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926A - 電動車輛 - Google Patents

電動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926A
TW201919926A TW107128249A TW107128249A TW201919926A TW 201919926 A TW201919926 A TW 201919926A TW 107128249 A TW107128249 A TW 107128249A TW 107128249 A TW107128249 A TW 107128249A TW 201919926 A TW201919926 A TW 2019199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motor
vehicle
seat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8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比留川雅幸
松本直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9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8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the vehicle type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2D21/02 - B62D21/1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電動車輛,具備供乘客乘坐的座椅(7)、配置於座椅(7)之下方的電池(26a)、連結於驅動輪(FW、RW)的電動馬達(31),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視角中被配置成與電池(26a)重疊。

Description

電動車輛
本發明關於電動車輛。
本申請案,是依據2017年08月31日已向日本提出專利申請的特願2017-167377號而主張其優先權,並將其內容引用於本案的說明書。
傳統上,存有以電動馬達作為行駛驅動源的電動車輛(譬如,請參考專利文獻1)。
在該技術中,藉由被配置於座椅15、16的後方,且左右後輪11、12之間的電動馬達3,驅動後輪而使車輛行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13-159306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在上述的傳統技術中,在座椅15、16的下方,搭載著具有「橫渡於側邊構件5、6間之左右寬度尺寸」的電池2。電動馬達3,被配置在電池2的後方。
但是,一旦將本身為重物的電動馬達配置於電池的後方(車輛後部),特別是小型電動車輛的場合中,達成質量集中等之效率良好的零件配置將成為課題。
本發明的樣態,是有鑑於上述的情事所研發而成的發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率地配置電動馬達能達成質量集中的電動車輛。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採用以下的樣態。
(1)本發明其中一種樣態的電動車輛,具備供乘客乘坐的座椅(7)、配置於前述座椅(7)之下方的電池(26a)、連結於驅動輪(FW、RW)的電動馬達(31),前述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視角中被配置成與前述電池(26a)重疊。
(2)在上述(1)的樣態中,前述座椅(7),亦可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的中央部。
(3)在上述(1)或(2)的樣態中,前述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視角及前視視角中的至少其中一個,亦可配置成與車體框架構件(12、13a、13b、13c)重疊。
(4)在上述(1)至(3)的其中任1個樣態中,亦可更進一步具備連結於前述電動馬達(31)的傳動機構(35),前述傳動機構(35)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前述座椅(7)的下方。
(5)在上述(4)的樣態中,亦可更進一步具備從前述傳動機構(35)朝車輛前後方向延伸的推進軸(45、46),前述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配置成朝向車輛前後方向。
(6)在上述(5)的樣態中,前述推進軸(45、46)與前述電動馬達(31)的前述輸出軸(31a),亦可在俯視視角中配置成包夾著車寬方向的中心線(CL)。
(7)在上述(4)至(6)之其中任1個樣態中,亦可在前述電動馬達(31)與車體框架(10)之間具備第一橡膠安裝部(33M),並在前述傳動機構(35)與前述車體框架(10)之間具備第二橡膠安裝部(37M、38M)。

[發明的效果]
