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0929A -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0929A
TW201930929A TW107146630A TW107146630A TW201930929A TW 201930929 A TW201930929 A TW 201930929A TW 107146630 A TW107146630 A TW 107146630A TW 107146630 A TW107146630 A TW 107146630A TW 201930929 A TW201930929 A TW 2019309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base material
concave
master
laser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6726B (zh
Inventor
菊池正尚
田澤洋志
野上朝彥
林部和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0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0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6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6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oulding surface, e.g. ribs or grooves
    • B29C33/424Moulding surfac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marking or patter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2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ing method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the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by st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29C59/04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using rollers or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6Embos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FNON-MECHANICAL REMOVAL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SURFACE;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INVOLVING AT LEAST ONE PROCESS PROVIDED FOR IN CLASS C23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COVERED BY SUBCLASS C21D OR C22F OR CLASS C25
    • C23F1/00Etch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chemical means
    • C23F1/02Local etch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8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discontinuous faces, e.g. Fresnel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271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 H01L21/027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photoresist layers
    • H01L21/0274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形成有更為複雜的微細構造之母盤、使用該母盤的轉印物、及該母盤的製造方法。
[解決手段]一種母盤,其在基底材料上互相隔離地設置有複數個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的凹凸集合體,前述凹部或凸部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之區域的平均寬度在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以下,凹凸集合體內的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屬於中心值不同的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

Description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發明背景
近年來,做為微細加工技術的一種之壓印技術的開發正進展著。所謂的壓印技術是指:藉由將在表面形成有微細的凹凸構造的母盤壓抵至樹脂片上,以將母盤表面的凹凸構造轉印至樹脂片的技術。
被用於壓印技術的母盤之凹凸構造,可藉由使用示於以下之微細加工技術而形成。
例如,在平板形之母盤上形成凹凸構造時,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藉由使用雷射干涉曝光法,可將對應雷射光的干涉圖樣之凹凸構造形成於母盤的一主面上。
又,於圓柱形的母盤上生成凹凸構造時,舉例來說,藉由使用利用雷射光的微影技術,可於圓柱形的母盤之外周面形成凹凸構造。具體來說,可使圓柱形的基底材料藉由通過底面及上表面的中心的旋轉軸旋轉,並且使雷射光朝基底材料之軸方向邊掃描邊照射於基底材料的外周面,藉此於該外周面連續地形成凹凸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57622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但,上述之凹凸構造的形成方法只能形成起因於形成方法的特定之凹凸構造,形成任意的凹凸構造是困難的。特別是在形成將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的凹凸集合體更進一步地排列複數個這種複雜的凹凸構造時是困難的。因此,能夠自由地形成更加複雜的凹凸構造之圖樣形成方法,以及藉由該圖樣形成方法而形成之母盤是需要的。
在此,本發明為鑑於上述問題而成,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形成有更加複雜的凹凸構造之母盤、使用該母盤之轉印物、及該母盤的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之某個觀點,提供一種母盤,其在基底材料上互相隔離地設置有複數個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的凹凸集合體;前述凹部或凸部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均寬度在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以下;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之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屬於中心值不同的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
