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761A - 電力佈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力佈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1761A
TW201931761A TW107144503A TW107144503A TW201931761A TW 201931761 A TW201931761 A TW 201931761A TW 107144503 A TW107144503 A TW 107144503A TW 107144503 A TW107144503 A TW 107144503A TW 201931761 A TW201931761 A TW 2019317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wer
module
power generation
lo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昌義
兒島清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7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1Energy harvesting or scaven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8Energy storage means, e.g. batteri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8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using diodes blocking reverse current flow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降低的電力佈線裝置。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具備: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與第2連接件的多個電路模組,以及具備能與前述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3連接件,與能與前述第2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4連接件,並使前述第3連接件與前述第4連接件彼此導通的佈線部件,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作為能將透過環境發電所產生之電力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前述第2連接件輸出之電路模組的環境發電模組,以及作為能消耗自前述第1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及自前述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之電路模組的負載模組。

Description

電力佈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電力佈線裝置。
近年,為讓使用者即使在無法取得市電之外出地,仍可對智慧型手機、筆記型PC(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平板PC等便攜型電子設備等負載供給電力,產生相應於外部環境之電力的便攜型環境發電裝置之需求日益提高。作為此種環境發電裝置,可列舉例如:具備使用太陽光等光能來發電之太陽能電池的裝置,及具備使用地熱等熱能來發電之熱電轉換元件的裝置。
作為此種環境發電裝置,可舉出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能透過使多個模組彼此連結而形成的太陽能電池模組。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新型專利公告第S56-36144號公報
說來,在使用環境發電裝置對負載供給電力的情況下,可設想建構出將環境發電裝置(環境發電模組)以指定之佈線部件連接至負載(負載模組)的電力佈線裝置。在設置此種電力佈線裝置時,要求將環境發電模組配置於發電效率佳的位置。然而,環境發電模組之發電效率佳的位置可能因外在因素而隨時間變化。舉例而言,在使用太陽能電池作為環境發電模組的情況下,發電效率佳之日照佳的位置及發電效率差之日照差的位置,會因時刻及天候等外部環境而隨時間變化。因此,電力佈線裝置之發電效率有因外部環境而降低的可能性。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降低的電力佈線裝置。
此發明係以順利解決上述問題為目的者,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多個電路模組,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與第2連接件;以及佈線部件,具備能與前述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3連接件,與能與前述第2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4連接件,並使前述第3連接件與前述第4連接件彼此導通;其中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環境發電模組,作為能將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前述第2連接件輸出之電路模組;以及負載模組,作為能消耗自前述第1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及自前述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之電路模組。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將包含環境發電模組之多個電路模組以任意配置裝卸。因此,藉由以配置於發電效率佳的位置之方式適當裝卸環境發電模組,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的降低。
於此,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環境發電模組以具備能產生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的環境發電部,或能連接該環境發電部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電力佈線裝置可將環境發電部預先嵌入環境發電模組,或視需求將期望之環境發電部連接至環境發電模組。
並且,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環境發電模組以具備抑制來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或前述第2連接件之電流流入前述環境發電部的逆電流防止部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即使在自環境發電部之電力供給降低的情況下,仍可抑制例如:因來自其他電路模組之電流流入環境發電部而導致故障等情事。
並且,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負載模組以具備能消耗電力的負載,或能連接該負載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電力佈線裝置可將負載預先嵌入負載模組,或視需求將期望之負載連接至負載模組。