根據上述(1)的樣態,由於將電動馬達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座椅下的無效空間,並且在側視視角中配置成與座椅下的電池重疊,故即使是小型的電動車輛,也能有效活用座椅下的空間,能配置具有相當容量的電動馬達並能達成質量的集中。
在上述(2)的場合中,由於將本身為重物的電池及電動馬達配置在「被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之中央部的座椅」的下方,因此能更進一步達成質量的集中。
在上述(3)的場合中,由於電動馬達與車體框架構件在側視視角及前視視角中的至少中一個配置成重疊,因此能利用車體框架構件防止來自前後方向及車寬方向之外部訊號對電動馬達的影響。
在上述(4)的場合中,由於連結於電動馬達之傳動機構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座椅下,因此能更有效活用座椅下的無效空間,且只要是座椅被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之中央部的構造,便能形成將本身為重物的傳動機構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的中央部,能更進一步達成質量的集中。
在上述(5)的場合中,由於電動馬達的輸出軸與推進軸彼此配置成大致平行,因此容易透過傳動機構連結電動馬達與推進軸,能縮短傳動路徑並有效率地傳達動力。此外,藉由將電動馬達的輸出軸與推進軸朝向前後方向配置,能抑制車寬方向的膨脹並形成緊緻(小型)的配置。
在上述(6)的場合中,由於推進軸與電動馬達的輸出軸隔著車寬方向的中心線形成佈置(layout),故藉由將本身為重物的電動馬達與推進軸的分散配置來提高行駛穩定性,並形成「連結電動馬達與推進軸的傳動機構」跨越車寬方向的中心線,能達成質量的集中。
在上述(7)的場合中,由於電動馬達及傳動機構,在至少一個位置是由橡膠安裝於車體框架,故能提高驅動源的防振性。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考圖面進行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後左右等的方向,只要沒有特別的記載,便是與以下所說明之車輛的方向形成一致(相同)。此外,以下說明所採用之圖中,於適當的位置標示有:表示車輛前方的箭號FR、表示車輛左方的箭號LH、表示車輛上方的箭號UP、表示車輛左右中心的線CL。
<車輛全體>
第1圖、第2圖所示的電動車輛1,在車體前部的左右兩側具備作為左右成對(一對)之轉向輪及驅動輪的前輪FW,並在車體後部的左右兩側具備作為左右成對(一對)之驅動輪的後輪RW。舉例來說,本實施形態的電動車輛1,是以荒野等不平整地形的行駛作為主要目地之較小型的四輪車(MUV:Multi utility vehicle,多功能車)。然而,電動車輛1並不侷限於前述MUV。
電動車輛1,具備防滾架(roll bar)20作為區劃出乘坐空間R的上部本體。在乘坐空間R配置有:具有椅座7a及椅背7b的座椅7。座椅7具備左右成對的乘坐面。在座椅7的前方,保持腳部空間F而配置有儀表板(dashboard)9。在儀表板9的左右其中一側(譬如右側),配置有方向盤8。在乘坐空間R的後方(座椅7的後方),配置有載物台3。在乘坐空間R的前方,配置有引擎蓋2。在座椅7的左右側邊,配置有左右成對的防護管(guard pipe)4a。在左右防護管4a的下方,配置有左右成對的側板4b。在腳部空間F的左右側邊配置有側門4c。
防滾架20具備:左右成對的環狀部21;在防滾架20的脊頂(roof)部分連結於左右環狀部21之間的前後交叉框架(cross frame)13a、13b;在防滾架20的後側部分,從後方支承座椅7的椅背7b且支承左右獨立之頭靠7c的後框架16;在防滾架20的前側部分,支承儀表板9及轉向柱(steering column)的前框架14。
環狀部21連續地形成:在側面視角中配置成大致水平的下邊部21a;從下邊部21a的前端部彎曲而朝上方延伸的前部上方延伸部21b;從下邊部21a的後端部彎曲而朝上方延伸的後部上方延伸部21c;往來於兩上方延伸部21b、21c的上端部之間的上邊部21d。下邊部21a包含於腳踏框架5a,並支承著可供乘客腳部放置的腳踏板5。
<車體框架>
參考第1圖、第3圖,防滾架20搭載於作為「用來搭載驅動零件的下部本體」的車體框架10。
車體框架10,是藉由焊接等使複數種鋼材結合成一體所形成。車體框架10具備:包含左右成對的側框架12,且俯視呈現框狀的主框架11;分別結合於主框架11之前後的前框架14及後框架16。
在主框架11搭載有:包含「作為電動車輛1之驅動源的電動馬達31」的驅動裝置30。在前框架14及後框架16,分別搭載有前後差動機構41、42。前後差動機構41、42,透過驅動裝置30與前後推進軸45、46而連結成可傳遞動力。在前框架14及後框架16,分別支承著用來獨立懸掛左右前輪FW及左右後輪RW的前後懸吊裝置51、52。
在主框架11固定有:具有高度的前後座椅支承框架18a、18b。在前後座椅支承框架18a、18b上,透過大致水平的支撐框架18c(請參考第5圖、第6圖)支承著座椅7。座椅7,在車輛前後方向的大致中央,從主框架11分離地配置於主框架11的上方。在從座椅7的下方橫渡至座椅7之下後方的空間,搭載著對驅動裝置30的電動馬達31供給電力的電池25。電池25,是由複數個單元電池25a所構成。
