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6386A -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6386A
TW201926386A TW106141570A TW106141570A TW201926386A TW 201926386 A TW201926386 A TW 201926386A TW 106141570 A TW106141570 A TW 106141570A TW 106141570 A TW106141570 A TW 106141570A TW 201926386 A TW201926386 A TW 2019263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ember
base
lower sleeve
key switch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5658B (zh
Inventor
楊宸
劉家宏
王勇智
謝育群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1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5658B/zh
Priority to US16/128,524 priority patent/US10572018B2/en
Priority to US16/129,813 priority patent/US1086664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5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56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6386A/zh
Priority to US16/708,465 priority patent/US10795447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57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pre-assembled groups of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 H01H13/8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characterised by tactile feedback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28Tactile feedback alter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32Actuators adjus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Spiral sp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開關,可利用調整方法改變其按壓手感。該按鍵開關包含有一基座、一上蓋、一上套筒件、一鍵帽、一下套筒件以及一復位元件。該基座具有一電極模組。該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該上套筒件活動設置於該上蓋,且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可與該鍵帽連接部結合。該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垂直側面與一第二垂直側面,該第一垂直側面與該第二垂直側面外形不同。該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

Description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按鍵開關與調整方法,尤指一種可提供手感狀態調整的按鍵開關及改變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方法。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符號或數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或是工業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結構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之電子產品與加工設備。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按鍵結構為了要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按鍵按壓手感(tactile feedback),因此必需設計不同規格的按鍵結構來供使用者選購;例如可包含:觸發彈臂與觸發接點之導通位置高低、按鍵按壓行程(travel distance)、按鍵預壓力(required actuation force)、按壓段落感(tactile或linear)、或按壓聲音回饋(clicky或non-clicky)等。亦即,現有機械式按鍵結構僅可提供固定的按壓手感,而無法供使用者自行調整按壓手感;因此當使用者需要不同的按鍵按壓手感時,就必需另外購買新鍵盤或把原有鍵盤上的舊按鍵結構移除,換上新按鍵結構;如此成本高昂,從而大大地限制了機械式按鍵結構之使用彈性與操作便利性。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提供手感狀態調整的按鍵開關及改變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方法,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揭露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一基座、一上蓋、一上套筒件、一下套筒件以及一復位元件。該基座具有一電極模組。該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該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且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可與該鍵帽連接部結合。該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垂直側面與一第二垂直側面,該第一垂直側面與該第二垂直側面外形不同。該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二垂直側面與該電極模組保持分離,該第一垂直側面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一垂直側面與該電極模組保持分離,該第二垂直側面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一基座、一上蓋、一上套筒件、一下套筒件以及一復位元件。該基座具有一彈臂單元。該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該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且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可與該鍵帽連接部結合。該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三垂直側面與一第四垂直側面,該第三垂直側面與該第四垂直側面外形不同。該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四垂直側面遠離該彈臂單元,該第三垂直側面對正該彈臂單元。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三垂直側面遠離該彈臂單元,該第四垂直側面對正該彈臂單元。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一基座、一上蓋、一上套筒件、一下套筒件以及一復位元件。該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該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一第一底面與一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低於該第二底面。該鍵帽可與該鍵帽連接部結合。該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頂面與一第二頂面,該第一頂面高於該第二頂面。該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上套筒件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與該基座間隙較小,使該復位元件具有一第一長度。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上套筒件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二頂面結合或該第二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與該基座間隙較大,使該復位元件具有一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一基座、一上蓋、一上套筒件、一下套筒件以及一復位元件。該基座具有一第一頂面與一第二頂面,該第一頂面高於該第二頂面。該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該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可與該鍵帽連接部結合。