並且,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負載模組以具備將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或前述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前述負載的電壓控制部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即使輸入之電壓係不適於負載的電壓,負載模組仍可將之控制成適於負載的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
並且,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以具備多個前述佈線部件,且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前述環境發電模組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增加能輸出至負載模組等電路模組之電力。
並且,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以具備多個前述佈線部件,且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前述負載模組為佳。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對多個負載同時供給電力。
並且,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以更具備切換部件為佳,所述切換部件具備:能與前述第3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5連接件、能與前述第4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6連接件,與能切換前述第5連接件與前述第6連接件之間之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之切換部。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在將佈線部件中介切換部而與其他佈線部件機械性連接的狀態下,直接切換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
並且,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切換部以開關元件為佳。
並且,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以具備多個前述佈線部件,且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電路模組群,前述多個電路模組群之中至少2個電路模組群中介前述切換部件而彼此連接為佳,所述電路模組群係由分別中介前述多個佈線部件之中1個以上之佈線部件而連接之多個電路模組而成。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在中介切換部而機械性連接之多個電路模組群之間,切換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因此,可因應環境發電模組之發電電力,對電力供給之優先順位高的負載模組優先進行電力供給。
並且,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以更具備分歧部件為佳,所述分歧部件具備能與前述第3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的第5連接件,以及能與前述第4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6連接件,且具備前述第5連接件及前述第6連接件之中至少一者之數量為多個。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中介1個分歧部件連接3個以上的電路模組群,而可更加提高配置的自由度。
並且,在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中,前述多個電路模組以包含具備二次電池,且係作為電路模組的二次電池模組為佳,所述電路模組能切換:將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或前述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充電至前述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以及將來自前述二次電池之電力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前述第2連接件輸出的供電狀態。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透過例如:在對負載模組之電力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將二次電池模組設成供電狀態,在對負載模組之電力供給充足的情況下將二次電池模組設成充電狀態等,因應狀況切換二次電池模組的充電狀態與供電狀態,對負載模組穩定供給電力。
並且,此發明係以順利解決上述問題為目的者,本發明之電力佈線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以及能與前述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2連接件的多個電路模組,前述多個電路模組包含:環境發電模組,作為能將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自前述第1連接件及前述第2連接件輸出之電路模組;以及負載模組,作為能消耗自前述第1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及自前述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之電路模組。藉由做成此種結構,可將包含環境發電模組的多個電路模組以任意配置裝卸。因此,可藉由以配置於發電效率佳的位置之方式適當裝卸環境發電模組,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降低。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降低的電力佈線裝置。
以下參照圖式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對在各圖中共同的結構部,賦予相同的符號。
[電力佈線裝置1之結構]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電力佈線裝置1的概略圖。如圖1所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佈線部件10與多個電路模組。多個電路模組,如圖1所繪示,至少包含環境發電模組20與負載模組30。細節將於後再述,但多個電路模組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例如:環境發電模組2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21,或負載模組3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31)與第2連接件(例如:環境發電模組2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22,或負載模組3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32)。多個電路模組透過佈線部件10彼此電性並聯。在圖1中,為說明之便宜而規定了電力佈線裝置1之各結構的形狀,但各結構的形狀並不受限於此等形狀。這點在以下各圖式中亦相同。
