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8563A -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8563A
TW201928563A TW107145810A TW107145810A TW201928563A TW 201928563 A TW201928563 A TW 201928563A TW 107145810 A TW107145810 A TW 107145810A TW 107145810 A TW107145810 A TW 107145810A TW 201928563 A TW201928563 A TW 2019285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control device
ambient temperature
module
temperatur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8730B (zh
Inventor
志慧 黎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聯邦氣體工程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聯邦氣體工程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聯邦氣體工程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8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8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87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透過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集環境中的溫度分佈資料,並將採集的環境溫度分佈資料同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一起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發熱器控制裝置根據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設定的溫度資料計算出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並根據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從而實現在發熱器發熱前就能設置最合適的能源輸入率,減少能源浪費,同時實現精確控溫。

Description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涉及溫控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發熱器是一種將輸入的能源轉化成熱量輸出的設備。目前,發熱器的熱量輸出控制方式主要有固定熱功率輸出方式和帶有溫度回饋機制的熱功率輸出方式兩種方式。
其中,固定熱功率輸出方式的發熱器本身不具有檢測熱輸出功率的功能,只能通過預設的一個或數個固定能源輸入率產生一個或數個固定的熱輸出率。由於其可調節的熱輸出功率的範圍已經被限定,使用者無法對其做更細緻的調節,容易造成能源浪費。例如,該發熱器只有5KW\10KW\15KW的固定輸出功率,則使用者無法根據需要選擇其他大小的輸出功率。一方面容易造成能源浪費,另外一面則無法適應需要精密控溫的場合。
而帶有溫度回饋機制的發熱器,則需要發熱器先行運作(發熱)一段時間後,位於熱輸出出口處的溫度感測器才能探測熱輸出率進行回饋控制。因此,帶有溫度回饋機制的熱功率輸出方式受限於回饋機制的客觀時間,對發熱器熱輸出的控制具有延遲性。所以也容易造成能源浪費,和無法適應需 要精密控溫的場合。此外,目前發熱器採集環境溫度的感測器通常採用布點式,因此只能採集某些特定位置的溫度,不能夠獲得環境空間中更準確的溫度分佈情況。
基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能源浪費,同時適應精密控溫場合的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
此外,還提供了上述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為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包括: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發熱器控制裝置,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集中控制裝置,用於對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進行綜合控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包括環境溫度探測模組、第一配對模組和第一資料傳輸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包括發熱器輸入功率控制模組、第二配對模組和第二資料傳輸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包括輸入模組、顯示模組、第三配對模組和第三資料傳輸模組;該第一配對模組、該第二配對模組和該第三配對模組用於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和該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相互感應和識別,並建立連接關係;該第一資料傳輸模組、該第二資料傳輸模組和該第三資料傳輸模組用於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和該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還包括第一中央處理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二中央處理 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三中央處理模組。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模組包括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和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用於帶動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包括PIR探測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配對模組、該第二配對模組和該第三配對模組包括IR無線感測器和/或藍牙無線感測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至少有兩個,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至少連接一個該發熱器控制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發熱器控制裝置至少有兩個,該發熱器控制裝置至少連接一個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的個數相同,且一一單獨配對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還包括第一電源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二電源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三電源模組。
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中該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包括環境溫度探測裝置、發熱器控制裝置及集中控制裝置,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該集中控制裝置用於對該環境 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進行綜合控制,包括:接收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發送的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該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根據該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該設定溫度資料計算出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以及根據該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該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熱輸出率資料,及根據該熱輸出率確定該能源輸入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以增大溫度採集的空間範圍。
上述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透過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集環境中的溫度分佈資料,並將採集的環境溫度分佈資料同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一起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發熱器控制裝置根據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設定的溫度資料計算出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並根據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從而實現在發熱器發熱前就能設置最合適的能源輸入率,減少能源浪費,同時實現精確控溫。
