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6302A -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6302A
TW201926302A TW107139362A TW107139362A TW201926302A TW 201926302 A TW201926302 A TW 201926302A TW 107139362 A TW107139362 A TW 107139362A TW 107139362 A TW107139362 A TW 107139362A TW 201926302 A TW201926302 A TW 2019263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line
electrode
emitting device
substr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2588B (zh
Inventor
李臣馥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6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6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58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79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F21Y2115/15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41Short-circuit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OLED發光裝置,其能夠補償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同時通過增大開口率來提高光提取效率。為此目的,該OLED發光裝置省略輔助線,並且替代輔助線,包括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以確保低電阻。結果,該OLED發光裝置可以補償該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發光而不會由於電流下降而降低亮度。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OLED發光裝置,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能夠通過增大開口率補償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同時提高光提取效率的OLED發光裝置。
目前,螢光燈和白熾燈主要用作發光裝置。白熾燈具有能源效率非常低的問題,儘管其具有高演色性指數;並且螢光燈具有低演色性指數和含汞導致環境污染的問題,儘管其具有良好的能量效率。
因此,已經提出發光二極體(LED)作為能夠代替螢光燈或白熾燈的發光裝置。此種發光二極體由無機發光材料形成,並且其發光效率在藍色波長中具有最大值,並且朝向具有最高可見度的紅色波長和綠色波長減小。因此,藉由組合紅色LED與綠色LED和藍色LED來獲得白光的方法存在發光效率降低的問題。由於每個LED的發射峰的寬度小,這種方法還存在演色性降低的問題。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已經提出了一種發光裝置,其配置為通過藍色LED與黃色磷光體的組合來發射白光,而非以紅色LED與綠色LED與藍色LED組合。這是由於藍色LED具有高發光效率,且磷光體在藍色LED的藍色光的照射下會發射黃光,因此過藍色LED與黃色磷光體的組合來發射白光的方法,比使用具有低發光效率的綠色LED更有效率。
然而,這種配置為通過藍色LED與黃色磷光體的組合發射白光的發光裝置,由於黃色磷光體的低發光效率而具有有限的發光效率。
為了解決發光效率降低的問題,已經提出了一種OLED發光裝置,其使用由有機發光材料形成的有機發光裝置。一般而言,與無機發光裝置相比,有機發光裝置在綠色和紅色波長區域中具有相對良好的發光效率。另外, 與無機發光裝置相比,由於在藍色、紅色和綠色波長區域中相對寬的發射峰值,此種有機發光裝置表現出改善的演色性,因此可以發出類似於太陽光的光。
這種有機發光裝置包括陽極、陰極和設置在陽極與陰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此處,由於陽極與陰極之間的距離小,因此這種用於發光裝置的有機發光裝置很容易由於異物的滲透而產生針孔。另外,由於裂縫的產生、有機發光裝置的階梯狀內部結構和堆疊層的粗糙度,陽極可能直接接觸陰極,導致陽極和與極之間的短路。此外,當有機發光層的厚度由於在有機發光層的形成期間的製程失敗或製程誤差而小於預定值時,也可能引起陽極與陰極之間的短路。
當在發光裝置中陽極與陰極之間發生短路時,短路區域形成低電阻電流路徑。結果,電流僅在短路區域中流動,並且很少或沒有電流流過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他區域,從而導致有機發光裝置在發射輸出上的減少,或有機發光裝置的發射故障。
結果,來自發光裝置的光具有低於預定值的亮度,導致發光裝置的品質惡化或發光裝置的故障。另外,與短路區域對應的像素成為缺陷像素,導致發光裝置的品質惡化。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OLED發光裝置,其能夠補償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同時通過增大開口率來提高光提取效率。
為此,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一第二輔助線,連接至該第一輔助線並設置在該基板上;一保護層,覆蓋具有設置在其上的該第一輔助線和該第二輔助線的該基板,該保護層具有部分地露出該第一輔助線的一通孔;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保護層上,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通孔連接到該第一輔助線,並具有部分地露出保護層的一開口;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代替輔助線,以確保低電阻,同時維持短路防止電阻(short circuit-prevention resistance)。
結果,OLED發光裝置可以補償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從而當實施作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發光而不會由於電流下降而降低亮度。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OLED發光裝置省略輔助線以增加開口率,並且替代輔助線,包括設置在每個像素的一側的第一輔助線和具有小的線寬的第二輔助線,該第二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該像素內以連接到該第一輔助線。
結果,根據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可以使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來補償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電阻,同時通過省略輔助線來防止開口率的降低。