該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底面與一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低於該第二底面。該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基座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的上下運動具有一第一行程。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基座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二頂面結合或該第二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的上下運動具有一第二行程,該第二行程大於該第一行程。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用來改變一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方法。該鍵盤具有一控制單元與複數個按鍵開關,該鍵盤電連接於一電腦,一使用者可透過該鍵盤來操作該電腦所執行的一應用程式,該複數個按鍵開關可選擇性地被設定在一第一手感狀態與一第二手感狀態二者其中之一,該控制單元儲存一第一預設條件與一第二預設條件。該調整方法包含步驟偵測該一操作參數,當該操作參數滿足一第一預設條件時,該控制單元使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一手感狀態,以及當該操作參數滿足一第二預設條件時,該控制單元使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二手感狀態。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上套筒件與下套筒件之間設計凹凸結構,改變復位元件的預壓量,讓按鍵開關在相同觸發行程下能有不同反饋力的手感狀態;第二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與基座之間設計凹凸結構,改變下套筒件的可按壓深度,讓按鍵開關能自行調整其按壓行程以切換不同手感狀態;第三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的外表面設計不同斜面段差,讓按鍵開關在相同預壓量的條件能有不同的觸發行程;第四實施例的按鍵在下套筒件外對應電極模組的位置設計了阻力凸塊,阻力凸塊隨著下套筒件之左右旋轉可以碰觸或遠離電極模組,能造成無聲響無頓挫手感或無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第五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基座設計彈臂單元,在下套筒件外對應彈臂單元的位置設計了另一阻力凸塊,能造成無聲響無頓挫手感或有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第六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設計了兩種阻力凸塊,能造成有聲響有頓挫手感或無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鍵盤則是利用調整件以手動或自動方式來切換按鍵開關於不同的手感狀態。
請參閱第1圖與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鍵盤10之外觀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區域R之部份放大示意圖。鍵盤10具有複數個按鍵開關12以及調整件14,調整件14同時連結於複數個按鍵開關12。使用者可藉由移動調整件14,同時將複數個按鍵開關12在不同手感狀態之間切換。按鍵開關12具有多種實施態樣,可配合調整件14之操作,讓使用者判斷如何根據使用需求自行改變鍵盤10的按壓手感。
請參閱第3圖至第10圖,第3圖與第4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A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第5圖與第6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A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7圖與第8圖為第5圖所示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A在不同按壓狀態下沿著剖面線A-A’之剖視圖,第9圖與第10圖為第6圖所示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A在不同按壓狀態下沿著剖面線B-B’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A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或印刷電路板上,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具有鍵帽連接部28、第一底面30與第二底面32。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第一底面30低於第二底面32,意即第一底面30係自第二底面32向外突出。此外,下套筒件22具有第一頂面34與第二頂面36,且第一頂面34高於第二頂面36,意即第一頂面34相對於第二頂面36往外突出。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之外。因此,當使用者手動直接推壓各別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或間接由調整件14同時推動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時,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A之目的。
下套筒件22進一步具有第一垂直側面56以及第二垂直側面58,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二垂直側面58的外形不同。第一垂直側面56相連於第一段差斜面60,第二垂直側面58相連於第二段差斜面62,第一段差斜面60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大於第二段差斜面62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意即第一段差斜面60高於第二段差斜面62。當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抵靠第一垂直側面56或第二垂直側面58時,第二電極片52不與第一電極片50導通;彈片部54抵靠第一段差斜面60或第二段差斜面62的時候,第二電極片52才會和第一電極片50導通。
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6圖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與第5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一角度位置時,下套筒件22抵接上套筒件20,第一底面30與第一頂面34結合,第二底面32當然地不接觸第二頂面36,下套筒件22的底部與基座16的間隙較小,使復位元件26具有第一長度H1,此時彈片部54止抵於第一垂直側面56,如第9圖所示;如按鍵開關12A被按壓,復位元件26被相應壓縮,直到下套筒件22的底部接觸基座16才停止,彈片部54從第一垂直側面56移到第一段差斜面60,電極模組48被導通而發出按鍵開關12A的控制訊號,如第10圖所示。於此手感狀態下,按鍵開關12A僅能提供較短的按壓行程,且由於復位元件26有較大的預壓量,使用者要使按鍵開關12A開始向下移動需要施加較大力量,亦即按壓手感較重。
於第二角度位置時,下套筒件22抵接上套筒件20,第一底面30與第二頂面36結合,且第二底面32與第一頂面34結合,下套筒件22的底部與基座16的間隙較大,使復位元件26具有第二長度H2,此時彈片部54止抵於第二垂直側面58,如第7圖所示,第二長度H2大於第一長度H1。按鍵開關12A被按壓時,復位元件26受到相應壓縮,直到下套筒件22的底部接觸基座16才停止,彈片部54從第二垂直側面58移到第二段差斜面62,電極模組48被導通而發出按鍵開關12A的控制訊號,如第8圖所示。在此手感狀態下,按鍵開關12A可提供較長的按壓行程,復位元件26具有較小的預壓量,使用者要使按鍵開關12A開始向下移動需要施加較大力量。
由此可知,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係在上套筒件20的底端設計第一底面30與第二底面32,在下套筒件22的頂端設計對應的第一頂面34與第二頂面36,上套筒件20被上蓋18拘束而無法左右旋轉,因此下套筒件22旋轉時可改變上套筒件20和下套筒件22之間間距,使下套筒件22相對於基座16的初始高度不同,進而使復位元件26有不同預壓量以提供不同的按壓手感。下套筒件22在其外表面設計了配合第一角度位置的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一段差斜面60、以及配合第二角度位置的第二垂直側面58與第二段差斜面62,故能保持按鍵開關12A在不同角度位置都能提供相同的觸發行程。