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之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均寬度,也可屬於中心值不同的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
前述凹部或凸部的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之區域的平均寬度,也可是前述凹部或凸部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越長則變得越大。
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面形狀,也可為大致圓形。
前述凹凸集合體的各個之設置間隔,也可比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大。
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之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也可設置為最密堆積配置。
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也可於前述凹凸集合體內階段性地變化。
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也可於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不規則地變化。
前述凹凸集合體之各個亦可為規則地排列。
前述凹凸集合體之各個亦可為不規則地排列。
又,為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之別的觀點,提供轉印了設置於上述之母盤的複數個前述凹凸集合體的凹凸構造的轉印物。
而,為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之別的觀點,提供一種母盤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於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光阻層的步驟、一邊任意地控制雷射光源的輸出強度及照射時機,一邊自前述雷射光源將雷射光照射至前述光阻層之步驟、藉由除去前述雷射光所照射或沒照射之區域的前述光阻層,而將設置有複數個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的凹凸集合體的圖樣形成於前述光阻層之步驟、與藉由將形成有前述圖樣之前述光阻層作為光罩並進行蝕刻,以於前述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對應前述圖樣的凹凸構造之步驟。
亦可是前述基底材料為圓柱或圓筒形,且前述雷射光源一邊以前述圓柱或圓筒形之高度方向作為旋轉軸使前述基底材料旋轉,一邊藉由與前述旋轉軸平行地相對移動而將雷射光照射於前述基底材料上之前述光阻層。
前述雷射光源的控制訊號也可以與前述基底材料之旋轉的控制訊號同步的方式生成。
前述雷射光源也可為半導體雷射光源。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能夠任意地控制用以在母盤上形成凹凸構造之雷射光的輸出,因此能將凹部或凸部的配置及形成長度以更高的精度與更高的重現性控制。
發明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形成有更為複雜的凹凸構造之母盤、使用該母盤的轉印物、以及該母盤的製造方法。
用以實施發明之型態
邊參照以下附加圖式,邊對本發明之適當的實施型態詳細說明。再者,於本說明書與圖式,對於實質上具有同一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藉由加上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
<1. 母盤的外觀>
首先,參照圖1,說明與本發明的一種實施型態有關的母盤之外觀。圖1為將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之外觀示意地顯示的立體圖。
如圖1所示,與本實施型態有關之母盤1,舉例來說,是由在外周面形成凹凸構造20的基底材料10構成。
母盤1舉例來說,為使用於輥對輥(roll-to-roll)方式的壓印技術之母盤。於輥對輥方式的壓印技術,藉由邊使母盤1旋轉邊將母盤1之外周面朝片狀基底材料等的外周面推壓,可將形成於外周面之凹凸構造轉印至片狀的基底材料等。根據如此的壓印技術,母盤1可效率良好地製造轉印了形成於外周面的凹凸構造20之轉印物。
再者,轉印了凹凸構造20之轉印物,可用於許多用途。舉例來說,轉印了凹凸構造20之轉印物,可作為導光板、光擴散板、微透鏡陣列、菲涅耳透鏡陣列、繞射光柵、或抗反射膜等光學構件使用。
基底材料10舉例來說,為圓筒形或圓柱形之構件。基底材料10的形狀,如圖1所示可為內部具有空洞之中空的圓筒形,也可為內部不具有空洞之實心的圓柱形。基底材料10舉例來說,可由熔融石英玻璃或合成石英玻璃等之以SiO2 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形成,也可由不鏽鋼等之金屬形成。再者,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也可被SiO2 等被覆。
基底材料10宜為至少外周面由以SiO2 為主成分之玻璃材料形成,若全體由以SiO2 為主成分之玻璃材料形成則更佳。此為由於在基底材料10的主成分為SiO2 時,藉由使用氟化物的蝕刻,能容易地加工基底材料10。舉例來說,藉由以形成有對應於凹凸構造20的圖樣之光阻層作為光罩來進行使用了氟化物的蝕刻,可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形成凹凸構造20。
再者,基底材料為圓柱形時,基底材料10舉例來說,圓柱形的高度(軸方向的長度)也可為100mm以上,圓柱形的底面或者上面之圓的直徑(與軸方向正交的徑方向之外徑)也可為50mm以上且300mm以下。又,基底材料10為圓筒形時,圓筒之外周面的厚度也可為2mm以上且50mm以下。但,基底材料10之大小並不受限於上述。
凹凸構造20為形成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且凹部或凸部規則地或不規則地排列的構造。具體來說,凹凸構造20也可為由複數個凹部構成的凹部集合體以複數個排列著的構造。凹部是以開口大小及間隔的平均為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以下的方式設置,凹部集合體是以比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大的間隔互相隔離地設置。再者,凹部是表示朝對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凹陷的凹構造。
以下,例示凹凸構造20為將由複數個凹部構成之凹部集合體排列複數個的構造的狀況進行說明。但,於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凹凸構造20當然亦可為將由複數個凸部構成之凸部集合體排列複數個的構造。
<2. 母盤之構成>
接著,參照圖2A及圖2B,說明形成在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之外周面的凹凸構造20之更加具體的構造。圖2A為顯示形成於母盤1的外周面的凹凸構造20之一例的截面圖,圖2B為顯示形成於母盤1之外周面的凹凸構造20之一例的俯瞰圖。圖2A顯示在垂直於母盤1的外周面的方向上截斷的截面圖,圖2B顯示自垂直於母盤1的外周面之方向俯瞰的俯瞰圖。