另外,除了與通孔對應的部分之外,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的整個區域可以由保護層穩定地保護,從而提高OLED發光裝置的可靠性。
此外,由於施加到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施加到第一電極,可以通過設置為圍繞像素的第一電極的開口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具有足夠細長的形狀。
結果,通過設計改變第一電極的開口,可以產生具有期望幅度的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發生短路時,防止電流僅在短路區域中流動。
此外,根據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替換輔助線來補償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同時保持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的發光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導致亮度降低。
結果,在根據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中,由於省略輔助線且替代輔助線,將第一輔助線僅設置在像素的一側,且具有相當小的線寬的第二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像素內,因此非發光區域可以限於設置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的區域。
因此,根據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允許光也從其中將形成輔助線的區域發射,從而具有增加的開口率。
根據本發明,該OLED發光裝置省略輔助線以增加開口率,並且替代輔助線,包括設置在每個像素的一側的第一輔助線和具有小的線寬的第二輔助線,該第二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像素內以連接到第一輔助線。
結果,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可以使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來補償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電阻,同時通過省略輔助線來防止開口率的降低。
另外,在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中,由於施加到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施加到第一電極,可以通過設置為圍繞像素的第一電極的開口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具有足夠細長的形狀。
結果,在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中,通過設計改變第一電極的開口,可以產生具有期望幅度的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發生短路時,防止電流僅在短路區域中流動。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替換輔助線來補償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同時保持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的發光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導致亮度降低。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多條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該基板上;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基板上並具有一開口,該等輔助線與該第一電極接觸;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在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一保護層,設置在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上,該基板具有設置在其上的該輔助線,該保護層具有部分地露出該輔助線的一通孔;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保護層上,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通孔連接到該輔助線,並具有部分地露出該保護層的一開口;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100‧‧‧OLED發光裝置
110‧‧‧基板
115‧‧‧緩衝層
120‧‧‧輔助線
125‧‧‧保護層
130‧‧‧第一電極
132‧‧‧電阻圖案
135‧‧‧開口
140‧‧‧有機發光層
150‧‧‧第二電極
160‧‧‧封裝層
162‧‧‧黏著層
164‧‧‧基底層
200‧‧‧OLED發光裝置
210‧‧‧基板
215‧‧‧緩衝層
222‧‧‧第一輔助線
224‧‧‧第二輔助線
230‧‧‧第一電極
232‧‧‧電阻圖案
235‧‧‧開口
240‧‧‧有機發光層
250‧‧‧第二電極
260‧‧‧封裝層
262‧‧‧黏著層
264‧‧‧基板層
E‧‧‧有機發光裝置
P‧‧‧單位像素、像素
TH‧‧‧通孔
從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徵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2是圖1之A部分的放大平面圖;圖3是沿圖2之III-I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5是根據第二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單位像素的平面圖;圖6是沿圖5之VI-V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圖7至圖10是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以及圖11至圖14是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的剖面圖。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於以下實施例,並且可能以不同方式實施,給出實施例是為了提供對本發明的完整揭露,並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提供對本發明的透徹理解。將省略對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主題的已知功能和結構的描述。在整篇說明書中,相同的組件將由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
