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6803A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6803A
TW201926803A TW107144068A TW107144068A TW201926803A TW 201926803 A TW201926803 A TW 201926803A TW 107144068 A TW107144068 A TW 107144068A TW 107144068 A TW107144068 A TW 107144068A TW 201926803 A TW201926803 A TW 2019268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element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channel opening
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1880B (zh
Inventor
米迦 布洛德貝克
丹尼爾 邱柏勒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伍斯艾索電子有限公司及合資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伍斯艾索電子有限公司及合資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伍斯艾索電子有限公司及合資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6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8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01R12/7023Snap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tongue snapping behind shoulder in base or cas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尤其用於接觸式連接扁平電纜且用於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之電連接器,其包括一殼體及至少一個導電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具有一中心部分且在每個情況之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呈一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嵌入至該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中,其中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固持於該通道開口中,其特徵在於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至少分段地容納於該通道開口中,使得其可在一預界定長度區域內相對於該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橫向移動,使得該等接觸元件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該縱向方向橫向移動。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尤其用於接觸式連接扁平電纜且用於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之電連接器,其包括一殼體及至少一個導電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具有一中心部分且在每個情況之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呈一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嵌入至該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中,其中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沿著及逆著該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固定於該通道開口中。
歐洲專利EP 2 430 892 B1揭示一種用於電連接且機械連接兩個印刷電路板之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具有呈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之複數個連接元件。該連接元件具有一中心部分且在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該等接觸元件呈在其間形成一縱向槽之接觸端子之形式。該連接元件藉由在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之一對應設計輪廓中匹配凸起及突起而閂鎖。以此方式,該連接元件係沿著及逆著該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且亦橫向於該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而固定。