請參閱第11圖至第18圖,第11圖與第1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B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第13圖與第14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B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15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B沿著剖面線C-C’之剖視圖,第16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B沿著剖面線D-D’之剖視圖,第17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B沿著剖面線E-E’之剖視圖,第18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B沿著剖面線F-F’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B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或印刷電路板上,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基座16’具有第一頂面64與第二頂面66,第一頂面64自第二頂面66向上突出,因此第一頂面64高於第二頂面66。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下套筒件22’具有第一底面68與第二底面70,第二底面70自第一底面68向內凹陷,意即第一底面68低於第二底面70。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具有鍵帽連接部28,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之外。因此,當使用者手動直接推壓各別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或間接由調整件14同時推動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時,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B之目的。
下套筒件22’進一步具有第一垂直側面56以及第二垂直側面58,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二垂直側面58的外形不同。第一垂直側面56相連於第一段差斜面60,第二垂直側面58相連於第二段差斜面62,第一段差斜面60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大於第二段差斜面62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意即第一段差斜面60高於第二段差斜面62。當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抵靠第一垂直側面56或第二垂直側面58時,第二電極片52不與第一電極片50導通;彈片部54抵靠第一段差斜面60或第二段差斜面62的時候,第二電極片52才會和第一電極片50導通。
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13圖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與第14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一角度位置時,下套筒件22’的第二底面70沒有對齊基座16’的第一頂面64;若是按鍵開關12B被按壓,下套筒件22’向下移動直到第一底面68止抵於第一頂面64而停止,彈片部54會從第二垂直側面58移到第二段差斜面62,讓電極模組48導通以觸發其開關,如第15圖與第16圖所示,因此下套筒件22’的上下運動具有第一行程S1。在第二角度位置時,下套筒件22’的第二底面70對齊基座16’的第一頂面64、且第一底面68對齊第二頂面66;當按鍵開關12B被按壓,下套筒件22’向下移動,直到第一底面68與第二頂面66結合以及第二底面70與第一頂面64結合才停止,彈片部54可從第一垂直側面56移到第一段差斜面60,電極模組48導通以觸發其開關,如第17圖與第18圖所示,下套筒件22’ 的上下運動具有第二行程S2,且第二行程S2大於第一行程S1。
第二實施例的按鍵開關12B在基座16’設計有高低落差的第一頂面64與第二頂面66、以及在下套筒件22’設計有第一底面68與第二底面70。下套筒件22’於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時,下套筒件22’與上套筒件20的間隙不會改變,只有下套筒件22’在下移時僅觸及第一頂面64、或可同時觸及第一頂面64與第二頂面66的變化;因此,第二實施例係藉由旋轉下套筒件22’改變按鍵開關12B的可按壓深度或按壓行程。
請參閱第19圖至第24圖,第19圖與第20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C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第21圖與第2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C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23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C沿著剖面線G-G’之剖視圖,第24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C沿著剖面線H-H’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C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或印刷電路板上,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可具有鍵帽連接部28、第一底面30與第二底面32。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第一底面30低於第二底面32,意即第一底面30係自第二底面32向外突出;然第一底面30和第二底面32係為選擇性設計,例如上套筒件20可不具有高低落差的兩底面,直接以同一平面對齊接觸下套筒件22”的頂端。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之外。因此,當使用者手動直接推壓各別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或間接由調整件14同時推動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時,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C之目的。
下套筒件22”進一步具有第一垂直側面56以及第二垂直側面58,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二垂直側面58的外形不同。第一垂直側面56相連於第一段差斜面60,第二垂直側面58相連於第二段差斜面62,第一段差斜面60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大於第二段差斜面62相對於主體部40之底部的距離,意即第一段差斜面60高於第二段差斜面62。當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抵靠第一垂直側面56或第二垂直側面58時,第二電極片52不與第一電極片50導通;彈片部54抵靠第一段差斜面60或第二段差斜面62的時候,第二電極片52才會和第一電極片50導通。
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22圖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與第21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一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C被按壓,彈片部54會從第一垂直側面56移到第一段差斜面60,造成電極模組48的導通而觸發按鍵開關12C,如第24圖所示;在第二角度位置,按鍵開關12C被按壓,彈片部54則是從第二垂直側面58移到第二段差斜面62,造成電極模組48的導通而觸發按鍵開關12C,如第23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中,按鍵開關12C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有相同的按壓深度行程,下套筒件22”之旋轉也不會影響復位元件26的預壓量,但是下套筒件22”的外表面有不同高度的斜面段差,第一角度位置的彈片部54,需在下套筒件22”的下移幅度較深(較低位置)時才會導通電極模組48,使用者需要按壓按鍵開關12C向下移動到最低位置才能輸出其控制訊號;第二角度位置彈片部54在下套筒件22”的下移幅度較淺(較高位置)時即可導通電極模組48,使用者僅需要使按鍵開關12C向下移動到中間位置就能輸出控制訊號,該中間位置高於該最低位置。
請參閱第25圖至第29圖,第25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D之元件爆炸圖,第26圖與第27圖分別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D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28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D沿著剖面線I-I’之剖視圖,第29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D沿著剖面線J-J’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D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或印刷電路板上,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具有鍵帽連接部28,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之外。因此,當使用者手動直接推壓各別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或間接由調整件14同時推動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時,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D之目的。