現在,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例示性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2是圖1之A部分的放大平面圖;以及圖3是沿圖2之III-III'線所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1至圖3,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包括設置在基板110上的緩衝層115;以及設置在緩衝層115上的有機發光裝置E。
有機發光裝置E包括:設置在緩衝層115上的第一電極130;設置在第一電極130上的有機發光層140;以及設置在有機發光層140上的第二電極150。在具有此種結構的OLED發光裝置100中,當信號施加到有機發光裝置E的第一電極130和第二電極150時,有機發光層140發光,因此可以實現在整個基板110上發光。
此處,輔助線120以矩陣形式佈置在基板110上。輔助線120由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形成,以允許均勻的電壓施加到設置在整個基板110上的第一電極130,因此OLED發光裝置100即使在實施為大型發光裝置時,也可以發出具有均勻亮度的光。輔助線120可以設置在緩衝層115與第一電極130之間,以直接接觸第一電極130。
第一電極130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並且有利地透射穿過其中的發射光。然而,第一電極130具有高電阻的缺點。因此,當OLED發光裝置100實施為大面積發光裝置時,由於透明導電材料的高電阻,電流在寬廣主動區域中的擴散不均勻。這種不均勻的電流擴散使得大型OLED發光裝置100難以發出具有均勻亮度的光。
輔助線120以矩陣形式佈置在整個基板110上,以允許均勻的電壓施加到基板110上的第一電極130,因此大型OLED發光裝置100可以發出具有均勻亮度的光。
為此目的,輔助線120較佳具有5μm或更大的線寬,更佳具有5μm至50μm的線寬。輔助線120可以由選自Al、Au、Cu、Ti、W、Mo、Cr、以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種形成。輔助線120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
雖然輔助線120在此說明為設置在第一電極130的下表面上,但應當理解到,本發明不限於此,輔助線120可以設置在第一電極130的上表面上。
基板110可以通過以矩陣形式佈置的輔助線120劃分為複數個單位像素P。由於輔助線120具有比第一電極130低很多的電阻,因此第一電極130的電壓通過輔助線120施加到第一電極130,而非直接地施加到第一電極130。以此方式,形成在整個基板110上的第一電極130可以通過輔助線120劃分成複數個像素P。
保護層125設置在第一電極130上。具體而言,保護層125設置在第一電極130上以覆蓋輔助線120。
由於輔助線120由不透明金屬形成,因此光不從形成輔助線120的區域發射。因此,保護層125僅形成在第一電極13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輔助線120則設置在第一電極130之下,因此可以僅從像素的發光區域發射光。換言之,保護層125僅形成在每個像素P的中心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
另外,保護層125可以形成為圍繞輔助線120,以減少由輔助線120引起的表面粗糙度,使得有機發光層140和第二電極150可以以穩定的方式依序堆疊而不會斷開。
為此目的,保護層125可以由無機材料形成,例如SiOx或SiNx。替代地,保護層125可以由諸如光丙烯酸(photoacryl)的有機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包含無機層和有機層的複數個層構成。
有機發光層140和第二電極150依序地設置在第一電極130和保護層125上。
有機發光層140可以由發射白光的有機發光材料形成。例如,有機發光層140可以由藍色有機發光層、紅色有機發光層和綠色有機發光層組成。或者,有機發光層140可以具有包含藍色發光層和黃-綠色發光層的串聯結構。然而,應當理解到,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有機發光層140可以用各種方式配置。
雖然未顯示於圖中,但是有機發光裝置E可以進一步包括:分別將電子和電洞注入到有機發光層140中的電子注入層和電洞注入層;將注入的電子和電洞傳輸到有機發光層140的電子傳輸層和電洞傳輸層;以及電荷產生層,其產生諸如電子和電洞的電荷。
有機發光層140可以由一種分別從電洞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接收電洞和電子以通過電洞和電子的再結合在可見區域中發光的材料形成。特別是,為一種具有良好螢光或磷光的量子效率的材料。該材料的示例可包括:8-羥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鋁錯合物、咔唑(carbazole)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dimerized styryl)化合物、BAlq、10-羥基苯並喹啉-金屬(10-hydroxybenzoquinoline)化合物、苯並噁唑(benzoxazole)、苯並噻唑(benzthiazole)和苯並咪唑(benzimidazole)化合物,以及聚(伸苯[伸]乙烯)(poly(p-phenylene vinylene),PPV),但不限於此。
第二電極150可以由諸如Ca、Ba、Mg、Al或Ag的金屬、或其合金形成。
第一電極130、有機發光層140和第二電極150構成有機發光裝置E。此處,第一電極130是有機發光裝置E的陽極,第二電極150是有機發光裝置E的陰極。當在第一電極130與第二電極150之間施加電壓時,電子和電洞分別從第二電極150和第一電極130注入到有機發光層140中,從而在有機發光層140中 產生激子。隨著激子衰變,產生與有機發光層140的最低未佔分子軌域(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和最高佔據分子軌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之間的能量差相對應的光,並朝向基板110發射。
另外,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可以進一步包括封裝層160,覆蓋在基板110上的第二電極150,該基板110具有形成於其上的有機發光裝置E。
封裝層160可以包括黏著層162和設置在黏著層162上的基板層164。以此種方式,封裝層160設置在其上具有有機發光裝置E的基板110上,使得OLED發光裝置100可以由附接到黏著層162的基板層164密封。
此處,黏著層162可以由光固化黏合劑或熱固性黏合劑形成。基板層164用於防止水分或空氣從外部滲透,並且可以由任何材料形成,只要該材料可以執行此功能即可。例如,基板層164可以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金屬材料,例如鋁箔、Fe-Ni合金,或是Fe-Ni-Co合金。
參照圖2和圖3,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中,第一電極130設置在由以矩陣形式佈置的輔助線120界定的像素P內,並且輔助線120通過具有相對高電阻的電阻圖案132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極130。
