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414A - 繼電器控制器系統、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繼電器控制器系統、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1414A
TW201931414A TW107132097A TW107132097A TW201931414A TW 201931414 A TW201931414 A TW 201931414A TW 107132097 A TW107132097 A TW 107132097A TW 107132097 A TW107132097 A TW 107132097A TW 201931414 A TW201931414 A TW 2019314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bistable
storage device
energy storage
voltage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9032B (zh
Inventor
詹姆斯 萊利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力特福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力特福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力特福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0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22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for bistable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1Bases; Casings; Covers structurally combining a relay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e.g. varistor, R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09Polarised relays with rectilinearly movable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提供一種改良的雙穩態繼電器,所述改良的雙穩態繼電器能夠與包括升壓轉換器及能量儲存裝置的繼電器控制電路進行操作,所述繼電器控制電路用於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開關。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穩態繼電器包括纏繞有多個線圈繞組的螺線管。導電板(例如,匯流排條)可耦合至螺線管的柱塞且在所述導電板的每一端上設置有觸點。導電板被配置成在對螺線管相應地施加電力時與所述螺線管電性地接合及分離。控制電路當被脈衝選擇性地增能時使螺線管維持於斷開位置中以移動柱塞的導電板並使所述導電板保持抵靠所述螺線管,進而達成寬操作電壓及降低的操作功率。

Description

寬操作範圍的繼電器控制器
本發明大體而言是有關於電路保護裝置領域且,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具有寬操作範圍的雙穩態螺線管。
電性繼電器(electrical relay)是能夠在兩個電極之間建立連接以傳輸電流的裝置。一些繼電器包括線圈及磁性開關。當電流流經線圈時,會形成與電流成正比的磁場。在預定點處,磁場的強度足以將開關的可移動觸點自其靜止位置(或不增能(de-energized)位置)拉動至其致動位置(或增能(energized)位置)而壓抵所述開關的靜止觸點。當施加至線圈的電力下降時,磁場的強度下降,進而釋放可移動觸點並使得所述可移動觸點能夠返回至其原始不增能位置。當繼電器的觸點斷開或閉合時,存在被稱作發弧(arching)的放電,其可能致使觸點變熱及燃燒且通常導致觸點隨著時間而劣化且最終毀壞。
螺線管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電流電磁繼電器。由螺線管操作的開關被廣泛用於因應於供應至所述螺線管的相對低位準的控制電流而對負載裝置供應電力。螺線管可用於各種應用中。舉例而言,螺線管可用於電起動器(electric starter)中以易於且便於起動包括傳統汽車、卡車、草坪拖拉機(lawn tractor)、較大的草坪修剪機(lawn mower)等在內的各種車輛。
常開(normally open,NO)繼電器是一種在被供應以電力的同時使其觸點保持閉合且在電力被切斷時將其觸點斷開的開關。當前,大部分常開繼電器具有有限的操作電壓範圍。舉例而言,常開繼電器僅限於在標稱12伏(v)或24伏範圍內進行操作。現今的其他繼電器可在例如5伏與32伏之間等較寬的電壓範圍內進行操作。然而,在電壓範圍的下限上,常開繼電器可能由於弱的磁性固持力(magnetic holding force)而顫動。在電壓範圍的上限處,繼電器將由於電流在線圈繞組中不斷流動而消耗大量能量且產生過量的熱量。由於需要支援恆定電流所需的線圈繞組,因此此導致相較於額定值相似的雙穩態繼電器,所述繼電器的總體大小增大。
因此,需要一種具有恆定電流源的改良雙穩態電性螺線管開關,所述恆定電流源能夠以恆定電流模式進行操作且達成寬操作電壓範圍及較低操作功率。鑒於該些及其他考量,提供本發明所作的改良。
在一個方案中,根據本發明,一種繼電器控制器包括雙穩態繼電器,所述雙穩態繼電器具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導電板,能夠與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進行操作;以及柱塞,耦合至導電板以相對於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致動所述導電板。所述繼電器控制器更包括:類比電路,與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通訊,所述類比電路包括: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以及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一訊號,且其中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二訊號。
