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186A -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1186A
TW201931186A TW107143207A TW107143207A TW201931186A TW 201931186 A TW201931186 A TW 201931186A TW 107143207 A TW107143207 A TW 107143207A TW 107143207 A TW107143207 A TW 107143207A TW 201931186 A TW201931186 A TW 2019311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ouch event
identity recognition
touch
video str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8285B (zh
Inventor
孫健康
張曉博
曾曉東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2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7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5Fus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身分識別的方法,將用戶生物特徵識別與觸碰事件識別相聯繫,只有用戶生物特徵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身分識別。這可有效避免在人多情況下僅依靠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而無效的問題。

Description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本說明書實施例有關身分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有關一種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網路社會中,如何識別出用戶的身分,是實現網路交易(網路金融)及智慧支付(刷臉支付)的前提。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及一種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第一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的方法,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所述方法包括: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並獲取監控設備對所述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基於所述視頻流,鎖定執行所述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並獲取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第二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裝置,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所述身分識別裝置包括:觸碰事件識別單元,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視頻流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監控設備對所述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用戶鎖定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視頻流,鎖定執行所述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視頻流,獲取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身分識別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第三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的系統,包括觸碰設備、監控設備和身分識別裝置,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其中:所述觸碰設備,用於被用戶觸碰從而執行觸碰事件;所述監控設備,用於獲取多個用戶的視頻流並向身分識別裝置上報視頻流;所述身分識別裝置,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並基於監控設備的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第一用戶並獲取第一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以及,根據所述用戶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
第四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伺服器,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式時實現上述任一項所述身分識別方法的步驟。
第五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任一項所述身分識別方法的步驟。
本說明書實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透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身分識別方法,將用戶生物特徵識別與觸碰事件識別相聯繫,只有用戶生物特徵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身分識別,並進行後續的依據生物特徵進行支付等操作。這可有效避免在人多場景下僅依靠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而無效的問題。
以一個具體應用場景說明,例如,在公車刷臉支付的場景,如果單憑刷臉可能由於人多識別不出哪個是目前用戶,因此在刷臉基礎上,增加了觸碰事件的識別,在確定人臉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刷臉支付。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透過圖式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做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本說明書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徵是對本說明書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說明書技術方案的限定,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說明書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參見圖1,為本說明書實施例身分識別應用場景示意圖。在用戶側包括監控設備10、觸碰設備20;在網路側包括身分識別裝置30。監控設備10可以是攝像設備,用於監控用戶生物特徵及行為,並將監控視頻流即時上報給身分識別裝置30。觸碰設備20可以是為用戶提供觸碰的一個按鈕等形式的設備,用於被用戶觸碰從而執行觸碰事件,觸碰設備20可以與身分識別裝置30。身分識別裝置30可以是位於網路側的識別管理系統(伺服器),用於識別出觸碰事件並確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根據用戶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
第一態樣,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方法,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其中,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等。
請參考圖2,上述方法包括S201至S203。
S201: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並獲取監控設備對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
觸碰設備可以是按鈕等形式存在的一個設備。當用戶按下按鈕時即執行了觸碰事件。該觸碰事件可以由觸碰設備直接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也可以由身分識別裝置基於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監控設備對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行為進行監控)進行影像分析後識別出觸碰事件。
S202:基於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並獲取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監控設備監控用戶並將監控的視頻流即時發送給身分識別裝置。身分識別裝置基於監控設備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及處理等操作後,可獲取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用戶生物特徵包括但不限於用戶人臉、用戶虹膜、用戶行為特徵等。例如,獲取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的過程為:對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第一用戶的影像;基於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的過程為:當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之後,由觸碰設備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相應地,基於所述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的方式為:根據所述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觸碰事件時間戳記;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第一用戶;基於監控設備對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
在另一種實現方式中,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的過程為:由監控設備監控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的行為,並向身分識別裝置上報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相應地,基於所述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的過程為:透過對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S203:根據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在獲取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之後,透過將獲取的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如果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在進行身分識別之後,還可以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例如透過聲音或文字等形式的方式提示識別完成。譬如,當用戶身分識別結果為預存用戶(例如合法用戶、有許可權用戶或有餘額用戶)時,透過聲音播放如“合法用戶”或“支付完成”(如在刷臉支付場景下)等資訊。