因此,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中,施加到輔助線120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132施加到第一電極130。因此,當第一電極130的開口135設置為圍繞像素P時,可以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132可以足夠長。結果,通過第一電極130的開口135的設計變化,可以創造具有期望大小的短路防止電阻。
也就是說,第一電極130的開口135設置為圍繞像素P以界定具有細長形狀的電阻圖案132,其中電阻圖案132是第一電極130的一部分。施加到輔助線120的信號通過電阻圖案132施加到第一電極130。
以此種方式,藉由部分地去除設置在輔助線120和基板110上方的第一電極130來提供開口135,由此可以提供由與第一電極130相同的材料形成的電阻圖案132。
結果,在根據本發明的OLED發光裝置中,通過設計改變第一電極的開口,可以產生具有期望幅度的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發生短路時,防止電流僅在短路區域中流動。
然而,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中,由於不從設置有輔助線120、第一電極130的開口135和電阻圖案132的區域發射光,所以這些區域被覆蓋有保護層125,從而導致OLED發光裝置100的總開口率降低。
特別是,由於需要電阻圖案132以具有預定的寬度和長度來獲得預定的電阻值,所以需要電阻圖案132以佔據像素P內的特定區域,而與像素P的面積無關。結果,與不具有短路防止電阻的OLED發光裝置相比,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的開口率減小約8.5%。
因此,當OLED發光裝置100實施為具有小像素尺寸的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OLED發光裝置的開口率可以降低到預定值以下,從而導致OLED發光裝置100的品質失敗。
換言之,使用第一電極130的開口135和電阻圖案132產生短路防止電阻可以降低像素P的開口率,導致難以製造高解析度OLED發光裝置。
如果去除基板110上的輔助線120以克服開口率的減少,則發光的均勻性會由於第一電極130的高電阻而減少,該第一電極130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並且設置在基板110的整個表面上。
為了解決此問題,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省略輔助線以增加開口率,並且替代輔助線,包括第一輔助線,設置在每個像素的一側;以及第二輔助線,具有小的線寬且以矩陣形式設置在像素內以連接到第一輔助線。
結果,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可以使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來補償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電阻,同時通過省略輔助線來防止開口率的降低。
現在,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平面圖;圖5是根據第二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單位像素的平面圖;以及圖6是沿圖5之VI-VI'線所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4至圖6,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包括設置在基板210的整個表面上的緩衝層215;以及設置在緩衝層215上的第一輔助線222。
基板210可以由透明玻璃形成。替代地,基板210可以由具有可撓性的聚合物材料形成。
緩衝層215用於阻擋水分或空氣從下方滲透。為此目的,緩衝層215可以由無機材料形成,例如SiOx或SiNx。可以省略緩衝層215。
第一輔助線222設置在基板210上的緩衝層215上。因此,緩衝層215設置在基板210與第一輔助線222之間、且在基板210與第二輔助線224之間。
第二輔助線224設置在基板210上的緩衝層215上,以連接到第一輔助線222。第二輔助線224以交叉矩陣的形式設置在基板上的像素P內。
較佳地,第二輔助線224的線寬小於或等於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輔助線120(圖2)的線寬的兩倍。更佳地,第二輔助線224具有1μm至3μm的線寬。如果第二輔助線224的線寬小於1μm,則即使開口率增加,也難以降低第一電極230的電阻。如果第二輔助線224的線寬超過3μm,則可以增加第二輔助線224所佔據的面積,並且可以減少在像素中的發光區域,從而導致開口率的降低。
此處,第一輔助線222設置在與第二輔助線224相同的層上,並且由與第二輔助線224相同的金屬材料形成。因此,第一輔助線222在同一層上一體地連接到第二輔助線224。然而,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可以設置在不同的層上。
保護層225覆蓋具有設置在其上的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基板210,並且具有部分地露出第一輔助線222的通孔TH。此處,第一輔助線222通過通孔TH在其至少一半的區域上露出,並且直接接觸有機發光裝置E的第一電極230。保護層225形成在像素的發光區域中。
保護層225可以由無機材料形成,例如SiOx或SiNx。替代地,保護層225可以由諸如光丙烯酸光固化丙烯酸(photoacryl)的有機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包括無機層和有機層的複數個層構成。
以此方式,除了與通孔TH對應的部分之外,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整個區域可以由保護層225穩定地保護,從而提高OLED發光裝置200的可靠性。
具體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替代輔助線,補償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230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的發光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導致亮度降低。
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中的每一個較佳由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形成,以補償第一電極230的高薄膜電阻。具體地,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每一條可以由選自Al、Au、Cu、Ti、W、Mo、以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種形成。
特別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第一輔助線222可以具有比第二輔助線224更厚的厚度,以防止當OLED發光裝置200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由於電流下降而導致的亮度降低。
