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1092A -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1092A
TW201941092A TW108100521A TW108100521A TW201941092A TW 201941092 A TW201941092 A TW 201941092A TW 108100521 A TW108100521 A TW 108100521A TW 108100521 A TW108100521 A TW 108100521A TW 201941092 A TW201941092 A TW 2019410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device identificat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5580B (zh
Inventor
廖暉
李京
周凡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5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55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tickets, e.g. Kerber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8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dele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e.g. a proxy authenticates an entity to be authenticated on behalf of this entity vis-à-vis an authentication 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所述方法包括: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並將所獲取的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並將驗證結果返回給所述行動終端;所述行動終端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並將所採集到的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並在驗證透過的情況下,向所述行動終端下發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Description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本說明書實施例涉及網際網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透過行動終端實現電子通行證或者電子鑰匙的場景越來越多,例如行動支付、酒店登記、上班打卡、智慧門鎖等。
以智慧門鎖為例,使用者可以使用行動終端開鎖。具體地,智慧門鎖需要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驗證,在身份驗證透過後,行動終端才可以獲取電子通行證或者電子鑰匙。也就是說,行動終端獲取電子通行證或者電子鑰匙之前,需要設備端對使用者身份進行核實。可以看出,由於設備端需要進行身份核實,因此設備端需要具有一定的軟體和/或硬體上的要求。例如採用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時,軟體方面設備端需要有一定的計算能力,硬體方面設備端需要有攝影鏡頭。
需要提供一種適用設備端性能要求不高的身份驗證的方案。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並將所獲取的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
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並將驗證結果返回給所述行動終端;
所述行動終端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並將所採集到的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
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並在驗證透過的情況下,向所述行動終端下發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行動終端,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身份驗證的裝置,所述裝置應用於行動終端,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第一上傳單元,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採集單元,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第二上傳單元,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第二獲取單元,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實現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身份驗證的方法。
本說明書實施例,將原本需要由設備端完成的身份驗證轉由伺服器完成,從而可以降低設備端對軟體、硬體方面的需求,從而也可以適用於性能不高的設備端。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說明書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詳述的、本說明書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說明書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說明書。在本說明書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專案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儘管在本說明書可能採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應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資訊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說明書範圍的情況下,第一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二資訊,類似地,第二資訊也可以被稱為第一資訊。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回應於確定”。
如前所述,一方面,由於設備端需要進行身份核實,因此設備端需要具有一定的軟體和/或硬體上的要求。例如採用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時,軟體方面設備端需要有一定的計算能力,硬體方面設備端需要有攝影鏡頭。另一方面,某些設備端設計時,對能耗要求比較嚴格,例如採用電池供電的低功耗設備,這些設備由於普遍採用了低功耗模組,無法長期進行複雜的計算需求;同樣以智慧門鎖為例,智慧門鎖普遍採用電池供電,為了達到長時間使用,採用的是低功耗模組。
本說明書可以涉及一個或多個系統。以下請參考圖1示出了本說明書中可以適用的示例性的系統架構概念圖。所述系統架構概念圖可以包括設備端11、行動終端12和伺服器13。
所述設備端11可以是指進行需要電子通行證或者電子鑰匙的設備。不同場景中,設備端對應了具體不同的設備;例如酒店入住場景,設備端可以為用於入住登記的自助終端。開鎖場景中,設備端可以是智慧門鎖。
所述行動終端11可以是指使用者使用的客戶端。該客戶端可以是指安裝有應用的終端;例如安裝有應用APP的手機。
所述伺服器13可以是指與所述設備端11和行動終端12通訊的應用伺服器、伺服器集群或者基於伺服器集群構建的雲端平臺。所述伺服器13可以用於進行身份驗證。
在實際應用中,當使用者需要獲取設備端11提供的服務時,可以透過行動終端12獲取設備端11的設備標識以及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並由伺服器13進行驗證,最終獲取伺服器13下發的電子通行證;然後行動終端12可以基於該電子通行證來獲取設備端11提供的服務。
以下可以結合圖2所示的例子介紹本說明書一種實現身份驗證的方法的實施例,如圖2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0: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並將所獲取的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設備標識包括靜態的設備標識和/或動態的設備標識。
以靜態的設備標識為例,所述設備標識具有唯一性,即每一個設備端都可以對應有一個唯一的設備標識。例如,設備出廠時的設備編號,ID等。
以動態的設備標識為例,所述設備標識可以包括動態符記,例如token。所述動態符記可以是指一串加密的字串,可以是由預設的演算法生成的。一般的,動態符記是動態變化的,例如行動終端每次獲取的動態符記都是不同的;或者設備端週期性生成新的符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具體包括:
