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6522U -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6522U
CN209486522U CN201822123489.8U CN201822123489U CN209486522U CN 209486522 U CN209486522 U CN 209486522U CN 201822123489 U CN201822123489 U CN 201822123489U CN 209486522 U CN209486522 U CN 209486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module
heate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34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志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Gas &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Gas &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Gas &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Gas & Engineering Corp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6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6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采集环境中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将采集的环境温度分布数据同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一起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根据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发热器控制装置的目标热输出率,并根据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从而实现在发热器发热前就能设置最合适的能源输入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实现精确控温。

Description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发热器是一种将输入的能源转化成热量输出的设备。目前,发热器的热量输出控制方式主要有固定热功率输出方式和带有温度反馈机制的热功率输出方式两种方式。
其中,固定热功率输出方式的发热器本身不具有检测热输出功率的功能,只能通过预设的一个或数个固定能源输入率产生一个或数个固定的热输出率。由于其可调节的热输出功率的范围已经被限定,使用者无法对其做更细致的调节,容易造成能源浪费。例如,该发热器只有5KW\10KW\15KW的固定输出功率,则使用者无法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大小的输出功率。一方面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另外一面则无法适应需要精密控温的场合。
而带有温度反馈机制的发热器,则需要发热器先行运作(发热)一段时间后,位于热输出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才能探测热输出率进行反馈控制。因此,带有温度反馈机制的热功率输出方式受限于反馈机制的客观时间,对发热器热输出的控制具有延迟性。所以也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和无法适应需要精密控温的场合。此外,目前发热器采集环境温度的传感器通常采用布点式,因此只能采集某些特定位置的温度,不能够获得环境空间中更准确的温度分布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能源浪费,同时适应精密控温场合的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此外,还提供了上述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包括:
环境温度探测装置,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
发热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发热器的能源输入率和热输出功率;
集中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进行综合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环境温度探测模块、第一配对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包括发热器输入功率控制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第三配对模块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配对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三配对模块用于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和集中控制装置之间相互感应和识别,并建立连接关系;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和集中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中央处理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探测模块包括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和转动机构;
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包括PIR探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对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三配对模块包括IR无线传感器和/或蓝牙无线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至少有两个;
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至少连接一个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至少有两个;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至少连接一个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和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单独配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源模块。
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为上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发送的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的目标热输出率;
根据所述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热输出率数据;
根据所述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以增大温度采集的空间范围。
上述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采集环境中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将采集的环境温度分布数据同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一起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根据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发热器控制装置的目标热输出率,并根据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从而实现在发热器发热前就能设置最合适的能源输入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实现精确控温。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10.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20.第一配对模块;13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40.环境温度探测模块;150.第一电源模块;200.发热器控制装置;210.第二中央处理模块;220.第二配对模块;230.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40.发热器输入功率控制模块;250.第二电源模块;300.集中控制装置;310.第三中央处理模块;320.第三配对模块;330.第三数据传输模块;340.输入模块;350.第三电源模块;36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阐述下面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先阐述在本专利文件整篇中使用的某些词和词语的定义是有利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派生词的意思是非限制性的包含;术语“或”表示并列;术语“和/或”表示A、B、A和B三种方案;术语“模块”和“单元”,以及它们的派生词的意思是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在系统结构中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词语“连接”以及它的派生词的意思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耦合到或与…耦合、与…通信、与…合作、交错、并列、临近、受……限制、具有、具有…属性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应注意的是,与任何特定的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本地或远程地集中实现或分布实现。提供了贯穿本专利文件的某些词和词语的定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或者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如此定义的词和词语的之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此外,在本专利文件中,下面讨论的图1-3和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只用于说明,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了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温控系统中实现。参考附图1-3,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众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以免以不必要的细节混淆本公开的主题。而且,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定义。