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3910A -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 Google Patents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3910A
TW201933910A TW108101961A TW108101961A TW201933910A TW 201933910 A TW201933910 A TW 201933910A TW 108101961 A TW108101961 A TW 108101961A TW 108101961 A TW108101961 A TW 108101961A TW 201933910 A TW201933910 A TW 2019339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bwp
timer
dynamic schedul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1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聰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9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L1/1678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where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is for timing, e.g. tim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該方法應用於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該方法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再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能夠避免產生在切換帶寬部分時,數據中斷傳輸的問題。

Description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無線存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2的100次會議中,在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層引入帶寬部分去啟動定時器(Bandwidth Part timer,BWP timer),該BWP timer可以針對每一個非預設下行BWP進行配置,其作用將UE從當前啟動的非預設BWP切換到預設BWP或者初始BWP,以此節省能耗。具體地,關於BWP timer的行為,在目前的MAC協議(TS 38.321)中規定如下:
啟動或者重啟條件:收到調度下行分配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者收到切換BWP的PDCCH。
停止條件:啟動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過程。
超時的行為:將當前啟動的BWP切換到預設下行BWP,或者初始BWP。
此外,RAN2#100次會議中也規定:半永久性調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可以由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先配置一些基本參數(例如,週期),然後透過SPS-RNTI PDCCH來啟動或者去啟動該SPS資源,只有啟動之後,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才可以接收SPS資源上的下行傳輸。但是,當前啟動的下行BWP發生切換時,從MAC的角度而言,需要將其對應的SPS資源清除。
由此可以發現,如果BWP timer在SPS資源啟動之後超時,UE則會切換到預設的下行BWP或者初始BWP,這樣在之前啟動的下行BWP上的SPS傳輸會被中斷。
提供了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能夠解決切換帶寬部分時,數據中斷傳輸的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應用於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接收到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的指示資訊後,再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能夠避免產生在切換帶寬部分時,數據中斷傳輸的問題。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一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二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啟動或重新啟動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包括:
網路設備生成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協力廠商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所述終端設備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指示資訊;
處理單元,用於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所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具體用於:
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具體用於:
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一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二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更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啟動或重新啟動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所述終端設備包括:
收發器,用於接收指示資訊;
處理器,用於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所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
生成單元,用於生成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
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
處理器,用於生成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收發器,用於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前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實施例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晶片,包括:輸入介面、輸出介面、至少一個處理器、記憶體,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可以實現上述的第一方面中的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晶片,包括:輸入介面、輸出介面、至少一個處理器、記憶體,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可以實現上述的第二方面中的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中由網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通訊系統,包括前述所述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如圖1所示,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終端設備110和網路設備120。網路設備120可以透過空中介面與終端設備110通訊。終端設備110和網路設備120之間支持多業務傳輸。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僅以通訊系統100進行示例性說明,但本申請實施例不限定於此。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為便於描述,下文中,本申請實施例以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Generation,5G)新空中介面(New Radio NR)通訊系統為例進行說明。
本申請結合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描述了各個實施例。
其中,網路設備120可以指網路側的任一種用來發送或接收信號的實體。例如,可以是機器類通訊(MTC)的用戶設備、LTE中的演進型節點(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網路中的基地臺設備等。
此外,終端設備110可以是任意終端設備。具體地,終端設備110可以經無線存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Core Network)進行通訊,也可稱為存取終端、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臺、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例如,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局部回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字處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等。
應理解,該BWP可以都是針對服務區域(serving cell)進行配置,一個serving cell可以配置最多4個下行BWP和最多4個上行BWP。
進一步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110的當前服務區域可以配置有BWP,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應理解,該BWP去啟動定時器可以針對每一個非預設下行BWP進行配置,其作用將UE從當前啟動的非預設BWP切換到預設BWP或者初始BWP,以此節省能耗。
具體地,關於BWP timer的行為,在目前的MAC協議(TS 38.321)中規定如下:
啟動或者重啟條件:收到調度下行分配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者收到切換BWP的PDCCH。
停止條件:啟動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過程。
超時的行為:將當前啟動的BWP切換到預設下行BWP,或者初始BWP。
此外,針對該終端設備110的當前服務區域可以配置有非動態調度資源。
應理解,該非動態調度資源可以包括下行半永久性調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資源,上行配置的授權(configured grant)資源,其中上行configured grant包括類型1配置的授權資源(type1 configured grant)和類型2配置的授權資源(type 2 configured grant),區別是type1 configured grant是純由RRC配置,type 2 configured grant是RRC配置一個週期,其他時頻域資源由下行控制訊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同時還支持DCI啟動去啟動。
其中,對於半永久性調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資源,其RRC配置可以是基於BWP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終端在一個服務區域(serving cell)上有n個下行BWP,理論上每個下行BWP都可以有一個對應的SPS RRC配置。
具體地,半永久性調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可以由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先配置一些基本參數(例如,週期),然後,透過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onfigured-schedul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S-RNTI)PDCCH來啟動或者去啟動該SPS資源,只有啟動之後,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才可以接收SPS資源上的下行傳輸。
但是,當前啟動的下行BWP發生切換時,從MAC的角度而言,需要將其對應的SPS資源清除。
由此可以發現,如果BWP timer在SPS資源啟動之後超時,UE則會切換到預設的下行BWP或者初始BWP,這樣在之前啟動的下行BWP上的SPS傳輸會被中斷。
由此,本申請實施例中,提出了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能夠解決切換帶寬部分時,數據中斷傳輸的問題。
圖 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
210,網路設備生成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220,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指示資訊。
230,該終端設備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
簡而言之,網路設備生成指示資訊,該網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該指示資訊。由此,該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可以應用於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可以發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接收到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的指示資訊後,再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能夠避免產
生在切換帶寬部分時,數據中斷傳輸的問題。
