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509A -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 Google Patents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509A
TW201919509A TW108102348A TW108102348A TW201919509A TW 201919509 A TW201919509 A TW 201919509A TW 108102348 A TW108102348 A TW 108102348A TW 108102348 A TW108102348 A TW 108102348A TW 201919509 A TW201919509 A TW 2019195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strap
shoulder
backpack
core material
str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8303B (zh
Inventor
水村真奈美
太田泰道
石井良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良品計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3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12Shoulder-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該背包用肩帶,在從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使肩帶整個寬度接觸肩膀,藉此能夠使原本會集中在肩膀的局部處的負載加以分散。為了解決此問題,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其由具有彈性的芯材和包覆該芯材之表面材料所構成,且被設置成左右一對,該背包用肩帶的特徵在於:前述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至少在該肩帶和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且在該肩帶的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被形成為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Description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本發明是在日常或登山健行等的時候所使用的背包用肩帶,更詳細來說,是關於一種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該背包用肩帶具備使原本會集中在與身體接觸部分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加以分散之機能。
先前,具備設置成左右一對的肩帶之背包,其背包本體和肩帶的上部接合部被設置在背包本體的背面側的靠近上部中央處,相對於此,其背包本體和肩帶的下部接合部大多被設置在背包本體的左右側面或靠近左右側面的下部。根據這種上部接合部與下部接合部的相對位置關係,當背負背包時,左右的肩帶以從上方朝向下方而擴大其間隔的方式往外側方向被拉扯。
進一步,肩帶在從肩膀上直到肩膀前的範圍中,會沿著使用者的肩膀的形狀而幾乎都朝向正面,但是隨著從肩膀前的部分朝向腋下部分(第4圖(a)、(b)的區域B),在沿著使用者的側腹的方向上的扭曲會逐漸進展,而逐漸地朝向側面直到接合至下部接合部。
藉由這種背包結構,施加在肩帶上的張力(朝向下方拉扯的力量),如第4圖(a)、(b)的箭頭所示,在從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是作用於肩帶的內側(在本說明書中,「肩帶的內側」是指當背起背包時抵住脖子側的一側),在肩膀前的部分的區域A附近,則朝向肩帶的外側(在本說明書中,「肩帶的外側」是指當背起背包時抵住手腕側的一側)移動,並在肩膀前的部分直到腋下的範圍中,主要是作用於肩帶的外側。
如以上所述,在背包的肩帶上,發生肩帶的間距變寬和扭曲等的原因,是因為複合性的施力作用,所以當背包本體的負載強力地施加在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則造成張力會作用於肩帶的內側(脖子側),另一方面,負載不會施加在肩帶的外側(手腕側)而產生鬆弛,因而產生肩帶從肩膀浮起這樣的現象。
基於以上的背包特有的結構,背包用肩帶僅以其內側的狹窄區域來接觸肩膀,使得負載造成的壓力集中在該區域。其結果,隨著負載的增加,會有感覺到實際負載以上的重量和在接觸該區域的部分感覺到疼痛這樣的問題。
針對此問題點,在專利文獻1和2中,揭露一種肩帶用構件,其使肩帶對於肩膀的負載分散,因而減輕對於肩膀的負擔。
然而,這些肩帶用構件,是在先前的肩帶上新增緩衝構件或肩墊,該緩衝構件作為氣墊而發揮機能(專利文獻1),該肩墊使平板狀構件變形為約略ㄑ字形而形成一對的抵接部,並藉此分散負載(專利文獻2)。任一個專利文獻,都不是藉由使在背包的結構中的由於肩帶的朝向內側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集中加以分散來解決問題,該背包的結構在進行背負的情況下,會造成左右的肩帶從上方朝向下方往使肩帶的間隔變寬的方向上被拉扯。
又,在專利文獻3中,揭露一種掛肩帶(shoulder belt)或肩墊,是掛肩式(單肩式)背包的肩帶,該掛肩帶或肩墊,以配合肩膀的傾斜而朝向外側變厚的方式被形成,藉此平均地施加朝向肩膀的負載。