如圖2A及圖2B所示,凹凸構造20由集合了複數個凹部200的凹部集合體210排列複數個而構成。
凹部200為朝與基底材料10的一個主面大致垂直之方向凹陷的凹構造。凹部200之各自的深度是設置為:屬於中心值不同之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舉例來說,如圖2A所示,凹部200亦可包含:形成深度為最淺的第1凹部222、形成深度為最深的第3凹部226、與形成深度在第1凹部222及第3凹部226之中間的第2凹部224。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設置為:形成深度具有形成偏差以上之差,凹部集合體210能設置為:包含有由不同的形成深度設置的複數個種類的凹部200。亦即,凹部200的各個之形成深度並非為隨機之深度,而是能控制成所需的深度。再者,凹部200也當然可由4種以上的形成深度設置。
在此,凹部200之開口大小能設置為凹部200的形成深度越深其隨之變大。舉例來說,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亦可形成為:第1凹部222之開口大小為最小,第3凹部226的開口大小為最大,第2凹部224形成為第1凹部222與第3凹部226中間的開口大小。凹部200由於如後述地藉由對基底材料10的蝕刻而形成,因此在形成深度較深的凹部200,不只對基底材料10的厚度方向的蝕刻,對基底材料10的面內方向的蝕刻也容易進行。因此,凹部200的形成深度及開口大小是成為連動地變動。
再者,由不同的形成深度形成的複數個種類的凹部200(於圖2A為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之各個只要於1個凹部集合體210內至少設置有1種以上即可。舉例來說,1個凹部集合體210也可構成為將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之各個全部包含。又,1個凹部集合體210也可由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的任一者構成。於凹部集合體210內,第1凹部222、第2凹部224、及第3凹部226之各個被設置的數量及配置,可根據凹部集合體210或凹凸構造20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適當地控制。
舉例來說,凹部集合體210亦可構成為凹部200之形成深度在凹部集合體210內階段性地變化。亦即,凹部集合體210可設置為:凹部200的形成深度沿著規定方向漸漸變化。具體來說,凹部200之形成深度也可以在凹部集合體210沿著規定方向畫弧的方式變化,或是以成為直線的方式變化。
再舉例,凹部集合體210也可構成為:凹部200的形成深度不規則(隨機)地變化。具體來說,凹部200之形成深度也可以無法在凹部集合體210全體看出規則性的方式變化。
凹部集合體210也可藉集合複數個凹部200而構成,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也可以比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大的間隔互相隔離。舉例來說,如圖2B所示,凹部集合體210也可構成為具有大致圓形之開口的複數個凹部200配置為最密堆積,凹部集合體210的各個也可以比凹部200的各個之間隔更寬的間隔互相隔離。
凹部200之開口形狀,如上述,雖可為大致圓形,舉例來說,也可為橢圓形、或是多角形等。但,凹部200的開口形狀為大致圓形或橢圓形時,凹部200的形成將變得更加容易。又,在凹部集合體210內的凹部200之配置,雖可如上述為最密堆積配置,也可為四方格子狀配置、六方格子狀配置、或是交錯格子狀配置等。凹部200的開口形狀、及凹部200之在凹部集合體210內的配置,可根據凹部集合體210或凹凸構造20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適當地控制。
在此,參照圖3,對於在凹部集合體210內的凹部200之配置做更具體的說明。圖3為顯示於開口大小相同時、或開口大小不同時之凹部200的配置之一例的示意圖。
如圖3所示,舉例來說,凹部200的開口大小大致固定時(凹部200A時),凹部200A也可設置成距離與開口大小相同的間隔,以成為最密堆積配置。舉例來說,凹部200的開口大小變動時(凹部200B時),凹部200B也可距離一定間隔地設置。如此狀況,凹部200B雖不會成為最密堆積配置,但凹部200B之形成將變得容易。又,凹部200的開口大小變動時(凹部200C時),凹部200C也可設置成距離如下間隔:對應於凹部200C之各個的開口大小而控制的間隔。如此狀況,就算在凹部200的開口大小變動時,凹部200C也可實現最密堆積配置。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可以高精度控制凹部200之各個的配置及開口大小,就算於凹部200的開口大小變動時(凹部200C時),也能將凹部200以最密堆積配置形成。
凹部200之各個,舉例來說,可設置為開口大小的平均在屬於可見光帶之波長以下。又,在凹部集合體210內之凹部200的各個的間隔,同樣地也可設置為在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以下。具體而言,凹部200之開口大小及間隔可小於1μm,理想上也可為100nm以上且350nm以下。凹部200的開口大小及間隔為上述範圍時,凹部集合體210及凹凸構造20可抑制屬於可見光帶的入射光之反射,即作為所謂蛾眼(moth eye)構造來發揮功能。
凹部200的開口大小及間隔小於100nm時,由於凹部200的形成將變得困難故不適宜。又,凹部200的開口大小及間隔超過350nm時,由於會產生可見光之繞射,作為蛾眼構造的功能有降低的可能性,故不適宜。
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也可規則地排列。舉例來說,如圖2B所示,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為:凹部200的構成及配置為同一的凹部集合體210,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也可為:距離規定間隔並規則地排列。又,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也可為不規則排列。舉例來說,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也可互相距離隨機大小的間隔並不規則地排列。凹部集合體210之各個的排列,可根據凹凸構造20所要實現的功能而適宜地控制。
如以上所說明,凹凸構造20之凹部200由複數個種類的不同形成深度而形成。亦即,凹部200之形成深度是設置成屬於中心值不同之複數個群組的任一群組。因此,於凹凸構造20,是以高精度來控制凹部200的各個的形成深度,以使每個凹部200成為規定的形成深度。又,凹凸構造20並非凹部200以規定間隔連續設置,而是由複數個凹部200構成之凹部集合體210互相隔離地設置。因此,於凹凸構造20,是以凹部200在凹部集合體210內與凹部集合體210間用不同之間隔設置的方式,用高精度控制形成位置。
因此,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能藉由更高的精度與更高的再現性來控制凹部200之配置及形成深度,母盤1能具備更複雜的凹凸構造20。
<3. 母盤之具體例>
接著,參照圖4~圖8,對形成於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之外周面的凹凸構造20之具體例作說明。圖4~圖8為將轉印了設置於母盤1的凹凸構造20的轉印物之一例示意地顯示的截面圖與俯瞰圖。因此,於圖4~圖8所顯示的凹凸構造20與形成於母盤1的凹凸構造20,凹凸形狀為反轉。再者,於圖4~圖8之俯瞰圖,圓的點影線(dot hatching)越濃,表示對應於高度越高的凸部。
(第1具體例)