行動終端透過與設備端建立短距離無線通訊,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傳輸的設備標識。
具體地,所述短距離無線通訊包括藍牙通訊、紅外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IFI、超寬頻通訊、紫峰通訊、近場通訊的一種。
在實施例中,所述設備端中可以集成有適用於短距離無線通訊的模組,如藍牙(Bluetooth)模組、紅外線(IrDA)模組、無線局域網(WI-FI或WLAN,大多採用802.11系列協定)模組、WIFI直連(Wi-Fi Direct)模組、超寬頻通訊(Ultra Wide Band)模組、紫峰(Zigbee)模組、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組等,以實現短距離無線信號的收發。同樣地,行動終端中也可以集成有同樣的適用於短距離無線通訊的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以藍牙技術為例進行說明。
藍牙技術作為取代資料電纜的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可以支援點對點以及點對多點的通訊,從而在設備間實現快捷而方便的資訊交互。
設備端可以透過藍牙模組發出包含自身的標識(UUID)的廣播信號。藍牙技術中,藍牙模組可以透過“全球唯一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來標識。每一個這樣的UUID都在時空上保證藍牙服務的唯一性。UUID具體可以是短整形(16或32位)和長整形(128位)。UUID可以透過藍牙廣播信號發送。
較佳地,所述藍牙技術,可以採用低功耗藍牙技術(Bluetooth Low Energy,BLE)。更優地,可以採用iBeacon技術。iBeacon技術是一種基於BLE開發的技術,具有成本低,擴展廣,定制靈活的特點。這種iBeacon技術可以使一個智慧手機或其他裝置在一個iBeacon基站的感應範圍內能夠執行相應的命令。例如本實施例中,收款設備可以為iBeacon基站。iBeacon已由蘋果公司於2013年9月發佈的行動設備用OS(iOS7)上配備。
BLE的通訊方式一般包括兩種:advertising(廣告)和connecting(連接)。廣告(Advertising)是一種單向的發送機制,屬於廣播模式的一種。想要被搜索到的設備(如iBeacon基站,收款設備)可以以20毫秒到10秒鐘的時間間隔發送一段資料包。使用的時間間隔越短,電池消耗的越快,設備被發現的速度也就會快。資料包長度最多47個位元組,一般可以由以下部分組成:
1 byte:preamble(1位元組做標頭)
4 byte:access address(4位元組做地址)
39 bytes:advertising channel PDU(39個位元組用於PDU資料包)
3 bytes:CRC(3個位元組用於CRC資料校驗)
BLE設備可以運行在單一的不可連接的廣告模式中(在這種模式下所有的資訊都包含在廣告資料包中);此外,BLE設備也可以運行在可被連接的模式下(即connecting模式)。
本實施例中的設備端,可以運行在單一的不可連接的廣告模式中。這樣,設備端主要是將自身的設備標識透過廣告模式發送出去。具體的,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可以承載於上述PDU資料包中。
行動終端可以透過掃描廣播的藍牙信號發現設備端的UUID。具體的,安裝於行動終端上的應用可以透過調用底層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驅動行動終端對無線信號的掃描。進而,可以掃描到設備端發出的無線信號,例如透過廣播方式發出的藍牙信號。由於設備端發出的藍牙信號包含其自身的設備標識資訊UUID,因此,行動終端可以透過掃描的藍牙廣播信號中發現該UUID。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具體包括:
行動終端透過掃描設備端提供的圖形碼,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該實施例中,設備端可以展示出包含設備標識的圖形碼。行動終端中可以集成有用於掃描圖形碼的模組,例如攝影鏡頭、掃碼器等,以實現掃描圖形碼從而獲取設備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以攝影鏡頭為例進行說明。
行動終端可以透過開啟攝影鏡頭,當攝影鏡頭採集到圖形碼的圖像後,透過行動終端本地解析軟體或者遠端伺服器解析出所述圖形碼包含的設備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圖形碼可以包括二維碼、條碼等。
步驟120: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並將驗證結果返回給所述行動終端。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具體可以包括:
判斷所述設備標識對應的設備是否已在伺服器上註冊;
在所述設備標識對應的設備已在伺服器上註冊的情況下,確定驗證結果為合法。
一般的,設備端的生產商可以在設備端出廠時,可以在伺服器上完成註冊,從而在伺服器上可以儲存有設備標識與設備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且還有已註冊記錄。
在一實施例中,針對動態的設備標識,伺服器具有與設備端相同的用於生成動態符記的演算法。透過該演算法,伺服器可以驗證行動終端上傳的動態符記是否正確,並在正確的情況下,確定驗證結果為合法。
伺服器在確定了驗證結果後,就可以將驗證結果返回給行動終端。
步驟130:所述行動終端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並將所採集到的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身份特徵資訊可以包括生物特徵資訊。
所述生物特徵資訊包括指紋、掌紋、虹膜、眼紋、人臉、聲波、腦電波中的至少一種。對應的,所述行動終端中需要集成有採集生物特徵資訊的模組,例如透過攝影鏡頭可以採集使用者的人臉圖像;透過指紋模組可以採集使用者的指紋;透過聲波模組可以採集使用者聲波資訊等等。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也可以包括使用者輸入的密碼資訊。
步驟140: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並在驗證透過的情況下,向所述行動終端下發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本實施例中,所述伺服器中保存有使用者預留的身份特徵資訊。當伺服器收到行動終端上傳的身份特徵資訊後,可以與所述預留的身份特徵資訊進行比對,如果一致,則說明當前使用者為本人;反之,則說明當前使用者不是本人。
伺服器在驗證透過的情況下,進而可以向所述行動終端下發電子通行證。所述電子通行證可以是設備端認可的,行動終端可以使用該電子通行證獲取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以智慧門鎖場景為例,當行動終端獲取到電子通行證後,使用該電子通行證就可以打開智慧門鎖。
以酒店入住場景為例,當行動終端獲取到電子通行證後,使用該電子通行證就可以完成登記入住。
本說明書實施例,將原本需要由設備端完成的身份驗證轉由伺服器完成,從而可以降低設備端對軟體、硬體方面的需求,從而也可以適用於性能不高的設備端。另一方面,透過身份驗證,可以確定當前使用者是否為本人,防止冒用的情況出現,提升了可靠性。
在一實施例中,行動終端使用電子通行證,具體可以為:
行動終端將電子通行證發送給設備端。這裡,參考步驟110所示,可以是基於短距離無線通訊實現的。之後,設備端可以在本地對電子通行證進行校驗,待校驗透過後才可以提供服務。或者,設備端可以將電子通行證上傳到伺服器,由伺服器進行校驗,待伺服器返回的校驗結果為透過後才可以提供服務。
以下結合圖3介紹本申請以行動終端為主體的方法實施例,該實施例可以對應圖2:
步驟210: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步驟220: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步驟230: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步驟240: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步驟250: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具體包括:
透過與設備端建立短距離無線通訊,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傳輸的設備標識;
或者,
透過掃描設備端提供的圖形碼,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短距離無線通訊包括藍牙通訊、紅外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IFI、超寬頻通訊、紫峰通訊、近場通訊的一種。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身份特徵資訊包括生物特徵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徵資訊包括指紋、掌紋、虹膜、眼紋、人臉、聲波、腦電波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設備標識包括靜態的設備標識和/或動態的設備標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動態的設備標識包括動態符記。