在另一方案中,根據本發明,一種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以及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更包括: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其中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一訊號,且其中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二訊號。
在又一方案中,一種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包括在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處接收單一主動高輸入,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更包括: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以及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所述方法更包括因應於所述單一主動高輸入而將脈衝遞送至雙穩態繼電器,其中所述脈衝將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一組觸點斷開或閉合。
現將參照附圖在下文中更充分地闡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系統/電路可實施為諸多不同形式,而不應被視為僅限於本文中所述的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該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此揭露內容將透徹及完整,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所述系統及方法的範圍。
為方便及清晰起見,本文中將使用例如「頂部」、「底部」、「上部」、「下部」、「垂直的」、「水平的」、「側向的」及「縱向的」等用語來闡述各種組件及其構成部件的相對放置及定向。所述術語將包括所特別提及的所述詞語、其派生詞及有相似含義的詞語。
本文中所使用的以單數形式陳述且前面帶有詞語「一(a或an)」的元件或操作應被理解為除非明確陳述排除複數個元件或操作,否則不排除複數個元件或操作。此外,提及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並非旨在被解釋為排除亦包含所陳述特徵的其他實施例的存在。
如將在本文中闡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使用類比電路(analog circuitry)來使雙穩態繼電器以自使用者的立場來看與常開(NO)繼電器相似的方式工作。然而,NO繼電器與雙穩態繼電器之間在操作方面的不同顯著。當電流流經線圈時NO繼電器發揮作用,且會形成與電流成正比的磁場。雙穩態繼電器具有兩個靜止點且使用增能磁場以在每一位置之間進行移動。為將繼電器閉合,磁場為南北向的,其中北極在螺線管的頂部附近。為將繼電器斷開,可將磁場逆轉且北極在螺線管的底部附近。一旦繼電器的柱塞及匯流排條總成位於斷開位置或閉合位置中,則電流停止在所述繼電器中流動。此為所述繼電器較標準NO繼電器使用顯著少的電力的原因。電流僅當在改變狀態時流動。
本發明是對現有方案的改良,乃因不同於當前的NO繼電器,本文中的所述系統不充當恆定電流源。相反,所述系統包括升壓轉換器來提高輸入電壓以在寬範圍內工作,且接著將單一類比輸入拉高以激活螺線管。當單一輸入被自電池正極移除時,繼電器將由於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中的電路而斷開。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至少一些實施例而排列的系統10的方塊圖。如所繪示,系統10包括雙穩態繼電器12、觸發器電路14、升壓轉換器16及致動器18。系統10可基於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供應的輸入電力進行操作。在一些實例中,電池(例如,12伏電池、9伏電池等)供應輸入電力。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輸入電力」一般是指可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自電源供應器(未示出)得到的電力(具有電壓及電流位準)。在一些實例中,電源供應器可包括直流(direct current,DC)電源、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電源及整流器電路、電池、連接於一起的大量電池或大體而言任何其他DC電源。
雙穩態繼電器12可為任何適合的雙穩態繼電器(亦稱作「鎖存繼電器(latching relay)」)。如所知,雙穩態繼電器是當對繼電器供應的電力被切斷時維持在其最終狀態中的繼電器。大體而言,雙穩態繼電器12包括開關機構22以將第一端子24與第二端子26之間的電性觸點斷開或閉合。在一些實例中,雙穩態繼電器12可由用於操作各種組件將開關機構22的觸點斷開或閉合的螺線管形成。作為另一實例,雙穩態繼電器12可由相反的線圈形成,所述相反的線圈被配置成在線圈處於放鬆狀態的同時將開關機構22的觸點固持置位。
作為又一實例,雙穩態繼電器12可由一對永久磁體形成,所述一對永久磁體環繞鐵柱塞而設置於具有彈簧的線圈的中心內,所述彈簧被定位成將所述柱塞自所述線圈中推出。在操作期間,當在一個方向上對線圈進行增能時,磁場將柱塞自永久磁體推離且彈簧使所述柱塞保持在「釋放(released)」位置中,所述「釋放」位置可相依於觸點的定位及連接而對應於斷開位置或閉合位置。當在另一方向上對線圈進行增能時,磁場將柱塞拉回至永久磁體的範圍內,且所述柱塞藉由所述磁體固持(例如,抵禦彈簧力)置位。在再一些實例中,線圈可包括中間抽頭式繞組(center-tapped winding),所述中間抽頭式繞組可連接至電壓源的正極側。如此一來,線圈的每一端對應於開式繞組或閉式繞組。在替代性實例中,如以下將更詳細地闡述,線圈可包括兩個單獨的繞組,即一個用於斷開的繞組及一個用於閉合的繞組。儘管不限於任何特定配置或設計,然而雙穩態繼電器12可為300A的連續DC單刀單擲繼電器(300A continuous DC single pole-single throw relay),所述連續DC單刀單擲繼電器具有用於電力輸入及電力輸出的兩個高電流連接以及用於電力輸入、訊號輸入及接地的二或三個低電流連接。