如圖4所示,凹凸構造21亦可為:將凸部201(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四方格子狀地排列的凸部集合體211(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集合體)距離規定間隔地設置的構造。於凹凸構造21,凸部集合體211以凸部集合體211內的凸部201之高度朝第1方向階段性地增加或減少的方式設置,於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凸部201的高度以大致同一高度的方式設置。因此,在示於圖4之凹凸構造21,凸部集合體211能以於第1方向上整體上顯示成三角波樣式(鋸齒樣式)的形狀之構造形成。具備凹凸構造21的轉印物,舉例來說,能夠作為具備蛾眼構造的抗反射能之繞射元件使用。
(第2具體例)
如圖5所示,凹凸構造22亦可為:將凸部202(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四方格子狀地排列的凸部集合體212(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集合體)距離規定間隔地設置的構造。於凹凸構造22,凸部集合體212以凸部集合體212內之凸部202的高度越朝向凸部集合體212之中央越階段性地增加的方式設置。因此,在示於圖5之凹凸構造22,凸部集合體212能以整體上顯示成凸透鏡樣式之形狀的構造形成。具備凹凸構造22的轉印物,舉例來說,能夠作為具備蛾眼構造的抗反射能之微透鏡陣列使用。
(第3具體例)
如圖6所示,凹凸構造23亦可為:將凸部203(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四方格子狀地排列的凸部集合體213(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集合體)距離規定間隔地設置的構造。於凹凸構造23,凸部集合體213以凸部集合體213內之凸部203的高度越朝向凸部集合體213之中央越階段性地增加的方式設置,並且以凸部203之高度收在規定範圍內的方式設置成同心圓狀地減少高度的形狀。因此,在示於圖6之凹凸構造23,凸部集合體213能以整體上顯示成菲涅耳透鏡樣式之形狀的構造形成。具備凹凸構造23的轉印物,舉例來說,能夠作為具備蛾眼構造的抗反射能之菲涅耳透鏡陣列使用。
(第4具體例)
如圖7所示,凹凸構造24亦可為:將凸部204(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四方格子狀地排列的凸部集合體214(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集合體)距離規定間隔地設置的構造。於凹凸構造24,凸部集合體214以凸部集合體214內之凸部204的高度呈不規則(隨機)的方式設置。但,由於凸部204之高度以屬於中心值不同的複數個群組之任一群組的方式設置,所以嚴格來說,具有不同之高度的凸部204之配置是以於凸部集合體214內呈不規則(隨機)的方式設置。因此,在示於圖7之凹凸構造24,凸部集合體214能以整體上凸部204的高度為不規則之蛾眼構造形成。具備凹凸構造24的轉印物,舉例來說,能夠作為干涉光及繞射光較少的抗反射膜或光擴散板使用。
(第5具體例)
如圖8所示,凹凸構造25亦可為:將凸部205(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藉由不規則(隨機)的配置來排列的凸部集合體215(亦即,在母盤1上為凹部集合體)距離規定間隔地設置的構造。於凹凸構造25,與顯示於圖8之凹凸構造24同樣地,凸部集合體215以具有不同高度的凸部205之配置在凸部集合體215內呈不規則(隨機)的方式設置。因此,在顯示於圖8的凹凸構造25,凸部集合體215能以整體上凸部205之高度及配置為不規則的蛾眼構造構成。具備凹凸構造25的轉印物,舉例來說,能夠作為干涉光及繞射光較少的抗反射膜或光擴散板使用。再者,顯示於圖8之凹凸構造25,由於其規則性較顯示於圖7的凹凸構造24低,可以更加地抑制意想不到的繞射光或干涉光之產生。
<4. 母盤的使用例>
接著,參考圖9,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之使用例。藉由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可以製造轉印了母盤1之凹凸構造20的轉印物。圖9為顯示使用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製造轉印物的轉印裝置5之構成的示意圖。
如圖9所示,轉印裝置5具備:母盤1、基底材料供給輥51、捲取輥52、導輥53、54、軋輥55、剝離輥56、塗布裝置57、及光源58。亦即,顯示於圖9之轉印裝置5為輥對輥方式的壓印裝置。
基底材料供給輥51舉例來說,為片狀基底材料61捲成捲狀的輥,捲取輥52為捲取轉印物的輥,且前述轉印物積層有轉印了凹凸構造20的樹脂層62。又,導輥53、54為搬送轉印前後的片狀基底材料61之輥。軋輥55為將積層有樹脂層62的片狀基底材料61推壓至母盤1的輥,剝離輥56為凹凸構造20轉印到樹脂層62後,將積層有樹脂層62的片狀基底材料61自母盤1剝離的輥。
塗布裝置57具備塗布機(coater)等之塗布組件,將光硬化樹脂組成物塗布於片狀基底材料61,形成樹脂層62。塗布裝置57舉例來說,也可為凹版塗布機(gravure coater)、線棒塗布機(wire bar coater)、或模具塗布機(die coater)等。又,光源58為發出可將光硬化樹脂組成物硬化的波長之光的光源,舉例來說,也可為紫外線燈等。
再者,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藉由被規定波長帶的光照射而硬化的樹脂。具體來說,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也可為丙烯酸丙烯酸酯(acrylic acrylate)樹脂、環氧丙烯酸酯(epoxy acrylate)樹脂等的紫外線硬化樹脂。又,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也可因應需要而包含有:聚合反應起始劑、填料(filler)、機能性添加劑、溶劑、無機材料、顏料、帶電抑制劑、或增感色素等。
再者,樹脂層62也可以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此狀況下,於轉印裝置5,取代光源58而具備加熱器,且藉由利用加熱器加熱樹脂層62使樹脂層62硬化,來轉印凹凸構造20。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舉例來說,也可為酚樹脂、環氧樹脂、三聚氰胺樹脂、或是尿素樹脂等。
在轉印裝置5,首先,自基底材料供給輥51經由導輥53連續地送出片狀基底材料61。對於被送出的片狀基底材料61,由塗布裝置57塗布光硬化樹脂組成物,而於片狀基底材料61積層樹脂層62。又,積層有樹脂層62的片狀基底材料61,藉由軋輥55被推壓至母盤1。藉此,形成於母盤1的外周面之凹凸構造20被轉印到樹脂層62。轉印有凹凸構造20的樹脂層62藉由來自光源58的光之照射而硬化。藉此,凹凸構造20的反轉構造形成於樹脂層62。轉印有凹凸構造20的片狀基底材料61被剝離輥56自母盤1剝離,經由導輥54送出至捲取輥52並被捲取。
藉由如此的轉印裝置5,能夠將形成於母盤1的外周面之凹凸構造20有效率地轉印至片狀基底材料61。因此,藉由關於本實施型態的母盤1,可效率良好地製造轉印有凹凸構造20的轉印物。
<5. 母盤的製造方法>
(製造方法之整體步驟)
接著,對與本實施型態有關的母盤1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與本實施型態有關的母盤1,可藉由以下方式製造:使用利用雷射光的熱微影,於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形成對應於凹凸構造20的光阻圖樣後,將該光阻圖樣作為光罩來蝕刻基底材料10。
於本實施型態,藉由任意控制用於熱微影的雷射光之強度及照射時機,可以形成更為複雜的凹凸構造20。這是由於能夠藉由調變控制訊號,而以高精度來控制雷射光之強度及照射位置。因此,藉由與本實施型態有關的母盤1之製造方法,能夠以高精度及再現性來控制凹凸構造20的凹部集合體210及凹部200之排列。