與前述身份驗證的方法實施例相對應,本說明書還提供了身份驗證的裝置的實施例。所述裝置實施例可以透過軟體實現,也可以透過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實現。以軟體實現為例,作為一個邏輯意義上的裝置,是透過其所在設備的處理器將非易失性記憶體中對應的電腦程式指令讀取到記憶體中運行形成的。從硬體層面而言,本說明書身份驗證的裝置所在設備的一種硬體結構如圖4所示可以包括處理器、網路介面、記憶體以及非易失性記憶體之外,實施例中裝置所在的設備通常根據該身份驗證的實際功能,還可以包括其他硬體,對此不再贅述。
請參見圖5,為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身份驗證的裝置的模組圖,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310,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第一上傳單元320,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採集單元330,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第二上傳單元340,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第二獲取單元350,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第一獲取單元310,具體包括:
第一獲取子單元,透過與設備端建立短距離無線通訊,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傳輸的設備標識;
或者,
第二獲取子單元,透過掃描設備端提供的圖形碼,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短距離無線通訊包括藍牙通訊、紅外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IFI、超寬頻通訊、紫峰通訊、近場通訊的一種。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身份特徵資訊包括生物特徵資訊。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生物特徵資訊包括指紋、掌紋、虹膜、眼紋、人臉、聲波、腦電波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設備標識包括靜態的設備標識和/或動態的設備標識。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
所述動態的設備標識包括動態符記。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電腦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蜂巢式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機、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上述裝置中各個單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對應於方法實施例,所以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說明書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以上圖5描述了身份驗證的裝置的內部功能模組和結構示意,其實質上的執行主體可以為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可選的,所述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具體包括:
透過與設備端建立短距離無線通訊,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傳輸的設備標識;
或者,
透過掃描設備端提供的圖形碼,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可選的,所述短距離無線通訊包括藍牙通訊、紅外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IFI、超寬頻通訊、紫峰通訊、近場通訊的一種。
可選的,所述身份特徵資訊包括生物特徵資訊。
可選的,所述生物特徵資訊包括指紋、掌紋、虹膜、眼紋、人臉、聲波、腦電波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所述設備標識包括靜態的設備標識和/或動態的設備標識。
可選的,所述動態的設備標識包括動態符記。
在上述電子設備的實施例中,應理解,該處理器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專用積體電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而前述的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英文:read-only memory,縮寫:ROM)、隨機存取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快閃記憶體、硬碟或者固態硬碟。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電子設備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公開的發明後,將容易想到本說明書的其它實施方案。本說明書旨在涵蓋本說明書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說明書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說明書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說明書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申請專利範圍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說明書的範圍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制。
11‧‧‧設備端
12‧‧‧行動終端
13‧‧‧伺服器
310‧‧‧第一獲取單元
320‧‧‧第一上傳單元
330‧‧‧採集單元
340‧‧‧第二上傳單元
350‧‧‧第二獲取單元
圖1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實現身份驗證的系統架構概念圖;
圖2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身份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身份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示提供的身份驗證的裝置的硬體結構圖;
圖5是本說明書一實施例提供的身份驗證的裝置的模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行動終端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並將所獲取的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 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並將驗證結果返回給所述行動終端; 所述行動終端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並將所採集到的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 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並在驗證透過的情況下,向所述行動終端下發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2. 一種身份驗證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行動終端,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所述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具體包括: 透過與設備端建立短距離無線通訊,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傳輸的設備標識; 或者, 透過掃描設備端提供的圖形碼,從而獲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所述短距離無線通訊包括藍牙通訊、紅外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IFI、超寬頻通訊、紫峰通訊、近場通訊的一種。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所述身份特徵資訊包括生物特徵資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方法,所述生物特徵資訊包括指紋、掌紋、虹膜、眼紋、人臉、聲波、腦電波中的至少一種。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所述設備標識包括靜態的設備標識和/或動態的設備標識。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動態的設備標識包括動態符記。