文件DE 694 17 865 T2揭示一種包括一殼體及複數個導電連接元件之電連接器。該等連接元件各呈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嵌入至該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中。該等連接元件各具有一中心部分且在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該等接觸元件呈絕緣位移觸點之形式。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具備一凸耳,該凸耳傾斜地延伸出該片狀金屬帶之平面且在其兩個側邊緣上分別具有一個凹口。以此方式,該連接元件藉由該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之壁之一區段變形且推動至該片狀金屬帶之中心部分之一開口(其係歸因於該凸耳延伸而產生)中而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且橫向於縱向方向而固定於該通道開口中。此外,該延伸凸耳擱置於該通道開口之壁中之一梯階上。以此方式,該連接元件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且亦橫向於縱向方向而固定於該通道開口中。
本發明之目的係改良一電連接器使得改良其對待連接電組件(例如扁平電纜或印刷電路板中之鍍通孔)之容差之不靈敏性。
根據本發明,出於此目的提供一種尤其用於接觸式連接扁平電纜且用於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之電連接器,其包括一殼體及至少一個導電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具有一中心部分且在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呈一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嵌入至該殼體之一通道開口中,且其中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固持於該通道開口中,在該電連接器中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至少分段地容納於該通道開口中,使得其可在一預界定長度區域內相對於該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橫向移動,使得該等接觸元件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該縱向方向橫向移動。
因此,藉由該連接元件之該中心部分固持於該通道開口中但至少分段地容納於該通道開口中使得其可相對於該縱向方向橫向移動,該兩個接觸元件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該縱向方向橫向移動。因此,該等接觸元件尤其絕緣位移觸點,可沿著該側向方向移動一定程度且因此使電纜線尤其一扁平電纜之電纜線之鋪設相當容易。此係因為當鋪設一扁平電纜時,該扁平電纜附接至該等絕緣位移觸點且接著相關聯絕緣位移觸點可側向移動一定程度,使得其係以一最佳方式相對於該扁平電纜之電纜線配置。接著可在個別電纜線與個別絕緣位移觸點之間的最佳相對位置中將該扁平電纜推動至絕緣位移觸點中。甚至在鋪設複數個個別電線時,該等個別電線亦部分地配置於一裝置中且接著藉由該裝置一起按壓至絕緣位移觸點上。呈絕緣位移觸點之形式之接觸元件側向移動之能力使電纜線之鋪設在此亦相當容易。例如,若接觸元件意欲於嵌入至匹配之進一步接觸元件(例如接觸插座)中,尤其若接觸元件意欲於嵌入至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則接觸元件移動一定程度之能力使嵌入過程更容易,因為接觸元件接著可根據意欲於嵌入其匹配接觸元件來對準。使用將接觸元件嵌入至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之實例,接觸元件僅移動達幾分之一毫米之能力已可顯著降低在此所要之嵌入力。例如,接觸元件在其自由端處比在進一步輪廓中具有更窄設計。接著,接觸元件之窄前端可側向移動,使得接觸元件接著可進入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憑藉根據本發明之電連接器,亦可以一可靠且快速之方式並以一低力消耗來連接大數目個接觸元件。例如,可在該電連接器之殼體中提供十個連接元件,接著首先將一扁平電纜之十個電纜線鋪設至該等連接元件上,且接著其次將該十個連接元件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十個鍍通孔中。鑑於鋪設此大數目個電纜線及接觸元件必須嵌入至孔中,容差係不可避免的且根據本發明之電連接器可使更容易地連接其他電組件。例如,連接元件之中心部分可沿著橫向方向移位,其中該橫向方向接著相對於片狀金屬帶之平面平行。另外或替代地,連接元件可繞垂直於片狀金屬帶之一軸樞轉。例如,此可藉由將中心部分收納於通道開口之遊隙中、使得因此連接元件之兩個縱向邊緣不直接平放於通道開口之壁上、而是在此至少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來達成。替代地或另外,通道開口之邊界可至少分段地具有回彈彈性設計,使得中心部分可移動達一小段距離。在此情況下,中心部分僅僅移動達一非常小距離可足以允許接觸元件沿著橫向方向移動達一足夠大小,因為接觸元件在任何情況下皆與中心部分距一段距離。連接元件通常近似1 cm至2 cm長,使得甚至當中心部分僅能夠移動一非常小程度時,接觸元件之自由端仍能夠移動達0.5 mm至1 mm。以此方式移動之能力足以使鋪設電纜線及/或將該等電纜線嵌入於匹配之配合接觸元件中相當容易。在各種情況下,連接元件牢固地固持於通道開口中以防止沿著及逆著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滑出。在此情況下,連接元件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移動一定程度之能力係可能的。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連接元件在該中心部分中具有自該片狀金屬帶之表面突出之一凸耳。