具體來說,與本實施型態有關的母盤1之製造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進行光阻層之成膜的成膜步驟、藉由於光阻層照射雷射光以形成潛像的曝光步驟、讓形成有潛像之光阻層顯影而於光阻層形成圖樣的顯影步驟、將形成有圖樣的光阻層作為光罩並蝕刻基底材料10,於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形成凹凸構造20的蝕刻步驟。
於成膜步驟,在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進行光阻層之成膜。光阻層由能夠藉由雷射光形成潛像的無機系材料或有機系材料形成。作為無機系材料,舉例來說,可使用含有鎢(W)或鉬(Mo)等1種或2種以上之過渡金屬的金屬氧化物。無機系材料舉例來說,可藉由使用濺鍍法等以成膜為光阻層。另一方面,作為有機系材料,舉例來說,可使用酚醛系光阻或化學增幅型光阻等。有機系材料舉例來說,可藉由使用旋轉塗布法等以成膜為光阻層。
於曝光步驟,藉由於形成在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的光阻層照射雷射光,以在光阻層形成對應於凹凸構造20的潛像。照射於光阻層的雷射光之波長雖無特別限定,但也可為屬於400nm~500nm的藍色光帶之波長。於曝光步驟,藉由調變照射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之雷射光的控制訊號,以控制雷射光的輸出強度及照射位置,並控制形成於光阻層的凹部200之開口的大小及位置。因此,射出雷射光的光源,舉例來說,也可為輸出之調變容易的半導體雷射光源。再者,關於用於曝光步驟的曝光裝置,於後再述。
於顯影步驟,藉由使利用雷射光照射而形成潛像的光阻層顯影,而將對應於潛像的圖樣形成於光阻層。舉例來說,光阻層為上述無機系材料時,光阻層的顯影可使用TMAH(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四甲基氫氧化銨)水溶液等之鹼性溶液。再者,光阻層為上述之有機系材料時,光阻層的顯影可使用酯或酒精等各種有機溶劑。
於蝕刻步驟,藉由將形成有圖樣的光阻層作為光罩蝕刻基底材料10,而在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形成對應於潛像的凹凸構造20。基底材料10之蝕刻也可以乾蝕刻或溼蝕刻之任一種進行。在基底材料10是以SiO2 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舉例來說,石英玻璃等)時,基底材料10的蝕刻可藉由使用氟化碳物氣體之乾蝕刻或使用氫氟酸等的溼蝕刻進行。
(曝光裝置)
接著,參照圖10,對在上述曝光步驟中對圓筒形或圓柱形之基底材料10照射雷射光的曝光裝置3之具體的構成做說明。圖10為說明曝光裝置3之具體構成的方塊圖。
如圖10所示,曝光裝置3具備:雷射光源31、第1鏡33、光二極體(PhotoDiode: PD)34、聚光透鏡36、電光偏轉器(Electro-Optic Deflector: EOD)39、準直透鏡(collimator lens)38、第2鏡41、擴束器(Beam expander: BEX)43、物鏡44。
雷射光源31由控制機構47所生成之曝光訊號控制,自雷射光源31射出的雷射光30照射於載置在旋轉台46上之基底材料10。又,載置著基底材料10的旋轉台46藉由以與曝光訊號同步之旋轉控制訊號控制的轉軸馬達(spindle motor)45而旋轉。
雷射光源31如上述,為射出將成膜於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的光阻層曝光之雷射光30的光源。雷射光源31舉例來說,也可為發出屬於400nm~500nm之藍色光帶的波長之雷射光的半導體雷射光源。自雷射光源31射出的雷射光30,維持平行光束地直進,於第1鏡33反射。
於第1鏡33反射之雷射光30,在藉由聚光透鏡36聚光於電光偏轉器39後,藉由準直透鏡38再度平行光束化。平行光束化的雷射光30,藉由第2鏡41反射,水平地導向擴束器43。
第1鏡33由偏光光束分離器構成,具有使偏光成分之一方反射,使偏光成分的另一方穿透之功能。穿透第1鏡33的偏光成分藉由光二極體34被光電轉換,被光電轉換的受光訊號被輸入雷射光源31。藉此,雷射光源31可藉由被輸入的受光訊號之反饋而對雷射光30的輸出進行調整等。
電光偏轉器39為能夠將雷射光30之照射位置以奈米程度的距離控制的元件。曝光裝置3藉由電光偏轉器39,能夠微調整照射於基底材料10之雷射光30的照射位置。
擴束器43將藉由第2鏡41引導之雷射光30整形成所需的光束形狀,並經由物鏡44將雷射光30照射於形成在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之光阻層。
旋轉台46支撐基底材料10,並藉由被轉軸馬達45旋轉而使基底材料10旋轉。旋轉台46可一邊使基底材料10旋轉,一邊使雷射光30之照射位置朝基底材料10之軸方向(亦即箭號R的方向)移動。藉此,於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螺旋狀地進行曝光。再者,雷射光30的照射位置之移動也可藉由使包含雷射光源31的雷射頭沿著滑動件移動來進行。
控制機構47具備格式器(formatter)48、與驅動器49。藉由控制雷射光源31,以控制雷射光30之輸出強度及照射位置。
驅動器49根據格式器48所生成之曝光訊號來控制雷射光源31的輸出。具體來說,驅動器49也可以曝光訊號之波形振幅越大雷射光30的輸出強度越大之方式控制雷射光源31。又,驅動器49也可根據曝光訊號的波形形狀來控制雷射光30的射出時機,以控制雷射光30之照射位置。由於雷射光30的輸出強度越大,越可將形成於光阻層之潛像的大小及深度加大,故最終來說可以使形成於基底材料10之凹部的開口大小及深度加大。
轉軸馬達45根據旋轉控制訊號而使旋轉台46旋轉。當藉由旋轉控制訊號輸入規定數的脈衝時,轉軸馬達45也可以使旋轉台46旋轉1次的方式來控制旋轉。再者,旋轉控制訊號可自與曝光訊號共通之參考時脈生成,藉此與曝光訊號同步生成。
藉由如以上之曝光裝置3,可進行對基底材料10的雷射光30之照射。藉由如此的曝光裝置3,能夠於基底材料10之外周面將任意圖樣的潛像以高精度且高再現性形成。
於以上,對有關於本實施型態之母盤1及母盤1的製造方法進行了詳細之說明。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能將凹部200的配置及形成深度以更高之精度及更高的再現性控制,因此能夠提供具備更為複雜之凹凸構造20的母盤1。
實施例
於以下,一邊參照實施例及比較例,一邊對於有關於本實施型態之母盤作更具體的說明。再者,示於以下的實施例為用以顯示有關於本實施型態之母盤及其製造方法之實施可能性及效果的一條件例,與本發明有關的母盤及其製造方法並非限定於以下之實施例。
(實施例1)
藉由以下的步驟,製作有關於實施例1之母盤。首先在由圓筒形的石英玻璃構成的基底材料(軸方向長度100mm、外周面之厚度4.5mm)的外周面,以濺鍍法將鎢氧化物以膜厚55nm成膜,形成光阻層。接著,使用示於圖10的曝光裝置,藉由來自波長405nm的半導體雷射光源之雷射光進行熱微影,於光阻層形成潛像。再者,基底材料的旋轉數設為900rpm。
在此,藉由將控制雷射光之輸出的控制訊號任意地調變,而於光阻層形成任意的潛像。於實施例1,是將如圖11A所示的控制訊號作為控制雷射光的輸出之控制訊號使用。具體來說是如圖11A所示,使用周期為一定且振幅漸漸變大的控制訊號來控制雷射光之輸出。再者,顯示於圖11A的控制訊號,顯示的是用以形成有關於實施例1之母盤的凹凸構造中之一個凹部集合體的控制訊號。
接著,使用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2.38質量%水溶液(東京應化工業製),將曝光後之基底材料以27℃、900秒顯影處理,藉此溶解潛像部分的光阻層,於光阻層形成凹部之形成深度及開口大小不同的凹凸構造。接著,將顯影後的光阻層作為光罩,使用CHF3 氣體(30sccm),於氣壓0.5Pa、投入電力150W進行反應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 RIE),將基底材料蝕刻30分鐘。其後,除去殘存之光阻層。