如圖1所繪示,佈線部件10具備導電部11、第3連接件12與第4連接件13。佈線部件10使第3連接件12與第4連接件13彼此導通。佈線部件10亦可具備被覆導電部11之周圍的被覆部。
導電部11連接至第3連接件12及第4連接件13。本實施型態之導電部11係長條狀,並可遍及沿延伸方向之全長通電。導電部11包含導電體。作為導電部11所包含之導電體,並不特別受限,可列舉例如:由選自由銅、鋁、鎳及鐵而成之群組之金屬材料,以及包含此等金屬材料之合金材料所形成之導電體。導電部11可為具有能在沿延伸方向之任意位置上重覆彎折之可撓性者,亦可為具有剛性者。就將佈線部件10的形狀做成可變以提高電力佈線裝置1整體之設置自由度的觀點而言,以導電部11具有可撓性為佳。
第3連接件12能與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亦即,第3連接件12能與多個電路模組之中的任意電路模組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於此,在本說明書中,所謂2個連接件「能機械性且電性裝卸」,意謂其中之一連接件能裝設於另一連接件,並且能夠自裝設的狀態脫離。在其中之一連接件裝設於另一連接件的狀態下,此2個連接件彼此機械性且電性連接。並且,在其中一連接件自另一連接件脫離的狀態下,此2個連接件呈彼此機械性且電性非連接。
第4連接件13能與第2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亦即,第4連接件13能與多個電路模組之中的任意電路模組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
第3連接件12及第4連接件13連接至導電部11。因此,第3連接件12及第4連接件13透過導電部11彼此導通,亦即彼此電性連接。在本實施型態中,第3連接件12連接至導電部11之一端,而第4連接件13連接至導電部11之另一端。
佈線部件10之沿導電部11之延伸方向的全長,並不特別受限,但若短於「沿通過環境發電模組20之第1連接件21與第2連接件22之直線的全長」以及「沿通過負載模組30之第1連接件31與第2連接件32之直線的全長」,則就可抑制電力佈線裝置1的全長變長這點而言為佳。在圖1中,雖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1個佈線部件10之例,但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具備多個佈線部件10。
如圖1所繪示,環境發電模組20具備第1連接件21與第2連接件22。環境發電模組20能將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自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輸出。在本實施型態中,第1連接件21位於環境發電模組20之一端(圖1之左端),並能在第1連接件21之一端側(圖1之左側)與佈線部件10之第3連接件12裝卸。並且,第2連接件22位於環境發電模組20之另一端(圖1之右端),並能在第2連接件22之另一端側(圖1之右側)與佈線部件10之第4連接件13裝卸。
於圖1,雖繪示了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1個環境發電模組20之例,但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具備多個環境發電模組20。在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多個環境發電模組20的情況下,多個環境發電模組20各自的發電能力可相同,亦可彼此相異。
圖2A係作為環境發電模組20之第1結構例之環境發電模組20a的概略圖。並且,圖2B係作為環境發電模組20之第2結構例之環境發電模組20b的概略圖。
如圖2A所繪示,作為環境發電模組20之第1結構例的環境發電模組20a除了上述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還具備環境發電部23與逆電流防止部24。第1連接件21、第2連接件22及逆電流防止部24分別為彼此中介電氣佈線而電性連接。逆電流防止部24及環境發電部23彼此中介電氣佈線而電性連接。亦即,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中介逆電流防止部24,而與環境發電部23電性連接。在環境發電模組20內彼此電性連接之各結構部,亦可分別為彼此不中介電氣佈線,而直接連接。
環境發電部23能夠產生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亦即,環境發電部23產生相應於外部環境之電力。因此,藉由環境發電部23所產生之電力,會依據外部環境而變化。環境發電部23具有例如利用太陽光、室內光等光能發電的太陽能電池。或者,環境發電部23具有例如利用地熱等熱能發電的熱電轉換元件。環境發電部23將所產生的電力,中介逆電流防止部24,輸出至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
本實施型態之環境發電部23具備由太陽能電池所構成之太陽能電池面板。太陽能電池面板係包含將太陽光、室內光等入射光光電轉換再輸出電力之太陽能電池的部件。作為太陽能電池面板所包含之太陽能電池的種類,大致區分上可列舉:使用無機系材料的無機系太陽能電池,與使用有機系材料的有機系太陽能電池。作為無機系太陽能電池,可列舉:使用矽(Si)的Si系、使用化合物的化合物系等。並且,作為有機系太陽能電池,可列舉:使用有機顏料的低分子蒸鍍系、使用導電性高分子的高分子塗布系、使用轉換型半導體的塗布轉換系等薄膜系;由二氧化鈦、有機染料及電解質而成之染料敏化系等。並且,太陽能電池面板所包含之太陽能電池,亦可包含有機無機混合太陽能電池、使用鈣鈦礦系化合物的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面板亦可為薄型面板狀,在此情況下,就易於成形成薄型這點而言,以製作成塑膠薄膜等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為合適。此外,在太陽能電池面板為薄型面板狀的情況下,並非受限於製作成上述塑膠薄膜等之物者,若同樣為薄型則無須過問方式。在太陽能電池面板為薄型面板狀的情況下,其厚度,舉例而言,就製造技術面而言以10 μm以上且3 mm以下為合適。
逆電流防止部24會抑制來自第1連接件21及/或第2連接件22之電流流入環境發電部23。本例之逆電流防止部24得包含二極體等電路元件。在使用二極體作為逆電流防止部24的情況下,以使陽極為連接環境發電部23側,陰極為連接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側的方式連接。逆電流防止部24,亦可連接電晶體之集極及基極端子而將基極對射極間作為二極體使用。
如圖2B所繪示,作為環境發電模組20之第2結構例的環境發電模組20b,除了上述第1連接件21及第2連接件22,還具備逆電流防止部24與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相對於環境發電模組20a具備環境發電部23,環境發電模組20b在不具備環境發電部23這點上相異。
環境發電模組20b所具備之逆電流防止部24會抑制來自第1連接件21及/或第2連接件22的電流流入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環境發電模組20b所具備之逆電流防止部24的其他結構與上述環境發電模組20a所具備之逆電流防止部24相同。
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係能機械性且電性連接外部之環境發電部26的連接件。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亦可能夠機械性且電性裝卸於外部之環境發電部26。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並不特別受限,可使用依循指定之規格的連接件,例如: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介面的連接件。