  9. 一種身份驗證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獲取設備端的設備標識; 第一上傳單元,將所述設備標識上傳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設備標識進行合法性驗證; 採集單元,在接收到所述伺服器返回的驗證結果為合法的情況下,採集使用者的身份特徵資訊; 第二上傳單元,將所述身份特徵資訊上傳到所述伺服器,以使所述伺服器對所述身份特徵資訊進行身份驗證; 第二獲取單元,獲取所述伺服器在身份驗證透過時下發的電子通行證;其中,所述電子通行證用於獲取所述設備端提供的服務。
  10.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 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實現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之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00521A 2018-03-21 2019-01-07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TWI755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4267.5A CN108564688A (zh) 2018-03-21 2018-03-21 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201810234267.5 2018-03-21
CN201810234267.5 2018-03-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092A true TW201941092A (zh) 2019-10-16
TWI755580B TWI755580B (zh) 2022-02-21

Family

ID=63532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0521A TWI755580B (zh) 2018-03-21 2019-01-07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3430B2 (zh)
EP (1) EP3716227B1 (zh)
CN (1) CN108564688A (zh)
SG (1) SG11202006204TA (zh)
TW (1) TWI755580B (zh)
WO (1) WO2019179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4688A (zh) 2018-03-21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FI128637B (en) * 2018-10-16 2020-09-15 Telia Co Ab Access to the service
CN109379388B (zh) * 2018-12-17 2021-04-0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CN109557682A (zh) * 2018-12-29 2019-04-02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变焦眼镜
CN111915305B (zh) * 2019-05-10 2023-07-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66657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认证处理方法及装置、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446995A (zh) * 2020-10-20 2021-03-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信息登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22152391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Assa Abloy Ab Use of qr codes in online encoding
CN113360888A (zh) * 2021-06-07 2021-09-07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验证配置方法、系统平台和终端设备
CN114546115A (zh) * 2022-02-17 2022-05-27 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脑电信号的考勤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791834B (zh) * 2022-02-25 2024-04-26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38501A (zh) * 2022-04-12 2023-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11528153B1 (en) * 2022-05-27 2022-12-13 Vouch.I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ayed-message attack mitigation
CN118200035B (zh) * 2024-04-25 2024-12-17 北京锐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8413324B (zh) * 2024-07-02 2024-10-1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网络实体身份标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754A (en) 1995-09-07 1999-11-09 Martin; Jay R. Door lock control apparatus using paging communication
JP3261394B2 (ja) * 1996-05-28 2002-02-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携帯端末装置
EP1293857A1 (en) * 2001-09-17 2003-03-19 Caplin Systems Limited Server access control
US7184750B2 (en) * 2004-03-30 2007-02-27 Nokia Corporation Smart terminal remote lock and format
US20070206838A1 (en) 2006-02-22 2007-09-06 Fouquet Julie E Time synchronous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7720505B2 (en) * 2006-03-07 2010-05-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ersonal lifestyle device
US8274365B2 (en) * 2008-04-14 2012-09-25 The Eastern Company Smart lock system
US8838503B2 (en) * 2008-12-08 2014-09-16 Ebay Inc. Unifi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9886693B2 (en) * 2009-03-30 2018-02-06 Yuh-Shen Song Privacy protected anti identity theft and payment network
WO2011150405A2 (en) 2010-05-28 2011-12-01 Suridx, Inc. Wireless encrypted control of physical access systems
US8648694B2 (en) 2010-12-29 2014-02-11 Sask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Multiparty controlled remote security lock system
US8966602B2 (en) * 2011-11-07 2015-02-24 Facebook, Inc.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20130198836A1 (en) 2012-01-31 2013-08-01 Google Inc. Facial Recognition Streamlined Login