100‧‧‧環境溫度探測裝置
110‧‧‧第一中央處理模組
120‧‧‧第一配對模組
130‧‧‧第一資料傳輸模組
140‧‧‧環境溫度探測模組
150‧‧‧第一電源模組
200‧‧‧發熱器控制裝置
210‧‧‧第二中央處理模組
220‧‧‧第二配對模組
230‧‧‧第二資料傳輸模組
240‧‧‧發熱器輸入功率控制模組
250‧‧‧第二電源模組
260‧‧‧發熱器溫度監測模組
300‧‧‧集中控制裝置
310‧‧‧第三中央處理模組
320‧‧‧第三配對模組
330‧‧‧第三資料傳輸模組
340‧‧‧輸入模組
350‧‧‧第三電源模組
360‧‧‧顯示模組
第1圖為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系統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在闡述下面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之前,先闡述在本專利說明書整篇中使用的某些詞和詞語的定義是有利的:術語“包括”以及它的派生詞的意思是非限制性的包含;術語“或”表示並列;術語“和/或”表示A、B、A和B三種方案;術語“模組”和“單元”,以及它們的派生詞的意思是能夠單獨命名並獨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式語句的集合,在系統結構中可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單元;詞語“連接”以及它的派生詞的意思可以是直接或間接的連接、被包括在內、與…互連、包含、被包含在內、連接到或與…連接、耦合到或與…耦合、與…通信、與…合作、交錯、並列、臨近、受……限制、具有、具有…屬性等等。應注意的是,與任何特定的控制器相關聯的功能可以本地或遠端地集中實現或分佈實現。提供了貫穿本專利說明書的某些詞和詞語的定義,本領域的通常知識者應理解的是,在很多情況下或者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定義適用于如此定義的詞和詞語的之前以及將來的使用。
此外,在本專利文件中,下面討論的第1-3圖和用於描述本公開的原理或方法的各種實施例只用於說明,而不應以任何方式解釋為限制了本公開的範圍。本領域的通常知識者應理解的是,本公開的原理或方法可在任何適當佈置的溫控系統中實現。參考第1-3圖,本公開的優選實施例將在下文中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將省略眾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詳細描述,以免以不必要的細節混淆本公開的主題。而且,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將根據本發明的功能定義。因此,所述術語可能會 根據使用者或操作者的意向或用法而不同。因此,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必須基於本文中所作的描述來理解。
如第1圖所示,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包括: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其中,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集中控制裝置300用於對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和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進行綜合控制。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三者之間可以進行資訊匹配和資料傳輸。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作為環境溫度的感測器模組能夠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同時將採集的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傳輸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作為該系統主要的動作執行裝置,能夠接收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集的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集中控制裝置300發送的控制指令,並對接收到的資訊進行計算處理後輸出調節熱輸出率的控制信號。如此設置,能夠通過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集環境中的溫度分佈資料,並將採集的環境溫度分佈資料同集中控制裝置300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一起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而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可以根據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設定的溫度資料計算出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並根據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從而實現在發熱器發熱前就能設置最合適的能源輸入率,減少能源浪費,同時實現精確控溫。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包括環境溫度探測模組140、第一配對模組120 和第一資料傳輸模組13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包括發熱器輸入功率控制模組24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二資料傳輸模組230。集中控制裝置300包括輸入模組340、顯示模組360、第三配對模組320和第三資料傳輸模組330。其中,環境溫度探測模組140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發熱器輸入功率控制模組240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功率和熱輸出功率。輸入模組340用於使用者輸入設定溫度值或設定的熱輸出功率,即輸入目標溫度或目標熱輸出功率。顯示模組360用於顯示環境溫度分佈資訊和/或設定溫度資訊、設定熱輸出功率資訊、與集中控制裝置300連接的其他裝置的資訊等。第一配對模組12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三配對模組320用於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之間相互感應和識別,並建立連接關係。第一資料傳輸模組130、第二資料傳輸模組230和第三資料傳輸模組330用於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之間的資料傳輸。如此設置,能夠實現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之間進行自動識別和進行無線資料傳輸的功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還包括第一中央處理模組11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還包括第二中央處理模組210。集中控制裝置300還包括第三中央處理模組310。如此設置,能夠使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具備強勁的資料處理功能,進而能夠實現更複雜的邏輯運算,實現更加精准的控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環境溫度探測模組100包 括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和轉動機構。轉動機構用於帶動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即轉動機構既可以控制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或者擺動,也可以按照設定的程式控制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擺動同時進行。如此設置,能夠控制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以增大溫度採集的空間範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包括PIR(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探測器,即被動式紅外探測器。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本身不發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動接收、探測來自環境的紅外輻射。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主要由光學系統、熱感測器(或稱為紅外感測器)及報警控制器等部分組成。其核心部件是紅外探測器件,通過光學系統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測到某個立體防範空間內的熱輻射的變化。由於任何物品均有輻射,且溫度越高的物體,紅外輻射越強。因此,能夠通過這種被動式紅外探測器探測其所覆蓋的探測範圍內環境空間的溫度分佈。此外,被動式報警探測器還具有探測性能好、易於安裝和與其他電子元器件組裝、價格便宜等優點。如此設置,即能夠使本發明系統中環境溫度探測模組100獲得更加廣泛的溫度探測範圍,又不至於增加過多的額外成本,且安裝方便、控制簡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配對模組12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三配對模組320包括IR(Infrared)無線感測器。