外部之環境發電部26,除了具備連接件27以外,係與上述環境發電模組20a所具備之環境發電部23相同之結構。連接件27係能夠與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機械性且電性連接的連接件。連接件27如同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25,並不特別受限,可使用依循指定之規格的連接件,例如:使用USB介面的連接件。
如圖1所繪示,負載模組30具備第1連接件31與第2連接件32。負載模組30能消耗自第1連接件31輸入之電力及自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力。在本實施型態中,第1連接件31位於負載模組30之一端(圖1之左端),並能在第1連接件31之一端側(圖1之左側)與佈線部件10之第3連接件12裝卸。並且,第2連接件32位於負載模組30之另一端(圖1之右端),並能在第2連接件32之另一端側(圖1之右側)與佈線部件10之第4連接件13裝卸。
於圖1,雖繪示了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1個負載模組30之例,但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具備多個負載模組30。在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多個負載模組30的情況下,多個負載模組30各自的消耗電力可相同,亦可彼此相異。
圖3A係作為負載模組30之第1結構例的負載模組30a的概略圖。並且,圖3B係作為負載模組30之第2結構例的負載模組30b的概略圖。
如圖3A所繪示,作為負載模組30之第1結構例的負載模組30a,除了上述第1連接件31及第2連接件32,還具備負載33與電壓控制部34。第1連接件31、第2連接件32及電壓控制部34,分別為彼此中介電氣佈線而電性連接。電壓控制部34及負載33,彼此中介電氣佈線而電性連接。亦即,第1連接件31及第2連接件32中介逆電流防止部34,而與負載33電性連接。在負載模組30內彼此電性連接之各結構部,亦可分別為彼此不中介電氣佈線,而直接連接。
負載33係能夠消耗電力的任意負載。負載33為例如無線電(radio)等電子設備、LED照明等。負載33所消耗之電力,得因負載33的驅動狀態等而變化。
電壓控制部34會將自第1連接件31及/或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33。詳細而言,電壓控制部34會將自第1連接件31及/或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降壓或升壓成負載33之額定電壓等適於負載33之驅動的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33。本例之電壓控制部34將自第1連接件31及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33。
如圖3B所繪示,作為負載模組30之第2結構例的負載模組30b,除了上述第1連接件31及第2連接件32,還具備電壓控制部34與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
負載模組30b所具備之電壓控制部34會將自第1連接件31及/或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詳細而言,電壓控制部34會將自第1連接件31及/或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降壓或升壓成依循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之規格的額定電壓等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本例之電壓控制部34將自第1連接件31及第2連接件32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
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係能夠機械性且電性連接外部之負載36的連接件。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亦可能夠機械性且電性裝卸於外部之負載36。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並不特別受限,可使用依循指定之規格的連接件,例如:使用USB介面的連接件。
外部之負載36,除了具備連接件37以外,係與上述負載模組30a所具備之負載33相同之結構。連接件37係能夠與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機械性且電性連接的連接件。連接件37如同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並不特別受限,可使用依循指定之規格的連接件,例如:使用USB介面的連接件。外部之負載36只要係能夠中介連接件37連接至負載連接用連接件35的負載即可,舉例而言,亦可為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個人電腦等一般電子設備。
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更具備作為電路模組的二次電池模組。圖4係繪示作為電力佈線裝置1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二次電池模組之結構例的二次電池模組40的概略圖。
如圖4所繪示,二次電池模組40具備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第1連接件41如同圖1等所繪示之「環境發電模組2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21」及「負載模組3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31」,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3連接件12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第2連接件42如同圖1等所繪示之「環境發電模組2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22」及「負載模組3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32」,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4連接件13機械性且電性裝卸。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具備多個二次電池模組40。在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多個二次電池模組40的情況下,多個二次電池模組40各自的充電時之輸入電力及供電時之輸出電力可相同,亦可彼此相異。
如圖4所繪示,二次電池模組40,除了上述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還具備二次電池43、切換部44、電壓控制部45與逆電流防止部46。
二次電池43係能夠充放電的二次電池。二次電池43係例如: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等。
切換部44能切換:將自第1連接件41及/或第2連接件42輸入之電力充電至二次電池43的充電狀態,以及將來自二次電池43之電力自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輸出的供電狀態。切換部44,包含例如:在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所連接之電氣佈線與二次電池43之間,分別與兩者電性連接的開關元件。