在座椅7的下方配置有:用來集中從複數個單元電池25a延伸之單元配線61a的連接盒61。在連接盒61的後方配置有:從連接盒61延伸的集合配線61b所連接的PDU(power driver unit;動力驅動單元)62。在PDU62的上方,配置有透過PDU62來驅動控制電動馬達31的ECU(electric control unit;電控單元)66。舉例來說,PDU62及ECU66,構成一體的控制單元66U(請參考第8圖)。
主框架11具備:譬如由方形鋼管所形成之左右成對的側框架12;分別連結於左右側框架12的前後端部之間的前後交叉框架13a、13b;連結於左右側框架12靠近前方之前後中間部間的中間交叉框架13c。而本實施形態中所稱的「中間」,並不侷限於對象之兩端間的中央,還包含對象之兩端間的內側範圍。
防滾架20之左右環狀部21的下邊部21a,透過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後連結框架23a、23b,連結於左右側框架12的左右外側邊。防滾架20的左右環狀部21之後部上方延伸部21c的下部,透過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後上連結框架23c,連結於後座椅支承框架18b的左右外側邊。
一併參考第5圖,環狀部21具有:配置於電池25之後述單元電池對26a的車寬方向外側,作為外側配置部的下邊部21a;配置於單元電池對26a的後方,作為後方配置部的後部上方延伸部21c。在單元電池對26a的後方,更進一步配置有後上連結框架23c。藉由這些框架構件,可抑制外部訊號抵達單元電池對26a。
參考第1圖、第3圖,前框架14成為:整體而言,左右寬度較主框架11更窄,且較主框架11更具有高度的盒構造。
在前框架14的內側搭載有前差動機構41。前懸吊裝置51之左右懸吊臂51a的內側端部,可上下搖動地支承於前框架14的左右側部。前懸吊裝置51之左右減震單元51b的上端部,支承於前框架14之左右側部的上側。
左右減震單元51b的下端部,連結於左右懸吊臂51a。
後框架16成為:整體而言,左右寬度較主框架11更窄,且較主框架11更具有高度的盒構造。在後框架16的內側搭載有後差動機構42。後懸吊裝置52之左右懸吊臂52a的內側端部,可上下搖動地支承於後框架16的左右側部。後懸吊裝置52之左右減震單元52b的上端部,支承於後框架16之左右側部的上側。左右減震單元52b的下端部,連結於左右懸吊臂52a。
<驅動裝置>
參考第1圖、第3圖、第7圖,驅動裝置30一體地具有:在主框架11的後部左側,使驅動軸線(馬達軸線)C1沿著前後方向配置的電動馬達31;設成從電動馬達31的前端部越過車體左右中心CL且朝右側延伸的分配機構(傳動器)35。
電動馬達31,是由電池25的電力所驅動。電動馬達31,譬如可藉由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可變電壓可變頻率)控制而形成可變速驅動。電動馬達31,雖然如同具有無段變速機般受到變速控制,但並不侷限於此,亦可如同具有有段變速機般受到變速控制。
電動馬達31,具備將馬達軸線C1作為中心之圓筒狀的殼體32。在殼體32之後端部的車體左右中心CL側設有:用於「設在主框架11之後交叉框架13b的馬達支承部13b1」的後安裝部33。後安裝部33,透過沿著上下方向的螺栓33a、與該螺栓33a穿過的橡膠襯套(rubber bush)33b,由馬達支承部13b1所支承(橡膠支承)。圖號C2表示螺栓33a的軸線。包含馬達支承部13b1、後安裝部33、螺栓33a及橡膠襯套33b,構成將電動馬達31之殼體32的後部支承於車體框架10的橡膠安裝部33M。
分配機構35,將電動馬達31的驅動力予以減速,並將該驅動力輸出至前後推進軸45、46。分配機構35,具備用來收容減速齒輪等之橫向長的殼體36。在殼體36的左後部,一體地結合有「電動馬達31之殼體32的前端部」。在殼體36的左端部設有:用於「設在主框架11之左側框架12的左支承部12b1」的左安裝部37。左安裝部37,透過沿著前後方向的螺栓37a、與該螺栓37a穿過的橡膠襯套37b,由左支承部12b1所支承(橡膠支承)。圖號C3表示螺栓37a的軸線。包含左支承部12b1、左安裝部37、螺栓37a及橡膠襯套37b,構成將分配機構35之殼體36的左側部支承於車體框架10的橡膠安裝部37M。
在殼體36的右端部設有:用於「設在右側框架12之右支承部12b2」的右安裝部38。右安裝部38,透過沿著前後方向的螺栓38a、與該螺栓38a穿過的橡膠襯套38b,由右支承部12b2所支承(橡膠支承)。圖號C4表示螺栓38a的軸線。包含右支承部12b2、右安裝部38、螺栓38a及橡膠襯套38b,構成將分配機構35之殼體36的右側部支承於車體框架10的橡膠安裝部38M。
透過以上三處的橡膠安裝部33M、37M、38M,將驅動裝置30搭載於主框架11的內側。
在分配機構35之右側部的前後延伸有:沿著前後方向的前後驅動軸35a、35b。前後驅動軸35a、35b彼此成為同軸。圖號C5表示前後驅動軸35a、35b的軸線。
前驅動軸35a的前端部,由設在主框架11的前軸承部39a所支承,在該前端部,透過萬向接頭連接著前推進軸45的後端部。前推進軸45的前端部,透過萬向接頭而連接於「由前框架14所支承的前差動機構41」。左右驅動軸41a從前差動機構41延伸,這些左右驅動軸41a連接於左右前輪FW。