下套筒件22”進一步具有第一垂直側面56以及第二垂直側面58,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二垂直側面58的外形不同。第一垂直側面56具有阻力凸塊72,第二垂直側面58則是平坦面。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26圖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與第27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一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D被按壓,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上下移動,彈片部54在第一垂直側面56滑動會跨過阻力凸塊72才能導通電極模組48,如第28圖所示,意即電極模組48與阻力凸塊72作用而產生類似橡皮/金屬圓頂體(rubber/metal dome)崩潰(collapse)的頓挫手感;在第二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D被按壓使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上下移動,彈片部54在平坦的第二垂直側面58滑動,如第29圖所示,此時導通電極模組48不會產生頓挫手感。
請參閱第30圖至第34圖,第30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E之元件爆炸圖,第31圖與第3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與上套筒件20的按鍵開關12E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33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E沿著剖面線K-K’之剖視圖,第34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E沿著剖面線L-L’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E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或印刷電路板上,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基座16具有彈臂單元74,設置在基座16的內壁面。按鍵開關12E被按壓會使彈臂單元74受壓變形,按鍵開關12E被釋放後,彈臂單元74會回彈撞擊上蓋18產生聲響。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具有鍵帽連接部28,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之外。因此,當使用者手動直接推壓各別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或間接由調整件14同時推動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時,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E之目的。
下套筒件22”進一步具有第三垂直側面76以及第四垂直側面78,第三垂直側面76與第四垂直側面78的外形不同;舉例來說,第三垂直側面76具有阻力凸塊80,第四垂直側面78為平坦面。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31圖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與第32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一角度位置時,第三垂直側面76對正彈臂單元74,第四垂直側面78遠離彈臂單元74,按鍵開關12E被按壓會使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往下移動,阻力凸塊80碰撞彈臂單元74可產生頓挫手感;彈臂單元74橫越跨過阻力凸塊80而欲恢復原形時,彈臂單元74會撞擊上蓋18或基座16二者其中之一而產生撞擊聲響,如第33圖所示。
當下套筒件22”被轉到第二角度位置,第三垂直側面76遠離彈臂單元74,第四垂直側面78對正彈臂單元74,鍵12E被按壓而造成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往下移動時,彈臂單元74與平坦的第四垂直側面78保持分離,如第34圖所示,不會產生頓挫手感。由此可知,按鍵開關12E在第一角度位置的手感狀態是有聲響且有頓挫(tactile)手感的情況,在第二角度位置的手感狀態是無聲響且無頓挫(linear)手感的情況。
請參閱第35圖至第41圖,第35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按鍵開關12F之元件爆炸圖,第36圖與第37圖分別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移去上蓋18與上套筒件20的按鍵開關12F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第38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F沿著剖面線M-M’之剖視圖,第39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F沿著剖面線N-N’之剖視圖,第40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F沿著剖面線O-O’之剖視圖,第41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18的按鍵開關12F沿著剖面線P-P’之剖視圖。
按鍵開關12F包含基座16、上蓋18、上套筒件20、下套筒件22”、鍵帽24以及復位元件26。基座16設置在鍵盤10的底板,上蓋18設置在基座16上。基座16具有彈臂單元74,設置在基座16的內壁面。按鍵開關12F被按壓會使彈臂單元74受壓變形,按鍵開關12F被釋放後,彈臂單元74會急速撞擊上蓋18產生聲響。上套筒件20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上蓋18,下套筒件22”活動設置在基座16與上蓋18之間,且復位元件26設置在基座16與下套筒件22”之間。復位元件26用來向上推動下套筒件20。上套筒件20具有鍵帽連接部28,鍵帽連接部28可與鍵帽24相結合。
基座16具有限位柱38。下套筒件22”係包含主體部40以及推動部42,主體部40活動套接在限位柱上,且推動部42從主體部40之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基座16。因此,推動部42受外力推動時,例如使用者手動推壓或由調整件14推動,主體部40受推動部42牽引而能以限位柱38為中心軸左右旋轉。此外,上套筒件20進一步具有滑動部44,以可活動方式設置在上蓋18的滑槽46內。鍵帽24被按壓時,鍵帽24可通過滑動部44相對於上蓋18沿著垂直方向上下移動,並且滑槽46另具有防止上套筒件20相對上蓋18左右轉動之功用。
基座16還具有電極模組48,電極模組48包含第一電極片50以及第二電極片52。第一電極片50插設在基座16內的底部,第二電極片52貼附在基座16內的壁面且位於第一電極片50和下套筒件22’’之間。第二電極片52具有彈片部54,活動止抵於下套筒件22”。下套筒件22”沿著基座16的限位柱38上下移動時會與電極模組48發生干涉;換句話說,第二電極片52的彈片部54會隨著下套筒件22”的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第一電極片50,達到觸發按鍵開關12F之目的。
下套筒件22”可具有第一垂直側面56以及第二垂直側面58,第一垂直側面56與第二垂直側面58的外形不同。第一垂直側面56具有阻力凸塊72,第二垂直側面58則是平坦面。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36圖與第37圖所示的不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37圖所示的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F被按壓,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上下移動,彈片部54在第一垂直側面56滑動會跨過阻力凸塊72才能導通電極模組48,如第41圖所示,意即電極模組48與阻力凸塊72作用而產生頓挫手感;在第36圖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F被按壓使下套筒件22”沿著限位柱38上下移動,彈片部54在平坦的第二垂直側面58滑動,如第39圖所示,此時導通電極模組48不會產生頓挫手感。