藉由此種突出凸耳,可達成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固定,主要靠當電纜線按壓至連接元件之絕緣位移觸點中時之吸收力。在此情況下,應注意在本發明之範疇內,該凸耳可相對於該通道開口至少沿著該橫向方向移動一定程度。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凸耳作用於該通道開口中之一梯階上。
以此方式,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牢固地固定係可能的。該梯階例如經設計以寬於該凸耳,使得該凸耳及因此連接元件之中心部分可相對於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橫向且尤其相對於片狀金屬帶之中心平面平行移動。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凸耳係由該中心部分中之一U形切口形成且相對於環繞該切口之該片狀金屬帶之該中心部分之彼表面傾斜地配置。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凸耳之一自由端作用於該通道開口中之一梯階上。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在該凸耳之該自由端處,該梯階寬於該凸耳。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連接元件在該中心部分之相對側邊緣上具備彼此相對凹口,該通道開口之內壁上之突起接合至該等凹口中。替代地,突起提供於該中心部分上且凹口提供於該內壁上。
憑藉此種突起及凹口,可沿著及逆著縱向方向牢固地固持連接元件。為了允許連接元件在通道開口中沿著橫向方向移動,突起不會精確地接合至凹口中,而是在突起與凹口之間至少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使得連接元件收納於突起之遊隙之間且可相對於通道開口移動達一小段距離。替代地,突起具有彈簧彈性設計,使得連接元件之中心部分以此方式沿著橫向方向移動亦係可能的。一般而言,此導致連接元件能夠沿著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兩者移動一輕微程度。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等凹口係圓形的,尤其具有半圓形設計。因此,凹口及在連接元件之通道開口之內壁上接合至凹口中之突起沿著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固定連接元件,但允許連接元件在一預界定義長度區域內相對於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橫向移動。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連接元件之該等接觸元件之至少一者具有絕緣位移觸點。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等接觸元件之至少一者具有兩個接觸舌,在該等接觸舌之間形成一縱向槽。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殼體具有一主體及至少一個插入銷,該插入銷與該主體一體地形成且自該主體凸出,其中該插入銷係由兩個彈簧舌形成,該兩個彈簧舌在其間界定一縱向槽,且其中該縱向槽自該插入銷之彼端開始延伸至該主體中,該插入銷連接至該主體。
彈簧舌移動之能力歸因於縱向槽在彈簧舌之間延伸至主體中而增加。因此,插入銷嵌入至一匹配之配合孔中更容易。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該縱向槽延伸穿過該主體。
因此,首先達成插入銷之彈簧舌之一較高程度彈性,且其次使插入銷之產生更容易。例如,當該殼體藉由射出成形來實施時,一銷可在縱向槽接著配置於成品殼體中所在之彼點處配置於射出模具中。
在本發明之一開發方案中,提供相對於彼此平行配置之兩個插入銷,該等插入銷具有一不同直徑。
可以此方式產生一編碼插頭,該編碼插頭可僅嵌入於單個正確位置中。
可自[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下文[實施方式]、結合[圖式簡單說明]收集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及優點。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圖式簡單說明]中所展示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之個別特徵可以任何期望方式彼此組合。此亦適用於個別特徵與其他特徵而非與該等特徵一起描述之進一步個別特徵之組合。在[圖式簡單說明]中:
圖1自上方傾斜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電連接器10之一視圖。連接器10具有一殼體12及嵌入至該殼體之通道開口中之總共十個連接元件14a、14b、14c、14d、14f,其中圖1之繪示中僅可見一些連接元件。連接元件14a至14f配置成兩列,該兩列相對於彼此平行配置。一夾子16裝配至殼體12上,該夾子具有回彈彈性設計且意欲於將一扁平電纜固持於殼體12上。