下麵對本申請實施例中指示訊息進行示例性說明: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接收到使用CS-RNTI加擾的PDCCH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該PDCCH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換句話說,該網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使用CS-RNTI加擾的PDCCH。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接收到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該RRC重配置訊息包括該指示資訊。換句話說,該網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
應理解,上述實施例的指示資訊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不限於此。
下麵對本申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BWP去啟動定時器的實現方式進行說明: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第一條件為該終端設備獲取該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例如,該終端設備確定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進一步地,該終端設備確定該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ew Data Indicator,NDI)為0,且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第二條件為該終端設備獲取該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例如,該終端設備確定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進一步地,該終端設備確定該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ew Data Indicator,NDI)為0,且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啟動或重新啟動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應理解,該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例如,對於配對頻譜(例如,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al,FDD)頻譜),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是指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又例如,對於非配對頻譜(例如,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頻譜),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是指下行或者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又例如,對於配對頻譜(例如,FDD頻譜),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是指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又例如,對於非配對頻譜(例如,TDD頻譜),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是指下行或者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針對上述提及的第一條件和第二條件僅為示例性的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不限於此。
例如,本申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還可以配置有預設BWP,由此,該第一條件和該第二條件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當前滿足該終端設備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又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未配置預設BWP,由此,該第一條件和該第二條件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當前滿足該終端設備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300的示意性方塊圖。應理解,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該終端設備300包括:
接收單元310,用於接收指示資訊;
處理單元320,用於該接收單元310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具體用於:
該接收單元310接收到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該PDCCH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具體用於:
該接收單元310接收到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該RRC重配置訊息包括該指示資訊。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第一條件為該終端設備獲取該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確定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確定該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該第二條件為該終端設備獲取該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確定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該處理單元320更具體用於:
確定該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時,啟動或重新啟動該BWP去啟動定時器。
可選地,該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該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該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本申請實施例中,接收單元310可由收發器實現,處理單元420可以由處理器實現。如圖4所示,終端設備400可以包括處理器410、收發器420和記憶體430。其中,記憶體430可以用於存儲指示資訊,還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410執行的代碼、指令等。終端設備400中的各個組件透過匯流排系統相連,其中,匯流排系統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
圖4所示的終端設備400能夠實現前述圖2的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為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法實施例可以由處理器和收發器實現。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500的示意性方塊圖。
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該網路設備500包括:
生成單元510,用於生成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該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發送單元520,用於向該網路設備發送該指示資訊。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520具體用於:
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該PDCCH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該非動態調度資源。
發送單元520具體用於:
向該網路設備發送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該RRC重配置訊息包括該指示資訊。
可選地,該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該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該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本申請實施例中,生成單元510可由處理器實現,發送單元520可由收發器實現。如圖6所示,網路設備600可以包括處理器610、收發器620和記憶體630。其中,記憶體630可以用於存儲指示資訊,還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610執行的代碼、指令等。網路設備600中的各個組件透過匯流排系統相連,其中,匯流排系統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
圖6所示的網路設備600能夠實現前述圖2的方法實施例中由網路設備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為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也就是說,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法實施例可以由處理器和收發器實現。
在實現過程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透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更具體地,結合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閃存、只讀記憶體,可編程只讀記憶體或者電可擦寫可編程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的成熟的存儲媒介中。該存儲媒介位元元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訊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提及的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例如,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組件等等。此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此外,本申請實施例中提及的記憶體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只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編程只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閃存。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應理解,上述記憶體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例如,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還可以是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說,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他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請實施例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書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請實施例。
例如,在本申請實施例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上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又例如,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在……時”可以被解釋成為“如果”或“若”或“當……時”或“回應於確定”或“回應於檢測”。類似地,取決於語境,短語“如果確定”或“如果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釋成為“當確定時”或“回應於確定”或“當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時”或“回應於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實施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透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媒介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只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媒介。
以上內容,僅為本申請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實施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實施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實施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實施例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凖。
100‧‧‧通訊系統
110、300、400‧‧‧終端設備
120、500、600‧‧‧網路設備
210、220、230‧‧‧步驟
310‧‧‧接收單元
320‧‧‧處理單元
410、610‧‧‧處理器
420、620‧‧‧收發器
430、630‧‧‧記憶體
510‧‧‧生成單元
520‧‧‧發送單元
圖1是本申請應用場景的示例。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Claims (15)