後驅動軸35b的後端部,由設在主框架11的後軸承部39b所支承,在該後端部,透過萬向接頭連接著後推進軸46的前端部。後推進軸46的後端部,透過萬向接頭而連接於「由後框架16所支承的後差動機構42」。左右驅動軸42a從後差動機構42延伸,這些左右驅動軸42a連接於左右後輪RW。
分配機構35的前後驅動軸35a、35b(以及前後推進軸45、46)與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是隔著車體左右中心CL分散於左右所配置。
電動馬達31的驅動力,透過分配機構35、前推進軸45、前差動機構41及左右驅動軸41a而傳達至左右前輪FW,並透過分配機構35、後推進軸46、後差動機構42及左右驅動軸42a而傳達至左右後輪RW。在分配機構35的右前部安裝有:用來收容「可切換對前推進軸45之動力傳達的咬接離合器」的離合器箱36a。
一併參考第2圖,電動馬達31,至少一部分(後部)在俯視視角中配置在座椅7與電池25之後述的第二電池27之間。電動馬達31,至少一部分(在本例中為前部)在俯視視角中配置成與座椅7重疊(亦即,配置於座椅7的下方)。在座椅7的下方,配置有分配機構35的至少一部分(在本例中為全體)。
電動馬達31,至少一部分(在本例中為下部)在側視視角中配置成與車體框架10的側框架12重疊,且在前視視角中配置成與車體框架10的各交叉框架13a、13b、13c重疊。
前後差動機構41、42,分別藉由收容於殼體內的差動機構,適當地分配傳達至左右驅動軸及左右車輪的驅動力。
後推進軸46,沿著前後方向延伸。前推進軸45,相對於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而使前端側位於左右的其中一側(左側,與電動馬達31相同側)。藉由適當地設定「前後推進軸45、46之差動機構側端部的左右方向位置」,可延續使用現有車輛之差動機構的周邊,或使前後差動機構41、42彼此形成共用化。
<電池>
參考第4圖,電池25具備:配置於座椅7下方的第一電池26、配置於第一電池26後方的(座椅7的下後方)的第二電池27。舉例來說,第一電池26及第二電池27,是具備彼此相同的複數個單元電池25a所構成。單元電池25a呈現:將左右方向作為長度方向的長方體狀。單元電池25a,是可對車體形成裝卸的行動電池(mobile battery)。
第一電池26,分別在車體左右側部,具備前後成對(一對)的單元電池25a(以下,稱為單元電池對26a)。亦即,第一電池26,合計具備四個單元電池25a。左右單元電池對26a,被配置在座椅7的下方。左右單元電池對26a,是使前後成對的單元電池25a彼此接觸地配置成接近。左右單元電池對26a,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離。
在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間的空間,配置有連接盒61。連接盒61,配置在驅動裝置30之至少一部分(譬如,分配機構35)的上方。在連接盒61的後方配置有ECU66。在ECU66的下方配置有PDU62。PDU62及ECU66,成為一體的控制單元66U。
在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間的空間(被左右單元電池對26a與控制單元66U所圍繞的空間),除了連接盒61之外,還配置有:從連接盒61分歧至各單元電池25a的單元配線61a、從連接盒61延伸至PDU62的集合配線61b等。
在俯視視角中,在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間的空間的下方,配置著前後推進軸45、46的至少一部分。亦即,左右單元電池對26a,是以隔著前後推進軸45、46的方式,分散配置於左右。
第二電池27,具備左右成對(一對)的單元電池25a。第二電池27的左右單元電池25a,被配置在座椅7的下後方。第二電池27的左右單元電池25a,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離。第二電池27的左右單元電池25a之間的空間,較左右第一電池26之間的空間更狹小。舉例來說,在車體左右側部的每一個,第二電池27之單元電池25a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與第一電池26之單元電池25a的左右方向的內側端位置,位於大致相同的左右方向位置。在第二電池27之左右單元電池25a間的空間,配置有從連接盒61朝向PDU62延伸於前後方向的集合配線61b。
第二電池27的左右單元電池25a,相對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位移至上方而配置。舉例來說,第二電池27之左右單元電池25a的下端位置、與第一電池26之單元電池25a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位於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
電池25,藉由將第一電池26及第二電池27所分別具有的複數個單元電池25a連結成直列,而產生預定的高電壓(48~72V)。各單元電池25a,譬如是由鋰離子電池構成可充放電的能量儲存器(energy storage)。各單元電池25a,相對於固定在車體的電池箱28,分別從車寬方向外側形成裝卸。電池箱28具有:朝向車寬方向外側形成開口的電池裝卸口28a、用來開閉電池裝卸口28a的蓋28b。單元電池25a,藉由從電池裝卸口28a沿著車寬方向滑動移動,而收容成可進出於電池箱28。