然而,這種掛肩式背包用的掛肩帶或肩墊,一般來說,在使用掛肩式背包的情況下,張力作用於與從肩膀的頂點(肩膀的中央部)朝向背包本體相同的方向,又,肩帶也不會產生扭曲。亦即,這種掛肩帶或肩墊,僅是追加配合肩膀傾斜的形狀的肩墊,其結構並非以使由於肩帶的朝向內側偏移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加以分散的方式來改變形狀,其目的僅是維持與肩膀的貼合狀態(防止滑落)。這樣一來,專利文獻3中記載的掛肩帶,並不是藉由使在背包的結構中的由於肩帶的朝向內側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集中加以分散來解決問題,該背包的結構在進行背負的情況下,會造成左右的肩帶從上方朝向下方往使肩帶的間隔變寬的方向上被拉扯。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3-5340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新型專利第3107416號公報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6711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於是,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該肩帶克服先前的背包用肩帶的缺點,並在從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使肩帶的整個寬度接觸肩膀,藉此方式能夠使由於集中在局部的肩膀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加以分散。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其由具有彈性的芯材和包覆該芯材之表面材料(surface material)所構成,且被設置成左右一對,該背包用肩帶的特徵在於:至少在與身體接觸的部分,以使該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前述芯材上設置高低差。
又,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其中,以使前述芯材變厚的方式來形成的部分,被限定在自上部接合部或前述上部接合部附近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為止的範圍中。
又,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其由具有彈性的芯材和包覆該芯材之表面材料所構成,且被設置成左右一對,該背包用肩帶的特徵在於:前述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至少在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且在該肩帶的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被形成為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進一步,本發明是具備前述背包用肩帶之背包。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至少在與身體接觸的部分,以使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芯材上設置高低差,而使肩帶整個寬度接觸至肩膀,所以能夠使由於集中在肩帶的內側的負載所造成的壓力適當地加以分散。更詳細來說,如果行李的重量變大,則具有較大的厚度的外側的芯材被壓扁直到施加在肩帶的內側和外側上的負載成為均等的平衡。其結果,不會產生在肩帶外側的鬆弛,對內側和外側施加均等的負載,而使得整個肩帶均等地接觸肩膀。
又,在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中,以使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芯材上設置高低差,而能夠直接使用先前的背包用肩帶的構件,且僅是改變芯材的一部分的厚度,所以不需要在通常的背包的生產步驟中施加大的改變,而能以低成本來進行生產。
又,在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中,以使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芯材上設置高低差,由於是對芯材進行加工,所以不會影響到外側的表面材料的設計性,也不會干涉到日常使用的背包的設計。
又,在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中,以使芯材變厚的方式來形成的部分,被限定在自上部接合部或前述上部接合部附近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為止的範圍中,而不會阻礙到從肩膀前的部分直到腋下的範圍中的沿著側腹的肩帶的自然的扭曲,所以不會破壞肩帶和身體的合身感。
又,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至少在肩帶和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且在肩帶的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被形成為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於是在背負行李時,設置在肩帶的內側的伸縮性材料側朝向下方被更加地拉扯,並伸長直到施加在肩帶的內側和外側上的負載成為均等的平衡。其結果,可以消除在肩帶外側的鬆弛,對內側和外側施加均等的負載,而使得整個肩帶均等地接觸肩膀。
以下,基於圖式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的實施態樣。另外,本發明不受限於這些實施態樣。
如各圖所示,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2a、2b、2c,基本上是由具有彈性的芯材和包覆該芯材之表面材料5所構成,且相對於背包本體1被設置成左右一對。再者,肩帶的上端部,被連接至背包本體1的上部接合部11,並且肩帶的下端部,經由下部條帶(strap)3而被連接至背包本體1的下部接合部12。
上部接合部11被形成在背包本體1的靠近上部中央處;另一方面,下部接合部12被形成在背包本體1的左右下部。根據此種上部接合部11與下部接合部12的位置關係,當背負背包本體1時,會成為一種結構,隨著肩帶2從肩膀上朝向腋下,左右的肩帶2的間隔變寬。