如此設置,能夠使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通過紅外無線感測器進行身份識別和建立通訊連接關係,且IR無線感測器中紅外資料傳輸距離長,探測器易於安裝以及易於與其他電子元器件組裝、價格 便宜和方便控制等優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配對模組12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三配對模組320包括藍牙無線感測器。藍牙無線感測器主要包括兩大模組:感測器模組(Sensor Module)和藍牙無線模組(Bluetooth Module)。前者主要用於進行現場信號的資料獲取,將現場信號的類比量轉化為數位量,並完成數位量的變換和存儲。後者運行藍牙無線通訊協定,使得感測器設備滿足藍牙無線通訊協定規範,並將現場資料通過無線的方式傳送到其它藍牙設備當中。兩模組之間的任務調度、相互通信,以及同上位機通信的流程由控制程式控制完成。控制程式包含一種調度機制,並通過消息傳遞的方式完成模組間的資料傳遞以及同其它藍牙設備的通信,從而完成整個藍牙無線系統的功能。如此設置,能夠使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通過藍牙無線感測器進行身份識別和建立通訊連接關係以及資訊傳輸資料。藍牙無線感測器性能穩定,資訊傳輸能力強,且具有易於安裝以及易於與其他電子元器件組裝、價格便宜和方便控制等優點。使得本發明中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既能夠穩定可靠的進行身份識別和資料傳輸,又不至於是本發明的系統產生過多的額外成本。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配對模組12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三配對模組320包括IR(Infrared)無線感測器和/或藍牙無線感測器。如此設置,既能夠對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的識別配對形式進行選擇,又能夠使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在其中一個配對模式配對不 成功的情況下,選擇另外一個配對模式進行配對,從而增強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之間配對性能的可靠性,減少採用單一配對方式失效時帶來的經濟損失。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至少有兩個,且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至少連接一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在本實施例中,同一個應用場合可以設置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以便採集更大範圍或者更加精密的採集環境空間內的溫度分佈資料。而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集的資料最終傳輸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才能起作用。在這種應用情況下,每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都必須至少對應連接一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即可以是每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可以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熱器控制裝置200,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連接單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既可以直接向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傳輸資料(此時資料由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分析處理),也可以先向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再由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此時資料由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分析處理或由集中控制裝置300處理後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發熱器控制裝置200至少有兩個,且發熱器控制裝置200至少連接一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在本實施例中,同一個應用場合可以設置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發熱器控制裝置200以便獲得更多的熱輸出率(包括熱總輸入率和多個大小的熱輸出率)。而為了實現熱輸出率的自動控制,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集的資料最終傳輸給發熱 器控制裝置200才能起作用。在這種應用情況下,每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都必須至少對應連接一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即可以是每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連接單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既可以直接接收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送的資料(此時資料由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分析處理),也可以接收由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先向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再由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的資料(此時資料由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分析處理或由集中控制裝置300處理後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20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第3圖所示,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和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的個數相同,且一一單獨配對連接。在該實施例中,每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只對應特定一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已經被配對的發熱器控制裝置200不再和其他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配對。此時,一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和一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構成一個獨立的單元,多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和多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則構成多個獨立的單元,而多個獨立的單元既可由一個集中控制器300控制,也可以對多個獨立的單元再分組,每組由一個集中控制器300控制。如此設置,使得在由多個需要控溫的區域組成的場合裡實現集中控制和管理,便於操作。
此外,獨立的單元中還可以是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至少有兩個,且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至少連接一個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或者是,發熱器控制裝置200至少有兩個,且發熱器控制裝置200至少連接一個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還包括第一電源模組15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還包括第二電源模組250。集中控制裝置300還包括第三電源模組350。在本實施例中,電源模組既可以包括電池組件,又可以是由變電模組採集市電降壓後作為電源。將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設置電源模組能夠使各個裝置構成更加完整的整體而不必考慮固定場合中電源插頭的位置或供電是否方便。使得本發明的系統在使用過程中更加靈活,增強環境適用性。