藉由以上步驟,製造了於外周面形成有凹凸構造的母盤。更進一步地,使用已製造的母盤製造轉印物。具體來說,使用顯示於圖9之轉印裝置,將於母盤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構造轉印於紫外線硬化樹脂。再者,於轉印物之片狀基底材料,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膜,紫外線硬化樹脂是藉由金屬鹵化物燈將1000mJ/cm2 之紫外線照射1分鐘而硬化。
(實施例2)
除了使用顯示於圖11B之控制訊號來作為控制雷射光之輸出的控制訊號以外,使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了有關於實施例2的母盤。具體來說是如圖11B所示,使用週期為一定且振幅大小不規則(隨機)地變化的控制訊號來控制雷射光的輸出。再者,顯示於圖11B之控制訊號,顯示的是用以形成與實施例2有關之母盤的凹凸構造之控制訊號。更進一步地使用已製造的母盤,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製造轉印物。
(評價結果)
將使用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有關的母盤製造之轉印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oron Microscope: SEM)觀察的圖像顯示於圖12A~圖13B。圖12A為將與實施例1有關之母盤的轉印物用放大倍率30000倍攝影之SEM圖像,圖12B為將與實施例2有關的母盤之轉印物用放大倍率30000倍攝影的SEM圖像。圖13A為將與實施例1有關之母盤的轉印物傾斜30°及用放大倍率10000倍攝影之SEM圖像。圖13B為將與實施例2有關的母盤之轉印物傾斜30°及用放大倍率10000倍攝影的SEM圖像。再者,在圖12A~圖13B,X方向相當於基底材料之周方向,Y方向相當於基底材料之軸方向。
若參照圖12A及圖13A,可得知在與實施例1有關之轉印物,於基底材料的周方向上形成有高度及寬度階段性地變大之凸部(亦即,在母盤上為凹部)。又,可得知在與實施例1有關之母盤及轉印物,以高度及寬度單調增加的複數個凸部之集合而形成有凸部集合體(亦即,在母盤上為凹部集合體)。
若參照圖12B及圖13B,可得知在與實施例2有關之轉印物,於基底材料的周方向及軸方向上以等間隔形成有高度不同之凸部(亦即,在母盤上為凹部)。又,可得知在與實施例2有關之母盤及轉印物,凸部的高度之變化為不規則(隨機)。
再者,雖圖未示,將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有關的轉印物之凸部的高度(母盤上為凹部的深度)以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觀察,得知了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有關的轉印物之凸部的各自高度分為中心值不同的至少2個以上之群組。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型態,由於可將凹部的配置及形成深度以更高之精度及更高的再現性控制,因此可以提供具備更為複雜的凹凸構造之母盤,及使用該母盤形成的轉印物。
以上,雖一邊參照附加圖式一邊就本發明的適宜之實施型態詳細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如此之例限定。若為具有本發明的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在記載於專利申請範圍的技術思想之範疇內,則明顯地可想到各種的變更例或修正例,對於這些,當然也了解為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之例。
舉例來說,於上述實施型態,凹凸構造20雖構成自凹部200所集合之凹部集合體210,但本發明不受限於如此之例。舉例來說,也可取代凹部集合體210,而由朝對於基底材料10的外周面大致垂直之方向突出的凸部所集合之凸部集合體來構成凹凸構造20。
1‧‧‧母盤
3‧‧‧曝光裝置
5‧‧‧轉印裝置
10‧‧‧基底材料
20、21、22、23、24、25‧‧‧凹凸構造
30‧‧‧雷射光
31‧‧‧雷射光源
33‧‧‧第1鏡
34‧‧‧光二極體
36‧‧‧聚光透鏡
38‧‧‧準直透鏡
39‧‧‧電光偏轉器
41‧‧‧第2鏡
43‧‧‧擴束器
44‧‧‧物鏡
45‧‧‧轉軸馬達
46‧‧‧旋轉台
47‧‧‧控制機構
48‧‧‧格式器
49‧‧‧驅動器
51‧‧‧基底材料供給輥
52‧‧‧捲取輥
53、54‧‧‧導輥
55‧‧‧軋輥
56‧‧‧剝離輥
57‧‧‧塗布裝置
58‧‧‧光源
61‧‧‧片狀基底材料
62‧‧‧樹脂層
200、200A、200B、200C‧‧‧凹部
201、202、203、204、205‧‧‧凸部
210‧‧‧凹部集合體
211、212、213、214、215‧‧‧凸部集合體
222‧‧‧第1凹部
224‧‧‧第2凹部
226‧‧‧第3凹部
圖1為示意地顯示關於本發明之一種實施型態的母盤之外觀的立體圖。
圖2A為顯示形成於母盤外周面的凹凸構造之一例的截面圖。
圖2B為顯示形成於母盤外周面的凹凸構造之一例的俯瞰圖。
圖3為顯示於開口大小相同時、或是開口大小不同時,凹部之配置的一例之示意圖。
圖4為將設置於母盤的凹凸構造轉印之轉印物的一例示意地顯示之截面圖及俯瞰圖。
圖5為將設置於母盤的凹凸構造轉印之轉印物的其它例示意地顯示之截面圖及俯瞰圖。
圖6為將設置於母盤的凹凸構造轉印之轉印物的其它例示意地顯示之截面圖及俯瞰圖。
圖7為將設置於母盤的凹凸構造轉印之轉印物的其它例示意地顯示之截面圖及俯瞰圖。
圖8為將設置於母盤的凹凸構造轉印之轉印物的其它例示意地顯示之截面圖及俯瞰圖。
圖9為顯示使用母盤製造轉印物的轉印裝置之構成的示意圖。
圖10為說明用以於母盤形成凹凸構造之曝光裝置的具體構成之區塊圖。
圖11A為顯示關於用以形成實施例1的母盤之凹凸構造的其中1個凹部集合體之控制訊號的曲線圖。
圖11B為顯示關於用以形成實施例2的母盤之凹凸構造的控制訊號之曲線圖。
圖12A為將關於實施例1的母盤之轉印物於放大倍率30000倍拍攝之SEM圖像圖。
圖12B為將關於實施例2的母盤之轉印物於放大倍率30000倍拍攝之SEM圖像圖。
圖13A為將關於實施例1的母盤之轉印物於傾斜30度及放大倍率10000倍拍攝之SEM圖像圖。
圖13B為將關於實施例2的母盤之轉印物於傾斜30度及放大倍率10000倍拍攝之SEM圖像圖。

Claims (15)

  1. 一種母盤,其在基底材料上互相隔離地設置有複數個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的凹凸集合體,前述凹部或凸部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均寬度在屬於可見光帶之波長以下,前述凹凸集合體內的前述凹部或凸部之各個的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屬於中心值不同之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
  2. 如請求項1之母盤,其中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之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均寬度,屬於中心值不同之至少2個以上的群組之任一群組。