第1圖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第2圖是設置有肩帶2a的追加芯材4b之部分(F-F’)的剖面圖。本實施態樣的肩帶2a,是以肩帶2a的短邊方向的寬度和長度方向的長度都約略相同的方式來形成2部分的基體芯材4a,並在該基體芯材4a的背面側(接觸至身體之面)的一部分上附加地設置追加芯材4b,藉此設置有由使芯材變厚的部分和其他部分所形成的高低差。另外,在以下說明的實施態樣中,是藉由追加芯材4b的附加設置而變厚的部分和其他部分來設置高低差,但設置高低差的手段不受限於此,也能夠先以附加地設置追加芯材4b後的厚度來一體地形成整個芯材,接著切掉不要變厚的部分(內側)並將該部分作成基體芯材4a的厚度來設置高低差。進一步,本說明書中的「芯材的高低差」,是指在芯材4的背面側的高度差異,而在表面側(不要接觸至身體之面)上並不產生高低差。
如圖所示,追加芯材4b被形成在基體芯材4a的約略一半的寬度上,並且被形成比基體芯材4a的整個長度更短,且藉由黏合劑等固定手段附加地設置在基體芯材4a的背面側(接觸至身體之面)。此種追加芯材4b,在肩帶2a的外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區域中,被附加地設置在從肩帶2a與背包本體1的上部接合部11起算的規定的範圍中。具體來說,期望是在從上部接合部11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附加地設置追加芯材4b,更佳是在從上部接合部11起算的20cm~30cm的範圍中附加地設置追加芯材4b。將追加芯材4b的附加設置範圍限定在該區域中,藉此主要是不會妨礙到在從肩膀前直到腋下的範圍中產生的肩帶2a的扭曲,又不會在背起背包時於側腹附近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又,如圖所示,追加芯材4b,較佳是以其內側邊42b比外側邊41b更長的方式來斜向地形成前方先端部43b。這樣一來,斜向地形成追加芯材4b的前方先端部43b,藉此肩帶2容易沿著前方先端部43b和其延長線而曲折,其結果,在從肩膀前的部分直到腋下的範圍中容易沿著側腹形成自然的扭曲,所以相對於身體能夠更加合身。
一般來說,能夠適當地使用合成樹脂製的發泡材等來作為基體芯材4a和追加芯材4b的任一個,較佳是使用發泡材中的聚乙烯泡沫海綿(polyethylene sponge foam),其能夠在背起背包時沿著身體的凹凸和曲線而適當地彈性變形,特佳是使用發泡密度為20 kg/m3 ~36 kg/m3 的聚乙烯泡沫海綿。
又,基體芯材4a的厚度,較佳是在5mm~10mm的範圍中;追加芯材4b的厚度,較佳是在2mm~5mm的範圍中。
如第2圖所示,整個基體芯材4a和追加芯材4b是藉由表面材料5來被捲繞並包覆,在沿著藉由基體芯材4a和追加芯材4b所形成的段差(高低差)邊界(在本實施樣態中的肩帶2a的中心線)之縫合部51中,將表面材料5的兩端部和基體芯材4a彼此縫合。針對表面材料5的縫合方法和縫合位置,在本實施態樣中並沒有特別限制,但是當在肩帶2a的側端部進行縫合時,則不容易沿著肩膀的形狀產生曲折,而造成破壞肩帶和肩膀的合身感的情況。自此觀點來看,較佳是在肩帶2a的中心側進行縫合,藉此能夠更自然地曲折且不會破壞身體的合身感。
特佳是如本實施態樣般沿著藉由基體芯材4a和追加芯材4b所形成的段差邊界進行縫合,藉此在設置有追加芯材4b之肩帶外側與沒有設置追加芯材4b之肩帶內側之間產生縫合部51的凹陷,所以使用者不會意識到芯材4a、4b的高低差且不會破壞自然的使用感。另外,即便沒有如上述般地將表面材料5和基體芯材4a彼此縫合,也能夠維持使壓力分散的機能。
另外,表面材料5,較佳是具有充分的柔軟性,以使肩帶2a可以隨著肩膀的凹凸和曲線而變形,作為其材料,較佳是使用200丹尼(denier)~900丹尼的聚酯材料。
藉由此構成,對應於行李的重量,在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使得追加芯材4b(及附加地設置有追加芯材4b之部分的基體芯材4a)被壓扁,藉此使得施加在肩帶2a的內側和外側的負載成為均等的平衡。其結果,不會在肩帶2a的外側產生鬆弛,使得負載均等地施加在內側和外側,並使得整個肩帶2a均等地接觸至肩膀。
第3圖(a)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本實施態樣的肩帶2b的特徵在於:使用不設置高低差的通常的芯材(未圖示),肩帶的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
具體來說,在從肩帶2b的上部接合部11附近起算的規定的範圍中,於肩帶2b的內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設置有由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5的伸縮性更大的材料所形成的伸縮性材料6a。作為此種伸縮性材料6a,較佳是平織的橡膠和立體編織結構的網格(mesh)材料。又,伸縮性較小的表面材料5,能夠適當地使用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聚酯材料等。
伸縮性材料6a的設置範圍,只要在從上部接合部11附近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即可,較佳是設置在從上部接合部11起算的5cm~20cm的範圍中。
伸縮性材料6a,被設置在承受到的負載最重的肩帶2b的上部接合部11附近的內側,另一方面,在不太會承受到負載的肩帶2b的外側,使用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伸縮性的表面材料5。藉此,當背負背包時,對應於負載的重量,僅在伸縮性材料6a側被拉扯而伸長直到施加至肩帶2b的內側和外側的負載成為均等的平衡。其結果,可以消除在肩帶2b外側的鬆弛,對內側和外側施加均等的負載,而使得整個肩帶2b均等地接觸肩膀。
第3圖(b)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本實施態樣的肩帶2c的特徵在於:使用不設置高低差的通常的芯材(未圖示),針對肩帶的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這點,是與第二實施例相同,但是還具有以下的特點。