電壓控制部45會將自第1連接件41及/或第2連接件42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二次電池43。詳細而言,電壓控制部45會將自第1連接件41及/或第2連接件42輸入之電壓,降壓或升壓成二次電池43之額定電壓等適於二次電池43之充電的指定電壓,再輸出至二次電池43。並且,電壓控制部45會將自二次電池43輸入之電力,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詳細而言,電壓控制部45會將自二次電池43輸入之電力,升壓或降壓成適於其他負載模組30等電路模組的指定電壓,再輸出至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電壓控制部45,在切換部44與二次電池43之間,分別與兩者電性連接。
逆電流防止部46在切換部44為供電狀態的情況下,會抑制來自第1連接件41及/或第2連接件42之電流流入二次電池43。本例之逆電流防止部46,會抑制來自第1連接件41之電流及來自第2連接件42之電流流入二次電池43。逆電流防止部46得包含二極體等電路元件。在使用二極體作為逆電流防止部46的情形中,以使陽極為連接二次電池43側,陰極為連接第1連接件41及第2連接件42側的方式連接。逆電流防止部46位於在切換部44為供電狀態的情況下通電,而在充電狀態下不通電的佈線上。
如此,電力佈線裝置1藉由具備二次電池模組40,可透過例如:在對負載模組30之電力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將二次電池模組40設成供電狀態,在對負載模組30之電力供給充足的情況下將二次電池模組40設成充電狀態等,因應狀況切換二次電池模組40的充電狀態與供電狀態,對負載模組30穩定供給電力。
[第1使用狀態]
圖5係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之第1使用狀態的圖。如圖5所繪示,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2個佈線部件10、2個環境發電模組20與1個負載模組30。詳細而言,在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中,於1個負載模組30,中介2個佈線部件10而連接有2個環境發電模組20。在圖5所繪示之例中,對於1個負載模組30,於第1連接件31電性連接有2個環境發電模組20之中之一環境發電模組20(圖5之左側),於第2連接件32電性連接有另一環境發電模組20(圖5之右側)。
如本使用狀態,藉由相對於1個負載模組30設置多個環境發電模組20,即使在1個環境發電模組20無法供給負載模組30所需之電力的情況下,仍可供給負載模組30所需之電力。
[第2使用狀態]
圖6係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之第2使用狀態的圖。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2個佈線部件10、1個環境發電模組20與2個負載模組30。詳細而言,在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中,於1個環境發電模組20,中介2個佈線部件10而連接有2個負載模組30。在圖6所繪示之例中,對1個環境發電模組20,於第2連接件22電性連接有2個負載模組30。
如本使用狀態,藉由相對於1個環境發電模組20設置多個負載模組30,在環境發電模組20之發電電力充足的情況下,可對多個負載模組30同時供給電力。此外,即使在多個負載模組30各自所具備之負載33(參照圖3A),或者各自所連接之外部之負載36(參照圖3B)的運作所需要之電壓相異的情況下,由於透過多個負載模組30各自所具備之電壓控制部34而受到適當電壓控制,故多個負載模組30仍能透過共同的環境發電模組20運作。
並且,因應包含上述第1使用狀態及第2使用狀態的任意使用狀態,使用者可自由配置電路模組,故可自由構成適於使用狀態的配置。因此,藉由以配置於發電效率佳之位置的方式適當裝卸環境發電模組20,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的降低。並且,可以配置於適合負載模組30之使用的位置之方式,適當裝卸此負載模組30。
[第3使用狀態]
圖7係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之第3使用狀態的圖。如圖7所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更具備切換部件50。
切換部件50具備第5連接件51、第6連接件52與切換部53。第5連接件51係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3連接件12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的連接件。第6連接件52係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4連接件13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的連接件。切換部53能切換第5連接件51與第6連接件52之間之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切換部53,包含例如:在第5連接件51與第6連接件52之間,分別與兩者電性連接之開關元件。此外,切換部53在第5連接件51與第6連接件52之間,切換例如:用於源自直流電的電力供給之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另一方面,亦可維持例如:用於源自交流電的訊號傳達之電性連接。
如圖7所繪示,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所具備之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由分別中介1個以上之佈線部件10而連接之多個電路模組而成的電路模組群。詳細而言,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由中介2個佈線部件10而連接之2個環境發電模組20及1個負載模組30而成的第1電路模組群71,以及由中介2個佈線部件10而連接之1個環境發電模組20及2個負載模組30而成的第2電路模組群72。第1電路模組群71及第2電路模組群72中介切換部件50而彼此連接。在圖7所繪示之例中,第1電路模組群71的2個環境發電模組20之中之一環境發電模組20(圖7之右側)中介佈線部件10,連接至切換部件50的第5連接件51。並且,第2電路模組群72的環境發電模組20中介佈線部件10,連接至切換部件50的第6連接件52。
如本使用狀態,在分別由多個電路模組而成的多個電路模組群之中,至少將2個電路模組群中介切換部件50而機械性連接,藉此可透過切換部件50之切換部53的切換,來切換多個電路模組群彼此之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因此,在例如欲對第1電路模組群71所包含之負載模組30優先進行電力供給的情況下,可在第1電路模組群71所包含之環境發電模組20的供給電力充足時,將切換部53切換成非連接而對第1電路模組群71所包含之負載模組30進行電力供給,且在第1電路模組群71所包含之環境發電模組20的供給電力並非充足時,將切換部53切換成連接,並將來自第2電路模組群72所包含之環境發電模組20之電力供給予第1電路模組群71所包含之負載模組30。如此,可因應環境發電模組20的發電電力,對電力供給之優先順位高的負載模組30優先進行電力供給。
[第4使用狀態]
圖8係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之第4使用狀態的圖。如圖8所繪示,電力佈線裝置1亦可更具備分歧部件60。