  1. 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應用於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有帶寬部分BWP和非動態調度資源,且當前啟動的帶寬部分BWP配置有BWP去啟動定時器;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指示資訊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或者,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到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後,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其中,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一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一條件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停止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確定是否停止、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所述第二條件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指示資訊後用於判斷是否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的準則。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二條件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確定啟動、重新啟動或調整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PDCCH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訊息中的新數據指標NDI為0,且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時,啟動或重新啟動所述BWP去啟動定時器。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配置有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預設BWP;或者, 所述終端設備未配置預設BWP,且所述當前啟動的BWP為非初始BWP。
  11. 一種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網路設備生成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用於指示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為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服務區域配置的非動態調度資源;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資訊,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使用配置調度-無線網路臨時標識CS-RNTI加擾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所述PDCCH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啟動或者去啟動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或者,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無線資源控制RRC重配置訊息,所述RRC重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指示資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非動態調度資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項: 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非配對頻譜上的下行非動態調度資源,以及非配對頻譜上的上行非動態調度資源。
  14. 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處理器、收發器和記憶體; 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指令; 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指令時,使得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15. 一種網路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處理器、收發器和記憶體; 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指令; 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指令時,使得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13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01961A 2018-01-19 2019-01-18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TW2019339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3516 2018-01-19
PCT/CN2018/073516 WO2019140663A1 (zh) 2018-01-19 2018-01-19 基于定时器切换带宽部分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910A true TW201933910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30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1961A TW201933910A (zh) 2018-01-19 2019-01-18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9648B2 (zh)
EP (1) EP3742641B1 (zh)
JP (1) JP2021516478A (zh)
KR (1) KR20200111719A (zh)
CN (1) CN111566966A (zh)
AU (1) AU2018403273A1 (zh)
TW (1) TW201933910A (zh)
WO (1) WO2019140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2684B1 (ko) * 2017-11-16 2022-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215876A1 (ja) * 2018-05-10 2019-11-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US20210377988A1 (en) * 2018-11-05 2021-12-02 Apple Inc. Mechanisms for bandwidth part (bwp) switching in a new radio (nr) network
CN115299109B (zh) * 2020-04-09 2023-10-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4205754B (zh) * 2020-09-17 2023-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Bwp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15087102A (zh) * 2021-03-12 2022-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314175A (zh) * 2021-05-08 2022-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带宽部分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208356A (zh) * 2021-11-10 2022-03-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半静态调度的重新去激活、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923741A (zh) * 2021-11-12 2022-01-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334B (zh) * 2011-07-22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方式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595425A1 (en) * 2011-11-18 2013-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ctive bandwidth indicator for power-saving UEs
US10491358B2 (en) * 2017-11-13 2019-11-26 Yeongmoon 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ceive and transmi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52684B1 (ko) * 2017-11-16 2022-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166317B2 (en) * 2017-12-21 2021-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bandwidth part inactivity timer
CN110035538B (zh) * 2018-01-09 2022-1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带宽部分非活动计时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56241B (zh) * 2018-01-11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器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403273A1 (en) 2020-09-03
JP2021516478A (ja) 2021-07-01
EP3742641B1 (en) 2022-01-19
US11489648B2 (en) 2022-11-01
CN111566966A (zh) 2020-08-21
KR20200111719A (ko) 2020-09-29
US20200351064A1 (en) 2020-11-05
EP3742641A1 (en) 2020-11-25
EP3742641A4 (en) 2020-12-23
WO2019140663A1 (zh)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3910A (zh) 基於定時器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KR102293203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TWI689219B (zh) 傳輸資料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WO2019137378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EP21698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a timer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JP6068648B2 (ja) トランキングサービスを迅速に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関連する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1102610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5124028B2 (ja) ワイヤレ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半持続性の伝送リソースの処理方法と装置
WO2018112871A1 (zh)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WO2018126364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201918095A (zh) 用於切換帶寬部分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WO2013166670A1 (zh) 上行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12534935A (zh) 用于促进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83484A1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0511057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装置
JP2020504947A (ja)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7153075B2 (ja) タイマを管理する方法、情報を伝送する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1605846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29449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伝送確認装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WO2023065303A1 (zh)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36002A (ja) 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5100673A1 (zh) 共享无线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24032796A1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34942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