亦即,本實施態樣的肩帶2c,在上部接合部11附近設置有伸縮性材料6a,進一步也在肩帶2c和下部條帶3的連接部附近,且於肩帶2c的外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設置有由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5的伸縮性更大的材料所形成的伸縮性材料6b。
在本實施態樣中,伸縮性材料6a,被設置在承受到負載最重的肩帶2c的上部接合部11附近的內側。進一步,在肩帶2c的下部且在與承受到張力之下部條帶3的連接部附近的外側,設置有伸縮性材料6b。在其他部分,使用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伸縮性的表面材料5。藉此,當背負背包時,對應於負載的重量,僅在伸縮性材料6a、6b側被拉扯而伸長直到施加至肩帶2c的內側和外側的負載成為均等的平衡。其結果,可以消除在肩帶2c外側的鬆弛,對內側和外側施加均等的負載,而使得整個肩帶2c均等地接觸肩膀。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2a、2b、2c的任一個,都是當背負背包時對應於行李的重量使得肩帶的一部分變形(在第一實施態樣中,是外側的芯材被壓扁;在第二實施態樣和第三實施態樣中,是伸縮性材料伸長),藉此具有使施加至內側和外側的負載成為均等化的平衡的共通特徵。
另外,作為分散背包用肩帶2a、2b、2c的負載的手段,上述第一實施態樣~第三實施態樣的任一個,單獨就具有效果,但是也可以組合第一實施態樣和第二實施態樣,如下述的方式形成:以使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前述芯材上設置高低差,且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並至少在肩帶和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使得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進一步,也可以組合第一實施態樣和第三實施態樣,如以下述方式形成:以使肩帶的外側相對於內側變厚的方式來在前述芯材上設置高低差,且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並在從肩帶與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於肩帶的內側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進一步在肩帶和下部條帶的連接部附近,於肩帶的外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使得在該等表面和背面上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實施例]
接著,列舉實施例來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準備具備有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的肩帶之背包和具備有通常的肩帶之背包,在其中分別地收納7kg的重物,並在具有20多歲的男性的平均體格之假人的肩膀部分上安裝壓力分布測定片(XSENSOR公司製造),並且分別地針對兩背包的肩帶中的平均壓力和接觸面積進行3次測定,在表1和表2中分別地表示所得到的平均壓力和接觸面積的結果。在此實施例1的試驗中所使用的基體芯材的厚度是7mm,追加芯材的厚度是3mm。又,第5圖(a)是在該試驗中將施加在具備有通常的肩帶之背包的肩帶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5圖(b)是在該試驗中將施加在具備有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中的肩帶之背包的肩帶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在圖中的肩帶上表示的圖案,是施加有壓力的部位。在圖案的邊緣部中的顏色最黯淡的部分,表示壓力最弱的區域;在圖案的內側的顏色明亮的部分,表示壓力強的區域;進一步,在圖案的內側的顏色黯淡的部分,表示壓力最強的區域。
[表1]
[表2]
*1 處理軟體畫面上的接觸區域的像素數目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可知相較於沒有藉由追加芯材4b來設置高低差之通常的肩帶,在第一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中的由於負載所造成的平均壓力降低,並且對於肩膀的接觸面積變廣。進一步,如第5圖所示,可知相較於沒有藉由追加芯材來設置高低差之通常的肩帶,在第一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中的壓力是施加在整個肩帶上。
(實施例2)
準備具備有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和第二實施態樣的肩帶之背包和具備有通常的肩帶之背包,在其中分別地收納7kg的重物,並在40多歲的體重和身高中等的男性的肩膀部分上安裝壓力分布測定片(KEN automation公司製造的XSENSOR),並且分別地針對在三種背包的肩帶中的平均壓力及接觸面積進行3次測定,在表3和表4中分別地表示所得到的平均壓力和接觸面積的結果。另外,在試驗中使用的具備有第一實施態樣的肩帶之背包,與實施例1相同而省略說明。另一方面,具備有第二實施態樣的肩帶之背包的構成,在從肩帶的上部接合部起算15cm的範圍內,將平織的橡膠設置在肩帶的內側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並將其他部分是利用600丹尼的聚酯材料來構成。又,第6圖(a)是在該試驗中將施加在具備有通常的肩帶之背包的肩帶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6圖(b)是在該試驗中將施加在具備有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中的肩帶之背包的肩帶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6圖(c)是在該試驗中將施加在具備有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態樣中的肩帶之背包的肩帶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在圖中的肩帶上表示的圖案是施加有壓力的部位,該圖案的意義與在實施例1中的相同而省略說明。