下套筒件22”還可具有第三垂直側面76以及第四垂直側面78,第三垂直側面76與第四垂直側面78的外形不同;舉例來說,第三垂直側面76具有阻力凸塊80,第四垂直側面78為平坦面。下套筒件22”能相對基座16的限位柱38左右旋轉,以在第36圖與第37圖所示的不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於第36圖所示的角度位置時,第三垂直側面76對正彈臂單元74,第四垂直側面78遠離彈臂單元74,按鍵開關12F被按壓會使阻力凸塊80與彈臂單元74作用而產生頓挫手感;彈臂單元74橫越跨過阻力凸塊80而欲恢復原形時,彈臂單元74會撞擊上蓋18或基座16二者其中之一而產生撞擊聲響,如第38圖所示。於第37圖所示的角度位置時,按鍵開關12F被按壓過程中,彈臂單元74與平坦的第四垂直側面78保持分離,如第40圖所示,不會產生頓挫手感。
在第六實施例中,切換到第36圖所示角度位置的按鍵開關12F被按壓時的手感狀態係有聲響且有頓挫手感的情況,聲響與頓挫手感都是由阻力凸塊80與彈臂單元74作用而產生;切換到第37圖所示角度位置的按鍵開關12F被按壓時的手感狀態則是無聲響且有頓挫手感的情況,頓挫手感是由阻力凸塊72與電極模組48的彈片部54作用而產生。
請參閱第42圖,第4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改變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流程圖。鍵盤10係電連接於外部電腦(未繪製於圖中),使用者可透過鍵盤10來操作電腦所執行的應用程式。鍵盤10的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選擇性地被設定在第一手感狀態與第二手感狀態二者的其中之一。此外,鍵盤10的控制單元82預先儲存了第一預設條件與第二預設條件。關於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方法,首先執行步驟S420,控制單元82被致發以偵測來自電腦或鍵盤10的操作參數。接著,執行步驟S422,判斷操作參數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如滿足第一預設條件就執行步驟S424,控制單元82使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設定在第一手感狀態;如滿足第二預設條件則執行步驟S46,控制單元82使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設定在第二手感狀態。
操作參數可以有多種類型,其變化不限於下揭實施態樣所述,端視設計需求而定。舉例來說,操作參數可為電腦所執行視窗(active window)中的應用程式的類別,如文書應用程式或遊戲應用程式。第一預設條件係可定義文書應用程式(如: Microsoft Word)屬於第一類型,第二預設條件則可定義遊戲應用程式(如: Blizzard 鬥陣特工 Overwatch)屬於第二類型。這樣一來,當電腦執行應用程式屬於第一類型時,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第一手感狀態;當電腦執行應用程式屬於第二類型時,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該第二手感狀態。不同的手感狀態可涵蓋按壓行程、按壓反饋力、按壓觸發深度、按壓聲響、按壓阻力等因素的其中一個或多個組合,根據使用者操作應用程式所需的手感自行調整設計。
除此之外,操作參數也可以是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按壓頻率。第一預設條件係可定義為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按壓頻率大於預設值,如此當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按壓頻率大於預設值時,例如使用者快速或高頻地按壓按鍵開關12,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第一手感狀態;第二預設條件另可定義為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按壓頻率小於預設值,如此當複數個按鍵開關12的按壓頻率小於預設值時,表示使用者緩慢或偶爾才會點擊按鍵開關12,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第二手感狀態。
另外,操作參數還可以是複數個按鍵開關12於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例如第一預設條件係定義為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大於預設值,如此當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大於預設值時,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第一手感狀態;第二預設條件另可定義為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小於預設值,如此當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小於預設值時,複數個按鍵開關12被切換到第二手感狀態。
按鍵開關12的切換可由使用者手動進行,如第1圖所示,調整件14的孔洞卡合於每一個按鍵開關12的推動部42,使用者可自行撥動調整件14,將複數個按鍵開關12切換設定到第一手感狀態與第二手感狀態二者的其中之一。或者,鍵盤10另可配置驅動裝置84,例如電動馬達,當控制單元82偵測到操作參數滿足第一或第二預設條件時,便可透過驅動裝置84驅使調整件14移動,以將複數個按鍵開關12切換設定到第一手感狀態與第二手感狀態二者的其中之一。
綜上所述,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上套筒件與下套筒件之間設計凹凸結構,改變復位元件的預壓量,讓按鍵開關在相同觸發行程下能有不同反饋力的手感狀態;第二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與基座之間設計凹凸結構,改變下套筒件的可按壓深度,讓按鍵開關能自行調整其按壓行程以切換不同手感狀態;第三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的外表面設計不同斜面段差,讓按鍵開關在相同預壓量的條件能有不同的觸發行程;第四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外對應電極模組的位置設計了阻力凸塊,阻力凸塊隨著下套筒件之左右旋轉可以碰觸或遠離電極模組,能造成無聲響無頓挫手感或無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第五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基座設計彈臂單元,在下套筒件外對應彈臂單元的位置設計了另一阻力凸塊,能造成無聲響無頓挫手感或有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第六實施例的按鍵開關在下套筒件設計了兩種阻力凸塊,能造成有聲響有頓挫手感或無聲響有頓挫手感的不同手感狀態。鍵盤則是利用調整件以手動或自動方式來切換按鍵開關於不同的手感狀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鍵盤
12、12A、12B、12C、12D、12E、12F‧‧‧按鍵開關
14‧‧‧調整件
16、16’‧‧‧基座
18‧‧‧上蓋
20‧‧‧上套筒件
22、22’、22”‧‧‧下套筒件
24‧‧‧鍵帽
26‧‧‧復位元件
28‧‧‧鍵帽連接部
30‧‧‧第一底面
32‧‧‧第二底面
34‧‧‧第一頂面
36‧‧‧第二頂面
38‧‧‧限位柱
40‧‧‧主體部
42‧‧‧推動部
44‧‧‧滑動部
46‧‧‧滑槽
48‧‧‧電極模組
50‧‧‧第一電極片
52‧‧‧第二電極片
54‧‧‧彈片部
56‧‧‧第一垂直側面
58‧‧‧第二垂直側面
60‧‧‧第一段差斜面
62‧‧‧第二段差斜面
64‧‧‧第一頂面
66‧‧‧第二頂面
68‧‧‧第一底面
70‧‧‧第二底面
72‧‧‧阻力凸塊
74‧‧‧彈臂單元
76‧‧‧第三垂直側面
78‧‧‧第四垂直側面
80‧‧‧阻力凸塊
82‧‧‧控制單元
84‧‧‧驅動裝置
R‧‧‧區域
H1‧‧‧第一長度
H2‧‧‧第二長度
S1‧‧‧第一行程
S2‧‧‧第二行程
步驟S420、S422、S424、S426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鍵盤之外觀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標示區域之部份放大示意圖。 第3圖與第4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按鍵開關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 第5圖與第6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7圖與第8圖為第5圖所示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按壓狀態下沿著剖面線A-A’之剖視圖。 第9圖與第10圖為第6圖所示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按壓狀態下沿著剖面線B-B’之剖視圖。 第11圖與第1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按鍵開關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 第13圖與第14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15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C-C’之剖視圖。 第16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D-D’之剖視圖。 第17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E-E’之剖視圖。 第18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F-F’之剖視圖。 