在電池箱28之車寬方向內側的壁部28c,連接著對應於各單元電池25a的單元配線61a。在壁部28c設有連接端子28c1。連接端子28c1,貫穿壁部28c而面向箱內側,並可裝卸地連接於各單元電池25a與單元配線61a。在連接端子28c1,連接有所對應的單元配線61a,藉此,透過連接端子28c1,各單元電池25a、與所對應的單元配線61a可裝脫地形成連接。電池箱28,雖然是對每個單元電池25a設置,但亦可設成收容複數個單元電池25a。複數個電池箱28之中,對應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的電池箱被稱為左右電池箱28d。
參考第4圖、第8圖,來自電池25的電力,透過具有與主開關(未圖示)連動之連接器(未圖示)的連接盒61,而供給至作為馬達驅動器的PDU62。來自電池25的電力,在PDU62從直流轉換成三相交流之後,供給至為三相交流馬達的電動馬達31。
來自電池25的輸出電壓,透過DC-DC轉換器(DC-DC converter)63降壓,而供給至12V的副電池64、照明器等一般電氣零件65、及ECU66等控制零件。
連接盒61,集中複數個「從各個單元電池25a延伸的單元配線61a」,並使集合配線61b朝向PDU62延伸。連接盒61,除了連接器之外,還具有對應於各個單元配線61a的保險絲。
PDU62具備變頻器(inverter),用來控制對電動馬達31之定子繞線的通電。在PDU62設有散熱器(heat sink)。
舉例來說,單元電池25a,在已從車體卸下的狀態下,由連接於AC100V的電源的充電器所充電。電動車輛1也可以是具備充電器的構造。單元電池25a具備:用來監視充放電狀況和溫度等的BMU(battery managing unit;電池管理單元)68。BMU68所監視的資訊,安裝於車體時與ECU66共享。來自加速感測器(Accelerator sensor)69的輸出需求資訊,輸入ECU66。ECU66,依據所輸入之輸出需求資訊,透過PDU62驅動控制電動馬達31。
從各電池箱28延伸的複數個單元配線61a,連接於單元電池對26a之間的連接盒61。從連接盒61的後部起,集合配線61b朝向後方延伸,該集合配線61b連接於PDU62。從PDU62起,三相電纜61c朝向前方延伸,該三相電纜61c裝設於左方並連接於電動馬達31。電動馬達31,對應於PDU62的控制而執行動力運轉(power running),進而使電動車輛1行走。
如以上所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中的電動車輛1具備:可供乘客乘坐的座椅7;電池25中,在座椅7的下方分散配置於左右之左右成對的單元電池對26a;設於車體,分別可裝卸地保持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左右成對的電池箱28d。
根據該構造,由於在座椅7下的無效空間(dead space)將單元電池對26a分散配置於左右,因此容易獲得電池25的容量,並可藉由將本身為重物的單元電池對26a左右分散配置,特別能提高滾動方向時的行駛穩定性。此外,藉由單元電池對26a的左右分散配置,能使電池25的發熱分散,能避免電池25的熱源集中。不僅如此,單元電池對26a容易從車寬方向外側裝卸,能容易形成電池25的模組化。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左右單元電池對26a形成:可藉由沿著左右方向滑動,而對左右電池箱28d形成裝卸。
根據該構造,相較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藉由上下方向的移動而形成裝卸」的構造,電池裝卸時的重量容易由電池箱28承受,能使本身為重物的電池25的裝卸作業變得容易。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在車寬方向內側延伸於前後方向的推進軸45、46,左右單元電池對26a,採「在左右方向包夾推進軸45、46」的方式形成配置。
根據該構造,由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分散配置於車寬方向內側之推進軸45、46的左右,特別能實現:四輪驅動車中,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有效率的佈置(layout)。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可供乘客的腳部放置的腳踏板5、用來支承腳踏板5的腳踏框架5a,腳踏框架5a具有配置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車寬方向外側的下邊部21a,在下邊部21a的後方,連接有配置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後方的後部上方延伸部21c。