殼體12在其與夾子16相對之側上具備兩個插入銷18、20。插入銷18、20及連接元件14a至14f之接觸元件(在圖1之底部處)意欲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匹配孔中。在此情況下,連接元件14a至14f係導電的且各將一扁平電纜(未繪示)之個別電線連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個別鍍通孔(其同樣未繪示)。插入銷18、20與殼體12係例如由非導電塑膠一體地形成,且嵌入至該印刷電路板中之匹配孔中。插入銷18、20具有一不同直徑,使得電連接器10可僅在一特定位置處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匹配孔中。
連接元件14a至14e中凸出超過殼體12之頂側之彼等區段各呈絕緣位移觸點之形式。當分別將一個電纜線按壓至絕緣位移觸點之一者中時,該電纜線之塑膠絕緣被切斷且與該電纜線之線芯建立電接觸。
連接元件14a至14e (其中如上述,總共十個連接元件14a至14e嵌入至殼體12中)各呈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其中之一連接元件14a係以不同視角繪示於圖5至圖7中。如參考圖5可見,連接元件14a具有一中心部分22以及一第一接觸元件24及一第二接觸元件26。第一接觸元件24被繪示於圖5中之中心部分22上方且呈一絕緣位移觸點之形式。第一接觸元件24具有一V形切口,一電纜線接著按壓至該切口中且因此同時固定及電接觸。
第二接觸元件26被繪示於圖5中之中心部分22下方且具有兩個接觸舌28、30,接觸舌28、30在其間界定一縱向槽32。第二接觸元件26意欲於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因此,在此情況下,兩個接觸舌可以一回彈方式朝向彼此移動,以便在輕微預應力下按壓至一印刷電路板之一鍍通孔中。因此可確保可靠電接觸。
接觸舌28短於接觸舌30。在圖5中,接觸舌30形成呈一圓形尖端34之形式之連接元件14a之下端。因此,縱向槽32不會以一直線方式相對於連接元件14a之中心縱向軸延伸,而是在其下區域中側向彎曲。此種接觸舌28、30之一設計具有以下優點:接觸舌30之尖端34進入一印刷電路板之一孔且因此以一牢固方式且以一輕微側向偏移將第二接觸元件26引導至相關聯孔中。
連接元件14a之中心部分22具有一凸耳36,凸耳36傾斜地延伸出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之中心平面。凸耳36係由片狀金屬帶中之一U形切口形成。在圖5之繪示中,凸耳36傾斜地向後延伸至圖式平面中。
此外,一凹口38、40分別提供於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之兩個相對側邊緣上之中心部分22中。凹口38、40彼此相對地定位且各具有近似半圓形設計。凹口38、40經配置使得其開始與凸耳36之底邊緣齊平且自凸耳36之底邊緣沿著接觸舌30之尖端34之方向向下延伸。
凸耳36及兩個凹口38、40作用於殼體12之各自通道開口之內壁上(亦參見圖1),且沿著通道開口之縱向方向(圖1及圖2中向下)固定連接元件14a。凸耳36主要引入當將電纜線按壓至連接元件之絕緣位移觸點中並至殼體12中時出現之力。同時,如將進一步解釋,凸耳36,凹口38、40及通道開口之對應設計壁允許中心部分22相對於連接元件14a之縱向方向橫向,尤其相對於中心縱向軸垂直且在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之中心平面中移動。
圖6展示連接元件14a之一側視圖。可見連接元件14例如係由一平面片狀金屬帶形成(例如衝壓而成),且僅傾斜延伸凸耳36自片狀金屬帶之中心平面彎出。
圖6之視圖中亦清楚地可見,凹口40開始與凸耳36之下自由端齊平且自凸耳36之下自由端沿著接觸舌30之尖端34之方向向下延伸。
圖7展示連接元件14a之一正視圖。
圖2展示圖1之電連接器10之一截面視圖,其中截面平面已經放置穿過連接元件14a。圖2展示連接元件14a嵌入至殼體12之一通道開口42中。第一接觸元件24凸出超過殼體12之一頂側,且第二接觸元件26分段地凸出超過殼體12之底側。接觸元件之中心部分22容納於通道開口內。尤其可見,連接元件14a之彎出凸耳36擱置於通道開口42之一梯階上。連接元件14a藉由凸耳36及通道開口42之梯階固定以防止向下滑出圖2中之通道開口42,該凸耳擱置於該梯階上。當鋪設電纜線時沿著該方向(即,圖2中向下)出現相當大力,連接元件14a藉由該等力向下推動。此等力被凸耳36吸收,凸耳36擱置於通道開口42之梯階上且引入至殼體12中。
歸因於側向凹口38、40 (參見圖5),連接元件14a經固定以防止沿著相反方向(即,圖2中向上)滑出。然而,防止沿著向上方向滑出之此固定必須僅形成一運輸固定配置。此係因為當電纜線與第一接觸元件24接觸時,電纜線藉由夾子16固持於殼體上,且因此夾子16同時防止當第二接觸元件26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通道孔中時連接元件14a至14f向上滑出殼體12。
圖3之繪示展示與圖2相當之一視圖,其中連接元件14a已被隱藏。在此視圖中,可見殼體12中之通道開口42具有一中心區段44,中心區段44之寬度近似對應於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之厚度。然而,位於中心區段44下方之一區段46具有更寬設計。在連接元件14a處於嵌入狀態下,位於中心區段44上方之一上區段48同樣具有一更寬設計,且梯階50配置於上區段48與中心區段44之間的過渡區處,凸耳36之自由端擱置於該梯階上,參見圖2。一相同設計梯階52提供於梯階50相對處。因此,連接元件14a亦可繞其中心縱向軸旋轉180°之一方式嵌入至通道開口42中。