因此,所述术语可能会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向或用法而不同。因此,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必须基于本文中所作的描述来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其中,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用于控制发热器的能源输入率和热输出功率。集中控制装置300用于对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和发热器控制装置进行综合控制。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三者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匹配和数据传输。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作为环境温度的传感器模块能够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同时将采集的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传输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作为该系统主要的动作执行装置,能够接收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采集的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后输出调节热输出率的控制信号。如此设置,能够通过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采集环境中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将采集的环境温度分布数据同集中控制装置300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一起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而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发热器控制装置的目标热输出率,并根据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从而实现在发热器发热前就能设置最合适的能源输入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实现精确控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包括环境温度探测模块140、第一配对模块120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3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包括发热器输入功率控制模块24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30。集中控制装置300包括输入模块340、显示模块360、第三配对模块320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330。其中,环境温度探测模块140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发热器输入功率控制模块240用于控制发热器的能源输入功率和热输出功率。输入模块340用于用户输入设定温度值或设定的热输出功率,既输入目标温度或目标热输出功率。显示模块360用于显示环境温度分布信息和/或设定温度信息、设定热输出功率信息、与集中控制器300连接的其他装置的信息等。第一配对模块12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三配对模块320用于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之间相互感应和识别,并建立连接关系。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30、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30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330用于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此设置,能够实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之间进行自动识别和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1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第二中央处理模块210。集中控制装置300还包括第三中央处理模块310。如此设置,能够使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具备强劲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而能够实现更复杂的逻辑运算,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境温度探测模块100包括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带动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即转动机构既可以控制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或者摆动,也可以按照设定的程序控制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摆动同时进行。如此设置,能够控制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以增大温度采集的空间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包括PIR(Passive InfraredDetection)探测器,即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光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由于任何物品均有辐射,且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因此,能够通过这种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测其所覆盖的探测范围内环境空间的温度分布。此外,被动式报警探测器还具有探测性能好、易于安装和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组装、价格便宜等优点。如此设置,即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环境温度探测模块100获得更加广泛的温度探测范围,又不至于增加过多的额外成本,且安装方便、控制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对模块12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三配对模块320包括IR(Infrared)无线传感器。如此设置,能够使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通过红外无线传感器进行身份识别和建立通讯连接关系,且IR无线传感器中红外数据传输距离长,探测器易于安装以及易于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组装、价格便宜和方便控制等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对模块12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三配对模块320包括蓝牙无线传感器。蓝牙无线传感器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传感器模块(SensorModule)和蓝牙无线模块(BluetoothModule)。前者主要用于进行现场信号的数据采集,将现场信号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并完成数字量的变换和存储。后者运行蓝牙无线通信协议,使得传感器设备满足蓝牙无线通信协议规范,并将现场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其它蓝牙设备当中。两模块之间的任务调度、相互通信,以及同上位机通信的流程由控制程序控制完成。控制程序包含一种调度机制,并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完成模块间的数据传递以及同其它蓝牙设备的通信,从而完成整个蓝牙无线系统的功能。如此设置,能够使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通过蓝牙无线传感器进行身份识别和建立通讯连接关系以及信息传输数据。蓝牙无线传感器性能稳定,信息传输能力强,且具有易于安装以及易于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组装、价格便宜和方便控制等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既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身份识别和数据传输,又不至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产生过多的额外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对模块12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三配对模块320包括IR(Infrared)无线传感器和/或蓝牙无线传感器。如此设置,既能够对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的识别配对形式进行选择,又能够使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在其中一个配对模式配对不成功的情况下,选择另外一个配对模式进行配对,从而增强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之间配对性能的可靠性,减少采用单一配对方式失效时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至少有两个,且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至少连接一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应用场合可以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以便采集更大范围或者更加精密的采集环境空间内的温度分布数据。而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采集的数据最终传输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才能起作用。在这种应用情况下,每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都必须至少对应连接一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即可以是每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可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连接单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既可以直接向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传输数据(此时数据由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分析处理),也可以先向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再由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此时数据由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分析处理或由集中控制装置300处理后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至少有两个,且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至少连接一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应用场合可以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以便获得更多的热输出率(包括热总输入率和多个大小的热输出率)。