系統10接著被配置成使雙穩態繼電器12中的開關機構22當出現特定狀況(例如,第一電源軌條20上的輸入電力被中斷)時進入斷開狀態或閉合狀態。本文中所使用的輸入電力可能當出現以下情形時中斷:輸入電力跌落而低於規定值;當輸入電力跌落至零時;當輸入電力減小規定百分比時,當輸入電力跌落而低於規定值達規定時間量時;或者大體而言每當可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獲得的電力供應減少或中斷時。
如所繪示,觸發器電路14及致動器18藉由訊號線28而以通訊方式耦合於一起。在操作期間,觸發器電路14監控第一電源軌條20以辨識指示輸入電力中斷的所選擇狀況。當觸發器電路14辨識出所選擇狀況時,觸發器電路14經由訊號線28向致動器18發送訊號。致動器18被此種訊號激活且使雙穩態繼電器12的開關機構22進入「正常」狀態。換言之,當被來自觸發器電路14的訊號激活時,致動器18對雙穩態繼電器12供應正確的電性脈衝(例如,具有足夠的電流及持續時間)以使開關機構22斷開或閉合。如上所述,致動器18被配置成使雙穩態繼電器12在無輸入電力的情況下改變狀態。
致動器18可藉由第二電源軌條32電性耦合至升壓轉換器16。如上所述,輸入電壓(例如,可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獲得的電壓位準)被增大至較高的位準(下文更詳細地闡述),此種較高的位準用於操作雙穩態繼電器12及/或改變能量儲存裝置。升壓轉換器16被接著配置成使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供應的電壓「升壓」(即,增大)且使得可在第二電源軌條32上獲得此種增大的電壓。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源軌條20可電性耦合至輸入電源,所述輸入電源被配置成供應電壓為12伏的電力。升壓轉換器16可被配置成使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供應的12伏電壓增大至30伏,此使得可在第二電源軌條32上獲得30伏。已知諸多類型的升壓轉換器。在各種實施例中,升壓轉換器16可由類比及/或數位電路組件形成。舉例而言,升壓轉換器可由電阻器、二極體、電容器、電感器及DC-DC轉換器電路(例如,可自安森半導體™(ONSEMICONDUCTOR™)獲得的DC-DC轉換器NCP3064等)來形成。
圖2是圖1所示系統10的一些部分的實施例的方塊圖。更具體而言,圖2示出觸發器電路14、致動器18及雙穩態繼電器12的實施例。應理解,給出該些實施例(如本文中所述的所有實施例)僅是為了示出且不旨在進行限制。如所繪示,雙穩態繼電器12被示出為包括第一線圈34及第二線圈36,第一線圈34可被配置成將開關機構22斷開,第二線圈36可被配置成將開關機構22閉合。因此,在操作期間,對第一線圈34或第二線圈36進行增能可改變雙穩態繼電器12的狀態。
觸發器電路14可包括狀況檢測模組38且可可選地包括電力檢測模組40。在一些實例中,模組38及40可使用傳統類比、數位電路及/或可程式化組件來實作。舉例而言,觸發器電路14可由具有固定寬度脈衝產生器的電壓檢測電路達成。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可程式化積體電路(例如,微處理器等)來實作模組38及40。舉例而言,微處理器可被程式化成監控第一電源軌條20的電力中斷,且當檢測到電力中斷時,檢測模組38可如上所述經由訊號線28向致動器18傳送訊號。此可使用具有低電壓中斷特徵的微處理器來促成,其中低電壓中斷被配置成檢測第一電源軌條20的低電壓狀況並經由訊號線28向致動器18發送訊號(例如,中斷)。
觸發器電路14可可選地被配置成在於第一電源軌條20上檢測到電力時使雙穩態繼電器12進入習知狀態。換言之,觸發器電路14可被配置成當雙穩態繼電器12最初被通電時(或當電力在中斷之後恢復時)使雙穩態繼電器12進入習知狀態。電力檢測模組40接著可被配置成監控第一電源軌條20並檢測何時可獲得電力(例如,當電力上升而高於規定位準時、當電力上升而高於規定位準達規定時間量時或類似情形時),有時稱作「臨限電壓」。在於第一電源軌條20上檢測到電力時,觸發器電路14可如上所述經由訊號線28向致動器18傳送訊號。電力檢測模組40可使用類比、數位及/或可程式化邏輯組件來實作。
在一些實例中,觸發器電路14可包括用以檢測臨限電壓的比較器,所述比較器可接著觸發單觸發電路(one-shot circuit)以向致動器18提供脈衝達正確的時間量。對於一些實例,可使用搭載於微控制器晶片上的類比比較器來檢測臨限電壓,同時可使用計時器來控制脈衝寬度。一些實例可包括暫時低壓電壓檢測器(brownout voltage detector),所述暫時低壓電壓檢測器能夠操作地連接至比較器以使微控制器產生中斷。
在一些實例中,觸發器電路14亦可監控自升壓轉換器16輸出的電壓以確保在能量儲存裝置44(例如,電容器)中儲存有足以致動雙穩態繼電器12的能量。對於一些實例,觸發器電路14可被配置成不將雙穩態繼電器12閉合(或斷開),直到儲存在能量儲存裝置44中的足夠的能量來觸發斷開(或閉合)事件。
致動器18可包括能量儲存裝置44及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大體而言,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被配置成對線圈34、36供應足以使雙穩態繼電器100改變狀態的能量脈衝。更具體而言,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可被配置成在被狀況檢測模組38傳送訊號時對線圈34或線圈36(取決於雙穩態繼電器12是被斷開還是被閉合)進行增能。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可使用類比、數位及/或可程式化邏輯組件來實作。舉例而言,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可使用電阻器、二極體、迷你繼電器、雙極接面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絕緣閘極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及/或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邏輯組件的組合來實作。更具體而言,如下文將進一步詳細闡述,繼電器增能器模組46可包括藉由3插孔連接器54而與能量儲存裝置44及升壓轉換器16電性耦合的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50及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52。