在圖3中,兩個梯階50與52之間可見通道開口42之側壁中之一突起54。比較圖5至圖7,在連接元件14a處於嵌入狀態下,該突起54接合至連接元件14a之凹口38、40之一者中。
圖4展示圖3之一放大細節。在此視圖中,清楚地可見通道開口42之上區段48中之突起54及亦兩個梯階50、52。
殼體12中之所有十個連接元件14a至14j及所有十個通道開口42具有相同設計。
圖8自上方傾斜地展示圖1之電連接器10之一視圖,其中已選擇不同於圖1中之彼視角之一視角。在此視圖中,可見提供總共十個連接元件14a至14j,該等連接元件各嵌入至殼體12之十個通道開口42之一者中。同樣可見夾子16及兩個插入銷18、20。
圖9展示圖8之連接器10之一截面視圖,其中一截面平面相對於連接元件14a至14j之中心平面平行放置且尤其延伸穿過圖9前方之連接元件14a至14e。
在圖9之截面繪示中,可見通道開口42之各者具有相對突起54、56,接著突起54、56分別接合至連接元件14a之側邊緣中之凹口40及38中。如上所述,連接元件14a以此方式沿著及逆著連接元件14a之中心縱向軸固定於通道開口42中。然而,連接元件14a可自圖9上方嵌入至通道開口42中。在此情況下,凹口38、40以輕微壓力按壓於突起54、56上方。在該過程中,連接元件14a之接觸舌可經輕微壓縮,且/或當凹口38、40與凸起54、56平齊配置時,突起54、56之材料可輕微下沉且再次回彈一定程度。連接元件14a之一嵌入移動(圖9中向下)受限於連接元件14a之凸耳36,比較圖2,接著該凸耳位於通道開口42之梯階上且因此限制向下之嵌入移動。
圖10展示與圖9相當之一截面視圖,其中截面平面相對於圖9已輕微偏移。具體而言,截面平面現在於連接元件14a外延伸。在此視圖中,可見連接元件14a之凸耳36之自由端擱置於通道開口42之梯階52上。進一步可見梯階52寬於凸耳36。因此,連接元件14a可相對於通道開口42沿著橫向方向(即,圖10中向左或向右)移動,因為插頭36之自由端可在梯階52上側向移動。
圖11展示圖9之視圖之一放大細節。在圖11之該視圖中,清楚地可見突起56、54與連接元件14a中之凹口40、38不完全匹配,而是在突起56與相關聯凹口40之間至少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類似地,在突起54與凹口38之間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連接元件14a之側邊緣58、60 (該等側邊緣在圖11頂部及底部聯接凹口38、40)同樣與通道開口42之各自相鄰壁區段62、64相距一段距離。由於,如已參考圖10所解釋,凸耳36亦窄於通道開口42之相關聯梯階52,連接元件14a可在通道開口42內沿著橫向方向移動,此歸因於連接元件14a如所描述般容納於通道開口42之遊隙中。該橫向方向在連接元件14a之中心平面中且相對於連接元件14a之中心縱向軸垂直地延伸,即,圖11中自左至右或反之亦然。歸因於連接元件14a之中心部分容納於通道開口42之中心部分之遊隙中,比較圖5,連接元件14a之接觸元件24、26亦可沿著及逆著橫向方向移動。因此,接觸元件就其位置而言可與待連接之配合觸點匹配,例如一扁平電纜之電纜線或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
圖12展示與圖11相當之一截面視圖,其中連接元件14a已被隱藏。在此視圖中清楚地可見通道開口42在其中心區段中之結構設計。突起56、54凸出至通道開口42之自由截面中。比較圖5,梯階52用來形成連接元件14a之凸耳36之自由端之一止動件。
圖13之繪示自一不同視角展示與圖11相當之一視圖。在此視圖中亦可見,在通道開口42之突起56與連接元件14a之相關聯凹口40之間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此外,此亦適用於凹口40之上方及下方之連接元件14a之側邊緣以及通道開口42之相對邊緣。類似地,在通道開口42之突起54與連接元件14a之相關聯凹口38之間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且連接元件14a之凹口38上方及下方之側邊緣與通道開口42之相對側邊緣距一段距離。因此,連接元件14a可在通道開口42內側向(即,圖13中自左至右)移動一輕微程度。圖13展示連接元件14a逆著嵌入方向(即,圖13中向上)之一受限移動亦係可能的。此種向上移動尤其產生所要移隙,以便亦允許連接元件14a之接觸元件24、26沿著橫向方向移動。此種接觸元件24、26沿著橫向方向移動係藉由連接元件14a在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之中心平面中傾斜移動來達成。將參考圖17、圖18及圖19進一步解釋此傾斜移動。
圖14展示與圖13相當之一截面視圖,其中連接元件14a已被隱藏。在該圖14中清楚地可見通道開口42在其中心區段中之結構設計。
圖15展示圖1之電連接器10之一進一步截面視圖,其中一截面平面已經放置穿過插入銷18。清楚地可見插入銷18係由兩個彈簧舌60、62形成,彈簧舌60、62在與殼體12避開之下端處彼此連接且藉由一縱向槽64彼此分開。因此,兩個彈簧舌60、62僅在與殼體12避開之其端區域中彼此連接。因此,插入銷18可藉由彈簧舌60、62朝向彼此移動一定程度而壓縮。兩個彈簧舌60、62分別在其外側上具備一個閂鎖突起66。在完全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一孔中之後,此閂鎖突起66可向外回彈,且接著將連接器10牢固地固持於印刷電路板上。
如圖15中可見,縱向槽64在彈簧舌60與62之間延伸穿過整個殼體12,直至該殼體之頂側。因此達成插入銷18之彈簧舌60、62之一高程度彈性。此外,亦使產生殼體12之能力更容易。插入銷18例如藉由塑膠射出成形而與殼體12一體地形成。在一射出模具中,一桿接著可延伸至該模具之中空空間中,且在移除該桿之後,接著形成縱向槽64。如圖15中進一步可見,一梯階亦未藉由穿過殼體12之縱向槽64形成於彈簧舌60、62之相互面對內側與殼體12之主體之間。此種梯階可導致一缺口效應,且因此使插入銷18或插入銷20相當容易地斷裂。彈簧舌60、62之相互背離外側係圓形的或在至殼體12之主體之過渡區處具備一倒角,以便亦防止在外側上產生一缺口效應。