分歧部件60具備1個第5連接件61與2個第6連接件62。第5連接件61係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3連接件12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的連接件。第6連接件62係能與佈線部件10所具備之第4連接件13機械性且電性裝卸的連接件。分歧部件60所具備之所有的連接件,亦即1個第5連接件61及2個第6連接件分別為彼此導通。
如圖8所繪示,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所具備之多個電路模組,包含3個電路模組群。詳細而言,本使用狀態之電力佈線裝置1具備第1電路模組群71、第2電路模組群72與第3電路模組群73。本使用狀態中的第1電路模組群71及第2電路模組群72,與參照圖7而於上所述之第3使用狀態中的第1電路模組群71及第2電路模組群72相同,故於此省略說明。第3電路模組群73由中介2個佈線部件10而連接之3個環境發電模組20而成。第1電路模組群71、第2電路模組群72及第3電路模組群73中介分歧部件60,而分別為彼此連接。在圖8所繪示之例中,第1電路模組群71的2個環境發電模組20之中之一環境發電模組20(圖8之右側)中介佈線部件10,連接至分歧部件60的第5連接件61。並且,第2電路模組群72的環境發電模組20中介佈線部件10,連接至分歧部件60的2個第6連接件62之中之一者(圖8之右側)。並且,第3電路模組群73的3個環境發電模組20之中之1個環境發電模組20(圖8之上側)中介佈線部件10,連接至分歧部件60的2個第6連接件62之中之另一者(圖8之下側)。
如本使用狀態,由於可中介1個分歧部件60而將3個電路模組群機械性且電性連接,故可更加提高配置的自由度。
前述內容止於揭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無須贅述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亦可增加各種變更。
舉例而言,上述各連接件之中,能彼此裝卸的2個連接件的形狀並不特別受限,亦可為例如:其中一者為公型連接件,另一者為母型連接件。在第3連接件12為公型連接件的時候,能與第3連接件12裝卸之第1連接件(例如:第1連接件21、31及41)及第5連接件(例如:第五連接件51及61)亦可為母型連接件。另一方面,在第3連接件12為母型連接件的時候,能與第3連接件12裝卸之第1連接件及第5連接件亦可為公型連接件。在第4連接件13為公型連接件的時候,能與第4連接件13裝卸之第2連接件(例如:第2連接件22、32及42)及第6連接件(例如:第6連接件52及62)亦可為母型連接件。另一方面,在第4連接件13為母型連接件的時候,能與第4連接件13裝卸之第2連接件及第6連接件亦可為公型連接件。
並且,環境發電模組20亦可不具備逆電流防止部24。然而,若環境發電模組20具備逆電流防止部24,則就可抑制來自其他環境發電模組20等電路模組之電流流入環境發電部23或外部之環境發電部26這點而言為佳。並且,環境發電模組20亦可具備將輸出電壓控制成定值的電壓控制部。
並且,負載模組30亦可不具備電壓控制部34。然而,若負載模組30具備電壓控制部34,則就可抑制來自環境發電模組20等電路模組之電力超過例如額定電壓而輸入至負載33或外部之負載36這點而言為佳。
並且,二次電池模組40亦可不具備電壓控制部45。然而,若二次電池模組40具備電壓控制部45,則就可控制自二次電池43輸出入之電力的電壓這點而言為佳。
並且,二次電池模組40亦可不具備逆電流防止部46。然而,若二次電池模組40具備逆電流防止部46,則就可在切換部44為供電狀態的情況下,抑制來自其他環境發電模組20等電路模組之電流流入二次電池43這點而言為佳。
並且,雖以分歧部件60具備1個第5連接件61與2個第6連接件62來說明,但不限於此種結構,只要具備第5連接件61及第6連接件62之中至少一者之數量為多個即可。
圖9係作為本實施型態相關之電力佈線裝置1之變形例之電力佈線裝置2的概略圖。如圖9所繪示,電力佈線裝置2具備多個電路模組。多個電路模組,如圖9所繪示,至少包含環境發電模組200與負載模組300。多個電路模組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例如:環境發電模組20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210或負載模組300所具備之第1連接件310)與第2連接件(例如:環境發電模組20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220或負載模組300所具備之第2連接件320)。第2連接件能與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如此,電力佈線裝置2,其第1連接件與第2連接件能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且亦可不具備佈線部件,除了此等以外之點與上述電力佈線裝置1相同。
如上所述,電力佈線裝置2如同電力佈線裝置1,可在任意配置下,裝卸包含環境發電模組200的多個電路模組。因此,藉由以配置於發電效率佳的位置之方式適當裝卸環境發電模組200,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的降低。並且,電力佈線裝置2由於可不中介佈線部件而直接裝卸電路模組彼此,故可更簡便進行電路模組的配置及再配置。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可抑制因外部環境所致之發電效率降低的電力佈線裝置。
1、2‧‧‧電力佈線裝置
10‧‧‧佈線部件
11‧‧‧導電部
12‧‧‧第3連接件
13‧‧‧第4連接件
20、20a、20b‧‧‧環境發電模組
21‧‧‧第1連接件
22‧‧‧第2連接件
23‧‧‧環境發電部
24‧‧‧逆電流防止部
25‧‧‧發電部連接用連接件
26‧‧‧外部之環境發電部
27‧‧‧連接件
30、30a、30b‧‧‧負載模組
31‧‧‧第1連接件
32‧‧‧第2連接件
33‧‧‧負載
34‧‧‧電壓控制部
35‧‧‧負載連接用連接件
36‧‧‧外部之負載
37‧‧‧連接件
40‧‧‧二次電池模組
41‧‧‧第1連接件
42‧‧‧第2連接件
43‧‧‧二次電池
44‧‧‧切換部
45‧‧‧電壓控制部
46‧‧‧逆電流防止部
50‧‧‧切換部件
51‧‧‧第5連接件
52‧‧‧第6連接件
53‧‧‧切換部
60‧‧‧分歧部件
61‧‧‧第5連接件
62‧‧‧第6連接件
71‧‧‧第1電路模組群
72‧‧‧第2電路模組群
73‧‧‧第3電路模組群
200‧‧‧環境發電模組
210‧‧‧第1連接件
220‧‧‧第2連接件
300‧‧‧負載模組
310‧‧‧第1連接件
320‧‧‧第2連接件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相關之電力佈線裝置的概略圖。
〈圖2A〉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環境發電模組之第1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2B〉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環境發電模組之第2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3A〉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負載模組之第1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3B〉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負載模組之第2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4〉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所具備之作為電路模組的二次電池模組之結構例的概略圖。
〈圖5〉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之第1使用狀態的圖。
〈圖6〉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之第2使用狀態的圖。