[表3]
[表4]
*1 處理軟體畫面上的接觸區域的像素數目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可知相較於通常的肩帶,在第一實施態樣和第二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中的由於負載所造成的平均壓力降低,並且對於肩膀的接觸面積變廣。
第1圖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
第2圖是設置有本發明的背包用肩帶的追加芯材之部分(F-F’)的剖面圖。
第3圖(a)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第3圖(b)是從背面側來表示具備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態樣的背包用肩帶之背包的圖。
第4圖(a)是概要地表示在背起背包的狀態下的施加在肩帶上的張力方向及產生扭曲之區域的正面圖;第4圖(b)是概要地表示在背起背包的狀態下的施加在肩帶上的張力方向及產生扭曲之區域的側面圖。
第5圖(a)是將在實施例1的比較例中的施加在肩膀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5圖(b)是將在實施例1的第一實施態樣中的施加在肩膀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
第6圖(a)是將在實施例2的比較例中的施加在肩膀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6圖(b)是將在實施例2的第一實施態樣中的施加在肩膀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第6圖(c)是將在實施例2的第二實施態樣中的施加在肩膀上的壓力的分布和強弱加以可視化後的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Claims (6)

  1. 一種背包用肩帶,其由具有彈性的芯材和包覆該芯材之表面材料所構成,且被設置成左右一對,該背包用肩帶的特徵在於:前述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至少在該肩帶和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且在該肩帶的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被形成為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包用肩帶,其中,前述表面材料是由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所構成,在該肩帶和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且在該肩帶的內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進一步在該肩帶和下部條帶的連接部附近且在該肩帶的外側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被形成為比其他部分的表面材料的伸縮性更大。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包用肩帶,其中,前述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當中,具有較大的伸縮性的表面材料,被設置在從肩帶與該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於該肩帶的內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包用肩帶,其中,前述伸縮性不同的2種類的表面材料當中,具有較大的伸縮性的表面材料,被設置在從肩帶與該背包本體的上部接合部附近直到肩膀前的部分的範圍中,於該肩帶的內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並進一步被設置在該肩帶和下部條帶的連接部附近,於該肩帶的外側的約略一半的寬度的表面和背面上。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包用肩帶,其中,前述具有較大的伸縮性的表面材料,是選自平織的橡膠、或立體編織結構的網格材料中的任一種。
  6. 一種背包,其具備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背包用肩帶。
TW108102348A 2016-11-08 2017-11-08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TWI728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3142 2016-11-08
WOPCT/JP2016/083142 2016-11-08
??PCT/JP2016/083142 2016-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509A true TW201919509A (zh) 2019-06-01
TWI728303B TWI728303B (zh) 2021-05-21

Family

ID=6210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348A TWI728303B (zh) 2016-11-08 2017-11-08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TW106138549A TWI657767B (zh) 2016-11-08 2017-11-08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549A TWI657767B (zh) 2016-11-08 2017-11-08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4767B2 (zh)