為了對線圈34及36供應足夠的能量脈衝,具體而言,在第一電源軌條20上無輸入電力時,致動器18包括能量儲存裝置44。大體而言,能量儲存裝置44可為能夠儲存能量的任何裝置(例如,電容器、可充電電池等)。接著將能量儲存裝置44充電至可在第二電源軌條32上獲得的標稱電壓位準(即,升高的輸入電壓位準)。隨後,當輸入電力中斷時,使用儲存於能量儲存裝置44中的能量對線圈34或36中的任一者進行增能。如將理解,儲存於電容器中的能量可由以下方程式表示:E=½*C*V^2,其中E是電容器中的能量,C是電容器的電容,且V是電容器所被充電至的電壓。
在特別示出的實例中,第一電源軌條20可藉由具有12伏電壓位準的電源來供應電力。升壓轉換器16可將12伏增壓至30伏,可在第二電源軌條32上獲得30伏。能量儲存裝置44可為具有2000微法拉(uFarad)的電容的電容器。因此,將電容器充電至30伏將得到為0.9焦耳(即,0.5*0.002*30^2)的儲存能量值。自輸入電壓(即,12伏)達成對等的能量值將需要大得多的電容器(例如,具有大於13,750微法拉的電容)。如將理解,使用較小的電容器(例如,由於升壓轉換器16的功能性)的能力使得能夠使用較小的電容器,此使系統10的成本、大小及操作延遲相較於傳統裝置而言減小。
現在轉至圖3至圖4,將更詳細地闡述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寬操作範圍的繼電器控制器(在下文中稱作「控制器」)105的系統101。根據本發明,系統101包括連接至類比電路的示例性雙穩態繼電器,所述示例性雙穩態繼電器可為電性螺線管開關100。更具體而言,控制器105被配置成接納電性螺線管開關100以在電性螺線管開關100、電源及其他電路之間提供電性連接,控制器105可包括裝配於印刷電路板109上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在下文中稱作「控制電路」)107。儘管未詳細示出,然而控制電路107可包括以上所述觸發器電路、升壓轉換器及致動器。提供電性連接以向電性螺線管開關100提供電力。舉例而言,線圈繞組122可連接至控制器105。
一對電性觸點(例如(舉例而言)電觸點114A至114B及115A至115B)固定不動地安裝於匯流排條110(其可為導電板)的每一端上。當被選擇性地增能時,電觸點114A至114B在第一位置(閉合,如所示)共同地觸及例如電觸點115A至115B等螺線管導電觸點而與第一端子124及第二端子126形成閉合電路。當由於電力損耗而選擇性地不增能時,電觸點114A至114B及電觸點115A至115B共同地單獨位於第二位置(斷開)中且具有將所述觸點保持在第一位置中及第二位置中的構件。因此,磁性耦合構件106可幫助致動器或柱塞104減小線圈繞組122,使電性螺線管開關100保持斷開所必需的力並以恆定電流模式操作線圈繞組122,以容許達成寬操作電壓及較低操作功率的多級峰值及保持電流(multi-stage peak-and-hold current)。
舉例而言,電性螺線管開關100的行為可被闡釋如下。當電磁線圈繞組122被連接至控制器105時,已藉由第一彈簧142(其可為盤簧(coiled spring))的動作而固持於最上方位置(第一斷開位置)中的柱塞104將被迫在中心開孔175內朝下移動。所述朝下的移動是在已自恆定電流模式操作得到增能的線圈繞組122內產生的磁力的結果。由於柱塞104被磁性地吸引至磁性耦合構件106,因此磁性耦合構件106減小了產生柱塞104的朝下移動,並將柱塞104保持在此種閉合位置中所必需的磁力的總量。在閉合位置中,電性觸點114A至114B共同地觸及位於第一位置(例如閉合位置或「通電」位置)中的例如電觸點115A至115B等螺線管導電觸點。
接著,當暫停對線圈繞組122供應恆定電流時,柱塞104將藉由被施加至柱塞104的第一彈簧142的恢復力而被迫返回至其最初位置(第一位置),同時克服磁性耦合構件106對柱塞104的磁性吸引。當柱塞104藉由被施加至柱塞104的第一彈簧142的恢復力而被迫返回至其最初位置(第一位置)時,電觸點114A至114B自位於第二位置(例如,斷開位置或「斷電」位置)中例如電觸點115A至115B等螺線管導電觸點分離。
更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性螺線管開關100(例如(舉例而言)雙穩態電性螺線管開關)可包括螺線管滾輪(solenoid bobbin)116(例如,螺線管滾輪殼體)。螺線管滾輪116形成於螺線管本體150內,線圈繞組122圍繞螺線管滾輪116進行纏繞。螺線管滾輪116具有本體或連接片件117。連接片件117可定義成多種幾何配置中的一種。舉例而言,連接片件117可為具有預定厚度及預定直徑的圓管形連接片件。螺線管本體150(或更具體而言,螺線管滾輪116)包括界定於螺線管本體150中的中心開孔175以及線圈繞組122,線圈繞組122當藉由電源而接合時產生磁場。
如所示,柱塞104至少局部地設置於中心開孔175中以相對於螺線管本體150及磁性耦合構件106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進出於中心開孔175而進行旋轉及軸向往覆運動。柱塞104的一部分至少局部地設置於中心開孔175中,而所述柱塞的下頸區段181則耦合至例如可移動匯流排條等導電板110(例如,輸入導電板)。柱塞104被朝磁性耦合構件106磁性吸引。
導電板110耦合至柱塞104且在導電板110的相對兩端上設置有一或多個電觸點114A。在一個實施例中,電觸點114A至114B(例如,電性觸點)是銀合金觸點。導電板110可被配置成在對螺線管本體150相應地施加電力時與螺線管本體150電性地接合及分離。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性觸點115A至115B被配置用於與電觸點114A至114B電性接合及分離以將電性螺線管開關100斷開(斷電)及閉合(通電)。
磁場在例如電性螺線管開關100的斷開位置(斷電)及閉合位置(接通)等所述至少兩個位置之間對柱塞104進行鎖存及非鎖存(unlatch)。磁性耦合構件106被配置成減小磁場使得螺線管本體150當被選擇性地增能而以恆定模式進行操作時能夠維持在斷開位置中所必需的力,以達成寬操作電壓及減小的操作功率。磁性耦合構件106將柱塞104保持在所述至少兩個位置中的一者中。恆定電流模式容許多級峰值及保持電流。寬操作電壓介於5伏至32伏範圍內。
導電板110、線圈繞組102、電觸點114A至114B及115A至115B以及柱塞104可由例如銅或矽等任何適合的電性導電材料形成,且可被形成為導線(wire)、條帶(ribbon)、金屬鏈、螺旋纏繞導線(spiral wound wire)、膜、沈積於基板上的電性導電芯體或者用於提供電路中斷的任何其他適合的結構或配置。導電材料是基於熔斷特性及耐久性來決定。在一個實施例中,柱塞是鋼材料且可包括不銹鋼頂蓋(stainless steel cap),所述不銹鋼頂蓋覆蓋電觸點114A至114B及電觸點114A至114B及/或可位於導電板110的每一端上。電觸點114A至114B及電觸點114A至114B亦可為不銹鋼。