參見圖3,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一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的方法示例一實現示意圖。該示例一中顯示如何根據觸碰設備與監控設備、在身分識別裝置實現對用戶的身分識別的過程;其中,在該示例一中,觸碰設備與身分識別裝置具有通訊功能,當用戶執行觸碰事件時,由觸碰設備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
首先,監控設備監控到目前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幾乎同時,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當然,“監控設備監控到目前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與“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可以有先後順序,哪個在先哪個在後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沒有影響。
然後,觸碰設備識別出觸碰事件並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幾乎同時,監控設備將監控到的目前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的視頻流上報給身分識別裝置。當然,“觸碰設備識別出觸碰事件並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與“監控設備將監控到的目前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的視頻流上報給身分識別裝置”可以有先後順序,哪個在先哪個在後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沒有影響。
接著,身分識別裝置在接收到觸碰設備的觸碰事件報告後,確定觸碰事件時間戳記,並根據時間戳記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對應查找用戶生物特徵,確定出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例如透過時間戳記確定觸碰事件發生時間是16:05:30;則按照該時間查找對應視頻流;也可以在該時刻的前後一定時間段內查找對應的視頻流,例如查找前後5s的視頻流即查找16:05:25至16:06:35時間段的視頻流。透過視頻流的影像分析及處理,可獲取到用戶生物特徵。
最後,身分識別裝置透過將獲取的所述用戶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識別用戶。在進行身分識別之後,還可以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例如透過聲音或文字等形式的方式提示識別完成。譬如,當用戶身分識別結果為合法用戶時,透過聲音播放如“合法用戶”或“支付完成”(如在刷臉支付場景下)等資訊。
參見圖4,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一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的方法示例二實現示意圖。該示例二中顯示如何透過觸碰設備與監控設備的聯動、在身分識別裝置實現對用戶的身分識別的過程;其中,在該示例二中,監控設備不但對用戶的生物特徵進行監控並且對用戶在觸碰設備的觸碰行為進行監控,當用戶執行觸碰事件時,由身分識別裝置透過分析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進行觸碰事件的識別。
首先,監控設備監控用戶,並且對用戶在觸碰設備的觸碰行為進行監控;幾乎同時,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當然,“監控設備監控”與“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可以有先後順序,哪個在先哪個在後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現沒有影響。
然後,監控設備將監控到的包含目前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及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行為的視頻流上報給身分識別裝置。
接著,身分識別裝置透過對視頻流的影像分析,識別出用戶的觸碰事件;並透過對視頻流的影像分析,識別出用戶的觸碰事件的同時,識別出執行觸碰事件的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例如,透過對視頻流的影像分析,可鎖定執行觸碰時間的目前用戶,然後獲取該目前用戶的生物特徵。
最後,身分識別裝置透過將獲取的所述用戶生物特徵與預存的合法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識別出用戶是否合法。在進行身分識別之後,還可以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例如透過聲音或文字等形式的方式提示識別完成。譬如,當用戶身分識別結果為合法用戶時,透過聲音播放如“合法用戶”或“支付完成”(如在刷臉支付場景下)等資訊。
可見,透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身分識別方法,將用戶生物特徵識別與觸碰事件識別相聯繫,只有用戶生物特徵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身分識別,並進行後續的依據生物特徵進行支付等操作。這可有效避免在人多場景下僅依靠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而無效的問題。
以一個具體應用場景說明,例如,在公車刷臉支付的場景,如果單憑刷臉可能由於人多識別不出哪個是目前用戶,因此在刷臉基礎上,增加了觸碰事件的識別,在確定人臉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刷臉支付。再譬如,在門禁場景下,如果人多情況,可以在刷臉基礎上,增加觸碰事件的識別,在確定人臉與觸碰事件的執行用戶是同一個目前用戶的情況下,才進行對目前用戶的允許進入。
第二態樣,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裝置,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參見圖5,所述身分識別裝置包括:
觸碰事件識別單元501,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
視頻流獲取單元502,用於獲取監控設備對所述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
用戶鎖定單元503,用於基於所述視頻流,鎖定執行所述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504,用於基於所述視頻流,獲取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身分識別單元505,用於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觸碰事件識別單元501具體用於:當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所述觸碰事件之後,接收由所述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用戶鎖定單元503具體用於:根據所述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所述觸碰事件時間戳記;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所述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所述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觸碰事件識別單元501具體用於:接收由監控設備上報的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用戶鎖定單元503具體用於:透過對所述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所述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504具體用於:
對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用戶的影像;
基於所述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單元505具體用於:將獲取的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如果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所述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所述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還包括:
識別確認單元506,用於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
第三態樣,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身分識別系統,參見圖6,包括觸碰設備601、監控設備602和身分識別裝置603,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601和監控設備602,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603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其中:
所述觸碰設備601,用於被用戶觸碰從而執行觸碰事件;
所述監控設備602,用於獲取多個用戶的視頻流並向身分識別裝置603上報視頻流;
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601上的觸碰事件,並基於監控設備602的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第一用戶並獲取第一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以及,根據所述用戶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
所述觸碰設備601,用於獲取用戶的觸碰事件,並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603;
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具體用於:當用戶在觸碰設備601上執行所述觸碰事件之後,由所述觸碰設備601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603。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具體用於:根據所述觸碰設備601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所述觸碰事件時間戳記;從監控設備602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所述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所述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監控設備602還用於,監控用戶在觸碰設備601上執行觸碰事件的行為,並向身分識別裝置603上報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還用於,透過對所述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所述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具體用於:對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用戶的影像;基於所述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具體用於:將獲取的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如果所述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所述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所述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身分識別裝置603還用於: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