  3. 如請求項2之母盤,其中前述凹部或凸部的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之區域的平均寬度,是前述凹部或凸部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越長則變得越大。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佔據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的區域之平面形狀為大致圓形。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凸集合體的各個之設置間隔比屬於可見光帶的波長大。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凸集合體內的前述凹部或凸部之各個以最密堆積配置設置。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在前述凹凸集合體內階段性地變化。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部或凸部的各個之自前述基底材料表面算起的形成長度在前述凹凸集合體內不規則地變化。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凸集合體之各個為規則地排列。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母盤,其中前述凹凸集合體之各個為不規則地排列。
  11. 一種轉印物,其轉印有設置於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母盤的複數個前述凹凸集合體的凹凸構造。
  12. 一種母盤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於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光阻層之步驟; 一邊任意地控制雷射光源的輸出強度及照射時機一邊自前述雷射光源將雷射光照射至前述光阻層之步驟; 藉由除去前述雷射光所照射或沒照射的區域之前述光阻層,而將設置有複數個由複數個凹部或凸部構成之凹凸集合體的圖樣形成於前述光阻層之步驟;及 藉由將形成有前述圖樣之前述光阻層作為光罩進行蝕刻,而於前述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對應前述圖樣之凹凸構造的步驟。
  13. 如請求項12之母盤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基底材料為圓柱或圓筒形,前述雷射光源一邊以前述圓柱或圓筒形之高度方向作為旋轉軸旋轉前述基底材料,一邊藉由與前述旋轉軸平行地相對移動,而將前述雷射光照射於前述基底材料之上的前述光阻層。
  14. 如請求項13之母盤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雷射光源的控制訊號以與前述基底材料的旋轉之控制訊號同步的方式生成。
  15.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母盤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雷射光源為半導體雷射光源。
TW107146630A 2017-12-26 2018-12-22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TWI816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9060A JP7057126B2 (ja) 2017-12-26 2017-12-26 原盤、転写物及び原盤の製造方法
JP2017-249060 2017-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0929A true TW201930929A (zh) 2019-08-01
TWI816726B TWI816726B (zh) 2023-10-01

Family

ID=6706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630A TWI816726B (zh) 2017-12-26 2018-12-22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TW112136781A TW202403357A (zh) 2017-12-26 2018-12-22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36781A TW202403357A (zh) 2017-12-26 2018-12-22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53273A1 (zh)
EP (1) EP3711917A4 (zh)
JP (1) JP7057126B2 (zh)
KR (1) KR20200100090A (zh)
CN (2) CN111511516B (zh)
TW (2) TWI816726B (zh)
WO (1) WO20191313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54626A (ja) 2020-03-27 2021-10-07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の製造方法、原盤、転写物および物品
CN114236669B (zh) * 2021-12-22 2023-03-10 东莞市现代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网点结构以及导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5366A (en) * 1994-06-10 1996-08-13 Lust; Victor Molding arrangement to achieve short mold cycle time and method of molding
US5861114A (en) * 1994-06-10 1999-01-19 Johnson&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lex optical designs in soft contact lenses
JP4197100B2 (ja) * 2002-02-20 2008-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
US7787184B2 (en) * 2005-03-08 2010-08-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mber having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JP2007057622A (ja) 2005-08-22 2007-03-08 Ricoh Co Ltd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用形状転写型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用転写型
JP2007331111A (ja) * 2006-06-12 2007-12-27 Olympus Corp 鏡面駒、金型装置、光学素子、及び鏡面駒の加工方法
US8705184B2 (en) * 2007-11-12 2014-04-22 Cornell University Multi-path, multi-magnification, non-confocal fluorescence emission endoscopy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20110036875A (ko) * 2008-07-16 2011-04-12 소니 주식회사 광학 소자
TWI367821B (en) * 2008-11-14 2012-07-11 Au Optronics Corp Mol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348591B2 (ja) * 2009-09-03 2013-11-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作製のための金型の製造方法