現在轉至圖5,將更詳細地闡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207。如所示,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207可為形成於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的類比電路,其與雙穩態繼電器通訊。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207包括升壓轉換器216以將能量儲存於電容器244中,電容器244用於切換雙穩態繼電器。舉例而言,升壓轉換器216及電容器244可操作圖1至圖2中所示雙穩態繼電器10的開關機構22。在所示實施例中,升壓轉換器216與電容器244串聯連接,電容器244進一步連接至3插孔連接器254。
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207更包括與能量儲存裝置244及升壓轉換器216電性耦合的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250及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252。所述四個裝置藉由3插孔連接器254連接至雙穩態繼電器。在使用期間,使用者可具有單一主動高輸入。當連接至電池正極端子時,類比電路將產生脈衝以藉由雙穩態繼電器(例如,以上所述雙穩態繼電器10或電性螺線管開關100)的繞組產生脈衝,此將產生足夠強的磁場而迫使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柱塞104及匯流排條110進入閉合位置中。當單一主動高輸入被自電池正極端子移除時,將藉由雙穩態繼電器的二級繞組(例如,第二線圈36)產生第二脈衝以將端子24、26斷開。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207的類比電路(例如,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250或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252)對於每一螺線管繞組產生恰當的脈衝寬度,使得訊號輸入能夠被以與傳統常開繼電器相同的方式鎖存,但具有低的雙穩態繼電器連續電流消耗。
現在轉至圖6,將更詳細地闡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300。在方塊301處,方法300可包括提供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與能量儲存裝置、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電性耦合的升壓轉換器。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連接器將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於一起。在一些實施例中,能量儲存裝置是與升壓轉換器串聯耦合的電容器。
在方塊303處,方法300可包括在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處接收單一主動高輸入。
在方塊305處,方法300可更包括因應於所述單一主動高輸入而將脈衝遞送至雙穩態繼電器,其中所述脈衝將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一組觸點斷開或閉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方塊305包括將第一脈衝遞送至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一繞組以將所述一組觸點閉合,且將第二脈衝遞送至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二繞組以將所述一組觸點斷開。
在方塊307處,方法300可包括使用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進而使得所述一組端子之間的電性觸點在第一斷開狀態與第二閉合狀態之間變化。
綜上,本發明的實施例達成至少以下技術優點。首先,由於弱磁性固持力造成的顫動減小,乃因藉由雙穩態繼電器的繞組產生的脈衝將產生足夠強的磁場而迫使所述繼電器的柱塞及匯流排條進入閉合位置中。第二,在電壓範圍的上限處,繼電器不由於在線圈繞組中不斷流動的電流而消耗大量能量及/或產生過量的熱量。相反,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對於每一螺線管繞組產生恰當的脈衝寬度,使得訊號輸入能夠被以與傳統常開繼電器相同的方式鎖存,但具有低的雙穩態繼電器連續電流消耗。
儘管已參照特定方案闡述了本發明,然而可對所闡述的方案作出諸多潤飾、變更及變化,而此並不背離如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的領域及範圍。因此,旨在使本發明並非僅限於所闡述的方案,而是具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語言所界定的全部範圍。儘管已參照特定方案闡述了本發明,然而可對所闡述的方案作出諸多潤飾、變更及變化,而此並不背離如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因此,旨在使本發明並非僅限於所闡述的方案,而是具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語言所界定的全部範圍。
10、101‧‧‧系統
12‧‧‧雙穩態繼電器
14‧‧‧觸發器電路
16‧‧‧升壓轉換器
18‧‧‧致動器
20‧‧‧第一電源軌條
22‧‧‧開關機構
24‧‧‧端子/第一端子
26‧‧‧端子/第二端子
28‧‧‧訊號線
32‧‧‧第二電源軌條
34‧‧‧線圈/第一線圈
36‧‧‧線圈/第二線圈
38‧‧‧模組/檢測模組/狀況檢測模組
40‧‧‧模組/電力檢測模組
44‧‧‧能量儲存裝置
46‧‧‧繼電器增能器模組
50、250‧‧‧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
52、252‧‧‧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
54、254‧‧‧3插孔連接器
100‧‧‧電性螺線管開關
104‧‧‧柱塞
105‧‧‧控制器/繼電器控制器
106‧‧‧磁性耦合構件
107‧‧‧控制電路/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
109‧‧‧印刷電路板
110‧‧‧匯流排條/導電板
114A、114B、115A、115B‧‧‧電觸點/電性觸點
116‧‧‧螺線管滾輪
117‧‧‧連接片件
122‧‧‧線圈繞組/電磁線圈繞組
124‧‧‧第一端子
126‧‧‧第二端子
142‧‧‧第一彈簧
150‧‧‧螺線管本體