圖16之繪示展示連接器10之一截面視圖,其中截面平面相對於圖15之截面視圖已偏移。在圖16中,截面平面延伸穿過圖15後方之插入銷20。可見,一縱向槽68在插入銷20之兩個彈簧舌之間延伸穿過殼體12且僅終止於殼體12之頂側處,插入銷20之情況亦係如此。
亦比較圖11,圖17展示圖9之連接器之一細節之一放大繪示。該圖17展示容納於通道開口42中之連接元件14a。該圖17展示處於一起始位置之連接元件14a,其中連接元件14a之一中心縱向軸60與殼體12中之通道開口42之中心縱向軸重合。如已描述,連接元件14a可自圖17中所繪示之起始位置開始向左或向右傾斜。圖18中繪示自起始位置向左傾斜之位置,且圖19中繪示自起始位置向右傾斜之位置。在此情況下,連接元件14a可在由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跨越之一平面中向左或向右傾斜。在此情況下,傾斜移動繞一支點發生,該支點在圖17中未指示但位於中心縱向軸60上且輕微低於連接元件14a之凹口40、38。如參考圖13已解釋,在圖13及圖17左側之凹口40與右側突起56之間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且在圖13及圖17右側之凹口38與右側突起54之間亦分段地存在一中間空間。以相同方式,在連接元件14a之各自側邊緣與凹槽38、40上方之通道開口42之相對側壁之間存在一段距離。以相同方式,在連接元件14a之各自側邊緣與兩個凹口38、40下方之通道開口42之側壁之間亦存在一段距離,亦參見圖13。連接元件14a因此可向左或向右輕微傾斜,如分別在圖18及圖19中所繪示。在此情況下,傾斜移動係在由連接元件14a或由形成連接元件14a之片狀金屬帶界定之平面中發生。然而,連接元件14a無法向前或向後傾斜,即,進入圖17中之圖式平面及離開該圖式平面。連接元件14a藉由凸耳36固定以防止連接元件14a相對於殼體12向下移動,且連接元件14a藉由兩個突起54、56固定以防止相對於殼體12向上移動。
如圖18中可見,配置於連接元件14a之上端處之絕緣位移觸點亦歸因於向左傾斜移動而向左移動。在此情況下,連接元件14a相對於殼體12之傾斜移動可由一電纜線引起,該電纜線按壓至連接元件14a之絕緣位移觸點中。藉由按壓該電纜線,連接元件14a之絕緣位移觸點搜尋其中該電纜線接著可按壓至絕緣位移觸點中之一最佳位置。
以相同方式,僅在圖17至圖19中分段地繪示之彈簧舌28、30可自圖17中之起始位置開始向右傾斜(參見圖18)或向左傾斜(參見圖19)。甚至當電纜線已嵌入至連接元件14a之絕緣位移觸點中,連接元件14a之一輕微傾斜移動仍可進一步發生,使得彈簧舌28、30因此可更容易地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相關聯通道孔中。在此情況下,連接元件14a之上端處之絕緣位移觸點或連接元件14a之下端處之彈簧舌之一傾斜移動之程度通常僅為幾分之一毫米。然而,此足以補償可能發生之任何容差且允許電纜線牢固地鋪設且牢固地嵌入至通道孔或其他合適套管中。
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在圖17至圖19中所繪示之連接元件14a之傾斜移動期間,通道開口42之壁上之突起54、56未發生顯著變形。殼體12有利地由一纖維增強塑膠製成且連接元件14a之傾斜移動僅僅藉由連接元件14a與通道開口42之壁之間的遊隙來達成。然而,完全可允許連接元件14a藉由突起54、56在本發明之範疇內輕微彈性下沉而傾斜移動。
除連接元件14a之簡單接觸式連接之外,連接元件14a相對於殼體12移動一輕微程度之能力亦用於補償安裝狀態下之振動。例如,若接觸元件14a嵌入至其中之一印刷電路板經受振動,例如若在一機動車輛中使用,則接觸元件14a相對於殼體12移動一輕微程度之能力允許補償此種振動,使得其不會導致毀壞根據本發明之連接器。
代替在連接元件14a之上端處有絕緣位移觸點,亦可使用其他種接觸元件,例如壓接式連接或類似者。
10‧‧‧電連接器
12‧‧‧殼體
14‧‧‧導電連接元件
14a-f‧‧‧連接元件
16‧‧‧夾子
18‧‧‧插入銷
20‧‧‧插入銷
22‧‧‧中心部分
24‧‧‧第一接觸元件
26‧‧‧第二接觸元件
28‧‧‧第二接觸舌
30‧‧‧第一接觸舌
32‧‧‧縱向槽
34‧‧‧圓形尖端
36‧‧‧凸耳
38‧‧‧凹口
40‧‧‧凹口
42‧‧‧通道開口
44‧‧‧中心區段
46‧‧‧區段
48‧‧‧上區段
50‧‧‧梯階
52‧‧‧梯階
54‧‧‧突起
56‧‧‧突起
58‧‧‧側邊緣
60‧‧‧彈簧舌/側邊緣/中心縱向軸
62‧‧‧彈簧舌/壁區段
64‧‧‧縱向槽/壁區段
66‧‧‧閂鎖突起
68‧‧‧縱向槽
圖1自上方傾斜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之一電連接器之一視圖,
圖2展示圖1之連接器之一截面視圖,
圖3展示與圖2相當之一截面視圖,其中連接元件之一者已被隱藏,
圖4展示圖3之視圖之一放大細節,
圖5自上方傾斜地展示之圖1之連接器之一連接元件之一視圖,
圖6展示圖5之連接元件之一側視圖,
圖7展示圖5之連接元件之一正視圖,
圖8自上方傾斜地展示圖1之電連接器之一進一步視圖,
圖9展示圖8之連接器之一第一截面視圖,
圖10展示圖8之連接器之一第二截面視圖,其中截面平面與圖9之截面視圖相比已輕微偏移,
圖11展示圖9之截面視圖之一放大細節,
圖12展示與圖11相當之一視圖,其中連接元件之一者已被隱藏,
圖13自另一視角展示與圖11相當之一視圖,
圖14展示與圖13相當之一視圖,其中連接元件之一者已被隱藏,
圖15展示圖1之連接器之一進一步截面視圖,
圖16展示圖1之連接器之一進一步截面視圖,其中截面平面與圖15之截面視圖相比已偏移,及