在一種可選的方式中,所述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
第四態樣,基於與前述實施例中身分識別方法同樣的發明構思,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伺服器,如圖7所示,包括記憶體704、處理器702及儲存在記憶體704上並可在處理器702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702執行所述程式時實現前文所述身分識別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驟。
其中,在圖7中,匯流排架構(用匯流排700來代表),匯流排700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的匯流排和橋,匯流排700將包括由處理器70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704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700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界面706在匯流排700和接收器701和發送器703之間提供介面。接收器701和發送器703可以是同一個元件,即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訊的單元。處理器702負責管理匯流排700和通常的處理,而記憶體704可以被用於儲存處理器702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第五態樣,基於與前述實施例中身分識別方法的發明構思,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前文所述身分識別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驟。
本說明書是參照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流程和/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透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設備。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設備的製造品,該指令設備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說明書的較佳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解釋為包括較佳實施例以及落入本說明書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說明書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說明書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說明書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說明書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10‧‧‧監控設備
20‧‧‧觸碰設備
30‧‧‧身分識別裝置
S201‧‧‧方法步驟
S202‧‧‧方法步驟
S203‧‧‧方法步驟
501‧‧‧觸碰事件識別單元
502‧‧‧視頻流獲取單元
503‧‧‧用戶鎖定單元
504‧‧‧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
505‧‧‧身分識別單元
506‧‧‧識別確認單元
601‧‧‧觸碰設備
602‧‧‧監控設備
603‧‧‧身分識別裝置
700‧‧‧匯流排
701‧‧‧接收器
702‧‧‧處理器
703‧‧‧發送器
704‧‧‧記憶體
706‧‧‧匯流排界面
圖1為本說明書實施例身分識別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一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的方法流程圖;
圖3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一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的方法示例一實現示意圖;
圖4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一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的方法示例二實現示意圖;
圖5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二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本說明書實施例第三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7本說明書實施例第四態樣提供的身分識別伺服器結構示意圖。

Claims (32)

  1. 一種身分識別的方法,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該方法包括: 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並獲取監控設備對該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 基於該視頻流,鎖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並獲取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以及 根據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包括: 當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該觸碰事件之後,由該觸碰設備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該基於該視頻流,鎖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包括: 該身分識別裝置根據該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該觸碰事件時間戳記;以及 該身分識別裝置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該第一用戶。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該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包括: 由監控設備監控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的行為,並向身分識別裝置上報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該基於該視頻流,鎖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包括: 該身分識別裝置透過對該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該基於監控設備對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獲取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該基於監控設備對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獲取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該根據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包括: 將獲取的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以及 如果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該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該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該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
  11. 一種身分識別裝置,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該身分識別裝置包括: 觸碰事件識別單元,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 視頻流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監控設備對該多個用戶拍攝的視頻流 用戶鎖定單元,用於基於該視頻流,鎖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用於基於該視頻流,獲取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以及 身分識別單元,用於根據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對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該觸碰事件識別單元用於:當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該觸碰事件之後,接收由該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該用戶鎖定單元用於: 根據該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該觸碰事件時間戳記;以及 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該第一用戶。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該觸碰事件識別單元用於:接收由監控設備上報的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該用戶鎖定單元用於:透過對該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裝置,該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用於: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裝置,該用戶生物特徵獲取單元用於: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該身分識別單元用於: 將獲取的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以及 如果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該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該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識別確認單元,用於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該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
