式提升步行椅在一部分摺疊位置中之一等角後視圖。
圖61繪示經部分摺疊之一提升步行椅之一前視圖。
圖62係一提升步行椅在一完全摺疊位置中之一後等角視圖。
圖63係一提升步行椅在一完全摺疊模式中之一前視圖。
圖64A至圖64B繪示用於一提升步行椅之一高度調整機構之另一實施例。
圖65繪示具有附接至一中心提升機構之一座位之一提升步行椅之一部分之一等角視圖。

Claims (25)

  1. 一種供用作一座位設備或與一座位設備一起使用之可調整提升機構,其包括: 一底座; 一平行四邊形結構,其具有四個經樞轉連接之連桿,該平行四邊形在四個樞軸中之一者處經連接至該底座; 一彈簧,其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一連桿延伸至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二連桿上之一可調整終止點以形成一提升三角形,其中該彈簧終止點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主樞軸位移; 一延伸部,其係與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呈固定關係、經構形以在該平行四邊形的角度基於該提升機構於一坐下模式與一站立模式之間的升高或降低而發生變化時維持其相對於水平面的角度; 其中該延伸部形成具有一後邊緣及一前邊緣之一後座位區段; 一前座位區段,其具有一後邊緣及一前邊緣; 該前座位區段在該前座位後邊緣及該後座位前邊緣處經樞轉地附接至該後座位區段,此經構形以准許該前座位區段在該站立模式中向下下降及返回至該坐下模式;及 一提升動力調整機構,其經構形以調整該彈簧終止點相對於該主樞軸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中該調整機構包括經連接至該彈簧之一銷以及可選擇性地定位該銷之一系列孔。
  3. 如請求項2之提升機構,其中該系列孔形成一圓弧,且該圓弧的半徑係在該彈簧完全延伸時自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上之一彈簧樞軸至該等孔的長度。
  4.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中該調整機構包括經連接至該彈簧之一銷以及可選擇性地定位該銷之一狹槽。
  5.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進一步包括形狀上為對該前座位區段與後座位區段之間於一坐下模式中形成之一空間之補充之一中間座位區段,該中間座位區段經構形以在該坐下模式中佔據該空間,且在轉變為該站立模式時空出該空間以允許該前座位區段向下摺疊。
  6. 如請求項5之提升機構,其中該中間座位區段係定位於該底座上,且在該坐下模式及該站立模式中於該底座上保持原位。
  7. 如請求項5之提升機構,其中該中間座位區段經附接至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並隨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移動,且藉此在達成該坐下模式時移動至適當位置。
  8.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經構形使得該彈簧藉由一乘坐者之重量而被壓縮,且在使用者將重量轉移至該使用者之腿部時被擴展。
  9.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經構形使得在任何提升動力調整下,該後座位區段之最大高度皆一致。
  10.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經構形使得該延伸部在該平行四邊形提升及該前座位區段下降時向前移動,藉此致使一使用者之平衡中心朝向該使用者之腳上方移動。
  11.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具有介於一使用者之重量之50%至95%之間之一提升力。
  12.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中自該坐下模式至該站立模式之垂直位移係介於8英吋至16英吋之一範圍內。
  13.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進一步包括一限制面板,該限制面板具有經附接至該前座位區段之一第一邊緣及經附接至一中間座位區段之一第二邊緣。
  14. 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其中該後座位區段及該前座位區段具有一體式墊。
  15. 一種包括一如請求項1之提升機構之椅。
  16. 一種可調整提升機構,其包括: 一底座; 一平行四邊形結構,其具有四個樞轉連接之連桿,該平行四邊形在四個樞軸中之一者處經連接至該底座; 一彈簧,其可樞轉地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一連桿延伸至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二連桿上之一可調整終止點以形成一提升三角形,其中該彈簧終止點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主樞軸位移; 一延伸部,其係與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呈固定關係、經構形以在該平行四邊形的角度基於該提升機構於一坐下模式與一站立模式之間的升高或降低而發生變化時維持其相對於水平面的角度; 一提升動力調整機構,其經構形以調整該彈簧終止點相對於該主樞軸的位置。
  17. 如請求項16之提升機構,其中該調整機構包括: 孔之一圓弧,一第一彈簧端可選擇性地與該等孔對準且被固定至該等孔;且 在該彈簧完全延伸時,該圓弧之中心係在該彈簧之一第二端處。
  18. 一種包括如請求項17之提升機構的座位。
  19. 一種升降椅,其包括: 可調整提升機構,其具有: 一底座; 一平行四邊形結構,其具有四個樞轉連接之連桿,該平行四邊形在四個樞軸中之一者處經連接至該底座; 一彈簧,其可樞轉地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一連桿延伸至該平行四邊形之一第二連桿上之一可調整終止點以形成一提升三角形,其中該彈簧終止點自該平行四邊形之一主樞軸位移; 一延伸部,其係與該四個平行四邊形連桿中之一者呈固定關係、經構形以在該平行四邊形的角度基於該提升機構於一坐下模式與一站立模式之間的升高或降低而發生變化時維持其相對於水平面的角度; 一提升動力調整機構,其經構形以調整該彈簧終止點相對於該主樞軸的位置。
  20. 如請求項19之升降椅,進一步包括一最大高度調整機構。
  21. 如請求項20之升降椅,其中該最大高度調整機構包括: 一高度調整桿,其沿著其長度之至少一部分具有複數個孔;及 一銷,其經構形以插入至該複數個孔中之一孔中。
  22. 如請求項19之升降椅,進一步包括一摺疊機構。
  23. 如請求項19之升降椅,進一步包括一中間高度調整機構。
  24. 如請求項23之升降椅,其中該中間高度調整件包括: 一高度調整桿,其沿著其長度之至少一部分具有複數個孔;及 一套筒,經以可滑動方式附接至該高度調整桿且經配准至該平行四邊形結構; 一銷,其經構形以插入穿過該套筒中之一孔且插入至該複數個孔中之一孔中。
  25. 如請求項19之升降椅,進一步包括一支撐臂調整機構。
TW108111356A 2018-03-29 2019-03-29 提升機構及椅 TWI717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49809P 2018-03-29 2018-03-29
US201862649746P 2018-03-29 2018-03-29
US62/649,746 2018-03-29
US62/649,809 2018-03-29
US201962822496P 2019-03-22 2019-03-22
WOPCT/US19/23661 2019-03-22
US62/822,496 2019-03-22
PCT/US2019/023661 WO2020005350A1 (en) 2018-03-29 2019-03-22 Lifting mechanism and chai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717A true TW201941717A (zh) 2019-11-01
TWI717715B TWI717715B (zh) 2021-02-01