而为了实现热输出率的自动控制,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采集的数据最终传输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才能起作用。在这种应用情况下,每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都必须至少对应连接一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即可以是每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连接单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既可以直接接收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发送的数据(此时数据由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分析处理),也可以接收由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先向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再由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的数据(此时数据由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分析处理或由集中控制装置300处理后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和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单独配对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每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只对应特定一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已经被配对的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不再和其他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配对。此时,一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和一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多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和多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则构成多个独立的单元,而多个独立的单元既可由一个集中控制器300控制,也可以对多个独立的单元再分组,每组由一个集中控制器300控制。如此设置,使得在由多个需要控温的区域组成的场合里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便于操作。
此外,独立的单元中还可以是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至少有两个,且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至少连接一个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或者是,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至少有两个,且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至少连接一个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5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250。集中控制装置300还包括第三电源模块350。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既可以包括电池组件,又可以是由变电模块采集市电降压后作为电源。将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设置电源模块能够使各个装置构成更加完整的整体而不必考虑固定场合中电源插头的位置或供电是否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增强环境适用性。
上述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100,具有控制发热器的能源输入率和热输出功率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对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和发热器控制装置200进行综合控制的集中控制装置300。能够实现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的环境温度探测装置采集环境中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将采集的环境温度分布数据同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一起发送给发热器控制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根据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发热器控制装置的目标热输出率,并根据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从而实现在发热器发热前就能设置最合适的能源输入率,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实现精确控温。
根据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上述任何一项实施例中的系统,方法包括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S110-S130:
S110:接收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发送的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通过第一配对模块120、第二配对模块220和第三配对模块320实现配对和建立信息传输关系。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采集的环境温度数据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30发出,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30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330接收的方式分别向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和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温度数据。一般情况下,向发热器控制装置200传输数据是为了显示环境温度,而向集中控制装置300传输数据是为了生成控制发热器热输出率的控制信号。此外,为了使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的热输出率有一个目标参考值,需要通过集中控制装置300向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发送一条参照温度控制指令。从而使得通过集中控制装置300能够通过分析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采集的温度数据并结合集中控制装置300设定的参照温度来最终确定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的热输出率。
S120:根据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设定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发热器控制装置200的目标热输出率。在该步骤中,发热器控制装置200接收了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00发送的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和集中控制装置300发送的设定温度数据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进而确定一个合适的热输出率,并生成热输出率控制信号对发热器进行调解和控制。
S130:根据目标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在该步骤中,发热器接收到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发出的热输出率控制信号,并以此热输出率为目标热输出率,进而对实际热输出率进行控制。
上述自动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能够对发热器的热输出率进行前置计算,在一开始就使发热器进入一个最合适的热输出率运行状态。因而能够避免固定热功率输出方式和带有温度反馈机制的热功率输出方式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和不能很好适应需要精确控温的场合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手动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S210-S220:
S210:接收集中控制装置发送的设定热输出率数据。当选择手动控制模式时,集中控制装置300可以直接向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发送目标热输出率信号。而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则将该热输出率直接作为目标热输出率输出给发热器对热输出率进行控制。
S220:根据热输出率确定能源输入率。在该步骤中,发热器接收到发热器控制装置200发出的热输出率控制信号,并以此热输出率为目标热输出率,进而对实际热输出率进行控制。
在上述手动控制模式下,发热器的热输出率直接按照人为设定的目标热输出率进行控制和调节。主要适用于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时,或者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失效时对发热器的热输出率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增大温度采集的空间范围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以增大温度采集的空间范围。具体的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都有特定的视角的采集范围。为了使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在采集视角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采集更大的空间范围,本实用新型为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安装了一个可转动和/或摆动的转动机构。从而使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能够像人的眼睛一样通过移动来接收更大环境空间的温度信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温度探测装置,采用无线矩阵式被动采集并生成环境温度的分布数据;