上述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通過設置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具有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的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對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和發熱器控制裝置200進行綜合控制的集中控制裝置300。能夠實現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的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集環境中的溫度分佈資料,並將採集的環境溫度分佈資料同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一起發送給發熱器控制裝置。發熱器控制裝置根據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設定的溫度資料計算出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並根據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從而實現在發熱器發熱前就能設置最合適的能源輸入率,減少能源浪費,同時實現精確控溫。
根據上述內容,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中,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為上述任何一項實施例中的系統,方法包括自動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S110-S130:
S110:接收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送的環境溫 度的分佈資料和集中控制裝置300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本發明系統中,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通過第一配對模組120、第二配對模組220和第三配對模組320實現配對和建立資訊傳輸關係。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採集的環境溫度資料可以通過第一資料傳輸模組130發出,並通過第二資料傳輸模組230和第三資料傳輸模組330接收的方式分別向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和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溫度資料。一般情況下,向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傳輸資料是為了顯示環境溫度,而向集中控制裝置300傳輸資料是為了生成控制發熱器熱輸出率的控制信號。此外,為了使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的熱輸出率有一個目標參考值,需要通過集中控制裝置300向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發送一條參照溫度控制指令。從而使得通過集中控制裝置300能夠通過分析環境溫度檢測裝置100採集的溫度資料並結合集中控制裝置300設定的參照溫度來最終確定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的熱輸出率。
S120:根據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設定的溫度資料計算出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的目標熱輸出率。在該步驟中,發熱器控制裝置200接收了環境溫度探測裝置100發送的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集中控制裝置300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後對接收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處理,進而確定一個合適的熱輸出率,並生成熱輸出率控制信號對發熱器進行調解和控制。
S130:根據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在該步驟中,發熱器接收到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發出的熱輸出率控制信號,並以此熱輸出率為目標熱輸出率,進而對實際熱輸出率進行控制。
上述自動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能夠對發熱器的 熱輸出率進行前置計算,在一開始就使發熱器進入一個最合適的熱輸出率運行狀態。因而能夠避免固定熱功率輸出方式和帶有溫度回饋機制的熱功率輸出方式容易造成能源浪費和不能很好適應需要精確控溫的場合的問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括手動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S210-S220:
S210:接收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熱輸出率資料。當選擇手動控制模式時,集中控制裝置300可以直接向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發送目標熱輸出率信號。而發熱器控制裝置200則將該熱輸出率直接作為目標熱輸出率輸出給發熱器對熱輸出率進行控制。
S220:根據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在該步驟中,發熱器接收到發熱器控制裝置200發出的熱輸出率控制信號,並以此熱輸出率為目標熱輸出率,進而對實際熱輸出率進行控制。
在上述手動控制模式下,發熱器的熱輸出率直接按照人為設定的目標熱輸出率進行控制和調節。主要適用於對溫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時,或者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失效時對發熱器的熱輸出率進行控制和調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增大溫度採集的空間範圍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以增大溫度採集的空間範圍。具體的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都有特定的視角的採集範圍。為了使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在採集視角固定的情況下也能夠採集更大的空間範圍,本發明為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安裝了一個可轉動和/ 或擺動的轉動機構。從而使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能夠像人的眼睛一樣通過移動來接收更大環境空間的溫度資訊。
以上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為准。

Claims (13)

  1. 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包括: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發熱器控制裝置,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以及集中控制裝置,用於對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進行綜合控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包括環境溫度探測模組、第一配對模組和第一資料傳輸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包括發熱器輸入功率控制模組、第二配對模組和第二資料傳輸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包括輸入模組、顯示模組、第三配對模組和第三資料傳輸模組;該第一配對模組、該第二配對模組和該第三配對模組用於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和該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相互感應和識別,並建立連接關係;該第一資料傳輸模組、該第二資料傳輸模組和該第三資料傳輸模組用於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該發熱器控制裝置和該集中控制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還包括第一中央處理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二中央處理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三中央處理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模組包括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和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用於帶動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 或擺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包括PIR探測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配對模組、該第二配對模組和該第三配對模組包括IR無線感測器和/或藍牙無線感測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至少有兩個,該些環境溫度探測裝置至少連接一個該發熱器控制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發熱器控制裝置至少有兩個,該些發熱器控制裝置至少連接一個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的個數相同,且一一單獨配對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其中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還包括第一電源模組,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二電源模組,該集中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三電源模組。