US20180262471A1 (en) * 2012-04-18 2018-09-13 Edgard Lobo Baptista Pereira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EP2828814A4 (en) * 2012-04-18 2015-12-16 Ebp Tecnologia Desenvolvimento De Sist S Lt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DATA AND IDENTITY
US2013034231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Gun Chen Smart lock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0735216B2 (en) 2012-09-21 2020-08-04 Google Llc Handling security services visitor at a smart-home
US10691953B2 (en) 2013-03-15 2020-06-23 August Home, Inc. Door lock system with one or more virtual fences
US9235943B2 (en) * 2013-07-26 2016-01-12 Joseph Frank Scalisi Remote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lodging guests
CN104424678B (zh) * 2013-08-30 2016-12-28 聚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密码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473491B1 (en) * 2014-12-16 2016-10-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mput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uthentication token
CN104753898B (zh) * 2013-12-31 2018-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验证终端、验证服务器
KR101480880B1 (ko) * 2014-02-07 2015-01-13 김광우 자물쇠 시스템의 무선 제어 및 제어 권한 전송이 가능한 전자키 장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AU2015101989A4 (en) * 2014-03-14 2021-01-21 Yorid Pty Ltd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049202B1 (en) * 2014-03-25 2018-08-1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rong authentication using authentication objects
US10050787B1 (en) * 2014-03-25 2018-08-1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hentication objects with attestation
CN103888265B (zh) * 2014-04-11 2017-07-25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登录系统和方法
CN103971435B (zh) * 2014-05-22 2016-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电子锁及开锁系统
WO2015184507A1 (en) * 2014-06-04 2015-12-10 Token One Pty Ltd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9264419B1 (en) * 2014-06-26 2016-02-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with authentication objects
KR20170040258A (ko) * 2014-07-29 2017-04-12 베이토스캔 (피티와이) 엘티디 신분확인 시스템과 방법
US9892579B2 (en) 2014-08-06 2018-02-13 Che-Ming KU Control method for smart lock, a smart lock, and a lock system
US9685012B2 (en) 2014-08-20 2017-06-20 Gate Labs Inc. Access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ty
US9942222B1 (en) * 2014-09-02 2018-04-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wearable device
US10237254B2 (en) * 2014-11-13 2019-03-19 Mcafee, Llc Conditional login promotion
US9728022B2 (en) 2015-01-28 2017-08-08 Noke, Inc. Electronic padlock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953151B2 (en) 2015-02-03 2018-04-24 Chon Hock LEOW System and method identifying a user to an associated device
TW201706895A (zh) * 2015-03-03 2017-02-16 艾克瑟斯智權控股公司 基於行動裝置之備援門禁管制系統的系統與方法
US10057227B1 (en) * 2015-03-27 2018-08-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US9426139B1 (en) * 2015-03-30 2016-08-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a request for an authentication
US9721406B2 (en) 2015-04-08 2017-08-01 Thomas M. Isaac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or unlocking using a payment account
CN106302330B (zh) * 2015-05-21 2021-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96599B1 (en) * 2015-05-29 2016-07-1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ticipatory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a smart-sensor door lock
EP3311510A4 (en) * 2015-06-18 2018-11-07 Andium Inc.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wireless beacons based on a chain-of-trust
WO2017004090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dentity verificaiton services
US9672674B2 (en) * 2015-07-06 2017-06-06 Acsys Ip Hold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lock systems with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HK1248385B (zh) * 2015-07-06 2020-05-22 Acsys Holdings Limited 用於提供冗余访问通道的锁
US9852562B2 (en) * 2015-07-06 2017-12-26 Acsys Ip Hold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and removable wireless buttons
US9864852B2 (en) * 2015-07-27 2018-01-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pproaches for provid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CN105553928B (zh) * 2015-07-31 2020-02-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23927B1 (en) * 2015-09-29 2018-03-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credential properties
US9762398B2 (en) * 2015-10-15 2017-09-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pplication-based toll-free data service