Family

ID=6806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1356A TWI717715B (zh) 2018-03-29 2019-03-29 提升機構及椅
TW108111385A TW201946601A (zh) 2018-03-29 2019-03-29 提升步行椅及可轉換座位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1385A TW201946601A (zh) 2018-03-29 2019-03-29 提升步行椅及可轉換座位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2) TWI717715B (zh)
WO (1) WO201919109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708A (zh) * 2021-02-24 2021-04-30 海南大学 一种多功能助起轮椅
CN113018089A (zh) * 2021-02-19 2021-06-25 德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室内锻炼装置
WO2021163360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Exokinetics, Inc. Elevating walker chair and components
US11602469B2 (en) 2014-07-14 2023-03-14 Exokinetics, Inc. Lifting mechanism and chai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0960B2 (en) * 2018-12-07 2023-01-03 Stryker Corporation Sit to stand stair chair
EP3912612B1 (en) * 2020-05-19 2023-07-05 Moving Life Ltd Rollable user-support device
EP3912611A1 (en) * 2020-05-22 2021-11-24 Invacare International GmbH Foldable walking aid apparatus
US11337884B1 (en) 2020-11-17 2022-05-24 David R. Kovatch Apparatus allowing a user to make leaping strides while walking or running
TWI777910B (zh) * 2022-04-28 2022-09-11 長庚大學 具有助行器功能的輪椅
GB2618539A (en) * 2022-05-09 2023-11-15 The Helping Hand Company Ledbury Ltd Wal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854A (en) * 1899-03-18 1900-08-28 Julius Nord Cycle-saddle.
US1030801A (en) * 1912-02-27 1912-06-25 Edwin J Berault Hinge.
GB1406420A (en) * 1971-11-03 1975-09-17 Lywood B W Seat lifting mechanism
US4576351A (en) * 1984-06-15 1986-03-18 Brink T A Portable stroke victims arm rest
US5167435A (en) * 1991-10-09 1992-12-01 Aldi A Joseph Seat mechanism
AU2005211844B2 (en) * 2004-02-12 2010-03-11 Brodesigns Inc. Adjustable cross-legged support seat
CH712922B1 (de) * 2007-07-13 2018-03-15 Levo Ag Wohlen Aufrichteinheit für Aufrichtrollstühle und Therapiegeräte.
CN106714760B (zh) * 2014-07-14 2019-06-04 埃克斯凯尼缇克斯有限公司 升降式助行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2469B2 (en) 2014-07-14 2023-03-14 Exokinetics, Inc. Lifting mechanism and chairs
WO2021163360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Exokinetics, Inc. Elevating walker chair and components
CN113018089A (zh) * 2021-02-19 2021-06-25 德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室内锻炼装置
CN112716708A (zh) * 2021-02-24 2021-04-30 海南大学 一种多功能助起轮椅
CN112716708B (zh) * 2021-02-24 2023-04-25 海南大学 一种多功能助起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1097A1 (en) 2019-10-03
TW201946601A (zh) 2019-12-16
TWI717715B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7715B (zh) 提升機構及椅
US4386803A (en) Motorized reclining chair
JP5116039B2 (ja) 着座式パーソナルレストサポート器具
CN112004510B (zh) 升降机构和升降椅
US10709929B1 (en) Seating
US11602469B2 (en) Lifting mechanism and chairs
JP7015849B2 (ja) 歩行補助用車椅子
JP6954985B2 (ja) 調節可能な人間工学に基づく椅子
US8622473B2 (en) Inclusive chair
US7195583B2 (en) Posture and exercise seating
JP2009072591A (ja) スタンダップ車いす
US10973326B2 (en) Seating furniture
KR20200046600A (ko) 무브 체어
JP2020531229A (ja) 起立補助椅子及び車椅子
KR20210037237A (ko) 기립보조의자
KR102130551B1 (ko) 기립 보조 의자
EP2419069B1 (en) Seating furniture facilitating rising
JP6403274B2 (ja) 起立補助椅子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起立補助装置
US20230210704A1 (en) Lifting mechanism and chanirs
US10828214B2 (en) Stand-up unit with hip flex for wheelchairs and other devices
JP3225237U (ja) チェアー
RU198211U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регулируемая опора для детей-инвалидов
JP2004016516A (ja) マッサージ椅子
WO2004034846A1 (en) Multifunction furniture
KR20210053002A (ko) 허리 보호 및 자세 교정 의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