圖17、圖18及圖19展示圖1之連接器之截面視圖之細節,其中連接元件具有不同傾斜位置。

Claims (15)

  1. 一種尤其用於接觸式連接扁平電纜且用於嵌入至一印刷電路板之鍍通孔中之電連接器(10),其包括一殼體(12)及至少一個導電連接元件(14),其中該連接元件(14)具有一中心部分(22)且在每個情況之兩端處分別具有一個接觸元件(24、26),其中該連接元件(14)呈一整體片狀金屬帶之形式且嵌入至該殼體(12)之一通道開口(42)中,其中該連接元件(14)之該中心部分(22)固持於該通道開口(42)中,其特徵在於該連接元件(14)之該中心部分(22)至少分段地容納於該通道開口(42)中,使得其可在一預界定長度區域內相對於該通道開口(42)之縱向方向橫向移動,使得該等接觸元件(24、26)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該縱向方向橫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元件(14)在該中心部分(22)中具有自該片狀金屬帶之表面突出之一凸耳(36)。
  3. 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凸耳(36)作用於該通道開口(42)中之一梯階(50、52)上。
  4. 如請求項2或3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凸耳(36)係由該中心部分(22)中之一U形切口形成且相對於環繞該切口之該片狀金屬帶之該中心部分(22)之彼表面傾斜地配置。
  5. 如請求項4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凸耳(36)之一自由端作用於該通道開口(42)中之一梯階(50、52)上。
  6. 如請求項5之電連接器,其中在該凸耳(36)之該自由端處,該梯階(50、52)寬於該凸耳。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元件(14)在該中心部分(22)之相對側邊緣上具備彼此相對凹口(38、40),其中該通道開口(42)之內壁上之突起(54、56)接合至該等凹口(38、40)中。
  8. 如請求項7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凹口(38、40)係圓形的,尤其具有半圓形設計。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元件在該中心部分之該等相對側邊緣上具備彼此相對突起,其中該等突起在該等通道開口之該內壁上接合至凹口中。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元件(14)之該等接觸元件(24)之至少一者具有絕緣位移觸點。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接觸元件(26)之至少一者具有兩個接觸舌(28、30),在該等接觸舌(28、30)之間形成一縱向槽(32)。
  12.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一第一接觸舌(30)長於一第二接觸舌(28)且該第一接觸舌(30)在其自由端處具有一圓形尖端(34)。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體(12)具有一主體及至少一個插入銷(18、20),該插入銷(18、20)與該主體一體地形成且自該主體凸出,其中該插入銷(18、20)係由兩個彈簧舌(60、62)形成,該兩個彈簧舌(60、62)在其間界定一縱向槽(64),且其中該縱向槽(64)自該插入銷(18、20)之彼端開始延伸至該主體中,該插入銷(18、20)連接至該主體。
  14. 如請求項13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縱向槽(64)延伸穿過該主體。
  15. 如請求項13之電連接器,其中提供相對於彼此平行配置之兩個插入銷(18、20),該等插入銷具有一不同直徑。
TW107144068A 2017-12-08 2018-12-07 電連接器 TWI701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7006421.9 2017-12-08
??202017006421.9 2017-12-08
DE202017006421.9U DE202017006421U1 (de) 2017-12-08 2017-12-08 Elektrischer Verb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6803A true TW201926803A (zh) 2019-07-01
TWI701880B TWI701880B (zh) 2020-08-11

Family

ID=6466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068A TWI701880B (zh) 2017-12-08 2018-12-07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DE (1) DE202017006421U1 (zh)
TW (1) TWI701880B (zh)
WO (1) WO20191107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73118C (nl) * 1974-11-07 1983-12-01 Du Pont Berg Electronics Div Contactinrichting voor het verbinden van een meeraderige platte bandkabel met een plaat met gedrukte bedrading.