US10572640B2 (en) * 2015-11-16 2020-02-25 Personnus System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9965911B2 (en) * 2015-12-07 2018-05-08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Electronic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7066847A (zh) * 2015-12-07 2017-08-18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54592A (zh) * 2016-01-12 2016-06-08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一种基于云技术和无线技术的智能门锁系统
CN106980780A (zh) * 2016-01-18 2017-07-25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635174A (zh) * 2016-02-03 2016-06-01 武汉天梯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分享方法
CA3015697C (en) * 2016-02-29 2022-11-22 Securekey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9985964B2 (en) * 2016-03-28 2018-05-29 Black Gold Coi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block chain-based multifactor person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5869244B (zh) * 2016-03-31 2018-11-0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密码开锁方法及密码锁
US20170302663A1 (en) * 2016-04-14 2017-10-19 Cisco Technology, Inc. BLOCK CHAIN BASED IoT DEVICE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ANOMALY DETECTION
US9762581B1 (en) 2016-04-15 2017-09-12 Striiv, In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through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192043B2 (en) * 2016-04-19 2019-01-29 ProctorU Inc.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5871874A (zh) 2016-04-27 2016-08-17 武汉市国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互联网虚拟钥匙授权系统及其硬件门锁控制方法
CN105913132B (zh) * 2016-05-09 2020-02-21 优住(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酒店速住系统、方法
US20170330165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Da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at self-service machines
US20170339141A1 (en) * 2016-05-20 2017-11-23 Azurecoast,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ty Verification
CA3029878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remote identity verification
TW201802718A (zh) * 2016-07-14 2018-01-16 李殿基 非接觸式身份驗證裝置及非接觸式身份驗證系統及非接觸式身份驗證方法
CA2975044A1 (en) * 2016-08-02 2018-02-02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ximity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6228054A (zh) * 2016-08-02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296917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锁系统、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
US10997280B2 (en) * 2016-08-11 2021-05-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Biometric identity verification with location feasibility determination
US20180053184A1 (en) * 2016-08-21 2018-02-22 Christine Casey Method of identity verification during payment card processing
US10291609B2 (en) * 2016-08-23 2019-05-14 Reavire, Inc. Vault appliance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secure dispatch of rights
CN106335572B (zh) 2016-08-31 2019-07-09 武汉大学 一种低功耗蓝牙智能车锁及采用车锁的基于时空安全的物联网技术下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US10089521B2 (en) * 2016-09-02 2018-10-02 VeriHelp, Inc. Identity verification via validated facial recognition and graph database
CN106656952B (zh) * 2016-09-21 2020-11-20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设备的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18121B (zh) * 2016-10-13 2021-07-2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37317B (zh) * 2016-10-26 2019-02-01 李平川 一种无线供电智能门锁
CN106454800B (zh) * 2016-11-21 2018-07-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150839A1 (en) * 2016-11-30 2018-05-31 Ncr Corporation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891626B2 (en) * 2016-12-09 2021-01-12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8288470B (zh) * 2017-01-10 2021-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于声纹的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US20180260522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Grant A. Bitt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by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genomic dna
CN107154115A (zh) * 2017-05-04 2017-09-12 上海众启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租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382965B2 (en) * 2017-05-30 2019-08-13 Sap Se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computer-implemented decentralized ledger
US10218697B2 (en) * 2017-06-09 2019-02-26 Lookout, Inc. Use of device risk evaluation to manage access to services