因此,第一輔助線222可以具有第一厚度,而第二輔助線224可以具有小於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較佳地,第二厚度是第一厚度的20%至60%。如果第二厚度小於第一厚度的20%,則難以降低第一電極230的電阻。如果第二厚度超過第一厚度的60%,則由於第二輔助線的厚度過大而難以減小第二輔助線224的線寬,導致開口率降低。
如上所述,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二輔助線224一體地連接到第一輔助線222,接下來,第一輔助線222通過通孔TH直接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極230,如此第一電極230的高薄層電阻可以通過第二輔助線224和第一輔助線222來補償,從而將第一電極的薄層電阻減小到10Ω/□或更小。
為了減小第一電極230的薄膜電阻,第一輔助線222有利地設置為圍繞每一個像素P的四個邊。然而,如果第一輔助線222設置在每個像素P的四邊,由於沒有光從設置有第一輔助線222的區域發射,所以存在OLED發光裝置200的總孔徑比減小的問題。
因此,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較佳地,第一輔助線222僅設置在基板210上的像素P的一側,亦即,在沒有設置輔助線的區域的一端中;並且,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電性連接到第一電極230,如此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實現正常發光而不會由於電流下降而降低亮度,同時防止OLED發光裝置的整體孔徑比的降低。
以此方式,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允許其非發光區域限於以下區域中:在該區域中藉由用設置在像素P的一側的第一輔助線222和具有相當小的線寬且以矩陣形式設置在像素P內的第二輔助線224替換輔助線,來設置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
因此,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還允許光從沒有設置輔助線的區域中發射,從而提高開口率。
結果,根據第一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100具有約80%的開口率,而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具有約90%或更高的開口率。
有機發光裝置E包括:第一電極230;設置在第一電極230上的有機發光層240;以及設置在有機發光層240上的第二電極250。
在保護層225上的第一電極230通過保護層225的通孔TH連接到第一輔助線222,並且具有部分露出保護層225的開口235。此處,第一電極230由透明導電材料形成,包括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和氧化銦錫鋅(ITZO)中的任何一種。因此,第一電極230可以透射光,但是具有比金屬高許多的電阻。
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施加到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232施加到第一電極230。因此,當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設置為圍繞像素P時可以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232可以足夠長。結果,通過設計改變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可以產生具有期望幅度的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在第一電極230與第二電極250之間發生短路時,防止電流僅在短路區域中流動。
也就是說,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設置為圍繞像素P以界定具有細長形狀的電阻圖案232,其中電阻圖案232是第一電極230的一部分。施加到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232施加到第一電極230。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替換輔助線來補償第一電極230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同時保持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的發光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導致亮度降低。
有機發光層240可以由發射白光的有機發光材料形成。例如,有機發光層240可以包括藍色有機發光層、紅色有機發光層和綠色有機發光層。替 代地,有機發光層240可以具有包括藍色發光層和黃-綠色發光層的串聯結構。然而,應當理解到,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有機發光層240可以用各種方式配置。
雖然未顯示,但是有機發光裝置E可以進一步包括:分別將電子和電洞注入到有機發光層240中的電子注入層和電洞注入層;將注入的電子和電洞傳輸到有機發光層240的電子傳輸層和電洞傳輸層;以及電荷產生層,其產生諸如電子和電洞的電荷。
有機發光層240可以由一種分別從電洞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接收電洞和電子以通過電洞和電子的再結合在可見區域中發光的材料形成。特別是,為一種具有良好螢光或磷光的量子效率的材料。此種材料的示例可包括:8-羥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鋁錯合物、咔唑(carbazole)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dimerized styryl)化合物、BAlq、10-羥基苯並喹啉-金屬(10-hydroxybenzoquinoline)化合物、苯並噁唑(benzoxazole)、苯並噻唑(benzothiazole)和苯並咪唑(benzimidazole)化合物、以及聚(伸苯[伸]乙烯)(poly(p-phenylenevinylene),PPV),但不限於此。
第二電極250可以由諸如Ca、Ba、Mg、Al或Ag的金屬、或其合金形成。
此處,第一電極230是有機發光裝置E的陽極,第二電極250是有機發光裝置E的陰極。當在第一電極230與第二電極250之間施加電壓時,電子和電洞分別從第二電極250和第一電極230注入到有機發光層240中,從而在有機發光層240中產生激子。隨著激子衰變,產生與有機發光層240的最低未佔分子軌域(LUMO)和最高佔據分子軌域(HOMO)之間的能量差相對應的光,並朝向基板210發射。
另外,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進一步包括封裝層260。
封裝層260設置為覆蓋有機發光裝置E的第二電極250。
封裝層260可以包括黏著層262和設置在黏著層262上的基板層264。以此種方式,包含黏著層262和基板層264的封裝層260設置在基板210上,該基板210具有在其上形成的有機發光裝置E,使得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由附接到黏著層262的基板層264密封。