第19圖與第20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按鍵開關於不同視角之元件爆炸圖。 第21圖與第2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23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G-G’之剖視圖。 第24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H-H’之剖視圖。 第25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按鍵開關之元件爆炸圖。 第26圖與第27圖分別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28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I-I’之剖視圖。 第29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J-J’之剖視圖。 第30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按鍵開關之元件爆炸圖。 第31圖與第32圖分別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33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K-K’之剖視圖。 第34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L-L’之剖視圖。 第35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按鍵開關之元件爆炸圖。 第36圖與第37圖分別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移去上蓋的按鍵開關在不同手感狀態之示意圖。 第38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M-M’之剖視圖。 第39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N-N’之剖視圖。 第40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O-O’之剖視圖。 第41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具有上蓋的按鍵開關沿著剖面線P-P’之剖視圖。 第4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改變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流程圖。

Claims (30)

  1. 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電極模組; 一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 一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連接部可與該鍵帽結合; 一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垂直側面與一第二垂直側面,該第一垂直側面與該第二垂直側面外形不同;以及 一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二垂直側面與該電極模組保持分離,該第一垂直側面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一垂直側面與該電極模組保持分離,該第二垂直側面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第一垂直側面具有一第一段差斜面,該第二垂直側面具有一第二段差斜面,該第一段差斜面高於該第二段差斜面,使得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電極模組在下套筒件位於較低位置時導通,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電極模組在下套筒件位於較高位置時導通。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第一垂直側面具有一阻力凸塊,該第二垂直側面係為一平坦面,使得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電極模組與該阻力凸塊作用而產生一頓挫手感,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電極模組於平坦面上滑動而未產生該頓挫手感。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限位柱,該下套筒件包含有: 一主體部,活動套接在該限位柱;以及 一推動部,從該主體部之一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該基座,該推動部受一外力推動以牽引該主體部左右旋轉。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上套筒件具有一滑動部,活動設置於該上蓋之一滑槽內,用以防止該上套筒件相對於該上蓋之左右轉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電極模組包含有: 一第一電極片,設置在該基座內;以及 一第二電極片,間隔於該第一電極片,該第二電極片具有一彈片部,該彈片部活動止抵於該下套筒件,隨著該下套筒件之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該第一電極片。
  7. 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彈臂單元; 一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 一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連接部可與該鍵帽結合; 一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三垂直側面與一第四垂直側面,該第三垂直側面與該第四垂直側面外形不同;以及 一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四垂直側面遠離該彈臂單元,該第三垂直側面對正該彈臂單元;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第三垂直側面遠離該彈臂單元,該第四垂直側面對正該彈臂單元。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第三垂直側面具有一阻力凸塊,該第四垂直側面係為一平坦面,使得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彈臂單元與該阻力凸塊作用而產生一頓挫手感,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該彈臂單元與該平坦面保持分離而未產生該頓挫手感。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當該彈臂單元橫越跨過該阻力凸塊而欲恢復原形時,該彈臂單元會撞擊該上蓋與該基座二者其中之一而產生一撞擊聲響。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限位柱,該下套筒件包含有: 一主體部,活動套接在該限位柱;以及 一推動部,從該主體部之一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該基座,該推動部受一外力推動以牽引該主體部左右旋轉。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上套筒件具有一滑動部,活動設置於該上蓋之一滑槽內,用以防止該上套筒件相對於該上蓋之左右轉動。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電極模組,該下套筒件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電極模組包含有: 一第一電極片,設置在該基座內;以及 一第二電極片,間隔於該第一電極片,該第二電極片具有一彈片部,該彈片部活動止抵於該下套筒件,隨著該下套筒件之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該第一電極片。
  14. 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 一基座; 一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 一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一第一底面與一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低於該第二底面,該鍵帽連接部可與該鍵帽結合; 一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頂面與一第二頂面,該第一頂面高於該第二頂面;以及 一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上套筒件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與該基座間隙較小,使該復位元件具有一第一長度;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上套筒件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二頂面結合或該第二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與該基座間隙較大,使該復位元件具有一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具有一限位柱,該下套筒件包含有: 一主體部,活動套接在該限位柱;以及 一推動部,從該主體部之一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該基座,該推動部受一外力推動以牽引該主體部左右旋轉。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上套筒件具有一滑動部,活動設置於該上蓋之一滑槽內,用以防止該上套筒件相對於該上蓋之左右轉動。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具有一電極模組,該下套筒件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電極模組包含有: 一第一電極片,設置在該基座內;以及 一第二電極片,間隔於該第一電極片,該第二電極片具有一彈片部,該彈片部活動止抵於該下套筒件,隨著該下套筒件之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該第一電極片。