CN107151415A (zh) 2017-06-13 2017-09-12 张子光 工程堵水用酚醛树脂注浆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483398B (zh) * 2017-06-28 2019-04-19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默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0637664B2 (en) * 2017-07-14 2020-04-28 NortonLifeLock Inc. User-direct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over a network
CN107527620B (zh) * 2017-07-25 2019-03-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93561B (zh) * 2017-08-07 2021-04-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637662B2 (en) * 2017-08-28 2020-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and non-invertible functions via a blockchain
US10922690B2 (en) 2017-08-28 2021-02-16 David Joseph Ro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chasing us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WO2019083517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Google Llc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ESERVING CONFIDENTIALITY
EP3602991B1 (en) * 2017-12-13 2022-02-02 Google LLC Mechanism for achieving mutu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via one-way application-device channels
US10693650B2 (en) * 2017-12-19 2020-06-23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Biometric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s for identity document applications and renewals
US11657665B2 (en) * 2017-12-19 2023-05-23 HELLA GmbH & Co. KGa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entralized digital authentication
US10986123B2 (en) * 2017-12-29 2021-04-20 Paypal, Inc. Passive and active identity verification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s
CN108564688A (zh) * 2018-03-21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16227B1 (en) 2022-03-30
WO2019179253A1 (zh) 2019-09-26
EP3716227A4 (en) 2020-12-23
CN108564688A (zh) 2018-09-21
US11323430B2 (en) 2022-05-03
TWI755580B (zh) 2022-02-21
US20200304490A1 (en) 2020-09-24
SG11202006204TA (en) 2020-07-29
EP3716227A1 (en) 202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5580B (zh) 身份驗證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
US12323807B2 (en) Method for mutual recognition or mutual trust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US20220229893A1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s
US20200128008A1 (en) Biometric identity regist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107282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dential management
KR100992573B1 (ko) 휴대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922677B2 (en) Service implementation using a graphic code including a biometric identifier
US9578022B2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
BR112013000358A2 (pt) método em um sistema que compreende um primeir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um segund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e um servidor,método em um primeir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método em um segund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método em um servidor,primeiro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segundo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servidor,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CN106157025A (zh) 基于身份证的移动终端安全支付方法及系统
JP2009135688A (ja) 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車載装置
CN110876144A (zh) 一种身份凭证的移动应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40338A (zh) 使用有限搜索范围来认证公共计算设备的用户
KR101297166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하여 인증 정보를 전송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2308859B1 (ko) 생체 정보 기반 대리 인증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645024A (zh) 密钥分发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08702606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JP2017102842A (ja) 本人認証システム、本人認証用情報出力システム、認証サーバー、本人認証方法、本人認証用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33963B2 (ja) ユーザ端末、認証端末、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77827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plurality of users for a mobile device using biometric means
KR101737382B1 (ko) 이동통신 간편 가입 서비스 제공방법
KR20160098901A (ko) 사용자 인증 서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CN108665267A (zh) 安全认证装置及系统
KR102163676B1 (ko) 동적 분할 코드를 이용한 다중 인증 방법
Tiago et al. SureSpace: orchestrating beacons and witnesses to certify device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