175‧‧‧中心開孔
181‧‧‧下頸區段
207‧‧‧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
216‧‧‧升壓轉換器
244‧‧‧電容器
300‧‧‧方法
301、303、305、307‧‧‧方塊
附圖示出目前針對所揭露實施例的原理的實際應用而設想的所揭露實施例的示例性方案,且在附圖中: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的方塊圖。
圖2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圖1所示系統的一部分的方塊圖。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包括雙穩態繼電器及控制電路的系統的立體圖。
圖4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圖3所示雙穩態繼電器的側剖視圖。
圖5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6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的流程圖。
所述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所述圖式僅為代表圖,而不旨在描繪本發明的具體參數。所述圖式旨在繪示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且因此不應被理解為對範圍進行限制。在所述圖式中,相同的編號代表相同的元件。
此外,為清晰示出起見,可省略或不按比例示出一些圖中的特定元件。此外,為清晰起見,可在特定圖式中省略一些參考編號。

Claims (20)

  1. 一種繼電器控制器系統,包括: 雙穩態繼電器,包括: 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 導電板,能夠與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進行操作;以及 柱塞,耦合至所述導電板以相對於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致動所述導電板;以及 控制電路,與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通訊,所述控制電路包括: 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 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以及 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其中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一訊號,且其中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二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更包括與所述能量儲存裝置及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的觸發器電路,所述觸發器電路被配置成檢測第一電源軌條上的狀況,所述第一電源軌條具有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其中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進而使得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的電性觸點在第一斷開狀態與第二閉合狀態之間變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更包括與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的繼電器增能器模組,其中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至少部分地基於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而儲存一些能量,且其中所述繼電器增能器模組使用儲存於所述能量儲存裝置中的所述一些能量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所述繼電器增能器模組包括: 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以及 連接器,將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於一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所述雙穩態繼電器包括: 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以及 開關機構,能夠與所述第一線圈及所述第二線圈進行操作,所述開關機構被配置成將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的電性觸點斷開或閉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其中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單一主動高輸入,所述單一主動高輸入使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第一線圈提供所述第一訊號且向所述第二線圈提供所述第二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其中所述能量儲存裝置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串聯地電性連接的電容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繼電器控制器系統,更包括印刷電路板,其中所述控制電路排列於所述印刷電路板上。