发热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发热器的能源输入率和热输出功率;
集中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进行综合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环境温度探测模块、第一配对模块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包括发热器输入功率控制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第三配对模块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配对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三配对模块用于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和集中控制装置之间相互感应和识别,并建立连接关系;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三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发热器控制装置和集中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中央处理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中央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探测模块包括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和转动机构;
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转动和/或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式环境温度采集器包括PIR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对模块、第二配对模块和第三配对模块包括IR无线传感器和/或蓝牙无线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至少有两个;
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至少连接一个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至少有两个;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至少连接一个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探测装置和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单独配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发热器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集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源模块。
CN201822123489.8U 2017-12-21 2018-12-17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4865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17113667 2017-12-21
HK17113667.6 2017-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6522U true CN20948652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699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3489.8U Active CN209486522U (zh) 2017-12-21 2018-12-17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CN201811544515.2A Pending CN109976406A (zh) 2017-12-21 2018-12-17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4515.2A Pending CN109976406A (zh) 2017-12-21 2018-12-17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209486522U (zh)
TW (1) TWI698730B (zh)
WO (1) WO20191201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6406A (zh) * 2017-12-21 2019-07-05 联邦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49467A (ja) * 2020-03-18 2021-09-27 株式会社Kelk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5476A (ja) * 2005-11-29 2007-07-12 Seishi Takagi 温度調整マット
US7701331B2 (en) * 2006-06-12 2010-04-20 Tran Bao Q Mesh network door lock
JP5314664B2 (ja) * 2010-12-24 2013-10-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物理量計測装置及び物理量計測方法
CN202747871U (zh) * 2012-06-30 2013-02-20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散热器
CN203386080U (zh) * 2013-07-23 2014-01-08 天津科技大学 用于大棚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CN104630735B (zh) * 2013-11-06 2017-12-19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温度监控装置及等离子体加工设备
US10119713B2 (en) * 2015-01-19 2018-11-06 Lennox Industries Inc. Distribute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concurrent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multi-zone control
TWM522711U (zh) * 2016-03-02 2016-06-01 Weistech Technology Co Ltd 床單發熱墊
CN105932183B (zh) * 2016-04-22 2018-06-05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锂电池恒温保温袋
CN106016746A (zh) * 2016-07-12 2016-10-12 柯宇河 一种衣服裤子用电加热装置
CN206603860U (zh) * 2016-12-14 2017-11-03 深圳市互诺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腰带
CN108241300B (zh) * 2016-12-26 2023-05-02 开利公司 预定空间区域的设备控制
CN206698565U (zh) * 2017-04-19 2017-12-01 贵州高新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
CN209486522U (zh) * 2017-12-21 2019-10-11 联邦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6406A (zh) * 2017-12-21 2019-07-05 联邦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0175A1 (zh) 2019-06-27
CN109976406A (zh) 2019-07-05
TW201928563A (zh) 2019-07-16
TWI698730B (zh) 2020-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511B (zh)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信息采集智能管控系统
TWI483580B (zh) 智慧插排及應用該智慧插排的智慧家居系統
CN209486522U (zh) 发热器功率控制系统
CN204045864U (zh) 墙壁电源插座
US20140180447A1 (en) Smart adapter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2012703B (zh) 一种酒店房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022182B (zh) 调光玻璃控制器、调光玻璃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4597882A (zh) 智能家电、行动通讯装置、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TW201409419A (zh) 具有遠端遙控功能的智慧開關及遠端遙控系統
KR101576670B1 (ko) 스마트 폰 앱을 이용한 난방시스템의 원격 제어 및 관리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난방시스템의 원격 제어 및 관리방법
CN104122999A (zh) 智能设备交互方法及系统
TW201242204A (en) Power analyzer and machine control system
CN107911267A (zh) 智能家电信息显示位置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8919668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5641375U (zh) 可自动智能调温的空调控制系统
CN106468596B (zh) 入耳式温度监控装置、系统与监控方法
CN208504544U (zh) 一种智能型吊顶取暖器控制系统
WO2016034098A1 (zh) 非接触式无源数据采集系统、方法及无源数据采集装置
CN105849789B (zh) 管理对通过红外控制信号可控的电子设备的控制
CN106559945B (zh) 具自动感应功能的照明系统
CN102707751A (zh) 带电作业用标准化安全工器具库房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
CN108931944B (zh) 用于洗衣机的控制终端和洗衣机
TWM455163U (zh) 智慧插排及應用該智慧插排的智慧家居系統
CN106896784A (zh) 一种基于zigbee及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US20220246026A1 (en) Power-saving control system using remote-control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