此處,黏著層262可以由光固化黏合劑或熱固性黏合劑形成。基板層264用於防止水分或空氣從外部滲透,並且可以由任何材料形成,只要該材料可以執行此功能即可。例如,基板層264可以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金屬材料,例如鋁箔、Fe-Ni合金,或是Fe-Ni-Co合金。
如在第一實施例中一般,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中,由於施加到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232施加到第一電極230,所以當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設置為圍繞像素P時,使得電阻圖案232可以足夠長,可以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結果,通過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的設計變化,可以創造具有期望大小的短路防止電阻。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替換輔助線來補償第一電極230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同時保持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實現了正常的發光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導致亮度降低。
接下來,將參照附圖描述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
圖7至圖10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的平面圖;圖11至圖14是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的剖視圖。
參照圖7和圖11,在基板210的整個表面上形成緩衝層215。
此處,基板210可以由透明玻璃形成。或者,基板210可以由具有可撓性的聚合物材料形成。
緩衝層215用於阻擋水分或空氣從下方滲透。為此目的,緩衝層215可以由無機材料形成,例如SiOx或SiNx。可以省略緩衝層215。
接下來,在緩衝層215上形成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舉例說明,可以藉由濺射包含選自Al、Au、Cu、Ti、W、Mo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種的靶材以形成金屬層(未顯示)和使用半色調光罩選擇性地圖案化該金屬層,來形成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
因此,第一輔助線222設置在與第二輔助線224相同的層上,並且由與第二輔助線224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第一輔助線222可以在同一層上一體地連接到第二輔助線224。
此處,第二輔助線224以交叉矩陣的形式設置在基板上210的像素P內。
較佳地,第二輔助線224的線寬小於或等於輔助線的線寬的兩倍。更佳地,第二輔助線224具有1μm至3μm的線寬。
此處,第一輔助線222具有第一厚度,而第二輔助線224具有小於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較佳地,第二厚度是第一厚度的20%至60%。
參照圖8和圖12,形成保護層225以覆蓋基板210的整個表面,該基板210具有形成於其上的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
保護層225可以由無機材料形成,例如SiOx或SiNx。替代地,保護層225可以由諸如光丙烯酸光固化丙烯酸(photoacryl)的有機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包括無機層和有機層的複數個層構成。
接下來,藉由使用光罩選擇性地圖案化保護層225的一部分,形成通孔TH以部分地露出第一輔助線222。
此處,通孔TH可以露出第一輔助線222的至少一半區域,以便增加有機發光裝置的第一輔助線222與第一電極230(圖13)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改進接觸可靠性。
以此方式,除了與通孔TH對應的部分之外,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整個區域可以由保護層225穩定地保護,從而提高OLED發光裝置的可靠性。
參照圖9和圖13,在具有形成於其上的保護層225的基板210上形成第一電極230,該保護層225具有通孔TH。因此,第一電極230直接電性連接到由通孔TH露出的第一輔助線222。
此處,第一電極230由包含選自ITO、IZO和ITZO中的任何一種的透明導電材料形成,以允許光透過。
接下來,藉由圖案化每一個像素中的第一電極230的一部分,形成開口235以部分地露出保護層225。
如在第一實施例中一般,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中,由於施加到第一輔助線222和第二輔助線224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232施加到第一電極230,可以藉由形成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以圍繞像素P,來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232具有足夠細長的形狀。結果,通過第一電極230的開口235的設計變化,可以創造具有期望大小的短路防止電阻。
參照圖10和圖14,在第一電極230上依序形成有機發光層240和第二電極250。此處,第一電極230、有機發光層240和第二電極250構成有機發光裝置E。有機發光層240可以由發射白光的有機發光材料形成。例如,有機發光層240可以包括藍色有機發光層、紅色有機發光層和綠色有機發光層。替代地,有機發光層240可以具有包括藍色發光層和黃-綠色發光層的串列式結構。
第二電極250可以由諸如Ca、Ba、Mg、Al或Ag的金屬、或其合金形成。
接下來,將封裝層260附接到具有形成於其上的有機發光裝置E的基板210。
封裝層260可以包括黏著層262和設置在黏著層262上的基板層264。以此種方式,包含黏著層262和基板層264的封裝層260設置在具有形成於其上的有機發光裝置E的基板210上,使得OLED發光裝置200可以由附接到黏著層262的基板層264密封。
此處,黏著層262可以由光固化黏合劑或熱固性黏合劑形成。基板層264用於防止水分或空氣從外部滲透,並且可以由任何適合的材料形成,只要該材料可以執行此功能即可。例如,基板層264可以由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金屬材料,例如鋁箔、Fe-Ni合金,或是Fe-Ni-Co合金。
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OLED發光裝置的製造方法中,省略輔助線以改進開口率,並且替代輔助線,第一輔助線放置在每個像素的一側,且具有小的線寬的第二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像素內以連接到第一輔助線。