  19.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具有一彈臂單元,該下套筒件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會與該彈臂單元發生干涉。
  20. 一種按鍵開關,可與一鍵帽結合,該按鍵開關包含有: 一基座,該基座具有一第一頂面與一第二頂面,該第一頂面高於該第二頂面; 一上蓋,設置在該基座上; 一上套筒件,以可上下移動方式設置於該上蓋,該上套筒件具有一鍵帽連接部,該鍵帽連接部可與該鍵帽結合; 一下套筒件,活動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上蓋之間,該下套筒件能相對該基座左右旋轉以在一第一角度位置與一第二角度位置之間切換,該下套筒件具有一第一底面與一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低於該第二底面;以及 一復位元件,設置在該基座與該下套筒件之間,用以向上推動該下套筒件;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一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基座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的上下運動具有一第一行程; 其中,當該下套筒件在該第二角度位置且抵接於該基座時,該第一底面與該第二頂面結合或該第二底面與該第一頂面結合,該下套筒件的上下運動具有一第二行程,該第二行程大於該第一行程。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限位柱,該下套筒件包含有: 一主體部,活動套接在該限位柱;以及 一推動部,從該主體部之一表面往外延伸而部份突出於該基座,該推動部受一外力推動以牽引該主體部左右旋轉。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上套筒件具有一滑動部,活動設置於該上蓋之一滑槽內,用以防止該上套筒件相對於該上蓋之左右轉動。
  23.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電極模組,該下套筒件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會與該電極模組發生干涉。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電極模組包含有: 一第一電極片,設置在該基座內;以及 一第二電極片,間隔於該第一電極片,該第二電極片具有一彈片部,該彈片部活動止抵於該下套筒件,隨著該下套筒件之上下移動而接觸或分離該第一電極片。
  25.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按鍵開關,其中該基座另具有一彈臂單元,該下套筒件沿著該基座上下移動時會與該彈臂單元發生干涉。
  26. 一種用來改變一鍵盤按壓手感的調整方法,該鍵盤具有一控制單元與複數個按鍵開關,該鍵盤電連接於一電腦,一使用者可透過該鍵盤來操作該電腦所執行的一應用程式,該複數個按鍵開關可選擇性地被設定在一第一手感狀態與一第二手感狀態二者其中之一,該控制單元儲存一第一預設條件與一第二預設條件,該調整方法包含步驟: 偵測該一操作參數; 當該操作參數滿足一第一預設條件時,該控制單元使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一手感狀態;以及 當該操作參數滿足一第二預設條件時,該控制單元使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二手感狀態。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調整方法,其中該鍵盤更包含一驅動裝置與一調整件,該調整件同時連結於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驅動裝置來驅動該調整件移動,以同時設定該複數個按鍵開關在該第一手感狀態與該第二手感狀態二者其中之一。
  28. 如請求項26所述之調整方法,其中該操作參數為該電腦所執行該應用程式的類別,該第一預設條件係該應用程式屬於一第一類型,該第二預設條件係該應用程式屬於一第二類型,如此當該電腦執行應用程式屬於該第一類型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一手感狀態;當該電腦執行應用程式屬於該第二類型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二手感狀態。
  29. 如請求項26所述之調整方法,其中該操作參數為該複數個按鍵開關的按壓頻率,該第一預設條件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的按壓頻率大於一預設值,如此當該複數個按鍵開關的按壓頻率大於一預設值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一手感狀態,該第二預設條件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的按壓頻率小於該預設值,如此當該複數個按鍵開關的按壓頻率小於該預設值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二手感狀態。
  30. 如請求項26所述之調整方法,其中該操作參數為該複數個按鍵開關於一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該第一預設條件係於該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大於一預設值,如此當該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大於該預設值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一手感狀態;該第二預設條件係於該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小於該預設值,如此當該預定時段內的按壓次數小於該預設值時,該複數個按鍵開關被設定在該第二手感狀態。
TW106141570A 2017-11-29 2017-11-29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TWI655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1570A TWI655658B (zh) 2017-11-29 2017-11-29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US16/128,524 US10572018B2 (en) 2017-11-29 2018-09-12 Keyswitch with adjustable tactile feedback
US16/129,813 US10866640B2 (en) 2017-11-29 2018-09-13 Adjusting method applied to a keyswitch for adjusting tactile feedback
US16/708,465 US10795447B2 (en) 2017-11-29 2019-12-10 Keyswitch with adjustable tactile feedba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1570A TWI655658B (zh) 2017-11-29 2017-11-29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5658B TWI655658B (zh) 2019-04-01
TW201926386A true TW201926386A (zh) 2019-07-01

Family

ID=6663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570A TWI655658B (zh) 2017-11-29 2017-11-29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10572018B2 (zh)
TW (1) TWI655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5658B (zh) 2017-11-29 2019-04-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USD900101S1 (en) * 2018-05-02 2020-10-27 Logitech Europe S.A. Keyboard