根據該構造,由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配置於腳踏框架5a之外側配置部(下邊部21a)的車寬方向內側,並且配置於後方配置部(後部上方延伸部21c)的前方,故能利用包含腳踏框架5a的框架構件,防止來自車寬方向外側及後方的外部訊號對左右單元電池對26a的影響。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連結於驅動輪(前後輪FW、RW)的電動馬達31、配置於座椅7後方的第二電池27,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座椅7與第二電池27之間。
根據該構造,由於電動馬達31接近左右單元電池對26a及第二電池27,且電動馬達31配置成被複數個單元電池25a所圍繞,因此形成有效率地縮小複數個單元電池25a與電動馬達31間之距離的佈置(layout),能達成質量的集中。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電動馬達31,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座椅7的下方,在前後方向位置與左右單元電池對26a重疊。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座椅7的下方,且在側視視角中配置成與左右單元電池對26a重疊。
根據該構造,由於將電動馬達3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座椅7下的無效空間,並與座椅7下的單元電池對26a重疊於前後方向位置,故即使是小型的電動車輛1,也能有效活用座椅7下的空間,能配置具有相當容量的電動馬達31並能達成質量的集中。此外,由於將本身為重物的單元電池對26a及電動馬達31配置在「被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之中央部的座椅7」的下方,因此能更進一步達成質量的集中。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電動馬達31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下部),在側視視角中與車體框架10的側框架12重疊,且在前視視角中,與車體框架10的各交叉框架13a、13b、13c重疊。
根據該構造,由於電動馬達31與車體框架構件在側視視角及前視視角中配置成重疊,因此能利用車體框架構件防止來自前後方向及車寬方向之外部訊號對電動馬達31的影響。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連結於電動馬達31的分配機構35,分配機構35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座椅7的下方。
根據該構造,由於連結於電動馬達31之分配機構35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座椅7下,因此能更有效地活用座椅7下的無效空間。此外,由於座椅7配置在車輛前後方向的中央部,而形成將本身為重物的分配機構35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的中央部,能更進一步達成質量的集中。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從分配機構35朝車輛前後方向延伸的推進軸45、46,電動馬達31,將輸出軸31a配置成朝向車輛前後方向。
根據該構造,由於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與推進軸45、46彼此配置成大致平行,因此容易透過分配機構35連結電動馬達31與推進軸45、46,能縮短傳動路徑並有效率地傳達動力。此外,藉由將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與推進軸45、46朝向前後方向配置,能抑制車寬方向的膨脹並形成緊緻(小型)的配置。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推進軸45、46與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在俯視視角中配置成包夾著車寬方向的中心線CL。
根據該構造,由於推進軸45、46與電動馬達31的輸出軸31a隔著車寬方向的中心線CL形成佈置(layout),故藉由將本身為重物的電動馬達31與推進軸45、46的分散配置來提高行駛穩定性,並形成「連結電動馬達31與推進軸45、46的分配機構35」跨越車寬方向的中心線CL,能達成質量的集中。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在電動馬達31與車體框架10之間具備第一橡膠安裝部33M,並在分配機構35與車體框架10之間具備第二橡膠安裝部37M、38M。
根據該構造,由於電動馬達31及分配機構35,是藉由複數個橡膠安裝部33M、37M、38M而支承於車體框架10,故能提高驅動裝置30的防振性。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設在左右電池箱28d的車寬方向內側,分別用來連接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左右成對的電池連接端子28c1。