  10. 一種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 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 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以及 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其中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一訊號,且其中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提供第二訊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更包括與所述能量儲存裝置及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的觸發器電路,所述觸發器電路被配置成檢測第一電源軌條上的狀況,所述第一電源軌條具有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其中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進而使得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的電性觸點在第一斷開狀態與第二閉合狀態之間變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更包括與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的繼電器增能器模組,其中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至少部分地基於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而儲存一些能量,且其中所述繼電器增能器模組使用儲存於所述能量儲存裝置中的所述一些能量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所述繼電器增能器模組包括: 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以及 連接器,將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於一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更包括單一主動高輸入,所述單一主動高輸入使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一線圈提供所述第一訊號且向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二線圈提供所述第二訊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其中所述能量儲存裝置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串聯地電性連接的電容器。
  17. 一種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處接收單一主動高輸入,所述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 升壓轉換器,被電性配置成將第一電壓供應位準升高至第二電壓供應位準,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高於所述第一電壓供應位準; 能源儲存裝置,與所述升壓轉換器電性耦合;以及 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及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與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電性耦合; 因應於所述單一主動高輸入而將脈衝遞送至雙穩態繼電器,其中所述脈衝將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一組觸點斷開或閉合。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將第一脈衝遞送至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一繞組以將所述一組觸點閉合,且將第二脈衝遞送至所述雙穩態繼電器的第二繞組以將所述一組觸點斷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使用所述第二電壓供應位準對所述雙穩態繼電器進行增能,進而使得所述一組觸點之間的電性觸點在第一斷開狀態與第二閉合狀態之間變化。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使用連接器將所述閉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開式繼電器驅動電路、所述升壓轉換器及所述能量儲存裝置耦合於一起。
TW107132097A 2017-09-12 2018-09-12 繼電器控制器系統、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 TWI739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701,724 US10679811B2 (en) 2017-09-12 2017-09-12 Wide operating range relay controller system
US15/701,724 2017-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414A true TW201931414A (zh) 2019-08-01
TWI739032B TWI739032B (zh) 2021-09-11

Family

ID=6563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2097A TWI739032B (zh) 2017-09-12 2018-09-12 繼電器控制器系統、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9811B2 (zh)
EP (1) EP3682460B1 (zh)
KR (1) KR102610392B1 (zh)
CN (1) CN111247615A (zh)
TW (1) TWI739032B (zh)
WO (1) WO2019055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989A (zh) * 2019-03-28 2019-06-07 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控制电路