US20110096403A1 (en) * 2009-10-22 2011-04-28 Lin Cheng Anti-glare optica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2187762A (ja) * 2011-03-09 2012-10-04 Hitachi Maxell Ltd 微細パター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スタンパおよび微細パターン成形品
JP2012218218A (ja) * 2011-04-05 2012-11-12 Jvc Kenwood Corp 微細構造物成型スタンパ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微細構造物成型基板、並びに微細構造物成型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
JP5310810B2 (ja) * 2011-08-27 2013-10-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3061554A (ja) * 2011-09-14 201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03890617B (zh) * 2011-11-29 2016-01-06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光学膜、面发光体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KR20130104577A (ko) * 2012-03-14 2013-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구형 발광 소자 램프
JP5641162B2 (ja) * 2013-03-29 2014-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画像表示装置、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
EP2983015B1 (en) * 2013-04-02 2021-10-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member
WO2015012161A1 (ja) * 2013-07-23 2015-01-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第1モールドの凹凸パターンを転写した第2モールド、第2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第2モールドを用いた物品の製造方法、光学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5156214A1 (ja) * 2014-04-09 2015-10-15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防曇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89576B2 (ja) * 2015-03-31 2020-04-2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の製造方法、原盤、及び光学体
JP6563231B2 (ja) * 2015-03-31 2019-08-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の製造方法、光学体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84487B2 (ja) * 2015-10-30 2020-11-1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818479B2 (ja) * 2016-09-16 2021-01-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の製造方法
CN106597756B (zh) * 2016-11-30 2020-09-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转印装置
JP7226915B2 (ja) * 2017-12-26 2023-02-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凹凸構造体、光学部材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00090A (ko) 2020-08-25
EP3711917A1 (en) 2020-09-23
EP3711917A4 (en) 2021-10-27
WO2019131339A1 (ja) 2019-07-04
CN115407605A (zh) 2022-11-29
CN111511516A (zh) 2020-08-07
TWI816726B (zh) 2023-10-01
CN111511516B (zh) 2022-10-11
TW202403357A (zh) 2024-01-16
US20210053273A1 (en) 2021-02-25
JP7057126B2 (ja) 2022-04-19
JP2019111786A (ja)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1311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элемент
US7998661B2 (en) Method of nano-patterning using surface plasmon effe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ano-imprint master and discrete track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using the nano-patterning method
CN109791873B (zh) 母盘、转印物及母盘的制造方法
TWI788276B (zh) 光學體及顯示裝置
TWI816726B (zh) 母盤、轉印物及母盤的製造方法
JP2024050926A (ja) 原盤の製造方法
JP6689576B2 (ja) 原盤の製造方法、原盤、及び光学体
WO2016013452A1 (ja) 原盤の製造方法、転写物、およびレプリカ原盤
TWI530467B (zh)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ylindrical substrate, a master disk and a master disk
JP7259114B2 (ja) 原盤及び原盤の製造方法
JP2017097344A (ja) 光学体、原盤、及び光学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013973A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原盤の製造方法、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スタンパ、フォトレジスト原盤、スタンパ中間体及び光記録媒体
JP2023090718A (ja) 原盤、転写物及び原盤の製造方法
JP7091438B2 (ja) 原盤、および転写物
WO2017086296A1 (ja) 光学体、原盤、及び光学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