結果,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可以使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來補償由諸如ITO之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第一電極的高電阻,同時通過省略輔助線來防止開口率的降低。
此外,在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中,由於施加到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的信號經由電阻圖案施加到第一電極,可以通過設置為圍繞像素的第一電極的開口來確保足夠長的信號路徑,使得電阻圖案具有足夠細長的形狀。結果,通過第一電極的開口的設計變化,可以創造具有期望大小的短路防止電阻。
此外,根據第二實施例製造OLED發光裝置的方法,可以藉由用第一輔助線和第二輔助線替代輔助線來補償第一電極的高薄膜電阻,以確保低電阻,同時允許OLED發光裝置維持短路防止電阻,從而當實施為大面積高解析度發光裝置時,OLED發光裝置可以實現正常光發射而不會因電流下降而降低亮度。
儘管此處已經描述了一些實施例,但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該理解,這些實施例僅以說明的方式給出,並且本發明不限於此。另外,應該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疇的情況下,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進行各種修改,變化和改變。

Claims (19)

  1. 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一第二輔助線,連接至該第一輔助線並設置在該基板上;一保護層,覆蓋具有設置在其上的該第一輔助線和該第二輔助線的該基板,該保護層具有部分地露出該第一輔助線的一通孔;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保護層上,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通孔連接到該第一輔助線,並具有部分地露出該保護層的一開口;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二輔助線以交叉矩陣的形式設置在該基板上的一像素內。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二輔助線具有1μm至3μm的線寬。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線僅放置在該基板上的一像素的一側。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線通過該通孔在其至少一半區域上暴露,以直接接觸該第一電極。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線設置在與該第二輔助線的同一層上,並且由與該第二輔助線相同的材料形成。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線具有一第一厚度,並且該第二輔助線具有小於該第一厚度的一第二厚度。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二厚度是該第一厚度的20%至60%。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緩衝層,設置在該基板與該第一輔助線之間、且在該基板與該第二輔助線之間;以及一封裝層,覆蓋該第二電極。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的該開口設置為圍繞該基板上的一像素,以界定具有細長形狀的一電阻圖案,該電阻圖案是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以及其中,施加到該第一輔助線和該第二輔助線的信號經由該電阻圖案施加到該第一電極。
  11. 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多條輔助線,以矩陣形式設置在該基板上;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基板上並具有一開口,該等輔助線與該第一電極接觸;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11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的該開口設置為圍繞該基板上的一像素,以界定具有細長形狀的一電阻圖案,該電阻圖案是該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以及其中,施加到該等輔助線的信號通過該電阻圖案施加到該第一電極。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緩衝層,設置在該基板與該輔助線之間;以及一封裝層,覆蓋該第二電極。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保護層,形成在該第一電極的部分的下方,以覆蓋該等輔助線。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等輔助線包括:一第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以及一第二輔助線,連接至該第一輔助線並設置在該基板上。
  16. 一種OLED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一保護層,設置在該基板的整個表面上,在該基板具有設置在其上的該輔助線,該保護層具有部分地露出該輔助線的一通孔;一第一電極,設置在該保護層上,該第一電極通過該通孔連接到該輔助線,並具有部分地露出該保護層的一開口;一有機發光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上;以及一第二電極,設置在該有機發光層上。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輔助線包括:一第一輔助線,設置在該基板上;以及一第二輔助線,連接至該第一輔助線並設置在該基板上。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該第一輔助線具有一第一厚度,並且該第二輔助線具有小於該第一厚度的一第二厚度。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OLED發光裝置,其中,相鄰輔助線之間的區域是一發光區域,該保護層設置在該發光區域中。
TW107139362A 2017-11-28 2018-11-06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TWI7025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60218A KR102413156B1 (ko) 2017-11-28 2017-11-28 Oled 조명 장치
KR10-2017-0160218 2017-11-28
??10-2017-0160218 201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6302A true TW201926302A (zh) 2019-07-01
TWI702588B TWI702588B (zh) 2020-08-21

Family