US4556272A (en) * 1981-10-07 1985-12-03 Allied Corporation Flat cable connector
US5076800A (en) * 1991-04-29 1991-12-3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Shielded impedance-controlled idc connector
DE4134321C1 (zh) * 1991-10-17 1993-04-01 Stocko Metallwarenfabriken Henkels Und Sohn Gmbh & Co, 5600 Wuppertal, De
US5409404A (en) 1994-01-21 1995-04-2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lotted beam contact
US5462451A (en) * 1994-06-13 1995-10-31 Yeh; Te-Hsi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050842A (en) * 1996-09-27 2000-04-1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aired terminals
DE102009021730A1 (de) 2009-05-12 2010-11-25 Würth Elektronik Ics Gmbh & Co. Kg Verbindung von Leiterplatten
TWI508391B (zh) * 2011-12-23 2015-11-11 Lantek Electronics Inc 絕緣移位接觸接線板、電插座、插座模組以及模組化接線面板組件
JP2015511379A (ja) * 2012-02-07 2015-04-16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電気コネクタ接触端子
JP5360271B1 (ja) * 2012-07-10 2013-12-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7006421U1 (de) 2019-03-11
WO2019110791A1 (de) 2019-06-13
TWI701880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8710B1 (ko) 커넥터
US8475000B2 (en) Connector, and LED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connector
JP4615593B2 (ja)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
KR20160117228A (ko) 커넥터
US97354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934110B (zh) 连接器
US75407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247701B (zh) 电连接器
KR20180077069A (ko) 전기 커넥터
US613581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construction for fixing shield plates to a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7069273B (zh) 电连接器
CN109936013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20010021609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2009015604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tact Insertion Guide
US20090053922A1 (en) Connector for jack
JP2015056244A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83428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locking member having latch structure thereof
TWI701880B (zh) 電連接器
US20200161801A1 (en) Connector
KR101488892B1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어셈블리
WO2015072153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コネクタ装置
KR20160040982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위한 리셉터클
JP62395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104915A (ja) コネクタ
US20180219321A1 (en) Connector connecting member and conne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