US10937610B2 (en) 2018-06-22 2021-03-02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keyswitches having adjustable tactile feedback members
US10930451B2 (en) 2018-06-22 2021-02-23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with adjustable tactile feedback
TWI756626B (zh) * 2020-02-06 2022-03-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及鍵盤
TWI745965B (zh) 2020-05-15 2021-11-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及其按鍵與調整機構
US11437994B2 (en) * 2020-12-28 2022-09-06 Pixart Imaging Inc. Touch sensor and keyboard using the same
WO2022170428A1 (en) * 2021-02-09 2022-08-18 Zeal Generation Inc. Multi-mode mechanical keyboard switch
KR102391621B1 (ko) * 2021-10-29 2022-04-28 주식회사 엠스톤글로벌 소음 방지용 키보드
CN116230437A (zh) * 2021-12-06 2023-06-06 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0856A (en) * 1987-07-24 1990-08-21 Judco Manufacturing, Inc. Push-button switch with momentary-on feature
US4849852A (en) * 1988-09-30 1989-07-18 Alps Electric (U.S.A.), Inc. Variable capacitance push-button switch
JP2004281291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押し釦
US20080106523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Conrad Richard H Ergonomic lift-cli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home switches on computer input devices
US20120092263A1 (en) * 2009-10-15 2012-04-19 Pacinian Corporation Haptic keyboard featuring a satisfying tactile keypress experience
US8446264B2 (en) * 2010-07-21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waterproof keypad
US8735755B2 (en) * 2011-03-07 2014-05-2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keyswitch technologies
CN102880297A (zh) 2011-07-14 2013-01-1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键盘
JP2015005053A (ja) * 2013-06-19 2015-01-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TWI578359B (zh) 2013-07-24 2017-04-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鍵盤及其力反饋方法
JP5729498B1 (ja) * 2014-02-07 2015-06-0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照光式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US20170115745A1 (en) * 2014-04-11 2017-04-2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hape-changing keyboard
JP2016133913A (ja) * 2015-01-16 2016-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TWI587342B (zh) 2015-08-13 2017-06-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JP6100355B1 (ja) * 2015-12-15 2017-03-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キーボード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607476B (zh) * 2016-02-03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TW201730719A (zh) * 2016-02-24 2017-09-0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距離感測功能的按鍵與鍵盤
TWI571691B (zh) 2016-04-22 2017-02-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組裝式鍵盤及組裝式按鍵
TWI581290B (zh) * 2016-07-01 2017-05-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及其開關
TWI607477B (zh) * 2016-09-13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
TW201818440A (zh) * 2016-11-15 2018-05-16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夠反饋按壓深度的按鍵及其鍵盤
TW201836216A (zh) * 2017-03-24 2018-10-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DE102017220780B3 (de) * 2017-11-21 2019-02-2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astschalter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Tastschalter
TWI655658B (zh) 2017-11-29 2019-04-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TWI632576B (zh) * 2017-12-04 2018-08-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開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72018B2 (en) 2020-02-25
US20190164703A1 (en) 2019-05-30
US20200117277A1 (en) 2020-04-16
TWI655658B (zh) 2019-04-01
US10795447B2 (en) 2020-10-06
US20190163273A1 (en) 2019-05-30
US10866640B2 (en)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658B (zh)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TWI632576B (zh)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開關
TWI607477B (zh)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
TWI581290B (zh) 可調整按壓手感之按鍵及其開關
TWI607476B (zh) 按鍵結構
TWI623953B (zh) 鍵盤
EP3335234B1 (en) Key assemblies, keyboard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key assembly
WO2017028702A1 (zh) 一种键盘开关
TW201822235A (zh) 多段式輸入裝置
TW202203273A (zh) 按鍵開關及其復位組件
TW201916082A (zh) 按鍵結構
CN108305806B (zh) 按键及其按键开关
TW201804495A (zh) 鍵盤
CN110504114B (zh) 按键结构
TWI699805B (zh) 按鍵結構
TWI690961B (zh) 按鍵
TWI711065B (zh) 具有震動功能之鍵盤
CN109390177B (zh) 具有按压段落感的薄型按键
CN110071004B (zh) 键盘装置
TWI663616B (zh) 按鍵開關及其按鍵
TW201916074A (zh) 機械式按鍵結構
CN107369584B (zh) 按键结构
US9141203B2 (en) Key free mouse device
CN109509667B (zh) 按键结构
CN110888541B (zh) 鼠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