ID=6502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362A TWI702588B (zh) 2017-11-28 2018-11-06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3484B2 (zh)
JP (1) JP6685372B2 (zh)
KR (1) KR102413156B1 (zh)
CN (1) CN109841648B (zh)
DE (1) DE102018127878B4 (zh)
GB (1) GB2569701B (zh)
TW (1) TWI7025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9815B (zh) * 2019-08-20 2021-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4275B (en) 1996-03-12 1999-07-11 Idemitsu Kosan C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JP4608105B2 (ja) 1999-04-02 2011-01-0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421879B1 (ko) 2001-10-18 2004-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더블 스캔 구조의 유기 el 표시소자
EP2352360B1 (en) * 2008-10-06 2021-09-15 AGC Inc. Substrate for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101126785B1 (ko) 2010-05-11 2012-03-29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대면적 oled 조명장치
JPWO2011155306A1 (ja) * 2010-06-07 2013-08-01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照明装置
JP5707928B2 (ja) 2010-12-21 2015-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8552440B2 (en) * 2010-12-24 2013-10-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ing device
KR20120128435A (ko) * 2011-05-17 2012-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110695B2 (ja) * 2012-03-16 2017-04-0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CN104982092B (zh) * 2013-02-07 2017-04-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照明装置
KR101372914B1 (ko) 2013-03-15 2014-03-12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Oled 조명장치
TWI594475B (zh) * 2013-05-16 2017-08-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裝置、其製造方法及其應用
KR20150061921A (ko) * 2013-11-28 2015-06-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102101644B1 (ko) 2014-05-12 2020-04-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54821B1 (ko) * 2014-05-12 2019-05-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KR101946999B1 (ko) * 2014-05-12 2019-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447927B1 (ko) 2014-07-08 2014-10-13 주식회사 대승소재 메탈 메쉬 구조의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9815B (zh) * 2019-08-20 2021-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69701A (en) 2019-06-26
US11133484B2 (en) 2021-09-28
CN109841648B (zh) 2023-04-25
JP2019102444A (ja) 2019-06-24
KR20190061635A (ko) 2019-06-05
US20190165302A1 (en) 2019-05-30
TWI702588B (zh) 2020-08-21
CN109841648A (zh) 2019-06-04
JP6685372B2 (ja) 2020-04-22
GB2569701B (en) 2020-09-30
DE102018127878B4 (de) 2022-06-30
DE102018127878A1 (de) 2019-05-29
KR102413156B1 (ko) 2022-06-24
GB201819316D0 (en) 2019-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3645B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0559773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559774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24426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制造其的方法
KR20230069901A (ko)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244262B (zh) 使用有机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和用于制造照明装置的方法
US10770674B2 (en) OLED lighting apparatus
JP2005158372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US10910585B2 (en) OLE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a double layered electrode
TWI702588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裝置
US10497891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KR102661270B1 (ko) 조명장치
KR100836805B1 (ko) 오엘이디 소자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