根據該構造,由於用來連接左右單元電池對26a的電池連接端子28c1,是指向左右電池箱28d的車寬方向內側而形成配置,因此來自車寬方向外側的外部訊號難以影響電池連接端子28c1,能良好地保護電池連接端子28c1。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在左右電池箱28d之間,具備分別對應於左右單元電池對26a之左右成對的單元配線61a,在左右電池連接端子28c1,從左右電池箱28d的車寬方向內側連接有左右單元配線61a。
根據該構造,由於將到達電池連接端子28c1的單元配線61a配置於左右電池箱28d的車寬方向內側,因此能良好地保護高壓配線。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朝向左右電池連接端子28c1分配單元配線61a的連接盒61,連接盒61配置於左右電池箱28d之間。
根據該構造,由於在左右電池箱28d之間配置有連接盒61,因此能縮短從連接盒61延伸至左右電池連接端子28c1的單元配線61a等,能達成配線的最佳化。
此外,在上述電動車輛1中,具備用來控制電動馬達31與左右單元電池對26a間之充放電的控制單元66U,控制單元66U被配置於連接盒61的後方,在被左右電池箱28d、連接盒61及控制單元66U所圍繞的領域配置有:往來於連接盒61及控制單元66U之間的集合配線61b、往來於控制單元66U及電動馬達31之間的三相電纜61c、以及左右單元配線61a。
根據該構造,由於高壓的電氣配線配置在由左右電池箱28d、連接盒61及控制單元66U所圍繞的空間內,因此將電氣配線集中於車寬方向內側使外部訊號難以影響電氣配線,能良好地保護高壓配線。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舉例來說,前述電動車輛,不僅限於四輪的車輛,也可以是三輪(除了前一輪、後兩輪的車輛之外,還包含前兩輪、後一輪的車輛)的車輛。
接著,上述實施形態中的構造僅是本發明的其中一例,在不脫離本發明要旨的範圍內,可適當地將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件置換成習知的構成要件。
1‧‧‧電動車輛
5‧‧‧腳踏板(step floor)
5a‧‧‧腳踏框架(step frame)
7‧‧‧座椅(Seat)
10‧‧‧車體框架
12‧‧‧側框架(車體框架構件)
13a‧‧‧前交叉框架(車體框架構件)
13b‧‧‧後交叉框架(車體框架構件)
13c‧‧‧中間交叉框架(車體框架構件)
21a‧‧‧下邊部(外側配置部)
21c‧‧‧後部上方延伸部(後方配置部)
25‧‧‧電池
25a‧‧‧單元電池(unit battery)
26‧‧‧第一電池
26a‧‧‧單元電池對(unit battery pair)(電池)
27‧‧‧第二電池
28‧‧‧電池箱
28c1‧‧‧電池連接端子
28d‧‧‧電池箱(電池保持部)
31‧‧‧電動馬達(electric motor)
31a‧‧‧輸出軸
33M、37M、38M‧‧‧橡膠安裝部
35‧‧‧分配機構(傳動機構)
45‧‧‧前推進軸
46‧‧‧後推進軸
61‧‧‧連接盒(junction box)(分配盒)
61a‧‧‧單元配線(電池配線)
61b‧‧‧集合配線(第二配線)
61c‧‧‧三相電纜(第三配線)
66U‧‧‧控制單元(控制部)
FW‧‧‧前輪(驅動輪)
RW‧‧‧後輪(驅動輪)
CL‧‧‧車體左右中心(中心線)
第1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電動車輛的左側視圖。
第2圖:為上述電動車輛的俯視圖。
第3圖:是顯示來自於上述電動車輛的驅動源之動力傳遞系統的俯視圖。
第4圖:是顯示朝向上述電動車輛的驅動源之電力供給系統的俯視圖。
第5圖:是顯示上述電動車輛之車體左側的電池及電池箱之周邊的立體圖。
第6圖:是顯示上述電池箱之車寬方向內側的立體圖。
第7圖:是顯示上述電動車輛的驅動裝置之周邊的立體圖。
第8圖:是顯示上述電動車輛之主要構造的塊狀圖。

Claims (7)

  1. 一種電動車輛,具備: 供乘客乘坐的座椅; 配置於前述座椅之下方的電池; 連結於驅動輪的電動馬達, 前述電動馬達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視角中配置成與前述電池重疊。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前述座椅,配置於車輛前後方向的中央部。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前述電動馬達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視角及前視視角的至少其中一個,配置成與車體框架構件重疊。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更進一步具備連結於前述電動馬達的傳動機構, 前述傳動機構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前述座椅的下方。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更進一步具備從前述傳動機構朝車輛前後方向延伸的推進軸, 前述電動馬達的輸出軸,沿著車輛前後方向配置。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前述推進軸與前述電動馬達的前述輸出軸,在俯視視角中配置成包夾著車寬方向的中心線。