〈圖7〉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之第3使用狀態的圖。
〈圖8〉係繪示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之第4使用狀態的圖。
〈圖9〉係圖1所繪示之電力佈線裝置之變形例的概略圖。

Claims (13)

  1. 一種電力佈線裝置,其具備:多個電路模組,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與第2連接件;以及佈線部件,具備能與該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3連接件,與能與該第2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4連接件,並使該第3連接件與該第4連接件彼此導通;其中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環境發電模組,作為能將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自該第1連接件及該第2連接件輸出之電路模組;以及負載模組,作為能消耗自該第1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及自該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之電路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環境發電模組具備能產生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的環境發電部,或能連接該環境發電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環境發電模組具備抑制來自該第1連接件及/或該第2連接件之電流流入該環境發電部的逆電流防止部。
  4. 如請求項1至3之任一項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負載模組具備能消耗電力的負載,或能連接該負載。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負載模組具備將自該第1連接件及/或該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壓控制成指定電壓,再輸出至該負載的電壓控制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具備多個該佈線部件;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該環境發電模組。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具備多個該佈線部件;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該負載模組。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更具備切換部件,所述切換部件具備:能與該第3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5連接件、能與該第4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6連接件,與能切換該第5連接件與該第6連接件之間之電性的連接及非連接之切換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切換部係開關元件。
  10. 如請求項8或9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具備多個該佈線部件,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多個電路模組群,所述電路模組群係由分別中介該多個佈線部件之中1個以上之佈線部件而連接之多個電路模組而成,該多個電路模組群之中至少2個電路模組群中介該切換部件而彼此連接。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更具備分歧部件,所述分歧部件具備能與該第3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5連接件,以及能與該第4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6連接件,且具備該第5連接件及該第6連接件之中至少一者之數量為多個。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力佈線裝置,其中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具備二次電池,且係作為電路模組的二次電池模組,所述電路模組能切換:將自該第1連接件及/或該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充電至該二次電池的充電狀態,以及將來自該二次電池之電力自該第1連接件及該第2連接件輸出的供電狀態。
  13. 一種電力佈線裝置,其具備:分別具備第1連接件,以及能與該第1連接件機械性且電性裝卸之第2連接件的多個電路模組;其中該多個電路模組包含:環境發電模組,作為能將源自環境發電之電力自該第1連接件及該第2連接件輸出之電路模組;以及負載模組,作為能消耗自該第1連接件輸入之電力及自該第2連接件輸入之電力之電路模組。
TW107144503A 2017-12-19 2018-12-11 電力佈線裝置 TW201931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3246 2017-12-19
JP2017243246 2017-1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761A true TW201931761A (zh) 2019-08-01

Family

ID=6699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503A TW201931761A (zh) 2017-12-19 2018-12-11 電力佈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1510B2 (zh)
EP (1) EP3731409A4 (zh)
JP (1) JP7184053B2 (zh)
CN (1) CN111466077B (zh)
TW (1) TW201931761A (zh)
WO (1) WO2019123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26910A (ko) * 2019-09-02 2021-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에너지 신호로부터 전력을 생성하는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6144Y2 (zh) 1974-09-13 1981-08-25
JPS5636144U (zh) 1979-08-25 1981-04-07
JP3469807B2 (ja) 1999-03-24 2003-11-25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発電装置と該装置用配線器具及び配線構造
US6894460B2 (en) * 2003-01-09 2005-05-17 The Boe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passive piezo energy harvesting apparatus
US7760516B2 (en) * 2006-03-17 2010-07-20 Eaton Corporation Modular UPS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odular interconnect assemblies