  11. 一種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中該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包括環境溫度探測裝置、發熱器控制裝置及集中控制裝置,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採用無線矩陣式被動採集並生成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用於控制發熱器的能源輸入率和熱輸出功率,該集中控制裝置用於對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和該發熱器控制裝置進行綜合控制,包括:接收該環境溫度探測裝置發送的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該 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溫度資料;根據該環境溫度的分佈資料和該設定溫度資料計算出該發熱器控制裝置的目標熱輸出率;以及根據該目標熱輸出率確定能源輸入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該集中控制裝置發送的設定熱輸出率資料,及根據該熱輸出率確定該能源輸入率。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更包括控制該矩陣式環境溫度採集器轉動和/或擺動,以增大溫度採集的空間範圍。
TW107145810A 2017-12-21 2018-12-19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TWI698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17113667.6 2017-12-21
HK17113667 201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8563A true TW201928563A (zh) 2019-07-16
TWI698730B TWI698730B (zh) 2020-07-11

Family

ID=6699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810A TWI698730B (zh) 2017-12-21 2018-12-19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209486522U (zh)
TW (1) TWI698730B (zh)
WO (1) WO20191201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424B (zh) * 2020-03-18 2022-09-01 日商科理克股份有限公司 溫度控制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486522U (zh) * 2017-12-21 2019-10-11 联邦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5476A (ja) * 2005-11-29 2007-07-12 Seishi Takagi 温度調整マット
US7701331B2 (en) * 2006-06-12 2010-04-20 Tran Bao Q Mesh network door lock
JP5314664B2 (ja) * 2010-12-24 2013-10-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物理量計測装置及び物理量計測方法
CN202747871U (zh) * 2012-06-30 2013-02-20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散热器
CN203386080U (zh) * 2013-07-23 2014-01-08 天津科技大学 用于大棚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CN104630735B (zh) * 2013-11-06 2017-12-19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温度监控装置及等离子体加工设备
US9964323B2 (en) * 2015-01-19 2018-05-08 Lennox Industries Inc. Cre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a distribute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network
TWM522711U (zh) * 2016-03-02 2016-06-01 Weistech Technology Co Ltd 床單發熱墊
CN105932183B (zh) * 2016-04-22 2018-06-05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锂电池恒温保温袋
CN106016746A (zh) * 2016-07-12 2016-10-12 柯宇河 一种衣服裤子用电加热装置
CN206603860U (zh) * 2016-12-14 2017-11-03 深圳市互诺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腰带
CN108241300B (zh) * 2016-12-26 2023-05-02 开利公司 预定空间区域的设备控制
CN206698565U (zh) * 2017-04-19 2017-12-01 贵州高新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
CN209486522U (zh) * 2017-12-21 2019-10-11 联邦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424B (zh) * 2020-03-18 2022-09-01 日商科理克股份有限公司 溫度控制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6522U (zh) 2019-10-11
TWI698730B (zh) 2020-07-11
WO2019120175A1 (zh) 2019-06-27
CN109976406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580B (zh) 智慧插排及應用該智慧插排的智慧家居系統
US10012963B2 (en) Smart household applianc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mart household appliance
KR101659361B1 (ko) 데이터 보정을 이용한 IoT 기반의 원격 자동제어 시스템
TWI698730B (zh) 發熱器功率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TW201409419A (zh) 具有遠端遙控功能的智慧開關及遠端遙控系統
US8975819B2 (en) Light sensor device and light control device
CN104122999A (zh) 智能设备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2393743A (zh) 嵌入式多功能智能小车
TW201242204A (en) Power analyzer and machine control system
US201302381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building energy facilities
US115755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a system
JP2014195227A (ja) 電気機器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US1028476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of an infrared illuminator
CN203759474U (zh) 用于识别工业过程中的诊断状况的诊断现场装置
US20220246026A1 (en) Power-sav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remote-control communication
TW201418636A (zh) 交流電力線可燃器總成
CN204268724U (zh) 一种可遥控的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
CN104359238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及测控方法
KR102201748B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통합 리모콘 시스템
CN201788424U (zh) 一种可进行暂停控制的电磁炉
CN102062476A (zh) 一种双向射频热水器及遥控方法
KR101603545B1 (ko) 시설물 제어 장치 및 시설물 제어 방법
TWI567349B (zh) Cloud contro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6537092B (zh) 具有计算器和体积传感器的计数装置、模块以及用于运行计数装置的方法
CN210666055U (zh) 一种反射式智能阵列光电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