  21. 一種身分識別的系統,包括觸碰設備、監控設備和身分識別裝置,用於根據用戶側設置的觸碰設備和監控設備,在網路側的身分識別裝置對用戶側的多個用戶中的第一用戶進行身分識別,其中: 該觸碰設備,用於被用戶觸碰從而執行觸碰事件; 該監控設備,用於獲取多個用戶的視頻流並向身分識別裝置上報視頻流;以及 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識別出用戶在觸碰設備上的觸碰事件,並基於監控設備的視頻流,鎖定執行觸碰事件的第一用戶並獲取第一用戶的用戶生物特徵,以及,根據該用戶生物特徵進行身分識別。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系統, 該觸碰設備,用於獲取用戶的觸碰事件,並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 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當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該觸碰事件之後,由該觸碰設備將觸碰事件報告給身分識別裝置。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 根據該觸碰設備上報的觸碰事件,確定該觸碰事件時間戳記;以及 從監控設備上報的視頻流中查找與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識別出該時間戳記對應的視頻流中的用戶為該第一用戶。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系統,該監控設備還用於,監控用戶在觸碰設備上執行觸碰事件的行為,並向身分識別裝置上報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還用於,透過對該包括觸碰事件執行行為的視頻流的影像分析,確定執行該觸碰事件的用戶為第一用戶。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 對該第一用戶對應的視頻流進行影像分析,得到該第一用戶的影像;以及 基於該第一用戶的影像進行生物特徵提取,得到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用於: 將獲取的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與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進行比對;以及 如果該第一用戶的生物特徵包括在該預存的用戶身分特徵中,則確定該第一用戶為預存用戶。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系統,該身分識別裝置還用於:對身分識別結果進行確認,並進行身分識別結果的資訊傳達。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該用戶側的場景為:刷臉支付和/或虹膜支付場景、刷臉進入和/或虹膜進入場景、刷臉上車和/或虹膜上車場景。
  31. 一種伺服器,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儲存在記憶體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該處理器執行該程式時實現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32. 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儲存有電腦程式,該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TW107143207A 2018-01-03 2018-12-03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系統、伺服器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TWI728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4129.8A CN108171185B (zh) 2018-01-03 2018-01-03 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810004129.8 2018-01-03
??201810004129.8 2018-0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186A true TW201931186A (zh) 2019-08-01
TWI728285B TWI728285B (zh) 2021-05-21

Family

ID=6251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207A TWI728285B (zh) 2018-01-03 2018-12-03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系統、伺服器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93760A1 (zh)
CN (1) CN108171185B (zh)
SG (1) SG11202005553PA (zh)
TW (1) TWI728285B (zh)
WO (1) WO20191345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1185B (zh) * 2018-01-03 2020-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200715B2 (ja) * 2019-02-05 2023-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EP4152174A4 (en) * 2021-06-23 2023-11-29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704B (zh) * 2008-04-24 2010-11-10 张宏志 基于人脸识别的atm安全认证与预警方法
TWI591555B (zh) * 2012-02-03 2017-07-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icket security system
CN103294986B (zh) * 2012-03-02 2019-04-09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4680119B (zh) * 2013-11-29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身份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及身份识别系统
CN204680060U (zh) * 2015-04-13 2015-09-30 济南舜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和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和支付装置
CN205486451U (zh) * 2016-02-26 2016-08-17 深圳市九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车购票系统的人脸识别公交刷卡机
CN105825384A (zh) * 2016-04-01 2016-08-03 王涛 一种基于指纹辅助身份识别的人脸支付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5915798A (zh) * 2016-06-02 2016-08-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中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296199A (zh) * 2016-07-12 2017-01-04 刘洪文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支付及身份认证系统
CN106250739A (zh) * 2016-07-19 2016-12-21 柳州龙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装置
CN206322194U (zh) * 2016-10-24 2017-07-11 杭州非白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的反欺诈人脸识别系统
US20180300572A1 (en) * 2017-04-17 2018-10-18 Splunk Inc. Fraud detection based on user behavior biometrics
CN107516070B (zh) * 2017-07-28 2021-04-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71185B (zh) * 2018-01-03 2020-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3760A1 (en) 2020-09-17
CN108171185A (zh) 2018-06-15
WO2019134548A1 (zh) 2019-07-11
CN108171185B (zh) 2020-06-30
TWI728285B (zh) 2021-05-21
SG11202005553PA (en) 202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814B2 (en) Automation of sequences of actions
CN109165940B (zh) 一种防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16021B (zh) 智慧鎖的解鎖方法、行動終端、伺服器及可讀儲存媒體
KR102038851B1 (ko) 신원들을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537746A (zh) 智能电子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TW201931186A (zh) 身分識別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US11048919B1 (en) Person tracking across video instances
US201100508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ehavior in a monitoring system
US926890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data management using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RDBMS)
CN109948320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RU2622883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персональным данным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CN109886709B (zh) 一种智能锁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0970B (zh) 基于云计算的业务规划办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210698A1 (zh) 认证方法
CN110222187B (zh) 保护用户隐私的共同活动检测与数据共享方法
CN1098189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09067A1 (en) Network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active directory (ad) event segments
CN114547182A (zh) 人员信息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125203A1 (en)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evidence reliability, devi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nd device operation concept
DE102014104755A1 (de) Verfahren zum Authentifizieren eines Benutzers eines Mobilgerätes
CN111212262B (zh) 发现网吧异常行为人员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RU2759717C1 (ru)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ключей-дубликатов на системах контрол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US11888857B2 (en) Risk-aware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8072482A1 (zh) 用于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机器人
CN110716963B (zh) 提供自适应配置的用户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