JP4808204B2 (ja) * 2007-11-19 2011-11-0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外部入出力装置
JP5165394B2 (ja) * 2008-01-11 2013-03-2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システム
JP5137870B2 (ja) 2009-02-05 2013-02-0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Uリンク装置
US7862383B2 (en) * 2009-06-03 2011-01-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olar module assembly
US8775846B2 (en) * 2009-07-10 2014-07-08 Protonex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table power manager having one or more device ports for connecting with external power loads
US20110140531A1 (en) * 2009-12-16 2011-06-16 Nagendra Srinivas Cherukupalli Systems,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Matching of an Adaptive Solar Power System
CN102545291B (zh) 2010-12-29 2015-07-01 清华大学 太阳能蓄电系统及太阳能供电系统
JP5683312B2 (ja) * 2011-02-15 2015-03-11 リコー電子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回路、その逆流防止回路を備えた充電回路及び定電圧回路、並びに逆流防止回路の逆流防止方法
JP201219939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Hitachi Cable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配線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大規模太陽発電システム並びに太陽発電装置
US20130106199A1 (en) * 2011-11-02 2013-05-02 Earl David Forrest Master slave radio control system
US20140159638A1 (en) * 2012-08-19 2014-06-12 EnergyBionics, LLC Portable energy harvesting, storing, and charging device
DE102014105985A1 (de) * 2014-04-29 2015-10-29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Wandlermodul zur Umwandl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und Wechselrichter für eine Photovoltaikanlage mit mindestens zwei Wandlermodulen
US20160079783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Battery charging module for a vehicle
CN108450039A (zh) 2015-11-17 2018-08-24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96444B (zh) 2016-06-02 2021-02-05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环境发电装置及电流控制电路
JP2018025980A (ja) * 2016-08-10 2018-02-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検知装置及び検知制御方法
US10795438B2 (en) * 2018-04-05 2020-10-06 Apple Inc. Electronic finger devices with charging and storage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67628A1 (en) 2021-06-03
US11171510B2 (en) 2021-11-09
CN111466077A (zh) 2020-07-28
EP3731409A1 (en) 2020-10-28
WO2019123880A1 (ja) 2019-06-27
EP3731409A4 (en) 2021-05-26
JPWO2019123880A1 (ja) 2020-12-24
CN111466077B (zh) 2024-04-12
JP7184053B2 (ja)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2572B1 (e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US10720775B2 (en) Converter module for converting electrical power and inverter for a photovoltaic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converter modules
CN105375644B (zh) 能量存储设备和包括该能量存储设备的能量存储系统
JP7294320B2 (ja) 電力配線装置
US20170005507A1 (en) Power metering and control system adaptable to multi-standard device
US20170331425A1 (en) Portable photovoltaic system
US20150288329A1 (en) Junction Box
TW201931761A (zh) 電力佈線裝置
EP3675314A1 (en) Smart balancing energy charging control system
JP4416712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
JP7207324B2 (ja) 電力配線装置
US20190020306A1 (en) Bypass mechanisms for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CN110352531B (zh) 便携用能量存储装置用能量级转换电路
CN209963822U (zh) 柔性电源模块和电子设备
US10128666B2 (en) Battery module
JP2007209092A (ja) 蓄電システム
CN104115279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JP3171686U (ja) 可搬式の電源装置
CN221042690U (zh) 一种光伏系统及太阳能发电装置
JP3208537U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WO2019009040A1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