EP (1) EP3539416A4 (zh)
JP (1) JP6445744B2 (zh)
KR (1) KR102181779B1 (zh)
CN (1) CN109996463B (zh)
AU (1) AU2017358915A1 (zh)
TW (2) TWI728303B (zh)
WO (1) WO2018088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2899B2 (ja) * 2018-10-30 2020-11-11 星野太郎バッグデザイン研究株式会社 リュックサック
FR3096561B1 (fr) * 2019-06-03 2023-12-15 Gravibag Bretelle de portage équipée d’une armature de conformation
KR102375178B1 (ko) * 2020-12-22 2022-03-15 이현승 보조 결합끈이 구비되는 백팩
DE202021103896U1 (de) 2021-07-13 2021-08-02 Roman Maier Schultergurtsystem eines Rucksacks
DE102021118032A1 (de) 2021-07-13 2023-01-19 Roman Maier Schultergurtsystem eines Rucksacks
KR102630949B1 (ko) 2022-10-26 2024-01-29 최재호 백팩의 어깨끈 고정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899Y2 (zh) * 1985-11-22 1988-08-03
IT215016Z2 (it) * 1988-09-01 1990-07-30 Proposta Spa Spallaccio per zaini e simili
JPH0731704Y2 (ja) * 1993-01-05 1995-07-26 ナース鞄工株式会社 鞄の肩帯
KR20010073492A (ko) 2000-01-15 2001-08-01 이정균 현가장치 충격완충 어깨끈 수납부
JP3107416U (ja) 2004-08-27 2005-02-03 株式会社羅羅屋 肩ベルト用の肩パッド
JP2006167114A (ja) 2004-12-15 2006-06-29 Ryosuke Masuko 肩掛け
TWM275744U (en) 2005-05-20 2005-09-21 Jian-Gang He Band structure
GB0713751D0 (en) * 2007-07-16 2007-08-22 Calange Ltd Infant carrier
TWM349217U (en) * 2007-12-26 2009-01-21 Promax Internat Holdings Ltd A cushioned and vented shoulder strap for bags
AU2012335031B2 (en) * 2011-11-10 2016-09-22 Think Tank Photo, Inc. Backpack and waist bag carrying system
CN204764018U (zh) * 2015-06-19 2015-11-18 闽南师范大学 一种带减压肩枕的背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39416A1 (en) 2019-09-18
TWI728303B (zh) 2021-05-21
US20200060411A1 (en) 2020-02-27
JP6445744B2 (ja) 2018-12-26
TWI657767B (zh) 2019-05-01
KR102181779B1 (ko) 2020-11-24
EP3539416A4 (en) 2020-10-28
JPWO2018088056A1 (ja) 2018-11-15
TW201825024A (zh) 2018-07-16
CN109996463B (zh) 2020-12-18
US11134767B2 (en) 2021-10-05
AU2017358915A1 (en) 2019-05-30
WO2018088056A1 (ja) 2018-05-17
KR20190073532A (ko) 2019-06-26
CN109996463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767B (zh) 背包用肩帶及具備該肩帶之背包
JP5891747B2 (ja) 姿勢補整機能を有する衣類
CN109688857B (zh)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KR101989880B1 (ko) 유아용 캐리어
JP7077306B2 (ja) 内側布片を有する衣類
US20170238681A1 (en) Shoulder straps for backpacks
US20150250638A1 (en) Contoured arm sling
CN211794520U (zh) 轻着感可调整式肩带
CN209031736U (zh) 可调节式颈椎固定枕
CN209788516U (zh) 一种弹力伸缩带
JP2005068609A (ja) ヒップアップ用スラックス
CN215422860U (zh) 一种反重力肩带内衣
CN211156531U (zh) 矫正带
TWM482283U (zh) 胸罩之彈性背帶結構
JP2023169674A (ja) ボトムス
JP3142388U (ja) 補整部付き裾よけ
TWM636425U (zh) 防駝背心
KR20220002390U (ko) 아기띠
TW411256B (en) Girdle
JP2021059812A (ja) 補整用衣類
TW202142137A (zh) 具有穩定胸型的胸罩
TWM597055U (zh) 內衣
TWM633494U (zh) 胸罩結構
TWM625561U (zh) 磁扣固定式後背平衡調整內衣結構
JP2019198621A (ja) 多機能クッション