  7. 如請求項4至請求項6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電動車輛,其中在前述電動馬達與前述車體框架之間具備第一橡膠安裝部,並在前述傳動機構與前述車體框架之間具備第二橡膠安裝部。
TW107128249A 2017-08-31 2018-08-14 電動車輛 TW2019199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7377 2017-08-31
JP2017-167377 2017-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926A true TW201919926A (zh) 2019-06-01

Family

ID=6552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8249A TW201919926A (zh) 2017-08-31 2018-08-14 電動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044420A1 (zh)
TW (1) TW201919926A (zh)
WO (1) WO2019044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8537B2 (ja) * 2019-09-27 2022-1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4325A (en) * 1980-04-26 1981-11-28 Suzuki Motor Co Ltd Driv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JP2001016706A (ja) * 1999-01-01 2001-01-19 Ryuzo Shimizu 電気自動車における着脱式バッテリー
JP5665224B2 (ja) * 2011-01-14 2015-02-04 株式会社Jsol 蓄電池システム
JP5800214B2 (ja) * 2011-02-23 2015-10-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懸架構造
US8973691B2 (en) * 2011-07-08 2015-03-10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Electric off-road wheeled vehicle
JP6594195B2 (ja) * 2015-12-24 2019-10-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四輪駆動作業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44420A1 (ja) 2020-04-23
WO2019044420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0200B (zh) 電動車輛
TWI680068B (zh) 電動車輛
JP5499055B2 (ja) エンジン電気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バッテリ及び燃料タンク搭載構造
JP7042160B2 (ja) 電動車両
EP2873544B1 (en) Electric vehicle
US9162558B2 (en) Electric vehicle
JP5483756B2 (ja) 自動車
WO2017017762A1 (ja) 車両
US9533570B2 (en) Electric vehicle
CN102556240A (zh) 电动车辆
CN111902337B (zh) 电动车辆
JP5525998B2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US9950601B2 (en) Vehicle with high voltage equipment arranged behind seat
US20130078489A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in-vehicle battery
JP7192490B2 (ja) 電気自動車
TW201919926A (zh) 電動車輛
JP5492742B2 (ja)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冷却ダクト配索構造
CN111391678A (zh) 电动汽车
JP709797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20240174069A1 (en) Electric vehicle
JP2020104603A (ja) 電気自動車
TR201720434A2 (tr) Bi̇r elektri̇kli̇ ara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