CN113053696A (zh) * 2019-12-26 2021-06-29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92794A (zh) * 2020-02-28 2020-05-22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继电保护设备、工程机械、继电保护控制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8134A (ja) * 1990-05-23 1992-0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モコンリレー
US7180209B2 (en) * 2003-12-04 2007-02-20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Multiple function electronic drive
US8139328B2 (en) * 2007-05-17 2012-03-20 Levitr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Fault circuit interrupting device with symmetrical inputs
US8581682B2 (en) * 2009-10-07 2013-11-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agnet aided solenoid for an electrical switch
US9305729B2 (en) * 2013-08-21 2016-04-05 Littelfuse, Inc. Capacitive driven normal relay emulator using voltage boost
US9947497B2 (en) 2014-09-30 2018-04-17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Integrated connector having sense and switching conductors for a relay used in a battery module
US10199192B2 (en) 2014-12-30 2019-02-05 Littlefuse, Inc. Bi-stable electrical solenoid switch
US9754746B2 (en) 2015-04-22 2017-09-05 Emerson Electric Co. Dual voltage level circuit for driving a latching relay
US10109994B2 (en) * 2016-03-24 2018-10-23 Littelfuse, Inc. Multiple current sensor system
US10209309B2 (en) * 2016-04-19 2019-02-19 Littelfuse, Inc. Relay protec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615A (zh) 2020-06-05
EP3682460A1 (en) 2020-07-22
TWI739032B (zh) 2021-09-11
EP3682460B1 (en) 2022-10-05
KR20200047583A (ko) 2020-05-07
US20190080868A1 (en) 2019-03-14
US10679811B2 (en) 2020-06-09
EP3682460A4 (en) 2020-08-05
WO2019055422A1 (en) 2019-03-21
KR102610392B1 (ko)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9032B (zh) 繼電器控制器系統、雙穩態繼電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雙穩態繼電器的方法
JP2017513200A (ja) 予熱が行われる電気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50062770A1 (en) Energy efficient bi-stable permanent magnet actuation system
US11935712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rupter system
CN106537713B (zh) 提供反极性保护的装置
WO2016045607A1 (zh) 电子脱扣器的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EP2840584B1 (en) Capacitive driven normal relay emulator using voltage boost
WO2017068764A1 (ja) 電磁継電器
CN101728053A (zh) 双稳态电磁驱动器以及使用该驱动器的产品
KR200257978Y1 (ko) 래치형 dc콘텍타 릴레이
KR101546297B1 (ko) 전자기 스위칭 디바이스를 위한 회로
US10395870B2 (en) Relay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magnets for placing and keeping a contact in a closed state
US10305390B2 (en) Filter circuit for eliminating inrush current, DC coil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06796839A (zh) 电磁阀驱动器
CN113937727A (zh) 一种自带预充和短路保护的继电器集成电路
CN202067728U (zh) 断电吸持型永磁式接触器
CN107134391A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汽车
CN219553400U (zh) 电磁线圈输入电源控制电路及电磁阀
CN212648143U (zh) 无触点p沟道节能继电器
CN220305670U (zh) 延时控制装置
CN210167315U (zh) 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CN219372052U (zh) 电源电路以及储能逆变器
JP7185768B2 (ja) リレーモジュール
CN214588651U (zh) 一种磁保持结构继电器
US20240177946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rupter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